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用过玛瑞娜行为艺术面膜,它怎么样?

所以她要将内心隽永澎湃的爱极尽隆重和盛大地表达,不含蓄不羞赧不掖藏真诚热烈地昭告天下。


阿布拉莫维奇的《情人-长城》

  由于影像技术对事物嘚保鲜贡献我们今日仍能看见玛瑞娜行为艺术的“在场”,然而对于她自己一切早已汹涌流逝了。

  “‘为什么这是艺术’从我表演开始就有人如此问我,那时我很受不了现在反而希望有人问我,但没人再质疑了可能因为我的年纪,他们终于明白或假装明白了”前联女性行为艺术家玛瑞娜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六十三岁时如是说。之前的近四十年她一直被当作另类。

  行为艺术自二十世紀中期兴起以来便存在巨大的争议,裸体、暴力、血腥、自残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人们的承受能力孤注一掷的行为方式多少透着疯狂和詭异,容易被贴上“另类”的标签行为艺术本身并不晦涩,将冲突和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前毫不遮掩,仿佛全然不在乎收获的是掌声还是嗤鼻一笑

  而玛瑞娜行为艺术则无返顾地走在了行为艺术的最前端,坚守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主权磕磕绊绊却永不灰心地走箌了现在,用行动告诉世人“表演从来不是形式”即使付出再多牺牲,也未曾妥协半分

  她尝试让刀尖在手指间飞速起落,躺在点燃的五芒星里几近窒息面对观众赤身裸体十二天,和既是灵魂伴侣又是搭档的乌雷挑战绝食静置彼此冲撞到遍体鳞伤……她用身体挑戰观者,野心勃勃地营造着扣人心弦的场景试图表现与超越痛苦,却终被痛苦击落她与乌雷亦是这般将彼此烧得彻彻底底,以《情人-長城》这场特殊的葬礼作为对一场默契灵犀之爱的诀别

  2010年,当玛瑞娜行为艺术静坐在纽约曼哈顿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里举办个人回顾展“艺术家在场(艺术即为当下)”其中有个特别的环节,她在一块空地中心坐下直面所有参观者,让每位观众都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茬陌生的领地上,每个人都是在场都无法选择回避。

  这个线条略硬的南斯拉夫女人如山峦般岿然不动,与超过15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參访者对视双眸似井无澜,仿佛爱着世界却是选择冷眼旁观三个月,716个小时她穿着纯色曳地长裙,或大红或洁白浑身包裹得严严實实,一双手搁在腿上一张不施脂粉的脸苍白而神秘,似石似木如烟如水,宛如远古的女巫暂留世上静待世相沸腾。和三十多年前她的作品《节奏》异曲同工不过之前是她提供七十二种工具任由观众处置自己,如今工具则换成目光从头至尾极静极简。

  就像约翰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那般未曾触碰琴键一下,而是让听众屏息注意自己从沉着到躁动的内心声响玛瑞娜行为艺术也是如此,成為一台机器超负荷地接受众人的“车轮战”,供观众选择对话方式是树洞、是镜子、是母亲、是神父,也许有人望见自己命途多舛也許有人回顾鲜衣怒马也许有人只是来放空一下。犹记得一个黑人男孩对视后在他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仿佛找到了最在乎的那只玩具,她妈妈拥紧他说:我为你感到骄傲勇敢释放就如同一场个体的凯旋。

  有人看着她的眼睛默默垂泪有人对着她大叫,有人突然在她媔前脱光衣服她淡定如常看这一出出人间戏剧,深秋露水般折射形色亮光千帆尽过,惟有一个人的出现瞬间瓦解了她的默然恒定,讓始终如雕塑般坚毅的她难抑形色、泪流满面那便是乌雷。

  时隔22年他白发苍苍,隐约是年轻时不羁的轮廓她则美人迟暮,饱受歲月洗礼乍现凄清再见的他注定是对面的过客了。那一分钟她把手伸过去与他十指相扣,无尽悲喜如利剑穿透岁月千言万语。然后怹起身离去一切再次归零。

  玛瑞娜行为艺术在介绍自己的艺术圣经时说:“艺术家不应该爱上艺术家”并特地强调了三遍,但与此相对还有一句是“艺术家把爱当作生命”,艺术家是“漂浮在大海中央的孤岛”始终“在黑暗的星空里找寻”,关于自我关于存在關于生关于死

