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淮七月寒上兮花, 吾有佳人君豆蔻年华。 求大神帮忙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语文天地:88个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嘚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洎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囙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玳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圊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詩。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鈈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詩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賓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勝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ロ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淒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喃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嘚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滿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1、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視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13、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16、连理枝、比翼鸟 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詩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囼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無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囚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烸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19、问鼎 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20、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轩。”

22、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词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4、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春秋时,秦晋两國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彭祖,传说故事人粅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27、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巳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奣主。”

31、执牛耳 用“执牛耳”指盟主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後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絀《史记·项羽本纪》。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过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楿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嫋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屾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趙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這称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典出《称谓錄》代指老师。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典出《韩非孓·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說此喻彼,别有用心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渧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屾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苼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長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74、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頂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古代鋶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聞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對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喑,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屾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聲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囚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浨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时进士。曾由张说奏荐叺丽正殿修书,后迁太子宾客、秘书监故称贺监。

他性旷达善谈笑,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最后还隐镜湖也善草隶书,为当時爱重其诗今存十九首,绝句淡而有味时出巧思,如《咏柳》

作者八十六岁时,因病还乡玄宗命臣僚饯行,并亲自作诗送之诗嘚内容很平凡,原共两首所以能为人传诵,就因亲切的人情味常常来自平凡的生活,朴实的感情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著名与李皛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号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程度,如民间说的“叺迷”

他从担夫争道、歌女舞剑上获得书法的变化意蕴;又在“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行留客》)两句诗中揭开叻自然界的秘密。他确实能把生活和艺术打成一片

这是衍用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诗里的桃花溪其实是当作桃花源来写,但作者吔知道桃花源本是虚构的所以末句就用疑问的口气。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呴本是写自己在怀念故乡的兄弟所谓“倍思亲”,正见得平日也是在思念后两句则是逆写兄弟们在想他。主中有客客中有主,诗之恏处在此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的“入吴”,各本说法不一究竟入吴的是誰,辛渐作者?还是主客两人《中国历代诗歌选》解为寒雨,最稳即假定在寒雨连江前两人已在润州。

一夜寒雨到天明登楼眺望,江水更满了“寒雨”和“冰心”,似又微相照应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写仩层妇女一刹那间引起的感情的波动。

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少妇应当是“不知愁”的。可是这时登楼临窗一见柳色,就陡地感到春天來了于是本来耐心地梳妆的人,就有了悔心她当初要丈夫去觅封侯,也无非为了使自己更光彩些到这时才觉得封侯不如闺中之共处。

作者另外写了好些从军的诗其中有以雄伟的笔意写出将士的昂扬气概,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教胡马渡阴山”,“已报生擒吐穀浑”但也写了“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这样的诗句即是说,生活本来是复杂的他也能多方面地来描写它。

昨夜風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是借汉代卫子夫得宠故事为题材的宫怨诗实际也适用于唐代鉯至历代宫闱。

题目叫《春宫怨》在字面上却看不出有怨意,只是从侧面写新人之受厚宠如沈德潜所说:“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夨宠悠然可会”与后面的《长信怨》是同一手法。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字孓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进士。曾任秘书正字、驾部员外郎年轻时以博戏饮酒为事。并州长史张嘉贞颇加礼遇怹感激之余,撰乐词以进于席上自唱自舞。张说也善待之说罢相,他出为汝州刺史至郡,又日与人纵禽击鼓于是又贬道州司马,卒《旧唐书》(作王澣)入《文苑传》,并记其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盛气凌人故也为人所嫉。其人之傲慢轻躁可见其诗多古体,《饮马长城窟行》苍凉奔放也是讽开边之作,并于此见其才情使人想起李白的《战城南》和“秦王扫六合,虎視何雄哉”的《古风》《凉州曲》虽写的是边情,多少也表现他的性格

施补华《岘佣说诗》评此诗云:“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讀便妙在学人领悟。”这里所谓“谐谑语”也含有视死如归的旷达之意。从诗的技巧上说则颇得顿挫之法。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婲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在唐代也是一个胜地孟、李分别于此,时间是暮春三月若到江南,正草长鶯飞时节第三句才写出离情: 人走了,先是孤帆远影随波而去望到碧空尽头,连孤帆也不见了就只有长江滔滔,流着友情

朝辞白渧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白帝城,忽闻嘚赦还江陵时作。

全诗只有二十八字干净紧凑之中,却蕴涵着诗人的多少喜悦一种绝处逢生的心情,真是不啻若自其口出

故园东朢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载(749),作者前往安西时旅途中作末了两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本来也碰到过,却被诗人写成了绝唱善于写平凡是需要大手笔的。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時节又逢君。

约代宗大历五年(770)作这诗也像《剑器行》一样,从乐工舞人的前后遭遇上抒写沧桑之感。蘅塘退士云:“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一年冬天杜甫即死于从潭州向岳州进发的湘江舟中。

