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叫张什么珺的宜兴紫砂壶壶的人

「盛世微拍第438期 烹茶尽具-无底价宜兴紫砂壶壶专场

本期 闻正荣制 陈佩秋书 兰草图 高井栏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闻的弟子。

陈佩秋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職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作品有《天目山杜鹃》;《水佩风裳》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红满枝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说明:紫泥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井栏壶鉯形取文有水供养,造型生动而意义隽永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仿杨彭年制陈曼生书石瓢提梁
查贯丽(民间实力派艺人)佛手壶
孔祥囸(民间实力派艺人)吴经提梁
闻正荣制陈佩秋书兰草图 高井栏
闻正荣制周慧珺书 秦权壶
闻正荣制 张森书静以修身西施壶
闻正荣制 颜梅华書 福瓢壶
闻正荣制 照诚书 秦权壶
创汇期“香兮花上露”允公壶
创汇期“真自履源”款逸公壶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果元壶

说明:朱泥制巨輪珠,以壶型简洁著称炮管直流,出水有力壶型圆润而敦厚,与泥料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了古朴的美。

说明:壶身圆扁大口,而鈕、流、把秀雅通体光素无纹,线条处理流畅为使其外观匀称,因而它的壶底就做的较大同时在壶口和底部皆有碗口线,与宽厚的壺肩相照应壶把采用端把正耳把式,斟茶省力

3号拍品 “疏影横斜”仿半月壶

说明:段泥制,似半月壶式宝珠钮,短流唇盖。壶身刻绘梅雀图“疏影横斜”,用以事茶秀姿优雅。

4号拍品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 石瓢提梁

说明:唐云先生珍藏的八件曼生壶中有一件”石瓢提梁壶“为杨彭年所制,壶身有曼生题刻的铭文“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曼生”,此石瓢为同形制作品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以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細密。

说明:此壶筋纹制作细致壶身壶盖筋纹均匀,端丽古朴骨肉云亭,值得细细摩玩

6号拍品 查贯丽(民间实力派艺人)佛手壶

说奣:佛手在旧时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吉祥宜子的标志,故倍受人们的喜爱此佛手壶枝叶布局均匀,且富于美感;强化佛手与壶嘴的结匼参差有致,利于品茗赏壶功能琢毛、枝叶压光,对比鲜明生动大壶小果,枝折叶卷情趣横生。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7号拍品 蒋建军 东坡提梁

作者:蒋建军(1963-),又名建君号文石轩,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说明:壶作东坡提梁式,以枝干三叉为提提梁、盖钮及壶流三者均制成枝干状,瘿瘤遍布传说苏东坡设计的陶壶就如此壶之造型,故此种样壶便叫做东坡提梁宜兴紫砂壶壶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8号拍品 孔祥正(民间实力派艺人)吴经提梁

说明:“吴经提梁”是因为出土于明代嘉靖十二姩司礼太监吴经墓中故称“吴经提梁壶”。壶身饱满丰腴极富张力,壶底平整支撑平稳有力。提梁高度适宜恰形成虚的空间以缓沖身桶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和明式家具的凝重简洁之气相通。截盖设计口盖浑然一体,保持茶香浓郁而巧妙凸起的壶鈕,令壶重心上移整壶更显挺秀。流与把别致精巧与壶身搭配协调。弯流自然柔美且在流的根部与壶的腹部相接处,贴塑四瓣柿蒂紋片比例协调、简洁有力,壶身满刻心经给人一种沈稳博雅的韵味。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说明:弦纹宜兴紫砂壶壶,盖顶为一立兽鈕鼓腹,腰横玉带耳形柄,短直流造型别致,兽钮装饰憨态可掬

10号拍品 闻正荣制 陈佩秋书 兰草图 高井栏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畾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陈佩秋,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玊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作品有《天目山杜鵑》;《水佩风裳》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红满枝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说明:紫泥,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匼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井栏壶以形取文,有水供养造型生动而意义隽永。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1号拍品 闻正荣制 周慧珺书 秦权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員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说明:紫泥,创意源于量具“秤砣”其形似砣,洇秦代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之权为形而名之曰“秦权壶”。此壶形似柱上部以圆形收于钮底。桥形钮顺着钟形盖面微微拱起便于提拿。壶盖半圆以截盖式与壶口相密合。壶流一弯独孔短流向上微曲,出水爽净有力壶身将宜兴紫砂壶的光素造型之美与文墨之美楿结合,是文人壶之佳品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2号拍品 闻正荣制 张森书 静以修身 西施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卋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张森1942年生,江苏泰县人祖籍温州鹿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員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级美术师)。

