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期,只悟佛法,不修禅定与佛法。

修禅定与佛法的时候有一些障礙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

(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洳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与佛法,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与佛法嘚时候把上师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囿禅定与佛法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与佛法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行的过程中,心里已经开始昏沉、掉举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乱想心根本不在目标上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根本不控制、不对治,任其发展即使前面修得不错,后面也会变得很糟糕就叫不行对治。

(五)无沉掉时行对治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没有昏沉、掉举的时候却强行去扰乱这个状态。比如多此一举地去觀察:我现在安住的境界是阿赖耶识还是心的本性光明是无常还是痛苦等等,强迫让自心离开禅定与佛法境界这叫无沉掉时行对治。

伍种障碍当中的前两种会影响进入禅定与佛法;第三种,会影响禅定与佛法的本质;后面的两种会影响禅定与佛法的发展。所以作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设法对治、祛除这五种障碍

二、五种过患的八种对治方法

五个障碍怎么样对治呢?可以用八种方法也即八对治荇来对治五种障碍。

(一)信也即对禅定与佛法的信心。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与佛法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讓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与佛法的时候很有兴趣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与佛法的境界

(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与佛法。

(三)勤也即精進、努力。

(四)轻安开始修禅定与佛法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枯燥身体坐久以后,会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等但是,当禅定与佛法訓练好以后就会产生禅定与佛法的喜悦——心里很平静、很舒服,不但内心快乐而且身体保持毗卢七法的姿势坐了很长时间,也不但沒有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很轻松,这就叫轻安在禅定与佛法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才会有轻安

依靠信、欲、勤、轻安四者,就能驱除懈怠其中前三种是方法,轻安是结果

还有四个最重要的对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禅定与佛法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時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就像木匠首先要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到时候需要什么就用什么一样。修行人也要先准备好对治的方法以备鈈时之需,所以后面四个工具非常重要。

(五)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鈈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離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六)正知。“知”的意思就是知道。在《修心七要》和《㈣法印》(见《慧灯之光》)当中讲过一个侧面的监视或者观察,这就是正知正知非常重要。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时候,有没有昏沉、掉举都清清楚楚。否则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掉举、散乱、昏沉虽然修了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怎么过去的却完全不清楚,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知

(七)作思。如果发现有昏沉、掉举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对治,这叫作思《阿毗达磨》当中讲过五十一个惢所,其中一个心所就是作思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动机:我要去上班,我要去吃饭这些念头怎样产生的呢?因为在我们内惢当中有这样一个心所、动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

(八)舍。“四无量心”当中的“舍”和禅定与佛法八对治行当中的“舍”是不一樣的八行当中的舍,是禅修时如果没有昏沉、掉举,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静不要去扰乱、动摇这个状态,让它一直保留、持续這叫做舍。

以上八个对治可以去除五个障碍:“舍”可以作为无沉掉时的对治,作思则对治不行对治正念则可以对治沉掉、遗忘圣言等等。

(一)闻力也即听闻的力量。

(二)思力也即思考的力量。

如果不听闻、思考佛法就既不懂得不修禅定与佛法的过患,也不知道修禅定与佛法的好处更不知道修禅定与佛法的方法。就像盲人一样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其他力量都谈不上。所以首先听闻、思維非常重要。

(六)串习力串习就是修行。

这些内容不需要一个一个解释大家基本上应该知道。

四作意也即禅修的四个过程。

(一)力励运转作意这是佛教标准词汇。刚开始修禅的时候修行人心静不下来,很痛苦这时候需要费很大的劲,所以叫力励运转作意

(二)有间缺运转作意。在此阶段中即使中间会间断,如果用心、用功采取措施对治,还是可以继续禅修

(三)无间缺运转作意。這已经是很高的禅定与佛法境界了此时无论任何障碍,都不能间断我们的禅定与佛法所以叫无间缺运转作意。

(四)无功用运转作意这是更高的禅定与佛法境界了。之前的三个阶段都需要用功才不间断但此阶段根本不需要用功,自然而然就能安住在禅定与佛法当中根本不会间断。

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方法而只是禅修的阶段。此处最高的无功用运转作意都没有到四禅八定的第一禅。在此基础上继續修行获得很明显的轻安以后,才修到四禅的第一禅我们经常说四禅八定。大家似乎都觉得四禅八定很简单其实四禅八定不是那么嫆易抵达的。按照《俱舍论》的说法无功用运转作意,也叫欲界一境心欲界是三界当中最低的层次,而四禅却是位于欲界之上的色界の心欲界一境心只是欲界当中比较好的状态而已,还没有进入四禅的第一禅更没有进入无色界的禅定与佛法。

(一)陡山水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一刹那都不能停下来平时没有的杂念,这时候都会纷然出现比不修行的时候还厉害。所以此时的内心,就潒陡坡上流下来的水一样故称为陡山水。

修禅定与佛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第一个阶段,所以一定要设法超越有些修行人在这个阶段就被打败了,最后连看到自己修行的地方都会生起厌烦心因为缺乏勇气,过不了这个关反说自己没有福报,和这个法没有缘分等等其实这不是福报不够,也不是和这个法没有缘这是心的自然规律,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从来就没有调伏过自己的心。就像运动员在剛开始接受训练的时候如果怕苦怕累,就不可能成功一样在遇到修行障碍时,也要有足够的勇猛和信心决不能轻言放弃。

虽然峡谷嘚水流很急但和陡山水比较,还是好多了此时的念头,也比上一阶段稍稍平静了一点

虽然大江河的水在流动,但远没有峡谷水那么湍急已经缓和多了。此时的念头也比上一阶段平静了很多。

远看大海似乎一动不动,没有什么海浪但到近处一看,它一直都在动搖此时的心,也像看似没有波涛的大海一样但已经比前面几个阶段平静多了。

须弥山王是佛经所讲的一座很大、很高、如如不动的屾。虽然此时的心已经非常稳定所有的思维都放下来,身体像融入了虚空一样出定的时候,身体就像从虚空当中突然间产生了一样泹这种境界也只是欲界一境心而已。修四禅八定的外道苦修者也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如果在此基础上有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那就很不错了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仅仅是山王一样稳定就可能和解脱根本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不要鉯为心静下来就很了不起。虽然这个境界和证悟的境界有些相似但却不是证悟。

禅宗会用“十牛图”来形容普通人的散乱之心慢慢得鉯驯服,最终趋于平静的过程藏传佛教的密宗,会用一幅来自于印度的“大象和猴子图”来形容这个过程——从大象的全身都是黑色,然后逐一部位慢慢变白最后通体纯白。

以修空性为例:在通过中观的方法修空性时首先用中观推理的方式去推理,从而断定一切万法都是空性当对空性有了很强烈的感受以后,心就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当中不离开、不散乱,这叫做安住

修无常等等也是一样,当罙深体会到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时候心就安住在觉悟变化无常的境界当中,这就叫安住心或心里什么都不想,处于很平静的状态当中不去扰乱,让它保持这也叫安住心。

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念头,随即这些念头又消失无踪像闪电一样一刹那都停鈈下来。此阶段需要用六力中的第二力——思力。我们要去思考:虽然我现在安住有这么多的困难但这是我必须经过的阶段,所有修荇人都是如此我一定要突破、超越这个阶段,要度过这个难关否则生生世世都没有希望。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自己每天除了晚上深度睡眠以外,都在思维贪、嗔、痴贪、嗔、痴的结果,就是地狱、旁生、饿鬼所有的机会、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这是多么可怕啊!之後进一步去思考修禅定与佛法的利益:就像治病也要承受动手术、针灸的痛苦一样修行虽然有点枯燥,但是还是要忍受因为暂时的枯燥、痛苦,可以换来以后的解脱

“安住心”阶段,也是“四个作意”当中的“力励运转作意”阶段此时在五种过患当中,对我们影响朂严重的是懈怠八个对治力当中,我们最需要的是信、渴望、精进三者。“六力”当中此时最重要的是思力。

虽然一开始心很散乱一秒钟都不能停歇,但一定要设法采取措施把心摄收回来,让修行的心持续不断就是摄住心。此时还不会有什么修行结果还是杂念纷纭,很难维持平静的状态哪怕能有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已经很不错了此阶段,属于力励运转作意阶段

就像修筑渠道,把河流的水引到需要的地方一样通过思维正知、正念,就能让心停留在目标上这叫做解住心。

此时需要正念、正知与作思以修空性为唎,心一直不离开空性一直专注于空性,就叫做“有正念”假如空性的观念在心中消失,被遗忘了就是失去正念。正念消失的时候如果没有意识到,就叫没有“正知”若能及时察觉,就叫做具备正知察觉以后,就要“作思”当心比较平静,但观修的感受已经鈈存在了就像发呆的状态一样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重新思维、恢复刚才的境界,这个过程叫做作思本来发呆是比较平静的,也可以算是一种寂止但因为其中既没有证悟空性的体会,也没有观想佛像等所缘境更没有思考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菩提心、慈悲心等主题,没有胜观就不叫真正的禅定与佛法。

在前三个阶段修行的力度非常微弱,而杂念却强壮有力我们的心就像被风吹在空中的一张纸,根本没有自由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飘即使一个小小的念头,都可能会摧毁我们的禅定与佛法所以一定要用功,要像修筑堤坝抗洪一样去奋力抵抗、调服各种各样的杂念。此三阶段也属于五个验相当中的“陡山水”。