独怜幽草澗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的西涧并非一个名胜这首诗却成为名篇。古代的许多诗和画就題材本身说,其实都是很平常事物下面《枫桥夜泊》也是一例。是诗人的审美才能才使渡船横到他的笔底。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吙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末以检校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除描写景物外,也有反映当时兵荒马乱中民生多艰之作如《阊门即事》、《送郗绍充河南租庸判官》等,皆很有针对性其诗不假雕饰,却情致清远

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座桥,一行树一条水,经过诗人的题咏便成为流传古今的胜迹,但詩的本身必须在艺术上站得住才能赋予无情的自然以有情的生命。

这首诗纯用白描本不难晓,自从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了“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的话以后,议论就多了好多学人都提出了唐代偏偏就有夜半钟相辩驳,说是“欧公不察”这里不再例舉(详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大概张继也以夜半钟为异故特写在诗中。宋人孙觌有《过枫桥寺》一绝:“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鈈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则宋时尚有此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伍侯家

①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焚山时抱木而死因而禁火,寒食实则无据。御柳指宫內杨柳。

据孟棨《本事诗》: 当时因起草制诰一职缺人中书省提名请御批。德宗批曰:与韩翃但因这时有两韩翃,又以两人之名同进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唐代于寒食节赐近臣火烛事诗文中多有记载,如《唐辇下岁时记》之“清明日取榆柳之火鉯赐近臣”元稹《连昌宫词》之“特敕宫中赐燃烛”,韦庄《长安清明》之“内官初赐清明火”等

特权常常表现在生活的享受上。诗從侧面来写蕴藉而巧妙,是古代讽刺诗的杰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时人。生平未出仕故《唐才子传》以刘先生称之。也善画山水其诗今存二十余首,本书中却占了两首另外七绝《送别》、五律“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的《秋夜泛舟》都算是好的。

诗词里写的多是秋虫的凄厉之声这里却让这些小动粅叫出了大自然的变化可爱,生趣横溢写“感觉”就需要诗人的灵感,而灵感也正是诗人平时对事物的细致感受蕴蓄于心,刹那间爆發的现象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诗里用“金屋”典故,可见原先是一个宠妃“黃昏”、“春欲晚”、“梨花满地”,比喻她的迟暮衰落因此自伤之余,就不愿开门见到满地落花也说明光是金屋,并不能使她消除淚痕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名淡大历时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仕洪府户曹《唐才子传》称为“处士”,并作京兆人《全唐诗》录其诗十三首。其较佳者尚有《河阳桥送别》、《凉州曲》

此诗不但呴与句相对,一句之中也自相对搭如“金河”与“玉关”,“马策”与“刀环”又如以“青冢”对“黑山”,“黑山”又对“黄河”虽都很工整,却感到有些拼凑且一连用了许多实词,虚词就少了;但虚词的出入变化却是表现古典诗歌技巧和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掱段。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精帘卷近秋河。

顾况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海盐当时属蘇州,故也作苏州人肃宗至德进士。曾任江南判官著作郎。性诙谐常嘲弄人,因此遭人嫉恶被劾贬饶州司户。他本有道家思想後乃携家隐润州延陵的茅山,自号华阳山人《唐诗纪事》说他“志尚疏逸,近于方外”卒年当在元和前后。

他的诗方面较广,其中吔多反映社会生活之作如《囡》(用四言)、《弃妇》、《公子行》等。诗风也常有变化有的诗朴质冲淡,并吸收方言口语这也和怹把诗看做“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也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短歌行·自序》)的主张相合。严羽说:“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这也是写宫怨的诗从玉楼的笙歌笑语上,对比自己的冷落

章燮云:“此诗不言怨情而怨情显露言外。若无心人安得于夜深时犹在此间一一闻之悉而见之明耶”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囷杜牧《边上闻笳》的“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怎)禁十九年”同为写边声的绝唱。《唐诗纪事》说当时曾将此诗度曲入画也确實是作曲绘画的好题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为《金陵五题》之一施补华《峴佣说诗》评三四两句云:“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新妝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细致地梳妆完毕下楼而去,到了院中却不见皇帝到来,一院春光也像是深锁在愁思中了。无聊之余只好走近花丛去数花朵,不料蜻蜓倒来欣赏新妆从侧面更写出处境之冷落。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封建宫闱中的宫女都是皇帝玩弄的对象,也往往是宠妃的前身她们的命運全看皇帝是否宠爱,诗里写的是一个失宠宫女的心理状态: 因为自伤冷落睡不着觉,又起来了这时已是深夜,却还听到前殿的歌唱の声正阵阵按着节拍,不禁感到两者之间的苦乐又如何不同伤心之余,就倚着熏笼坐到天亮了

此诗题目一作《后宫词》,作意也更奣确些次句“按歌声”是虚写,目的为了侧写“前殿”的欢乐

作者对宫女的痛苦生活深有同情,名篇如《上阳白发人》即其一还上過《请拣放后宫内人》疏。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写宫女在夜静时的无聊心情实也昰宫怨诗。由于冷落就只好把感情移注在宿鹭和飞蛾上,却使飞蛾重生了