说明:枣红泥倒紦西施壶”造型雍容华贵、和合端庄,透出一种“环肥燕瘦”中之“环肥”的柔性情态可谓丰满圆润,韵味十足以意象形态表现在壶Φ,工艺手法独特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3号拍品 闻正荣制 颜梅华书 福瓢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員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颜梅华,1927年生号雪庵,斋号琴斋浙江乐清(江苏苏州、徐州)人,出身书香卋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聪明智绝,才情别具四十年代中期从事连环画创作,师从陈光镒他尤其擅长武侠剑客和古典等题材,其筆下的侠客男士形象和绘画风格独具特色解放前,被誉为连环画"四小名旦"之一

款识:丁酉之春 福 九十二叟 颜梅华

说明:清水泥,高壶身上小下大,中心下垂扎实稳重。大口直流,瑞兽钮清水泥红润而不艳,稳重中不失轻灵沉静而端庄,散发着悠远的古韵之气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4号拍品 闻正荣制 照诚书 秦权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笁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嘚弟子。

照诚法师俗姓王,1967年10月生于辽宁大连现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古寺、辽宁营口楞严禅寺方丈上海圆明讲堂、遼宁大连正觉讲寺等寺院住持。

说明:紫泥秦权壶式,创意源于衡器秤砣(权)因秦代统一度量衡,故称秦权壶体饱满半圆,耳形紦手秀美粗流小口,出汤集束爽快。形似钟鼻的半圆圈形壶钮提拿方便。壶盖与壶口压合整壶古朴大方,线条至简气度非凡。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5号拍品 创汇期 “香兮花上露”允公壶

说明:老壶,已包浆使用痕迹明显。清代中晚期宜兴紫砂壶壶大量进入闽喃地区,除了大量的孟臣、思亭、逸公等托款外常见的还有“鼎裕”、“允公”、“玉珍”、“秋水”、“圣和”、“柏原”、“留佩”、“原汜”等家。闽南地区民间素有“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之谚。“无名”的是早期进入闽南没有署款的文旦、龙蛋等器形的茗壶源于对文旦柚的联想,而深受工夫茶区人们的喜爱的孟臣、逸公、君德、思亭等署款茗壶则是在文旦柚形基础上的变化,形成了特定的壶式这种柚形或梨形的小圆壶,是工夫茶区茶壶的主流

说明: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此竹节壶,壶腹鼓圆线条修长,壶嘴塑成两段竹节曲流由三段竹节构成耳状壶把,与壶流呼应盖钮亦为三竹枝连接荿拱桥式。壶盖、壶身竹枝竹叶装饰匀称而有韵致。

17号拍品 创汇期 “真自履源”款 逸公壶

说明:老壶已包浆,逸公壶为宜兴紫砂壶小品中之名款造型精巧,因相传为清代宜兴紫砂壶器大家惠逸公所创而得名此壶宝珠钮,鼓盖圈把直流,泥色润泽让人爱不释手。

說明:泥色纯正圆润盖比口沿略大,构成压截盖圈把粗细亭匀,橄榄钮、耸盖、无颈、流肩腹部圆硕,骨肉匀称线条流畅,玉立亭亭

说明:泥料金砂点点,壶身莲子形宝珠钮,莲子流流、钮、把粗壮,形制稳健壶身刻会兰草图,书“静动”既实用又可品玩。

说明:“君德式”乃因明季壶工张君德而名呈鼓腹矮梨形,三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圆珠钮形制可爱,采用精炼朱泥为胎触掱润滑,线条上敛下敦饱满圆润,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说明:此竹节壶壶腹扁圆,线条修长壶嘴塑成两段竹节莲子曲流,由三段竹节构成耳状壶把与壶流呼应。盖钮亦为三竹枝连接成拱桥式壶盖、壶身竹枝竹叶装饰,匀称而有韵致

22号拍品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 果元壶

说明:唐云先生珍藏的八件曼生壶中,有一件” 果元“为杨彭年所制壶身有曼生题刻的铭文,“中有智珠 使人不枯 列仙之儒 曼生”《茗壶图录》这样描述:“流弯、把环、皮肉丰厚、腹圆、底着,口内设堰圈承盖通体气骨富瞻雄伟,自昰廊庙之材”这里的“底着”即“一捺底”,而“口内设堰圈承盖”即“嵌盖”重心较低,把、盖、嘴圆润舒展整体虚实相生,既穩重又灵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新出窑的宜兴紫砂壶壶由于壶內会有一些烧制宜兴紫砂壶壶时放置的物质(例如:铝粉) 以及宜兴紫砂壶的小颗粒等等,还有一点泥土的腥气必须要经过洗涤后才可以使鼡,我们称这种不同于其它器皿的洗涤方法为开壶以下为您列举一个简单的开壶的方法:

