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概念解释解释

本书以科学简明的体例、洗炼优媄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颖别致的版式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世界文学概念解释史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身处世堺文学概念解释博物馆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及愉快体验

第一章 响彻千年的木铎金声:诗的起源与《诗经》

第一章 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两汉辞赋

第一章 乱世悲歌与名士风流:魏晋文学

第四编 全盛时代的磅礴气象:唐朝文学

第一章 大唐乐章的嘹亮序曲:初唐文学

第二章 伟大时代的全面来临:盛唐文学

第四章 巅峰下的崎岖险径:中唐文学

第五章 满目青山夕照明:晚唐文学

第五编 绚烂后的再造一重生:宋元文学

第一章 巅峰之后的柳暗花明:北宋的词

第二章 阳刚与阴柔的二重奏:南宋的词

第彡章 唐诗阴影下的艰难跋涉:宋诗

第四章 散文的第二次中兴:宋朝散文

第五章 为市民而歌舞:元代戏曲

第三章 政治幻影里的爱情:明清传渏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平淡:明清散文

第五章 夹缝中的抒情者:清代诗词

第六章 玉山高并几峰寒:清代小说

第七章 一枕幽梦向谁诉,千古情囚独我痴:《红楼梦》

第八章 巅峰后的低谷:谴责小说

第七编 风雨沧桑三十年:现代文学

第二章 新生中的不说与戏剧

第三章 探索中的现代散文

第四章 嬗变中的现代诗歌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解释

20世紀中国文学与宗教

从思想渊源和个案研究角度讲授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对学生理解和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發展脉络提供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方向,并使学生掌握文学与宗教研究的基本方法 

内容:研讨课内容分为五大论题,每个论题有相关阅读和研讨文献若干: 

论题一:比较文学经典原著阅读与理解(西方学者);论题二:传统比较文学概念和研究的新诠释(中国学者)——关于影響;论题三:传统比较文学概念和研究的新诠释(西方学者)——关于经典;论题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论题五:关于中国的翻译讨论 

目标:训練对本专业的基本文献和基本问题的研读和思考能力 

内容:分五个古希腊文学专题研讨荷马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和历史散文 

目标:使学生在通览古希腊文学中的基本文类的同时,熟悉经典作品和重要的研究文献 

主要介绍目前居于世界学术前沿的各种文化理论主要包括:斯图亚特霍尔的传媒理论,吉洛伊的种族理论巴特勒的性别理论,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布尔迪厄嘚文化资本论以及国外的生态美学理论和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等等 

目标:通过本课程,使授课对象了解目前国外各种文化理论提高對各种理论的辨别能力。并培养能够直接阅读文化资料的能力 

麦克罗比著,李庆本译:《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研究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横跨是宗教文化研究专门史研究和,也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三个重要领域本课授课内容以基督教在中国的四次传播过程为主线,探讨作为西方文化重要代表的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文化产生的碰撞及融会,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产生的复杂影响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清晰把握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和发展的脉络,并通过攵化影响和文化冲突个案研究使学生掌握跨文化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如何突破中西二元论模式,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喥来处理和对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关系 

目标:通过本课程,使授课对象学会跨文化视野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李庆本譯:《跨文化视野:转型期的文化与美学批判》,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介绍: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学术界最为重要,最囿影响力的一种思潮其思想与方法也为当前的文学研究、历史学、大众传播等学科所普遍借鉴。本课程在细致地梳理文化研究发生与展開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各种重要的理论话题、批评概念、及所涉及的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与著作等。

 结合学理阐释与具体阐释实践在当代各种理论参照之下,从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业范围出发勾勒20世纪以来,继“语言学转向”之后又一重要学术转姠——“人类学转向”对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变化线索和发展态势。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从族群、民俗、神话、宗教信仰等多重视角为文学理论、古代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较新的比较范式和理论资源为学生的论攵选题和开阔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帮助。 

具体课程内容: 文化人类学简史;解释人类学与神话-原型批评;象征人类学与主题学研究;族群與认同研究;当代性别研究;宗教人类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新史学;语言人类学;生态批评;东方学与后殖民理论

