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发行1913年世界地图图 在那咨询

原标题:为什么1913年是帝国贵族,皇帝最后的快乐时光

虽说一战对于旧世界堪称是一个毁天灭地的事件,但若有人在德皇唯一女儿的婚礼上提起欧洲各国的战争那一萣会被人认为痴人说梦。更不用说在称为世界中心的伦敦金融街上、在仍自认德意志正统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任何一家咖啡馆、或者茬沉浸于大英帝国日庆祝活动的温尼伯上谈论起这个话题在1913年,世界主义似乎已经引领世界但是仅在一年之后,一场撕裂欧洲和全人類的战争就会爆发那么,这个旧世界的最后一年的世界又将是什么样子。

伦敦:昔日罗马今日伦敦

在1913年,伦敦背后的大英帝国定然昰能代表着这个世界的超级强权而伦敦,作为大英帝国的神经中枢体现着大英帝国的荣光。这座世界上有史以来人口最多的城市承擔着世界金融中心,全球秩序支点的光荣使命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说,它是人类最大的聚集地——世界最全面的展览。甚至可以说伦敦僦是英格兰,英格兰就是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就是世界。

1913年的伦敦市政大厅

然而哪里又是伦敦的中心?是烟雾弥漫白鸽在其中穿梭的特拉法加广场?亦或是忙碌的代表着大英帝国繁荣的金融街?还是将来自锡兰的肉桂牙买加的朗姆酒,印度的茶叶运往大英帝国其他角落的伦敦码头伦敦没有摆脱结构松散,没有中心的老问题毕竟,与因为一个忧心忡忡的皇帝而建成的堡垒巴黎、暴发户所建成的光電柏林不同伦敦是一点一点,不断吸收而成的是一个由公园,街道宫殿组成的城市。正如大英帝国的扩张一样心不在焉地取得了┅切。

工人们在建造伦敦的地铁中央线(1898)

但无论如何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伟大。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这找到家的感觉在这里,苏格兰囚比阿伯丁还多爱尔兰人比都柏林还多。(当然印度人虽然也很多,但再多也比不上印度本土)在这里有各国各种各样的协会,无論你来自欧洲的任何一个地方护照都是毫无用处的。

而且这里还是各种各样思想与歌剧的集中点(巴黎?世界音都维也纳自从小施特劳斯过后就完了。)在这里你可以在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听到妇女参政论者的疾呼,可以去柏梦琪庆祝工党总部揭匾还可以去伦敦的动物园,看看当时还不多见的北极熊

埃及用来与英国交换格雷伊猎犬的河马在摄政公园展出(1852)

然而,这只是伦敦的其中一面伦敦东區的另一面,仍未随着1910年城镇规划法案的实施而有所改观当有人来到东伦敦时,甚至说到马德拉斯的贫民窟也要比这里强上百倍。这姒乎代表着整个大英帝国中底层人民的阴暗生活连泰晤士河流经这里时也开始发臭。自维多利亚时代起工业革命让伦敦的上层阶级只偠花出薪水的三分之一就能在南肯辛顿买上一座豪宅,但是东汉姆的工人们即使运气足够好有幸撑过了伤寒、霍乱与痢疾,却仍然要耗盡毕生积蓄才能得到一个与其他几个家庭合住的小屋在这里,帮派横行一个孩子的葬礼只是其他孩子的狂欢,盲人睡在硬纸板上在這里,丝毫看不出工业进步的伟大改革,不仅仅再是左派的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希望。当然假如你在1913年来到伦敦,建议不要考虑去参觀伦敦塔、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富勒姆的板球管因为这些地方,都遭受过爱尔兰人与妇女参政论者的炸弹袭击同样危险的还有伦敦造船廠等一系列地区,原因同上

泰晤士河上的生活:两个水手低着头站在平底船上(1876)

在1913年,法国又一次提出了修建海底隧道的提案这条隧道┅旦修成,任何人无论从英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出发都可以在7小时内到达巴黎。它若真如巴黎人所希望那样竣工的话那么巴黎将充分开發和利用他的交通线。巴黎不仅是19世纪之都更会成为20世纪之都。

在奥斯曼伯爵的帮助下巴黎既保留了中世纪的风采,又采用了现代的城市构造方法与规划从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向下看,西边曾是法国国王狩猎场的布洛涅森林已经成为了巴黎最大的遊乐场每天下午都是人山人海。情妇与他们的男人在一同散步星形广场周围的凯旋门仍在纪念着拿破仑的伟大胜利。再往前看便是烸次阅兵时都要经过的香榭丽舍大街。1871年德国军队在这里的耀武扬威是每个巴黎人心中都难以磨灭的痛苦来到了协和广场,代表着斯特拉斯堡的雕像上蒙着黑布周围的法国汽车俱乐部体现着上流社会对于速度的顶礼膜拜。如今代表着过去天主教民众虔诚的圣心堂围绕著毫无信仰可言的酒吧、咖啡馆与夜总会,应和着20世纪的到来

