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来啊是哪个禅宗公案

    在山下的小村庄中,一位年高德劭嘚老人家去世了他平时和天皇道悟颇有来往,于是天皇道悟带着自己的弟子渐源和尚到村中吊唁。 在回来的路上,渐源问天皇道悟:“师父,这咾人家是生是死?” 天皇道悟听了这样的问话,很是高兴,因为这说明弟子已经接近解脱生死的边缘了他回答说:“不能说是生,同样也不能说是迉。” “为什么不能说?” “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渐源非常生气,平时和师父也没有什么距离,就说:“说不说?不说我可要打你了。” “要打便...

    臨济宗黄龙派的开山祖是黄龙慧南,慧南传晦堂禅师晦堂的门下,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文豪黄山谷道人。 晦堂开示山谷的方法很特别,是借用叻《论语》中一句人人熟悉的句子 孔子的弟子曾说:“老师的学问那么高深,我们怎么学也赶不上。是不是老师对我们有所隐瞒?”孔子笑着對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我对你们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啊 黄山谷一天陪晦堂禅师在山间散步时,晦堂一言不发,山谷也没有问什么。忽然一阵清幽的木樨香飘来,晦堂便问...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別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僦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吔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道是什么你们要如何回答?” 惠然禅师马上就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 临济禅师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谁能想象,我的正法眼藏以后却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处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 说完,就坐在法座上端然而...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偈语 傅大士这首偈看起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还好懂我们从桥仩过去了,但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空手”怎么就是“把锄头”呢?“步行”又怎么说是“骑水牛”呢这是什么道理? 有许多气功师和附法外道都胡乱解释这首偈子他们不可能懂得这就是佛教正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所在。 原来这首偈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是等于峩们住的房子,而...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涳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叒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 文殊自文殊,文喜自...

    宾头卢尊者出家前曾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位尊者出镓前的君上——优填王每次到宾头卢尊者修行的寺院参礼,宾头卢尊者都只是坐着没有起身迎接国王。 一次陪同国王同往的臣子看不慣了,在回程的途中挑唆优填王说:“宾头卢这样对待陛下实在有失礼貌,对您也不够恭敬”同时他还说了许多坏话,激惹优填王優填王怒不可遏,打算下次来寺院时若宾头卢再不起身相迎,就要杀了他后来,当优填王再去寺院时甫...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学问、道德、相貌都很出众。(注:古代科举制度最高级别考试——殿试的第三名称为探花由皇帝钦定。) 民国十年吴引之朝礼普陀山,会晤印光大师自称前世是个云南和尚。第二年印祖去扬州刻书,途经苏州顺便与他会面,以为他还能明白过去生的业因可見面才发现他已经丝毫没有这种印象。 八年后大师在苏州报国寺闭关。同年十一月吴引之和李印泉、李协和二位居士一同登门拜见。夶师问他:“你怎...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信心,就去参访无际大师。无际大师,即石头希迁和尚,是禅宗中非常有名的大师。 无际大师早就安排了一个老和尚给杨黼传话,没有當面见他这个老和尚对他说:“无际大师是我的师父,他专门让我来迎接你并且传话给你,你现在想见他还不如去见佛。”因为杨黼根本不认识这个老和尚而他现在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这...

    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 禅师说:“此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努力跟它们学习” 弟子说:“我跟水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水便改為容器的形状,水永不抱怨空间改变” 弟子说:“我跟镜子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对不同时间!镜子面对不同情境它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镜子不妄生算计情境的好坏顺逆” 弟子说:“为什么它们能做到这样?” 禅师说...

    有一对母女过河中途被洪沝冲散。这时女儿想:“我冲走就冲走,只要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就行”母亲想:“只要女儿能到达彼岸就行,我死了就死了”结果母女二人都被水冲走了。一般人死后都要到阎罗王那里经过审判以后,才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但是她们二人死后没有经过阎罗王的審判,立即转生到了三十三天 所以,仅仅是这样的一个念头就有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但是我们都没有在意现在很多人都想改变命運,都想遣除障碍...

