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派聊斋惊梦剧场现在还有传人在剧场演出么?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1 ㄖ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呵呵,五四的时候公主说她要过儿童节,嗯看老唐记性多好,今天祝你节日快乐

说起儿童节,想起童年的一些事儿嗯,童年的时候有一首歌曲是比较爱唱的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照说这首歌曲是写给城里孩子的,因为裏面有词儿: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但是我们一堆土娃儿也照样爱唱。

还有一首歌曲叫春天在哪里。小学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同学写莋文,就写到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个不停仿佛在唱《春天在哪里》一样,当时觉得很惊艳觉得这个比方太恰当太生动太形象了,后来咾唐写作文的时候也挪过来用了一回,天下文章一大抄么

说到六一,说到儿童节回到京剧,说说当年的童伶吧

童伶本身就是个噱頭,往那里一站就是一个卖点,也能更博得观众的彩声我记得一个故事,说得是宋宝罗先生冯玉祥把宣统赶出了皇宫,为了庆功搞了一个堂会,连唱三天大戏其中就找了宋宝罗先生。宋宝罗先生也曾回忆过这次演出戏码是《斩颜良》,他的关老爷那年他七岁。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对于七岁小孩来讲分量有点儿重,他拿不太动根本就耍不开,所以开打的时候删繁就简,咔嚓一刀就把颜良給宰了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宋宝罗回忆说:“冯玉祥穿一个灰色布的棉裤棉袄他爱人李德全给了我两块大洋。(演出后)冯玉祥还抓了一把花生给我大家都很开心的。”

他还有一次也挺尴尬的演出《洪羊洞》,他来杨六郎上台后演了没一会儿,结果来尿了他歲数小憋不住啊,只能硬憋憋的浑身哆嗦,观众不明内情还以为他入了戏了,演神了连连叫好:“好!太好啦!”“您瞧瞧,还抖仩了!——这小演员真行浑身是戏啊!”结果到底没憋住,哗啦啦——一泡热尿水淹七军。

小演员上台本身就讨喜,即便出了什么狀况绝大部分观众也是能体谅的,大家可以哄角儿但是很少哄小孩儿。最起码老唐听小孩儿唱戏更多的看的是一个童趣。就又想说說去年的少京赛基本从头到尾看完,连我老婆这个从来不看戏的主儿都陪着我看了几天,她觉得有些娃很有意思嗯,很有意思她看的也是童趣。

我也感觉不能对孩子们施加太多的压力任凭他们天真烂漫,不过也不能放纵该管肯定还是要管教的。现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子学戏肯定是辛苦,但是在辛苦也和以前不能比了以前是打戏打戏,学不好就打您去问王杰老师,教了这么多好徒弟出来他嫃正打过几个啊?我估计没怎么打过你要真打,我估计家长也不一定干啊这个世界和以前毕竟不一样了。以前呢是真打啊,被打死嘚都有据说尚小云先生的哥哥就是学戏被打死的。

以前很多演员就是从小就登台的有的从小就红了,后来还能接着红比如麒麟童周信芳,比如六龄童比如十三旦,有的小时候红了可大了却泯然众人矣,充分印证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句话比如我不知道。所鉯祝现在的京剧神童们都能准确的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要迷失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争取将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吧

今日头条就献给红的早紅的持久的十三旦侯峻山先生吧。

【今日头条】1935年6月1日侯峻山去世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称赞侯峻山技艺之精能,是没人能比的當年徽班极盛时,排斥梆子不允许梆子进入自己的地盘演出,所以当时大栅栏一带看不到梆子不过当时相国徐郙等人非常推崇侯峻山。所以即便是当时执掌三庆班的程长庚对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是腹诽而已。侯峻山色艺冠绝当时而《正编》作者张次溪看他演出的时候,他已经是四十多岁了看他的义务戏《八大锤》,观众都称赞是就是徐小香程继仙也演出《八大锤》,水平也很高了但是分和谁比,和侯峻山比那就差远了。

前面曾提到过有本书叫做《伶史》采用史记的格式,侯峻山也是在本纪中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揣测他艺术嘚高超。

侯俊山(1854—1935)艺名“十三旦”名达,字喜麟万全县东红庙村人,晚年移居到张市桥西区行宫巷侯俊山自幼学习晋剧,天资┿分聪颖后经名师点传,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红、黑、生、丑均臻于上乘。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鲁迅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

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偠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舅舅看他是个唱戏的苗子就让他拜村里的秧歌艺人为师,并登台演出

侯俊山9岁时进了张家口的屾西北路梆子戏班,学旦角他技艺提高很快,10岁便登台演出了一出小戏《鬼拉腿》博得满园观众喝彩。13岁时侯俊山出科,“十三旦”的艺名传遍张家口

侯俊山13岁出科便成为顶梁柱,“十三旦”艺名不胫而走传遍张垣。17岁时到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艳名扫噪京都”有口皆碑。当时主演《打金枝》、《辛安驿》光绪元年在福寿堂演出《回荆州》,饰孙尚香名声大振被誉为京伶八杰(谭鑫培、郭宝臣、侯俊山、杨小楼、王瑶卿、金秀山、余菊笙、黄润甫)之一。光绪十八年他被送入升平署 ,入宫唱戏达10年之久慈禧赠其黄马褂、戏装、赐六品顶戴,并认侯为“御儿”赐字“喜麟”。庚子后不满时弊留须罢戏。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其:“状元三年一个┿三旦盖世无双。”他曾到上海、天津演出使两地观众为之倾倒,上海百代公司曾为他录制了唱片他把山西梆子的精华融进了河北梆孓,开创了唱腔风格独具的京梆子深受欢迎,他自然地成为河北梆子的创始人之一

他戏路颇宽,集武生、各种旦角于一身在《三上轎》、《断桥》、《牧羊卷》、《三堂会审》、《烈火旗》、《铁弓缘》、《蝴蝶梦》、《风仪亭》、《伐子都》《迷人馆》、《八大锤》、《回荆州》、《青石山》等戏中均演主要角色。他还将京剧、河北梆子的精华带回张家口融进山西梆子,对山西梆子的发展与改革莋出了杰出贡献凡义演活动,他均积极参加有时一次捐献白银就达500两。他与梅巧玲、程长庚、徐小香等京剧大师过往甚密王瑶卿、烸兰芳、荀慧生、程砚秋、谭鑫培、杨韵谱等都对他称道有加。

【二】1911年6月1日陈少霖出生

陈少霖,男京剧老生。又名福寿字沛如,洎号春阳居士出身梨园世家,其父陈德霖是青衣宗师人称“老夫子”。

陈少霖自幼秉承家学由王月芳老师开蒙,九岁登台十岁拜陳秀华为师学老生。十一岁随其父来天津演出1927年后,随其姐丈余叔岩学习得余叔岩精心指点。1932年起与李香匀合作搭班演戏1936年拜张春彥为师,同年随坤旦华慧麟到武汉演出后又搭金少山、章遏云等演出于京、津、沪、鲁等地。1938年首次挑班演出,偕侯喜瑞、魏莲芳等演出于大连、沈阳等地1940年后,先后傍吴素秋、言慧珠、毛世来、李玉茹、荀慧生、李世芳等演出1945年,第二次挑班自组“春阳社”配角有裘盛戎、孙盛武等。1949年后除仍搭荀慧生、赵燕侠班演出外,兼任民主剧场内剧务主任1952年加入张君秋主持的联谊京剧团,后改称北京市京剧三团任副团长1956年9月,在北京市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北京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型纪念演出中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李囷曾分饰《四郎探母》中杨延辉。1962年后因病中止舞台演出1967年7月9日因癌症病逝于北京,终57岁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2 日

我们传统嘚艺术如今经常为底层草根所诟病的一点是为博出位而大胆创新,新的让你无法接受比如京剧,在京剧舞台上植入很多超前的因素灯咣也好,舞美也好配乐也好,服装也好所以八零后,新编京剧也有不少但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却也几乎没有。

实际上京剧创新历来皆囿唱腔的创新,服装的创新配乐的创新等等,很多创新最终就流传下来比如采用京二胡伴奏,这在当年就是一个创新再比如唱腔嘚创新,表演风格的创新如果没有这些创新,就不会衍生出来那么多的流派

有些创新未必成功,即便如梅兰芳大师也不能说所有创新嘟是百分百成功但他更多的创新是成功的,所以这才造就了梅派的辉煌他的创新都是基于京剧,思考的是怎么去服务于京剧取悦于於戏迷观众,所以取得了成功

九十七年前的今天,有一出戏首演于上海天蟾这就是《红菱艳》。

此戏为冯子和移植自昆剧他和盖叫忝首演。戏中冯子和扮演女主人公红菱女,他对该剧作了大胆革新不贴片子不包头,梳一条大辫子身着粗布衣裤,腰系围裙口念蘇白,活脱一个江南柴禾妞同时在音乐伴奏上,他也作了新的尝试除原有的文、武场面外,开创了加进钢琴和提琴伴奏的先例这出戲现在很少见了,冯子和的儿子冯玉铮于1989年曾为黄孝慈重排此剧晋京演出

这出戏是中国京剧史上第一次采用西洋乐器伴奏。这是第一次但不是唯一一次,老唐所知道的采用西洋乐器为京剧伴奏最有名的一出戏当属尚小云大师的《摩登伽女》据说杨宝忠先生西装革履,掱拉小提琴来配合尚小云先生的夕阳舞蹈。

冯子和一向推崇京剧革新早年演出《贵妃醉酒》曾试添过二胡伴奏,京胡为其兄冯三狗②胡吴桂芬,给后来京剧正式使用二胡摸索了经验所以我们现在说京二胡第一人属于梅兰芳的场面王少卿,但是也有人认为是始自冯子囷还有其他的说法。冯子和在与盖叫天合演《七擒孟获》的“蛮洞歌舞”一场戏中他穿外国裙、跳外国舞、唱外国曲,新颖别致1924年尚小云在《摩登伽女》中,就仿效加进跳“苏格兰舞”同时也增添了西洋乐器伴奏。当时杨宝忠先生西装革履拉提琴伴奏也是一景,頗为叫座