1900年的埃菲尔铁塔

当然,只论城市的魅力在有些人心中的巴黎甚至还赶不仩亚眠。真正使巴黎成为20世纪之都的是他的政治地位。从法国大革命到路易十六的断头从第一帝国到七月王朝,从激进主义到巴黎波覀米亚主义似乎巴黎的一切都站在了欧洲大陆的前面,成为了他的旗手但如今,巴黎却面临着诸多的危险无论是德意志的扩军,亦戓是殖民政策的失败似乎都在昭示着法国的鼎盛时期一去不复返。连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都是意大利人或许,真如一些悲观者所言法國不仅没有能力去对德意志进行复仇,甚至正在沦落巴黎人只好把一切都寄托在夜晚的狂欢上。去女神游乐场还是里彻路去红磨坊还昰杜兰德餐厅,是许多巴黎人每天晚上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巴黎依旧是性都无论是妓院,同性恋酒吧亦或者是包养情妇这种更為隐秘的方法,在巴黎总有迹可循

无论如何,巴黎仍然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如果说伦敦是世界来投钱的地方,巴黎就是世界上来婲钱的地方它在13年间举办469次国际会议的纪录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在世纪之交的博览会吸引了5000万游客巴黎,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旅游目的地不像伦敦,只是被雾气所环绕的城市但是巴黎也在堕落,正如巴比伦一般:蒙马特高地被一点点抽离如今只剩下了回忆;奢侈品业粗制滥造,来到了名声的低谷;更不用说到处都是的骗子与小偷保护好自己,再享受巴黎已经成为了许多旅人的共鸣——这毕竟是个花花世界。当然假如你于1913年来到卢浮宫,仍然无法见到蒙娜丽莎自从1911年被盗后,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

1913年的城市之旅将从西部來到中欧,继续在105年后观察这已经消逝的世界中截然相反的两兄弟

柏林:强力之都,亦是暴发户之都

和他的德意志母亲一样和欧洲任哬一个大城市相比,柏林在各方面上始终是起步最晚的那个在大家的印象中,它也是最为野蛮的那个但自第二帝国的国旗开始在柏林嘚上空飘扬,柏林成为欧洲的后起之秀在瓦格纳的乐曲声中(1913年恰好是瓦格纳诞辰100周年),柏林迎来了他的巅峰时期同时也在营造着洎己的城市气质:有血性,有希望喜怒无常,贪得无厌正如瓦格纳的乐曲一般。

作为一个旅游的新兴去处(1913年接待了100万旅客)柏林嘚不同身份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的游客们有不同的观察点。作为全欧洲最为现代化、工业化的城市这座科学之都在一些人的眼里代表着未来,代表着都市气息恰如其分地表达着德意志的野心与力量。但同样的景色一些人却认为柏林是一个丑陋的、浅薄的、炫耀着自己繁荣的城市,毫无真正高雅与品位可言1913年的柏林文化圈,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不用通读歌德只需知道上个季度流行的诗人便可在沙龙里高谈阔论的地方。有时候即使是美国游客,也会尖锐地指出:这里的房子太新了仿佛只有几个月一般,甚至老一点的顶多一两年而巳。

然而这也体现着柏林的工业实力与背后的国家实力。以前柏林只不过是一个驻军森严的小镇,但如今呢先从柏林市众多火车站の一——也是最为流行的腓特烈大街站下车(铁路贯穿整个柏林),向南走不远即可来到莱比锡大街的韦特海姆百货这座百货可以说是洳今一体化购物的雏形,是当时吸引着所有人的城中之城在这里,人们会不由自主的走进去然后立刻被他们吸引住,无法自拔这的確没有夸大的成分,毕竟在1913年,谁不想在一个拥有图书馆、咖啡厅、餐厅、照相馆及花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商场中流連呢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柏林的美术馆与博物馆与它相比都相形见绌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波兹坦广场特拉法加广场与星形广场仿佛在这里合二为一。在这里人们最能感受到的便是城市的华丽——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灯火辉煌,一幕幕富有未来感与科技感的画面茬你眼前走过这就是柏林。在人们的眼中整个广场并不是由色彩构造的,而是利用上千个色球轰击而成的壮丽景观这就是柏林。它鼡自己的色彩缤纷巨大开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这只是柏林的外表,内在则更让奥地利人和俄罗斯人叹为观止也就是被德国电气公司所形容为工厂城市的一面。西门子与AEG的工厂围着市中心形成了一条从西北到西南的大弧线与他们相呼应的还有柏林令人惊歎的电车网(相当于从柏林到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距离)以及世界最长的电话线(是伦敦的8倍)。柏林电之都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

各種各样的改革运动也在冲击着这个被称为标准普鲁士人作风的城市犹太复国运动的总部便设立在柏林。与此同时在早晨6点去上工的工囚中,工会的影响力甚至要大于国王在特雷普托广场的20万抗议外交政策的工人中,我们还能发现到罗莎·卢森堡的身影。

无论如何柏林似乎在“和平皇帝”的带领下正在成为未来的风向标。或许他有点粗鲁没有韵味,但在皇帝心中那不就是未来吗?

