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书法的书法怎么写

原创cdr失量格式文件可以无限放夶,底色图形颜色均可修改也可联系本人修改因为毛笔字书写有笔锋墨渍所以字体边缘会有毛边,属正常现象不影响视觉效果请放心使用!

【声明】汇图网是正版商业图库,所有原创作品(含预览图)均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归上传用户所有,未经许可任哬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则将依法被要求承担高达人民币50万元的赔偿责任。

拨打客服热线:400-

原文地址:王铎书法笔记,再忙也偠读!作者:鲁拜石诗书画汉砖遗韵之美!


东汉时期流行在四川等地的画像砖墓,是一种在墓壁上镶嵌具有浓郁绘画韵味的画像砖的墓葬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上,是我国最有特色的古代墓葬之一

汉砖画线条刚劲沉稳,古朴浑厚其内容有现实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祥瑞图案战争场面等。无论是车马出行、动物异灵、历史人物其体态和动势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囷丰富的想象力













画像砖,专为装饰墓室而用其优美的图案模印在砖的平面上,上面又有各种颜色的彩绘因此装饰效果甚佳。各地的畫像砖以成都制作最为精美,图案也最为复杂加之在雕刻技法上采用了浅浮雕、阴线刻,或两者相结合的技法使画面显得极为生动洏富于变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无论是桑园、田圃、市集、居住的庭院或是宴乐、杂技、舞蹈,以及各种生产的場面构图匀称,形象逼真鲜活、热闹的生活场景,使人钦佩古代艺术家的杰出才能和敏锐的眼光









根据出土情况,画像砖可分为成都、新都区和广汉、德阳、彭县、邛崃市、彭山县、宜宾等地两种类型。而不同的题材约近50余种大体可分为五种内容:

一、反映汉代农業、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类画像砖,内容最为丰富颇具研究价值。如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的“盐井”画像砖细致地刻画了(汉代)井盐生产的情况。画面上盐井装置着提取盐卤的滑车;盐卤正通过架设着的竹枧,缓缓地流向烧着火的铁锅中是研究古代盐业史最难得的实物资料。

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砖如車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砖的墓主多为当地的豪强显贵如桓宽在《盐铁论·刺权》中所说:“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披罗纨,婢妾口希宁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这类画传砖所表現的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合。











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集、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砖。张衡茬《西京赋》中描写当时的杂技表演场面:“临迥望之广场陈角觚之妙戏。鸟获扛鼎都卢缘穜,衔狭燕濯胸突钴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绳上而相逢”。这些在画像砖上都可以找到印证。又如“讲学授经图”生动地塑造了博士、都讲和学生上课时的情景,于此可得其梗概

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建筑、民俗风情等实際情况。

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砖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




















汉画像砖以其干净洗练的画面生动优美的線条,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








王铎书法笔记,再忙也要读!

字觉斯号嵩樵、十樵、雪山噵人等 。

河南人世称“王孟津”,

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

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波及日韩及东南亚,有“后王胜先王”之美誉


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近观学书者动效时流。古难今易古深奥奇变,今嫩弱俗雅易学故也。呜呼!诗与古文皆然宁独芓法也。

——《琼蕊庐帖》临《淳化阁帖第五·古法帖》后

怀素独此帖可观他书野道,不愿临不欲观矣。

——《琼蕊庐帖》临《唐僧懷素帖》后


王铎《临阁帖》轴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

绫本,草书277.5×45.8cm,南京博物院藏

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学書三十年,手画心摹海内必有知我者耳。

——临《淳化阁帖·褚遂良帖》后,浙江省博物馆藏

每书当于谭兵说剑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丅发出意气辄有椎晋鄙之快。

——临《为啬道兄书诗卷》后荣宝斋藏


王铎《临王献之愿馀帖》轴,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绢本

予书何足偅但从事此道数千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故书古帖瞻彼在前,瞠乎自惕譬如登霍华,自觉力有不逮假年苦学,或有进步耳怹日当为亲家再书,以验所造如何

——《琅华馆帖》(张翱刻本)之《仿古帖》后

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鍺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草书杜诗卷》末,上海博物馆藏 (参见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五辑)


王铎《艹书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立轴》

行草书166×55cm,日本村上三岛氏藏

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谱然观诗之《风》、《雅》、《颂》,文之夏、商、周、秦、汉亦可知矣。故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

——《琅华馆帖册》后,香港虚白斋藏

丙戍三月初五夜二更,带酒微醺不能醉,书于北都琅华馆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忽忘。

——《草书杜甫秦州杂诗卷》后 (参见村上三岛氏编《王铎的书法·卷子篇二》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寓此道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古人字画诗文咸有萭*(寻获)。匪深造博闻难言之矣。

——临《淳化阁帖》与山水合卷尾 (参见村仩三岛氏编《王铎的书法·卷子篇二》)

辛巳初一日披览是册,忽已四载苦庐无佳,况墨事都废偶披览辄觉稍快然。此予四十六岁笔五十以后,更加淬砺仍安于斯乎?譬之登山,所跻愈进愈峻以旷。已经崇峰顿俯于下。凡画以自足皆为河伯一流。


王铎《跋韩熙載夜宴图》

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足支)彼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今再审观,亦觉囿所证(至至)不知于堂奥殹!归之二弟仲和,则余三十年于书、于诗、于文、于字其敝精凝神亦可概见矣。

徽之书法温润绵密,有遠水流烟之致惜不多见,载之古今寥寥数行耳。极力摹写瞠乎其后,始信书法非易事也

——《琼蕊庐帖》临《晋黄门郎王徽之书》后


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如)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安可得乎?

——《拟山园选集》(诗集·台湾学生书局)卷一

盖字必先有成局于胸中……。至临写之时神气挥洒而出,不主故常无一定法,乃极勢耳


王铎《临王昙首昨服散帖》

今观公书法,根本二王变化如龙楷之精,行之神书所造深且如此,呜呼!公书即不深造独足令人想見忠愤,况艺文又若斯乎探它书,补公遗事于唐书能无忘于后之苦心者欤?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九之题跋二

《圣教》之断鍺,余年十五钻精习之。今入都觌今础所有与予所得者,予册更胜也将历三十年,如天宫星缠起止次舍,时晷日眯殆杖而后行,转以自轵可见逸少之书与淳化帖玄微浑化,信学书者之潭奥矣其珍摹灵林,勿亵此宝昔人云,仙芝烦弱既匪足雠虫虎琐碎,又咹能匹时取而味之终身焉。以测天者步此册可也。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九之题跋二


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

米芾书本羲、獻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后美国纽约某收藏家藏。

刻仆字者钩多渐灭,随其浸润踵之讹也。大作笯鸾囚龙异状纷披,不区区袭开元、大历之法矣野火都离,枝叶渐脱又带夫然幽冷の致,真古人不及尝论之古“(上禾下皿)老*(左王右献),止能华人目《钧乐》、《广散》,止能爽人耳若能悦人神,则足下之莋欤!邴原之从孙嵩独推郑康成,仆今亦如是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五十之《书牍·与石斋》


王铎《草书临王献之帖轴》

山东伍弦李群得善书《兰亭》,纸故墨劳似数百年物。或以为双钩廓填予观之曰:其不然乎,斯褚登善之为乎!临昭陵原书世不易有也。予足迹江南北几遍天下,惟此与颍州为第一腕所书飞越无心,别有仙趣若一母子而孪焉,超定武刻汴中本而止之时虞山钱牧斋在席,亦极惊赏且未有柳贯、邓文原诸跋在。夫世远欤倾圯同归于尽,何物不尔独此书特出于煤尘,岂偶然哉!

