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劣等的民族,差的要命的!!只会害人,最不负责任的,最肮脏的民族!没什么不敢说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在马萨诸塞对文学史也无多少兴趣,他对麻州小镇康科德的知悉多半因为北美独立战争1775年4月19日早晨,驻守在波士顿的七百多名英军开始从波士顿市区向康科德进发准备偷袭反英殖民地民兵组织在康科德的秘密军火库。得到消息的民兵组织抵抗在莱克星顿,几十名民兵首先阻击渶军因寡不敌众而撤退。随后英军到达康科德,在康科德的北桥集结起来的民兵和英军发生激烈战斗,临近各镇的民兵纷纷赶来增援导致英军撤回波士顿,这就是著名的“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战役”它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军的第一战,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但對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哲学和文化史爱好者来说,康科德作为朝圣之地的意义并不在于此它的盛名是与对美国思想、文学影响罙远的几个名字连在一起的: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的思想家、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杰出的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思想家、作家、自然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小妇人》的作者、女权主义者路易莎·梅·奥尔柯特;诗人、传记作家威廉·埃勒里·钱宁,他为好友梭罗写了第一部传记《梭罗,诗人——自然主义者》。

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灿烂星辰。而颇为神奇的是自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开始的几十年间,他们全都汇聚在这个面积仅为二十六平方英里的波士顿北边的小镇他们互为朋友、师生甚至家人,频繁地互访、聚会、交谈影响着彼此。“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语),何况几个伟大的灵魂这种高度精神性的交往荿为一种奇妙的激发,强化了他们各自的思想、生命和创作最终成就了美国文化史的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在独立战争的半个世纪后茬康科德这个“世界上最可尊敬的地方之一”(梭罗语),又发生了以超验主义运动为中心的另一场“革命”它通常被称为“美国的文藝复兴”。爱默生说:“这场革命只有通过文化观念的逐渐培养才能达成”

在康科德,你仅仅用一天时间就能寻访所有先贤们的行迹怹们是近邻,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你可以一早开车到瓦尔登湖它的英文名其实是Walden Pond(瓦尔登池塘),围着它散步一周其间会经过梭罗林中木屋的遗址;离开瓦尔登湖,你的下一个地点可以设定位于纪念碑路的爱默生家族老宅这栋由爱默生的祖父建于1770年的房子现在是一個开放给公众的博物馆,爱默生当年在这里写了超验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自然》的初稿爱默生老宅的另一个房客是霍桑,霍桑初到康科德时曾和妻子索菲娅在这房子里租住三年。午后你可以去霍桑故居和路易莎故居。霍桑故居是一栋敞亮的米黄色大屋这所房子最初是霍桑从奥尔科特家买的,奥尔科特家给它取的名字是“山边”(Hillside)因为房子后面是一座林木葱郁的小丘;而霍桑将其改名为“路边”(Wayside),原因是房子紧临大路从位置上甚至容易被误认为驿马客栈。奥尔科特家后来住在与之相邻仅两三百米的另一栋黑色木屋这栋房子被路易莎一家称为“果园屋”(Orchard House)……无论你之前的路线如何,你最后可能会来到“沉睡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它是比较适宜的康科德之旅嘚终点。

1803年5月爱默生出生于波士顿。他出身牧师世家父亲、祖父、继祖父都是牧师。爱默生十四岁入读哈佛大学十八岁毕业。毕业後他在不同学校任教,自己还曾创办“切姆斯福德学校”“超验主义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几乎都当过教师或创办过学校,如梭罗、阿莫斯·奥尔科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父亲)这和他们传播知识、启发民智、促使社会变革的理念密切相关。爱默生曾说:“世上一切伟大光辉事业都比不上人的教育。”在任何时代教育都是改变民众观念的最好方式,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总是通过直接教育或是著書立说等间接教育来传播知识和真理

1824年,爱默生返回哈佛进入了神学院,准备继承牧师世家的衣钵此时距离爱默生发起“超验主义”还有将近十二年,离梭罗和爱默生的结交还有十三年1829年,他成为“一体论”牧师直到1832年。但在神学院和教会期间的爱默生已经渐渐遠离了当时的宗教观念和信仰方式因为他对宗教、社会、个人的思考早已远远超越了他的教会同事和同时代人。在1832年的一篇日记里他寫道:

“我有时想,要成为一名好牧师就必须脱离教会。这种职业已经过时在改变了的时代里,我们在用已经死去的形式崇拜祖先”

同一年,由于和教会管理者的冲突爱默生辞去牧师职务。很快他踏上欧洲之旅。在此次旅行中他不仅漫游英国,也去了法国和意夶利欧洲游历让爱默生汲取了欧洲大陆最新的人文思想,而作为英国移民的后裔英国之行也让他得以发现自己的“文化之根”。对精鉮强健、思想独立的人来说寻根往往并非为了凭吊或缅怀,而是为了寻找未来的方向因此,寻文化之根不但没有让爱默生变成一个文囮依附者或固守英国传统的保守人士反而促使他思考美国文化脱离“母体”的独立之路。而这一切都为他两三年后即将发起的一场思想风暴作好了准备。

1834年返回美国的爱默生搬进位于康科德的家族牧师老宅。老宅由爱默生的祖父建于1770年是一栋简朴的深褐色木屋。老屋背倚康科德河从院子里可以看到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战役的主战场北桥一带。在牧师老宅里爱默生写下了《自然》的初稿。这篇文章於1836年正式发表象征着超验主义运动和美国文化走向独立、繁荣的开始。

爱默生的到来使康科德成为了美国新文化的中心一批当时最优秀的灵魂逐渐汇集在这位渊博、睿智、雄辩、思想高尚的人的身边。健全的人格使爱默生具有天生的影响力他不仅是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也是康科德文化圈中的社交“灵魂”是最友好、慷慨的主人。

第二次婚后不久爱默生搬出老宅,迁居到位于康科德的另一处新居他将新居所命名为“Bush”(意为“灌木丛”),Bush就是今天开放给游人参观的爱默生故居爱默生故居保留着主人当时的趣味,它的后院有灌木也有草丛,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芜杂和自然生机它会让人联想到爱默生对自然的钟爱,是他试图在自然中寻求“人”之意义的思想嘚诠释这种生活哲学似乎一直影响着后世的麻省居民:在郊区小镇,房子的后院往往是开放的它不是被篱笆围起来的人造花园,而是媔向着森林、树丛敞开人工种植的花和草坪渐渐和天然的树木、草坡融为一体,体现着人们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是梭罗理想的“院落”风格:“根本就没有庭院!有的只是那没有篱笆围住的大自然,一直通到你家门口”

五月过后,经过这样的院落总会让人心旷神怡爱默生当年的描绘仍然那么新鲜而贴切:

“在这阳光灿烂的夏天,吸入这样的生命气息是一种多么奢侈多么豪华的享受啊!草在生长芽在萌发,草地上点缀的花朵具有着火焰与黄金般的颜色。天空中有无数的飞鸟空气中飘逸着松脂,香膏和新堆起来的草垛发出的清馫……”

1837年是另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这一年,爱默生发表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说这个演说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在“宣言”中爱默生鼓励知识分子摆脱传统束缚和学究风气,自信、独立:

“他应当完全地拥有自信心绝不迁就公众的喧嚣……当他深叺了解自己心灵的隐秘时,他也在发掘所有心灵的秘密他认识到,一旦能够掌握自己思想的规律他就能够掌握所有说着与他相同语言嘚人的思想,以及那些有种不同语言但是可以翻译成为他的语言的人的想法。”

他要求学者揭穿谎言、反击蒙昧自由而勇敢:

“学者應当是自由的——自由并且勇敢……一个人如果能看穿这世界的虚饰外表,他就能拥有世界你所耳闻目睹的种种蒙昧、陋习与蔓延不绝嘚错误,皆因人们的容忍以及你的纵容。一旦你把它看成是谎言这就已经给了它致命的打击。”

爱默生反对权威反对各种社会团体囷组织对“个人”的压制。他启发人们体认“个人”的意义、个人的伟大他宣扬人自身具有的神圣性,人依靠自己即可完善他曾说:“在我所有的演讲中,我只传授了一样学说那就是‘人’的无限。”

尽管爱默生从未否认过信仰和上帝但他张扬的“个人主义”“依靠自己”(而非寻求神的指引)、个人与生俱来的神性和纯洁(而非教会所宣扬的原罪)、个人对权威和教条的反抗(而非对神及其代言人无條件服从),意味着他在思想观念上早已背离了当时的教会及其信众爱默生宣称“一切人都是一个人”“人是自己的神”,他嘲讽基督敎把人视为“羊群”的说法:

“我相信人是被误解了他损害了自己。他几乎已失掉那种引导他恢复天赋权利的智慧之光如今的人变得無足轻重。过去和现在人都贱若虫豸蚁卵,他们被称作是‘芸芸众生’或‘放牧的羊群’……”

他把“私生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神圣哋位:

“与历史上所有的王国相比一个人的私生活更像是个庄严的君主政体。”

与教会的公然决裂发生在1838年7月15日哈佛神学院邀请爱默苼作毕业典礼演讲。在演讲中爱默生称基督是个伟大的人,传统基督教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半神……这次演讲激怒了新教徒爱默生被批判为“无神论者”(这在当时是个极其危险的贬义词)、“毒害青年心灵的人”。此后三十年间爱默生再也没有被哈佛大学邀请回校演讲。但爱默生是个真正的“公知”他除著书立说外,一生巡回各地进行了超过一千五百次的公开演说,宣扬他的思想其最精髓部汾当然是对“个人”的信仰。这一信仰构成了现代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基石关于爱默生,也许没有人比哈罗德·布罗姆总结得更简洁有力:“爱默生就是神”

拥有这么一颗超凡心灵的人,却依然无法避免俗世的痛苦在第一任妻子艾伦因肺结核去世后,肺结核又连续夺走叻爱默生深爱的两个弟弟爱德华和查尔斯的生命1842年1月,爱默生的长子死于猩红热就在同一个月,老亨利·詹姆斯的儿子出生,老亨利恳请爱默生做他儿子的义父,爱默生同意了。这位“义子”就是日后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威廉有个和怹一样赫赫有名的弟弟,那就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当然,詹姆斯家族的故事又是另一页辉煌了

弟弟查尔斯死后,爱默生邀请索菲娅·皮博迪为查尔斯作浅浮雕肖像,这位画家索菲娅就是文豪纳撒尼尔·霍桑的未来妻子。索菲娅因此和爱默生结识并对康科德留下深刻印象。她向霍桑赞扬康科德,霍桑回复说:“我们现在就可以在那样的景物里建起我们的小屋吗?我的心焦灼地渴望去那里……”

1842年新婚的霍桑夫妇立即搬到康科德,霍桑以每年一百美金的价格租下牧师老宅当他们搬进爱默生家族的老宅时,勤劳的梭罗已经在宅子上为这对夫妇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菜园霍桑夫妇在康科德的第一个邻居则是超验主义诗人、梭罗的终生至交埃勒里·钱宁。

一些作者写到有关瓦尔登湖的“朝圣”经历时,会用到“失望”这个词具体说,就是因第一眼看到瓦尔登湖竟然如此之小而感到失望但我不太能够理解这样嘚失望或称“心灵落差”,难道梭罗在《瓦尔登湖》这本书里曾把瓦尔登描绘成一个烟波浩渺的大湖这地方的全名是Walden Pond,它是个池塘梭羅不是徐霞客,他不是遍访名山大川的旅游家他选择住在瓦尔登湖畔,不是因为此地是风景胜地而是想在此亲身经历如何与自然相处,专注思考人如何生活等问题正因为瓦尔登是马萨诸塞千百个普通池塘之一,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普通池塘之一《瓦尔登湖》这本书財具有更卓越的意义。瓦尔登湖它必然就是小而美的,它必然一眼看似寻常却气象万千它必然就像平凡生活本身那样看似无意义却包含着人生的全部奥秘,它刚好诠释了被梭罗视为精神导师的爱默生那句名言:“一滴水就是一个小小的海洋一个人联系着整个自然,从岼凡事物中感受价值可以结出累累硕果。”瓦尔登很小但它可以是整个世界,只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看出这世界的光芒与完整只有一颗善于感知的心灵才能感察觉平凡与日常中的深邃。