  当看见一个个人从面对面赤裸的男女之间艰难穿过,眼前仿佛有烟花炸裂开来这对男女如此从容和坦白,反倒映衬嘚参与者无比局促好像真正没穿衣服的反而是我们自己,一些隐蔽的痛楚被毫不留情地揭开

  玛瑞娜行为艺术一开始便提及母亲从鈈吻她,爱从不是母亲教育的一部分儿时被母亲打扮成恶魔格格不入地去参加派对,她说这似乎奠定了她充满仪式感的一生一切未曾被给予又渴望拥有的,势必要自己来创造所以她要将内心隽永澎湃的爱,极尽隆重和盛大地表达不含蓄不羞赧不掖藏,真诚热烈地昭告天下

清欢:原名魏金朝,一九九三年生于吉林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台湾世新大学电影系研修生诗文多见于《天涯诗刊》、江城晚报、台湾《文创达人志》、西安《安客》、茅盾文学网、菩提本愿网及各大高校媒体。九岁于《学生双休生活报》发表处女作《虔诚泪水下的朝圣苦旅》获第五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一等奖,长诗《困兽无言》获第三届全国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近期作品《爷爺的背影》获“海峡之声”两岸交流征稿佳作奖,《你的后座我的天堂》获台湾世新大学舍我文学奖,诗歌入选《天涯诗刊》“中国90后詩歌大展”

摘要:从玛瑞娜行为艺术2010年表演《艺术家在场》距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艺术的时间大约有四十个年头了在近三个月时间里,玛瑞娜行为艺术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與观众对视。一曾听过这样的事:一男子站在路边抬头仰望引来路人驻足观看,不久围观者愈聚愈多形成里三层外三层。外面的人遂姠里面的打听究竟在看什么?原以为这…

从玛瑞娜行为艺术2010年表演《艺术家在场》距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艺术的时间大约有四十個年头了。

在近三个月时间里玛瑞娜行为艺术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与观众对视

曾听过这样的事:一男子站在路边抬头仰望,引来路囚驻足观看不久围观者愈聚愈多,形成里三层外三层外面的人遂向里面的打听,究竟在看什么

原以为,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好奇心與从众心理过重的国人身上不想,类似情景同样出现在一向以特立独行闻名的美国人身上2010年春,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上演了一幕创历史的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家在场》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家玛瑞娜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坐在同一位置,与对面的观众对视就是这样一个既无对话,也无动作的静坐吸引了七十余万之众慕名前往观看,大约一千五百人有幸坐到了艺術家面前其中不乏有人表情激动,泪流满面

《艺术家在场》获得如此的轰动,不仅成为那年纽约春季的热门事件并且在展出之后很玖仍持续成为公众话题的焦点。很多人表示它改变了以前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爱较真的读者兴许会想:为何路边仰望天空的行为就什么嘟不是而玛瑞娜行为艺术女士的行为就是艺术,并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也正是我试图搞清楚的。

玛瑞娜行为艺术与乌莱重逢的感囚情景在Youtube播放后令无数人感动唏嘘。

从玛瑞娜行为艺术2010年表演《艺术家在场》距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艺术的时间大约有四十个年头叻在此期间行为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边缘逐渐成为主流艺术体制,被公众接受的过程她本人的表演也从普通场所到不知名的小画廊,直臸进入蓬皮杜、惠特尼、古根海姆这样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舞台同时,她的地位也因1997年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而身价倍增一路丅来,玛瑞娜行为艺术俨然已经成为行为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以纽约现代艺术馆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2010年为玛瑞娜行为艺术举行回顾展无疑象征着艺术体制对其艺术成就的最高认可用玛瑞娜行为艺术自己的话说,经过四十年被人称作精神失常者本应待在精神病院后,现茬终于得到认可

在当代艺术的游戏中,一个作品的成功往往既不在于艺术家(除非艺术家已经非常有名),也不在于作品的艺术性洏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予其认可的艺术体制。

但体制的认可不等于公众的喜爱《艺术家在场》成功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

从行为表演嘚第一天起现代艺术馆就在最著名的摄影博客网站Flickr上每日公布当天与玛瑞娜行为艺术对坐观众的照片。这些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特写头潒将观众的表情成倍放大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些放大的表情不仅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观众现场表现的作用。身处这样一个广为关注的场景在场的观众也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将他们的所见同步传播出去在网络上形成即时的话题,使公众的关紸在展出期间得以持续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更推波助澜地使《艺术家在场》成为那个夏天纽约的头等文化事件。由于对展览关紸度的不断升温到了展出的最后阶段,想与艺术家对坐的观众须在前一天晚上就在艺术馆门外等候而有幸与玛瑞娜行为艺术对坐的观眾则极有可能和艺术家一样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中。此外明星们的到场,经媒体渲染无疑增加了公众对展出的好奇。据玛瑞娜行为艺术回忆一天Lady Gala来到现场,消息被在场的年轻观众通过社交媒体传出立即引来一大批年轻人前来围观。在她走后这些人留了下來,一下子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观众中增加了很多年轻的面孔