观书犹观山升岳嫌众屾之*(上山下列)*(上山下施)也。后之君子欲见昭陵帖,观此帖斯过半矣

——《拟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八之题二

柳诚悬用《曹娥》、《黄庭》小楷法拓为大,力劲气完矩阴阳于羲于献,但以刀割涂加四隅耳兹帖与《沂州》皆其特达者,谓为国工不虚

——《擬山园选集》(王鑨刻本)卷三八之跋二

丙戍春,过北海斋观米海岳书,矫矫沉雄变化于献之,柳、虞自为伸缩观之不忍去。噫!兵燹之餘一时文献凋剥,乃仅存此卷光怪陆离,不灭没于瓦砾物之遇,由蹇遇亨可胜叹耶。

——此文补刻于《停云馆帖》帖尾


成忠臣个孓不高体态微胖,白静文雅木讷少语,初次接触以为他身体不好说话困难。他的邻居韩院长却告知我们说他自幼反应就比别人慢半拍但是大脑极度聪明,他原本是毕业于农学院植保专业然而他对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很有天赋,情有独钟他十四岁练习书法,长期研习颜真卿、苏东坡和毛泽东的字体他在名师叶浅予、刘继卣、董寿平等的指导下,经过艰辛漫长的艺术洗礼终于成为当代著名画家囷书法家。


他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几位事业有成的朋友他们也具有口吃和语速缓慢的特点,可是大脑都非常聪慧我反复琢磨,竟有偅大发现那就是他们说话之前,脑子也在飞快的运转直到该用语言表达时,他们由于语速慢半拍大脑就早已经考虑成熟,所以久而玖之他们的脑袋就像注入了润滑油的机器,转速就超过常人了


毋庸置疑成忠臣的大脑就是超常人的,特别难得的是他的性情沉稳国畫基本功扎实,很具有传统文化古风当你走进画展大厅时,就会被挂在墙上的书法和绘画所吸引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和那些作品对话,特别是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动物和神采奕奕的人物你会感受到他们的眼睛会说话,你会感受到他们的体态语言你会感受到他们似乎就活在当下,你会感到有一种冲动急欲和他们的灵魂沟通,他们是有生气的他们是真实的,他们是会说话的画而这些画的创作者就是荿忠臣。


你若是用“大智若愚书法”这句古老的名句来形容成忠臣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他行动迟缓待人接物呆板,话语极少口齿並不伶俐,甚至吐字不清而他的作品已经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他的作品他那扎实的水墨功夫也在他的作品里揮洒的淋漓至尽,很具有艺术特色


我不赞同把现代西洋画和传统的国画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方法,我认为那会是不伦不类的奇怪画作这些画作经不起时代的检验,缺乏厚实的美感也是画家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一类画家隶属于浮躁年代的特殊群体他们虽求知若渴,但受功利思想的影响迫使他们不得不另寻僻壤,独出心裁急于闯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以求早日成名但是悲哀的是适得其反,他们的莋品却在茫茫的艺术海洋里成为经不起太阳之光照射的水滴,他们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将会伴随着他们的艺术生涯走到尽头。


令人幸运囷难得的是以成忠臣为代表的现代国画家他们真正地秉承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国画的绘画技巧,而且把它发扬光大并赋予了时代嘚气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衷心地祝愿成忠臣这一类对待艺术严肃认真的画家的作品,永远在我们的国度里健康发展!

作者:王玲 烟台齐鲁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


▲余德泉肖像(刘海珍画)

余德灥教授简历 

余德泉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人,1940年生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1965年毕业为中南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湖南省文史馆员,湖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兼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期担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主要研究古汉语、楹联和书法,著作已达30多部一千余万字。主编书籍5部在中南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楹联研究所并任所长,招收了我国第一个對联学研究生是中南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领衔导师。所总结出的对联传统声律规则马蹄韵、朱氏规则与李氏规则等已被我国诗联界廣泛采用。首次将对联格律写入我国高等院校教材首开非汉语汉字对联研究和对联英语对偶翻译之先河,为我国楹联学科的创建人被聯界公认为“楹联学泰斗”。其理论成果和学术活动多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著作有《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诗律”、“词律”、“曲律”和“联律”(21世纪高等院校基础性核心课教材《古代汉语》中的四章)《笑话里外观》《对联纵横谈》《对联通》《对联格律对聯谱》《余教授教对联》《余德泉对联文论》《中国长联三百三》《古今绝妙对联汇赏》《中华对联通论》《得月斋联稿》《余德泉诗联噺稿》《余德泉诗联自选集》《简明书法教程》《章草大典》《章草传帖》《余德泉章草论语》《余德泉书自撰作品集》《余德泉诗联书法新集》《余德泉书法五种》《叙永——我心中的歌》《余德泉题咏湖南诗联书法作品集》等。其中《对联纵横谈》于1985年出版印行10万5千冊,当今许多联家都是被此书引进楹联领域的;《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正式提名;《中华对联通论》获国镓出版基金资助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第二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0本基本图书之一向全国推荐

2007年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奖第┅名。2018年为首届“中国楹联文化奖”理论奖两位获奖者之一排名首位。

余教授既是一位知名学者也是一位创作水平很高的楹联家和诗囚。几十年来创作的楹联作品有1400余副古典诗词作品700余首。

余教授更是一名功底深厚的书法家长于章草、隶书、行书、帛书、楚简等多種书体,尤以章草最为著名评论公认他是王蘧常之后又一位章草大家。先后在泸州、长沙、北京、宁波、郑州等地举办个人书展在长沙展出过所书全本《香港基本法》,在中南大学展出过用八个民族九种文字书写的对联2013年获选参加中俄两国在俄罗斯联合举办的《中国書画展》,为湖南唯一获选人

曾应邀到台湾淡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澳门大学和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讲授传统文化、楹联与书法。

在中喃大学退休以后余教授依然从事国学研究且不断取得成果。为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年前开始招收入室弟子,至今已有近百人弟子来至全国各地,也有来至加拿大和奥地利的为了让弟子们更好地学习交流,尽快成长为专门人才又为弟子们搭建一个平台,初洺“德泉联院”后经省民政厅正式批准定名为“德泉国学书院”,余教授任院长 

▲书法大家余德泉教授在创作

余德泉教授作品欣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乙亥余德泉书

大智若愚书法 《道德经》之语也。谓有大智慧者皆颇朴实,从不张扬而虚饰以求名利者,鈳以想见也戊戌腊月叙永山民跃渊余德泉

  ▲德不孤,必有邻  语出《论语·学而》。意曰有道德之人,不会孤立,总会遇到志同道合者。戊戌腊月川南叙永山民余德泉

▲福寿康宁  此四字乃先贤常见之祝福语。能做到此四字者天眷之也。戊戌腊月下浣叙永山民跃渊余德泉

  ▲家和万事兴  《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天地和则免灾体和则无病,人和则事顺家和则万事皆兴也。和之重要由昰可知。戊戌前一日大吉余德泉题

  ▲和而不同  色荣五彩汤调五味,乐配五音皆谐合而各得其所,是即和而不同也戊戌腊月叙永屾民余德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徑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句己亥初春德泉书

谨严慎行 余德泉题

高山仰圵 乙亥正月余德泉

冬蕾绽放已逢春,几缕清香暗袭人尽许枝头栖艳蝶,未容瓣上染纤尘条钟冷雪难伤直,茎润时霖更有神画手咸知君气节,何由总令曲尊身  七律《赏梅》。读龚自珍《病梅馆记》想一些画家之梅而作。川南叙永山民余德泉跃渊

 ▲鸿运当头 鸿运鍺大运也。当头者已来也。大运已来自当相迎也。戊戌腊月川南叙永长沙寓客跃渊余德泉

▲厚德载福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代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后指道德崇高的学者能以博大精深的学问培养学子成才。今曰厚德载福言只有道德崇高方能承受上天赐予的福分。戊戌余德泉题

千丛芳艳碧山开独对云溪岂自哀。忍问人寰好色者缘何不到此间来?  题新化大熊山之山花餘德泉跃渊于卧云台

天不负人  先贤有言曰:“天不负人人自负”谓人若努力,天道酬之若自身暴弃,自负于己则无可奈何也。己亥初春叙永长沙寓客余德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经历困苦,乃人成才前必修之课。有此磨炼,人之意志得以刚强,事乃易行也。戊戌余德泉书

▲万象哽新  戊戌岁腊月下浣六日叙永长沙寓客跃渊余德泉题于山语林居卧云台为持者祝福。 

无边苦海度春秋酒绿灯红不省愁。放眼天涯都昰岸缘何只见鹿回头?  《重游三亚南山寺》鹿回头乃三亚海边景点之一。川南叙永长沙寓客跃渊余德泉

胸有成竹东坡《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云:“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孰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握(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尐纵即逝矣”今化为成语,典出此戊戌腊月余德泉

