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帮我P张图,黑色心贴纸P图背景,加上句话:缘于游戏 止于现实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aec7fb41ad8ed25cc0957_b.jpg& data-rawwidth=&1807& data-rawheight=&10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aec7fb41ad8ed25cc0957_r.jpg&&&/figure&&p&&/p&&p&昨日,《人民日报》等媒体都用显著标题“感谢贫穷”四个大字,报道了河北高考学子王心仪的故事。她的故事确实励志,但似乎在传播报道中变了味道。&/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d5c103caa346b6f757f02a7ed0abd2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d5c103caa346b6f757f02a7ed0abd2f_r.jpg&&&/figure&&p&&br&&/p&&p&&br&&/p&&p&在以前文章中我不止一次提到过,不能混淆个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用个体成功去泡制整体的鸡汤是无效的(我们教科书一直批判美国梦的虚伪用的就是这个逻辑)。举个例子,一个企业运营状况不好,可以从企业内部找原因,比如经营策略有问题啊,公司制度不合理啊,员工积极性不高啊,现金流出现困难啊等等。但是整个经济萧条,企业难以为继,失业率陡升,那就是要从经济规律、国家政策、国际环境找原因了。这时候国家如果说“经济不好是因为你们这些企业不努力”,是不是就显得很荒谬了?&/p&&p&&br&&/p&&p&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我班主任跟我说:“好好努力,考个全校第一,给班里争光”,没毛病。要是校长在开会的时候对全校学生说:“大家要加油,争取每个人都考全校第一”,是不是就很扯淡了?所以要知道,“所有人”不是“一个人”的所有集合,而是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概念。经济、政治、社会的学术研究中,个例探讨是无意义的。&/p&&p&&br&&/p&&p&因此,为什么我说这次人日煲的鸡汤有点“毒”,就是这个道理。当今我们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清华大学时候就感慨道:“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在北大这样的学校甚至城市学生占到了90%。”&/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a33e90db8ea293abb4c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a33e90db8ea293abb4cfc_r.jpg&&&/figure&&p&&br&&/p&&p&&br&&/p&&p&真正的数据不会说谎:排除人口数量因素和教育机会供应量因素的变化之后,在性别、父亲职业和文化水平相同条件下,我国高中阶段升学概率的城乡差距,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为1.9倍,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半期为2.5倍,而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则达到了了3.9倍(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p&&p&&br&&/p&&p&再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在2000——2010年10年间,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六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学校减少速度远远高过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同时,农村小学的平均家校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的平均家校距离为34.94里。&/p&&p&&br&&/p&&p&对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对他们来说依然是奢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十二五”教育成就与“十三五”教育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一些城市在制定招生政策时,对农民工子女入学设置了“交齐五证”等要求,由于办齐这些证件对多数农民工家庭来说具有较大难度,这种要求实际上将外来农民工子女排除在招生范围之外。有些地方规定“由制定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但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距离农民工工作地方较远,农民工子女根本不具备去上学的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另外,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一些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化对待现象,实际上造成了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歧视。&/p&&p&&br&&/p&&p&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0-17岁的儿童人口为2.79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20%,其中有55%的儿童生活在农村。有6成的农村儿童家庭没有自来水,近8成的农村儿童家庭没有抽水马桶与垃圾回收处,为了提高农村教学效率而实施的“撤点并校”,将散落在各村的中小学撤销,把学生集中到城镇中心学校,改善了教学质量,却也让边远地区的儿童上学更加遥远。(作者:唐也钦,来源:DT财经)这样的差距,在社会的角力场上会呈几何倍数放大。&/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079125babbe43c73bd1d7f317f55f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11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079125babbe43c73bd1d7f317f55f06_r.jpg&&&/figure&&p&&br&&/p&&p&&br&&/p&&p&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农村的孩子难通过读书、高考来改变命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阶级固化。近年来,工农子女辈出率极低,而干部子女远高于其他:&/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80e96b53aa85ad4e2b1d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80e96b53aa85ad4e2b1da_r.jpg&&&figcaption&(来源:《无声的革命》)&/figcaption&&/figure&&p&&br&&/p&&p&所以说个体的励志事例,不能掩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愈发不平等的问题,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所以“感谢贫穷”这样的鸡汤,泡制的实在是毫无意义。从个人角度上讲,王心仪同学的文章就是在讲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一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感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党报喉舌的人民日报,再吹这种调调就让人感觉有些避重就轻、隔靴搔痒了,我国农村教育问题、高考辈出率问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46ab85c7b326aeb8ab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46ab85c7b326aeb8abfc_r.jpg&&&/figure&&p&&br&&/p&&p&看一看上面的原文,实事求是地讲,王心仪同学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更多地“控诉贫穷”,有一种没有打倒我的,就会使我变得更强的意味在其中。大致相当于好多女孩子感慨:“感谢渣男,让我懂得爱情”一样,那是真心感谢吗?人们感谢苦难,还是因为自己熬过来了,谁会发自内心地想去经历苦难呢?&/p&&p&&br&&/p&&p&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就算阶级晋升率只有万分之一,那也会有十四万个无比励志故事供人反复把玩、瞻仰、麻痹。一直以来,我们的错误就在于过于关注分子而忽视了分母。再说万分之一的比率很高吗?因为有了那么多成功的个例就能证明阶级固化不存在吗?除了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杆秤,上面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之下,人日这篇“感谢贫穷”的文章看起来就非常的别扭,尤其是其中话束,有意回避社会问题,而指向了个人选择。&/p&&p&这鸡汤煲的,并不高明。&/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9bb13e3c9dfc7e8961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9bb13e3c9dfc7e8961bc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b7658bfe27c93af31447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b7658bfe27c93af314475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a08fa8918dcd98abdb6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a08fa8918dcd98abdb6d9_r.jpg&&&/figure&&p&&br&&/p&&p&&br&&/p&&p&其实,成功也是有很多偶然性掺杂在里面的,比如基因突变,有的人就是生的特别美,有的人就是智商奇高,有的人就是运动天才,有的人就是有生意头脑,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基本上都是其他人凭借“努力”“奋斗”达不到的。更甚于,就连“努力”这种品质,也是跟你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39c93c95aca4b62f89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39c93c95aca4b62f89d9_r.jpg&&&/figure&&p&&br&&/p&&p&&br&&/p&&p&关于“感谢贫穷”这件事并不是孤例,官媒对社会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人民日报》那篇著名的“失去奋斗,拥有再多的房产,我们也将无家可归”。唯物辩证法讲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就是典型的回避主要矛盾,放大次要矛盾。现在社会问题是年轻人不奋斗的问题吗?怎么我身边朋友一个个都累得要死还没加班费呢。昨天晚上我写这篇文章到一点多,随便一刷微博就刷到了刚下班朋友发的感慨。