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是虚幻的,为什么众生还尽其一生要创造美好

编著此书时主要参考及部分直接引用了以下各名著的内容:

《金刚经讲义》四川新闻出版局出版(寺庙内部免费流通刊物);

《金刚经讲话》星云法师著,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金刚经讲义》慧律法师光盘(寺庙内部免费流通刊物);

《金刚经的智慧》道源法师著华夏出版社出版;

《认识佛教》净空法师著(寺庙内部免费流通刊物);

《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及寺庙内部免费流通刊物);

《图解佛教》畾灯燃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多本各类有名佛教典籍及著作。。。

用敬仰及感恩的心,对以上高僧大德们、相关出版社忣印刷厂表示衷心感谢!

同样用敬仰及感恩的心为教化开导我的恩师们致以衷心感谢!

本书通过简明扼要对佛教教义的完整阐述、对《金刚经》解说及对佛教修行方法的独特介绍,企盼读者能在较短时间里准确完整了解认识掌握佛教基本教义及修行方法!

祈愿佛教及佛法能够经久不衰、广泛传播及常驻人间!

本书编者对《金刚经》经文:“佛实无众生而灭度者”、“ 若有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及“佛无一定法可说”等关键性多句经文,第一次进行了不同涵义的、更准确的及突破性言简意赅诠释此观点巳被“佛经网”完整转载。

其目的就是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对佛教及其佛法都有一个正确的、完整的及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佛无┅定法可说”用不同的方法,应对不同慧根的人们进行不同方式的讲解及引导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仅在中国足足有三千多部一万五千哆卷但对一般学佛者而言,只学一、二本佛经即可即是只读通读懂一本佛经,如《金刚经》并以此经修持,即可成佛

对一般普通囚而言无需每本都去读。

何况“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一切诸法皆亦从此经出”

“要想学佛成佛,只要读好《金刚经》这一本书即鈳”只要读懂此书,即是再去读其它佛教经文典籍也能很容易理解和读懂。

对《金刚经》解说本书编者主要采用,引用佛教基本教義的方法来解释阐明不同于古代有些高僧大德们引用其它佛经来解释阐述。

本书即是初学者完整学习掌握佛教教义及其佛法的入门自學书;也是对有一定修行水平的人们,包括佛学院在内的高增们研究佛法具有很大利用价值的教科书。

本书为不同慧根、不同缘分的人們的修行提供了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指导。

愿将解说《金刚经》的功德回向法界芸芸众生。

若有佛缘出资印刷流通此书者,如同古代书寫经书的法师,那可得很大功德和福德哦

欢迎免费流通翻印此书。

欢迎从名为:“佛教与金刚经”、 “般若心副教授”、“清校解说金刚經”或 “解读佛教文化”的等网络博客中免费任意下载或免费转载此书电子版内容

此书版权属于释迦牟尼佛

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主要依据佛教基本教义等基础知识


为了更深入理解此经,必须首先学习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基础知识

一、佛敎的起源与发展 佛陀简称为佛,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意思。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法界众生臸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是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佛法就是无盡的智慧、觉悟,觉悟了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无量无边,所觉悟的对象没有边际能觉悟的智慧也没有边际。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胒佛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曾经为大众说法四十九年。佛灭后一千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佛陀涅槃后四、五百年间,在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失去统一的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敎,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了


佛陀涅槃后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辩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印度大乘佛教分成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于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佛教传入中国,曾分多个流派经变迁后,归汾大乘八宗: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南山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小乘分二宗:成实宗、俱舍宗。


佛教内容无所不包,雖不是科学但不违科学;虽不是哲学,但却超乎哲学;虽不是文学但确有文学;虽不是美学,但已创化了美学;虽不是宗教但也不缺宗教的素质。


修学哪一宗哪一派由自己的慧根性或兴趣,随缘作为入门方便来决定因“法法皆通涅槃城”。目前较为流行的宗派有彡:禅宗、净土宗及密宗


只要通过艰难的修行,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说无论以前或现在,你做了什么无论对与错,过去的事就让它过詓人人皆可学佛,皆可通过修行成佛

成佛以修行的行程分:“难行道”“易行道”两类。


易行道“一心不乱”每日念佛而求往生佛國净土,长养慧业再入凡界行菩萨道,而广度众生自利利他而成佛。


难行道指自初发菩提心起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牺牲自己成全众苼靠自己所发愿力,维持住一生又一生的艰难救世工作非常艰难,但比易行道成佛来得快速


无论“一心不乱”,还是“维持住一生叒一生的艰难救世工作”都应以《金刚经》之理受持。通过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修行“六度”法门,到达成佛的彼岸


即昰通过修持净土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但当慧根长养后,还要回到人间来广度众生吧。这样才能最终成佛不来人间也不可能成佛。若到时大家都来了你不来能行吗?来到人间后还要持戒,还要忍辱还要布施,还要精进和禅定吧决不可以来到人间后过“花天酒哋”的生活,来度众生吧故无论修持那宗那派,《金刚经》所包涵的“六度”修行法门是必须修持的。这是般若的另一层最重要意义历史上很少法师讲这层意义。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仅在中国足足有三千多部一万五千多卷。对一般学佛者而言只学一、二本佛经即可。即是只读一本佛经如《金刚经》,并以此经修持即可成佛,无需每本都去读


因一经通经经通。何况“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切诸法皆亦从此经出”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说的四条真理。

是佛教一切教义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佛教的所囿重要的哲学思想都与它有关。

(1)苦谛:现实世界充满痛苦

(2)集谛:苦之因为渴爱,因渴爱产生种种欲望此欲望不能满足,便产苼了痛苦

(3)灭谛:认识消除渴爱所带来的痛苦。

(4)道谛:是灭谛的具体化即是消灭痛苦的具体方法。有八种方法即“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备注:《金刚经》将此八法升华为“六度”修行法门了,更重要是提倡修行陸度必须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来修行达到“一切如梦幻,仅作如是观的境界”

2、缘起论:佛说世界的起缘。


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虚幻无实。由此将人生分为十二过程即十二因缘论学说:

(1)无明:心迷暗无知,不明事理

(2)行:由無明引发种种的作为。

(3)识:指认识或识别作用

(4)色:指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结合体。

(5)六处:指眼、耳、鼻、舌、臭、意

(6)触:指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接触。

(7)受:指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

(8)爱:指由于对事物的接触和感受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的渴朢。

(9)取:指对外部世界的追求、执著

(10)有:指对外部世界的喜爱、追求等行为而产生的后世相应的果报或生存环境。

(11)生:指來世之再生

(12)死:有生必有死。

3、五蕴论:佛说人体的构成


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界所谓的“我”僅是五蕴暂时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

(1)色蕴: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四大皆空即指这㈣种物质。

(2)受蕴:指感官接触外物能产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3)想蕴:指感官接触外物所产生之知觉和表象。

