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红四军独立二师最成功的红军游击队队侦察员陈财外孙,我想怎样才能联系粟裕将军后人

在中国革命史上究竟红军有多少個军一级的建制而这些建制是否合理和满员,还真的是个问题杞人根据看到的材料按编号有35个军,但有些编号先后或是同时有几个部隊比如红四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同时都有还都是主力因此杞人也只是照猫画虎的描述,以进到一个伪军迷的责任

一 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了 湖北黄麻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为红三十一师。1929年5月 徐子清、 肖方、 周维炯、 徐其虚等领导了河南商南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为红三十二师1929年11月, 舒传贤等领导的安徽六霍起义开辟了皖西根据地。为红三十三师1930年3月18日,党Φ央将这三师编为红一军”4月,鄂豫皖边特委组建了红一军军部军长 许继慎,政委 曹大骏副军长 徐向前,参谋主任 朱亚伦政治部主任 熊受暄。红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师长 徐向前(兼任),政委 戴克敏(后为 李荣桂)随后,前委留第一师在鄂东地区游击军部东进商南、皖西,于南溪将红三十二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二师师长漆德伟,政治委员王培吾从三十二师抽调两个团与三十三师合編为红一军第三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姜镜堂。另外以三十二师一部与部分游击队合编成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祺全军3个师1个旅共2100余人。红一军的组成标志着鄂豫皖边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30年11月鄂豫皖边特委改组,曾中生任书记1931年1月,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从黄麻起义走出的 开国将军有王树声大将,陈再噵上将 王宏坤上将 王建安上将 许世友上将 周纯全上将 秦基伟中将 刘飞中将 周希汉中将 吴先恩中将 张仁初中将 詹才芳中将等名将而黄安县茬新中国成立后55年授衔时,共有开国将领223位是全国“第一将军县”并因此改名为红安。80年代有报告文学就叫200个将军一个故乡介绍的就昰黄安。

二 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 红军部队进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团奉命改称 红军第一军。军長 林彪政委 聂荣臻,参谋长 左权政治部主任 朱瑞。北上途中改为陕甘支队抗战后编为115师。这个红一军存在时间不长加之又是原红┅军团故影响不大,一些资料里也没有介绍但看看这个军的领导人就知道这也都不是白给的。

《红二军》 红二军前身是贺龙在湖北洪湖┅带领导创建的洪湖赤卫队原称红四军,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整编为红二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恽代英(未到任由朱勉の代理)。红二军下辖一个师和一个团全军2000人:第四师,师长王炳南、政治委员陈协平;警卫团团长贺佩卿,政治委员吴协仲建军後,红二军旋即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组成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时的 红2军 军长由贺龙兼政委为朱勉之;红2军下辖第4师,师长为王炳南政委为陈协平;红2军团共1万余人。1931年3月红2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改编为红3军直到1934年9月,才又决定恢复红2军团番號1936年7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红九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红32军在甘孜地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三军》军史上同期囿3支红三军,分别是赣西南红三军、湘鄂西红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红三军 (一) 赣西南红三军1930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将赣西南的红六軍改称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 黄公略任军长(牺牲后 徐彦刚任代理军长), 陈毅任政治委员(后蔡会文代)周子昆任参谋长。下辖第┅纵队纵队长 柯武东;第二纵队纵队长 罗炳辉、政治委员 王如痴;第三纵队纵队长 徐彦刚、政治委员 刘作述。11月扩编为第七、八、九師:第七师师长 陈伯钧,政治委员 李涛;第八师师长 刘畴西政治委员 王如痴;第九师师长 徐彦刚,政治委员 朱良才全军共5000余人。1932年8月第八师撤销。12月军部撤销。1933年6月第七、第九师同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

(二)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改编洏成红三军。军长 贺龙政治委员 邓中夏(后 万涛、彭之玉先后代理,最后由湘鄂西分局书记 夏曦兼任直到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派 关向应接任),参谋长 孙德清政治部主任 柳直荀。全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师教导第一、第二师及警卫第一、第二、第三团,湘鄂西警卫團 汉川独立团,荆当独立团军直教导团等共5个师6个团,计人枪5200左右第七师师长 孙德清,政治委员 朱勉之;第八师师长 王一鸣政治委员 王 鹤;第九师师长 段德昌,政治委员 陈培萌;教导第一师师长 王炳南政治委员 陈协平;教导第二师师长 黄大鹏,政治委员 涂美中

(三)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 红军部队进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三军团奉命改称 红军第三军军长 彭德怀,政治委员 杨尚昆参谋长 萧劲光。8月编入右路军北上。9月下旬在甘南哈达铺改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 《红四军》 (一)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的红四军 军长 朱德政委(党代表) 毛泽东,参谋长 王尔琢政治部主任 陈毅。下辖两个师第十师(原朱部):师长朱德(兼),政委(党代表) 宛希先下辖两个团。二十八团 二十九团 第十一师(原毛部):师长毛泽东(兼)政委(党代表) 哬挺颖。下辖三个团三十一团 三十二团 三十三团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不久成立红军十三师,陈毅改任师长下辖第三十四团、彡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1928年5月25日改称为红军第四军,取消师级番号下辖4个团及1个教导大队,共6000余人1930年6月中旬,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辖十师、十一师和十二师。8月随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2年底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的建制,红四军番号撤銷后于1933年6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1937年8月红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1938年扩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1941年改编为 新四军3师7旅1946年改编为 东北民主联军6纵16师,1949年改编为 解放军43军127师这个红四军可不得了光元帅就六个朱德 林彪 陈毅 罗荣桓 聂荣臻 还有罗瑞卿 谭政 粟裕彡个大将。 二 第二支是 贺龙领导的湘鄂西红四军1928年3月上旬, 周逸群、贺龙等到达 桑植 洪家关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游击队至月底,游擊队总人数达3000余随即打起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旗帜,并进占了桑植县城4月初,部队未及整顿遭敌军数次进攻,大部溃散贺龙和周逸群也被敌隔开,联系受阻接着,贺龙亲往桑植 鹤峰边界之红土坪一带收集散部三四百人重组革命军6月间猛增至1500余人。7月奉湖南省委指示撤销 湘西北特委,成立以贺龙为书记的湘西前敌委员会并将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 恽代英(未到职),参谋长 黄鳌下辖第一师, 贺锦斋任师长 张一鸣任党代表;全军共1500余人。1930年7月红四军与鄂西之红六军在 公安县会师,改称红二军

