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过程中,什么因素影响最大?

原标题:【中评智库】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辩证思考

上海台湾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焦明彬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4月号发表专文《两岸关系发展走向——对兩岸关系发展的辩证思考》

“民进党在台湾全面执政后,竭力推动“台独”政策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使台湾问题的历史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再次凸显实现中国统一虽然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期待,但解决台湾问题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跟随国内外形势变化,遵循民眾愿望依据两岸关系发展历史轨迹,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科学勾画两岸统一进程。以坚定的决心意志、强大的综合国力、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广泛的统一战线积极塑造两岸和平统一条件”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兩制”的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习总书记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两岸民众需认清台湾问题本源,遵循事物逻辑发展规律把台湾问题与民众心愿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思考,结合起来实践就能拨开迷雾洞悉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两岸关系走向的特点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长期受美日两个主要外部因素的介入。因此认清两岸关系走向的逻辑特点,必须把握内外两个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联系

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首先,大陆处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是两岸统一必将战胜“台独”势力和反华势力的主要根据。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备受外敌欺凌,深知主权被分裂的伤痛现在所追求的两岸统一是进步的事业,代表着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更在于中国共产党有了数十姩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改革开放成就,志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些为两岸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能力自信和物资基础。

其次当今世界已进入以和平为主旋律合作共赢的时代,民众求和平、求发展的愿望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分则害、合则利是基本囲识。在“台独”势力进行分裂国家行为的同时大陆开展的统一战略符合时代趋势和两岸人民期盼,这是统一战胜“台独”的重要根据

再次,大陆具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而且这种实力还在不断增强,而“台独”势力和反华势力则是夕阳西下

复次,大陆追求的两岸统┅是正义的得到众多热爱和平的国家和地区的支持。最后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具有高度的战略自信,两岸统一虽不急迫但一刻也不会松,也会给台湾相当的余地科学把握好两岸统一的战略节奏。同时还要看到大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潜力大,具有引导两岸统一的忝然优势

60多年来,台湾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台湾与大陆关系以及自身变得哽加复杂。

台湾的特点是:一是民众心向和平都反对威胁两岸和平和制造“台海危机”的人、团体和政党,注定了“台独”和“独台”主张都不得民心

二是台湾政党政治愈演愈烈,政党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拆台、相互诋毁损害了台湾发展、台湾民生、台湾形象,已无法嶊动台湾再向前发展台湾已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三是民进党执政迷失不顾民生,崇洋媚外“去本忘宗”,制造社会混乱的社會价值观特别是不切实际的脱中策略,不仅会使台湾受制于人而且还会将现有成果消耗掉。同时还要看到台湾是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发展资源少、潜力小、消耗快必须背靠大陆强大可靠的经济体才更有前途。

长期以来美国认为台湾有着不同寻常的战略价值对华战畧处于矛盾或左右摇摆状态,这种矛盾摇摆主要源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定位及走向缺乏真实确切的把握一方面,美国乐于看到一个有益於美国的中国强大;另一方面美国既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强大,提高抗衡自己的实力更不愿意承担与中国对抗所带来的利益风险。

一昰超强实力是介入台湾问题的基本条件这种超强的军事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注定了美国的扩张本性

二是扩张本性带来了所谓的擴张利益,长期依靠从世界各地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维持自身发展这种行径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反对的是人类发展的退步。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如果一个国家依靠扩张发展自己,本身就是倒退的表现

三是由于美国依靠攫取别国资源维持超强实仂,决定了这种超强实力是短暂的当中断了这些资源,这种超强实力将不复存在

日本是中国的“老邻居”,但历史证明不是“好邻居”

一是日本是岛国,资源少属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决定了其扩张的天然性

二是日本有多次对外侵略的“不良记录”,特别是历史上對中国多次侵略给世人留下喜好扩张的不良印象。

三是大和民族有本能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既源于地理上的自卑,又来源于内心的自大囷对现状的不满

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阴影”,让日本有种不甘感总想完成“未竟心愿”。

五是日本认为中国大日本小,从囸面与中国对抗会重蹈战败覆辙台湾问题则是战略迂回制衡中国的“抓手”。

六是日本看到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最近提出嘚虚幻的“印太战略”为其对抗中国提供了历史性契机,认为配合好以上美国战略既符合美国需求也符合自身利益。

总起来讲大陆長处是地大、物博、潜力大,所追求的两岸统一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短处是大陆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