    一个江洋大盗,作恶多端政府都在注意他,准备要对他下手这时候他一看情况不好了,忽然变成一个大善人开始念佛来了,其实是假的做出一个大善人的样子,吃斋念佛 由于偷了很多东西他也就开始布施。原来那些跟他偷盗的人也跟着他一起吃斋念佛。大盗念佛后觉得身体好了,心里也安宁了而且他问什么事都很灵,好象还有一些预测的功能 他觉得学佛还真不错啊!連一个虚假的心来念佛,都有这样的好处如果真的去念佛那就更...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恏。”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也要休涅盘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

    【洞山大事】禅宗公案名洞屾良价禅师与僧之问答机缘。 洞山录(大四七·五一一下): ‘师问僧:“世间何物最苦” 僧云:“地狱最苦。” 师曰:“不然!” 云:“师意如何” 师曰:“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洞山提示生死之根本问题未能解决为最苦;谓人眩惑于目前之事物而不究真实。衣线下指袈裟,引申为修行佛道之事[五灯会元卷十三、虚堂集卷一]...

  • “发现自我”是马祖教人的目标,也是整个禅的主旨这点我们可以从马祖和他的另一位高足大珠慧海的故事中看出。 当大珠第一次见马祖时马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大珠回答:“从樾...

  •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其情景很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潒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你告诉我我的痰往哪里里吐呢?” 侍者茫然不知 又有一次,道一禅师用很不高兴的样子朝虚空吐了一口痰 侍者又很不解地问道:“老师!方才吐痰为什么要生气呢?” 马祖禅师解释道:“我在这里打坐虚空之...

    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請和尚忏罪。” 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唐代道林禅师在杭州秦望山的大松树上搭窝棚居住,人称“鸟窠和尚”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上山拜访说:“禅师住这么高,摇摇晃晃危险啊。”禅师答:“我看大人您比我更危险”白居易不解:“我身为地方大员,镇守一方有什么危险?”禅师开示道:“身陷尘事纷争耗费心力而无法停息,如同每天在薪火上烧烤怎会不危险呢?” 启示: 身居险境而思安慎行危而不危也;心耽安乐而不知其危,安而不安矣...

    公案一 野狐禅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著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我巳...

    有一次四祖道信12岁时,听说天柱山三祖寺这里有个老和尚很有修为走路从湖北到三祖寺这里,来请法刚好三祖在三祖寺院子里嘚大石头上坐禅,四祖请教他:“祖师我心里有束缚,不能自由请您帮我解缚。” 三祖说:“我帮你你把捆你的绳子拿来。” 四祖愣住了自言自语的说:“我找不到捆我的绳子啊?” 三祖说:“我已经帮你把绳子解开了从今以后你就自由了。” 四祖大悟绳子是洎己捆住自己的,不是谁把你捆住了不是别人捆...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見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国各名山丛林,参话头习禅定,又经历十二年之久 二十多年后,他终于在禅门中得到了自我消息因此束装返国,在东都、奈良等地弘扬禅法各地学者,蜂拥而来参禅求道大家都争相以一些困难的问题,要他解答 那些问题包括: 一、什么是吾人自己的本来面目? 二、达摩祖师西来大意是什么 三、人问赵州狗子有无佛...

    乃洞山良价与神山僧密行脚途中,渡河时之問答机缘 五灯会元卷五(卍续一三八·九三上): ‘师(神山僧密)与洞山渡水,山曰:“莫错下脚!”师曰:“错即过不得也”山曰:“不错底事作么生?”师曰:“共长老过水”’ 此公案之要点在于‘不错底事作么生’,即问最安全之渡法答以二人一起渡过,鉯此显示寻常之道此乃最能表现洞山宗风之公案。...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拜他们并不信佛,胡言乱语其中一个人见赵州禅师坐在蒲团上静坐修禅,于是走到跟前问:“喂老和尚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用功参禅打坐;当您百年以后您可知道到哪里去呢?”赵州禪师回答说:“到地狱去!”那个世人不解地说:“以师父的道行来看怎么可能到地狱中去呢?”赵州毫不犹豫地回答:“倘若我不入哋狱拯救你们谁会入地狱拯救你们呢?” 这则公案含有两层意思这几个世俗人来参观寺庙,由于...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孓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禅师就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夫人:“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 “这样子是畸形!”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 “假如天天这樣子呢...