就类似这种素材我都不用保存,每天社交网络上都能刷到很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f11cb2045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f11cb2045dc_r.jpg&&&/figure&&p&&br&&/p&&p&&br&&/p&&p&说起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例子,再比如说《光明日报》写过一篇文章批判“丧文化”,我们来看一下:&/p&&blockquote&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内容。从这些话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的消极情绪。这与大家对青年朝气蓬勃的一贯印象格格不入,令人费解,也令人担忧。——《光明日报: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blockquote&&p&&br&&/p&&p&我在《生而贫穷》书中就评价过这篇报道:“官方的媒体看问题倒是看到了,然而看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单靠喊几个口号,进行几轮思想教育,强迫学生背点正能量价值观,年轻人就能不“丧文化”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永远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永远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分析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丧”,简单得很,工作压力过大,上升渠道渺茫,别说事业有成开创未来什么的,就连房子都买不起。人又不傻,你能看到的未来预期就这么点,努不努力差别不大,那肯定就“丧”起来了。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还是那句话,当你发现努力、奋斗都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那还奋斗做什么呢?”&/p&&p&&br&&/p&&p&再举一个跟“感恩贫穷”相似的例子,去年年初光明日报发文总结了2016年度网络热词:&/p&&blockquote&“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充满正能量。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十大网络用语总体上充满阳光向上的气息,不用说“洪荒之力”“定个小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是“葛优躺”“辣眼睛”“老司机”“蓝瘦香菇”“吃瓜群众”“全是套路”“友谊的小船”“厉害了我的哥”,也都饱含着对生活诙谐的调侃与热爱,充满正能量。——《光明日报: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充满正能量》&/blockquote&&p&&br&&/p&&p&这一段新闻怎么说呢,满满都是槽点。如果非要说“正能量”吧,也就“洪荒之力”稍微搭一点边。剩下的词语都是一言难尽。“定个小目标”紧跟着的话是“先挣一个亿”,王健林这一句话迅速走红网络不过是对巨大的贫富差距的自嘲。“葛优躺”是在高强度、高压力工作下的一种慵懒态度,是对学习工作生活低动力、低期望的表现。“蓝瘦香菇”也类似如此,不过是对负面情绪的一种诙谐化派遣。至于“辣眼睛”“全是套路”,怎么也看不出是正能量吧?&/p&&p&&br&&/p&&p&而最不能理解的是《光明日报》为何要把“老司机”划作年度正能量网络词语……这话出自于云南当地带有情色味道的调情山歌:“老司机,带带我,我是初中生”。而网络上使用“老司机”这一词的时候,最多的后面都要跟一句“求种子”。类似的还有“友谊的小船”,紧跟着下一句就是“说翻就翻”……虽然说有许多调侃的性质在其中,但是要强行“正能量”也说不过去吧。&/p&&p&&br&&/p&&p&所以说强行将这些网络用语赋予“正能量”的属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作者确实不了解这些词的来源与使用环境,对网络用语的称赞只是叶公好龙,类似于公权机关一窝蜂的开办官方新媒体,但运营中官僚作风浓厚反而起到了反效果;另一种可能是作者明知道这里不少词语带着负能量,但还要强行说成正能量,那就是掩耳盗铃了——网民是肯定不信这套说辞的,只好拿来骗骗自己,或许再加上几个不懂得网络用语但喜欢听漂亮话的领导。&/p&&p&&br&&/p&&p&这次对于“感恩贫穷”大力宣扬也类似。其实作为个人来讲,人生中也需要一些鸡汤、鸡血,王心仪同学的励志奋斗也确实是优质偶像;但是,诸多国家头部媒体,不去正视社会客观现实,而以煲鸡汤、打鸡血为己任,那就成了问题了。&/p&&p&&br&&/p&&p&此外,其实我们能看到说出“感谢贫穷”这种话的人,都是摆脱了贫穷的人,说白了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真正在底层努力、挣扎、沉沦的群体,是没有机会发声的。&/p&&p&&br&&/p&&p&说到底,我们不需要感谢贫穷,我们是要去战胜贫穷,消灭贫穷。&/p&&p&&br&&/p&&p&微信公众号(knowledgewealth),欢迎关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8c6ad51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8c6ad512_r.jpg&&&/figure&&p&新书已出版:&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生而贫穷》正式出版,感谢大家支持 - 知乎专栏&/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3ae9c5f4cbc7ce34bc0a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3ae9c5f4cbc7ce34bc0a92_r.jpg&&&/figure&&p&&/p&
昨日,《人民日报》等媒体都用显著标题“感谢贫穷”四个大字,报道了河北高考学子王心仪的故事。她的故事确实励志,但似乎在传播报道中变了味道。 在以前文章中我不止一次提到过,不能混淆个体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用个体成功去泡制整体的鸡汤是无效…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ee56a7bb4d352e1b139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ee56a7bb4d352e1b1395_r.jpg&&&/figure&&p&你内心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b&“比起自己所能得到的,我更愿意成就他人”&/b&,&b&“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Ta,并且我愿意为此付出,只希望Ta能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b&(例如有些父母)。&/p&&p&好像,通过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过程,&b&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就和幸福。&/b&&br&&/p&&p&或者,你有没有曾经觉得,“为什么别人什么事都做不好?”似乎他们没有你,就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是例如有些父母)。你觉得自己就像个救火员,总免不了奔波在不同的“灾难现场”,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你的协调,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p&&p&又或者,&b&你总是怀着一份说不出来的心虚感,一种始终无法偿还干净的责任感,一种没有理由的愧疚感。这份感觉时时缠绕着你,逼着你不断给予。&/b&&/p&&p&&br&&/p&&p&如果你觉得这些情形似曾相识,那么你需要警惕,自己有可能是在&b&过度付出(overgiving)&/b&。&/p&&p&我们今天就来聊聊&b&过度付出&/b&的问题。&/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cf360b5e490f72f036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0&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ffcf360b5e490f72f03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cf360b5e490f72f036a_r.jpg&&&/figure&&p&&br&&/p&&p&&br&&/p&&h2&&b&怎么判断是不是过度付出?&/b&&/h2&&p&&br&&/p&&p&根据California Psychics(2011),Arylo(2014),Martins(2016)和Beck(2016)等对于付出与给予的探讨,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用以区分健康的付出与过度的付出:&br&&/p&&p&&br&&/p&&p&&b&1. 你的付出是别人主动提出需要的么?&/b& &/p&&p&&br&&/p&&p&一般情况下,“付出”是在他人表达需求之后,我们所作出的针对其所需而提供的相应帮助。而过度付出的人,通常都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止不住想要给身边人提供建议或帮助的人,例如,那些迫不及待想要给周围的单身男女青年介绍对象、介绍工作的热心肠们。&/p&&p&&br&&/p&&p&&br&&/p&&p&&b&2. 你的付出可以允许别人拒绝么?&/b&&/p&&p&&br&&/p&&p&健康的付出是以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为前提的。这种意愿不仅仅指的是对方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还应当包括&b&对方有权利选择接受或不接受&/b&我们所给予的东西。而过度付出,则会显现出急切地想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给予的样子。一旦自己的给予被拒绝,过度付出的人就会愤而指责对方“不识好人心”。&/p&&p&&br&&/p&&p&&br&&/p&&p&&b&3. 你的付出可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么?&/b&&/p&&p&&br&&/p&&p&过度付出的人,通常会拒绝接受、或禁止他人对自己的给予提出异议。&b&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所提供的帮助,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或者过来人的忠告,是基于自己多年的经验或过人的见解。对方理应感激自己,而不是持有不同意见。&/b&而健康付出的人则愿意与对方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并找到合适的对策。&/p&&p&过度付出的人,总是忍不住想要帮助他人规划职业生涯或人生道路。当对方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ta就会以“我懂得比你多,听我的准没错”,拒绝他人提出的异议,并唆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p&&p&&br&&/p&&p&&br&&/p&&p&&b&4. 你是否将他人看作独立的个体?&/b&&/p&&p&&br&&/p&&p&当他人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时,过度付出的人会表现得不以为意,&b&并且认为如果对方当时得到了自己的帮助,那么ta所取得的成就将远不止现在的这些。&/b&而健康付出的人,则会欣赏他人的这种自主性,并能为他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开心。