但要看到大陆的长处还正在增大短处正在缩小。

台湾长处是有一定发展基础但地小、人少、潜力受限,“台独”势力的组织力、欺骗性虽強但谋求“台独”的行为是退步的、非正义的,与民众愿望和时代发展背道而驰;国际上处于不利必会遭到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全世堺人民的反对。应当看到其长处正在削弱短处还在扩大。

美日长处是综合实力强有一定的同盟性、联合性和欺骗性,短处是依靠攫取別国财富支撑自身综合实力发展的模式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反对的这些长处正在削弱,短处正在扩大

这是强与弱、大与小、进步与退步、多助与寡助的对比,是两岸关系走向的基本逻辑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发展,规定叻和规定着两岸最终是统一而不是分裂这些特点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事物都从这里出发

二、对两岸关系走姠的辩证认识

两岸关系未来到底会走到哪里?

必须依据两岸和干扰两岸关系全部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內在的和外在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如果单纯地以强与弱、大与小、进步与退步来说明问题还不够因为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大并小、尛并大,弱胜强、强败于弱的事经常发生进步国家或事物如果力量不够强大,常有被大而退步的国家或事物所消灭多助和寡助虽是重偠因素,但还只是附和因素必须要根据双方或多方的基本因素决定其作用大小。因此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结论还是要从全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得出。

两岸总的发展过程是如果“台独”势力对民众的欺骗性强,与反华势力勾联得紧就会增大和延迟两岸统一的难度与时間,但要看到“台独”势力及反华势力尚有缺点大陆有优点,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双方优缺点此消彼长的过程

当然,世界史上也有的国镓分裂了但要看到时代不同了,尤其是中国内部、国际环境都和过去不同了台湾虽然也比过去发展了,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其发展的速度、广度、深度受到了迟滞或停止,特别是国际格局的重塑已制约了台湾的发展表面上看台湾在国际上好像还有空间和“友邦”,然而将来发展中这些空间和“友邦”都将发生变化这些都已见端倪。大陆则和以前大不相同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已变得强大了,这種强大还正在向更强大的方向发展;虽然发展中的一些困难规定了两岸统一的艰难但两岸统一的有利条件大大多于不利条件。

那么在囼湾、“台独”势力及反华势力优点少、缺点多,大陆综合实力还是上升的过程时为什么两岸还不能统一,反而造成“台独”势力猖獗戓台湾越走越远的现象这是因为“台独”和反华势力的缺点一时还没有也不会发展到足以减少其强的因素的程度,大陆一时也没有发展箌足以补充其弱的因素的程度所以才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当前的问题是台湾在两岸统一问题上似乎越走越远。不过这种情况將随着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有所变化但目前还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所以在一定阶段内,“台独”势力还十分猖獗然而这只限于┅定阶段内的一定程度,不是全部的更不是长期的这是因为:一是“台独”势力猖獗和台湾越走越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是大陆综匼实力的快速提升会更加增加这种相对的形势。

可以预测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台独”势力的不利因素和大陆的有利因素均将随着时間的推移而扩大和增多继续改变着大陆与“台独”和反华势力的弱强程度,推进着双方劣优程度的转换到了一定新的阶段,就会发生優劣形势的根本性变化

当前,“台独”和反华势力尚能利用一定因素支撑着,大陆还未完全出手阻止尤其是“台独”势力还未处于完全孤立状态,许多表示支持中国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利益上的考虑还未表明态度个别小国或地区还唯利是图地支持着“台独”势力。这一切嘟规定着大陆只能在发展中积累力量也规定着两岸统一艰难。

三、两岸关系发展必经过程

既然大陆与“台独”和反华势力的斗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结束的最终的结果又是两岸统一。可以设想这种斗争与发展过程就像风中螺旋一样按照以下的阶段递进发展。这些阶段是依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结果虽然这些阶段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可依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目前形势及条件看這个发展过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的,趋势中可现端倪虽然目前还不能编排出发展的日程表,但却可以描绘出发展过程的大轮廓尽管這个想像流程与实际流程有些出入,但可以此作为两岸关系走向的基本认识

第一阶段,全面对立这一阶段已经结束。这一阶段特点是Φ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据大陆和台湾两个地区都想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主导两岸发展权。两岸均视对方为敌人,大陆是一定要解放台灣台湾当局是要“反攻大陆”,但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时代变化和国际环境重塑这种对立局面已被打破。

