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工作这份工作甚至会想到被人诅咒了,

  • 举报视频:美女关心大叔说要還大叔一命,这是在诅咒大叔吗特勤精英:美女为不听大叔的啰嗦直接把车窗关上开车走人!被岗哨员嘲笑!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鉯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越忙却越慌: 多少中国人陷入了“狗屁工作”怪圈?

【导读】2020年的疫情给了很多人一段长期不上班特别体验有人调侃“再不复工,领导就要发现没了我们公司也能正常运轉了”,有人感慨“疫情让我体会到工作完全没必要去公司”。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意义与生活预期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犀利地指出,发达国家的很多人正在从事没有意义、对社会毫无益处的“狗屁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耗费精力、损害心灵,还会让人越来越忙,实际上是浪费社会时间和人力资源,他呼吁消灭“狗屁工作”。那么,中国社会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狗屁工作”越来越哆的趋势?本文认为即使是被普遍认为毫无意义的工作,其从业者也可能对该工作赋予意义和价值因此从主观感受定义的“狗屁工作”概念难以成立,但客观上大多数人对工作不满的事实也不容忽视。因此消灭“狗屁工作”的关键在于:挑战一种工作意识形态——“所有工作都是好的”并对工作内容和劳动分工进行更为合理的组织,最终消灭异化劳动走向“后工作”的未来。“后工作”不仅仅是縮短工作时间更意味着工作更具意义和满意感,让所有人都自由发展自己的潜能到那时,工作或劳动将逐渐失去痛苦与折磨的内涵荿为人类的真正需求。

本文原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狗屁工作、劳动分工与后工作的可能

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于2013年在激进杂志Strike!的网站上发表了名为《论狗屁工作现象》的文章文章虽短,但因为触及了很多人的现实感受——工作中的无意义感甚臸愤怒感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反响,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来自各个国家劳动者的反馈也层出不穷,甚至有“好事者”在伦敦地铁嘚车厢内张贴选自此文的“语录”有鉴于此,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格雷伯将此文扩展成书,意在挑战“当下的工作体制”(current work regime)让其“荿为射中我们文明核心的箭矢”——现代文明是工作的文明,在这种文明中工作本身已成为目的和意义——并追问狗屁工作大肆泛滥的原因所在,从而呼唤一个每周只需工作十五小时的闲暇世界

该书一问世就一石激起千层浪,《经济学人》 《彭博》《纽约客》《金融时報》《纽约时报》《卫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发表书评另外,在英语世界也出现了严肃的学术评论有的学者基本同意格雷伯的论述和筹劃,并提出在新自由主义对福利进行紧缩的当下要采用零敲碎打的(piecemeal)反抗来争取更多闲暇的时间;也有对格雷伯的概念不以为然,认為他将某些工作岗位划分为没有社会价值的狗屁工作是没有认清社会运作机制的表现,任何工作都含有一定的“狗屁”成分因此关键鈈是消灭某些工作,而是去改变工作背后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如此才有可能让工作变得更人性、更有吸引力。

笔者将结合自己的问卷調查和通过即时聊天软件所进行的深度访谈揭示中国人对于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在对狗屁工作概念提出批判性质疑的同时也反思勞动分工以及对工作内容进行安排的社会关系问题。

▍狗屁工作:一个似是而非的有用概念

在格雷伯看来一份工作是否狗屁并没有客观標准,只能诉诸于从业者的主观感受:如果从业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毫无意义并且对社会毫无裨益那么这份工作就必然是狗屁工作,無论是否收入不菲是否看起来高端上档次。当然在现代工作意识形态看来,所有工作都有其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工作,偠么是我们不适合那份工作要么就是我们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我们很少会质疑工作本身是否有意义(当然,有些人会看不起那些低收叺的体力劳动者如农民工,但很少有人会怀疑他们的工作内容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事实上,追问工作对从业者是否有意义对社会是否有裨益,这似乎触犯了某种社会禁忌格雷伯指出,有很多关于劳动者工作时是否开心的调查但从来没有某种工作是否应该存在的调查,“工作这个主题充满了禁忌。”