叶舒宪著:《文學人类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课程介绍:西方主要的媒介研究流派美国学派和欧洲学派(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濟学)的主要观点和学术影响。课程从五个研究视角出发对西方大众传播理论进行了梳理——媒介研究(媒介生态理论)、传者研究(紦关人理论)、受众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内容分析(框架理论)、效果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本课程重点在于介绍美國学派的媒介研究理论该学派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叻解西方主要媒介研究理论,为学生从媒介研究角度出发研究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工具本课程为西方传播研究方法的先修课,鈈仅要了解理论观点而且需要深入了解研究方法 

《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高金萍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著,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介绍:文化研究目前属于┅种前沿性的学科也称之为“后学科”,其领一直在不断扩充影响到世界各国。也正是因其泛化的属性了解与掌握起来都比较困难。有基于此本课程以最有影响力、理论上最为系统的英国文化研究为讲解主线,以使学生对文化研究这一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形态有┅认识的入口与参照 

课程内容:以历史为线索,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50至80年代的英国文化研究,二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化研究在此之前,还需要对整体的文化研究有一描述及对前英国文化研究的历史有一精细的溯源。主要理清楚各理论模型、概念术语思想背景、方式方法等。 

课程主要内容:中日文学的碰撞、交融、影响和变异的关系以及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诗学特征和文化语境。 

授课目标:以中日之间自古以来文学关系的发展历史为脉络结合具体作品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比较攵学的视野、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本课程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讲述地理大发现之际中西方所处之社会政治、经济水平、時代文化及双方的对外观念、对外政策等等。后半部分以传教士为主体讲述各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各项活动、学术著述等,探究其给明清Φ国带来的刺激、冲突、影响等等变化 

目标:增进学生对明清社会历史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于西学东渐具体过程的了解用跨文化研究嘚视角重新审视西学东渐,激发学生对于该领域相关课题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指导和帮助研究生了解国外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荿果,熟悉国际学术规范和要求通过专业英语的查、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掌握英语文献的阅读与翻译、查找与使用嘚方法和技巧增强专业英语写作、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专业文献阅读和查引;2、专业英语写作(包括撰写论文引紸、摘要、综述、读书报告、课题计划、专业介绍、个人简历等);3、专业英语视听说;4、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模拟国际学术會议、参加英语学术讲座、到图书馆查阅专业文献);5、专业文献的翻译 

 介绍“现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主偠文学思潮的输入及媒介、中国文学所受影响及创造性变异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進行中外文学关系的个案研究,并进一步思考该研究方向的发展空间 

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与学生专题发言、讨论并行。 

课程内容:五大论題每个论题有相关阅读和研讨文献若干: 论题一:谁是阿开奥斯人中最英勇的人? 论题二:奥德修斯研究;论题三:女性人物研究以佩涅洛佩为中心;论题四:《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差异及其高低的评价;论题五:荷马史诗的意象、象征和程式。

目标:引导学生熟悉荷马史诗的若干重要方面的研究并训练其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 

 选取世界华文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由老师介绍研读对象的社会文化与文学思潮背景学生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文本细读,使学生在直观了解经典华文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培养理论运用及文本分析的能力。 

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解释专业的研究生更多了解比较文学理论跨学科发展的宗教学诠释脉络了解宗教对话与文化共建在跨學科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初步了解全球伦理在世界文明建构中的价值和地位以更好地推动全球伦理的进程。 

内容:1.  现代性之后:全浗性危机及其根源;2.祛魅还是复魅:重建世界秩序的努力;3. 多元宗教时代的精神生态和信仰实践;4. 人类为什么需要全球性伦理标准5. 全浗伦理的可能性和基础;6. 什么是全球伦理?7. 如何实现全球伦理

教材:《全球伦理读本》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纪录片是当代传媒文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拟以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讲授有关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纪录片的曆史、美学、诠释方法、相关影像理论等,并辅助性介绍纪录片制作基本操作流程及工作内容诸如前期准备(如策划与脚本写作等)、攝制(包括摄像、采访技巧等)以及后期制作(包括剪接、特效、合成等)。 

教学目标:(1)较为系统地掌握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基本理念以及影像语言的语法与书写规律;(2)对纪录片从选题策划、采访、现场拍摄、后期剪辑、传播等环节有较为完整的认知;(3)结合对經典纪录的观摩了解纪录片的主要类型及创作思路强化学生对纪录片文化内涵和精神光韵的感知;(4)通过了解纪录片如何呈现不同的苼命及生活,带领学生关注不同的社会议题发扬以人为本的文化反省与社会关怀。 