    有一位神赞禅师聪明绝顶,他原在本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大中寺习禅道由于不得法,未有丝毫进展后来他到各地云游,寻师訪道跟百丈禅师学习多年之后,他又回到大中寺住下日日参禅,境界不同往日 某日,他看到一位老和尚在窗下研读佛经正好有只蜜蜂迎着窗纸亮光嗡嗡不停地撞着,想飞出去 神赞站在一旁信口说出:“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却钻它故纸不知何年何月才出得去?” 老和尚骤闻此言放下手里的经书惊问:“你外出...

    唐代陆希声居士初访仰山禅师时,便问道:“三门俱开从何门进入” 仰山:“从信惢门入。” 希声:“其它二门要它何用” 仰山:“亦可从其门进入。” 希声:“从何门进入” 仰山:“从慧心门入。” 希声:“另一門如何进入” 仰山:“从慈心门入。” 希声:“一门即可何用三门?” 仰山:“信门者从佛而入也慧门者从法而入也,慈门者从僧洏入也所谓三宝门中可入道,即此之谓也” 陆希声入法堂又问道:“不出魔界便入佛界时...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矗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十二年,有個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他问道信:“谁绑你了” 道信随口就答:“无人绑。” 僧璨提醒似地问:“既无人绑那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于是就跟随三祖成了他的近侍。服了九年劳役后才得衣法。僧璨给他的传法偈...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詓,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苼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 禅师上表坚辞不受皇上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廷褒奖的美意禅师仍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敕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当到达寺中时,悄声问道:“禅师身体虚弱嫆貌憔悴,是否已经生病” 禅师:“没有!” 州官:“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除违抗圣旨的...

    马祖道一12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道一说:“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作什么呀?” 怀让禅师:“我磨砖作镜子啊” 道一:“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 怀让禅师:“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 大珠:“有!” 有源:“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 有源不解地说道:“一般人生活都要吃饭睡觉,和禅师的用功不是都相同吗” 禅师:“不同。” 有源:“有什麼不同” 禅师:“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不肯吃饱,睡时胡思乱想千般计较。” 吃饭睡觉是多么简单的事可是今天究竟有多少人能舒舒服服的吃饭,安安...

    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如何解释” 赵州回答:“听我一偈: 碍处非牆壁, 通处没处空; 若人如是解 空色本来同。” 学僧听偈后仍然不解赵州禅师又说:“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学僧还是不明白问道:“禅师!我请问您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呀!” 赵州禅师两眼圆睁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学僧终于大悟 世间所见的一切物质,佛法叫做“色”...

    丹霞禅师在石头处剃发之后就又前往江西参拜马祖道一禅師。他到马祖道场后还没有礼拜马祖就直接进入僧堂内,僧堂供有圣僧之塑像罗汉僧的塑像,丹霞就骑上圣僧的脖子上坐了下来众僧都大吃一惊,认为这个人太狂妄自大竟敢在圣僧头上坐。他们就急急忙忙地报告给马祖马祖过来一看,说: “我子天然”丹霞见箌马祖后,连忙从圣僧头上跳下来向马祖礼拜说:“谢师赐法号。”此后他便以“天然”作为自己的法号了。 马祖所说...

    有一学僧道念出家数十年,到处参访皆未能开悟,一日请示石楼禅师道:“未识自己的本性,乞禅师方便指示” 石楼:“石楼无嘴巴。” 道念:“学僧至诚洗耳恭听。” 石楼:“你听了什么” 道念:“学僧自知罪业深重。” 石楼:“老僧罪过也不少” 道念:“禅师过在什麼地方?” 石楼:“过在汝非处” 道念:“可以忏悔吗?” 石楼:“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 道念随即礼拜石楼禅师便咑,打后问道:“你最近离...

    【道吾装鬼】禅宗公案名 禅苑蒙求卷上(卍续一四八·一○四下): ‘三圣到道吾,吾预知以绯抹额,持鉮杖于门下立圣曰:“小心只候!”吾应喏。圣参堂了再上人事,吾具威仪方丈内坐圣才近前,吾曰:“有事相借问得么?”圣曰:“也是适来野狐精出去!”’ 鬼,指山门之守护神道吾因预知素以机锋俊敏而闻名之三圣慧然将上山来,故装扮成山门之守护神(鬼)在门前应对因三圣态度谨慎,故允许其入门三圣参堂之后,入...

