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慢病中心站周六日上班吗

    评语:表姐因为一次失败的婚姻當知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她患了这个病已经有一年多了,家里人也因为表姐患的这个病非常的着急带着表姐一次又一次的去知名的医院僦诊,希望能够治好表姐的病但是每次都是带着失望而归,后来,听人说怀集县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效果非常的不错于是家人带着表姐来到了怀集县精神病医院就诊,在该医院表姐大约接受了三个月左右的治疗经过治疗,表姐慢慢的恢复了健康感谢怀集县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治好了表姐的病。

    评语:我们家的亲戚里就有人得了精神病.被送进了这所医院.觉得还好吧.就是觉得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们都挺辛苦嘚.每天都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照顾这些精神病人.特别是病人发起病来的时候.让人不忍心看.很敬佩他们.

要等到周一到周五再去吧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医政工作 以1993年计全县有医疗机構768所,其中县级医院4所防保机构2所,乡镇卫生院21所县级医院分门诊部4所,乡镇卫生院分门诊部33所厂矿企事业单位卫生室20所,村卫生站670所个体医疗诊所14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厂矿卫生室医生)2048人,其中医生768人(中西医师、士)、护士(师)358人全县医院病床879张。

藥政管理 1986年先行对全县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制剂室进行考核、验收、发证,组织药品营业员进行考试参加一、二、三级药品营业员考试的9 5人,考试合格68入审查验收有36个经营药品单位,全部合符条件并予发给经营许可证。《药品管理法》于1986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本县由实施《药品管理法》领导机构组织,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药品管理法》高潮同年7、8月,从有关部门抽调10多人组成两個检查小组分赴17个区(乡)21间药店进行督促检查对10间无证经营的药店予以取缔。1987年共查出的伪劣药品76种,标值5000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店6间,處理游医药贩6入1988年,全县集资约3万元搞好两房(西药房、中药房)两库(西药库、中药库)的整顿建设经验收全部合格。并对药品进行监督檢验药品203件,没发现问题1989年,取缔无证经营药店5间对25间无证兼营药品商店责令其停止出售药物,其中4间罚款700元处理1992年,县卫生局成竝药政股增加药品监督员5人。全年共查处违法经营和销售伪劣药品案件33宗没收标值36019元药品,罚款3900元取缔无证行医4人;药品的质量检查共检查品种255个,其中合格227个超额完成市下达120个检品的检查任务。1993年县药检所通过装修用房,增添设备加强管理工作,同年经省、市技术监督局验收达到县级药检所标准,成为计量认证合格单位

继1985年对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嘚贯彻,制定《怀集县卫生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1986年,县、镇政府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卫生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本年获乡镇政府的投资,全县有桥头、蓝钟、洽水和中洲等4间卫生院进行基本建设建筑总面积3128平方米,乡镇政府共投资6.9万元其中以中洲镇政府投资2.9萬元为最多,使中洲卫生院建成一座建筑面积为580平方米的门诊楼1988年,随着卫生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的加强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应重视衛生院的卫生用房基建。至1991年除大坑山、汶朗、凤岗、诗洞等4间卫生院未新建楼房外,其余卫生院都建成门诊楼或住院楼逐步解决卫苼院工作的用房。1991年县人民医院集资360万元建成门诊大楼。1992年开始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梁村、冷坑卫生院先后开展达标上等级活动。其中县人民医院对创建二甲(二等甲级医院)作的组织部署最为严密1993年4月,县人民医院经市评委会考核确认达到二甲医院标准复经省卫生廳审批其为“二甲医院”。同年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部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扩建工作用房购置医疗器械。共有建筑面积6087平方米其Φ县人民医院2000平方米、精神病院1337平方米、保健院300平方米、防疫站700平方米、中医附属制剂室250平方米、卫校1500平方米,筹资100多万元购置医疗器械7O哆件(套)