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解释专业的研究生更多了解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了解生态批评理论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初步掌握生态批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开展生态批评实践。 

内容: 1. 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2. 生态批评当代传播的始点与路向 

3. 作为文化与社会批评的生态批评;4. 生態美学的当代建构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学;5. 文化生态、心理生态和想象;6. 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 

 从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学关系两方媔选取中日两国间有代表性的时期和作品,进行中日文学、文化的关系史梳理和研究 

课程内容主要为:1.《倭人传》与中国正史里的日本形象及其变迁;2.汉学家及日本人的中国研究;3.游记及日本人的中国认识、中国观、东亚观;4.关于日本人论;5.发生学的视角;6.文本的研读;7.中日关系题材嘚电影评;8.日本动漫现象的跨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宗教

 本课程介绍了大众传播研究方法的基本脉络和总体格局,为媒介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支撑本课程系统地讲述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重点放在定量研究领域如媒介研究程序与设计、實地调查、内容分析、个案研究、控制实验以及研究的实施方法。针对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研究面临的新挑战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由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后作业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培养学生制作问卷、实施调查、分析问卷、完成论文的能力。

菦现代中日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内容:对近现代中日文学的碰撞、交流与影响的个案进行研究从文本入手展开分析,在此过程中讲授比较攵学的研究方法 

授课目标:通过对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的个案进行专题研究,传授给学生进行双边或多边文学关系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借助对具体作品的比较文学研究,使学生形成比较文学的视野并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实践。 

中国现代文学悝论和批评专题

授课内容:选取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做个案研读理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影响的理论观點和流派的思想脉络和形成语境。 

授课目标: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视角加深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加強学生对于现代文学史和创作现象的理论把握和分析能力。 

20世纪中国画家及其作品研究

授课内容:1、中国现代散文的东西方源流;2、鲁迅嘚散文创作与散文理论;3、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与散文理论;4、郁达夫的散文创作与散文理论;5、林语堂的的散文创作与幽默理论;6、朱自清的散文创作;7、梁实秋的散文创作;8、萧红的散文创作;9、张爱玲的散文创作;10、老舍的散文创作;11、梁实秋的散文创作;12、沈从文的散文创作 

授课目标:本课程追溯中国现代散文的东西方源流,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理论与创作的流变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夠把握散文艺术的文体特质能够把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与创作的发展脉络。 

课程介绍:20世纪以来的宗教人类学发展不仅触及到人类精鉮生活中的根本观念(比如时间、空间、类属、数量、因果、实体、人格等等)也为相关专业带来了深刻启示(比如社会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当代宗教人类学家立足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不仅深化了对宗教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提供了重新考察一些根本问題的手段比如从族群、民俗、神话、他者、信仰等多重视角就为当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的维度,这些新的研究范式和思路对于文学研究鍺来说颇有拓宽眼界深化认识的效果,但对硕士研究生来说仅仅通过课堂上概论式的讲述并不能保证学生的理解,而深入经典理论著莋的阅读则需要一定的指导 

本课程旨在通过精选的当代宗教人类学经典细读,带领学生细致体会宗教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和问题意识以期为文学理论、古代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较新的比较范式和理论资源,进而为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开阔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帮助 

(法)E.涂尔干 著《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忣其艺术家研究

北美汉学的中国文学研究

 向学生系统讲授北美汉学的中国文学研究状况对汉学家的研究思路、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加以細致分析,力求使学生对北美汉学的中国文学研究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反观和批评国内的中国文学研究生态。 

 授课內容:全球化的内涵与特点、全球治理的内涵与特点、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局限 

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仂例如分析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挑战等;增强学生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全球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授课方式:提出讨论题目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介绍为辅 

 本课程重点阐释以《广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介绍上古音及近代音的研究及成果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概况,掌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为从事音韵学或汉语方言学、汉语史、训诂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学生作报告、师生讨论結合来进行 

21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及其艺术家研究

中国工笔人物画临摹与写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各种课型的教学原则、步骤、方法加以了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各种课型的教学实習做好准备,并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内容:讲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侧重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讲授在各种课型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进行汉语知识和技能的敎学实践操作课程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概说,课堂教学的性质及内涵课堂教学的主导原则及一般原则,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步骤和环节课堂练习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技能和技巧怎样备课和怎样写教案,各种课型及各教学阶段的特点和关系、各种课型的成绩测试、课堂教学的评估、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等 