&/p&&p&对于过度付出的人而言,自己因为不断被需要而显得不可或缺。他人独立取得的成就实际上是证否了他们(过度付出的人)的必要性。&b&因此,在他们眼里,没有自己参与或付出的事情,就总是有缺憾的,即使看上去很完美,他们也会从中找出一些瑕疵。&/b&所以,如果你长期和一个过度付出的人一起相处,你会发现,过度付出的人其实也很挑剔。&/p&&p&&br&&/p&&p&&br&&/p&&p&&b&5. 这种付出是否只是为了享受帮助别人的过程?&/b&&/p&&p&&br&&/p&&p&健康付出的人,更能享受“给予”的过程。&b&相反,过度付出的人,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方会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如何回馈自己等等。&/b&对方的感激、彼此感情的稳固、他人的赞赏与肯定等都是过度付出所追求的结果。&/p&&p&因此,当自己的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ta所期待的)感激或回报时,过度付出的人会感到很受伤,甚至会有一种“自己一直以来都只不过是被对方利用”的失望和愤怒感。&/p&&p&&br&&/p&&p&&br&&/p&&p&&b&6. 是否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付出?&/b&&/p&&p&&br&&/p&&p&健康的付出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付出时间、金钱、精力等等。&b&而过度付出的人,则是可以为了付出,不惜以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为代价。这种过度付出的人,同时会在生活中表现对自己需求的忽视&/b&。&/p&&p&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人,即使自己的份内的事情还没完成,也会先帮助团队中的其他人做完他们的工作;即使自己贷款,也要帮助朋友的朋友还债;即使另一半抱怨相处的时间少,也仍然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协调朋友夫妻间的矛盾。&b&这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坚持要亲身去救落水的人,是一种不顾一切的过度付出。&/b&&/p&&p&过度付出的人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使得他们的付出与给予更像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因此,他们的行为又被称为&b&“强迫性帮助”&/b&(compulsive helping)(Spechler, 2011)或&b&“拯救成瘾”&/b&(rescuing addiction)(Beck, 2016)。&/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978d94cae5c4a9bc08e1fb6bd6b971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978d94cae5c4a9bc08e1fb6bd6b9718_r.jpg&&&/figure&&p&&br&&/p&&h2&&b&什么样的人容易过度付出?&/b&&/h2&&p&&br&&/p&&p&&b&1. 低自我价值、低自尊的人&/b&&/p&&p&&br&&/p&&p&低自我价值、低自尊的人,内心是贬低或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并且认为自己不值得被更好的对待的。&b&他们会试图通过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来获得一些外在的赞扬和肯定,缓和内心的焦虑与不安&/b&(Beck, 2016)。因此,他们也十分在意自己付出之后所能得到的回报,通常表现为:&/p&&p&&b&· 不用等对方提出需求,就主动提供帮助;同时,如若对方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他们会感到很受伤&/b&&/p&&p&· 如果有人说,“你不需要对每个人付出”,这会让他们很紧张&/p&&p&· 常常因为过度付出而感到压力或耗竭,也会对此抱怨,如“为什么付出的总是我”&/p&&p&&br&&/p&&p&付出和给予,不仅有可能帮助他们得到一些好的对待(如,赞赏),也是他们找到存在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b&对好的对待和存在的价值的渴望,会使得他们更容易过度付出。&/b&&/p&&p&这些人还深深怀有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因此,他们会试图通过给予他人支持,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来获得内心某种意义上的成就。&b&这种类型的人,被Julia Cameron称为“阴影艺术家”(shadow artists),寓意总是甘于做成功幕后支持的人&/b&(Beck, 2016)。&b&他们的表现主要有:&/b&&/p&&p&&br&&/p&&p&· 为了助他人实现梦想,不惜放弃自己的,声称 “只要我爱的人幸福,我愿为此付出一切”&/p&&p&· 但如果有机会让ta实现自己的梦想,ta又会感到无比恐慌,害怕自己力所不能及&/p&&p&· 同时,当他人取得成就时,他们的内心又会充满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愤懑。&/p&&p&&br&&/p&&p&&b&对于他们而言,给予他人支持,实际上是帮助他们自己实现那些内心想要又不敢尝试的愿望。&/b&过度付出,很多时候是源于他们自己对于某个成就的渴望,而不是像他们口中所说的为了成就他人。比如,有些一心想要子女考入名校、功成名就的家长。&/p&&p&&br&&/p&&p&&br&&/p&&p&&b&2. 有救世主情结的人(Messiah Complex)&/b&&/p&&p&&br&&/p&&p&有救世主情结的人总是认为,他人一旦少了自己的帮助,就会一事无成。他们会表现出一些自恋的特质,例如认为自己优于他人,期待他人的敬仰与崇拜等。他们待人很傲慢,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别人,以此凸显自己比对方更有能力、更优秀。他们会表现出:&/p&&p&&br&&/p&&p&· 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唯一一个会能把事情做“对”的人(do things right)&/p&&p&· 觉得自己每天日理万机,尽管没有一件是真正和自己有关的事&/p&&p&· 觉得总有无数的能力不足或有困难的人没了自己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并为此感到苦恼&/p&&p&任何事情,在未经ta“雕琢”(fix)之前,都是不够完美的。&b&有救世主情结的人的过度付出,是为了更多地从他人身上获得优越感(superior)、名利与社会认同。&/b&&/p&&p&&br&&/p&&p&&br&&/p&&p&&b&3. 想获得更多控制权的人&/b&&/p&&p&&br&&/p&&p&正如我们在高压型控制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有些时候,人们会通过不断地付出和给予,来控制对方或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勒索(blackmail),例如“我为你付出/牺牲那么多,你难道不应该听从我的吗?”。&b&过度付出是他们施加控制的“谈判筹码”。&/b&&/p&&p&&br&&/p&&p&&br&&/p&&p&&b&4.提倡无私奉献的东方文化&/b&&/p&&p&&br&&/p&&p&&b&提倡给予的社会文化也会让人更容易陷入“过度付出”的困境。在我们的文化中,“付出”(giving)被赋予了许多积极的意义,&/b&例如,付出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体现,是向他人施以援手、回报社会的善举。一个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很多时候是以ta给予、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的。而索取又被贴上了太多负面的标签。&/p&&p&&b&这种文化可能使人为了获得道德上的优势而过度付出,又或者使得人们陷入过度付出而不自知。&/b&&/p&&p&&br&&/p&&p&&br&&/p&&b&&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4d5fea391c45da3b519262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85&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84d5fea391c45da3b519262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4d5fea391c45da3b519262e_r.jpg&&&/figure&&/b&&p&&br&&/p&&h2&&b&过度付出有哪些不良影响?&/b&&/h2&&p&不同于健康的付出会给他人、社会及给予者自身带来的积极作用,过度付出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p&&p&&br&&/p&&p&&b&1. 对接受帮助的一方而言:&/b&&/p&&p&&br&&/p&&p&首先,你的过度付出可能让对方感到被轻视(Polewaczyk, 2013)。&b&当你认为对方能力不足或比不上自己时,才会不断施以帮助,而这会让对方感到自己的尊严遭受侮辱。这也是为什么过度付出并不能带来他人的感激或是增进双方的感情。&/b&&/p&&p&其次,过度付出也会助长对方对你的依赖。Ta会把你当做解决自身问题的可靠甚至是唯一途径。&b&这一方面强化了ta的依赖性与无助感(helplessness),另一方面也剥夺了ta自我提升与成长的机会&/b&(Sekendur, 2014),因为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由你来解决。另外,你与ta之间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一段“依赖共生关系”。&/p&&p&&b&当你总是过度付出时,其实你的行为中已经包含了一种对对方的不信任:你不相信ta有能力处理ta自身的问题、你甚至不相信ta会学习和发展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被过度帮助的一方并不能清楚的说出他们感受到的这种不信任,但他们确实能够感觉到不舒服、不情愿、甚至愤怒。&/b&&/p&&p&最后,过度付出还会让对方倍感压力(Polewaczyk, 2013)。过度付出的人不允许对方拒绝自己的给予,同时又期望他人及时回报自己。这会让对方始终有一种亏欠感,尤其是当对方觉得你的付出已经超出了ta所能回报的范围时。&/p&&p&&br&&/p&&p&&br&&/p&&p&&b&2. 对自己而言:&/b&&/p&&p&&br&&/p&&p&很容易理解,由于自己总是付出的一方,过度付出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很容易感觉到关系中的不平等,并会为此感到愤怒和不满。同时,不断付出也会给人带来经济、生理以及情绪上的耗竭感。&/p&&p&另一方面,&b&一旦当你发现自己一时无法照旧给予对方同等的帮助时,内心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愧疚感(Sekendur, 2014),即使客观上你并没有义务一定要付出什么&/b&。&/p&&p&此外,&b&当你的过度付出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时,你就将自我价值、付出、与他人评价捆绑在了一起。&/b&一旦他人对于你所给予东西的负面评价,就有可能会直接伤害到你的自我价值感。这就让你的自我价值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风险状态中。&/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5ebc70cd5ab1e3b4c21a87aa501115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p&&br&&/p&&h2&&b&过度付出者如何改变?