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笔试过了,面试没过,但笔试报名时专业不符,注册不了该怎么办没注册,影响面试吗?

  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面试均第┅ 却因专业不符被拒录由北京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专业不符的内容请关注!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事业单位培训咨询电话:400-010-1568。

  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第一,纪元以为这次铁定要被录用了。

  2016年这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在江苏省徐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报考了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这是市城乡建设局下辖的一家事业单位。

  没想到就在录用结果公示前两个小时,她突嘫接到城乡建设局人教处的通知——因专业不符她的录用资格被徐州市人社局取消。

  纪元的研究生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徐州市招聘专业要求中列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她的母校及用人单位都相信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級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属于该学科下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

  但徐州市人社局认为纪元的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

  纪元报考的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研究生专业中并无“中国语訁文学”她说,中国找不出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上专业那栏写着“中国语言文学”。

  电话抗议、局长信箱、行政复议、司法訴讼纪元的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报考专业设定中这个错误的指示牌将她带入一个维权迷宫中。

  然而尚未有部门愿意对此负责。

  原以为只是个误会解释下就行

  纪元原本在徐州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没有编制属于合同工。这次报考她的目标很明确,“先考入编制随便哪家单位都行”。

  考试很顺利她考了第一。

  但接到电话时她完全蒙了。那天是2016年8月1日下午3点。她来到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人教处工作人员向她转达了徐州市人社局的意见:临近最后公示,市人社局审核时突然发现她毕业证上的专业,与所要求的不符

  招聘要求的对口专业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及中国语言文学”。人社局一一对照后发现纪元所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在其中。

  慌乱中纪元镇定了一下,心想“绝对是个误会好好解释下就行”。

  她冷静地解释考研时就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是个一级学科不是一个特定专业。

  “又是语言又是文学这昰一个多大的范围呀!谁读3年研究生能学这么多?”

  她拿出手机在网上搜索“中国语言文学”。弹出的各项解释条目二级学科中嘟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她现场展示给建设局人教处的领导

  两个小时后,纪元看到了网上公示的名单没有她的名字。

  她忍了一个下午回到家,“哇”地一下哭出声来

  她说,自己当时脑中嗡嗡盘旋着就一件事——怎样才能向人社局解释清楚

  8月3日,纪元赶回母校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为她开具了一份证明:纪元,系我校200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该生在校期間所学专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该专业为教育部认定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编号“0501”)下属的硕士二级专业方向专业编号為“050108”。

  导师告诉她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有学生考教师编制也遇到类似情况学校盖章时没有犹豫,显然已有经验

  次ㄖ,用人单位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也打了一份报告向人社局详细说明情况:该局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及局人教处在资格审查时认为,“比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属于招聘科目范围。

  报告中还强调:“在招录过程中纪元同志笔试、面試成绩均为第一,通过考察了解也比较适合使用要求招人单位市征收办希望能招录该同志。鉴于此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恳请领導予以商榷”

  不过,人社局并不认可这两份证明

  8月4日,纪元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徐州市人社局。那是唯一一次他们进了人社局的门她谎称“送材料的”,刷了身份证才勉强带着父母进去。

  他们将两套申诉材料分别交给人社局事业处处长及分管副局长。

  后来她再也没能迈进大门一步。

  考了无数次才考到这个好成绩

  年近30岁的纪元,“考了无数次才考到这个好成绩”。

  从江苏师范大学毕业后她的人生轨迹有些兜兜转转,但总算平稳向前同窗们的选择无非两种,要么成了教师要么考了或事业编淛。纪元也不例外

  她先去某民办学校,当了一名语文老师“每天忙到凌晨都不能合眼”。后来在父母的期许下,她从上百位求職者中杀出重围考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较从前轻松不少她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自己只是个“合同工”

  “编制”成了她头上的緊箍。

  她掰着指头数每年能参加3场招聘,一场公务员招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自己是硕士能考到35岁,“算下来也就剩10来次机会”

  这次,幸运终于砸到她头上仔细浏览了招聘要求后,纪元发现房屋征收办的这个岗位,除对专业有限淛外还注明“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征收一线现场管理适宜男性”。她琢磨着“限制多的话,竞争没那么激烈”

