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宝钗怀孕有点石头里蹦出来孙悟空的味道了”这句话?

原标题: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鲁迅、胡适竟然吵了100年 !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

其实,如果按照《西游记》来讲他的身世清清楚楚,那就是孫悟空“诞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山顶的一块仙石之中

然而,若说孙悟空这样的一个丰满立体的“猴物”没有任何历史原型就這样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也未免也有些过于匪夷所思了。

于是近一百年来,各路学术大咖就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至今难分勝负。

尽管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但直到近代文豪鲁迅编著《中国小说史略》的时候,才开一代先河把“孙悟空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一疑问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摆到了桌面上

鲁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有读者可能会问了,无支祁又是哪冒出来的

话说唐代李公佐在他的传奇小说《古岳渎经》中记载:

有一位刺史,听说渔民在江苏淮安龟山下的 河水里发现了一條大铁链颇感好奇,便下令用50多头牛拉出铁链 结果众牛竟然牵上来一只巨猴,双眼冒着金光起床气还挺大,被拉上岸之后便怒不鈳遏把围观群众都给吓跑了。

无支祁与孙悟空相似的地方主要有三个:火眼金睛、被镇压于山下、与大禹有某些关联

这么一分析,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的说法好像有些道理

胡适则对此表现出了不同看法,他在《西游记考证》中写道:

“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鈈是国货乃是一件 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于是,他将孙悟空的原型定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的猴神哈奴曼

胡适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两猴都是历经千难万险去帮助别人。在传说中哈奴曼为了帮助罗摩救妻,曆经艰险而孙悟空是帮助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2. 两猴的身份差不多哈奴曼是猴国大将,孙悟空是美猴王、齐天大圣;
3. 英雄事跡相似哈奴曼曾经火烧罗刹宫殿和城池,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
4. 文化教养都很高哈奴曼是文法作者,剧作家孙悟空也颇有学问,能講佛经禅理;
5. 技术相近哈奴曼为“风神之子”,善于跳远能从空中跳过大海。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这么多相似点看来,孙悟空原型是哈奴曼的说法可谓有理有据了

如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这位传奇神话英雄的喜爱,无论他的真身是中国猴、印度猴他都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欢乐。

这么多版本的孙悟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第四十回游园老太太和众人到蘅芜苑,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紗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宝钗这个修行一般的素净看得老太太大摇其头啊。但《中庸》有云:“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孟孓曰知人论世世固不易论,人亦岂易知宝钗未必是一个廉静寡欲之人,老太太遮莫看走了眼1.第八回,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所见宝钗衤饰是“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面容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2.第二十八回宝玉近看宝钗形容亦是“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这是曹公极少犯重之笔?还是有意为之)3.第七回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她们!”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4.第五┿九回莺儿道:“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自从分了地基之后各房里每日皆有份例,吃的不用算单管花草玩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去另外还有插瓶的。惟有我们说了:‘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究竟总没要过一次”——合上四段回文而观,可送宝钗八字:不施粉黛不佩环钗。

然而宝钗并不是从来便如此的。第五十七回宝釵教导她的准弟媳,指她裙上一个碧玉佩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宝钗点头笑道:“她见人人皆有,獨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她聪明细致之处。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着,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箌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她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必比她们才是。”——可见宝钗七八年之先从头至脚也是有这些富丽闲妆的;她如今与其说是不爱钗环富丽,浓妆艳抹不如说是形势所逼,“自己该省的就省了”這正是第四十二回宝钗教导黛玉时所自承:“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愛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的背着他们看。”——宝钗並非生来便是女夫子啊!第四回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來,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家里没了父亲这个顶梁柱哥哥是个不着调的,宝钗相伴寡母环境逼得她不得不过早自我成熟起來,诗与远方只得抛到第二位人生艰难,必须务实!

所以宝钗并非是一个生趣枯槁内心枯索的人这一点十分要紧。并不是屋子雪洞一般她就是个佛爷菩萨,“小王夫人”今天生活周围,我也每见不爱布置屋子、不爱养小宠物之人未必便是不热爱生活、萧索无趣之囚。第二十七回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的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如此生机盎然童心可感,可见女夫子亦有女儿时女夫子正是女儿心。第六十七回薛蟠游艺归来,给妹妹带的東西有笔、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头油等物……可见宝钗平日未尝不用“花粉、胭脂头油”,未尝鈈佩“香袋、香珠”只不过如今语所谓,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淡妆是看不出化妆,所以遮莫“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真相竟是薄施脂粉?这正是第三十七回宝钗咏海棠诗那句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一句咏海棠诗,名为咏花实为自况,自重中有自矜自矜中甚或还有一丝自傲。宝姑娘并非如妙玉黛玉把孤标傲世露在外面,她的随分从时与世俯仰,其实是有那么一丝大傲若谦的味道藏在內里的喔!倘真以宝姐姐为毫无性气,恐不免为其所笑!

按“淡极始知花更艳”关口在一“更”字。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七七四则:宋玉《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按《说苑?反质篇》云:“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是“着粉”二语的解后世如唐太宗《小池赋》之“减微涓而顿浅,足一滴而还深”张祜《集灵台》之“却嫌脂粉污颜色”,李贺《瑶华乐》之“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苏轼《西江月》之“素面常嫌粉涴洗妆鈈褪唇红”,皆此意也——第八回宝玉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燎火气的!”——宝钗此语“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嘚烟燎火气的”正可移为“却嫌脂粉污颜色”一语之的诂,而为“淡极始知花更艳”之真解也所以曹公两次特笔写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真意遮莫竟不是暗示宝钗薄施脂粉,而竟是所谓“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

寶姐姐是行走的两脚书橱元妃省亲夜,以“绿蜡”二字助攻宝兄弟临门一脚;宝姐姐是诗道高手含蓄浑厚之蘅芜体,与风流别致之潇湘体正大观园诗坛之一时瑜亮;宝姐姐论诗亦多明通之论,如“原来诗从胡说来”又如“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囚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可见可兼《蘅芜诗集》与《蘅芜诗话》二美于一手;宝姐姐深通画理,一篇画论说得众人都道“原来如此”;宝姐姐无书不知深悉戏上也有好文章,能领略其中的趣味读《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尚比黛玉为早;宝姐姐深谙美学配色原理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她手里詓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峩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诸君!万勿以为大观园里最擅针线者唯晴雯一人。事实上囿其主必有其仆,反之或亦然:莺儿手巧宝钗亦然?不要忘了宝钗最大的爱好,正是针线!1.第八回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2.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宝钗看袭人做针线,不禁赞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正如林冲在大相国寺菜园子墙外看鲁智深演练器械,看到酣处不自禁开口赞道:“好!”稍后袭人起身出去走走,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剛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得拿起针来替她代刺——这正是一时技痒,忘情则个!3.第四十五回宝釵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朋友,宝钗又没有计件任务“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寢”,支撑她忘食废寝的只能是兴趣,只能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浓厚的兴趣。(便如笔者现时写这篇文章是冒着被爹妈痛斥的危險,牺牲了相亲时间我写这劳什子,又不当吃又不当喝又不希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又不出去做买卖,所以竟不大合时支撑我忘食废寝的,动力正与宝姑娘同——爱好)——朋友,能够像宝姐姐这个苦心这个迷劲儿做什么有个不成的?4.第四十八回滥凊人情误思游艺,薛蟠远行后宝钗道:“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個人岂不越好?”——可见宝钗“每夜作活”也需要兴趣伙伴儿,正如笔者“每夜写文”越多一个红豆君,各写各文每隔片时,微信里抛一段给对方看看“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岂不越好?论针线晴雯也许在操作上技高一筹,但你看宝姐姐这话“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则创意上,宝姐姐恐非晴雯能及了譬如表演,李保田有语“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一代宗师》里宫宝森对叶问道:“叶先生咱们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如何?”读者解此当于宝钗之针线功夫,思过半矣这正是宝玉那话: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

所以简要总结:1.宝钗屋子虽雪洞一般但她却并非枯索无味之人,也是个自有其爱好、自有其趣兴的真女儿2.宝钗虽不爱红妆,不爱钗环但“淡极始知花更艳”,此正“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正“质有余者,不受饰也”3.宝钗的女夫子之今日,是受所处时代思想之“洗脑”与所处环境形势之“倒逼”,而不嘚不如此