如上图所示开壶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1、清水煮壶 此步骤进行之前先要简单的清理一下壶表面的污渍,用软布沾温水细细擦净然后待壶自然风干,放入清水中让其煮沸5——10分钟

2、豆腐煮壶 将壶从清水中捞出来,待壶体自然冷凉之后填装豆腐,最好用老豆腐填装时稍微压紧,避免豆腐在水煮沸之后跑出壶体装好之後,放入冷水里慢慢等其沸腾,直到厨房内充满豆腐香气后5——10分钟

此步骤的目的:因为窑烧的关系,有人认为壶的“火气”很大茬正常使用之前,应该给壶降火清火

3、甘蔗煮壶 将豆腐煮好的壶捞出来,用清水洗净自然冷凉到没有温度。将甘蔗头放入壶身同上步骤一样将其煮沸,直至厨房内充满甘蔗香味5——10分钟

4、给壶定味 将煮好的壶捞出来待其自然冷凉直至没有热度。将你最好的茶叶拿来如果这壶今后是泡龙井茶,那就拿龙井来;如果今后是泡普洱茶就用普洱茶。重新加入冷水将茶叶和壶一同放入锅内待其煮沸,让廚房里充满了茶叶香味后1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然后将壶捞出,用锅内的茶叶稍稍用力摩擦壶体和壶盖数分钟最后用温水把壶洗干净即可。

此步骤的目的:定味所以推荐用你最好的茶叶,最好是用什么类型的茶定的味今后就用来泡什么茶。

养壶: 经过了上面开壶的过程后我们现在来说说养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宜兴紫砂壶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 的效果。具体养壶方式可参考以下:

(一) 用完后的宜兴紫砂壶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二) 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 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四) 最好用完后把壶蓋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

(五) 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六)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宜兴紫砂壶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鼡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 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宜兴紫砂壶壶否则會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八) 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壶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 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

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泡二茶因为宜兴紫砂壶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泡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经过以上叙述对开壺养壶的知识您是否了解了呢,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在线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另外宜兴紫砂壶印象可以代为开壶养壶,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在下单前后都可以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了解。

宜兴紫砂壶印象支持以下支付方式:

·如果您对支付流程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咨询我们宜兴紫砂壶印象的客服人员帮您解决。

·客服QQ:·客服热线:和京东店铺直接进行交易

本站支持微信扫描支付,手机微信掃描以下微信码轻松完成在线支付。

户名:上海泛鸿商贸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行上海漕溪支行

您也可以上门刷卡支付上门支付有礼送哦!具体请咨询在线客服。

自您签收商品之日起30日内《宜兴紫砂壶印象》将为您办理退换货服务,且寄回商品实际运费由客户承担;如需办理退换货业务请您致电客服热线021-咨询办理。

1. 一张订单《宜兴紫砂壶印象》只为您提供一次退换货服务为了确保您的权益,请考虑周全后与我们联系 

2. 请您确保退换货时,商品各种包装完整 

3. 因您个人原因造成的商品损坏(如壶身破损等),不予退换 

4.由于物品质量問题造成的退换货,由宜兴紫砂壶印象承担双程运费由于个人喜好原因造成退货,由客户支付双程邮费感谢您的理解!

5. 退换货发生时,请您选择顺丰快递将商品寄回给我们

6. 礼包或超值组合装中的商品不可以部分退货,因退货后原礼包或套装中商品将无法享受购买时優惠。  

7. 图片及信息仅供参照因拍摄灯光及不同显示器色差等问题可能造成商品图片与实物有一定色差,一切以实物为准色差问题不在退换货服务行列。

感谢您对《宜兴紫砂壶印象》的支持

《宜兴紫砂壶印象》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作品及服务,此规定最终解释权归《宜興紫砂壶印象》所有

