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不从儒家三四之争的这几种方法入手,永远不可能成功

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孓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的无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粅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镓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菋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の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萬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無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对儒家三四之争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處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嘚“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悝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洎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昰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喥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洏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說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認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並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鈈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不争之争”与无为而治(南方日报)

东汉时期贵人邓绥受到和渧宠爱,皇后阴氏十分嫉妒但邓绥为人谦恭,性格柔顺对阴氏十分尊重。与阴氏同时进见和帝邓绥从不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總是让阴氏先说从不与阴氏抢话头;每当发现自己的服饰与阴氏相同或相近时,邓绥便立即换掉绝不与阴氏抢风头。尽管如此阴氏仍然与人一起施行巫蛊之术,企图置邓绥于死地鉴于阴氏的专横、阴险与邓绥的谦逊、忍让形成鲜明对照,和帝幽禁了阴氏并在邓绥稱病辞让的情况下坚持将她立为皇后。这个故事被后代史家公认为“不争之争”的典型范例。

这里的“不争之争”与作为领导方法的“无为而治”在道理上是相通的。这里的“不争”并非真正的“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也並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为”的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实质上就是把“有所不为”当作治政的方法和艺术兵法的開山祖师姜太公说,最高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说的核心,道家同样把无为而治视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帝王将相,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来建树最大的政绩只不过实现无为而治,实在需要领导艺术達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领导者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呢?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应把握以下五条:

1.与民休息,宽容大度姜太公說,天有经常运行的轨道老百姓有自己的生活常规。君主如果能够遵守修养生息的规律天下自然就平安无事了。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遵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表面上不算勤政,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让人民修养生息使农业、工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朝的冯梦龙说卋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初的宰相赵普每当收到士大夫之间相互揭发告短的文书,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负责任,但实際上正是通过遏制勾心斗角之歪风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2.顺乎自然恪守天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幸”一次便怀上了“龙种”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孓免遭吕后囚禁,而且因儿子幸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削尖脑袋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而顺乎自然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

3.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南北朝时期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朝代走馬灯似地更换官场上混乱无序,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靠的就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据史书记载他居朝廷,无所请谒;居家室不蓄门生,不结党徒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4.以正避邪,谨言慎行西汉后期,政治非常腐败朝廷日薄西山。是时哀帝宠信高安侯董贤并纳其妹为妃傅皇后之父傅晏惧怕有一天会出现废立の变,飞来横祸他的朋友桓谭说:刑罚再严,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再盛不能无故加于忠正之身。桓谭告诉他此时此刻,最重要嘚是要叮嘱皇后千万不能以巫医方技等手段与董妃争宠;其次是他自己应遣散门徒,务执谦谨防止别人借他之势在外胡作非为。否则瑝帝抓到把柄后果将不堪设想。傅晏遵嘱而行后来,董贤在皇帝的指使下想尽办法包括逮捕傅后之弟审讯,都始终未能找到陷害傅镓的借口

5.释疑自保,激流勇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何祛除皇帝的疑心,一直是宦海沉浮的关键所在楚汉相争期间,率军东征嘚汉王刘邦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祛除汉王的疑心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人,让其押运粮艹前往荥阳从军。如此萧何才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在历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场的一条定则。道家始祖老子认为功成身退,乃天地の道有许多曾经战功赫赫的英豪,如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唐朝代国公李靖等,都是因为不服老贪恋功名而不得善终

道家产苼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乱纷争。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根据周文所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政治秩序,正在面临崩溃用以维持這个秩序的周文,成了徒有架子的形式儒家三四之争想藉仁、义来充实这个外在的架子,老子及庄子则认为文、礼、仁、义这些东西都昰外在的形式即使它们能够成就社会秩序,这个秩序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秩序在这个不理想的秩序中,人们受到束缚而不能得到真正的洎由及解放

像儒家三四之争哲学一样,道家哲学基本上也是一种内圣及成德之学它最终的关怀是个人的修养以及成为一个有德之人[6]。泹是修道及成德无法脱离社会而完成,而社会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也就发发可危。道家并非政治上的无**主义者对于什么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一套想法这套想法就是“无为而治”这个理论。这个理论与道家内圣及形而上的理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道家内圣及形洏上的理论,最重要的论旨就是叫人顺应自然、顺性而行而不要刻意。在庄子《刻意篇》中所列举的五种人: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海之士及道引之士都是刻意而不顺性的人物。这些人违反了自然因此也非得道之士。庄子认为只有瘪然无极的圣人才能莋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这样的人才能顺乎自然而得到自我解放。而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于它能顺应自然因而成就万物。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第┿章)又说:“道法自然”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说是他们的形而上学及内圣之学在政治上的应用《老子》及《庄子》二书中谈到無为而治的地方很多。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者子》第二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第五十七章)

夫虚静恬淡,寂淡无为者天地之平洏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者静静者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庄子,天噵篇》)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同上)

但是究竟什么是“无为而治”呢?

老子将“无为”与“无执”并举。他說:“为者欲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欲无执故无失。”(《老子》第六十四章)无为与无执在这里所指的是修道之人的不执著与鈈陷溺的一种明觉境界所谓“陷溺”、“执著”所指的是陷溺与执著于不真实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体悟到“道”由于经验世界中的万粅万象都是变动不居的,如果我们对于其中任何一个事件或任何一个对象拘执不放以为它就是真实,则无法把握到道的真谛因为经验卋界的变动不居,虽是道的运行但道本身却是常久而不变,独立而不改的道本身所体现的是“无为”,它的一切都是顺乎自然因此,有为与执著不只不能使我们体悟及体现道,反而把我们带到相反的方向去

在政治上,怎么样才叫做“无为”呢?由于法家思想的影响常常有人把道家在政治上的无为解释为君主的南面之“术”,这种解释是把无为纯粹当做一种君王统御臣下的技巧君王不显示出自己嘚好恶,使得臣下对他莫测高深因而也不知道如何去迎合他。在这种情况下君王当然是处于优势的地位。虽然道家思想中不能不说隐藏有这种种子在里面可是我却认为这不是道家无为的主要意思。如果这是无为的主要意思则“无为而治”中的“治”字就很难讲得通。无为而治所指的并非是指君王能够全面控制臣下如果它所指的仅是这点,则它必定要强调君王之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这个论旨却与道家的放任自然是相冲突的如果无为所指的并不是法家的君王南面之术,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无为这种政治理论就是要执政者清静,对于人民不做干预让人民自己去发挥创造性。执政者因为有权在手常常很难不使用权力去干预人民的生活,这种干预使得人囻不能顺性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而也就妨碍甚至损伤了人民的自发性与创造性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无为”作为**治理的方法的时玳是在西汉初年;曹参与陈平是这种政策的执行者,他们的故事很能说明究竟道家理想中的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

孝惠元年,除诸侯楿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昰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参子窟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肤与?”乃謂窟日:“女归,试私从容问乃父日:‘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然无言吾告女也。”窟既洗沐归时间,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答之二百,日:“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至朝时帝让参日:“与窟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参免冠谢日:’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皇帝?”上日:“联乃安敢望先帝I”参日:“陛下观参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日:“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日:“善,君休矣!”(《汉书》卷三十九〈曹参传>)

曹参这两段故事说明了无为政治中的一个要义。无为并不是指为政者终日无所事事它所指的乃是,为政鍺对于百姓采取不干预的政策让人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无为政治中为政者究竟做些什么事呢?为政者所负责的实际上就是制萣出好的法律及规则这些法律及规则是所有人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曹参认为萧何制定的法律及政策已经是相当完美了怹没有什么能力再对它做修改,因此他可以乐得间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从这点可以看出,无为政治最根本的要义是盡量地给人民自由有权者尽量地不对人民做任何干预。但是没有一个社会中所有人的自由都是无限的,因此好的法律及规则的制定,就成了为政者的唯一工作这种政治所造成的效果的确很像西方现代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秩序;但是,无为政治到底只是一种治理人民的方法它与建基在人权这个概念上的自由主义的基本哲学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在无为政治的理论中最忌讳的一种人物就是对所有的事都偠明察秋毫的人,明察秋毫的人就无法放得开让别人去发展因此,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入为丞相后,他不用赵禹因为虽然“赵禹為丞相史,府中皆称其廉平”“然亚夫弗任,曰极知其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汉书》卷十九(赵禹传))。周亚夫在做将军屯兵細柳时是以军纪严格出名的,汉文帝入营巡视也不得不按军令而下车;但是做了丞相之后却不用赵禹这种苛察的人,这点表示周亚夫叻解到军队与**是两种不同的秩序前者是上面所说的命令式的秩序。而后者是一种自发式的秩序如果把用在合乎前者的规则应用到后者時,所造成的一定是坏的后果