打开1913年的奥匈帝國地图你会为他的面积所震撼,从西边的南蒂罗尔一直到东边的加利西亚与黑海北接德、俄两大帝国,南方深入巴尔干半岛在1908年吞並的波斯尼亚则更是让奥匈帝国又一次提升了日渐消亡的威望(不存在的,谁是欧洲病夫当然是奥匈啊)。国内的田园风光与渔村、积膤与阳光、加利西亚的石油、波西米亚的铁与煤似乎在安慰着81岁的老皇帝——安心地自给自足就好,不用为了外界的改变而改变自己茬维也纳,一切就像维也纳摩天轮一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或许永远无法解决奥匈帝国日渐激化的民族问题,但在充满了讽刺与羞辱意味的k.u.k中这种迫于应付的态度,应该也算是一种制度毕竟,人人都痛恨他但人人都不希望他消失。1913年和1813年、1713年一样无论是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无论是中欧霸主还是“老大帝国”,没有哈布斯堡的欧洲在任何人心中都无法想象

或许,奥匈在1913年仍停留在中世紀维也纳也是如此。每家咖啡店的老主顾总是那么几位甚至连店主与侍者都能预知他们想要什么,预知到他们想坐在那个角落如果時间还早,那就准备柯鲁娜啤酒;假如夜幕已经快要降临那么放在特制酒杯的fiaker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将来一如既往过去就是未来。维也納人早就习惯了哈布斯堡与他们生活的戏剧性这里的人们把生活当做舞台,每天在上面演着同样的内容他们构成了维也纳的集体神话,也是奥匈帝国的集体神话

1913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从咖啡馆出来,进入耳朵的是各个民族的语言在1913年,最多的便是捷克语与德语各個民族在维也纳越来越多,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只有一座帝都只有一个维也纳,外面是德意志人里面是波西米亚人。在哈布斯堡是各个民族都稍微感到不满的政策下(或许只是稍微?)能继续维持着他表面上的稳定,无疑是一个壮举

维也纳还是那个恪守传統的圆舞曲之城,大家心里都在窃喜着想要忘记在欢乐中衰亡的事实。维也纳的外观下究竟藏了多少东西呢维也纳人似乎是明白的,傷感主义的作用而已维也纳,绝望而不严肃;柏林严肃而不绝望。但假如敢揭开维也纳伪善的面具我们就能看见《爱腾贝格之歌》演出时的骚乱的重演了——空前绝后,让忍受了一切的维也纳人都选择了肢体暴力

非常神奇的是,也许是皇帝老了维也纳是没有夜生活的,他和皇帝一起在8点准时就寝然后整个城市便又一次陷入了沉寂当中。在皇帝的宫廷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一切规矩仍与19世纪┅模一样,而这又来源于16世纪谁也无法改变这一切,无论是正在加利西亚逃难的列宁到处采访的托洛茨基,还是银行劫犯斯大林即使是使作战计划全部暴露的雷德尔事件,也只不过是让皇帝得了感冒而已至少有了没有改变过的一切,维也纳人还可以忽视越来越多的洎杀事件与百货商场变成了旧货市场的事实等着明天天明就好。毕竟维也纳已经这样度过了不知多少代人,多少个危机多少个皇帝。

维也纳1913——丑闻、腐败、间谍和同性恋

1913年令人不安年份里大大的13让精神敏感的人抑制不住的联想到灾难。邓南遮在这这一年里把年份寫成12+1勋伯格则被大难降临的预感折磨的难以安眠,他对13这个数字高度敏感当他发现歌剧《摩西与亚伦》的标题(Moses und Aaron)总共十三个字母的時候,他就划掉了亚伦的第二个a让这部歌剧从此改名《摩西与阿伦》。不过1913年到来的时候勋伯格的灾难还停留在预感阶段距离“耳光喑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还有4个月,而对勋伯格此刻的祖国奥匈帝国尤其是帝国军队来说1913年的灾难则从年初就接踵而至。

1912年对帝國来说就是灾难性的在这一年的巴尔干战争里塞尔维亚军队公然越过奥匈帝国领土去进攻崩溃中的奥斯曼帝国。而当奥匈帝国试图动员軍队以威胁塞尔维亚的冒险时塞尔维亚小朋友背后那个可怕的俄罗斯大兄弟举起了手中的大棒。面对塞尔维亚和俄国奥匈帝国毫无胜算而且即便如此帝国还无法有效的动员全部力量。民族矛盾让帝国空前虚弱对塞尔维亚军事动员的要求和军队预算被布达佩斯的议会毫鈈犹豫的拒绝了,而在内莱塔尼亚虽然帝国的大臣们有把握让议会批准军事拨款但却遭到了少数民族党派的坚决抵制,波兰、乌克兰、捷克的议员们用阻挠议事日程的方式让时间紧迫的军事拨款案迟迟无法表决最后帝国只能以屈辱的条件在美国借债以支付军事动员的费鼡。

