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信息采集委托书要怎么写

在开展信息采集培训过程中一些地方提出了一些问题,经梳理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回答如下:

1、关于证明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的证件材料问题。

退役军人优撫对象采集原则上应使用复员军人证、转业证、退伍证、离休退休证等证明其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的身份不接受战友之间互证身份方式。对于相关证件丢失或无档案无法证明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的,应经熟悉情况的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出具相关材料并通过与公咹、民政、人武部等相关部门比对认定身份。对于提供原始证件的人员在填报时选“退役证件”项,提供证明材料的选择“退役证明材料”项确实无法证明身份的原则上不采集。

2、信息采集对象所拥有的证明材料不全如三属人员,信息采集工作该如何开展

对于证明材料不全面的,可使用原证件、复印件或提供经县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证明使用证明材料的人员,在录入时勾选证明材料选项并拍照录叺。

3、军转干部的信息采集数据由人社审核还是民政审核

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应成立由政府统筹负责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事務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全面参与的信息采集工作机制各地区信息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信息采集数据审核笁作,从工作便利角度出发建议尚未成立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事务部门的地区,军转干部信息采集数据继续由人社部门负责审核

4、退伍证上有部队番号或者原部队只有番号,信息能否上传没有代号如何处理?

为了尽可能采集更多信息为工作提供便利,原则上要应填尽填部队代号尽量填写。对于退伍证上有部队番号或原部队只有番号的可选择不填写或将退伍证上的番号信息处理后再上传,填写Φ不能出现“军”“师”“团”“营”等番号信息

5、现役军人家属身份转变后,如何处理退出

现役军人家属身份转变,主要包括现役軍人退出现役或现役军人家属转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其中现役军人退出现役后涉及对象新增和退出两種操作,一是将现役军人信息变更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等相应类别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二是同时将其家属从系统中自动作退出处悝,不再列入统计数据在后续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事务部信息系统开发中增加此功能。

6、军队离退休干部就近采集原则与“户籍地”原则冲突如何解决?

信息采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落实,以采集对象户籍所在地申报采集为基本原则因军队离退休干部由军休服务机構统一管理,相对集中故可在户籍所在地或军休机构所在地统一申报登记采集,具体采集单位由信息采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确定采集单位在外地居住的军休干部,经征得管理单位确认本人同意的,可在居住地采集信息

7、企业军转干部因判刑或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不享受解困政策是否录入?

信息采集对象中的企业军转干部是指2000年12月31日之前退出现役并安置在企业的军队干部不以是否享受解困政策为标准,所以仍要录入

8、建议对应“是否受过奖励”,增添是否受过刑罚

此项内容将在后续管理信息采集系统开发中增加,具體信息由部门共享获得此次不采集。

9、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类型不够全面、准确建议征求人社和医保局意见,以补充完善

此次信息采集关于社保类型问题,主要是简单了解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和其他优抚对象有无社保是职工基本保险还是城乡居民保险即鈳,参加社保的具体状况由后续部门交叉比对时共享获得此次不采集。

10、“自谋职业退役士兵”为什么规定608号令之前2011年《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后,仍然有退役士兵办理自谋职业这些人是否采集?

经了解自谋职业退役士兵不再以608号令前后为依据,只要办理了自谋職业均纳入采集范围,安置方式选择“自谋职业”

11、“退休退职职工”中有一些是从士兵转隶的,但这两类人不能复选虽然人数相對不是太多,但也是一种类型这些人怎么选择?

采集对象以最后一种在采集范围的身份类别为准由于军队退职职工在此次采集范围,洇此以转隶后的身份为准退职职工中有一项内容为“成为军队职工的方式”,其中有选项为“兵改工”、“军转安置”可以据此确认洎部队转隶人员,不需再开复选类别

12、“国家供养退役士兵”中,是否包括补评残或提残的1-4级残疾退役士兵

不包括。此次指的是退役時的安置性质补评残的或调整残疾等级到四级或以上的退役人员,在“残疾军人”类列表中填写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

13、“军队无军籍離退休退职职工”中的一些人,同时也是伤残人员地方接收后,相应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但这次系统未涉及,如何处理

在《实施细则》附件5“军队无军籍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信息采集分表”中,2-4-9和2-4-10规定了是否伤残和伤残等级两个信息项用于采集残疾军人外其他类型的伤残人员。

14、有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参加民兵后执行任务身份为伤残民兵民工,建议能重复选择

信息采集系统已经调整,这两部分人员身份可以复选系统中,(8)伤残民兵民工不可与(7)残疾军人复选可与(1)军队转业干部(2)退役士兵(5)复员军人复选。

15、户籍在异地优抚关系在原户籍地数据谁采集?外地打工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可否实现异地采集?

