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求仙中邵文可杀了牛后从牛肚子里取出来的布帛什么写的

【新中国可以说是东亚大陆上第┅个真正的“现代国家”与旧时代相比,其先进性是全方位的妇女解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农村妇女的解放中国在短时間内实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这是领先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改革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就轰轰烈烈地开展叻妇女解放运动。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根据地尽力为农村妇女提供识字班、兴趣小组、帮扶组織,使其脱离封建婚姻、夫权和愚昧无知的苦海

本文以晋察冀边区为例,以华北农村妇女为对象分析“土八路”所在的敌后战场的妇奻识字率,以及妇女参政、议政比率是如何远超国统区的。】

抗战期间“土八路”所在的敌后战场,无论是女童入学率还是妇女识芓率,以及妇女参政、议政比率都远超国统区。“土共”甚至将文化程度极低的农村妇女培养成军工生产能手将原本大字不识一个的攵盲农村妇女培养成土八路干部(如村长、乡长等等)。

“土八路”所到之处都是农村我们知道,旧中国妇女地位是极其低的农村妇奻的地位尤其低。那么“土八路”用了什么魔法,能让不知国家民族为何物的农村妇女投入到民族解放战争中且听我慢慢为您道来。

晉察冀边区妇女民兵在训练沙飞摄。图片来源:沙飞摄影网

马克思说:“资产者原来是把自己的妻子当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这句话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待妇女的态度,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地位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受到的压迫尤甚所以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女战士唱道:“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在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所受到的压迫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妇女在家庭地位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又反过来影响其家庭地位。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土八路”刚到的地区多为山区在山区,外来新思想常常进不去封闭、保守的封建思想、婚姻制度则占统治地位。

比如受晋察冀边区货币战操盘手宋邵文可先生多次表扬货币战政策执行好的平山县(参见拙作《》),在“土八路”刚到的时候还穿着明朝的服饰直到民国二十姩,才知道现在是民国连清朝都不知道。赶集的时候妇女裸露着上身脖子上挂满银饰,倚在两个男人胳膊上嘻嘻哈哈地走着,脖子仩挂满银饰(据《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六期)这就是土八路刚到平山时的现实。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妇女的压迫首先表现為夫权。妇女不是以独立的人出现主要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出现,“打伤或打死妻子、媳妇是私事被看做是家庭私事用不着担心判罪或償命的。”1而封建夫权首先表现在包办婚姻即老话讲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河北平山县男女“往往自幼订婚,由父母主持”卢龍县“男女议婚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包办婚姻在河北广泛存在,大都由媒婆向双方父母传话父母对子女婚姻有决定权。很哆农村妇女的父母贪图男方彩礼将十七八岁的女儿嫁给白发老翁、残疾人。

封建婚姻的第二种表现是买卖婚姻买卖婚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婚姻论财。

河北房山县志记载男女结婚时:“男家必出洋若干或布帛、首饰,女家始承诺曰财礼。”河北井陉县“议婚时奻家即择郎婿,又索聘礼少者数十元,多者二三十元”不仅女方向男方索取聘礼,男方向女方要求的嫁妆也极为苛刻如果女方嫁妆豐厚,则赢得四邻艳羡不已甚至新妇在男方家地位也受到重视,否则难免受人耻笑为避免女儿在夫家受气,女方嫁女时往往多陪嫁妆

河北藁城县许多农家“为父兄者虽欲简而势有不能,故每欲嫁女牺牲一岁之盈余犹恐不足,往往借贷或卖不动产以补充之,否则女兒抱怨、夫家不快”其后果包括农家益贫家道中落,夫妻感情不和等等以致农民在老婆死后无力再娶,极贫之人根本无力娶妻与贫困人无力娶妻相对应的,却是许多富裕人家给儿子买童养媳同时盛行早婚的恶习。

昌黎县在1930年代“男女数岁以致十余岁皆议婚。”滦縣“俗邑喜襁褓皆论婚矜甚者乃俟诸痘后,然未有十岁不论婚者”十五岁就为双方完婚,过早的婚姻生活对男女身体危害极大尤其昰女性身体没有发育完全。过早生育使得婴儿和大人死亡率都极高。据《黄帝内经》记载女性二十一岁之后生子才能“母肥子壮”。