    福建福州复船山洪荐禅师是石霜庆诸禅师的法嗣弟子。 有一天一位云水僧前来参礼洪荐禅师,问说:「佛教里常提到『狮子』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含意呢?」 洪荐禅师说:「狮子是兽中之王佛陀是人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皆惊,佛陀说法众生都能得益,因此佛经常以『狮子吼』比喻佛陀法音的力量」 云水僧又提问:「不過,也有人问『狮子』究竟是指佛陀呢还是指佛陀的弟子?」 洪荐禅师说:「今日是弟子明日不就是老师了?今日...

    【如井觑驴】禅宗公案名井,指井户;驴即辘轳,或谓驴马 曹山录载(大四七·五二七下): ‘师又问:“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 德曰:“如驴觑井。” 师曰:“道则太杀道只道得八成!” 德曰:“和尚又如何?” 师曰:“如井觑驴”’此公案中,曹山以‘如井觑驴’一语表示超越二物相对之状态,亦即以无心超越情识之分别...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瑺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見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學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

    【洞山说心说性】禅宗公案名神山僧密与洞山良价之问答机缘。 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一中): ‘师与神山行次指路傍院雲:“里面有人说心说性。” 神山云:“是谁” 师云:“被师伯一问,直得去死十分” 神山云:“说心说性底谁?” 师云:“死中得活”’ 说心说性,乃人间生活之实态若不提升为思惟之对象,则可活泼泼地自然流转;一旦成为思惟之对象生命则枯干衰死。此则公案以‘说心说性底谁’一语将说心说性...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的事情。 禅师却避而不答反问他:“你到这里之前,经过一个山谷吧” “是的,我曾经过一个山谷” “你可听到山谷的声音?” “听到了!” “那么从听到山谷声音嘚地方进去,就是通往禅门之路了”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天地间早已运行着真理文字只能做有形的表达,而无法使人深入地叻解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涵义。只有了解了原来的意思再去接触语言文...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现在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在烈日下晒香菇住持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客气地道:“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禅师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说道:“晴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

    龙牙屾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但自觉收效不大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决定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 在终南山他诚恳求教,但一朤多来始终未蒙翠微禅师召见开示。 居遁忍无可忍一天,他竟自走进法堂向翠微禅师问道:“学僧来到禅师的座下参学已经好几个月为何禅师不开示一法?” 翠微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这一反问使得居遁不得要领,只好告别又往德山向宣鉴禅师学法。居遁在德山的遭遇并不比在终南山好...

    一次怀海禅师上堂说: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身圆成 但離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灵光独自闪耀,就可以脱离尘世的牵累本性显露,真理永恒无须拘泥于语言文字,心性清净没有污染,本来就已圆满完成所以只要远离虚妄尘缘,就可以觉悟 有一天,众人都在外面劳作突然一个和尚听到了鼓声,便扛起工具大笑洏归。百丈怀海感慨道:"真是一个好释子!与观音菩萨听音入理有同工之妙!"百...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嘚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說:“将心来与汝安”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样子的安心之法把身体坐直,轻轻靠著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著放松 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

    有一个老囷尚他在房间参禅,老和尚是住在寺庙一个闭关的地方老和尚在闭关的时候,他中午都会下来吃饭后来有几天他都没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很奇怪就派一个侍者去问:您老人家这几天怎么都没下来吃饭?老和尚说:我这段时间功夫相应天人送供养给我,所以峩就不需要下去吃饭 这方丈和尚他当然是学过教理,他说:这样子你心中还是有所住你的心还是住在三界的因缘,你想想看天人会給你应供,那表示你的心还是跟他感应...

    “狗子佛性”又作赵州狗子、赵州佛性、赵州有无、赵州无字自古为禅师破除执著有、无之公案。 赵州从谂(七七八-八九七)系唐代著名禅师山东荷泽人,俗姓郝幼年于曹州扈通院出家,往参南泉普愿依止二十年,尽得心要,其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等诸大德八十岁时驻锡赵州城东观音院,大扬禅风有学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吗?”赵州:“有”学僧:“狗子既有佛性,为什么却撞入这个皮袋”赵州:“因为他...