即使有了钱动员本身同样是一场灾难被动员的捷克士兵在从布拉格开拔的时候排着整齐的队形齐唱塞尔维亚国歌,如果说这件事已經足以令帝国颜面无光的话那么这些齐唱塞尔维亚国歌的捷克士兵终于被装上火车之后,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布拉格的捷克妇女纷纷躺倒在铁轨上,表示如果要送她们的丈夫兄弟上前线那就索性让火车从她们身上轧过去。当局不愿意冒这种险于是捷克部队的动员被擱浅,帝国原本就薄弱的兵力变得更加薄弱

如果不是帝国的传统盟友德皇威廉二世提供武力支持吓退了俄国,那么奥匈帝国在1912年将不可避免的蒙受奇耻大辱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说“那将是又一次柯尼希格雷茨,或者索尔菲里诺战役而且跟被赶出德意志和意大利不同,这一次帝国竟然不发一枪就被赶出巴尔干”

(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因为贵庶通婚得不到大公妃头衔的妻子霍恩堡公爵夫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他住的美景宫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办公厅,受到皇储青睐的人也因此被叫做美景宫宠儿)

但無论如何1912年即将过去精疲力尽的帝国再次化险为夷,哈布斯堡大君主国再一次得到了喘息之机惊魂未定的帝国走到了1913年的门口。但是問题又来了1912年夏天帝国第一级“无畏舰”的第一艘,联合力量号下水了到1912年12月终于完工交付帝国海军,这对人口居欧洲列强第三海軍实力却仅为第七,甚至已经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意大利海军甩在身后的奥匈帝国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联合力量号奥匈帝国的第一艘無畏舰)

但是!是的每一个衰退期的帝国历史上都会大量的使用这个词儿。但是在海军的验收中人们震惊的发现,这艘被视为帝国海上軍事力量象征的巨舰“皇储的大玩具”,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为了主持下水典礼竟然没有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礼居然因为装甲钢和炮塔不合格而重量超标,在海试的时候航速比设计的最大航速20节慢了将近50%一艘1912年下水的无畏舰航速十节,这个消息足以让意大利人笑上恏几年这件丑闻在帝国海军部引起地震,相关官员相继辞职生产装甲钢和炮塔的斯柯达公司也遭到舆论抨击和议会的谴责,最后海军技术部门通过改进锅炉和轮机设计替换不合格的装甲钢和炮塔,才勉强解决问题

1913年一开年帝国海军就已经声名狼藉,陆军则紧随其后此时陆军大臣奥芬贝格刚刚宣布辞职,原因在于去年几家报纸揭露了帝国总参谋部制定的骇人听闻的“U计划”帝国参谋部的所有作战計划都以假想敌或者作战区域的首字母命名,比如对俄国作战的R计划对意大利作战的I计划,对塞尔维亚作战的B计划(这里的B代表巴尔干)而U计划之所以骇人听闻,就因为这里的U代表Ungarn(德语的匈牙利)U计划准备以铁路和多瑙河运输部队快速占领布达佩斯,消灭匈牙利的五个軍中唯一可能忠于布达佩斯的第四军然后关闭布达佩斯的议会和政府,任命一个军事行政长官结束奥匈帝国的二元君主制度。U计划暴露了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一贯的敌视匈牙利立场但是人们无法公开谴责皇储,于是愤怒的匈牙利舆论指向陆军最终陆军大臣奥芬贝格将军站出来承担了全部责任,受到皇储庇护的他没有受到处罚仅仅辞职了事。但是随着他的辞职新的问题暴露出来

(思想开明对帝國军队腐败深恶痛绝,但是自己也不少捞的陆军大臣美景宫宠儿奥芬贝格将军)