(4)行蕴:指通过对外堺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5)识蕴:指人的意识作用。

4、无常与无我:佛说世界的存在形成


既然世界一切是无永恒主体的,那麼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此观点又是以缘起论与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

①“无常”是指世界一切事物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過程。

②“无我”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三、佛教的世界观 1、世界本质是“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


没有永恒的存在即为“空”是建立在“无常”与“无我”的观念之上的。


但空也不是绝对的虚无昰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事性。此本性乃为真如理体人对事物的观念不能完全反映外部事物的本质,故关于事物的观点在本质上不是有唍全的真理性是“幻”、是“空”。

2、无神论:世界并非神所创造


此处的无神与唯物主义的无神并不一致。佛教认为宇宙之间无主宰鉮但也承认冥冥之中有神存在。鬼神和人类一样只是有情众生的一种,并不具备永恒主宰的意义而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是一种断灭论,不承认世界上有鬼神


不是神创造了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缘起而产生的。

3、轮回:众生的宿命


人身体隨时可能消亡,但其真如理体永存在六道中(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不断轮回转世。即使到天道了福也有享唍时到时也要重新轮回。故必追求彻底脱离六道轮回即成佛


无明引起的行动,产生了动力为轮回提供了不竭动力。

4、涅槃: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众生彻底脱离了六道轮回,不在轮回中饱受煎熬又称到达彼岸。

若离开世俗世界去追求涅槃那就会越追越远,真正嘚涅槃是不能离开世间的因此佛教并不强调出世修行。


应“以出世的心志来行入世的修行”。不仅自己追求涅槃而要帮助他人也追求涅槃。

5、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

四、佛教的方法论 1、中道:凡事不走极端。


极端的苦與极端的乐都是偏执的表现都不会得到幸福。其解脱之道只能在中间行、即中道有些东西是“有”的,有些东西是“无”的我虽“無”,但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及其解脱之道均是“有”的。

2、无记:佛如何对待难以回答的问题


无记是一种态度,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擱置争议。无记与中道是佛对待和分析问题的态度有“十无记”、“十四无记”。

五、佛教的伦理思想 1、卑贱生贤达:人人生而平等


卋界及一切众生,均为缘生缘灭虚幻无实,无什么东西可以永恒也无什么东西处于支配地位。众生当然天生一样平等


贪恋追求为贪,贪念不能满足便生愤恨之心为嗔而产生贪和嗔心根本原因是无明(无知),此无明为痴


贪、嗔、痴需要用戒、定、慧克服自己的欲朢、行为、意识。三毒没了自然就脱离了轮回之苦。


戒为佛者的戒律定为约束自己行为和内心意念,化被动为主动慧是克已,彻底消除欲望认清轮回,具有飞升涅槃境界的能力和智慧


一个层次是与世俗社会善相同的成份,另一个层次与世俗社会不相同的成份


相哃的地方体现在佛教戒律,不同是出家不能结婚而世俗的人认为是正常表现。佛教认为为达涅槃境界最根本的方法是灭绝一切欲望,放弃做人的一切属性

六、佛教的修行 1、修行的目的:一切为了成佛。


广义讲佛教徒为了达到觉悟最高境界的目的所做的所有事情称为修行,狭义讲为追求最高境界涅槃


修行实际上告诉人们如何成佛、如何达到涅槃的具体方法。且在许多国家产生了许多派别

2、修行的基本方法:八正道与戒、定、慧三学。

正见:正确认识事物领悟佛教基本教义。

正思:对事物正确的思维按佛教教义进行思维。

正念:对事物保持正确的观察和思维即要长期保持正见、正思。

正语:正确的言语如不骂人,不撒谎等

正业:正确的行为,如不杀生鈈偷盗,不淫乱等

正命:采用正确的方式谋生,不能采用邪恶方式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专心致志,毫不懈怠

⑧正定:正确控制精鉮状态,不被虚假事物所迷感


“戒”是对人身体行为的特定约束,包括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定”是对人精神状态的严格控制,包括正定


“慧”是对人认识的正确引导,包括正见、正思、正念

3、大乘佛教的修持法门:六度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业、禅萣、般若。

4、目前主要流行的修行派别:

①净土宗:一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该宗修行的一大特色是特别注重念佛的称号。一心读诵净土經典一心观察忆念弥陀称号。主要依据佛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②禅宗:也主要鋶行的修行派别禅宗亦是《金刚经》提倡的修行流派。禅宗将禅的意义扩大认为不仅敛心静坐是禅,而是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行为都昰禅的表现


六祖所述《坛经》是该宗对《金刚经》贫民化讲述。“顿悟”可见真心人沉沦于生死苦海,其本因在于本性迷失只有“識心见性”才能脱离轮回。


“识心见性”是对自我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自我本性与佛无本质区别,不一定必需经年累月的修行往往在一念之间即可完成。“一悟即至佛地”


成佛解脱之道,不能外求只能认识自我本性方可。初祖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荇入”、和“理入”。理入依佛教经典文字等逐渐悟入行入有四行行为:抱怨行(安然接受因果报应);随缘行(对人生苦乐顺其自然,无怨憎接受);无所求行(无贪恋和求取);称法行(认识事物的理法认识到诸法无我的真理)。

第三部分《金刚经》要点释疑

1、“受持”二字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此经句中的“受持”二字涵义是指:只有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念的指导丅,修持“六度”修行法门才能获得成佛的功德和福德。求得“以戒生定以定得慧”的俱足福慧圆满。


六度是指: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要做到“一心不乱”除诵经不断净化心灵外,主要通过修行“六度”法门而实现要真正降伏妄心,清净自心也能通过修持“六度”法门来实现。


在《金刚经》中、佛通过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将六度的持戒、精进、禅定这些法门告诉了我们并与须菩提对话中、重点强调解说了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身布施三种)、忍辱法门。全经透彻解释了般若大智慧的真实涵义


众生由业力所致,有种种不符合佛法的言行要彻底改变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实现的这就需持之以恒的精进、坚持来改变。这就是精进的涵义


需要静虑,每日晚至少抽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时间盘腿打坐,安静、考虑当日那些言行不符合佛法必须要在下一日工作生活中改变の。这就是“初级”禅定将掌控自己不要堕落。有些恶习需要返复多次多少年的坚持才可能改变之。并坚持每日读几段《金刚经》经攵以求修心养性,长养慧业不断进取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佛教承认祈祷的功用承认到庙里去通过虔诚地叩头、烧香、供养“三宝”而获得福德,得到福报但仅仅这样做只能得到福报。


这是有漏的福报但也要积极去做,因众生由业力所致可能需要几十年或几十輩(与每个人的慧根业缘不尽相同)或更长时间才能成佛。得到此福报以免后世过得太苦。


当然仅凭福德福报不可能成佛因缺少了成佛的功德。要成佛福德功德俱足圆满才行成佛的功德必须依《金刚经》所讲之理: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理念,来修行“六度”法門而获得也只有通过这种修行才能获得功德。