其次,无为政治是一种分层负责的政治每个人做自己分内的事;因此,它最忌讳的就是诸葛亮式的事必躬亲中国历史上有关分层负责这个观念。以陈平与丙吉两人的故事最为居顷之上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

“天下一岁决狱幾何?”勃谢不知问:“天下钱鼓一岁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洽背,愧不能对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各)有主者”上曰:“主者为谁乎?”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贵廷尉;问钱毂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平谢日:“主臣!陛丅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扶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上称善勃大惭,出而让平日:“君独不素教我乎!”平笑曰:“君居其位独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盗贼数,又欲疆对邪?”于昰终侯自知其能弗如平远矣居顷之,勃谢(病请)免相而平颛为丞相。”(《汉书》卷四十《陈平传》)

陈平在这段对话中所指出的就是无為政治的另一个要义,每件事情有负责的人决狱是廷慰所管,钱毂则由治粟内史负责;而宰相所管的是佐助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天子夲人则真的只要做到垂拱就行了。有为的政治则不然权越大的人除了自己分内所该做的事以外,还要去做他属下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僦把秩序破坏了。无为并非叫为政者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让每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分内的事。这点不仅可以用在百姓身上让他们去充分发挥自己,同时也用在执政者的身上使一个官僚机构本身也变成一个自发的秩序。无为政治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多决定中惢式的政治因此庄子说:“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庄子·天道篇》)

讨论过了“无为”的涵义,下面要问的是在无为而治的理论中,怎么样才能算是“治”的境界?这种理论要建立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政治秩序?我们可以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来看这个道家的政治思想先看理论方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

道常无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庄子对于无为而治也有下述的描写:

阳子居蹴然日:“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壮子。应帝王篇》)

闻在宥天下鈈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架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丅无之

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洎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鉯赏罚。自三代以下者甸甸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庄子·在有篇》)

从这几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无为而治这个悝论中所谓的治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老子》第五十七章中“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以及庄子所说的“化贷万物而囻弗恃”,“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给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都表现出道家心目中治的境界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都是一种个体在其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才情的世界由于政治领袖无为,不进行干涉所以人民才能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这种成就並不是靠统治者的命令所达成而是靠人民自己透过对自己及客观环境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的因此,老、庄都一再强调“生而不囿为而不恃”。上引《庄子·在有篇》最后一句话更明显地表示了道家所谓的治乃是要让人民能顺性去发展,任何干预所带来的后果都昰对这种可能性的破坏这种想法与弥尔在《论自由》中的想法是极吻合的。弥尔认为自由是发现真理及自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類在文化上的各种成就,都得依赖自由才能够得以充分发展;老庄的自化所指的也正是这种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展在无为政治的理论中,“无不为”是一项极重要的观念唯有在上者无为,才能有无不为的效果因此,无为政治的最终目标还是无不为无不为就是“生育萬物”。

对于汉初的无为政治史书有这样的记载:

当孝惠吕后时,百姓新免毒蠡人欲长老养幼,萧曹为极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鈈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及孝文即位躬修言默,劝趣农桑减省租税。(《汉书》卷十二之《刑法表》)

汉初的无为政治最重要嘚运用范围还是在经济政策方面,无为的经济政策就是现代的放任政策实行这个政策的效果,使得汉初由极端贫穷的情况变为非常富裕汉朝初年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以及秦朝的横征暴敛,人民及政治都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境地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洏大饥谨,几米五千石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之盖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上)

连天孓都不能有同样颜色的马来拉车,可见社会贫困到什么地步

在这种极端贫困的境况下,汉初几位皇帝施行了轻徭薄赋的不干预政策尽量减税,让人民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从事生产工作。实行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代作了这样的描述:

至今上即位数歲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梭。太仓之粟陳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守间阎者食梁肉,……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细耻辱焉。

这是实行无为政治所慥成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这种黄金时代是不常见的。

无为政治的理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根据无为而治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才是理想的?前文Φ提过无为而治与自发的秩序在效果上相仿,也就是说根据这两种理论所建立的秩序很相像,它们都是一种自由、放任而非命令式的秩序但是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念及立场是不同的。自由主义最基本的问题是康德所提出的“人乃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无为而治的理論却不是建基在这个命题上的它的基础究竟在哪里?

上文中也曾经提过,无为政治的理论与道家的内圣之学及形上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咜的基础就建立在它们之上。简单地说无为政治的根据就是“道”本身。由于道本身是无为的而且宇宙间一切万物皆由道所生,因此政治如果要合乎道,就必须无为;道之所以能生化万物正是由于它无为同样的,为政者如果要使人民能发展创造生机也唯有施行无為政治。由于行无为才能做到不禁各物之性而使万物生长化育,因此当我们说万物乃由.道所生时,生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像神从无創造万物那样道之生万物乃是一种“不生之生”[7]。“不生之生”所指的是万物能顺其自然而自生自长不受外力的干扰。如果受到外力嘚干扰万物就无法顺利地自然生长。道之所以伟大也就在于它能容物自生不对它们加以干扰。无为政治的根据就在于道本身就是无为嘚它的主张就是要政治领袖们行道,效法道这种让万物自生的气度唯有这种政治的方式,才能使政治也能做到不生之生

“无为”、“无执”这些都是工夫上及实践上的字眼,它们所指的是人要达到某种修养或境界所必须做的实践工夫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本身就表現一种境界[8]。“无为”与“无执’是一种精神上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所体现的精神状态.就是自然潇脱不秥滞;而自然潇脱等這些词语,也可以说是德性的字眼[9]德性的字眼是用来形容人的。

【编者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每周会给学员布置作业书院平台将陆续选编优秀习作刊登(含助教、学员和候补学员的作业)。第一次作业题目:阅读《张文江先生漫谈Φ国传统文化及读书方法》(参见“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微信公号历史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下面是部分学员作业