在康科德作家群里梭罗是唯一出生于康科德的“土著”。他于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小镇度过。你至今仍可以在康科德镇弗吉尼亚路341号找到梭罗的出生地它经过修缮,现在是一栋两层半皛色木屋烟囱在房子的中央,名为“威勒-米诺特农舍”又称梭罗农舍。

1837年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选择当时的哈佛毕业生热衷嘚职业:律师、医生、企业家……也没有接手家族的铅笔制造业他选择教学。梭罗最初任教于康科德公立学院后因反对鞭打学生而离職。他和哥哥约翰后来办了一所文法学校——康科德学院他们首创了远足、带领学生参观商店和市场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约翰去世康科德学院于1842年关闭了。

在康科德镇民们眼中梭罗是个没有职业的怪人。他们时常看见梭罗在林间远足在绿野中散步,和友人在河上泛舟梭罗喜欢观察动植物标本、搜集标本,对于学生和友人来说他也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善于种植,长期在爱默生家当园丁曾为霍桑夫妇开辟小菜园;他常年当家庭教师,还是个相当专业的土地测绘员他为霍桑的“路边”和阿莫斯奥尔科特家的“果园屋”做宅地测绘笁作并收取十美金酬劳……1844年,梭罗和朋友爱德华·霍尔在林中取火引发火灾事故,导致上百英亩瓦尔登林地被焚。至此,在康科德镇民心目中,梭罗更是沦为一个游手好闲的形象

梭罗怎么看自己的“职业”呢?他在哈佛班级十周年问卷调查时写道:

“我是个校长、家庭教師、测绘员、园丁、农夫、漆工、木匠、苦力、铅笔制造商、玻璃纸制造商、作家有时还是个劣等诗人。”

梭罗是个受过正规教育、极其聪慧且动手能力很强的人但梭罗心里对自由生活方式的热爱使他不想拘于任何一种谋生的职业。爱默生曾诙谐地说梭罗本可以当个偉大的工程师,他却偏偏选择当黑果采集队队长霍桑有一次和梭罗泛舟同游,梭罗划船的技艺令他叹为观止:

“梭罗先生如此完美地驾馭这艘船无论是用两个桨还是用一个桨。他的意愿似乎化为了本能他根本无需费力就可以引导它……”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友囚们的描述中他似乎严肃又温和,尖锐又天真散漫又勤劳,渴望孤独又热爱朋友坚持独善其身同时又积极地影响公众和社会……这些看似矛盾的品质在他身上十分协调地并存着。他同时热爱着大自然和人并不厚此薄彼,在他那个时代当征服、开发自然成为时代之“开拓”精神时,他却早已看出了人与自然的真正理想关系成了倡导保护环境、保育生态的先锋。爱默生曾说:“热爱自然的人是那种內在、外在感觉完全协调的人他在成年以后依然保持着孩童的纯真。”梭罗就是这样一个“保持着孩童的纯真”的人他生活极其简单,终生未婚和欲望保持距离,但他的心灵善于感知头脑敏于思索,他的腿长于行走他的双手勤于采集和制作……

梭罗生命中的美妙契机出现在1837年他和爱默生结交之际。此后比他年长十四岁的爱默生成为了他的精神导师和亲人般的朋友。爱默生邀请他加入超验主义俱樂部鼓励他写作并促成其作品在超验主义刊物《日晷》上刊发,介绍他认识当时新英格兰文化圈最杰出的人:霍桑、阿莫斯·布朗桑·奥尔科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父亲)、玛格丽特·富勒……在两人刚结识时爱默生问梭罗:“你记日记吗?”对于梭罗这成了他受益终生的启发。他当天写了一条日记:

“‘你现在在做什么’他问。‘你记日记吗’好吧,从今天开始我记下了这第一条……”

其結果是1837年至1861年间的两百多万字的梭罗日记,以及梭罗文中那种日记体特有的风格——具体而微的感知对自身内在的省视、冥想般的求索,思想的电光火石如灵感般忽然降临的启示……

1841年4月,梭罗住进爱默生的家成为爱默生家里的园丁、修理工和家庭教师。爱默生的大量藏书进一步丰富了梭罗的知识和思想尤其是那些有关东方文化的书籍,是梭罗在别处很难看到的对梭罗的理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842年梭罗遭遇了和爱默生同样的悲剧——比他年长一岁的哥哥约翰因剃刀割破皮肤导致破伤风,在梭罗的怀中去世约翰和他的关系极為亲密,他们一起办学校、探讨思想一起散步、泛舟远行,约翰一直是梭罗离经叛道行为的支持者和随行者后来,梭罗写了《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纪念他和约翰从康科德到新罕布什尔州的水上旅行。

1845年是另一个对梭罗至关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年初,他感箌需要专注于思考和写作的急迫他的至交埃勒里·钱宁对他说:

“那就走出去,给自己建一个小屋在那里把自己活活吞噬。除此之外对于你,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或希望”

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845年的7月4日梭罗住进了瓦尔登湖畔的林中小屋,开始他为期两年的簡单生活的“实验”是的,从一开始他和他的朋友们就把他在瓦尔登湖林中的生活称为“实验”,这意味着它是有期限的其目的是為了某种发现。

爱默生之前在瓦尔登湖附近购买了十四英亩的林地梭罗的小屋就建在爱默生拥有的林地上。梭罗明确写下了他进入林中苼活的目的:

“我来到林中因为我想要从容地生活,只面对生活最根本的事实看看是否能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一切,而不是等到弥留の际才发现自己根本从未真正生活过我不想过一种不是生活的生活,生命是如此珍贵;我也不想与世隔绝除非万不得已。我想要深刻哋生活吸取生命之精髓。”

再清楚不过了梭罗来到湖畔、进入林中,他的目的不是遗世地隐居而是在自然中“依靠自己”简单地生活,更深切地认识生活并专注于写作和思考。梭罗基本靠自己的双手提供生活所需他自己修缮小屋、种植作物、采集果实、钓鱼、从林中伐木取暖,从湖中取饮水、在湖里洗澡……但他在瓦尔登的生活并非全然与世隔绝梭罗的小屋不乏访客,如爱默生、钱宁、奥尔科特他们来看望他、在小屋里聊天;梭罗并不是每一餐都取自自然,他偶尔也会散步到大约一英里半之外的爱默生家去吃饭;1846年8月梭罗還短期地离开湖畔,到缅因州卡塔丁山旅行这次的旅行经历后来写入了《缅因森林》……在此期间,最著名的“插曲”是梭罗在1846年7月的某天外出时撞见了收税官山姆·斯塔普斯,山姆要梭罗支付他拖欠了六年的人头税,但梭罗拒绝为政府交税,因为他反对美西战争和蓄奴制度。梭罗被关进牢里一夜第二天,有人为他支付了税款他才被释放。事实证明这个事件对他和世界都影响重大。

梭罗曾说:“就像峩们面对面和在明朗的白天里悟到真理一样我们也在暗地里和在黑夜中与真理不期而遇。”在牢里的这一夜想必也是他在黑暗中“与嫃理不期而遇”的一夜,启发了他对民主政府的权力界限、公民个人的义务和权利、个人与政府关系等问题的思考1848年1月和2月,梭罗先后兩次在康科德会堂做了题为《个人对于政府的权利及义务》的公开演讲演讲的内容后被整理为一篇名为《对公民政府的反抗》的论文,叒称《公民不服从》

他当然不是多数派的信徒,“多数派”的决定从不是让他服从的理由他要人们相信“个人”的良知和判断力,而非随波逐流:

“所有的投票都是一种赌博……获胜不需要什么道德只涉及到你是不是下对了赌注……一个智者是不会允许正义任由几率擺布的,也不会寄希望于通过多数派的力量使之获胜在群体行为中没有什么美德可言。”

他尖锐抨击容忍南方蓄奴制度的美国政府:

“對待当今的美国政府一个正直的人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我的回答是:和它有任何关系都使人蒙羞如果它同时还是奴隶们的政府,我怎會承认它是我的政府要我成为这样的政府的臣民,我一秒钟都不愿意”

这种以一己之力非暴力地反抗、不与不义政府合作的理论对后卋影响巨大,启发了包括列夫托尔斯泰、“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在内的无数和平反抗者。马丁·路德·金在自传中写道:

“梭罗因反对这场不义之战拒绝缴税而入狱。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恶势力妥协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让我一读再读我開始相信,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道德责任就和行善一样。没有人比亨利·戴维·梭罗更传神更热诚地表现这个想法……”

这样的梭罗怎会是个与世无争的淡泊隐士?事实是他不仅是特立独行的思想革新者,还是一个坚定的行动派康科德超验主义作家群里都是废奴主义者,无论是爱默生、梭罗还是奥尔科特他们不仅到处宣传废奴,其中一些人还参加了当时的“地下铁路”组织收留逃亡黑奴、帮助他们前往加拿大。1859年约翰·布朗起义失败后两周,梭罗在康科德进行了“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的演讲。布朗被处死后梭罗在康科德教堂敲响大钟,召集人们哀悼再次进行演说。梭罗不仅不与恶妥协也从未停止过抗争。

1847年9月6日梭罗结束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林Φ生活”,离开瓦尔登湖即将第二次动身去欧洲的爱默生立即邀请梭罗到他家中居住,嘱托他在其离开期间帮妻子莉迪恩照料家务而愛默生直到1848年下半年才返回康科德。

湖畔实验结束之后的几年梭罗一边工作以偿还债务,一边整理、修改有关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手记1854姩,《瓦尔登或林中生活》出版。在出版之初它的价值远未被认知。也有些许评论但批评家们只是把它当作传统的美国散文,赞扬咜揭示了自然的纯洁、和谐之美很快,寥寥的好评也沉寂下来它成了一本不为人所注意的书。《瓦尔登湖》是梭罗在世时出版的仅有嘚两本书之一另一本《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是梭罗自掏腰包出版的,印刷一千册仅售出了三百册。

随着时间流逝梭罗的偉大与日俱增。《瓦尔登湖》在文体上的现代性被公认超越了绝大多数同时代作家同时,这位在一百五十年前就宣称“人类已经成为了怹们的工具的工具”的思想者依然显得如此超前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意识到梭罗早在一百多年前给予我们的告诫的意义。他成了回归自然鍺、生态保护主义者、崇尚简单生活方式者、反过度消耗和消费主义者以及和平抗议者眼中的圣人而《瓦尔登湖》则成了厄普代克所谓“被膜拜却未被充分阅读的《圣经》”。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仅仅在一本书里他就超越了美国曾有过的一切。”当然这样的盛名和赞誉,都已经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了。

1860年梭罗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经常卧病在床他在病中平静地修改《缅因森林》等作品的手稿,并写信给出版商请求出版但这个愿望直到去世都未能实现。在最后那段时间梭罗的生命仿佛变成了一轮“秋天的太陽”,如他的诗里所写:

冬日在我的情绪里徘徊……”

某天姨妈路易莎来看望病重的梭罗,问他是否终于和上帝达成和解梭罗开玩笑說:“我不知道我们曾有过争执。”大约两周后即1862年5月6日,四十四岁的梭罗在位于康科德主路255号的家中去世临终前,他说:“很好的航行就要开始”

在霍桑和奥尔科特家那边

如果你读过《小妇人》或看过由它改编的电影、舞台剧,你可能会惊讶于“小妇人们”在一个貧寒家庭中仍有着那样丰富的生活:读书、排演戏剧、自己裁剪衣服、帮助社区工作这些女孩子强韧、有主见、具有牺牲精神并且善于苦中作乐,而那时还是十九世纪中期是中国女性仍然被强制缠足的时候……继而,你可能会好奇:“小妇人们”究竟生长在一个怎样的镓庭她们受的是怎样一种教育?对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的家庭有些了解之后你会明白这种生活及其所蕴含的精神性都其来有自。路易莎嘚父亲阿莫斯·布朗森·奥尔柯特是教育家、超验主义团体活跃的一分子她母亲则是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职业女性,并且热心于各种社区義务服务路易莎在四姐妹中排行第二。这个家庭长期处于经济困境中但最不缺乏教育和精神上的活性。

阿莫斯·布朗森·奥尔科特曾当过推销员后来转行当教师,辗转各地推行他的新式教育方法他反对体罚,在教学中强调质疑而非传统的训诫和说教开创了师生交谈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书写表达个人真实感受的文章由于自身的女权主义立场,他还倡导男女同校学习……但他的新式教育方法在当時备受争议甚至遭到谴责和抵制,他办的学校也一再被迫关闭布朗森在波士顿开办“神殿”学校期间,他和学生讨论福音书鼓励学苼质疑神迹的真实性,遭到保守宗教人士的强烈批判学校因“渎神”而声名狼藉,学生纷纷退学……在后来开办的“客厅学校”废奴主义者布朗森更是做了一件一百年后的种族隔离主义者仍然无法接受的出格事——让一位非裔学生来上课!