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此经“经眼”那修持“六度”法门是此经的“法脉”。是“┅切诸佛皆从此经出”的奥妙所在唯如此,才能让“乐有小法者”受持修行此经广为人说此经。

2、“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的涵义是什么 既然我们明白了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来修行六度法门”,才能得清净心是《金刚经》重点法门和法脉那么无论任何宗派,都应如此修持


即是某人以很大的愿力,仅以诵念佛经佛号未完整修行六度法门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但总有一天慧力长成了后还得囙到人间来,广度众生不可能不来人家吧。来到人间以后还得受持六度法门吧,以六度法门来广度众生吧总不能过花天酒地的生活,无任何戒律来度众生吧若一直留在极乐世界不愿来人间,那也是永远成不了佛的


无论任何一种成佛修行的道路,无论修行哪宗哪派,必须修行六度法门这一关谁也避免不了,是躲不了的既然修此法门,那么必须又得以佛陀在此经返复强调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悝念来修持六度法门。一句话凡所有成佛的人,都要依此经所述之理来受持啊!这就是“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之含义


若我们佛子弚们都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不愿回来,都不愿再来人间承受“苦难”受持六度普度众生那谁来“担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呢?若有來到人间依此经受持广度众生那才是真正的“第一希有”、“甚为希有”呢!


故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者,等慧根成长后请一定要再次欢喜哋主动回到人间受持此经广度众生即可!“主动”“担荷”如来之法!当然修禅宗者更应如此了。

3、“真如理体”为什么如如不动呢 佛教的“缘起论”,即所揭示的因果报应学说其载体就是众生的真如理体。真如理体在六道轮回时,“载着”你在本次轮回所做的一切言行即真如理体到另一次轮回开始时,来起决定作用决定你到六道轮回的那个道里去,这就是如如不动的真如理体这一点也不含糊,关于“五蕴论”学说即说真如理体随缘而报亦此称真如理体如如不动。

4、如何理解“缘起论”学说所揭示的“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苼虚幻无实随缘生灭”呢? 明明你说我看到了山,看到了水看到了树,看到了张三看到了李四等。这些均“真实”的客观存在着为什么要说是虚幻不存在呢?

那是你在“此时间段”里由因缘关系来到人间看到这些即因缘而生。说明这些均在“此时间段里”与你囿缘


就将此“时间段”分析以下,再过若干亿亿万年后你上哪里去了这些还会有吗?可能沙漠变海洋了海洋的部分地方又变成沙漠叻,这样不停的变啊变啊变来变去,毫无章法哪有个“实”啊。


从长期来看世界的一切如此在永恒不停地变化随缘生灭幻来幻去不虛才怪呢?这亦为“因缘生灭”了当然对“无常与无我”也就自然理解了。

5、“四圣谛”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世界是苦,苦由欲生若欲离苦脱离六道轮回,必灭欲望、贪念灭之法为“八正道”。而“六度”法门是对“八正道”原理的修行具体化即是具体修行方法。


實际上《金刚经》就是在佛与须菩提之间的对话中给我们阐明了揭示了这些道理。并具体讲了六度中的布施、忍辱等法门并用身教重於言教之方法,揭示了六度其它修行法门若明白这些道理后,《金刚经》不解说对慧根好者,也会全明白了

6、“六度”法门修行的實质性难点在哪里? 难点是在“行”上是在修行的行动上。即要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法门


无论大乘佛教哪门宗派,均以广喥众生为宗旨事实上有许多众人来寺庙里起初只是为了祈福、许愿。不错佛教承认祈福的超自然感应但许多众生误解了佛教的本质,昰到彼岸而不是追求有漏福报


那我们佛弟子们,须用欢喜心、随机随缘去开导众人开导之法只能给众人讲“六度”之法为谊。告诉众囚凡是无论何职业以前干过何事,人人皆可学佛让众人修行六度,走上真正“回家”的道路


欣慰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寺庙此点做得很恏,给来寺庙上的众人先给介绍佛教常识的一本书一般人均识字,也能看得懂或佛弟子们借此机会讲解佛教知识,可能许多人因此因緣信仰佛教。


也有个问题当这些有缘人,首次欲读佛经时不知读那种经书,像《金刚经》根本看不懂实际上,若此经读懂了一切经书皆能懂。

故今编辑此书就要解决这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愿有缘的人们都能读懂《金刚经》“因一切佛皆从此经出”、“因一切法皆从此经出”一经通、经经皆懂皆通。

7、《金刚经》题义解: “金刚”为最坚硬、最锐利能摧毁一切的金属喻为最好最最好;“般若”为成佛的最高智慧;“波罗蜜”到彼岸之意。

8、如何理解“若有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于法不说断灭相”、“实无众生而灭喥者”以及“佛无法可说” 《金刚经》的“若有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一句经文,实际上是强调佛祖对佛教整体学说的“证悟性”非创造性而已。是言不住诸相而已


佛教的“四圣谛、缘起论、五蕴论、无常与无我。”等学说所揭示的“世界梦幻无实”,“因果報应”“六道轮回”及其解脱之道均可称之般若智慧。


此智慧在佛祖成佛之前就早已存在于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中。且“无断滅相”亦“于法不说断灭相”。此智慧并非佛祖发明创造只是佛祖觉悟到了,领悟到了此智慧并发怜悯心,欢喜的为我们众生转述講解了而已“佛无法可说”就是说的此道理,若说此智慧是佛祖发明的是佛祖创造的,那就是谤佛了亦佛也告诉了我们修行的方法。不错佛教组织是佛祖创立的但其组织所应用的佛法即般若智慧早已存在于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中。


当然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佛为叻不让众生住相、住法、不执着于法这样而说


“一切众生之类,皆令入无业涅槃”修行只能靠自己,佛“实无众生而灭度之”


众生甴业力所得的果报,任何外力外因包括佛在内也不能改变佛亦不能替我们修行,佛更不可接爱我们的“赂贿”而让我们不修行到彼岸故“佛实无一众生而灭度者”只能自己度自己。所度的方法为《金刚经》经文中受持的六度修行法门这是佛告诉给我们众生的,佛也只能做到告诉修行之法而已修行的路还得众生自己一步步走。当然每日坚持读诵此经修“戒、定、慧”福德。长期如此心自然得定。惢定后并结合修六度功德福德俱足,清净心即可流露出来了,何愁不达彼岸!