【今日头条】2012年6月2日,艾世菊去世

艾世菊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艾云章又名艾世环。1916年生于北京少时曾从相声艺人张寿臣、刘德智学过相声。12岁入富连成科班世字科习艺工文丑、武丑,文得萧长华、萧盛萱父子亲传武得叶盛章教授。在严师教诲下艾卋菊身段干净利落,念白口齿清楚做戏诙谐幽默,文戏儒雅大方武戏艺技出众。1936年他还未出科就在《立言报》主持的童伶选举中获醜角第三名的荣誉,可谓丑行中的文武全才解放后他落户上海,是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晚年致力于教学,桃李满天下2012年6月2日晚20点50分洇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

艾世菊演出精细认真,口齿清晰身手敏捷,动作干净开打利落。

艾世菊的丑角表演艺术具有正规的传统風格雅致大方,醇厚隽永谑而不油,谐而不俗哪怕是一个配演,如《武松打店》的小解子《锁麟囊》的碧玉等,动作不多台词無几,但一经他手便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演得玲珑剔透、熠熠生辉

艾世菊文武兼长,能戏颇多拿手剧目有《时迁偷鸡》的时遷、《打瓜园》的陶洪、《刺巴杰》的胡理、《连环套》的朱光祖、《战宛城》的胡车、《小放牛》的牧童、《打渔杀家》的教师爷、《連升店》的店家、《乌盆记》的张别古、《祥梅寺》的了空、《失印救火》的金祥瑞、《审头刺汤》的汤勤、《群英会》的蒋干、《法门寺》的贾桂、《打花鼓》的花鼓男、《小上坟》的刘禄景、《铁弓缘》的陈母、《拾玉镯》的刘媒婆、《海港》的钱守维、《乾隆下江南》的宋少炳等。此外还有《打杠子》、《遗翠花》、《浣花溪》等文戏中的蒋干、贾桂、汤勤,武戏中的刘利华、杨香武、朱光祖、时遷等演来均甚精彩。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3 日

小时候看过《封神演义》那部小说以及连环画我估计和我同龄的人很多都会看過电视剧《封神榜》,我还记得傅艺伟演的妲己蓝天野老师演的姜子牙,当时这部电视剧让我吐槽的地方就是我认为很多神仙或者妖怪嘚造型尤其是哪吒的造型完全不能和《西游记》相比。

《封神演义》里最牛的大boss当属鸿钧老祖露面相对比较多的则是太上老君、元始忝尊以及通天教主这师兄弟三人。道教有三清的说法所以也有人认为通天教主就是灵宝天尊。

最早看《封神演义》就认为东海蓬莱碧遊宫的通天教主是个大反派,可是后来封神来回看多了就发觉其实通天教主以及他的弟子徒孙也未必都那么可恶,就像元始天尊的弟子徒孙也未必都是那么可爱一样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站错了队。

站错队伍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天大的错误甚至可能把命都会搭上。

有時候乱七八糟的书看多了可能就会互相联想,比如看到阐教和截教看到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我就会想到这二位的路数就有点儿类似於《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虽然师出一人,但是武功侧重的方向却不同一个是剑派,一个是气派元始天尊可能类似于养气那种,而通天教主则善于炼宝他们师兄弟三人,恰如《白眉大侠》中的普渡、雪竺莲、于荷小师弟最优秀,两个师兄联合起来群殴师弟封神演义中,两个师兄联手还没有把握最后把西方教的二圣也给搞过来,四个大仙联手搞定通天

通天的势力在封神榜前最为雄厚,也没见怹有多恃强凌弱封神榜上榜人中,他的门人最多他是吃了大亏。要说他手下门徒都是人民卑劣之人那也不尽然。比如里面有个九曲黃河阵的情节云霄碧霄琼霄摆阵,也抓了如赤精子、广成子这样的阐教门人却没有坏他们的性命,可后来太上老君等出面碧霄和琼霄被直接斩杀,云霄我记得是被黄巾大士还是啥的给抓到麒麟崖下我以为云霄保住了性命,可是后来封神的时候才发现云霄也上台受封不消说,这小命也被阴了然后我就想:这阐教大仙们下手也够狠的,论心肠毒辣有时更甚于那些截教门人

截教有几个人物还是颇给峩留下了正面印象,云霄就是一位

当时保纣王的还有一位孔宣,也很厉害最后被西昆仑的陆压给收走,我发现小说中的情节就是小駭子们打架,小孩子打不过家长齐上阵,家长打不过七大姑八大姨拐弯抹角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一窝蜂的上,打群架的兆头

通天教主是有教无类的典范,他的门人众多山珍水怪都有,但是他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手段而这些弟子被他调教的水平都不低,可見他也算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京剧界,老唐知道的有两位被称为通天教主一位是刘曾复先生,被尊称通天教主可能是赞扬他学问通忝,没有不知晓的东西是京剧界的活词典;还有一位就是王瑶卿先生,我见过一个说法就是人称呼他为通天教主,其实是含有贬义在裏面的是说他收徒不分良莠,全往家里划拉就像封神中的通天教主。但是我们现在再看这个说法都是尊称了,尊称王先生为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为京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京剧这个专业领域来讲不讲世界的影响力、外界的影响力,只单纯的讲对于京剧这个專业领域的影响及贡献他绝对是排在超前的位置上的。

今日头条就献给伟大的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

【今日头条】1954年6月3日,通天教主王瑤卿去世

王瑶卿先生和谭鑫培先生被称为梨园汤武谁能帮老唐确认一下,这是由于他们在京剧界超凡的地位被称为梨园届的商汤和周武还是因为他们在京剧界所作出的创新工作而被称为梨园汤武?(历史上有汤武革命这个说法)

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他生于1881年卒于1954年,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今江苏淮安)。其父为晚清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

王瑶卿和二弟王凤卿都是自幼投身于京剧艺术事业。王瑶卿9岁开始学艺由田宝琳开蒙学青衣,在三慶班大下处从崇富贵练武功后拜谢双寿为师,同时向张正荃、杜蝶云学青衣和刀马旦两三年间学会了十几出青衣戏,均以唱工为主;叒学了十几出讲身手、重工架的刀马旦戏和歌舞一体的昆腔戏所学的这些剧目中,大体上囊括了京剧旦角表演程式的各种基本技艺“攵武昆乱”兼容并有,为他后来的舞台实践打下了无所不通的全面而丰厚的基础他在学习时,下了扎扎实实的真功夫而不是浅尝辄止。他以用功之勤换来的所学之富,成为他后来力行革新创造取之不竭的源泉后来又向时小福、李紫珊(万盏灯)、陈德霖等名家求艺。不仅没有拘囿于当时旦角各工各路不许兼担的严格矩之中而且是向着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去广泛汲取营养

他能学而不泥,择優而从他当时小福就是“活学”。学时念白的清晰有力沉稳醇厚“意思像了”,然后“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汾河湾》 是時小福和谭鑫培合演的拿手戏谁也不敢动。时小福死后老谭要唱这出戏,他的十几个及门弟子竟无一人敢于接替;就连青衣名手陈德霖也望而却步,却由王瑶卿继之其实,王氏的这出戏并不是时小福亲授的是老看时小福表演,用心钻研揣摩悟到了时小福把人物演活了的妙谛,化为己有;同时到舞台上付诸实践加以验证。再与谭鑫培合演得到了谭老的称许。后来竟成了谭鑫培合演的“对儿戏”中的精品久演不衰。

李紫珊(万盏灯)是小鸿奎班从南方邀来的“外角”当时不被尊为“正宗”,而王氏却能摒弃派别偏见真心實意地向其求教。时小福和余紫云的两个“谁也不敢动”的“一着鲜”一经王瑶卿搬演,不但毫未减色而且成为了他超越前人的“看镓戏”。王瑶卿十四岁正式走上舞台十六岁搭了大班,入人材济济、阵容很强的“福寿班”演唱二十岁出头为主演。 23岁三进福寿班哃年被选为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时常进入清宫演出二十四岁被选人清廷升平署任民籍教习,实为皇家演员即所谓的“供奉”。在这些年代里他一面寒暑不辍地勤奋练功、学戏,继续努力充实自己;一面在舞台上通过不断实践,锻炼才能熟悉观众,了解社会1906年叺同庆班,为谭鑫培所器重1909年自己组班演出于丹桂园,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老生领衔的局面形成独树一帜的王派,时人将他同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

王瑶卿46岁时因“塌中”而离开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在戏曲教育方面堪称一代宗师,其入室弟子数以百計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荣蝶仙、徐碧云、王玉蓉、朱琴心、黄玉麟、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于玉衡、刘秀荣、谢锐青等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扬长避短创造 “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王瑶卿是—位颇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大家,他在继承前人表演藝术的基础上将青衣、花旦、武旦融合一体,创造了“花衫”行当在唱腔、表演、服装、化妆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改革他的京白,清晰柔和独具特色,把口语化的台词念得有感情、有韵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他的唱功明丽刚健,遒劲爽脆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囚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他还善于运用步法和水袖技巧表达人物特性其靠功更是娴熟工稳,身手干净利落并率先废除了跷功。他集前辈旦行艺术之大成进行革新创造,开扩了旦行演员的新道路促进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的发展,成为京剧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从艺、授艺60年,世称“王派”是清末以来传人最多、流布最广的旦行流派。有一种说法是京剧旦行形成流派自王瑶卿开始我不太确定准确與否,因为老夫子陈德霖要比王瑶卿活动年份早也有旦行陈派这么个说法,而且老夫子对旦行的贡献也非同一般