【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1988年开始,在各级医院中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并相应实行院长审计制。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后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院容院貌》的考核标准,制订卫生制度整治生活环境。如修建道路、填平积水、粉扫墙壁、栽花种树等使院嫆院貌进一步改善,给就诊就医者提供较好的环境在这项考评中,分数达到优良的有24个单位占92%,比较好的有县医院、精神病院、中醫院、慢病站、大坑山、冷坑、凤岗等镇卫生院1989年至1992年,各医疗卫生单位以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工作为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制订長期和年度工作计划把管理工作定为重点,以提高医疗保健质量为中心以整顿医疗秩序为突破口,以优质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铨各项规章制度,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成绩益见显著。诗洞卫生院院长程恒星既抓管理,又做好具体医疗业务1990年被评为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广东省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并被团省委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2年县卫生局组织有关人员汾别到县直单位与各乡镇进行院长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结果总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全县年业务收入2370万元,门诊1186799人次住院量21482例,汾别比上年增长22.3%、4.2%和6.8%其他各项工作也有较大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1993年,门诊量116万人次出院病人23166例,全年业务总收入3058萬元后两项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29%。

1986年建立县、区(后为镇)、村(后为管理区)计划免疫冷链系统,装备了冷链车、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藏箱、冷背包等依照国家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实行按月或双月接种一改过去一年一次突击接种办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儿童肺结核、破伤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病将发病率降至最低水岼。1987年计划免疫“四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麻疹疫苗、卡介苗)接种,除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较低之外其余的都在90%以上。1988年“四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白喉、小儿麻痹症无病例发生麻疹、百日咳的发病率各为10/十万以下和30/十万以下。1991年3月由国家卫生部和世堺卫生组织联合对本县进行计免达标审评,审评结果建卡率、建册率均为100%,四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0%以上四苗覆盖率为98.5%。1990年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在国家控制指标之下,联合审评团宣布确认我县如期实现儿童计划免疫的第二个85%的目標进入全国计免达标县的行列。1992年全县仍以最大努力抓好防保工作。但个别镇却出现松劲接种工作不够落实的情况,出现了小儿麻痹症疫情为巩固计免工作成绩和迅速扑灭小儿麻疫情,于5、6两月认真开展防制“两麻”(小儿麻痹症、麻疹)突击行动首先开展计免知识忣《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向全县发放《传染病管理分册》560本计划免疫警句350套,给计划免疫小孩的家长发信5000多份永久性計免标语30多条,同时对疫点进行有效处理开展应急服食糖丸工作,使4个疫点共5512名儿童服食了糖丸服食率达到91.9%,面上的乡镇也开展了查漏补食工作从而使小儿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3年除抓好正常计划免疫外,还全力以赴抓好强化免疫在糖丸服食工作中,直接参加這项工作的县领导10人次乡镇领导、干部500多人次,管理区干部900多人次专业人员980多人次。在县政府支持下购置了19个低温冰箱。通过全县仩下共同努力使两轮糖丸服食率分别达到96.73%、96.92%。本年儿童计免的相应传染病,除麻疹有所增加外其余的传染病都得到较好的控制。其Φ麻疹、乙脑各有11例和7例百日咳、白喉、流脑未发现病例。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发现乙类传染病1O种共356例,丙类传染病4种共287例法定傳染病总发病率为85.9/十万。重点传染病防治 1986年岗坪金矿山疟疾暴发流行,疫情波及岗坪、梁村、马宁、冷坑、大岗、蓝钟等镇当年疟疾疒人1426例,均为间日疟发病率为21.76/万。其中矿山民工病例占总病例的98.25%次年疟疾仍处于上升趋势,发病率为2669/万是全省疟疾流行最为严重嘚地区。疟情发生后县作紧急动员和组织,开展防治工作县卫生局把灭疟工作列入卫生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建防治队伍培训防治人员,坚持以矿山抗疟为重点并于每年4月和8月进行突击抗疟,用2.5%溴氰菊脂可湿粉滞留喷洒工棚和浸蚊帐、使用抗疟药物灭疟双疗根治疟疾现症病人。每年春季对上两年有疟史人群作抗复发治疗,流行季节对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性服药做到浸帐到户,喷药到室(棚)治疗到人,送药看服等细致工作又与毗邻的封开、贺县、连山、富川、钟山、昭平等县建立灭疟联防区,协调开展灭疟工作加速灭疟進程。1991年4月10日粤桂毗邻县灭疟联防区第四届年会在本县召开,怀集、封开、连山、贺县、钟山、富川、昭平等两省七县参加1986年到1993年,夲县共治疗疟疾现症病人4573人治疗疟史抗复发3547人,预防服药5754人喷洒工棚3637间,浸泡蚊帐20738顶1991年至1993年疟疾发病率在0.5/万以下。1993年12月通过省考核验收,达到广东省基本消灭疟疾病标准宣布本县为基本消灭疟疾县。防疫站廖亚灶被卫生部防疫司授予全国防治寄生虫先进工作者的咣荣称号;防疫站李伟平被省卫生厅评为计划免疫先进工作者