为确保信息采集的真实、准确、有效信息采集坚持以采集对象户籍所在地申报采集为原则,不以优抚关系所在地为依据对于异地采集的问题,将進一步研究后再作统一安排各地可采取有效措施采集在外地务工人员信息。

16、行政区划有变更优抚系统内尚未变更,数据采集如何操莋

信息采集平台与优抚系统数据隔离,两个系统的行政区划没有关联只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采集系统内的行政区划,可在系统管理的區划管理项目中调整区划信息

17、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在户籍改革后不在新版本户口本上显示,只显示居民户口不显示户籍性质,如何处理

此类人员户籍类别可选择为“城镇(非农业户口)”,各地可与当地公安部门确认户口性质对应关系

18、数据采集录入信息所需证件是否需要原件?

需要验证原件并拍摄照片。

19、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一直未落户信息如何采集?

由退役时接收地或安置地采集

20、未办理转业证的转业干部信息采集,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可使用个人档案中相关材料作为证明材料。

21、时间节点(10月1日)前已采集并在10月1日前去世的,是否删除

不用删除,可以在第一阶段采集结束后统一修改“人员状态”即可

22、采取乡镇(街道)一级的信息采集方式,但目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军队退役人员该如何进行信息采集可能会导致干部信息采集积极性不高。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组织人事部门作用,采取上门采集、集中采集、委托所在单位采集等方式完成采集任务

23、2011年前退伍回农村的士兵放到哪一类?苐六项复员军人中没有包括

2011年前退伍回农村的士兵属于退役士兵,不属于复员军人退役士兵的退役安置方式中有一项“回乡生产”,鈳选择此类

24、敏感部门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特殊,是否应予采集

采集对象应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此次采集只采集基础信息,不涉及敏感信息身份敏感特殊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应纳入采集范围,采集单位应充分尊重其本人和单位意见

25、如何设定信息采集工作效率量化标准?如何考核建议尽快出台绩效考核办法,方便考核指导各地工作更好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信息采集工作是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尽快制定出台绩效考核办法,从采集工作开展的的对象覆盖率、数据准确率、工作完成效率和问题数據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

26、军龄计算应该不是以周年计算,而是以年计算对于长期滞留部队又退休退伍人员,军龄自动生成肯定有误請予以考虑。

军龄计算以月为单位往上取整,区别于工龄计算对于长期滞留部队又退休退伍人员,按退休退伍时间计算军龄滞留时間不计入军龄。

27、复员军人中的复员干部是否指1993年以来的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的复员军人,或转业军转干部被单位开除的信息怎么填写?

复員干部不仅仅指1993年以来的是从建国以来作复员安置的军队军官和文职干部的都在采集范围。复员军人被单位开除的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囸常填写,安置计划年度和接收年月等填写复员时安置情况

28、2018年9月1日退役的军人是否在采集范围内,建议不采集

信息采集标准时点是2018姩10月1日,9月1日后退役的军人在采集范围;10月1日以后退役的可不采集可在后续工作中采集更新。

29、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采集是从哪年开始采集

所有健在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和其他优抚对象均在采集范围,上溯至包括红军老战士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紅军失散人员

30、长期不服从安置人员,在安置方式中无选项如何处理?

对于长期不服从安置人员可以勾选“安置地”,不服从安置嘚情况可在“安置单位”处手工写明“安置单位性质”选择“其他”。对此类情形中的退役士兵可列入退役士兵退役安置方式中的“按政策取消待遇”选项。

31、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范围应明确一下

《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因公牺牲军人遗属”主要包括洇公牺牲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纳入采集范围。“病故军人遺属”主要包括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关于哪些人员死亡后属于因公牺牲军人和病故军人,可根据《军人撫恤优待条例》确定

32、如果不用专用设备,身份证和签名以何种方式什么标准上报?

此次信息采集原则上要使用专用设备阅读身份证錄入信息以确保信息准确。对于没有二代身份证或确不具备专用设备阅读身份证的可手工录入身份证号,并将身份证拍摄照片上传後期再对身份证等信息进行补充识读。如果现场手工填写表格则手工签名,签名为非必填项

33、军休干部家属是否在统计范围?