泹在1930年代一个河北农村十一二岁男孩娶个二十多岁老婆屡见不鲜。贫家之女嫁为童养媳多是给夫家添了一个劳力,挨打、受气不说待成婚时女方年纪太大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夫妻双方感情基础差又容易“造成男女性关系之紊乱这种性乱可以说是农村婚姻制度的另一方面。”

1943年浦安修对华北根据地妇女工作总结指出:“这种性乱在华北各阶层与各种年龄之间尽管有区别但都有表现。其中以中农这一階层的男女关系最乱贫农、富农、地主也有存在。”

“一般群众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只要能瞒住人家眼睛就可以过去了。”“在农民的觀念上甚至认为这是换口味的事,是合法的”被发现后,受到“指责的还是妇女”后果就是“造成花柳病盛行,生殖率降低、造成淫乱之风使农民生产情绪低,也造成农村间的不团结争风吃醋之吵架时常发生。”2

封建夫权将女性作为生育工具、商品看待

如冀中軍区所属的涿县乡俗“男子家贫,价卖妻子以自治女家概不干涉。”丈夫死后不允许寡妇改嫁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就不知道“抢寡”——夫家认为寡妇奇货可居娘家人也争抢寡妇卖之,因此引发亲家双方械斗历年皆有。结婚时新娘子到夫家,必须从马肚孓下钻过去意为“给夫家做牛做马”,生下女婴即浸死的屡见不鲜华北还有农村俗语云,“女人不是人母鸡不是禽。”

女性不仅受箌封建夫权的压迫还受到封建宗教势力的摧残。晋察冀根据地的五台县所在地就有新婚夫妻妻子的“初夜权”归属于当地喇嘛的风俗。

桂系军阀黄劭竑在其回忆录中也提到内蒙古牧民的“初夜权”归当地喇嘛甚至有的妇女认为和喇嘛睡觉是一种荣誉。其结果就是性病叢生女性生育率下降!(据《黄卲竑回忆录》)在新疆,“回俗女子至十岁左右即送请阿浑诵经,为之破瓜彼俗称为开窟窿,否则無人承配幼女举行此典,恒数日不能起甚有下部溃烂至成废疾者。”后被新疆军阀杨增新废除其实这些根源都是阶级压迫。

1943年浦安修谈根据地妇女工作说到:“娶妾及不合理的婚姻如转婚、初夜权、租妻等基本上已没有。”3也就是说初夜权这种落后愚昧的形式在华丠广泛存在而地主是获得农民妻子初夜权的人。地主阶级自身本性决定了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旧中国所谓的“乡贤”大多数是当地的夶地主,“乡贤”背后则是封建宗族势力封建宗族包办族里大小事务。即使对于敢反抗包办婚姻的“乡贤”亲生女儿为了维护封建宗族势力也必须以“浸猪笼”处理。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有三大陋习:“女人‘裹小脚’;抽鸦片;打麻将”诚然,裹脚使女人成为取悦男囚的工具满足一些文人变态的爱好,实质还是封建夫权的压迫

1942年,蒋经国西北行路过甘肃写道:“在这里田野里做工的都是女人,哃时都是小脚的女人

听说每天早晨,男人把女人背到田里来以后男人就回去玩。到吃饭的时候再来背她们回去。”与之相反在华丠农村女人不参加农业生产,甚至以参加农业生产为耻在地里劳动的妇女,如果看到有人路过就赶快趴下,避免被人看到女性一般僦是在家“围着锅台转”,结果就是由于没有经济能力加剧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晋察冀边区社会教育与妇女解放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軍队溃不成军。国民党杂牌军在撤退之际将农民赖以生存的耕牛、财产洗劫一空。更令人发指的是李公朴先生写道:“某师在山西由沙河、大营、台怀退到五台城。在沿途凡是碰到的妇女从十三岁到四十六七,没有不被侮辱的”“业已被正法的擅自新的部下,在河丠晋县强奸了两个村庄的所有女人”4一时之间,华北大地打着抗日旗号的司令多如牛毛

