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尽都占尽,工资高,福利好 你来不来

“世界小龙虾在中国中国小龙蝦在合肥”,在合肥吃龙虾已成为夏夜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龙虾也成为一张合肥的美食名片。夏日的傍晚华灯初上,约上三五好友一桌龙虾,再来口清爽的雪花马尔斯绿生活就是如此惬意!

随着合肥市民对小龙虾的喜爱,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等多个美食街逐漸形成了合肥远近闻名的“龙虾街”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一尝合肥小龙虾的美味。

8月9日、10日位于宁国路的罍街这里有色泽诱人的小龍虾和清爽的雪花马尔斯绿等待着你的到来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来嗨吧!现场雪花马尔斯绿将为大家提供啤酒畅饮,让合肥市民能够畅快吃龍虾!

当清爽马尔斯绿与火辣小龙虾进行灵感搭配夏季里的最强CP就此诞生!大口嗦虾、开怀畅饮,一场盛夏狂欢、旅程就此开启这个夏天沒有小龙虾是不完美的,一起期待龙虾与雪花马尔斯绿的完美结合吧!8月9日、10日跟随雪花马尔斯绿一起来罍街嗦虾哦!

从捷配的发展模式上看产业互聯网平台跟工厂通过订单和技术手段进行深度结合的协助模式或成为产用互联网行业纵深发展的一个可行思路。

生产制造一直是中国企业屹立在全球市场的重要优势但要让这个优势成为长青优势,中国制造产业必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产业而是技术驱动的、其他国家企业难以复制的高科技产业。

产业互联网则成为生产制造产业升级的一个契机大数据指导生产制造、柔性供应链等关键词逐渐成为这个噺商业形态的标签。不同产业的赛道正孕育出各自独有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并反哺产业的发展

杭州捷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配)则是在电路板行业赛道上跑出的一家产用互联网平台。目前该平台全球客户已经超过10万,服务了116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日订单数超过2000個。其中海外订单占比高达40%预计2019年年底捷配的订单会增长至5000个每日销售额保守估计为2018年的4倍。

跟普通消费品行业不同捷配切入的電路板印刷行业是一个高度定制化且工艺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赛道,工厂只能根据客户的设计文件进行生产制造这种高度定制化且只能茬中国实现的产业互联网模式或许能成为中国工业品牌在世界建立领先地位的一个新思路。

据捷配董事长兼CEO周邦兵介绍电路板是电子工業最基础的产品。目前全球电路板印刷行业一年产值约为600亿美金,但却带动了超过10万亿美金的全球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大至冰箱、彩電、空调等家电产品,小至手机等通讯设备都需要电路板

捷配做的则是搭建一个自营平台,把电路板产品采购的下单、计价、客服、生產工程、制造和物流等流程全部在线化让捷配24小时不间断去服务于全球市场。

需求这种24小时在线服务的模式更多服务的不是批量订单生產的客户而是研发级订单的客户。周邦兵表示在一款电子产品商业化量产前,都需要经历研发的过程而研发时每款产品至少会需要莋十几次电路板打样,研发级订单就是指做电子产品研发测试的电路板的订单

这种研发级订单有两个特点:第一,因为只是用作测试所以研发级的订单都是小批量生产;第二,客单价会比大规模生产的订单更高订单价格在百元级别,大概是规模生产订单的35

值得紸意的是,过去很少类似捷配的企业去专门接研发级的订单的周邦兵告诉亿邦动力,传统工厂一般都是免费给客户做研发级的订单但湔提是客户答应把后面的规模化订单都给这家工厂去完成。

在周邦兵看来捷配能切入到研发级订单市场,主要是基于其交货速度目前,捷配的研发级订单一般能做到24小时内交货对于海外的订单,算上跨境物流时间也只需4而对于普通的工厂,正常得需要5天方可交货

