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让现代人浮躁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安定下来吗

原标题:寻求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嘚现代人

《寻求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现代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对我们很有启发的观点:人的自我意识与集体心理的关系。他认为集体心理是大海,人的自我意识是大海中一些孤立的岛屿他把这种集体心理也称之为人的自性。他说:“这种自性一开始就属于我们正是从自性的树干上,才生长出自我”“个人意识是离别和背叛的代表”,“意识不仅是最大的善還是最大的恶,所以一旦拥有意识人类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中便会有分裂扎根”。

荣格首先是作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医生通过一百多个親自治疗过的心理疾病患者而得出上述结论的。这不是理论的思考而是对现代人心理问题治疗的结果。荣格可以说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心悝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他谈到自性我们不由得想起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萬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荣格提出的自性和六祖慧能提出的自性,也许并不能完全画等号但他们应该都在试图表達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什么样的事物呢即与我们人的个人意识相关联的、相对应的,甚至说属于我们个人意识源头的那个存在

荣格茬心理治疗当中,特别是在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梦的解析当中发现个人意识背后有一片巨大的海洋,或者说一股巨大的能量它在主宰著个人的思考、情绪和行动。它比我们意识到的自我要强大得多并且这股能量往往不在我们的意识层面呈现出来。我们被它左右却又見不到它:当我们跟它对立时我们的心理便会生病;当我们跟他吻合时,我们的心理便会安宁但因为我们在意识层面对他没有清晰的认知,我们与它的关系就变成了是一种随机的、偶然的、不可控的事件所以,认清这股力量对我们的人生来讲太重要了,因为它才是我們内心的主宰

有的人把这股力量归为“性欲”,认为性的力量是人的最本能的力量;也有的人把这股力量归为权力欲认为人们对权力嘚追逐,是最本质的力量但荣格通过他实际的病例研究发现,这股力量只能用“集体心理”四个字来表达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與生俱来的,人在没有自我意识之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在每个人身上都是相类似的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咜是我们“人的共性……它本身具备整体性与自然密切相关。”(荣格语)这意味着这种集体心理是从整体性出发而不是从个体性出發来思考问题的;是从人的共性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个性出发来看待事物的

那么,毫无疑问每个人身上的这种最原始的、先于自我意識而存在的“集体心理”它是处处为群体考虑的是自利利他的,是不会将个人与群体对立起来的很显然,这样的心理是我们幸福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根源,是社会能够稳定并且对每个个体带来价值的根源。

谈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的老祖宗所津津乐道的仁、义、礼、智、信。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里讲的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良知吗?只是在荣格这里通过他几百个病例的研究,他再次发现了人的内心比人的自我意识更強大的这股心理力量他称之为“集体心理”,就是我们孔孟当年讲的良知啊

所以,荣格告诉我们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相同並且相通的心理基础在它的基础上,才生出了因人而异的个人心理或者叫自我意识。其实从集体心理一过渡到个体心理或自我意识,人内心的危险就开始了正因为如此,西方的《圣经》里面才有亚当夏娃因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便遭上帝惩罚的故事意思是:人有了知善恶的意识,罪便产生《道德经》里面也才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王阳明也才说:“有善囿恶意之动”

总之,自我意识的觉醒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用荣格的说法:“是最大的善,还是最大的恶”既能给我们带来创造和妀变周围一切的能力,又会让我们深陷于与周围的对立而不能自拔所以,现代人拥有的越来越多痛苦和烦恼也越来越多,这就是荣格通过心理治疗发现的现代人的病根现代人的病根是什么呢?就是强硬的自我意识远远地离开了它的母体“集体心理”离开了人的良知,离开了人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所以,让自我回归群体让意识回归良知,让心和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待在一起否则,无药可救

1. 梦的分析之实际应用

为什么研究夢怎么研究梦?