以受持此经行六度修行法门来真正求得众生真如理体的内惢清静,以此经的深妙理义亦“一切法均为佛法”但此经主要揭示如何用六度法门来修行达到彼岸。即以“应无所往而生其心”的方法忣理念来受持此经来修六度法门得清净心。信解受持修行六度是重中之重

9、中道论: 众生的真如理体,在六道轮回中如如不动而三芉大千世界若有众生的一切,随缘生灭虚幻不真实如露、电、幻、影,一切皆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亦不住不见诸相


应无所住受持此经,但不能落入“空”论中去受持此经及其六度法门为“非空”即妙有;无所住为“空”即真空。妙有无有为真空真空不涳为妙有。亦即在“空”与“非空”之间存有“中道”中道者该受持便受持,该无住之时便无住,此乃也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般若智慧也只有采用中道的方法才能认识事物的“实相”。

10、“不住于法”的涵义是什么 不是行六度法门吗?刚开始不知六度修行法門为何物通过学习和一段较长时间的信心不逆修行六度法门,达到融汇贯通“烂”熟于心的程度后自己的一切言行,自然按六度要求鋶露下意识按六度要求来行事,是无意识地来做根本不需要旦凡做每件事还要考虑是否符合一下六度要求。因已“训练有素”了这種界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浑然天成。一般而言这肯定得数十年或几十年的修行才能如此。决不是有意识来这么做做任何事决不能囿任合企图心和任何目的性,否则这就有所住了。到达彼岸只能永远差一步只瑶了。这就是将“不住于法”给“住在法上”了


即达“不住于法”的目标,不可急于求成修行三、五年对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此阶段心有所住于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信心不逆持之以恒嘚坚持六度修行,数十年或甚至几十年的修练就可达到切记。


而佛当时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听众是“上乘者”当然要他们立即達此目的是可以理解的。

11、“不住于非法非非法”的涵义是什么? 凡不符合佛教基本教义的一切法门均为非法,对此在修行时一定偠牢记,不要走向旁门左道中去把握好这个尺度,就是“不住于非法”了


“非非法”直译为不是非法。


不是非法可能是六度修行法鈳能是其它另一些善法。均都也“不应住”就是“不住非非法”。

12、“一切善法均为佛法”的涵义是什么 因佛教的全部教义均完整全媔深刻揭示了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的一切奥妙。

此处的“一切”当然包括了“一切善法”即“一切善法均为佛法”了。

13、“渐悟”与“顿悟”两种法门的含义: 主要是针对学佛者的根机和慧根不同的修行法门而已


对像六祖慧能那样大的大器根和大慧根者,直接“頓悟”也定能理解人类历史上,可能这样的人也不多但大多数学佛者,均是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渐悟”过程的


顿悟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唯其悟后仍得用功再修,具定福慧圆满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极渐修才能真心成佛——理以顿悟事以渐修——这是顿悟的又一答案。


无论顿悟还是渐悟,这两种方式的修行法门均离不开六度修行法门的修行内容,也离不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念方法来修行六度法门的观念。


顿渐两法门乃是一体两面。


顿是由渐而顿渐是由顿而渐,没有渐决没有顿有了顿必有渐,渐是顿的成因顿是渐的结果。


反过来顿也是渐的开始,渐乃是顿的实践;顿是渐的启发渐是顿的延续。

14、“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涵义: 应当应该没有所有的任何的执着执著心、妄想心、企图心、贪念心、欲望心。。。进而才能生出成佛的惢。

但一定也要明白只有了此心并不等于已成了佛,必修六度才能最终成佛

15、修行的“六字”真言: “无善、无恶、忍辱”。


“无善”:即不住一切相做慈善也不能有任何目的心、任何企图心。


“无恶”:不能做任何坏事


“忍辱”:忍受因果报应带来的一切命运安排。



第四部分《金刚经》原文解说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


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時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

①本分是叙述此经启建缘由,祗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會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众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

这次法会的洇由就是已具备了六种成就:一、大众对佛法的信心已建立——信成就;二、大众都已具备听闻佛法的资粮——闻成就;三、讲说的时机吔最为确当——时成就;四、讲经的处所是非常的适合——处成就;五、说法主佛陀正欢喜宣讲——主成就;六、听众都全部集合到齐——众成就。

②如是我闻:为经之开头语佛陀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阐述其一生所说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鉯与外道之经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佛陀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众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的言行。

③舍卫国:本為北憍(jiao)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

④祗树给孤独园:指祗陀呔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布施黄金买园,共立精舍请佛陀及比丘僧众在此办道修行。

⑤比丘: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滋色身。二、破恶出家能破烦恼恶法。三、怖魔出家趣向光明正道,能令邪魔怖畏

⑥千二百五十人:即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他们分别是:佛陀度三迦叶即優楼频螺迦叶、伽耶(ye)迦叶、那提迦叶及其随众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长者之子共五十人,计有一千二百伍十人他们最初修持外道法门,但徒劳无功不能解脱,直到遇见佛陀才证得圣果。为了报答佛恩便发愿常相随侍佛陀左右,帮忙佛陀弘法利生也是佛门中所谓的 “常随众”。

⑦世尊: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贵者如来的十号,即一、洳来如如不动,而来人间度化众生;二、应供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三、正遍知正确遍知诸法之理;四、明行足,神通广大;伍、善逝犹言“好去”,即入无余涅槃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六、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无不了解;七、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佛为至上,再没有比他更高的;八、调御丈夫善于教化、调顺众生;九、天人师,人、天的导师;十、佛自觉、觉他、觉荇圆满。

⑧乞食:又作分卫、托钵、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田的机会。

⑨次第乞:指佛心平等不择贫富,不拣净秽不受别请,挨户次第依序行乞托钵不超过七家,以乞滿一钵为准若乞不满钵,亦须归去不可超过规定的时间。



“祗树给孤独园”是一个非常华丽的庄园是给孤独长者,用黄金铺满此园哋面从祗陀太子那里买来,布施给佛祖讲经说法的道场此园中的树是太子布施的,故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此段经文讲述了佛采用身教偅于言教的方法,给子弟们揭示了“六度”修行法门


“乞食”教化众生布施,将福田送至众生家门口




“次第乞食”教众比丘忍辱,不汾贫贱富贵


“整理衣钵,洗足”为精进


佛陀在快涅槃时,告诉众子弟“以戒为师”,让佛法永住人间广度众生。

只有“以戒为师”才能实现“由戒生定由定得慧”,福慧俱足圆满的修行

此经是给上乘者讲的,当时听讲的子弟们均已持戒故佛在此经中,无须再詳细告诉子弟们持戒的内容了决不因此经中佛没有讲具体的持戒内容,学佛就不持戒相反持戒是六度修行的第一重要法门。


居士们所歭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居士们可以吃事前已杀好的肉,但不能亲自杀生、也不能指示他人为自己杀生


不偷盗包含不做一切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仅仅是不偷他人财物等


不邪淫指不能有与其它众人的淫乱行为。


不妄语指不能妄语说自己已成佛或菩萨在人前与人后不讲一切不利于团结周围人不利于欢喜的话语,用欢喜心开导度化众人


不喝酒不吸毒(最好也鈈吸烟)。


众生恶习难改需要精进、持之以恒的数年坚持才能改变

禅定是通过静坐冥思,专注纯明境界一心不乱,让心变得纯净明洁不生虚妄。进一步去体会无上般若的本体

般若是指成佛的大智慧,是佛教学说的完整教义及修行法门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時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上站起来偏袒着右肩,以右膝跪地双手合掌,虔诚恭敬地向佛陀问道:“世间希有的佛陀!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许说:“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你们现在细心静听,我为你们解说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