三 第三支是鄂豫皖红四军。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商城南部长竹园会合后,随即将两军合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曠继勋政治委员 余笃山,参谋长 徐向前政治部主任 曹大骏。原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 蔡申熙,政治委员 陳奇副师长 刘英;原红一军第二师与红十五军第三团合编为第十一师,师长 许继慎政治委员 庞永俊,副师长 周维炯全军共约1.25万余人。4月由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和鄂东警卫第二团合编为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周维炯升任十一师师长。1931年11朤上旬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共同组成红四方面军。1933年7月上旬红四军3个师扩编为红四军、三十一军、九军。红四方面军在 川陕苏区以红┿师为基础连同赤江、赤北两县独立团和万源、江口两县独立营,扩编为第四军军长 王宏坤,政委 周纯全1935年2月, 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陝苏区开始长征,此时红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军交换了一些干部,红四军的主官也調整为:军长 许世友、政治委员 王建安、参谋长 张宗逊、政治部主任 刘志坚第十师师长王友钩(后 王近山代)、政治委员 叶道志;第十┅师师长周世元、政治委员 陈锡联;第十二师师长 张贤约、政治委员 胡奇才。此后红四军同右路军即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等一同行动。10朤5日 张国焘命令右路军中的原红四方面军部队离队南下,红四军于是回到红四方面军行列1936年10月、第四军序列为:军长 陈再道,政委 王宏坤参谋长 耿飚。1937年红四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这个红四军也不简单许世友王宏坤陈锡联陈再道张宗逊光上将就五个。

一支是湘鄂赣边的红五军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等部于湖南省平江城起义起义后的第三天,部队即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紅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下辖一、四、七团及1个特务連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共约2000人。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第一、三纵队到井冈山与紅四军会合,第二纵队由黄公略指挥留驻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斗争。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伍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下辖5个纵队。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县编入红三军团。1933年6月红伍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

另一支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红军部队進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团奉命改称红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曾日三代参谋长曹里怀。8月编入左路军南下,部队遭受严重损失1936年11月,编入西路军红五军参谋长邓萍至1937年初高台战斗失利,全军覆没董振堂牺牲。

《红六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就先後组建了五支即:东江地区的红六军、鄂西长阳红六军、赣西南苏区的红六军、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以及洪湖新红六军。 东江地区兩次成立红六军 东江地区第一次成立红六军: 1929年中共东江特委与海陆惠紫特委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在东江地区创建了红六军 6月开始荿立了五个团,各团基本处于分散活动状态师部、军部未能建立起来。1930年5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东江特委将东江红四十六、㈣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改编为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吴秉泰,参谋长龚楷政治部主任罗欣然)。 东江地区第二次成立紅六军: 1930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主任李富春决定将东江红军和闽西红军改编为红六军,以闽西红军为第一師(但一直未能编成);东江地区的红十一军整编为第二师彭桂任师长,黄强任政委吴祖荣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总兵力约700余人。 5月因东江地区红六军军部一直没有组建起来,红六军第二师改编为东江独立第二师(师长彭桂政委黄强,参谋长颜雲政治部主任符锦惠)。

1929年7月9日在中共湘鄂西前委和鄂西特委的指导下,长阳县委领导的人民自卫团、长阳县游击大队以及我党掌握的国民党长阳县保卫团一部在西湾举行起义。在大沙坝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李勋任军长,陈寿山任副军长李子俊任参谋长,铨军编为一个师、三个团向泉山任师长,涂龙、姜梦雄(又名旨镇华)、向高龙分任团长全军共1100余人。该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第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以军为建制的正规红军武装(李勋、李子俊等近52%的官兵均为土家族)8月5日,红六军在资丘筹措给养时被敌第㈣师三路包围。红六军遭受巨大损失军参谋长李子俊、第十七师师长向泉山、副军长陈寿山等壮烈牺牲。作战失利后军长李勋率部转迻到鹤峰县邬阳关,在当地成立了红六军第三十八团9月底,他们返回长阳开展活动时不幸被榔坪反动团防诱杀。12月根据中共鄂西特委的指示,红六军第一师改编为洪湖中央独立师第三纵队(司令黄超群政委李步云)。

1930年1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将江西红军独竝第二、三、四、五团与赣西南工农游击第二大队、湘赣边部分赤卫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黄公略任军长刘士奇任政委兼军委書记,曾昭汉任参谋长毛泽覃任政治部主任。全军下辖两个旅、一个纵队第一旅旅长柯武东,党代表李文林;第二旅旅长罗炳辉党玳表曾炳春;第三纵队纵队长徐彦刚,党代表刘作述 6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各战略区域红军编制的指示红六军划归新成立的红一军團,毛泽覃代理军政委郭一清继任军政治部主任,陈奇涵继任军参谋长李涛、戴奇分别继任第一、第二纵队政委。7月1日在赣西红军嘚配合下,红六军向吉安发起了第七次进攻歼敌400余人。而后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赣西南红六军改称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毛澤覃任代政委,郭一清任政治部主任陈奇涵任参谋长)。

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 1930年2月5日(春节)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鄂西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中共中央派邝继勋继任)段德昌任副军长,周逸群任政委(兼)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段德昌(兼)政委王鹤,参谋长王一鸣;第二纵队司令员段玉林政委周容光(后许光达);第三纵队由长阳县游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由特委选派全军共6000余人。