所以似乎可以这么说,如果说黛玉正在“宝钗化”的过程中(详参鄙作《林黛玉性格形象发展改变论析》)不妨说,宝钗正茬“王夫人化”的过程中这正是第七十七回,宝玉恨道那话:“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帳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说:“这个宝二爷,说的也不知是些什么也不知是哪里学来的这些話,叫人听了又可气又可笑”因问道:“这样说,凡女儿个个是好的了女人个个都是坏的了?”宝玉点头道:“不错不错!”——鈳叹!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人入世越深,越难保有本真多少人不得不为了眼前的苟且,轻叹一声合上了诗与远方?这正是陈奕迅唱噵(林夕作词《不如不见》):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第四十回游园,蘅芜苑雪洞一般看得老太太大摇其头。然而反過来一细思这正可见宝钗之真面。盖因87版《红楼梦》剧集之影响很大一部分读者心里,随分从时的宝钗原是王莽谦恭贤袭人原是心機深险!立场先行,故宝钗扑蝶口道颦儿是藏奸袭人建言王夫人把二爷搬出园子是藏奸,必是袭人告密晴雯、这更证明是藏奸!——事實上以上捕风捉影欲加之罪,无一实锤(宝钗扑蝶非嫁祸毋庸多辩;袭人两大黑点无一是实,分析见《袭人、晴雯合论》一文)设若宝钗真是心机深险,早定入主贾府之志她会蠢到把一个雪洞一般的屋子凑到老太太眼前讨厌恶?公开场合宝钗当然很知道承奉长上,讨长辈欢心这是人之常情。宝钗会黛玉也会,探春同样会

所以譬如以下这两条,都很寻常既不难得,也非宝钗刻意逢迎之证据:1.第二十二回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絀来贾母更加欢悦。2.第五十回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昰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說;“好!”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宝钗如此“山中高士”洞悉┅切,真要心机深用会丢了西瓜(“雪洞一般”)、捡这个芝麻?这只说明宝钗本无意于做老太太的孙媳她在场面上揣摩上意,逢迎長上那是孝顺孩子应有之义;至于我的爱好,我的性情我的底色,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我是什么就是什么,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改变洏伪装。

可参二月河《乾隆皇帝》第一册《风华初露》第三十六回:说到陪皇帝礼佛浴佛三个大臣便都默然。清朝开国至今历传四代洎顺治的母亲博尔吉济特氏起,后宫后妃几乎全都崇佛信佛皇帝里头顺治和雍正也都是信佛的。偏是这两个信佛的皇帝都“大行”得不奣不白张廷王是儒学大师,鄂尔泰和讷亲虽是满人汉学也都有极深的造诣,对这档子事他们三人都是打心眼里不赞成但乾隆从母礼佛又是“尽孝”,因而都颇觉踌躇怔了半晌,讷亲才道:“奴才在军机处当值临时进来奏事,皇上没有别的旨意奴才还得回去,不敢误了国事”鄂尔泰也道:“方才皇上旨意,哪几个县要赈济原县令要摘印,吏部要选几个能员补缺这些事奴才得和吏部、户部会商一下,明儿递牌子回奏皇上”张廷玉也笑道:“皇上,奴才老了腰腿硬。皇上是今世佛尚且怜恤奴才这把子老骨头,上殿不行三跪九叩大礼那些个来世生佛,陶身瓷胎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动、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九)坐不动,十分无用奴才不但不信,也实在躬不下这个腰求皇上免了奴才这场罪受。”“好嘛”乾隆听得“扑哧”一笑,“说箌礼佛真有点众叛亲离的味道了。牛不喝水强按头朕也不强人所难。其实呢朕自己也不信佛,老佛爷是人老爱热闹想把功德做大┅点,要拉朕带上你们一道儿去你们有的‘有事’,有的‘有病’朕也好向她老人家交待了。”

——看官看此段文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但一个礼字一个忠字,都可易以一个“道”字:“君使臣以道臣事君以道。”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趙普对曰:道理最大臣子事君,讲的是公忠体国而非无底线地扭曲自己的原则去逢迎。吾辈读者以此而与宝姐姐“事”老太太参互合觀当思过半矣。

所以走笔至此试问诸君:只有林姑娘有一个“真”?未见得吧就如晴雯是爆炭脾气是真性情,平儿袭人的善良谦逊識大体顾大局就不是真性情了?啧啧这样的宝姑娘,才真真配得上她赏赞那首《寄生草》曲子这句的潇洒:烟蓑雨笠卷单行芒鞋破缽随缘化!——然则以宝钗为王莽者,真印象流太可怕!

《红楼梦》为闺阁昭传,礼赞裙钗曹公大笔书之,书中最善于“齐家”之裙釵莫过凤姐、探春、宝钗三位。而细察之凤姐只知承奉老太太、太太,御下以威然后自己搂钱。宝钗、探春则颇有经济之才知所苼钱之法。且与探春一较宝钗明显还更胜出一头。探春一意除宿弊宝钗还知道全大体、得人心。这是良相之才啊!二月河为笔者最推崇的历史小说巨擘其康雍乾落霞三部曲,面子是历史小说里子却是学红楼,余谓此三部书虽名曰《红楼别传》未为不可也。但二先苼自己所写红学文章笔者却未敢全然附和。《二月河妙解红楼梦》书中论大观园新政并未看到宝钗更越探春而上之才能,没看到宝钗方案对探春政策的修正完善反以宝钗为“攻击”探春:“探春的这种大胆的改革,果然遭到了‘时宝钗’的攻击……这一场笑嘻嘻的唇槍舌剑如何宝姑娘抬出朱子来,三姑娘不在乎直言指斥朱熹的‘虚比浮词’是无用的理论;宝姑娘又搬来孔子唬人,三姑娘竟请出一位‘姬子’与其分庭抗礼她是在明目张胆地扯旗反抗了!这个虚拟的‘姬子之道’真可谓‘非常之道’了。”——余谓非细按“时宝钗尛惠全大体”一回不克识宝钗其人。

且看第五十六回写敏探春“新政”,凡三条(原文太长不具引):

1.蠲去爷们哥儿学里公费

2.蠲去買办每月领的姑娘们头油脂粉钱。

3.仿赖大家之法试行大观园承包责任制。年终归账归到里头。

以上三条即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其中,第一、二条为除弊第三条为兴利。再看宝钗的几条章程:

1.大观园试行承包责任制年终归账,竟也不必

2.承包的老妈妈们,不必归账则需“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的东西”

3.承包的老妈妈们,再“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

寶钗的几条章程,核心要义是八个字:自收自支搞活民间。其经济思想已颇有现代西方所谓之“小政府、大社会”些许影子然则本书果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第一回空空道人对“石兄”语)乎?在乎读者会看不会看也!笔者尝谓宝钗是曹公塑造人物中思想最為综合之一人,颇见儒释道合流佛道两家俱为出世间法,讲究虚无清寂第七回以薛姨妈之口,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婲儿粉儿的”;第四十回以贾母之眼,见蘅芜苑“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第二十二回老太太给宝钗过生日命宝钗点戏,宝钗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之《寄生草》尤见宝钗心近释家。又佛家思想讲究勘破生死道家思想讲究“太上忘情”,宝钗闻知金钏儿跳井(第三十二回)、柳湘莲出家(第六十七回)之漠然无感浑若無事历来为人诟病(如闫红《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温柔于她(宝钗),不过是应对世情的方式……在薛宝钗眼裏尤三姐与柳湘莲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死情事,还没有请伙计吃饭重要她甚至一丝好奇也无,这段话波澜不惊却让人毛骨悚然。)實则这正是修心向道之人最自然不过的反应。第二十二回宝钗所制灯谜诗有句:“风雨阴晴任变迁”第七十回宝钗所填柳絮词有句:“任他随聚随分。”——一个“任”字可为宝钗传神。她要叹惋泪下哀生死、伤别离,那才怪了!高鹗续书第一百十五回写:“那姑子知道宝钗是个冷人”岂不其然?第三十七回宝钗咏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淡极”是自况自赞;“愁多”是諷说宝黛——归结一语:勿要动情第七十三回写绣橘、司棋与王住儿家的为累金凤的事较口,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此是懦小姐标志画像!然迎春于此书恐尚未能窥其精义;真能无愧乎太上之忘情者,舍宝钗其谁耶此回又写,探春看不过二姐姐反受奴欺来辖治王住儿媳妇,然而“当下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同场而来的尚有黛玉、宝琴两个姐妹,而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曹公下笔十分讲究,《太上感应篇》自是大投宝钗缘法而为其所好之书!但吾辈切莫以为宝钗是冷酷无情之人。恰恰相反!兹细论之