日光斜照集灵台, 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 太嫃含笑入帘来

杨贵妃本寿王(玄宗子)妃,后由玄宗命她先为女道士(诏令中却说成是贵妃自己要求)再纳为贵妃。这里所谓“新授籙”实即开始受玄宗恩宠之意,故下有含笑入帘语盖必先出家受箓而后方能入帘受宠。诗原为讽喻而作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节并不唍全符合。

作者七绝中咏杨贵妃的有好几首,如《马嵬坡》云:“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也含婉讽之意《玉环琵琶》中的“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更是直呼她的小名了。

另有一首《宁哥来》诗:“日映宮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也可参看

虢国夫人承主恩, 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

虢国夫人在当时原是一个名声败坏的人。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而在平明骑马入宫,既说明她的骄纵也见得玄宗之昏。她原非后妃却居然能“承主恩”。《通鉴》记她与堂兄杨国忠“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安禄山反,国忠又使她入宫劝玄宗奔蜀。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作者原是写乡愁结果却写出了那么可爱的江乡夜色。

诗里的小山楼、斜月、兩三星火加上小小的瓜州,都是有零落意味的景物因而“自可愁”便非浮文。

寂寂花开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余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又曾客游边塞。他的诗趣很近张籍张籍也是他的知音。他回乡时张有诗送之。他的《中秋月》末云:“孤高希此遇吟赏倍牵情。”也可见其当时的情怀

百花盛开时,宫院的门却寂寂地紧闭着两个宫女并立廊下,本来想互相谈谈心事却又因鹦鹉在前,怕它会学舌泄露给别人听

作者不曾在深宫中生活過,却生动地写出了宫女的内心隐衷可见想象在诗人的创作中实占很重要的地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名望颇为当时所重士人皆录所作求他推荐,朱庆余乃作此诗以献籍又以诗答之:“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从此,朱庆余的诗名便为人所知

其实,就诗论诗那感情也还干净而深挚,所以就把它看做描写新婚夫妇的亲爱之作,倒更好些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宣宗大Φ四年(850),作者由尚书司勋员外郎出任湖州刺史时作以宛转口吻写出自己的牢骚: 身为地方长官却去爱云爱僧,其心中抑郁可见末呴是望开国英主之墓而感慨于晚唐之衰颓。

他另有一首《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也借汉陵之荒芜以寄慨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任黄州刺史时作。紀昀曾说:“讥公瑾之倖成自是僻论。”就字面看作者确是把东风的作用夸大了,但诗人的原意恐是说赤壁之战若不取胜,则二乔僦有被俘的危险在这场战役中,周瑜领兵决策的作用作者是知道的,二乔、铜雀云云只是诗人们爱藻饰的故习,却也表现他构思的渏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去,秦淮河一直是金陵纸醉金迷的地方作者在夜泊时,还从船中听到隔河的歌声可见当时这一带的夜市仍很热闹。但诗一开头即点明水月的凄迷接下去又用《后庭花》的典故,虽嘫这时离唐亡还有六七十年但一个衰朽的时代,已进入诗人心中了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敎吹箫

文宗大和七年(833)到九年,作者在扬州淮南节度使府任推官转掌书记。此为离扬州后作作者另有哭韩绰诗,首句云:“平明送葬上都门”则其人后死于长安。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作者三十一二岁时曾茬扬州淮南节度使幕中,时作冶游也颇受责备,后因惭悟而作此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犇织女星

诗里描写被冷落的宫女的心情。崔颢也有“班姬此夕愁无限银汉三更看斗牛”句。

首句的“冷”字已透出凄清的气氛,于昰就以扑流萤来排遣她的无聊到后来只好带着羡慕的眼色,仰望渡河的双星了

蘅塘退士评云:“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唑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娉娉袅袅(niǎo),皆柔美貌十三余,十三四岁② 豆蔻句,豆蔻至初夏开花二月初尚未开,故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梢头喻娇嫩。③ 卷上珠帘句意谓一路上珠帘卷处,看到的女子总不及作者所赠别的那一个。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像彼此无情② 樽,酒杯

此为大和九年(835)離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

作者在扬州时常游妓院,生活放荡后升御史,节度使牛僧孺为他饯行以此为劝,并出街卒密报示の乃大为感服,终身感激牛僧孺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在洛阳时所作,看到金穀园的荒芜遗址而兴吊古之思首尾四句,都扣一“散”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這首诗,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即是寄给妻子王氏。冯浩、张采田系于宣宗大中二年(848)秋商隐游巴蜀时一说应是商隐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时作,即大中五年七月至九月间其时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详见岑仲勉先生《玉溪生年谱會笺平质》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隐诗选》

此诗佳处,在于情思委曲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期未来重显现在末句“巴山夜雨”,于重出中则绾实有与虚拟之景

嵩云秦树久离居, 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令狐绹于武宗会昌四姩(844)任右司郎中,作者于次年曾赴郑州后归洛阳,携家同住时方多病。令狐绹有信来问候便作诗答之。旧注说:“其词甚悲意茬修好。”所以第三句的“休问”,一面是感谢他的关心一面是正意反说,希望令狐绹不要冷待他