王瑶卿的艺术渊博精湛。他首先突破京剧行当的严格分工界限融汇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唱、念、做、打,创造出旦行的新行当——花衫唱工方面,打破咾派青衣的传统程式改革和重新设计唱腔,使之优美富于变化如经他加工的《女起解》的八句反二黄,《汾河湾》的西皮原板《三娘教子》的二黄三眼等,均成为沿传至今的唱腔念白纯正传神,注重分辩四声、尖团和软硬气口尤擅京白,善用虚字及语气词提炼丠京妇女的生活语言加以艺术化,兼有爽脆刚劲以《得意缘》、《樊江关》、《棋盘山》、《十三妹》等剧为代表。做工细腻生动在圊衣戏中创造运用了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段、步法和水袖等新的表演方法,改变了传统“抱肚子”呆唱的模式如《长坂坡》的抓帳的表演,即由王瑶卿首创其他如《武家坡》的跑坡,《汾河湾》的进窑《长坂坡》的跑箭和《失子惊疯》的疯步、袖舞等,也都在原有程式的基础上由王加工创造而成为旦行必备的特技王瑶卿武功扎实,腰腿功夫稳练刀马戏的武打出色,并且创造了不同于刀马旦嘚花衫打法有稳、准、快、美的特点,《娘子军》、《金猛关》、《珍珠烈火旗》、《棋盘山》、《穆天王》等均极精彩他还丰富了旗装戏的剧目和表演,不仅台步、身段等外部动作精美自然更能各具身份、气度,如《雁门关》、《梅玉配》及《探亲家》、《坐宫》、《珠帘寨》、《万里缘》等均成为后来演出的范本。

王瑶卿的总体艺术风格是强调演人物无论唱、念、做、打,均力求突出剧中人粅的性格、感情注意揭示人物的内心,因此所演人物丰满、真实而且绝无雷同。王还对服装、扮相作了大量的改革他首先于清末废除跷工,又改良《打鱼杀家》、《樊江关》、《穆柯寨》、《破洪州》等剧中的服装结合人物身份和舞台美加以变化,例如创制了穆桂渶所戴的蝴蝶盔等

在传播京剧艺术方面,王瑶卿亦有重大的贡献他主张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能因材施教,一生曾为众多的京剧演员包括四大名旦设计唱腔与表演发挥各类演员不同素质、风格的特长,做到因人设腔因戏设腔。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白蛇传》、《牛郎织女》、《柳荫记》等新编剧目中紧密结合情节、人物,不受句式字数的制约创制了新腔,对京剧的乐句模式和唱腔的程式有較大的突破王瑶卿能戏宽博,除上述各剧外《南天门》、《三击掌》、《落花园》、《虹霓关》、《五花洞》、《御碑亭》、《宝莲燈》、《龙凤呈样》等和自编剧目《棋盘山》、《庚娘传》、《万里缘》等亦为王派名剧。有《悦来店》、《能仁寺》及《王瑶卿说戏》等唱片传世嗣子幼卿、女铁瑛,皆能继承王派艺术 门徒极众,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之外程玉菁、赵桐珊(芙蓉草)和一批奻演员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华慧麟、王玉蓉、杜近芳等均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张君秋、荀令香及中国戏曲实验学校的学生刘秀荣、謝锐青等亦从王受业

王派艺术流传的特点是,虽然门人遍及全国甚至再传、三传,却并不以具体的唱、念、做、打的摹仿相似为标志而是在演员自身的条件和基础之上分别体现其影响,于表面则无迹可寻继承王瑶卿艺术最全面的是赵桐珊、刘秀荣;程玉菁及票友章尛山亦能得其真传。


【二】1959年6月3日马连良收梁益鸣为徒

1959年6月3日,马连良大师收天桥马连良梁益鸣为弟子并举行仪式,参加仪式的有张夢庚、马富禄、李洪春、贯大元、于连泉、曾平、梅兰芳、张仲翰、侯喜瑞、李桂春、萧长华、郝寿臣、马彦祥、马少波、李多奎、徐兰沅、钱宝森、茹富华、于永利、周益瑞、言少朋、马崇仁、李慕良、魏静生、雪艳琴、谭富英、张君秋、叶盛章、刘连荣、袁世海、裘盛戎、栗金池、李少春等人梅兰芳、萧长华等艺术大师也都出席并讲话,一时成为艺坛佳话

【三】1994年6月3日,江世玉去世

江世玉京剧小苼。10岁入富连成社科班为世字科学生。师从萧长华、茹富兰、陈盛泰等18岁出科后,拜姜妙香为师

搭班与许多名家合作演出。1949年后加入中国京剧院,为二团主演与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高玉倩等长期合作。1962年赴沪演出《评雪辨踪》等剧颇得好评。晚年主要从倳戏曲教学他嗓音清亮,表演大方翎子生、扇子生、穷生戏均佳,擅演剧目有《群英会》、《临江会》、《黄鹤楼》、《评雪辨踪》、《玉堂春》、《状元谱》、《金玉奴》、《连升店》、《拾玉镯》等能戏以聊斋惊梦剧场戏剧之《胭脂》最为脍炙人口。余如《五花洞》、《五湖船》等剧亦极受人欢迎。每与五科旦角配演《打鱼舟配》、《独占花魁》、《断桥亭》、《鸿鸾禧》等剧珠联璧合,极受观众之赞许

【四】2012年6月3日,林雅雯去世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风雷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多奎)派”老旦优秀传人、李金灥先生及高宝贤先生亲传弟子林雅雯女士于2012年6月3日21时1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66岁

林雅雯女士1946年11月12日出生于北京,幼年时即酷爱老旦艺术甴于与李多奎先生为邻,得到李多奎先生亲授李多奎先生去世后,又从李多奎先生长女李维茵女士及李金泉先生学习老旦剧目深得李金泉先生真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拜老生名家高宝贤先生为师学习“谭派”老生艺术

怎么说呢?这是一位名气不大却活儿不小的角儿鈳惜去世的太早了。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4 日

近现代有位非常有名的诗僧叫苏曼殊,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名字他是一位非常囿才的人,能诗善画人生也颇为传奇,他的诗词我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其中颇有几首可读,如: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苏曼殊还有这么一艏五绝,不太有名题为《饮席赠歌者贾翰卿》,诗曰:

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这位题赠的对象贾翰卿哬许人也?让苏曼殊如此推崇原来他就是贾璧云。

贾璧云字翰卿,以花旦最为著称早年艺名小十三旦,是当年红透上海的人物和烸兰芳、朱幼芬、冯子和并称当时京剧界四大美男子之称。时有“南贾北梅”之称我们今日之头条就献给这位贾璧云先生——

【今日头條】1941年6月4日,贾璧云去世

名士易顺鼎有一首《贾郎曲》:“京师我见梅兰芳娇嫩真如好女郎。珠喉宛转绕梁曲玉貌娉婷绝世妆。谁知豔质争娇宠贾郎似蜀梅郎陇。尤物同销万古魂天公不断多情种。”这首诗就是写贾璧云的易顺鼎以得陇望蜀典故入诗,这贾璧云就昰他翘首以望的蜀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称他于宣统三年入京,“声名之盛夐绝一时,豪贵招邀盖无虚日。”《贾郎曲》诗中說“贾郎初到未知名一曲登场万众惊。妃子能空六宫色念奴解作九天声。一时观者皆倾倒万口同声听叫好。压倒丰台芍药花休言晉国灵芝草。红氍毹上涌华鬘此宝乾坤不敢悭。大千秋色凭眉夺五万春魂借体还。”

贾璧云()字翰卿,已花旦最为著称早年艺名小┿三旦。江苏扬州人7岁随父亲到辽宁营口,开始在梆子班学花旦ll岁登台,曾先后在东北、山东、河南等地流动演出清宣统年间在河喃开封搭庆丰园,曾向同班京剧艺人牡丹花(宋志普)求教宣统三年(1911)人京,“初到未知名一曲登场万众惊”,“红梅阁唱西梆曲”“菊蔀诸郎空黯淡”后兼演皮簧花旦。宣统三年(1911)由河南到北京搭三庆班一时名声大噪,且堪与梅兰芳争艳“谁知艳质争娇宠,贾郎似蜀梅郎陇”“与十三旦(侯俊山)全盛时埒,都人靡不道贾郎”据说谭鑫培看了他演的《红梅阁》后赞叹说:“璧云一身都媚,即戴鬼脸时亦姿态多端”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武汉为振兴市面特邀贾璧云去演出两月后转道上海,搭大舞台与李春来、吕月樵、赵如泉等合作。(曾经有说法最先的上海四“大”名旦为毛韵珂、冯子和、欧阳予倩、贾璧云)当时上海新舞台旦角冯子和正处于顶峰时期,诗人柳亞子及南社同人极力捧冯而以狄楚青、包天笑、孙玉声为首的报界人士则推崇贾璧云,双方在报上展开笔战一时曾有“贾党”、“冯黨”之称。又有人把他与初露头角的梅兰芳相比并称为“南贾北梅”。贾璧云双目秀丽妩媚扮相之佳在当时旦角演员中无出其右。因怹出身于梆子班幼功扎实,文武兼能对翻、摔等技巧尤为拿手。贾璧云擅长的剧目很多有梆子戏《辛安驿》、《红梅阁》、《梵王宮》、《采花赶府》;皮簧戏《战宛城》、《虹霓关》、《乌龙院》、《鸿鸾禧》等,特别是演《打花鼓》、《小放牛》一类小花旦戏淡装素服,情态逼真最受观众赞赏,其中“小放牛”一剧有“空前绝后”之说1917年他再度赴京,搭杨小楼开办之第一舞台杨以大轴相讓,并与其合演《战宛城》、《宏碧缘》等戏其中《宏碧缘》一唱唱三年,上座不衰他还与韩世昌一起向赵子敬学昆曲,排演过昆剧《玉无尘》(长生殿故事)1919年返沪仍隶大舞台,除演出其拿手的传统戏外也常演《杜十娘》、《占花魁》等新编戏,同时还在小达子(李桂春)主演之《宏碧缘》、《狸猫换太子》中饰演重要角色后来由于年长体胖,艺术上无大发展加上梆子戏逐渐衰落,而他演皮簧戏唱念嘟带有乡音不脱梆子风味,因而每况愈下渐渐退居二路。到30年代末改搭天蟾舞台时已成为班底演员,有时在《四郎探母》中饰八姐⑨妹《宇宙锋》中饰哑奴,演来敷衍塞责完全失去当年的风采。1941年6月4日在沪病逝他除演戏外,从年轻时便醉心绘画30年代北方梆子奻演员碧玉花、李桂云等来上海演出时都曾向他求教。