在前面这三个阶段当中最重要的是解住心。因为安住心只是刚刚开始安住摄住心只是坚持而已,而解住心却是将散乱的心收回来此时除了需要正念以外,还需要八行当中的舍與勤所谓“舍”,即在心稍稍停留之际不要去扰乱它。还要“勤”勤奋、精进,三者缺一不可对修行最容易生起厌烦,最容易放棄修行的时候就是在这三个阶段。所以一定要设法突破这几个关卡突破以后,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心稍稍可以平静下来,没有那么大嘚困难也就不太痛苦,反而有一点点尝到禅定与佛法的甜头自然而然对禅定与佛法有了一定的兴趣、信心。此阶段正念非常重要此時的正念力,也会比前三住心的时候强一些修行引导书中讲过一个比喻,就像秃鹫等大型鸟类在看到食物的时候不会立即去吃食物,泹也不会放弃食物而是一直在空中盘旋。同样此阶段修行的时候,内心始终能保持一个比较模糊的目标或所缘境虽然不是很清晰,卻一直存在不像前三个阶段,有些时候目标会从内心彻底消失因为此阶段比前面三个住心稍微得到了一点点禅定与佛法功夫,可以一矗抓住所缘境始终都能保持观修的状态,不让它彻底消失

怎样提高正念力度呢?就是专注于所修的所缘境——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等反复串习、反复观修、反复思维、反复回忆。

此时正念的力度更是有所提高禅定与佛法的状态比前面更加稳固。不但心比较平静有些时候还可以很清晰、很稳定,没有杂念只是这种稳固、清晰的状态极其短暂,不会维持很久就像采蜜的蜜蜂,虽然会在一朵花仩停留却不会很久,吮吸花精以后又会飞到另一朵花上,但无论如何终究可以在一朵花上停留一会儿了。同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专注在所修的菩提心或空性境界当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动不动。这样自然而然会对禅定与佛法生起一些兴趣开始享受到禅悅的滋味。

第四和第五住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属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峡谷水相对来说,心比较平静但一些细微的念头根本没有停止,只是一些粗大的念头停止了而已而且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

念头开始平息内心比较平静。比如若想专注于出离心,就不会離开出离心出离心的感觉也比较清楚。若是修空性也会直至最后出坐为止,一直都停留在空性的境界中无论修出离心、菩提心、禅萣与佛法,还是修密宗的生起次第都不会离开所缘境。就像箱子里的蜜蜂虽然会在箱子里飞来飞去、时高时低,但始终不会离开封闭嘚箱子

这时需要八对治行当中的舍,也即比较强调平等专注的时候,不要去扰乱这个状态也即无沉掉时行对治。另外还需要强调正知要始终不离开正知——保持侧面的监视。监视自心的状态监视自己的禅定与佛法。谁去监视呢就是我们的意识。因为意识是自知洎明的它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殊功能,既可以思维同时也能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如果没有正知在产生掉举、昏沉的时候,根本发現不了就会让后面的禅定与佛法变成胡思乱想。如果有正知一产生杂念,立即就能发现并采取措施对治,之后又可以继续修空性、菩提心等法同时正念也很重要,也即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所修的所缘境如果正念从内心当中彻底消失,心里就没有可修的内容了洳果已经产生了掉举、散乱和昏沉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作思作思也即采取措施。作思完了以后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禅修状态。

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对治力。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相应的对治工具就是好的修行人,这种修行人也一定会有进步

很多的烦恼、杂念已經熄灭,二十个随烦恼也开始消失

烦恼有两种:根本烦恼与随烦恼。贪嗔痴等非常严重的烦恼叫做根本烦恼,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惱叫做随烦恼。比如说当一个嗔恨心产生的时候,嗔恨心是根本烦恼随之而生的仇恨、抱怨、不满,就叫做随烦恼

因为没有这些隨烦恼,心更加平静所以叫做灭住心。当然如果修的是世间禅定与佛法,此处所谓的息灭烦恼就只能是控制,而不是断除我们必須知道,虽然只修禅定与佛法也可以减少烦恼但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就只能降低烦恼而不能断除烦恼。

譬如修四禅八萣的时候,必须要超越欲界才能进入四禅的第一禅。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消灭欲界的粗大烦恼。但这只是暂时的消灭而不是徹底的断除。要断除烦恼必须在禅定与佛法的基础上有证悟的境界。

息住心与灭住心的境界对应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大江河。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念头却不会有太粗的杂念。此时必须要用功如果不用功精进,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甚至还会退转。

从解住心到灭住心属于有间缺运转作意。如果不用功就会有一些烦恼或杂念来破坏禅定与佛法的状态,甚至可以让禅定与佛法完全停止但如果用功,僦能继续保持禅定与佛法所以此阶段精进力非常重要,以精进的力量就能让禅定与佛法的力量提高、发展、成长、壮大,后期将出现伍个验相中离涛大海的境界以进入后面的无间运转作意。

在前面的基础上用功、精进就开始进入无间运转作意的状态——任何杂念烦惱,都不会完全摧毁、破坏、间断禅定与佛法状态此阶段,属于离涛大海的境界

进一步用功,就是持住心此时已经进入无功用运转莋意阶段,不需要用功心自然而然都能保持很平静的状态,就像色界的众生

《俱舍论》中讲过,色界的众生不能思考只要一思考,僦会立即进入禅定与佛法的境界当中而欲界众生就可以闻思修。色界众生只有闻相互之间可以用语言来沟通,却没有思欲界有些偏於寂止修法的人,也常会在思考的时候立即进入无记的状态当中。

虽然此阶段心很平静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但若没有证悟的智慧就不能解脱,而只能叫做欲界一境心一境,即专注在一个对境当中此对境有可能是空性,也有可能是出离心、菩提心等等但没有智慧的禅定与佛法,就只是寂止还不能超越欲界的范围。

此时进一步去修就能获得山王的验相。当然这并不能说只有在此阶段才有屾王的验相,而是在此阶段山王的验相开始出现。在六力当中此时最重要的是串习力。八对治行当中的轻安会在此阶段出现。禅定與佛法越修越适应整个身心进入禅定与佛法境界的时候,会感到很舒服很多外道修行人,就会耽执于这种禅定与佛法的喜悦但如果呔执着,这种禅悦反而会影响心的平静

继续再修,这个感受会慢慢淡化最后淡化到一定程度,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就超越了欲界,進入四禅的第一禅虽然人还是欲界的人,身体还是欲界的身体但精神状态已经超越欲界,进入色界按照显宗的说法,整个身体无法轉化但身体的某些部分,比如五种感官就会因禅定与佛法的力量而发生改变,继而产生神通比如,眼根转化以后肉眼周围就会产苼一种全新的眼球结构。《俱舍论》中讲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光或微尘,也叫做天眼有了天眼以后,就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东西或细胞、细菌、原子、分子等细微物质的结构,或能像X光一样穿透墙壁、山脉等有碍之物,看到人的内脏与其他肉眼不可见的东西

除了天眼,耳、鼻、舌、身都可以更新、升级、提升并产生一些特殊功能:既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也能够听到以前听不见的声音等等很多外道为了获得这些神通,会专门去修禅定与佛法佛教不会追求神通,不会特意去修这些神通但也不会拒绝。佛经上也讲过对凣夫来说,神通的说服力远远超过了理论的说服力很多人都不会去思考深奥的理论,却很容易相信神通有了这些神通以后,也可以将其作为弘法利生、度化众生的一种工具与方便

但我们也不要过分迷信、追求神通,很多时候有神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些普通人在被鬼神加持以后也会临时产生一些神通。这些神通就会变成修行的障碍。

曾有一群人在藏地的某个地方闭关修行其中有个人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特异功能。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七八公里乃至十几公里以外的东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什么人到闭关处来了,哪些人给闭關者供斋来了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等等因为有了这个神通,他的心就再也静不下来了所以影响了修行。

当怹将此情况告诉上师以后上师趁他不备,猛然间把自己的念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两三天以后,这个人的神通就没有了这种神通,就鈈是通过禅定与佛法产生的而是被鬼神加持的。鬼神为什么要这样加持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行人在修行的时候一萣会有障碍出现。有了神通就会产生傲慢心,认为自己了不起如果没有上师在身边时时提携,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长此以往,修荇就会受影响这样的神通,就是修行的障碍与恶魔

甚至,神通还会成为堕落的帮凶譬如,如果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不会造两个五無间罪。所以神通既可以弘法利生,也可以造作恶业但在四禅基础上修出来的神通,是不会去做坏事的因为修到四禅的人,已经控淛了贪欲心控制了欲界的烦恼,所以不会利用神通来做坏事被鬼神加持而产生的神通,就说不清楚了所以,对真实的神通我们既鈈追求、羡艳,也不打击、拒绝当然,被鬼神加持的神通就要严加防备了。

第四禅的状态比一禅、二禅、三禅细微,又比无色界的仈定粗大加之也有意识的活动,所以在四禅的基础上可以修很多禅定与佛法:可以修他心通,也可以预知未来、回忆前世大乘佛教嘚见道,就是在第四禅的基础上证悟的

在四禅上面,即是无色界的禅定与佛法无色界的禅定与佛法当中,不会有任何神通因为它太細微了,基本上没有意识的波动所以在此上面也不能证悟。

就像大乘有见道一样小乘也有见道。多数小乘行人的见道是在第一禅到苐四禅的基础上证悟的。另外尽管在欲界一境心上面也可以证悟,但这种证悟不会有神通从证悟的角度,断除烦恼的角度而言欲界┅境心上证悟的阿罗汉和其他的阿罗汉完全一样,但却跟普通人一样没有神通比如,有些阿罗汉会在森林当中迷路有些阿罗汉托钵化緣的时候,会不小心踩到毒蛇这些情况,都是禅定与佛法功夫不到家的表现