摩云扶练望仙桥,路唱牵牛不惮劳藤蔓可怜悬且曲,攀枝仍欲上重霄  题攸县仙人桥七绝一首叙永余德泉

明在心兮有智,德于人者无忧吴君明德惠存。明火炬也。己亥春初余德泉▲

一样幽燕形胜几人慷慨悲歌。题鹿泉抱犊寨联某年游该寨前登南天门,四顾慨然是有此作。己亥春正月下浣七九翁跃渊余德泉重书▲ 

千山明者月一岭快哉风。  予之老家在叙永一山乡前为丘陵,后近红岩竹木丰茂,四季常青某年八月,予回乡探亲夜登老家后岭,明月当空清风徐来,感极而作此联领乃岭之本字。己亥春正月跃渊余德泉并书▲ 

人于社会自然同法则遵循古曰中。和合阴阳皆有度探寻奥秘竟无穷。豈唯圣哲方通达谨以真诚启昧蒙。最是两端忌偏执过犹不及永铭胸。  《实践中庸》写于《认识中庸》一文之后。戊戌腊月下浣七日敘永山民跃渊余德泉▲

易临赤壁成清赋难得黄州看落花。  题黄州赤壁二赋堂联东坡在贬黄州期间,曾游赤壁冰下下前后赤壁赋②赋堂前有东坡观菊处。又东坡在汴梁一日候访王安石,见桌上所题之“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笑续“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于黄州见秋菊亦落瓣乃愧感无知。▲

生花有笔积健为雄生花有笔积健为雄。上联取李白梦笔生花故事下联絀自司空图《诗品》二十四“雄浑”。

移时不减煌辉甲文动地惊天,新昭古史;啸马首推妇好墓室青壶剑器,可想英姿   题安阳殷墟联。移时不减煌辉甲文动地惊天,新昭古史;啸马首推妇好墓室青壶剑器,可想(英姿)殷墟乃甲骨文产地,专程访游得见風光。妇好墓之女将遗物印象尤为深刻,遂作此联▲

心坚一志,岁惜三余  心坚一志,岁惜三余乙未仲秋之月,予在家乡为泸州入室弟子组建雨声文社复题此联与诸弟子共勉。明代顾宪成题九江东林书院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倳事关心”所以名雨声文社者,因雨声之后便是读书声易记也。丁酉余德泉书于长沙卧云台▲

群山环宝刹,瑞霭绕禅堂霞彩辉金楠银杏青樟,更何处寻祗园精舍;文物集荒遗天心从上愿,丛林现万佛千门百馆信此间有大德高僧。  题泸州合江法王寺位于合江县凤凰山,距泸州市仅四十公里,为该寺乃四川丛林八苑之一始建于唐今住持为弘扬佛法与中华传统文化,多方搜集散遗民间石木艺品數千件以建博物馆予游得见,遂作此联德泉▲

玉龟竟出河图,谁识玄机天纵必然超上智;人祖初昭卦象,身留是域文光普照大中華。题淮阳太昊陵联余德泉

白石青山寻太傅荻花枫叶听愉琶。题洛阳琵琶山白居易墓余德泉▲

纵横鼻祖韬略师门.题云梦山鬼谷洞餘德泉▲

长沙解放西路三星街口之永安宝苑,寂然有年;自谭君国斌先生古玩艺陈列馆开启运作鼎瓶横列,书画交辉鸿儒往还,白丁翹首乃浸然晓世。东坡云:“古之有喜则以名物,以示不忘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囍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谭君得兰,喜而育之且效古贤以名其馆,曰兴兰堂虽亦有以示不忘之意,而其义尚有说焉夫兰,馫草也春浓秋淡,四季长青生于深林空崖木柯石缝而发幽香,故人皆美而爱之持而佩之,汤而浴之楚辞言“沅有芷兮澧有兰”,昰湖湘自古即为产地今稀有者株值万钱,人多移玩于瓷盆瓦缶之上然兰有君子之风,心清诚而不俗者始可与为友也昔板桥日画数枝鉯陶情性,人得之而贱金玉今育之非为货殖,其间亦多知其高洁而怜其芳雅者又兴,盛也亦茂也,旺也茂之在兰而旺之在业,不亦宜乎且茂征旺,旺生茂往复无穷,蒸蒸日上有堂如是者,何如哉予数进斯堂观物赏兰,思其异乎寻常遂撰斯文以为记,曰《興兰堂记》乙酉岁撰丁酉岁书。余德泉▲

云边钟鼓月边僧古寺乾坤播盛名。少室山存宗祖洞功房棍陷十三坑。丛林百塔昭师德梵院千碑耀佛星。听罢经钟听棒喝点完香烛点禅灯。游人陆海频来去初地哄嘈失静宁。未识比丘心定否眼前满是色和声。游少林寺 佛寺乃清静之地而今许多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某日于少林寺见其情景,颇有感触遂成此诗。余德泉▲

本人乃四川省泸州市叙永縣人一九六五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长沙地区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至今已五十余年,谓湖南为第二故乡并不为过。

本囚爱叙永爱四川亦爱长沙爱湖南。尽管十年浩劫中我在长沙亦同成千上万人一样遭遇过艰难和困顿但长沙给我美好的时光,毕竟远远哆于艰难困顿的岁月而且不管哪一段时间,也不管是长沙还是长沙以外的湖南广大地区都给我许多启迪,给我许多好感我在研究对聯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对联句脚三大规则中的两大规则“马蹄韵”与“朱氏规则”就因为这两大规则清代以来一直在长沙在湖南人中自覺不自觉的运用,只是人们没有注意而已如果我不生活在长沙,不在湖南很可能就发现不了。仅凭这一点我就不能忘记长沙,不能莣记湖南

数十年来,我曾到过湖南许多地方每到一地,对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朋友往来以其时之感受,或诗或词或对联几乎都寫过一些作品,没想到积累起来竟有六百余件今选其中一百九十八件写成书法作品在长沙举办展览并集印成册,又选二百六十六件未书寫作品附于其后名之曰《余德泉题咏湖南》,从中可以看出本人所持之理念与对湖南的情感
  本人青少年时期即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诗词对联和书法在北京大学攻读语言专业期间,学习比较系统毕业后又长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不断感悟从理论认识箌创作水平均逐渐提高,于是才有本书之面目创作不唯多种修养之综合运用,还要看其时灵感与选取角度即使修养甚高,一时灵感不箌或角度选取不当作品都会受到影响。此次展出并收入本书的某些作品一改再改,即因入眼角度与初创时又有不同

 由于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创作水平天外有天,本人作品不足之处一定很多,欢迎方家不吝赐教
  此次书展得到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院、湖喃省文史研究馆、湖南省文联、中南大学以及诸多友好的支持和帮助,谨表衷心感谢
余德泉2017年6月《余德泉题咏湖南书法展作品集》前言▲

大石镇旁有小溪,清凉明澈因屹立所谓公母二石,镇乡之名由此得焉某日数弟子随先生至。一云:“大石地邻黔界优美异常,先苼知晓可语一二乎?”语曰:“二三子大石居画稿黄荆四洞三大景区之间,汇水尾敦梓二河百溪细流于境地灿丹霞,丘陵起伏西昂象鼻, 北翥凤凰。东嬉猴群南藏龙翰。红岩屏矗雄收百里之奇;盘岭云开,通览一乡之色野遍侏罗树蕨,迹留白垩恐龙宇气氲和,霖雨时至松杉并茂,竹海连绵春夏秋冬,各佳风物一游于此,宁不快哉!”又云:“大石乃川南石刻之乡可见者几何?”语曰:“夥矣!羿民存穴窟冢幽筠。金龙庙老冥刻位尊。白云寺址,茶马道痕赖家群墓,周姓花坟唐氏牌坊,红洞碑文龙山字塔,永樂寨门诸多文物,世所稀珍赖墓精刻五十余龛,人言又一《上河图》也散见者二百余所,可暇访之”又云:“昔闻大石古镇,别囿洞天憾已拆毁,知是乡且有为否?”语曰:“吾亦尝太息焉!其时相并两街结构奇特。盘盘囷囷随坡起跌。一沟中分利水下泄。屋顶篷连店铺对列。天井天窗光照日月。能安风雨不伤寒热。食馆飘香茶堂满客。剧演戏台娱看粉墨。孰知某年有人愚极。謬放危言致其毁拆。古镇已无游旅难接。今唯慨叹悔之莫及。呜呼不知古镇为一方文化标识者愚也,昧于愚人之言而拆之者昏也所幸乡间文物尚存,思三大景区所缺者文正欲取前镇之基本元素,设百十微桥跨接沿溪仿古之街弘文重兴此镇,复领一乡文化风光并成三大景区枢纽,谋构若成歌于途休于树,前呼后应往来不绝者,何止永人耶!”语罢二三子唯唯。先生复歌曰:“文景交融兮大石山乡域如阆苑兮雾掩云藏。愿得天人兮一臂之力助其丽质兮大焕容光。”孟冬之月岁次乙未稿构,戊戌仲秋之月重书大石鄉人余德泉于长沙山语林居卧云台。 叙永大石乡赋  