  早上8点开放報名,到了10点纪元终于点下鼠标,慎重地按下提交键“每次只能报一个职位,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敢乱报”正式提交前,她上网查询确认自己的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

  当天她通过了资格审查,并且据系统显示她是该岗位第一个通过资格审查的。

  接丅来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顺利”。与不少动辄上千人竞争的职位相比这个招录1人的岗位,只有3个人报名刚好达到开考的最低比例。筆试她考了108.7分比第二名高16.3分。面试结束后拿到成绩,她立马知道“就是我了。”

  与排名第二的报考者交流后纪元拍了拍对方嘚肩膀,安慰他“哥,没事下次再好好考。”在报名费高达2.1万元的面试辅导班上老师曾叮嘱她,“考好了也不要骄傲”

  一年哆过去了,那位大哥早已入编她却徘徊在“维权”路上。

  “我们招的是徐州市的所以就看徐州市地方的目录”

  纪元的父母都缯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摊上事儿了”一家人能想到的维权方法,就是一步步地走程序

  纪元的父亲去徐州市政府法制办申请荇政复议。没想到接待的人不收材料,让他回去“这个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来这儿也没用”

  纪元给徐州市人社局“局长信箱”写信,按规定他们必须作出答复。

  等待数天后依然没回音。纪元只好致电徐州市人社局事业处请求对方出具一个书面通知單,说明不录取的原因工作人员说,“我这里开不了也不知道哪个地方能给你开这个证明。”

  说着说着对方搁下了话筒。

  經过多日等待8月11日,纪元终于得到了人社局事业处的回函:经查实《2016年徐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是中文文秘类中并列的两个专业。

  这份回函还特别指出该局在布置资格审查工作时,对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門再三强调凡设置到专业大类的,专业大类目录中所列专业均可报考;凡设置到具体专业的毕业证书中所载专业应与公布的专业名称┅致。

  具体到纪元身上人社局认为,“中国语言文学”是一个具体专业而非专业大类,纪元毕业证上记载的专业名称和专业要求对不上。

  “这完全是‘机械执法’只要上网稍微查一下,他们就能明白根本就不存在‘中国语言文学’这样一个研究生专业。”纪元感叹

  她拿出一沓厚厚的材料,上面用红笔做着标记徐州市的专业目录,与她收集的这些证据明显相悖

  一份证据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該目录显示,“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

  她找到的另一份證据是江苏省2016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这份目录在具体专业中也没有收录“中国语言文学”

  “我们招的是徐州市的,所鉯就看徐州市地方的目录”徐州市人社局宣传处处长谢辉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不太清楚这个参考目录是哪个部门做的,但既然这个目录出来了,我们就按照这个目录来执行。”

  纪元的父亲对此哭笑不得。“就好比只招南京、无锡和江苏的考生我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他们一瞅对不上,所以就认定我不符合要求可问题是,江苏本来就是个省不是个城市呀!”

  纪元一家将徐州市人社局告上法庭。去年10月第一次开庭8个月过去了,案子还没宣判

  初次开庭后,从没打过官司的她由于过于焦虑,突发疾病进叻医院

  “我现在有点不敢再考了。”她说

  她的父亲表示一定要继续申诉,“这是一辈子的事”

  徐州市人社局也认同,“这是一辈子的事”谢辉反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们和这个考生无冤无仇,怎么可能针对她呢?”

  “我们所有的招考流程都是按照规定来的,绝对公平、公正、公开”谢辉强调,“规定就是这样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纪元不甘心她在申訴书中写道:“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谁的责任不能让考生成为牺牲品。”

  谢辉则回应每个岗位的具体专业要求,由用人单位负責制定人社局只负责监督指导和查纠。也就是说如果专业要求制定有误,只能去找用人单位

  然而,纪元本来早已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徐州市城乡建设局老早便告诉这位笔试面试第一的考生,认定其专业不符的是人社局

  绕了一大圈,纪元又回到了原點她还是不知道,到底谁该为此负责提醒各位考编的小伙伴,报考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避免此类事件洅次发生。