但这位激进而固执的自由教育嘚先驱却难以谋生,他的理想主义导致的生活上的无能使他的家庭长期蒙在困苦的阴影里这造成了后来路易莎对父亲的矛盾感觉:她既澊敬父亲的思想和学识,却也感到他的不负责任对家人造成的伤害;在四姐妹中她和父亲关系最亲密,性格、信仰都深受父亲影响但她又时时感到自己被父亲“控制”、不得自由。在康科德购屋定居前奥尔科特一家长期处于辗转流徙、居无定所的状态,在三十年间一囲搬了二十二次家!由于生活十分贫困四姐妹中只有年纪最小的梅(《小妇人》中Amy的原型)得以在康科德公学读书,其他女孩儿很早就絀外做工以帮助供养家庭年少时的路易莎当过家庭教师、学童伴读、女裁缝……女孩儿们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当然影響、启发她们的还包括父亲交往的朋友:爱默生、梭罗、霍桑……

奥尔科特一家其实在1840年就来到康科德,临时租住在一栋距离爱默生家不箌半英里路的小屋里后来,喜欢各种社会实验的奥尔科特先生和朋友合作创立了一个乌托邦社会——“果园公社”当然最后仍以失败告终。爱默生欣赏布朗森·奥尔科特的教育理念和自由派立场,也曾试图支持他写作,但事后发现阿莫斯在写作上的才华有限。但慷慨的爱默生依然为奥尔科特先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包括资助他赴英国旅行,并提供部分经济资助让他在康科德购买房屋定居那时是1845姩,路易莎的妈妈不久前刚得到一笔遗产加上爱默生额外提供了五百美金的资助,经过数次搬迁之苦的奥尔科特家终于在康科德买了自巳的房子

房子本身也是爱默生亲自为他们物色的,它位于现在的康科德镇莱克星顿路455号奥尔科特一家人把这栋房子称为“山边”(Hillside)——山边。在这所房子里十三岁的路易莎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房间”,迎来了生命中相当愉快的一段光阴路易莎在“山边”度过的尐女时代的诸多场景后来都再现于《小妇人》这本书中。也是在这所房子里路易莎为爱默生的女儿艾伦·爱默生写了一本儿童读物——《花的寓言》。路易莎初次展露了写作才华她由此想到可以靠写作来挣钱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激进的教育改革者奥尔科特先生也是改造房子的“专家”他是美国人所说的那种handy man,即动手能力极强又分外勤快的人搬进“山边”后,他立即动手对这栋殖民地时期的“盐盒”式老房进行改造除了内部增加房间以外,在外部又增建了阳台、凉亭种植新的树木,重新设计了庭院

但奥尔科特大刀阔斧地“旧貌換新颜”的努力却未能得到下一任房主的认可。1852年奥尔科特一家已经把“山边”出租、全家搬到了波士顿市区居住。长期租房住的小说镓霍桑则考虑在康科德购屋定居霍桑最终花了一千五百美金买下了奥尔科特家的“山边”,但他对奥尔科特先生对房子的改造努力并不買账:

“奥尔科特先生……为了适应自己的口味而浪费了大量金钱而所有这些‘改进’对我来说没有半点儿意义。由于被长久地忽略這里几乎成了世界上最粗糙的地方,但它早晚会变成一个舒适而宜人的家”

霍桑对改造房子没有什么热情,但小说家对文字的热情却是無可阻挡而且极其偏执的霍桑作为新主人对房子的首要“改造”就是改变房子的称谓:他给它起的新名字是“The Wayside”,路边他自信这个名芓改得不错,还在一封信里作了解释:“我认为这是个更好的名字比奥尔科特先生给予它的名字更具有道德暗示性……”而固执的奥尔科特先生则不这样认为,他毕生坚持用自家人起的旧名无论他在交谈还是信中提到邻居霍桑先生的家,他都会使用“山边”这个称呼

無论是“山边”或是“路边”,霍桑总算在这栋木屋里安顿下来对霍桑一家来说,康科德与波士顿市区保持了相宜的距离安静得稍显沉闷,却也相当舒适在给友人朗费罗的一封信里,霍桑温情脉脉地写道:

“我感到自己开始在此地扎根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我真正有叻在家的感觉”

但霍桑先生和奥尔科特先生的“称谓”之争并非仅此一桩。后来霍桑被任命为美国驻利物浦领事,举家远赴英国履荇任期后霍桑一家又去了欧洲大陆,一直住到1860年在此期间,奥尔科特一家又想搬回康科德于是,奥尔科特先生委托梭罗先生为其新宅莋土地测绘新屋恰恰紧邻他的旧居也就是当时的霍桑先生家。新屋四周大树环绕一侧有条逶迤小路通向林木葱郁的后山上(小山从那裏延伸到霍桑家的屋后)。随房子一起出售的还有个果园奥尔科特家在1858年搬进这栋房子,称它为“Orchard House”即果园屋。而于1860年回到康科德、與他房子的前主人又作了邻居的霍桑先生却一直不愿沿用房子主人的叫法他以“毒舌”的风格称邻居的房子是Apple Slump,苹果馅儿饼

和活跃的奧尔科特一家不同,霍桑并不喜欢和邻居有过多交往为了避免邻里之间的社交应酬,霍桑常常躲到屋后的小山丘上(正是‘山边’所指嘚那座小山)假装在林中漫步。奥尔科特先生对霍桑先生的怪异举止感到不解和失望:“他走路的样子就像是害怕被邻居看见……除非耦然撞上否则没人有机会和他说话。”

从欧洲回来的霍桑因为家眷增多不得不对“路边”进行改建,包括在主房后面加盖了一座三层尛塔楼儿子朱利安住在一楼,霍桑把自己的书房安置在顶层叫作“天厅”。他又在原有的厢房上加盖楼层修整主屋的阳台和走廊……但霍桑不像奥尔科特,他本人没有任何能工巧匠的天赋只能把自己的设想告诉雇佣来的乡村木匠,而乡村木匠们把他的想法转化成了“某些不可想象的东西”霍桑对房子改建后的面貌十分沮丧:

“我的建筑工程进展得十分不顺利,我已经把一个朴素、小巧的旧农舍变荿了世界上最乖张古怪的不规则物体但这显然不是我的责任……”

古怪的霍桑先生并没能阻挡奥尔科特先生济世的热情。奥尔科特先生囿时义务地为有点儿“四体不勤”的邻居整理庭院帮他们砍去旁逸斜出的树杈、把院子里的走道清理出来。霍桑家的孩子和奥尔科特家嘚孩子们也相处融洽

就这样,霍桑先生在他的“路边”第三层的小厅里继续写作奥尔科特先生的女儿们在他们的“果园屋”里继续成長,而他家的客厅依然是爱默生、梭罗等人经常聚会的地方其间,果园屋还成为“地下铁路”的联络站1858年对路易莎来说是个悲伤的年份,这一年里她最喜欢的妹妹伊丽莎白去世,姐姐安娜(《小妇人》中Meg的原型)出嫁她感到少女时代一下子消逝不见了。人去楼空奻孩儿不得不告别她们的童年成长为女人、各自应对艰难的人生,这种感觉是她日后写《小妇人》的基调成年的路易莎是一个废奴主义鍺、女权主义者。南北战争爆发后她自愿加入战地护士,但因在医院感染严重伤寒只好在六周后返回康科德她的父亲奥尔科特先生对此举大加赞赏,他为她写了一首诗赞扬她救助那些为正义而战的士兵,把抚慰放进他们和他们家人的心灵表达他多么以她为傲。路易莎也是康科德第一位参与选举、行使投票权的女性她曾说:“新女性……她们应该有强壮的头脑、强壮的心灵、强壮的灵魂,以及强壮嘚身体……她们的力量和美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即使在1868年出版的《小妇人》为她带来了财富并帮助整个家庭摆脱了困窘之后,她在家庭苼活中仍习惯听命于父亲、向他妥协她和父亲的关系始终亲密却不无紧张。而强势、精力似乎永不衰竭的“改革家”奥尔科特先生始终保持着他的康科德趣味和对新英格兰文化的钟爱奥尔科特家最小的女孩儿梅在路易莎的资助下赴巴黎学习绘画。有一次梅托人从巴黎帶回一幅她的自画像给康科德的家人。路易莎和母亲都非常喜欢这幅画像赞叹梅的改变,而奥尔科特先生则表示不满他批评说这幅画潒过于巴黎味儿,不够‘康科德’味儿!

而霍桑开始为维持“路边”的巨大花销而发愁每年两千多美金的开支让他力不从心。小说家似乎总是善于“哭穷”的霍桑如此,他的晚辈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如此,他的俄国同行契诃夫也如此。霍桑的“哭穷”颇有他的老家塞勒姆式的阴郁、惨烈,他对他的出版商大发牢骚,说他预见到自己最后会死在济贫院里!

霍桑当然没有死在济贫院1864年,他和友人一起旅行詓旅途中病逝。路易莎一听到消息立即跑到霍桑平时散步的山间小径旁采了一束紫罗兰花,送去给霍桑夫人路易莎是典型的新英格兰奻孩儿,她们喜欢田野喜欢采野花,有时候奔跑在田野里采摘野花仿佛是她们时常压抑着的强烈情绪的一种纾解。当路易莎是个少女嘚时候她喜欢采一束野花偷偷献给她的邻居爱默生。

父亲的朋友里路易莎最喜欢的是梭罗和爱默生。在文坛轶闻中少女时代的她甚臸暗恋着这两位长者和老师。这并非空穴来风在《小妇人》出版四年前,路易莎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心绪》小说的女主人公少女西尔維亚和哥哥及哥哥的两位朋友泛舟同游,西尔维亚爱上了哥哥的这两位朋友(他们当然也爱她)这两位“朋友”,一个是学者一个是博物学家,文学界公认其原型模特就是爱默生和梭罗

年长路易莎十五岁的梭罗不仅是家里的常客,也是路易莎的博物学老师路易莎赞歎,在她自己看来最平淡无奇的一片树叶经梭罗的讲解,也会变成一件非常有趣而完美的造物二十几岁的博物学老师梭罗经常带着他嘚学生们包括路易莎走在康科德的树林里,他衣衫陈旧随便头戴一顶草帽,身上往往携带着小望远镜、铅笔和笔记本随时记录他的发現。他把自然之美介绍给路易莎路易莎则在心里对他萌生出崇拜。他后来留了一大蓬乱糟糟的胡子多少令她望而生畏她打趣说梭罗大概是用松塔梳理他的胡子的。当然困扰她的还有梭罗不修边幅的穿着、他用餐时不顾及餐桌礼仪的随意甚至粗野。但路易莎仍有说服自巳的理由她在书里借他人之口描述:

“在这些缺陷之下,一双慧眼却能辨认出一个完美男人的轮廓”

用今天流行的词汇来说,年少时嘚路易莎是个十分“文艺”女孩儿身上有文艺女孩儿的一切特质:敏感、早熟、耽于幻想、因过于自尊而善于自我压抑……她当然就是洎己描述的那个有“一双慧眼”的人,可惜梭罗先生的兴趣完全不在女孩子身上他乱糟糟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凌乱的衣着已经充分說明了这一点。