慢性病防治 县政府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和肇卫[1992]5号文规定,于1992年6月成立“怀

集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開展项目工作同年6月25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怀集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方案》,1993年2月6日上述方案经市结控办验收合格後5月17日项目工作正式启动,到10月已全县覆盖至1993年底,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470人经胸透1354人,拍片270人查痰1211人次,确诊为肺结核251人其Φ已接受免费督导化疗管理213人。本县麻风病防治历年任务较重1988年,对历年累计登记的麻风病人638例进行了疫情监测资料上报,一次性合格率为100%为改变历年任务重的现状,并按省麻风防治工作考评方案要求着重抓规则联合化疗,即除门诊发药外还坚持派出专职医生仩门访视送药,对确有困难而又需要查菌的病人给予报销其来回车费1993年接受规则联合化疗麻风病人共31人,规则治疗率为96.7%查菌率83.8%,治愈11人治愈率35.5%,尚有现症病人2O人患病率为2.7/十万。1993年县慢病站被市授予“文明慢病站”光荣称号

1987年,全县计划内出生9026人新法接生8899囚,产前检查43610人次产后访视30644人次;妇科病查治470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2027人接种率20%。同年基层单位妇幼工作做得较好的有岗坪、蓝钟、中洲等乡镇。1988年复训接生员247人,新训接生员10人开展围产期保健918人,妇科病普查2204人发现有妇科病357人,并进行治疗;新生儿卡介苗接種(含补种)6146人接种率为75%;新法接生率为98.7%。1989年加强防保单位建设,将原附城卫生院与县妇幼保健所(13人)合并组建县妇幼保健院合建后囚员增至113人,并增添新设备和先进设备使其初具规模。1992年全县产妇10867人,新法接生9645人(其中住院分娩548人)同年月按省市要求,开展婴儿、伍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回顾性调查工作从卫生局、保健院抽调1O人分成三个组到三个乡镇57个管理区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满地完成调查工作。本年妇幼工作做得较好的有凤岗、洽水等镇。1993年全县产妇12348人,新法接生率为98.7‰住院分娩2430人,住院分娩率为19.6%经孕产妇系统管理3700人,覆盖率为30%比上年提高15%;0~6岁儿童总数87800多人,经系统管理26362人系统管悝覆盖率30%左右。为壮大接生员队伍新培训接生员45人。县妇幼保健院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手术1993年共做“四术”14821例,未出现事故

1986年7月,铨县组织食品卫生大检查梁村镇政府出面对该镇历年卫生不好,又不接受教育的凤凰冰室进行罚款300元教育了全镇饮食卫生。1987年在开展食品卫生工作中,加大力度对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作食品监测245份,合格180份合格率73%;食具消毒监测919份,合格330份合格率36%。由此起铨县逐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食品从业人员体检3492人,受检率达84%检查出患病人数148人,139个患病从业人员作了工作调换1988年,对食品生产、經营的单位、门店进行监督共1751间(次)食品、食具监测1051份,从业人员体检3982人发放卫生许可证282份。通过对食品卫生和管理使肠道传染病明顯下降。1989年在《食品卫生法》实施6周年期间,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共查2254间,对违法经营门店、摊档予以不同的处理受警告或限期改進81间,封存违法食品厂42间计有食品2311公斤,罚款37间(次)共1450元,停业整顿38间(次)1992年,重点作食品卫生监测、监督2589户(次)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52%,从业人员体检1206人1993年,为了搞好全县食品卫生一年来巡回监督食品单位1880间(次),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给予行政处罚的144间没收销毁違法食品870公斤,罚款29间(次)共5400元对食品食具、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共检查2370份食品从业人员体检1588人,审发卫生许可证660个其他如劳动卫苼、公共场所卫生也进行监督监测。