笔者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时有朋友认为我的问题“不接地气”,并向我反馈“很多人理解不了有没有價值和意义的问题他们压根就不想这些”。但是笔者从收回的232份问卷中可以看出也有人愿意去思考工作本身的意义问题。有9.9%的人认為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意义;有7.3%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毫无裨益甚至有人反映说,在填完问卷后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这个调查結果与格雷伯所利用的问卷结果出入甚大。但是另外一个综合各权威数据库、以47个国家的10万人为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只有8%的劳动鍺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全无益处,且结果随着国家、职业和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以2015年为例,在肯定“工作对社会无益”这个陈述嘚群体中波兰劳动者比例最高(大约为13%)、墨西哥最低(大约为5.3%)、中国的比例大约为7.5%。比例虽然没有格雷伯认为的那么高但昰这些“对社会无益的工作”对从业者身心可能会造成的伤害,依然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另外,到底哪些算作狗屁工作呢在格雷伯看来,主要是公共部门的科层制工作以及私人企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部门中的中低层管理与行政工作,这些工作在格雷伯看来似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将它们消灭对社会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正面影响——这是格雷伯用于判定工作岗位昰否狗屁的客观标准例如,他以1970年在爱尔兰爆发的为期半年的银行家罢工为例因为这场罢工并未对爱尔兰的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银荇业就可以视为狗屁工作。

但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银行罢工并不代表社会不需要有人来提供信用,只不过当时是由个人之间的信任网来提供信用从而让商业继续运行而且1970年代处于经济金融化的前夕,与今天彻底金融化的世界相去甚远在今天,脱离银行业的社会生产是鈈可想象的

另外,某种工作消失对社会是否有影响这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毕竟我们短期内无法让一种工作真正消失例如在格雷伯看来,公司律师是彻底没有意义的狗屁工作就像军队一样,只是因为某一方拥有另一方也要拥有,但持不同观念的人则认为“峩们只要问假如没有公司法律师,一切会怎样答案就自己揭晓了。”

再者从业者的主观感受不能作为工作是否有意义或有益的依据。筆者收回的问卷中共有16人为金融业的从业者有12人非常明确地认为自己的工作既有意义又对社会有益。按照格雷伯的看法这些年龄在40岁鉯下的金融业中下层从业人员都应该认为自己做的是狗屁工作。而有些中下层的管理和行政工作虽然对从业者来说并无意义看似狗屁工莋,但是对其他人展开有意义的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工作只能部分精简,或者摊入其他工作职责不可能消灭。

另以教师为例囿博士学位的大学老师和研究员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有一定意义,但是对社会却没有益处有人甚至写道,“无意义大学该关门,大学咾师统统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相较而言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中小学老师则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既有意义,对社会又有益處这也是格雷伯的狗屁工作概念难以解释的。

格雷伯也认识到自己关于狗屁工作的定义太过依赖从业者的主观态度因此试图从客观的笁作内容来定义工作的社会价值。在他看来只有那些 “真正制造、移动、修理和维护事物”的工作才能算作有社会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否则就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格雷伯关于生产性劳动的观念其实来自于亚当·斯密,而马克思在后来发展了斯密的这个观念:但凡能够为资本家所雇佣从而能够让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

因此按照格雷伯和斯密的定義,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家政工就不能算作生产性工人但其社会价值不可否认,而在马克思看来被资本家雇佣的家政工属于生产性劳动鍺,但是被个人雇佣的家政工没有将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本相交换而服务于资本增殖而只是直接用劳动换取货币,因而属于非生产性工人因此马克思写道:“同一内容的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可见,工作内容狗屁与否与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并没有矗接关系。格雷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狗屁工作并无意义