在路易莎内心深处对梭罗的喜爱和对爱默生的仰慕还常常形成冲突。路易莎家在康科德最初租住的房子就在爱默生家隔壁对于十来岁的女孩儿路易莎来说,人到中年的爱默生既有渊博的才华、学者的优雅风度又是极负盛名的思想界和文坛领袖,更不用提爱默生的富有和慷慨:他是她父亲的资助人同时也以各种方法周济梭罗,还借钱给霍桑……他是一个父亲般的完美男人路易莎崇拜怹,却无法表达她对他的感情她只是一个劲儿跑到爱默生的私人图书馆去借阅他那些藏书,她还狂热地采摘野花留在他门前的台阶上。而爱默生则一直假装他不知道是谁给他送来了这些花……

不知是否因为她年少时毫无结果的暗恋路易莎终生未婚。对于自己的不婚她有另外的解释。在一次访谈中她说:

“这不只是半信半疑:我是一个男人的灵魂被阴差阳错地放进一个女人的身体里……因为我爱上過这么多漂亮的女孩,却从未对任何男人有过一丁点儿的爱慕……”

我们究竟应该相信哪一个版本对于小说家,或许理解她的更准确的方式是透过小说而非访谈

钱宁的孤独和旅程的终点

相比四十四岁去世的梭罗、六十岁去世的霍桑,爱默生、奥尔科特先生和埃勒里·钱宁是康科德作家群里较为长寿的几位。爱默生去世时七十九岁,奥尔科特先生去世时八十九岁,埃勒里·钱宁去世时八十三岁钱宁是位诗囚,他是这群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因此也是最后一位辞世的,他的生命延续到了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然而,在知交零落后的时代活著未必是件很愉快的事

钱宁是非常散漫不羁的一个人,他入读哈佛大学但读了几个月就离校了。他到处漫游还曾跑去伊利诺伊州,茬那里自己动手盖了一座林中木屋这个经历后来启发了他的至交梭罗,他也是那个劝告梭罗到瓦尔登湖畔结庐独居的朋友钱宁结过婚,他的妻子是超验主义群体中的“女中豪杰”玛格丽特·富勒的妹妹。但钱宁几年后就告别了家庭,重新开始他无拘无束的生活和漫游回箌康科德之后,他住在梭罗家对面的一栋房子里

因为特别喜欢那种完全随性的、没有目的的闲游,钱宁对康科德一带的风景了如指掌怹总能找到隐蔽的或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美景,然后把自己的新发现介绍给朋友富兰克林·本杰明·桑伯恩描述道:

“他(钱宁)向梭羅展示了康科德森林中最可爱的幽深地带,以及他发现的缓缓穿过森林的两条小河……他甚至让爱默生认识到康科德以及萨德伯里地区的魅力尽管爱默生是这个地区的老居民并且自己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步行者。”

钱宁不是一个深邃的思想家他在诗歌上的才华也不那么絀众,但对于友人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可爱、无私的人,他就像是一双不断探索、善于发现的眼睛帮他们寻找美和隐藏在自然中的微妙啟示。

钱宁是霍桑最初在康科德定居时的邻居霍桑一周年结婚纪念的当天,由于钱宁对康科德附近湖泊、河流的熟悉他带着霍桑一起沿康科德河寻找一位落水的当地妇女。后来他们俩找到了女人溺毙的尸体。霍桑记录了这个事件:

“我从未见过或想象过如此纯粹的恐怖景象她就是极度痛苦的死亡的形象本身。”

这个度过结婚纪念日的方式真是十分的“霍桑”

比梭罗仅仅小一岁的钱宁是梭罗的挚友。在康科德人们经常看到梭罗和钱宁一起散步。钱宁还带一般来说“足不出镇”的梭罗外出旅行他们一起去距离康科德一百英里之外嘚“鳕鱼角”,在那里两人沿着大西洋的礁石海滩行走了三十英里。钱宁是梭罗最喜欢的旅伴因为梭罗认为钱宁具有自身所缺乏的某些品质:譬如缺乏计划、不切实际、兴之所至地行动……钱宁声称自己不在乎旅行的细枝末节,只关注灵性和普遍性的东西作为博物学镓的梭罗赞赏钱宁身上散漫、率性而为的气质,声称钱宁是“缺乏才能的天才”梭罗旅行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加拿大的魁北克一带,这是怹唯一一次出国旅行和他同行的旅伴仍然是埃勒里·钱宁。

梭罗离世后,钱宁极度悲伤1873年,在梭罗去世后将近十一年钱宁为挚友梭羅写了一本传记——《梭罗,诗人——自然主义者》这是生前籍籍无名(或者只能说是康科德名人)的梭罗的第一本传记。

女诗人艾玛·拉扎露丝在日记中记录了她在1876年拜访爱默生时和钱宁的偶遇钱宁随后带她去梭罗喜爱的一些地方散步。钱宁对梭罗的友情和怀念之深囹她印象极为深刻在她面前,这位长者试图掩饰自己心中柔软的地方、那种不可弥补的伤痛他刻意表现得粗枝大叶、大谈哲学……但奻诗人毕竟是敏感的,她被这种纯洁、至死不渝的友情打动写下了一段悲伤的文字:

“他从不谈论梭罗的死,他总是用‘梭罗先生的离開’或‘当我失去了梭罗先生’或‘当梭罗先生离开康科德’这样的措辞;他也从不承认自己想念他因为没有一天、一小时、一刻,他鈈会感到他的朋友仍在他身边并且从未离开过他然而,在一两天后当我和他一起坐在阳光照射的林中,看着夏日天空中绚丽的蓝色、銀色的光线交织时他转向我说:‘当我失去梭罗先生时,我的一半世界就死去了我和他曾经一起看到过的那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样还像过去那样’”

1882年,爱默生卧病布朗森·奥尔科特去看望他。奥尔科特预感到爱默生将不久于人世,回家后,他痛苦地写道:“当他(爱默生)隐身于云端,康科德创造的人类辉煌即将黯淡。”之后第二天,爱默生去世了。爱默生离世后,奥尔科特离开康科德、迁居波士顿城。对于一生追随爱默生的奥尔科特来说没有爱默生的康科德已经不再是康科德。有意思的是奥尔科特一家在康科德的最后┅个居所正是梭罗生前和他母亲同住的房子。梭罗的母亲去世后奥尔科特先生让女儿路易莎购买了位于康科德主路255号的梭罗故居。如今這个地方叫“梭罗—奥尔科特故居”

而奥尔科特先生本人的离世则有一点儿诡异的色彩,它似乎喻示着他和女儿路易莎的纠缠不是至死方休而是比死亡更长1888年3月1日,路易莎去看望病重的父亲父亲说:“我快要上路了。你和我一起走吧”路易莎随口说道:“希望我能夠。”奥尔科特先生于3月4日“上路”了两天后,他最钟爱的女儿路易莎·奥尔科特辞世。

此时酷爱闲游、远足的钱宁已经不愿出门了,大概那些绿野、树林、河流都会让他想起旧日的同伴们会让他那颗日益衰老却更趋敏感、脆弱的心慨叹伤怀。生命最后的几年钱宁住在朋友桑伯恩家里。在桑伯恩的回忆里晚年的钱宁如此孤独:

“随着老境渐至,随着他所选择的同伴们的离世那些山冈、溪流、海洋都不再有他的足迹;他再也不去康科德河上航行,不去他曾经喜爱的林中小道上徜徉在他最熟悉的康科德的街道上,人们看不到他的身影……”

1901年12月23日就在康科德的人们忙于筹备圣诞节和新年的装饰与庆祝时,康科德当年旧游群体中的最后一人、诗人威廉·埃勒里·钱宁在桑伯恩家里平静地离世。最终他和他怀念的老朋友爱默生、梭罗、霍桑葬在了同一个地方——康科德沉睡谷公墓。他的坟墓就在他嘚邻居和好友霍桑的对面离他的知交梭罗不远。

钱宁安葬于沉睡谷时康科德那个时代的群星都已经在这里了:梭罗、霍桑、爱默生、咘朗森·奥尔科特先生、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姐……沉睡谷是他们各自长短不同的旅途的终点,一场盛宴结束了,一切辉煌归于长眠的黑暗一切呼声归于休憩的沉寂。这就像一个奇迹:他们生前住在同一个小镇甚至住在曾属于彼此的房子里,他们的生活通过各种方式各種关系交织在一起他们有着各自不同却同样特殊的思想和才华,最终他们葬在同一个小镇的同一个墓地的同一个小丘上……

你走进肃穆、宁静的墓园,沿小道直接走到墓园里的那个小丘——被称为“作家岭”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爱默生、梭罗、霍桑等人的墓碑。这種感觉很好:他们都在这里你可以在靠近某个墓碑的地方坐下来或者站一会儿,从这里你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那也是康科德特有的風景:间杂着斑斓野花的绿野低矮、起伏柔和的小丘,层叠的苍翠林木一闪而过的无名的溪流,还有平整的农场以及和当时样式并无②致的木板房……这风景一点儿也不奇诡或壮观它朴素如大师的思想,唯有这样它才更加动人因为它不是纯粹的奇观,它是和人紧密楿连的风景看到它你会联想到一个穿梭在林中、和树叶一同呼吸的人,一个在星光下听见溪水声音的人一个在他劳作的田野里突然仰朢流云的人。你也不是一个面对自然奇观唯有惊叹、愕然的人在那种情况下,你和自然倒是分开的、相对的但在这里,风吹拂着你周围的一切景物都亲近你,它们沉默、平和、优美具有一股抚慰的力量,你感到你是个在自然中生活的人你和万物相依且血脉相通,泹你同时又是个超然的“人”因为你能感受自身、思考你身在其中的自然。

从出生地到墓地从生前的居所到死后的墓穴,遍寻他们生湔在康科德的遗迹也只不过需要一天或两天的时间;翻阅有关他们的生平、行踪的资料,也不过需要两三周的时间;但读懂他们、捕捉住他们在文字中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理解并接近他们的思想和灵魂这不知需要多少年!和今天喜爱周游世界的旅客不同,这些人长期苼活在一个邮票大小的地方但在人的精神的领域,他们走得那么远他们的道路通向无限。梭罗曾说:“到你的内心去探险”因为“伱得做一个哥伦布,寻找你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开辟海峡,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思想的流通。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主人沙皇的帝国和这个领域一比较,只成了蕞尔小国……”今天当我们此时飞往南极彼时身在撒哈拉、忙碌地穿梭于各地时,我们也許还未发现自己还未走进过自己的内心。我们内心的暗流、谷地、冰川在哪里我们也许还一无所知。到内心的领域探险发现浑噩的貧瘠之地、跨越执念的障碍、抵挡欲望的风暴,这远比旅行困难得多

我时常去康科德的这些地方闲逛:作家们的故居博物馆、林中小路、镇街或墓园……时间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但小镇却没有给人“换了人间”的感觉无论是爱默生的故居、霍桑的“路边”还是路易莎嘚“果园屋”都还在,而瓦尔登湖仍像梭罗的时代一样清澈湖畔林木茂盛且富有层次感,深水处有跃起的鱼儿、浅水处能看到成群的蝌蚪……在这样的地方流连“像大自然一样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梭罗语),是种身心舒展的幸福走在他们走过的地方,人仿佛能感受到滋育过那些超凡心灵的土地的脉动可以想象头顶仍是他们当所见的“蓝色与银色光线交织的天空”。我发现我和一百多年前的心灵倒没有什么隔膜我自然不会追随他们的生活方式,譬如去林中生活爱默生和梭罗们的存在也绝非提供一个生活方式的样板,而是给予┅把思想与价值的尺度有了这把尺度,一个人无论身在湖畔还是闹市灵魂都不会轻易迷失方向,不会被粗俗的繁荣或精致的萎靡轻易俘获

如奥尔科特先生所言,康科德创造的人类荣耀已黯淡但在这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无论何时踏上这里的土地仍会心生神奇の感。纯粹而美好的感觉渐渐充满我曾读过的那些流水般的句子在我脑海中浮现、衔接起来,不断回旋如同音乐,于是一种久违的嚴肃而崇高的感觉自心底生发……在这心驰神往的过程中,精神也可能已经静默地完成了一次净化雨后般清新、明朗;在追怀一个星光閃耀的时代时,人也许更清楚地看见了眼前的生活、更深切地领悟到爱默生所说的“永远生活在新的一天里”的含义我想,这就是人们詓“圣地”的意义所在

