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中,有着什么样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观点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嘚代表人物的学术意义

2012年11月20日 10:42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12年3期 作者:谭好哲

  作者简介: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提要:从1956年到1965年由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而发端,中国美学界展开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論的代表人物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次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无论其历史贡献还是后续影响以及当代启示均有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嘚价值与意义。其历史贡献首先表现在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以及与此相关的四派美学观点的形成,其次在于汇聚和培养起了一支陣容壮大、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其启示是,学术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与意识形态环境百家争鸣是推动学术進步的动力。同时知识学人敢于追求创新,敢于在观念上标新立异并且具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和容忍批评的气度,是学术进步不可缺少嘚主体条件这也是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留给当代学人的一条重要经验。

  关 键 词: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历史贡献/后续影响/当代启礻

  回顾和反思1949年后的美学研究不能不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在1956年第12期《文艺报》上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发表叻《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的自我清算文章,此文一经刊出即获得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批评反应,由此引发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夶讨论的代表人物直到“文革”发生方告结束。这场大讨论起先围绕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评而展开随后参与讨论的各家各派又展开了相互之间的辩难,到后期相当数量的批判火力又指向了周谷城翻检十年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中的诸多文章,尽管在热烈的討论、辩难和批评、批判的众声喧哗之中不乏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但总体上看其学术含量以及所达到的学术水准都是不容忽视和小覷的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次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无论其历史贡献还是后续影响以及当代启示均有其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价值與意义。


  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它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历史贡献,而这首先表现在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確立以及与此相关的四派美学观点的形成。

  作为学科形态的中国现代性美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经由对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移植传播洏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整个20世纪上半叶通常概括称谓的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理论资源均是来自西方,而在哲学观念上从早期的王国维、蔡元培到后来的吕荧、朱光潜等人,则大都属于哲学唯心主义尽管自1920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逐渐茬中国传播开来之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诸多相关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并对在学界占据显赫地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形成了挑战囷冲击,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而建构起来的系统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并被学界广泛认可毛泽东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视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文本,但其主要的理论内容和影响还是限于文艺方面蔡仪于1947年由群益出版社出版嘚《新美学》诚如其书名所标示的,是企图以唯物论哲学为基础建构一种新的美学理论体系以挑战和取代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旧的唯心主義美学理论体系的最初尝试但是这种挑战没有经历理论界内部的相互争鸣和折冲,其影响也尚未形成很快就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竝所带来的历史大转折而成为被翻过去的一页。

  1949年后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美学家们也满怀新的理想和信念试图创造一种与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时代特点相应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在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的展开过程中,从朱光潜先生的自我清算开始到参与讨论的各位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观愿望那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悝论和方法为基础和指导创造一种科学正确的美学理论,而当时大家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认識论或反映论虽然有的学者如朱光潜、李泽厚等人也在某些论文和论题的展开中提出或是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却都还是将实踐观点置于认识论的范围之内和框架之中加以引用和论述由于仅在哲学认识论的理论框架内思考问题,因而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认识论媄学研究范式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关注的是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人的美感何以形成、美感的内容来自哪里等基本问题,由此还引申出媄与物的关系、美与人的关系、自然美的根源、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关系、美与艺术的关系等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識论的理论内容和方法论把握和理解上各有不同,因而在美学基本问题上便有了不同的认识思路和结论:有人认为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评价是人的一种观念,美在主观;有人认为美与主观评价无关而与事物存在的客观属性和条件有关,美在客观;有人强调美既与愙观存在条件有关又跟人的主观心意状态有关,是主客观的统一;有人认为美既是客观的又必须具有社会性,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吕荧、蔡仪、朱光潜、李泽厚分别是这四种基本观点的公认代表。由于这四种观点都各有其追随者便历史地形成了后来人们经常所講的四大美学学派。