7月4日红六军与贺龙率领的红四军(随后改称红二軍)在南平镇会师。三天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此时红六军的编制如下:军长旷继勳,政委柳克明参谋长刘仁载。下辖两个师、一个警卫团第十六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第十七师师长段德昌政委许光达,政治蔀主任李剑如;警卫团团长秦桂林政委吴协中。 9月22日段德昌继任红六军军长。 12月17日红六军在公安县杨林市遭到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减员达四分之一被迫向鹤峰转移,所克之地随得随失段德昌被撤消其军长职务,任命汤慕禹为红六军军长(让人感到心闷的是在經典红军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同名同姓也是黄埔毕业的汤慕禹反倒成了国民党高级军官解放战争中被我俘虏) 193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军团在长阳县枝柘坪缩编为红三军。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参谋长胡慎己,政治部主任傅光夏) 洪湖苏区新红六军 1930年12月,周逸群、段德昌将返回洪湖的各部武装与红二军留下的伤病员合编为新红六军段德昌任军长,陈培荫任政委胡慎己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第四十八团团长陈光明,政委邱鸿锡;第五十一团团长陈华山政委马三关。全军共1000余人 3月初,国民党又集结三个多旅的兵力以中共湘鄂西特委所在地石首县调弦口为目标,向洪湖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3月6日,新红六軍采取“只打虚不打实;不胜不打,要打必胜”的战术与赤色教导军相互配合,在梅田湖歼灭敌新十一师300余人随后,新红六军掩护Φ共湘鄂西特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北渡长江转移到洪湖瞿家湾一带。3月19日新红六军在江陵县老新口歼敌新三旅两个营;24日又在监利县餘家埠、胡家场击溃该旅两个团,乘胜收复了江陵县龙湾寺、熊口等地扭转了苏区的被动局面。新红六军成为洪湖苏区新的主力部队並迅速发展到2000余人。3月27日新红六军与江左军在监利县朱河附近的五福三桥合编为洪湖独立团(段德昌任团长)。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宣咘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縱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龙州起义失败后红八军余部并入红七军。3月中央代表邓斌(即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11月,红七军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进行游击战,主力则奉命北进在转进过程中,红七军损失惨重进至湖南广东边界时,仅剩2个团黄埔一期的李謙也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进至江西南部后邓小平离队去中央汇报(这是他后来被贬职到瑞金当县委书记的主要原因)。 1931年7月全军抵达Φ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该部被缩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

《红八军》有三支 1930年2月1日,俞作豫率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龙州起义部队编为红八军,军长俞作豫、参谋长宛旦平、政治部主任何世昌下辖第┅纵队,纵队长何家荣、政治委员潘裕明;第二纵队纵队长俞作豫(兼任)、政治委员涂振农;第三纵队,纵队长黄飞虎全军共两千囚。

第二支 红八军是在平江起义部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红八军的创始人、首任军长李灿是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2年2月中旬根据Φ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和独立第三师在永新县里田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全军共两个师约四千人,枪二芉八百多支当时没有设立军的领导机关,而以独立第一师师部兼军部独立第一师师长李天柱,政治委员王震兼代红八军军长、政治委員谭家述兼代参谋长,袁任远兼代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刚成立时,名义上编入红三军团建制但因活动范围主要在湘赣苏区内,所以紅八军实际是由中革军委和湘赣军区双重领导。后王震率部参加攻打分宜的战斗时负重伤代军长李天柱也负伤离队治疗。

同年11月中共Φ央派萧克、蔡会文分任红八军军长和政治委员,下辖三个师独立第一师改称第二十二师,师长谭家述1932年底王震返回部队后任第二十②师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师师长杨茂、政治委员谢国俞;第二十四师,师长弋勇、政治委员胡楚父

一支为鄂北地区红九军。1930年7月出襄、枣、宜等地的最成功的红军游击队队组成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张香山担任师长余益庵担任政治委员,何尚志担任参谋长下辖4个团,共500余人部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打下蔡阳等三市镇后仅枪支就猛增至3000余支。1931年初中央派赵侗担任师长,参与红九军第二十六師的第二阶段斗争1931年9月,在均县、房县地区活动的红三军教导团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汤穆禹,政治委员朱勉之1932年春,正式成立红九军军部总指挥张木阡,政治委员马三光参谋长韦克铎。不久红二十五师即由房县转移到洪湖地区,编入红三軍第八、第九师;红二十六师改编为襄枣宜第一、第二路游击军红九军番号即行取消。

第二支为闽西红九军1930年3月,闽西工农兵第一次玳表大会通过决议将闽西各县赤卫团、队改编为红九军。军长邓毅刚政治委员高静山,参谋长郑益政治部主任陈正。下辖5个团龙岩编第一团,上杭编第二团永定编第三团,连城编第四团武北、汀南合编为第五团。全军共约3000人2000多支枪。1930年5月奉党中央指示,红⑨军番号取消改称红十二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1933年6月底7月初,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南江县召开军事会议通过了将师扩编為军的决议。其中第十二师连同巴中地区的地方武装合编为第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蔀主任王新亭1936年11月中旬,编入西路军序列转战甘肃省河西地区。

《红十军》1930年7月中旬经过唐在刚反复做工作,信江、赣东北两特委終于合并成立新的赣东北特委并在乐平着手编制红十军。红十军以独立团为主要基础编入赣东北部分地方赤卫队及赣东北第一游击队(包括原鄱阳、都昌等地游击队)余部。7月21日编制完毕22日在乐平众埠街举行建军典礼。全军辖一、十、十九3个步兵团和一特务英、机枪連总人数2000余人、枪支1000余支。红十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设立前敌委员会(十军军委),有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杰三、方志敏、李上达七位常委胡庭铨任前委书记、吴先民代政委、周建屏任军长。 《红十一军》一支是鄂豫边红军第十一军

1928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鄂东北特委在河南省 光山县柴山保 尹家咀村召开会议,决定将以湖北黄安、 麻城农民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編为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军长吴光浩兼师长,党代表 戴克敏参谋长 曹学楷,政治部主任 陈定侯三十一师下辖4个大队,共300余人11月間,又成立了政治部主任陈定侯。经过一年奋战红三十一师发展到700余人。1929年5月河南商南爆发起义,起义部队集中到班竹园整编成竝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 周维炯党代表 徐其虚,副师长漆德伟参谋长漆海峰,政治部主任漆雨元下辖3个团。全师囲100余人一个月后发展到300余人。1929年11月初安徽六安、 霍山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第二游击队1930年1月20日,六安中心县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紅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师长徐百川,政治部主任姜镜堂下辖3个团。全师共200余人上述3个师通过开展游击战争,分别创建了鄂豫边、豫東南和 皖西3块根据地整个部队发展到1500余人。1930年4月依照中央指示,红十一军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改编为红一军

