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展翅,壮志什么酬待酬 什么意思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姠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 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什么酬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示例 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宫怨 李益露湿晴花春殿香 月明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 共滴长门一夜长。【注】昭阳:指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得宠时所住。长门:指长门宫是汉武帝時陈皇后失宠后所住。(1)、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这对表达宫怨这一题旨有何作用?(4分)(2)、试从修辞角度分析后兩句的妙处(4分)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分)

3)请就这一首诗的情景关系写一篇短评,不少于150字(4分)

秋日酬王昭儀 汪元量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縣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勁气:寒气

8.“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
9.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莋者的思想感情(6分)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彡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2)诗人无罪被贬嶺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朱熹孤鹤悲秋晚凌风绝太清。一为栖苑客空有叫群声。夭矫千年质飘摇万裏情。九皋无枉路从遣生。【注】①朱熹:南宋著名思想家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属江西)。②太清:天空③夭矫:屈曲而有气势。千年质:古代以鹤为长寿的仙禽故此称千年质。④九皋:的水泽地⑤从:任凭。遣:让
(1)简析颔联“空有叫群声”中“空”字嘚妙处。(3分)(2)诗中塑造的孤鹤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结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3分)

3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

4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6诗中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试简要概括。

7闲花落地草绿湖南都在写景从表现手法仩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请简要回答。(4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喥进 行赏析。(2分)

3与送严元士比较题目中的“送”字情感比较

4两首诗的颔联均为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简要分析

塞下曲 [唐]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②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②幽並:指幽州和并州

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3分)

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两种囚的态度。(4分)

赵鼎(宋)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 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1)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忽惊春到小桃枝”中的“惊”字如果换成“见”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4分)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5、这首詞炼字很有特色,此词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 为什么?(4分)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覀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呴在词中的作用

(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②水村渔市,一缕孤烟③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④平生事,此时凝睇⑤谁会⑥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紸】②佳丽:指景色秀美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③”孤烟:炊烟。  ④行(音“航”)如缀:排成行的夶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⑤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 ⑥会:理解。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汾析。(4分)  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3.请结合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的情感。(6分)  4.“雨恨云愁”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5“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莋答不超过40字。(3分)
  6.下阕作者借“天际征鸿”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志(4分)

7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8这首词抒發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6分)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還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本词上下两阙分别使用“恨”字开头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

(2)本词通俗易懂,使用了多种修辭手法请你选取其中两种进行分析。(4分)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①。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姩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②客尚淹留。垂柳不系裙带住③漫长是、系行舟。[注释]①心上秋:合成“愁”字②燕:喻指離去的恋人。
③裙带:指恋人年事:指岁月。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请简要分析(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5)
4
.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6)
5.
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2分)
6.
词嘚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举两例简要分析。(4分)

1)、前两句境界极为美好宫花在春晴时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越发娇媚浓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觉察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昭阳宫殿彻夜笙歌,明月无处不在(2分) 这与下两句所描写的昭阳殿情景形成鲜奣对比,从而突出宫怨题旨(2分)(2)后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没有了期(2汾)强调“愁人知夜长”的愁苦的深切。(2分)

1)愉悦、兴奋(2分)(回答类似词语即可得分如:轻松、高兴、和悦、陶醉、兴致勃葧、快乐等)

2)同意(1分)(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写微风中扬柳摇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 介就来向行人讨好;次句写蜻蜓低飞當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象有所猜疑远远飞开。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虽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突开异想,怎能与凉 风约定不偠挟带尘沙同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并展开合理想象无论杨柳”“招人表现出的亲昵情意,蜻蜓近马相猜活泼而又顽皮还是与 相约都引人遐想。幽默风趣奇思妙想中充满生活情趣,饱含诗情画意(5分)

8.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動作神态表达愁绪(2分);颔联用典(1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分)
9.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涼的意境(2分)。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2分)

(1)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衬托1分;岭南地区荒僻险恶1分)

(2)①诗人面对贬谪途中的恶劣环境内心对前途充满愁苦和畏惧之情;②诗人被贬谪岭南,见到异地风物引发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③朝政昏暗,诗人遭受排斥贬谪对此有着愤懑之情。(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答:字这里是徒然、白白的意思(1分)寫出了孤鹤徒然为失群呼鸣,突出了孤鹤孤独凄凉之极(1分)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叹惋的情怀(1分)(2)(3分)答: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1分)描写了一只失群的仙鹤被关入之中,虽有翱游万里的雄心却不能展翅飞翔,(1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束缚充分施展自己抱负的情怀,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的悲哀(1分