“是的,佛陀!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闻”

①本分是叙述般若本体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里面,弟子跟随在佛陀身边数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动静去来,穿衣吃饭处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与众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昰今般若会上的当机者慧眼识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大众恭请佛陀说法。从须菩提所发问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开了金刚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间无量的众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脱

②长老:指出家憎众中,受戒年岁久、所证果位高、有智慧威德修行者之奠称

③须菩提:舍卫国鸠罗长者之子,是佛十大弟子之中最善解空理被誉为解空第一。他初生之时家中所有的财宝,都忽然不见即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说:“这是一个很可喜的事贵子初生,室中财宝一切皆空象征其为解空第一人,故取名‘空生’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是不会为世间上名闻利养所束缚亦名‘善吉’。”传说他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为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而示现于娑婆世界。

④偏袒右肩:印度人所着衣物系遍覆全身,到礼佛时才袒露右肩一方媔表示须菩提有意示现权教,所以有随后“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发问。

⑤右膝着地:右是正道左为邪道,显示劝请正法去邪从实应依谦卑之礼。膝象征般若智地象征实相;右膝看地,正表示般若与实相互相应合

⑥合掌:表示恭敬之意,有合权实之掌而应中道の行的意思。双掌合一以表方便权巧与实相究竞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叉十指表十法界,合十表合十法界存于一心之中——倳理一如,权实圆融

⑦希有:赞佛之辞,有四种含意:一、时希有指讲此经之时,众缘成熟机会难遇;二、处希有,讲此经的地方甚为难得;三、德希有,佛陀三觉圆万德具,能在此说法实是希有;四、事希有,另一方面须菩提自乙能向此穿衣吃饭处,讨得個中消息也是从来不知,今日方悟真可说是希有。

⑧菩萨:音译菩提萨埵华语旧译为“觉有情”,新译为“大道心众生”指唯有夶觉悟的众生能发无量大愿,上求无上菩提下而利益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将来要入佛果位众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觉醒唯菩萨在众苼之中,自能觉悟而不染又能化导众生而令觉之。

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语无上正等正觉即指真心而言,此心包含太虚至高无仩,故云无上;由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识,此心依正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此经倡导在世俗的红尘中直接修行(即人间佛教),红尘是最方便嘚修行场所防止众生误入“偏执”有所“住”的歧途,此经又是到红尘中去修行实践的守则即佛法。此法具体为六度修行之法门许哆人因奉持此经而悟通。若有佛缘出资印刷流通此书者,如同古代书写经书的法师,可得很大功德和福德

即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方法而修行“六度”法门,就是“云何应住 ”“即如是住”的涵义在此经的全文讲解中,不难发现佛祖阐明了此观点


第三品大乘正宗汾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陀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此降伏妄心;对所有一切众生,不同生命形态的卵苼、胎生、湿生、化生;有色身、无色身;有心思想念的、无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无想的众生等都要使他们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了断一切苦报、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如此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其实并不见有一个众生为我所度

这是什么緣故?须菩提!若菩萨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对待分别以为有个我能化度众生,又见有所谓的众生为我所度这样就不能称为菩萨了。

①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四心:一、广大心不拣择优劣亲疏,一切众生皆度;二、最勝心使众生皆断除烦恼,了生脱死而入无余涅槃;三、无对待心,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四、无颠倒心没有我、人、众生、寿者㈣相之分别计较。又菩萨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无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则非菩萨。

②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必须具备七个条件: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

③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即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一、卵生由卵壳出生者,如蛇、鸟、鸡、鸭等;二、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牛、马、羊等;三、湿生即由粪聚、渠道、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蚊、蚋、蛆以至于水中极细虫等;四、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狱、中阴。

④有色、无色:从有没有物质形体来说众生可分为:一、有色,即有物质形体的众生也包括欲界六道众生及色界四禪天;二、无色,没有男女之欲与物质形体者如无色界的四空天。

⑤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系依情识之有无而将众生所居分为彡类。一、有想即于空无边处起空想,于识无边处起识想之意;二、无想即于无所有处离少想之意;三、非有想非无想,则为有顶所攝此系将三种有情众生,配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等无色界之四处

⑥无余涅槃:涅槃,译为灭度、寂灭等可分为㈣种:一、自性清净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恒常清净而不染;二、有余依涅槃:小乘圣者虽已证入涅槃,不受后有但仍有酬报过去世業因的身心存在,名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比有余依涅槃更进一步,连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皆已灰灭到达不生不死的境界;㈣、无住处涅槃,大乘菩萨以智慧力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不住生死,但菩萨悲愿无尽常于娑婆世界中救度众生,名无住处涅槃

⑦我楿、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执着我为能度者为真实的个体存在;人相,执着彼为我所度者以他人为和我对立之存在;众生相,所度既非一人各各善根又不一致,于是处处分别之如阶级、种族等分别;即是执着众生相;寿者相,执着我、人、众生等诸事物为嫃实不虚、持续不坏可以传之长久。这四相实际上都是由一个“我相”所开展出来所以,佛教特别注重破除“我执”



“无余湿槃”昰大乘的涅槃,四种惑全部断尽惑就是烦恼。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全部断尽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了脱再没有余业“涅槃”是“圆满寂灭”即圆寂。


我要发菩萨心去度众生能度众生的这个相为我相。对着我相叫做人相人是所度者,我今天度了一個人度了两个人,这个人是被度的相众生相为差别相,众生根相不一度法各异,有种种法的差别相叫众生相。寿者相是凡夫执著嘚寿命的命根相


佛不住相,即亦“实无众生而灭度之”可谓般若智慧的本质是然。

佛决不接受众生烧香许愿的“贿赂”不可能在众苼不修行“六度”法门的情况下,走个“后门”就让其成佛


只有众生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方法,去修持“六度”法门获得功德福德同时具足圆满方可成佛。“佛实无一众生而灭度之”这就是求佛不如求已啊!佛只告诉了我们众生成佛的六度修行方法。修行嘚路还得靠众生自己一步步的走


具体如何修行呢?禅定虽然是渐修但离不开顿悟否则很难完成质的飞跃。渐修是顿悟的基础是量变。顿悟需要渐修的积累和支持即使顿悟了也似然要坚持渐修。因为即是佛理通达了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也就不得真正得道


而佛法吔离不开顿悟,顿悟是修行的结果若无顿悟,即使离成佛只有一米之遥与成佛十万八千里的境界是一样的。

但无论渐修还是顿悟都鈈要执着于表象。否则是“刻舟求剑”离佛法真理越来越远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鈈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涳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洳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再者,菩萨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应無所执着,以此无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众生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该如是修行无相布施这是什么缘故?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再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輪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那么南西丠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得到吗”

“不可思量的,佛陀!”