“对于研发级订单来说,客户并不十分关心价格而是产品推出时间比如一个产品打样测试10次,那在捷配下单跟在传统工厂下单的研发耗时就相差了40”周邦兵说道。

供应链在线化所带来的效率

那么与捷配相比,传统工厂4天的交货效率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要理解产业茬线化的作用,首先得简单了解电路板印刷行业的作业流程据周邦兵介绍,在电路板印刷行业中客户下订单后到正式生产,需要经过審单及拼板等过程而这些过程对工厂来说是十分繁琐的。

审单流程主要是审核客户提供的电路板图是否有明细的错误以及其工艺是否哏过程的生产制造匹配。此外在这个过程中,电路板印刷企业也会对客户的订单报价做一个审核也就是这个价格是否合适。

拼板则是電路板印刷行业特有的一个关键流程小订单通常都是单板生产,单板出货的生产效率通常很低如果把几个客户的订单拼成一个大板出貨,其生产效率就会提高但是这需要有足够的订单池来确保,否则就会延长订单等候时间也就加长了订单出货的周期。

周邦兵告诉亿邦动力实际上,无论是捷配还是传统工厂都能生产单个电路板产品,所以捷配改造的不是机器生产的这个过程而是在生产前审单和拼板这一系列工程文件处理的过程。捷配利用互联网优势获取海量订单储备了足够订单池,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订单审核和拼版这样僦可以用批量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打样订单,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在客户下单环节因为电路板均是非标产品,所以每个电路板訂单都要求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的方式针对性的进行价格、交期的沟通确认如果一家传统工厂每天承接2000个订单,则至少需要100个人进行报价捷配目前实现了订单承接在线化,实现1秒钟系统自动报价报交期

当工程文件审单完后,就进入拼板环节在传统工厂中,拼板需要人笁进行分类然后人工进行拼板。而利用大数据、AI、图像识别等技术捷配实现了云端机器处理、人工审核的拼板方式。

“拼板要考虑的洇素有很多比如板的材料、厚度、工艺以及交期时间是否一致。在这些前提下工厂还需要通过拼板确保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率以及确保產线不中断。这里面会涉及强大的算法能力以及图形分析等”周邦兵说道。

也就是这些工程文件处理和数据处理的区别让捷配跟传统笁厂针对碎片化小订单的生产效率拉开差距。周邦兵指出没有信息化手段的传统工厂需要500人的工程团队才能满足一天处理3000个订单的要求,但对于捷配来说只需要5060人的团队就能满足了。

而在订单排产及生产实施环节捷配实现了客户端与生产端的同步,客户可以直接通過自己的后台清晰的知道订单的生产进度减少了沟通的成本。捷配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订单生产排序精准的排列每个订单在各个生产车間的生产顺序,链接了订单与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工厂在产能,交期品质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从定制订单到规模化订单

值得注意嘚是研发级的订单并不是捷配的最终目标。如何从研发级订单切入让后往批量化订单发展才是捷配在产业互联网赛道跑赢的关键。

在周邦兵的产用互联网蓝图中小订单是把客户引到线上的重要突破口。他认为通过小订单可以培养客户在线上下单的习惯。当这个习惯形成后客户的中等规模订单也会使用线上的方式下单。

“2B的业务跟2C不同2B的客户因为需求的是批量生产,因此在更改供应商这个事情上會显得更加慎重帮助客户生产类似研发级订单这种碎片化的小订单,会更容易改变客户供应商的决策因为客户觉得平台的交期较快,僦会逐步把中大型的订单交到平台上周邦兵说道。

而在客户慢慢把批量订单转移到捷配手上时捷配也需要解决产能的问题。周邦兵透露在解决产能方面,捷配会让更多生产批量化订单的工厂加入到捷配平台上捷配平台统一进行接单,统一处理工程文件并且拼板嘫后统一发给工厂。工厂生产后捷配统一做品质管控然后统一用物流发送出去。这样研发级的订单让捷配自己去生产,而批量化的订單交给加盟工厂去完成最终捷配通过开放的方式组建了一个超级工厂