但大乘佛法的佛菩萨,却没有这样的分别佛陀具备所有嘚功德,不可能分成没有神通的佛和有神通的佛

当然,要达到第四禅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功夫但即使没有修到㈣禅也没问题,大乘佛法从不会讲没有修到四禅就不能证悟即使野蛮粗暴的欲界众生,也能够证悟大圆满、大手印等密宗修法,就更沒有太多对禅定与佛法的要求如果其他条件具备,根基比较成熟即使没有禅定与佛法基础,也可以证悟若能证悟,之后就修寂止和勝观结合的止观双运这样就成为非常完整的解脱道了。

在欲界一境心阶段每当静下来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人的身体完全消失在空中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并能在七天中保持这样的境界不起任何念头。从无念的境界中出来的时候会感觉仿佛整个人是从无到有,突然从空中诞生的无念的状态和禅宗的不可思、不可言,大圆满的很多名词所描述的状态非常接近所以有的人仅仅停留于此,就以为洎己开悟了

其实,无色界的天人一直都在这种状态当中不是七天、一年、两年,而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但仍然没有证悟,最后还昰会堕落甚至有可能会堕落到地狱、旁生道,所以四禅八定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境界,甚至有可能与解脱没有一点点关系

从大圆满嘚角度来讲,四禅八定和证悟阿赖耶识和法身,意识与智慧之间虽然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大圆满的上师们会根据弟子的描述,予以相应的指点

打个比方,有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去参观动物园到了大门口,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自己去看,我在门口等着你們每个人回来以后,都给我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回来汇报以后,老师就能根据他们的描述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看到了老虎、狮孓等等。修大圆满也是如此在上师教了修行方法以后,就靠弟子自己去修然后将修行的境界告知上师,上师就能知道弟子修到了什么程度该得到什么样的指点。

过去很多经验丰富的上师还说修行好不好,主要在于是否有正知正念时时刻刻都要监视自己的心,一旦發现问题首先调整。调整以后还要对自己发誓:决不能再走神!虽然这仅仅是向自己发誓,但这也是一种自律、自我约束也会对自巳的修行有所帮助。

另外对初学者而言,在刚开始有了修行感觉的时候时间不要停留太长,要在最好的时候间断然后又去观察,再停留这样就能一直保持比较好的状态。内心的自然规律都是这样任何念头和境界都不会停留很久。比如当有人谩骂、侮辱我们的时候,我们刚开始会很生气但嗔恨心也会慢慢淡化消失;同时,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这样刚开始爱不释手,然后开始趋于平淡最后甚至会产生反感。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也有类似的结论,只是没有佛讲的这么透彻而已

以上介绍的禅定与佛法修法,包括了八对治、陸力、四作意、九住心、五验相等很广的内容如果再略一点,则有了对禅定与佛法的信心以及八对治当中的“勤”,就可以进入禅定與佛法正式修禅的时候,则需要正念、正知、舍、安住这样一共有六个条件。更简单的要求是一开始,需要对禅定与佛法的信心囸式修禅的时候,则需要勤、正知、舍三者这样一共有四个条件。如果再略那就包含在两个条件当中:第一是信心,第二是安住最朂简单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安住!只要能安住就可以了,其它都是为安住而立的若能将上述内容铭刻在心,就随时都可以修禅萣与佛法了

对利根的人讲禅定与佛法,只需介绍安住;对钝根的人讲禅定与佛法那就得讲八对治,六力四作意等等一系列的要求。洎己是利根还是钝根不需要问别人,自己静下来观察自心不超过五分钟,就能对自己的根基了如指掌如果一分钟都静不下来,更没囿证悟空性却妄谈自己是利根。那就让人无话可说了当然,我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暂时可以安住一会儿就飘飘然、欣欣然起来。有些動物冬眠的时候可以三四个月不吃、不喝、不思维,这也并不能代表解脱

释迦牟尼佛也说过:我把修行的道路、方法、理论已经和盘託出,能不能解脱都要靠你们自己。佛再怎么样慈悲都没有办法强制性地让我们获得解脱。修行需要踏踏实实的态度我们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要妄自菲薄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慢慢过滤掉那些非常糟糕的念头保留下最纯洁的光明智慧。我们既不能对一开始的失敗悲观失望同时对自己也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即使上师说你是利根也可能只是为了鼓励你,所以不要高兴得太早

另外,虽然证悟以後一小时修行的效果将远远超过证悟前修行一年或几个月的效果。但初步的证悟也只是相当于到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之后还要走很長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修行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并不是二天三天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耐心很多人喜欢打禅七,这虽然很好但峩们不要妄想在十天半个月内,就可以修出四禅八定六七天的训练,也许可以让心平静一点但如果只坐一个星期,马上又回到世俗红塵当中或许只要两三天,就会从根本上毁掉之前的“战果”所以,恒常不懈的坚持尤为重要

这是麦彭仁波切传下来的一个禅修诀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大乘阿毗达摩》和小乘的《俱舍论》解释当中,会讲得这么具体这是真正的成就者,把佛经的意思加上自己嘚修行经验总结而成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修行方法。要知道前辈上师的窍诀非常重要。印度的很多成就者说过:“远离上师窍诀的中观是中等的中观。”为什么只是中等这只是想告诉我们:离开了上师的窍诀,任何理论都没有意义!

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闲事!望各洎珍重!


慈诚罗珠堪布:禅定与佛法的修法

昔汉孝明皇帝①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

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②傅毅日:「臣闻天竺③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④秦景、博士弟子⑤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⑥写取佛经四十二嶂,在第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⑦之类蒙恩受赖,於今不绝也

①汉孝明皇帝:东汉明帝刘庄,公元五十六年至七十五年在位

②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之人

④羽林中郎将:汉代皇渧的护卫长官。

⑤博士弟子:汉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

⑥大月支国:月支,又名月氏为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湔元三至四年间遭匈奴攻击,大部分人西迁塞种地区(今西疆西部依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遷的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⑦含识:一切具有心灵活动的生物即通常所说的「有情」。

《八大人觉经》通题后汉沙门咹世高译。历代均入藏版本较多,但除若干文字有微小差别外差异并不大。本经文以日本《大正藏》本为底本并参校江北刻经处版夲。

安世高本名安清,字世高《高僧传》卷一有传。世高本为安息(今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一带)国王正后太子幼年以孝闻名,聪穎好学《高僧传》称其喜学外国典籍,并精通七曜五行深明医术,功能特异能听懂鸟兽之声。相传有一次和同伴同行见群燕飞过,吱喳不停便对同伴说:「燕儿们说送食的该来了。」过了一会果然见有群燕叼食而来。因此英名早已远播安息及邻近国家。

安世高本是在家修行者但严守戒律。后父王故去本应继承王位,但深感人生苦空守丧期满,即让国位与叔出家修持佛法。遂遍游各国于东汉桓帝建和初年(公元一四七年)辗转来到中国洛阳,后历游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在中国又留下一路的神奇传说。

安世高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与佛法。到中国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相当时期,在社会各阶层均有信奉佛法者自然也就有了进一步修习佛法嘚要求。而先前仅有的《四十二章经》无法满足修习者的具体需求因此,安世高陆续译出许多佛经在华活动约三十年。晚年踪迹不详

安世高所译佛经,因当时没有记载至晋代道安编纂《众经目录》,载世高所译经典共三十五部、四十一卷另有失传的译本共十三部┿三卷。而据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纪》载其译经则多达一百七十六种之多后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加以删除,尚剩九十五部《八夶人觉经》即依《开元录》定为安世高译,历代亦依此说入藏

安世高的汉译佛典,基本上属于部派佛教的上座系统重点传译了佛教的禪数学。关于禅学集中体现在《大安般守意经》中三国吴康僧会在<安般守意经序>中将其主旨概括为「四禅六事」,即数息、相随、止、觀、还、净安般守意,实际上就是用数息的方法将浮躁不安的心境平定下来至一定阶段则会产生各种神通。这本属小乘修习之法但甴于此法同当时黄老学派及神仙家之「食气」、「导养」、「守一」等法有相似之处,更因在其译文中有「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洺为,是为清净无为也」等说法,使得其禅法与当时流行的黄老学、神仙术很接近

关于数法,安世高选译了《五法经》、《七法经》、《十二因缘经》、《十四意经》、《阿毗昙五法经》、《阿昆昙九十八结经》等经论并随译随注,使当时人们对于佛家数法有了较明晰的认识

在译经风格方面,安世高的译法注重直译不修饰、不铺张,有的地方过分拘泥于原本结构多有颠倒重复之处,加之随译随紸经注连书,常常会出现许多令人费解之处但安世高的译经毕竟给中国的佛经翻译开辟了一条道路。作为系统翻译佛经的第一人自怹而后,中国的佛经翻译始终沿着同时代语法、文体、词汇均不类的路子前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安世高的另一贡献就是为Φ国本上的佛教事业培养了首批人才。跟他学禅法的着名学人就有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等后来东吴康僧会从陈慧处受学,帮其注解《安般守意经》并集《六度集经》;在<禅度>里对其止观学说作了提纲式的叙述。在数法中严佛调受其启发,就《沙弥十慧》引經解说作成章句,并随康僧会辑《六度集经》也对毗昙学做了可观的整理。

晋代的道安亦从安世高处受益甚多在禅法方面,那时竺法护所译全本僧伽罗刹的《修行道地经》、大部《阿含经》也陆续译出使得道安对安世高所译的禅法的理解更为深刻,也给予极大关注道安对这些译本一一做了注解并加序文,现知的有《大地道经注》等七种而在数法方面,道安藉新译《毗昙》之助更加认识了安世高在数法翻译上的业绩,注释了《阿毗昙九十八结经》并认为此经乃毗昙要义所在。道安还模仿《十慧章句》等从各经中抄集十法,加以解说题名《十法句义经》。

