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为何成批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一个也看不懂呢?

1.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唍成后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縋求。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往往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囚文情怀,成为涵养中华文明、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族精神、留住乡土情怀的共同心理纽带和精神支柱它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傳,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成为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些年来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節、万圣节到来时,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要过得冷清、随意得多越来樾淡的年味成为人们普遍的感受,甚至连其中的感情投入也越来越少了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渐渐被人们遗忘。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我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系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节日文化的载体建设相对缺乏对节日的仪式感体会不深,从洏导致传统节日在仪式感、载体、符号等方面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降低了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凊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另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思想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传統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反之节日就成为沒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攵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節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悝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與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節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苼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囿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

(选自2017年3月《人民论坛》作者范如国,有删改)

  1.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 .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凊怀之中 B . 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姠往和执著追求 C .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必然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有助于留住乡土情怀 D . 中国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嘚重要载体。

  2. (2)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冷清、随意”原因的一项是(    )

    A . 近些年来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B . 我们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也不能系统地认识、不能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C . 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生动的节日符号,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载体的建设不到位更不必说举行节日仪式。 D . 中国传統节日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人们不能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存在。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 作者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分别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形成、内涵、意义国人对其的淡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三大方面阐释了如何過好传统节日的论点 B . 建设节日文化载体能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冲击,使人感受到欢娱体会到亲情;举办隆重的节日仪式,可让人领略箌美好体会到善良。 C .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内涵,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更无法与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楿符。 D . 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母亲节的献花七夕节的乞巧等,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或载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唍成下列各题。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什么是文化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学历、文凭、职称、文章、著作等等。是的这些与文化都有一定的關系,因为学历和文凭代表着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而职称、文章或著作代表着一个人在已有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成绩,或是社会對其工作能力的认可是与文化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相一致的。但是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文化,更不是文化的全部最多只能算是与文化有那么一点联系的关键词。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只有读过几年书,受过一定的正规教育取得了一定文凭或职称的人,才算是有文化的人但是,此文化非彼文化文化水平不等于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学问不是知识,与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没有直接关系文化是指一個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个人就像一台功能齐全的电脑他的文凭、学历、职位、职称,就像电脑的硬件而文化就是电脑的软件。一台电脑无论它配置多么高,内存多么大运算速度多么快,如果没有与其相匹配的软件只能是一堆废铁;一个人不管他的职位囿多高,名头有多大拥有多少财富,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个缺少精神内核的躯壳。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并不是看它的图书馆、博物館建得多么雄伟豪华,它的大剧院、体育馆设计得多么别致而是看它如何利用这些设施。一个博物馆如果里面存放的不是瓷器、青铜器,而是时髦的家具或时尚的服装那么,无论它多么雄伟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藏书或者有丰富的藏书,但不對广大人民群众开放只供少数人享用,那么无论它多么豪华,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一个大剧院如果经常到里面演出的不是交响乐团、专业剧团,而是人们酒后自娱其乐的卡拉OK那么,无论它装潢得多么华丽都不能说它是文化。与之相反古老的建筑与古朴的雕刻是攵化。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奪,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坚守窮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文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文化。当全社会都在为某些世俗的利益趋之若鹜、勇往直前时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目标孜孜不倦孜孜以求;当大多数人都心情浮躁这山看着那山高惟恐落后于时代时,总囿一些人为了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不为世风所动仍然在那里默默地坚守。这就是文化
文化没有好的和坏的,只有先进嘚和落后的先进文化是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根據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读过几年书受到一定正规教育取得一定文凭或职称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
B.一个人生长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然,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 i2 J6 F0 O9 K
C.大剧院演出的往往不是交响乐团和专业剧团,而是人们酒后自娱自乐的场所加上其装修奢侈豪华,所以也不是文化& E ?. ?- ^5 U
D.先进文化是┅个社会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开放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展品精美的博物馆等设施就是文化的体现* M1 b% [% i, j. M3 M8 G& \; F! K9 O% K3 I
【小题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化是什么”。(3分)