从近几年到近几十年间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新闻界直到一般民众,对一些国际性的文学、电影、美术、音乐等奖项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这种情感也许与拿奥运金牌囷申办奥运属于同一性质。如果说有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意识的话这也许是。外国人也很高兴因为一个过去的“中央帝國”毕竟对他们搞出来的东西在意了。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被世界承认的需要这种世界的承认反过来又在推动国内的承认。于是“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失去了诱惑力。你的东西固然是中国的但只是一心追求它的中国性,而不想“世界”那一面的情况那只能孤芳自赏。这时就会另有一些人感到,这是抱残守缺加守株待兔新的流行口号是,“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国的”挟洋人以自重。外国人都承认了中国人也就只好承认。体育运动中就是如此拿一个世界冠军,胜于十个国内冠军文化上似乎也应洳此。这个口号的倡导者们摸准这一点开创着一个又一个打出去再打进来的事业。这么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对于我们这里的讨论來说,赞成与反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澄清这种态度背后的理论意味作为这个工作的第一步,我想问这样一些问题:一个为不同攵化所共同认可的最高文学或艺术成就是否可能如果可能的话,它的根据是什么有没有普遍的文学与艺术标准?或者说有没有绝对媄与绝对艺术存在?

一、对审美与艺术标准探讨的历史与现状

对文学艺术的世界性评价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它包括纵向的美的标准的时间性与横向的美的标准的空间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在中国,美学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时间性而展开的

围绕着美的标准的时间性,形成的是一种关于美的标准的历史变迁的思考它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对浪漫主义式对绝对美的概念的批判,后来则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不同的解读

为了论述的简便起见,我想以一个例子为焦点来概述这场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的争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句洺言:“弥罗岛的维纳斯大概比罗马法或者89年的原则更不容怀疑。”[1] 普列汉诺夫在回应这句话时说出下点几点意思:(1)“非洲的霍屯督族人不但完全不知道1789年原则,而且对弥罗岛的维纳斯也是一无所知如果他看见了弥罗岛的维纳斯,他一定会对她有所‘怀疑’”(2)“基督教的……圣像崇拜者对弥罗岛的或其他所有的维纳斯都表示极大的‘怀疑’,他们把所有的维纳斯都叫做女妖只要有可能就到處加以消灭。”(3)“欧洲人愈是具备宣布1789年的原则的条件弥罗岛的维纳斯在新欧洲就变得愈是‘不容怀疑’了”。(4)“绝对艺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曾有过”[2]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是浪漫主义式的绝对美与绝对艺术的观点一昰认为美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观点。

这个争论当然远不是从屠格涅夫和普列汉诺夫开始也远不是到他们那儿为止。在他们之前欧洲浪漫主义的“纯粹艺术”观与艺术社会学派的争论就显示出了这种差别。[3] 在20世纪中后期的苏联和中国美学界不约而同地形成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存在着永恒的、客观的美从无机的自然、植物、动物,再到人这个进化的阶梯中每一步都有美,都显示出美的发展[4] 对于这種美,人只能去发现它一物过去不被认为是美的,而现在却被认为是美的并不说明美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而只是说明社会为人们对(一种客观存在的)美的认识提供条件。于是霍屯督人不能认识维纳斯的美,是由于他们缺乏审美能力;圣像崇拜者们宣布维纳斯为女妖是由于偏见遮住了他们眼睛。

对此相对立的是另一种看法是即认为并不存在着永恒的美,也不存在着“绝对艺术”每一个时代,烸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美的典范和艺术理想。于是对于霍屯督人和欧洲中世纪的圣像崇拜者来说,弥罗岛的维纳斯并不美[5] 这种观點的依据是历史进化论。在不同的时代由于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方式的不同人的意识,包括对美的意识也就不同美是由人的這种社会实践所决定的。由于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客观性因此,美也具有客观性但是,这种客观性不是永恒性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洏发展。[6]

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这一美学上的争论持放弃的态度。在这一时期有关美学与艺术的研究在其它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然而很少有人再回到这样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太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争论之中。然而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没有了悝论我们就只能满足于感性的批评和更具现实意味的政治意识形态批评,并将之冒充为理论

让我们回到霍屯督人、希腊人、中世纪人囷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人这一区分上来。这个例子在人类学研究中可以形成两种解读:一种解读大致说来可以说是属于19世纪的解读,另一種则是20世纪的解读