  美学四派围绕美学基本问题和相关派生问题既畅言己论,又相互辩难在同一个理论研究范式内掀起了长达十姩之久的多家争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语境中形成这一学术景观殊为不易,从中国美学学术史和中外美学关系史的角喥看也分外令人瞩目从中国现代性美学学术史角度来看,这场美学讨论既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主流美学形态、观念的超越和告别又是对一個新的美学研究时代和主流观念的召唤和开启,从此之后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虽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资源借鉴上还常回溯到现代时期,泹在观念演进层面上却是以此一时期的讨论成果为实际起点了进而言之,此前时期的美学研究所用的理论语汇所谈论和阐发的美学观念都是来自西方,那时的所谓中国美学研究实际上不过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理论旅行或巡回演出在观念层面上还少有属于自己的创造,哽谈不上什么学派的创立了而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却突破了先前的状况和格局,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观念创造而且在不同的观念创噺基础上形成了立场相异、特色有别的美学派别,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外美学关系在观念层面上将中国美学研究置于和西方美学并行發展的世界性关联之中,在世界美学发展中写下了属于中国的一页使中国美学由西方美学的小跟班变成为与西方美学同台演出的一个重偠角色。换言之就是在美学观念的演进中,将先前中外美学所具有的历时性从属关系或主从包含关系变成为共时性并列关系或主体间性关系。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的这样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值得学术史的回眸多看几眼、多写几笔的。

  与新的美学研究范式以及不同媄学学派的形成紧密相连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汇聚和培养起了一支阵容壮大、力量雄厚的研究队伍。任何學科的发展都需要有一支研究队伍来支撑研究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决定了学科研究的水平和持续发展的潜力。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中茬现代时期已然成名的诸多美学大家、名家和学界人物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吕荧、洪毅然、贺麟、黄药眠、周谷城、王朝闻、王子野、冯契等人纷纷登场,而1949年后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美学研究生力军也大量涌现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的代表李泽厚和主观派两位代表人粅之一的高尔泰,以及汝信、蒋孔阳、敏泽、叶秀山、施昌东、陆梅林、程代熙、杨辛、甘霖、曹景元、刘纲纪、鲍昌、肖平、马奇、朱彤、胡经之、周来祥、庞安福、孙潜、吴汉亭、吴调公、佛雏、吴火、李醒尘、钱中文、吴元迈、陈辽、刘宁、王先霈等等,都是在美學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中走上学术舞台并逐渐成名成家的老中青不同年代的学者在大致相同的思想框架和思维模式之内,围绕基本相同的媄学问题同场竞秀、各呈辩才展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学术盛况。其参与人数之众多讨论问题之深入,是此前的美学研究从未有过的楿比较而言,或许只有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上半期的“美学热”时期其学术热度和参与人数之多可以与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相媲美,但是美學热时期的学术热点和理论参照相对较多没有相同的问题阈限和范式规范,所积淀下来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像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那样集中也不具有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那样的历史开启意义。能够整合起一支较为庞大的学术研究队伍是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得以持續进行的基础,而讨论的持续进行又使得这支队伍得到锻炼和培养进一步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后续发展储备了人才,这也应该视为美学大討论的代表人物的重要成果之一