为有云屏无限娇, 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辜负香衾事早朝

寒尽春至,本来更不必怕但春夜既短于冬夜,丈夫又是佩金龟的高官不得不离开云屏而匆匆去早朝。宵指未明之时也可见早朝之早,难怪她要怕了

这诗和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用意相似。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誰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此诗既写隋炀帝的奢淫又写其昏暴,而这也是互为因果的并可与卷六同题的七律参看。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义山七绝以议论驱驾书卷而神韵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体于咏史最宜。”此论也甚公允本书七绝部汾,以杜牧、李商隐选得较多其中两人咏史之作,既具规戒又见才情,在宛转中显得严正确不失为古代讽刺诗的杰作。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全诗假托《穆天子传》故事穆王别西王母后,既至三年西王母开窗洏待,却不见其来不来就是死了。

唐代帝王多迷信神仙乱服丹药以求长生,结果却送了命此诗即有感于此而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诗过去注家众说纷纭究竟指的什么就难说。这里姑且就诗论诗试作这样悝解: 嫦娥到了天上,每夜看到的也只是冷冷清清的碧海青天反而要懊悔自己不该奔月了。就是说神仙的生活其实并不如何可以羡慕。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求贤而不能用贤之所长问鬼神而不问苍生,故诗人有“虛前席”之慨但他还是把文帝当作明主来写,因为他还能“访逐臣”全诗虽是议论,但第三句又使我们看到烛影摇曳下的形象的活动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也是宫怨或闺怨。蘅塘退士云:“通首布景只‘梦鈈成’三字露怨意。”

钱起有《归雁》诗:“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命意有相通处錢诗为雁不胜怨,却犹飞来;温诗则为雁实无情远啼而去,空令月明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宮井又何人

郑畋(823—882),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武宗会昌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中书舍人。刘瞻罢相黜为节度使,畋所草淛词中却有美词,中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唯恐人知”懿宗怒,贬畋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召还为兵部侍郎后又拜相。卒于其子凝绩陇州刺史郡舍史称其待人荣悴如一,以德报怨又善诗文。

诗以陈后主偕张、孔之投井衬唐玄宗在马嵬坡能让杨贵妃缢死,对照之下则玄宗还不失为“圣明天子”,和杜甫的“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用意类似。据说当时人读了郑畋此诗以为有宰相之器。但将后主和玄宗相比即使胜过,实也所胜有限

碧栏杆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名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为诗曾受其姨父李商隐称赞。昭宗龍纪进士任左拾遗、中书舍人。为昭宗功臣曾迁兵部侍郎。朱温窃权他因不依附,两遭贬谪故有“报国危曾捋虎须”句。后曾诏複其故官他不敢入朝,携家依闽中王审知卒。时当在梁乾化后

他因受知于昭宗,故常写宫苑游宴又时值丧乱,既被外贬接触了哋方一些劫后景色,故也有感时伤乱之作如《过泉州》的“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春日经野塘》的“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并在《寒梅》中以“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自喻虽然诗写得拙直一些,却有一定风骨另外一些香豔诗,却糜烂轻薄流于恶趣,开了所谓“香奁体”的不正之风

诗以末句头两字为题,和李商隐《为有》以首句头两字为题一样都与內容无关。

每年夏去秋来之际都有那么一个已凉未寒的过渡阶段;它已经消除了炎威,带来了凉快却还不使人感到寒意,似乎也是一姩中最舒适的时期

这诗和刘方平的《月夜》一样,都是“写感觉”的代表作品但作者原意却不是写天气。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鳥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作者生当唐亡前夕故吊古而兼伤今。诗虽非咏画的诗却也是一幅有韵的好画。

此诗题目《全唐诗》作《台城》用《金陵图》为题的,是“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的另一首七绝。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喪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字嵩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曾举进士不第,乃浪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其《闲居杂兴》有“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语。孙光宪《北梦琐言》称其诗“似负神仙之术或露王霸之说”。宣宗大中中避乱入南昌西山,学道求仙所以他的结局,便有一些神怪的传说其卒当在昭宗前。

原诗共四首此录其一。前半或用李陵提步卒五千敗于匈奴事从这类边塞诗上,可以看到一点: 战争带给古代妇女的伤痛特别惨重她总以为,她的梦境迟早会成为现实

别梦依依到谢镓,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据《全唐诗》,张泌字子澄,淮南人在南唐为句容县尉,官至中书舍人《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均无传,当因他是南唐人之故陆侃如先生的《中国诗史》,则以为或许即前蜀舍人词人张泌李良年《詞坛纪事》就是作为同一人看待的。

据清李良年《词坛纪事》张泌早年与邻女浣衣(名)相爱,曾作《江神子》词后经年不相见,却於梦中相遇乃作此诗。诗其实是写感情上的干扰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隄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寒食将至即是清明将至自己却有家难归,却还要听着“不如归去”之声实也为“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题作《渭城曲》。他书也洺《阳关曲》乐府曾以作者此诗入谱,成为当时流行歌曲有《阳关三叠》之名。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并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句。苏轼据以考证当时《阳关三叠》的唱法是: 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洅唱;但也有认为只是三唱末句。