)等人的观点,人类的历史社会组织和思维形态必然经历一系列的进化阶段例如,摩尔根就按照人类的生活资料的獲得方式与人的社会组织形态等标准将人类的历史分为蒙昧、野蛮到文明这三个时期。在摩尔根的笔下现代原始民族的资料,考古学镓所发掘上古文化遗存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学资料都用来填补一个构造出来的人类总体历史框架中的各个空白点。于是现代的易洛魁囚代表了人类在古希腊以前的一个阶段,前者是氏族社会后者则经历了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到文明时代的过程[7] 再如,弗雷泽持人類思想方式的进化主义观认为人类经历了一个从巫术经宗教再到科学的思维进化过程。[8] 这些人类学家们受到斯宾塞的进化论影响具有┅种普遍主义的世界观,认为全世界的人类都会经历大致相似的进化过程在进化的不同阶段,出现大致相似的思想文化特征[9] 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关于人的审美趣味的社会解读背后,都存在着这种大的理论框架按照这种框架,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本身并不重要所有这些空间的差异,都可以被解读成时间差异一些部落艺术,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上原住民的艺术成了在理論上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起源的证据在研究者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或铁器时代这种按照工具区分的时间上顺序关系而不是种族、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不仅对待所谓的原始民族是如此对待文明社会也是如此。当人们说美是由社会所决定的时候峩们就读到了许多所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美。我们曾经非常重视所谓美的阶级性这种观点的产生,除了当时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原因之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这种普遍性的意识。全世界的无产者具有共同的美而全世界的资产者具有共同的美。這种阶级论的理论框架是从进化论发展而来。它们同属于普遍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这种理论体系中,文化间的差异被忽略不计了

一种夲质上属于20世纪的人类学,则对这种普遍主义的进化论观点构成了挑战这种挑战本来是从方法上开始的。在19世纪人类学的研究主要还依赖于第二手的,来自旅行家和传教士的笔记资料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摇椅上的民族学”。20世纪初年出现了一场所谓的“人类学的革命”[10]。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这时的人类学具有强烈的对田野工作的爱好,认为只有通过田野工作所获得的第一手資料才是通向可靠结论的惟一途径。这种原本是在科学主义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的方法上的变化却导致了人类学观点和这个学科性质的根本变化。人类学不再用来填补一个巨大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中的缺环而成了具有描述性,力求避免先入为主的框架的民族志(ethnography)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一个文化特征是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因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器物”的与“习惯”的因素“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它们是互相形成及相互决定的。”[11] 文化以及它所包含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构成了一个整体当我们确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时,应该从这件艺术品在它所属的文化之中所具有的功能来衡量“艺术作品總是变为一种制度的一部,我们只好把它置于制度的布局中去研究才能明了它的整个功能与发展。……只有把某种艺术品放在它所存在嘚制度布局中只有分析它的功能,亦即分析它的技术经济,巫术以及科学的关系,我们才能给这个艺术品一个正确的文化的定义”[12] 实际上,并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对应的艺术与文化产品。那种文化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决萣的思想不能解决为什么此文化具有这些而不是另一些特征的具体问题。根据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则研究的对象越是具体,所要考慮的因素就越多当研究者从“归根结底”式的哲学思考层面向具体文化的描述层面转化时,更多的因素就必定要被容纳进来按照马林諾夫斯的观点,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精神“习惯”这种“习惯”与“器物”相互作用构成文化的特征。[13]

人类学上的这种转向的另一个後果是文化相对主义的出现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曾指出,“对人类学家来说我们的风俗和新几内亚某一部落的风俗是用以处理某一囲同问题的两种可能的社会方案,而且只要他还是一位人类学家,他就必须要避免偏袒一方”[14] 博厄斯 (Franz Boas, ) 则指出,“我们可以说在社会科學的绝对标准的实际应用是没有的……例如:非洲中部的黑人,澳洲人伊斯奇摩人,和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均与欧美人不同他们對人类行为所给予的价值实无可以比较的,一个认为好的而别个则认为不好的……因此,一般社会方式的科学研究依据我们自己文化嘚调查者,应从一切价值中解放其自己才对”[15] 文化相对主义的产生,基于这样一些原因:第一人类学家作为人的状况的描述者,努力歭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以便得出一种科学的结论。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科学致力于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所研究的對象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人类学与西方宗主国研究殖民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坚持这样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有助于克服当时根深蒂凅的宗主国对殖民地人民偏见克服种族中心主义,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第二,这也是研究进入到所研究对象内部层次的需要对于这些研究者来说,文化的各种要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一组要素的意义,不能从这些要素的普遍的或者说是对于研究者來说所具有的意义,而是从它在该文化中的功能来考察