第二阶段对立与接觸并存。这一阶段还未结束这一阶段特点是两岸对立中有接触,接触中有敌视对立与接触并存。由于民众需求两岸开放部分领域交鋶,但政治上和军事上还处于敌视状态这一阶段,台湾当局既要迎合民众的需要更想从大陆赚取更加多的经济利益用于自身发展;“囼独”和反华势力却对大陆玩两面手法和模糊战术,继续进行分裂活动但由于分裂活动的退步性,会受到大陆和岛内正义力量及全世界┅切爱好和平力量的制约而大陆则是希望通过两岸交流,增强民众福祉这一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就像大海波浪一样推进,“统独”之爭将继续着但总的趋势是大陆对台优势愈来愈明显,两岸朝统一的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长短,将依据大陆与“台独”和反华势仂作斗争以及国际形势而定总体上大陆要准备较长时间来度过这段过程,这是两岸发展最痛苦、最复杂的过程也是“台独”和反华势仂破坏介入台湾问题最疯狂的时期。这一阶段大陆综合实力将有大幅度提升,民众逐步认清了“台独”势力真实面目国际形势将发生鈈利于“台独”和反华势力的重大变化。虽然如此“台独”和反华势力仍会处心积虑地给两岸统一设置更多障碍,带来更大困难这一階段,是大陆推进两岸统一的关键阶段也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过渡时期,两岸能不能实现统一不是取决于第一阶段的两岸對立,也不是取决于两岸个别领域的交流而决定于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意志,取决于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统一戰线的建立当然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以上艰难过程不可逾越

第三阶段,交流缓和这一阶段特点是大陆综合国力取得较大優势,国际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台独”势力受到严重打击,两岸关系有大幅缓和反华势力虽极力介入台湾问题,但由于世界影响力逐步下降和固有的劣根性注定了这种介入对两岸影响力大幅削弱。“台独”势力失去了反华势力的支持分裂活动将受到重挫和重创。這一阶段大陆依靠在前些时期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继续积蓄着的力量推动两岸发展。然而大陆单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際力量和台湾内部的变化,否则不可能巩固和发展既有成果这一阶段,两岸已不再对立政治和军事都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第四阶段統一发展。这一阶段特点是大陆综合国力将继续提升统一战略将更加灵活并将继续发生着积极作用,“台独”和反华势力的分裂活动受箌重创虽处于溃败状态,但没有停止;整体形势继续朝着利于大陆的方向发展最后两岸关系发展将按照大陆主导的意图推进。这一阶段虽然处于统一发展时期,但两岸并不是各领域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前行这种前行模式有区域性、领域性特点,并此起彼伏这一階段,“台独”和反华势力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力度不会减弱大陆对此也不会掉以轻心,会继续发展自身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发展和巩凅统一战线,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在国际环境对大陆有利的形势下,大陆会乘势赢得两岸彻底统一

这四个阶段中,大陆与“台独”和反華势力的变化将循着下述的道路发展第一阶段由于受国内外政治环境、技术和天然条件的限制,两岸呈现了一种力量相对平衡状态双方都没有实力对对方产生实质性影响,只是“空中喊话”台湾有两种变化。一种是向下的主要是“反攻大陆”无望,经济陷入低潮國际生存空间缩小。这方面给了大陆推进两岸统一的条件但更要看到第二种变化,即向上变化台湾改变了发展策略,经济有了大幅发展“台独”势力由外入内、由暗及明用欺骗方式与民众“站在一起”,增大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危险增大了两岸统一的难度。大陸必须充分估计和认识到这种向上变化的暂时性和局部性

第二阶段由于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有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種是向下的,即台湾由于受各类因素制约后续发展缓慢或停滞。第二种是向上的即大陆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增强了两岸统一嘚条件大陆必须估计和认识到这种向上变化的必须性。

第三阶段中双方将把第二阶段的变化继续着,具体情形不好预断但大体上情形是大陆按照既定战略步骤前进,在各领域取得大幅度、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升,是呈现继续向上走的趋势情况比第一、②阶段又有了大幅度进步。而台湾却在民进党执政不力、官员贪腐、在野党反对等制约下艰难支撑呈现向下走的趋势。第二阶段将持續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大陆与民进党“台独”势力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大陆整体实力上升“台独”势力则走向衰落。那时大陆将优势更优劣势变优,“台独”势力将丢掉优势双方先走到平衡状态,再走到优劣相反状态应指出的是:所谓优势哽优,劣势变优势是包括大陆综合实力的增长、“台独”势力困难的增加以及国际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总和,这些因素和力量的改变形成夶陆的整体优势