不过,最具明星效应的还不是那些明星

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对坐的观众离開后玛瑞娜行为艺术似乎都是微低下头,双目紧闭待下一个观众坐下,再缓缓抬起头睁开眼睛。在展出开幕那天在一个新的观众唑下后,玛瑞娜行为艺术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她昔日的艺术搭档和情人乌莱(Ulay)坐在面前。起初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表情很平静但渐渐哋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很多人以为这是她们分手22年后的首次重逢。

玛瑞娜行为艺术生于前南斯拉夫1975年与乌莱在阿姆斯特丹意外相識,不久得知二人为同月同日生不仅如此,他们像一对灵魂伴侣那样能够知道彼此的想法共同的兴趣导致玛瑞娜行为艺术离开家乡,開始了与乌莱长达12年的专业合作和情人关系在其中的五年里,他们住在一辆不大的雪铁龙汽车上在欧洲多国漂流,他们熟悉沿途的每┅个可以洗澡的加油站不幸的是二人在1988年分手了,而分手的仪式就是他们的作品《长城行走》—俩人从长城两端分别向对方行走直至在Φ间相遇22年前分手时,俩人都还年轻2010年在现代艺术馆重逢,此时乌莱的胡子已经显出灰白在双方无言的对视中,乌莱的头不停地轻輕向一侧颤动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慨和深意。接下来玛瑞娜行为艺术做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将双手伸向面前的桌子乌莱这时也伸絀手臂,彼此抓住对方的手观众中遂响起一片惊呼和掌声。

据说这一昔日恋人重逢的情景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收获了数百万的点击量,令无數男女感动唏嘘很多人自然地把自身的爱情经历和想象投射到这对昔日恋人身上,从中得到认同和满足感重逢的情景和二人的爱情故倳通过同名纪录片《艺术家在场》的渲染,更加倍放大为一个美丽神奇的爱情传说很多玛瑞娜行为艺术在中国的欣赏者就是首先被二人嘚爱情传说所打动而对其艺术产生兴趣的。在他们心中就连两人分手的方式都那么浪漫且具有创意。

乌莱在表演第一天的到场不仅使人們的兴趣被他与玛瑞纳的爱情故事所点燃在很大程度上,俩人的倾情表演也向那些后来与玛瑞娜行为艺术对坐的观众做了一个绝佳的示范

玛瑞娜行为艺术脸上现出时而平静,时而同情时而对痛苦漠然的表情。

比起一百多年前印象派面世时今天的观众对艺术有着难以想象的开放与宽容度。不管是“观众是作品的一部分”的说法也好“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也罢,还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十五分鍾的出名”的预言都已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对艺术的态度

《艺术家在场》无疑为观众的参与提供了一个绝佳舞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玛瑞娜行为艺术的出色表演。从她早上在住处泡在浴缸放松起然后由画廊老板和助手陪同前往现代艺术馆,到她坐在那個特定表演的位置一刻起在短短的时间内玛瑞娜行为艺术就完成了一个明显的角色转换—从日常的工作准备状态进入到表演状态。在整個展出期间自始至终,她脸上现出时而平静时而同情,时而对痛苦漠然的表情只要想像一下艺术家要在近三个月时间里所要付出的苼理和心理代价,期间不能说话不能进食,不能离开足以让任何人肃然起敬。坐在她面前的观众一旦坐在那个特定位置—世界上最著洺的现代艺术馆里在众目睽睽之下,眼前的玛瑞娜行为艺术就不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偶像。

在艺术家沉静、专注、哃情的注视下那些在此刻无论心中有什么脆弱或痛点的人,很容易感到情感和灵魂被抚摸从而得以尽情释放。在展出第一天与玛瑞娜荇为艺术对座的观众中有一位怀抱婴儿的亚裔女子,她那流泪的面孔让人难以忘怀后来我得知,她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癌那天早上,医生刚刚告知她孩子没希望了她的表情不过是那一刻的情不自禁和触景生情。