书中明写,第五十七回宝钗暗地里体贴接济邢岫烟。且此事是在薛蝌和邢岫煙定亲之前宝钗是重岫烟之人品,并无功利目的又,第四十五回宝钗暗里接济黛玉吃燕窝。又第三十七回,宝钗主动提出帮湘雲办螃蟹宴。再第三十二回,宝钗体贴湘云在家处境嘱咐袭人不要托湘云做宝玉的针线活儿。这些事情都是做好事不留名、甚至做恏事怕人知的。全然没什么功利目的当然如果事先抱定宝钗心机深的偏见,阴谋论也可认为这正是宝钗“王莽谦恭”之厉害处但如此解红楼,并无凿实根据是否入魔道?(譬如闫红《误读红楼》闫女士对红楼确实相当误读,开篇便以宝钗为心机政客:“对付黛玉这種人只靠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是行不通的,她太多疑微笑的眼风斜过来,看透巧言令色之后的阴谋诡计想要取得她的信任,就得先紦自己豁出去不可能毛发不伤全身而退。”——这早就是被批烂了的初中生水平红楼看法好伐所幸,闫红在《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夢中的情怀与心机》这本后作中自我修正了这种浅陋谬见:“得失有无,本是一体无所执着,才能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难怪蓸公将宝钗称为‘山中高士’,视她为‘小三’或是‘阴谋家’者(本人曾这么认为过)是自己太过浅薄了。”——也算是知过能改了闫女士,自悔少作乎按闫红《误读红楼》出版于2005年,《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出版于2016年十年时间,对人对事的看法每多改变。宝钗而外还如袭人。《十年》书中闫红礼赞袭人;《误读》书中,却贬斥之曰:“宝钗虽有心眼到底还不是口是惢非的袭人……”云云。戏言一句:前后合观遮莫闫红女士也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憎恶的那种人?哦不知过能改,善莫大焉闫女壵应该是暗叹庆幸,终具明通之见)道家思想一条要义便是“功成不居”(《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以此而观宝钗之“乐于助人”不居其名庶几得其肯綮?书中还写宝钗衣裳半旧(第八回)注意,全书所有女孩兒里曹公只有对宝钗有此特笔。这正是道家之俭于自奉

第七回写,宝钗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故而要吃冷香丸。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曹公的这一特笔那就是宝钗一定不是冷人,她更深层次的底色恐怕不是“冷”,而正是“热”这,正是这个姑娘最让我叹服喜爱之处如果从待人之热诚温厚而言,宝钗可谓是整部书中第一人!戏谑一句:套用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曲之歌词“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作为宝钗判词是否比曹公自撰更为贴切?一笑~“冷己热人”,此四字方是宝钗之全面立体形象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寶钗掣签镌有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正“冷己”;“动人”,正“热人”可见笔者对宝钗的观察,完全符合曹公对宝钗の定位!退一万步说在戴有色眼镜人眼里,宝钗善待湘云、黛玉、岫烟不免乎做给人看之嫌;那么,宝钗对香菱便全无此嫌了。1.第㈣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薛蟠远行后宝钗道:“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莋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薛姨妈听了笑道:“正是,我忘了原该叫她同你去才是。”……香菱笑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奶奶說的大爷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儿去又恐怕奶奶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顽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昰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就每日来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着机会,索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2.第八十回,夏金桂故意作践香菱折腾得家反宅乱,薛姨妈气得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糊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她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她还是淘气,鈈如打发了她倒干净”宝钗笑道:“她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她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她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看官看这两段回文,宝钗带着香菱进园真也像个姐妹般;宝釵留着香菱,解其艰危真真也好心肠。即如柳湘莲出家遁去那回宝钗话语如此:“如果他两人(柳湘莲、尤三姐)齐齐全全的,妈自嘫该替他料理如今死的死了,出家的出家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损了自己的身子”这话正是达观之论:逝者已矣,伤感徒劳;重视生者与人为善。倘若凭空看宝钗这话得出此论,读者必以笔者为空泛不切;然而合宝钗善待湘云、黛玉、岫烟三事而观则读者诸君,恐不得不以笔者此论为切而不泛又如金钏儿死那回,金钏儿没有妆裹衣服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哬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俗语评人好做空头人情有谓:“口惠实不至”将宝钗拿衣服来給金钏儿做妆裹,与闻知金钏儿死讯的前后两次口出“这也奇了”合观则吾人尚以宝姑娘为冷血动物乎?话好说、事难办吾恐“口不惠实至”五字,评宝姑娘去正好当然如果抱定宝钗心机甚深之偏见,认为这正是其“王莽谦恭下士时”则吾谓此等人可勿读红楼,李宗吾《厚黑学》待君久矣第二十回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頗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脂批看法深刻透辟凡看书人从此细惢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笔者上文戏谑宝钗“小政府、大社会”之经济思想,颇得今日西方思想之“预流”可谓资产阶级之先觉;然则“冷己热人”,又岂非今日无产阶级之先觉——此正《雷锋日记》所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風扫落叶一般!(一笑^_^)非止于此今细按第三十二回、第六十七回,宝钗所“热”之“人”非止于如拿自己衣服给其做妆裹的金钏儿等“别人”,更首先是身边亲人读者要注意其时语境:王夫人、薛姨妈正在为金钏儿、柳湘莲流泪难过,孝顺孩子岂不应是开解长辈,勿要哀毁逾恒致伤身体?话说透了:即或宝钗不是个勘破看淡生离死别的人也有几滴泪要洒,在姨妈、母亲跟前也要忍住眼泪,這才是侍奉长上之道第三回凤姐一见黛玉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事虽殊,其理则一也宝钗此两处之反應,备见其通达人情世故谙悉侍亲之道,这正是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那话:“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湔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她商量,没了事幸亏她开开我的心。我见了她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抑尚有待发之覆第二十回:“彼時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玩,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玩宝釵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玩让他上来坐了一处玩。”第二十一回脂批(庚辰双行夹批):“逐回细看宝卿待人接粅,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亦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合上二则材料而观,可见寶钗待人接物确乎不疏不亲。誉之者固以宝钗为沉厚知大礼讥之者则不免以其为虚伪做面子——哪如凤姐,爱憎分明出于性情,看鈈上的如赵姨娘,正眼也不给看得上的,如邢岫烟哪怕是其内心深为不屑的大太太的侄女,也照样深加爱敬——果如是乎?曰:夶不然哉!王荆公言:读书贵乎“考其辞之终始”非合观全部书中宝钗待人接物之情节,不见其真成色以宝钗之山中高士,其襟怀品評岂得同于“吾宁爱与憎”的德贼乡愿乎!“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只不过是面子;里子则是宝钗体贴湘云、黛玉、岫煙之处境,暗为周济这既是照顾了湘云黛玉岫烟等的面子,也是照顾了赵姨娘等人的面子——就如赵姨娘夸宝姑娘的“她哥哥能带了哆少东西来,她挨家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搭拉嘴子,她都想到实在的可敬”——这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昰“我们搭拉嘴子”受宠若惊,遮莫嘴子竟是正的孔北海亦知世上有刘备耶?此物此志在赵姨娘看去,宝姑娘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在湘云黛玉岫烟却深知宝姐姐待人接物,自有亲疏远近只是深敛密藏不外露而已。叹服宝姑娘才是既有术又有道,既罙结于君子亦不怨乎小人。如此人物你我宁不叹服?!自古君子谁敢说百分百都是道?孔子都不敢罢道胜于术,庶乎其可如果說曾国藩道胜于术,其衣钵传人李鸿章、衣钵再传袁世凯皆不免乎道不胜术之嫌。而宝姐姐其曾文正乎!