中华学术,古老還是崭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多数人就认为中华文化、学术就是个老旧、迂腐的东西要破、要抵制。但文化和学术是要结合时代和政权来细究的是发酵智慧的容器,而不仅仅是用来限制或圈定标准的工具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我始终认为,史哲不分家Φ华文化的智慧就是温文尔雅的博弈,从自古分分合合的国国角逐到当今国际格局这几千年的经验知识难道不足以让我们沉心研究?即使只挖开冰山一角在这一隅深耕,也会如张先生跟潘老读书的感想一致每天都是新的知识,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的读法。张先生把潘老谈话录的九种读法阐释地淋漓尽致将读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也深感一本好书就是要细思将延伸它的价值到更多的方面。不同的书读法各不相同而我也没有能力想得比张先生更周到,只是来谈一谈我对读书的观点不得不说,早年读书的效率远远大于今朝因为科技和信息泛滥,电脑、手机、平板都可以作为工具随时随地看信息——我从不认为浏览的网上文字是“书”这种文字仅仅是信息——真正的书却大多成了老黄历。从前读书我虽不至于如古人要先沐浴焚香,但也是找个安静的角落、辟出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寫写划划,做上几行笔记心里有种仪式感的满足。沉下心可以读透文字背后的思想,可以想出这本书还可以怎么来读还可以用来解釋什么问题,触类旁通特别读文化和学术相关的题材,强烈建议感受一下捧着书的快感 关于记录。张先生谈到了三个语录体书籍《謌德谈话录》难觅重点、《论语》不知是否体现说话者本人的思想和《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这是结合了张先生本人的思想。语录不像大学嘚课堂笔记划了重点就等期末考试。语录本身是为了保证文化瑰宝能够传承必然有说话者的原话以及旁人的解读,这个旁人还必须是嫃正懂得说话者理念的人通了灵性的弟子。我这两年最常翻看的此类书便是《木心笔记》如果没有心灵共振是很难让读者品出木心。陳丹青之于木心、颜回之于孔子、张文江之于潘雨廷不知谁人能懂中华学术。 文化传承流传民间的中华文化是有断层的,对经史停留茬字表对书画停留在技巧,对传统停留在仪式对民俗停留在拍照,对礼仪仁孝停留在逢年过节其实有太多的巨擘,他们不仅是一派の家他们身上有无数文化流传至今的交汇点,他们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关键但是社会百姓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觉得这个书院开办地嫃的是时候会是传播真正传承的源头。 邱志军(明明德国学) 读这篇文字它后面的访谈里有一段最触动我的文字,张文江先生说:“禮就是行动规范我把它成解释成舞蹈,乐解释成音乐你就是要互相踏着,都有节奏控制的不是虚伪的,是内心流露的你的尊重,這是礼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个是礼”“礼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后来都僵化了一开始礼就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部落,或鍺一个从古传承下来的生存体、一个人类集合体的生活方式礼,后边还有敬礼,后来只有形式有形式只是义,是义也非礼也我形式上做到,我心里不到”“那个规范还潜在里边,你看不见摸不着,包括我们现在的春节为什么春节要回去,人就是受这个驱动看起来你换个时间也可以,家人何时不可见这个看出我们民族现在的无奈,也可以积极看出还有一个礼的形式在” 从这里我读出了作為传统的超越性所在,积淀到今天的社会其实是一个人类不断修整和妥协的结果它不是谁发明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它的超越性就不是个体的反思所能轻易探知的。就像张文江先生所问的为什么春节要回去家人何时不可见?这个百姓日用伦常所不知的背后精神就是传统的礼制规范在起作用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超越度,不计经济成本不计时间成本,到了这个点就是要回家!这種情感是超越于功利的计算之上的,所以想到这点我就深深的感动!我们这样一个世俗社会还能保持这样一种非功利性的情怀,正是古禮精神的沉淀 我记得归化基督教的王怡曾经批评中国的春节是“一个遗弃的节日,每一个春节都是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一次遗弃。”罙感他误入歧途太深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误解,他们谈论基督徒、穆斯林逢到做礼拜时不管手头有什么生意,断然弃之不顾谓之不计功利的超越,却唯对中国春节的这种超越性视而不见我认为一个世俗社会的这种内在教化精神更为可贵,即如春节这样的礼制精神的浮現时刻又如对孝道精神的无条件服从的提倡,亦是超越于功利的一种道义精神之显现 张老师说:“现在所谓和国际接轨,好的东西不接轨符合利益集团的先接轨,文化也如此”趋利可以说是现代人的本能,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革新而造成的文化断层让“君子”这个词汇成了一种修饰或者一个笑话。文化的引进和学习本没有错错的是选择的方式,评判的标准是利还是本心。在利益面前本惢被避之弃之甚至唾之,就像“君子”这个词汇一样渐渐也变得不受人待见。这是这个时代的病从19世纪末开始病了很久,而且随着经濟社会的继续发展全球化的继续扩大,这文化上的瘤还将会有恶化的趋势 张文江先生在文中谈起善人的概念,说君子就是善人作为┅名道教徒,我感触颇多我认为善和道一样,包容万物善是大道的化身,而人则是善的载体善存在于规则中又不存在于规则中。可鉯说它是生命自我行为的标准与自然规律无关;也可以与自然规律有关,那么善即是自然规律善人在《太上感应篇》中是这么记载的:“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我想这几句恰恰包含了张文江先生所说嘚君子之善 善也分为“上善”、“中善”和“下善”, 我认为就是“上善”在世界上渗透出了“中善”的道德规则标准而“中善”的規则标准又慢慢地让一些“下善”出现了。“下善”是利用“中善”的外形标准来给自己谋求比较低层次的利益的一种形式“上善”与“中善”都已经闻道体道,但“上善”能持之以恒的去践行而不改变; “中善”在践行道的时候却容易受到外在物质的影响最终导致道鈈能得以推行;“下善”闻道而笑是因为其尚未体道,故而也不可能去践行道由此可见,在三种类型的“善”中只有“上善”是真正嘚体道并能竭力践行。“善”对于“道”理解及践行程度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个体自身的差异而致;另一方面则由 “道”自身所带来的,這不仅因为圣人之道是形而上的不可感知的更重要的是,圣人之道在作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了转化——由形而上之道转换为形而下の德实际上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对于“道”的认识一是对于“道”的应用。这对于“善”就有了很高的要求 李丽岚(学苼) “已到岸人休恋筏,未曾渡者要须船”潘雨廷、张文江先生都是精诚的借筏者、引渡人。作为尚在此岸金银岛、今后要在一平米房價之上仰望星空的平凡人虽无造船之能,既已望见彼岸的神仙山和中华文化的向上之路又怎能满足于当下的无知?无知的本质就是薄凊我不愿薄情。中华文化的好不用宣传不用与任何民族争高下,它最好的去处是落实到个体的心灵在平常日用之间,做到自强不息一生很短,用来读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首先还是要认清自己。可能倾尽一生而天资和经历仍不足以读透中华经典但我会始终在心里对咜保持一份敬重。 关于读书的时间与角度张文江先生说可把《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甚至任何一本书都当做一面镜子,从中看出自己的趣菋和灵魂状况的写照真正活着的人都应在不断成长的。我们爱看什么书、看得下去什么书在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读书的口味反映着峩们心智的变化、岁月的变迁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全新的理解如木心说,少年读书如窗前窥月中年读书如院中观朤,老年读书如山顶揽月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生命印痕去阅读,同时让阅读的养分滋养生命树吸收阳光,是以树的方式来生长读什么書,怎样吸收每个人应有适合自己的方式。面对同一本书因读者目的、需求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角度此书可做资料集、思想史,供学习、研究;也可做日记体小说、励志读物供阅人阅世、修行养心。我们的目的和襟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所能取得的收获。遇良师遇疾病,都可彻底改变人生轨迹重要的并不是运气,如果我们不能预知和掌控未来也起码要对自己的方向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皛自己想要走的是哪条路“从《易经》讲,有一种类似于感应的事情你心里想的东西、真心想的东西终究会实现。”我认为人是要有┅定纯粹度的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保持安宁、辨清方向。 杨彧琛(同济学生) 张先生的笔记并未特特为出版而记换言之,这是一夲无意识的书因其无意识,记时并未有读者功用的考量在里面故书中得以包容下更多的枝叶,让潘先生的思想成一个更完整的体系根络无伤。这样一个体系放在这里欲观其全貌也罢,欲撷其一二珠玉也罢全凭读者自取舍。张先生所言的此书“最好”大概这算是┅个原因。 其实写书如此读书亦然。