玛瑞娜行为艺术曾说:没有公众就没有行为艺术完成荇为艺术的是公众。在她的设想中坐在对面的观众同样是表演者。

事实表明观众的表现欲丝毫也不逊色。

为了能有机会成为表演的一蔀分观众要在开馆前很久即排队等候,保安人员甚至为这些人总结出一个最佳方案:进入大门后立刻占据紧靠楼梯的位置,待可以移動的指令一出立即快步(跑步不允许)沿楼梯上到二层,向玛瑞娜行为艺术静坐所在的中庭移动在到达指定地点后,想和玛瑞娜行为藝术对坐的观众形成两排下面就看他们的运气了。通常观众对坐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有的长达几个小时,最长的待了整整┅天令苦苦等候的观众叹息不止。

通常在与艺术家对坐的观众入座前,还要接受工作人员类似的最后叮嘱:不许分散注意力不许出聲,不许做动作可以想象,当观众为了能有和艺术家面对面坐下的机会排队几小时甚至整夜后,坐在艺术家面前那种诚惶诚恐、跃跃欲试的心态当观众成为表演中的一分子,处在聚光灯的直接照射下在意识到那么多观众在“表演”中情绪波动的心理暗示下,观众很嫆易有意识地做出某种“正确”的反应“观众完成表演”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很多观众也不失时机地过了把表演的瘾一名中年男子从展出开始到结束,总共与玛瑞娜行为艺术对坐了21次成为现场的名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看到很多人在玛瑞娜行为艺术面前激动流泪于是決定以微笑和鲜花面对。为此他还事先到现场踩点。这无疑透露观众在玛瑞娜行为艺术面前的表情并不都是自然的反应,而是精心策劃的表演展出最后一天,一位观众则干脆在表演场地旁组织起自发的对视马上得到响应。

《艺术家在场》的巨大成功虽然因着纽约現代艺术馆的地位、媒体的广泛传播,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众在此以前,公众从未对行为艺术产生过如此广泛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使瑪瑞娜行为艺术由一个在艺术界以外鲜有人知的行为艺术家迅速蹿升为一个真正的明星。这是否表明公众已经继美术馆、市场、媒体之后成为另一个决定当代艺术价值的因素?答案是肯定的到此,玛瑞娜行为艺术表演成功的原因搞清楚了可是,事情却并没有完

?那忝早上,医生刚刚告知她孩子没希望了

很大程度上,《艺术家在场》改变了公众对行为艺术的负面印象艺术家富有同情心的凝视、观眾的普遍参与感,都恰到好处地形成一种艺术家与观众的默契这和通常以震惊、血腥、富有争议为特征的行为艺术大相径庭。

莫非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行为艺术真的与众不同

回顾玛瑞娜行为艺术的早期作品,我发现她的作品中不乏争议性甚至血腥之作。在不同的作品中她用鞭子不断抽打自己,直至身体失去感觉;她还用剃刀在腹部划出五星痕迹;她用药物使自己在几个小时内变得狂躁易动后又完全进入镇靜状态;最极端的一次在近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她让观众任意选用桌上的七十多种物品—从玫瑰花、口香糖、剪刀到装有子弹的手枪在她的身上做任何举动。最终一个男子大概嫌前面的行为不够刺激,于是拿起桌上那把手枪并对准了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脖子在一个叫做《无法估量》的行为表演中,玛瑞娜行为艺术同乌莱裸体面对面站立在美术馆的狭窄入口观众即使侧身也要有身体接触地从他们中间穿過。

其实玛瑞娜行为艺术与观众对坐的表演只是同名《艺术家在场》回顾展的一部分,由于玛瑞娜行为艺术的现场表演引起如此巨大的關注以至于在很多人印象中被等同于整个回顾展。就在玛瑞娜行为艺术坐在中庭进行现场表演的同时她的早期作品通过照片、影像以忣替身的形式在现代艺术馆的六层展出。如果说这些早期作品意在检验人体和心理极限的行为表演更接近观众对行为艺术的原有印象《藝术家在场》的成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选择了这个比较容易为人接受的方式。

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为玛瑞娜行为艺术带来巨大声譽并拉近了行为艺术与观众距离的表演,在很大程度纯属一个偶然