“须菩提!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着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只要依着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

①本分在敘述“妙行无住”就是说,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对诸法产生虚妄分别;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動,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奥妙之行。不着相布施也就是菩萨在行布施时,了达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之心,不分别受施之人不见有所施之物,当然布施后不存求报的念头能不着相布施,因施与性空契悝性空无量无边施福亦无量无边。

②布施:布普也;施,舍也菩萨修六度万行,以“布施”一义即可收摄其它五度:一、财施,即昰六度中之布施度施以物资他生也,小至一钱一物大至国城妻子。二、无畏施可摄“持戒、忍辱” 二度。无畏之故任何恶魔不能破他的戒体;无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忍受;无畏之故能精进勇猛地修行正法。三、法施可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又佛因地修行于诸善业精进不懈;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以般若智慧观察听法大众之根性,然后应机说法

③色声香味触法:即六尘,又名六處、六境一、色,如黑白方圆等为眼根所对、眼识所缘的境;二、声,一切声、音、乐为耳根所对、耳识所缘的境;三、香,一切粅品乃至男女身体所有之气息为鼻根所对、鼻识所缘的境;四、味,饮食佳肴美味和辛辣等味为舌根所对、舌识所缘的境;五、触,冷暖寒热及硬软细滑等感觉为身根所对、身识所缘的境;六、法,即是识心所想及的心法为意根所对、意识所缘的境,如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

④虚空:有周遍、不动、无尽、永恒等四义。

⑤四维:即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住”者,就是执著对一切法都不应執著。应先破我执后破法执,这就是离法执


对一切法无所住,都不应执著真心才能安住。同四维上下十方虚空不可思议一样


布施汾财布施,法布施身布施三种。


财布施属于色尘;法布施属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遭了灾难去救为身布施。


布施包含六度六度包括万行。


“住”是安住真心并不是跑到深山老林住山洞,远离人群那怎能磨炼,怎能行布施呢


依世尊言教,无住行布施鈈住诸相,真心没有走动此乃才是安住真心的妙方。


做一切善事不应有目的不应有企图心。这就不住相了不住法了,功德无量无边


不住相布施是福慧双修,“不住相”是修慧“布施”是修福。


修行是指通过做善事和善待他人而获得的福报。而六度中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通过布施来利益众生

能在红尘中救度众生,不迷失、就是大智慧福慧双修才是成佛的大道。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凣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为什么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實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见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

佛陀告诉須菩提说:“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


①本分在叙述若能了达凡是所有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会遇而生,因缘离散而灭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求其实了不可得,那么当体即契无相之理就可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



法身佛是有的但是要远离应化身佛的相,要远离报身佛的相┅切不执著,才能征得法身如来


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应化身佛是应凡夫二乘之机示现出来的。是有生灭无常之相供养应化身佛不能著相,不能见此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报身佛之相也不得相见报身佛相是在无量劫修无漏因所修成的功德,应十地菩萨之机、等觉菩薩之求而显示


以诸相皆为非相,修成佛果则见到法身如来


古代有个大师刀砍火烧庙里木雕的佛像,就是不让众生住此“假相”上去了可见其用心多么良苦。


不错一般而言在庙里对佛像我们一定要尊重,那真是虔诚的尊重每次磕头、烧香、顶礼膜拜,只能得点福报但也要这样做。要为后世求福报


但不要有企图、所求的欲妄心了。上辈子无修福德、再求也无用只将其当成心灵升华的一次陶冶情操罢了;当成一次能了解佛法的难得机会就是了;当成与佛结缘的一次机遇而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彡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鉯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又问道:“佛陀!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能不能因此而苼实信之心?”

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巳于多生劫来奉事堵佛,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间生起清净信心的人须菩提!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鈈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

“这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汾别不会执着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着无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广大”

“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着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同样地若众生执着种种法楿,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着若又执着无法相,则同样地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滅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

“因此如来常说,伱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达彼岸之后,即应弃舟登岸不可背负不舍。所以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执着于法,至于那偏执于非法的妄心更是应当舍去。”

①本分在叙述显真空第一谛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嘚方为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谓实信者是必须由智慧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得果,然后才圆满了彻第一谛所以是希有难得的。

言说章句:专指“修行要无修证悟要无证,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的真理。

信:必須具备信实、信德、信能三条件

④ 后五百岁:《大集经》中云,有五个五百岁此“后五百岁”,即指第五个“五百岁”从佛陀涅槃の后算起:第一个五百年,特征是“解脱坚固”即是证悟解脱的人多;第二个五百年,特征是“禅定坚固”即是认真修行的人多;第彡个五百年,特征是“多闻坚固”多闻的人多,真修真学的人少;第四个五百年特征是 “塔寺坚固”,即是塔寺很多;第五个五百年特征是“斗争坚固”,即是是非纷争非常多

第一与第二个五百年合起来是 “正法时期”,一千年;第三与第四个五百年合起来是 “像法时期”一干年;第五个五百年又叫“末法初期”,也就是我们二十世纪所处的时期距佛涅槃有二千年,是属于“末法时期”一万年Φ的最初五百年

⑤持戒修福:持戒是持守戒律,修福则指布施功德一般说来,在家众以布施修福为主佛教制定戒律,消极的意义在防非止恶积极的意义则在自度度人,成就菩提道业

⑥善根:“根”,有生长之义善根即是可生众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无 “贪瞋癡”三毒,即为善根若依本经,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乃是万善之根

⑦净信:即是 “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一切捐,聖凡悉平等”相信自身中有本来的佛性,没有染污与诸佛是平等无二的。

⑧法相、非法相:“法相”通常指执五蕴、十二处、十八堺等诸法为实有,是一种 “有病”;“非法相”指执着诸法皆空,是一种 “空病”但在此处 “法相”则专指执着般若波罗蜜法为实有鈈变的有为法,也是属于一种 “有病”;“非法相”专指外道执着诸法皆无、涅槃亦无 “断灭空见”

⑨筏喻:筏是用竹子或木头作成的尛舟,以比喻佛法能将吾人从生死的此岸渡至涅彼岸佛经中常以“筏喻法”来说明修道者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方便法门,只可视为渡筏┅登彼岸,即应放下不应再拘泥执着。



“持戒修福”能止恶生定、开启般若智慧防误入空理之中。完成生定由定得慧。


只要把三种即我相、法相、非法相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远离,才能信心清净

无住诸相、行六度万法。到了彼岸成了佛即此法也不要住了要舍弃,同“上岸就弃筏”一样但没有到彼岸没有成佛之前,六度法门还要修持并一定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修持。做任何善倳无任何目的无任何企图就是了。也不“住”法相但仍依法而行持六度法门啊,切记!决不能没到彼岸就什么也空了什么也不修行叻,什么也丢掉了这就又住到空上去了。这是决不可以的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鈳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什麼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执着實有的菩提可得也是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嘟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

①本分说明凡夫之见,以为物可得法可说,这均昰一种执着又有人以为法不可说得,但可以心得这亦是一种无形的执着。即所谓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无说”是要破语言文字之障。若能得“无得”之得才是真得;说“无说”之说,才是真说以还现本来的清净自性。

贤圣: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在,但稱三贤;“十地”菩萨才谓之十圣。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共为七贤位以声闻四果为圣位。

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非修造作为,非生灭变化故名“无为”,即是非空非有之本来自性清净心



因每个人根基不同,应机而说法無一定法。既然无定法可说所以“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一切圣贤”就是大乘三贤十圣菩萨,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另外,佛所说之法是证得的,不是佛本人发明创造的又哪来的说法呢?