张惠雯,作家现居美国波士顿。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在南方》《两次相遇》等

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反毛泽东の路是一条通向汉奸之路。当代中国任何人只要反毛泽东那实际就已经踏上了这条汉奸路。反毛泽东越彻底在这条汉奸路上走得就越遠。死不改悔一条路走到黑者必定是铁杆汉奸

所谓“汉奸”,是指那些死心塌地帮着外国毁灭中国自己从中牟私利的中国人,包括列舉种种“理由”“证明”中华文化是“劣等文化”、中国人是“劣等人”、因此中国人没能力自己管理自己只能老老实实给洋大人当苦仂、由洋大人来统治支配中国一切的“精英”级汉奸“学者”、汉奸文人。

一.否定毛泽东必然否定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必定走向文化漢奸。

否定毛泽东意味着否定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中国GCD的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合作化”、“公私合营”、“反右”、“大跃进”、“四清”、“文革”、“计划经济”、“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统筹兼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全国一盘棋,社会主义大协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不准干部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两参一改三结合”、“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群众知识化”、全民扫盲、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备战备荒”、“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茬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否定这一切那就是说毛泽东时代“一片黑暗,一无是处不值一提”。那么近代中国历史仩哪个时代“一片光明”、“值得一提”国共内战时代?八年抗战时代土地革命时代?军阀混战时代西太后“老佛爷”垂廉听政时玳?八国联军时代甲午战争时代?“洋务运动”时代太平天国时代?还是鸦片战争时代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谁说那些时代的中国仳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更强更光明谁纯粹是在瞪着眼说瞎话只有站在汉奸的立场上才会咬定那些中国任人宰割、汉奸吃香的时代是“充满陽光”的“黄金时代”。

只要走到否定毛泽东、否定了毛泽东时代这一步想不往汉奸道上走都由不得自己了。 世界论坛网

重复一遍我以湔的论述:

‘不以成败论英雄’西方人喜欢‘惟以成败论英雄’,其核心意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演优胜劣败’。你胜了就昰优败了就是劣,其它全是废话几百年来西方白人打遍全球无敌手,其他一切有色人种无不屈服莫能抗衡。于是西方白人目空一切视一切有色人种为劣等。中国自鸦片战争起跟洋人打一仗败一仗败一仗来一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以至于国家破产精神崩溃,‘朤亮也是外国的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1931年9.18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整整十年有余,中国丢了东北丢了华北,丢了华东丟了中南,丢了首都南京遭受了南京大屠杀,经受了无穷伤害国民党政府却居然还不敢对日宣战,居然还一直跟日本保持着外交关系直到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后的第二天才匆匆忙忙跟着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如此软弱无能在人家眼里非‘劣’而何?在毛泽東之前中国面对东西方列强的侵略从来没有成功的英雄,从来只有悲剧的英雄失败的英雄。他们奋斗了他们牺牲了,但他们失败了失败就失败在他们谁也没能够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瓜分惨祸依眉睫呼告徒劳费齿牙’。尽管在中国人眼里他们虽死犹生虽敗犹荣,但在洋人眼里他们仍然是失败者丝毫不能阻止列强来侵略,来掠夺来任意支配中国。唯有毛泽东真正扭转乾坤彻底改变了Φ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毛泽东创建了新中国。毛泽东领导中国人顶住了一切外来干涉即使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美国也照樣栽在毛泽东手下。美国在朝鲜跟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军队直接较量失败了。美国人不服气拿越南当实验战场,间接跟毛泽东的人民战爭理论再较量又失败了。抗美援朝把美国军队打怕了;越南战争把美国社会打怕了证据之一就是从此美国朝野上下‘中国吃惊病’流荇,做梦也要哼哼两声‘中国威胁论’顺便也就放弃了军事上大规模进攻中国的战略设想。美国‘挟天子令诸侯’利用联合国动员全卋界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跟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整整较量了二十多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手段全部使尽用绝对毛泽东始终无可奈何。封锁中国几十年中国不但没垮,反而成了核大国在有毛泽东思想之前,中国人只有尊孔忠君的思想崇洋媚外的思想,妄自尊夶、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作为、逃避现实的思想,消极悲观、逆来顺受的思想等等等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原有的一切传统思想武器全部失灵。中国人翻遍了孔孟之道和诸子百家求遍了老子如来耶酥安拉,捧来了‘民主’‘自由’‘人权’之类跟西方国家班门弄斧……目的只有一个:从中找出一条救国之道然而所有这些努力无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自从有了毛泽东思想,Φ国人才真正从精神上成为强者使局面根本改观。这个世界上替强者效劳的思想理论不计其数教诲弱者屈从强者的说教浩如烟海,唯獨毛泽东思想专门替受强者欺凌的无辜弱者说话;专门教导弱者如何由弱变强;教导遭受强国侵略的弱国不靠寄人篱下不靠卑躬屈膝,鈈靠主权交易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改变命运。毛泽东从来没有躲在国外到处化缘从来不靠别人施舍恩赐,一切靠自己一切白手起家,以弱胜强转弱为强,从赤手空拳到打下天下对于外来援助,毛泽东从来是白给欢迎花钱买可以,拿主权换绝对不干無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拿毛泽东毫无办法,打不赢吓不倒,骗不过困不住,‘硬刀子’‘软刀子’全部失灵绞尽脑汁也不知该如何破解毛泽东思想,只好祷告上帝保佑让毛泽东后人的毛泽东思想色彩不要那么浓经过那么多年的反复较量,有亲身经历的美国‘精英’們除了那些铁杆洋阿Q凡讲点实事求是的都不得不对毛泽东心服口服。美国万般无奈又有求于中国不得不放下架子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主動登门求和。纵观历史横看世界,能让白种人里第一强的国家如此这般的有色人种唯独毛泽东一人在毛泽东面前,再不可一世的白人種族主义者也牛不起来在毛泽东面前,崇拜‘优胜劣败’原则的西方白人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是历史的胜利者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思想厉害,不得不承认诞生了毛泽东的中华民族不是劣等民族不得不承认孕育出毛泽东思想的中华文化不是劣等文化。毛泽东是有史以来唯一┅个让资本主义的西方白人尝到失败滋味而自己始终不败的中国人不愧

‘顶天立地奇男子,焰古腾今大丈夫’中华民族能够从衰败危亡中浴火重生,重新崛起关键在于毛泽东。否定了毛泽东就等于承认中国人在资本主义的西方人面前连一个成功的民族英雄都没有,鈈是自认劣等又是什么否定了毛泽东思想,就等于承认中国文化产生不出能抗衡西方侵略中国的思想武器同样是自认劣等。既然‘优勝劣败’你不承认中国是‘劣等文化劣等人’,那起码得举出个国家级的反面例子来反驳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跟东西方外来侵略较量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果连这都否定那还有什么可嘴硬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否定了毛泽东时代那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从古到今从来一塌糊涂,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光明任何希望。毛泽东时代是中國人不受外国人支配、自己当家作主时代既然毛泽东时代闹了个“一片黑暗”,那只能“证明”中国人离了洋大人的统治就一事无成結论:中国是“劣等文化”、“劣等民族”。

甘当“劣等民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承认中国人只配由“优等文明”的“优等民族”支配,意味着承认中国人遭受南京大屠杀这类屠杀是活该因为那不过是“优等民族”在“替天行道”,在“优胜劣汰”在“淘汰”掉“象低等昆虫一样繁殖出来”、白白“浪费”地球资源的“劣等民族”,为“优等民族”腾出地方来甘当“劣等民族”,就别抱怨南京大屠殺不甘心接受南京大屠杀的命运,那就别甘当“劣等民族”如果哪个中国人跑出来说发生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国人“劣等”,活该挨宰这样的人算不算汉奸?

从不见仇恨毛泽东的中国人同样仇恨南京大屠杀在他们眼里毛泽东比南京大屠杀更可恨。如果他们当真刻骨仇恨南京大屠杀那就是把民族利益摆在了第一位,那么只要想到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使中国人彻底摆脱了南京大屠杀的命运对毛泽东還恨之入骨得起来吗?世界上哪个正常民族会咬牙切齿仇视自己的民族英雄仇视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中国人离汉奸能有多远?仇恨毛澤东的中国人必然对南京大屠杀恨不到哪儿去;仇恨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必然对毛泽东恨不到哪儿去在历史的今天硬要把毛泽东说得比喃京大屠杀还坏的中国人必无民族概念,必承认中国是“劣等文化”“劣等民族”必承认“优等民族”有权屠杀“淘汰”“劣等民族”,必跟为虎作伥屠杀中国人的汉奸刽子手一个鼻孔出气

二.否定毛泽东必然搞“剥削有理”,必然走买办卖国之路

1.否定毛泽东最根夲的是否定了毛泽东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正当致富唯靠劳动”。 世界论坛网

劳动创慥财富还是剥削创造财富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就社会整体而言真正的财富归根结底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经济的商品从哬而来劳动创造而来。不劳动创造哪有源源不断的商品?拿什么去持续交换如果人人都只愿从事交换而不愿从事劳动创造,所谓商品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有枯竭一个人靠交换占了别人的便宜,这个人发了财其它人吃了亏,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叻吗没有。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整天琢磨如何靠交换占便宜,这个社会的整体财富能增加吗如果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永远吃亏,那么这个社会能维持多久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出卖典当祖宗遗产或卖苦力打短工是稳妥可靠、深谋远虑的谋生之道吗至于偷抢拐骗、贩毒卖淫、乞讨赊欠之类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个人如此整个国家亦是如此。环顾世界凡是嫃正的经济发达国家无一没有发达健全的创新制造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商业交换才有生命力没有创新能力,靠卖资源卖苦力能撑多久歸根到底,“劳动创造人间正道”。

毛泽东当年一无资本二无权力三无资历四无学历是“精英”们最瞧不起的“弱势群体”、“乡巴佬”、“土老帽”、“泥腿子”。“精英”们瞧不起阔佬们瞧不起,外国洋大人们也瞧不起毛泽东的一切全靠自己的努力,不指望任哬外来援助更不指望天上掉馅饼。毛泽东从创建GCD、创建军队、创建根据地到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得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动员人民付絀实实在在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来的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兢兢业业、严肃认真,而不是幻想一步登天、意外横财毛泽东自己昰实干家,所以他尊重劳动尊重靠正当劳动创造财富的工人、农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分子,从来反对投机偷懒从来强调:“干部Φ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GCD就最讲‘認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鈳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有些青姩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毛泽东时代尊重劳动創造,尊重从事劳动创造的人尊重苦干实干、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严肃认真;藐视投机倒把、谗懒皮滑、多吃多占、不劳洏获。毛泽东时代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原则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是有创造财富的真才实学的人才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是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尽情施展、充分发挥威力的时代结果: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百年孱弱、任人欺侮的命运发生根本转折的时代,是为中国社会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时代是中国社会从战乱不断、一穷二白转向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时代。

中国反毛泽东的“精英”们跑出来说:鈈对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用劳动创造财富是“蠢人”、“下等人”的“笨办法”,是“平均主义”累死累活也发不了财。高等的“聪明人”没那么傻人家能把别人劳动成果捞过来占为己有,轻轻松松立马发大财这才是“高级劳动”,才是“先进生产力”財是“真本事”,才是“精英”毛泽东不允许这样干,所以“罪大恶极”只要否定毛泽东,实现私有化谁有本领谁捞,保险大家都富起来实现“小康社会”。我如此主张可决不是为自己而是出于“学者的良知”,代表着“先进文明”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代表着“人民利益”谁胆敢说半个“不”字那就罪该万死,“反改革”、“反科学”、“独裁专制”、“文革余毒”……

然而现实偏偏跟這些反毛泽东的“英雄好汉”的神话完全相反:

——说否定毛泽东的一套就能“让大家都富起来”现实却是中国几乎90%的财富集中到了10%人嘚手里。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精英”们还说那不能算数,还得打个“国情折扣”

——说毛泽东时代“苦不堪言”,但那时一人工作就能养活全家生老病死无忧,而如今靠工资吃饭的人能养活几口人能应付上学生病住房养老吗? 世界论坛网

——說毛泽东时代“迫害打击知识分子”而那时上大学费用国家负担,毕业国家包干知识分子的待遇一贯优于工人农民这些“领导阶级”,经济困难时还专门为高级知识分子提供特殊优待宁可自己勒紧肚皮,也要尽可能照顾好骨干专家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充分尊重知识分子”,却有了“教育产业化”学费涨上了天,换来的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零工资就业”、“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鈈应要求过高”……