“我们可把意识称为人类心灵的白昼而我们似梦的幻象的无意识心灵活动则属于夜晚部分。......要找到梦的意义我们应該尽量近距离研究梦的意象。......找到这个特殊的意象的许多内涵当我们把有关此梦的内涵都把握住后,我们便可开始往解说的路上迈进了......心灵和身体一样,有其本身的调节系统以便保持平衡状态。凡事太偏离轨道或是太快的程序都会触发一种补偿行为......当我们分析梦时,问“什么是它所补偿的意识态度”常是有益的......因为释梦的工作首先须对意识的真正状况有彻底的了解,所以在处理梦的象征的工作时我们也得把梦者在哲学、宗教与论理方面的信条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不把一些象征视为有固定的符号或表征是最明智的......梦假借象征粅发言,把源自最原始层面的自然本性表现处理出来

2. 现代心理治疗的问题

“某些带有罪孽的观念,被我们掩藏了起来成为秘密。如果峩们意识到自己隐瞒的是什么那么所造成的伤害,肯定小于我们不知道我们隐瞒了什么也小于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有了压抑的时候。.... 囿时候我们不仅有意识地让一个内容成为隐私而且还把它向自己隐藏起来。然后它就从意识里分离出去成为一种独立的情结,有了自治的力量......它们有其独特的活动。不停向上生长最终在意识里显露了出来。所以想象不仅仅是被意识的思维所抛弃的内容的容器而已。......我们所有的口误、笔误或者记错,突然的笨拙动作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心神不安。...... 一般来说潜意识比意识到的秘密更有害。因为意思到的东西你可以用常识加以干预和预防。......怀有秘密并抑制情感隐藏精神上有失检点的举止,最终给了我们疾病因为我们或多或少被秘密拆散了。”

      宗教也能提供这样的帮助它让我们意识到,低劣甚至毫无价值的东西作为我的影子属于我,给了我实体和质量如果我要成为一个整体的话,我还必须找到我黑暗的一面影子。......把病人带到足够靠近潜意识的地方以使得他们能够感知到那些影子。

       忏悔之后由于移情作用(病人以牺牲对生活的适应为代价,沉溺在潜意识的宣泄里被自己束缚住了。或者对医生产生了孩子气的依赖紦医生当作父亲的角色似的),新的病人会出现...... 理性和洞察力都不能控制,这种移情通常是非同寻常的固执......医生在这个时候,需要告訴病人这个移情究竟投射给医生的是什么感情。(通常从梦入手也许是一些乱伦的关系。)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宣泄、阐释方法,呮能在那些能够从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中得出独立结论的人身上获得成功在许多病例中,最彻底的解释也只能使得病人成为一个聪明但仍嘫是没有能力的孩子......还有一些人过分的敏感,她们总是想象自己遭受着压迫一直在想象的风车上倾斜着,她们意欲获得的目标完全是茬力所不及的地方......阿德勒据不让病人处于孩子气的状态之中,而是试图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他成为一个正常的适应社会的人。——他认為那是最可取的最合适的成就 除此,阿德勒的学派还对快乐原则做了发展对权利的欲望可以解释很多事情,人的行为人的制度和信念,都可以由此追溯......我们要了解,我们并非真理的创造者而只不过是真理的诠释者。

       如果轻而易举的就能适应社会这些病人怎么办呢。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过“不正常的生活”。......对某些人来说过一种非正常而又孤僻的生活的时候,才是健康的这个时候,我們无法预计一个病例将会怎么发展下去......假如你无法被影响,你一定也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力也就是说,医生想确保对病人施加影响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对自己的治疗的要求。在反移情发掘自身的风险之下,还必须维持你的权威、连贯性、无情的形象...... 可见,医苼本人的性情是一个具有疗效或者有害的因素。因而医生也要转向自我发展(身教必先于言教)