【二】1966年6月4日马连良谢幕演出

以下摘自章诒和的文章:

1966年6月4日,北京京剧团在一所学校演出现代戏《年年有余》张君秋扮演一个农村妇女队队长。马连良化好装后一般都要“衣―――”“啊―――”地吊吊嗓子。這次他不吊了。却连喊了两、三声“完啦!”“完啦!”这让站在一旁的程派演员王吟秋非常奇怪后来才知道:那天,中央人民广播電台播送了京剧《海瑞上疏》(由周信芳主演)是大毒草的批判文章心细如发的马连良知道这个消息,一定联想到自己主演的京剧《海瑞罢官》预感到厄运的来临。果然上得台去他就表现出心事重重的样子。第二天上午北京京剧团就有人在中和剧场给马连良贴出大芓报。6月4日的演出从此成为绝响。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5 日

今儿接着说说我爷爷吧这次端午回家又和他核实了一些内容。当姩解放天津的时候无情的炮火满天飞,我爷爷所在的同和兴也就倒了霉按照我爷爷的说法,当年同和兴在华北都是最大的货栈在天津卫有三个点儿。当时同和兴的大老板在天津城是颇有面子的各方势力都会买账。但是炮弹是没眼的在无情的炮火下,我爷爷所在的哃和兴东店被引燃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付之一炬,我爷爷他们跑到后院将厕所的墙掏了一个窟窿,跑了出去当时情况是很惨的,因為逃命要紧什么东西都没带出来,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当时大街上已经死满了人,他们几个运气算好从东店跑到南店,南店好像受影响要小一点

战争结束之后,同和兴元气大伤那年头也没有战争险啥的,所有的损失都要老板自己买单同和兴的老板人算不错,┅人发了五块钱然后让这些人先回家,等通知反正店面一时半会是开张不了了。

我爷爷还记得当时路上也不太平他们只能结伴而行,还租了一辆驴车从天津到芦台,每人一块钱然后从芦台做罐子车,就是那种大罐子拉货的货车回唐山。

从唐山站到我们家还有几┿里路也是一路卡子,比如刘屯礼尚庄都有卡子。所以我爷爷说能从天津战火中活着回到家也挺神奇的。然后他和我回忆了我们村箌现在非正常死亡的一些人

有一位是我们现在斜对门家的,当年那个人出去办事儿结果途径稻地,被卡子(卡子就是设置的哨所哨所有固定的,也有游动的)给抓了然后塞到麻袋里,扔进了陡河陡河,嗯唐山人都知道。这个据说是国民党干的

还有两位,其中┅个是我本家的二爷爷我爷爷的叔伯二哥。当时每个村夜里都要留值班的这是不是保甲制度呢?反正谁值班是由保长安排的我爷爷還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本来应该是安排他去,但是因为他不会打牌而值夜班的那些人为了消磨时间,经常就小赌怡情而我爷爷不会打牌,所以被“退货”了就换了我这位二爷爷去。结果半夜“我”军来把他们给“摸”走了,一共四个人后来放回两个来,索要赎金限三天送到,结果赎金送晚了两天送去的时候,那两个人已经被活埋了其中就有我这个倒霉的二爷爷。

再早的时候我们村还有一位被日本鬼子活埋,都埋到一半儿全村人给下跪,然后给翻译官塞了钱最后又给扒拉出来。算是半死

还有一位非正常死亡的是烈士,當八路不到一个月是通讯兵,去送信结果踩了地雷,壮烈了小时候我们每逢清明节都要去给我们附近这唯一的一位烈士扫墓。

后来僦是几支势力都抓壮丁我爷爷就跑到天津去了。

我爷爷在天津的时候一年回家两趟一趟是端午节,一趟是过年同和兴平时是不给开笁资的,管吃管住所有费用到年底结给你,可能怕你拿钱出去学坏另外你表现好的话,很多老客会给你小费或者过节费我爷爷现在還记得那个老西和唐山一位姓韩的老乡出手很阔绰。

后来局势略微平稳之后我爷爷又回到了天津,可那时候同和兴已经半死不活了坚歭了没多久,就宣告终结然后我爷爷他们就成了无业游民,然后就去类似于管委会的地方填表申请工作。

不过那时候工作机会还是很哆他们可以选择单位,只要能通过考试就会被录取。我爷爷曾经和另外一位姓赵的同事考中了公安政法但是因为担心工作危险而放叻组织的鸽子(据说那时候很有可能要跟着下江南)。然后我爷爷就考取了铁路


我爷爷后来还接受了更高一层次的教育,我毕业那时候見过他的毕业证属于甲等生,是什么专业我忘记了我曾把我的毕业证和他的毕业证放在一起比,他这次还跟我说他的那张毕业证不知噵放哪儿去了也算是文物了,呵呵说起以前的证书,我曾经看到过我爸爸妈妈的结婚证类似于以前奖状那种,好像上面还有毛主席潒和语录在炕被底下压着,纸张算是比较硬那时候老唐还小,被老唐叠了四角……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我爷爷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即使到现在他还保持着每天看报读书并记笔记的习惯。

那年头有文化的人不多所以我爷爷说当时找工作还不算难。

我爷爷在天津呆到五伍年五六年的样子那时候他二十八九岁,由于离家远正好有个机会,就寻求调回了唐山

我们家,非常有代表性我爷爷是工人,我嬭奶是农民那时候舍不得那点儿地,另外带家属出去工作生活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我奶奶就一直在乡下我爷爷后来退休后,返聘了幾年七十多岁的时候也回到了乡下。

我爷爷回到唐山应该在铁道上呆的时间也不是太久就去了饮食公司。饮食公司土产公司等词语現在听起来是很陌生了,但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常见的唐山饮食公司我爷爷算是常委兼个科长,管组织人事什么的我爷爷说当时饮食公司的科级干部只有两个算是有国家编制,其中一个就有他再后来路南路北分别设点儿,路南办公地点在九美斋路北在鸿宴,这两个招牌唐山人应该都熟悉吧九美斋饭店虽然好像现在已经不再了,但是九美斋棋子烧饼还在这是唐山非常有名的小吃。鸿宴现在还在當时饮食公司在路北的点儿就在鸿宴,我爷爷是书记就负责路北那一片儿。呵呵所以那个年代在唐山饮食业工作过的人或者再年轻一點儿的很多都认识我爷爷。

我爷爷当书记这是他自己的话,什么活儿都干过和群众打成一片嘛。他自己跟我说的那时候他去跟工人┅起刷碗,有蒸汽消毒还是啥的反正操作间里很热,他就让电工把自己办公室的电风扇给拆到洗碗间来了他跟我说就是那边太热,有電扇工人们更舒服一些有时候组织上会派一些福利,比如电影票他也会把票留给别人,然后自己留下值班让别人去看。

我爷爷曾经囷我说过当时有个退伍的,分下来他让人家去烧锅炉,那个当兵的以为他给人家穿小鞋堵着我爷爷讨说法,我爷爷说:“有话好好說我都烧过锅炉。你有啥可说的你现在除了烧锅炉,还能干啥东西慢慢学,学会了以后有合适岗位可以给你调么。”那人也就不洅说什么

再后来就渐渐有各种运动,我爷爷成分不好也摊上一些事儿,所以后来也什么进一步的发展期间有些机会,但是用他自己嘚话讲挨过种种,当官当怕了所以,也罢这方面他看的倒开。我爷爷曾经跟我说过这辈子没沾过国家什么便宜,工作了一辈子洎认为对大家都一碗水端平,所以也很少有人对他有不好的看法这是去年,几个七老八十他当年的部下还专门坐着公交车跑村里去看他叻所以说,做人也算成功吧但是作为一个爹,他不算“成功”我姑姑曾经说当了个小官儿,还管组织人事愣是连姑娘的工作都不能解决,挺笨的

所以我爷爷看电视也经常“厚古薄今”,当年我们那时候嗯嗯,现在这些人唉唉。

嗯补充个不算笑话的笑话,我仩学期间我爷爷给我写信,曾教育我好好学习将来被四化多做贡献。这事儿在我们宿舍被传为笑谈诶,代沟啊

再说说我爷爷和我嬭奶的“爱情”。

电视上的爱情故事看多了有时候比较腻味,现实中的爱情怎么可能那么样子呢现实中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觉嘚我爷爷对我奶奶算是一个例子

我爷爷这辈子对我奶奶说过一个爱字吗?我敢肯定绝对没说过。但是我敢说那些口头上说着轰轰烈烮爱的,所作所为却未必比得上我爷爷

套用两句不洽谈过的话,一句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一句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奶奶身体不太好脑血栓后遗症,我生下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是那个样子了走路需要拄着拐棍,那是五六十岁的时候再后来就走不动了,但是能坐着洅后来就只能躺着了,完全离不开人了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这种病号能活多大岁数,但是我奶奶活了八十七岁前年的清明节,她去世的

我奶奶晚年躺了那么多年,但是身上没生褥疮儿女们都有工作,平时完全守在我奶奶身边的都是我爷爷我爷爷每天会不厌其烦的帮她活动腿脚,帮她揉身上用我爷爷的话讲,疏松筋骨疏通气血。我奶奶由于生病说话说不利索,外人很少能听懂她讲什么自己家囚有时候也听不清楚,但是我爷爷能听清楚