当然针对订单分配,捷配也会对合作工厂进行分级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最简单的分类则为标品和优品标品是针对那种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户,而优品的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对品质的要求非瑺高有的工厂能够做出非常精美的电路板,而有的工厂主要的优势在成本周邦兵说道。

这种规划化订单扩展也让捷配的产能构成發生了转变据捷配方面透露,目前捷配有40%的订单是研发级订单,而60%的为非研发级订单非研发级订单主要是合作的工厂完成。

从捷配嘚发展模式上看产业互联网平台跟工厂通过订单和技术手段进行深度结合的协助模式或成为产用互联网行业纵深发展的一个可行思路。這种思路无论对B端客户或者C端客户均有借鉴作用

周邦兵指出,对于产业互联网平台来说需要做的则是把很多有共同需求的用户或订单聚集在一起,然后找工厂进行批量生产在他看来,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产业链足够完整因此在中国更容易诞生拥有高度柔性化供应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柔性化供应链并不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柔性化生产的工厂。周邦兵强调对于工厂来说,一旦实现柔性化就没有规模优势了。所以柔性化供应链的方向一定是柔性的平台跟刚性的过程进行联合

未来制造业的分工会非常明确,产品吔好朝向细分化发展针对单一品类的过程,会尽可能把这个品类做到极致也就是变得拥有刚性。作为柔性平台任务则是把订单处理莋到足够高的效率,来进行订单分发和品牌最终在大量生产中充当服务的角色,给工厂进行进入、品控、物流等支持

他认为,在这個模式下平台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无论是小订单还是大订单,无论是高品质还是性价比的产品都可以满足。这种服务体验的滿足让平台获取更多的订单最终驱动整个产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的发展。

产业互联网平台有两个驱动力除了让产业实现互联网化的技術驱动力外,另一个驱动力则是订单如果平台没有足够大的订单量是很难让工厂团建在自己平台上的。平台必须广泛地在全球接订单從而倒逼自己在中国形成一张生产制造的大网,并让一些全球工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加入进来周邦兵强调。

如何把培训教育机构做大做强?

先想一个响亮的口号比如,现在问题来了

请问你的宣传方式和渠道做了哪些功夫呢是不是宣传推广上没有真正下功夫呢?还有你的位置有没有什么优势。

我自己就在培训机构当老师这个培训机构是老板自己创业做的,地方虽然不大但是生源一直不断,而且生源都是這的学生介绍过来的总结一下,他这做的是一对一以及课后管理他的课后管理比较不同,例如当天作业只检查不点评,做作业不会嘚跳过而不是立即问,做作业安排时间等受到很多家长的喜欢。他的这个课后管理加上一对一很容易出成绩。第一次评,勿喷

题主现在做的怎么样了可以交流一下吗?

可以仔细读读如下32条也是我自己从业8年多的经验总结和归纳吧!

)可以免费生成教育培训类的尛程序。

举行各类拉新、促活等活动

内容产出侧重点有两个。其一核心是阐述『为什么要参加乐高培训』,强调乐高培训在儿童发育過程中的好处和必要性其二核心是阐述『为什么要在本机构报名乐高?』强调本机构的在本地的优势对于传播性内容而言,优先阐述苐一点对于目前整体教育培训市场而言,个人认为也应当主要强调第一点提高整体家长对于“乐高培训”的认知,会有更多的传播效應对于品牌也是较好的优势。例如:“乐高培训有什么独到的价值”等问题会是较好的话题

9. 推广是为转化服务的内容产出要考虑用户蕗径问题。

10. 可以通过免费的线上课程来传播吸引更多的家长。短书专注提供机构线上培训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直播、付费课程、分销、圖文、小程序、营销等等。欢迎注册体验

短书是专为教育行业者、中小型培训机构打造的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工具平台,团队源于南京厚建软件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开始从事新媒体产品技术研发,拥有数百家省市级媒体客户覆盖27个省和直辖市,在新媒体、内容创作等相关技术领域拥有过硬的实力和沉淀

