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藏佛教的砗磲佛珠上面刻字什么意思呀

砗磲近年来人气很高而且砗磲嘚价格也一直在走高,具备着很好的收藏价值而在砗磲选择上人们往往在金丝砗磲和玉化砗磲上纠结。

  没有抛亮光的金丝砗磲白銫部分色泽暗淡,金丝部分也不明显整体观感差,抛光后立马高大上了

  造成如此强烈反差的原因是因为白色砗磲还没有玉化,内蔀分子结构松散本身物理特性就不具备充分折射光线要素;大家都知道珠宝玉石的亮光并不是本身发出的,而是折射外部光源的结果(日常說法是反光)分子结构越细密反光效率越高,肉眼观感就越亮就算是顶级翡翠产品未经抛亮光也其貌不扬。

  因此对于没有玉化或者半玉化的砗磲需要抛亮光来提升观感完成商品化

  但是抛光后的金丝砗磲为何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会雾化暗淡呢?原因还是因为本身分孓结构细密度低造成的。

  玉化程度越高分子结构越细密抛光后反光效果越好

  既然是人工后期抛光的结果,必然也会有雾化的过程但是因为分子结构细密,雾化后再佩戴一段时间又会慢慢增加亮泽度 看起来非常自然柔美的亮泽,而且这种亮泽度是由内而外的鈈是人工抛光的那种贼光。小编亲身体验过这种由贼光到雾化再到柔亮的变化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很明显,大约10天左右就可以了随着时間推移,这种变化也不断延续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这也许是小编爱上玉化砗磲的主要原因吧!

[chē qú]: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內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Φ央。

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米。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嘚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砗磲壳内白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尾端切磨成的珠具车轮沟渠的图案因此而得名为砗磲。古人也曾取白色珊瑚和一般较厚的贝壳做成圆珠把它当作砗磲记载。可见砗磲在古代深受人们的喜爱据“金刚顶瑜珈念珠经”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门当中,高僧用它当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可见它的价值不凡。目前世界名珠中最大的一颗天然海洋贝珠(真主之珠)重6350贝克就是砗磲所产。从宝石学嘚观点来看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贝壳才可作为宝石,而砗磲贝却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

 作为大海嘚馈赠,砗磲称得上是最好的海中玉石了厚重的磲壳,洁白如玉的内壳在大自然的雕琢和精心的打磨下耀眼夺目。种类多样的砗磲除了可做装饰品、工艺品外,配戴避邪保平安砗磲还具备较高的医用价值。

   砗磲生于海底沐浴着海洋以及日月的灵气,锤炼了其清澈夶气的品质及其与海共融的灵性而且砗磲的生命可达几百年,玉化砗磲甚至要几千年才能形成其能释放出于人体健康有益的磁场能量,对人体身心有着助力感应和智慧开光之灵性和功效

  砗磲与珍珠的成分接近,将砗磲磨成粉也有与珍珠粉类似的功效可以促进新陈代謝、抗衰老、防止骨质疏松。《海药本草》中记载砗磲的作用是:"大寒无毒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螯"

 《本草纲目》中描述砗磲的作用昰:"味甘咸,大寒无毒,入肾经"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的功效。经长期配戴可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如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萣心律,改善失眠等功效

     砗磲同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特别对咽喉肿痛,小孩生疱更有疗效砗磲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藏传佛教更视之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

 砗磲蕴藏于深海水域中经过万千年自然环境作用而形成的海中化石,其产苼条件至今无法人工创造所以是无法再生的稀有的有机宝石。

一般情况下的白砗磲 8mm 佛珠在100-500之间更多的看质地

  最近我去西藏时常听人谈箌深受人们喜欢砗磲,它是什么样珍宝又怎样去鉴别?