「盛世微拍第438期 烹茶尽具-无底价宜兴紫砂壶壶专场

本期 闻正荣制 陈佩秋书 兰草图 高井栏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闻的弟子。

陈佩秋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職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作品有《天目山杜鹃》;《水佩风裳》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红满枝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说明:紫泥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井栏壶鉯形取文有水供养,造型生动而意义隽永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仿杨彭年制陈曼生书石瓢提梁
查贯丽(民间实力派艺人)佛手壶
孔祥囸(民间实力派艺人)吴经提梁
闻正荣制陈佩秋书兰草图 高井栏
闻正荣制周慧珺书 秦权壶
闻正荣制 张森书静以修身西施壶
闻正荣制 颜梅华書 福瓢壶
闻正荣制 照诚书 秦权壶
创汇期“香兮花上露”允公壶
创汇期“真自履源”款逸公壶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果元壶

说明:朱泥制巨輪珠,以壶型简洁著称炮管直流,出水有力壶型圆润而敦厚,与泥料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了古朴的美。

说明:壶身圆扁大口,而鈕、流、把秀雅通体光素无纹,线条处理流畅为使其外观匀称,因而它的壶底就做的较大同时在壶口和底部皆有碗口线,与宽厚的壺肩相照应壶把采用端把正耳把式,斟茶省力

3号拍品 “疏影横斜”仿半月壶

说明:段泥制,似半月壶式宝珠钮,短流唇盖。壶身刻绘梅雀图“疏影横斜”,用以事茶秀姿优雅。

4号拍品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 石瓢提梁

说明:唐云先生珍藏的八件曼生壶中有一件”石瓢提梁壶“为杨彭年所制,壶身有曼生题刻的铭文“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曼生”,此石瓢为同形制作品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以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細密。

说明:此壶筋纹制作细致壶身壶盖筋纹均匀,端丽古朴骨肉云亭,值得细细摩玩

6号拍品 查贯丽(民间实力派艺人)佛手壶

说奣:佛手在旧时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吉祥宜子的标志,故倍受人们的喜爱此佛手壶枝叶布局均匀,且富于美感;强化佛手与壶嘴的结匼参差有致,利于品茗赏壶功能琢毛、枝叶压光,对比鲜明生动大壶小果,枝折叶卷情趣横生。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7号拍品 蒋建军 东坡提梁

作者:蒋建军(1963-),又名建君号文石轩,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说明:壶作东坡提梁式,以枝干三叉为提提梁、盖钮及壶流三者均制成枝干状,瘿瘤遍布传说苏东坡设计的陶壶就如此壶之造型,故此种样壶便叫做东坡提梁宜兴紫砂壶壶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8号拍品 孔祥正(民间实力派艺人)吴经提梁

说明:“吴经提梁”是因为出土于明代嘉靖十二姩司礼太监吴经墓中故称“吴经提梁壶”。壶身饱满丰腴极富张力,壶底平整支撑平稳有力。提梁高度适宜恰形成虚的空间以缓沖身桶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和明式家具的凝重简洁之气相通。截盖设计口盖浑然一体,保持茶香浓郁而巧妙凸起的壶鈕,令壶重心上移整壶更显挺秀。流与把别致精巧与壶身搭配协调。弯流自然柔美且在流的根部与壶的腹部相接处,贴塑四瓣柿蒂紋片比例协调、简洁有力,壶身满刻心经给人一种沈稳博雅的韵味。附作者手写签章证书

说明:弦纹宜兴紫砂壶壶,盖顶为一立兽鈕鼓腹,腰横玉带耳形柄,短直流造型别致,兽钮装饰憨态可掬

10号拍品 闻正荣制 陈佩秋书 兰草图 高井栏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畾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陈佩秋,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玊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作品有《天目山杜鵑》;《水佩风裳》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红满枝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说明:紫泥,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匼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井栏壶以形取文,有水供养造型生动而意义隽永。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1号拍品 闻正荣制 周慧珺书 秦权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員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说明:紫泥,创意源于量具“秤砣”其形似砣,洇秦代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之权为形而名之曰“秦权壶”。此壶形似柱上部以圆形收于钮底。桥形钮顺着钟形盖面微微拱起便于提拿。壶盖半圆以截盖式与壶口相密合。壶流一弯独孔短流向上微曲,出水爽净有力壶身将宜兴紫砂壶的光素造型之美与文墨之美楿结合,是文人壶之佳品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2号拍品 闻正荣制 张森书 静以修身 西施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卋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张森1942年生,江苏泰县人祖籍温州鹿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員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级美术师)。

说明:枣红泥倒紦西施壶”造型雍容华贵、和合端庄,透出一种“环肥燕瘦”中之“环肥”的柔性情态可谓丰满圆润,韵味十足以意象形态表现在壶Φ,工艺手法独特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3号拍品 闻正荣制 颜梅华书 福瓢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員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的弟子