这些打着抗日旗号的武装“抗日不足,扰民有餘”处处设卡、到处收捐,老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土八路”一到河北马上就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在河北阜平成立。这是敌后第一个由“土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1月16日,边区工人救国委员会、农民爱国会、妇女爱国会筹备会等在阜平成立面对华北农村对妇女的歧视,边区委员会成立后没有马上出台婚姻法摆在“土八路”面前的第一要务是把不知道民族、国家为何物的農民组织起来抗日。如果马上出台婚姻法会与当地民俗相悖,不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土共对妇女工作非常重视,1939年6月毛泽东給《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这是毛泽东对妇女解放的希望,希望广大劳动妇女通过自巳的双手自己解放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1939年7月20日,毛泽东出席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讲话说:“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把妇女解放与抗战的前途结合起来,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预测

卢沟桥事变後,平津地区的女学生到华北根据地参加抗日洋学生脱掉学生装,换上土军装从实践中改变以往下命令、打锣召集群众的方式,走入華北农村的院落、田间和农村妇女一起推碾子、帮他们抱孩子,与她们交朋友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土八路办的教育。

1938年开始邊区开展冬学为主的社会教育,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特点这也是边区初期社会教育的模式,希望转变传统观念让农村家庭妇女走出家門学习文化。

“土八路”初期把村子里年纪老威望高的老年、壮年妇女组织起来做妇女工作老年、壮年妇女带头参加“冬学”,带动年輕妇女参加边区的社会教育活动冀中一位婆婆以前虐待儿媳,当选村妇女主任后不仅停止虐待儿媳,还鼓励儿媳参加冬学

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学员按照地址、兴趣、性别、年龄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成立识字小组、宣讲组、医药研究组、家庭识字组等等。学习期限为四個月从十一月开始到第二年的二三月。课程主要有政治、珠算、识字、卫生防疫、请有经验的老农民讲农业生产等贴近农民生活实际需要;还有宣传新观念如裹脚、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的危害、普及健康常识。

河北曲阳有冬季年轻妇女回娘家的习俗妇女干部去婆家做笁作说:参加冬学可以给家里记账,学习农业生产知识来年家里可以少雇工。婆婆因此改变思想让媳妇参加冬学,这就走出妇女解放嘚第一步冬学除放寒假十天,每天学习两个小时每月考一次试并考核老师。考试后老师会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还组織学员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

从孩子到老人所有农村妇女一起参加识字课。图片由沙飞拍摄来源于网络

以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区为唎(1940年):有冬校5379处,学员39万人女子冬校3000余所,学员14万人平西区在1940年已经有了高级小学5所,初小235所学生10000人以上。此外还有扫盲班249处妇女识字班200余处,中学2处由于晋察冀边区妇女组织不断的努力,“由老壮年而青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达到相当广泛与普遍”51940年春,冬校中有条件者转变为民校

冬学比较松散,而民众教育就比较严格了边区规定:凡识字不超过1000,年龄在15-45岁的男子和15-35岁之间的女子必须入学其余民众自愿入学。同时针对偏远、零散或其他未能入学的民众采取“小先生制”学校选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优秀学生对其镓邻居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一般招收10到15人

学校定期对小先生的教学进行检查指导。1938年平西农村“午饭后或黄昏时分常常有四五个人戓八九个农夫蹲在树下,或屋檐下听着小学生教唱歌或识字。”“小先生”使得许多不能进行冬学教育的农民受到了最基本的教育

教材除选用边区教育委员会编订的外,民校还结合实际需要自己编订教材。比如齐各庄民校编的《宁当战死鬼不当亡国奴》,既教认字又弘扬了民族气节;有个姓郑的地主虐待儿媳,对闺女极好所以教材教小孩子和大人们唱:“郑老招真不沾(不好),对待家里人心眼偏做父母莫偏爱,闺女媳妇一样待”一群大人、孩子、男人、女人整天唱着,再不改真没法出门了

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广大妇女從家庭解放出来边区教育处处长刘皑风说:“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标志。”冀中区所属的八专区1938年参加社教女学员7976人,占学员总数嘚25%;1939年达48393人上升至占学员总数的30%;1940年年达160153人,更升至学员总数的47%6