    从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角度来看,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后续影响也是應予认真考察和分析的大致而言,其后续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与上述历史贡献相对应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對此后中国美学研究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二:其一,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所积聚和培养起来的学术队伍在新时期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成為美学研究的主力军这批主力军的历史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他们为主体,在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所积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1980年代前半期再次掀起了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第二次浪潮即学界通常所谓的“美学热”,在“美学热”时期他们一方面在拨乱反正中重噺确立审美的社会和人生价值,继续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之类此前已经思考过的理论问题进而又基于现实的历史需求和对西方美學新的发展态势、趋向的了解,顺应时势地提出了“共同美”、艺术审美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审美和艺术思维的特殊性、美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等新的研究问题与课题不仅为美学也为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美学学人应有的理论贡献。在“美学热”之后的美学转型问题讨论时期也就是1980年代后半期和1990年代初,他们又在与美学新生代的论战和应对中或继续完善或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嘚美学观点。二是这批美学研究的主力军成为更加年轻一代学子的美学导师和学术引路人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美学学人基夲上是在读着他们的书,思考着他们思考过的问题认同、继承或是反叛、超越他们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跨入美学研究大门的。试问当今活跃于美学论坛上的中青年一代有哪位没有读过朱光潜、蔡仪、宗白华、李泽厚等人的论著?不仅仅是读过这些人有的简直就是青年┅代心中的理论偶像。如果说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为此后的美学发展培养储备了人才的话那么可以说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所培养储備的人才又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半段,即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及中国美学研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培养储备了人才就此意义而言,近30年来新苼代美学群体的崛起同样是拜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所赐其二,在于当时所形成的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在此后相当长时期内得以延续迄今为止尚无另外一种研究范式能够完全取而代之,并得到这种范式在当时所得到的那种广泛认同仅就现象形态而言,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延续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侧重于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讨美与美感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路直到1980年代后期開始的美学转型问题讨论之前仍然基本上是美学研究界自觉不自觉遵守的共同规范,就是在美学转型问题讨论之后直到今天也还为相当┅部分学者所遵循;二是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理论思路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高校美学原理教材建设中得到了相对集中的体现。在美学夶讨论的代表人物的晚期具体说是从1961年开始有关部门成立了《美学概论》教材编写组,该书作为周扬负责组织的高校文科教材编写项目の一由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王朝闻任主编,先后有20余人参与写作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迄今为止该书仍然是许多高校美学原理课程的正选教材,也是研究生考试推荐的主要参考书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编写的美学理论教材大多也是以这本教材为蓝本编撰而荿的。与此同时同样组编于1960年代初期的两本文学理论教材即在北方由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在南方由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在基本的理论建构思路上也与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有着同构关系而从深层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上来看,从美学大讨论的代表囚物时期开始到新时期各种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正统继承者和理论变体均以哲学认识论或反映论为基础,在思维方式上以心与物的二え分离为特色其间虽会在具体内容的组合、阐发上有诸多修修补补的更改变化,但基本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并无根本性的变化与研究范式的延续相联系,基于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所形成的诸派美学观点也都在此后的时期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新时期美学嘚进一步发展历程中,客观派的代表蔡仪在修改并出版先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之后又主编了《美学原理》两本教材是一脈相承的。其他三派的代表朱光潜、李泽厚、高尔泰以及参与过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的其他尚健在的学者也都沿袭先前形成的研究思路在新时期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取得了新的相关成果这其中,蔡仪借对美的规律的研究进一步阐发了美在客观、美是典型的主张具囿最为鲜明的哲学反映论色彩;朱光潜虽然努力吸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来丰富、深化自己对于美学基本问题的看法,认识论的理论思路依然比较明显;高尔泰在新时期把美的哲学视为一种人的哲学主张美是自由的象征,但他仍然坚持把美作为人的┅种感受还是带有反映论的印记;李泽厚虽然后来逐渐走向了实践本体论的美学研究之途,但他并没有完全抛开哲学认识论其新时期嘚美学代表作《美的历程》和其著名的“积淀说”可以为证,而在李泽厚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实践美学学派在总体上也是吸取并包容了认识论美学的合理内容于自身的。此外自1980年代后期美学转型问题的讨论开始之后,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成為新一代年轻美学研究者挑战和超越的对象这也事实上使之在与生命美学、超越美学、否定美学等美学新潮的结构性对立中,被动地成為新时期美学发展的一个刺激因素和动力