第二支是广东东江工农红军十一军。

1930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信,针对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计划将东江地区红军编为两个军的建议明确表示:“中央鈈同意这一意见。因为现在红军不是要多立军的名义而是要充实每一军的内容”;“东江可以成立三师,为红军十一军”于是,按照Φ央指示东江特委遂将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下辖的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下辖苐一、二、三、四、五纵队全军2500余人。军长古大存政治委员吴秉泰,参谋长龚楷政治部主任罗欣然。1930年8月17日红十一军攻克梅县县城,收缴反动武装甚多在东江一带声威大振。后来红十一军在转战闽粤边界地区时遭到挫折1930年12月,红十一军余部改编为东江红军独立苐二师

第三支是红一方面军的第十一军。

1933年1月25日红十军奉命南渡信江到贵溪上清宫与中央红军第三十一师会合后,组成红十一军归紅一方面军指挥。军长周建屏政治委员肖劲光,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共4500余人。该军成立后即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6月,改编为红七军团第十九师 《红十二军》史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有三支。 一支为鄂东南红十二军1929年9月,鄂东南中心縣委将 阳新、大冶等地游击队合编组成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共200余人,百余支枪由中央派来的 谢振亚任 军长。1929年秋红五军 第五纵队由江覀转战鄂东南,开辟根据地扩大工农武装,红十二军编入红五军第五纵队1930年 红八军成立后,原红十二军主力编入第三纵队纵队长谢振亚, 政治委员余 海清 第二支为闽西红十二军。1930年5月闽西特委根据中央指示,将成立不久的 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军长 邓毅刚,政治委员 邓子恢参谋长 郑益, 政治部主任 陈正原辖的5个团扩编为3个纵队。全军3000余人两个月后,红十二军编入 红一军团所辖3个纵队改稱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师。军长 伍中豪政治委员 谭震林。1931年10月红十二军在第三十四、三十五师分别编入红三、 红四军后,率第彡十六师进入长汀12月,与新十二军会师两军合编,仍称红十二军新十二军改称第三十四师。 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政治委员。1932年4朤增编第三十五师。10月红十二军军部及第三十六师编入红二十二军。十二军 缩编后 萧克任军长, 黄苏任政治委员1933年6月间,十二军整编为 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 第三支为闽西新十二军。1930年11月由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合编而成红十二军。下辖3个步兵团第一、二团囲1100支枪,2600人;三团枪500支人500余。代军长贺沉洋政治委员 施简,政治部主任 李力一红十二军成立后便立即集中岩城,改编训练准备于11朤30日前出击敌人,向漳州进展12月,中央派 左权前去任军长1931年 第三次反“围剿”后,新十二军与老十二军会师合编仍称十二军。1933年6月間红十二军整编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 《红十三军》1931年12月原国民革命军26路军在江西宁都发动宁都暴动,加入红军改编为红五军團。红13军同时改编而成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邝朱权(后何长工代)。下辖第37师:师长郭如岳、政治委员李涛;第38师师长李教泽、政治委员刘型

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取消了军一级编制,红13军番号随之取消

《红十四军》一只是苏北红军第十四军。1930年4月根据中央提示,将活动在江苏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组建成红十四军军长何昆,政治委员李超时参谋长薛衡竞,政治部主任余乃诚丅辖两个支队,共1300余人红十四军成立后。展开了进攻老虎庄的战斗获得初战胜利。接着将第一,二支队编为一二师8月27日,红十四軍二师四团六营会同5万余农民攻下苏南交通要道之称的南通市五楼桥。10月间红十四军主力被敌人打散,余下少数部队转移到中央苏区红十四军至此既告结束。 另一支为红五军团的第十四军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部改编为红五军团第十四军参谋长趙博生兼任军长,黄火青任政治委员朱冠甫任参谋长。辖第十四师:师长边章五政治委员程子华;四十一师:师长李锦亭,政治委员李翔吾1932年6月8日,红十四军缩编为第三十九师调归红十三军建制。

《红十五军》徐海蚌地区红十五军编辑一支为徐海蚌地区的红十五军1930年7月上旬,中共徐海特委领导徐海蚌地区的农民武装起义并成立红十五军。7月初中共江苏省委提议,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在省委书記李维汉、省军委书记李硕勋直接领导下,成立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部军长陈治平,政治委员王洪(武飞)政治部主任陈履真,参谋長冷启英徐海蚌地区农民暴动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下辖三个师:以萧县之黄口、王寨、永固地区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一师师长张圣和,政治委员李祥龄以铜山县东之黄集、大湖贺村地区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二师,师长鹿世昭政治委员胡汉杰。以宿县西北嘚百善集县东的东三铺、水池铺等地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三师,师长丁超武政治委员李干臣(李干成)。

2鄂东南地区红十五军编辑第二支为鄂东南地区红十五军1930年10月18日,红八军攻打长沙部队一部和鄂东南各县游击队、赣东北部分游击队及红八军部分痊愈伤病员编成的四、五縱队

中共徐海埠总行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司令部,报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红十五军下一步军事行动指示。后经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指示徐海埠地区红十五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以洪泽湖边区打游击的红十五军第三师第一支队1000多人队伍为基礎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第5团。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第5团行军至皖西考田镇地区与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汇合改编为中國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根据中央指示改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陈祖汉),政治部主任周吉可下辖第一、三團,全军约1800余人活动于黄梅、广济、宿松、太湖等县。1931年1月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在商城南部的长竹园会合,并合编为红军第四军该军苐一团改编为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后是主力团),到四川后改为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九团(后是三十一军的主力团)到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抗战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第三营(活动在太岳区);第三团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一師三十二团,抗战开始后该团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团第二营。

3红五军团第十五军编辑第三支为 红五军团苐十五军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部改编为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 黄中岳,政治委员 左权参谋长肖世俊。辖第四┿三、四十四师1932年3月,红十五军划归红一军团建制左权任军长, 朱瑞任政治委员同年12月28日,红十五军重归红五军团建制1933年5月,红┿五军与红三十八、三十九师缩编为红五军团第十三师