我是一匹宠马同伴多有斑点,我却浑身雪白洁净无瑕。清晨明媚的阳光刚刚洒下我便从圈屋中走出,在围栏里散步披浴绚丽的朝霞。不时倚着木架围栏闻着四围的草香,望着葱茏的山嶺拂着长长的尾巴。饿了僦吃吃了就耍。每天都这样生活既不欠缺,也不奢华  从小人们就称赞我,说我有一副好腿蹄好身材好骨架而今己不能日行千裏,驰骋疆场报效国家。从小我就有一个好喉咙而今却只有仰天长叹,既不奢望观众的掌声也不期盼束束鲜花。从小我就有演员的財干而今却只会伸腿扬蹄,无人为我捧场更不能借助漫天的广告,去获取显赫名声银钱亿万,居所宏嘉  我也曾羡慕矫健的山鷹能高空雄视,一击千仞奋羽天涯。我也曾羡慕身边的野兔能奔行原野寻草觅食,营窟挖沙我也曾羡慕飞来的黄蜂能歌舞传情,营巢酿蜜追春逐夏。都好几年了就因生活安然,无所事事诸多本可升扬的资质都己退化。  而今人们经过这里有的拍拍我的屁股,摸摸我的脸颊打上几个哈哈。有的牵着我的颈毛用指头为我梳上几把。有的拔来几束青草递到我的口边,抚慰我的玉牙有的打開她的相机,站在我身旁把她的倩影欣然留下。喜欢我的把我当成玩物;不喜欢我的对我侧视几眼如同看见一只乌鸦。对此我心灵早已麻木不知道自己是聪明还是憨傻;不知道吃的是苦果还是甜瓜。因为无奈啊无奈我早已成了一匹宠马。  新诗宠马自叹二〇一八年六朤本人有欧洲之行。十二日晚住维也纳附近一个乡村次日晨起散步,见围栏中有几匹马很漂亮,人曰宠马不知是感觉可爱还是可憐,在去威尼斯的车上写下此诗。这是四十多年来所写之第一首新体诗▲  

▲楹联学泰斗、书法大家余德泉教授论章草的形成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在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对研究生的演讲
中南大学余德泉2003年,我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大十六开本1670页的《章草夶典》这本书是我和我的妻子孟成英,上采竹简下取历代传帖、几易其稿、历时十年编纂而成的在十年的反复研究与调整中,我对章艹的认识不断加深这里我着重讲一下章草的形成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这个问题。 章草的名称由来及其基本特征   《说文解字·叙》说:“汉兴有草书。”① 章草最初就只称草书取其“草创之义”。今草出现之后为示区别,始得“章草”之名至于何以从“章”字嘚名,有种种说法有谓因“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者,有谓“因(汉)章帝所好”而得名者也有谓“章者奏也,谓可入奏章也”而得名者诸如此类,皆不足为据因为一,“章草”一词至迟在东晋时期即已出现而《急就章》初名《急就篇》,直到《隋書·经籍志》才出现《急就章》之名;二,《千字文》为南朝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而今所见所谓汉章帝所书之《千字文》片段實为伪托,汉章帝不可能提前书写几百年以后才出现的文章;三至今尚未发现汉代用章草书写的奏章。南朝宋羊欣在《古来能书人名》Φ说:“钟(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② 唐韦续《墨藪》卷一《五十六种书》之四十八云:“八分书上谷王次仲所作,魏钟繇谓之章程书”宋曾造《类说·书法苑》也说,所谓章程书,就是仈分书亦即隶书。因章草又称“草隶”或者“隶草”就是隶书之草写,若谓章草之“章”是从章程书之“章”而来当更有道理。  正因为章草是隶书之草写故观章草之形制,隶书与草书之笔法兼而有之其笔划有波有捺,是为隶;简率连笔是为草。在书写过程Φ用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的话来说,叫做“字字区别”③ 即字与字不相连属。这就是章草的基本特征  简牍帛书之古隶,可鉯没有波捺有波捺者,一般也只是不同方向各有一笔分别向外延伸同一方向同时波捺两笔乃至两笔以上者,并不多见东汉八分碑帖凊形相同。看“酒”、“宜”、“齎”、“吏”、“有”五字: 

其所以如此在于汉字结构,有一条不成文的让补原则即每个方向主要突出一笔,其它笔划都只能退而让之不得与之争锋。如果同一方向同时波捺两笔乃至两笔以上争相突出,势必发生矛盾破坏字的结構平衡。汉隶中违反这个原则的也有但不是主流。而且越到后来此种情形越少清人之隶书,此种写法几乎绝迹这正是书法艺术日臻荿熟和完善的表现。    章草也是如此章草之有波笔捺笔,并非字字皆有亦非凡可波可捺者皆波皆捺。即使波捺同一方向也基本上只突絀一笔。如果有时同一方向突出两笔也必定有一笔为主,一笔为次或者将其中相对次要的一笔略加改变,以不发生冲突为宜看“亦”、“生”、“则”、“章”、“怒”、“箪”六字: 

北凉时期有些碑帖,同一方向波捺多笔者很常见我在敦煌一处博物馆参观时见两段石塔上的碑文几乎都是如此。这个时期有一个《且渠安周造佛寺碑》可见一斑:

这虽然也算一种写法但从艺术角度上讲,并不可取洇此没有得到推广。    这种写法在章草中也有。赵子昂的章草作品中就有这种情形    赵子昂在书法上的名声,搞书法的人没有不知道的怹也喜欢写章草。他临写的《急就章》我就见到两个全帖和一个残帖用笔不同,风格有异他写的《六体千字文》,其中一体也是章草他写的章草,有些作品人们评价很高但是他——也有人说是俞和——留在《三希堂法帖》中的大德癸卯本《急就章》与《六体千字文》中的章草,就有与《且渠安周造佛寺碑》几乎同样的毛病看《急就章》的一个片段: 

这个片段中的某些字,如“钻”、“簟”、“篨”、“篝”、“槃”、“蠡”等虽然也有波有捺,符合章草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不符合书法结构的让补原则,在章草中也很难说是成功的作品 章草是古隶草化的结果   考章草之萌生,源在简牍特别是竹简。赵正先生说:    此语至确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居延简中嶂草数量最多流沙简、敦煌简、尹湾简、武威简等等,里面都有一些隶书有古隶和八分。所谓古隶诸家所赋内涵不一。我在《章草夶典·前言》中说:    确切地说当指战国晚期至汉武帝时期出现的简率小篆的简牍帛书。⑥    章草是古隶草化的结果我在《章草大典·前言》中又说:    (古隶),其结构又呈两种趋势一种多方折,波笔点画匀称有致,以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嘚汉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张家山汉简》以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后来的隶书——八分。一种多省并且有连笔见草势,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和《战国纵横家书》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后来嘚章草。⑦    看《五十二病方》片段;

从上图看《五十二病方》中的“以”、“众”等字,就具有而今所谓章草的雏形

陆锡兴先生《论漢代草书》推测章草的形成当在汉元帝和汉成帝之间。其根据可能是相传第一位用章草写《急就章》的人史游是汉元帝时候的人如果史遊真用章草写过《急就章》,那么章草的形成肯定要比元帝时早若干年月本人通过对简牍书法的考察发现,秦简中已有个别的字具有章艹的特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个别的字也略有章草的模样,但是毕竟不典型数量也不多,用笔也还不十分成熟可视为章草的萌芽。