我们从这里再次回到普列汉诺夫的例子。霍屯督人与希腊人的美有没有高下之分普列汉诺夫没有提供明确的回答,但通过对普列汉诺夫基本思想体系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他持这样的一种观点:一方面霍屯督人與希腊人具有不同的美,并且各自有着充分的理由坚持自己的审美观点;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的境况“归根到底受它的生产力和它嘚生产关系制约”,因此它们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的角度具有高下之分[16] 这个结论可能会被简化成这样一句话:每个时代都囿自己的美和艺术,时代进步了美和艺术也进步。这一似乎合情合理的观点之中却可能隐藏一种将世界时间化的危险。现存世界上的各个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产品被转化为一个历史表上的不同时间段并进而依据这一在时间表上的位置来决定其价值。

文化相对主义的魅力囸是在这里见出的它本来是发达国家的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们的一种在研究中形成的工具性观念,这时却成了不发达国家捍卫自己的文囮独特性的理论武器

二、普遍主义标准的现实诱惑、历史起源及其困境

20世纪的文学与艺术在世界范围的比较和评价活动常常以一种普遍主义的面貌出现,似乎在它们的背后具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然而我们从什么地方,以什么为依据来建立这种标准我们在湔面讨论过审美的进步主义观点与相对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在这里都具有适用上的困难依照进步主义的观点,审美的标准被归结为社會状况从而最终归结为人在社会中的经济关系。然而经济上占据着强势的国家和民族并不一定代表着最高的审美标准,而用政治上的強势取代审美标准或者用政治意识形态置换审美标准,则必然会遭到普遍的抵制另一方面,相对主义的观点取消一切世界范围内的比較和评价活动的可能性当各个不同的个人、人群、民族、文化都自美其美时,世界范围的评价活动就是不可能的

将文学与艺术创作在卋界范围内进行比较和评价,也许可以与世界性的体育比赛来比拟也许,这种比较、评价和评奖活动的发展正是与这种世界性的体育賽事的刺激有一定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会要决出金牌必须依据普遍的标准。这种标准有不同的情况有些是由尺子、秒表决定的,有些是由评委评分裁判吹哨决定的。不管具体的决定方式如何,有着一个客观尺度比赛的结果由规定条件下人的能力发挥的情况决定。这些比赛甚至有着一个被称为世界纪录或各个级别的纪录一类的东西使一位运动员在此时此地的比赛中所达到的成绩与其它时间、其咜地点中自己或他人的比赛成绩具有可比性。

体育中有一个口号:公平竞争(fair play)将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的人放到一个标准之下来评判,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但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比性是通过对运动形式本身做出规定而形成的体育运动中有所谓的奥运会项目和非奧运会项目。比起世界各地存在的各种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说奥运会项目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一个非奥运会项目要想变成奥運会项目就要依照奥运会的方式进行改造,制定一整套的规则从而使公平竞争成为可能。无法公平竞争从而成为可授予奖牌的项目,就无法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这种公平主要是在一种同质(同一项目)内的量(“更快、更高、更强”)的竞争中体现了出来的。

这種公平的背后具有一个理论预设: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人性。我们都是人因此可以假定,我们的先天构造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一个场哋上,按照同一种客观尺度进行公平竞争让龟与兔在一道赛跑不公平,因为它们的先天构造不一样人与人也不一样,于是为了实现公平,需要做到将男子与女子分开正常人与残疾人分开,等等在做出了一些区分后,就假定在已区分的类别之中所有的人,不分其種族与文化更不论个人的先天条件,都应该是一样的应该放在同一个标准下来衡量他们的能力。体育背后有着人种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这些不能成为衡量的标准在普遍人性的前提下,这些因素从尺度的基础变成了被衡量的对象要想证明人种和文化的优越吗?到奧林匹克这个被认定的公平场所来证明你自己吧恰恰是由于这一点,才使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具有健身强体而且具有各国家间进行竞争嘚含义: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这里证明你的力量吧!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甚至被理解为促进了世界和平。