&/b&&/h2&&p&&br&&/p&&p&Arylo (2014)说,意识到过度付出的负面影响,就像是找到了阻止自己过度付出的暂停键(powerpause)。接下来,&b&你需要从认知与情绪上,做出一些改变。&/b&&/p&&p&你可以选择挑战自己的某些认知。例如,你认为“自己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对方好”,那么在付出之前,你可以先问自己“&b&如果我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回报,对方也不会为此感激我,我仍然会这么做吗?&/b&”&/p&&p&&br&&/p&&p&你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找到改变的动力。例如你觉得自己单方面的付出让你感到疲惫。那么你可以尝试对下面的句子进行填空:&/p&&p&&br&&/p&&p&“帮助________让我感到很疲惫。如果我不再过分担心ta,那我将有更多时间完成________。”&/p&&p&&b&另外,你需要学会健康地付出。健康的付出需要符合以下5个方面:&/b&&/p&&p&· 只对他人明确提出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回应;&b&永远不把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b&&/p&&p&· 这种帮助不以获得对方的感恩戴德为目的&/p&&p&· &b&允许别人拒绝你提供的帮助&/b&&/p&&p&· 愿意倾听他人分享对你的付出的感受,接受他们对于你所提供的帮助的评价&/p&&p&· 将他人看作独立的个体,把你们的关系看作是&b&平等的伙伴关系&/b&,而非“救世主”与“受助者”的关系&/p&&p&&br&&/p&&p&&br&&/p&&p&我们今天对于过度付出的讨论,可能和你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大部分过度付出者,内心对自己的感受都是偏向于自我同情的,认为对方更多的是这个关系中的受益者。&/p&&p&&br&&/p&&p&&b&而事实上,过度付出者需要认识到,自己在以过度付出这种独特的方式,从关系中索取——对方的依赖、他人的好评、自我价值感的满足等等。而这些是会伤害到对方的福祉和利益的——首先,他们值得一个学习独立的机会,你不能擅自剥夺了这个机会。&/b&&/p&&p&&br&&/p&&p&而如果你接受过、或者仍然接受着他人的过度付出,比如“一切都是为了你”的父母或爱人,你也需要意识到、且告诉对方这样做对你们双方都是不利的。&b&有时我们并不那么想要独立,因为我们想要回避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但唯有通过独立我们才能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安全感。&/b&同时,注意不要被他们的策略控制,不要产生不必要的内疚感。&/p&&p&&br&&/p&&p&今天就说这些了~ 以上。&/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f04b59bfbcf8af5c547e0be11ae40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00&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6f04b59bfbcf8af5c547e0be11ae40f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f04b59bfbcf8af5c547e0be11ae40f2_r.jpg&&&/figure&&p&&br&&/p&&p&&br&&/p&&p&References:&/p&&p&Arylo, C. (2014). 10 Signs you re giving too much. The Huffington Post.&/p&&p&Beck, M. (2006). Overhelpers Anonymous. The Oprah Magazine, 7(12), 103-104,106.&/p&&p&California Psychics (2011). Are you in danger of being a compulsive helper?
&/p&&p&Martins, A. (2016). Addicted to helping: Why we need to stop trying to fix people. Tiny Buddha.&/p&&p&Polewaczyk, K. (2013). Being too generous could hurt your relationships? Here’s why. LifeHacker.&/p&&p&Sekendur, B. (2014). 7 Glaring signs of overgiving. Thought Catalog.&/p&&p&Spechler, D. (2011). The cure for the compulsive helper. The Oprah Magazine&/p&&p&&br&&/p&&p&作者/编辑:KY主创们&/p&&p&&br&&/p&&p&&i&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i&&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最理性的暗恋是什么样子的?&/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识」?&/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a&&/p&&p&&i&戳此免费领取:&/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sychology.knowyourself.cc/resour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学习资料包&/a&&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0cf5b9ddfa20dae1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0cf5b9ddfa20dae1a8_r.jpg&&&/figure&&p&&/p&
你内心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比起自己所能得到的,我更愿意成就他人”,“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Ta,并且我愿意为此付出,只希望Ta能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例如有些父母)。好像,通过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过程,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就和幸福。…
&p&因为科学的门槛比普通大众以为的高太多了。&/p&&p&在18世纪以前,人们的“科学行为”还是&b&培根主义&/b&的,那是&b&一种基于收集、整理和描述的事业&/b&,本质是一种经验论,也就是&b&我见即我思&/b&,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它很好,完全够用来解释我们周围的环境,但是随着大发现(discover)时代的到来,人的认知能力开始提升,导致某些经验论越来越脱离环境,从而被质疑(有心读者可以回顾下天文学的发展),科学借此开始转型,走向专门化,牛顿的物理学就是其中的典型,牛顿的重要性在于他构建了一套规则,使“现代科学”萌芽,其核心诉求从解释一种现象(获取知识),转变为了更重要的获取&b&知识的方法论&/b&。牛顿为什么伟大?难道是因为已经过时的牛一二三?不是,其实是构建牛一二三体系的模型方法啊,骚年们!&/p&&p&再举个例子来说,以免抽象。当我们向普通人解释“葡萄干蛋糕”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描述的是一种经验(对方可能吃过、看过…),但是当我们说“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的时候,那就首先要有一套方法论来让对方理解(否则只是一个可信度未必高的“知识点”,我甚至悲观地觉得,就算是知乎当中的高学历者们,也很多人具备很多知识点的普通人,科学方法的训练也有缺失)。对一般人来说,蛋糕是他能看到的,很容易明白是什么,但是原子的结构像蛋糕他却不太好理解,老汤姆逊为什么会想到呢?你可以理解为是他的灵感,但实际上是他通过&b&假设、试验和分析的过程,得出这一模型最符合上述过程的结论&/b&……&b&假设、试验、分析并推演正是一套方法论&/b&,&b&这套方法确保在给定条件下,理论在逻辑上没有纰漏&/b&。&/p&&p&这套方法论很好学么?要知道,最聪明的人也花了千年才从经验转向现代科学方法,普通人不会辣么easy的?所以博德默报告(The Bodmer Report)才会严肃提出&b&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PUS)&/b&问题。理解不止是熟悉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对其方法和限度的正确认知。BTW,从这个点上来说,在笔者专业领域内,科普就绝对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问题,而是一种引导科学素养的过程。&/p&&p&这和本题有什么关系?我以为,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式决定了他的行为,&b&信不信某种科学理论或者某种科学理论正不正确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b&(历史上科学大牛对着干的事情并不少,有些还碰撞出了很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对这种理论背后的方法论的认知以及他对方法论之方法论的实践方法(民科的可笑在于,它们只讲述知识点,绝无方法论展示,我也不认为民科们有能力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更多是坐井观天)。这个急不来的,否则你们以为呢?科普那么容易?公众理解科学迄今50年还在不断进行着?&/p&&p&PS:早上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fbaa17b353f& data-hash=&fbaa17b353f& data-hovercard=&p$b$fbaa17b353f&&@Klaith&/a& 的一般反驳和本题我的观点十分切合,供参考点赞:&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Klaith:如何评价狂犬病潜伏期可达八年这个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观点?&/a&&/p&
因为科学的门槛比普通大众以为的高太多了。在18世纪以前,人们的“科学行为”还是培根主义的,那是一种基于收集、整理和描述的事业,本质是一种经验论,也就是我见即我思,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它很好,完全够用来解释我们周围的环境,但是随着大发现(disc…
几年前,中央二套的《对话》栏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现在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当时担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师听了,对她说:“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br&&br&将所有赞都献给程浩,此段节选自《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几年前,中央二套的《对话》栏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现在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当时担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师听了,对她说:“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 将所有赞都献给程浩,此段节选自《站在两个世…