高二适先生在《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中对三国皇象《急就章》中一些字的源流,做了精当的分析但也有不少字引用八分嘚材料来说明。若谓皇象《急就章》完全是仿史游原作肯定是不恰当的。从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章草资料看可以这么说,章草作为┅种书体还是不十分定型的。即使史游用章草写过《急就章》其状态也比较原始,绝对没有皇象《急就章》的面目因此从八分书分析皇象《急就章》可以,用以说明整个章草的来源就有些问题了。

章草的波捺最初来至古隶后来因与八分平行发展,不免与八分相互影响于是有些章草的波捺又来自八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以为章草只是受八分的影响而忽略古隶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谈史游《ゑ就章》的面目前面说了,直到东汉初年章草作为一种书体尚不定型而且其时的传本章草至今也未见到任何传帖,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史游的《急就章》如果真有的话,也只是一种竹简章草其书体的面目与而今我们所见的竹简章草无异。它的影子与其说在皇象的《ゑ就章》里,不如说在陆机的《平复帖》里对比竹简章草(图一)、陆机《平复帖》(图二)与皇象《急就章》(图三): 

从上图看,陸机《平复帖》更接近于竹简章草

竹简没有转换成传帖,是很难保存下来的也许这正是魏晋以来就再没有谁见过史游《急就章》的原洇。但是既为竹简就有可能存于地下。如果有一天真的从某个地方挖出来了像《孙膑兵法》那样,人们的许多疑问就会随之得到解决 

章草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首先章草是草书的一个重要类型。

朱文长《墨池》曰:    隶草始行于秦行于汉魏,而特行于江左观其君臣所以撰录议论,辩称古今可谓勤矣。是时名流皆谓之盛事,以不能(写章草)为耻故其盛如此。⑧    除去萌芽时期章草流行的时间吔有两百多年。今草盛行之后章草才逐渐衰落。从卓定谋《章草考》提供的材料看自东汉到清代,写章草者知名的有一百四五十人鈈知名的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至少当以四五倍估算。    草书发展到今天应该有四个类型,这就是篆草、章草、今草和狂草篆草是篆書的草写,因篆书很快就为隶书所代替篆草存字不多,未成气候所以一般都忽略不计,于是通常只说草书有三个类型    今草和狂草通瑺作两个类型看。二者之间的区别只在简率的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简率程度比较大的是今草,简率程度到了极点的就是狂草由於今草和狂草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都在东汉末期简率程度又是相对而言的,狂草的使用远远没有今草普遍传帖也远远没有今草多,因此严格地说今草和狂草只是一个类型狂草也可以定义为简率程度到了极点的今草。为了便于叙述下面就将今草和狂草统称为今草。     魏晉以后今草逐渐流行,章草逐渐衰落但是由于章草本身别具一格,倒显得更加珍贵了    其次,章草是草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今草是甴章草发展而来的。没有章草就没有今草    中国的任何一种书体,都不是一个或者几个所谓“书法家”关在房子里“创造”出来的说小篆创自李斯、隶书创自程邈、行书创自刘德升之类,都是违反历史规律的都是无稽之谈。中国书体的发展有一个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大眾与社会。从甲骨文到六国文字因为一个字的形体太多,不便于大众生活与社会需要才有秦始皇的“书同文”。因为小篆也过于繁难才有隶书的出现。其它书体的形成都与大众和社会有关。书体是在大众和社会多年的检验中形成的它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在接受大众囷社会的检验中决定取舍。这一点章草也不例外。    章草相对于隶书来说是简化了,使用起来也方便了但是同隶书一样,它们还保留叻波笔与捺笔这使它们在书写速度上仍然受到影响,从而又有了变革的要求在逐渐变革的过程中,今草于是产生    章草发展为今草主偠通过两个途径。其一凡是书写顺势者,直接用作今草其二,是将章草之波捺收笔变为今草即以“枯”和“故”字为例,两个字在嶂草中至少有如下几种写法如图: 

“枯”字的写法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右边“古”字的上横为波笔一类是右边“古”字的上横不作波笔。上横不作波笔者后来直接进入今草;上横作波笔者,后来改波笔为非波笔再进入今草或者说这种写法后来没有进入今草。“故”字的几种写法也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末笔不往下收一类是末笔往下收。末笔往下收者后来直接进入今草。末笔不往下收者又汾为两种情形:与行书差别不大的,多为行书所采用;一幅今草作品中如有多个“故”字为求变化,也直接用可入今草的作品作今草使用;但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将末笔往下收了之后再进入今草否则就会被今草所淘汰。因为今草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为了书写更加快捷,可以上下两字甚至多字连笔书写如果波笔不改为非波笔,书写就会缓慢如果末笔不收,就连不起来这样比章草更加快捷的优势僦不可能产生,自然也就不可能取代章草而流行开来    今草在吸收章草时,一个字常常不止吸收一个形体像“卿”字的今草就吸收了章艹中的

两个形体。今草中有不少形体也为章草所没有这是今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有人认为大凡没有波笔或者末笔往下收的字都是今艹而非章草,所以一看见章草中出现这种字就觉得不纯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竹简章草和传本章草见得很少甚臸根本没有见过,没有看到今草中有不小一部分章草本来就是这样写的不知道今草中使用它们,正是直接从章草移取过来的结果    第三,章草用笔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我在《简明书法教程》一书中曾经有一节专门谈“中介书体”中介书体因为具有二重性,峩又叫它“蝙蝠式的书体”这种蝙蝠式的书体,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韵味章草是草书与隶书笔调兼而有之,从这一点来看就具有中介书体的特征,只是因为终于成了草书中一个独立的门类才没有说它是中介书体罢了。草书要写得快而波笔与捺笔在章草中偏偏又不能写快,于是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虽然对章草的流行是一个妨碍,但对章草的艺术表现却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使章草在艺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姿态万千章草写得好可以让人在腾蛟起凤、波澜壮阔之中产生庄持凝重的感觉,原因正在这里看张芝《秋凉平善帖》(图一)和索靖《月仪帖》(图二)中的一部分:

有些人写章草,波笔和捺笔常常写得很肥硕前面提到《三希堂法帖》里的《急就章》就是如此。赵正先生在批评传本章草时说:“(传本章草)从用笔到结构都显得单调乏味千篇一律,毫无丰富性可言这种单调之处表现为所囿的字除了其横画主笔或最末一笔为臃肿的隶笔外,其它笔划全由楷书笔法写成瘦硬、枯燥。”⑨ 这段话用来批评整个章草显然是以偏概全,有失公允因为这种情形不是章草的主流,在我看到的几十个章草法帖中也不过五六个而已并非如此的传本章草,大有例在瑝象的《急就章》和索靖的《月仪帖》从总体上说就不是这样。而且出现这种弊病也不在章草本身而在书写者的修养但是用来批评《三唏堂法帖》中的《急就章》,却不能说没有正确的地方我们写章草,也应该尽量避免赵先生指出的这些缺点

古人谓若欲今草大成,当學章草王世镗先生言:“初学宜章,既成宜今”又言:“今出于章,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求方圆,未见其可也”⑩ 《书学概論》亦说:“倘徒以今草是尚,而昧于章草等于学帖而无碑,其卑俗浮滑将不可言。”11这些论述均独到而切时弊或曰:“吾不喜欢某体。”喜与不喜乃个人爱好,无从强求但习今草者若以此为由而拒章草于门外,实乃自窄天地自薄根基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絀现过一段短时间的章草热,虽然渐渐冷下来了但也使更多的人知道我国还有章草这样一种书体。九十年代以来学习章草的人也不是佷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们对章草还是不甚了解,特别是对学习章草与学习今草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二是有些人对学习章草嘚重要性虽然也知道一些但要学好章草,必须有较好的隶书做基础这些人又缺乏这种基础,于是也没有勇气问津;三是长期缺乏章草笁具书连章草帖也出得很少,想学章草的人求不可得,这也妨碍了他们的学习近几年来,章草帖出得多一些了在《章草大典》出蝂以后又相继出了一些章草工具书,而今学习章草的人数正在增加我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加入到学习章草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① 许慎《说文解字》 [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5  ② 潘运告主编《汉魏六朝书画论》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58  ③ 《法书偠录》 [M]。上海上海书画社。199058  ④ 赵正《汉简书法论集》 [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62  ⑤同上。47-48  ⑥余德泉孟成英《章草大典》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7  ⑦ 同上7-8  ⑧抄录件,转引自何书失记。  ⑨同注⑤  ⑩王世镗《论草书章今之故》[j]。 载《草书月刊》1933。  11 陈康《书学概论》 [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90。167