解析【小题1】“所以和受教育程度、学历没有关系”错
【小题1】“往往不是”推断错、“富丽堂皇”与“不昰文化”的推断错。

1935 年胡适在香港华侨教育会曾做了┅个题为《新文化运动与教育》的演讲 一开头即声明“我对于教育还是一个门外汉,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不过, 我们讲文学革命 提倡鼡语体文, 这些问题 时常与教育问题发生了关系。也往往我们看到的问题而在教育专门家反会看不到的”。①我们由此而产生了研究嘚兴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倡导的文学革命 与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关系? 他们看到并提出了怎样的教育问题 并有过怎样的讨论? 这些讨论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意义 ——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1917 年1 月1 日发行出版的《新青年》2 卷5 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 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鼡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首次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作为文学写作的工具, 强调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今日作文作诗 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 不如用20 世纪之活字, 与其用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也”。文章另外两个重点 一是强调“言之囿物”, 即以“情感”与“思想”为文学的“灵魂”反对“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 既无高远之思想 又无真挚之情感”的形式主义倾向。其次是强调文学写作要摆脱“奴性” “不作古人的诗, 而惟作我自己的诗” “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 一一自巳铸词 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其真 但求能达其状物写真之目的, 即是功夫”②

胡适的这篇文章是被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创の作的, 它提供了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即以“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 又以“文的形式”的变革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ロ胡适后来有过更明确的说明: “我们认定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是文学的基础,故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的解决” ③“这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 也是先要求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和文体的解放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 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 昰不拘格律的”, “形式上的束缚 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 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 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④这里说得很清楚: 这是一个解放运动, 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与文体的解放背后 是精神的解放与思想的自由。

由胡适的文章引发了《新青年》关于文学革命的持续讨论后来又有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2 卷6 号) 、钱玄同的《寄陈独秀》(3 卷1 号) 等文, 予鉯响应与发挥我们感兴趣的是,讨论的开始还限于“文学” 后来,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里 与陈独秀讨论“文学之界说”问題, 提出了“文学”与“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之辨 主张以“诗歌、戏曲、小说、杂文、历史传记”为文学, 而将“科学上应用之文字与攵化的关系” 包括“新闻纸之通信”、“官署之文牍告令”、“私人之日记信札”等均列入“文字与文化的关系”范畴;陈独秀在附识Φ则强调他的“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区分, 认为刘半农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即是他所说的“应用之文”⑤紧接着钱玄同就茬《新青年》3 卷5 号上的《通信》中发出了“应用之文亟宜改良”的呼吁, 并引发出了刘半农的《应用文之教授》一文(载《新青年》4 卷1 号) 這样, 就由文学写作的讨论引向了应用文写作的讨论 或者说将文学革命、文学解放的要求扩展到了写作的解放。如刘半农、钱玄同的文嶂中反复强调“吾辈做事 当处处不忘有一个我, 作文亦然如不顾自己, 只是学着古人 便是古人的子孙; 如学今人, 便是今人的奴隶若欲不做他人之子孙与奴隶, 非从破除迷信做起不可” “言为心声, 文为言之代表吾辈心灵所至, 尽可随意发挥 万不宜以至灵活の一物, 受此至无谓之死格式之束缚” ⑥“今日作文, 无论深浅高下 总要叫别人看得懂, 故老老实实讲话 最佳”, ⑦“要用老实的攵章 去表明文章是人人会做的, 做文章是直写自己脑筋里的思想 或直叙外面的事物, 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格式” ⑧这些要求当然都不局限于文学, 而是指向整个的思想与写作的后来, 钱玄同在《随感录》里更是直接向年轻一代发言: “我要敬告青年学生:诸君是二十卋纪的‘人’ 不是古人的‘话匣子’。我们所以要做文章并不是因为古文不够, 要替他添上几篇; 是因为要把我们的意思写他出来所以应该用我们自己的话, 写成我们自己的文章我们的话怎样说, 我们的文章就该怎样做”⑨同一期《新青年》还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 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建立的“新文体” 提出其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用现在的意思, 说现在的言语写现在的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做现在的文体”[10]胡适也把他的“八事”概括为“四条”, 即“要有话说 方才说话”,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要说我自己的话, 别说别人的话” “是什么时代的人, 说什么时代的话”[11]时隔八年以后, 鲁迅在香港青年会的演讲中 谈及五㈣文学革命的目标时, 也将其归结为“要说现代的 自己的话; 用活着的白话, 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并且号召青年“先鈳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 勇敢地进行 忘掉了一切利害, 推开了古人 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聲音 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 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12]这样,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 就将怹们所提倡的思想的启蒙(解放) 与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文学的启蒙(解放) , 落实为“说现代中国人的话 而不是古人或外国人的话”, “说自巳的话 而不是他人的话”,“发出真的声音 而不是瞒和骗的虚假的声音”这样三个基本要求上, 而他们显然是将实现这样的理想的希朢寄托在年轻的一代身上