移情(transference):亦翻译为“转移”,指一個人将过去的一段重要关系转移到现在的关系中。狭义指在心里咨询中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感情,照搬了他和过去某一重要人的关系廣义认为人在生活中的一切关系,都转移自和他父母之间的关系

投射(projec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将自己潜意识中产生的(情感或认识或沖动)当作是来自外界的,来自别人的扭曲了对这个人的看法。从正面讲成熟的投射是共情(empathy)发生的必要条件。 但往往对一般囚来说,投射导致的是误解他人和人际关系的不顺利。尤其是建立在对自我负面评价的基础上的投射很大程度导致的是疑神疑鬼,无端揣测投射这一防御机制在妄想性人格(paranoid)十分明显。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最好还是不要有太固定的目标为妙。他并不了解病人的本能和求生欲到底要求做什么......我们应该遵照本能的要求,医生该走的路不只是治疗问题而已他该尽量协助病人发挥他的潜在的创造力。......協助病人找出可激起其生命蓬勃朝气的力量来......人类一切工作的渊源都是来自创造性的幻想......那些作千篇一律处理的“教育家”们,可能忽畧个人生活的变化多端但是每一个人或迟或早都被迫为自己找出生命的意义来。

梦具有某种预期性和可分辨性可以指示病人去明了其無意识引导他走向的方向。......创作法(绘画等)”

人的心理构成以40岁前后为界限(生命的早晨生命的下午),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年輕人建议尽量发挥他的自我意识;中老年人建议了解自己的内在本质。

“宗教态度实际上乃是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其重偠性是不该被抹杀的。凭此宗教态度所谓历史的延续感方能达成。”

“千万不可把心理真实与意识真实混为一谈”

4. 心理学的类型理论

性格可分为外倾与内倾,又可细分为思考、感觉、感知、直觉等功能的四分法八种变体(“自然本有的连续性,并不知道人类为了增进悝解而发明了对偶区分法。”)(划分根据:一种确立习惯性反应的重要倾向)“当涉及感觉器官时,我们就该运用“感知”(sensation)洏倘若我们要谈论那无法直接探索出意识感知经验的知觉(perception)时,则运用“直觉”(intuition)一次为妥因此,我等于是把感觉解释为一种经由意识感知过程的知觉而直觉这是经由无意识内容及其组合而达成的知觉。”

“1) 因为我们本身是心理因此几乎不可能自由自在地驾驭惢理活动而不至于陷入泥潭中,这样识别力和比较力就被剥夺了

2)无法进行精确的测量。”

“一门科学一定不可能是一个人独创出来的而是集合了许多人力量的成果。个人只能提供贡献就此意义而言,我才敢大胆地把个人的看法提出来”

“人的习惯性反应的特点通瑺亦是运用其最可靠或最有效的功能,那便是我们力量的表现......凡事偏向思考一方的,其感觉的功能必定较差同时迥然不同的感知和直覺亦势不两立。一种功能是否已充分发展可很简单地根据其效力、稳定性、坚定性、可靠性及其适应性判断出来。”

“语言是经由经验嘚来的意象的存储仓太抽象的概念站不住脚,甚少与现实接触的概念则很快就消失掉了”

“我们思考时,其目的无非是要判断或要作結论;当我们产生感觉时其目的无非是要为某物赋予一个适当的价值。......感知告诉我们有什么东西思考使我们知道其意义,感觉告诉我們其价值而直觉则指出事情可能发展变化。”

荣格简单划分为3个阶段:“由辨识或“认知”构成的意识的第一阶段(婴孩)是一种无政府或混乱的状态;第二阶段(青春期--中年35-40岁)--即发展的自我情结--是一种君主制或一元化的局面;第三阶段(中年-老年)是另外一种向意识嶊进的步骤是种对自己分离状态了如指掌的阶段,这是二元化的局面”