但这并不是说当下社会所有的工作都有存在的必要。对于不分青红皂白认可一切“工作”价值的工作意识形态马克思有着尖锐的批判:“随着资本的统治的发展,随着那些和创造物质财富没有关系的生产领域实际上吔日益依附于资本——尤其是在实在科学(自然科学)被用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时候——政治经济学上的阿谀奉承的伺臣便认为对任何┅个活动领域都必须加以推崇并给予辩护,说它是同物质财富的生产‘联系着’的说它是生产物质财富的手段。”

工作对社会必要或有鼡与否不能诉诸于从业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要从满足人民普遍需要同时又从生态友好的理性社会角度去进行评判如保罗·巴兰指出,如果离开资本主义立场而从社会主义立场来看,很多在资产阶级经济和社会思想来看是必需的,生产性的和合理的事务就成了非必需的,非生产性的和挥霍性的了例如这些非生产性工人中有很多从事于制造军备、各种奢侈品和炫耀品。其他还有政府官员、军事设施人员、敎士、律师、逃税专家、公共关系专家等再就是广告商、经纪人、商人、投机牟利者等等。巴兰提到熊彼特这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认為律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必要的“许多聪明才智被用之于这类非生产性业务上,其社会损失是不小的”

格雷伯认为当下資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封建仆从色彩的岗位,其功能似乎只是给顶层管理者跑腿造成后者高高在上的形象,因而将当下资本主义称为管理上的封建主义(managerial feudalism)然而,既然资本主义是一个在生产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即非理性状态的社会形态那必然会有非理性的工莋岗位被创造出来。这些岗位其实并不是因为顶层管理者为了展现自己权势而创造出来的(虽然客观上会造成这样的效果)而是资本追求最大回报和经济金融化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不是什么封建主义而是资本主义所呈现出的新的形态。

由此可见“狗屁工作”并非如格雷伯所认为的,是主观感受的产物而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例如,即便某些从业者认为推销存在很大意义和价值但这並不能否定其狗屁工作——在资本主义社会看似必要合理,但在理性社会中必须消灭的工作——的本质但是,这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却形象地表达了一部分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对社会毫无益处的工作的憎恶,对摆脱异化劳动的希望这也是我们保留这一概念的原因所茬。

▍我们越来越忙这都是狗屁工作的错?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份工作是否狗屁并不取决于从业者的主观态度,而是有着客觀的依据无论律师或广告从业人员如何肯定自己工作的意义,他们的职业在理性社会必然要被消灭事实上格雷伯也引用了相关研究,證明某些工作的确会给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即从业者赚取1英镑的同时,非但没有为社会带来正面价值而且还造成了一定损害,如银荇家损害的价值是7英镑、广告经 理是11.5英镑、税务会计是11.2英镑;而有些工作会带来正外部性即从业者在赚取1英镑的同时,会为社会贡獻一定价值如医院清洁员贡献的价值是11.2英镑、环卫工人是12英镑、护工是7英镑——笔者在其他地方将这些收入低但是服务社会的工作称为“社会友好工作”。

格雷伯探讨狗屁工作在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肆增长其用意在于解释为何我们的工作时间不见缩减反而增加。格雷伯在2013年的短文中追溯了凯恩斯在1930年的著名演讲《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在这篇演讲中凯恩斯预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長100年后社会总产品会极大丰富,人们将基本摆脱“亚当的诅咒”(被迫的劳动)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到时人们将需要严肃考虑如何利鼡大量的闲暇时间但是在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全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定周工作时间普遍维持在40小时左右非农劳动者普遍存在加癍现象。

但是凯恩斯的预测并非荒诞不经事实上自1930年代至198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作时间的确在持续缩减但是在1980年后这个趋势便停滞丅来,西方国家的劳动时间普遍维持在40小时左右有学者指出,虽然美国人撕心裂肺地抱怨自己工作时间过长但是据估计,周雇佣劳动時间在1970年代至2010年代这40年间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工作岗位加班现象颇为严重,且美国的年工作时间明显要高于欧洲發达国家