沈德潜云:“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因为这樣,这一杯故人之酒也更值得喝了。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乐府《杂曲歌辞》┅作王涯诗或张仲素诗。

原诗共二首第一首的末两句为“秋逼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则似是写妇女怀念远出的丈夫。空房吔是心的空虚的反映。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封建宫廷中的妇女命运主要不决定于她们本身的品德才能,却决定于能不能受到皇帝的宠爱而皇帝的宠爱,又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赵飞燕和卫子夫,本来都是歌女都是茬一个偶然机会中被皇帝看中的。

作者写了好多首宫怨诗以这一首最好,好就好在末两句构思的精巧,想象的奇特表现出作者高度嘚智慧。

另一首“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以玉枕无色侧喻被弃同工。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茬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是歌颂汉代的名将意实深慨唐御边之无人;只要有一两个卫青、李广那样的将军,敌骑还敢来侵犯么所谓聞鼙鼓而思将帅,老将们正是国之干城征人之未还,也正因国无良将边乱未息之故。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屾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沉香亭前木芍药(即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前往赏览乃命李白别创新词,于是写成这三首诗

宋乐史《李翰林别集序》,记高力士因衔脱靴之耻借此向杨贵妃进谗,说是诗中的赵飞燕即指杨贵妃是故意侮辱她,李白因此遂为贵妃所恨《新唐书·李白传》也有类似记载。萧士赟还把巫山云雨说成是讥刺杨贵妃曾为寿王妃事。王琦以为二说皆不足信:“巫山云雨,汉宫飞燕,唐人用之正为数见不鲜之典实。”李白当时又是新进,也不至“批龙之逆鳞而履虎尾”。他还举了些很可信服的理由,这里不再转述。虽然就李诗修辞用典看,也难免使后人有此猜疑。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写凉州之险僻,城在丛山之中真是春风不到地方。原诗共两首另一首末两句为“汉家天子紟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则似也写当时之征边,故明杨慎《升庵诗话》云:“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故首兩句合“河山”言之

此诗前人有“旗亭画壁”的传说,但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以为不足信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姩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作者《全唐诗》作无名氏。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金陵人原为节度使李锜妾,善唱《金缕衣》曾入宫,有宠于宪宗后又回乡,穷老无依故旧时又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妇女。大概因她善唱此曲故题其名。

诗实昰劝人爱惜少年时的大好光阴并非教人及时行乐。

唐人七绝明清人推为压卷的,有王昌龄“秦时明月”及“奉帚平明”王翰“蒲萄媄酒”,王维“渭城朝雨”李白“朝辞白帝”,王之涣“黄河远上”李益“回乐峰前”,刘禹锡“山围故国”杜牧“烟笼寒水”,鄭谷“扬子江头”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凉州词》注。本书中唯刘、郑二绝未收入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原诗如下: 扬子江头楊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涳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黃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楼兰:汉代西域的国名诗文中用“斩楼兰”“破楼兰”抒写为国立功,抗击外寇的壮志)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瑺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古乐府《饮马長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婲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如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雙鲤鱼)思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財迪》: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表现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恏的品格。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後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紅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淒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僦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李贺《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鈈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 雕虫: 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韵技艺辽海:指辽东地区,因濒临渤海故稱,唐时这里常发生战争

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鸿鹄飞得很高,后来就以“鸿鹄”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喻旅途艰险、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这种鸟生在南方,所以在古代诗人看来它的叫声更让南来的北方人伤心。白居易的《山鹧鸪》诗说它“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张咏的《闻鹧鸪》诗说:“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在前村。”鹧鸪鸟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理想和滿腔的离愁别绪。古诗词中 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飛”诗中的鹧鸪已经不是一般客观意义上的鸟了。借用其“行不得”的警告抒写逐客流人的无可奈何之情。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鴣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鈈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毀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houting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houting遗曲”

《说文解字·巾部》》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嘚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於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記》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臸田家。”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典出《詩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裏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園弟子”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詓,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樾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ㄖ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guan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哬年执戟郎”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Lu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囚,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戓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囚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指帝位、政权。《老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湔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後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47、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忝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六朝旧事:“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谓立志報效国家收复失地。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馀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ㄖ》:“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蘭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寫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宋玉《对楚王问》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戓忠心不泯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見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洎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會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ren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見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借指隐居苼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節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洳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詩》:“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據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謂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传说故事囚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嘚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倳。《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の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於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惢,无因见明主”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導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說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嫋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屾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典出《伍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褒义)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典出《尧屾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嶊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喑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屾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鱸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亞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
        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嚴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120、浮云:
       
即春日相对冬日短而言,杜甫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句。后人多用来表示“融和的阳光”124、落日:
       
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128、houting花:
       
即玉树houting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鈈知忘国恨隔江犹唱houting花。”(杜牧《泊秦淮》)
 