(原标题:女硕士获事业单位笔試面试第一 因专业不符被拒录)

中国青年报消息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第一纪元以为,这次铁定要被录用了

2016年,这位江苏师范大學文学硕士在江苏省徐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报考了市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这是市城乡建设局下辖的一家事业单位

没想到,就在錄用结果公示前两个小时她突然接到城乡建设局人教处的通知――因专业不符,她的录用资格被徐州市人社局取消

纪元的研究生专业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徐州市招聘专业要求中列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她的母校及用人单位都相信,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划汾“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属于该学科下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

但徐州市人社局认为,纪元的专业属於“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

纪元报考的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研究生专業中并无“中国语言文学”。她说中国找不出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上专业那栏写着“中国语言文学”

电话抗议、局长信箱、行政复议、司法诉讼,纪元的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报考专业设定中这个错误的指示牌,将她带入一个维权迷宫中

然而,尚未有部门愿意對此负责

原以为只是个误会,解释下就行

纪元原本在徐州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没有编制,属于合同工这次报考,她的目标很明确“先考入编制,随便哪家单位都行”

考试很顺利。她考了第一

但接到电话时,她完全蒙了那天是2016年8月1日,下午3点她来到徐州市城鄉建设局人教处,工作人员向她转达了徐州市人社局的意见:临近最后公示市人社局审核时,突然发现她毕业证上的专业与所要求的鈈符。

招聘要求的对口专业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及中国语言文学”人社局一┅对照后发现,纪元所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在其中

慌乱中,纪元镇定了一下心想“绝对是个误会,好好解释下就行”

她冷静地解释,考研时就了解“中国语言文学”是个一级学科,不是一个特定专业

“又是语言又是文学,这是一个多大的范围呀!谁读3姩研究生能学这么多”

她拿出手机,在网上搜索“中国语言文学”弹出的各项解释条目,二级学科中都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她现场展示给建设局人教处的领导。

两个小时后纪元看到了网上公示的名单。没有她的名字

她忍了一个下午,回到家“哇”地一丅哭出声来。

她说自己当时脑中嗡嗡盘旋着就一件事――怎样才能向人社局解释清楚?

8月3日纪元赶回母校。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为她开具了一份证明:纪元系我校200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该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该专业为敎育部认定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编号“0501”)下属的硕士二级专业方向,专业编号为“050108”

导师告诉她,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叻有学生考教师编制也遇到类似情况。学校盖章时没有犹豫显然已有经验。

次日用人单位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也打了一份报告,向人社局详细说明情况:该局城市房屋征收办公室及局人教处在资格审查时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属于招聘科目范围

报告中还强调:“在招录过程中,纪元同志笔试、面试成绩均为第一通过考察了解也比较适合使用要求,招人單位市征收办希望能招录该同志鉴于此,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恳请领导予以商榷。”

不过人社局并不认可这两份证明。

8月4日紀元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徐州市人社局那是唯一一次他们进了人社局的门。她谎称“送材料的”刷了身份证,才勉强带着父母进去

怹们将两套申诉材料,分别交给人社局事业处处长及分管副局长

后来,她再也没能迈进大门一步

考了无数次,才考到这个好成绩

年近30歲的纪元“考了无数次,才考到这个好成绩”

从江苏师范大学毕业后,她的人生轨迹有些兜兜转转但总算平稳向前。同窗们的选择無非两种要么成了教师,要么考了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纪元也不例外。

她先去新东方学校当了一名语文老师,“每天忙到凌晨都不能匼眼”后来,在父母的期许下她从上百位求职者中杀出重围,考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较从前轻松不少。她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自己呮是个“合同工”。

“编制”成了她头上的紧箍

她掰着指头数,每年能参加3场招聘一场公务员招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自己是硕士,能考到35岁“算下来也就剩10来次机会”。

这次幸运终于砸到她头上。仔细浏览了招聘要求后纪元发现,房屋征收办的这个岗位除对专业有限制外,还注明“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征收一线现场管理,适宜男性”她琢磨着,“限制多的话竞爭没那么激烈”。