&p&迪士尼七个小矮人矿山车,项目明文规定:身高不足97公分不可乘坐。黄小蕾称自己孩子98公分,工作人员测量后说不达标。然而,黄小蕾偏要坐。最后黄抱着女儿强行闯入致使整个项目暂时中止。但演员黄小蕾却率发微博透露表现愤怒,对迪士尼的工作人员提出质疑。&/p&&p&在视频中,黄小蕾抱怨连连,对游乐举措措施提出质疑,而工作人员并未施展阐发出恶劣冷漠的态度,相反还为黄小蕾打伞遮雨。从此更加引发网友评论热议。也有目击者留言驳斥黄小蕾。&/p&&p&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表示:“乐园游乐项目的安全须知,在度假区各个官方平台上都有明确列明,我们要求每一名游客遵守各项须知,以确保游客享有安全、愉悦的乐园体验。我们的工作人员致力于每一天都为游客们提供高质量的游客服务,我们同时希望游客对我们的演职人员体现基本的尊重和礼貌。若游客因恶劣举止而对其他游客和演职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或有其他违反乐园须知的行为,我们会要求游客立即离园,且禁止其将来再次入园。”&/p&&p&&br&&/p&&p&无论她是不是明星,自己不顾安全,还耽误别人的游玩,侵犯的是别人的权利吧?就像餐厅禁止闹事者进入,合理合法。&/p&&p&但如果事实真的如她所说,最好及时给出身高证明。而不是选择这种处理方式。&/p&&hr&&p&谢谢大家的赞赞等━((*′д`)爻(′д`*))━!!!!&/p&&p&既然问题更新了,那为了感恩大家就继续更新回答吧,欢迎添加指正哦。&/p&&p&其实这个事情的疑点很多啊,例如身高和黄所证明的身长相不相等之类的,内容又一直变化呢,但能确定的相关事实是:&/p&&p&1,黄确实抓伤了人。(并不只是因为单方工作人员的图片,她自己承认)&/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6c0e08b16f8bda37191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6c0e08b16f8bda371912_r.jpg&&&/figure&&p&2,乐园方目前没有正面回应有关投诉和拉黑的消息。&/p&&p&下面呈上相关法律依据:&/p&&p&&b&1,合同自由原则&/b&&/p&&p&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合同主体在进行合同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合同主体在从事合同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合意一经完成(要约,承诺),合同宣告成立,当事人就受到合同的拘束合同。&/p&&p&(咦?你说他们没有订立合同?其实合同并不一定需要拿笔签名的,你去买包辣条,其实你们就已经成立了买卖合同关系,小卖铺是要对你万一因辣条得的肠胃炎负责的哦)&/p&&p&&b&2,黑名单制度&/b&&/p&&p&“黑名单”是舶来品,事实上我国的法律直接提及黑名单制度并不是很多,目前国务院颁布 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年)》所提及的黑名单制度主要是针对失信企业,并不是指企业对消费者所建立的。&/p&&p&(并且里面提到“制定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游业消费者意见反馈和投诉记录与公开制度,建立旅行社、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制度。”但明显也只是仍在建立中)&/p&&p&至于航空公司对旅客所制定的黑名单,在《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保护条例》(不适应本案)并没有涉及禁止黑名单,所以民用航空公司依然可以设立,且黑名单制定的标准也偏向于航空公司。&/p&&p&那么,法无禁止则自由,个人认为如果没有违背法律法规,法律原则而所设立黑名单即合法。&/p&&p&&b&3,上海迪士尼拉黑黄小蕾是否有合法理由?&/b&&/p&&p&像航空公司设立拒绝延误航班的旅客索要赔款的霸王条款而将旅客拉入黑名单则不合法。即违背了《合同法》的平等原则。&/p&&p&上面所述迪士尼给出回应的理由是“若游客因恶劣举止而对其他游客和演职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或有其他违反乐园须知的行为,我们会要求游客立即离园,且禁止其将来再次入园。”&/p&&p&黄伤人行为,致使项目中止行为确实属实,那即便小孩身高高于97cm,我国法律保护还是更倾向公共权益,经过权利衡量,最终迪士尼仍可将黄小蕾终生禁入。&/p&
迪士尼七个小矮人矿山车,项目明文规定:身高不足97公分不可乘坐。黄小蕾称自己孩子98公分,工作人员测量后说不达标。然而,黄小蕾偏要坐。最后黄抱着女儿强行闯入致使整个项目暂时中止。但演员黄小蕾却率发微博透露表现愤怒,对迪士尼的工作人员提出质疑。…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cbd6e9d46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cbd6e9d46b_r.jpg&&&/figure&&p&&i&&b&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b&&/i&&/p&&p&&br&&/p&&p&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学里被称为&b&“自我觉察”&/b&(self-awareness),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美国组织心理学家Tasha Eurich将它的核心定义为&b&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b&。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b&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b&(p.24)。&/p&&p&&br&&/p&&p&Tasha指出,&b&自我觉察是21世纪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b&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Ridley et al., 1992),建立更高质的、满意的亲密关系(Franzoi,Davis & Young,1985)和职业关系(Fletcher & Bailey,2003),有更好的职业发展(Brown,George-Curran & Smith,2004),并且更加自信(Sutton,Williams& Allinson,2015)。今天,我们主要通过Tasha的新书《洞察力(insight)》,来给大家介绍“自我觉察”这一概念。&/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20ab93ed74d5278dc6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20ab93ed74d5278dc6a_r.jpg&&&/figure&&p&&br&&/p&&p&&br&&/p&&h2&&b&了解自己,也是一种能力&/b&&/h2&&p&什么才能被称作是真正地了解自己?作者的研究发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你需要具备以下&b&7个方面的洞察&/b&,她将它们命名为&b&“洞察七柱”&/b&(Seven Pillars of Insight)(p.25):&/p&&p&&b&&i&1. 对自我价值观的觉察&/i&&/b&&/p&&p&明了指引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套价值观既能帮我们定义自己想成为的的样子,也为对自己行为的评估提供标准。&/p&&p&&br&&/p&&p&&b&&i&2. 对自我热情的觉察&/i&&/b&&/p&&p&&b&明白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什么。&/b&找到自己的热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自知的人会不断寻觅,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接近它。&/p&&p&&br&&/p&&p&&i&&b&3. 对自我抱负的觉察&/b&&/i&&/p&&p&抱负与目标、成就略有不同。定目标不难,但仅有目标并不能通向真正的洞察。与其问自己“我想达成什么?”更好的问题是,“我想从生活中获得些什么?”我们会在目标达成后感到失落,但&b&抱负是持续的,它永远无法被完全实现,我们可以每天醒来都再次感觉被它激励。&/b&&/p&&p&&br&&/p&&p&&i&&b&4. 对自己与环境匹配度的觉察&/b&&/i&&/p&&p&自知的人了解&b&对自己而言最理想的环境是怎样的&/b&。知道自己在怎样的环境中最开心,最有动力,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并在一天结束后觉得没有虚度。&/p&&p&&br&&/p&&p&&i&&b&5. 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觉察&/b&&/i&&/p&&p&具有一种&b&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持续性和一致性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模式&/b&。比如,如果我某天突然在与同事交流时话中带刺,那我可能只是太累了。但如果我总对同事冷嘲热讽,那我可能是具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p&&p&&br&&/p&&p&&i&&b&6. 对自我反应的觉察&/b&&/i&&/p&&p&人们在各种情境下思想,情感和行为上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我在有压力时会产生对别人的批判思想,会变得暴躁,会通过运动抒发。那这些就都是我在高压下的反应。&/p&&p&&br&&/p&&p&&i&&b&7. 对自我影响力的觉察&/b&&/i&&/p&&p&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意无意地给他人造成影响。明白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是自我觉察的标志之一。&/p&&p&&br&&/p&&p&在许多人看来,自我觉察是一个纯粹的向内的过程——我们思考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各种洞察也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但Tasha提出,&b&真正的自我觉察不仅需要了解我们自己,还需要知道我们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b&因此,她将自我觉察又进一步分成了&b&内部自我觉察&/b&与&b&外部自我觉察&/b&。&/p&&p&&br&&/p&&p&顾名思义,&b&内部自我觉察指的是我们内心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b&内部自我觉察水平高的人通常能够作出与“我是谁”一致的选择,这些选择会让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高。&/p&&p&而&b&外部自我觉察&/b&则是&b&由外向内地了解自己——明白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借此增加对自我更客观、全面的认识。&/b&外部自我觉察能力强的人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因此他们也&b&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更加坚实且值得信赖的关系&/b&。&/p&&p&&br&&/p&&p&我们容易认为内部与外部自我觉察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能够向内了解自己的人也更能看清他人眼中自己的模样。但事实上,从Tasha的研究结果来看,&b&这两者之间并无相关关系。