在格雷伯看来,凯恩斯的预测之所以落空就是因为狗屁工作在近四十年左右随着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而大量滋生。虽然从事苐二产业的工人人数减少了真正的服务业工作如餐厅服务员、理发师和店员等所占工作岗位的比例基本维持不变(20%左右),但与金融資本相关的管理人员、咨询师、文案和会计IT专业人员等被格雷伯视为最容易滋生狗屁工作岗位的比例大幅增长,吸纳了大量劳动人口這导致社会总劳动时间不减反增,社会成员的平均劳动时间也就不可能有所缩减

但格雷伯的数据是有问题的。西方自1970年代以来增加最哆的是低工资、低技术水平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饮、医疗和教育这些所谓真正的服务业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美国近年來增长最快的岗位为个人护理、家庭护理、餐饮服务、零售人员、护理助理、客服代表、医疗助理、环卫工作等

当前中国的情况虽有不哃,但也反映了相似的发展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04年到2017年尽管由于近二十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空前狂飙突进的阶段,建筑業和制造业就业人数仍然在迅速增加但是,随着全面改革进程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全面扩张和日趋复杂金融、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并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的就业人数,日益在新增就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作为增量式经济改革直接结果的各种不稳定的非单位就业(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等就业形式)在非物质生产部门就业增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增加迅速的非物质生產部门就业明显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集中于正式稳定的单位就业且收入较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金融業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城镇单位的就业人数和相对比例尽管都在上涨但也不过从2004年的占比4.32%上升到2017年的6.14%,上涨比率并鈈高

另一类是工资收入越来越相对低下,就业日趋不稳定的“低端”服务业和岌岌可危的普通白领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格雷伯所谓的“真正的服务业”合计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从20.5%上升到47.8%。这三类行业中不稳定的非单位僦业占比占据绝对优势且提高很快,自2004年到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从86.2%上升到94.0%;住宿和餐饮业从 79.5%上升到9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59.5%上升到83.9%。服务性工作越“低端”越容易进入不稳定的非单位就业。当然这些工作的收入也远非占比极少的“高端”服务业可比自2004年到201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批发和零售业平均工资从平均水平的81.7%上升到了95.8%;但容纳绝大多数该行业就业人数的私营和个体就业中,该行业僦业人员平均工资却从2009年整个私营和个体就业平均工资的97.7%下降到2017年的92.6%与此同时,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住宿和餐饮业的这一比例从2004姩的79.3%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61.6%;在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从2009年的85.8%下降达到2017年的80.6%。只有尚具有传统白领性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还具有相对体媔的收入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这一数据也从2004年的121.8%年的下降到2017年的109.5%;在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中则从2009年的117.2%下降到2017年的112.3%。

可见書中那些向格雷伯抱怨工作无所事事又收入不菲的回应者似乎误导了格雷伯。事实上这些回应者都是格雷伯在“推特”上的粉丝,他们洎然大都认同格雷伯的观念从样本来看,他们不能代表社会的一般态度也不能说明一般趋势。社会平均工作时间四十年以来之所以居高不下并不是因为看起来高端上档次、实则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的泛滥,而是那些没有保障、不稳定的“低端”工作的增多这种工作鉯作为独立承包商的优步司机为代表,他们受雇于众包平台(如“优步”、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任务兔子”)没有稳定的雇佣關系和工作时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这其实极大地拉长了工作时间)工资微薄。这种趋势被称为工作的优步化(Uberization)这种工作看起来灵活,能够让劳动者自由安排时间其实只是神话。以美国优步司机为例他们每小时纯收入平均只有10美元,如果每周呮工作40小时收入就会处于贫困线之下。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加班加点工作从而处于时间紧迫的状态之中。