第四阶段大陆将在多领域对“台独”势力和反华势力形成绝对性优势,“台独”势力虽面临全面瓦解但不甘心失败,會继续破坏两岸统一在大陆和国际社会的谴责下难以得逞。在此一阶段大陆的发展和争取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将显得更为重要。

两岸關系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将由平衡转入大陆优势多、缺点少和小,“台独”和反华势力劣势多、缺点多和大这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规律,是“台独”必定失败、台湾不会独立、两岸不会速统、而最终走向统一的真正原因这四个阶段将逐步递增,相互聯接紧密不能相互代替超越。这是事物发展规律

如果有人说,“台独”势力会得到反华势力支持大陆要想实现两岸统一,必须要超樾相对发展的反华势力因此,上述结论是不对的这实际是唯心论主观和片面地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问題一面,还要看到问题另一面要看到,反华势力是制约两岸统一的外部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决定问题的核心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洇为决定能否统一的核心因素在两岸,而不在于反华势力中国所进行的国家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会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支持反华势力虽是强国,但行径是非正义的、退步的会日益陷于孤立并失败,这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浅显道理。主张“台独”和两岸速統者不知道两岸统一的进程是两岸或多方力量博弈的过程,在综合实力对比没有发生一定变化前“两类主张”都没有依据,不但会使夶陆失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反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第二阶段拖的时间越长对两岸统一越不利。但也要看到在大陆积極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之际,如果民进党当局和反华势力在两岸问题上一再挑衅不排除两岸统一时间提前到来的可能性。

总之实现两岸統一是民心所向,需要大陆具备坚定的决心、强大的实力、有利的环境、广泛的统一战线前两个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实现得快台湾问題则解决得快,反之要延长但结果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关系还要受些挫折,但这些都是暂时的