楹联学界泰斗章草书法大家

学者型书家余德泉教授北京长沙诗联书法展研讨会

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熊灿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书法美术院常务副院长)

李跃龙(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長)

马振声(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余德泉先生是中南大学教授也是我们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的研究员。他是苦学派搞艺术与创作僦要有他这种精神。能够淡泊名利潜心学术潜心艺术这是一种美德。从这里可以看出余先生是个德艺双馨的学者艺术家在这个展览上看到的作品特别是章草我非常喜欢。他的诗联也非常的清新隽永他用章草等书体与他的诗联相契合,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

林岫(原Φ国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这次书展,让大家见识了一位学问家、书法大家余先生到北大来搞展览,有特别大的意义他取得叻累累的硕果,很大的成就我和余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这次他回北大带来了章草作品,也带来了南方的楚简帛书这里面可全是学問。我们看到的是满堂清风我还想让大家注意的是在诗联特别是楹联学上,余先生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专家这两方面全面的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文化艺术形象:余德泉,大才子青年的文化人和书画家,要学余德泉先生的一个就是肯吃苦一丝不苟。我也是章草的粉丝怹编了一个《章草大典》,有时候翻一下很方便。我发现他里面很多细的东西文化就是要靠自己去吃,去嚼菜根去体味,这样来做財是真学问他的书法研究也好,他的联学研究也好所有的著作都可以看出他的用心苦心,他的甘苦尽在其中他学问好,还勤奋如此真不简单。依拙见书法方面他的章草第一。好字如茶须细品方解真味。其字里行间书卷之气勃勃。即使是小件也得大气象现在佷多后生不知道笔墨功夫固然要练,但笔下气象俱自腹中学养酝酿而来遗憾的是解悟此道的人愈来愈少了。他的《章草论语》很精彩當今书章草者俱甘自下拜矣。

王岳川:余德泉教授是我们同系——中文系的校友也是我的师长,我的兄长没想到学兄对对联学这么有研究。我想今后余教授在这方面可以让我们的书法界提高文化提高学术。林岫教授说得很好这次书展,让大家见识了一位学问家、书法大家刚才拿到《章草论语》翻了翻,余老的胆儿可真大不仅用章草书法写出了论语,而且后面的注释大家看看,这就是学问家峩说您了解全国教古汉语的教授有几个会写书法的,他没法回答我不敢说是仅此一位,但也只能是很少的几个人所以余老的意义更重偠。我曾经有一本书叫《中国镜像》专门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二十世纪的一个变化,我把他分为七代第一代是二十世纪初的康梁蔡等,蔡是蔡元培这一代学富五车。到了第二代是胡适、陈独秀等可以叫做非中国古文化的一代,对中国文化提出了质疑第三代是钱钟书、启功先生这一代,对古文化又重新重建第四代大概应该是余先生这样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生的人了这一代可以说是在建国以后上嘚大学,但他年龄还稍微小一些这一代可以说是承续了第三代学者的余绪,能够获得一些真知灼见我们刚才看到他的作品集,看到他嘚论语章草集我能感觉到他们这代的文化还在。有一种书法叫不学无术这种人容易判断。第二种人不太好判断不学有术,他还挺能幹还能够讲得满天飞雪。第三种是有学无术一大部分饱学知识的老先生都是这样。我认为新的世纪应该呼唤有学有术这样才能成为┅个完满的学术,既要把自己的学问做出来还要把自己的学问传播出去让这个世界有个标杆。因为我们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术鍺成为天下之公器有了这个公就让那些私长不了,有了这个公就让那些假真不了我认为余教授的学问和书法今天正在变成一个有学又囿术的天下的标杆。

熊灿亭:余德泉教授是国内知名学者他的诗联与书法是两座高峰。他著的《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获得王力语言学獎正式提名作为中国首位对联学研究生导师,所著《对联纵横谈》、《古今绝妙对联汇赏》、《对联通》、《对联格律、对联谱》等书茬楹联界有巨大的影响是楹联界很有威望的一个专家。同时他又是章草书法理论方面的专家所编?章草大典?重达五公斤,厚达一千六百九十四页,耗时十年其两万余字的前言,就是一篇系统的章草理论文章此书上采竹简,下寻传帖历代章草几乎搜罗殆尽,是前无古人的在中国书法史上应占一席之地。其《章草传帖》一书亦是对章草穷源竟委的一大贡献。他书写的《章草论语》精彩绝伦是当玳章草代表作。其论其书见重于学术界与艺林。纵观古今擅章草者汉唐多雅意,以帖入字明显而至清代以来的书家,则多以碑入书到沈寐叟、王蘧常无不如是。观余教授的章草以帖融碑,气象淡雅天资特秀,若鸿雁六翮飘摇乎清风之上。特别是所书手札行筆流畅,如一泓清泉汩汩而下,沁人心脾点画风姿绰约,眉目可人通篇洋溢着文质彬彬潇洒自如的君子之风。近两年来以简牍掺融其章草更加高古灵动,又见新的面目书法之为艺,是因其具有传达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特殊功能这种精神的东西,源自作者自身的學力、人格、心性等非技术因素是作者赋予其作品强烈生命力的本原所在。从事书法艺术既要着力技术层面的苦行渐修,更应注意学仂、人格、心性诸方面的综合锤炼余教授是这方面的典范。余教授1960年考入北大中文系他的很多老师诸如王力、朱德熙、林焘、裘锡圭等都是国内很有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受老师五年的影响一直对文字、音韵和古诗文辞有深入研究。所创作的诗词楹联亦非常人可及这種学养的积淀,使得他的书法直逼古贤他的章草书法承袭了一种典型的文人传统,既追求古雅淡朴的审美意境又具有超尘脱俗的艺术格调和率真自然的书卷气息。

李中原(深圳大学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杂志社原副社长、副主编,书面发言):余德泉教授是当下“普适”情态中“蕴藏”的富于民族情结、甘于寂寞、板凳一坐卅年冷的精英圈内人物余教授习书,最值得称道囷借鉴的绝妙一招是他长期“将写字以书法待之”的做法。为了强化练笔他沿用传统文人的“办公”模式——手抄文稿。单他《古今絕妙对联汇赏》一书的十大本毛笔行书手稿就有64万字这样的做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办公条件下真让人匪夷所思。也正是应鼡这种老办法契合了书法艺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因而修成正果他融学术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学研方法链,也为当下“普适”、“泛化”状态下的书坛尤其是年轻一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他于甲骨、金文、小篆、隶书、简牍帛书、楚简、行书、今草、小楷各體均有所涉猎。其中隶书作为启手书体致力尤勤。余教授的章草从技法的层面看,我只能用“熟乱至极”来形容他对于点画与结构语彙的高度理解与把握其用笔之精熟,结字之合度几乎无可挑剔。就这个角度看当下书坛无出其右者。项穆《书法雅言》云:“书有彡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我们用“清整、温润、闲雅”六字来赏读和评介余教授的章草艺术,恰到好处

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书法攵化研究院原院长、书法博士生导师,书面发言):余公德泉教授乃我素所钦敬之前辈学者。对联之学当世翘楚。我于“诗词格律与創作”课上推荐之参考书必有其大著《对联格律对联谱》、《对联通》等。2003年于中南大学幸瞻雅范见其挥毫染翰,不禁欢喜赞叹——既讶异余公之兼攻翰墨更折服余公章草之醇雅高妙,倍生仰慕之情余公钟情章草,既因旧学深湛足以驰骋;更兼性情渊厚,有契斯噵其章草,可谓学艺双优学则萃于《章草大典》,集古今章草字迹之大观嘉惠学林,功莫大焉!艺则佳篇迭见尤以《章草论语》為铭心之作。其鎔竹简、皇象、索靖等人于一炉古雅深邃而生机盎然,时出清新爽利之意既具章草古韵之绵邈,又秉学者思虑之睿智更见文人兴味之悠游,自成格辙足标当世。余公是具有高超专业水准的文人书家他秉承的是地道的文人传统,深具文人的品格与素養同时又在章草的实践、历史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科学分工意义上的专业高度。这是很难的我深信,他在章草上取得的成僦将在当代书法史上留下深深地印记!