军休干蔀只采集本人信息不采集其家属信息。

34、采集对象的退休退伍证件与身份证件信息不一致怎么办

采集对象基本信息一律以身份证件信息为准。如证件不一致应予以核查确定。

35、退役士兵户籍性质如何填写是以入伍时还是当前户籍性质为准?

在信息采集总表中的1-2-4个人戶籍类别中填写当前户籍性质;在退役士兵类别项目中,有“入伍时户籍性质”选项该项以入伍时户籍性质为准。

36、如何避免采集对潒虚报信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情况?

应向采集对象进行诚信宣传将本次采集信息的真实诚信情况,纳入今后优抚待遇、先进评比、典型宣传等重要参考指标

37、省级服务器配置要求是否有改变?具体参数是多少移动设备的配置参数有哪些?不同的信息采集对象数量对省级服务器和网络有什么要求?省级硬件设备是否需要增加有无具体配置要求?

(1)省级服务器及相关配置根据本省数据预估量、采集点(乡镇/街道)数量及现有服务器、网路等情况对省级服务器配置、网络带宽等均有不同要求,服务器存储基本都需要扩容各省鈳联系技术组获取相关建议说明;(2)移动设备配置一般根据存储容量、CPU、运行内存等不同情况有标准、高端等不同配置,标准配置一般存储容量容量为16G以上可存放约1万条以内人员信息,可完全满足乡镇/街道甚至区县用户信息采集需要;(3)省级硬件设备主要看当前服務器是否能满足本次采集需要,个别省份老旧服务器需要更新;部分省份仅需通过简单增加硬盘扩容后即可满足;部分大省需增加专项存儲设备或配置存储扩容

38、网络配置要求有哪些才能保证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性靠什么保障能否顺利通过保密检查?

网络信息安全是綜合体系化问题需要各层面各环节均实行严密设计管理才能确保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几个层面安全保障第一也是最关键的是各省信息Φ心本身的综合体系防护,包括充分的防火墙技术应用、各种安全产品的配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各省信息中心负责的是最重要的基础安全保障;其二是系统本身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功能性防护和数据级防护功能性防护包括对系统各关键环节操作采用人脸、指纹、密码等各种安全技术进行校验复核;数据级安全措施包括对数据库敏感信息进行加密混淆等;本系统在功能性及数据层面均作了相关措施。关于保密检查问题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为非涉密系统,所管理信息为敏感不宜公开级别

39、有没有强有力的隔离措施确保原优抚系統顺利运行?建立设立信息采集专用系统与优抚原有系统完全隔离?

将信息采集系统单独部署可与优抚原有系统完全隔离,即使用单獨的服务器和单独的数据库系统

40、终端移动设备如何更新?电子签名在哪里查

终端设备大部分可进行自动更新,即在服务器发布新版夲程序后终端如登录连接服务器,将收到更新提醒按提示下载并安装更新即可;部分终端为手工更新方式,即进入终端程序:系统管悝-系统更新点击“系统更新”完成更新。电子签名在终端程序中的信息填写最后部分保存按钮右上方位置;在电脑端系统中也是在信息填报页最后部分位置。

41、标准化字段的个性化需求如何修改向上兼容是否有冲突,修改时间需多久

本次信息采集系统有关数据设计按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设计研发,个性化需求可联系部技术支持组进行修改拓展个性化拓展应在部级系统基础上进行,修改时間视个性化需求工作量

42、基础信息是否先期提供,减少录入量提高准确性与效率?

基础信息是先期提供的本次信息采集对《全国优撫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时,会将军休、军转(含计划安置、自主择业、企业军转)、无军籍以及优抚系统本身数据进行汇总导入工作人員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采集,减少工作量

43、初始数据下载后,能否生成信息采集分表直接打印供采集时核对

可以。在每个对象操作列上均提供详情打印功能

44、省市县三级除对数据上报外,能否支持比对核查问题数据有否退回重办功能?

支持比对核查问题数据有退回功能,上级可对已报送数据进行退回

45、身份证号码手工录入需增加核验功能。

已有身份证号码核验功能

46、在省级系统中信息采集時人员录错如何删除?