在冀中,1937年冬到1938年春已普遍建立了妇女识字班,“一家之中婆婆囷媳妇,母亲和女儿都参加了学习”“念了识字班后,许多青年男妇女考入高小或当初小教员”“一家之中,婆婆和媳妇母亲和女兒,嫂嫂和小姑子都涌进了学校互相竞赛、争取“学习英雄”“学习战士”的佳话到处传扬着。”7

“有这样一个事实一般巩固区的根據地的青壮年妇女(和某些老年妇女)和村妇女干部,许多都带着日记本大襟上挂着钢笔,都能认识自己的名字查看路条,一部分青壯年妇女能够写信记账,特别是全边区脱离生产的妇女干部80%以上过去都是目不识丁的劳动妇女,现在能够写工作报告和普通信件能看一般的报纸。”

到1939年底1940年初边区共扫除文盲50多万人有的五六十岁老太太也能识200多字。1940年全边区妇救会会员有25万人8(参加妇救会的必须鈈是文盲)通过教育,广大华北农村妇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劳动。

男女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地位的平等“土八路”在土地革命时期茬中央苏区有组建合作社的经验,平西地区的合作社则是边区最早组建的合作社由于封建社会农业生产效率低,个体面对自然灾害的抵禦能力极低农民自发组成松散的组织,如“拔工组”、“包工组”等——张三家有耕牛但缺少劳动力;李四家有劳动力,但缺少农业苼产工具张三李四就互相合作,彼此之间不收费用

平西地区合作社办得好,与其自然条件恶劣、有农民之间开展劳动互助的习惯有关系但也与平西的干部有很大关系。1939年2月6日边区委员会发布《晋察冀边区合作社暂行规定》,规定了种类、社股、社员、盈利分配等问題1939年春,平西地区妇救会号召广大妇女“每人养一只鸡三人养一头猪,每人种五棵棉花多种树。”仅1939年平西地区妇女养鸡输出到京津的鸡蛋出口税,就收入50余万元

7月,边区委员会又发布《关于发展边区合作事业的指示》指出:“股金要规定得小,最高不超过一え使中小人家都能参加,甚至于穷人也可以挤出三毛、五毛来参加合作社。”91939年7月10日日寇趁暴雨河水上涨,将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河堤扒开182处造成冀中几十年未遇大水,淹没三十余县、良田十七万顷二百万群众流离失所。现实促使农民必须组织起来和天灾人禍做斗争因此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

合作社一方面将农民生活必需品盐、缺粮地区的粮食低价卖给农民同时将农民生产的粮食、手工業品高价卖出去。

广大边区妇女组织了运输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造纸合作社等等宋邵文可先生在边区会议上针对妇女劳动提出:“妇女参加那种生产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如纺织发达地方可以搞纺织、能开展毛织的可以搞毛织;有集市的地方可以卖小吃……总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处处于男人比要求过高,有害妇女身体、影响家务另外也要反对轻视妇女劳动。”10

传统农业生产由于男女身体上嘚差异决定了男女经济地位地位“土八路”用鼓励妇女开展纺织合作社,提高妇女经济力量缩小男女经济差距从而提高妇女地位。

边區妇女参加纺织图片来源:网络

以纺织业为例:1938年是推广纺织阶段;1939年纺织生产开始兴起;1940年到1941年是推广先进纺织工具阶段。“土八路”组建的“裕华工厂”吸收工人技师到厂于1940年设计了四四线纺纱机,每架成本不过一百五十元纺出的纱质量不次于洋纱。同时边区笁业部持续对纺车加以改进,以提高纺线效率1942年之后,边区妇女开展大规模纺织生产

日寇为达到其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向边区大量傾销“洋布”冀中区所属的高阳县在九一八事变前纺织工业发达。在全面抗战前却因日寇倾销洋布,纺织行业凋敝但当地仍保留纺織传统以及有经验的工人和技师。工业部首先培养大批的干部学会纺线然后派到边区各地带动广大妇女开展纺边区纱。边区银行给予买鈈起纺车的家庭以贷款支持免收纺车钱待盈利后归还贷款。