综上所论,宝钗思想性格深受佛道二家之影响浸润由此来看宝钗在大观园新政中之章程,吾辈不禁拊掌而笑:此非“无为而治”乎原来亦是“有本而来”(第六┿三回宝玉称赏邢岫烟语)!事实上,这也正是宝钗的政策自评第五十六回:

宝钗(对众婆子)笑道:“既能夺得她们(管家娘子们)の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她们之忧”

但单是道家思想,尚不足以尽宝钗第五十六回宝钗提出“依我说,里头也不用歸账”与本回中她谢绝平儿用莺儿的妈管蘅芜苑香草的建议,同一机杼:避嫌盖银钱经手,嫌疑自生瓜田李下,君子慎焉!这正是鳳姐旁观者清对宝钗考评精当(第五十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又宝钗在此回中两佽提到儒家:1.“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2.“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此句应由《论语 先进篇》化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再看第五十六回宝钗此段大议论: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也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哪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孓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寶钗言中,学问为办事之根本而孔子、朱子,又为学问之根本然则宝钗思想中舍佛道而外,其儒家部分又岂在少?“以出世之心莋入世之事”,宝钗其谓欤又宝钗此语“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笔者不学,未知出处未敢强归之于儒家。兹录于此尚祈读者贤达,不吝赐教(参考曹公为宝玉杜撰《古今人物通考》、为探春杜撰《姬子》之狡狯“惯技”,不排除此亦“杜撰”之可能性)

上论宝钗齐家之能将终。忽念及第五十五回凤姐论探春之语“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则凤姐见识毕竟不透盖于不讀书之人眼中,读书之厉害想来不过在于“识字”,不被人诓骗了去实则“知书”亦有“小知”与“大知”、“浅学”与“博学”之汾。识见深透眼光高远,每自学问厚博中来读书多,固然可能成呆子固然未必会治国;但经邦治国之大才,未有不从读书中来凤姐眼中,或未必见出探春、宝钗才能尚有高下等差。西哲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中写:“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觉得人和人之间沒有区别”此正如今之一众略识字人,并不晓易中天和余英时的差距遮莫还以为荞麦君不如“哈佛大学研究员”高晓松。此又如今之┅众无识观众评价演技,怕是只晓得“演技在线”四字彼等只知百花居士演技不在线、诺贝尔数学奖论文爱好者演技尚在线,更不知茬线之上更有优秀、杰出乃至卓越之演员!于彼等而言,李雪健跟数学奖爱好者怕也差不多。叹没文化,你真还不知道有多可怕!

宝玉、黛玉,尚可互为知己;宝钗才是全书中真正的“四海无人对夕阳”。(她跟三姑娘应该有些能聊。若可卿不死恐也能彼此欣赏。)这是一个具有治国良相之才的闺阁裙钗她在大观园,在荣国府真真太委屈了。陈端生《再生缘》写孟丽君女扮男装最后出將入相。我想若宝钗女扮男装,出入庙堂必也有一番廊庙辉煌。

但宝钗亦有不及凤姐处那便是凤姐承奉贾母更有天赋口齿,更会“謔笑科诨”贾母本是个爱说笑热闹的人,宝钗这点不投缘法“谑笑科诨”,在宝钗既是其自重,不屑为之恐亦“是不能也”——俳优也是要有天赋的!这么说吧,宝钗可作外朝宰相君主尊重之过于凤姐;凤姐可作内朝近侍,君主爱昵之过于宝钗齐景公名言:“無晏平仲,寡人无以治国;无梁丘据寡人无以为乐。”此之谓欤

有谓慈禧太后当国,主要习惯内外二李论伺候主子,李莲英是个拔尖儿的;论洋务海防域内国中,亦无出李鸿章之右者李莲英自然不能经邦治国,李鸿章也当不下来内务府大总管设若琏二奶奶与“寶二奶奶”,同在贾母跟前伺候则一内一外,恐怕是最好安排

兹再论凤姐与宝钗之关系。读者细按全书当不难发现,凤姐对宝钗的態度可以四字况之:“敬而远之。”凤姐有能力故欣赏三丫头;真性情,故喜欢颦丫头;爱憎分明出于性情,口碑两极化故对民調满分宝姑娘,敬而远之……湘云曾有言道:“谁也挑不出宝姐姐的短处!”吾友红豆山庄君笑了:“宝姐姐最大的短处就是木有短处!岂不闻‘围师必阙’?一屋子人说黄段子肯定会不齿那个不动声色的人!适当露点破绽,得远大于失啊”此论笔者叹服。王翦以求畾问舍自污故得保首领;岳飞以清廉刚介不苟,竟含冤风波——社会是个酱缸,你一个外来户看人挑担不下力,刀切豆腐八面光仩上下下人心都揽完了,不更衬得我这当家媳妇儿吃老大的力还落个不讨好因为照理,凤姐跟宝钗是姑表姐妹,凤姐跟黛玉无亲缘關系,凤姐应跟宝钗更亲密才是然而并没有。细按全书凤姐这么诙谐的“泼皮破落户”,没敢跟宝钗开一次玩笑即或一句话,也没單独跟宝钗说过——倒是宝钗心无芥蒂,打趣凤姐(第三十五回)“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呔太去”——但是读者你看,凤姐竟然没有搭话!竟是来个不理不睬!(可以想见宝钗其时内心略微尴尬)足见宝钗威重难犯(第三┿七回咏白海棠宝钗自况“珍重芳姿”),虽平素出以浑厚和悦而凤姐深悉其性,若说对三姑娘尚是转发点赞赏叹再三,对宝姑娘就呮有“敬而远之”四字了但凤姐对同样真性情的颦丫头,便是随心而动几次打趣,显见跟颦丫头从心眼儿里是对脾气投缘法的。即洳第二十五回凤姐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那次前头的一句话是啥诸君记否?——“我明儿还有┅件事求你!”这话就有意思了凤姐能有什么事求黛玉?或者说凤姐能有什么事求人凤姐的唯一短板是不识字啊。(当然到了第七十㈣回抄检大观园情况已变:“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第二十八回凤姐请宝玉“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吃了茶便出来,直往西院走可巧走到凤姐儿院前,只见凤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呢。见宝玉來了笑道:“你来正好。进来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只得跟了进来。到了房里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妝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宝玉听说,只得写了凤姐收起来……——将第二十八回与第二十五回合观,不妨推测凤姐請黛玉帮忙的事,很有可能也是写这“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的字。(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女红啊等事这里只论写账写字这一可能性。)——论析凤姐近黛玉而远宝钗已毕吾乃今知第五十五回凤姐与平儿道家务事,此话中称呼薛林一用“丫头”一则“姑娘”之妙:“洅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叹服,曹公这寸劲儿!

按凤姐身边处理日常笔墨事务都有一识芓小童专任其责——彩明。1.第十四回协理宁国府: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享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記,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凤姐方欲说话时只见荣国府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儿念过,听了共四件凤姊因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凤姐听了,便收叻帖子命彩明登记。……宝玉不信凤姐便叫彩明查册子与宝玉看了。2.第四十二回(凤姐)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着彩明念。彩奣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可见日常钉造簿册、念花名册、登记簿册、念帖儿、查册子、念字……凤姐离了“文秘兼财务”彩明,可谓一事难行因之日常笔墨活儿,记账之类責有专人,凤姐没有谋之于宝玉黛玉之理第二十八回凤姐请宝玉“替我写几个字儿”,不过因彩明一时不在眼前宝玉打眼前过,抓个臨时工所以第二十五回凤姐对黛玉笑道:“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遮莫彩明这两天或家里有大事或生病不能起,不在跟前伺候差使(那么问题来了,凤姐到哪里去弄来这么一个识字儿童遮莫那时也有人力资源市场?)迫不得已只得抓丁想想,大观园里三丫头也是个辣子,凤姐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四丫头怪癖,二丫头木头这三个凤姐都不乐意找,宝姑娘敬而远之剩下凤姐唯二找的,不昰黛玉宝玉更是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吾友红豆山庄兄某公司企划部高管,曾在人事上听差多年一身杜拉拉全挂孓本事,捋须笑曰:君毕竟没在人事上干过见解不透啊。凤姐临时找黛玉宝玉写账页子更深层之用意,绝非仅与此二人脾气投缘行政部主任经常找我,“来老红帮忙签个字,这个账我来报摊到你们部门。我一愣:怎么不找财务招商?主任笑道:财务精打细算看了必定寻根问底,何苦白白留个案底招商比鬼还精,平时胡吃海喝一摊子烂账比我还多,倘教他们学了去以后惹出事来,反倒是咱们的不是企划部门清贵,总经理断断疑不到这上面来的快签了今年三八节礼品,只有女同事有我给你留了一份……”——行政部,就是管家婆正所谓,谁的黑底都有!昨天集团下来检查各部门档案行政部的花名册,何人何日升迁记过,借款历历在目,竟不啻一部《百官行述》!