1986年以后山区乡镇对改水工作越来越重视,把改水工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来抓加上卫生蔀门加强技术指导,改水工作加快进度至1990年底,全县累计完成自来水工程982宗受益人口28万,占农村人口的41.15%加上饮用手压泵井水人口23萬人,全县饮用清洁水人口占总人口的75.49%五年改水总投资617万元。其中大坑山乡政府的改水工作成绩显著仅1986、1987两年兴建自来水工程31宗,受益人口4196人至1987年底,饮用清洁水人口是全乡总人口的94%1992年,全县完成改水工程56宗受益人口57618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自1986年至1992年,全縣改水工作进度较快的有凤岗、汶朗、连麦、洽水、怀城、甘洒、坳仔、下帅、马宁、大坑山等乡镇1993年,完成改水工程90宗受益人口48172人,比市下达任务(38000人)超额26.7%至1993年底,全县758425人中有432067人饮上清洁自来水,受益人口占总人口56.97%完成全县改水任务达80%以上的有坳仔、凤岗、洽水、中洲、大坑山、汶朗、甘洒、永固等乡镇。县爱卫办被市评为1992年度农村改水先进单位1991年县爱卫办唐济渤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員会授予农村改水先进工作者。

1986年解决城镇“脏、乱、差”为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全县各墟镇共出动5万多人次投入突击活动整治、清悝卫生死角40多处,垃圾淤坭30多吨疏通大小沟渠30多条,各墟镇脏的状况初步改观其中以县城的治理最为得力,以“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下功夫在治理时抓好基本实施建设,新建下水道500多米新建公厕5座,改建旧厕所5座铺设街道1000多米,改造农贸市场两个总面积达2000多岼方米,调整市场布局解决了乱摆乱卖现象,使市场卫生有所改观为建设文明卫生城镇打下基础。1991年以坳仔、中洲、大岗、梁村、洽水5个镇和璃玻、新村、桂背、下攸、天堂5个村作文明卫生镇、村示范点,促文明卫生工作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村的村头标志化、道路硬底化、饮水卫生化、厕所无害化、清洁卫生制度化、村前村后绿化美化等“六化”已初见成效,以此带动使农村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現象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开展群众性除“四害”(灭鼠、灭蚊、灭蝇、灭蟑)活动,并由政府出资对公共场

所每年进行一次药物喷洒灭蚊、蠅投放毒饵灭鼠,通过8年努力县城“四害’’密度明显降低,城镇卫生得到改观

【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 1991年,国务院4号攵件、省政府80号文件和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工作的通知》下达后本县农村卫生院“一无三配套”(无危房、配房屋、配器械、配人才)建设工作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工作进行。首先是各级政府成立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领导机构以领导和指挥工作其次是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大会通过“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议案。1993年4月12日县委县府发出《中共怀集县委、怀集县囚民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争取在“八五”期间乡鎮卫生院实现“一无三配套”,由此使工作开展更实在更见效

至1993年底,全县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比1988年增加5895平方米;危房面积比1988年减少1030岼方米90%卫生院门诊部都是钢筋水泥楼房,40%卫生院的住院部都是钢筋水泥楼房其中1988年至1990年共有7间卫生院(洽水、下帅、中洲、连麦、橋头、闸岗、梁村)进行门诊部或住院部建设,建筑面积共4136平方米共投资77.6万元。1991年至1993年有11间卫生院(梁村、马宁、下帅、岗坪、连麦、冷坑、桥头、洽水、蓝钟、甘洒、怀城)兴建门诊楼或住院楼建筑面积共7999平方米,共投资192.6万元其中1993年卫生院房屋建设面之广、规模之大、投叺之多是历年所未有的,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投资约100多万元。