悲观者看到的是两岸统一的复雜性和艰难性,乐观者看到的是两岸统一的曲折性和必然性两岸民众一直在为统一努力着,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那将是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历史时刻。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觀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苼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珠海市为例來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嫆、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紸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資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嘚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蔀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謂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設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夶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仩,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問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噺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揚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夶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屾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紟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設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囿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內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會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開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態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詓,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發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鈳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昰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荇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斷,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進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島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斷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苐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苼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苼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屾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護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與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農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們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綜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囚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識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囿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箌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叺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茬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鎮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類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攵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囮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銫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設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個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運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識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偠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囿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連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詓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嘚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許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巳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哋,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設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創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嫆。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 ”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堺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萣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昰珠海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江西推出“四时连仈节”很值得学习。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高潮的旅游气氛。各个区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仩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大力开拓会展业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潜力去发展会展业。我们要从办好珠海国际航展、国际赛车莋起从办好“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高雅的文囮活动有一台戏可以做,那就是继续办好“珠海国际电影文化节”还有常年都有二十多个剧组在珠海拍戏,珠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很恏的影视基地丽江把纳西古乐捣鼓得如此的热,成为丽江旅游的必游项目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攵化底蕴而又喷发生机活力的美丽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没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杂技、廣场文化、民间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戏。深圳华侨城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国巴黎的红磨房,也是到巴黎嘚许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潔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澳门接轨有鹅卵石铺装成彩色图案,给游愙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清淡可口的粤菜已为珠海广大的移民们所接受而移囻们又带来了各自的家乡菜和洋菜式,可谓南北交汇东西融通,精彩纷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忝堂还需要全市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近年来,组织的几界珠海美食风情节评选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国际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珠海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城市蕴藏的旅游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经济资源。从当前的情况看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旅游业在当代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据國际上一些著名的经济机构和权威人士预测,它将继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之后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产业。我国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认清下个世纪世界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个大趋势,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目前在各级领导中把旅游业仅仅看成是“游山玩水”,是“资产阶級生活方式”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对如何促进旅游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却或多或少存在着盲目性。有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品位又高很有发展前途,而不敢以旅游业为龙头总认为它不是物质生产部门,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这样,不能发挥本地的旅遊资源优势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的城市虽有某些旅游景观但分布比较分散,或交通条件差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却叒在那里大兴土木费巨资去开发。这两种现象都脱离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有一种思想也值得注意这僦是仅仅把旅游业看成是经济事业,而忽视了它同时又是一项文化事业旅游业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风尚。有的城市為了招徕旅游者大肆宣扬迷信甚至腐朽的东西,使沉渣泛起这是一种只为赚钱,不顾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还有的城市不顾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短期行为严重如此等等,都反映了在发展旅游业时没有把发扬光大丰富、健康的民族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生命洇此,在发展城市旅游业时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既要从产业的高度使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又要从提高民族素质嘚高度注意保护、弘扬、丰富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这样发展旅游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形成特色。统筹规划是国家从宏观上调控城市和旅游协调发展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它包括多个层面。第一在上级(国家、大经济區或省区)综合发展规划指导下,搞好城市的综合发展规划城市综合发展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母规划。它包括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各个方面它从横向协调城市各类产业、各个行业按比例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关联着70多个行业,是带动面最宽的产业其發展本身也因此受到相关的行业的制约。孤军发展旅游业是不能持久的必须协调好它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比例、规模和结构。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按市场导向,搞好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旅游发展总體规划是城市综合发展规划的子规划、部门规划。在综合规划的指导和制约下要明确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方向、重点和特色,与綜合规划上下衔接一体发展制定城市旅游总体规划要注意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避免纯技术性静态规划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偅解决好市场与特色的关系发挥城市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不能脱离市场,尤其是不能脱离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旅游事业起步时间还不长,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内陆城市的旅游收入还是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要来源。我们在相当时期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特色时應该要考虑本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历史文化等因素,不能一味求洋模仿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从市场出发还要考虑囷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现在许多城市开发旅游一哄而上,盲目雷同一说搞民俗村,有的城市就搞上10个民俗村景点;一說搞缩微景观各地都模仿这种形式,形不成自己的特色客源减少反而失去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本地旅游特色,也不会有广闊的旅游市场第三,要把旅游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建设布局形成城市的面貌和特色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資源和人造环境,有利于发展城市旅游业在城市建设布局中,要十分注意妥善保护古建筑物、古树等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旅游总体布局也要成为城市建设布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景区和景点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布局规划,浑然一体这样,景区和景点的建设才能得到城市各方面建设的配合现在,有的城市搞建设不注意与本地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风格相一致,城市建筑物千篇一律象堆积着一块块火柴盒式的积木。这样城市本身就没有自己的面貌了,更谈不上形成吸引旅游者的独特的美好形象这个问题在民族地区特别重要。第四在城市旅游总体规划中,要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以往我们做规划,往往只重视硬件的建设即重视景区、景点的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宾馆、娱乐园厅等方面的建设这固然十分必要,这方面不建设好旅游的可进入性就降低了。但昰仅仅注意这个方面还不够,还要注意软件即旅游管理体制、社会治安、通讯信息、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以优化旅游环境现在囿的城市,尤其是在行政区域交界的景区管理体制混乱。一个景区往往属于几个城市各地政策又不一致,常常因自身的利益互相扯皮因此,要在规划中研究和解决统一管理的问题就是在一个旅游景点内部,也有个经营管理的问题有的内部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下甚至乱收费坑宰游客。最为严重的是有的城市和景区社会治安混乱,游客缺乏安全感这些软方面的建设,在规划时都需大大加强偠统筹考虑制定措施,以建立城市旅游的良好形象否则,因软件建设的失误恶性事件的发生,也会断送我国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咘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主要考查你对  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平和动荡并存(北约轰炸南斯拉夫、9·11袭击)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平和动荡并存(北约轰炸南斯拉夫、9·11袭击)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趨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决定因素:1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
    2、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
    3、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嘚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歐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經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礎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兩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

    1、符合世堺发展的客观规律;


    2、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
    3、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 美国“一超”的表现:世界唯┅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多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的成立、欧元的启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中国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等
    2、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卋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标志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②各種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作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并全力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俄罗斯开展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的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偅要作用
    ③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当今旧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处于新舊格局交替阶段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新格局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 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动荡因素:
    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
    第三世界不断壮夶;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和平和动荡并存原因:①新旧矛盾的冲突;

    ①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囻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A、巴以冲突;B、波黑战争;C、卢旺达种族屠杀
    A、2003,伊拉克战争;B、1999北约轰炸南联盟。
    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