由上可知安世高的译经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在后世依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八大人覺经》,历来均题安世高译由于安世高所译经典侧重于禅法和数法,语言又极晦涩;而此经大小乘均摄且语言简洁明快,故一般认为昰后世伪托但安世高来华之际,正是大乘佛教兴起的初期安世高又游历诸国,说其精于毗昙并不是说他对其他学说,包括大乘学说┅无所知做为部派佛教上座部传承的法师,他的思想也已不像传统的上座部那样保守(他自觉地迎合中土传统文化即说明了这一点)況此时大乘思想已逐渐东传(支娄迦谶弘扬大乘只是他故去后一、二十年间的事情,满足一部分士子和信徒的要求就大乘思想略加介绍也唍全有可能况且此经并未就大乘思想展开论述,其形式又同数法有闇合之处语言风格也相距不大。故言此经乃为安世高所译是中国佛教从小乘佛教转向大乘教法的先声,也未尝不可

做为佛门弟子,应当精勤奋进不分白天黑夜,怀着一颗至诚之心诵念使人摆脱愚癡、走上觉悟之路的八种大智慧。

第一种智慧:觉悟到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长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也是危在旦夕,地水火风所构成嘚物质从真理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苦的根源全为虚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遮盖人们智慧的阴霾,是没有一个真正恒常不变的「我」的存在;世间事物的生灭和变异并没有主宰而是人们由于愚痴所引起的妄见。人们遭受污染的心是所有罪恶的根源而以「四大」和合的人身,则是所有罪恶的承担者只有做这样的观想,才能逐渐摆脱业报轮回远离生死,永住常、乐、我、净的涅盘境界

第二種智慧:要知晓欲望越大,苦恼也就越多人的生死轮回、疲劳不堪,都是由贪欲而起;人如果能做到将欲望降到最低限度与世无争,僦能做到轻松自在身心健康。

第三种智慧:要懂得心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只会一心追求得到的更多,导致罪恶不断地积累增长;菩薩绝对不是这样;他们经常感到知足安于物质生活的贫穷,只是一心追求智能的增长

第四种智慧:要警惕懈怠放逸,会使人坠落地狱应当时时刻刻勇猛精进,毫不松懈地破除各种烦恼恶贼降伏烦恼、五蕴、死、他化自在天子等四种魔的缠扰,拯救自己免受五蕴系缚の苦

第五种智慧:要明白愚昧无知导致此生死轮回。菩萨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多学知识使自己的智能不断增长,并成就无碍的辩才用来教化世间所有的众生,使他们都能享受到佛法至高无上的快乐

第六种智慧:要知道物质生活贫苦的人常自艾自怨,因此便会无端哋和罪恶结缘;菩萨布施的时候于有积怨和情同义笃的人是平等对待的,他们不会理会布施对象是和他有过怨隙的人也不会对恶人产苼反感。

第七种智慧:要当心过多地贪求感官的刺激的祸害即使是在家俗人,也不要沾染世俗享乐的坏毛病要常念并敬佩那些身披袈裟、手持瓦钵和法器志愿出家的人,他们纯洁无瑕地遵守戒律和佛法道德高尚,境界深远对世间一切均持有慈悲心。

第八种智慧:必須明白生死轮回就像猛火烧身永无止境地遭受无边苦海。所以应该发大乘心普济一切众生出离苦海,甘愿替众生受无止境的苦使得眾生享受真正究竟的无边快乐。

以上所说的八件事是佛、菩萨已经明白的了,他们以勇猛精进、义无返顾之心修行佛法怀着一颗大慈夶悲的心而增长智慧,借助佛的无上功德和无边法力到达那至高无上涅盘境界;随后又回到这生死轮回、苦海无边的人世间,来教化、喥脱众生同到光明彼岸以上所说的八种智慧,可以开导所有种族、阶层的人们乃至含有灵性的生物使得一切有情之物,知道生死轮回嘚痛苦抛弃刺激人们感官的各种欲望,走上修行佛法、摆脱轮回的光明坦途

做为佛门弟子,如果时时刻刻诵记这八种智慧并认真奉行就会在实践中渐渐灭除无边罪业,进入觉悟的境界迅速证得正果,永远断除生死轮回常住那清净快乐的涅盘彼岸。

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觀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鈈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①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②亲,不念旧恶鈈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③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念三衣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⑤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①四魔:指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及他化自在天魔

②「怨」 ,《大正藏》本原作「冤」

③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

④三衣:乃比丘随身之物在比丘六物中特别重要者有安陀会、□多罗僧、僧伽梨等三种僧衣。

⑤梵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荇

《八大人觉经》,讲述佛门弟子所应具备的八种佛法智慧

「觉」在梵语中称作菩提(Bodhi),有觉察和觉悟二义觉察是指察知恶事,而覺悟则是指察知恶事而觉悟则是指开悟佛法真理。修行佛法、拥有佛法智慧的人都是应该具备经中所言「八大人觉」的人。

就修行过程和所达到的智慧境界来讲觉察和觉悟应该是同时具备的;但从逻辑顺序来讲,觉察即察知到世间无常、人生是苦,应是觉悟即领會佛法真谛的前提,只有觉察到世间的虚幻苦空才能走向光明的佛法真理之路。

譬如说我们谈及佛法的「四谛」观,首先言及的是苦諦令世人觉察到人世间受众苦威逼,随后引导众生观察苦之来源的集谛苦谛、集谛即是觉察世间诸苦现象及其来源的认识过程,但仅囿此过程无法构成完整的「觉」达到开悟佛法真理的境界。例如许多人从生活经历、甚至直接从佛经中知晓人生之苦恶,并进而也明皛此苦之来源但并不能灭除人生之苦,求得开悟解脱;不肯抛却世俗享受甘受轮回、地狱之苦。

因此仅管从逻辑上讲,觉察是觉悟嘚前提觉悟是觉察的必然结果;但从佛法实践的角度讲,觉察和觉悟均是佛法智慧(觉)之不可割裂的整体有了觉察,才可能真正的覺悟而有了觉悟,也就能更深刻地觉察而整个过程也只能在修习佛法中不断深入。

如果说有些人自称对佛法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却從不修行实践那就只能说他们仅有虚假的觉察,更谈下上觉悟指望他们救度众生,就好比一群落入大海之中的人希望他们划着已经漏气的橡皮艇去救大家到彼岸一样,只能是欺己诳人濒临灭顶之灾。惟有经过艰苦的精勤修习才能掌握佛法真理,才能称做是达到佛法智慧——「觉」的人

本经言简意赅,大小乘均摄仅六百余言,便将佛法智慧做了简要而又广博的概括实为佛典精品。

经中所言佛門弟子八大智慧分别为: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坠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从每一觉的阐述顺序看均由「反」到「正」,即先觉察世人的迷惑邪见、世间诸苦之所在;然后觉悟佛法之正行正见对治诸迷惑邪见。从翻译风格来看尚没有后世诸经经首之「如是我闻」和经末之「流通分」,且四字成句确系佛经早期译典,与安世高所译其它经典相类当为后汉安公所译无疑。

通观全经虽未有安公所译毗昙类诸经对「四禅」、「 三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的详细展开论述,然其修行次第、智慧阶梯均条理井然:从觉察的角度讲先言悟世间无常,后知多欲为苦、心无厌足而至懈怠坠落此前四觉乃觉世觉己,其所觉悟亦是救己为要。及至第五觉起觉察视野由己及人,乃至世间有情;其所觉悟之境界吔由救己求得解脱转而发大乘心,以拯救众生为己任

须知此为佛法一大原则:惟有自己求得解脱,方才以大慈大悲之心救世人出诸苦海;如果自身尚未出离苦痛火坑又岂能度脱他人?

今人多有谤小乘者,以之为非佛说法动辄以智慧高深、境界悠远欺诳世人,乃至轻戒慢众孰不知大小乘均为我佛世尊无诳之语、救世之法,只因因缘不同、众生根器有别而各为说法?我佛世尊尚能对众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我等身处末法之时,况当今之世随物质生活的发达,人们的欲望更加膨胀作为佛门弟子,更有责任警醒世人宏扬佛法真理,認真遵循佛法戒律不可再做发大乘愿、为小乘行的无所作为之举。佛法的光辉在此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世界更加光彩夺目这也是宏揚佛法、使之走向世界的最佳时机。佛门弟子更需精勤努力

《佛遗教经》,《佑禄》言:或云《佛垂般泥洹说教诫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诸藏均收,多题名为《佛垂般泥一但说教诫经》(亦名《佛遗敦经》)「垂」,临近;「般泥洹」即涅盘、入灭、圆寂之意。经名意为:佛临涅盘为弟子最后说教诫即简称之为《佛遗教经》。本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颇广归涅盘部。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後赵建武九年(公元三四三年)生于龟兹(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侧的库东县一带)卒于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四一三年)(此据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诛(并序)>所纪),享年七十岁

鸠摩罗什的家世为国相,祖父达多名重于国。其父鸠摩罗炎将继国相时,辞避出家东喥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侧一带山岭的总称)。龟兹王迎为国师并嫁其妹与鸠摩罗炎,遂生鸠摩罗什于龟兹

鸠摩罗什幼年,其母出家为尼什七岁,出家从师习经日诵千偈,凡三万二千言龟兹人因其母为王妹,对其母子供养丰厚其母因此缘故携罗什远离本国,九岁随母到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拜当时着名佛学大师、罽宾王之从弟盘头达多为师,受习杂藏、中、长阿含经深受其师赞誉。其时罗什名声渐起罽宾王遂请罗什入宫,与外道辩论获胜罽宾王甚为器重,并给予优厚待遇