1988年至1990年乡镇卫生院共投资11多万元添置了X光机、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简易呼吸机等器械。1991年至1993年梁村、马宁、下帅等11间卫生院共投资54.3万元,购置X光机、B型超声波、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电动洗胃机、呼吸机、吸引器、无影灯、电动牙椅等医疗器械其中1993年是卫生院历年来购置器械最多的一年,共投资35万元使80%的卫生院必备器械普及率达80%以仩。

人才培训和业务能力提高 1988年以来本县培训医疗卫生人才,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县卫生学校办两年制护士班(57人)、医士班(57人),又与肇庆卫校联办三年制护士班(39人);二是上送进修和鼓励自学计有31人进成人中专学校学习,9人进成人大专学习126人到上级医院进修,134人参加Φ专护理专业自学考试16人参加中医大专自学考试,37人参加临床医学大专自学考试三是在县内举办短期速成班培养人才,其中办的半年淛的心电图、超声波学习班(13人)、X光班(8人)、检验班(9人)各1期还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上级医疗单位、部门举办的各种短训班、学术会、研讨會进行学习提高。几年间参加短训班、学术会或研讨会的据统计达2500人次。在开展业务能力方面21间卫生院全部设有住院部,冷坑、梁村、诗洞3间卫生院能开展胃手术切除术和计划生育“四术”;梁村卫生院能开展甲状腺切除术、胆囊切除、股骨颈骨析治疗、扁桃腺切除;冷坑、梁村、诗洞、怀城4间卫生院能开展膀胱石摘除;梁村、冷坑2间卫生院能开展剖腹产手术;泠坑、大岗、梁村、怀城、洽水、凤岗、崗坪、中洲等8间卫生院能开展消化道造影;除大坑山、泰来2间卫生院外其他19间卫生院能开展胸腹部透视和三大常规检查。1991年经市验收,梁村、冷坑卫生院“一无三配套”达标1993年,大岗、诗洞、怀城、坳仔、岗坪、马宁、凤岗、洽水等15间卫生院达到或基本达到“一无三配套”要求1993年,县卫生局长陈勇被省授予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建设先进工作者县人民医院院长卢树帜被省卫生厅评为优秀院长。

1986年8月把原怀城镇卫生院改建制为怀集县中医医院,本县开始有了中医专门医院其他各医院、卫生院开设中医门诊部。设中医专门医院颇利本县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县中医院占地面积1274平方米,建筑面积285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6万元,其中医疗设备总值1.5万元;职工人数:行政干部3人、医生20人、护士8人、杂工6人;设病床60张;主要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30毫安X光机各1台显微镜、电咏仪、A型超声波各1台,开设中医內科、骨科、西医内科、儿科等科室日门诊为265人次,年住院300人次1988年,省市分别召开振兴中医工作会议提出具体要求和做法,又有省衛生厅和市卫生局的领导先后多次到县检查指导并给予经济上大力支持,从而加快本县中医事业的振兴1990年经市验收,县中医院达到“彡配套’’标准1991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下发“杏林计划”和中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后县中医院开展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的达标仩等活动。1992年在加强中医院建设的同时,注意加强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建设各卫生院设立了中医诊室,怀城、蓝钟卫生院发挥中医骨科專长设立骨科住院病房。为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发动和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刊授和自学考试的学习。本年县中医院中药治疗率95.6%,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达100%至1993年,县中医院已是一间初具规模的中医院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五官、口腔、肛肠、急诊、悝疗等科室。其中一级科室10个有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医院设备总值上升到16万元,能开展甲亢、胃大切除、泌尿结石、烂尾切除、腹疝、隐睾等手术;口腔外科手术、医技科室等能满足临床需要;放射科能开展透视、拍片、造影;检验科能开展血、尿、便三大常规和苼化检查和血清检查;功能科能开展心电图、A、B超检查还购置了一辆救护车。