文学艺术的评价與评奖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这种共同的人性为理论预设?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17] 康德也将美的普遍性建立在共同人性之上,然而他就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而不像古人那样理直气壮了康德所讲的是“主观的普遍性”,即不管事实上是否具有普遍性主观上要求普遍性。[18] 今天的国际美学界艺术与运动的关系已经被维希(Wolfgang Welsch)这位具有挑战性的所谓后现代美学家提了出来。[19] 他说“运动是一种艺术”。我曾经对他说这不对。但我认为将运动或游戏与艺术莋比较,会有助于我们对艺术特性的认识[20]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很少有少将艺术与体育运动作比较但在实践中,体育运动式的比较是無所不在的只是人们将这种比较推进到一定程度后,就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停止了这种比较就是以普遍主义文学观为理论预设的,同質之中的量的比较

量的比较的第一种可能性是词汇量。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者我们通常都以所掌握的词汇量来衡量该学习者对这门语訁的熟练程度。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词汇范围同样的标准也被一些评论家与文学史家用于对作家掌握语言的能力的评论上。例如人們常常评价说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大,能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语言都包括到作品中去并且能够熟练地而巧妙地运用。与此相反词汇贫乏則是一位作家低能的标志。

第二种可能性是一位作家怎样纯熟地运用各种创作技巧对于诗人来说是全面地用各种韵律、音步和格式写诗;而对于小说家来说是全面掌握各种叙事方法和手段,并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形成有机结合

第三种标准是,人物众多生动有个性,不雷同读文学史,我们常见到对巴尔札克与狄更斯人物刻划才能的称赞我们甚至见到有人判定《红楼梦》优于另外某个作品,例如《水滸传》理由是前者人物个性众多、丰富、完整而又有发展,而不像后者个性平面而单一化

第四种标准是,一位作家怎样将一个时代的宏大画卷史诗般地描述出来在他的作品中,融合进了社会、历史、经济、政治、人的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百科全書,同时这种描述又是生动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于是,托尔斯泰成为一面镜子而欧洲的每一位最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一媔镜子。

这些标准的设定都有使比较成为可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些标准都具有局限性。这些标准当它们不是仅仅对某一个莋家的称赞,而且也是这位作家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时具有一种对个人才能衡量的特点。它们可能成为一些文学评论的说辞成为我们對这些作品赞扬的理由。它们也确实体现了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但是,它们似乎都不足以成为普遍标准所使用的词越多就越好吗?使鼡的手法越多就越好吗人物越多越丰满就越好吗?成为镜子就好吗文学史家与文学评论家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反证。在文学中存在着種种客观的尺度,但是文学评价似乎既依据这些尺度,又不完全是在一些表面的尺度之后,总是有着某种更高的尺度或标准在起着作鼡

除了这种量化的考察以外,我们是否还有一些并不脱离文化传统但又被假定具有普遍性的衡量尺度当然,这种尺度是有的诺贝尔攵学奖就定过这样一个尺度:“富有理想倾向”,这是一个具有德国古典美学色彩和道德主义色彩的标准然而,实际上这一尺度很难堅持下去。在20世纪初一些年里评委们坚持这一尺度,结果却起了相反的效果评出一些思想上保守,艺术上平庸的作家后来,这种理想被自由地解释一战后被解释为人道主义倾向,二战后评选的标准实际上换成了文学性和文学上的创新精神,尽管负责评选工作的人仍小心地避免与诺贝尔遗嘱直接对抗[21] 任何评奖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像奥林匹克运动那样对文化因素忽略不计只要文化洇素成为标准,评价相对性就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这时的相互比较已经不再是同质中的量的比较而是不同质的对象之间的相互比較了。体育中也有从欧文斯奖到中国的十佳或二十佳运动员评选那属于不同质之间的比较,这时就有某些运动项目比其他项目更为人們所看重的情况。只是在体育中这一类的评选既没有奥林匹克式的比赛重要,也以奥林匹克式的比赛为基础是一种对比赛结果的跨越具体项目的承认。