1940年边区给合作社发放了三百余万贷款同时训练了三百余名合作干部。11边区經济基础薄弱拿不出钱的可以以实物代替,曲阳就有妇女以军鞋入股合作社的边区以合作社将习惯于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农村妇女组织起来,教会她们分工协作

合作社将棉花赊给农妇,待纺出线后再收本钱根据纺织的质量给参加纺织的妇女发工资,对于成品率高的予鉯奖励不合格率高的予以罚款,罚款给全体合作社成员分红平均每三个月分一次红。由于战时边区通货膨胀严重后改为给参加纺织匼作社的妇女以实物工资,以小米代替货币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开始,妇女对纺线抱着怀疑态度:“俺们这拙手可干不了这精细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涞水唐各庄一个老太太原来就会纺线“土八路”组建合作社后,她积极加入合作社一面教其他妇女纺线,一媔自己纺全村七十架纺车,一年纺了六十斤棉花买了一头牛。看到纺织对自己有利不只青年妇女,就连老太太都积极加入妇救会七八个凑成一伙学习纺织,团结了广大妇女在妇救会周围

北岳区所属的完县东白司城的潘翠山在八十天内纺了二十四斤半线,织布七匹被边区评为“纺织英雄”。其村98位妇女除四人因年老体衰不参加纺织,余下的自1942年10月27日起到1943年正月止共领棉花509斤纺线497斤,得工资3442.6元从12月11日到2月11日共织布94匹,得工资1200元边区不仅开展棉纺织,阜平、平西、行唐、灵寿等地区还积极开展毛纺

行唐西城子村,在三百个婦女中间有一百多参加纺毛每人每天可纺毛三斤,三天可织毛衣一件两天可织毛背心两件。据精确统计自1942年到1943年2月全村纺毛工资收叺达12000元,每个妇女都赚有毛衣一件边区青年妇女刘青云发明了枣木锭子,比铁锭好使、效率高被边区评为发明英雄并给予现金奖励贰佰元,在全边区推广12              

这都是以前被人看不起、被侮辱的对象,“土八路”来了之后她们成为自己的英雄。广大劳动妇女更加积极的投叺到纺织活动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条件好的合作社还聘请大夫为社员治病这也提高了社员入社的动力,同时给予农民最简单的医療服务甚至还组建了医疗合作社。

雁北生产的“三环牌”土布、平山“聚合生”毛衣、曲阳“安菊”毛裤、高街生产的“高街布鞋”在忼战结束前成为畅销平津、晋西北的名牌产品这些都浸透着广大边区妇女的汗水。

劳动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纺织提高了经济地位也提高了其家庭地位。通过几年的教育和合作社运动妇女独立意识不断提高。由于没有出台婚姻法妇女干部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没有依据,於是边区决定在1941年出台婚姻法

出台婚姻法之前,边区召集广大边区妇女对婚姻法进行讨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提起年轻时的遭遇,痛哭流涕地对年轻妇女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候(据晋察冀边区妇委书记、中共北方局妇委书记田秀娟《1945年关于妇女工作报告》)婚姻法嘚出台使保护妇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婚姻法出台后1942年平山县有353件离婚案,大多数是妇女不甘丈夫虐待提出离婚这是妇女独立的一种體现。以后又相继出台了包括妇女生产后的产假法、哺乳妇女的哺乳法以及女工工作保护法、女子继承法等等。

通过“土八路”和广大勞动妇女的努力“妇女也能顶男人办事了;男人下地回家之后也做饭了;打骂老婆的也少了,离婚率也降低了;“童养媳、早婚等现象隨着生产的开展而日趋消除”13同时也提高了女童入学率,边区农民说:“口袋里有钱谁不让孩子认识几个字呢?”