&/b&&/p&&p&&br&&/p&&h2&&b&你的自我觉察能力,&/b&&/h2&&h2&&b&很可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高&/b&&/h2&&p&&br&&/p&&p&&b&&i&错觉1:优于平均效应&/i&&/b&&/p&&p&&br&&/p&&p&在美国一份针对80余万名学生的调研中,&b&95%以上的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时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b&大部分人在与一般同僚相比时,都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会活得更久(Taylor & Brown, 1988; Sedikides &Gregg, 2003)。&/p&&p&但,&b&自己“优于平均”往往是一种错觉。&/b&毕竟理论上,仅有49%的人是处于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被要求评价自己时,我们也常用“中等偏上”这样的词汇。&/p&&p&&br&&/p&&p&&b&&i&错觉2:达克效应&/i&&/b&&/p&&p&Dunning和Kruger(1999)通过他们对人们阅读,驾车,下棋和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中发现,在有关幽默感,语法和逻辑的测试中得分低的人,对自己真实能力的评估更不准确。也就是说,&b&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我感觉越良好。&/b&&/p&&p&&b&&i&错觉3:95% vs. 15%&/i&&/b&&/p&&p&Tasha和她的团队调查了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虽然95%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自我觉察的能力,但实际&b&只有不到15%展现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b&&/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773f42acb2c9fe804fd35ccf117196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773f42acb2c9fe804fd35ccf117196b_r.jpg&&&/figure&&p&&br&&/p&&p&&br&&/p&&h2&&b&那么,为什么自我觉察这么难?&/b&&/h2&&p&在洞察自己的路上,有2种我们可能会遇到的“路障”。Tasha将它们称为&b&自我觉察的2个盲区&/b&(p.52):&/p&&p&&br&&/p&&p&&b&&i&1. 认识盲区&/i&&/b&&/p&&p&David Dunning教授指出,人们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的评估并不准确,容易被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所限制。在一系列的研究中,他们发现&b&我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基于实际表现或过去的经验,而是更多来自于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b&。比如,研究中相信自己地理很好的志愿者认为他们能在地理测验中表现得十分出色,但结果这些人大都分数平平,并未证实他们的预判。&/p&&p&&br&&/p&&p&&b&&i&2. 情绪盲区&/i&&/b&&/p&&p&“你这段时间开心吗?“——面对这个问题,你会以当下的感受或者直觉给出一个答案,还是认真回顾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呢?&/p&&p&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后者。但事实上,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b&我们的大脑通常会选择最不费力气的方式来回答问题。&/b&懒惰的大脑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将题目替换成不费脑筋的另一个版本:“你此刻开心吗?”但被大脑“愚弄”了的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们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在对这一段时间的幸福感作出评价。可见,&b&我们有时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一无所知。&/b&&/p&&p&&br&&/p&&h2&&b&什么样的人自我觉察能力更低?&/b&&/h2&&p&&br&&/p&&p&&b&&i&1. 不愿付出的“实用主义者”&/i&&/b&&/p&&p&&br&&/p&&p&&b&自我觉察并非一种天生的能力,它需要人放慢内心的节奏,耐心和细致地观察,需要不断地练习,这就意味着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b&而当下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成功又常常被认为是幸福的前提,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效率,是用最短的时间收获更多可见的回报,所以很多人不愿将注意力放在自我觉察上,他们觉得这样的付出不值得,回报太少。&/p&&p&&br&&/p&&p&&br&&/p&&p&&i&&b&2. 无法自我接纳的人&/b&&/i&&/p&&p&&br&&/p&&p&对有些人来说,&b&察觉到真实的自我本身并不算困难,只是他们不愿接受。&/b&真实的自己对他们来说可能是虚弱不堪的,是黯然失色的,令他们厌恶。一个人要是不愿自我接纳,自我觉察就成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不愿看到真实的自己,更愿意活在对自己的无知之中,或是活在对自我的幻想之中。&/p&&p&&br&&/p&&p&&br&&/p&&p&&b&&i&3. 有一定成就的自恋者&/i&&/b&&/p&&p&&br&&/p&&p&自恋者并非完全缺乏自我觉察,通常他们对自己的野心和抱负非常清楚,熟悉自己的行为模式,了解自己对获得别人关注的需求,懂得如何展示自己赢得别人的喜欢,借此控制他人;但他们对自己缺乏同情心、共情能力这一点往往很少有了解,对别人表达悲悯或理解时,很可能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信任。&/p&&p&此外,对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往往也只能较为精确地察觉到并相信那些正面的评价,对那些真实而负面的看法往往不屑一顾,会认为那不过是他人对自己的嫉妒。&/p&&p&&br&&/p&&p&&br&&/p&&p&&b&&i&4. 情绪粒度低、认知简单的人&/i&&/b&&/p&&p&&br&&/p&&p&有些人的情绪粒度很低,&b&无法准确分辨具体的情绪,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准确的描述&/b&,可能只会用开心和难过来形容。当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准确察觉内心究竟发生着什么。与此类似的,有些人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和看法都是粗糙的,&b&他们的思维非黑即白,无法理解事实的复杂性&/b&,当他们表达看法时常常是单一的、绝对的,因此无法很好地自我觉察。&/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cbd6e9d46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cbd6e9d46b_r.jpg&&&/figure&&p&&br&&/p&&p&&br&&/p&&p&&br&&/p&&h2&&b&错误的自我觉察方法有哪些?&/b&&/h2&&blockquote&&b&对于内部自我觉察的迷思:&/b&&/blockquote&&p&&br&&/p&&p&&b&&i&误解1: 自省= 洞察&/i&&/b& (p.85)&/p&&p&&br&&/p&&p&不少人以为,不断地反思、思考自己就会提升对自我的洞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然而,悉尼大学的Anthony Grant教授发现,&b&“思考自己”与“了解自己”这两者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b&甚至,参与研究的个别志愿者的数据还呈现出了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p&&p&也就是说,&b&你无论花多长时间来反思自己,你的自我觉察可能都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高。更甚,有时你对自我的思考越多,你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b&这是因为,&b&自省常常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的、理性层面的思考。但许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是极需依靠情绪和内心感受的。&/b&&/p&&p&因此,有问题的并不是自省这个行为本身,而是不正确的自省方式。错误的自省不仅使我们的自我洞察不增反减,还给我们造成一种“我很了解自己”的错觉。&/p&&p&&br&&/p&&p&&br&&/p&&p&&b&&i&误解2:自省 = 反刍思考 &/i&&/b&&/p&&p&&br&&/p&&p&自省有一个“邪恶的双胞胎”:反刍思考,即&b&带着负面的情感去反复咀嚼已经发生的事,并更多地关注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b&人们容易混淆的是,&b&自省并不是一味苛责过去的自己和沉浸于过去的错误中,而是带着一种开放,包容和接受的态度,去反思自己。&/b&要知道,正确的自省能够提高我们对自我的洞察,但反刍思考却只可能让我们更难看清自己。&/p&&p&&br&&/p&&p&&br&&/p&&p&&b&&i&误解3:要提高自我觉察,应该多问“为什么”&/i&&/b&(p.92)&/p&&p&&br&&/p&&p&“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我为什么会做那件事?“,”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似乎相信,找到自己每个想法、情绪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就能进一步了解自己。但其实,&b&当我们强找理由时,我们也是在无意识地搜寻那个最简单,且听起来最可信的答案。&/b&而一旦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时,我们就会马上停止思考,不论答案对错与否。&/p&&p&与“为什么”问题相对,Tasha认为更有效的是问&b&“是什么”&/b&的问题——&b&我现在感受到的是什么?我在想什么?我正在做什么?&/b&比起绞尽脑汁地为自己做的、想的、感受到的找理由,能够&b&准确辨识并命名&/b&我们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更为重要。 &b&“是什么”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只有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的,为什么可能只是大脑欺骗你自己的一个答案而已。&/b&&/p&&p&&br&&/p&&blockquote&&b&对于外部自我觉察的迷思:&/b&&/blockquote&&p&&br&&/p&&p&&b&&i&误解1:我们能从亲近的人那里得到关于自己准确的反馈&/i&&/b&(p.134)&/p&&p&&br&&/p&&p&恰恰相反,外部自我觉察最大的障碍是,&b&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最不愿意和我们分享关键信息的人。&/b&心理学家Sidney Rosen和Abraham Tesser研究发现,&b&人们十分抗拒向他人传达关于他们的负面信息。&/b&愿意告诉他人关于他们的正面的观点或信息的人是愿意传达负面观点的人的五倍之多。