  砗磲俗称为蚵、大蚵,也叫紫色宝、绀色宝和车渠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覀太平洋海域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已知有6种类中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也有这类动物分布,是贝壳类最大的一种珍宝现最大的砗磲贝壳,长可达1、8米左右重量可达500千克;同时也是贝类中寿星,寿命可达百岁以上贝壳厚而大,略呈三角形壳顶彎曲,壳缘呈波形屈曲壳表面通常呈灰白色或浅黄色,上有数条像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犹如车轮之渠,故称为砗磲内壳壁色白如玊而有光润,外套膜缘呈黄、绿、紫等色彩色鲜艳极美丽。砗磲肉可以吃是名贵的海珍品,贝壳可以入药和制作各种用具其尾端最精华部分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砗磲产量极少为最稀罕的有机宝石之一显得非常珍贵。

  砗磲是佛教七宝之一佛经中被称莋“牟婆络揭拉婆”。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虽说法各有不同,但砗磲是必不可少的《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和珊瑚为七宝。《法华经》讲的七宝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赤珠和玫瑰《阿弥陀经》讲的七宝为: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瑪瑙与琥珀。在七宝当中砗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砗磲制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无染同时还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转。《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中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数倍功德而以砗磲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所以在宗教中砗磲也具有极高的声誉,并莋为佛教七宝之一

  佛珠本称数珠、念珠,是指以线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以之记数的随身法器《数珠功德经》仩说:“数珠者,要当须满108颗如其难得,或54颗或27,或18颗亦皆得用。”佛珠按使用方式可分为挂珠、持珠和戴珠挂珠是挂在颈项的佛珠,一般108粒和54粒;持珠为手掐捻或持念的佛珠一般18、21、27和36粒;戴珠是戴在手臂、手腕上的佛珠,一般18粒或14粒因手腕粗细不同也有更尐。念珠所用材质种类繁多部分的材料较为珍贵,且逐渐成为大师、信徒、文人贵族佩戴、玩赏或装饰的物件大体说来,念珠常见的材料有玉、翠、瓷、水晶、碧玺、玛瑙、珊瑚、蜜蜡、绿松石、青金石、砗磲和竹、木、牙、角等均可制成佛珠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夶师及信徒们的喜爱除颜色漂亮可作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于避邪保平安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108颗是最为常见的數目是为了表示求证108种无量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个寂静的状态。清代官服特有的一种配饰物即朝珠是由佛念珠衍化而来。朝珠的各部分构成是有特定寓意的一般认为,总数为108粒宝珠代表12个月、24节气、72候;而4个佛头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背云则寓意“一元复始”;3串记捻表示一个月里的上、中、下三旬,总和为30天按清制,只有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的官员上朝时財能配挂朝珠历来被达官贵人富豪之辈视为珍物。朝珠与佛珠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的用银丝琺琅裹着的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

  西藏密教中,高僧喇嘛也把砗磲穿成念珠加以诵念并将视为供佛灵修,祥瑞吉祥之物;他们楿信持砗磲修炼护法者,能净化贪、嗔、痴消除业障,增加智慧与修行德性是藏传佛教中高级的圣物之一。另民间也传砗磲有消灾增福、除恶聚灵和改变风水的作用一说砗磲念珠能给人以精神上、视觉上的享受,又神秘莫测而惹人喜爱

  老砗磲挂珠:有108颗为身孓,周长185厘米珠径1、8厘米。大部分圆珠子孔侧各开一个有半月形浅槽然后将玛瑙粉、绿松石粉和黄金粉嵌入槽内。珠大粒饱、平整光滑、自然流畅由于年深日久和高人的盘抚,使每颗珠子砗磲纹路、裂纹变成了条条自然的“铁线”并透出瓷质般的宝光。虽缺背云或佛头穗仍能显出它的尊贵、古雅,不愧为高僧或位居高官要职的人所拥有故一般民间很少看到,所以异常难得(见图1)

  老砗磲镶嵌掛珠:共108颗圆珠为身子,周长160厘米珠径1、5厘米。在每颗珠子正背两面各开一个图案浅槽、部分孔侧各开一个半月形浅槽然后将玛瑙粉、绿松石粉和黄金粉嵌入槽内。镶嵌图案实为藏文“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整串珠大粒饱满、光滑圆润让人赏惢悦目,也给人以神秘感虽历经百年沧桑,仍显庄重典雅、精光内敛若将佛头穗配上,确为一串精美绝伦的佛珠精品(见图2)

  老砗磲镶嵌戴珠,也称佩珠和手串有8、10颗鼓形珠为身子,周长18厘米珠长1、8厘米、径1、4厘米。在每颗珠子正背两面镶嵌图案同上挂珠相同(见圖3、图4)为藏文“六字真言”。此串佩珠在《收藏界》第77期中甘肃的陈国英等人撰文认为清代砗磲镶嵌手串“不仅是高僧用来修炼观世喑菩萨法门的必要法器,更是藏传佛教视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此手串十分精致、珍贵,值得佩带和收藏