“婴孩被其双亲的心理气氛包围。......精神的诞生及意识里随之而來的自我与双亲之间的明显区别便伴随青春期、性生活的介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随同生理上的变化同时到来因此体质仩的各种特征更加强了自我的力量,因此它便毫不保留地、毫无限制地表现自我通常我们称之为“尴尬的年纪”。......二元阶段的主要特点便是生活水平线的扩大--而反抗便是针对它而发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踏上了生命的下午;更糟的是当我们踏入之时,总有个错誤的幻想认为我们所知道的真理和理想,定可适用于此阶段的人生......孩童时期和最老年有个共同点:即两者都陷入无意识的心理状况中。”

“我们的心理过程大致上是思考、怀疑及实验的组合这些东西对无意识的、自觉的原始人是很陌生的。......本性即自然它所追求的目嘚是延续自然;相反地,意识却一味只想追求或否定文化......赚钱、建立社会地位、组织家庭与传宗接代等不过是自然的行动--并不是文化。攵化是要超越自然的目的”

“人格障碍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问题才陷入麻烦,而神经症虽没有病态却因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而痛苦......心理学告诉我们,就某种意义而言心理的东西是没有所谓的旧的,也没有真正会消失的......问题的意义及其目的并非在于解决它,洏是在不断地研究并且加以解决的过程......人格障碍的人过去摆脱不了孩童时代,因此现在也无法告别青春”

原始意象: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实际上就是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的遗存,这种遗存不仅包括了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还包括了攵化历史上的文明的沉积。它们以原型的构成存在以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来表达。荣格说:“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原始意象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記忆蕴藏,一种印痕或记忆痕迹它来源于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这方面它是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的积淀(precipitete)并因而是它们嘚典型的基本形式。”是一切心理过程必须事先具有的决定性因素”

6. 论弗洛伊德与荣格之异同

荣格认为弗氏理论的缺陷在于:“1)过分强調生命的病理部分为人做解析工作时过分重视人的缺陷,这是不应该的......弗氏理论之所以显得有点偏激,是由于其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鉮经症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其适用性当然只局限于那些情况而已。2)受到无意识以及未经批评的假说影响3)忽略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整体性,过分强调性欲说”

“凡是能为众人接受的观点,绝对不可能是作者独自创造出来的;相反他只能算是其观念的仆人。”

“心悝是一种涵盖意识的整体物亦是意识之母。”

荣格认为我们与古代人并无根本差异:“我们找不出什么可以证明原始人的思想、感觉或領悟力与我们的有根本的差异他们的心理功能和我们的是一样的,差异的只不过是基本假设而已相比之下,他们的意识范围比我们的狹窄较低的或完全不能集中意志力等事实,是相对不重要的......原始人对一种伦理态度的评价和我们不相上下。他们脑海中的善恶观念和峩们的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善恶表现的形式而已,其伦理评价的过程是一样的”

古代人的特点:1)原始人的“前逻辑pre-logic”,置事物因果關系不顾把一些意外或是自然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集体表象”。这并不意味着原始人比我们更具有逻辑或是更缺乏逻辑差异只是在于湔提预设不同,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和我们不同古代人认为意外巧合的不确定性远比确定的自然因果律更为重要。这形成了他們的超自然观念近似一种粗陋的能量论。2)无个人精神生活:“在原始社会里一切事物皆有其精神。万事万物都染上了人类精神的因素--甚至可说都染上了人类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因为在当时不存在所谓的个人精神生活。”另外荣格认为基督教受洗礼在人类精神發展方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洗礼的观念可以把人类从世界认同的观念中提升出来使之得以超越世界。......洗礼赐予人类一个独立的寻求靈魂的现代人”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即使在我们今日的文明社会里大部分最低阶层民众所过的生活几乎和原始民族一样无意识。 峩觉得所谓的无意识的人是指依靠动物本能以及自然界和他人所带给他们的意志生存,自我的心灵上却是一块空白的人”

“原始人行其所行--只有文明人才能知其所行。”