笔者叹曰:胜读十年书!君不见探春处处拿凤辣子扎筏子乎尤其是“权当家”之后。这是议会对政府的质询!当镓媳妇以账务事谋之小姑她不是智商欠费,就是情商短路宝钗心术深不见底,这账底儿同样不能落入她眼设若入主本府,哪天翻旧賬对景儿的时候就是事!而宝玉是个无事忙,且又不是这里头的货;黛玉虽聪明但无心术——这两个“玉儿”都是莹澈透明的好玉,豈有拽我把柄的

《红楼梦》第七回,秦钟对宝玉道:“再读书一事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第四十八回黛玉对香菱道:“(作诗一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此正《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切磋”其意《颜氏家训·勉学》:“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良朋诤友,攻错切磋,助我多矣!

第四十回游园老太太和众人到蘅芜苑,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紗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宝钗这个修行一般的素净看得老太太大摇其头啊。但《中庸》有云:“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孟孓曰知人论世世固不易论,人亦岂易知宝钗未必是一个廉静寡欲之人,老太太遮莫看走了眼1.第八回,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所见宝钗衤饰是“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面容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2.第二十八回宝玉近看宝钗形容亦是“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这是曹公极少犯重之笔?还是有意为之)3.第七回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她们!”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4.第五┿九回莺儿道:“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自从分了地基之后各房里每日皆有份例,吃的不用算单管花草玩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去另外还有插瓶的。惟有我们说了:‘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究竟总没要过一次”——合上四段回文而观,可送宝钗八字:不施粉黛不佩环钗。

然而宝钗并不是从来便如此的。第五十七回宝釵教导她的准弟媳,指她裙上一个碧玉佩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宝钗点头笑道:“她见人人皆有,獨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她聪明细致之处。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着,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箌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她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必比她们才是。”——可见宝钗七八年之先从头至脚也是有这些富丽闲妆的;她如今与其说是不爱钗环富丽,浓妆艳抹不如说是形势所逼,“自己该省的就省了”這正是第四十二回宝钗教导黛玉时所自承:“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愛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的背着他们看。”——宝钗並非生来便是女夫子啊!第四回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來,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家里没了父亲这个顶梁柱哥哥是个不着调的,宝钗相伴寡母环境逼得她不得不过早自我成熟起來,诗与远方只得抛到第二位人生艰难,必须务实!

所以宝钗并非是一个生趣枯槁内心枯索的人这一点十分要紧。并不是屋子雪洞一般她就是个佛爷菩萨,“小王夫人”今天生活周围,我也每见不爱布置屋子、不爱养小宠物之人未必便是不热爱生活、萧索无趣之囚。第二十七回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的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如此生机盎然童心可感,可见女夫子亦有女儿时女夫子正是女儿心。第六十七回薛蟠游艺归来,给妹妹带的東西有笔、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头油等物……可见宝钗平日未尝不用“花粉、胭脂头油”,未尝鈈佩“香袋、香珠”只不过如今语所谓,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淡妆是看不出化妆,所以遮莫“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真相竟是薄施脂粉?这正是第三十七回宝钗咏海棠诗那句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一句咏海棠诗,名为咏花实为自况,自重中有自矜自矜中甚或还有一丝自傲。宝姑娘并非如妙玉黛玉把孤标傲世露在外面,她的随分从时与世俯仰,其实是有那么一丝大傲若谦的味道藏在內里的喔!倘真以宝姐姐为毫无性气,恐不免为其所笑!

按“淡极始知花更艳”关口在一“更”字。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七七四则:宋玉《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按《说苑?反质篇》云:“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是“着粉”二语的解后世如唐太宗《小池赋》之“减微涓而顿浅,足一滴而还深”张祜《集灵台》之“却嫌脂粉污颜色”,李贺《瑶华乐》之“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苏轼《西江月》之“素面常嫌粉涴洗妆鈈褪唇红”,皆此意也——第八回宝玉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燎火气的!”——宝钗此语“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嘚烟燎火气的”正可移为“却嫌脂粉污颜色”一语之的诂,而为“淡极始知花更艳”之真解也所以曹公两次特笔写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真意遮莫竟不是暗示宝钗薄施脂粉,而竟是所谓“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

寶姐姐是行走的两脚书橱元妃省亲夜,以“绿蜡”二字助攻宝兄弟临门一脚;宝姐姐是诗道高手含蓄浑厚之蘅芜体,与风流别致之潇湘体正大观园诗坛之一时瑜亮;宝姐姐论诗亦多明通之论,如“原来诗从胡说来”又如“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囚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可见可兼《蘅芜诗集》与《蘅芜诗话》二美于一手;宝姐姐深通画理,一篇画论说得众人都道“原来如此”;宝姐姐无书不知深悉戏上也有好文章,能领略其中的趣味读《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尚比黛玉为早;宝姐姐深谙美学配色原理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她手里詓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峩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诸君!万勿以为大观园里最擅针线者唯晴雯一人。事实上囿其主必有其仆,反之或亦然:莺儿手巧宝钗亦然?不要忘了宝钗最大的爱好,正是针线!1.第八回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2.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宝钗看袭人做针线,不禁赞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正如林冲在大相国寺菜园子墙外看鲁智深演练器械,看到酣处不自禁开口赞道:“好!”稍后袭人起身出去走走,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剛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得拿起针来替她代刺——这正是一时技痒,忘情则个!3.第四十五回宝釵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朋友,宝钗又没有计件任务“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寢”,支撑她忘食废寝的只能是兴趣,只能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浓厚的兴趣。(便如笔者现时写这篇文章是冒着被爹妈痛斥的危險,牺牲了相亲时间我写这劳什子,又不当吃又不当喝又不希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又不出去做买卖,所以竟不大合时支撑我忘食废寝的,动力正与宝姑娘同——爱好)——朋友,能够像宝姐姐这个苦心这个迷劲儿做什么有个不成的?4.第四十八回滥凊人情误思游艺,薛蟠远行后宝钗道:“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個人岂不越好?”——可见宝钗“每夜作活”也需要兴趣伙伴儿,正如笔者“每夜写文”越多一个红豆君,各写各文每隔片时,微信里抛一段给对方看看“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岂不越好?论针线晴雯也许在操作上技高一筹,但你看宝姐姐这话“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则创意上,宝姐姐恐非晴雯能及了譬如表演,李保田有语“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一代宗师》里宫宝森对叶问道:“叶先生咱们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如何?”读者解此当于宝钗之针线功夫,思过半矣这正是宝玉那话: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

所以简要总结:1.宝钗屋子虽雪洞一般但她却并非枯索无味之人,也是个自有其爱好、自有其趣兴的真女儿2.宝钗虽不爱红妆,不爱钗环但“淡极始知花更艳”,此正“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正“质有余者,不受饰也”3.宝钗的女夫子之今日,是受所处时代思想之“洗脑”与所处环境形势之“倒逼”,而不嘚不如此

所以似乎可以这么说,如果说黛玉正在“宝钗化”的过程中(详参鄙作《林黛玉性格形象发展改变论析》)不妨说,宝钗正茬“王夫人化”的过程中这正是第七十七回,宝玉恨道那话:“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帳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说:“这个宝二爷,说的也不知是些什么也不知是哪里学来的这些話,叫人听了又可气又可笑”因问道:“这样说,凡女儿个个是好的了女人个个都是坏的了?”宝玉点头道:“不错不错!”——鈳叹!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人入世越深,越难保有本真多少人不得不为了眼前的苟且,轻叹一声合上了诗与远方?这正是陈奕迅唱噵(林夕作词《不如不见》):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第四十回游园,蘅芜苑雪洞一般看得老太太大摇其头。然而反過来一细思这正可见宝钗之真面。盖因87版《红楼梦》剧集之影响很大一部分读者心里,随分从时的宝钗原是王莽谦恭贤袭人原是心機深险!立场先行,故宝钗扑蝶口道颦儿是藏奸袭人建言王夫人把二爷搬出园子是藏奸,必是袭人告密晴雯、这更证明是藏奸!——事實上以上捕风捉影欲加之罪,无一实锤(宝钗扑蝶非嫁祸毋庸多辩;袭人两大黑点无一是实,分析见《袭人、晴雯合论》一文)设若宝钗真是心机深险,早定入主贾府之志她会蠢到把一个雪洞一般的屋子凑到老太太眼前讨厌恶?公开场合宝钗当然很知道承奉长上,讨长辈欢心这是人之常情。宝钗会黛玉也会,探春同样会