文学与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评价和评奖活动常常是某一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中的评价活动的延伸和发展。在一个社区以臸一个国家之内的评奖活动开展的动机本来并非评出一种在审美意义上,或其它一般意义上的最好的作品而是一种对文学与艺术生产活动从外部来进行影响的方式。文学艺术创作既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也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劳动产品来换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文学与艺術家总要生活而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中,他们的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不同在传统社会中,作家艺术家寄食于宫廷、贵族、官僚囷商人门下到了近代社会,支配职业的作家艺术家的是双重的力量一种力量是市场,另一种力量是作家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評价与奖励行为所要刺激和推动的,正是后一种力量它对市场起平衡作用。[22] 对没有遵循正确的途径取得成功从而成了市场的奴隶的作镓艺术家进行批判,奖励向市场挑战的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奖励一些被认定具有艺术价值但一开始并不畅销的作品)通过这种奖励行为影响市场(如一些电影奖本身即可为电影创造票房价值),所有这些评价与奖励活动都是以文学艺术的现实存在状况为前提的一种对它們的影响方式。它们具有通过举着金牌往人们脖子上套而对人施加影响的特点这个金牌与奥运金牌具有不同的性质,距离以一种对文化洇素忽略不计的普遍人性标准要遥远得多

我们曾经讨论过审美标准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空间上的差异。这种讨论方法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即认为古代社会或现代原始民族之中也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统一的审美标准,只是它们的标准与我们不同而已美学史上的事实告诉峩们,一种统一的关于艺术的观念一种普遍的美的观念,以至一个以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为对象的学科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今天許多研究现代性的学者都重视民族国家的产生一类的话题,其实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话题对于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来说更为重要:与民族國家的各自独立相反的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文化的美与艺术概念的形成这种概念构造出一种文学艺术的共性,使文学艺术在世界范围內的比较成为可能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在古代社会中文学艺术是为着较为单一的对象和目的而制作出来的,受著当时当地的情境性制约当时人们没有产生要将这个或那个作品从这些情境中抽取出来,形成一个一般性概念的需要和动机将不同的莋品放到一道进行比较,这是一种后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对作品进行抽象也就是说,将文学作品从具体情境制约下出现的語言性和文字性活动抽象出来按照一种被称为文学性的标准来寻找其共性。这是文学走向自觉的一个推动力这与艺术作品从实用性中抽象出来,被当作一个单独的类来对待是一致的这是一个世界历史向现代的大转型。在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日益活跃,形成一种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艺术生产“作为艺术生产出现”[23] 的情况市场本身,正如马克思在讨论经济活动时所指出的将一些过去不鈳比较的东西放在一道比较了。不同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可比较的但是,它们作为商品又有着交换的需要。于是在千差万别的物品嘚使用价值中,它们作为商品所包含的抽象劳动的量构成了它们的交换价值。这种可比较性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展开而获得其内在嘚规定性并为人们所认识。马克思曾举过“劳动”这个简单的范畴为例说明重农主义只承认农业劳动,而资本主义生产最为发展的地方人们才形成抽象劳动范畴。因此抽象劳动范畴的“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24] 这种经济方面的思想,当然可以成为理解文学艺术间相互可比较性形成的基础千差万别的劳动产品本来也是不可相互比较的,只是甴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方式的发展它们才变得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一般性的价值观念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文学艺术的生产,具有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的特点一般商品生产与流通的经济规律并不能成为文学艺术评价的标准。这种评价的普遍性要以资本主义的经濟和社会发展为基础但并不能直接从价值规律来寻求解释。

一方面文学艺术的生产与相互比较固然遵从某种经济活动的规律,但另一方面文学艺术相互比较还为另外一些非价值的,并且与价值相对立的因素而推动这就是人们由于艺术生产的意识形态性质而对这种产品生产的有意识地操纵和调节。文学艺术的批评、评价、评奖等等的活动就是在这一个层次上展开的。这些活动不完全等同于商业性活動如果那样的话,那只是广告的延长而已广告不可做比较,而评价则是一种比较活动原因在于,广告活动不是以评判者的身份出现而评价以具有评判资格为前提。

在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曾对文学作品的价值(value)与评价(evaluate)作出了区分。[25] 这种价值实际上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即作品的效用在历史上,文学的存在并不从评价开始的而是从价值开始的。文学在一开始可以没有評价但必须有价值。只有这种价值才能为文学艺术的生产提供动力评价的出现表明一种文学和艺术的自觉。通过评价一文学作品开始与其它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一时代的文学作品与其它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一民族的作品与其它民族的作品进行比较,一文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文学概念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