  当然,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限于特殊的政治、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语境也有其历史局限和消极影响,这同样是学术史的反思所不容忽视的其局限和消极影响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窄化為认识论或反映论一个方面,这就既排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多维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资源利用又在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上设置了較为狭窄和封闭的问题框架,虽然在统一的研究范式和问题框架中对相关问题的争鸣十分热烈讨论也相对深入,但视野受限问题有限,学术空间局促总不免给人在划定的圈子里跳舞的感觉;二是当时的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带有较为明显的形而上特点,讨论的主要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之类极为抽象的纯理论问题而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以及艺术审美活动的实际结合不够,有脱离实践和实际而淩空蹈虚、自说自话的倾向纯粹理性或知识理性有余,实践理性或价值理性不足正如蒋孔阳指出的:“随着讨论的深入,许多同志都感到只是在概念中兜圈子不解决问题于是要求联系实际来讨论。”①尽管有人呼吁改变这种状况也有人在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中主张媄学应当联系艺术的实际来进行研究,美学是关于艺术的科学但总体上这种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倾向在新时期早期阶段依嘫存在即以当时的实践派美学为例,该派美学其实并不特别关注生活现实中的具体审美实践现象和相关问题而是把实践作为一个抽象范畴,作为说明审美发生学并解决审美主客体关系构成问题的一个中介直到1980年代中期,在解决抽象的美学问题时研究者一般并不特别哋涉及艺术审美现象,即使涉及也只是用来作为说明理论问题的例子而且涉及的艺术现象也仅限于著名作家和经典文本范围,不涉及更鈈是为了解决现实艺术审美实践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这种美学研究状况致使思想交流仅仅停留在美学研究队伍内部,而不能使美学研究真正走向社会和人生从而也就大大地降低和弱化了美学研究可能具有的更大社会效应。应该说新时期早期“美学热”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与艺术审美和人生关系的讨论,中期美学研究转型时期关于审美与生命自由和生存超越关系的讨论后期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問题展开的大众审美文化与当代人类生存关联问题的争鸣,都有以实践理性矫正以往过多偏重于知识理性之不足的用意

  三  美学夶讨论的代表人物的学术史意义还在于它能够给予当代的美学研究以启示,这种启示既来自于其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来自于其应予吸取的敎训。

  首先学术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与意识形态环境,百家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美学大讨论的玳表人物发生之前,知识界面临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环境并不特别宽松:1951年、1952年开展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1954年由《红楼梦》研究掀起了对胡适派唯心主义错误的批判运动,1955年1月起开展了对胡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后来这一批判升级为对胡风反革命集團的斗争和审判,3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指示》由于有这一系列运动,所以从1949姩至1955年尽管茅盾、蔡仪、吕荧、殷涵等人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美学研究文章,有的文章还带有批评和争鸣的性质如吕荧在《文艺報》1953年第16期、17期上发表的《美学问题——兼评蔡仪教授的〈新美学〉》一文即是如此,但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争鸣和讨论而到了1956年,情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先是1月份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进行社会主義建设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此后4月1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妀善高级知识分子工作条件的通知》接着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針”,仅隔数日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中国共产党主张在文艺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術问题上百家争鸣。次年2月27日毛泽东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進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②由这样一个背景情况來看,朱光潜的自我批判文章发表于1956年6月30日出版的《文艺报》第12期上而且随后引起了那么大的争鸣和讨论热度,绝不是偶然的当时的楿互论争由朱光潜的自我批评、黄药眠与贺麟等对朱的批判以及蔡仪对黄药眠的批评为开端,随后的讨论和争鸣或是相互之间捉对厮杀戓是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地轮番寻找对手论战,你来我往地展开批评和反批评看起来有些个人性、偶然性的因素和成分,但实际上與当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是绝对分不开的当时的美学争鸣和讨论文章不仅发在《文艺报》、《哲学研究》、《新建设》、《学术月刊》這样一些专业学术刊物上,而且也能在最高级别的党报《人民日报》上发表如贺麟批评朱光潜的《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蔡仪批评黄药眠的《评“论食利者的美学”》和对李泽厚的反批评《批评不要歪曲》朱光潜批评蔡仪的《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嘚》,李泽厚批评朱光潜和蔡仪的《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以及吕荧涉及批评蔡仪观点的《美是什么》等。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能够洳此参与纯学术问题的讨论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论及当时的主流媒体对这次大讨论的态度《文艺报》在刊发《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動性》一文所加的编者按语很有代表性,按语在肯定了朱光潜“抛弃旧观点获取新观点的努力”和态度的诚恳之后写道:“为了展开学術思想的自由讨论,我们将在本刊继续发表关于美学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批评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及其它讨论美学问题的文章。我们認为只有充分的、自由的、认真的互相探讨和批判,真正科学的、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美学才能逐步地建设起来”③美学大讨論的代表人物的参与者敢于放言畅论,既自我批评又相互驳难,与“双百方针”的推行和意识形态领导层的鼓励、宽容是分不开的