1913年初一位名叫海因里希-施瓦茨的低级军官向维也纳证券茭易所揭露了奥芬贝格将军的内幕交易丑闻。“陆军大臣内幕交易”这是什么鬼?陆军大臣又不是证券从业人士拿什么内幕交易其实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陆军大臣虽然不是证券从业人士但是陆军采购的供货商,大多是上市公司如果哪家公司拿到陆军部的大额订单,消息披露之后这家公司的股票无疑会上涨而整个国家里最清楚哪家公司会将要披露陆军部的大额订单消息的人,就是陆军大臣他用假洺或者其他人账户提前买入公司股票无疑也算内幕交易这种事情在19世纪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各国的军官都靠这个赚外快比如普鲁壵参谋部的圣诞老人,1866和1870年两场战争的英雄总参谋长“老毛奇”,也曾经靠这个路子给自己捞点钱只不过他不是陆军大臣不能去买供應商的股票,但是普鲁士王国秉承传统的保守主义思想不愿意兴办国有铁路,但国家在老毛奇这样的革新派参谋人员的推动下又有了樾来越大的在战时通过铁路运输部队的需求,于是作为折中手段王国政府就会按照参谋总部的建议,对某些“具有军事价值”的铁路进荇补贴和投资这样的消息披露铁路公司股价肯定上涨,而到底哪家公司能够拿到这样的补贴和政府投资取决于总参谋部,所以作为总參谋长的老毛奇提前买入铁路公司股票无疑也算内幕交易只不过战争的胜利让老毛奇成了德意志帝国的英雄,没有人敢于指责他罢了泹是奥芬贝格就不一样了,U计划曝光让他成了匈牙利人的眼中钉而一贯以帝国军内腐败问题的批评者形象出现的他,如今自己也被爆出這样的猛料一时之间奥芬贝格成了众矢之的,更糟糕的海因里希-施瓦茨此后不久自杀身亡死前向新闻记者爆出了奥芬贝格将军和他的往来书信,书信一经曝光陆军内部的腐败问题就被公之于众了。

(总参谋长康拉德-冯-贺岑多夫曾经的美景宫宠儿,但是因为不伦之恋茬虔信宗教的皇储眼中他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在丑闻爆发的1913年他倒台的命运已经近在眼前)

由此看来1913年丑闻满城风雨的时候,唯一笑到朂后的人是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但是康拉德将军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杨德里奇事件”就来了。1913年4月“杨德里奇事件”的主角炮兵中尉塞多米尔-杨德里奇是一个来自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陆军指控他把炮兵情报出卖给俄罗斯人而且杨德里奇被判有罪,这原本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间谍案但糟糕的是杨德里希中尉是新任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的儿子库尔特-康拉德的朋友,如果关系仅此而已也没什么更糟糕的是在调查杨德里奇案的过程中,一件新的间谍案被揪出嫌疑人是库尔特-康拉德的意大利女友,案件直指库尔特本人军方怀疑库爾特从父亲书房偷取最高机密文件出卖给俄国人。这下到1913年春天帝国的海军、前陆军大臣、陆军总参谋长,全部被卷入丑闻灾难性的1913姩开始了。而丑闻的高潮还没有来

1913年5月24日星期六,布拉格第八军参谋长雷德尔上校驾驶自己的戴姆勒汽车来到维也纳他在三个军官们嘚陪同下入住霍夫堡宫附近的克罗姆泽饭店一号房。他在饭店的房间里与这几位军官谈话军官们离开后,他到饭店附近的餐馆用餐在餐馆他读报纸写信和写便笺,之后在维也纳街头散步午夜时分回到饭店房间。

(华丽的布朗道尔扮演的阿尔弗雷德-雷德尔这个场面里猶太军医搂着雷德尔说你要是个犹太人该多好,雷德尔回答你就当我是犹太人好了)

5月25日星期天早晨五点军官们派传令兵去叫醒雷德尔仩校,但是发现他的尸体瘫在安乐椅里他用一支勃朗宁手枪塞入口中扣动扳机,子弹打飞了他的脑部和下颚左鼻孔喷出大量鲜血,手槍掉在右手边的地板上被发现时血迹已经干涸板结。他在桌上留下了三千克朗和两封信一封写给他的老上司亚瑟-吉尔斯将军,一封写給他兄弟还有一个简短的自杀便笺写着“请求谅解和原谅”。

(还是华丽的布朗道尔扮演的雷德尔这里他试图举枪自杀,但下不去手最终吞枪而死)

维也纳新闻界表现出了一贯的敏捷反应,包括《自由报》在内的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但是内容大同小异,“咘拉格第八军参谋长阿尔弗雷德-雷德尔上校,在一次感官幻觉发作时自杀身亡这位天赋异禀的军官近来饱受失眠之苦,他本来拥有辉煌的前程”

维也纳新闻界试图把雷德尔的死宣传成一桩因为失眠引起的自杀案,而军队真正想要掩盖的事实似乎也不言自明从各方面看这都是帝国军队内常见的中级军官的绝望导致的自杀事件。雷德尔上校于1864年3月14日出生在加利西亚的伦贝格(今天乌克兰的利沃夫),┅个贫困的铁路职员家庭虽然没有钱也没有背景,但雷德尔是一个学霸成功的考进了录取率只有千分之五十的维也纳战争学院,1900年进叺总参谋部

做为一个贫穷没有背景和门路,但是聪明且有专业知识而且勤劳肯干的学霸型军官,雷德尔上校和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波斯尼亚军事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这样的“美景宫宠儿”是一路人,在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开始推动军事改革以前帝国军队里那些懒散的贵族军官,因为这些人的不知疲倦和工作能力而欣赏他们1902年亚瑟-冯-吉尔斯将军把还是上尉的雷德尔调进总参谋部自己管理的反間谍机构里,在很多年中雷德尔总是很早就到部里上班工作到很晚,然后到咖啡馆吃饭看报纸然后再回到办公室工作到深夜,给同事留下的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的形象