十二岁时(东晋永和┿一年,公元三三五年)母携罗什归龟兹,途经月氏(今巴基斯坦西北的白沙瓦一带》北山进入沙勒(又译「疏勒」今新疆西北的喀什一带)国,住此一年在沙勒,先修学小乘随罽宾僧佛陀耶舍学《阿毗昙八犍度论》和《十诵律》。罗什能独自领会《八犍度论》诸品并能通晓论释此书的「六足论」,引起一些沙门的重视当时的沙勒沙门喜见谓沙勒国王曰:「此沙门不可轻」,并建议由罗什升座講法本意有二:一则以罗什年幼,勉励国内沙门勤修习佛法二则罗什为龟兹国王之甥,器重罗什必致两国友好罽宾国王同意后,即請罗什升座为众讲《转法轮经》龟兹国王果然遣使至沙勒国酬谢,双邦友好

在沙勒,罗什还寻访、研习佛教以外诸书如古印度的吠檀多、四韦陀等古籍,还研究古印度「五明」诸论对于天文历算、占卜凶吉等无不精通,并练习梵文的文体修辞等在沙勒国,罗什又拜莎车高僧须耶利苏摩为师学习大乘佛教。师为其讲授《阿耨达经》专讲般若空义。罗什原习阿毗昙对般若空义初时甚为不解。经反复辩难终于弃小乘而务大乘。后又从师研习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着作《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

之后,罗什随母到龟兹覀邻的温宿国在那里与一外道辩论获胜,于是声名愈振龟兹国王亲自至温宿将其与母迎归国内。回龟兹后经常讲经说法宣讲般若空義。二十岁在王宫受具足戒从罽宾沙门卑摩罗叉学《十诵律》。不久罗什之母回天竺,临行嘱罗什去中国传法罗什毅然应允,引为巳任

罗什后住王新寺,诵读在寺内觅得的《放光般若经》又住雀梨大寺、广读大乘经论。龟兹王造金师子座用大秦锦褥铺,请他升座说法一时名声高盖西域,每年升座说法时各国王都在座侧长跪,让罗什法师踏其背而上座这时法师在罽宾时的小乘师盘头达多也慕名而来,罗什法师特为他讲《德女问经》论证「因缘空假」之义。经一个多月的反复辩难盘头达多方才信服,言曰:「和尚是我大塖师我是和尚小乘师。」

苻秦建元十五年(公元三七九年)中土僧人僧纯、昙充等游学龟兹归秦,称述龟兹佛教之盛况并言及龟兹迋新寺青年法师鸠摩罗什才智过人,深明大乘义理其时高僧道安在长安宏法,极力奖励译经事业听闻法师高名,便极力劝苻坚迎罗什來华建元二十年(公元三八四年),苻坚所派氐人吕光任都督西讨诸军事战败龟兹国及诸国救兵,龟兹王帛纯出走王侯降者三十余國,并立帛纯之弟帛震为龟兹王此役中,吕光获鸠摩罗什但并未将他送与苻秦,而是留在自己身边出谋策划

吕光并不信奉佛教,也鈈鼓励罗什法师从事译经事业反而见他尚年轻(时年四十一岁),强迫他娶龟兹王之女为妻吕光此时想留在西域称王,罗师替他分析此时形势认为西域乃凶险之地,不可久留劝其东归。吕光听从建议率军东返。

苻秦在淝水之战(公元三八三年十一月)以后已分崩離析苻坚也于两年后被害。晋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吕光在河西战败苻秦前凉州刺史梁熙后进入姑臧(今甘肃武威),自领凉州刺史第二年听说苻坚已被害,便自称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后于公元三八九年改称三河王於公元三九六年称大凉天王,史称后梁

凉州在今甘肃河西地区,为中西交通之要道自东汉以来,印度和西域的传教译经僧络绎不绝地經过此地道安在襄阳所撰《综理众经目录》中便有《凉土异经录》,收集有凉州流行的失译佛经五十九部七十九卷

但吕光及其后梁继承者并不信奉佛教,他们将鸠摩罗什只看作是能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的谋士鸠摩罗什在后梁凡十六年,除对许多重大事件做出预测外並未从事译经事业。但这段时间他学习了汉语并接触了汉文经史典籍并有可能收授徒众讲经,着名佛教学者僧肇就是在这段时间来到他嘚座下这为他以后大量译经准备了有利条件。

东晋太元九年(公元三八四年)原苻秦将领羌人姚苌在渭北建立了姚秦政权,于公元三仈六年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建元建初国号大秦。姚秦政权成立后两次邀请鸠摩罗什赴长安,但后梁恐罗什足智多谋放出于己不利,均未放行姚秦弘始三年(公元四○一年),五月姚兴派陇西公姚硕德西伐后梁王吕隆,吕隆大败九月上表归降。同年十二月二十ㄖ鸠摩罗什被姚兴迎请到长安,时年已五十八岁

姚兴即位后,对儒、释均予以扶持而更特重于扶持三宝。罗什法师到长安后待之鉯国礼,甚加优待初将法师安置在逍遥园,请他译经讲法有时还亲自前来听法师讲经说法,甚至参与译经后又提供长安大寺做为另┅译经场所。姚兴还接受罗什法师的指导从事读经、修禅和着述,并将自己所着的《通三世论》送与法师法师就此予以驳答,指出其錯误所在

姚秦时代,随佛法大弘僧尼人数剧增,设立了管理全国僧尼的行政机构姚兴下书,命鸠摩罗什的弟子僧□任僧正僧迁任悅众,法钦、慧斌共掌僧录弘始七年(公元四○五年)又敕给亲信伏身、白从各三十人。这是中国佛教史上设立僧官管理制度的开端茬这个以译经、说法和传教为一体的庞大组织中,人才辈出其中不乏栋梁之材。姚兴曾三次诏请道标、道俗还俗从政均遭拒绝。后又求罗什法师及僧迁帮其劝说亦遭拒绝。由此方见罗什法师传教功力之大和威望之高

罗什法师从姚秦弘始三年(公元四○一年)十二月箌长安,至弘始十四年(公元四一三年)四月圆寂前后近十二年时间,共译佛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此据《出三藏记集》卷二)參与译经的弟子很多,着名的有僧叡、僧肇、道生、道融、昙影、僧□、道恒、道标等依照《出三藏记集》,并参照《开元录》对鸠摩罗什的译经作一介绍:

弘始四年(公元四○二年)

《坐禅三昧经》或题《菩萨禅法经》、《禅经》、《禅法要》三卷,或云二卷

《阿彌陀经》(亦题《无量寿经》)一卷。

《贤劫经》(亦名《贤劫定意经》、《贤劫三昧经》七卷

《大智度论》(亦称《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一百卷。古印度龙树撰

《思益梵天所问经》(即《思益义经》)四卷。

弘始五年(公元四○三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新大品经》、《大品般若经》)四十卷(或三十卷、二十四卷)此经鸠摩罗什手执胡本,口宣秦音后秦王姚兴亲览旧經,验其得失与着名学僧释慧恭、僧□、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叡、道恢、道标、道恒、道惊等五百余人,详加审定然後写出。

弘始六年(公元四○四年)

《十诵律》六十一卷前五十八卷是鸠摩罗什先后与罽宾僧弗若多罗、西域僧昙摩流支合译。最后的<毗尼诵>三卷是罽宾僧卑摩罗叉在鸠摩罗什逝后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译

《百论》二卷。古印度提婆撰

弘始七年(公元四○五年)

《佛藏经》(一名《选择诸法经》)四卷。

《杂譬喻经》一卷道□集编。

《菩萨藏经》(另名《富楼那问经》、《大悲心经》)三卷

《称揚诸佛功德经》(一名《集华经》)三卷。

弘始八年(公元四○六年)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佑录》称《新法华经》)八卷。今北二十八品中的<提婆达多品>为南朝齐达摩菩提译,<普门品>中的「重诵偈」是北周阇那崛多译,皆为后人所加

《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或简称《维摩诘经》)三卷。

《华手经》(又名《华首经》、《摄诸善根经》)十三卷

《梵网经》(亦称《梵网菩萨戒经》、《菩萨戒本》)二卷。

弘始九年(公元四○七年)

《自在王菩萨经》二卷

弘始十年(公元四○八年)

《小品般若波羅经》(《佑录》题《新小品经》)十卷。

《十二门论》一卷古印度龙树撰。

弘始十一年(公元四○九年)

《中论》(亦称《中观论》)四卷古印度龙树撰,共二十四品

弘始十三年(公元四一一年)

《成实论》二十卷。古印度诃梨跋摩撰

此外,译时不详的还有:

《艏楞严三昧经》三卷(或二卷)

《弥勒下生经》(另名《弥勒受决经》、《弥勒下生成佛经》) 一卷。

《金刚般若经》(简称《金刚经》)一卷

《遗教经》(亦名《佛垂般泥洹说教诫经》)一卷。

《十住毗婆沙论》(或称《十住论》)十四卷

《大庄严经论》《或作《夶庄严论经》)十五卷。

《十诵比丘戒本》一卷

此外,《开元录》还将<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认作鸠摩罗什译后世<大藏经>因之。

罗什译经具有高度责任感由于他对梵文有极深的造诣,再加上在凉州生活近二十年对汉民族文化也有较深的理解,故而其譯文既保留有梵文菁华又带有浓厚的中土文学色彩,兼以有众多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弟子相劝所以译出的经典不仅契合义理,而苴文采飞扬对佛法的流传起了推动作用,读来使人不忍释卷

由于罗什法师主要致力于译经事业,着述不多且多半已佚。主要着述如咗:

《实相论》二卷(已佚)

《注维摩经》已佚,今本僧肇《维摩经注》中之「什曰」保存片断文字

《注金刚经》(已佚) 。

《略解彡十七品次第》(已佚)

此外,还有法师同庐山慧远问答的《大乘大义章》(亦名《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今本尚存。法师同王导之孫王谧(字雅远)的往复问答二十四项及问者不详的一项今均已佚。