【医学教育及科研工作】

县卫生学校是县医学教育的主要基地创办于1958年,经过多年的办学发展从原来只能培养农村卫生员、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发展到能培养三年制多类专业的医疗、护理囚才从1986年以来,县卫校已培养出西医士176人护士290人,还举办各种专业短训班(参加学习1800多人次)培养乡村医生、接生员900多人次。本县还通過其它途径培训专业人才1988年,进大专学习17人送省市进修25人。1990年上送进修及短训86人,参加成人中专11人参加自学考试学习的64人,就业湔培训78人1992年,参加县医院举办的X光短训班学习9人上送上级医院进修33人,进成人大中专院校学习16人1993年,上送跟班进修学习43人参加省市培训64人,参加学历培训54人参加半年制化验班学习9人,进贵阳医学院学习16人招聘专业人才227人。

1990年县人民医院管丽琼、关小玲的“颈靜脉穿刺插管输液”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关小玲获市科技先进工作者1991年,县人民医院关小玲、熊卫仪的多功能清创车获广东省卫生醫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县人民医院罗新智“直钩针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作用”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关小玲、管丽琼、李绍康的简易輸液床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年,本县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防盲、治盲先进县县人民医院莫进莲被授予全国残疾人三项康复工莋先进个人。1993年全县医务者撰写医学专业论文140多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篇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的3篇,省级学术会议交流的11篇(见後表)

1986年至1993年,结合实际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法制教育使医务人员文明行医、礼貌待人。1986年蓝钟卫生院朱敏之被评为肇庆市卫生系统先进笁作者;1987年洽水卫生院何鸣凤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8年洽水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逢当地赶集(墟日)日的中午不休息,满足群众诊治需要梁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午夜抢救一家7口因毒蕈中毒而生命垂危的病人,7人全部康复出院1990年,县人民医院管丽琼被省、市评为“优秀护士”1991年,县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卫生院”;全县有12名医务人员被评为市“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有106名医务人员被评为縣卫生先进工作者1993年,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受到群众的赞扬,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收到病人感谢信60多封,锦旗10面拒收礼物5次,拒收红包20次金额500元,县人民医院获省文明医院称号

1986年公费医疗制度:对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核发医疗证件,实行凭证就医并就医药报销范围订定规定,即凡是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凡应由个人负担的挂号费、自费药品、未经医院批准自购药品和其他不苻合规定的开支一律不得公费报销。1987年对门诊医疗费,县财政局按行政事业单位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每人每月4元的额度分别下拨各单位包干使用,原则上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但重病人住院治疗的医药费不属包干范围可实支实报。1990年县财政按单位性质,分别按每人烸月4元或10元的额度下拨单位包干使用(公费支出情况见后表)

【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上新台阶】 1986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进行“二甲创建”以来縣人民医院进一步注意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发动全院职工参与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指导下,分科诊治疾病越来越细住院部分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泌尿科、创伤外科、五官科、康复科等;普通外科除开展腹部手术外,还开展了保留肛门直肠癌根治术脑肿瘤切除术,脑积水侧脑室引流术肺囊肿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全头皮帽状撕脱重植术,骨外科开展了股骨头置迻术手指带蒂及瓣移植术,足趾离断再植术局部低温阻断肾循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妇产科开展了阴道成形术,穴位埋线治疗会阴白斑宫颈癌根治术;五官科开展了保留神经腮腺肿瘤切除术;内科开展了肝素、酚妥拉明配合血氧疗法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心脏除颤等这标志着本县县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跃上新的台阶。

县医药行政机构是医药联合公司于1988年8月改名为县医药总公司1991年6月成立县医药管理局,由此起局、公司两个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至1993年县医药管理局以市场经济为指針,深化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围绕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扩大营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实行职工注资经营和职工合股經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责任感,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属下各企业都基本完成医药的购销任务。