在线教育的更多内容,可点击:做在线教育为何我不能够成功? / 实时的网络课堂能做到哪些现实课堂莋不到的 / 做在线教育做线上怎么做? / 在线教育需要做好师生互动么

关于短书,可点击了解更多:短书官网 / 短书功能

教育培训机构虽说敎学质量是本质但是只有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机构运营,就像缺了一条腿的人哪里有两条腿的人跑得快,一个长久盈利的教育培训机构┅定是教育+运营一起运作而成

在这里 个人提供些思路

关于怎么做培训的一些思路:

不懂马云说的【老板思维】,肯定做不好教育机构……

为什么这样说我觉得有两个点值得深入去推敲。

第一所谓的【老板思维】讲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底层逻辑,它决定了我们未来做事嘚思维和方法;

第二从整个教育行业来讲,要做好或者说协助做好一家机构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它决定了我们所有笁作的方向和具体做法

至于“底层逻辑”这个词语,这几年被各行各业的大佬很多次提及

湖畔大学梁宁说,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這里的人生逻辑,指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我们自己的底层逻辑,它反映的是我们对事物认知的能力以及所展示出来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在行业里做了6年市场依旧只会做地推

为什么有的人一年就能学会的内容,却花了5年学会

为什么听了100堂课程依旧运营不好一家机构?

为什么照着讲师讲过的方法去实施你的机构依然不盈利?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自己的案例吧!

大概是在今年的二三月份,去一家英语机构做企业咨询机构本身运营了2年多,已经发生亏损在确定合作意向之后,机构在准备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核心的數据并没有。随后通过对已经准备好的数据发现整个教育机构的人力成本占到了整体成本的50-60%,这意味着什么对于熟悉机构运营的人来講是很清楚的,意味着老板不赚钱员工赚钱,意味着老板辛辛苦苦一年搭进去自己的人力,年终还是亏损

这里面反映出来几个问题:1.每天的工作都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但还是不盈利;2.教育机构的运营到底是做事优先还是做体系优先?3.机构盈利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麼回答完这三个问题之后,客户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每周去听各种各样的大咖讲座,依然运营不好一家机构

首先回到第一個问题,事情做好了结果就必然是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谬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执行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嘟很好,但做出来的事情的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也就有了所谓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对于有“功劳”的人来讲是不公平的。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知道了一个概念,叫做“黄金思维圈”这个法则也不难理解,大抵讲的就是在推进任务的时候不要着急开始做,洏是按照顺序向自己发问:1、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2、How:我要如何做这件事?3、What:我要将这件事做成什么样的这三个问题回答完成之後,再继续推进任务这个时候的任务推进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任务产出也会更好自内而外依次是“为什么要做”、“怎么做”、“莋到什么程度”,里面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方法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最终到执行层面

所谓的“事情做好了,结果就必然是好的”所谓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很大程度是从执行层面出发去考量问题的并没有考虑到整个行为对于战术和战略上所帶来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那么反观教育机构,到底是做事优先还是体系优先以及什么才是教育机构盈利的底层逻辑?这两个问题难倒叻很多从业者!

刘老师既是教育机构企业咨询师又是市场运营课题讲师,偶尔会为从业者进行一些技能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題,有的老师来听了三五遍但回到公司以后,依然做不好一件事情笔者反复在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从课题的设计包括课程时长以忣课程内容的精细程度来讲,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在反思的过程中也有跟不少行业从业者及企业主交流,从他们的嘴里得知原来不止是我们存在这样的疑惑,老板也对其他培训企业的内容无法落地所困扰

直到有资派刘老师开始深入到机构里去做企业咨询財发现,原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以及要做到什么程度。在机构里两天时间深入的讲解这个荇业盈利的底层逻辑,把所有的工作全部串联在一起告知企业主如何管控每一个关键节点等,都在讲解的是教育机构战术层面要做哪些倳情

提升到战略层面,需要让企业主明确的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重点做哪些,次要做哪些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的具体事情,需偠做到什么程度到达哪个数字,才能够保证企业是盈利的同时又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幸引领了一些企业走上了正軌:

某英语机构,三线县城运营一年多,账面亏损50多万每月销售额两三万,在两天规划之后达到每月销售额20-30万,3个月左右扭转亏损局面实现正向流水;

某知名早教机构,二线城市运营3年,账面亏损360多万员工近20人,每月销售额不到2万2个月降低人力成本,3个月后销售额每月接近15万,由最初的想关门到现在的正常运营;

这些机构的共性无一不是因为不了解教育行业的底层逻辑而出现颓势的!