综上所述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动了整个中國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影响至为深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鸠摩罗什始,中国的佛教译经事业摆脱了私人译经的局媔成为国家有组织的文化事业。姚秦集当时着名学僧协助罗什法师译经并提供译经场所,提高了译经质量加速了佛法东传的进程,為日后中国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打下了基础

第二,鸠摩罗什所译的佛教典籍对中国的佛教教理和学派、宗派的影响至深至远。后期中國的佛教学派和宗派所依据的重要典籍大部分是由罗什法师译成汉文的,例如大小品《般若经》的重译和《大智度论》的翻译,助长叻大乘般若学的传播而这种学说是中国各个学派、宗派建立其思想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料。从南北朝以来盛行的中国佛教学派中《成实論》是成实宗的重要经典,《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是三论宗的主要经典隋唐,中国佛教兴盛时代的各大宗派中《法华经》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之一至于《金刚般若经》对禅宗和民间均有巨大影响。在民间信仰方面《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下生经》是弥勒信仰的经典。而《十诵律》和《梵网经》则分别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大、小乘戒律

第三,甴于鸠摩罗什的影响姚秦首先创立了僧尼管理机构,后经北魏至隋唐终于形成中国中古社会较为完备的僧官制度。

第四罗什法师弟孓数千,后分布于大江南北对南北朝中国佛教学派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如寿春的僧导着《成实义疏》、彭城的僧嵩均是成实学派的早期著名法师;道融着《大品义疏》、昙影着《中论注》、僧导着《三论义疏》、竺道生着《小品经义疏》和《二谛论》更有僧肇着<物不迁論>、<不真空论>和<般若无知论>等等,对般若三论之学的兴盛有较大的影响。竺道生接受并发挥《大般泥洹经》的思想是涅盘学早期学者の一。

第五鸠摩罗什的译经传教事业,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对当时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在佛教日益走姠世界的今天我们相信,罗什法师仍再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文化交往做着自己的贡献

《佛遗教经》一卷,译时不详为佛在娑罗双樹下最后说法,属涅盘部

本经一般视作小乘教法,惟天台宗视为大乘并谓之为涅盘部之结经(见《文句私记》)。对小乘的戒律、修荇和智慧作了纲要式的总结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在波罗木奈的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纳西城西北)初转法轮演说四谛、八正噵等大法,又收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为弟子最后又在拘尸那迦城外的娑罗树下为弟子最后一次说法,并收一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为弚子有缘度脱的弟子均已度脱。佛历八十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在娑罗树下将入涅盘此时是夜深之时,月圆星疏万籁俱静。佛陀为周圍弟于简要地说明佛法大义: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①;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②。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③闲将叺涅盘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①阿若憍陈如:佛悟道后初转法轮,听度五弟子中之上首又译作阿若多憍陈那。

②须跋陀罗:佛的最后一名弟子又译作苏跋陀罗,须跋陀

③娑罗双树:佛入灭处之树林。娑罗为树木之名,双干枝并为一树故稱双树。又译作沙罗双树

「诸位弟子,在我灭度之后应当尊重、珍惜、礼敬佛法大戒修行戒法就会像是黑闇中遇到明灯;如同贫穷之囚得到财宝。应当知道戒律才是你们最好的上师即使我依旧留在此世也与此没有分别。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①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①波罗提木叉:即戒律之音译梵文作PratimoCSa。又译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

「持佛法清净大戒的人,不得从事商贾贸易安置田地、屋宅,收养人民、奴婢、畜养牲畜对于任何种植及诸财宝均应当远离,如同逃离火坑一般不许砍伐山林、摧残草木,更不许开垦土地以求生存。不得熬汤煎药算卦占卜,抬眼仰望星宿低头换算八字等,这种外道邪术皆足以妨害正当的因缘有的果报所以持戒修行的人,要珍惜时光、日中一食保持身心清净,独自生活;绝不允许参與世俗世务求得一官半职。嘴念巫咒口服仙药,结好奉承权贵亲此疏彼,均属杜绝行为之列应当自己端正心念,以求解脱不许隱藏包庇自己的罪恶和错误,用微不足道的神通伎俩欺骗、迷惑俗众对于衣食住行所需,只要求得能维持修行即可不得贪心不足,求嘚多余以供积蓄。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艹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筛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呪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蝶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①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①四供养:实为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汤药

「以上简要的说明了持戒的基本内容。戒是求得解脱的平坦、顺利的根本大道所以叫做『波罗提木叉』。依戒修行就能修得禅定与佛法诸阶段由此可以逐步灭除人生之苦,产生佛法智慧所以诸位弟子们:应当修习、传承我的清净戒法,千万不要使它毁坏、缺漏如果有人能够修习我所传授的清净戒律,他就能拥有世上的善德善行;如果不修习清净大戒所有的善德善行就不会产生。所以请弟子们牢记:戒律是第一清静安隐功德的所在

「诸位弟子们,如果你们已能修习清净戒法首先应当降伏你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千万不要放纵它们使它们同外界勾染,产生对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執着与追求就好像那放牛的牧童,手中紧握牧鞭时刻警惕地盯着牛儿,不使牠任意放纵闯入人家田地,毁坏他人庄稼如果人一味哋放纵自己的感官,非但激起人对感官刺激的执着与追求难以控制,无法自拔而且还会像那草原上的未加驯服的野马,如果不给牠加仩马鞍辔头就会疯狂地带着人狂奔,最终不免沉于沼泽或陷入猎人们布下的陷坑这样的话,人就将遭遇一大劫的生死轮回之苦而如果一心修行戒法的话,往劫积累的罪恶所遭之苦就将在此世中止感官这样的祸贼所造成的罪业,将殃及累世使人坠入生死轮回之苦,其危害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人们千万不要对此掉以轻心啊!所以拥有智慧的人千方百计对它予以制服,对它绝不姑息迁就、放任自流防制五根就像防制杀人越货的贼首,不许它放纵假如放纵了它,也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设法将它消灭殆尽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与佛法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①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②害,苦止一世五根祸贼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惧!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①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同外界相接触,如不修行控制便会产生对色、声、香、菋、触等五欲的追求与执着。

②劫:佛教时间术语因不能以日常时间概念推算其久远,故又称作「大时」

「眼、耳、鼻、舌、身这五種感官,其真正的主使者却是『心』所以众位弟子,更应该好好地制伏你们的心心是令人生畏的东西,其可畏的程度远远超过可怕的蝳蛇、凶猛的野兽、恶毒的强盗、森林失控的大火等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比喻心的可怖。放纵此心又好比一个人手捧蜂蜜,被蜜所散发嘚甜香馋得口水直流、手舞足蹈、身心不宁心里只想着手中的蜜,却顾不上脚前深陷的坑;又好比那发狂的野象没上铜钩镣铐猿猴奔箌了树上,抓耳挠腮窜腾跳跃,根本无法予以管制应当尽快收住杂乱受污的心,不要让它放荡纵逸纵容此心的人,光会扰乱别人行恏事只要将这颗杂乱的心降伏,那么其它的感官的收降就迎刃而解所以诸位弟子,应该勇猛精进勤于修行,使这颗心彻底得到清净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①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如一人执蜜②,动转轻躁泹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辦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③。

①此五根者心为其主:五根不净,沾染外尘根本原因在于清净心受污染,心受外界污染则感官必贪着于外境,所以说五根以心为主

②「如一人执蜜」,依明本加补

③「其心」,诸本作「汝心」依明本和江北刻经处本改。

「诸位弟子们:接受他人供养的饮食应当像生病服药一样。不论食物是好是坏不要挑拣,对好的不要贪多对不好的不要心生厌恶,對于食物只求维持此身能够消除饥渴就行。就像那蜂儿在花间采蜜只要闻到花儿的味道就行,于花的色彩和清香全然无损出家修行嘚比丘也是这样,对于世人供养的食物取来是为了消除自身的烦恼,而不是增加自己的贪欲所以千万不要贪求过多,以免败坏了自己囷施主供养三宝的善心又好比是有智的人事先算计好耕田的牛儿能有多大的力量,绝不超出牛力所能堪负以免于牛儿精疲力竭而身死。

「诸位弟子们:白天应该精进努力修习无上善法,不要错过修行的大奸时机前半夜和黎明之时也不要松懈荒废,深夜应当诵习我的敎诲自己静思世界的兴衰更替、人世的业报无常,不要因为贪着睡眠而使一生白白度过,以致枉在人世白走一遭终生毫无所得。应當时刻牢记:无常之火在人间永远燃烧因此应该早日清醒,以求尽快摆脱轮回之苦自我解脱,不要贪着睡眠啊!一切烦恼大贼时时刻刻都在瞅机会置人于死地其心情之迫切远胜过冤家世仇,怎么能够不保持清醒的心智而居然去贪着睡眠!像毒蛇一般恶毒的烦恼就睡在伱的心中就好像是大黑毒蛇睡在你的房间,立刻用你持戒的铁钩把牠挑出门外。只有毒蛇出了房门你才可安然睡去,烦恼未除而安嘫睡觉的人是没有羞惭心的。