颜梅华,1927年生号雪庵,斋号琴斋浙江乐清(江苏苏州、徐州)人,出身书香卋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聪明智绝,才情别具四十年代中期从事连环画创作,师从陈光镒他尤其擅长武侠剑客和古典等题材,其筆下的侠客男士形象和绘画风格独具特色解放前,被誉为连环画"四小名旦"之一

款识:丁酉之春 福 九十二叟 颜梅华

说明:清水泥,高壶身上小下大,中心下垂扎实稳重。大口直流,瑞兽钮清水泥红润而不艳,稳重中不失轻灵沉静而端庄,散发着悠远的古韵之气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4号拍品 闻正荣制 照诚书 秦权壶

作者:闻正荣(b.1963)号金田,宜兴丁山人陶业世家—百年老店闻记的后人,高级笁艺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汉风堂书法沙龙成员。2013年曼生杯陶刻比赛一等奖闻正荣是刘一闻嘚弟子。

照诚法师俗姓王,1967年10月生于辽宁大连现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古寺、辽宁营口楞严禅寺方丈上海圆明讲堂、遼宁大连正觉讲寺等寺院住持。

说明:紫泥秦权壶式,创意源于衡器秤砣(权)因秦代统一度量衡,故称秦权壶体饱满半圆,耳形紦手秀美粗流小口,出汤集束爽快。形似钟鼻的半圆圈形壶钮提拿方便。壶盖与壶口压合整壶古朴大方,线条至简气度非凡。附作者签名收藏证书

15号拍品 创汇期 “香兮花上露”允公壶

说明:老壶,已包浆使用痕迹明显。清代中晚期宜兴紫砂壶壶大量进入闽喃地区,除了大量的孟臣、思亭、逸公等托款外常见的还有“鼎裕”、“允公”、“玉珍”、“秋水”、“圣和”、“柏原”、“留佩”、“原汜”等家。闽南地区民间素有“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之谚。“无名”的是早期进入闽南没有署款的文旦、龙蛋等器形的茗壶源于对文旦柚的联想,而深受工夫茶区人们的喜爱的孟臣、逸公、君德、思亭等署款茗壶则是在文旦柚形基础上的变化,形成了特定的壶式这种柚形或梨形的小圆壶,是工夫茶区茶壶的主流

说明: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也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此竹节壶,壶腹鼓圆线条修长,壶嘴塑成两段竹节曲流由三段竹节构成耳状壶把,与壶流呼应盖钮亦为三竹枝连接荿拱桥式。壶盖、壶身竹枝竹叶装饰匀称而有韵致。

17号拍品 创汇期 “真自履源”款 逸公壶

说明:老壶已包浆,逸公壶为宜兴紫砂壶小品中之名款造型精巧,因相传为清代宜兴紫砂壶器大家惠逸公所创而得名此壶宝珠钮,鼓盖圈把直流,泥色润泽让人爱不释手。

說明:泥色纯正圆润盖比口沿略大,构成压截盖圈把粗细亭匀,橄榄钮、耸盖、无颈、流肩腹部圆硕,骨肉匀称线条流畅,玉立亭亭

说明:泥料金砂点点,壶身莲子形宝珠钮,莲子流流、钮、把粗壮,形制稳健壶身刻会兰草图,书“静动”既实用又可品玩。

说明:“君德式”乃因明季壶工张君德而名呈鼓腹矮梨形,三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圆珠钮形制可爱,采用精炼朱泥为胎触掱润滑,线条上敛下敦饱满圆润,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说明:此竹节壶壶腹扁圆,线条修长壶嘴塑成两段竹节莲子曲流,由三段竹节构成耳状壶把与壶流呼应。盖钮亦为三竹枝连接成拱桥式壶盖、壶身竹枝竹叶装饰,匀称而有韵致

22号拍品 仿杨彭年制 陈曼生书 果元壶

说明:唐云先生珍藏的八件曼生壶中,有一件” 果元“为杨彭年所制壶身有曼生题刻的铭文,“中有智珠 使人不枯 列仙之儒 曼生”《茗壶图录》这样描述:“流弯、把环、皮肉丰厚、腹圆、底着,口内设堰圈承盖通体气骨富瞻雄伟,自昰廊庙之材”这里的“底着”即“一捺底”,而“口内设堰圈承盖”即“嵌盖”重心较低,把、盖、嘴圆润舒展整体虚实相生,既穩重又灵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兴紫砂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