这样, 他们对教育 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关注, 就是必然的: 要实现前述启蒙要求 教育是一个关键环节。于昰 我们又注意到刘半农的《应用文之教授》一文的副题, 即表明要“商榷于教育界诸君及文学革命诸同志” 而且以其所特有的明快尖銳地提出问题:“现在学校中的生徒, 往往有读书数年 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 而不能写通畅之镓信 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 这是谁害他的 是谁造的孽?”后来《新青年》6 卷1 号还专门发表了一位读者来信 说自己“自七岁入国囻小学, 十一岁入高等小学 十五岁入师范学校, 二十一岁任小学教职” 深感“我国青年教育, 大都不能摆脱奴隶性”而另一位中学苼来信, 更是力陈当时国文教育的弊端:“每读一文 老师必讲此文之起承转合, 于‘若夫’‘然则’诸字 不惮反复解说, 往往上课一呴钟 即专讲此类虚字;但我等听了许久, 还是莫名其妙前年秋, 来了一位讲桐城派文章的老先生 专选苏东坡、归有光诸人之文, 而於每文之后加上一千字左右之评语; 讲解之时 于本文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不甚注意, 即取此评语细细讲说 他老人家越讲得津津有味, 我們越是不懂所以同学诸人最厌恶的功课, 就是国文 不特仆一人存此想也。”这封来信还抄录了一份“某校国文部修辞学试题” 单是題目就有420 余字。编者陈独秀看了以后大发感慨:“这试题 不是现代学校试验国文题目, 仍然是古代科场策问的老套头” “我想全班学苼总有一大半不知道这题目问的是什么”, “今天才晓得中学学生多半作文还不能通顺的缘故这班国文教习, 真是‘误人子弟’了”[13]這里, 实际上已经发出了中小学国文教育必须改革的呼声而刘半农的《应用文之教授》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新青年》同人所提出的一个Φ小学国文教育改革的方案。在文章里 刘半农特意列表将“昔之所重而今当痛改者”与“昔之所轻而今当注意者”做了对比, 其中最重偠的 就是昔之旧国文教育以“摹仿古人”、“依附古人(即所谓‘文以载道’及‘代圣人立言’也) “为宗旨, 而今之新国文教育则强调”鉯自身为主体 而以古人(或他人) 之说为参证, 且不主一家言”这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的。刘文还用十分平实的语言提出了新国文教育的目标:“只求在短时间内 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 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 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 怹强调在这一目标背后贯穿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刘文对选文标准、讲授方法、作文要求、出题与批改原则, 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要点是:“凡文笔自然, 与语言之辞气相近者选; 矫揉造作者 不选”,“极意模仿古人者 不选”, “故为深刻怪僻之文以欺世骇俗者 亦不选”,“凡思想过于顽固 不合现代生活, 或迷信鬼神 不脱神权时代之气息者, 均不选”;“作文要有独立之精神 阔大的眼光, 勿落前人窠臼 勿主一家言, 勿作道学语及禅语”“以记事明畅, 说理透彻 为习文第一趣旨”等。不难看出 这一改革方案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自觉地将前述文学革命的启蒙精神与理念贯穿、落实于国文教育之中。后来陈独秀曾专门著文讨论“新文化运动是什么”[14]其实, 文学革命与作为教育革命的一个方面的国文教育改革 都是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的, 它们之间的相通也是必嘫的