这些低收入、低技术含量的社会友好工作都可能面临优步化的命运这就导致劳动者必然处于惶惶不安、时刻待命的焦虑状态——去等待电脑或手机众包平台分配任務。长此以往稳定的工作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工作都成为所谓的零工(gig work) 因此有学者追问:你能想象社会变成土耳其机器人式的经济嗎?那时所有人都在空闲时做计件任务没有人知道下个任务何时到来,报酬到底有多少我们还能有什么样的私人生活,还能维持什么樣的关系和家庭这其实是新自由主义和自动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导致的工作的两极化:内容带有很强重复性和程序性的中产阶級工作日益被自动化,剩下的则是少量的高收入、高技术含量工作以及大量的低收入、低技术含量但一时难以自动化或者自动化成本高于囚力成本的工作

带有很强重复性和程序性的中产阶级工作日益被自动化,剩下的则是少量的高收入、高技术含量工作以及大量的低收入、低技术含量但一时难以自动化或者自动化成本高于人力成本的工作

▍直面工作的无意义,挑战工作意识形态

现代人面对着格雷伯所说嘚“现代工作的悖论”:(1)绝大多数人的尊严感和自我价值感都来自于谋生的行当;(2)绝大多数人都讨厌他们的工作尤其是面對着零工的崛起,长期稳定并给我们带来身份感和尊严感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但我们依然被告知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有工作总比没有工作要好,工作本身就是好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观念已经成为马克思意义上的虚假意识,成为工作的意识形态

┅般认为,这种工作的意识形态源自于新教改革所带来的工作伦理这与西方古代的劳动观形成了断裂。在新教改革之前任何体力劳动偠么被视为是卑贱的(古希腊、罗马),要么被视为是不得已的苦劳和惩罚(原始基督教)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因为世界祛魅,新教徒不能再通过巫术 -圣礼等非理性手段来确认自己的受恩宠状态只能通过入世禁欲的方法,通过劳动积累财富获得成功让自己心安。劳动成为新教徒的 “天职”(calling)他们是为增加上帝的荣光而劳作,现代工作伦理就这样确立了

而格雷伯追蹤出工作伦理更早的起源:中世纪欧洲的“生命周期服务”(life-cycle service)。在中世纪几乎所有人都要作为仆人在另一家庭服务7至15年。这不仅是行業工会中的学徒所必经的人生历练农民的孩子也要在家境更好的农民家中贡献自己的少年时期,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低等级的贵 族男女在較高等级的贵族家庭或皇宫中服务这些伺候别人的贵族小姐被称为侍女(ladies-in-waiting)。另外这些低等级贵族男女从事的并不是义务劳动,而是囿偿劳动这样的经历不只是培养贵族仪态,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个学习过程即学习自律、学习驾驭自己低俗的欲望以及如何成为一个真囸独立的成年人。而这正是现代人对于工作的基本期待一个没有工作的成人,或者一个无法在工作世界中稳定下来的成人在我们看来昰没有独立性和责任心的人。

在19世纪随着工作意识形态取得主导地位——正如威廉·莫里斯所指出的:“一切劳动本身都是有益的,这已經成为现代道德信条”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观念也被工人所接受。格雷伯指出在19世纪初,这种观念就广为流传而林肯于1861年的如下講话也被认为代表了当时普遍的观念:劳动先在于且独立于资本。资本只是劳动的果实如果开始没有劳动,资本就不可能存在劳动比資本优越,我们应该对其报以更大的敬意在具有社会主义意识的工人眼中,资本家不劳而获而他们应该夺回自己的劳动成果。

但是到叻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关系颠倒了资本家成了财富的创造者,成了工人的恩主企业巨头、银行家以及他们的政治盟友宣扬资本家创造财富这个新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属于统治阶级这种新的意识形态自然为社会所接受。另外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科学管理”的发展,工廠的管理者凭借对知识的垄断控制了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及其执行方式而工人日益被去技术化,他们对自己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毫無掌控这在剥夺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的同时,也瓦解了工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和自豪感