甚至有约1/4的志愿者,在被多次请求的情况下也依然不愿向他人传达关于他们的负面观点。&/p&&p&研究者将这种宁可什么都不说,或编造“白色谎言”,也不愿说出可能让对方不舒服的话的倾向叫作“妈妈效应”。他们还发现,&b&这种“妈妈效应”在对待关系亲密的人时更为突出。&/b&&/p&&p&&br&&/p&&p&&br&&/p&&p&&b&误解2:比起别人,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b&&/p&&p&&br&&/p&&p&&b&伴侣比你更了解自己。&/b&心理学家Timothy Smith在对300对夫妇的一个心脏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攻击性,易怒性和好辩性的评价都远不如伴侣对对自己的评价准确——只有伴侣对他们身上这几个心脏疾病预测因素的评估,能够预测出他们患病的概率。&/p&&p&不仅如此,&b&就连和我们并不熟识的人,也常常能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b&在David Funder的研究中,亲近的人和普通的熟人分别对同一个人在约70种人格特质上进行打分。结果发现,两组人的答案高度重合,且都很准确。&/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bb9ee964f5ccfc4024c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bb9ee964f5ccfc4024c76_r.jpg&&&/figure&&p&&br&&/p&&p&&br&&/p&&p&&br&&/p&&h2&&b&到底该如何加深对自己的了解?&/b&&/h2&&p&Tasha强调,&b&自我觉察是一项可以被习得和提升的技能&/b&(p.13)。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作出一个决定:&b&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b&简而言之,就是有变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braver but wiser)的决心。&/p&&p&&br&&/p&&blockquote&&b&提升内部自我觉察的方法:&/b&&/blockquote&&p&&b&&i&1. 练习正念(mindfulness),帮你了解当下的自我&/i&&/b&(p.110)&/p&&p&&br&&/p&&p&正念的核心在于“对当下进行觉察”: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和我们上文提到的多问“是什么”,少问“为什么”类似,正念强调的也是去觉察你现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么,但不去评判。&/p&&p&哈佛心理学教授Ellen Langer认为,&b&正念的本质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世界。&/b&以旅行为例,当我们到了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我们会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这个世界我们不曾发现的事情——风景,声音,人——与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只会用一种固定视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p&&p&&br&&/p&&p&&br&&/p&&p&&i&&b&2. 改变叙事方式,帮助你提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b&&/i& (p.123)&/p&&p&&br&&/p&&p&叙事(narrative),即&b&我们怎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曾经的自己。&/b&&/p&&p& Tasha发现,&b&自我觉察能力强的人,在讲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时会采用更复杂的叙事方式——他们更愿意从不同的观点来描述这些事情,其中包括对事件的不同的、多样的解释。&/b&他们在讲述一段故事时,往往不会只给出一个层面的“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进一步继续讲述在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或者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来说发生了什么。&/p&&p&同时,&b&他们也更愿意探讨他们在事件发生时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种情绪。&/b&这是因为,&b&自知的人接受并尊重事件的复杂性,他们不强求绝对的真实,或者一个简单、普适的真理。因为那并不存在。&/b&&/p&&p&&br&&/p&&p&&br&&/p&&p&&b&&i&3. 勇于探索人生的可能性&/i&&/b&&/p&&p&&br&&/p&&p&个人经历是自我察觉的材料。如果一个人的经验太少,对自我的认识也容易模糊不清。我们的热情是什么,我们对什么有真正的抱负,这类问题不单单是反复思考就能得出结论的,而是要不断地走出去,去行动、去体会,在经历过更多事情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知自身有怎样的潜力和才能,明白自己对各类事物的态度,形成更稳固的价值观。&/p&&p&&br&&/p&&p&&br&&/p&&blockquote&&b&提升外部自我觉察的方法:&/b&&/blockquote&&p&&b&&i&1. 360度反馈&/i&&/b&(p.146)&/p&&p&&br&&/p&&p&&b&为了获得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b&:伴侣,朋友,亲人,同事……为此,你可以在网上做一份匿名的调查问卷。你可以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你认为我是一个懒人吗?回答是从1-10中选取一个度。&/p&&p&比起需要自己输出内容的开放式问题,人们更愿意回答选择题;比起是或否的二选一,在一个区间内作出选择也更加容易。而研究也指出,&b&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更少受到“妈妈效应”的影响。&/b&&/p&&p&&br&&/p&&p&&br&&/p&&p&&b&&i&2. “对”的反馈&/i&&/b&(p.149)&/p&&p&&br&&/p&&p&虽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是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外界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unloving critics)和无批评的爱人(uncritical lovers)。&/p&&p&不难理解,前者就是那种&b&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指责、批评我们的人&/b&。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怀恨在心的前任。后者则是&b&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批评我们的人&/b&。比如坚信“我的儿子/女儿完美无缺”的妈妈,或习惯性讨好的“老好人”。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没有帮助。&/p&&p&&br&&/p&&p&&br&&/p&&p&&b&&i&3. “晚餐桌上的真相”&/i&&/b&&/p&&p&&br&&/p&&p&这是一个需要充足的勇气的方法,但同时也是一个有望给你的外部自我觉察带来质的提升,并改变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方法。&/p&&p&顾名思义,你需要邀请一个密友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或人生导师共进晚餐。用餐时,你要请他们&b&说出一个你让他们最为恼火的地方&/b&。可以是你做过的某件事,你的某个特质,等等。当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回应,而是真诚地倾听。&/p&&p&&b&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气,就有机会收获同等的成长。&/b&该方法的提出者Josh Misner教授表示,“和一个人一同剥开面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饭是亲密的行为,其中蕴含了对对方的信任。因此,这样的对话适合在桌席间展开,晚饭为最佳。”&/p&&p&&br&&/p&&p&认识自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Tasha在书中强调,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b&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b&&/p&&p&&br&&/p&&p&&b&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希望读到这里的读者们对“认识自己”这件事产生一些新的心得和看法。留言和我们分享你“认识自己”的经历吧~&/b&&/p&&p&&br&&/p&&p&&b&以上。&/b&&/p&&p&&br&&/p&&p&References:&/p&&p&Brown, C.,George-Curran, R., & Smith, M. L. (2003). The role of emotionalintelligence in the career commitment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1(4), 379-392.&/p&&p&Eurich, T. (2017).Insight: Why we are not as self-aware aswe think, and how seeing ourselves clearly helps us succeed at work and in life.New York: Crown Business.&/p&&p&Fletcher, C., &Bailey, C. (2003). Assessing self-awareness: Some issue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8(5), 395-404. &/p&&p&Franzoi, S. L.,Davis, M. H., & Young, R. D. (1985). The effects of private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pective taking on satisfaction in closerelationship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6),1584.&/p&&p&Funder, D. C.(1995). On the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judgment: a realistic approach.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4), 652.&/p&&p&Holt-Lunstad, J.,Smith, T. B., & Layton, J. B. (2010).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rtalityrisk: a meta-analytic review. PLoSMed, 7(7), e1000316.&/p&&p&Kruger, J., &Dunning, D. (1999).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77(6),1121.&/p&&p&Pennebaker, J. W.