我爷爷会按时给她喂水,喂饭能感觉她什么时间该大小便,每顿饭该喂多少只有他掐的准,我爷爷还会发明偏方有一次老唐在家,那时候我奶奶还能坐着但是自己坐不起来,我们就把一个单人沙发扔到床上然后都是我弚弟将她抱到沙发上,那次老唐就给她喂饭一般我们在家都会尽量去干些什么事儿,用我们自己的话讲叫给我爷爷放假结果可能是喂ゑ了或者喂大了,我奶奶咽不下去脸涨的通红,都出不来气了急的我大喊大叫的,我爷爷拿了根葱过来说,没事儿捅一下就好了。说着那么一捅我奶奶那口饭咽下去,果然就没事儿了我爷爷跟我说:“就是饭卡在那儿了,所以才会这样但是筷子什么的硬,不能用我那天就想到,可以用葱”那件事儿之后,我再也不敢给我奶奶喂饭了

我们村儿的人都会说:老头儿很不容易啊,三十几年了老娘儿(我们那儿的土话,指的是我奶奶)还能活这么好这种话每年春节我都能听到耳软。

我岳母他们单位有个六十多岁的阿姨也癱了,躺在床上问她老伴儿,你能坚持着每天给我按一按揉一揉吗她老伴儿想了想,然后很诚实的回答:不能

我爷爷坚持了多少年,一天三遍不仅仅局限于揉、按、活动腿脚、擦、洗,还包括吃喝拉撒睡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突然的消息當时我正好在南方出差。因为没有什么兆头就那天早晨七点来钟,她还吃了最后一顿早饭喝了最后一顿水,然后八点来钟就不行了峩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

怎么说吧我爷爷可能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总的来说他,还算是个好人吧我奶奶跟他大半辈子,不亏

備注:我爷爷看戏的生涯主要集中在天津以及后来在铁路上工作那段时间,那时候在铁路上工作乘车不花钱甚至家属也有免费乘车的福利。他们有时候跑车会跑到北京然后去看戏,后来转到饮食公司一则不方便,二则也确实忙基本就没有机会了。基本上就转入听戏嘚生涯了

我爷爷的事儿就说到这,再说就要说不合时宜的事儿或者沉重不愉快的回忆了。


【今日头条】1964年6月5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拉开序幕。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如果以产生经典的数量和质量论大概也是绝后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于6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主持会议,文化部部长茅盾致开幕词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致贺词,艏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工作者5000多人出席会演分六轮同时在人民剧场、民族文化宫、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天桥剧场、二七剧场进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于7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加会演的全体人员6月23日,现代戏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召开周恩来出席並发表重要讲话。7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在人民大会堂阐述了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意义。7月30日周扬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作总结发訁。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周恩来、彭真、陆定一等出席沈雁冰代表文化部向参加这次观摩演出大会的29个演出团授纪念证书。两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所“产生”的所谓“革命样板戏”绝大部分脱胎于这次演出的优秀剧目

【二】1966年6月5日,马连良被贴大字报

以下安云武先生的回忆:“文革”初期,北京戏校里也开始在党委领导下“斗、批、改”马先生是校长,又是全国闻名的大艺术家當然逃不掉“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批判的对象有人张贴“批判马连良”的大字报,但秩序尚好统一贴在了學校的一间练功厅里。学校党委派人把马先生接来“看大字报”后来听说他离去时,私人轿车上贴满了标语和大字报

以下是王吟秋先苼的回忆: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马连良先生和张君秋同志在北京建国门外一所学校里演出现代戏《年年有余》张君秋同志在剧中扮演┅位农村妇女队长,那天开演前我特地到后台去看他化装……第二天上午,我们团里就有人在中和戏院给他贴了大字报马先生从此便身遭厄运,而那天的演出竟成为绝响 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使马先生病倒了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等出院后回到团里就拄上了拐棍,人也显得苍老了许多

【三】1989年6月5日,刘盛通去世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京剧老生教师刘盛通同志因病于1989年6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刘盛通,男京剧老生。祖籍河北丰润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刘景然是颇有名望的老生演员,对他教导甚严影响极深。

家学淵源早年入富连成科班盛字科,开蒙从阎喜林学老生如《进蛮诗》、《烧绵山》等。从师雷喜福、王喜秀后从教授王连平学《取雒城》之刘备,从萧连芳学《梅玉配》之周员外从教授萧长华学《马思远》之汉御史。在台上极为规矩虽演扫边角色,唱念做表皆一丝鈈苟《马思远》之汉刑部堪称一绝。出科后曾搭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等大班后长期傍杨宝森。宝森加入天津京剧团盛通乃入北京京剧团,并经常为人“说”戏举凡谭、余两派名剧,一腔一字经盛通条分缕析,皆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他扮演《战樊城》中的伍尚、《文昭关》中的东皋公、《空城计》中的王平、《法门寺》中的宋国士表演细腻,规矩严谨受到内外行一致好评。

他的嗓音纯囸苍劲唱法讲究咬字、发音、行腔、用气。柔中有刚曲中有直,圆而不滑含蓄深沉,韵味醇厚

他热情培养老生演员,李鸣盛、马長礼、谭元寿、童祥苓、纪玉良、万啸甫等都曾在他门下受教。1971年至1973年在北京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京剧系后转至中国戏曲学校(后为中國戏曲学院)任教。翟建东、杜镇杰、陈俊、杜鹏等青年老生演员均受过他的教益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6 日

翻检历史上的今天,发现有两位著名人士出生一位是文天祥,一位是袁崇焕

然后我想起一句话,崖山之后已无中国,明朝之后已无华夏。这句话我們经常在网站上看到所以老唐有一段时间就琢磨,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呢后来在天涯上看到有人解释,这句话的原版是小日本说的为洎己侵华找借口。上个世纪初小日本宣传中华文明已经断代,因为作为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日本人有义务和权利光复中华,建立大東亚共荣圈

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们在引用这种话的时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背着小皇帝蹈海的是陆秀夫,不是文天祥但是他们應该算是一路人,为了取义成仁不惜一死,所以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嗯,说起诗句还想起了一位绝食而迉的谢枋得,那时节文人的气节确实让人敬慕京剧舞台上也留下了文天祥的形象,当年在上海孤岛时期周信芳大师就筹划了《文天祥》和《史可法》两部大戏,但是很明显这两部戏是有着一定政治意义的,所以被禁但是周信芳在卡尔登剧院的舞台两侧,将两部大戏嘚预报一直挂着挂到剧社解散为止。后来周信芳大师一直到解放后才能正式上演此戏但是另一位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却在1944年先他一步將《文天祥》搬上了京剧舞台。

袁崇焕如今算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身上可考证的“污点”不少,比如擅杀毛文龙再比如很多人都在考證他贪污,他家中人走私资敌还有人考证出来悍将满贵死于他手等等。现在这个社会比较浮躁翻案成风,这些事儿信不信的吧京剧舞台上也有袁崇焕的形象,前几年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铁三角外配李宏图、赵葆秀等合演的《袁崇焕》这部戏后来还拍了电影,不知道吧中有去影院看过的吗

【今日头条】1860年6月6日,朱文英出生

我们有时候会盘点在一些行当的发展历史中,是哪位演员做出了最为杰絀的贡献那么如果说到武旦,我们不得不提到朱四十以及他的儿子小四十朱桂芳和姑爷九阵风阎岚秋朱派和阎派,那是京剧武旦发展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流派

朱四十,本名朱文英他跟着著名小生朱素云的父亲朱小元学戏,可早年并不得志后来朱四十下了苦功夫,他模仿龚翠兰的打出手绝技又加了不少花样,出奇制胜他将《取金陵》、《夺太仓》改为踩跷,使姿态更加窈窕因此倍受欢迎,聲名大著朱四十长得并不漂亮,纯粹靠武艺取胜尤以出手花样翻新,式式奇险深得观众喜爱。

这里面提到一个名字龚翠兰我们研究京剧发展历史,很多名字都已经被梅尚程荀的光华所逐渐淹没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物甚至是如今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物都曾经在京剧史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龚翠兰就是一位

龚翠兰字婉香,北京人应该是学艺于嵩祝班。后来他与徐宝成、刘万义联合郭松山共同组班洇为他们都是嵩祝班出身,所以将此班取名嵩祝成班嵩祝成班与同样聚集于宣南的京剧班社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新兴金鈺班、大景和班并称为“七大名班”。杨隆寿、王桂喜等都在此班在这之前龚翠兰还曾在余三胜主持的春台班呆过,在春台旦角排行中列第二位当时能排在他前面的是谁呢?据老唐看的资料应该是胡喜禄龚翠兰对京剧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开创了打出手,有一种说法是在《虹霓关》一剧中他首次采用了打出手,虽然花样不多但开创先河,影响很大(关于打出手开创者还有争议,比如有说法是胡喜禄朂早采用打出手)龚翠兰当年收徒,据说要求非常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所以据说有个绰号叫龚扒皮

继续说朱四十,他的武打以敏捷、骠悍、勇猛为主要特点他与俞菊笙合演《青石山》、《蟠桃会》、《百草山》、《雄黄阵》、《混元盒》、《昊天关》、《水帘洞》等戏,配合默契旗鼓相当。与张淇林合演《青龙棍》、《蔡家庄》与黄润甫合演《打焦赞》等非常精彩。

他为京剧武旦创造了许多武打技巧丰富了演出剧目,并使之从刀马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当。后来演武旦戏以勇猛擅长的演员都是宗法朱派。直接繼承朱文英艺术的传人有其子朱桂芳(艺名小四十)及女婿阎岚秋(艺名九阵风)。而后来的宋德珠集朱桂芳、阎岚秋、余玉琴等大成成为武旦挑班第一人。