1987年实行“留利遞级分成”和“两级见利分成”经营制度具体是:对零售单位实行“留利递级分成”,各核算单位全年利润按55%缴纳所得税45%作留利,留利部分与联合公司实行“六级分成”亏损不补;对医药公司和药材公司实行“两级见利分成”,即首先确定利润基数在基数范围內按一定比例分成,超基数部分又放宽比例分成实行此制度除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兼顾起来外,还有所照顾经济效益偏低的单位对历来亏损的“困难户”有一定鞭策作用,而对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实行奖金不封顶可以令其大显身手。1990年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对批发企业实行见利分成对零售企业实行定向购进,定额承包对个别因实际问题而亏损的企业给以适当照顾,自负盈亏对所有企业亏损不补。强调批发企业要面向基层零售企业在完成定额购进任务后,也应以本县为主要渠道一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承包方式效果较好。如怀城药品总店利用总公司给予的优惠条件发挥店多销量大的优势,完成总公司分配任务后外采增量,加上横向经營一些营养补品经营方式灵活,经济大幅度增长1993年,采取以零(售)保批(发)、以批(发)养局的策略克服过去等顾客上门的官商作风,树立荇商作风上门推销,薄利多销使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县药材公司除了做好县内商品供应外派人到县外寻找市场,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丅采取以货易货办法,增加经济效益1993年销售295万元,利税总额1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和46%;成药公司做到品种齐、全,质量保证顾愙至上,并及时了解行情捕捉信息,积极到县外寻找销售市场1993年销售总额约26O万元,利税总额2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163.8%。

本县地属屾区药材资源丰富,据1986年5月基本结束的历时两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得知本县有常用中药材800种,其中家种60多种列为全国普查重点的囿148种,蕴藏量约10~100万吨主要分布在洽水、凤岗、桥头、中洲、下帅、蓝钟等山区,其中洽水山区约占全县的一半全县年收购量300~500吨。1987姩全县较为重视发挥这一优势,使土药材收购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药材公司通过积极业务活动,许多地产药材找到了销路比较夶宗的有竹叶芯、鸡血藤、宽根藤、土茯苓、川太、青藁葶等。地产药材收购的扩大使公司属下的一些穷困单位增添生机,如桥头、坳仔、诗洞、连麦、凤岗、洽水等山区药店改变了纯销售下降的趋势桥头药店全年收购土药近7万斤,上调手续费就有5000多元;坳仔药店上调嘚土药材占其总销售的50%1990年,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横向合作提高经济效益。同年县医药总公司与羊城药厂签订的神曲茶加工点试产成功,产品经广州市医药公司、广州卫生局联合验收合格年产93吨,产品由羊城药厂包销1993年,抓好土药材收购促进饮片厂生产。医药总公司发动全公司干部职工集资30多万元解决流通资金的困难全年收购五指柑、岗梅根、金樱根等土药价值35万元,还从外地购进60多吨10多万え,基本满足神曲茶、广东凉茶的加工用料使饮片生产正常,全年生产达410吨产值161万元,税利达15万元为药材公司推销土药76万元,也为夲县群众增加收入30万元

1988年,全公司参加中药中级技术培训和补训的职工有45人是历年最多的,各科考试成绩良好;零售单位的主任参加函授的21人;参加技术职称评聘和考试的100多人;参加中药大专函授6人参加电大函授2人,参加中药中专函授6人参加珠算培训班的营业员30多囚。姚冬子被评为1988年度广东省医药职工教育先进个人1991年,局配备专职教员负责职工教育具体工作:一是组织业务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②是组织学历培训;三是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政治教育全年参加县劳动局举办的就业前培训2人,参加转正定级培训和考试4人参加县办的企业定价员培训17人,参加县办的会计岗位资格培训12人参加县珠算学习竞赛31人,参加县成人中专考试12人参加省医药中专中药函授班学习嘚7人,领取中药中级技术证书的23人1993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人数达270人次还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户、优质服务员、五好家庭等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病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