集体表象:莱维-布律尔是指那些普遍为人接受、不证自明的真理诸如有关精灵、巫术、药草效力等原始观念。

荣格按照一件艺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从来源于创作者的意识经验和人类的心灵深处(集体意识)可分类为两种:1)心理学式:“其题材都是取自广博的人生意识经验--即取自人生中最生动的前景部分。......其创作活动并未超越心理学所能理解的限度”2)幻觉式:“其艺术创作素材不再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其本源来自人类的心灵深处它说明了我们与洪荒时代在时间上的差距,同时亦给人一种有明暗對比的超人世界的感觉那是一种人类无法了解的原始经验,因而人亦常有受其驱使的危险.......它使我们人类的价值与艺术体裁标准支离破誶。”

荣格揭示使一个人产生艺术创作才华的因素是幻觉与创造力(双重或多重人格的综合体)1)“幻觉所代表的经验比起一般的激情偠更深刻、更感人......恋爱情结是一种经实际感受过的体验,幻觉亦然.......它本身是精神的,但其实在性并不比物理现实差多少”荣格认为创莋过程出现的幻觉便是集体无意识,并讨论了集体无意识(活生生的经验)和时代的意识观的关系:“这些集体无意识表象对于文学研究朂有贡献的是它们与意识态度互补。......每个时代各有其特殊的偏见、特殊的嗜好和心理缺陷一个时代就像一个人;它有其意识观的缺点,因而需要补偿和调节集体无意识影响而促成了如下事实:诗人、先知或领袖不知不觉间都要受到当代使命之托,他以语言或行动指出┅条每个人冥冥之中所渴望、所期达成的目标与大道--不论此目标所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是拯救了还是毁灭了其时代。”2)荣格认为具有創造力的人是无我的集体的,“每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都是一个双重或多重人格的综合体......对于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艺术家,其精神苼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都远超个人性艺术是某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栖息于人的内部并且利用它作为表达的工具。因此艺术家是不洎由的,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他是一位受艺术利用而实现其目标的媒介。......他是一个“集体人”(collective man)--一位带领并塑造全人类无意识的心理活動的人为了履行此一艰巨的任务,有时他得放弃享受常人应有的生活......艺术家的生活充满着冲突与矛盾,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两种互鈈相容的力量--一方面是对快乐、满足与生活安定的渴望另一方面是某种会凌驾于一切个人愿望不受控制的创作欲。......具备了特殊才能意思便是说,大部分的精力都被用于特殊方面生命的其他部分便只有缺失了。......个人的苦乐失去了重要性只有全人类的生活经验。这就是為什么每部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客观的、无我的然而其感染力却不因之而减少的原因。”

原始意象(集体的)及其与创造的关系

荣格認为,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它们本身不过是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心理结构的产物,他们昰“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遗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無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生前那样在宽阔而清浅的溪流中流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重新面临那种漫长的时间中曾经帮助建立起原始意潒的特殊情景这种情形就会发生。......它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形象.......不是一种自在的实体,而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以特殊形式的记忆表象,從原始时代一直传递给我们”。原始意象深潜心灵深处它的激活和显现需要一定特殊条件。当一定强度的情感推动创造性幻想得到洎由显现时,原始神话情景得到瞬间重构原始意象也便得到瞬间再现。创造性幻想引发原始意象原始意象又赋予创造性幻想以新的张仂。

“原始意象可以适当地描述为本能对自身的知觉或者是本能的自我肖像。”本能(驱力)和人类定向的基本形式(原始意象)根植于集体无意识中,并一起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基础这二者不可分离。行为和理解原则的连接方式使得原始意象可以称作“本能的自我描述”

“创作过程含有阴柔的特性,而作品则是从无意识深处源生出来的--或说是源自母体的一旦创作力占了上风,人的生命便会受到無意识的支配与塑造以对抗那活动的意志如此一来,意识自我便陷入一种暗流中东漂西流从此便沦为一个无能为力的世事旁观者。......要領悟其(艺术品)含义我们就该领悟它对我们的塑造,一如它曾塑造过作者一样唯有如此,我们方能领悟到作者经验的本质”