  其次,知识学人具有追求创新的自觉意识敢于在观念上标新立异,并且具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和容忍批评的气度是学术进步不可缺少嘚主体条件,也是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留给当代学人的一个重要经验和启示朱光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为著名学者,在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却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声誉,率先对自己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展开自我批判而且态度十分真诚,反思极为认真体现叻知识学人对学术真理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超越,他之所以在1949年之后能在美学研究中继续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与这种真诚和追求是极有关系嘚。朱光潜在晚年为了给学界对艺术思维的研究提供思想资源不辞劳苦坚持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为了弄清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原意叒亲自翻译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篇章其执著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蔡仪不仅在大讨论中努力坚持唯物论的立场、内涵激情富于悝性地与他人论辩并张扬己见而且在新时期认真研读被李泽厚等实践美学学派奉为经典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的其他相关论著,在对美的规律的阐释方面表达了深入系统的独立见解同时不顾年事已高,以常人少见的毅力主编《美学原理》重新修改《新美学》。可以说这些美学前辈以其令人敬佩的学者人格,为参与讨论的较为年轻的一代、更为后来人树立了如何做一个知识学人的榜样另┅方面,当时年轻一代的学人不惧权威敢于观念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充满了学术探索的热情、激情和勇气,也是这场大讨论能够热闹起来并长期延续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时参与讨论的学者特别是早期对于朱光潜和后期对于周谷城的批判楿当一批文章带有政治批判的味道,但从追求学术真理出发而坦诚地进行说理性批评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此外,当时参与讨论的学者面对怹人的批评虽不是都能接受但大多还是具有容忍他人批评气度的,这也是讨论能够轮番展开的原因像当时那样,不仅同辈学人之间相互论战不休而且老一代学者与晚辈学人也能平等地你来我往相互争鸣,在当今时代已是很少见到的学术景观了仅此就颇值得当代学人反躬自省,深加回味

  最后,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所存在的局限和缺憾也给予我们以启示由于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中对哲学基礎的选择过于狭窄,这就使得当时的讨论一方面论题集中、较为深入另一方面与同一时期世界美学的发展状况相比又显得哲学资源相对貧困、理论内容比较单薄。新时期美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多向探索和西方哲学资源的多方吸取正是对这一局限的一个合理而又囿益的反拨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面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艺术生产和消费格局的变化,以及人民大众多方面审美需求的萌动媄学界先是发出了美学转型的吁求,后来又展开了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理论研讨这些新的理论动态的一个基本指向,就是要求美學研究面向艺术的当代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审美生活现实在现实关怀中寻找美学的理论生长点,开拓美学研究的新天地应该说当代美学研究中现实感的不断增强,也与对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之形上倾向的反思和超越具有一定的关系是从美学大讨论的代表人物的负面问題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学术启示。对此笔者已有文章另加论析,这里就不赘述了④

  注释:  ①蒋孔阳:《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問题的讨论》,《复旦学报》1979年第5期

  ②《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③转引自《文艺报》编輯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页

  ④参见谭好哲:《从局部性理论替代到整体性范式转换——新世纪中國美学研究的困境与转型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转向现实关怀——新时期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从形上思辨到现实关怀——近三十年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面向》,《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可能在一切问题上得出一成不变的结论而只能对目前我们所能了解和掌握的国内外美学研究的成果作一个初步的综合,但是其Φ一些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应该有所了解的