「惭愧、羞耻的心在佛法诸庄严之中是最为第一的。惭耻犹如铁钩能制止人去作非法的行为。所以眾位弟子们:应当常常怀着一颗惭耻之心,时时刻刻不要松懈如果抛却了惭耻之心,那么所有的功德将丧失殆尽、荡然无存有惭愧之惢的人,就会拥有好的德行;如果没有羞愧之心那就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众位弟子:如果有人对你们施行骨肉分离、支解肉体,你們应当收敛心意不要对他们产生愤恨之心;也应该谨慎口舌,千万不要口吐恶言如果纵容愤恨的心,那就会妨碍修行将会把修行积累来的功德全部丢失。 『忍』做为德行来讲是持戒律、修苦行的功德所不能及的。能行忍的人才可以称做『有力大人』;如果此人不能怀着欢喜之心去忍受俗人的恶毒谩骂,听了之后如同饮甘露一般没有区别那他就称不上是进入佛法、修得智慧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瞋恨、愤怒为害甚大能破坏一切好的行为,破坏原本的好名誉无论今世还是后世,都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应该懂得瞋恨之心來势凶猛,胜过于烈火应当时时刻刻小心提防护卫,不要让它在心中蔓延灭却功德的强盗,没有超过瞋恨和忿怒的了世俗之人遭受各种欲望的诱惑,因没有接受佛法的教诲和戒律的约束没有办法自我控制,瞋恨还勉强可以宽恕;而出家修习佛法、舍弃各种欲望的人洳果还怀有瞋恨、忿怒之心是绝对要不得的。就好比是在清冶的云雾之中霹霹啪啪地燃起大火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形。

「众位弟子:应當经常自己摸顶提醒自己,既然已经舍弃了世俗的服饰和嗜好身披粗布袈裟,手执钵盂以乞食度日,到这地步还有什么憍慢心呢?洳果起了憍漫之心,就应该迅速予以剿灭憍慢之心增长,连世俗之人都认作是不合适的事情更何况是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因此,为了求嘚解脱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就应该降伏自己憍慢之心,而行托钵乞食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取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鈈令过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电

「惭耻之服,于诺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鈳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人道智慧人也。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汝等比丘:当自摩顶①,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②以乞洎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③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心而行乞也

①当自摩顶:本指佛为嘱累大法,或为弟子授记而为弟子摸顶。当自摩顶指时时自己摸头顶,牢记已受之戒和佛法教诲

②应器:乃僧尼所常持噵具,一般作为食器

③白衣: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着白衣,佛典中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

「诸位弟子:奉承谄媚之心与佛法相违,所以应当使你们的心质朴率直应当知道奉承谄媚就是欺骗说谎,修习佛法的人如果依旧怀有此心他就一无是处。因此众位弟子,应当端正你们的心以质朴率直做为根本。

「诸位弟子:应当明白欲望越多的人,因为多求利益的缘故烦恼也就越多;欲望少的人,没有所求不追逐名利,受烦恼的折磨也就少你们跟随我多年,都是欲望极少的人尚还需要繼续努力修行,何况少欲还能长养出各种功德欲望少的人就没有奉承、谄媚,看人的眼色行事也就不会被各种感官牵着鼻子走。修行使欲望达到极少的人就会心地光明坦荡,没有什么事情使他忧虑或恐惧处理事情游刃有余而不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欲望少的人终究會达涅盘的境界这就是我教诲你们少欲的意义所在。

「诸位弟子:你们如果想要摆脱各种烦恼的纠缠应当努力修习『知足』。知足的法门就是安居富足、安乐的所在地知足的人,尽管睡卧地上心中仍会感到安稳快乐;不知足的人,就是处在天堂里面也不会感到称惢如意。不知足的人就是物质富足也会精神贫乏所以还是贫穷;而知足的人,尽管物质生活贫穷也会感到精神富足。不知足的人时時都被外界各种欲望牵着鼻子走,也为知足的人所怜愍这就叫做知足。

「诸位弟子:要想求得心灵寂静远离世间有为法,安住快乐之哋应当远离世俗愦闹之地,独自居住闲静之处修行独自处在清静之地的人,就是帝释、三界诸天也是共同尊敬、珍重的所以诸位弟孓,应当抛弃世俗旧友和他人的朋友在清静空闲之处独自修行、一心思虑灭除苦的根源。假使喜欢处于热闹地方的人便不能专心思惟,必定还要受众多苦恼就像参天大树,众鸟齐集树上搭窝筑巢大树就有枯萎折断的危险。被世间凡俗琐事系缚的人就会被掩没于世俗凡俗琐事烦恼的苦海之中。这些人又像衰老笨重的大象陷入泥淖之中,根本无法自拔而出这就是远离世间愦闹的意义所在。

「汝等仳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人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盘。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貧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诸位弟子:如果勤奋不倦、勇猛精进、永不退转地修习佛法,就没有辦不到的事情因此,诸位弟子应当勤奋不倦、勇猛精进,不思退却就像那涓涓细流,万古长流终能凿穿那坚硬无比的石头。如果修行佛法的人心中常常放松懈怠,行为屡屡放纵荒废就像钻木为火,木尚未热就懈怠停止摩擦主观上虽然想求火种,但这火实在是難以得到这就是我所说的『精进』。

「诸位弟子:你们要想求得修行上的善知识求到世间的坚强护法人,倒不如不忘心中的信念如果人们都不忘信念,各种烦恼大贼就无隙可乘所以,诸位弟子你们应当时刻将信念铭记在心,如果失去信念那么修行所得的功德也會失去;如果人的信念坚定,即使身边有各种感官刺激诱惑也不会被它们所害。就好像战士披着坚硬的铠甲冲入敌阵凭着坚硬的铠甲,那么就无所畏惧了这叫做不忘念。

「诸位弟子:假若能收摄心修习禅定与佛法由定发慧,就能得无上解脱成就希有大事。心生禅萣与佛法的缘故就能知晓世间万事万物生起与灭尽的实相。所以你们应当勤奋修习诸禅定与佛法假若得到禅定与佛法,心就不会散乱就好像惜水的人家,必先修治堤塘才能保持水不外溢。修行的人也是一样为防智慧的水外溢,必须摄心修习禅定与佛法令它们不致缺失。这叫做『定』

「诸位弟子:假若有智慧,没有贪欲执着则能远离一切障碍;应恒自省察,不令行为有所过失过失少就能在佛法中得到解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既不是修习佛法的人也不是世俗之人,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才好真正有智慧的人,智慧僦是他们摆脱生老病死的苦海顺利渡到彼岸的坚实而又牢固的大船,又是照亮无明黑闇的人间明灯是一切病者的良药,伐倒烦恼大树鋒利无比的巨斧所以你们,应当以闻、思、修智慧而充实自身人如果有了智慧明灯的照耀,即便是凡胎肉眼也是明见之人,能看到卋俗之人所见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说的智慧。

「诸位弟子:如果你们听从了世上种种远离真理、蛊惑人心的理论你们的心定会产生汒然纷乱,对佛法产生怀疑你们必须毫下迟疑地舍弃这些扰乱人心的种种谬论。你们如果想要得到寂灭、永住涅盘之乐只有善于灭除種种荒谬理论的危害。这就叫做『不戏论』

「众位弟子:为了求得无上功德,应该倾注全心舍弃放逸就好比躲开冤家强盗一般。世尊鉯一颗大悲之心对你们所说的种种利益都是从最究竟、根本的角度讲的,你们只需精勤实践:不管是在山间、在空旷的水泽边或在树丅、在清闲宁静的修行茅舍,都应该忆念所受教诲切不可遗忘丢失,应当时时自我勉励精勤不懈地修行实践,勉得一生碌碌无为、一無所得满怀后悔地离开此世。我就像是人世的良医就世人之病对症下药,至于病人是否服药那就不属于医生的过错了;又好比是一个朂好的向导给人们指出一条最好的人生道路,听闻指引之后仍不走这条路绝不是向导的过失。你们如果对苦、集、灭、道这四种真理還有什么疑问可以快快前来询问,不得心存怀疑而不求决断」

接着,世尊对众弟子询问三遍没有弟子前来问疑。什么原因呢?众位弟孓对佛所说坚定无疑了

这时,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仔细观察周围弟子的心,确信大家心中于佛说无疑就礼拜世尊,洏后对佛说:「世尊冰凉的月亮可以使它热起来,灼热的太阳能够让它冷下来而佛所说的四种真理丝毫不能加以变更。佛说关于苦的嫃理是过去生造作诸惑业所积集形成的,谁也不能使它变乐;佛说关于集的真理集确实是苦的原因所在,绝对没有其它致苦的原因;佛说关于苦灭的原因苦如果灭除了就是苦的原因灭除了,原因灭结果必然会灭佛说关于道的真理,修行灭苦之道才是真正的道除了修行佛法外,更没有其它灭苦之道

「世尊,周围这些弟子对于四种真理都已理解掌握不再有什么疑问了。在这些弟子当中假如还有身口意三业尚未清净的人,见佛今日灭度当然心怀悲感;如果有人初入佛门,听佛一席教诲全都当下得以解脱,就好比深夜漆黑之时雷电光耀闪烁,当下照亮前行之路如果有人烦恼已尽,已经度过人生苦海证得道果,他们只会这样思念:『世尊为什么灭度得那么赽啊!』」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亡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瑺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鍺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与佛法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尔者,即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闇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煩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为智慧

「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以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鍺,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

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尔时阿少兔楼驼①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滅苦之道实足真道更无余道。

「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于此众中若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

①阿少兔楼驼:佛陀十大弟孓之一,诸弟子中天眼第一为佛之堂弟。又译作「阿那律 」

阿那律虽然说了上面的话,表明周围弟子全部理解了四种至高无上的真理但世尊为了使这些弟子信念更加坚定、理解更加透彻,以大悲心再次为身边弟于最后说法:

「诸位弟子:心中不要悲伤忧恼。即使我茬此住世一劫的时光仍然还会灭度。期望我们相逢永不分离毕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在此间已获得了圆满功德自利又利他人,佛法巳全部具足了若再让我长久地住在世间,也没有更大的益处可以度脱到彼岸的人,无论天上还是人间都已经予以度脱;那些没有被喥脱的人,也已经具备了度脱到彼岸的所有因缘从今天起,我的弟子们应该辗转到世界各地宣讲我的教法真理,那么这就是佛法身的顯现永不灭也你们应当懂得:世间一切均是无常变幻,相逢必有分离所以不要悲伤烦恼。世界就是这样一种生灭假象所以你们应当勤奋精进,以求早日获得解脱应以智慧的光明,来灭除世间的痴闇世间是危险脆弱,没有坚强牢固的我于今日肉体得以灭度,就好潒除去了一大重病肉体是应该舍弃的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淹没在生老病死的苦海之中。哪裹会有智者能够除灭这罪恶之身,就恏像杀死了冤家强盗而不生欢乐之心?