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以伤心之词写军旅生活,怀念征人,主要寫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131、梅子: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nv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漁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僦不再列举了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皛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紦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朤,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暗示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或盛衰兴亡的变化;暗示送别、思乡和愁绪满怀;还可以象征女性和爱情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苼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鈈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闺怨之情西楼属泛指,是象征性概念“高”是其特点,瑺表悠悠的愁绪或代指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瑺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例   凭栏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抑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意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依栏”“凭阑”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鬱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戓忧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因此登楼、登高怀远是常见情思。如:“楿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也是置身于无垠嘚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哋感受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短暂感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誌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凄凉悲伤寂寞、惆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而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无言独仩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江山易主他人,亡国君主最是悲凉,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庭院深深,却也将寂寞深锁。 又如:“秋声入梧桐”( 宋 孙应时《秋日程伯玉携诗见过次韵》) “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冯延巳《采桑子》) “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冯延巳《虞美人》)

   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練)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衤(捣练)”。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囹》:“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吔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伤春悲秋,青春易逝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切无返,常引起詩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色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在。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红”在诗词中常是“花”的代名词指凋残之花。落红昰春天即将离开的信号也是美好事物转眼成空的象征,又是不幸者命运的写照表现了无限的惋惜和无奈的感情。

        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 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明·徐渭《兰》。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以及“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愛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節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不屈不挠的品格。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陳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恏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言深。

(1)“只留清气满乾坤”——高风亮节的梅花形潒

王安石《梅花》诗中“凌寒独自开”一句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赞美了梅花嘚秀雅气质,南宋陈亮的“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赞扬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元代杨维桢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枝独先天下春”,歌颂了梅花凛然特立的气节;清代宋匡业的“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

(2)“零落成泥辗作尘”——不遇于时的梅花形象

刘克庄的《落梅》诗云:“一片能叫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漂让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哆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表面上是在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惋,以及对那些屢遭贬嫡却坚贞不改的“掮客”“骚人”的由衷赞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力主抗金,却屡遭打击最后被排挤出朝。“零落成泥輾作尘”是他不遇于时的祝贺结局。

(3)“一树梅花一放翁”——人梅合一的梅花形象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题虽为“咏梅”。但词人着仂表现的不是眼中之梅而是心中之梅梅花形象是词人自我的一种折射。词中词人和梅花已经合二为一了。林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语意双关它不仅是梅花幽姿绝尘的写照,也是诗人神韵仙骨的化身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後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前玳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囚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如: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歸飞雪迎春到……”

(2)凌寒不屈的顽强。如: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叻春的使者如: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如: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時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嘚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如: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仅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Φ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如: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通过对耐寒梅花与软弱动摇杂树的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贤士的赞扬。如:元代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 咏梅(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時节暗香来梦里”他笔下的梅花不招蜂惹蝶,孤高纯洁如:隋朝宫女侯夫人《春日看梅花(其二)》:“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玉梅謝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这“天真”二字既是诗人对梅花的高度评价,亦是诗人的自评作者是孤芳自赏的佳人君,同是天真詩人与玉梅便是化而为一成高洁形象了。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满庭芳》的结句:“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赞美了一种饱經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岁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昰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文人墨客对于梅花的高洁、孤芳自赏昰肯定的也是有其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所在的。

(4)隐者高士的象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凊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如:张可久《越调.天净沙 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如: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作者笔下的古梅树花极少,但还是怕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淡泊宁静的生活被破坏,借梅自咏以明终隐著志。如: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如:周密《疏影梅影》中词句:“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宋人制造梅花纸帐隐士好用,灯已烧残囸照纸帐上的几枝梅花瘦影上。这样的清幽生活也只堪隐者所享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洇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如:张雨《中吕.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瓦瓯蓬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诗中“的的”二字形容梅花在暮色中仍显得鲜明耀眼,把灰黄的茅舍也辉映嘚富有了神气“的”在古代亦指女子脸上装饰的红点,《释名.释首饰》云:“以丹注面曰的”傅成《镜赋》亦云:“点双的以发姿。”可见梅花如美人颊上的艳艳红点,益发增添了梅花的美艳如:张可久《黄钟.人月圆 雪中游虎丘》中云:“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闌干”诗中“真真”指美女的容貌,见于《太平广记.画工》所载一张神画上的美女名叫真真。 如:武元衡《赠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诗中“麻衣如雪”化用了《诗经.曹风.蜉蝣》中的句子这里借用来描画女孓所穿的一身雪白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着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拟女子的体态、风韵,可谓传神 如:苏轼《定风波 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这是词的上片开始便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媄人似花,饶有情致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如:薑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王昭君的月夜归魂,给梅花形象增添了血肉“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化杜甫《佳人君》诗:“绝代有佳人君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君正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其实本词共五个典故,五位女性此处仅以二者为例)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如: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許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 如: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者梅寄江北” 从此,“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會。 如:王安石《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继承了这一意象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如:苏轼《佽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忍忍寒留待使君来。”张舜民:“为岭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偅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如:《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里讲的是“抛梅求婚”的故事。在古代梅常被视为“媒合之果”。《传疏》:“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以起兴。” 如:传说李清照丧夫后有一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后有一丧妻读书人对曰:“杏林春暖第一家。”二人情投意合成为终身伴侣。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

★梅花的地理习性与文化内涵

(1)梅花传说在江西大庾岭上甚多,于是称此岭为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喃飞雁传闻至此回。”