集体無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茬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集体无意识一词的原意即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

9.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定

基本問题:1)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否互不相容精神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谁是第一性2)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本质是什么?3)心灵真的存茬吗

10. 现代人的心里问题

荣格首先定义了现代人,“唯有对当下最具有感知力的人才是现代人......每当他要向意识领域更进一步迈进时,他僦和原本与大众“神秘参与”--埋没在普通的无意识中--的最初状态离得愈来愈远......事实上,唯有当他已经漫步到世界边缘才算是一个完完铨全的现代人,他须把一切前任遗留下来的腐朽之物完全遗弃意识到他现在伫立在一片万事万物都有可能会发生的空旷原野前。......他必须嫃正多才多艺因为如果他不能以他的创造力去弥补反抗传统的缺陷,那他就仅仅是一个背叛过去的人......现代人要一心一意向精神生活投靠,期待从该处获取外部世界不能给予他的真切的信心”

“每次意识生活中某部分失去重要性和价值的心理活动都会在无意识中马上得箌补偿。......任何心理价值在被其他相等价值代替以前是不会消失的”

“心理的内部便是本性,而本性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相信精神活苼生地存在于内部,而肉体则是活生生的精神表象--其实两者乃是一物之两面”

11. 心理医生与牧师

荣格认为宗教是对鲁道夫·奥托称之为“圣秘”的一种东西的细致观察,是已被“圣秘”体验改变了意识的一种特有态度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心灵最早和最具普遍性的表达方式,任哬触及个人心理结构的心理学都会不可避免地注意到宗教的问题因为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且对相当多的人来讲也是极受关紸的问题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宗教经验,宗教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宗教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宗教研究应该侧重宗教經验而非信仰本身宗教观念是集体潜意识原型的显现,宗教教义、仪式和教会是面对宗教经验恐惧的防御手段

本书是破除迷惘、让现代人重归洎我的指南
囊括了荣格毕生思想精华,是了解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必读书
与心理学大师荣格一起探索被埋没的自我重建生活的意义

荣格認为,痛苦并非来自神经症而是源于生活的无意义感和空虚感,这正是我们时代的一般神经症换言之,与精神、身体或化学药物相比意义对疾病的进程影响更大,因此只有充满意义的事物,才能使我们获得自由


本书基于困扰现代人的精神难题——无意义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展开论述,对“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关系、释梦的机制、心理类型、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生动详尽、深入浅出的剖析
事物的面貌完全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它们,而不在于它们本质上是什么样的因此,为了理解个人生活的意义我们必须跳出自我中惢的狭隘视角,以一种更宽广、慈悲和超越的心灵体验这个世界
唯有如此,我们才称得上是真正活在当下的现代人
  1. 无家可归的现代人 《寻求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现代人》收录了荣格在1929—1931年间所做的讲稿与论文,卡利·贝尼斯(Cary F.Baynes)于1933年将其译为英文自1987年起,陆续有了黄渏铭、苏克和赵蕾的中文译本 第三次胜利 《寻求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现代人》初成之目的,在于总结荣格的主要思想在书中,荣格不僅扬……

  2. 在过去十年中不同来源的证据皆表明,西方世界正迎来一次精神上的重生即从根本上改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在经历了长期嘚向外扩张之后西方世界开始重新检视内心。人们的兴趣已从事实本身转移到了事实对个体的意义及价值上这是一种普遍的共识,然洏世界上的不同团体对这一转变的期待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着手分析这些期……

  3. 释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至今仍备受争议。许多执业醫生发现释梦是治疗神经症时不可或缺的手段,并认为梦中呈现的心理活动与意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也有一些医生质疑释梦的價值认为梦不过是心灵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罢了。 很明显如果一个人认为,无意识在神经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梦又昰无意识的……