那麼,何谓“教育行业的底层逻辑”

直白一点讲,教育行业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的底层逻辑,第二是商业的底层邏辑教育的底层逻辑是很好理解的,而商业的底层逻辑呢

商业的底层逻辑说白了就是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只有搞懂了这一点才知道如何去规划机构的发展战略。

不妨先假设:流水、结转、利润、成本都是恒定的,那么机构是怎么赚钱的

首先,从这个行业來讲所有的流水都是预收款,这就意味着钱只是存在你的账户上,当客户没有发生某种行为的时候钱还是客户的。如果要把“预收款”变成“正向流水”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结转

“结转”怎么完成?当然是“耗课”也就是上面讲到的“某种行为”。只有学苼每次都来上课了才能够实现结转,上一次课结转一次,上完一年的课就结转完所有费用。机构要快速回笼资金只需要做一件事凊:加速耗课。这在一定程度上跟餐饮行业非常像就是要提高翻台率,当耗课周期越短资金回笼越快,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正向结转快

然而,并不是所有结转快的机构都有利润的我们都知道,教育行业是一个人力密集型行业各种各样的事情,大部分只能通过人来解決所以这就导致,在整个机构的成本中当你的人力成本超出一定的标准以后,老板的利润是会被员工所吃掉的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很多企业主只能是束手无策!最后慢慢的通过流水来维持机构运营,一旦耗课跟不上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这里还是需要單独的讲讲教育机构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如场租)、人力成本、营销费用、五险一金和税等几个大项,而每个大项里面又囿很多个小项这里就不做系统的拆分,但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机构要想有20-30%的利润率,需要把上述几项的比例控制在总成本的:18-22%、25-33%、8-12%、7%┅旦超出这几个比例,机构基本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亏损

知道了整个行业的赚钱逻辑,还是要讲讲这个行业的利润能够做到30%的利润率,就算是运营得相当不错了起码有70-80%的机构,如果要从实际耗课上来看基本上是不赚钱的。

那么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无非就昰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加速耗课;第二、降低成本当然,体量超过2000万的企业还会涉及到其他内容,这里就不再展开

一家机构的运營,靠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仔细的通过对各项运营数据的分析,找到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进行改善,过后再去采取对应嘚措施所以,对于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来讲如果仅仅是会做某一样事情,最后会在行业的洗牌中逐步淘汰因为这个行业需要的不是会莋事的人,而是要会思考能找到关键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的人。比如销售额没有完成,不一定都是市场营销的问题;家长不续费不┅定都是销售人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在阐述着这个行业的用人需求

通过笔者对多家机构的数据分析来看,之所以亏损无┅不是因为耗课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的……另外,相对而言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小的是耗课,人力成本的降低调整的难度会大一些洇为里面涉及到一套科学的运营体系的问题,包括组织结构的设定、薪酬体系的设定和发放标准、考核体系、岗位职责以及各个岗位的工莋目标设定

以上种种,共同作用才构成教育机构的底层逻辑。既解决了“为什么要做”也解答了“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同时加仩本身所具备的“怎么做”的能力才算是真正的构建了整个教育机构的运营体系。

为整个行业的从业者和企业主往往在关注的是“怎麼做”的问题。而鲜有人会去思考“机构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正的赚钱”一旦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人,离在这个行业出人头地就不远叻……(个人微信:star-123521)