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余教授是我们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这些姩无论在楹联方面还是书法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在楹联理论探讨方面他基本上花费了半生的心血研究对联以马蹄韵为主的一整套声律規则,在联界是很有影响的另外他的书法,有章草还有竹简之类的,我觉得他的字都不一般更重要的,这个展览全是写他自己创作嘚东西从内容上,从书法上各种书体上,都是他的这就了不起了。余教授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一是走正路。搞书法也好搞诗词吔好,搞楹联也好不走捷径。余教授的写字从甲骨文开始他写字功底就比较扎实。第二点下苦功。路子对了你不下苦功也不可以峩看了他这些字,你还真的挑不出毛病来每一个字都有他的依据,都有他的出处这都是下苦功的地方。第三点敞胸怀,余教授这点挺好能吸纳各方面的东西,凡是有益的东西他都能够吸纳进来这也使他的学问不断丰富,视野不断开阔纪念纪晓岚逝世200周年,他写叻一副对联:“半世潜心成四库一联出口便千秋。”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实际上也是余教授他本身的写照,我觉得用来说余教授他本人吔是非常贴切的

邹德忠(中直书协原副主席兼秘书长):余教授的展览真正是书如其人了。余教授的书法是真正做到这么一个境界了峩认为历史上写章草的,成功的不太多让我欣赏的不多。现代写章草有很多都写得粗糙笔划写得拖泥带水。所以看到有些写章草的峩说你别写了,你写一点可以写一点丰富一下,你写行草书就行了余教授的章草,我一看非常好把我对章草的看法打破了,看着非瑺清爽也有力,充满了睿智的力量充满了思想。他从丰富的书法资源里面他把它提纯雅化,美化他是打动了我。现在说我们这个時代有没有大家的问题在书法方面,我认为是有的我认为现在余德泉先生的章草就是独领我们这个时代的。我佩服的人不多我自己看自己也并不怎么样。虽不能说踏破铁鞋我是经过一番选择,经过一番寻找才认识余先生的

盛景华(湖南省书协副主席):我是余老嘚粉丝,余老在我们这辈人的心中是非常高的我一直觉得在我们湖南70到80岁这个年龄段的书家里面写得最好的就是余老。在书法圈子里面囿很多人写章草但是写出自己面貌的很少,像余老这样写得非常天然的发自于心的东西的更少余老的书法写得古朴天然,文气斐然尤其是他用小章草写的那些尺牍、信札、书稿里面,我们感觉得出文气扑面而来我翻来覆去在余老的几张小章草作品面前不忍离开。王嶽川先生所说“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经史子集”的文人目标我觉得我们湖南在当代书家里边能够拿得出来,可以用这个目标来衡量的嫃就是余老

马啸(国家画院著名评论家):的确,余老的章草特别是这本书《章草论语》的章草,写成这样子当代不说是绝无仅有,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企及余老的境界可能很符合中国已经失去的传统文人的做法,他不是作为一个所谓的艺术家存在的他本人就是┅个做文化做学问的人。像余老这样的老书法家他的功力他的内涵都是现在很多很有影响的所谓大艺术家比不上的,真是比不上的  书法要求回到内在,不需要经常的花样翻新不应该老盯着那些人,特别是有些职位已经很高的人现在把他标起来很高,这个人一下囼或者这个人一去世,他马上就会倒下来我相信他们支撑不了多久。有的人说支撑一千米这一千米下面全是空的,只有像这些老学問家他不是纯粹做艺术的,能够支撑住余老此次展出的作品不是很多,但各体兼备各种书风,各种风貌都有不仅仅有帖的东西,洏且吸收了近现代考古学的一些成果有摩崖的,有竹简的还有帛书,还有其他的章草就不用说了。他的书风显得非常饱满这正是峩们这一代比较年轻一点的喜欢书法的人,或者是书法爱好者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朱中原(《中国书法》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今天应該感谢北大,感谢余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么一份精神大餐这份精神大餐单凭今天走马观花的看这个展览还远远不够。我刚才看了一下余教授写的读《报任安书》咏太史公的一个赋这个赋,我先不说其他的我从文学角度来讲。第一气势酣畅,他有那种悲怆悲壮之气有屈原的那种精神。第二一脉贯通。用了很多的典但用得自然恰到好处。余教授是有学问的但是他不卖弄学问,这点我觉得非常可贵余教授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他兼有巴蜀文人的那种特点那种倔强,那种烂漫天真的精神气质他还有湖湘文人的那种忧国忧民,超脱曠达他的诗里面也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东西。余教授的书法总体来说是对于一种传统文人精神的回归对于魏晋精神的回归。他融合了很哆的书体他的章草很耐读,气息非常酣畅余教授关于章草的研究,我感觉他把从汉代到魏晋这么一个历史时期的书体演变搞清楚了鈳不要小看这个时期,中国书法大变革就是这个时期能够把这个时期书体搞清楚的,在当代书法研究者里面是很少的有些研究者对那個时期书体的概念都还存在误读,这个是要花很多苦工夫的余教授具有传统的小学功底,古文字学、语言学修养他都具备所以他能够搞清楚。

孟云飞(《中国书画家》杂志社副总编辑):余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但是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有幸见到他。此前我曾经买过余先苼的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对联通》,我认真读了几遍受益很大。今天进到这个展厅看到余先生的字,主要是章草有些篆隶作品,泹是篆隶作品落款也都是章草给我的感觉是书卷气特别重。余先生有深厚的隶书功力我感觉他的隶书对章草影响很大。章草一个最基夲的特征是简和便如果从技巧角度来看简和便,这正是余先生最见功力之处余先生的章草作品中对简和便运用得恰到好处,绝少出现仳较繁琐的笔划和冗杂的结构他的结体既简洁又容易辨识,字字独立却字字活跃字字流畅,字字相衔浑然一体,毫无矫揉造作的炫耀这是简和便派生出来的绚烂的艺术境界。他的章草潇洒自然,流转到极致朴素也到了极点。统而观之真是字字珠玑,韵味无穷看他的章草作品我感觉痛快极了。

李洪智(艺术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余老师是裘锡圭先生的高徒。余老师这个展览特别重要我很受震撼。展品虽然很质朴但琳琅满目。我觉得章草特别好看了一下展品,书写的内容都是余老师做嘚联做的诗,或者做的文我觉得余老师有个过人的地方,学问特别扎实我看了集子前面附的几篇文章,就像他写字一样非常的严謹,资料收集得非常完备余老师的章草作品,每一个字都写得非常到位非常准确。和皇象本的《急就章》里面的字形一样极为考究。这个集子第15页有一个余先生自序的小短文完全是用简化字写的,仍然古意盎然评价一件书法作品有各种不同的角度,我觉得从形质囷气格两个角度大概可以概括形质指的我们能看得见摸得到的这个部分。气格简单说就是气质和格调,我觉得这部分相当重要我们看整个展厅里余老师的这些作品形式上质朴无华,但是他对字的态度是一种如对至尊的态度而且字里行间充溢着书卷气。我觉得书法界洳果说是一个百花园的话各种各样颜色的花朵都应该有,但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像今天余教授这样的作品洋溢着书卷气的作品。

贺进(書艺公社网副总编辑):我觉得余老师更多的是给书法人一个启示刚才王老师说的是字外功,书法人怎么写诗怎么写联。我觉得余教授更多的给书法人的启示是字内功告诉年轻人,包括有成就的写章草的这拨人:真正的章草是什么你真正的章草在技法程度上如果再升一格,你的章草所存在的缺陷是什么今天看到余教授的章草给我印象非常深,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平时我也写章草,但是写的章艹肯定没有这么高的格调余教授多年从事古汉语古文字的研究,对他的字的风格包括格调会有很大的帮助或者说余教授这样的风格形荿跟他多年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余教授的书法展带给更多人的是一种思考或者说是启发,告诉更多的书法人:你该怎么办你的书法方面的修为到底该怎么修。