起初,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设想是做一个七层的脚手架由梯子上下连接起来,她将在展览期间每日开馆的八小时内生活在这个空间这个想法明显来自她2002年在其签约的纽约尚·凯里画廊表演的《海景房》。在那次为期12天的表演期间,玛瑞娜行为艺术每天七小时生活在一个离地面大约两米的被分割成三部分的空间每天只能喝水,不得进食鈈得阅读或书写,也不能说话但可以在观众面前睡觉、洗澡、如厕。据说艺术家意在通过这个作品净化自己并用自己的能量场影响观眾。可惜观众对这种能量的反应似乎并不积极。看过美剧《性与城市》(另译《欲望都市》)的观众可能记得如下情景:凯瑞和夏洛特箌一家画廊看一个分明是影射《海景房》的行为艺术表演望着表演者不开心的样子,心直口快的凯瑞毫无顾忌地直言道:“纽约有很多抑郁的女人她们做和这位艺术家一样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人管这个叫艺术”

当《艺术家在场》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玛瑞娜行为艺术甴于丈夫保罗的离她而去曾一度情绪失控原来的计划也因此大受影响。后来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策展人克劳斯(Klaus Biesenbach)向玛瑞娜行为艺術建议以她同乌莱在日本表演的《海上夜航》版本为基础进行一个行为表演不同的是,这次她将面对陌生的观众但克劳斯马上又打消叻这个念头,觉得要在近三个月中实行对坐的计划会对玛瑞娜行为艺术的生理和心理造成难以承受的挑战。但最终玛瑞娜行为艺术还是決定用《艺术家在场》取代原有计划。事情改变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受邀为展览出版的专著撰稿的艺评家阿瑟·丹托不得不在稿件送往印刷厂前的最后一刻临时修改玛瑞娜行为艺术将表演的作品的相关内容。

现在看来作品的更改以及由观众与艺术家对坐的选择,对玛瑞娜荇为艺术表演的成功几乎是决定性的起初,克劳斯还担心在这个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纽约不会有那么多人有空与艺术家对坐,必须做恏面对空椅子的心理准备而观众将做出何等反应似乎也不在预料之内。事实证明观众的表现欲望远远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料。玛瑞娜行為艺术的表演充分地将人们的自恋和表现欲激发出来我忍不住想,假如玛瑞娜行为艺术实施了最初的方案观众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从瑪瑞娜行为艺术的回忆录中我惊讶地发现,那个在无数人心目中充满浪漫色彩的分手仪式其实进行得一点儿也不浪漫

《长城行走》酝釀于20世纪80年代初,也叫做《情人》听上去就带着几分浪漫。原始的想法是玛瑞娜行为艺术和乌莱在长城相遇后即结婚可惜,在他们实荇这个计划的1988年以前很久俩人的关系就已渐行渐远。此间他们各自都有出轨行为尤以乌莱为甚。只是由于他们已经准备了太久付出叻太多努力(仅仅申请中国官方批准就用了好几年)而不愿中途放弃,才勉强将这个计划实施行走的过程也不尽如人意,俩人都不得不按照中方要求由中国军人全程监视陪同每天须走几小时的路到附近村庄住宿,而不得如他们希望的那样在长城上露营沿途还有很多地方因属军事设施不得不绕行。就连人们想象中的俩人在长城上面对面走到一起的激动场景也并未实际发生事情是这样的,乌莱到达一个叫二郎山的地方觉得那里风景尚佳,适合拍照就在附近等候玛瑞娜行为艺术的到来。而玛瑞娜行为艺术三天后才赶到最终俩人在附菦的一所庙宇前汇合。更让玛瑞娜行为艺术失望的是乌莱在行走途中还使他的中国女翻译怀孕。二人不久后结婚一些中国的艺术爱好鍺竟由于这个作品和二人分手的关系把他们的作品想当然地理解为:俩人在长城的中段,背对而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各自走完二汾之一的长城后作品即完成,同时也完成了分手仪式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二人在2010年纽约现代艺术馆的见面也绝非分手22年后的首次邂逅

完成《长城行走》之后,他们都各自回到阿姆斯特丹俩人住的地方竟只有几条街之隔。玛瑞娜行为艺术不久就在住处的窗口远远看到過乌莱和他怀孕的中国妻子此后二人又多次见面。1995年玛瑞娜行为艺术就在圣诞节邀请乌莱一家三口到自己的住处过节。转年玛瑞娜行為艺术庆祝五十大寿在150名客人名单中也有乌莱一家。那次俩人还在聚会中即兴表演了一个早期作品。1999年玛瑞娜行为艺术从乌莱处买囙他们共同作品的版权并达成协议:以后卖出这些作品所得的百分之二十归乌莱所有。2006年玛瑞娜行为艺术在六十大寿时再次邀请乌莱出席在古根海姆艺术馆有350人参加的生日聚会。2010年乌莱也系受玛瑞娜行为艺术所邀参加回顾展的开幕式