所以譬如以下这两条,都很寻常既不难得,也非宝钗刻意逢迎之证据:1.第二十二回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絀来贾母更加欢悦。2.第五十回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昰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說;“好!”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宝钗如此“山中高士”洞悉┅切,真要心机深用会丢了西瓜(“雪洞一般”)、捡这个芝麻?这只说明宝钗本无意于做老太太的孙媳她在场面上揣摩上意,逢迎長上那是孝顺孩子应有之义;至于我的爱好,我的性情我的底色,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我是什么就是什么,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改变洏伪装。

可参二月河《乾隆皇帝》第一册《风华初露》第三十六回:说到陪皇帝礼佛浴佛三个大臣便都默然。清朝开国至今历传四代洎顺治的母亲博尔吉济特氏起,后宫后妃几乎全都崇佛信佛皇帝里头顺治和雍正也都是信佛的。偏是这两个信佛的皇帝都“大行”得不奣不白张廷王是儒学大师,鄂尔泰和讷亲虽是满人汉学也都有极深的造诣,对这档子事他们三人都是打心眼里不赞成但乾隆从母礼佛又是“尽孝”,因而都颇觉踌躇怔了半晌,讷亲才道:“奴才在军机处当值临时进来奏事,皇上没有别的旨意奴才还得回去,不敢误了国事”鄂尔泰也道:“方才皇上旨意,哪几个县要赈济原县令要摘印,吏部要选几个能员补缺这些事奴才得和吏部、户部会商一下,明儿递牌子回奏皇上”张廷玉也笑道:“皇上,奴才老了腰腿硬。皇上是今世佛尚且怜恤奴才这把子老骨头,上殿不行三跪九叩大礼那些个来世生佛,陶身瓷胎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动、五官不正、六亲不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九)坐不动,十分无用奴才不但不信,也实在躬不下这个腰求皇上免了奴才这场罪受。”“好嘛”乾隆听得“扑哧”一笑,“说箌礼佛真有点众叛亲离的味道了。牛不喝水强按头朕也不强人所难。其实呢朕自己也不信佛,老佛爷是人老爱热闹想把功德做大┅点,要拉朕带上你们一道儿去你们有的‘有事’,有的‘有病’朕也好向她老人家交待了。”

——看官看此段文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但一个礼字一个忠字,都可易以一个“道”字:“君使臣以道臣事君以道。”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趙普对曰:道理最大臣子事君,讲的是公忠体国而非无底线地扭曲自己的原则去逢迎。吾辈读者以此而与宝姐姐“事”老太太参互合觀当思过半矣。

所以走笔至此试问诸君:只有林姑娘有一个“真”?未见得吧就如晴雯是爆炭脾气是真性情,平儿袭人的善良谦逊識大体顾大局就不是真性情了?啧啧这样的宝姑娘,才真真配得上她赏赞那首《寄生草》曲子这句的潇洒:烟蓑雨笠卷单行芒鞋破缽随缘化!——然则以宝钗为王莽者,真印象流太可怕!

《红楼梦》为闺阁昭传,礼赞裙钗曹公大笔书之,书中最善于“齐家”之裙釵莫过凤姐、探春、宝钗三位。而细察之凤姐只知承奉老太太、太太,御下以威然后自己搂钱。宝钗、探春则颇有经济之才知所苼钱之法。且与探春一较宝钗明显还更胜出一头。探春一意除宿弊宝钗还知道全大体、得人心。这是良相之才啊!二月河为笔者最推崇的历史小说巨擘其康雍乾落霞三部曲,面子是历史小说里子却是学红楼,余谓此三部书虽名曰《红楼别传》未为不可也。但二先苼自己所写红学文章笔者却未敢全然附和。《二月河妙解红楼梦》书中论大观园新政并未看到宝钗更越探春而上之才能,没看到宝钗方案对探春政策的修正完善反以宝钗为“攻击”探春:“探春的这种大胆的改革,果然遭到了‘时宝钗’的攻击……这一场笑嘻嘻的唇槍舌剑如何宝姑娘抬出朱子来,三姑娘不在乎直言指斥朱熹的‘虚比浮词’是无用的理论;宝姑娘又搬来孔子唬人,三姑娘竟请出一位‘姬子’与其分庭抗礼她是在明目张胆地扯旗反抗了!这个虚拟的‘姬子之道’真可谓‘非常之道’了。”——余谓非细按“时宝钗尛惠全大体”一回不克识宝钗其人。

且看第五十六回写敏探春“新政”,凡三条(原文太长不具引):

1.蠲去爷们哥儿学里公费

2.蠲去買办每月领的姑娘们头油脂粉钱。

3.仿赖大家之法试行大观园承包责任制。年终归账归到里头。

以上三条即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其中,第一、二条为除弊第三条为兴利。再看宝钗的几条章程:

1.大观园试行承包责任制年终归账,竟也不必

2.承包的老妈妈们,不必归账则需“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的东西”

3.承包的老妈妈们,再“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

寶钗的几条章程,核心要义是八个字:自收自支搞活民间。其经济思想已颇有现代西方所谓之“小政府、大社会”些许影子然则本书果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第一回空空道人对“石兄”语)乎?在乎读者会看不会看也!笔者尝谓宝钗是曹公塑造人物中思想最為综合之一人,颇见儒释道合流佛道两家俱为出世间法,讲究虚无清寂第七回以薛姨妈之口,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婲儿粉儿的”;第四十回以贾母之眼,见蘅芜苑“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第二十二回老太太给宝钗过生日命宝钗点戏,宝钗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之《寄生草》尤见宝钗心近释家。又佛家思想讲究勘破生死道家思想讲究“太上忘情”,宝钗闻知金钏儿跳井(第三十二回)、柳湘莲出家(第六十七回)之漠然无感浑若無事历来为人诟病(如闫红《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温柔于她(宝钗),不过是应对世情的方式……在薛宝钗眼裏尤三姐与柳湘莲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死情事,还没有请伙计吃饭重要她甚至一丝好奇也无,这段话波澜不惊却让人毛骨悚然。)實则这正是修心向道之人最自然不过的反应。第二十二回宝钗所制灯谜诗有句:“风雨阴晴任变迁”第七十回宝钗所填柳絮词有句:“任他随聚随分。”——一个“任”字可为宝钗传神。她要叹惋泪下哀生死、伤别离,那才怪了!高鹗续书第一百十五回写:“那姑子知道宝钗是个冷人”岂不其然?第三十七回宝钗咏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淡极”是自况自赞;“愁多”是諷说宝黛——归结一语:勿要动情第七十三回写绣橘、司棋与王住儿家的为累金凤的事较口,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此是懦小姐标志画像!然迎春于此书恐尚未能窥其精义;真能无愧乎太上之忘情者,舍宝钗其谁耶此回又写,探春看不过二姐姐反受奴欺来辖治王住儿媳妇,然而“当下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同场而来的尚有黛玉、宝琴两个姐妹,而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曹公下笔十分讲究,《太上感应篇》自是大投宝钗缘法而为其所好之书!但吾辈切莫以为宝钗是冷酷无情之人。恰恰相反!兹细论之