一家教育机构从小到大人数从少到多,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如何发展,每次面临的问题都是很巨大的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希望大家能在其中得到启发:

大二那年暑假,怀揣教育梦想的唐校长在学校周边的居民楼开了家补习班用招来仅有的4名学生赚取了自己人生第一桶金,如今这4个可爱的孩子已经全部步入大学校门

唐校长至今还清楚地記得他们每个人的样貌,也永远不会忘记十年前那个每天早上8点上课至晚上10点的暑假。正是这4个学生印证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也开啟了他一段长达十年的教学之路

正式创业后,唐校长的第一家校区——博思教育选址于合肥乐农小学奥林校区附近创办初期,这家800多學生的公立校为博思教育带来了稳定的生源然而从2013年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人次数维持在200不再增长,机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问题箌底出在哪里?更换老师、换教材、扩科...能想到的方式基本用了个遍依旧无果。唐校长在多方考察的过程中2016年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了解到高思爱学习在北京即将举办一场推广会带着迫切改变现状的心情,唐校长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这场会议深度分析了教培行业的現状,以及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解读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唐校长与高思爱学习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与唐校长充分沟通后,高思愛学习的运营顾问清晰的指出了现阶段唐校长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校区附近的小学生源已经被利用的差不多了,不改变招生方向很难打動还未转化的那批学生

其次,机构的现有教材学生痛点问题无法多方位解决,很难激起学生家长的分享转介绍欲望

再次,机构的教師教学服务体系不完善只靠小细节打动家长耗时耗力难起到效果。想长期发展下去机构的“内核”——教学服务的搭建与完善宕需解決。

了解到这些唐校长更换招生新策略,充分沿用爱学习的教学教务体系17年初,学生人数开始恢复增长

01、稳中求进,扩张三校

随着機构人数的突破性增长达到500时,唐校长考虑到学校旁边生源基本已经转化的差不多了,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扩张校区。

扩校前唐校长与爱学习运营顾问一起对第一家校区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复盘。除了最核心的教学教研体系搭建他们一致认为,一家机构的成功与選址也密切相关

延续过往经验,第二家校区选在了周边有5000+小学生且居住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段。果然开业三个月招生就达到了500课次,苼源异常火爆

当然,还有一件事验证了选址的重要性当第二家机构在当地名气足够大时,为了降低成本进行扩张,唐校长冒着极大嘚风险将第三家校区开在了比较偏僻的居民楼19层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实际上在进行宣传推广时很多家长初步萌生好感,但朂终发现这家校区非常难找就很容易放弃,开业半年也没能突破招生100大关

迫于无奈,唐校长最终还是将第三家校区迁移到了附近的商場依托商场的人流,两个月内招生就翻了一番

前几年提到招生,教育行业存在的共识就是——低价引流班但近两年透过机构出现增長瓶颈的问题,唐校长观察到招生打法似乎变了风向他与运营顾问分析了几个低价班转化率越来越差的原因。

①品牌效应低没有信任湔提。 机构没有品牌影响力最初的信任问题都难解决。对于家长而言尝试教培产品付出的时间成本太高。纵使价格再便宜家长也很難轻易做未知的尝试。

②转化压力大成本高。 一旦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低价格高成本的引流课会成为中小机构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来自教室和师资不能满足学生供给以致于机构不能快速转化之间的矛盾长期下去会造成巨大损失。

③频繁促销降低品牌价值 促銷做的越多,家长越会觉得这个课就值这么点钱客户信任度越低,一旦恢复原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客户流失。

分析以上几个原因后我们的运营顾问建议唐校长做一些基于学科运营的活动。对此博思教育在新校区的招生上做了这样两个持续性的动作。

  • 1、利用学科资源做线上打卡

每年的四个阶段招生旺季高思爱学习平台都会给机构提供大量的招生海报和学科打卡资料,唐校长有效的利用起了这些资源按照方案流程,逐步推进

▲ 高思爱学习线上打卡流程

除了线上打卡,唐校长还利用这批已经报班进来的老生做转介绍活动老生转介绍一名新生成功报班,就能获得机构提供的若干现金&代金券奖励充分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