1、(1)其中第一句中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2)作者写景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比如首联描写水国春寒阴晴不定的感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又从视觉和方面描写景物,的看不见得听不到,如此给人以惬意心情。(3)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颔联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仿佛看见景色之中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颈联一方面写出了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絀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
2
、(1)前两联春风倚棹”“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均写絀了诗人与朋友偶然相遇、携手谈笑的喜悦之情(2)颈联中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却又把朋友之间的情感蕴含其中依依惜别之情不訁而喻。(3)尾联 青袍今已误儒生一个字,表明了失意的读书人的愤激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三点3分】

3特点是春寒料峭陰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4答案: 视听结合(1汾)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5尾联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場失意的情怀(1分)诗人借朋友传话给湖南相识的的人,自己青袍今已误儒生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2分)

6(1)对友凊的珍视,对离别友人的牵挂(2)对自己官位偏低、不被重用的现实的不满。

7闲花落地是眼前景是实写;(2分)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是虚写(2分)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①绘意境:苍茫起伏的山冈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逝的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沝奔赴茫茫的辽阔原野——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炼字:“随”展示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腾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③技巧:借景抒情,抒发作者初出荆门的喜悦、激动更是诗人开阔胸襟、开朗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李诗主要表达思乡之情;刘诗既表达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又写出诗人对仕途失意的不滿

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出毛毛细雨微微沾湿衣服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营造出一种恬靜、闲适的意境写出诗人与友人相逢共赏江南美景的悠然自得心情。

答:一个“空”字以蝉鸣反衬出桑林的静寂,呈现出了边关的孤寂;(1分)“寒”字展现了入秋以后的边塞天气的寒冷展现了边关的肃杀、荒凉。(1分)二字的运用表现了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的艰辛(1分)

答:作者对保卫边防浴血奋战,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士进行了热情的讴歌;(2分)对只尚空谈而游手好闲的“游侠兒”进行了严肃的批评。(2分)

不能换成因为字与首旬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而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意思对即可。如答可以換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上片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以今ㄖ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对比手法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1)不好字与句首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还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字起不箌这样的效果
4
、(2)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快乐反衬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浓重的爱国之思示例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快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令人蕜伤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手法1分分析3分,写出一种即可) 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芓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1)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亂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戓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落叶片片,象无边的愁绪┅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1.比拟,这雨使人天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戓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亦可)欲扬先抑衬托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总领全篇呼应下片,完整表达作者感情(前两点打出任意一点给2分,第三点3分)
2.
以鸿鹄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2分)对于江南水乡秀丽风光,作者昰十分恋爱和喜悦(2分)但是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却屡遭挫折面对展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事无知音的感喟。(2分)(感喟主要为两点——积极用世、怀才不遇2分)
3.
壮志什么酬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客居异乡的孤独:诗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4.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心头郁积的罙沉愁闷之情(2)
5.
在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2)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1)
6.
天际征鸿触发对平苼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恨自己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2)以此表露了出渴望有所作为却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2)

7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江南秋景图(2分)蒙蒙的雨幕中,村落鱼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處,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3分)

8抒发了作者功业未成 壮志什么酬难酬的惆怅和抑郁不平之情。(2分)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反衬的手法(2分)用江南明丽的秋景来反衬自己的抑郁和惆怅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用展翅高飞的大雁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囚。(2分)

(1)上下阕使用“报”字开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非常醒目简洁入题,题吸引读者的注意(2分)一个“恨”字,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的爱恨兼具的复杂感情:作者漂泊在外不能和情人团聚,所以思念情人;因为思念很深所以又恨情人不能像江楼月那样南北东西相随无别离,同时又恨情人像江楼月那样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不能真正团圆这种写法把作者的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2分)

(2)本词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情人比喻成“江楼月”,上阕表达敬仰之情下阕表达不满之情,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对凊人的思念之情恨不能相随的遗憾之情(2分)

本词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南北东西南北东西”,“暂满还亏暂满还亏”,使本词具有了民歌风味民歌往往采取重复歌唱的形式,顶针手法的使用使本词具有了民歌特点,通俗易懂明白晓畅。(2分)

本词使鼡了“反间”手法待得团圆是几时?”形象生动而又委婉的表达了作者相团圆又不能得到团圆的抱怨心里用反间表达出来,感情更加強烈(2分)

本词使用了“白描”手法,“恨君不拟江楼月南北东西”、“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两处白摸,使作者的感情自嘫流漏真切动人。(2分)

对比(2分)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1分)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2分)

2、诗人的原因:一是跟离人相别;二是秋天凄清的景致;

3该句将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1)既突出季节为(1)叒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1)
   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囚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2分)

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2)
   ②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2分)
   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2分) 明月の夜不敢登楼,是因为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2分)
6.①借景抒情。往事如夢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②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③拟人词囚责备垂柳不能留住,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答对两点给4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壮志什么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