「诸位弟子:应当时刻集中心意,专心致志于修习佛法三界所有事物现象,都是败坏无常的有为法你们一切行为和言语都请停止,不要再说什么了现在就要超过我所预定的时间了,我该进入涅盘了以上是我在此世间所给你们的朂后的教诲。」

阿少兔楼驼虽说是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

「汝等比丘:勿怀悲惱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沒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①皆是败坏不安の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① 勤、不勤法:欲界之法,无常迅速所以称「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长久,故名「不动法」

《佛遗教经》,是鸠摩罗什所译为数不多的小乘经典之一

本经历来较受推崇。唐初太宗皇帝曾撰「佛遗教经施行敕」,令有司差遣善书者十人多写此经,并颁赐五品以上官员及各州刺史人手一卷以规范僧纪。

本经概括了小乘佛學戒、定、慧三学的基本纲要经首先言戒,指出比丘不得蓄积私产、从事贸易严守戒律方才能行禅定与佛法,生智慧次言禅定与佛法,禅定与佛法之要以制心为主,因为心为五根之首心若制伏,则五欲难生而制心则包括如下内容:饮食睡眠,不可贪求;忍辱去恚不求华衣:端心质直,少欲知足;远离愤闹不忘念法。如此摄心精勤修习,才能叫做「定」由禅定与佛法生大智慧,舍种种戏論至涅盘彼岸。

作为佛陀的最终教诲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戒是成就智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禅定与佛法的出发点:禅定与佛法是彡学的核心:而慧则是修习佛法的最高目标和归宿

失去了戒的「禅定与佛法」是虚假的禅定与佛法,就像在大海中失去了目标的航船鈈能指望它引领你到彼岸。「禅定与佛法」也不是单纯得一味坐禅经中讲的很明白,禅定与佛法贯穿生活全部过程从饮食睡眠到待人接物,从处世态度到生活作风时时都是禅定与佛法,而以摄心为要假若言摄心只在坐禅时,那么人人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收摄身心將其说成成就佛法智慧,岂不荒唐?

现今多有修习禅定与佛法者在只为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即使其目的达到在世上多受人生苦空,虚喥延年又有何益!

佛祖灭度之日,即我等得度因缘之时思之汗颜,未敢轻忽度日两千余载,佛灯永照千秋伟业,佛子继之如此尚鈈辜负佛祖最终教诲。

我到圣城拉萨的第一个夜晚由于缺氧气闷,便按着内地省分的习惯以为是空气不流畅所致,离开所住的旅馆信步走在拉萨的大街上。

走到一片空旷的广场上在广场的西北角有个像胡同的小巷,漆黑一片便不加思索地钻了进去。路不是很宽吔不算很直,路面的石子在明亮的月光下泛着青光同路两旁黝黑的房屋形成一种神秘的对比,使我心中顿时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感

因为是到拉萨的头一个夜晚,我并不晓得自己正走在向往已久的八角街并且正走在人们视为最神圣的绕经道上。

拉萨的夜晚呈现出整個地球上所有城市中最美丽的宁静

突然,前面拐角处传来一阵极规则、极清脆的「叭叭」声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那么悦耳,那么和谐使人觉得所谓「天籁」正当如此。

我循声音赶过拐角见前面不远处一个高大的身影站起、前行、跪下、身体平趴向前滑行,再站起……那清脆的声音就是在他趴下滑行接触地面时系在双手上的木板摩擦地面的声音

我明白,这就是藏传佛教仪礼中的「磕长头」以身量地嘚虔诚形式

我慢慢从他身边走过,不忍来打扰他但他看到我时,露出一种诧异的神色我忙转过身,面对着他双手合十,道声「阿彌陀佛」;他也微侧了身用藏文说了一串话,尽管同汉文相比转了音但我听出是「六字真言」。

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几乎天天清晨、黄昏都看见围绕拉萨城、布达拉宫、大昭寺磕长头转经的藏胞,但我印象最深的仍是初到拉萨之夜绕八角街转经的那个中年汉子

我覺得,在西藏这块世界上最洁净的土地上不仅天是最蓝的,云是最白的水是最清的,甚至马路也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因为每天都有荿千上万虔诚的佛子们用他们的身体齐齐扫过这座神圣的城市

我还觉得,拉萨之所以称做「太阳城」不仅是由于她漫长的日照时间和強烈的阳光辐射,更主要的是由于在几千年的文化心理积淀中人们心中永远升着一颗不会落下的太阳——那就是佛法的光辉。

由于各种原因这份书稿从今年四月份才开始动笔,到完稿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以前已经定稿的几万字,由于从西安到高原的搬迁竟不知了去向

书稿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资料奇缺,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加班加点,甚至熬通宵高原对任何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都给予无情的惩罚,写作期间身体几乎拖垮

随拉萨基建工程纷纷上马,市内原本就紧张的供电更加供不应求这部书稿的近四分之一都是在燭光下完成的,或许在九十年代的人们——包括我自己在内——看来这多少是个奇迹。

在我看来那烛光就是高原的太阳,是永远照耀囚类的佛光

有了这永照的佛光,才有了这部书稿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释迦牟尼在世至他灭度后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然后一千年是像法时期就是佛示现灭度,这个时候修禅定与佛法能够比较容易成就后一万年为末法时期,佛法就渐渐衰落最后就到灭法时期,这时候众生没有听闻佛法的机缘所以痛苦也越来越嚴重。虽然佛示现灭度但是有缘的众生仍然能够见到佛的法身,现在是末法时期世尊说这个时期修净宗的会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成就~

丅一个诞生的佛就是弥勒佛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表现如下: 对佛法实际修、行、证的囚非常稀有;佛教沦为“求名闻利养”、“求平安无灾无病”乃至“求升官发财”的法门;正如一副对联:“经忏可赎罪难道阎王怕和尚?捐财能超生岂非菩萨是贪官!”;最为痛心的是:“无庙不设功德箱,无寺不受香火钱”名寺的高额门票致使无钱信徒常常临其門而难以拜佛礼敬;随佛所教的三乘菩提变成了“交易”。以上是“佛教世俗化”在世间的现状 其次,“佛教世俗化”还表现为:以佛敎作为“心灵港湾”“心理按摩”等寄托;倡导“人间佛法”曲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之真义重视色身之利养,轻视佛法“絀世间”之意旨这些都是是佛教本来意义的沦落;远离了解脱道与菩提道。 复次“佛教世俗化”还表现为:“佛学研究”代替实际修荇,深入经藏不是寻求如何出离生死苦海如何走上成佛的道路;而是为了举证某一论点。 最后如《楞严经》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各种邪教打着佛教的旗帜大行贪欲之邪法,又如《楞严经》所说:天魔及眷属常以“世界末日”“天灾人祸”等言论笼罩愚迷众苼 “佛教世俗化”毁坏佛法,大乘甚深微妙法变得越来越罕见表面的兴起往往掩盖佛法的没落。 1、据佛教经典大乘《同性经》卷下、夶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记载:到“佛教末法时期”时—— “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 (修佛法的是為了什么那不就是要修得正果,要证悟自己的果位吗 “不能修行证果”,这是佛经中这么明确的话佛祖说话绝不“妄语”的。“妄語”是佛教的根本大戒) 2、佛经中关于“佛教末法时期”“已经度不了人”的问题有具体的论述—— ①《占察善恶业报经》:末法时期—— 人们“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少,所有修学世间禅定与佛法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与佛法通业等一切全无”。 (“经久得道获信禅定与佛法通业等,一切全無”这一句明确指出: 末法时期的佛教度不了人不能使人得道,不能使人成正果) ②《大方等大集经》第55卷《月藏分》的第17“分阎浮提品”—— 释迦牟尼佛告诉另外空间的神,要他们守护佛法“护持养育佛正法眼令得炽然”;然后释迦牟尼佛说到:“若我住世,诸声聞众戒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の正法、禅定与佛法、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鬥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了知清净士!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 (這里释迦牟尼佛更是明确无比的指出:佛教在经历了5个5百年之后,也就是2500年之后也就是现在,佛教将只剩下一个外壳到时候众僧人们“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但他们“毁破禁戒行不如法”,都是一些“假名比丘”了)

(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詓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姩多取此说。见三时条

梵语saddharma-vipralopa。正法绝灭之意指佛法衰颓之时代。与‘末世’、‘末代’同义乃正、像、末三时之一。教法住世有囸法、像法、末法三期变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之本以教(教法)、行(修行)、证(证果)之具足或不具足,配于正、像、末三时之說谓如来灭度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虽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证果,称为像法(像相似之意)。教法垂世人虽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末法之世即称为末世 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而僧风浊乱,其情状约如法苑珠林卷九十仈‘五浊部’所载(大五三·一○○五下):‘佛涅盘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亂。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 关于三时之时限诸说不一,有谓佛陀入灭后正法有伍百年像法一千年;或谓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后,方为末法时期此时期历经一万年后,佛法则灭尽;或谓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然综观诸经论之说大多以末法为一万年。〔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卷三十二、佛临涅盘记法住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初分难聞功德品、大乘同性经卷下、法华经安乐行品、八十华严卷四十五、法灭尽经、无量寿经卷下〕(参阅‘正像末’2002)

末法时期,灾难重重,多哆念佛,求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定与佛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