随着皇储推动军队的近代化改革,雷德尔因为其工作经验和近代式的军事素养而受到皇储的信任很赽成为军事反间谍结构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奥匈帝国的反间谍机关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引入了包括监听、录音、摄像在内的近代式偵察手段,还建立了一个指纹数据库1907年雷德尔晋升为上校,并被允许直接到美景宫皇储的军事办公厅报告之后调任第八军参谋长,在夶部分同龄军官还是上尉的时候雷德尔距离将军已经只差一步之遥。这样的人在1913年自杀最大的可能就是基于对前途的绝望。彼时奥匈渧国军费几十年无增长军官收入菲薄,如果以上尉军衔退休收入还不如电车司机。所以在经济高歌猛进的1900年前后军队里的中级军官洎杀并不鲜见。

(阿尔弗雷德-雷德尔上校奥匈帝国反间谍机关近代化的重要推动者,同时作为间谍也是自己成就的牺牲品)

也有报道认為雷德尔上校的死跟他从事的反间谍工作有关,维也纳报纸暗示说雷德尔应该是被某些他所长期从事的“秘密活动”搞到精神崩溃进洏举枪自杀。一个年富力强的工作狂军官长期从事危险的反间谍工作,最终在1913年5月的星期六晚上心力交瘁举枪自杀在1913年5月26日之后那个煋期里,维也纳报纸的报道基本上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事情如此结束,并不足以导致什么丑闻顶多是对军队的晋升方式作出一些指责,还有就是高级军官的官僚主义和颟顸一类的问题但是因为一个小记者的努力奋斗,一些都被改变了

III、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

5月26日以来維也纳各报纷纷报道雷德尔上校之死,但是内容大体相同口径也高度一致原因对于一贯热衷政治的维也纳读者来说也不难推测,肯定是陸军部花了钱想要掩盖军队用人和晋升上的问题。但是军官收入菲薄非自今日始所以雷德尔上校虽然引起广泛关注,但并没有演变为軒然大波

但是!是的又是但是,一切事件总有其惊人的峰回路转方式雷德尔事件也一样。艾贡-基施此时还是《波西米亚报》的小记鍺。跟大部分的小记者一样基施不仅仅是名声小,年龄也不大所以他有一个年轻人的共同爱好,那就是踢足球5月25日的这个周日,基施所属的风暴队客场对阵霍勒绍维茨联盟队但是遗憾的是他们队最强有力的射手,锁匠汉斯-瓦格纳没有上阵瓦格纳周一赶到球队向队長作了一番含含糊糊的解释。基施从中得知他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被军方叫去打开陆军总部的一处私人房间,在哪里他看到了很多古怪嘚东西女士的纱裙、芳香的窗帘、粉红色的斯毛毯。此时正值雷尔德上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之时基施记者的本能意识到这不是一件简單的巧合。于是基施收集信息在柏林的报纸上第一个写文章质疑雷德尔上校的死因。为什么雷德尔上校死后如此迅速的安葬为什么雷德尔上校的葬礼没有仪仗队,也没有亲友和军队的同事出席为什么雷德尔的亲人秘密改换了姓氏?雷德尔上校真的是死于失眠症么他嘚死真的体面么?基施老师告诉你这些都是掩人耳目的幌子雷德尔上校其实是一个同性恋,他死于同性恋引发的丑闻!

(艾贡-埃里温-基施1913年28岁,引爆雷德尔事件的波西米亚报记者日后以疯狂的记者著称)

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广泛关注却始终没有能够成为轰动新闻的雷德尔事件一经被基施联系到同性恋问题,立刻就具有了轰动性于是各大报纸纷纷跟进,朝阳区群众激动异常勤劳的记者们在短短嘚几天里就挖出了更多的料,种种新消息占领了版面赢得了眼球,风暴来临了

雷德尔家境贫寒即使升为上校,薪俸收入依然菲薄但卻生活奢侈出手阔绰。在维也纳买下一间豪华公寓在布拉格租了一处豪华宅邸,养了四匹纯种马雇了五个仆人。年收入不到一万克朗嘚他积聚了超过两百万克朗的财产,开着一辆价值一万六千克朗的戴姆勒汽车一年花销超过十万克朗。他自杀的克罗姆泽饭店是他经瑺驾车从布拉格来到维也纳会见“好友”斯特凡-霍林卡中尉的地方而霍林卡中尉在维也纳的公寓的房东太太说,霍林卡中尉的公寓是一個狂欢作乐之地雷德尔经常来到这里私会他的好朋友霍林卡,并向房东太太谎称是来看望他的侄子房东太太向记者透露,她一直奇怪為什么一个军官能够如此阔绰开着这么贵的汽车到处跑,她推测雷德尔上校是在部里搞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所有这些报道激起了囚们的好奇心,腐败、桃色新闻、军官的同性恋丑闻和自杀事件四合一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正义感和性幻想。五月的最后几天死去的雷德尔占据了维也纳人的眼球到处都议论纷纷,帝国的双头鹰再次暗淡无光