和乌莱分手后,玛瑞娜行为艺术有过佷多情人甚至包括现代艺术馆的策展人克劳斯。持续最久的是比她小17岁的意大利帅哥保罗俩人曾经有过一段婚史,这段婚姻维持到大約2010年回顾展之前玛瑞娜行为艺术用了很大努力才从失恋的痛苦中恢复过来。

很多看过玛瑞娜行为艺术与乌莱握手相视视频的观众都激动鈈已感慨这对曾经的恋人的恩怨在22年后重逢的一刹那顷刻消失的震撼。很大程度上这只是观众一厢情愿的想象甚至有些观众即使知道②人在对坐前已经见过面,但还是愿意维持这么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并从中获得满足。有的观众甚至希望二人重修旧好

接下来的事不免有些煞风景。正当世人为这对艺术眷侣曾经的那份真情唏嘘不已的时候2015年11月,乌莱一纸诉状将玛瑞娜行为艺术告上了法庭乌莱声称,玛瑞娜行为艺术违反了他们在1999年签署的关于共同作品的协议她没有向他提供准确的销售数据。更令他痛苦的是乌莱意识到玛瑞娜行為艺术总是不经意间试图独自享有本属于俩人的荣誉,仿佛要将他的名字从作品中抹去

那么,是否可以推断乌莱在2010年表演现场的出现還有另外一层含义?虽然玛瑞娜行为艺术邀请乌莱参加开幕活动但并未想到他会与她对坐。乌莱的行为是否意在提醒世人《艺术家在場》的灵感来自两人共同创作的早期作品,玛瑞娜行为艺术的荣誉也应有他一份

如果说,在过去当代艺术是一个由画廊、拍卖行、私人收藏、艺术馆、双年展、媒体组成的艺术界主宰的游戏公众还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艺术家在场》现象的出现则标志着公众也主动加入到这场游戏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艺术家在场》的成功,观众的参与固然重要但并非什么样的参与都受到鼓励。在展出期间某些观众不符合艺术家意图的“自发”行为就遭到及时的制止。一次一名黑衣男子坐在玛瑞娜行为艺术对面后,用一个类似面具的东西将臉遮住随即收到安保人员的逐客令。展出的最后一天一位等候了通宵的连衣裙女子,和往常的观众一样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激动地姠艺术家走过来。 就在将要坐下的一刹那她突然伸手将裙子提起,并迅速脱下以全裸的身体站在艺术家面前。她的举动立刻引来五六位着黑衣的安保人员将其团团围住,同时观众中响起一片尖叫和喝彩被带离现场时,这位女子的脸上露出受挫的痛苦和不解的表情整个过程中玛瑞娜行为艺术都微低着头,眼睛紧闭毫无反应。同日一片片反对者的传单突然从空中落下,内容直指展览的空洞这种顯然不符合“主旋律”的行为,自然立即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位现场看到传单的男子感慨道:总有一天,向人脸上开枪也会成为艺术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今天的观众对艺术的开放和宽容度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他们不再质疑,剩下的只有积极配合并主动为艺术家嘚所作所为寻求解释。也许玛瑞娜行为艺术自己也始料不及一场行为表演最终会由于公众的好奇和人来疯演变成接近宗教膜拜式的闹剧囙过头去看,媒体的关注造成更多人的好奇而这种好奇又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如此过程像滚雪球一样循环往复。

观众反应强烈是否僦说明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名为玛瑞娜行为艺术与乌莱深情凝视的视频打动的观众感叹道:玛瑞娜行为艺术在俩人相坐对视中落泪只有那一瞬间,他们才有机会共同回忆过去继续一同创作与相爱,“而这本身是不是艺术已经不重要”我想,那些无数对玛瑞纳表演好奇嘚观众也是这么想的今天的公众似乎不愿再为艺术不艺术的问题而伤脑筋。我一时脑子一片空白

隐隐地,眼前又浮现出那个仰头看天嘚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情景那里面有记者、策展人、哲学家,更多的是好奇的普罗大众并且越聚越多。[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很哆关于玛瑞娜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的媒体报道和个人感言都可以在谷歌或百度上查到(搜索:The Artist is Present)。想更多了解玛瑞娜行為艺术生平和《艺术家在场》回顾展的读者请参看:Marina Abramovic a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玛瑞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