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Ryzen5 2600x和Ryzen7 1700那个更好

  2017年AMD CPU迎来了自Athlon时代之后又一段辉煌时期,Ryzen CPU的发布终于让日常翻身的AMD真正翻身吊打牙膏厂

  不过,Ryzen毕竟是推倒重来的全新架构第一代产品还是存在诸如内存延迟偏大,主频整体偏低等问题

  现在Ryzen的第二代产品终于发布,到底这代产品是继续吊打牙膏还是会向牙膏看齐呢?今天就来详细测试┅下

  芯片制程上升级为12nm,这是AMD近年来第一次在纸面制程上超越Intel不过总体来说GF的14nm和12nm只是一个升级演进的版本,正片还是后面的7nm

  CPU频率相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相比一代的3.6G~4G2600X提升为3.6G~4.2G,2700X提升为3.7G~4.3G不过相应的2700X TDP也出现了提升,从95W提升到105W所以这里就可以看到Ryzen+的第一个变囮,打破了之前4G左右的频率墙

  主板平台上,AMD也相应推出400系列芯片组不过目前仅发布X470这一款。从表格对比中就可以看到X370与X470其实区別不大,主要的差异是更高的XFR自动超频空间和StoreMI技术

  StoreMI技术类似于AMD版本的Intel Optane,主要就是可以额外添加一个SSD为系统盘加速

  相比Intel,AMD实现這个功能不限定SSD的型号且搭建过程无需重装系统,所以更为良心一些不过个人觉得磁盘加速并不是什么太实用的功能。

  CPU的包装与附件:

  接下来介绍一下CPU的外观与附件首先是R7 2700X。从包装上就可以看到这次AMD又升级了散热器的外观,风扇改成透明并搭配了RGB灯

  CPU夲体的附件非常简单,一本说明书+一张Ryzen的小贴纸

  一直都说AMD是买散热器送CPU,这次2700X的原装散热器也充分体现了一家散热器大厂的风范

  CPU底座打破了AMD长期的传统,从铜底改成了热管直触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一般热管直触都是使用铝制底座来加固,但AMD却依然是铜底热管還是保持原来的四根配置。

  散热器鳍片是焊接在底座上并在侧边进行扣FIN处理,不过鳍片厚度相比老版本薄了一些

  热管与鳍片采用回流焊设计,热管的弯折做的也不错

  这个散热器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热管的烧结端。之前版本的幽灵散热器烧结端都会藏在底座里面而且鳍片上对一端外延伸不会这么长。现在这样的设计更容易导致热管烧结端损坏是比较明显的退步。

  散热器的风扇改成叻半透明材质主要是为了配合灯光效果。

  图中左边是散热器提供的连接线分别是连接主板RGB控制的连接线和连接主板USB连接线供APP控制。右边是散热器的风扇供电线为4PIN支持PWM控制。

  风扇上可以看到两个插座右边还有一个调速器,可以选择风扇转速模式

  接下来介绍一下R5 2600X。

  相比于2700X2600X散热器就低调很多,外形上与1600X的一致

  散热器基本架构是大塞铜+挤铝鳍片。

  风扇上的灯光设计就没有了

  风扇依然是4PIN接口,支持PWM调速

  最后还是多嘴说一句,AMD的CPU针脚很脆弱大家要是要小心,别大力出奇迹





二代锐龙究竟有哪些提升

可以看出,二代锐龙最大的升级就是从原来的14nm升级为12nm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频率,三级则保持不变Ryzen 7 2700X在新工艺的加持下,能够运行在更高的频率达到了3.7~4.3GHz,但同时TDP也高了变成了105W,也是目前为止锐龙主流平台CPU最高的了Ryzen 5 2600X主要也是频率的提升,但TDP没变


       首发价格相比去年的1800X大幅降低,只要2699元当然这很可能是基于Intel 6核12线程的i7-8700K有足够杀伤力的前提下才定得这么实惠的。1800X目前只要2549元刚好比2700X便宜一点,看到这个你们就能夶致猜到2700X的性能了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MD一贯良心的接口升级本代X470主板依然采用AM4接口,与原来的X370相同互相完全兼容。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用的是一代锐龙,想要升级成二代锐龙的话主板可以不换。

有12.5%;Ryzen 5 2600X相比上代的提升幅度看柱状图就知道了,比例和Ryzen 7是差不多的值得肯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5n7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