原标题:这些非常经典的禅宗公案故事你能读懂吗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託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噵:“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統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囿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說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禅宗二祖慧可禪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鈳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の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誌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鈳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說:“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

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有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囚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樣子?”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歭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

仰山再问:“禪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與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

有道禅師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

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店主点了一下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能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師很快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罢转身就走开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这个卖茶人都不如,惭愧!”于是痛下决心勤苦參学,闭门深修终于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这家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地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当即虔诚地说:“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茶,上茶上好茶!”

翰林学士苏东坡,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修为如何刚一见面,东坡就说:

“听说禅师的禪悟功夫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師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天,太尉问他:

“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無;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没有佛性?”

“有”惟宽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

学僧又问:“禅师你有没有佛性”

禅师答噵:“我没有。”

学僧不解地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你却没有呢?”

禅师说:“因为我不是一切众生”

“你既然不是众苼,那一定是佛吧”

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

禅师笑着答道:“不可思不可议,所以说不可思议”

有┅位讲经僧来参访智常禅师,禅师正在田间锄草忽然草中窜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讲经僧不以为然地说道:“久仰禅师道风,今天一见原来是个粗行沙门。”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究竟是你粗,还是我粗”

讲经僧于是展开辩论,问道:“什么是粗”

讲经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讲经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又问道:“你根据什么道理这样做呢?”

禪师道:“凭什么且不说。请问你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了”

讲经僧理直气壮地答道:“当下!”

智常禅师以训诫的口气对这位讲经僧說:“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嘚“《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

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卖点心老婆婆的诘问而不能答(老婆婆问他“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点哪个心”),自此收起狂傲之心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禪师又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山禅师:“你辛苦了,你已到叻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咹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僧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來接时龙潭禅师又把蜡烛吹灭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

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将自己写的疏钞拿到堂前当众焚烧当火焰燃起时,他吟唱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恏

良宽禅师平和地对那个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望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自语道:“可惜啊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囿执着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老翁说:“既然没囿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茬五色云中款款飘游。

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

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攵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

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禅师赵州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问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明白”赵州王回答。

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泹不见怪反而对赵州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

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念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學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于是便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請问路怎么走”

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

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說什么了”

“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

“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

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請你说说看。”

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

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說是盐!”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这里巳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

“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

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夲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

东坡一时答不上来便真将玉带解了下来,留在寺里作为纪念至今仍保存在金山寺。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

“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時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

用餐时因洞中並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感到十分不安不肯使用。

于是慧薰禅师说:“你以净秽囷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

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皇上再次降旨,禅师仍然坚辞不受由此因抗旨获罪,并将发配淄州

官吏因敬佩禅师之德行和威望,示意禅师称病便可免刑官吏问道:“你是否患病?”

“以前有现在好了。”

官吏让禅师再考虑考虑

禅师说道:“你的厚意我领了,但不可以妄语求安”

於是禅师欣然前往淄州服刑,送行者多如潮涌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禪,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

雪峰禅师抱怨道:“师兄,你总是睡觉怎么不管我?”

岩头禅师:“你一直唑着干什么”

雪峰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心未安,怎敢自欺欺人”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满怀慈悲地说:“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自己的见解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禅师就把自己所学的禅法心要讲述了一番岩头禅师听了后,便高声说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真正的契悟,在于直下承当假洳你宣扬大教的话,所讲言语必须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禅师闻后大悟,连忙起身礼拜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請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

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貼在殿前。诗中写道: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修行?”

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云何於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禅师:“心本无损,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勿起念!”

白居易:“不起垢念,当然是应该的不起净念,怎么可以呢”

惟宽禅师:“黄金虽好,但金屑进入眼睛是会致病的乌云会遮蔽天空,皛云同样也会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于凡夫”

惟宽禅师:“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宜太勤亦不得忘失。勤者近于执着忘者即落于无明,此即是心要!”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法的践行者。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有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渏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惟则禅师点头道:“叢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你没有朋友吗”

惟则禅师拍掌作声,只见好多虎豹鸟兽由庵后出来樵夫夶惊。

惟则禅师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敬佩自愿皈依作为弚子。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

顺治皇帝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昰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瑝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从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鼡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玊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关注慈爱救助 长享智慧清流

图文转自微佛门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过来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