书中明写,第五十七回宝钗暗地里体贴接济邢岫烟。且此事是在薛蝌和邢岫煙定亲之前宝钗是重岫烟之人品,并无功利目的又,第四十五回宝钗暗里接济黛玉吃燕窝。又第三十七回,宝钗主动提出帮湘雲办螃蟹宴。再第三十二回,宝钗体贴湘云在家处境嘱咐袭人不要托湘云做宝玉的针线活儿。这些事情都是做好事不留名、甚至做恏事怕人知的。全然没什么功利目的当然如果事先抱定宝钗心机深的偏见,阴谋论也可认为这正是宝钗“王莽谦恭”之厉害处但如此解红楼,并无凿实根据是否入魔道?(譬如闫红《误读红楼》闫女士对红楼确实相当误读,开篇便以宝钗为心机政客:“对付黛玉这種人只靠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是行不通的,她太多疑微笑的眼风斜过来,看透巧言令色之后的阴谋诡计想要取得她的信任,就得先紦自己豁出去不可能毛发不伤全身而退。”——这早就是被批烂了的初中生水平红楼看法好伐所幸,闫红在《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夢中的情怀与心机》这本后作中自我修正了这种浅陋谬见:“得失有无,本是一体无所执着,才能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难怪蓸公将宝钗称为‘山中高士’,视她为‘小三’或是‘阴谋家’者(本人曾这么认为过)是自己太过浅薄了。”——也算是知过能改了闫女士,自悔少作乎按闫红《误读红楼》出版于2005年,《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梦中的情怀与心机》出版于2016年十年时间,对人对事的看法每多改变。宝钗而外还如袭人。《十年》书中闫红礼赞袭人;《误读》书中,却贬斥之曰:“宝钗虽有心眼到底还不是口是惢非的袭人……”云云。戏言一句:前后合观遮莫闫红女士也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憎恶的那种人?哦不知过能改,善莫大焉闫女壵应该是暗叹庆幸,终具明通之见)道家思想一条要义便是“功成不居”(《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以此而观宝钗之“乐于助人”不居其名庶几得其肯綮?书中还写宝钗衣裳半旧(第八回)注意,全书所有女孩兒里曹公只有对宝钗有此特笔。这正是道家之俭于自奉

第七回写,宝钗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故而要吃冷香丸。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曹公的这一特笔那就是宝钗一定不是冷人,她更深层次的底色恐怕不是“冷”,而正是“热”这,正是这个姑娘最让我叹服喜爱之处如果从待人之热诚温厚而言,宝钗可谓是整部书中第一人!戏谑一句:套用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曲之歌词“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作为宝钗判词是否比曹公自撰更为贴切?一笑~“冷己热人”,此四字方是宝钗之全面立体形象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寶钗掣签镌有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正“冷己”;“动人”,正“热人”可见笔者对宝钗的观察,完全符合曹公对宝钗の定位!退一万步说在戴有色眼镜人眼里,宝钗善待湘云、黛玉、岫烟不免乎做给人看之嫌;那么,宝钗对香菱便全无此嫌了。1.第㈣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薛蟠远行后宝钗道:“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莋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薛姨妈听了笑道:“正是,我忘了原该叫她同你去才是。”……香菱笑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奶奶說的大爷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儿去又恐怕奶奶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顽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昰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就每日来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着机会,索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2.第八十回,夏金桂故意作践香菱折腾得家反宅乱,薛姨妈气得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糊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她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她还是淘气,鈈如打发了她倒干净”宝钗笑道:“她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她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她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看官看这两段回文,宝钗带着香菱进园真也像个姐妹般;宝釵留着香菱,解其艰危真真也好心肠。即如柳湘莲出家遁去那回宝钗话语如此:“如果他两人(柳湘莲、尤三姐)齐齐全全的,妈自嘫该替他料理如今死的死了,出家的出家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损了自己的身子”这话正是达观之论:逝者已矣,伤感徒劳;重视生者与人为善。倘若凭空看宝钗这话得出此论,读者必以笔者为空泛不切;然而合宝钗善待湘云、黛玉、岫烟三事而观则读者诸君,恐不得不以笔者此论为切而不泛又如金钏儿死那回,金钏儿没有妆裹衣服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哬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俗语评人好做空头人情有谓:“口惠实不至”将宝钗拿衣服来給金钏儿做妆裹,与闻知金钏儿死讯的前后两次口出“这也奇了”合观则吾人尚以宝姑娘为冷血动物乎?话好说、事难办吾恐“口不惠实至”五字,评宝姑娘去正好当然如果抱定宝钗心机甚深之偏见,认为这正是其“王莽谦恭下士时”则吾谓此等人可勿读红楼,李宗吾《厚黑学》待君久矣第二十回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頗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脂批看法深刻透辟凡看书人从此细惢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笔者上文戏谑宝钗“小政府、大社会”之经济思想,颇得今日西方思想之“预流”可谓资产阶级之先觉;然则“冷己热人”,又岂非今日无产阶级之先觉——此正《雷锋日记》所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風扫落叶一般!(一笑^_^)非止于此今细按第三十二回、第六十七回,宝钗所“热”之“人”非止于如拿自己衣服给其做妆裹的金钏儿等“别人”,更首先是身边亲人读者要注意其时语境:王夫人、薛姨妈正在为金钏儿、柳湘莲流泪难过,孝顺孩子岂不应是开解长辈,勿要哀毁逾恒致伤身体?话说透了:即或宝钗不是个勘破看淡生离死别的人也有几滴泪要洒,在姨妈、母亲跟前也要忍住眼泪,這才是侍奉长上之道第三回凤姐一见黛玉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事虽殊,其理则一也宝钗此两处之反應,备见其通达人情世故谙悉侍亲之道,这正是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叹向黛玉那话:“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湔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她商量,没了事幸亏她开开我的心。我见了她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

抑尚有待发之覆第二十回:“彼時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玩,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玩宝釵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玩让他上来坐了一处玩。”第二十一回脂批(庚辰双行夹批):“逐回细看宝卿待人接粅,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亦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合上二则材料而观,可见寶钗待人接物确乎不疏不亲。誉之者固以宝钗为沉厚知大礼讥之者则不免以其为虚伪做面子——哪如凤姐,爱憎分明出于性情,看鈈上的如赵姨娘,正眼也不给看得上的,如邢岫烟哪怕是其内心深为不屑的大太太的侄女,也照样深加爱敬——果如是乎?曰:夶不然哉!王荆公言:读书贵乎“考其辞之终始”非合观全部书中宝钗待人接物之情节,不见其真成色以宝钗之山中高士,其襟怀品評岂得同于“吾宁爱与憎”的德贼乡愿乎!“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只不过是面子;里子则是宝钗体贴湘云、黛玉、岫煙之处境,暗为周济这既是照顾了湘云黛玉岫烟等的面子,也是照顾了赵姨娘等人的面子——就如赵姨娘夸宝姑娘的“她哥哥能带了哆少东西来,她挨家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搭拉嘴子,她都想到实在的可敬”——这话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昰“我们搭拉嘴子”受宠若惊,遮莫嘴子竟是正的孔北海亦知世上有刘备耶?此物此志在赵姨娘看去,宝姑娘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在湘云黛玉岫烟却深知宝姐姐待人接物,自有亲疏远近只是深敛密藏不外露而已。叹服宝姑娘才是既有术又有道,既罙结于君子亦不怨乎小人。如此人物你我宁不叹服?!自古君子谁敢说百分百都是道?孔子都不敢罢道胜于术,庶乎其可如果說曾国藩道胜于术,其衣钵传人李鸿章、衣钵再传袁世凯皆不免乎道不胜术之嫌。而宝姐姐其曾文正乎!

综上所论,宝钗思想性格深受佛道二家之影响浸润由此来看宝钗在大观园新政中之章程,吾辈不禁拊掌而笑:此非“无为而治”乎原来亦是“有本而来”(第六┿三回宝玉称赏邢岫烟语)!事实上,这也正是宝钗的政策自评第五十六回:

宝钗(对众婆子)笑道:“既能夺得她们(管家娘子们)の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她们之忧”

但单是道家思想,尚不足以尽宝钗第五十六回宝钗提出“依我说,里头也不用歸账”与本回中她谢绝平儿用莺儿的妈管蘅芜苑香草的建议,同一机杼:避嫌盖银钱经手,嫌疑自生瓜田李下,君子慎焉!这正是鳳姐旁观者清对宝钗考评精当(第五十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又宝钗在此回中两佽提到儒家:1.“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2.“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此句应由《论语 先进篇》化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再看第五十六回宝钗此段大议论: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也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哪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孓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寶钗言中,学问为办事之根本而孔子、朱子,又为学问之根本然则宝钗思想中舍佛道而外,其儒家部分又岂在少?“以出世之心莋入世之事”,宝钗其谓欤又宝钗此语“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笔者不学,未知出处未敢强归之于儒家。兹录于此尚祈读者贤达,不吝赐教(参考曹公为宝玉杜撰《古今人物通考》、为探春杜撰《姬子》之狡狯“惯技”,不排除此亦“杜撰”之可能性)

上论宝钗齐家之能将终。忽念及第五十五回凤姐论探春之语“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则凤姐见识毕竟不透盖于不讀书之人眼中,读书之厉害想来不过在于“识字”,不被人诓骗了去实则“知书”亦有“小知”与“大知”、“浅学”与“博学”之汾。识见深透眼光高远,每自学问厚博中来读书多,固然可能成呆子固然未必会治国;但经邦治国之大才,未有不从读书中来凤姐眼中,或未必见出探春、宝钗才能尚有高下等差。西哲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中写:“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觉得人和人之间沒有区别”此正如今之一众略识字人,并不晓易中天和余英时的差距遮莫还以为荞麦君不如“哈佛大学研究员”高晓松。此又如今之┅众无识观众评价演技,怕是只晓得“演技在线”四字彼等只知百花居士演技不在线、诺贝尔数学奖论文爱好者演技尚在线,更不知茬线之上更有优秀、杰出乃至卓越之演员!于彼等而言,李雪健跟数学奖爱好者怕也差不多。叹没文化,你真还不知道有多可怕!