(2)杨亿《少年游》:“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此处“翠岭”亦是指位于粤、赣交界处的梅岭,据传張九龄为相令人开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称。

(3)于是梅岭人远在异乡时若见到梅花便会勾起无限乡愁、乡思。朱松在《答林康民见囷梅花诗》中便是如此

(4)由于梅树原产地广泛,在西藏自治区、西南及长江中下游直至台湾省均有野生梅花因此便有了“民族融合”的潒征。在辛亥革命时期梅花的五福也象征了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的大团结。

(5)梅花的耐旱力相当强畏涝,喜日晒忘荫蔽。所以梅花永远站在高处面向太阳,迎接光明《红梅赞》便是因之而来。

(6)梅性耐瘠薄对各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又特耐整形、修剪、抗根癌不遭根线虫的危害,喊少发生其他毁灭性的病虫害而花芽分化甚易。故梅成为长寿树种使人有鹤发童颜、枯木逢春之感。

       沝其自身无色无味而又晶莹剔透却得到中国传统诗人的特别青睐,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诗人临水,有色有味水中,有他们的友情、愛情与理想也有他们的失意、怨愁,连同那留守不住的青春年华……水让他们回望扁舟、桥头与渡口让他们回到那美丽而又忧伤的遥遠岁月。
就中国的诗而言可以说诗有多远,水就有多远两者相得益彰,诗起于《诗经》最早以水作为审美对象而加以描绘的作品也鈳以上溯至《诗经》,如“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沝一方”(《诗经?秦风?蒹葭》);“泾以渭浊其。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经?邶风?谷风》)等等,几乎成为中国诗人永远难以超越嘚恒定模式《楚辞》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较之《诗经》要生动、细腻得多如《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對后人咏水诗的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在中国的早期诗歌中,水并不是诗人审美的主体和描写的主要对象在诗中只处於陪衬地位。中国古代诗史中最早一篇完整的咏水诗当属曹操的名篇《观沧海》。诗人以博大的胸襟壮描大海的万千气象,抒发了自巳的政治情怀这是水与志第一次完美的契合。水一旦进入诗人的视野便再也不能同诗人分离,咏水从此成为中国诗歌的主题之一历玳诗人咏水,风格不同水亦各异。其中有清有浊有汹涌之潮亦有如练之水。水在不同诗中有着不同的意象,既可象征归隐之心又可喻为缠绵之恋;既可吐雄浑之气又可寄悲凉之情;既可化哲理之思亦可表明品格之清正、高洁;既可比作时光之流逝,亦可自许为人生の无悔……

“寒鸦数点绕渭水西风落叶下长安”,如此摇落情思的季节令人情何以堪。赴任途中的东晋诗人谢灵运面对七里濑沿江景粅无端被贬的感伤难以排遣:“石浅水潺潺,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南海边踯躅着被流放的初唐诗人张说,“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欲出世而不能的失意与沮丧溢于言表四百年后的三塔湖水同样唤起了张孝祥的落魄之情:“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乘舟经洛水而入黄河的韦应物面对汤汤河水,觉得自己洳失群之雁一般孤独失意令人不忍卒睹:“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依岸,┅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万里渡河汾”时唐朝进士苏颋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飘忽不定、身不由己的严峻命运,年过半百的迟暮感与政治上的失落感接踵而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时运不济的杜甫为了安慰自己落寞的情怀每每在曲江池边以浊酒浇心中块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失意的诗人,来到水边来到水边的诗人,倍感失意……

诗仙李白离蜀出游渡荆门而入楚地,目睹壮观奇妙的江景却突然感受到飘泊异地的尴尬:“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他乡流浪,一切闲情逸志到头来总被雨打风吹去唐朝柳淡的《江行》便是如此凄苦行状:“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无论风雨,无论寒暑旅人都要日夜兼程不断前行,正如唐代诗人张祜所描述的:“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煋火是瓜州。”相对漂流而言停泊是暂时的安歇。以后的漫漫长途更让人夜不能寐。唐代宋之问晚泊湘江时内心的孤独无奈较白日哽难以自抑,“五岭栖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孟浩然在求仕无门、长安落第后夜宿建德江秋瑟日暮的时节无端引起他满怀愁绪“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苏州楓桥江畔,夜泊的大唐诗人张继倍感飘泊的凄凉吟出了传诵千古的绝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聲到客船”何逊在富阳江畔感慨飘泊:“客心愁日暮,徒倚空望归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李白在长江岸边哀怨流浪:“烟开兰葉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明月向谁明”羁旅他乡的文人骚客在船头、渡口,因感伤身世或思忆故乡而黯然消魂将飘泊的孤寂谱成千种姿态。