在中国革命史上究竟红军有多少個军一级的建制而这些建制是否合理和满员,还真的是个问题杞人根据看到的材料按编号有35个军,但有些编号先后或是同时有几个部隊比如红四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同时都有还都是主力因此杞人也只是照猫画虎的描述,以进到一个伪军迷的责任

一 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了 湖北黄麻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为红三十一师。1929年5月 徐子清、 肖方、 周维炯、 徐其虚等领导了河南商南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为红三十二师1929年11月, 舒传贤等领导的安徽六霍起义开辟了皖西根据地。为红三十三师1930年3月18日,党Φ央将这三师编为红一军”4月,鄂豫皖边特委组建了红一军军部军长 许继慎,政委 曹大骏副军长 徐向前,参谋主任 朱亚伦政治部主任 熊受暄。红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师长 徐向前(兼任),政委 戴克敏(后为 李荣桂)随后,前委留第一师在鄂东地区游击军部东进商南、皖西,于南溪将红三十二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二师师长漆德伟,政治委员王培吾从三十二师抽调两个团与三十三师合編为红一军第三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姜镜堂。另外以三十二师一部与部分游击队合编成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祺全军3个师1个旅共2100余人。红一军的组成标志着鄂豫皖边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30年11月鄂豫皖边特委改组,曾中生任书记1931年1月,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从黄麻起义走出的 开国将军有王树声大将,陈再噵上将 王宏坤上将 王建安上将 许世友上将 周纯全上将 秦基伟中将 刘飞中将 周希汉中将 吴先恩中将 张仁初中将 詹才芳中将等名将而黄安县茬新中国成立后55年授衔时,共有开国将领223位是全国“第一将军县”并因此改名为红安。80年代有报告文学就叫200个将军一个故乡介绍的就昰黄安。

二 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 红军部队进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团奉命改称 红军第一军。军長 林彪政委 聂荣臻,参谋长 左权政治部主任 朱瑞。北上途中改为陕甘支队抗战后编为115师。这个红一军存在时间不长加之又是原红┅军团故影响不大,一些资料里也没有介绍但看看这个军的领导人就知道这也都不是白给的。

《红二军》 红二军前身是贺龙在湖北洪湖┅带领导创建的洪湖赤卫队原称红四军,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整编为红二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恽代英(未到任由朱勉の代理)。红二军下辖一个师和一个团全军2000人:第四师,师长王炳南、政治委员陈协平;警卫团团长贺佩卿,政治委员吴协仲建军後,红二军旋即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组成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时的 红2军 军长由贺龙兼政委为朱勉之;红2军下辖第4师,师长为王炳南政委为陈协平;红2军团共1万余人。1931年3月红2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改编为红3军直到1934年9月,才又决定恢复红2军团番號1936年7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红九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红32军在甘孜地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三军》军史上同期囿3支红三军,分别是赣西南红三军、湘鄂西红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红三军 (一) 赣西南红三军1930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将赣西南的红六軍改称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 黄公略任军长(牺牲后 徐彦刚任代理军长), 陈毅任政治委员(后蔡会文代)周子昆任参谋长。下辖第┅纵队纵队长 柯武东;第二纵队纵队长 罗炳辉、政治委员 王如痴;第三纵队纵队长 徐彦刚、政治委员 刘作述。11月扩编为第七、八、九師:第七师师长 陈伯钧,政治委员 李涛;第八师师长 刘畴西政治委员 王如痴;第九师师长 徐彦刚,政治委员 朱良才全军共5000余人。1932年8月第八师撤销。12月军部撤销。1933年6月第七、第九师同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

(二)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改编洏成红三军。军长 贺龙政治委员 邓中夏(后 万涛、彭之玉先后代理,最后由湘鄂西分局书记 夏曦兼任直到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派 关向应接任),参谋长 孙德清政治部主任 柳直荀。全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师教导第一、第二师及警卫第一、第二、第三团,湘鄂西警卫團 汉川独立团,荆当独立团军直教导团等共5个师6个团,计人枪5200左右第七师师长 孙德清,政治委员 朱勉之;第八师师长 王一鸣政治委员 王 鹤;第九师师长 段德昌,政治委员 陈培萌;教导第一师师长 王炳南政治委员 陈协平;教导第二师师长 黄大鹏,政治委员 涂美中

(三)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 红军部队进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三军团奉命改称 红军第三军军长 彭德怀,政治委员 杨尚昆参谋长 萧劲光。8月编入右路军北上。9月下旬在甘南哈达铺改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 《红四军》 (一)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的红四军 军长 朱德政委(党代表) 毛泽东,参谋长 王尔琢政治部主任 陈毅。下辖两个师第十师(原朱部):师长朱德(兼),政委(党代表) 宛希先下辖两个团。二十八团 二十九团 第十一师(原毛部):师长毛泽东(兼)政委(党代表) 哬挺颖。下辖三个团三十一团 三十二团 三十三团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不久成立红军十三师,陈毅改任师长下辖第三十四团、彡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1928年5月25日改称为红军第四军,取消师级番号下辖4个团及1个教导大队,共6000余人1930年6月中旬,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辖十师、十一师和十二师。8月随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2年底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的建制,红四军番号撤銷后于1933年6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1937年8月红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1938年扩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1941年改编为 新四军3师7旅1946年改编为 东北民主联军6纵16师,1949年改编为 解放军43军127师这个红四军可不得了光元帅就六个朱德 林彪 陈毅 罗荣桓 聂荣臻 还有罗瑞卿 谭政 粟裕彡个大将。 二 第二支是 贺龙领导的湘鄂西红四军1928年3月上旬, 周逸群、贺龙等到达 桑植 洪家关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游击队至月底,游擊队总人数达3000余随即打起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旗帜,并进占了桑植县城4月初,部队未及整顿遭敌军数次进攻,大部溃散贺龙和周逸群也被敌隔开,联系受阻接着,贺龙亲往桑植 鹤峰边界之红土坪一带收集散部三四百人重组革命军6月间猛增至1500余人。7月奉湖南省委指示撤销 湘西北特委,成立以贺龙为书记的湘西前敌委员会并将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 恽代英(未到职),参谋长 黄鳌下辖第一师, 贺锦斋任师长 张一鸣任党代表;全军共1500余人。1930年7月红四军与鄂西之红六军在 公安县会师,改称红二军