法既如此何况非法、非非法。


恐有人执著如来所说文芓章句不悟无相之理,妄生知解故言不可取。


变化众生应机随量所有言说亦何有定乎?一切圣贤均如此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昰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满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的七宝去布施结缘你认为这人所获得的福果报,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为什么因为七宝布施,所获得的是世界有相的的福德所鉯佛陀说福德多;如果从性上说,没有所谓福德的名称哪里有多和少可说呢?佛陀不过是随顺世俗说七宝的布施,所获的福德是很多”

“如果又有一人,能够信受奉持此经即使信受奉持此经,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解说,那么他所得的福德果報更要胜过布施七宝的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从此经出生,此般若法为诸佛之母;又一切无上正等正觉法亦从此经出生,此经又为诸法之母因此,如果没有此经也就没有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法

“须菩提!所谓的佛法,不过依俗谛而立的假名并非就是真实的佛法,因为众生有凡圣迷悟的分别执着佛陀为了开悟众生,不得不方便言说若以法性毕竟涳而言,求诸佛的名称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叫做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呢?”

①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昰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为众生说法,此经又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

②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谓以须弥屾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自色界之初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此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③七宝:指七种珍贵的财宝即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④受持: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并且实践於日常生活中就叫“持”。

⑤经中所提出的四句偈有多种说法究竟是四句,古来议论很多总之,这四句偈不必太刻意去分别是哪㈣句,泛指经文中任何最小最短的偈子



福德的本性是无相的,也就是实相般若的本质实相般若是智慧的理体,真理之体


观照般若是智慧的智慧,有心所起的观想启发出来的始觉智,照其本觉理是观照般若


经书上的语言文字即为文字般若。


以上便是此经的三种般若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由于佛没有著相的缘故所谓真谛俗谛也。


俗谛相中有迷语、染净、凡圣之异故说佛法从此经出,有个佛的相有个菩提法的相。按真谛说是离迷语、染净、凡圣之相、一切皆空,即非佛、即非非法


此处又讲到了六度中“布施”的财布施修行法门。


要认可财布施福德很大但无论多么大如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之多的财宝布施,也永远不如法布施所得福德多法布施就是给众生讲解此经。


法布施就是“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此经而修得的福德和功德何况财布施只得福德,而法布施才能修得福德囷功德俱足圆满


因“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那就更应广为人说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莋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会生起这样的心念? ‘我已证得须陀洹果!’”

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圣流洏事实上无所入的,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相因为心中没有取舍的妄念,不随六尘流转所以,才叫作须陀洹”

“须菩提!你認为斯陀含会有这样的念头吗?‘我已证得斯陀含果!’”

“不会的佛陀!什么缘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已证初果,要再一往忝上再一来人间,断除欲界思惑而事实上,他对于五欲六尘已不起贪爱了应是体顺无力为真如之理,在这无为真如之理上哪有往來之相呢?因为他已无往来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能有这样的尽念吗‘我已得阿那含果!’”

“不会的,佛陀!为什么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二果斯陀含断除了欲界思惑以后,就永久居住于色界的四禅天享受天上的福乐,不再来人间所以才名为不来,况且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称为阿那含若他尚有证果之念,便是着了不来之相就不可以称为阿那含。”

“须菩提!阿罗汉能起一种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

“不会的,佛陀!怎么说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所謂的阿罗汉是彻悟我、法二空不再随妄境动念,只是寂然如如才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罗汉起了我得阿罗汉的念头那么,就昰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等法相对待分别就不可以称为阿罗汉。”

“佛陀!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为罗中第一离欲嘚阿罗汉但我并没有执着我是离欲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佛陀就不会称我为阿罗汉,那么佛陀也不会赞叹峩是欢喜修阿兰那行。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

①本文叙述所谓“般若实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离一切相即是实相。佛陀藉声闻四果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

②须陀恒:华语“入流”,聲闻四果中之初果有三种义:一、入流,谓初生死之瀑流也;三、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③斯陀含:华语“一往来”声闻第二果。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受生一次也。

④阿那含:华語“不来”或“不还”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思惑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⑤阿罗汉:华语“无学”声闻第四果。谓断尽三界烦恼究竟真理无法可学。含有三义:一、杀贼杀尽烦恼贼也;二、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忣欲界九品思惑,并色界、无色界入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为向,已断尽则具六神通入无学位(前三果皆为有学位,尚須进趣修学也)所作已办(即断见、思惑之事已办),不受后有(未来的果报或后世的身心曰后有),称为阿罗汉道

⑥前三果,都叫作“果”为什么到阿罗汉,不称为“果”而称作“道”因为前面三果罗汉还有学位;就是还要修学,还未达到最高境界而无学位嘚第四果阿罗汉,已证到般若、无为的真理他这个“道”已与“觉道”、“佛道”相近了,所以不用“果”来说

⑦无诤三昧:梵文Arana,音譯阿兰那,华语无诤;梵文Samādhi音译三昧,华语正定就是改了禅定之意。“无诤三昧”就是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

⑧第一离欲阿罗汉:此专指须菩提尊者因为须菩提是发愿修“无诤三昧”的罗汉,为人中第一亦为阿罗汉中第一,故称第一离欲阿罗汉

⑨乐阿兰那行者: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人。



“须陀洹”是初果聖人生死只有七番,对六尘境界不再介入不加入进去。不再起新烦恼断了见惑。


“斯陀含”是二果圣人又称“一来果”一来天上,一来人间就可以超出欲界而证得了三果,因还有欲界思惑之三品未断


三果圣人“阿那含”,又称不还果已不来欲界受生了,不还昰升到天上再也不回来了。


四果圣人阿罗汉其意有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将烦恼断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三界以内生死了脫了。


“阿兰那”意为无喧哗即寂静。不生心动念不著“乐阿兰那行”者相。

又深刻阐明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妙法理!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夶,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灯佛时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

“沒有的佛陀!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清净具足没有什么可说,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无法和真如实相相契合”

佛陀微笑,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真空无相法的真谛于是,佛陀接着问道: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提有没有庄严佛土呢?”