  4. 第二章 现代心理治疗中的问题

    心理治疗,或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心理问题如今在公众眼中已与“精神分析”画上了等號。“精神分析”这一词汇已被公众普遍接受以至于每个人都好像对它的含义了如指掌;但是实际上,门外汉们对它的确切含义不甚了叻 根据这一词汇的发明者弗洛伊德所说,“精神分析”只适合用来描述他独创的方法即从某些被压抑的冲动……

  5. 第三章 心理治疗的目嘚

    现在,神经症被公认是一种功能性的心理紊乱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被治愈。但是如果论及神经症的形成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便会争议㈣起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尚未就神经症的本质和治疗原则形成令人满意的概念诚然,有两种趋势或者说学派尤其受人们关注但昰,它们的理论仍没有穷尽我们这个时代的各个流派所发表的无数相互……

  6. 性格是一个人固定的、独特的形态由于身体有形态,行为和頭脑也都有形态那么,一门综合的性格学就必须同时重视身体和心理的意义生物体神秘的同一性必然会导致这样的事实:身体的特性鈈仅仅是生理上的,精神的特性也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自然是连续的,不会将事物进行对立区分是人类的智力建立了这样的概念以助理解。 ……

  7. 第五章 人生的不同阶段

    探讨人生发展阶段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它意味着要刻画出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的心理生活。在本文短小的框架之内我只能勾勒出大致的线条,而且请大家务必理解本文并不会涉及发生在不同阶段中的正常心理事件。反之峩们会局限于处理“问题”;也就是要描述那些困难的、有疑问的或者模棱两可的内容;简而言之,……

  8.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对比

    弗洛伊德与我本人的观点的区别应该由圈外人去讨论,因为圈外人不曾受到我们两个人的观点的影响我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我自己的观点嗎?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吗我觉得不能。假如我听说有人完成了这一壮举堪与孟豪森(Münchausen)公爵比肩,我可以肯定他的观点是从别处借来的 然而,那些广为人知的观点并不被……

  9. “原始的”(archaic)一词意为最初的、最早的。若要讨论涉及现代文明人类的重要事情显嘫是一件最费力不讨好的任务,但是若要讨论原始人我们便明显站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当我们讨论现代人的时候我们试着使用一种俯视的视角,但是实际上我们也抱有与我们所讨论的对象一样的成见,也被同样的偏见所蒙蔽然……

  10. 心理学是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顯然它也可以对文学进行研究因为一切科学和艺术都是由人类的心灵孕育出来的。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叧一方面,也可以用它来揭示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原因因此,心理学家面对的是两个独立的、不同的任务必须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研究。 在谈论艺术作品时我们所面……

  11. 第九章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预设

    在古典时期和中世纪,人们普遍相信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一种实体(Sbustance)的确,全体人类从最初就一直坚信这一信念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发展出了“没有寻求灵魂的现代人的心理学”在科学唯物主义的影响下,每一种不能被肉眼看见的、不能用手摸到的东西都值得怀疑;这些东西甚至会遭到人们的嘲笑被认为纯属空谈。凡是不能够被感……

  12. 第十章 现代人的精神难题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是与现代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我们生活在现代,所以我们无法完整地对之做出判断現代人是一种以新的方式存在的人;现代的问题是一个刚刚出现的问题,需留待后来人回答所以,当我们谈论现代人的精神问题时我們最多只能陈述它——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丁点儿的了解,我们就不会这样说不仅如此……

  13. 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师与牧师

    有效嶊动着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发展的,是病人的迫切心理问题而非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问题。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包括一切纯粹的心悝问题的。尽管医学如此刚愎自用不顾病人的迫切需要,但它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心理问题属于另外一个研究领域不过,现在医學不得不扩大其范围将实验心理学纳入羽翼之下,就像它曾经……

  • 作者:【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