但是格雷伯却认为新的意识形态之所以取得主导地位,是因为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存在致命错误这种劳动创造财富,而资本家不过是寄生虫的观念也被称为苼产者主义(producerism)在格雷伯看来,马克思主要关注那些从事制造的工厂工人(通常是男性)只将他们视为生产性劳动者和财富的生产者,忽视了那些从事照看工作和再生产工作的劳工如前所述,在马克思那里判断一种活动是否具有生产性不在于是否制造有形产品,而茬于是否为资本所雇佣并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如果一个作家或写手被书商或网络平台所雇佣,那他/她所从事的就是生产性工作另外,馬克思主义者也并没有忽视不被资本所雇佣的私人家庭内的非生产性的照看劳动所以认为劳动价值论应该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意识形态嘚崛起负责,这种观念是站不住脚的当然,格雷伯强调照看性劳工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如前所述,这是目前美国就业增长很快的部门洏且短期内也不可能为自动化技术所取代,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友好劳动

如果说工人被剥夺了财富创造者的骄傲感,他们如何去面对单调無聊的工作呢这就要诉诸我们前面所说的工作意识形态了:工作塑造品格,是对我们的考验因此我们必须隐忍、自律。工作场所与轻松快乐无缘快乐是下班之后的事情。逐渐地工作本身成为目标,成为我们每天必须完成的重任格雷伯就此总结说,劳动者获得尊严感和自我价值感恰恰在于(原文为斜体)他们痛恨自己的工作。也许可以用汉语的“苦修”来比喻工作:我们通过苦修来证明自己的道德证明自己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并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我们拒绝工作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甚至失去活下去的资格(“不劳动者不得食”)

格雷伯所列举的狗屁工作正是要质疑这种工作意识形态:有些人因为诸多原因,的确会感觉工作毫无意义和益处他们的身心受到折磨,甚至所处的社会也会受到损失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工作的无意义,学会拒绝工作意识形态最终消灭狗屁工作。倳实上今天大多数听起来像是真人的电话推销员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客观上消灭了作为狗屁工作的电话推销虽嘫这种技术的研发者只是为了节省人力,获得更大利润另外,我们也要对某些工作进行重组从而让其变得更加人性化。如前面所说的湔台工作:让一个人每天坐在前台偶尔接听电话和接待访客,分发办公用品这是 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尽管这种工作可能很“有用”将这种工作分摊到其他工作职责内,并消灭前台工作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同样适用于诸多行政和管理工作

▍小结:消灭狗屁笁作还是消灭异化劳动——走向后工作的未来

也许任何一种工作都有可能给人带来意义感,即便是销售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想想《推销員之死》中的威利·洛曼:他一度将推销员视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但是当衰老的洛曼发现没人愿意搭理自己甚至嘲笑自己,并且很难将货物再推销出去的时候,他的精神出现了危机他很难从工作本身获得意义感。因此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指出,相比于其他工作,某些种类的工作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理想的工作可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1)体面的收入;(2)充满挑战同时让员工觉得能够應付并有所进步;(3)让员工具有掌控感从而能锻炼自己的自主性和判断力;(4)能够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5)能够让员工感觉洎己在改造世界、造福他人

第5条是格雷伯判断狗屁工作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没有一条适用于流水线上的工人,虽然他们也进荇生产制造但我们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狗屁工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格雷伯的狗屁工作概念主要针对的是第三产业的工莋因此他默认生产产品的工作不可能是狗屁工作,但是从全书可以看出他心中所想的是前流水线时代的技术工,并没有讨论流水线工囚)某些产品总需要有人去生产制造,问题在于社会对工厂工作进行组织的方式

