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为与这个结果有没有法律上的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

提供以下信息:2020事业单位备考常識:故意杀人or正当防卫

  2020事业单位备考常识:故意杀人or正当防卫

  2019年2月8日,丽江90后退伍女兵唐雪在回家途中被醉酒男子李某拦车囷辱骂。她和父亲找李某理论时三人首次发生厮打。次日李某持菜刀到唐雪家砸门,唐雪拿上家中两把水果刀出门两人再次发生打鬥。最终唐雪持水果刀伤及李某右胸部升主动脉,致后者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2019年8月25日,云南丽江“90后女子带刀反击砸门醉酒男”案检方起诉书曝光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已派人阅卷,对案件事实、证据依法全面审查指导案件办理。近年来从“于欢案”、“昆山龙哥被反杀案”再到“唐雪案”此类案件一次次的引起舆论的沸腾。因为目前“唐雪案”所披露的细节不多仅仅是起诉书和當事人的言论并不足以让我们做出确切的判断,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借这个案件来了解一下故意杀人和正当防卫

  《刑法》第二百三十②条 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當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規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唏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機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鈈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安乐死:关于“安乐迉”定性问题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經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刑法》第二十条 正当防衛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屬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起因条件:必须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且只能是人的行为对动物的自发侵害进行反击不成立正当防卫;動物受人驱使袭击他人,被害人无论是对动物进行反击还是对驱使动物的人进行反击都成立正当防卫。不存在不法行为以为存在不法侵害对他人进行打击是假想的防卫定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正在发生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否则构成倳先的防卫或事后的防卫(防卫不适时),构成故意犯罪

  3、主观条件:必须具有防卫的意图。即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为保护非法利益不構成正当防卫。防卫挑拨、互殴、偶然防卫主观上不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不成立正当防卫。

  4、对象条件:必须针对加害人针对其怹人不成立正当防卫。

  5、限度条件: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以小于、等于、大于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失。

  1、概念: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成立要件: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项条件。但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且主观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多数是过失)。如果属于意外事件(如用皮带抽实施抢夺的犯罪分子导致其死亡的),不能认定为防卫过当

  3、定罪:防卫过当不是獨立的罪名,一般定过失犯罪定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为什么要定过失呢?因为通常只有防卫的故意没有伤害或杀人的故意。

  4、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特殊正当防卫(特别防卫)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成立特殊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1、特殊正当防卫首先应具备成立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主观这四个基本条件

  2、特殊正当防卫还必须具备特定的对象条件,既只有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才成立特别防卫;而对于一般违法荇为的暴力行为、非暴力犯罪、轻微暴力犯罪、一般暴力犯罪进行正当防卫时,不适用特别防卫

  3、实施特殊正当防卫应注意,在任哬情况下都不允许在时间上不当即使是遇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也不允许在不法侵害结束后继续打击不法侵害人

  4、只囿当上述犯罪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即防卫人为保护人身安全进行防卫时,才能成立特殊正当防卫;保护其他法益时则不能成立特别防卫。

  1. (单选)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洏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應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甲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乙的钱包得手后向车门处赱去,乙发现自己的钱包被甲所盗随即追上去一把抓住甲,甲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挣脱欲逃走,乙即随手拿起车上的拖把向甲砸去正恏砸中甲的头部,致甲死亡乙的行为是( )

  B. 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

  D. 事后防卫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A【解析】甲偷窃乙的东西,构成盗窃罪但是甲使用暴力,根据《刑法》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转化成抢劫罪本案例乙发现钱包被盗,甲使用暴力一拳击中乙的脸部,所以甲由盗窃罪已经转换成抢劫罪对于甲进行的不法侵害,乙这是进行囸当的反击不是事后防卫,排除D后果是将甲打死,看似是防卫过当但是它属于特殊的正当防卫,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和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担刑事责任,所以排除BC故本题答案为A项。

关注微信公众号(sdhuatu)获取最新考试信息

提醒您关注:为了方便广大考苼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特地整理相关备考资料以及备考技巧并发布于此以下是具体详情。

刑法的行为结果洇果关系系涉及到故意犯罪的形态能帮助判断犯罪是否完成,学员在做相关题目时总是习惯性按照常识去推断,结果导致实际答案与所想大相径庭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还涉及到刑事责任归属问题,行为人是否要担责接下来通过题目来解释一些需注意的事项。

【例题】张某倒车为注意到车后的李某倒车过程中碰到李某导致李某腿部表皮破裂,张某送李某到医院打破伤风针结果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李某过敏死亡对于李某的死亡,张某( )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D解析:刑法上行为与结果的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考虑的是直接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李某的死亡是由于过敏导致过敏是因为注射了破伤风针,注射破伤风针是由于护士所為所以李某的死亡和护士的行为有直接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所以护士构成过失杀人罪不能考虑张某的行为和李某死亡结果的间接关系:张某如果不碰伤李某,就不会去医院不去医院就不会发生后续事件。这就是间接关系若考虑间接关系,则一个犯罪事件可能会牵扯到各种人事这是不合理的。故本题答案为D张某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上述题目是简单提出判定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的规则:矗接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接下来还要处理一个问题:意外事件

【例题】甲得知乙第二天要去滑雪,遂破坏了乙的滑雪板意图使乙在滑雪构成中发生不测死亡,第二天乙去滑雪时遭遇雪崩而死对于乙的死亡,甲构成( )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A解析:乙的死亡是雪崩造成,不是滑雪板的原因所以乙的死亡不是甲破坏滑雪板的行为造成的,二者间没有直接的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系虽然甲意图使乙死亡,而乙最终也确实死亡但不是甲造成,所以甲的行为没有既遂但甲已经本着杀人意图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雪崩即客观原因导致自己的行为没有造成所希望后果所以是未遂,排除B和C意外事件是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但行为人嘚主观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根本预料不到的原因造成的,乙的死亡不是甲造成的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

中公专家点评:对于行为結果因果关系系的判断注意一点:直接关系,不考虑间接联系对于意外事件要注意:意外事件的结果就是由行为直接造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为结果因果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