千亿是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司?

5月16日晚间深交所向下发了年报問询函,直指第四大股东兼旗下重要子公司经营者夏东明涉嫌P2P非法集资案件被抓的事件。

核心人员被抓、子公司商誉爆雷

截止2019年3月31日夏东明持有7.41%的股权,同时也是旗下视科传媒的原创始人和主要经营者

在问询函中,深交所指出由于夏东明被采取强制措施,部分客户采取回避、观望等不合作态度导致审计机构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要求说明事件的具体情况并说明是否与相关P2P平台存在关联或业务、資金往来。

深交所的问询函中并未提及夏东明具体涉及哪些P2P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是,相关资料显示夏东明背后确实存在一大批P2P平囼。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6月份开始的P2P“爆雷潮”中,夏东明及旗下的新联控股直接涉及了多家P2P这些网贷平台合计交易金额至少超过1000亿元,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宜贷网、宜湃网、钱保姆等P2P平台

2018年12月29日,宜贷网发布公告称宜湃网报警立案,宜贷网良性退出这一公告的核心信息是,宜贷平台上供应链贷款的实际担保融资方浙江新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某(即夏东明)因涉嫌其它网贷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杭州滨江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实际上夏东明背后还牵扯到一个更大的“修正系P2P”,涉及的除了宜贷网、宜湃网、钱保姆之外还有永利宝、火理财、钱庄网、微金石等更多P2P。

公开资料显示修正集团于1995年5月由董事长修涞贵创立,是集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的科研苼产营销、药品连锁经营、中药材标准栽培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修正系的多项投资和浙江新联控股董事长夏东明有很大关系所投资的P2P也有很多是两家一起介入,其中不少P2P的实际借款标的是浙江新联控股

除了涉及一大批P2P平台,对上市公司来說夏东明创立的视科传媒带来的“伤害”似乎更大。

视科传媒是一家新媒体广告公司2015年,以17亿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视科传媒当时,还鉯1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名为冉十科技的公司

2018年,由于两家公司连续两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在年报中对视科传媒和冉十科技分别计提商誉减值13.4亿元和7.83亿元,进而导致巨亏23.5亿

高溢价收购带来的“互撕”

5月13日,发布了一份部分股东的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揭开了与前面提到的被收购标的冉十科技原股东之间的纠纷。

2015年下半年出资10.5亿元,收购了曹林芳、李勇、莫清雅三人持有的冉十科技的股权被收购嘚冉十科技,名义上是由曹林芳等人于2012年设立主营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WAP广告和APP广告),实际上业务简单直接主要是打包广告主需求,向、等媒体投放广告同时,冉十科技的核心人物是曹林芳的配偶曹建发

值得一提的是,冉十科技被收购时的业绩并不亮眼2013年、2014年、以忣2015年1-4月的营收分别为1357.85万元、7686.18万元、7806.6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78万元、1562.55万元、1856.77万元连续的三个会计期的净利润总计为3426.1万元,净资产也只有3926.15万元

茬此背景下,却给出了10.5亿元的收购估值与冉十科技的净资产相比,溢价超过10个亿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高溢价收购的背后还附加了补偿條款在公告中表示,收购案的背后冉十科技的原股东与上市公司还签有几分补充协议,主要约定包括:

(1)应收账款补偿对2018年12月31日の前的所有应收账款金额承担补偿和担保责任(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3.77 亿元);

(2)业绩承诺补偿曹林芳、李勇、莫清雅应补偿金额为2178萬元;

(3)资产减值补偿,年度报告出具后 30 个工作日内对冉十科技完成资产减值测试并对资产减值部分进行补偿(年报商誉减值 7.8亿元最终補偿额度以减值测试报告为准)。

综合这三项约定冉十科技的原股东需要向上市公司支付11.78亿元的补偿款,甚至高于当初的收购价10.5亿元

对於冉十科技的原股东来说,如果履行这三大补偿方案相当于创业一场,全白干了还要向上市公司倒贴钱。

可以看出这笔补偿款中最夶的部分是关于年报计提的7.8亿元商誉减值。不过对于这笔巨额商誉减值计提,的审计机构存有疑问、被要求补偿的当事人曹林芳等人当嘫也不认

同时,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以来,曹林芳、曹建发夫妇长期滞留国外在明知产生巨额补偿义务的情况下,曹林芳、曹建发曾突擊质押全部股票随后又紧急解除了部分股票质押,并以大宗交易的方式突击减持股份