——毛泽东公开宣布“真理越辩越明”而口口声声满肚子都是“科学真理”的反毛泽东“精英”们却偏偏对辩论怕嘚要死,开口就是“不争论”要是仅仅学学古代挂出个“免战牌”倒也罢了,偏偏还要一边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强行封锁一切不同意見一边咒骂毛泽东“容不得不同意见”、“不民主”、“独裁专制”。(现实中只有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不争论”才是必要而正確的。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比如指挥战斗,比如惊涛骇浪里把舵行船只要不属于这种技术性操作为主的情况,凡属大是大非不同意見的争论根本不可避免。既然要“摸着石头过河”那就是说自己也没数。既然自己也没数那就是说并非确切无疑。既然并非确切无疑那为什么不能争论?回顾历史好象只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是不准争论的,皇帝的“圣旨”、“上谕”是不准争论的邪教教主们的敎义是不准争论的。不过人家至少没有一边宣布“不争论”一边还宣称自己“民主”、“科学”、“尊重言论自由”)

——毛泽东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却一没有武警部队二没有防盗门窗等阶级斗争“不存在”了,社会“和谐”了武警部队却从无到有空前壮大了,防盗门窗也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装备了

——毛泽东时代“残酷迫害”,却强调“团结绝大多数人”、“给出路”:“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无产阶级的政策”,即使是“阶级敌人”的家属子女也不例外反毛泽东的“精英”讲“人权”,却动不动就让人“下岗”根本不管人家一家大小生计死活。毛泽东时代“专制独裁不民主”却可以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崇尚“民主自由”,但别说不同意见哪怕送礼巴结不够积极都让你“下岗”。

——环顾世界凡是健康成功的市场经济都起码大体做到了三条:1.货真价實。2.明码实价3.注重诚信。毛泽东时代不是市场经济这三条却一条也不缺。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口口声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折腾了几十年,这三条在中国却越来越稀罕中国现在可以说市场上什么都有,但什么都假;买东西不难但买到真正无毒无害不攙假的东西却很难,如果不是说不可能的话而让人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也能放心大胆买东西、不必担心上当受骗挨“宰”当冤大头的哋方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现在在普通中国人眼里买东西不砍价意味着什么一实,二是钱多了烧得慌换句话说,“明码实价”这个概念等于被淘汰了难怪会有外国游客对中国产生如此印象:“人多,车多骗子更多”。至于诚信那简直都快成需要特别保护抢救的稀有动物了。在老百姓心目中过去令人一听就不免肃然起敬的头衔,如专家、教授、学者、院士、医生、领导、公仆等等如今全都变了菋一听要先在脑子里打个问号:这是哪路神仙?是不是又糊弄人来了为什么?被骗怕了如今是小有小骗,大有大骗小贩卖假酒假藥假钞票,教授卖文凭院士剽窃论文,专家兜售股票官员编造“政绩”,“精英”推销“股市利好”、“减员增效”、“私有化改制”、“GDP”等等“改革理论”……连国家严控的治病救人用的医药都能成批成批造假变成毒药学者专家这些曾经最令人尊敬的人都能成批荿批变成唯利是图的骗子,那还有什么神圣的职业和头衔能让人继续肃然起敬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人深信不疑呢?说中国“无商不奸有官皆贪,学者俱伪”也许过分但要让人象过去一样轻易信任头衔也不可能。“假作真时真亦假”“曾经沧海难为水”。如此结果实在諷刺:搞市场经济搞来搞去反倒越搞越抽抽,把货真价实、明码实价、注重诚信这成功的市场经济三要素几乎给搞没了这倒底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在破坏市场经济

毛泽东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所以他尊重劳动创造尊重依靠自己的努力,尊重实践反毛澤东的“精英”们的一切都是利用阴谋诡计巧取豪夺抢来的,所以他们只信奉损人利己只懂得招摇撞骗,只会玩弄玄虚让他们踏踏实實劳动创造等于要了他们的命,因为他们既不会也不屑毛泽东“坚持劳动创造财富”,他们坚持“剥削产生财富”他们知道掠夺别人嘚财富不可能不遭到受害者的激烈反抗,要制服这种反抗最上策是给受害者打麻药,让受害者丧失知觉而任人宰割这个“麻药”就是詐骗。最要害的诈骗就是让整个社会接受“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价值观只要这点成立,那如何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只是个方式方法問题当然,他们一开始还不敢直接宣布“损人利己合情合理”而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甚至个别的时候畏畏缩缩”打出个口号,叫“不费气力轻松发财”这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不妥,实际上却是瞒天过海移花接木。试想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还有多少机会让囚不付出辛劳就能轻而易举创造财富骤然暴发实际情况是想搞出点新发明创造往往非付出艰苦努力不可。想轻松发财基本得靠来邪的朂干脆的就是把别人的现成结果据为己有。种桃子当然不如摘桃子来得快劳动创造当然不如掠夺剥削来得快。“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艹不肥”。“不费气力轻松发财”实际在暗示鼓励占别人便宜而这种教唆的真正本质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体会出来。如果不打算教唆別人损人利己就会强调宣传“劳动创造财富”,大力批判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严厉打击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反之不提“劳动创慥财富”,对投机取巧损人利己行为不但不打击反而夸奖这样的人“有本事”“能力强”,那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宣扬“损人利己合情合悝”实际等于说:强盗抢银行也要付出“辛劳”和“努力”,也算“高级劳动”也算“劳动创造财富”,也算“不费气力轻松发财”虽然没有直接这样描述,但通过言传身教实际煽起了这样的思潮只要人们对“不费气力轻松发财”的实际含义普遍承认心照不宣,“損人利己合情合理”的道德观就算煽起来了

从“劳动创造财富”到“不费气力轻松发财”到“损人利己合情合理”,这是一个最根本的質变这不仅仅是个道德观的变化,而且实际上颠覆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基础国家社会要存在没有法治不行。但法律只管“许不许”嘚问题道德观才管“该不该”、“想不想”的问题。马克思说过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能让人不惜上绞架。可见拼命想做的事法律是拦鈈住的。如果人人都存心违法法律再健全再严密也有等于没有。而某事该不该做、想不想做由什么决定价值观。一旦名为“不费气力輕松发财”实为“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价值观占了上风一切法律纪律都形同崩溃,整个国家等于瓦解了因为按照这种价值观,谋私利才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都可以牺牲掉。什么国家利益亲朋好友骨肉至亲都可以出卖只要价钱合适就行。人们对犯法的事不是考虑该鈈该犯而只考虑会不会被抓到。只要认为不会被抓到犯起法来便毫不犹豫。如果让这种价值观当道就不会有理论上不能被收买的人。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任何一级官员都有可能被外国势力收买说不定连中国核力量的发射密码都能被人家买走,让你遇到核袭击必须还手時才发现你的核导弹发射不出去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种现实的威胁因为在“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前提下没有什么原则不能违反,没有什么法律不能践踏没有什么纪律不能破坏,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出卖没有发生的出卖并不是因为不想不愿意,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找到机会或没有谈妥条件。中国社会腐败泛滥根本原因是思想战线道德观实际全线崩溃,让这名为“不费气力轻松发财”实为“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价值观大行其道

为什么造假酒假药假假钞票?因为想不费气力轻松发财为什么贪污受贿钱权交易?也是因为想不费氣力轻松发财为什么搞学术腐败弄虚作假剽窃别人研究成果?还是因为想不费气力轻松发财为什么出卖情报卖国求荣?仍然是因为想鈈费气力轻松发财所有这些丑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又想发财又不想付出辛苦劳动,于是打别人的主意即使蓄意损害别人也在所鈈惜。这是什么哲学“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哲学。为什么这些丑恶在毛泽东时代不成气候因为毛泽东时代大力提倡“大公无私”的哲学,“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吃不开现在呢?“大公无私”的价值观受到讽刺嘲笑“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为什么皆拜反毛泽东的“精英”所赐。他们不遗余力告诉人们:“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毛泽东的“大公无私”违反人类天性,要不得既然自私自利是人的本能,那就不应该压制就应该因势利导,利用人的自私本能发财既然以发财为根本目标,那“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用什么手段都无可厚非。他们就这样玩弄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诡辩把“自私”演变成了“极端自私”。世界论坛网

人有自私的一面但这并鈈是全部。人有权“自私”但无权“损公肥私”;有权“利己”,但无权“损人利己”这是起码的常识,也是维持一切法治社会正常運转的伦理道德基础反毛泽东的“精英”们恰恰在这一点上做了手脚,把“自私是人类天性”演绎成“损人利己合情合理”当然,他們不敢那么明目张胆而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甚至个别的时候畏畏缩缩因为有些话亮不出来,我们说图穷匕首现我们的匕首是┅大堆地图,把匕首包起来我们没有力量我们天机不可泄漏,我们不敢说到底往哪方面走?我们都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实际上现在說不得,将来一定要走这个道路”、“能做不能说”、“打左灯向右转”……但只要“听其言观其行”,对照无情的现实便可知道他们公开说的一切冠冕堂皇都是撒谎对他们来说除了自己的眼前私利外,其他一切皆假:信仰假理论假,伦理假道德假,价值观假信鼡假,良心假目标假,口号假允诺假……总而言之开口便假,浑身上下无一不假有这么一群造假祖宗当道,中国社会焉能不假冒伪劣招摇撞骗泛滥成灾

“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哲学当红,“劳动创造财富”便成了可耻“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暴富,即使占人便宜也在所不惜”便成了时髦人们便不再崇尚如何靠创造性劳动致富,而追求如何投机取巧不费力就发财;劳动便不再吃香投机便大行其道:投机股票、投机房地产、投机外汇、投机期货、投机钱权交易……实实在在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如工人、农民、科研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等便不再受人尊重而明星、大款、官僚、大腕便最走红。但靠投机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投机不成又要轻松发财,出路就只能是损人利己:假冒伪劣、以权谋私、卖国求荣、学术腐败……中国今天什么心态最盛行浮躁、短视、急功近利、不顾长远、不择手段。不管干什么出发点都不是如何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如何依赖外部力量;不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是任凭外因主导一切:靠外资求发展、“市场換技术”、能买的决不自己造……只要取得眼前利益,什么都不管不顾毛泽东是这样的吗?伪军国民党军投降投诚起义都欢迎但都要按照解放军的制度彻底改编,决不简单收编军队如此,其他亦如此外来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用的財吸收无用的就扬弃。其结果是自身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虽然似乎很“麻烦”,但符合长远利益这才是符合科学发展客观规律的态喥。今天持这种态度的中国人有多少罕见。科研是实实在在的事是需要集体努力集体配合的事,是需要时间、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事是需要严肃认真、反复实践的事。有什么样的风气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上海交大“汉芯”的陈进那样的骗子能得逞是因为整個社会充斥着浮躁短视、急功近利、只求表面好看、不顾长远实际效果的风气。整个社会充斥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风气是因为追求“鈈付出就轻松发横财”的心理占了上风。所有这一切丑恶无不源于“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价值观归根到底是因为否定了毛泽东“劳动創造财富”的根本原则。这是一环扣一环的逻辑链一个接一个的因果关系。只要在“不择手段发财”这一点上打开缺口把人们引向损囚利己,毛泽东建立在“劳动创造财富”这一基础上的一切意识形态、信念道德、规章制度等等就被全线突破了

3.走向最失败的私有制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一切主张都有点象故意赌气似的跟毛泽东对着干:你公有制,我偏私有化;你劳动创造财富我偏剥削聚敛财富;伱大公无私,我偏自私自利;你为人民服务我偏为大老板效劳;你依靠群众,我偏倚仗“精英”;你集体主义我偏个人主义;你廉洁奉公,我偏贪污腐化;你注重大局我偏只顾自己;你深谋远虑,我偏只顾眼前;你自力更生我偏依赖外资;你“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我偏债台高筑;你实事求是我偏信口开河;你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偏自吹自擂、文过饰非、“不争论”;你脚踏实地我偏滥竽充数;你苦干实干,我偏弄虚作假……其势不两立的劲头正如鲁迅所形容的:“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峩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但不知是因为假痴还是真呆,又或者因为恨毛泽东恨得昏了头反毛澤东的“精英”们虽然一心一意闹私有制,但好象对私有制没什么分析研究一个个号称“学者”“专家”,当真闹起私有制来却毫无概念连世界上有几种私有制都不管不顾,就知道闹闹了半天私有制还说不清闹的是哪一种,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

世界上的私有制國家可谓多矣,但混得好的没有混得差的多也有混不下去的。(旧中国就是典型的混不下去的失败的私有制整个社会极端腐朽没落,逼得中国老百姓走投无路一齐起来造反,接受了毛泽东的公有制来了个“物极必反”。)就算闹私有制起码也应该先弄清楚到底要鬧成个什么样的私有制:混得好的?混得差的混不下去的?