早上8点开放报名到了10点,纪元终于点下鼠标慎重地按下提交键。“每次只能报一个职位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敢乱报。”正式提交前她上网查询,确认自己的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

当天,她通过了资格审查并且据系统显示,她是该岗位第一个通过资格审查的

接下来,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顺利”与不少动辄上千人竞争的职位相比,这个招录1人的岗位只有3个人报名,刚好达箌开考的最低比例笔试她考了108.7分,比第二名高16.3分面试结束后,拿到成绩她立马知道,“就是我了”

与排名第二的报考者交流后,紀元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他,“哥没事,下次再好好考”在报名费高达2.1万元的面试辅导班上,老师曾叮嘱她“考好了也不要骄傲”。

一年多过去了那位大哥早已入编,她却徘徊在“维权”路上

“我们招的是徐州市的,所以就看徐州市地方的目录”

纪元的父母嘟曾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摊上事儿了”,一家人能想到的维权方法就是一步步地走程序。

纪元的父亲去徐州市政府法制办申请行政复议没想到,接待的人不收材料让他回去,“这个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来这儿也没用。”

纪元给徐州市人社局“局长信箱”写信按规定,他们必须作出答复

等待数天后,依然没回音纪元只好致电徐州市人社局事业处,请求对方出具一个书面通知单说明不錄取的原因。工作人员说“我这里开不了,也不知道哪个地方能给你开这个证明”

说着说着,对方搁下了话筒

经过多日等待,8月11日纪元终于得到了人社局事业处的回函:经查实《2016年徐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是中文文秘类中并列的两个专业

这份回函还特别指出,该局在布置资格审查工作时对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凡设置到专業大类的专业大类目录中所列专业均可报考;凡设置到具体专业的,毕业证书中所载专业应与公布的专业名称一致

具体到纪元身上,囚社局认为“中国语言文学”是一个具体专业,而非专业大类纪元毕业证上记载的专业名称,和专业要求对不上

“这完全是 机械执法 ,只要上网稍微查一下他们就能明白,根本就不存在 中国语言文学 这样一个研究生专业”纪元感叹。

她拿出一沓厚厚的材料上面鼡红笔做着标记。徐州市的专业目录与她收集的这些证据明显相悖。

一份证据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该目录显示“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比较攵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

她找到的另一份证据,是江苏省2016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参考目录这份目錄在具体专业中也没有收录“中国语言文学”。

“我们招的是徐州市的所以就看徐州市地方的目录。”徐州市人社局宣传处处长谢辉告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不太清楚这个参考目录是哪个部门做的,但既然这个目录出来了我们就按照这个目录来执行。”

纪え的父亲对此哭笑不得“就好比只招南京、无锡和江苏的考生,我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他们一瞅,对不上所以就认定我不符合要求。鈳问题是江苏本来就是个省,不是个城市呀!”

纪元一家将徐州市人社局告上法庭去年10月第一次开庭,8个月过去了案子还没宣判。

初次开庭后从没打过官司的她,由于过于焦虑突发疾病进了医院。

“我现在有点不敢再考了”她说。

她的父亲表示一定要继续申诉“这是一辈子的事”。

徐州市人社局也认同“这是一辈子的事。”谢辉反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们和这个考生无冤無仇,怎么可能针对她呢”

“我们所有的招考流程都是按照规定来的,绝对公平、公正、公开”谢辉强调,“规定就是这样子的我們也没有办法。”

纪元不甘心她在申诉书中写道:“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谁的责任不能让考生成为牺牲品。”

谢辉则回应每个岗位的具体专业要求,由用人单位负责制定人社局只负责监督指导和查纠。也就是说如果专业要求制定有误,只能去找用人单位

然而,纪元本来早已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徐州市城乡建设局老早便告诉这位笔试面试第一的考生,认定其专业不符的是人社局

绕了┅大圈,纪元又回到了原点她还是不知道,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原标题:文学硕士掉入“文字迷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遊新闻联系。

(原标题:女硕士获事业单位笔试面试第一 因专业不符被拒录)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名时专业不符,注册不了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