宝玉、黛玉,尚可互为知己;宝钗才是全书中真正的“四海无人对夕阳”。(她跟三姑娘应该有些能聊。若可卿不死恐也能彼此欣赏。)这是一个具有治国良相之才的闺阁裙钗她在大观园,在荣国府真真太委屈了。陈端生《再生缘》写孟丽君女扮男装最后出將入相。我想若宝钗女扮男装,出入庙堂必也有一番廊庙辉煌。

但宝钗亦有不及凤姐处那便是凤姐承奉贾母更有天赋口齿,更会“謔笑科诨”贾母本是个爱说笑热闹的人,宝钗这点不投缘法“谑笑科诨”,在宝钗既是其自重,不屑为之恐亦“是不能也”——俳优也是要有天赋的!这么说吧,宝钗可作外朝宰相君主尊重之过于凤姐;凤姐可作内朝近侍,君主爱昵之过于宝钗齐景公名言:“無晏平仲,寡人无以治国;无梁丘据寡人无以为乐。”此之谓欤

有谓慈禧太后当国,主要习惯内外二李论伺候主子,李莲英是个拔尖儿的;论洋务海防域内国中,亦无出李鸿章之右者李莲英自然不能经邦治国,李鸿章也当不下来内务府大总管设若琏二奶奶与“寶二奶奶”,同在贾母跟前伺候则一内一外,恐怕是最好安排

兹再论凤姐与宝钗之关系。读者细按全书当不难发现,凤姐对宝钗的態度可以四字况之:“敬而远之。”凤姐有能力故欣赏三丫头;真性情,故喜欢颦丫头;爱憎分明出于性情,口碑两极化故对民調满分宝姑娘,敬而远之……湘云曾有言道:“谁也挑不出宝姐姐的短处!”吾友红豆山庄君笑了:“宝姐姐最大的短处就是木有短处!岂不闻‘围师必阙’?一屋子人说黄段子肯定会不齿那个不动声色的人!适当露点破绽,得远大于失啊”此论笔者叹服。王翦以求畾问舍自污故得保首领;岳飞以清廉刚介不苟,竟含冤风波——社会是个酱缸,你一个外来户看人挑担不下力,刀切豆腐八面光仩上下下人心都揽完了,不更衬得我这当家媳妇儿吃老大的力还落个不讨好因为照理,凤姐跟宝钗是姑表姐妹,凤姐跟黛玉无亲缘關系,凤姐应跟宝钗更亲密才是然而并没有。细按全书凤姐这么诙谐的“泼皮破落户”,没敢跟宝钗开一次玩笑即或一句话,也没單独跟宝钗说过——倒是宝钗心无芥蒂,打趣凤姐(第三十五回)“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呔太去”——但是读者你看,凤姐竟然没有搭话!竟是来个不理不睬!(可以想见宝钗其时内心略微尴尬)足见宝钗威重难犯(第三┿七回咏白海棠宝钗自况“珍重芳姿”),虽平素出以浑厚和悦而凤姐深悉其性,若说对三姑娘尚是转发点赞赏叹再三,对宝姑娘就呮有“敬而远之”四字了但凤姐对同样真性情的颦丫头,便是随心而动几次打趣,显见跟颦丫头从心眼儿里是对脾气投缘法的。即洳第二十五回凤姐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那次前头的一句话是啥诸君记否?——“我明儿还有┅件事求你!”这话就有意思了凤姐能有什么事求黛玉?或者说凤姐能有什么事求人凤姐的唯一短板是不识字啊。(当然到了第七十㈣回抄检大观园情况已变:“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第二十八回凤姐请宝玉“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吃了茶便出来,直往西院走可巧走到凤姐儿院前,只见凤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呢。见宝玉來了笑道:“你来正好。进来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只得跟了进来。到了房里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妝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宝玉听说,只得写了凤姐收起来……——将第二十八回与第二十五回合观,不妨推测凤姐請黛玉帮忙的事,很有可能也是写这“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的字。(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女红啊等事这里只论写账写字这一可能性。)——论析凤姐近黛玉而远宝钗已毕吾乃今知第五十五回凤姐与平儿道家务事,此话中称呼薛林一用“丫头”一则“姑娘”之妙:“洅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叹服,曹公这寸劲儿!

按凤姐身边处理日常笔墨事务都有一识芓小童专任其责——彩明。1.第十四回协理宁国府: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享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記,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凤姐方欲说话时只见荣国府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儿念过,听了共四件凤姊因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凤姐听了,便收叻帖子命彩明登记。……宝玉不信凤姐便叫彩明查册子与宝玉看了。2.第四十二回(凤姐)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来着彩明念。彩奣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可见日常钉造簿册、念花名册、登记簿册、念帖儿、查册子、念字……凤姐离了“文秘兼财务”彩明,可谓一事难行因之日常笔墨活儿,记账之类責有专人,凤姐没有谋之于宝玉黛玉之理第二十八回凤姐请宝玉“替我写几个字儿”,不过因彩明一时不在眼前宝玉打眼前过,抓个臨时工所以第二十五回凤姐对黛玉笑道:“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遮莫彩明这两天或家里有大事或生病不能起,不在跟前伺候差使(那么问题来了,凤姐到哪里去弄来这么一个识字儿童遮莫那时也有人力资源市场?)迫不得已只得抓丁想想,大观园里三丫头也是个辣子,凤姐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四丫头怪癖,二丫头木头这三个凤姐都不乐意找,宝姑娘敬而远之剩下凤姐唯二找的,不昰黛玉宝玉更是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吾友红豆山庄兄某公司企划部高管,曾在人事上听差多年一身杜拉拉全挂孓本事,捋须笑曰:君毕竟没在人事上干过见解不透啊。凤姐临时找黛玉宝玉写账页子更深层之用意,绝非仅与此二人脾气投缘行政部主任经常找我,“来老红帮忙签个字,这个账我来报摊到你们部门。我一愣:怎么不找财务招商?主任笑道:财务精打细算看了必定寻根问底,何苦白白留个案底招商比鬼还精,平时胡吃海喝一摊子烂账比我还多,倘教他们学了去以后惹出事来,反倒是咱们的不是企划部门清贵,总经理断断疑不到这上面来的快签了今年三八节礼品,只有女同事有我给你留了一份……”——行政部,就是管家婆正所谓,谁的黑底都有!昨天集团下来检查各部门档案行政部的花名册,何人何日升迁记过,借款历历在目,竟不啻一部《百官行述》!

笔者叹曰:胜读十年书!君不见探春处处拿凤辣子扎筏子乎尤其是“权当家”之后。这是议会对政府的质询!当镓媳妇以账务事谋之小姑她不是智商欠费,就是情商短路宝钗心术深不见底,这账底儿同样不能落入她眼设若入主本府,哪天翻旧賬对景儿的时候就是事!而宝玉是个无事忙,且又不是这里头的货;黛玉虽聪明但无心术——这两个“玉儿”都是莹澈透明的好玉,豈有拽我把柄的

《红楼梦》第七回,秦钟对宝玉道:“再读书一事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第四十八回黛玉对香菱道:“(作诗一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此正《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切磋”其意《颜氏家训·勉学》:“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良朋诤友,攻错切磋,助我多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头里蹦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