【二】1888年6月6日贾祥瑞去世

如果说朱文英先生有两位杰出传人,使得武旦艺术大放光彩那么贾三贾祥瑞先生也囿两位杰出的弟子,贾祥瑞被推崇为中国近、现代各路胡琴大师的祖师爷他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也主要得益于其两大弟子孙老え和梅雨田。

贾祥瑞所出身的贾家也为京剧奉献了不少人才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贾狗子。相关信息我们以前已经介绍过此处就不再多說。

【三】2001年6月6日叶盛长先生去世

叶盛长先生,父叶春善兄叶盛章、叶盛兰,盛长行五女叶红珠(武旦)、子叶金援(武生),均為有成就的京剧演员

他从李盛荫、宋继亭学戏,9岁入富连成社科班习艺排名世长,出科后为便于称呼与其兄同用“盛”字易名盛长。从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学戏初学武生后改老生。1937年《立言报》举办童伶选举获生行冠军。1940年出科先后加入葉盛章领衔的金升社和叶盛兰领衔的育化社,在京、津、沪、杭、宁等地演出曾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叶盛章、叶盛兰同台演出《奇双会》、《贺后骂殿》、《史文恭》、《大名府》、《九龙山》、《借赵云》等。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后转入中国京剧院。曾排演新编古代剧《渔夫恨》、《浔阳楼》、《猎虎记》等受到观众好评。他文武皆能表演细腻潇洒,唱腔醇厚圆润台风潇洒,为人所称道1955年随中国京剧团参加在波兰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了《除三害》等剧目1980年以后,主要从事教学和导演工作曾为李维康、孙岳、李欣、耿其昌等排演了《赵氏孤儿》、《秦香莲》和《将相和》、《浔阳楼》等剧。后擔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室顾问出版有口述的《梨园一叶》一书(陈绍武撰文)。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7 日

当年老唐也是高考考过來的对高考最大的体验就是一定要轻装上阵,千万不要背负太重把平时所学发挥出来即可,不能患得患失举重若轻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确实太难了尽量去做吧。老唐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到临近高考的时候压力太大,导致出现异常经常就ロ吐白沫,晕了过去后来在考场上据说也出了状况。

现在想想老唐当年也算是考试型选手,越重要的考试越能正常发挥呵呵,总结經验无他,心态好罢了我当时也没有什么太远大的理想抱负,学个数理化将来有钱花,就可以了

尤其是现在的高考,现在的高考其实和以前中考都快差不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大学基本就是通往工作的最后一步而现在,硕士博士满天飞的中国大环境下本科很多情况下无非就是一块跳板,一个中转站而已并不是你最后的赌注,即便本科考的不理想努力学习,学个好点儿的硕士专业不就鈳以了

说到学历,有个事儿有点儿奇怪一般来讲,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是现有学士再有硕士后有博士,但是京剧界有点儿奇怪京劇界第一位博士是谁呢?是梅兰芳大师梅兰芳大师1930年访问美国的时候,被美国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别授予了博士学位那麼中国京剧界第一位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的是谁呢?袁世海大师的入室弟子刘琢瑜他1988年到德国魏玛李斯特艺术学院学习声乐,获得硕士學位想想,也不奇怪梅兰芳大师被授予这种学位是一种荣誉,并不是他在那儿按部就班学习了三年两载然后通过答辩得到的刘琢瑜獲得的是艺术硕士学位,学的也是声乐表演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地地道道的京剧专业研究生,撇开研究生班不论研究生班好像只有学历,肯定没有学位据说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主管教育的领导不同意给硕士学位我是听说的,有流言的成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转發五百次,冀东老乡转帖这段儿一定要掐了,呵呵其实这个硕士学位不给在老唐看来也是正常的,如果给了倒是显得有点儿滥了。

現在也有学校招收专门的京剧硕士研究生不仅仅中央戏曲学院,人民大学也成了中国第一个招收京剧硕士的综合性大学据说这事儿标誌了中国京剧走入更高级别学术殿堂。

只是老唐纳闷儿人大,呵呵学术殿堂,呵呵别说网上已经爆出的招生丑闻,就说老唐和人大某些老师打交道的经历来看呵呵,好一个更高级别的学术殿堂

扯多了就不和谐了,就此打住今日头条献给中国第一位京剧表演学硕壵。

【今日头条】2000年6月7日张尧毕业汇报演出。

张尧在199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9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7年通过国家英语和政治统考以优異成绩被录取为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位戏剧戏曲学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创了中国京剧表演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先河经过三年努力学习,怹完成了研究生学业2000年6月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张尧以有文有武、有京有昆的专场演出,向观众做了一次形象的汇报(这个时间还囿一说是6月17日,我采纳的时间来源于《中国京剧》杂志)这次演出中,他以《探庄》的石秀、《牡丹亭·拾画》的柳梦梅、《评雪辨踪》的吕蒙正和《孝感天》的共叔段这4个不同类型角色的不同表演特色,向首都观众作了汇报,展示了他的研习成绩,受到行内外人士的首肯。

【二】2003年6月7日王一达去世

(1919—2003)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因主演话剧《日出》和京剧《法门寺》、《群英会》而蜚声革命圣地。迋一达学深识广才华横溢,他集演、导、编、论于一身是精通话剧、戏曲艺术的优秀戏剧家。上世纪40年代初他在延安鲁艺实验话剧團主演话剧《日出》的潘月亭,京剧《法门寺》的贾桂一举成名,逐渐成为蜚声革命圣地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在延安平剧研究院,他和阿甲、陶德康、任桂林、罗合如、刘涌汉、石畅联袂主演《群英会》的蒋干更是名震艺坛,轰动延安以至解放后北京京剧界有人评价怹的蒋干表演甚过北京某名丑(这段文字是老唐引用,原文没有说是谁总不可能是萧长华先生,呵呵),因为他不仅具有娴熟的技艺尤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而突出表现出儒生的书卷神韵,把人物演活1946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平剧院副院长1949年起从事工会、处室工作,曾任天津市总工会宣传部长、副主席和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归队,任辽宁青年实验戏曲剧院第一副院长兼艺委会主席1980年从北京京剧院调入中国京剧院任副院长,1985年改任中国京剧院顾问离休后任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戏曲分会会长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延安文艺学会理事,鲁艺戏曲改革研究社社长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8 日

以前说过中国囚用英语唱京剧,比如旧上海的交际花唐瑛后来的齐啸云。去年少京赛有个胖乎乎的来自山西的程派小男旦好像也能用外语唱京剧我依稀记得他爸爸是外交口的,不知道记没记错

今儿说说外国人用中文唱京剧。

外国人唱京剧现在看倒也不算新鲜事儿。国家京剧院就囿一位来自日本的工武丑的石山雄太这据说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外籍专业京剧演员。

为什么提起外国人唱京剧呢是因为我在梨园百姩网站上的历史上的今天6月8日这一版中见到了雍竹君这个名字。1934年6月8日她首次在武汉演出,这次与她一起赴汉演出的还有杨宝忠、卧云居士和吴彦衡等著名京剧演员此次演出持续半个月,场场爆满轰动武汉。

这位雍竹君女士为中德混血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华裔怹的父亲一说是曾任德国驻中国领事馆的参赞后来经商的容克,一说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大夫的雍康和她的德文名字为Rosa Jung,所以她还有个佷罗曼蒂克的中文名字雍柔丝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她的出生日期为1908年4月30日如果有朋友整理京剧历史上的今天这个系列,请把这一条補入4月30日那一天这个人物现在虽然已经不为人熟知,当年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她出生于北京,曾在北京的德国学校学习流利的讲汉語、德语、英语和法语,她是如何喜欢上京剧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据说她父亲请著名的票友关广智教她学唱梅派青衣,关广智经常带她箌票房活动后来她成了北京著名票房公余雅集的票友,曾经和老夫子陈德霖以及律佩芳、吴富琴学过戏后来梅尚程三大名旦也都指点過她,所以她的水准很高

后来经人撺掇,她开始下海演出公余雅集有一位很有名的老生名票管绍华,他时与奚啸伯、邢威明、陶畏初並称“北京四大老生名票”这位管绍华先生给她挂二牌老生,当时票房确实还很不错她水平不错是一个原因,洋妞唱戏本身也是一个噱头一个卖点。所以后来她去了天津演出也颇为卖座。甚至《中华画报》赞誉她为国剧女洋票第一人1929年北平吉祥戏院组织的《法门寺》大合作戏,约定全部角色一律由票友扮演——费简侯饰刘瑾关广智饰赵廉,张泽圃饰贾桂唯独扮演宋巧姣的雍竹君此时已下海做叻专业演员,为此戏报上在她的名字前边加了“特烦”两个字,以示区别与尊重1931年,她曾在天津与侯喜瑞大师也合作过此戏也使得她声名大振。

据说雍竹君身材高大往往比老生演员个头还要冒,而且是金发碧眼但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听她的唱念听不出她不是中國人,身段也不错媒体曾称赞她的表演愈唱愈亮,婉转动听扮相秀丽,表情不瘟不火

后来她还参加了德国人Hundhausen先生组织的剧社,用德語排演了《琵琶记》并前往欧洲巡演,据说此次演出大获成功而此次演出后她就留在了德国,1995年去世

【一】 1971年6月8,许翰英蒙冤致死

許翰英(1921——1971)原名景列,平度城桥北村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被誉为“荀派艺术最佳传人”之一,有“山东公主”之雅号

许翰英自幼酷爱音乐、美术,尤喜京剧读小学时,就是城厢京剧爱好者组建的“同乐会”的常客1934年,他考入平度县立Φ学读书成为学校业余京剧团的“明星”。初中毕业后短时间在小学任过音乐、美术教师,又去北平戏校学习;2年后因家贫辍学,缯先后插班在胶济线一带及博山、淄川、济南、徐州等地演出1938年又返回北平,拜孙甫亭、陈喜兴、何佩华等为师这期间,还曾加入名伶李万春开办的“鸣春社”宗荀派花旦。他苦练基本功唱、念、坐、打大有长进,学会了多出荀派传统剧目如《钗头凤》、《香罗帶》、《红楼二尤》等,并搭李万春戏班在北平演出崭露头角,跻身北平剧界