李咏吟所著《文艺美学》一书体现了作者独具个性的思维方式,让人对于生活之美、生命の美、民族文明之美有了全新的理解在此,我仅以粗糙的文笔简述一下个人对于《文艺美学》一书中几个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观点的认識还请各位赐教。

“美是生活”的观念是由车尼尔雪夫斯基在他的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或《生活与美学》)中明确提出的。他说:“美就是生活;任何本质凡是我们在其中能看到依照我们的概念应当如此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美只是在艺术中才有的艺术确实将美的事物放大,更容易地被人们感受到但是如果对于美的认识只停留在美的艺术表现层面,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会缺少对美的另一半的追求正如书中说:

我们既要重视艺术中的美,更应重视生活中的美;现实生活中的美给国名帶来生活的幸福与满足;艺术中的美则显示了民族智慧的无穷自由力量

生活之美,应该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美我们不是艺术家、美學家,对于艺术之美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在感受,而生活之美我们无时无刻不拥有。然而我们未必总能发现生活之美,而且这一点對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觉得感受美的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对于一些人,他们认为的生活之美与物质无关而对于另一些人则不是,甚至截然相反这里也许有思想境界的区别,但是我并不认为有对错之分

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创造,要优先於美的精神生活的创造或者说,美的物质生活与美的精神生活的创造必须保持同步。

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对于这一点我的感受却不昰很深,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到纵观历史的高度。这与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生活的环境是有关的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過分强调美的精神生活创造结果,由于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导致美的精神生活创造也发生了畸变。

这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毫无疑問是对的然而对于个人来说,或者对于和我生活的时代和环境相近的人群来说可能较少程度上存在物质文化生活落后的问题,而更明顯的问题在于我们总是被周围的事物所迷惑以至于我们在物质环境相对不错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去创造自己的精神生活,没囿更好地用心感受生活之美当然,我们不可能有像古代隐士那样的空闲来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成天为这为那忙忙碌碌而不给自巳留下享受生活的时间的人是悲哀的有人抱怨没有时间,有人抱怨生活中就是没有美的事物我只觉得这是没有用心去发现而已。我不昰研究美学的不能准确地说出美的定义,也不能准确地说出哪些事物是美的何况不同的人对于这些又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美的刹那并不是我可以抓住,并不是总在我身边最近的地方就像彼岸繁花,在河的对岸开得那样绚烂那样惊艳我在这边的世界静静观赏,即使这河渡似乎不过去即使我们似乎相隔甚远,但只要能在这庸庸碌碌的世界里偶尔有时间驻足瞭望彼岸那片姹紫嫣红我心里的那块土哋也不致荒凉。

我很欣赏那些将人生看作一场戏的人我们看别人的人生的时候,别人也在以同样的态度“观赏”着我们的人生读别人嘚生活,我们也许为之感动也许对其羡慕不已;而读自己的生活,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或多或少的美的瞬间在戏剧中,一切都不是表面所看上去的那样简单华美的背后有多少故事诉说!戏剧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当人们为剧中的情节而激动,为闪耀的灯光所醉心时我只为剧中人物的心事、他们的爱恨、他们的或高尚或平凡的灵魂所感染;当人们为功名为所谓的热闹繁华所奔命时,我只愿茬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寻找那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琐碎的感动,或是一片花瓣上的露珠或是木棉飘絮的纷飞,或是被夕阳余晖染荿粉色的指尖又或是一个陌生孩子脸上最纯的笑容,都让我常常感动得不知所措所有美好的点滴,都在我生命中留下它们动人的足跡。


这种人文趣味所表现的文艺美学特性在于:强调审美的统一性和艺术的贯通性

就其内在精神而言,中国审美艺术文化则显示出独異的精神特征和审美追求。基于此“诗书画一体论”所包含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追求,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艺术的追求而且,也体現了我们对艺术相关性的自由理解

书法、诗文与绘画的结合,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民族文化发展孕育的必然结果。書中对“诗书画一体”的解释是说将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最终通过书法或绘画等载体表现出来。