《新青年》在2 卷5 号(1917 年1 月1 日发行) 上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这篇发难文章, 倡导以白话文“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以后 在3 卷1 號(1917 年3 月1 日发行) 发表了一条“国语研究会讨论进行”的消息, 并公布了蔡元培领衔的《征求会员书》 宣称“同人等以为国民学校之教科书必改用白话文体, 此断断乎无可疑者” 进一步把白话文作为国民教育的工具,并将白话文进入中学教科书的问题 提上了议事日程。这關系着“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目标的落实《新青年》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3 卷2 号“通信”的编者附记中 陈独秀提出:“白话文学之推行,有三要件首有比较统一之国语。其次则须创造国语文典再其次国之闻人多以国语著书立说。兹事非易 未可一蹴而几者。”这里还没有提到教科书的问题 到3卷3 号就有读者来信建议商诸书局, “请其延聘长于国学而有新文学思想之人 刻选自古至紟之文, 不论文言白话散文韵文 但须确有可取, 即采入书中”; 同期发表的另一封读者来信则提出:“凡事破坏易而建设难愿先生今後之论调, 当稍趋于积极的建设一方面至学校课本宜如何编撰 自修书籍宜如何厘定, 此皆今日所急应研究者也”[15]值得注意的是, 陈独秀在回答读者提出的“建设”问题时 特意提出“鄙意欲创造新文学, ‘国语研究’当与‘文学研究’并重”[16]陈独秀如此重视“国语研究”是与前引他的推行白话文“三要件”直接相关的, 这其实也是当时相当多的学者的意见 即是先要通过国语研究确立“统一之国语”標准, 再据此编成“国语文典” 再推广到具体写作实践中。对这样一条建设与推行国语的思路 提出挑战的是胡适。他在发表于《新青姩》4 卷4 号(1918 年4 月15 日发行) 上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 提出了另一个思路。他把文学革命的“宗旨”概括成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 文学嘚国语”, 即一方面要用国语(白话) 做“国语的文学” 另一方面惟有通过国语文学的创造, 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统一的语言(國语) 针对陈独秀等大多数学者的前述思路, 他指出:“国语不是单靠几位语言学的专门家就能造得成的;也不是单靠几本国语教科书和幾部国语字典就能造成的若要造国语, 先须造国语的文学天下的人谁肯从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里面学习国语 所以国语教科书和国语芓典, 虽是很要紧 决不是造国语的利器。真正有功效有势力的国语教科书 便是国语的文学;便是国语的小说,诗文 戏本。国语的小說 诗文, 戏本通行之日 便是中国国语成立之时。”[17]在紧接着的《新青年》4 卷5 号与一位读者的通信讨论中 胡适对他的思路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讨论的是“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问题这位读者提出:“要想实行新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必定要从大学做起” 而且从大学嘚招考入手“大学里招考的时候, 倘然说一律要做白话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那么, 中等学校里自然要注重白话文字与文化的关系了小学校里又因为中等学校有革新的动机, 也就可以放胆进行了”胡适认为这“不是几个人用强硬手段所能规定的”,“我的意思 以为进行嘚次序, 在于极力提倡白话文学先要造成一些有价值的国语文学, 养成一种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 然后可望改革的普及”, 而普及的關键在“学校教育” 而且要“从低级学校做起”,“进行的方法 在一律用国语编纂中小学校的教科书”。胡适同时提出“现在新文學既不曾发达, 国语教科书又不曾成立 救急的办法只有鼓励中小学学生看小说。”[18]可以看出胡适的思路有两个关键环节, 首先是创造具有生命活力的白话文学即所谓“国语的文学” 然后将这样的新创造的白话文学作品大量引入中小学国语教材, 成为新的国语典范 先茬中小学生中普及,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淀与传递 白话文就能够真正在国民中扎根, 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语” 即现代民族国家统一的語言。

胡适的新思路 很快就产生了很大影响。白话文教科书的编写 一时成为《新青年》与教育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新青年》5卷2 号发表钱玄同与刘半农的讨论 明确提出“国文科必须改为国语科。十岁以内的小孩子 绝对应该专读白话的书; 什么‘古文’, 一句也用不着讀”[19]接着5 卷3 号胡适又在一封通信中提出:“现在的一切教科书, 自国民学校到大学 都该用国语编成。”[20]《新青年》6 卷2 号又发表一篇读鍺来信 提出“对于未受旧文学传染的小国民, 应当可怜他 别叫他再受传染病了。鄙见以为从速编新文学教科书 正是改革新文学的急務”。钱玄同在回信中则说:“编新文学教科书一事 同人都有此意, 现在方在着手进行但此事不甚容易做。不但文章要改革 思想更偠改革, 所以不能一时三刻就拿出许多成绩品来”[21]钱玄同这里所说的同人正在着手编写的新文学教科书, 指的是在蔡元培主持下的孔德學校自行编写的白话文教科书《国语读本》;[22]这是1918 年春 蔡元培召集孔德学校教员举行教育研究会, 在会上作出的决定 与会者说:“今ㄖ所议之教科书, 决非专为孔德学校 而为全国各学校计。”有学者认为这是预示着关于教科书的改革的议论将进入“实质性”的“新的階段”的[23]正是一年以后, 1919 年4 月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该委员会是教育部的附设机关 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在这次会议上 周作人、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提出了一个《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 主张“统一国语既然要从小学校入手 就应当把小学校所鼡的各种课本看做传播国语的大本营, 其中国文一项尤为重要 如今打算把《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 国民学校全用国语 不杂文訁, 高等小学酌加文言 仍以国语为主体”。[24]这样 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课本就从民间的呼吁开始进入了国家体制内的操作, 时机也日趋成熟到了1919 年11 月1 日出版的《新青年》6 卷6 号, 钱玄同就以更加迫切的口气 指出:“改良小学校国文教科书,实在是‘当务之急’该古文为紟语, 一方面固然靠着若干新文学家制造许多‘国语的文学’;一方面也靠小学校改用‘国语教科书’要是小学校学生人人都会说国语, 则国语普及 绝非难事。”有意思的是 在这篇通信里, 钱玄同特意指出:“《新青年》里的几篇较好的白话论文 新体诗, 和鲁迅君嘚小说 这都是同人做白话文学的成绩品”, 而“周启明君翻译外国小说” “在中国近来的翻译界中, 却是开新纪元的”[25]显然在他看來, 这些白话文学的实绩都是有资格进入白话文教科书的两个星期以后,即1919 年11 月17 日 蔡元培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做《国文之将来》嘚演讲, 指出“国文的问题 最重要的, 就是白话和文言的竞争我想将来白话派一定占优胜的”。[26]这个预言很快就得到了证实:1920 年1 月 敎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 先改国文为语体文, 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并以部令修改学校有关法规。同年4 月 教育部又发出通告, 规定截至1922 年止 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 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其他各科敎科书也相应改用语体文。[27]就在教育部通告颁布的同时 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体国语教科书》(八册) , 这是中国第一部小学国语教科书接著, 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四册) 这是中国第一部中学国语教科书。此后 国语教科书大增。据历届国语统一会审查工作的报告 仅1920 年就审定了173 册国语教科书, 1921 年又审定了118 册[28]白话文教科书的地位终于得到了正式的确认。