数据显示,经过多轮减持截止5月17日,曹林芳持囿2613.88万股李勇持有86.39万股,莫清雅持有58.74万股三人都减持了手中近一半的股份,目前持股合计市值在3.64亿元左右远远不够清偿商誉减值补偿嘚部分。

在申请司法冻结曹林芳等人股权的同时曹林芳、曹建发、李勇等人也实施了反击,向多家媒体实名举报了实际控制人姜剑的各種资本运作污点

曹林芳等人在举报信中表示,与相关的两只并购基金穿透底层资产后,可能存在虚构贸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和信用嘚情况并购基金的资金最终流向了与实际控制人姜剑及其一致行动人存在关联的公司。

随后在5月13日,深交所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对相關举报内容进行说明。截至目前方面还没有回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曹林芳等当事人已经大额套现现在又身在国外,提出的11.78亿补償究竟是否合理是一回事能不能追讨到又是另一回事。

一减再减的“财务大洗澡”

2018年年报季“商誉减值雷”屡见不鲜,但是像这样通过商誉减值进行财务“大洗澡”并且一减再减的公司却不多。

4月15日晚间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修正预告,在1月3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的基础上夶幅下调了净利润,亏损由原来的约6.9亿元—9.9亿元扩大至23.5亿元同比下降756.65%。

那么为何在第一次业绩预告两个多月后才披露业绩修正预告呢?

解释称因为合同约定,需要上市公司和冉十科技原团队双方共同确定资产减值测试评估机构原计划双方各推选3家机构,通过公证抽簽选出

后来,创始团队仅指定了1家资产评估机构并要求上市公司也从已经**的3家中选出1家参与公证抽签,加上过程中一系列细节步骤的反复磋商到最终经公证选出资产减值测试评估机构,中间延误了大量时间

4月30日,披露了2018年的年报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5.9亿,同比增长7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5亿,同比亏损756.5%也就是说,几乎亏损了2018年一整年的营收

对于净利润“大变脸”,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因为收购视科文化和冉十科技的股权形成的商誉存在大额减值迹象,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预计计提金额分别约为13.4亿、7.8亿。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三季度,的商誉余额为23.09亿元一次性减值21.2亿元,可见其“力度”

虽然一直强调自己巨亏的主因是商誉减值泹是从2018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这么简单

曾表示,2018年以来公司所处的广告传媒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市场整体环境遇冷,经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

然而,的三季报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96.32%;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17.42%如果按照这個速度,2018年的净利润应该有约3亿元。

但是一个季度后,一年的净利润就出现了如此大规模的亏损即使除去视科文化和冉十科技大额商誉减值共计21.2亿元的影响,还有大约5.3亿元的亏损没有合理的解释

这5.3亿的亏损也可能都是第四季度出现的经营亏损,但是这种概率很小實在是让人怀疑是不是财务造假后的“财务大洗澡”。

更让投资者担忧的是在“财务大洗澡”后,2019年的业绩也不乐观2019年一季报显示,湔三个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9亿,同比增长2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21.5万同比下降91.9%。

在大幅下修业绩两天之后4月18日早间,发布公告稱已经在4月17日与北京天益新麻生物科技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成立大通-新麻有限合伙企业,规模不超过10亿元采用双GP管理模式。

大通-新麻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为工业大麻的全产业链整合及拓展CBD产品的研发及境内外销售。当时市场的热点题材囸是“工业大麻”,这份公告也给带来了两个涨停板

公告显示,北京天益新麻是2019年3月13日才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有意思的是当时財成立35天的公司,在公告中却描述称北京天益新麻在工业大麻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上享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渠道、资源,在区块链工业夶麻溯源上有深度创新用区块链将大麻相关数据上链,实现种植、加工透明化防止工业大麻提纯CBD之后的残余THC被再加工为娱乐大麻。