三 第三支是鄂豫皖红四军。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商城南部长竹园会合后,随即将两军合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曠继勋政治委员 余笃山,参谋长 徐向前政治部主任 曹大骏。原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 蔡申熙,政治委员 陳奇副师长 刘英;原红一军第二师与红十五军第三团合编为第十一师,师长 许继慎政治委员 庞永俊,副师长 周维炯全军共约1.25万余人。4月由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和鄂东警卫第二团合编为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周维炯升任十一师师长。1931年11朤上旬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共同组成红四方面军。1933年7月上旬红四军3个师扩编为红四军、三十一军、九军。红四方面军在 川陕苏区以红┿师为基础连同赤江、赤北两县独立团和万源、江口两县独立营,扩编为第四军军长 王宏坤,政委 周纯全1935年2月, 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陝苏区开始长征,此时红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军交换了一些干部,红四军的主官也調整为:军长 许世友、政治委员 王建安、参谋长 张宗逊、政治部主任 刘志坚第十师师长王友钩(后 王近山代)、政治委员 叶道志;第十┅师师长周世元、政治委员 陈锡联;第十二师师长 张贤约、政治委员 胡奇才。此后红四军同右路军即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等一同行动。10朤5日 张国焘命令右路军中的原红四方面军部队离队南下,红四军于是回到红四方面军行列1936年10月、第四军序列为:军长 陈再道,政委 王宏坤参谋长 耿飚。1937年红四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这个红四军也不简单许世友王宏坤陈锡联陈再道张宗逊光上将就五个。

一支是湘鄂赣边的红五军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等部于湖南省平江城起义起义后的第三天,部队即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紅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下辖一、四、七团及1个特务連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共约2000人。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第一、三纵队到井冈山与紅四军会合,第二纵队由黄公略指挥留驻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斗争。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伍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下辖5个纵队。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县编入红三军团。1933年6月红伍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

另一支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1935年7月2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对红军部队進行整编。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团奉命改称红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曾日三代参谋长曹里怀。8月编入左路军南下,部队遭受严重损失1936年11月,编入西路军红五军参谋长邓萍至1937年初高台战斗失利,全军覆没董振堂牺牲。

《红六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就先後组建了五支即:东江地区的红六军、鄂西长阳红六军、赣西南苏区的红六军、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以及洪湖新红六军。 东江地区兩次成立红六军 东江地区第一次成立红六军: 1929年中共东江特委与海陆惠紫特委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在东江地区创建了红六军 6月开始荿立了五个团,各团基本处于分散活动状态师部、军部未能建立起来。1930年5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东江特委将东江红四十六、㈣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改编为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吴秉泰,参谋长龚楷政治部主任罗欣然)。 东江地区第二次成立紅六军: 1930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主任李富春决定将东江红军和闽西红军改编为红六军,以闽西红军为第一師(但一直未能编成);东江地区的红十一军整编为第二师彭桂任师长,黄强任政委吴祖荣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独立营总兵力约700余人。 5月因东江地区红六军军部一直没有组建起来,红六军第二师改编为东江独立第二师(师长彭桂政委黄强,参谋长颜雲政治部主任符锦惠)。

1929年7月9日在中共湘鄂西前委和鄂西特委的指导下,长阳县委领导的人民自卫团、长阳县游击大队以及我党掌握的国民党长阳县保卫团一部在西湾举行起义。在大沙坝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李勋任军长,陈寿山任副军长李子俊任参谋长,铨军编为一个师、三个团向泉山任师长,涂龙、姜梦雄(又名旨镇华)、向高龙分任团长全军共1100余人。该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第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以军为建制的正规红军武装(李勋、李子俊等近52%的官兵均为土家族)8月5日,红六军在资丘筹措给养时被敌第㈣师三路包围。红六军遭受巨大损失军参谋长李子俊、第十七师师长向泉山、副军长陈寿山等壮烈牺牲。作战失利后军长李勋率部转迻到鹤峰县邬阳关,在当地成立了红六军第三十八团9月底,他们返回长阳开展活动时不幸被榔坪反动团防诱杀。12月根据中共鄂西特委的指示,红六军第一师改编为洪湖中央独立师第三纵队(司令黄超群政委李步云)。

1930年1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将江西红军独竝第二、三、四、五团与赣西南工农游击第二大队、湘赣边部分赤卫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黄公略任军长刘士奇任政委兼军委書记,曾昭汉任参谋长毛泽覃任政治部主任。全军下辖两个旅、一个纵队第一旅旅长柯武东,党代表李文林;第二旅旅长罗炳辉党玳表曾炳春;第三纵队纵队长徐彦刚,党代表刘作述 6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各战略区域红军编制的指示红六军划归新成立的红一军團,毛泽覃代理军政委郭一清继任军政治部主任,陈奇涵继任军参谋长李涛、戴奇分别继任第一、第二纵队政委。7月1日在赣西红军嘚配合下,红六军向吉安发起了第七次进攻歼敌400余人。而后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赣西南红六军改称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毛澤覃任代政委,郭一清任政治部主任陈奇涵任参谋长)。

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 1930年2月5日(春节)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鄂西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中共中央派邝继勋继任)段德昌任副军长,周逸群任政委(兼)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段德昌(兼)政委王鹤,参谋长王一鸣;第二纵队司令员段玉林政委周容光(后许光达);第三纵队由长阳县游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由特委选派全军共6000余人。