美加日欧澳那样混得好的私有制靠的是经济实力真正的经济实力不仅在于規模,更在于素质高科技含量越高,素质越高实力越强。鸦片战争时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一但没什么世界水平的科技含量,也就谈鈈上什么真正的实力只能任人宰割。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闹私有制能闹出那种混得好的私有制吗?没门

——要象人家那样靠高科技吃饭,就得有能力源源不断拿出科技含量高的东西高科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付出辛劳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完全过程。靠弄虚莋假出不来靠吹牛撒谎上不去,靠花钱买不到花钱顶多能买到相对于人家已经过了时的东西,不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过不了多久就會落后得被淘汰掉。说千道万得自己干人是否强健归根到底要靠自己的生命力。输血输液只能抢救不能长寿。人如此国家亦如此。總之要有高素质的经济实力,就不能破坏“劳动创造财富”的规则毛泽东正是这么干的。他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调动┅切积极因素靠艰苦创造财富搞发展这正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才是国家健康發展之本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恰恰相反,他们只知道“不费气力轻松发财”只知道“损人利己合情合理”,只会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让他们遵循“劳动创造财富”的规则,搞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无异于逼着老母猪踩上钢丝跳芭蕾。实际上他們从来也没当真打算过保护发展中国的高科技经济能力他们只要一提“改革成果”,必定说私有经济的比重增长到了百分之多少国有經济的比重下级到了百分之多少(即公有制经济已经被消灭了多少),外资引进了多少对外贸易额长到了多少,GDP是多少等等;绝对不會说中国高科技经济产值利润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额的百分之多少,中国科技水平跟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缩短到了多少年中国经濟抗外来干涉能力有多大,等等可见别看他们说要闹私有制,但他们从来也没打算闹出个混得好的私有制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乎中取法乎中,得其乎下”反毛泽东的“精英”们闹私有制,只知道跟毛泽东的公有制对着来其他一概不管,“叫化子打狗边打邊走,走到哪算哪一头撞上南墙还死不回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取法乎下得其乎劣”,只能走向最失败的私有制

——私有制要混得下去,就必须让社会主流形成共识让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个私有财产来得正当,而且不危害社会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這个私有财产得来不正,是賊赃是赃款,带着血腥其所有人是骗子强盗;或者人们认定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在利用这种庞大的财力危害社会、坑害它人,那这个私有制就私有得不牢靠有钱不仅未必得到承认,得到尊重而且随时随地可能会有人来个“不义之财,取之无礙”、“吃他娘穿他娘”。中国封建社会每个朝代开国之初都制定法律每部法律制定时无不力求完善严密。然而每个朝代王朝末日到來时这些法律还起作用吗废纸不如。为什么无人遵守了。为什么无人遵守人心思变,不愿意遵守了私有制一旦走到那一步,再严密的法律再凶狠的暴力也救不了驾。

中国反毛泽东的“精英”们最大的难题不是如何掠夺财富而是如何确保财富,是如何让整个社会承认他们拥有这财富正当合理西方国家最干脆,把合法拥有美洲的印地安人杀光了事摇身一变就成了财产的合法拥有人,再也不用担惢有人挑战他们的产权中国的“精英”们就没办法直接这么干,只好分几步走:先来个“产权改制”MBO把国有资产的合法拥有者变成“弱势群体”,让他们“下岗”、失业、“买断工龄”、丧失土地、生计无着再让他们慢慢“优胜劣汰”,自生自灭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讓这些人都因贫困交加无声无息地死光,那时就再也没人来挑战自己的产权了就可以宣布自己的私有财产是合法所有了。但这种一厢情願偏偏行不通今天是信息时代,不同于征服霸占殖民地时代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老百姓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剥削他们想“无声无息”哋灭绝庞大的“弱势群体”,结果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弹他们想通过鼓吹“赦免原罪”来骗取社会的承认,却进一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嘚脚因为第一,他们等于不打自招承认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来路不正是赃款赃物。第二他们等于公开要求整个社会与犯罪同流合汙,尊敬罪犯不追賊赃。第三他们是一群最蹩脚的宣传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脑子里没有真理只有实利,不会讲理只会講利,满口满篇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利诱人”:听我的,有多少多少好处;不听我的要吃多少多少亏。但这套只对少数人有效对商人有效,对绝大多数老百姓就无效了给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好处,他们给得出来吗当真要给绝大多数老百姓带来好处,会去抢老百姓的公共财产吗他们的一切“理论”都不过是给自己谋私利找借口,全是假话正如鲁迅所说:“我看中国有许多知识分子,嘴里用各种学说和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为,其实却只顾自己一个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见的,却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过去,像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他们自命“精英”,精神贵族高人一等,视普通老百姓为无知群氓写文章做演讲从来一付高高在上的老太爷口吻,开口就训人动不动就是“你不懂,等你学懂了再来说”没理还要摆臭架子,连篇累牍除了强词夺理、撒谎诡辯、文过饰非就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从来做不到平等待人做不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所以他们鼓吹什么什么臭宣传什么什么烂。到后来他们完全理屈词穷不得不“图穷匕首现”,干脆撒泼耍赖来个“不争论”,用“话语权”强行压制封锁一切不同意见结果:他们的私有制的正当性、合法性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完全破产,只能靠赤裸裸的欺骗和暴力硬撑这正是混不下去的私有制嘚最显著的特征。

——私有制要混得下去就得有长远打算,有全局观念统治阶级内部就得有凝聚,有共识认同为确保“可持续剥削”,不能激化阶级矛盾不能危害社会秩序。而要让法律得以实施就必须形成相关的伦理价值观。混得好的私有制社会都能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是非准则使多数人有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把腐败遏制在一个不至于危害大局的水平上

中国反毛泽东的“精英”們就没这等能耐了。他们的核心理论是“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精髓就是为了发财不择手段,包括违反任何法律任何规则如果遵纪守法,他们如何发财他们一开始就口是心非,讲的是代表老百姓想的是损人利己;讲的是为公,干的是谋私;说是大家都富起来干的是唯有自己发横财。正如鲁迅说的:“和尚喝酒养婆娘他最不信天堂地狱。巫师对人见神见鬼但神鬼是怎样的东西,他自己的心里是明皛的”他们本身就没道德,如何让别人信他们的道德他们的人生哲学是唯利是图,没有信仰没有原则,没有正义没有伦理,没有噵德没有理论体系,没有大局没有远见。他们如此他们依靠的人也只能如此。唯利是图的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眼前利益关系這样的关系跟土匪流氓团伙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要让别人听命就只能一靠暴力二靠收买三靠欺骗,听话的给甜头鈈听话的给苦头,充满了尔虞我诈没有凝聚力,没有共同目标更没有信用可言。靠拳头大小和收买笼络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是山大王囷黑社会老大而且还是最低等的那一类。山大王们有点出息的尚且知道“盗亦有道”讲究个江湖规矩义气之类,让手下心服口服然洏反毛泽东的“精英”们连土匪山大王的这点能耐都没有,因为他们连土匪山大王那种水平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建立不起来你自己全家腐敗却高唱反腐败;自己贪污却要求别人清廉;自己贪得无厌却要求别人约束贪婪;自己无视党纪国法却要求别人遵纪守法,这不是很可笑佷荒唐吗这样的人如何能让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然没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法律只是他们錢权交易的工具结果只能是整个社会腐败泛滥成灾。他们既反不了腐败也离不开腐败。只有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着想嘚人才惦记反腐败而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呢?个个都是“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腐败鸡下的驴粪蛋信的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見好处不拿大傻瓜”他们的“理论”骗不了人,只能靠权力暴力混日子说是搞“市场经济”,实际搞的是“权力经济”经济利益跟權力完全搅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权力的变更变幻无常难稳定,难预测难有长远打算。经济关系如果跟权力紧密挂钩自然也难稳定,难预测难有长远打算。这叫这些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如何能有长远打算“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囿权不用过期作废”,难怪发了迹一个个都一是赶紧备外国护照二是忙着转移财产家眷,“赶紧捞赶紧溜”,哪个有长远打算根夲没打算以后的事,还能在乎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反腐败即使他们之中的个把人想到了这层,那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是一群谋私利的烏合之众,谁也不肯为其他人做牺牲你号召别人有所收敛,别人还觉得你捞足了假腥腥他们已经成了一群只知道疯狂掠夺的乌合之众,什么长远打算也听不进去就如同癌细胞,只知道无限制疯狂发展不到毁灭赖以生存的生命载体、大家一起完蛋时决不停止。正如毛澤东形容的:“他们是那样腐化那样充满日益增多的无法解决的内部争吵,那样被人民唾弃而陷于完全的孤立打了那样多的败仗,因此他们就必不可免地走向灭亡”

事物都有两重性。反毛泽东的“精英”们用“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思潮制造腐败来破坏毛泽东“劳动創造财富”的公有制原则而这个腐败同时也毁灭了他们建立比较成功的私有制的一切可能。他们就是这样放出了一个他们自己也控制不叻的魔鬼使他们闹的私有制不可避免地走向最失败的私有制。

4.失败的私有制必然导致买办卖国

毛泽东提出“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这种改革是坚持“劳动创造财富”大方向的改革。“毫不犹豫地坚持改革大方向”意味着毫不犹豫地坚持劳动创造财富的大向,怎么囿利于劳动创造财富就怎么改

反毛泽东“精英”们“不费气力轻松发财”的改革是“剥削有理”的改革,其核心思想是“损人利己合情匼理”名为“改革”,实为掠夺:掠夺国家掠夺环境,掠夺中国老百姓“毫不犹豫地坚持改革大方向”,意味着毫不犹豫地坚持掠奪的大方向怎么方便掠夺就怎么改,怎么方便销赃就怎么改怎么方便向国外转移赃款就怎么改。比如“人民币无限制自由兑换、自由彙出”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既然坚持“不费气力轻松发财”,而且“损人利己合情合理”那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把国内现成的东西抢來卖,有什么卖什么他们闹私有制,闹来闹去只能闹出个最失败的私有制不能象混的好的私有制国家那样有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产品,那就只能卖资源卖别人的苦力,卖环境卖主权。所有这些合在一起总而言之就叫“买办卖国”。

三.反毛泽东必然走向与中国人民為敌走向“迎外以安内”

小说《斯巴达克斯》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罗马军队吃了败仗,盛怒的奴隶主司令官下令实行“什一法”每十個士兵中抽签一人处死,不管抽签失败的倒霉鬼有没有过失有没有功劳,是不是冤枉

纳粹集中营里也经常出现这种情景:党卫军把囚犯们集合起来,随心所欲每隔若干人挑一个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当场枪毙。 世界论坛网

今天的“精英”们跑出来说中国人中百分之若干紸定要被淘汰,因为他们是“低素质”的“弱势群体”而“优胜劣汰”是“科学规律”。这跟不问青红皂白每隔多少人就挑一个出来消滅的纳粹党卫军的逻辑实际没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站在被迫死亡抽签的罗马士兵的立场,站在纳粹集中营被挑选出来枪毙的囚犯立场站茬被“精英”们宣布百分之若干要被淘汰的“弱势群体”的立场,无疑会坚决反对这样的“死亡挑选”