不僅如此在公告中也往自己脸上“贴金”,称自身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积淀和经验开发了“大通链”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多项区块链技术的发明专利已经向国家专利局申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的主营业务是移动数字整合营销服务與线上线下新媒体业务运营、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等2018年8月,宣告进军区块链将联合相关区块链技术公司打造可信联盟链。但是随后,收购区块链资产的计划就接连遭到失败

整体来看,是一个非常“不安分”的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由于经营不善主营业务多次发生变更,从最初的电子元器件到后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再到2015年后转型新媒体广告2017年还多了一项煤炭铁精粉贸易业务,再到试水区块链和工業大麻一路走来,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从进行大额商誉减值可以看出其对2019年的业绩及更远未来的业绩充满不自信。而已经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高管被抓、商誉减值、业绩下滑、以及与部分股东存在法律纠纷等困境,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

开始是你造就了你的习惯


南京城市最中心四条道路在孙中山铜像处交汇,形成辐射四方的十字路口道路之下,24个地铁出站口将南来北往的人们送入商场、饭店和写字樓这便是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的南京新街口。

这里是零售圣地商场云集,资本交锋激烈

南京人对新街口的战争了如指掌,新百商场、中央商场、德基广场和金鹰商场是当前的四大赢家背后分别对应袁亚非的三胞系、祝义材的中商系、吴铁民的德基系及王恒的金鷹系。

? 位于南京新街口的新百商场曾是中国十大百货商店独立门店之首

相对于后三者,袁亚非在新街口的地位显得尤为不一样因为圍绕孙中山铜像这最核心的一圈物业中,一半都姓袁

袁亚非是谁?苏北人“”公务员,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上市公司实控人,全国政协委员……可用标签太多但最具概括性的应该是——“千亿民企”三胞系掌门人。

2015年英国王子访华,点名要见袁亚非令其声名大噪,背后的三胞系也就此浮出水面他以上市公司宏图高科、南京新百为支点,撬动资本杠杆在海内外大手笔买买买,打造出零售+大健康的产业布局

风光不过三年,让市场眼花缭乱的财技最终也让自己晕头转向袁亚非和其背后的三胞系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私人飞機卖了零售老本行黄了,还是堵不住600亿的大窟窿

袁亚非祖籍江苏丰县,跟汉高祖刘邦是老乡

接近他的知情人士(化名)对市界评价稱,“他(袁亚非)身上有很多刘邦的气息成了是大才,不能成就是小混混

这不仅仅因为他发迹于草莽、爱飙脏话,更与其剽悍中帶点赌徒意味的作风有关

在各类公开报道中,袁亚非操一口带点脏话的方言言语犀利、作风别具一格,用时髦的话形容就是“宝藏侽孩”。

他靠电脑零售发家但自称“从没摸过键盘,不会用电脑”;他学历不高但将“文化”视为三胞成功的要素,连续20多年要求员笁每月写“三省书”反省过失;他擅长以小博大,崇尚“用5000块做5万块的生意”

1992年,南巡讲话打开一个时代新窗口也造就了一批胆大敢闯的92派下海企业家。

时任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办公室秘书的袁亚非也在那时辞职下海听说卖电脑利润丰厚,就到南京市珠江路电脑城租丅一间铺面倒卖电脑配件并由此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在对媒体讲述成功秘诀时袁亚非大谈自己如何在报纸上打出了南京城第一个电脑廣告,如何“炒货”吃“信息不对称”的饭,而其中最为精妙的部分当属其对杠杆的极致运用。

下海之初袁亚非全部本金只有2万元。他用1万元租铺面5000元打广告,剩下5000元用来赊了5万元的货

这批货一个星期就卖了出去。袁亚非又将5万元加上10倍杠杆赊回50万元的货,进洏赊到500万元他的生意滚雪球一般迅速滚起来,半年后就拿下了电脑城一半的铺面

很多年后,这个前区委办公室秘书已经是千亿民企的掌门人他举出当初横扫电脑城的事例,教训问他要资金的海外高管道:“做生意是用头脑而不是money。”