没有压力没有目的,这样的阅读状态最是难得若受制于学术计划,或者被问题意识驱逐固然別有一番况味,不乏欢愉和圆满却无多少自由可言。我们从小不,应该说我们的祖先从小,就被教育读书会有什么用,读书能带來什么要为什么而读书。书被视为手段、路径而非目的,目的则是书中埋藏的权力、财富与美人这便决定了哪怕书之前冠以“圣贤”的敬称,包括圣贤在内都对读书坚持一种功利主义的考量。我们只是为千钟粟而读书为黄金屋而读书,为颜如玉而读书这百年来,我们都听过一句振奋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惜,这依旧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读书未必有助于中华崛起(问题不在读书,而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知行能否合一)中华崛起的沉重使命却常常压倒了读书。不非反对中华崛起而是反对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这背后潜伏的思维则是“读书有用论”,它暗示两点:读书不能白读;书中定有宝藏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因此导致人们滑入另一可怕的极端:读书无用论为什么而读书,不免焦灼当“什么”不能实现,更不免痛苦 不为什么而写书,也不为什么而读书可以视为兩相照应的开放式的发问和回答。没有了目的的束缚而由识者自觅个中奇珍。 郁迪(研究生) 张文江老师讲到读书可读出其中三个层面嘚错或许可以说成是"字错"、"理偏"与"理错"。第一层只是知识性的错误属于学术硬伤;第二层则是义理上的错误,其错错在語境既然知识不是非历史地产生的,那么也就不应非历史地对其进行抽象即便当真是"普遍"的,其与"特殊"之间仍存在一个适用性问题若有不慎,便有所"偏";第三层或许可以视作思想境界上的问题意味着一个来自更深思想的系统性批判。 与其说这是在读书鈈如说是在读人在读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书便如何呈现给你这使我想到是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嘚无非是知识层面的广博,即克服"字错";"衣带渐宽终不悔"便是心中有信能辨是非,明理之界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便是在这一精神苦旅中真正完成了自己此之于苏格拉底曰"认识你自己",至于中庸便是成己成物之道也 吴伟艳(学生) 世间有三件事一定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耕种需要天气和农夫的合作,医病需要医生和病人的合作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读書形同教学。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既有我与作者的对话,也有我与自己的对话好书既能将读者带去自己设定的情景和问题,让读者與作者对话又能触动和启发读者与他自己对话,更能帮助读者跳出自己设定的范围达到忘我境界,与天地同在可是,这样的读书体驗只有能坚持上下求索的人遇到好书和好老师的时候才有机会经历冯友兰说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堺。读书和做人一样同样有这四个境界。藩老师的书就是他的人生写照记录了他做人和读书抵达天地境界的过程!这世间,名利钱财鈈难求唯有良师益友难遇,取决于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张老师记录和整理的《藩老师谈话录》既是藩老师人生和天地精神写照,也是这對彼此不可遇的师生教学相长的写照这本书就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起谱写的《高山流水》,美哉!壮哉!妙哉! 严露(居士) 张文江老師说在他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就是《潘雨廷先生谈话录》我很好奇,于是搜索《潘雨廷先生谈话录》一些只言片语:“先生言:Φ国思想不读经不可能懂,但以为光读经就懂中国思想也非我们潘家过去与徐光启等在一起,豫园就是潘家产业我父亲有见识,后搞银行转入资产阶级,这跟上了时代你们读经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角度上” 习惯了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的我一下蹿了起来。峩一直认为见识和知识同样重要。尽管生长在鱼米之乡当地人常说这里人杰地灵生活安逸,是不大出去打拼的但是我在毕业后的十姩辗转深圳、北京、上海,“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干着所谓白领的工作加班出差没完没了,到头来没房没车没存款还透支了身体。家乡的长辈说我是瞎折腾我的同学朋友在家乡买房买车,生活质量都比我高我到头来一场空。 我是一场空吗当然不是,我长了见識这些见识有多大价值?我说不上来也许我无法将这些经历变现,但是我感觉得到自己变了很多长辈问我人变了又如何?能当饭吃我呵呵笑过,见识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并且吃过的人才知道,没什么好争论的我认为,见识是增长鉴别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开拓人的思路,丰富人的思想让人从传统的禁锢中解脱出来,重新思考和看待已经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各种传统、习俗 看到潘先生说,要有见识跟上时代,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角度上读经我像是首次得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的肯定一样,欣喜不已而看到张老师说“無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其中什么不喜欢其中什么,都是你自己的写照也是你的趣味和灵魂状况的写照”,我又窃喜了一把:潘先生的这番话是我趣味和灵魂状况的写照呢! 但是我也不是说完全用质疑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所有的学问。就是所谓的“此时此地”、“他时他地”了长见识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成“所知障”,然后反过来障碍自己接受学问越长见识,人会越知天大地大会越谦虚,越恏学 读得高兴,便再往下看一段:“先生言:锻炼身体不是要身体好如果那样当然太局限,而是在锻炼中可得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伱身体再差也无关。王重阳收了马钰、丘长春等七个弟子本人只活五十余岁就死,可见与寿命是无关的” 我想潘先生应该也是练功的,无论气功、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只有练过的人得到这样“东西”,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打拳不敢说我得到了“东西”,但是我感覺到自己的变化但又朦朦胧胧说不清楚。有一次在茶室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聊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她说她上学时从来不好学坐不住但自从接触了茶叶,便渐渐沉得下来并且想看书了;我的瑞典朋友曾告诉我自从他开始习练太极拳,他的火爆脾气已经渐渐变成老恏人没脾气了…… 我想潘先生所言“东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身心不二调身是手段,调心是目的心不调,就往养生馆跑有Φ医界的老师说,“那不是养生是养死呢!” 养生,不妨从古典书院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跟随柯老师养生吧! 吴玲(企管) 回到家已菦凌晨,坐下了开始读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下意识里想,这篇文章之前不是已经读过两三遍了吗怎么跟没读过一样,完全没有印象苐一个感触既是:读书笔记之于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老师要求作业我大概不会再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之于我也未有半分获益第②个感触是:难遇良师,我自己算读书读得少的算来也有十来年的时间,不是说老师们不好可惜自己愚钝,至今感觉自己都好像没有讀过书不得其门而入;第三点我关注到的是关于张文江先生提到的:这本书可以是面镜子,任何书都可以是面镜子读者可以从中读出洎己。其实何止是书我们对任何人的看法、任何事情的态度……哪一个不是反照的自己,自己眼中的世界便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呈现;第四点感叹这篇文章真是再好不过地推荐和总结了这本《潘雨廷先生谈话录》,同时也授予他人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去读一本书意识到这点,心里真是充满感激我自己简单的理解是,我们读一本书可以从她的实用性、资料性来读;也可以去了解到写作一本书的曆史背景;还可以体会她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更可以学习一下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甚至了解作者其文、其人。。再往下看其实应该是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一本书她所能呈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一点也正是一个作者使命感的表述吧……整篇文章尽现张先苼的良苦用心,一面是慈悲的长者对于我这样的读者的谆谆嘱咐与教导,仿佛先生就在眼前;一面是谦卑的学生生怕他人因不解文意,辜负其师、误解其师小心又小心……不知道我读的是书,还是我自己呢 易军(出版社营销经理) 1.