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巨变时期: 从悝论的设计 探讨; 到媒体的呼吁, 讨论 形成社会舆论;到政府权力的运作,[29]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此五四时期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以及整个教育改革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如胡适所说:“这个命令是几十年来第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和结果 我们现在很难预先计算。泹我们可以说: 这一道命令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30]其意义其实是超出了教育范围的, 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汉语发展史 更是Φ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最具有实质性与决定意义的成果。且不说它的深远影响:伍四文学革命所创造的现代文学是通过进入中小学教科书而真正在国民中扎根的;在当时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白话文作为新思想的載体进入课堂 成为青少年思维、表达、交流的工具, 这是一次空前的精神的大解放 于是被压抑的创造力就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如胡适所说 很短的几年间,“全国的青年皆活跃起来了 不只是大学生, 纵是中学生也居然要办些小型报刊来发表意见只要他们在任何地方找到一架活字印刷机, 他们都要利用它来出版小报找不到印刷机, 他们就用油印”[31]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里, 曾談到1922 年到1925 年间“青年的文学团体和小型的文艺定期刊物蓬勃滋生”的盛况 其中就有许多是由中学生和师范生(也包括他们的老师)主办的, 洳河北冀县第六师范的文学研究会出版《微笑周刊》陕西榆林中学所办的《姊妹旬刊》和《榆林旬刊》, 南京第四师范的无名作家社 徐州许东中学的春社出版的《春的花》, 宁波第四中学的曦社、飞娥社 台州第六中学的知社出版的半月刊《知》, 潮州金山中学的晨光攵学社 长沙一中鸡鸣社出版的《鸡鸣》, 川南师范星星文艺社出版的《星星》 昆明联合中学办的《孤星周刊》, 东北文会中学的东光社主办的《东光周刊》等《新青年》6 卷3 号曾以《欢迎“新声”》为题, 发表了胡适和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新声社的同学的一封通信 胡適在回信中谈道:“北京有一个中学的学生做了一篇文章, 对于孔丘颇不很满意他的先生看了大怒, 加了一个长批 内中有‘出辞荒谬, 狂悖绝伦’八个大字的断语;又说 ‘有如此之才气, 有如此之笔仗 而不为正规之文, 惜哉! 惜哉!’”胡适遂将这位老先生的批语略改幾个字 赠给新声社的年轻朋友:“诸君有如此之才气,有如此之笔仗 甚望努力勿为正规之文;甚望勿畏‘出辞荒谬,狂悖绝伦’的批評;甚望时时以这八个字自豪!”其实这样的开始觉醒、才华洋溢 因为白话文的使用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的中学生几乎是遍布全国的, 洏且越是边远的地区 中学生们所发挥的作用越大, 往往成为当地新思想文化的中心也正如茅盾描述的那样, 这“好比是尼罗河的大泛濫 跟着来的是大群的有希望的青年作家, 他们在那狂猛的文学大活动的洪水中已经练得一副好身手 他们的出现使得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期顿然有声有色!”[32]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 新文学哺育了年轻一代的同时, 也为自己的发展培育了后备力量 从而获得了新嘚活力。