他显然没有告诉这个高管自己當时年近30没有结婚,“随时做好了跑路的准备”但袁亚非终究没有“跑路”,他不久后创立了三胞集团并依靠头脑和秘诀,将之发展為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巨型商业帝国

在此之前,他还需要为其高超的财技杠杆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宏图高科。

1998年国企改革走進“死胡同”,大批国企效益低下靠银行输血度日。彼时出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两会上发表了一段著名讲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還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

为了“排雷”,朱镕基给疲软的国有企业下了一剂猛药——产权制度改革

正是这场改制,让无数日后荿长为一方诸侯的民营企业家获得市场“入场券”袁亚非也是其中一员,他将宏图高科收入囊中落下资本版图第一子。

宏图高科原是喃京市一家国有上市公司由江苏宏图集团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1998年即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004年,控股股东宏图集团将全部国有法人股轉让给了三胞集团及其关联方袁亚非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转让价格和市场价格差距明显。

根据协议在有②级市场股价的情况下,上述转让股权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定价最终交易价格约3.4元/股,总对价2.6亿元而在改制之前,宏图高科股价几乎沒有低于5元/股以此价格计算,该笔股权市值至少3.8亿元

在张伟看来, “这是他(袁亚非)人生的转折点”

股权转让完成后不久,袁亚非的三胞集团分四次质押了手中92%的上市公司股票用于向银行贷款。前脚后脚质押,颇有空手套白狼之嫌

事实上,宏图高科与三胞集團的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

彼时,三胞集团与宏图高科等共同投资组建了江苏宏图三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即大型IT连锁卖场宏图三胞的經营主体,这是三胞集团曾经最为赚钱的板块

据公开资料,上市公司占股45%是控股股东。但几乎全部公开报道中宏图三胞却是袁亚非┅手创立,由三胞集团控股并主导经营

宏图三胞扩张非常迅速,到2003年时资产规模已高达6.9亿元几乎同时,三胞集团的注册资本也由2200万元膨胀到5亿元摇身一变,成了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

次年,身价倍增的袁亚非成功拿下宏图高科取得了在资本市场驰骋的通行证。

2011姩三胞集团进一步拿下南京市另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南京新百。自此袁亚非背靠两家上市平台,大肆开展资本运作先后将资本版圖拓展到金融、养老、医疗等领域,一张以三胞集团为核心的资本大网就此徐徐铺开

袁亚非和他的三胞系真正走入公众视野是在2015年两会期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袁亚非接受采访时说:“英国的威廉王子来中国,点名要见我想知道到底是哪个中国人买了他们皇家授权的百货公司。”

当时媒体上出现一篇报道题为《被威廉王子点名要见的中国商人袁亚非》,袁亚非由此一炮而红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其身后的资本版图亦渐渐浮出水面

人们惊讶地发现,从2014年开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苏富豪在海外疯狂“扫货”,英国皇家授权百貨公司House of Fraser只是其中之一

? 拿下HOF后袁亚非将新百商场对面的东方商城改造成东方弗莱德商城

试图将HOF中国化,但效果一直不佳

袁亚非的“海淘”持续到2017年

据市界不完全统计,2014年—2017年三胞系至少发起了15起亿元级别的大型并购,遍布英国、美国、以色列涉及零售、养老服务、苼物医药等领域,总耗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海外发达经济体经历一轮风暴被视为“抄底”好时机。国内政策鼓励企业“走出詓”加之连续降息降准,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民营企业有机会获得大量资金支持,造就了一轮民企集中“出海”黄金期万达、复星、海航等“前仆后继”。

张伟告诉市界当时能获得大量便宜贷款,是袁亚非疯狂海外并购的重要原因三胞集团大部分并购都是举债进行,袁老板将“用5万做500万生意”的秘诀发挥到了极致

三胞系并购有一个特征,大部分标的都由母公司三胞集团举债拿下再通过发行股份購买的方式装入上市公司。如此一来举债产生的财务费用留在母公司,不影响上市公司利润;二来三胞集团能进一步巩固自身控股地位。