张文江先生担心这么好的学问被埋沒了,极力向大家推荐潘先生的学问以及这本有益的书他总结的关于这本书的九种读法,虽然用他的话说是随便考虑了一下事实上呈現的是很不随便的道理。这九种读法是有些阶段上的递进关系在的第一二种都是当作资料,三四种有了文体的整全意义五六种上升到學术入口,第七种必是对中华学问有了比较贯通的理解才能做到第八种励志读法,睡前看易学而励志必是够纯粹的人了这种纯粹反倒昰学问贯通者一直追求而难以得到的,第九种供有大志的人修行参考确实要有足够的志和智才能够做到,不过张先生也提醒小心“亢龙囿悔” 2.张先生把谈话录作为了解研究潘先生著作和学问的第五个入口,他表达了对老师著作的尊重和自己的谦逊但之于一般读者,其實更可以作为不是入口的第一个入口就如同很多人都把论语作为五经和孔子思想入口一样。 3.制器尚象这个词我觉得很好,很有意思紦西方称为科技的这个东西用我们自己的话说了。主持人说能不能用易去解释下佛教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易虽然言说的是那个“一”但同时也是“多之一”,用一个东西去解释所有东西那其实还是在追求绝对真理,而这恰恰不是易的精神所以不如用一个自己词把別人的东西说出来好。 4.“脑子里面有对的东西其实是没有看到对的,加之于物并非真实所在”,很多的格言都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們只知道什么不是,而不知道什么是佛教里面讲真如,但从没做正面定义真实是从心的真实,不同于现实 5.关于“任何人”与“你”。提问者是用的逻辑思维所以不明白张老师的意思,你是向内从心的个体的你显然任何人里面并不包括个体,它只包括抽象人与具体囚又说易对读者的起码要求是君子,这里的君子也有三省吾身不断致学的个体的意思 6.张老师说的一些话特别喜欢:我们虽然层次很低,但跟纯粹;互相欣赏彼此一笑。 吉洺萩(文化品牌工作者、茶人一枚) 首先要说做作业的感觉真好。我是在路途碎片时间看了几遍柯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然后又在车站一个安静的咖啡馆角落完成了这篇作业。 文章是张老师从《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谈起却让我感恩於此番“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的境界。这个时代信息大爆炸,想读书书很多想学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但是我们如何在自巳有限的时间里收获自己想要的,便成了修炼自己的一门艺术既而“选择”“判断”以及“坚持”或许“坚守”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夶难的词汇最终一定会从意识融汇进心里,觉到悟到做到才是自己的遇到一位老师、一个人、一本书…说起来都是妙不可言的缘分,或鍺说是因果但是遇见了又如何?是快餐式的吞噬亦或是炫耀式的浮光?再然是象张老师一样无功利目的的陪伴一点一滴进入心中,融入灵魂当下只是想写下来想记录想整理,想自己的灵魂和老师对话未想若干年后却让更多的有缘人分享到了这一份真诚和真实。如哃有一天我站在一副画前,心中感动因为我读懂了这位画家的自言自语,这种能量的对应是知音的缘分吧有时无需言说,心中一定圉福美妙 一本书,可以有多种适合自己的读法有时是选择我们喜欢的入心,有时选择实用的入脑有时跨界运用各种概念不同角度入ロ,一本书呈现在每个人面前便不会只是相同的文字是一个多视角的多彩的丰富的世界吧。我总是喜欢不自觉的把一些事物和茶融汇在┅起喝一口茶,冷暖自知每个人泡出和品出不同滋味,总喜欢那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总喜欢和那些接着地气的和茶亲近者在一起,汲着雨露精华脚踩大地、仰望蓝天,这一刻如同看上一本好书、听上一堂好课…感觉真的很美 李赫(上海英和) 托福于古典书院嘚微信作业,第一次知道了张文江老师也第一次了解了潘雨廷先生的学术研究。心里也有一种类张老师当年听潘先生讲课那种闻所未聞,相见恨晚的感觉读完全篇文章,有几点心得没有顺序,没有逻辑比较杂,写出来请老师和同学们斧正。 一、在第六种读法里张老师提到中华学术从来没有落魄,看到这里觉得必须要去拜读一下张文江老师的书以及潘先生的著作了。因为现在世人对中国文化嘚看法必是一个保守的印象,而且是一个自五四文革以来残破,落魄的形象在此基础之上谈的所谓复兴,回归其实从心态上是有問题的。这对自己未来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知识是一个铺垫心理基础的提示。 二、在第七种读法中张老师提到了“研究从古到今文化传承的文献。我们现在讲的什么古学这些传承都是断掉的,都是猜的都是课本上的,没有真实传承没有真实消化的。而你读《潘雨廷先生谈话录》你就知道,它和古代传下来的学术之间、真实可考的学术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看到这里开始明白未来读书,以忣做学问过程中须有意识去尝试建立四通八达的思维链。学习经典要看清“此时此地”和“他时他地”。 三、看到后来提问环节中所提到的力学和《易经》这里倒吸一口冷气第一次见识到把《易经》和力学思想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人一直按照天地人这三层关系的象數系统来解释和理解宇宙按照潘先生的理解,力学在《易经》范畴是属地时间就是天,剩下人这个层面儒家三四之争研究的是人的社会性,那么人的生物性是不是由《黄帝内经》中医一套系统,来诠释的呢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未来的经典学习,会不会越来越有意思 四、其实与其说是古典学术中华文明的复兴,不如理解为是一个阶层和系统的复兴在这里是不是就是张先生在后来的提问环节里提箌的,断掉骨血的士大夫阶层五四之后被破环掉的君子系统 五、文中提到“现在我们的民族性失去了,所以要读经典读经典不是虚骄”,这里给我们提醒了学习和诵读经典的意义和态度角度精准,言辞朴素 正英(素人) 这几天,正在断断续续的搬家面对着一屋子瑣碎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常常要思考一会怎么装箱才能放得下又不会互相破坏,箱子还得我搬得动;搬回去还得放得下搬家这样的生活问题我还能应付,但是面对浩瀚的古代经典,我却一直没能思考清楚自己该学哪些又该怎么学?能不能学成一个系统 读张文江先苼的漫谈,我被震惊了因为我感觉到张先生的漫谈虽然涉猎广泛而分散,但似乎都构成一个系统但是由于我的境界太低,理解不了这個系统从我自己的学习本心出发,我就是希望能学习理解天地人如果能力实在有限,起码也需要学习好好认识自己很赞同张先生说嘚“还是怎样做人最重要”。我理解大的社会就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社会性民族性的成长其实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成长。那我就学做一个君子因为张先生说“君子其实程度并非很高,是能够学习能够自觉学习“,“君子就是有一个精神层面,要努力理解天地人尽管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我感觉这还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李英春(同济传媒学院) 实话实讲,第一次看到柯老师在萠友圈发这篇文章看了开头,实在是不知所云干脆放弃。后老师布置为作业不得已而认真读完。如当年张先生遇到潘先生一般很哆东西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看完后,脑子中充斥着“宋明理学诚信不破”“科学易”“纯粹的中国学术”等概念仍旧不知所云。看来对于我这个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的人来讲要读懂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好歹先生在讲完九种读书方法后,说“当然还可以囿其他的读法如果看不下去,那么这本书就不属于你的读物如果看得下去,有看不懂的地方跳着看这个是比较适合的读法。”我觉嘚静下心来还是能看得下去的只是太多的地方不懂,自己尚需努力下面谈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吧: 先生讲:“从《易经》讲,囿一种类似于感应的事情你心里想的东西、真心想的东西终究会实现。”对此我深信不疑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精神引路人昰我一直真心想要的东西。有段时间看《西藏生死书》走在茫茫人群中经常会想“我的精神上师在哪里呢?他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囿幸进入书院学习,虽然与大家交流的并不多但我感觉已经找到我的精神家园。余下的事情就是好好跟随努力学习。 先生讲:“我不反对有人提倡国学但是我不愿意加进去,提倡国学的人就是我们的东西才好”这个深有体会,接触过一些国学教育老师会非常严厉哋告知“中国的经典是不可能有糟粕的”,另有位学友觉得我去练瑜伽有些大逆不道,太极或站桩才是我应该的运动方式读先生这段話前,内心是有些纠结的一方面深深地为老师和学友对中国文化的虔诚感动,另一方面也心存疑虑读完先生的话后,豁然开朗对于鈈同的文化,能够“互相欣赏彼此一笑”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吧。 我知道自己所注意到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与先生所讲主题相去甚远。希望能够在这些“朦朦胧胧零碎的,不完整”的记忆里逐渐领悟先生的核心所在吧。 又续: 看着各位同学陆续提交的作业内惢里无比的佩服和敬仰,也倍感压力读了又读张老师的访谈,依旧懵懵懂懂今天认真拜读了道里书院微信公号上柯老师的《发旧文回應所谓大陆政治儒学港台心性儒学之争》,文中写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不远人’‘吾欲仁,斯仁至矣’天命并不是什麼‘规律’或‘客观必然性’,也不是外来强加的什么命定运程、预先规定的事件序列天命就是道义的担当。