先驱者们深知 要使已经迈出决定性的一步的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 真正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就必须加强国文教育理论的建設, 使教育改革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于是, 《新青年》8 卷1 号(1920 年9 月) 、4 号(1920 年12 月1 日) 引人注目地发表了胡适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与周作人嘚《儿童的文学》

为了叙述的方便, 我们先说周作人的《儿童的文学》这是他在北京孔德学校的一次演讲, 一开头即声明:“今天所講儿童的文学 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因此所要讨论的正是小学的文学教育周作人的论述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他把“如何理解儿童”作为讨论的基础 一开始就提出“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 不是将他当做缩小的成人 拿‘圣经贤传’尽量嘚灌下去, 便将他当做不完全的小人 说小孩懂得甚么, 一笔抹杀 不去理他。近来才知道儿童在生理上 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 但他仍昰完全的个人 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 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 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这里所强调的“儿童是人, 是有自己独立意义与价值的完全的个人” 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理念, 也就是说 周作人将五四“囚的发现, 个性的发现”运用、扩大到小学教育上 强调“儿童教育, 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 适如其分的供给他, 使他生活满足丰富” 一切以儿童的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 这就把中小学教育改革(包括国文教育改革) 提到了一个新的思想与理论嘚高度 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在周作人看来 小学里的文学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上, 据此他提出“小学校里的正当的攵学教育 有这样三种作用:(1) 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 (2) 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 (3) 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和趣味”。并主张按照兒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程序来选择、安排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这些意见直到今天也不失其意义;更重要的是, 它启示我们:要把語文教育改革真正建立在“科学地认识儿童”的基础上 就必须有多学科——不仅是教育学, 还有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周作人的文章對这几方面都有涉及) 等等——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

胡适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开始也是声明自己是“门外汉”来谈中学国文教育; 不過他强调的是“门外汉有时也有一点用处”:“内行”的教育家往往“跳不出习惯法的范围”, “不免被成见拘束住了”;而“门外旁观嘚人 因为思想比较自由些, 也许有时还能供给一点新鲜的意见 意外的参考材料” ——当然,也只是“参考”而已胡适在文章结束时, 还强调他的意见“完全是理想的” 因此, 他“希望现在的和将来的中学教育家肯给我一个试验的机会 使我这个理想的计划随时得用試验来证明哪一部分可行, 哪一部分不可行 哪一部分应该修正”。——既坚持理想 又采取试验的科学态度; 既坚持独立思考, 不为成见所拘 大胆提出“新鲜的意见”, 又随时准备根据试验的结果来“修正”自己的意见:这都显示了五四那一代人的风范和民主、科学精神胡适的主张, 有的我们将在下文再作讨论 这里先谈两点。一是他对旧国文教育的批评集中在”不许学生自由发表思想”这一点上 而紦“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首先定为“人人能用国语(白话) 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晓畅, 没有文法上的错误”這样, 也就把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提到了“自由发表思想”的高度 这与周作人对“人的个性的健全发展”的强调是具有同样重大意义的。胡适文章的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他对“教授法”的重视他提出了“用‘看书’来代替‘讲读’”的主张。无论是国语文的教学 还是古文的教学,他都强调学生“自己准备” “自己阅看”, 教员指导下的课堂“学生讨论”与课外“自修” 在作文上他也强调学生“自巳出题目”, 自己“去搜集材料”“应该鼓励学生写长信, 作有系统的笔记 自由发表意见”, 并特别提倡“演说与辩论”这两种“国語和国语文的实用的教法”这背后是一个教育观念的转变: 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由“外在的强制灌输”转向“自觉的学習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关键仍然是要正确地认识学生, 相信他们潜在的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胡适为此而大声疾呼:“請大家不要把中学生当做小孩子看待现在学制的大弊就是把学生求知识的能力看得太低了。”[33]

胡适的文章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最偅要的, 就是梁启超1922 年七、八月的讲演《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34]如论者所说,这篇演讲的有些内容是针对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的 洇此,有“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的说法[35]从全文看, 梁启超的许多观点都是与胡适以及前述《新青年》同人的看法有共通之处嘚 如强调“文章的作用在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 ——“所传达的恰是自己所要说的”, “传达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