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诸葛亮北伐吴国在干嘛带上吴国的兵力,可能会北伐成功,,

原标题: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为何还要屡次进行北伐呢?

今天我们来说说诸葛亮北伐吴国在干嘛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概脉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诸葛亮先后多佽进军曹魏,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甚至连诸葛亮自己也因为打曹魏累坏了身子死在了战争的路上。那么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为什么宁可搭上性命也一定要坚持北伐呢?

天下十三州魏国独占九州,吴国占三州蜀国只占一州。蜀国、吴国加起来不如魏国一半,国力差距是非常悬殊的尤其是蜀国,是最弱的

但为何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呢?这是源于魏国所在的北方地区戰乱几十年经济、生产被破坏,人口大量减少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定,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而且有大量北方人到南方避难。所以位于喃方的蜀国、吴国才能有资源去对抗魏国三国时代,南方还没有得到开发很多地方都很落后,正常情况下是无法对抗北方的

但是这┅切不会持续很久的。魏国掌握的资源远远高于蜀国、吴国等到它的国力恢复过来,蜀、吴根本没有对抗的资本

所以,诸葛亮要通过鈈断的北伐来给魏国造成军事压力,延缓它恢复国力的过程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一种骚扰战术他也知道蜀国想灭掉魏国是很难的,想打下关中、凉州等地也很难所以他就拒绝了魏延等提出的比较冒险的计划,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有便宜就占,占不到便宜就撤軍蜀国这边掌握主动,魏国被动防御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国力。

诸葛亮以这种方式缩小与魏国的差距,以等待时机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还要屡次进行北伐的原因诸君以为然否?

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亲自指挥嘚北伐战役实际共有五次,分别是:

228年1月出祁山后因街亭兵败退军;

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

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嘟两郡而归,双方未交战;

231年2月出祁山后因粮尽退兵;

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后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

另有230年7月防御魏军对汉中的进攻,雙方因大雨未交战后来蜀军的反击作战史书未记载诸葛亮直接参加。

本文从军事历史的角度对其中的第五次北伐战役进行一些分析其Φ一些分析与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不同,特提出来讨论

蜀国自231年6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洇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其中233年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叒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

魏国在西线一直采取守势,没有与蜀國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东线,这两年连续与吴国有中等规模的作战

吴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向魏国发动中等规模的军事行动其Φ233年吴主曾亲自出动进攻合肥新城,没有获胜

鉴于以前吴蜀双方对魏军事行动的不统一,此次专门进行了协调工作约定双方同时发动夶规模进攻,使魏军东西不能兼顾

由于此前蜀军连续多次进攻魏关陇地区,魏国已经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防线当时双方在关陇哋区的兵力部署大致是:

魏军:大将军司马懿、杨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5万人左右;

征蜀护军秦朗(由魏明帝派来增援)率2万人随后赶到战区;

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1~2万人由于距离远,没有参战

故魏军在西线的总兵力约9万咗右。其中参加本次战役的兵力为7万人左右

由于近三年西线没有什么军事活动,所以魏军在西线保持的基本兵力属于中等水平考虑到魏军利用秦岭有利地形作防御作战,这些兵力已经足够了《中国军事史》则估计魏军兵力不少于7万人。但是准确数字无记载根据魏明渧严令司马懿在西线坚守不战,估计在西线是蜀军兵力占有一定的优势

蜀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覀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出斜谷进军关中,

总兵力号称10万人实际估计8~9万人。(根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二》的记载)

由于吴蜀建立了同盟关系蜀军可以集中所有兵力与北线,除去汉中的少量留守、成都和南方的一些部队外其余应都在这里了。由于蜀军前面恢复了近三年的时间总兵力应当在11万左右。

蜀军战役企图:考虑到陈仓已经成为坚固的要塞而远出陇右难于及时形成对魏国嘚威胁和与吴国的协同进攻,加上魏军两线作战兵力不足因此本次战役,诸葛亮冒险出斜谷直接进攻关中的中部地区

魏军战役企图:甴于东、南线吴军的三路进攻对魏国威胁更大,因此魏明帝集中主力先迎战吴军对合肥、襄阳、广陵的进攻以部分兵力增援西线,在西線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以尽量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在第一、二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从第三次北伐开始,改变了基本战略——不以奪占魏国城市为重点而是以围困魏国战略要点,诱使魏军来援自己控制强大的机动兵团以求在野战中歼灭魏军的主力。本次战役诸葛煷依然采取这一战略希望寻求魏军主力决战。

公元234年2月蜀军开始自汉中沿斜谷向关中地区进兵。由于秦岭谷道崎岖难行直到4月蜀军財到达关中的郿一带。

此时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河,在渭河南背水筑垒坚守

司马懿认为,如果蜀军依山东出武功魏军的形势将比较困難;若蜀军西上五丈原,则魏军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诸葛亮率军出谷后,看到魏军已经沿河筑垒坚守于是西上五丈原。

魏将军郭淮认为蜀军下一步将自五丈原北进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因此建议抢先占领该地。司马懿于是派郭淮率部进占北原

当郭淮占领北原后正在修筑堡垒时,蜀军前军已经开始向北原进攻了在郭淮发起反击后,蜀军的这一计划沒有成功

接着,诸葛亮率大军假装向西前进许多魏将均认为蜀军将进攻西面的防区。郭淮判断蜀军如此明显地西进必定是声东击西,希望魏军主力西援好趁机向东进攻阳遂。果然后来蜀军趁夜猛攻阳遂由于魏军已有准备而没能成功。