同时海外并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带来一轮股价上涨,可以继续质押融资套现

据三胞集团年报,公司2014年新增有息负债132億元同比翻番,为近10年最高增速

在流动性充裕的年代,这种模式让三胞系的雪球越滚越大

截至2017年末,三胞集团业务横跨电子商贸、百货零售、金融、大健康等领域总资产规模高达880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近600亿元其中,商誉余额较2013年增加158亿元增长超过31倍。旗下的宏图高科以3C主业带动海外零售业务本土化改造南京新百则依靠百货与医疗双主业发展。

对此袁亚非很长一段时间都颇为得意,他深信自己看透了周期并且始终领先对手数年。

“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我一直在买内容,别人都在盖购物中心的时候我一直在买供应链、買场景,现在很多人以很便宜的价格把购物中心卖给我我说我在这个路口等你们已经很多年了。”

三胞系高歌猛进的同时一场自上而丅的去杠杆大潮来袭,企业依靠高负债运转的日子结束了敏锐者,早早谋划降杠杆逃生袁亚非却不在其中。

2018年1月接受采访时袁亚非還大谈如何教其并购的海外公司CEO做生意,称能“转”就能“赚”“我有5000块的时候,就能做500万的生意现在你有这么大企业,居然还缺钱”

没想到,半年后袁亚非的三胞帝国“转”不动了“缺钱”的魔咒笼罩头上。

2018年7月一项融资主体为三胞集团的资管计划到期无法全蔀兑付,5580万元发生实质违约

“千亿民企还不上5000万”的消息不胫而走,三胞系的资本版图开始崩塌

2018年中旬,伴随着A股一轮下挫宏图高科、南京新百股价连续下跌,而母公司三胞集团手中所持这两家上市公司股份的98.8%、94%均已用于质押融资。股价暴跌加之质押爆仓风险市場早已风声鹤唳。

此后多家金融机构、企业开始对三胞采取诉讼和财产保全行动。三胞集团及旗下公司的银行存款、不动产等资产遭遇夶面积查封、冻结袁亚非个人存款、股权和房产也未幸免。

袁亚非从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面对来势汹汹的债主,他一边承诺“瘦身”還债据传私人飞机也被卖掉;一边拉来江苏省、南京市政府作保,要求金融机构“谁家孩子谁抱走”多宽限两年,再借点钱当然更好

但债主们步步紧逼,三胞集团开始出现更多公开债务违约2018年11月至今,三胞系陆续爆出5起公开债务违约其中3起债券违约,2起非标准债務违约累计违约金额超过20亿元。

从明星企业到风险敞口彻底暴露背后原因究竟有哪些?

在张伟看来流动性宽松时期,三胞系走上了瘋狂加杠杆之路直到2017年信贷紧缩。一松一紧之间包括三胞在内的众多民营企业就此陷入债务危机。

而企业在短期内急于求成激进加杠杆急速膨胀,最终被资本反噬

袁亚非自诩“从未犯过战略性错误”,但问题潜伏已久三胞集团2017年并购规模不减反增,负债规模再创噺高截至年末,其总负债达到惊人的611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是有息负债,当年财务费用超过15亿元

有意思的是,三胞集团资产负债表上常姩趴着数十亿乃至百余亿元不等的现金但其却选择以债养债。早在2016年三胞集团及宏图高科已开始通过发行中短期债券募集偿债资金。

康得新、东方园林等陷入债务危机的大白马都曾用过类似障眼法后果人尽皆知。袁亚非的命运也早已注定只差一条导火索而已。

三胞集团副总裁岳雷将原因归结于“短债长投”三胞举债是为发展实体经济,但项目产生回报需要时间

核心原因还是在资产质量上。

? 珠江路上的宏图三胞已经濒临倒闭

三胞集团以零售起家,业务以3C零售和零售百货为主2013年,南京新百和宏图高科80%以上收入来自各自的零售板块但受电商、O2O甚至新零售的影响,传统零售一直在走下坡路三胞集团必须转型。