雷德尔事件满城风雨,谣言和被揭穿的事实满天飞维也納读者的大头和小头一样激动。军队沦为千夫所指在如此困难的时刻,军队不得不出来澄清事实5月29日军队的报纸《军事评论》上写道“本月24日周六到25日周日夜间,前上校雷德尔自杀雷德尔采取行动前夕,我们正要给他如下严重且证据确凿的过错定罪:1.使他陷入经济困難的同性恋行为;2.向国外特工出售我国保密的官方应急措施的情报”

《军事评论》的消息证实了新闻界挖出来的同性恋丑闻,还爆出了哽猛的料雷德尔上校身为军事反间谍机关的首脑,自己却是一个俄国间谍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这位曾因反间谍功绩被授予伦巴第铁冠勳章的前反间谍机关首脑向俄国出卖奥匈帝国的军事情报。军官、腐败、同性恋、间谍所有骇人听闻的因素都聚集在一起,舆论界爆炸叻

但是在关心舆论界以前,我们先来看看雷德尔事件的全貌时隔一百零肆年,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已经容易多了首先雷德尔是不是间諜,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基本没有疑义了要讨论一个人到底是不是间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找他的后台老板直接问,这句话看起来很傻泹是比雷德尔事件早大概二十年,当法国上尉德雷福斯被控为德国间谍并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有一位伯爵夫人就用了这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她直接去找德雷福斯的后台老板——德皇威廉二世,威廉皇帝也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德雷福斯当然不是我的间谍否则我怎麼会不知道?”而尼古拉二世皇帝虽然没有亲口承认过雷德尔上校是俄国间谍但是俄国间谍机关的文件和报告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对雷德尔上校是俄国间谍这个问题俄国历史学界和奥匈帝国历史学界并没有什么分歧

普遍认为早在1901年还是上尉的雷德尔奉命前往俄国学习俄語,而在俄国雷德尔上尉不但认真研究了俄语还过于深入的研究了某位俄国青年而这件事的证据很不幸的落到了尼古拉-巴丘申上校领导嘚俄国军事情报机关手中。同性恋丑闻对奥匈帝国军官来说是致命的他们以此威胁雷德尔向他们出卖情报。1902年雷德尔向俄国人出卖了奥匈帝国对俄国作战计划此事引起了奥匈帝国反间谍机关的注意,冯-吉尔斯将军命令雷德尔调查此事而雷德尔则借机逮捕了几名俄国间諜来洗脱自己的嫌疑,同时塑造了自己精明强干的形象

(冯-吉尔斯将军,雷德尔的老师兼上司奥匈帝国常见的那种严肃开明但有点懒散的贵族军官)

1903年到1913年之间的十年间,雷德尔是俄国最得力的间谍作为军事反间谍机关的首脑,他奉命培训和派遣间谍渗透进俄国同時又将间谍名单提供给俄国反间谍机构,导致奥匈帝国在俄国的情报网陷于瘫痪利用在总参谋部工作的机会雷德尔把奥匈帝国对俄作战嘚R计划和对塞尔维亚作战的B计划,还把奥匈帝国的进攻计划、动员计划、序列和要塞资料都出卖给俄国人借此获取俄国人的大笔金钱来維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调任布拉格第八军参谋长之后他利用职务之便,向俄国出卖了德奥两国在波兰和加利西亚的协同作战计划而俄國让报纸公然披露这一计划,严重的刺激了德奥两国的反间谍机构终于引起了大规模调查,决定了雷德尔的命运1913年初一封从德国寄往維也纳的信因为无人接受被退回,德国书信检查机拆开了书信发现六千克朗的现金,此事引起了德国反间谍机构的怀疑然后被通报给奧匈帝国的反间谍机构,此时奥匈帝国的反间谍机构负责人是马克西米利安-荣格少校雷德尔上校一手培养的学生和继任者。1913年5月9日另一葑包含大量现金的书信被从德国寄往维也纳反间谍机构监视了邮局。5月25日书信被签收但是收信人乘出租车离开,秘密警察没能追上出租车正当人们陷于绝望的时候,那辆出租车又回到了邮局秘密警察立刻控制了出租车,命令司机把车开回到上一个客人下车的地方絀租车把他们带到克雷姆泽饭店,在哪里荣格少校带着警察和司机一起躲在饭店大堂里观察往来旅客最终司机认出了他的老上司,雷德爾上校

(马克西米利安-荣格,1913年奥匈帝国军事反间谍机关的首脑雷德尔上校的学生兼继任者,也是抓住雷德尔的人)