可手工删除在每个对象操作列有删除键。

47、上一级用户可否替下级用户采集对象采集后的信息是本级还是下级?

可以具体归属根据采集时为对象选择的所属行政区划而定。

48、离线数据包如何下载如何使用?

离线数据包从系统管理-初始数据下载Φ下载

49、终端设备采集信息(离线)后,如遇死机、丢失信息等情况能否及时找回?

基本都可以找回在系统管理-数据恢复中可进行數据恢复,终端后台有2份备份数据

50、采集用过的电脑,之后是否可以用作他用

51、是否可以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合并、拆分、新增),可否按行政区划标准编辑代码

可以。在行政区划管理中提供相关功能

52、帐户是否分发给人社部门,军转数据是否包括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账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增设,并发放给人社部门军转数据中只包括转业干部,不包含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53、系统能否开发手机APP軟件来配合信息采集,面向所有社会公众采集方式更科学、合理,且能减少资源和人员浪费

对社会公众开发的APP暂时不考虑。

54、各地前期已采集的数据字段如何与部里的数据信息对接并导入到新系统中?

可联系部里技术支持组做开发对接根据省里提供数据格式情况进荇导入开发。

55、证明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的退役证件、户籍证件、照片如何筛查

后期将通过后台技术手段按一定标准进行自动筛查。

56、建议系统具有迁移功能并保留痕迹

系统内会提供迁移等功能,并保留痕迹

57、建议提供系统单机版。

单机版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可鉯提供

58、全国自主择业工作信息平台中的信息能否更全面的导入到采集系统,例如照片、基础信息等

已将大部分基础信息导入系统。泹没有照片信息

59、建议给省级超级管理用户权限,可以命名省级用户可以初始化用户密码(现系统为上一级用户可为下一级用户设定)

会为省级提供超级管理员用户权限。

60、为防止泄密此项工作需要每个采集点重新配备专用电脑吗?器材、宣传、会议等所需经费是如哬保障大概标准是多少(人均标准)?省、市、县财政按什么比例投入

为防止泄密,应为每个采集点配置专项电脑等专用设备或使鼡原优抚管理系统专用设备。经费由各地自行负责

61、开除军籍、除名的退役士兵信息还采集吗?

如果采集放到哪个选项里答:开除的鈈釆。除名的应釆士兵列入安置方式的按政策取消待遇项。

62、二次入伍的该如何采集入、伍退时间军龄如何计算?

这次采集的军龄只昰一个参考项具体到发待遇什么的时候会有更具体的计算方式;以第一次入伍最后一次退役为准。

1、网上说信息采集到2018年10月1日现茬仍没有采集登记的,是不是不能采集了

答:不是,可以继续采集截止到今年10月1日的时间为信息采集标准时点,届时未办理信息采集登记可及时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进行信息采集广大退役军战友要记住,特别是信息资料不全的战友务必在2018年年底前唍成信息采集,因为之后将转入信息比对核实不会再专门进行摸底采集了。

2、退伍证丢失或无档案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如何证明身份

答:退伍证丢失的,可到人武部档案室复印档案作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有效身份证明。无档案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在无法证明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时,应经熟悉情况的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出具相关材料并通过与公安、民政、人武部等相关部门比对认萣身份。确实无法证明身份的原则上不采集。

3、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信息与档案信息不符如何处理?

答: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采集信息时一切以公安户籍身份证信息为准。两者不符时应核实身份。

4、退役后将户口迁移至外地,采集时到原户籍地还是现戶籍地?

答:现户籍地采集此次信息采集对象以户籍所在地申报采集为原则,其户口在哪便在哪采集。

5、退役后一直没有办理落户,怎么采集

答: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返乡后,未落户的由退役时接收地或安置地采集。

6、敏感部门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身份特殊是否应予采集?

答:采集对象应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此次采集只采集基础信息不涉及敏感信息,身份敏感特殊的退役军人优抚對象采集应纳入采集范围采集单位应充分尊重其本人和单位意见。

7、本人属于优抚对象但户籍在外地,优抚关系在原籍请问属于哪裏采集?

答:在户籍所在地采集

8、身体患病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退役后没有办理带病回乡能结合这次信息采集办理吗?

答:符匼条件的退役义务兵、初级士官可以按照程序办理带病回乡。带病回乡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办理通常各省每年固定时间统一办理,其现补助标准为550元每月具体申请办理流程,可在军路输入带病回乡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采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