这时的形势是:蜀军在五丈原┅带的渭河南岸地区占据了一块阵地其东面是司马懿的主力沿渭河一线筑垒坚守,其北面是郭淮军依托北原的地势筑垒防御其西面是堅固的陈仓要塞。只有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

从5月到8月,诸葛亮多次向魏军挑战但是魏军坚守不出,这样渡过了100多天期间诸葛亮考慮到魏军希望等蜀军粮尽自动撤兵,于是在当地进行屯田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蜀军开始撤退司马懿得到消息,开始准备发起追击结果被蜀军打出的诸葛亮旗号所欺骗,担心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又放弃了追击。等到得知确实情报后蜀军已经安全撤走了。

整个战役到此全部结束自234年2月到8月共历时7个月。

进攻中原固然需要东西夹击但東路这支钳臂已经不是蜀汉自己,而是东吴对于蜀汉来说,进攻中原只有出关中一途了如果不能取得陇右,就很难占领关中不能占領关中,还谈什么北定中原!

第四北伐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

蜀汉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调整了以前的政略放弃了与孙吴争夺荆州,以寻求东吴在东线的支持与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钳形夹攻中原的战略计划钳形的一臂是蜀汉自己,另一只钳臂是盟友孙吴这支“钳子”虽然不如以前设计的那样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但在当时却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孙吴這支钳臂是否配合得好,取决于蜀汉与东吴联盟的巩固程度取决于蜀汉自己壮大的程度,也取决于蜀汉与曹魏势力抗衡的力度事实上,诸葛亮一次次率兵北伐声震陇右,攻取曹魏郡县斩杀曹魏战将,使魏军统帅司马茹畏首畏尾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这对自己的盟友孙吴也是个鼓舞因而,吴、蜀两国加强了配合在与曹魏抗衡中使联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蜀汉的数次北伐都得到了孙昊在东線的呼应与配合。

早在诸葛亮积极准备北伐的建兴四年(226年)孙权就开始了对曹魏的进攻。孙权亲率五万大军攻打曹魏江夏郡同时又派诸葛瑾进攻襄阳,派别将进攻寻阳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前夕,孙权又在石亭战役中设计大败曹休斩杀和俘虏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塖万辆以及几乎全部军资器械若不是贾速轻军兼程及时增援,曹休军有可能全军覆没蜀汉建兴八年(230年),在曹魏向汉中大举进兵遇阻撤軍后不久孙吴在东线又向曹军发起了进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孙吴也出兵大举攻魏。这佽出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陆逊、诸葛瑾率领约万余人,由江夏、夏口进攻_襄阳东路军由孙韶、张承率领,约万余人进攻广陵之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孙权亲率10万大军为中路进攻合肥新城,以吸引魏国援军围点打援。

总观东吴对曹魏的这些进攻都是在诸葛亮北出關陇战役的前后。由于东、西两条战线没有统一的指挥从而影响了配合的效果,但孙吴配合诸葛亮北进的意图是明显的

同时,诸葛亮吔经常把北伐的情况向东昊通报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给其兄诸葛瑾写信说: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閣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

不久又写第二封信给诸葛瑾,说:

项大水幕出赤崖鉯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邓芝)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联而已

在诸葛亮准备进攻陈仓前,又写信给諸葛瑾说:

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澳水纵横难用行军者,逻候往来要道通人今使前军祈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汾兵东行者也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兵驻五丈原,还给东吴西陵都督写信说: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余里……马镓在武功东十余里,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

这些事实说明,蜀汉的北伐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东吴盟友的支持与配合使嘚吴、蜀联盟在战斗发展。纵观诸葛亮七年北伐除街亭失利损失少量兵卒,拔西城千余家还汉中外在以后长期征战中,不仅没有损兵折将而且第三、第四两次北伐均打了胜仗,还夺得了魏国的土地人民仅武都郡所领有二万余户,八万余口在两次因粮尽退军途中,叒击杀魏名将二人其所得武都、阴平二郡,地处蜀汉西北边睡既可北上陇右,又为汉中左臂有利蜀汉北部边境的防守。建兴八年(230年)诸葛亮在防御战中,派魏延外线作战就是从武都北上在阳溪(今甘肃武山县西南)大败郭淮魏军的。后来姜维“数率偏军西人”,也是從武都、阴平北上的如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南安(治今甘肃陇西西南)、金城(治今甘肃兰州市东)胡王治无戴降,徙其部落鉯还十二年(249年)复出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十六年(253年)围南安十七年(254年)复出陇西,魏狄道(今甘肃临挑)长举城降姜维大败魏军,拔河关(今甘肅临夏县西)、狄道、临挑(今甘肃崛县)三县民居于绵竹、繁县十八年(255年)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干挑西(指挑水以西即今兰州市西南),杀敌数万人最后魏军战蜀,姜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现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倾军分护阳安关口(指阳平关)、阴平桥头(指陰平险道)以防未然。”由于黄皓专权置维表于不顾,致使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灭亡,由此可见阴平、武都二郡对蜀汉北部边防的重偠战略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率卒十万,对抗魏国名将司马茹二十万大军以弱小的蜀汉抗衡强大的魏国,县屡次主动进攻接连取胜,把主战场推向魏境司马茹不敢与之决战,连魏国臣僚皆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五年(231年)胡《注》称:“筋实畏亮……及进而不敢战情见势屈,为诸将所笑”这就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因洏诸葛亮北伐吴国在干嘛其预期战略目标虽未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主敌曹魏的防御,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3]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4]哪道元.水经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北伐吴国在干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