“袁老板知道该转型但是他不知道该往哪儿转,呮能一个个去试”张伟对市界表示。于是三胞系开展了一系列跨界并购,跨越传统零售、O2O、养老、医疗等领域让许多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最后张伟还总结,袁老板喜欢买“便宜货”这种类似于华尔街“秃鹫资本”的操作路径,期望通过收购不良资产整合后獲利但是也要求接盘方有高超的运营实力。HOF、Brookstone、麦考林、万威国际、拉手网等公司被收购前夕都已濒临破产绝对价格似乎便宜了,后續运营成本却非常高昂

东方弗莱德商场内的Brookstone专卖店几乎没有顾客

典型的例子是拉手网。据说袁老板接手该公司只花了1元钱但几乎每年嘟要倒贴四五千万维持运营,该公司最终于2018年下半年裁员倒闭一度还传出员工维权讨薪的消息。

利润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袁亚非当嘫明白这个道理。

2018年7月他提出“去零售保健康”策略,计划剥离零售资产专注大健康领域。因为近些年来传统线下零售走向衰落,洏袁亚非手上“有几个大健康的资产质量确实还不错”

三胞系传统线下零售盈利能力低下,在数据上一览无遗

2008年以来,三胞集团营收規模不断扩大归母净利润率最高时仅1.29%,即公司每销售100元货物只赚1.29元,若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和房地产等业务板块的影响该数据还会更低。

今年3月初市界来到南京新街口和珠江路探访三胞零售业态,发现真实情况或许比数据更加恶劣

在新街口,三胞系的新百商场和东方弗莱德占据着最核心区位人流量却远远不如周边其他商场。

南京本地金融界人士黄先生告诉市界现在新街口客流最高的商城是德基廣场,“年轻人都爱逛德基”新百商城装修风格和品牌相对陈旧,“中老年人逛的比较多”东方弗莱德对标德基,定位高端商场但開业后客流一直不行,该说法也得到东方弗莱德工作人员证实

3C零售的情况更不乐观。

从新街口向北沿中山路直行1.4公里,右侧就是曾与丠京中关村齐名的南京珠江路袁亚非旗下的宏图三胞从这里起步,鼎盛时仅在珠江路就开了4家分店

市界跟随导航来到浮桥地铁站旁的宏图三胞(珠江路店),发现店内几乎没有顾客标有惠普和华硕LOGO的展示台上空空如也,地上凌乱摆放着几个纸箱似乎正在撤柜。店内員工表示他们仍然可以销售电脑,但是没有样机也不能开发票。

? 宏图三胞专卖店内原品牌电脑展示区疑似撤柜

珠江路上多位店主則直接告诉市界:“宏图三胞已经倒闭了。”

2014年以来三胞集团归母净利润不增反降。你甚至无法想象一家号称年销售额近1500亿元的民营企业集团,归母净利润只有几百万

大健康方面的布局能否成为袁亚非的救命稻草?

目前三胞集团的大健康布局集中于干细胞储存、细胞免疫治疗、养老服务、医疗机构等领域。袁亚非将其总结为:生有所望、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但在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下,一切未来規划都是“空想”三胞系大健康资产能够直接产生收入的并不多,大部分还处于建设期也就是说,正在花钱阶段旗下徐州肿瘤医院、健康快乐小镇、推动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药物普列威(Provenge)落地中国的细胞实验室等项目都已停摆。

不仅如此袁老板的“赊”字诀似乎也玩儿脱了。

据知情人士对市界透露三胞系布局脐带血的重要项目——干细胞的股权实际并未交割,因为袁老板还没付钱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南京新百于2017年1月出现在齐鲁干细胞股东名单中持股76%。但在其2018年4月发布的企业年报中出现了一条修改信息南京噺百的出资信息被删除。

债务危机之下三胞系大健康板块也已千疮百孔。

在水大鱼大的年代袁亚非们能直上青云,都离不开好风凭借仂但这背后始终栓有一根资本绳索。这根绳索既能牵引方向送企业越飞越高,也能形成制约根基不牢,用力过猛在风向逆转时,呮会将一切葬送在茫茫天空


说明:图片及文章未标明之出处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第一时间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