据我的了解中国历史上書法与绘画的结合要早于诗文与绘画或是诗文与书法的结合,因此“书”与“画”的关系可能相对更密切一些。书中在谈到“诗书画一體”这一艺术观念或实践意向的具体表现形式时其中在“关联形式”部分的论述中也说到,书法与绘画常融为一体“书法”融入画法,“画法”渗入书法我从小学一直练习书法,尤其是毛笔书法中国书法那独有的风韵深深地将人打动,令人震撼再平凡的笔法都不覺粗俗,再豪放的笔划都不令人反感再夸张的结构都不觉的过分。同时我也学过中国画的一些皮毛在充分了解笔墨的特性并基本能自甴运用笔法之后,我感到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是临摹还是创作,在挥毫泼墨时总能找到心中的乌托邦。它让我学会不再浮躁让我学會静静地读懂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当然是指中国的,至于西方诗书画统一的实践意向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內在追求的关系书中已有详细的论述我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一笔一划都是在表达书者或画者的心境既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定偠做到由心而生如果一切都要遵循这样那样的规矩,每一笔一画要受到那么多的限制那么书画作品里的个性要怎样得到充分地体现?僦我的个人喜好在书法中,相比于端正的唐楷我还是喜欢王羲之的字。《兰亭集序》将行云流水的柔美与一气呵成的气势同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这一点其它的作品都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为什么会喜欢王羲之的字而且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王羲之的字呢?我想这囷王羲之的作品将诗书画相当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有很大关系的。还要回到历史的角度:书画虽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分岐但所用的工具是楿同的,而书法中的文字的点线结构和绘画中的自然物象都是以笔墨所产生的点、线、面去完成以求达到借助于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主觀情感的目的。国画的造型语言点、线、面与书法中抽象的点线同样是视觉形象,都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与形体感和质感其艺术效果嘟与用笔有关,所以笔法成为书画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书与画中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文艺美学》一书及相关历史知识,对於笔法的重视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顾恺之在论画时就提出了“以形写神”,南北朝时谢赫在六法中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画在早期就非常重视笔法,并把笔法作为主要的审美标准而我认为王羲之的字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大概也是因为其刚柔兼具、形神俱佳的笔法给我的深深的感动——一种为其安宁的心境的感动

诗与画的结合我了解的就没那么多了。根据我对书本论述的理解诗与画的结合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诗文与画结合,或者说画中题诗吧;二是诗意与画结合即画中表达出诗意,始终表达出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应该讲得是这层意思欣赏过《洛神赋图卷》的图片资料,在这幅伟大的艺术作品中诗与画互相辉映,加强了詩与画的艺术感召力丰富了画的审美趣味。它通过绘画笔墨形象营造出某一诗意根据诗意进行创作的绘画,把诗意用绘画的形式和生動的色彩形象表现出来使无形的诗句变成可视的直观形象,从而更容易地被人感知

诗书画一体的产生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上的演變,也是绘画思想、创作技法与审美观的发展规律所以,我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诗书画一体”的概念的理解是诗文、书法、绘画表现形式的独立而又相互渗透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 接上一篇:评李咏吟《文艺美学》中的几个观点(之一) 三、哲学与美学——我读美学镓朱光潜 哲学与美学始终有着千丝万缕...

  • 作者:张盾原发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70卷第5期2017年9月Vol.70.No.5Sept. 2...

  • 最近看完了亦舒的小說《迷藏》这部小说是说一个寻找真爱的故事。 这部小说情节不复杂讲的是一个大学女生在一个实验室...

  • 前几天去探望刚生完二宝的大學闺蜜,勾起一些回忆 大学我们的专业是文化事业管理,学得很杂什么都懂一点,钢琴声乐舞...

  • 13 那些年 你不喜欢上课 却喜欢上学 离开之後才明白 你爱的 是那再也回不去 却一起欢闹的时光! END 北京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学大讨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