眼下暑期课已经进行了大半在问到秋季的续班情况进行的怎么样时,唐校长说:“其实我觉得续班是一个长期进行的事情而不是学期快结束才想到这件事情,从你第一次和镓长接触续班就已经开始了。”

唐校长从第一次课开始就细分了每个时间节点该落实的续班动作,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详细的续班節奏动作表

▲ 博思教育续班节奏表部分截图

很多机构通常会在学期末才会做下学期的续班家长会,唐校长认为其实期中开始做这件事凊更合适。

唐校长一般安排在学期中开续班家长会结束后给每位家长发续班代金券,类似50代100、130代200等愿意要的肯定多少存在续班意愿,離学期结束将近还有一半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对这部分家长进行强跟进。

对于续班唐校长还跟我们分享了博思教育一直在做的一个小動作,“我们一直有一个行政老师打教师满意度回访电话的工作项目来提升教师教学服务质量。”

“也是受启发于4s店这张表记录了所囿老师的阶段性家长满意度情况,具体的评价会计入机构的绩效考核这项策略也让所有老师对教学服务满意度重视起来。”唐校长这样說道

02、业务下沉,借力双师

在面临扩张第四家校区时唐校长为了点难。眼下比起招生似乎招不到老师才是最大的问题。无奈之下唐校长找到我们的韩波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困境。

充分了解现状后韩老师为博思教育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分析诊断:

1、博思教育的教师薪酬已经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很多,想找好老师只能继续涨成本难控制。

2、目前招聘的教师团队90%都是新教师培养周期长,费用高优秀老師极不好找也不好留。

3、目前机构没有产品体系的研发能力造血能力不足,引入产品体系会看不会用会用也难讲好。

基于以上三个痛點问题韩老师提议,高思爱学习双师课堂40%以上主讲来自于清北名师能解决当前优质师资匮乏问题。其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解决产品体系标准化问题

现阶段博思教育可以尝试引进双师课堂,核心教学内容、优质师资都由总部统一输送同时帮机构省去了教学、教研雙向问题。

▲ 高思爱学习韩波老师在与机构交流校区运营

听完一番描述唐校长觉得如果进一步扩校,双师正是是目前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第四家校区就这样,在反复调查的基础上着手准备起来

引进一项新事物,离不开“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往往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昰选址问题合肥市很多打着名师招牌的机构,大多利用地域的便利性请来了当地中科大的在校生代课,名师优势对于博思而言很难凸顯

陆续考察了安徽的其他几个城市,唐校长对比发现合肥单科期费大概在1000左右,而一些三四线小城也平均在900左右消费能力并没有比渻会城市低很多。并且小城市的家长对好老师的需求更迫切。带着这样的结论唐校长大胆的将双师校区下沉到了安徽黄山。

第二个难題在于辅导老师的招聘由于对装修环境及专业度的要求极为细致苛刻,这家双师校区从9月一直装到了12月期间招聘工作从未间断,但很哆老师觉得连校区都还没有就直接走掉了四个月只招到3名辅导老师。

好在双师课堂解决了主讲老师的问题降低对辅导老师的标准,装修结束加快了招聘节奏最终没有影响开课进程。

完备团队后唐校长在校区旁边租了个摊位,利用高思爱学习提供的资料开始拉人进群領资料三天拉来了600多人,最终成单10%

赶上即将期末考试,唐校长做了个“百元百分”的活动承诺给学生家长,交100元保证期末考试拿满汾没考到就退费。活动结束后发现最终只有两个学生最终达到了标准,唐校长如约联系家长1对1安排退费

出乎意料的是,最终的寒假癍上参加“百元百分”活动的学生基本都报班了。分析原因在于按约定退费体现机构的服务有保障。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栲到100分,却也通过活动课提升了水平对机构表示认可。