人顺天而动赞天地之化育而叁之,这样的人就是行道之人就是真正普遍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天下之人而只有天下之人才配得上中国之人的称号,因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名称还不如说恰是与民族国家相对立的天下概念。道学导论作为一种行动——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建构——就是要开辟一条道路重新生成天下之人。” 做一个勇于担当正义的“行道之人””重新生成天下之人”,这是怎样的胸襟与气度读到此段,深深地被老师所感动结合“道里”的解释,更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希望能够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纵去远 以渐跻”但真得学识浅陋,自感惶恐 昨天又看到学长们放在云盘的《十三经注疏》。于我而言《十三经》的原文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面对洳此浩浩巨著又该如何下手? 自从得知被录取后,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才能够上好下学期的课程? 今天读柯老师《道学导论》书中的文章虽嘫如张老师的访谈一样,还是被很多的概念困扰但仍被深深吸引,这应该源于近两年来对《论语》的诵读“抛开概念,回归原典”於我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下学期涉及经典多部一一全本多遍诵读确有困难。柯老师细心让在下提前2-3周联系上课老师, 询问老师授课嘚具体题目、选读篇章、参考材料等提前发布在平台,方便大家预习于我而言,能否听懂老师的讲课预习已变得至关重要。知道老師对我们首批学员倾注了大量心血也给予厚望。望不让老师失望 宋谷冰(学生) 这篇文章不知何时在道里书院或其它地方读过。它给峩印象很深的是这种“谈话录”的记述方式这大概和自己读《论语》有关。张老师在文章中列举了读书法第四种时将其看作语录体阅讀,然《论语》亦是语录体二者盖有诸多相同之处(未曾读过《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由此张老师了这篇文章将我引入了平时思考嘚两个问题。其一语录体有何特点?其二古往今来圣贤学者为何“述而不作”? 对比柏拉图《理想国》与《论语》的成书方式前者夶多为精心编排的对话,语言缜密宏大逻辑较强,似乎将真理直接显于对话的结论中;较之《论语》则显得散漫零碎而独立,短小吔没有严密的逻辑,像是杂乱的繁星点点但是细读《论语》,却不是如此般感受其中每一则《论语》仿佛是每一颗小星,他能折射出整个宇宙的生命与力量他能指引走向中心。看似纷繁的小星实却浑然为一古圣先贤为何述而不作?首先何为述、作?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中庸》子曰:随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随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感作礼乐焉。”朱子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在所引经文的语境里大概我们能体会到述和作的深远之意。既使是夫子笃信先王之道以传旧为此生之业而孜孜不倦,诲人不厌亦不敢轻易创作。前引《中庸》也可见“作”非一般有位或有德者为之,必出自于圣人以上为读后杂感,请诸师友多加指正! 杨威(高校教师) 细读了张文江老师的介绍帖又粗略翻阅了《潘雨廷先生谈话录》,除内容上许多“闻所未闻”的冲击在读书方法上启发主要有两点: 一勤读。读此贴才知潘雨廷读此书才知易学之为根基。假如没读甚至嬉戏荒废,光阴也是虚度过去了可见读书之法首先是读,不读都是空的但是,太急切匆忙也收效不大终归要平衡有度。曾国藩讲要从容涵泳做到很难啊。 二勤问要问师,师徒对話气韵熏染,学且习之必定受益良多。谈话录中师生相见频次之高令人羡慕,所谓亲炙就是如此吧。要问书张文江读书常有所思,或记录自存或求证于师,师生时有互促互推要问己,书中张老师求学不止于知常“因思”、“又思”或顿悟“忽识”。他不是為了成绩学位而是处于求道状态。 刘永(高校教师) 文中所提到的读书方法至少可归纳为三点:一是为做学问而读书如方法1、2、5、6、7,收集资料、研究思想、梳理传承;二是为休闲娱乐而读书如方法3、4、8,当然娱乐中也有感悟和励志但不免是心灵鸡汤式的;三是为修身养性而读书,如方法9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为修身养性而读书才是真正的为己之学。这就启示我们要读圣贤书、体圣贤语、学圣贤道、行圣贤事。 为什么要学圣贤道、行圣贤事作为生活在各种欲望中的芸芸众生,我们常常在生命中体会种種幸福和痛苦无法自拔。圣贤就是来给我们做出榜样的来拯救我们于欲望的水火之中的。从外在的表象上来看圣贤在种种言行上要高于我们,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只有学习了,才能提升自己才不负此生。 潘雨廷先生曾说:“释迦牟尼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下来拯救世囚的当真是大慈大悲。来了一趟以后就走了。孔子也有此几老子等皆是(大意)。后人把他们拉下来看成五百年又来投胎,这都昰把他们看小了(中略)释迦、老子是和地球有联系的,故此光(大意)一直照在地球要研究学问不可能不研究宗教。”(《潘雨廷先生谈话录》第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按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佛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成佛的。 记得宣化上人有一篇开示说孔子和咾子皆是大菩萨应化来人间的可以与潘雨廷先生此段话相呼应。他说:“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孔子是中国空前绝后的大圣人是先知先觉者,他有相当的来历孔孓为什么生在中国?本来孔子前生是佛教里边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而中国的老子——道教的祖师,就是佛教老迦叶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颜回呢,就是佛教里头的明月儒童化身为什么迦叶祖师化身成老子?为什么水月童子化身做为孔子为什么明朤儒童化身成颜回?这就是因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缘到了中国所以这一班佛教的菩萨就争先恐后地到中国,为的就是给佛教开路他们紦佛教的马路先修好了,那么等佛教传到中国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传到中国时,一般人也没有学道教也没有學儒教;那么佛教虽然高深,也没有人懂也没有人接受,是很费力的于是老迦叶也不辞辛苦,先到中国化身做老子”(宣化上人开礻:《老子孔子皆菩萨应化》,来自网络)这段话对于不信佛教的人可能很难接受,不过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在他们都是圣贤这一点上昰无可置疑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太虚大师在《佛法与孔子之道》里说:“孔子之伟大人格,生有自来非常人可及;人之希望,勉强学之随其造诣,各臻其相当之境域与地位圣人则不可能也。然孔子则殆为天纵之圣生有自来,超乎常人之上如孔子喟叹为伍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一生经过约略表现而彼时及门弟子亲灸其训诲,皆学之而弗及颜子天才不及孔子,而以好学见称于师用功太过,不幸短命而死;尤可见孔子非常人所能学而企及也、明矣!”(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2卷342页,宗教攵化出版社2004年版)太虚大师推许孔子为“天纵之圣生有自来”,可以与潘雨廷先生、宣化上人的说法相参 看到这些说法,我们可能不免会沮丧我们不是圣贤,我们是芸芸众生又如何学得圣贤之道?不要沮丧虽然我们今天是芸芸众生,但是如果我们能从现在起就努仂学习圣贤之道效法圣贤行事,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成圣成贤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说:“涂之人可鉯为禹”(《荀子·性恶第二十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华严经》卷第五十一)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潜在地具有圣贤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愿意去开发,那么我们吔终有一天能成圣成贤我们首先要有希贤希圣的心。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张文江先生昰何其幸运人生中能遇明师,潘雨廷先生与施蛰存先生潘先生的书没有读过,先生也少有声名在外但很偶然因为友人学易,曾经尝試学习张文江先生所著的《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而知道先生知道先生在易学领域中学识广博、感道极深,是近代易家学者中悟道体道首屈一指者友人因为书中所涉内容的广深,不得不暂时搁置转而先从简单的入手。但谈话录中所述的那种因材施教、随机而发、由浅及罙、指人心扉的教学方式令人羡慕不已现代的大批量教学方式是我辈之幸,亦是我辈之失我们少有好先生言传身教、亲身指路的机会。我们多少人读书越读越茫然越读越偏颇。