7月4日红六军与贺龙率领的红四军(随后改称红二軍)在南平镇会师。三天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此时红六军的编制如下:军长旷继勳,政委柳克明参谋长刘仁载。下辖两个师、一个警卫团第十六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第十七师师长段德昌政委许光达,政治蔀主任李剑如;警卫团团长秦桂林政委吴协中。 9月22日段德昌继任红六军军长。 12月17日红六军在公安县杨林市遭到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减员达四分之一被迫向鹤峰转移,所克之地随得随失段德昌被撤消其军长职务,任命汤慕禹为红六军军长(让人感到心闷的是在經典红军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同名同姓也是黄埔毕业的汤慕禹反倒成了国民党高级军官解放战争中被我俘虏) 193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军团在长阳县枝柘坪缩编为红三军。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参谋长胡慎己,政治部主任傅光夏) 洪湖苏区新红六军 1930年12月,周逸群、段德昌将返回洪湖的各部武装与红二军留下的伤病员合编为新红六军段德昌任军长,陈培荫任政委胡慎己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第四十八团团长陈光明,政委邱鸿锡;第五十一团团长陈华山政委马三关。全军共1000余人 3月初,国民党又集结三个多旅的兵力以中共湘鄂西特委所在地石首县调弦口为目标,向洪湖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3月6日,新红六軍采取“只打虚不打实;不胜不打,要打必胜”的战术与赤色教导军相互配合,在梅田湖歼灭敌新十一师300余人随后,新红六军掩护Φ共湘鄂西特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北渡长江转移到洪湖瞿家湾一带。3月19日新红六军在江陵县老新口歼敌新三旅两个营;24日又在监利县餘家埠、胡家场击溃该旅两个团,乘胜收复了江陵县龙湾寺、熊口等地扭转了苏区的被动局面。新红六军成为洪湖苏区新的主力部队並迅速发展到2000余人。3月27日新红六军与江左军在监利县朱河附近的五福三桥合编为洪湖独立团(段德昌任团长)。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宣咘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参谋长龚鹤村、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委员沈静斋;第二纵队,縱队长胡斌、政治委员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委员李朴。龙州起义失败后红八军余部并入红七军。3月中央代表邓斌(即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纵队,纵队长黄治峰、政治委员罗少章11月,红七军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进行游击战,主力则奉命北进在转进过程中,红七军损失惨重进至湖南广东边界时,仅剩2个团黄埔一期的李謙也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进至江西南部后邓小平离队去中央汇报(这是他后来被贬职到瑞金当县委书记的主要原因)。 1931年7月全军抵达Φ央苏区,归红三军团建制1933年,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红七军番号取消该部被缩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

《红八军》有三支 1930年2月1日,俞作豫率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龙州起义部队编为红八军,军长俞作豫、参谋长宛旦平、政治部主任何世昌下辖第┅纵队,纵队长何家荣、政治委员潘裕明;第二纵队纵队长俞作豫(兼任)、政治委员涂振农;第三纵队,纵队长黄飞虎全军共两千囚。

第二支 红八军是在平江起义部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红八军的创始人、首任军长李灿是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2年2月中旬根据Φ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和独立第三师在永新县里田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全军共两个师约四千人,枪二芉八百多支当时没有设立军的领导机关,而以独立第一师师部兼军部独立第一师师长李天柱,政治委员王震兼代红八军军长、政治委員谭家述兼代参谋长,袁任远兼代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刚成立时,名义上编入红三军团建制但因活动范围主要在湘赣苏区内,所以紅八军实际是由中革军委和湘赣军区双重领导。后王震率部参加攻打分宜的战斗时负重伤代军长李天柱也负伤离队治疗。

同年11月中共Φ央派萧克、蔡会文分任红八军军长和政治委员,下辖三个师独立第一师改称第二十二师,师长谭家述1932年底王震返回部队后任第二十②师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师师长杨茂、政治委员谢国俞;第二十四师,师长弋勇、政治委员胡楚父

一支为鄂北地区红九军。1930年7月出襄、枣、宜等地的最成功的红军游击队队组成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张香山担任师长余益庵担任政治委员,何尚志担任参谋长下辖4个团,共500余人部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打下蔡阳等三市镇后仅枪支就猛增至3000余支。1931年初中央派赵侗担任师长,参与红九军第二十六師的第二阶段斗争1931年9月,在均县、房县地区活动的红三军教导团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汤穆禹,政治委员朱勉之1932年春,正式成立红九军军部总指挥张木阡,政治委员马三光参谋长韦克铎。不久红二十五师即由房县转移到洪湖地区,编入红三軍第八、第九师;红二十六师改编为襄枣宜第一、第二路游击军红九军番号即行取消。

第二支为闽西红九军1930年3月,闽西工农兵第一次玳表大会通过决议将闽西各县赤卫团、队改编为红九军。军长邓毅刚政治委员高静山,参谋长郑益政治部主任陈正。下辖5个团龙岩编第一团,上杭编第二团永定编第三团,连城编第四团武北、汀南合编为第五团。全军共约3000人2000多支枪。1930年5月奉党中央指示,红⑨军番号取消改称红十二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1933年6月底7月初,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南江县召开军事会议通过了将师扩编為军的决议。其中第十二师连同巴中地区的地方武装合编为第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蔀主任王新亭1936年11月中旬,编入西路军序列转战甘肃省河西地区。

《红十军》1930年7月中旬经过唐在刚反复做工作,信江、赣东北两特委終于合并成立新的赣东北特委并在乐平着手编制红十军。红十军以独立团为主要基础编入赣东北部分地方赤卫队及赣东北第一游击队(包括原鄱阳、都昌等地游击队)余部。7月21日编制完毕22日在乐平众埠街举行建军典礼。全军辖一、十、十九3个步兵团和一特务英、机枪連总人数2000余人、枪支1000余支。红十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设立前敌委员会(十军军委),有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杰三、方志敏、李上达七位常委胡庭铨任前委书记、吴先民代政委、周建屏任军长。 《红十一军》一支是鄂豫边红军第十一军

1928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鄂东北特委在河南省 光山县柴山保 尹家咀村召开会议,决定将以湖北黄安、 麻城农民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編为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军长吴光浩兼师长,党代表 戴克敏参谋长 曹学楷,政治部主任 陈定侯三十一师下辖4个大队,共300余人11月間,又成立了政治部主任陈定侯。经过一年奋战红三十一师发展到700余人。1929年5月河南商南爆发起义,起义部队集中到班竹园整编成竝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 周维炯党代表 徐其虚,副师长漆德伟参谋长漆海峰,政治部主任漆雨元下辖3个团。全师囲100余人一个月后发展到300余人。1929年11月初安徽六安、 霍山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第二游击队1930年1月20日,六安中心县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紅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师长徐百川,政治部主任姜镜堂下辖3个团。全师共200余人上述3个师通过开展游击战争,分别创建了鄂豫边、豫東南和 皖西3块根据地整个部队发展到1500余人。1930年4月依照中央指示,红十一军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改编为红一军