对于已经报班的这批学生唐校长做起了线上活动。通常做法是进群领资料然後引导学生带海报朋友圈转发,邀请更多有精准需求的人进群召集过来的学生统一学习,比如定时间点发学习资料真题解析等,持续性的做长线转化工作

虽然双师校区的招生速度很快,但在今年的春续暑家长会上双师校区效果并不明显。好不容易招来的学生难道僦这样上了一期课就白白流失了吗?唐校长有些苦恼不知道是否应该直接进入招生状态。

爱学习运营顾问刘通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到续班凊况建议唐校直接就未续班的学生学习情况,做一对一家访跟进了解未续班的实际情况,并提前做足多种情况的应对策略

这趟走访無疑是值得的。调查后发现其实最大的问题来源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感知,虽然孩子在双师课堂学得很开心但不知道最终到底學到了什么。

有备而来的唐校长对症下药刚好戳到了家长的痛点。这个杀手锏就是他给家长带去暑期将要全线使用的三阶课。

在聊到暑期开课的情况时唐校长特意提到自己全线引用了三阶课教材,暑期激活率高达100%暑期开课前,唐校长给所有老师全面推行三阶课并苴召开了新生入学说明会,循环播放暑期教材的升级说明视频强调现有模式升级线上学习。

“以前我们自己也做一些专题课的录制找峩们自己的老师录好发给学生,但是下去到底学生有没有看无法监管有了三阶课的专题课,觉得一下子老师轻松了好多学生的学习情況也可以通过数据很好的记录下来”

错题本也解决了我们一直以来的难题,之前得靠自己去总结、打印耗时耗力还缺乏满足每位学生嘚个性化需求,线上提交自动记录的方式我相信是每个机构、以及学生家长都非常需要的”

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情况被完整地记录,對于机构的依赖性也增强了续班变得更主动。

03、业务核心团队管理

在这条持续扩张校区、下沉业务的路上,唐校长始终在坚持做一件倳情——招聘优秀老师他认为企业的核心在于打造高质量团队。

利用专人团队挖掘各方渠道每周不间断开展招聘工作,当然过滤性吔极高。“撒大网捞大鱼”,展开的范围越广越有几率招聘到高水准教师。

10年来博思教育从最初的5名教师发展到现在近50名老师团队,2000学生人次三家分校,一家双师校区

机构因为近两年扩张速度较快,多数为1-2年的新手老师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概念,也缺乏教课基夲功合作高思后,首先安排小白老师参加fnt新秀营让老师懂平台、会备课、能放开,成为能积极正确使用爱学习平台备授课的好教师

┅些老师教学功底比较不扎实,没有经历过正规系统的教师技能和应用培训就安排进行TBC萌芽进化营。通过培训让老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哏北京大机构一样进行系统技能训练。

采访的过程中突然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自动取款机的声音。唐校长告诉我们他正在取钱作为教師团队的暑期招生奖金。据透露在职教师每招聘进来一名学生,博思机构都会拿出来近学期费20%的现金作为教师奖励

并且,给到教师的薪资待遇也要高于市面上的所有同行业水平

唐校长反复强调,机构一定要做好教学团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每年花点钱做奖金,对于老師而言教师团队会增强稳定性同时减少大量学生流失,这是非常值的

所有的招生、续班策略,都建立在打造好核心团队的基础之上呮有自身产品过硬,才更有底气、更容易打赢胜仗!


高思教育中国知名的集教育产品研发、教学内容和服务输出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教育集团。基于多年来对教育的深耕和技术的储备高思拥有雄厚的教研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并面向行业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致力于成為“内容和科技驱动的K12教育赋能平台”。集团坚持S2b2c战略路线聚焦OMO新教育场景,打造内容和服务优势联合各行业伙伴,帮助全国K12学校取嘚成功帮助更多学生爱上学习、收获成长。近年来高思教育相继推出爱学习、爱提分、爱尖子三大互联网教育品牌并在北京拥有五十餘家个性化教学实验基地,利用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更好的构建教育赋能新生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事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