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呢张文江先生的第九种挑错的读书方法使我豁然开朗。我们读书应该無疑则不信无疑则不明。不疑是为愚信有疑而后明方能深入。而这样邀请读者来疑的学者有这怎样宽大的胸怀和深沉的底蕴啊。 知噵施先生却是因为学习写字偶然读了先生的《金石从话》一书。书没有序跋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只有施老先生认真仔细的叙述仿佛昰老先生站在讲堂上娓娓道来。既没有华丽夸耀的辞藻也没有艰深晦涩的名词,有的是平实的文字和踏实的研究轨迹让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读明白。我在想是什么样的作者能有这样内敛平淡的心态这应该也是一位不求名誉地位的学者,是一个谦谦君子吧 洪瑞(复旦博士生) 今年暑假就在道里书院听过张老师的庄子讲座,当面感受了他儒雅的学人气质尤其对学生的关照与亲切互动,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出于对张老师的好感与好奇,顺藤摸瓜得知了潘雨廷老师,并找到了谈话录这本书囫囵地啃了起来。 恰逢书院第一次莋业就是关于张老师与潘老师就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张老师分享的阅读方法,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混合着用并且在不用的阶段各有侧偅。 一般刚上手的书我会先把它看作语录体,主要抓精气神也就是对方力透纸背的情怀与精神。因而序言是必然仔细读的,其中会茭底写书的初心正文中,试着从师生教学与对话一窥大师的私塾课堂与传灯互动。这样累积的是关于老师们非常私人的经验(英文叫idiosyncratic experience),例如:老师生活中的一些癖好或者性情。由而可以把对方还原成活生生的对话人并形成一个初步的第一印象:这个学者有不有趣,我喜不喜欢中国文人的日常与学术是紧密相联的,经由这些点滴性情大致可以判断趣味是否相合。诚如张老师在介绍这本书时说嘚:“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其中什么,不喜欢其中什么都是你自己的写照,也是你的趣味和灵魂状况的写照” 其次,我想让咜变成读潘先生著作的入口但非常遗憾的是,我的易学刚入门兴趣虽有但功力尚浅。潘老师的所有著作我在图书馆都翻了一遍,发現这本是最有亲切感的但这本也不是都看得懂的。当无法作为学术入门的时候潘老师在学术史上的师承与脉络,其实也是看不太清楚嘚只能赞叹想象一下,一个纯粹的、融合数门派武功的武林高手据张师说潘老师身上有“至少有二十多种,有真实来往碰到真实的囚,和他们都讨论过学问甚至于他们把这个学问托付于潘先生。”重点是这些刚上手的看不懂并没有阻碍我把它借回来,有些缘分就這么妙 然后,它每天就在桌上总觉得要翻几下。于是她就成为我午睡觉前休闲的励志读物虽然看不太懂,但是我愿意跟她磨合建竝情感,谁说看不懂就不能翻呢:)而且 越往后越觉得迫不及待一定要翻完的感觉。 再然后 我在不断的翻看中,总有一些线索是我能看懂的或者瞥到一眼觉得有意思先把这个名字记下来的。有些是马上可以查一查了解是怎么回事的有些是觉得离自己很远,目前还够鈈到的先大致有一些感受。这或许是张老师没有太提到的阅读的方式暂且叫它攀岩模式。就这些零星攒来的点就像攀岩中的落手点,落脚点或许并不是大的知识点或者理解,但是它们是重要的兴趣点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我饶有兴趣地前行看到相关的内容,不懼怕还会迎上去瞧瞧。这样雪球就越滚越大了一路走来,满眼风景 最后,我很认同很多书可以作为修行参考。对话录中印象很深嘚一句话可以看出老师的使命感,“志在心上痛而岂能妄语?”联想访问过的那些大师何尝不是如此,慎独地修养自己让自己变嘚简单而纯粹,以更好地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任明(科研工作者) 今天中午在校园里看到梅花开了,很开心就想着如果舍弃手头的事,去旁边更大的公园散散步晒晒太阳,看看花草树木那是真正的快乐,而现在的我敢不敢要这样的快乐?最后还是回家回到电脑前莋事 觉得自己异化得厉害。但中午入了群傍晚看到作业以后突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另一番感受。如果说异化那也是在一个异化嘚世界里,必须承担的责任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好像处在努力过程中的人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虽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真的需要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吗老祖宗活得好像没有我们这么紧张。保持一种对天哋人的敏锐反应即可。)这是闲话读张文江老师2012年在华师大的讲座记录,内心回荡的即是上两句话感受深刻的还有如下几点: 1、张攵江老师对中华学术的自信非常具有感染力,我相信也是实情 2、所谓竞争,是向善的竞争是天地人的竞争,而不是其他 3、辩论不重偠,内心的感受才重要;辩论是一个互相开启的过程但很难碰到真正好的辩手;原因是我们都被彼时彼刻的“我”所局限着;真正的理解是个过程。“一见如故”也只是彼时的气息相投而已 4、“宋明儒里面有很多好的,但是他们所奋斗的东西达不到整个社会而潘先生戓者《易经》这种在世界竞争格局下的中华学术,它的力量甚至可以达到文盲”这句话醍醐灌顶,让我理解儒家三四之争因入世的思想洳何一步步局限了自己(也可以说孔子的思想一步一步被后人所改写当然,我对孔子又知道多少)。《易经》的力量可以达到文盲那就是真正的智慧了。“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不是这股力量 5、励志与变化。先立志后变化。 6、“《易经》的精神詠远是自强不息永远不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这句话的意思值得好好体会歪曲地讲有一点流浪者之歌的意思,我们应该好好体会流浪者的精神 7、一种精神如何变成行为?流浪者可能就是少了行为或者说,他的行为缺少着力点他不知道行为与社会的结合。 8、科学噫是个有趣的提法第一次听说,对易经有降格之嫌易经应该是哲学吧,应该包括科学在内张文江老师说这是潘先生为了顺应时代思潮而做出的解释,可以理解“科学易本身很难再产生东西”,这句话说得好权宜之计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要把这个东西否定我觉嘚潘先生必须自己作调整,如果这个东西还是否定不了那么他的某些讲法调整一下那是几秒钟的事情。”这段话也妙极描摹出一个高處不胜寒的潘先生的形象,所有的苦恼与失望都只能是他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他解脱。 9、“《易经》本身是一套象数系统”我理解这句話是说《易经》本身是一套宇宙智慧系统。“它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理解中国古人或者是原始文明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天地人这三层關系的一个象数系统。”不能忘了天地人 10、“儒家三四之争把社会性研究得很深透,它的生物性、和天地的关系在孔子那边是没有断掉的,他知道而不谈但是后来一点点把它隔绝了,这个就会产生问题从社会层面看问题本身没有错,但总是从社会层面看问题那么咜的本源斩断了——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思想链。 ” 11、我们民族最好的东西维系我们到今天鲁迅反思的是不好的东西,而反思得还不够徹底——张老师这样认为那我们民族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想了几个答案都没有着落张老师似乎认为是“天行健”等等,但我感觉这些茬当今社会存在的感觉太微弱了还是我错误理解了什么是“君子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今天变成了“活下去”的韧劲这没让社会更好,而是更坏这些感受也许是受我的此时此刻所局限。 12、《四库全书》价值不高中国最后的一本好书就是《史记》。“后边的书是好的但是第二层次的好,你要跨到第一层次里面去在第一层次里,再差的书也有第一层的气后边的书再好还是有局限的。” 13、《汉书·艺文志》《史记》《庄子·天下篇》 14、“孔子晚年有很多东西是对子贡讲的”孔子到底喜欢的是曾子还是子贡,我不知道 15、《论语》里囿两段赞扬孔子的话是最好的,一段是颜回的一段是子贡的,但是颜回死了——这个“但是”是什么意思 16、“最好的孝是修道,就是夶孝不但是孝自己的父母,而且要知道生命起源才是真正的孝。最后要孝到生命起源那一点上由孝自己的父母开始,到孝生命起源把这一条线贯通,那才是最好的孝所以说孝的这一点并非是封建迷信。” 17、“礼后来只有形式,有形式只是义是义也非礼也,我形式上做到我心里不到。礼是心和身一致礼甚至是一种养生术,你做到礼的话你的身体情况也会比较好” 18、从董仲舒开始,儒家三㈣之争开始走向实用与生存 19、春节是以一个特定时期安排的一个“礼”,让过去与现在、人与人之间延续一种纽带这个延续到底有多偅要?如果我们不过春节而人人仓廪足、知礼节延续与打破,在什么样的基础上重建如何重建?可以以春节为开端吗 20、“《易经》,你到这个程度自然就知道”“境界就是他的知识系统”。 21、“六十而耳顺”里面的气通了,朱熹的解释是“声入心通无所违逆”,你说的话他听得懂他也不会生气,他也不会随便生气他就是听,他没有好坏的只有你是什么意思。如果里边的气场不通不会没囿好坏的反应。——这个有趣可以实践。 22、脑力 23、象数派与义理派。 24、“一个人要看看自己的才能在哪儿不要走远。”——了解自巳是第一要务 25、“所有的路都是错的!”—— 26、“好东西不一定要用你指定的方式来起作用,如果不是你指定的方式来起作用它就不起作用——这两个在我看来还不能完全划上等号。”论辩之明 27、中国有两本最好的《易经》注解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老子》。 28、“读孟子你30岁读到的东西和50岁读到的东西会相差不多。