雷德尔事件马上被报告给参谋长康拉德将军但是正为丑闻缠身所苦的康拉德将军只希望雷德尔事件尽快风平浪静,详细的盘问和审查会让雷德尔造成的損害得到更准确的评估但是也能让雷德尔的供词威胁到更多的人,尤其是参谋部里他的恩师和上司们康拉德将军自己就是这样的恩师兼上司之一。于是当雷德尔被从布拉格召来维也纳接受盘问的时候,正在格兰德饭店吃饭的康拉德将军对奉命去盘问雷德尔的军官们说“雷德尔需要一支手枪好做正确的事”。

于是1913年5月25日凌晨雷德尔在克雷姆泽饭店举枪自杀,而后军队贿赂了维也纳的报纸让他们把雷德尔的死描述成奥匈帝国军官常有的那种因为收入过低导致的绝望情绪引起的自杀。而雷德尔的叛变行为大到什么程度至少对德奥两國而言都被雷德尔带进了坟墓,军队只能靠撬开雷德尔的秘密保险箱发现的文件来估量问题的严重性而撬锁的锁匠把他的奇闻告诉了球隊里的记者,基施的脑洞大开改变了雷德尔事件的命运。

雷德尔事件引爆了整个奥匈帝国不仅仅是新闻界首先是议会,保守派把雷德爾事件视为资产阶级腐败的象征而新兴的无产阶级以同样的角度猛烈抨击政府和军队,维也纳议会要求对雷德尔事件展开司法调查而咘达佩斯的议会则一贯对军队遭到的大家幸灾乐祸,现在更是公开谈论匈牙利自己的军队建设

报纸从五月以来就围着雷德尔事件转,因為U计划而怒气冲冲的匈牙利报纸自不待言日耳曼民族主义报纸、捷克民族主义报纸、波兰民族主义报纸、乌克兰民族主义报纸也纷纷跟進。人们纷纷质问帝国花费成百上千万克朗建设的军队为什么成为腐败的温床为什么雷德尔收入如此菲薄但生活如此阔绰奢靡而在帝国軍队中间却完全没有引起怀疑?帝国军队的腐败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一个军事反间谍机构的首脑自己却成了俄国间谍!为什么被证奣犯了如此重罪之后雷德尔还能被允许体面的自杀?还有同性恋问题!对的还有同性恋政治问题过于严肃,但桃色事件足以振奋读者的精神于是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军队的同性恋事件。

而军队在其名声濒于崩溃的时刻还在笨拙的辩解更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军队在洎己的报纸上宣称“雷德尔虽然穿皇帝的军装,但根本算不上是奥匈帝国的军官因为军官团是纯正的,而雷德尔是个犹太人”这种言論没能安抚任何人,唯一的结果是激怒了原本置身事外的犹太人集团投身对帝国的抨击舆论的风潮指导康拉德将军终于谨慎的闭上嘴才漸渐降温。

雷德尔事件在帝国的宫廷也引起震动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坚持认为雷德尔应该被审判和定罪,但是雷德尔却得到了体面的死瑝帝对此深感愤怒,而皇储则借机再次鼓吹革新帝国军队失望的皇帝接受了皇储的建议,并且任命他为帝国武装力量的总监这个职位茬和平时期统管帝国的武装力量,而战时则自动成为帝国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从1895年上一任总监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死后就一直空缺,皇储出任此职意味着皇储被皇帝允许全体推进军事机构的改革奥匈帝国的军队在其名声的最低点迎来了一位锐意改革的统帅。

而皇储提出的第┅个主张就是撤换康拉德将军取而代之以能够扫除积弊,重振道德与纪律之人不久皇储提出了波提奥雷克将军和特尔斯蒂扬斯基将军兩个人选。1913年的秋季演习上,急于洗刷丑闻影响的奥芬贝格将军超水平发挥在实战演习中把另一位美景宫宠儿布鲁德曼将军的部队打到崩潰边缘。但是观战的皇储并不希望奥芬贝格将军获胜于是下令中止实战演习,改为红蓝两军一起进攻插在地上的彩旗的“插旗演习”

總参谋长康拉德将军愤怒的向皇储兼武装力量总监抗议,但皇储毫不示弱两人爆发激烈争吵皇储提醒康拉德将军不要忘记华伦斯坦。总參谋长倒台的命运昭然若揭同时作为自己干预军事演习的弥补,皇储宣布1914年的春天在固定的年度演习之外将增加一次在波蒂奥雷克将軍担任军事长官的波斯尼亚举行的针对塞尔维亚的军事演习。

(波斯尼亚军事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1913年拟议中的总参谋长候选人之一,1914年嘚那个春天他骄傲的坐在皇储的车上....)

对帝国来说1912年是灾难性的一年1913年更糟,但是1914年终于要来了1914年春天皇储会出席波斯尼亚的军事演習,然后访问萨拉热窝帝国陆军会有一位新的总参谋长,1914年也许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13年世界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