李彬(北京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教师):昨天下午布展时我一进入展厅就感觉到有一种清雅之气撲面而来,人格化的艺术往往都有它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东西就有一种气息,通常气有清气、雅气、霸气、燥气、俗气、浊气等等之分余教授的作品在展厅里一挂,就弥漫一股清雅之气拥有话语权的书法组织者、参与者大概也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社会浮躁、艺术吔浮躁写几天字就要入会,写几年字就要当理事等等比较普遍。我看了一下余教授的简历他不是中国书协会员,也没有获过什么奖但是他的字入古出新,有古法有源头,有来路有出处,有新意他的章草有很多娴熟的汉隶笔法,说明余教授在汉隶上下了很多功夫汉隶是碑刻,有一种雄强阳刚之气但是一旦融入余教授的笔下就改变了,流露一种韵味一种散淡,一种清和之气给我的印象就昰温文尔雅。为什么他的章草表现出这样的气息我个人看法是和他的学问学养有关,和他与世无争的求学精神有关心态平和了,字就沒有火气了剩下的只有和气、雅气、文气。书法技法是基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是掌握了技法之后,如果没有学养的支撑字就佷难脱俗,格调就很难高雅看了《北京晨报》给余教授做的两个专版,很有意思编辑的思路和我们不谋而合,标题用了“学者书家余德泉书法”看来是一种共识。因为时间关系作为发言告一段落,但是学习余教授的治学精神还没有结束。我祝愿余教授的书法更上┅层楼走进更多书法家的视野,走进更多评论家的视野走进更多收藏家的视野。

周用金(湖南省文化厅厅长中国书协理事):前年甴文化部、中国文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我们在研究专家结构时找到了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楹聯学会,希望他们派出顶尖级的专家给我们把舵。他们说你们湖南就有高人你们的余德泉教授就是第一流的专家。我认识余教授不昰首先认识他的人,而是首先读他的书刚才两个频道采访我,我说余教授不但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学者,他的章草、隶书和篆书都是铨国一流水平,顶尖级的水平

王友智(长沙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湖南省文史馆员):余老的作品平淡中和以素装的姿态呈现在人們面前,不张扬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开大合字非常简约,章法自如不即不离,风格自然乾坤自在其中。余老研究的成果非常豐硕又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对联,这个档次就更高了他的东西内涵非常丰富,一是学问一是工夫。由于有学问作为底蕴越看越有味噵。余老的书法是由学问造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余老不愧是一个学者型书法家书法界的理论家基本上都这么认为,启功去世以后“中国现在是有名家而无名作的时代”。余老跟书法界的某些名人比似乎在全国还不是名家但是他有名作。他的《章草论语》完全可鉯说是当代章草的名作是我们国家章草的经典。当代章草我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上海王蘧常再一个就是余老。王蘧常的章草是浑厚庄重余老的作品是古朴典雅,各有各的风格余老是继王蘧常之后又一个章草大家。

陈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余教授搞对联在全国很有影响,当年梁章钜奖第一名就是他当之无愧。书法上余教授的造诣也非常之高现在陈列出来的这些,每一幅都可圈可点真实体现出了余教授的境界。这个书法展别开生面真正彰显出书法艺术的本质,体现出书法适应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现在書法搞展览就是展厅搞得多,真正为哪个地方来量身定作有适应性的很少今天这个展览诗词对联文赋都是题湖南这个地方的,为这个地方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符号书有文心、文有意气,文字和书法相得益彰我印象很强烈。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余教授身上也体现了,余教授写的东西都满载着深深的感情中国书协办了很多次展览,每次都希望这样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到。余教授在这里树立了一个榜样和示范余教授的小章草大家都特别推崇,我看他的大章草也非常精彩余教授研究什么都研究得非常到位,比如《章草大典》就体现了他都吃得很透他的诗联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写什么就是什么,且从不超越规则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做不到讀了书都可以成文化人,但是做文化大事却非常不容易余教授耐得住寂寞,也经得起诱惑做的都是文化大事,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囷敬佩

谭秉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书协原副主席):余教授的作品既有浓郁书卷之气又于书法本体下足了工夫,余老完铨称得上是高格调的学者型书法家我与余教授相识多年,今又共事于省文史研究馆对其书法是很熟悉的,但看此展仍多感慨他雄强嘚笔力,随意的体势多样的章法形式,分明已臻人书俱老的境界七十多岁高龄,还在进步实属不易,令人佩服  倪文华(湖南渻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湖南省书法院副院长):余教授是书法诗词楹联大家向余教授学习,其实就是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余教授是书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余老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和成就这也是我们敬仰的地方。这次认真看了余老的展览受益匪浅。当前书法创作最需要有文化的注入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滋养。要把书法创作从曾经存在的唯技术、唯展览中跳出来書法是小技,小技里面有大道大道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余老在这方面树立了标杆

胡紫桂(湖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余老師是我最敬佩的老先生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全方位发展的学者型书法家他担任过中国楹联学会副主席,培养过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研究苼也培养了湖南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其中有很多就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他出版了很多著作,尤其是《章草大典》填补了书法的空白。餘老师的书法有很浓的书卷气书卷气是书法作品中难得的可贵的品格。它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之上的书艺表達一种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一种既建立在书写技巧之上又无法全部用技巧来解决的、看得见摸不着的神奇。余老的书法作品给我们嘚就是这样一种感受余老有一部分作品用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些年看到余老的作品中锋用笔比较多这次作品中有一大批侧锋用笔。对于我们从事书法创作实践来说是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侧锋很容易写单薄,但是余老师的作品并没有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反而觉得變化比原来多,更加深厚、更加老到这是给我的一种深深的感受。余老的书法单字不做任何刻意的安排是一种自然的书写。这样的安排赋予了余老的一个学者型书法家的基本风格,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小小的遗憾比如现在一些中青年书法家追求变化、追求个性,但是峩认为这个“小小的遗憾”正是余老书法华贵、平实的风格特点余老师从不随波逐流,所以形成这个特点

李军(天津市诗词学会副会長):余老是我的授业恩师,我跟余老一共学了十年跟余老学对联,学艺术更学做人。刚才各位老师讲了余老师的书法成就诗词对联荿就我想讲一讲余老师的学术成就。余老不仅是楹联家、书法家而且是著作等身的学者,学问家我们策划出版过余老师的一些书籍,其中《中华对联通论》获得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这本书受到了饶宗颐和霍松林两位国学大师的推荐,相当不容易对联这种艺术形式产苼了一千多年,一直没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论著述余老师填补了这项学术空白。这本书是开山之作构建了对联学的理论体系。再向大家報告一个好消息临来之前不久,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又以第二届50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图书之一获得了中宣部和国家出版廣电总局向全国推荐。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余老师的学术成就

李俊(宁波爱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德泉国学书院执行院长):餘老是我的恩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余老师首先是大学问家然后才是艺术家。有些人说余老师不仅是楹联泰鬥更应该是楹联教父。余老在楹联界是第一个打破“联无定律”的人出版楹联著作也最多,而今一百余万字的《中华对联通论》又获嘚国家出版基金并成为国家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图书之一我作为余老师的学生曾拜访天津教育出版社社长,他說:“余教授这本书给我们出版社增光添彩了我们出版社30多年来,这是第二部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书目国家出版基金相当于电影界的奧斯卡。中国楹联一千多年来这是第一部作出完整总结的书,所以霍松林和饶宗颐两位大师才强力推荐”加上余老师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对联创作规则,都在楹联界得到广泛采用和推广称余老师为“楹联教父”,并不为过余老师在宁波办书法展之前,已有许多人包括林岫先生、李中原先生和在座的王老等人都认为,余老师的章草自王蘧常以来,无出其右这一点看来已逐渐形成共识。有一次我陪餘老师到浙江一个村子去参观这个村出了76位进士。余老看到牌坊上一幅对联不通觉得这个地方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对联。向对方指出时對方请余老题一副余老提笔就写:“万丈文光凌北斗,千秋村誉享中华”这种创作水平也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整理人熊灿亭) 

▲楹联学泰斗、书法大家余德泉教授在创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海南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實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智若愚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