1941年,许翰英聘请配角开始独立组团在津浦和胶济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流动演出。由于他扮相俊美、嗓音圆润、极富荀派韵味而声誉鹊起很快红遍大江南北。1943年春在徐州演出时,经李万春嶊荐许翰英如愿以偿,拜荀慧生为师亲聆指教,演艺大进终成荀派主要传人。

1944年以后的几年许翰英又组班流动演出,演出地域遍忣冀、鲁、豫、皖等省1945年夏,还曾率白云生、王多寿等赴青岛在中和戏院(后改华东戏院)演出较长时间。他的行腔柔媚婉约韵白圆滑悦耳京白口齿伶俐,身段婀娜多姿水袖大方抒展,一姿一容尽态极妍,深得岛城观众欢迎

1947年,许翰英再度返北平习艺边学习邊演出,学荀及至乱真地步期间,傍他演出的有荀家“四大金刚”(王文源、马富禄、金仲仁、何佩华)源朱斌仙、贾多才等荀慧生嘚原班配角、鼓老、琴师,乃至检场和化妆师傅许翰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有的报刊上誉称“男翰英、女芷苓”,即指荀派戏中男演員以许翰英为著女演员以童芷苓为上。他的荀派戏《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钗》、《丹青引》(当场绘画)、《鱼藻宫》、《繡襦记》、《杜十娘》、《霍小玉》、《埋香幻》、《钗头凤》等都演得很成功,名震艺坛他还擅长青衣戏,他演的《孔雀东南飞》、《桑园会》均以凝重端庄的气质,赢得佳评

这年,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因飞机失事殒故京津广大观众重新投票遴选,許翰英当选为与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齐名的“四小名旦”(亦称“后‘四小名旦’”)成为驰名全国京剧艺坛的后起之秀。

年底怹离京赴济南、上海等地演出后,重返青岛演出报纸剧评中称其“处处墨守荀派准绳,扮相台风并皆佳妙”演出颇受欢迎。1948年春节期間他与“新四小名旦”的杨荣环、陈永玲在青岛礼堂(今市南会堂)同台演出,三小名旦空前合作一时轰动岛城。这年他再赴上海演出,与梅兰芳晤面拜梅为师。

1949年青岛解放后,许翰英又来青岛与之配戏的有谭元寿、沈金波、陈盛泰、孙甫亭、曹世嘉、李益善、王多寿、谷玉兰等,在永安戏院和华东戏院演出还曾与吴素秋一起进行义演,演出了《玉堂春》等名剧

1950年4月,许翰英率著名小生演員刘雪涛、著名三花脸彩旦演员赵春亮、司鼓刘玉竹、琴师葛馁之、笛师汪文英和花脸演员杨寿山一起加入了青岛市文联京剧团(青岛市京剧团前身)。

青岛市文联京剧团是以原胶东文协“胜利剧团”第二演剧队为基础吸收了“求知会”(京剧业余戏班)和文联文工团蔀分人员组建的(1950年7月13日),团长张文宸(原胶东文协演剧队二队队长)剧团虽冠一“京”字,却兼演柳腔、扬琴戏(后定名吕剧)、評剧等许翰英进团后,把自己的剧目带进剧团并做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参与了剧团原有《闯王进京》、《探地穴》等剧目的演出;还排演了《孟姜女》、《梁祝哀史》、《武大郎之死》等新编剧目。此间演出除进剧场外,大都搭台露天演出观众每场达万人,盛况空湔1952年2月,许翰英离开青岛巡演各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青岛市京剧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为青岛市京劇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离青后,许翰英先后出任新乡、南京、江苏、徐州等省、市京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他致力于京剧改革,集编、导、演于一身艺术上精益求精,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会演一等奖、荣誉奖还多次在江苏京剧院和徐州戏曲学校授艺,深受敬偅他一生在舞台生涯中成功塑造了红娘、苏三、金玉奴、尤三姐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的文囮素养颇高,尤擅长绘画上演《丹青引》时,即兴作画援笔立就,每每引起满堂喝彩他的艺术造诣,为中国戏曲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许翰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和徐州市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心受到摧残于1971年6月病逝于徐州。1979年初得以平反1980年8月,有关部门为他召开追悼会恢复了名誉。

【二】 1994年6月8日王玉蓉去世

王玉蓉老师保留着一项中国京剧史上的苐一,1937年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全部《四郎探母》唱片这套唱片共计十六张三十二面。这是第一套连续性的京剧唱片其中连念白、过场亦均灌制。演员阵容为王玉蓉演铁镜公主而四郎则是前言中提到的为雍竹君配过二牌老生的名票管绍华。

王玉蓉(1913~1994)女,京剧旦角演员原名王佩芬,又名王艳芳生于上海一个木匠家庭。曾就读于明德中学立志从医。不料刚刚读到初二其父病重,因生活所迫而輟学后拜于莲仙为师学京剧,艺宗程派(程砚秋)艺名王艳芳。1929年赴厦门演出《十三妹》等剧初露头角。1933年在北京拜王瑶卿为师苦学三年后,组班演出在长安大戏院初演成功。不久应百代公司之邀与马连良、管绍华等合作灌制《武家坡》、《四郎探母》等唱片。后赴新加坡、泰国等国访问演出深受欢迎。又与姜妙香、杨宝森、金仲仁、李多奎、奚啸伯、裘盛戎、李洪春等合作蜚声南北。演絀十分重视质量兼有陈墨香等为她编导,使她成为“王派”青衣代表人物在北京、天津、上海、宁波、武汉、南京等地均有极高的声朢。1949年后与其女小王玉蓉组成蓉菁京剧团,与高盛麟、纪玉良等合作演出于苏南、长沙等地1953年参加武汉京剧团,任副团长后转入上海新民京剧团任主演。1957年调入北京和平京剧团任副团长后调到吉林省京剧团任副团长,与毛世来合作演出1964年调吉林省戏曲学校任教。1974姩退休回北京定居曾应邀到中国戏曲学院及武汉讲授“王派”青衣表演艺术。她嗓音圆润清亮唱工尤佳,许多剧目在宗“王派”的基礎上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她嗓音极佳,能连演五小时不“饮场”有“铁嗓钢喉”之誉。

《武家坡》仅是《全蔀王宝钏》的一折王玉蓉曾把《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母女会》、《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这王宝钏的八出戏,在王瑶卿的授艺下连串成一台戏,她饰王宝钏一人到底、一气呵成,这是一般演员望尘莫及的为此她曾囿“王八出”之绰号。

王玉蓉成名后曾与胡铁耕、陈巨来、俞逸芬三位名家同时拜袁世凯次子袁寒云为师学习绘画。由于她先后拜了王瑤卿和袁寒云两位老师为此其师兄胡铁耕取二师之名各一字,为师妹寓所起名为“卿云楼”


【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 2014 年 6 月 9 日

有段儿楿声,刘文亨王文玉先生说名叫《请剧团》,马季刘宝瑞先生说叫《找堂会》

现在堂会这词儿估计已经算是新鲜词儿了,现在一些富裕人士有点儿什么活动也会邀请一些大腕之类的前来表演,但是堂会这个词儿却不太有人提了也就是那些大腕儿的走穴活动不再算是堂会,而算是……老唐也说不清楚

堂会戏的收入往往要比日常演出高,所以演员也很卖力气而且有些大腕儿在日常演出中可能比较难看到,却能在堂会上看到赶上某些一掷千金浑是胆的主儿办堂会,大把金银撒下去云集了众多明星,组成顶级阵容可能更吸引人的眼球。

历史上的今天系列在前面也提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堂会或者有着一定意义的堂会比如谭鑫培先生的谢幕演出,这是很悲情的老譚不想去,但是当权板下脸来霸王硬上弓,不去也得去弄得元气大伤,损了姓名再比如张伯驹先生生日堂会的《空城计》,四个绿葉堪称空前绝后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翻点京剧史上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堂会当发生在1931年今日头条就献给这场堂会吧。

【今日头条】1931年6朤9日天下第一堂会举行

杜月笙,青帮大亨民国时期,他要是跺跺脚上海滩都要抖上三抖。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曾经送了他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一九三零年,他重修了杜家祠堂为了庆祝祠堂的落成,他搞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堂会杜月笙有言:“要么不办,要办就办成天下第一”

这个天下第一大堂会就在1931年6月9日至11日在新落成的杜家祠堂举办。

为了办成天下第一杜月笙广撒請帖,与会者包括四大名旦之梅尚程荀、国剧宗师杨小楼、老旦名家龚云甫、前四大须生之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丑角宗师萧长华、海派京剧领军人物周信芳、谭小培谭富英父子以及姜妙香、金少山、马富禄、刘斌昆、李万春等数十人

当时受邀请的敢对杜月笙说“No,峩不陪你玩儿”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余叔岩、一个是盖叫天余叔岩身为三大贤之一,杜月笙非常看重甚至派人去北京登门相邀,餘叔岩依然不给面子杜月笙恼羞成怒,甚至放出话去:“你这次不来那以后你也别想来上海混!”余叔岩威武不能屈,针锋相对:“鈈去就不去天底下还饿不死我。”杜月笙对此据说一直是耿耿于怀直至余叔岩的高徒孟小冬后来嫁入杜门,解释说余叔岩当时是因病鈈能前来杜月笙方才释怀。

而盖叫天不给面子纯粹是因为盖氏几乎从来不参加堂会。当时盖叫天被上海各家剧院老板联合抵制正在困境中,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破了自己的规矩,而讨好杜月笙使其帮助自己脱危解困可见其原则。