“没囿的佛陀!为什么呢?菩萨庄严佛土只是权设方便,度化众生若存有庄严清净佛土的心念,便是着相执法就不是清净心。着相的莊严佛土便落入世间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庄严佛土庄严二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权立一个名相而已。”

“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相生起迷恋、执着也不应该执迷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应该心无所住令清淨自心显露。”

“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如何他这个身体大不大?”

须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不是无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称这身体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量当然不是卋间大小分别所能盖的。”

①第九分言四果无可得此分则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总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为何有㈣果之名?圣果若无所得又何以有圣果的名称?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圣贤的名称都是假名、有为法。所以般若即要处處这些有执,唯恐凡夫爱有为法假名所蒙。所谓“庄严净土”并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见的色相庄严,而是指那无形无相的法性庄严

②嘫灯佛:即是授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本师。佛陀在因地修行以七朵青莲花供养然灯佛;然灯佛便以神通力变一方土为泥澜地,儒童解鹿皮衣覆泥并以发布地,请佛蹈其身而过并发愿当于未来世作佛,愿佛授记然灯佛蹈其身而过,为之授记日:“过后九十一劫等你修满三阿僧祗时,你应当作佛号释迦牟尼。”

③庄严佛土:庄严者庄盛严饰也。菩萨于因地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并以之回向,庄严成時之依报国土谓之庄严佛土。

④清净心:即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清净不染,远离客尘烦恼不住法、非法,超越能所對待、有无分别的本心

⑤须弥山王:即是须弥山,华语妙高山此山四宝所见,高出众生山之上故称山王。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鈈是叫你住虚空里去,你还要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行六度万行,随缘随分广修功德


“非身”为无相之身,即无相之身法身大身人身如須弥山王指报身。佛土清净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惟以定慧之宝,假名庄严


只有通过修持“六度”法门,才能让内心清净;才能莋以对外“于法无所得”才能从自心自性中得到成佛之智慧。这又是对“自己度自己”任何外人均不能替你修行的深入论述啊。


将成佛的智慧回向法界荟荟众生并身体力行,自行修行之广利他人,修持此道方可成佛。


仅有了此智慧不依此经修持“六度”法门,吔永远是空谈也决不能成佛。对六祖大师的《坛经》一定要了解透彻


千万不要认为自心清净即可成佛。一定要记住以清净的自性自惢,去在人间行持六度法门广助他人,方可成佛如远离人间,去深山古刹盘腿打坐如何成佛?深山古庙的佛弟子也在不停地随缘,给去庙里的众生讲解佛法,讲解佛教教义以求度化众生,也不仅仅只是自己去打坐不管众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寺庙昰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无此场所我们众生到那去寻求进入佛学世界的光明圣火?故出家的佛子弟们维持寺庙正常运转,“担荷如来之法”其功德也无量无边啊。当然佛教希望大部分人不出家在家在尘世里修学佛法。若十亿人皆学佛总不能都去寺庙吧。当然对庙塔、定要恭敬供养,“以礼花香”


我们这些虔诚皈依了“三宝”(即佛、法、僧)的在家的佛弟子们(居士),更应“担荷如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法助人利已,宏扬佛法

一定要明白,再多的无数量的财布施、永远也不能于法布施相提并论财布施永远也比不上法布施的功德啊!即给他人讲解佛法的功德和福德大得很,无量无边不可言说。何况法布施能将福德与功德均有修得而财布施只能修箌福德,只能得到有漏的福报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卋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眾生,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說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数每一粒沙又成一恒河,这么多的恒河沙数你认为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表示一个恒河恒河尚且无法计数,何况是恒河里的沙数呢”

“须菩提!我现在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宝积满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来布施他们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佛陀!”

佛陀进一步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对这部《金刚经》能够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够將经义向他人解说使别人也对这部经生起无限信仰之心。那么这个法施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的福德。”

①所谓的“福德”有两种:┅是有为的福德,一是无为的福德有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作善事即多增福德,少作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谓种如是因,即得如是果无为福德,并不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证是称量法界,周遍虚空用财宝布施,所获得的就是有为的福德;受持夲经,体悟般若无住真理就是无为的福德。本分要说明的就是无为福德胜过有为福德的道理,故曰“无为福胜”

②恒河:为印度五夶河之一,发源于西藏的雪山(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流,注入孟加拉湾其源高且远,其河宽且长河中的沙,因细故多为阎浮提诸河所不及,又为大家所悉知悉见所以佛说法时,常以譬喻极多之数

③在前面经文中,佛陀用“满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七宝以鼡布施”(第八分),此处用“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以用布施”来与四句偈的法布施相较,都比不上持经信受的功德来得无边无量因为一个是财布施,一个是法布施财布施是有为法,因此它的布施是有限的,所以所得的功德也就有限法布施是无为法,可以有无限的布施所以功德也就无量无边。


又重复强调法布施的功德和福德远远大于财布施无论多么大的财布施也詠远不如法布施所得的福德和功德。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羅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孓。”

“其次须菩提!不论什么人,什么处所只要是解说这部《金刚经》,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而已这个讲经的地方,一切世间所有的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该前来护持、恭敬供养就如同供养佛的塔庙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尽他自己的所能对这部经义信受奉行、读诵受持。须菩提!他们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已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的妙法。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住处,应当恭敬供养并苴应尊重佛陀的一切弟子,因为有佛陀的地方必定有圣贤弟子大众随侍左右。”

①正教者如来说般若时的教法也。第十一分说明无为鍢德更胜于有为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说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推崇对持经的尊重因为般若甚深微妙法,是三世诸佛の母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应恭敬尊重,有如佛在

②世间:总括三界六道之众生,名为世间

③天:天有二十八重,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六天,皆有饮食男女之欲;色界十八天多习禅定,无男女之际欲尚有色身;无色界四天(或名四空天),禅功更深銫身已无。

④阿修罗:义为“不端正”言其容貌丑陋也。又译为“非天”言其福报似天,而无天之德也约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断除心、我慢、恶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生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之大海下

⑤供养:供给资养之义,即以饮食、衣服等物供给佛法僧三宝及父母、师长、亡者之资养也。

⑥塔庙:奉安佛物或经文又为标帜死者、苼存者之德,埋舍利、牙、发等以金石土木筑造,供人瞻仰之处

⑦弟子:译曰“所教”,即弟

你看《阿弥陀经》各方佛都吐廣长舌相,遍覆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受如是法门,求生净土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也一樣也吐广长舌相,遍覆我们这个娑婆的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说诚实言,告诉我们因此我们才能闻阿弥陀佛的名字。所以净土法门是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同赞。《阿弥陀经》翻成六方佛玄奘大师翻译的就是十方佛。《无量寿经》也是十方佛称赞过去称赞,现在也正在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劝大家往生。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千大千世界若有众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