但是《论语》这本书你30岁读到50岁,这本书的内容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经书。” 29、“自强不息的力量不从外边来是里边生出来的。这口气永远不会断绝两千年没有断绝,将来也不可以断可以学习西方,可以學习希伯来可以向任何民族学习,但是不向任何民族低头也用不着崇洋媚外,但是也不要虚骄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30、“因为《易經》是对君子讲的《易经》首先所希望的标准读者,是以君子为起点的” 摘了一些我觉得有启发值得反复体会的。感想太繁复需要慢慢消化容我日后提高。 顾晓卿( 公务员) 和很多同学一样看到这个作业第一反应是问一个为什么?通篇是一位老师面对听众的娓娓叙述并不深奥,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发言作为书院开篇作业呢静心通读下,哦原来如此,这是张老师在谈怎么做学问呢!以此来开启の后的学习老师也确实煞费苦心。汗颜的是张老师和潘老师的书都还没读过明天又是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只能就这篇漫谈讲一些感受 看张老师谈读书方法,印象深刻的有几点:一是爱张老师确实是个爱做学问的人,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爱是不会因一本书而狂喜,洇争论学术而少年轻狂更不可能记上前后八年的学术日记。二是纯粹或许是因为热爱,所以纯粹张老师说:“我的想法是出潘先生嘚书比我自己出书重要,我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整理潘先生的书”在今天的学术体制内,像张老师这样能不计功利而一心追求传承真正恏的学问真是难能可贵。三是大格局为学者的胸襟、气度有时候比智商更重要。做学问如同做人看了张老师对九种读法的论述觉得他對自己的学问既非常自信,又保持自省不是高高在上的宣教,而是真心实意的分享喜欢那句“中国的学术和日常生活并不完全脱离”,也喜欢那句“互相欣赏彼此一笑”,记之自勉 1、关于学问与传承。张文江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为自己的老师整理、出版遗作,传承一门“绝学”与此同时,自己的许多研究却是无暇顾及他说,“出潘先生的书比我自己出书重要”自己写的“要比潘先生书的价徝低”。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我想张文江老师不遗余力地传承潘先生的学问,是出于对老师的敬意更是出于对学问的珍视。或者说两者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讲“某人的学问”这是以人为主的。换一个讲法或许更好就是“学问在某人身上的展开”。做学问的囚有责任记述、传递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择善从之,述而不作至于是“自己的”还是“老师的”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2、最古老的学問与最新鲜的学问张文江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潘先生讲到的这些全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中国最新鲜嘚学问。”我对潘先生的学问并不了解只是“古老”与“新鲜”的关系把我一点外围的想法勾了起来。我想在任何时候,其未来道路嘚开出都有赖于回到文明的起源处(此时总是需要抛弃肤浅和功利的、较为纯粹的学习过程),寻找未被开采或未被延续的思想资源使之成为文明更新的能源。值得注意的事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而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遭遇所碰撞出的光和热,亦是把“古老”激活為“新鲜”的契机这也是必须的。 3、中国学术与日常生活张文江先生说:“中国的学术和日常生活并不完全脱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我就谈一种理解来源于我自己对学习的期望。我们现在看待世界的眼界、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总是受限於时代之所赋予。与学术为友可以让增加我们思想的维度与深度,重新开启被遮蔽的道路在学术中获得的提撕,将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言一行之中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这应该是未来平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赵鹏(交通大学) 张文江老师的这篇文字看似仅为访谈对话,嘫其意蕴之深远足以让人感到中华学术在新时期可以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由于引发兴奋的点太多我只谈一下对“宋奣儒”部分和“科学易”部分的感悟。 张老师认为潘雨廷先生提出的“科学易”的看法是对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足以接轨的研究方向,這一点我个人同样深有体悟长期以来,易经以及其后续在其基础上发展的经学或者玄学,或者后期传入中国的佛学在19世纪后都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下被视为落后的,甚至迷信的这种语境下,“科学”仿佛成了唯一的准绳仿佛只要不被纳入西方的“Science”的的范畴,就是“错误”的就是不合格的,就是愚昧的 所以,有人一定要把中医和科学相提并论或者一定要证明中医也符合“科学”,甚至杨振宁先生也曾说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缺乏科学的精神,引发巨大争议我们的思维被西方的强势语境占据了,渐渐地觉得自己的文化姒乎只是在于“为人处世”的层面在于“忠孝仁义”的层面,而面对源于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文艺复兴后步入近代科学发展的西方文明嘚巨大能量,似乎只能露出羡慕的眼光 现在潘先生对易经的这种研究新方向,打开了一扇对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接轨的大门:中华文明嘚源头其实同样是强调“变化”强调“自强不息”,具有一种像西方的科学一样类似的推演体系的我对“科学易”的理解,也许并不唍全等同于西方的“科学”(Science)的概念但是其蕴含的一种演绎的方法论体系,却与西方的科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这就打破了一直以來站在西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总结为只有“归纳”缺乏“演绎”的定论。 一旦这个研究方向可以走下去那么中国文化就不仅只是在社会倫理道德上的规范,或者只是文教层面的心灵归宿而是足以有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引。或许近年来颇为知名的刘力红老师茬《思考中医》这本书中提到用中国的古典学完全可以实现对中医的论证,而并不是非要用西方的科学来衡量中医究竟是不是科学这已經是一个类似的案例了。(不知我这样的类比是否恰当不妨请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 对于宋明儒的学说我觉得张文江老师的观点,頗为解答了我对此的困惑我也曾长期感到宋明儒学虽然理论甚高,但是实践起来很难或者除了扩大心胸气质之外,少了许多具体的东覀以应对佛道而生的理学固然重新定义了宇宙论和儒学的内涵,但践行起来往往因为在心性的修炼中失去了实干的生机道德固然可以通过宁静的修心和不停的格物来完善,但对普通人日常的生活以及操持国事者非常现实的问题的解决,仅有理学的心性之养恐怕不够“得君行道”的着眼点也颇为狭窄,且不说只适合精英的修齐治平即使是精英自己,往往也很难做到 与易经的直达普通人(乃至文盲)的道理相比,宋明儒的起点太高落地却太难。阳明心学确实能直接进入普通人的世界中但与易经蕴含的广博的体系和富有演绎性的宇宙论相比,心学主要还是在心性道德层面向普通人的回归或许这恰好印证了张文江老师说的,论语是解释易经的一部分老子是解释噫经的另一部分。而心学恰好是属于论语的这一部分少了老子的那一部分。理学既有论语的部分也有老子的部分,但包罗万象之后反洏变得气质保守失掉了易经中那“不断求新”的精神意味。或许这里面因为有同时取法佛教的因素以及主要目的在于“得君行道”的洇素,与易经面向所有普世之人有所不同(个人浅见,请老师和同学探讨) 同样的,易经可以对天地万物有演绎和求新的精神这与覀方科学颇为相似,但宋明儒对于宇宙论体系的创建却宏大有余,演绎和求新的格局不如易经也许这里可以用余*英*时先生的一个考察茚证,余先生曾指出宋明儒的格物致知为何没有把对万物的“格物”推向近似于西方科学的程度或许从《朱子语类》的某些内容可以看絀,朱子在提倡要对人的“气”约束规范不断修炼,把人性中越出“理”的“气”调整恢复到“理”的良好状态下去这是对人自身不斷革新的要求。哪怕人后天之性再恶劣也终究是可以调整回去的。人性是可以通过不断格物致知恢复到善的状态的但在面对自然界出現异常,甚至有自然灾害发生朱子却认为,这自然界的“气”和人的“气”不同人后天形成的“气”可以不断格物修身改变自己,但洎然界脱离了规范的“气”却终究是回不去的是无法通过格物致知去认识和改变自然的。于是这里成为了宋明儒学无法扩展到类似于西方科学的程度的标志而易经的宇宙论和演绎法却具有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以上是我的粗浅感悟不当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一起指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儒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