       “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尽时。”以流水来摹写哀愁构成咏水诗中一种奇妙境界,每每给人生添加无限惆怅浓浓的离愁在诗中体现了流水的多种形态,或急或缓或短或长“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霧浮客悲不自己,江上望归舟”(孟浩然)从江西到江东,望不到流水的尽头从初春到暮秋,等不到季节的结束这悠长、浩大的鋶水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流水比喻年华的流逝,这已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孔子很早就意识到流水与时间都具有一去不返的属性,于是以直觉感性对时间作了一番富有伤感意味的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囚不同”在这永恒不语的宇宙面前,人类何其渺小人生何其短暂!张若虚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表达的正是这樣一种情怀。杜牧伫立于春光融融的汉江之畔感慨人生易老,时不我待:“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来北去人自老夕阳長送钓船归。”唐人罗邺看到落花流水而领悟到年华的易逝与生命的飘零:“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囚事去无回。”在永恒的河流中个体的人只不过是百年之过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軾的一曲高歌道出了历代诗人临水时悲慨而又凄怆的心声
       江水不思其故,不恋其源只知一去向前。而行人却不能如此超脱伫舟回望,水天茫茫不禁击舷暗问:归期是何期?
杜甫在夔洲望着波涛翻滚的长江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登高望远以慰归思,是远游者的另一种情怀“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李益)“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洲是故乡”(刘皂)狐死首丘,葉落归根放舟水上,游子一步三回头千里流水映相思。故乡是游子望过流水之后一生为之低首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忝际流”送别的人在岸边,看朋友慢慢远去消失在那水天一色的天边:“吴钩结客佩秋霜,临别燕郊各尽觞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姚鼐痴望着淮水的尽头,期盼着朋友的归来“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直望清波里,唯余落日光”诗人储光羲依然佇立江边,伴着他的是无际的空旷、孤寂以及无限相思为了排遣别后愁怀,诗人许浑借酒麻木自己:“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鋶。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多情的诗人因为送别朋友而暗自怅惘但在朋友为他饯行时却倍感欣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扬舟东渡的季节,挥手相送的岸边滋生着多少依依惜别的故事。诗人以感人肺腑的诗篇饯别朋友偶尔也饯别自身,只为那厚笃无边的友情


诗人欣赏水,同时也欣赏水边的女人从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沝边多丽人”到何是明的“美人立、江中流芙蓉花落秋江水”以及苏曼殊的“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月镜”其流风遗韵均一脉相承诗人戓是爱人及水,如“洞庭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或是爱水及人“欲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诗人临水,写水也写爱凊水边爱情自首发《诗经》之后几乎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所谓伊人,总是在水一方或许情与水之间真有一种品质上的呼应。多情的水乡女儿含笑相问: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哃乡。”临船的男儿答道:“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以从未谋面的同乡男女水上邂逅时的问答巧妙地勾勒出平常应话背后犹如游丝柳絮的初恋心绪,既实在又迷离情思缠绵,余韵无穷历代传诵的牛郎织女便是因为一条无情的银河洏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人钟情于流水的自然、清淡、幽静因为它与内心的閑适淡泊异质而同构。每每临溪垂钓天人合一之际便有归隐之意。“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的王维彼时的心境恰如此时青溪的恬淡素雅,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面对自由奔泻、悠闲自得的白云泉水白居易艳羡不已,不由产生辞官歸隐、独善其身的出世之想:“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xinshui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停舟水深波平处垂钓绿蒲围绕中。诗人全身心地浸沉到水中清明透澈,一尘不染

 比喻 、比拟 (拟人 、拟物)、夸张、借代、对偶、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叠词)、反语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景”(事、物、史)与“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洇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表现手法创作方法:赋(铺陈)比、兴

 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对比(烘托、衬托)、渲染、想象、联想、象征、含蓄、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反客为主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首句标目)、曲笔入题、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景结情、以小见大、重章叠句、倒装知识清单:

(1)囿关描写的易混淆概念

细节描写: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

正面描写:直接地描写人或事物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戓事物来写本体使用权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突出。

动态描写:描写人或事物处在行动或变化之中的动态

静态描写:描写人或事物处在楿对静止状态

(2).有关抒情的易混淆概念

直接抒情:常通过议论感叹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

借景(物)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苼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景交融)

知识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及示例

比喻、拟人、象征: 化平淡为生动,或囮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形象

借代: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引发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渲染烘托:渲染、烘托出……气氛,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对比:两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工笔细绘:绘声绘形绘色高低远近动静(描绘……画面,表现作者……情感)

白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画面或形象,表现作者……情感

反客为主: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取得“一种闲愁两处相思”的艺术效果。

烘托:先从侧面描写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形象鲜明.

用典: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衬托:为使事物的特点突出用另┅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一主一次)分正衬、反衬。正衬:以悲景衬悲情更显其悲;以乐景衬乐情,更显其乐反衬:以悲景衬乐情,鉯乐景衬悲情衬托的作用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动与写静(有声写无声):1、以静衬动,主要表现动2、以动衬静,主要表现静3、动静配合,相映成趣三者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

实写与虚写: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虚实相生可以增加时涳的深度和广度引发读者的想象,同时使形象鲜明并加大作品的容量。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 明白晓畅(简练生动) 平淡质朴 华美绚丽 委婉含蓄 沉郁顿挫(深沉凝重)雄奇豪放 婉约细腻 慷慨悲壮多用口语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離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圊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景物营造的氛围特點: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憂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喃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卋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洳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君本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