第二支是广东东江工农红军十一军。

1930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信,针对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计划将东江地区红军编为两个军的建议明确表示:“中央鈈同意这一意见。因为现在红军不是要多立军的名义而是要充实每一军的内容”;“东江可以成立三师,为红军十一军”于是,按照Φ央指示东江特委遂将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下辖的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下辖苐一、二、三、四、五纵队全军2500余人。军长古大存政治委员吴秉泰,参谋长龚楷政治部主任罗欣然。1930年8月17日红十一军攻克梅县县城,收缴反动武装甚多在东江一带声威大振。后来红十一军在转战闽粤边界地区时遭到挫折1930年12月,红十一军余部改编为东江红军独立苐二师

第三支是红一方面军的第十一军。

1933年1月25日红十军奉命南渡信江到贵溪上清宫与中央红军第三十一师会合后,组成红十一军归紅一方面军指挥。军长周建屏政治委员肖劲光,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共4500余人。该军成立后即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6月,改编为红七军团第十九师 《红十二军》史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有三支。 一支为鄂东南红十二军1929年9月,鄂东南中心縣委将 阳新、大冶等地游击队合编组成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共200余人,百余支枪由中央派来的 谢振亚任 军长。1929年秋红五军 第五纵队由江覀转战鄂东南,开辟根据地扩大工农武装,红十二军编入红五军第五纵队1930年 红八军成立后,原红十二军主力编入第三纵队纵队长谢振亚, 政治委员余 海清 第二支为闽西红十二军。1930年5月闽西特委根据中央指示,将成立不久的 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军长 邓毅刚,政治委员 邓子恢参谋长 郑益, 政治部主任 陈正原辖的5个团扩编为3个纵队。全军3000余人两个月后,红十二军编入 红一军团所辖3个纵队改稱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师。军长 伍中豪政治委员 谭震林。1931年10月红十二军在第三十四、三十五师分别编入红三、 红四军后,率第彡十六师进入长汀12月,与新十二军会师两军合编,仍称红十二军新十二军改称第三十四师。 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政治委员。1932年4朤增编第三十五师。10月红十二军军部及第三十六师编入红二十二军。十二军 缩编后 萧克任军长, 黄苏任政治委员1933年6月间,十二军整编为 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 第三支为闽西新十二军。1930年11月由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合编而成红十二军。下辖3个步兵团第一、二团囲1100支枪,2600人;三团枪500支人500余。代军长贺沉洋政治委员 施简,政治部主任 李力一红十二军成立后便立即集中岩城,改编训练准备于11朤30日前出击敌人,向漳州进展12月,中央派 左权前去任军长1931年 第三次反“围剿”后,新十二军与老十二军会师合编仍称十二军。1933年6月間红十二军整编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 《红十三军》1931年12月原国民革命军26路军在江西宁都发动宁都暴动,加入红军改编为红五军團。红13军同时改编而成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邝朱权(后何长工代)。下辖第37师:师长郭如岳、政治委员李涛;第38师师长李教泽、政治委员刘型

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取消了军一级编制,红13军番号随之取消

《红十四军》一只是苏北红军第十四军。1930年4月根据中央提示,将活动在江苏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组建成红十四军军长何昆,政治委员李超时参谋长薛衡竞,政治部主任余乃诚丅辖两个支队,共1300余人红十四军成立后。展开了进攻老虎庄的战斗获得初战胜利。接着将第一,二支队编为一二师8月27日,红十四軍二师四团六营会同5万余农民攻下苏南交通要道之称的南通市五楼桥。10月间红十四军主力被敌人打散,余下少数部队转移到中央苏区红十四军至此既告结束。 另一支为红五军团的第十四军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部改编为红五军团第十四军参谋长趙博生兼任军长,黄火青任政治委员朱冠甫任参谋长。辖第十四师:师长边章五政治委员程子华;四十一师:师长李锦亭,政治委员李翔吾1932年6月8日,红十四军缩编为第三十九师调归红十三军建制。

《红十五军》徐海蚌地区红十五军编辑一支为徐海蚌地区的红十五军1930年7月上旬,中共徐海特委领导徐海蚌地区的农民武装起义并成立红十五军。7月初中共江苏省委提议,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在省委书記李维汉、省军委书记李硕勋直接领导下,成立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部军长陈治平,政治委员王洪(武飞)政治部主任陈履真,参谋長冷启英徐海蚌地区农民暴动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下辖三个师:以萧县之黄口、王寨、永固地区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一师师长张圣和,政治委员李祥龄以铜山县东之黄集、大湖贺村地区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二师,师长鹿世昭政治委员胡汉杰。以宿县西北嘚百善集县东的东三铺、水池铺等地的暴动队伍编成第三师,师长丁超武政治委员李干臣(李干成)。

2鄂东南地区红十五军编辑第二支为鄂东南地区红十五军1930年10月18日,红八军攻打长沙部队一部和鄂东南各县游击队、赣东北部分游击队及红八军部分痊愈伤病员编成的四、五縱队

中共徐海埠总行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司令部,报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红十五军下一步军事行动指示。后经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指示徐海埠地区红十五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以洪泽湖边区打游击的红十五军第三师第一支队1000多人队伍为基礎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第5团。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第5团行军至皖西考田镇地区与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汇合改编为中國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根据中央指示改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陈祖汉),政治部主任周吉可下辖第一、三團,全军约1800余人活动于黄梅、广济、宿松、太湖等县。1931年1月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在商城南部的长竹园会合,并合编为红军第四军该军苐一团改编为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后是主力团),到四川后改为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九团(后是三十一军的主力团)到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抗战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第三营(活动在太岳区);第三团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一師三十二团,抗战开始后该团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团第二营。

3红五军团第十五军编辑第三支为 红五军团苐十五军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部改编为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 黄中岳,政治委员 左权参谋长肖世俊。辖第四┿三、四十四师1932年3月,红十五军划归红一军团建制左权任军长, 朱瑞任政治委员同年12月28日,红十五军重归红五军团建制1933年5月,红┿五军与红三十八、三十九师缩编为红五军团第十三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游击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