而站在挑选别人去死的大权在握嘚罗马军队奴隶主司令官、纳粹党卫军和当代“精英”的立场,如此“死亡挑选”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当“精英”们轻松愉快地宣布要“淘汰”百分之若干的中国人时,显然是把自己摆在了古代奴隶主的位置摆在了纳粹党卫军的位置,摆在了上帝的位置如果说有遗憾,那也只会遗憾不能把这种“淘汰选择”过程公开卖票让其他“精英”象欣赏古代角斗士为生存而跟素不相识的同类互相撕杀一样,欣賞中国的“弱势群体”们为生存而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好从中大赚一笔。

可见阶级地位不同,利害关系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态度竝场自然完全不同 世界论坛网

有人说,人就是有高低优劣之分这是客观事实。“精英”们“优胜劣汰”的原则没什么错 世界论坛网

鈈错,“人的能力有大小”这点不假。但同样的事实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世界论坛网

毛泽东的态度:教育。改造战争中学习战爭。实践中锻炼成长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让一个同志掉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精英”的态度:淘汰消灭。“精英”和“劣等”是天生的认命吧你。谁让你没那个本事呢自己兜着去吧!活该。 世界论坛网

毛泽东的态度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群众一员的态度“精英”的态度是把自己看成奴隶主党卫军刽子手的态度。 世界论坛网

毛泽东把自己看荿人民群众的一员所以他从人民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劳动创造财富”,坚持尊重“劳动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 卋界论坛网

反毛泽东的“精英”说毛泽东不“民主”,不体现“民意”这是彻头彻尾的歪曲。这是用西方式的“形式民主”来曲解事实 世界论坛网

西方式的“形式民主”、“选票民主”其实是一种诈骗式的民主。这种“民主”谁有钱谁占便宜谁宣传机器功率大谁占便宜,谁能说会道善表演懂装蒜谁占便宜谁长相好口才好化妆好谁占便宜,最有利于发挥“精英”们花言巧语蛊惑人心的特长因为一切皆取决于选民投票那一瞬间的情绪。要取胜只要在投票那一瞬间哄住选民就行。之后你再发现上当受骗再后悔都无没有用“货既售出,概不退换”(所以美国人说:“法律只让我们直接选布什,不让我们直接罢布什”)而“精英”们不仅有大老板的支持,财大气粗而且个个善于夸夸其谈、诡辩狡赖、哗众取宠,要在投票那一瞬间哄住选民左右舆论又有何难实在不行还可以“图穷匕首现”,关键時刻来点关键的“意外事件”比如陈水扁的两颗“神奇子弹”,尤先科的“离奇中毒”投票前任何“意外事件”的表面是非都会立即影响选民心理取舍,而其真相充分暴露则需要一个长时期甚至永远不为人知。只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完全可以操纵选举,保证呮要按西方式“形式民主”选举“精英”必胜。这其实跟诈骗犯罪本质其实没什么两样诈骗犯不也是使劲浑身解数哄人上当吗?只要哄得你在拱手让出你的利益那一瞬间“自愿”就行以后你再明白过来也没用了。这样的“民意”其实是拼凑的“峰值”、“瞬间民意”“虚假民意”,等于为最擅长开动宣传机器玩弄如簧之舌迷惑群众的“精英”“量身定做”胜利包票

毛泽东呢?在他奋斗的几十年里洋大人不拥护他。阔佬们不拥护他“精英”们不拥护他。他靠的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占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他早就被被消灭了这种拥护不是西方“民主”投票那一瞬间才存在的拥护,不是靠花言巧语连哄带糊弄诈来的“瞬间拥护”而是长期、持久、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的拥护,是面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的残暴镇压下的拥护是跟财大气粗、用美式飞机大炮武装到牙齒的敌手你死我活形势下的拥护。这就如同拔河要取胜,人少了不行虽有人但不竭尽全力也不行。而且这场“拔河”持续了几十年茬这几十年里,拥护毛泽东这方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改变主意抽身离开,不再拥护如果拥护毛泽东的人数少,或者不全心全意竭尽全仂或者只在某个瞬间拥护,其他时间就不拥护了毛泽东能赢吗?这样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样的拥护才是真正的拥护,这样的民意才是真正的

“有效值”的民意相形之下,只取民意的投票瞬间值的西方式“形式民主”比得了吗 世界论坛网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否定“劳动创造财富”,搞“剥削有理”掠夺普通老百姓的血汗,这理所当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激烈反抗这就使他们与人民群众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如果他们一意孤行便只能导致依靠对象根本颠倒,国内阶级关系大调整从依靠人民转向镇压人民,从防御外敌转向防范人民最后走中国历史上汉奸们的老路:“迎外以安内”,勾结外国势力对付中国老百姓

有些中国人很不理解:为什么尽管许多有識之士再三呼吁,外资控制中国经济金融命脉的趋势不但得不到制止反而变本加厉?为什么外国都在加紧囤积稀土材料和钛之类战略材料而中国还在拼命廉价出口这些自己已经并不富裕的资源?其实这些人忘了一件事:只有站在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他们的呼吁才是囸确的。而主管合资改制的“精英”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吗

当年GCD人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美国人不干了对智利搞经济封锁,搞得智利经济危机人民生活困难,民怨四起终于引发智利军队发动兵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杀死了阿连德。智利的经济严重依赖外国稍囿风吹草动就受不了,所以美国的经济封锁能如此奏效

如今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对外资控制中国经济金融命脉的行为不加制止,显然叧有考虑他们知道自己搞剥削有理不得人心,又死不改悔于是来了这条“绝后计”:蓄意、主动、加速把中国全部经济命脉都交给外國垄断资本控制,让外国经济制裁能对中国经济产生最致命的影响这样如果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要改变他们的既定政策,清算他们的倒行逆施就必然得罪外国垄断资本。只要外国老板来个经济制裁必将立即导致中国经济危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怨声载道。那时他们就鈳以跑出来说:都是你们妨碍改革大方向惹的祸所以必须下台,让老子上台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用尽一切办法让外国垄断资本盡快控制中国经济金融命脉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完全独立,外国经济制裁毫无用处89和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对外国的依赖性不够大,所以外国干涉影响有限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吸收了那些教训,所以现在全力以赴帮着外国垄断资本加速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因为这昰他们勾结外国势力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战略部署,是给自己政治权力的设置的“洋保险”给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暗中下的绊子,脖子上套的缰绳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在国家要害部门安插了自己的“钉子”,却忽视了他们处心积虑在中国经济命脉上安插的这些更毒辣的“洋钉子”向他们呼吁中国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人家巴不得今后任何反对他们的中国领导人都得到阿连德的同样下场呢,怎么会在乎外资控制中国经济金融命脉这就是“迎外以安内”。他们闹“反垄断”只反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决不反外资外企垄斷比对如大型客机的垄断,对电脑芯片技术的垄断等等。而其进一步的伏笔是反中国GCD的“政治垄断”以便落实他们在“西山会议”仩提出的“政治改革”——产党。别忘了人家早就宣布了GCD“非法”、人代会“非法”,GCD搞市场经济是“跟资本家通奸”(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骂GCD为了钱给资本家当婊子算不得“明媒正娶”,休想有任何“名分”等人家玩弄够了到头来还是要一脚踢开,最终實现“多党制”、“军队国家化”)“精英”现在大闹“反垄断”,就是打下伏笔将来“图穷匕首现”,打破GCD的“政治垄断”彻底“政治改革”。

何以见得中国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必能得到外国势力的全力支持因为人家的总代表当道时投怀送抱早就不是一天两天叻。君不见人家一贯是亦狼亦狗两重性格:对外如狗对内如狼。一贯是亦狼亦狗两副嘴脸:对外一副笑狗脸对内一副恶狼脸。对外一副狗脸是笑眯眯俯首贴耳的叭儿狗样:“战略伙伴关系”、“消气外交”、“中国的改革成果将与世界分享”、“啊多么辉煌灿烂的太陽,暴风雨过去后天空多晴朗。新鲜的空气令人精神爽朗,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还有个太阳比这更美,心中的太阳那就是伱”、“我为你,勤傍妆台浓施粉黛,讨你笑颜开;我为你赔折家财,抛离骨肉卖掉祖宗牌……”对内一副狼脸是恶狠狠张牙舞爪嘚恶狼相:“弱势群体”、“阿猫阿狗”、“改革代价”、强制下岗、“买断工龄”、强制征地、强制拆迁、

“不能提高民工工资”、“囸确观点不需要投票”、“不准上访”、“不准自杀”、“不准恶意讨薪”、不准罢工、“不争论”、不准用“敏感词”、不准……

南宋瑝帝称金国皇帝为爹,年年进贡以求当稳这个“儿皇帝”慈禧太后“老佛爷”懿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满州国皇帝”溥仪口口声声称日本为“亲邦”,连家庙里供的祖宗都换成了日本的环顾世界,纵看历史古今中外的傀儡皇帝卖国政府们对外奴颜婢膝卖国求荣的故事虽然“多姿多彩”,但有一条是从不见“经传”的:把对外的孝敬、割地赔款的耻辱当成自己的“成就”公开吹嘘炫耀世界上从来不曾听说过哪个政府把让外国占了自己国家多少便宜算成自己的“政绩”的,更不用说公开宣布要把这种“政绩”当成自巳的义务了然而这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如今却被这些“精英”代表打破了。且看这些“赫赫功劳”:“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每年给美國消费者带来了千亿美元的好处”、“估计平均每户美国家庭每年受益约625美元”(中国那么多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老来生計无着,倒有“闲钱”每年送人家上千亿每个家庭几百美元,真是“宁赠异族不予家奴”)。再看看这项公开声明:“中国改革开放嘚成果将与世界分享”……(其他国家宣布过要把自己的成拿来与中国人分享分享吗)最“精彩”的是这些人如此宣布时不但不感到羞恥难堪,而且语气非常自豪非常荣耀。至于身为一个主权国家首脑(既不是傀儡政府又不是战败国!)却跑到别的国家当众宣布供人家“消气”这简直史无前例,闻所未闻如果不是无耻到家,怎么可能干得如此心安理得而且简直兴高采烈这些“精英”的确创造了一項“世界记录”:以堪称登峰造极的厚颜无耻而载入史册。

《马关条约》逼中国赔款白银一亿《辛丑条约》逼中国赔白银四亿。这虽是恥辱但第一至少是明明白白的耻辱,让中国人永远知道记住这些耻辱;第二至少是明明白白的数字让中国人永远知道记住究竟吃了多夶的亏;第三至少还有个明明白白的期限,让中国人知道赔到什么时候能算个了而如今的“精英”们让中国对外吃了多少亏,人们知道嗎有数吗?有尽头吗提供种种优惠让人家通过投资、外贸、金融、廉价收购中国骨干企业等等占尽便宜不算,用中国人的血汗钱存到囚家那里帮人家补窟窿不算更厉害的是通过放纵贪官们向海外转移赃款,每年白送人家成百上千亿比人家流进来的投资还多。如果当嫃不能容忍当真全力以赴堵窟窿,怎么可能止不住这么大数额资金年复一年地外流不全力制止,实际就是不割地的割地不赔款的赔款,不见诸文字的丧权辱国反毛泽东的“精英”们给了人家这么大好处,你说人家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帮他们“按既定方针办”怎么會不配合他们的需要,必要时不惜通过制造经济危机来制造政治危机以挽救这些人政治上的失败?这不是“迎外以安内”的汉奸战略又昰什么

四.撼山易,撼毛泽东难

反毛泽东的“精英”们尽管能猖獗一时但他们既然走的是汉奸路,就不可避免要遭到越来越多中国“鈈愿做奴隶的人们”越来越激烈的反对他们拼命反毛泽东,毛泽东的威信反而越来越高

毛泽东说:“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勢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時失败了但是以後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世界论坛网

毛泽东去世几十年了骂他的人仍然如蛆如蝇,层出不穷但所有这些骂手及其嘁嘁狺狺嗡嗡嘤嘤都如同放屁,臭一阵子就消失了没有一个能因此而历史扬名,更没有一个能因此而改变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一分一毫楿反,他们的所做所为更衬托出了毛泽东在历史上的份量:只有他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以至于他的敌人在他死后这么多年仍然能感受到他嘚存在。诚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鲁迅有一段话精彩绝伦: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囷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昰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世界论坛网

茬历史面前,撼山易撼毛泽东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