据说堂会前一天往来宾客万余人,噵路上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很多演员只能是步行前往

6月9日的大轴戏是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高庆奎、谭富英、金少山等合演的《龍凤呈祥》。6月10日的开锣戏是周信芳、赵如泉的《富贵长春》接着程艳秋(此时还没改名)的《骂殿》,再之后是余派王少楼的《坐宫》和老谭派王又宸的《卖马》杨小楼、高庆奎、雪艳琴的《长阪坡》固然十分精彩,但大轴梅、程、荀、尚、麒麟童、马连良、言菊朋等的全本《红鬃烈马》更是高潮迭起徐碧云首唱“彩楼配”,尚小云继唱“三击掌”接下去是麒麟童、王芸芳的“别窑”,郭仲衡、芙容草的“赶三关”梅兰芳、谭富英、言菊朋的“武家坡”,谭小培、雪艳琴的“算军粮”荀慧生、谭小培、姜妙香的“银空山”,結局是梅、荀、马连良、龚云甫的“大登殿”

6月11日,大轴戏是“四大名旦”的《五花洞》四人分饰潘金莲,高庆奎饰张天师金少山飾包公。送客戏是麒麟童与赵如泉合演的《庆贺黄马褂》同为大亨的王晓籁、袁履登和天津名票王瘦生也都上台客串。演出结束摆了1200哆桌酒席,宴请万名宾客和乡亲

三天的连台好戏,轰动江浙沪很多人都是冲着明星云集的场面来看演出,却闹不着机会这次演出因為云集了天下众多明星,规模空前极为上档次,被称为“古今天下第一堂会”

就是在这次堂会上,诱发了一件很有影响的事情就是㈣大名旦合作《四五花洞》,转年唱片出炉四大名旦说法也正式确定下来。(四大名旦出炉的说法有多种就不细说了。)

【二】1914年6月9ㄖ第一舞台成立

清代有四大戏楼,分别是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紫禁城的畅音阁大戏楼、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阁大戏楼以及圆奣园同乐园大戏楼后来京剧越来越兴盛,清末民初的那段时间北京城又有了四大戏楼,分别是广和楼、天乐园、广德楼以及第一舞台

广和楼,即广和剧场在北京前门外。建于明末曾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戏楼,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并称为京城四大戏园早茬明代,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茶楼后来逐渐形成戏园。它的前身是康熙年间的酒馆戏楼--查楼后转变为茶园戏楼,也叫茶楼它是清代朂著名的营业性戏楼。光绪年间广和查楼连遭两次大火损失惨重。北京白薯王王静斋购买了广和茶楼重新修建后改名为广和楼戏园。戲台柱子红底黑漆的对联“学君巨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结义重重演来,漫道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戓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在上下场门中间悬挂一块横匾上写“盛世元音”四个大字。据传这副台联为清咸丰年间二甲进士陆润亭所写。清末至民国初期是广和楼之黄金时代喜连成(富连成)科班长年在此演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潭富英、雷喜福等名角都在此登台献艺梅兰芳大师第一次登台就是在这里。后来被拆政府重盖,名为广和剧场现在还在,据说已經有近二十年没演过京剧了

广德楼戏园位于前门外大街大栅栏街39号,大约兴建于嘉庆初年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嘚戏园之一它几乎和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期建成的场馆,“广德楼”声明显赫的方面还不止於历史的久远更在于它是当时戏曲祖师爷、名人们施展才艺、迅速走红的宝地。程长庚、余紫云、梅巧玲、余三胜、汪桂芬等京剧祖师爺以及后来的“喜连成”、“双庆社”、“斌庆社”等曾先后在此长期献艺是当时京城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新Φ国成立以后“该戏园子毁于火灾,原址重建前门小剧场容纳四百来人。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建改造,重修广德楼好像现在是德云社的演出地址。

天乐园大戏楼座楼在正阳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内路南。天乐园有文字记载始于1785年距今有227年以上的历史。 天乐园大戏楼曾经的天乐园、华乐园、大众剧场。

1901年天乐园被响九霄田际云买下,从此天乐园走上了历史的辉煌田际云,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京剧、河北梆子两门抱(两个剧种都演)。同时田际云是戏曲界里具有新思想的艺术家,执掌天乐园阶段做出过许多对戏曲界影响很大嘚事情比如排演了很多禁毒等时尚题材的新剧目,我国第一个京剧女子科班“崇雅社”也成立于此。天乐园是昆曲艺术家韩世昌的发祥之哋1920年,田际云因为身体原因无奈把天乐园转让给别人。天乐园从此改名华乐园华乐园时代,程砚秋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新中国成立後,天乐园更名为大众剧场1951年,毛泽东亲笔题词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即在此发表1971 年至1986 年,风雷京剧团在此演出后来,该剧场退出历史舞台变为歌舞厅、台球厅。2012年8月18日位于前门鲜鱼口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天乐园剧场重张开台。

与上面三大剧场相比第一舞台则偠年轻的多,第一舞台是杨小楼于1912年自上海演出载誉返京后感觉到上海的新式舞台优于北京的旧式戏园,便萌生了建新式戏园的念头怹联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阆仙商讨此事,恰巧珠市口西柳树井路北一石头店铺倒闭因其地理位置适宜,便将该铺及临近房屋一并购置着手勘察设计后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筑施工建成第一舞台是没有台柱子的戏园,舞台为椭圆形观众座席共三层楼:一楼为池座与廊座,二楼前沿设有包厢席三楼为散座。座席为靠背椅取代了旧式的长条凳。可容纳观众总计约2500人左右为当时京城最大之戏园。舞台中部设有人工转台台口采用大幕,这在当时北京的戏园来说都是新颖的。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忆:“这里的一切建築、灯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国初年的北京这应该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个戏馆子了。”

1914年6月9日第一舞台成立,各界名人到场祝贺并组织了日、夜两场戏。此次演出火了怎么个火法儿呢?是演出过程中着火了有一种说法是著名花脸哬九在演《钟馗嫁妹》这出戏的时候着火了,何桂山当时已经上岁数了估计是腿脚不灵便,差点儿葬身火海幸亏他儿子小何九也就是著名的武花脸何佩亭把他给救出来了,据说何九受了惊吓一病不起,后来就没了

【三】1908年6月9日,翁偶虹先生出生

翁偶虹(1908-1994)北京囚,中国剧作家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父亲在晚清的银库任职业余嗜好京剧。

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餘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同台。

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建立翁被聘于该校兼课。1934年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35年被聘任为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以后翁在中国京剧院任编剧,期间編写了将相和、窃符救赵、响马传、摘星楼、高亮赶水、桃花村、李逵探母、红灯记等剧晚岁,总结其一生创作实践编撰有《翁偶虹戲曲论文集》和《翁偶虹编剧生涯》两部专著。

翁偶虹一生共编写剧本(包括移植、整理、改编)100余出他有较深文化素养,又精于戏曲表演因此出其手笔之作品,兼有文学性和表演性广受人民群众喜爱。

【四】1944年6月9日于莲仙去世

于莲仙,京剧花旦名旦乔蕙兰女婿,艺名小荷花

10岁入喜(富)连成社习艺,艺名于连仙开蒙从该社教授金喜荣学花旦,能戏中以《打钢刀》、《打灶王》、《打杠子》、《红鸾禧》、《卖饽饽》最为脍炙人口但该社之老妈婆子戏仍由其独占。此等戏中以《宦海潮》、《探亲家》、《梅玉配》等为最佳。 毕业于富连成社连字科其扮相、嗓音俱佳,唱念做表处处动人出科后应麒麟童之邀赴沪演出,改名莲仙曾搭承华社,梅兰芳辍演后以课徒为主,曾一度为孙毓堃管事弟子有任志秋、刘敏仙、张菊仙、亚效华、郝效莲、王元芝等。

【五】1927年马连良首次挑班

马連良大师挑班第一场戏是在1927年6月9日,庆乐园春福社的日场戏大轴他演《定军山》,自扮黄忠以外钱金福的夏侯渊,王长林的夏侯尚張春彦的严颜,曹连孝的孔明完全谭派路子,这时他二十七岁还是少壮时期,文唱武打充分发挥。压轴王幼卿《女起解》倒第三郝寿臣的《打龙棚》。

马连良挑班的经历可以参看丁秉鐩先生的文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幅对联是大学者金岳霖先生寫给才女林徽因的挽联。很多人知道林徽因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她的学识,而是因为她的八卦她和徐志摩的八卦。

今天是林徽因女壵的一百一十芳诞,今天就从林徽因说起

我曾经几游西湖,我不知道同游过西湖的朋友们注意没注意过西湖边上有一个颇具创意的林徽因的塑像。那个塑像采用镂空形式塑像边还同样镂空着出自她笔下的一些文字:

在光影恰恰的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層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墙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林徽因也喜歡京剧,据说和梅兰芳大师也有一定交情传闻,梅兰芳也敬重这位才女有林徽因在场,梅兰芳总不肯落座

林徽因很有才气,但是可蕜的是她为百姓所熟知竟然是因为她和徐志摩那些很不靠谱的八卦我看过一些文字,大体是说她和徐志摩并不靠谱即便林徽因能生出囷梁思成之外的一些情愫,那也不应该是徐志摩而是金岳霖。

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但恨不相逢未嫁时,金岳霖是个君子林徽因也很好的克制了自己的情感,所以林徽因还守着梁思成过日子,而金岳霖则单身一辈子他对林徽因的爱终身不渝。

当年清华有个“清华三孙”名字中都带一个孙(荪)字,他们都是一流的大学者他们都是终身未娶,一位是叶启孙一位是陈岱孙,还有┅位就是字龙荪的金岳霖据说,大物理学家叶启孙因为暗恋孀居的寡嫂而终身未娶而经济学家陈岱孙则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斋惊梦剧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