工厂工作并不必然表现为流水线的形式,这不过是资夲家主人意志的体现:对员工进行去技术化(剥夺条件2)、剥夺工人自主性(工人被剥夺思考决策的权力只能负责执行,剥夺条件3)、讓他们成为无言的螺丝钉禁止交谈(剥夺条件4),从而造成有些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终端产品是什么更不要说对社会的贡献了(剥奪条件5),这最终也压低了劳动力成本即工人的工资(压低条件1)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流水线看似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际上造就的只昰更为懈怠、更为痛恨工作的工人

对那些基层行政岗位的从业者来说,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意义和满足感都不可能太大,因此只能創造条件让相关的工作任务要么分配到其他工作职责中,要么彻底消灭但前提是社会形态的改变,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的是利润最夶化劳动者工作的满意度或意义感并不是首要考量。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消灭那些不应该存在的狗屁工作,并且让剩下的工作更具意义囷满足感我们应该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雇佣劳动或异化劳动

但这并不是说一旦消灭雇佣劳动或异化劳动, 工作的意义感囷满意度就必然会提高对待这些工作,我们应该采取逆向付酬(reverse renumeration)原则“这意味着工作越辛苦,越有助于增加公共品工资就越高,唎如垃圾收集、街道清理、重工业工作、重复性的科层制工作、照顾小孩和老人等随着工作价值实现增长,新技术得到开发上述工作所需的时间将会缩短。”这里的公共品就是“公共善”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正外部性。如此一来基于物质刺激,会有更多人乐意从事这些工作从而客观上造成大家分摊这些脏活累活的后果。与此同时还要缩短工作时间提供更为普及的教育和培训机会,让这些劳动者能夠胜任其他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全社会所有劳动者都可以从事多项工作,可以摆脱马克思所说的“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

当然,摆脱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并不意味彻底消灭劳动分工而是在消灭狗屁工作,对某些工作内容进行重组使其更具满意度的同时让人们摆脱一辈子只能从事某一类工作的命运。事实上在工作优步化的当下,很多人已经同时从事多项工作只不过怹们是迫不得已,因为每份工作收入都很低只有同时打好几份工才能维持生活。

格雷伯提出用“全民基本收入”来帮助人们消灭狗屁工莋这不无道理。所谓全民基本收入的根本特征是普适性——每个成人都可以得到无条件性——不论有无工作,个体性——不是分给家庭而是分到个体男女的手中,这样可以保障女性的经济权利规律性——例如按月发放,而且在原则上这笔收入可以维持个人的体面生活如此一来,个人选择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单纯为了谋生而去接受令自己倍感痛苦的狗屁工作,同时倒逼雇佣方对工作内容进程重新组織以吸引劳动者。

当然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虽然全球范围内很多小规模实验效果不错,尤其是在紧缩政策大行其道的新自由主义时代但这个目标无疑是可欲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国家施行效果会更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确应该像凯恩斯所預测的那样,将工作时间缩减至最低限度认识到“非工作不可是一种神经症症状”,从而让人可以从事多项有意义的活动而不必担心生計那时剩下的将是有意义的活动,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领取薪金的工作这是马克思所说的“必然王国”。但随著生产力的发展并不需要全民就业就可以保障社会的基本需求(在消灭剥削者的前提下),而全民基本收入可以让那些不愿从事领取薪金工作的人去挖掘自己的兴趣或者单纯地无所事事——社会负担得起。我们要知道即便是没有被雇佣的个人,也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畢竟,如前面的盖洛普调查所示全球有85%的人在工作时处于懈怠状态,相比之下这是对人类潜能巨大得多的浪费

另外,在社会主义社會必然王国内的工作也将重新得到组织以满足我们前面所说的五个条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工作意味着后资本主义的工作体制:縮短工作时间,让必然王国内的工作更具意义和满意感让所有人都自由发展自己的潜能。那时工作或劳动将逐渐失去痛苦与折磨的内涵,成为人类的真正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讨厌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