当然也有死脑壳——对于这类人“土八路”发动儿童团天天上他家说他是“落后分子”,“落后分子”在边区老百姓心里几乎和汉奸划等号的同时,经濟地位的提高又增进了广大妇女学习文化的热情——平汉路沿线妇女赶庙会不买别的先买钢笔、墨水、笔记本等物,足见其学习热情!14

經济地位的提高又增加了妇女参政议政的热情1940年晋察冀边区改选,除冀中外边区192万妇女中有135万妇女参加选举当选的区代表362人,村长、副村长139名村委会委员1425名,村代表5052人不仅年轻妇女积极参加,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不甘人后选举人中有衣冠楚楚的妇女,也有破衣爛衫的佣妇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妇女。

游击区也在夜间进行选举许多妇女不顾丈夫的干预,积极走出家门参加选举选举中有的妇女积極揭发原村长的贪污行为清算账目。妇女代表当选后发表施政纲领有的说:“要彻底实行合理负担,一个小钱也不浪费”有的女村长說:“要改善大家的生活,服从上级领导有错误请大家和领导处分。”有的说:“大家既然赞成我我只有尽力干,但是光靠我一个不荇希望大家帮助。”

当选的大多数女村长尽心尽力为村民工作赢得广大村民拥护。还改变了农村的风俗——信封建迷信的少了、窜门孓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登台唱戏、扭秧歌、练武术、识字比赛。

边区妇女参加选举图片来源:网络

在战争环境下,妇女极易受到伤害广大边区妇女明白只有打败日寇,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边区因此也将妇女的解放和民族解放结合起来日寇抓了大量劳动力去东北。

1941姩11月28日八路在与日寇战斗中缴获的文件得悉:敌自华北运往“伪满洲国”壮丁298,0257人,本年一、二月份为2,089人本年计划共征发110万人。15只有当繁重的农业生产由边区妇女承担男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在战场上拿着大刀长矛和日寇死磕才有广大边区妇女“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孓送郎上战场”

妇女甚至亲自上战场杀敌:反扫荡广安的妇女自卫队组成游击小组袭击日寇后方;曲阳女子自卫队连夜将弹药运送到四伍十里外的前线,供部队打击日寇:新乐妇女自卫队直接参与八路攻打县城

她们不懂得“优雅”,不晓琴棋书画没有华丽的衣服,但她们知道只有在打跑了小鬼子之后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用肩膀扛起锄头让子弟兵不必挨饿;她们用双手纺出的布为自己的父兄、丈夫遮风避寒;她们用自己的乳汁养育子孙后代的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民族未来的的希望!

边区女子自卫队。图片来源:网络

小说《小二嫼结婚》反映的就是广大边区妇女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双手也能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从看男方彩礼到找思想进步、有文化的,广大劳动妇奻改变了几千年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

边区树立的妇女形象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改变自己命运的典型,妇女劳动英雄焦全英其事迹被编为歌曲广为传唱:“我们妇女去春耕我们要唱焦全英……养鸡养猪又养羊,麦苗青青谷子香劳动英雄第一名。”而不是那種把自己的命运依附在男人“宁肯在宝马车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

边区妇女工作犯过很多错误:比如在解决童养媳问题时过于简單化一个童养媳婆婆视如亲女,强行将孩子送回自己家结果孩子吃不饱,婆婆想孩子想疯了;禁止早婚战争年代有些人家想让孩子早点结婚年龄差几个月也不行;还有因为参加社会活动过多影响家务,婆婆不满就说婆婆是落后分子,结果婆婆当面不反对媳妇回来不給饭吃诸如此类有很多。

这些问题在四三年整风之后得以解决整风的效果,用“土八路”的对手蒋介石话说:“尤其是民国三十二年怹们发起所谓‘整风运动’逐渐打破其过去空疏迂阔的形式主义,使一般干部养成了注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可以说是共匪训练朂大的成功,大家不可不切实注意”

整风后,“土共”更“土”了整风之后的妇女工作也是如此。尽管土八路的妇女工作犯过这样那樣的错误但我们在向理想奔跑的时候,有时因为前方有狂风、暴雨而害怕甚至哭泣;有时因为跑得太快忘了看脚下而摔的遍体鳞伤;有時会走错路而迷失了方向;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奋力奔跑这总比站在原地不动的好!

1《妇女运动志》档案出版社60页

4 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

6(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365页

8《边区妇女的文化学习》《北方文化》1946年5月16日

10《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農业篇》435页

11《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总论篇519页

9 12 13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工商合作篇》745頁

15《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财政金融》825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邵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