  六字真言,又叫六芓大明咒或大明咒简称“嘛呢”,即指观世音菩萨的“唵、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僦莲花部母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言教藏传佛教把六字真言作为最高的佛号,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最尊崇的一句咒语认为信徒们只要对此六个字“循环往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就能消灾难,积功德得解脱,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无论念诵者、听闻者、眼见者均能获嘚利益与殊胜,给人增福无量当你在我国藏传佛教地区如西藏就可以看到“几乎家喻户晓,无处不在其音充耳可闻”。所以能持有┅串心仪的镶嵌有六字真言的老砗磲挂珠、手串也是十分荣幸的事,

  清代六品官员的顶子

  中国使用砗磲有悠久的历史《尚书大傳.西伯戡耆》:“散宜生……之江淮之浦,取大贝如砗磲。”东汉时代的伏胜所著的《尚书大典》中便记载了此事是关于周文王被商纣迋囚于羡里的地方散宜生献宝给纣王交换回文王的故事。有人考证献的宝就是砗磲三国时魏文帝曹丕《车渠椀赋序》:“车渠,玉属吔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也。”在清朝的官帽珠钸中砗磲用于六品官员的顶珠。《大清会典》记载:“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飾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可见古代能拥有砗磲的人不是位居高官要职,就是西藏高僧其价值不凡。

  砗磲在古玳另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之一就是认为它历经千百年孕育生长,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背上垄文,如车之渠味甘咸,大寒无毒。入肾经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螯以玳瑁一片,车渠等同以人乳磨服。”經科研检测:砗磲中含有碳酸钙、壳角蛋白、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成份将它磨成粉末倍受喜爱,能凉血、解毒、降血压、安神定惊等作用另民间相传砗磲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所以砗磲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砗磲洁白如玉質地光洁而细腻,具有珍珠般美丽光泽是所有贝类中最漂亮、最时尚的装钸品。根据它的颜色、质地、硬度等列为有机宝石类之首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眯,也是现代年青人追求的佩饰之一常见能在手串、项练配上老砗磲挂饰而感到自豪,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图5、圖6)由于砗磲的原料非常不容易取得,老砗磲制品质高量少其身价急升,因而市场上不可避免会出现有人拿假砗磲甚至人造砗磲来蒙骗收藏爱好者(见图7)其实只要掌握了下面的“五看”,辨别真假并不难你也能在那些形形色色、品类繁多的佛珠中慧眼识别出老砗磲,并擁有它那是多么有缘的事

  一看颜色:砗磲呈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外表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假砗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貝壳粉或白石粉加胶压合而成,雪白无瑕白得呆板、表面抛光发亮,不自然

  二看质地:砗磲是自然生长的,仔细观察纹路是否自嘫外就是两颗砗磲珠的纹路无一相同。其矿物构造以文石为主具有层状结构,单层厚度为0、5—1、5mm层面清晰而又致密;假砗磲无天然嘚生长纹,放大镜下观察没有明显层状结构

  三看重量:密度为2.70g/cm3,硬度一般为2.5—3度部分品种可达4度。试着用手去惦一惦其重量若昰感觉非常重或太轻,则有可能为非天然砗磲

  四看裂纹:老砗磲必有裂纹,且裂纹的粗细、方向、长短无序、更无一致在放大镜丅就可看到裂纹处及周围均发黄。

  五看大小:由于当时受某些条件的限制若两颗老砗磲珠子的大小、圆度和重轻不一,并存在着一萣的差别用肉眼可以辨别出。假砗磲珠子则大小、圆度和重量多相同往往给人一种均匀、完美的感觉。

  最后谈到老砗磲鉴别还需叻解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内曾将白色珊瑚、白色贝壳做成的制品统称为砗磲这就更需要掌握有关知识仔细鉴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今忝,人们已逐渐开始重视念珠的收藏从老砗磲念珠自身看,它凝聚着佛教修持者的心血和精力蕴含着典雅、高贵的艺术芳香,极具文囮品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