(1993). Putting stress into words: Health, linguistic, and therapeuticimplications. Behaviourresearch and therapy, 31(6),539-548.&/p&&p&Ridley, D. S.,Schutz, P. A., Glanz, R. S., & Weinstein, C. E. (1992). Self-regulatedlearning: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goal-setting. The journal ofexperimental education, 60(4),293-306. &/p&&p&Sedikides, C., &Gregg, A. P. (2008). Self-enhancement: Food for thought.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Science, 3(2),102-116.&/p&&p&Sutton, A.,Williams, H. M., & Allinson, C. W. (2015). A longitudinal, mixed methodevaluation of self-awareness training in the workplace. 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Development, 39(7),610-627.&/p&&p&Taylor, S. E., &Brown, J. D. (1988).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bulletin, 103(2), 193.&/p&&p&Tesser, A., &Rosen, S. (1975). The reluctance to transmit bad new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193-232.&/p&&p&&br&&/p&&p&&b&KY作者 / 咯咯&/b&&/p&&p&&b&编辑 / KY主创们&/b&&/p&&p&&br&&/p&&p&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knowyourself&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知乎专栏&/a&&br&&br&&i&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i&&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最理性的暗恋是什么样子的?&/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识」?&/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a&&br&&i&戳此免费领取:&/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sychology.knowyourself.cc/resour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学习资料包&/a&&br&&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0cf5b9ddfa20dae1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0cf5b9ddfa20dae1a8_r.jpg&&&/figure&&p&&/p&&p&&/p&&p&&/p&
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 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美国组织心理学家Tasha Eurich将它的核心定义为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
&p&谢邀,这个事情很有趣,顺手写了篇专栏文,一并发到这个答案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9df065fa60929da8ccc5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9df065fa60929da8ccc5dc_r.jpg&&&/figure&&p&&b&从血小板到狗粉丝——互联网的部落时代 &/b&&/p&&p&血小板,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它可以在血管破裂的时候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也会维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p&&p&然而,当身体里的血小板投射进现实,带来的却不是“止血”,“凝血”和“维护完整”,而是成了别有用心的人的道具,成了撕裂、挑动、进一步扩大网民群体间矛盾的利器。&/p&&p&让我们从头开始讲吧。&/p&&p&我一直认为百度贴吧是一个点子绝佳,执行超烂的产品。&/p&&p&首先,这个产品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和勉强还能用的版面,依靠着百度搜索的优势,让有相同需求的用户能快速找到同类。在贴吧最兴盛的那些年,质量高的贴吧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出来,贡献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容&/p&&p&不过,管理上的随意、混乱让这个产品逐渐走向没落。很多时候,当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撞了吧名后,贴吧的官方人员既不会判别这个吧名应该属于哪一方势力,也不会干脆建两个吧把掐架的人拉开,而是什么都不做,坐等其中一方依靠“人多势众”取得贴吧的实际控制权。&/p&&p&比如多年前《三体》的部分读者把“三体吧”从“北京第三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学生手里抢来的事情。&/p&&p&所以,当我上周听说血小板吧的事情时,我还以为又是一起类似“三体吧”的惨剧——角色厨们为了要一个合心意的贴吧名字,对人丁凋零的“血小板吧”原住民大打出手,抢夺地盘的故事。&/p&&p&直到——&/p&&p&我看到了这条微博:&/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c117bc49bded8d6cf38b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c117bc49bded8d6cf38bc4_r.jpg&&&/figure&&p&&b&“为什么很多病人没有离开还乱喷人。”&/b&&/p&&p&&b&“请各位病患者离开这个吧。”&/b&&/p&&p&这两个标题让多年混迹在萌新群里的我感到了一丝不对的味道。&/p&&p&是的,看动画的萌新,他们或许会说“血小板是我老婆”、或许会说“这里是血小板的真爱楼”、或许会说“你指尖跳跃的电光,是我此生不灭的信仰”(暴露年龄了),却几乎无可能说出以上那样的话语。&/p&&p&于是,蛋疼的我就去翻了翻这两位的贴吧资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6adccf42acd09ff595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6adccf42acd09ff5956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01b6ed386bfefccb85d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01b6ed386bfefccb85d8f_r.jpg&&&/figure&&p&一个玩贴吧9年,一个玩贴吧11年,却在故意装嫩,很好,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两个人是来故意搞事的了。&/p&&p&那么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p&&p&虽然这两个人都机智的“已隐藏发过的帖子”,试图把自己藏起来。&/p&&p&但是……只要用几个搜索的小技巧,他们想隐藏的东西就直接暴露在我们的眼前。&/p&&p&在“抗压吧”的某个帖子下,名叫“谷风酱”的用户如此说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ecbfe143d95ea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ecbfe143d95ea5_r.jpg&&&/figure&&p&明白无误地表明,他只是一个反串出“狂热的角色厨”,实际另有目的。&/p&&p&那么他为什么要反串呢?&/p&&p&在“孙笑川”吧里一个抨击血小板吧反串事件的帖子里,他如此说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28e75a2badd186dc2a5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28e75a2badd186dc2a5eb_r.jpg&&&/figure&&p&他所谓的“干些实事”,自然就是用反串的手段,抹黑动画观众群体,进而抹黑B站。&/p&&p&另外一名用户“波罗斯”用着《一拳超人》里某个反派的名字和头像,看起来真的像是个一般动画爱好者。然而他的发言立刻暴露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cfa70c071d1cdc1ccada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cfa70c071d1cdc1ccada4_r.jpg&&&/figure&&p&这是他在另一个装无辜的帖子下的回复,用的说法是“好像是什么二次元要把病患者们驱逐出去”和“我自认是普通漫友”。&/p&&p&可惜大家都不是记忆只有几秒钟的金鱼。&/p&&p&&b&“请各位病患者离开这个吧。”&/b&这个帖子不就是他自己发的吗?连号都不换就带节奏,这个黑的水平也十分令人着急。&/p&&p&在“孙立军吧”的某个帖子下,一位吧友提供了相关证言:&/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77c99a490de23ddc39cc02a6c8ccc5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77c99a490de23ddc39cc02a6c8ccc57_r.jpg&&&/figure&&p&我在这里仅举这两个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按着网上那个截图的ID去搜一搜,会发现这些十有八九根本不是什么动画观众,而其中不少人的日常活动范围,又正好和一个名为“狗粉丝”的群体重合。&/p&&p&狗粉丝当然不是指喜欢狗的人…….而是和一个直播团体——抽象工作室有关,这些人一开始是抽象工作室的忠实观众,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网上搜索)对抽象工作室创始人李赣充满了仇恨,转头去捧孙笑川。但狗粉丝群体的“捧”并不是真的“捧”,只是借这些主播的一个名头,干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p&&p&他们用主播的言论形成了一套话术,比如“安排上了”“你说是就是吧”以及其他不宜展示的句子。在最初的时候,这个群体只是用这套极为“草根”的话术表示“自嘲”和“对抗权威”,但就像所有文化在扩张和流传的过程中都会变异一样,随着狗粉丝这个群体的扩张,单纯被这套话术吸引来的人并不会继承这个群体最初的气氛,他们反而会被这些污言烂语反向影响,由自嘲变成攻击,由对抗权威变成单纯的搞事。&/p&&p&所以说,如今的“狗粉丝”早已不是某个人的粉丝或者是一个有着类似价值观的同好群体,他们唯一的共性就是那套话术,至于他们想用那套话术表述什么,每个狗粉丝恐怕都有完全不同的想法。&/p&&p&这次“血小板吧“事件便是一小撮这个群体的成员,出于“搞事看乐找优越感”的心理而制造出来的事件。因为这个群体“无组织”“无理念”的特性,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搞事。就算是他们名义上供奉起来的孙笑川也不行,在他呼吁的微博下,狗粉丝依旧在用熟悉的话术表达着情绪,至于他们究竟想表达什么,或许对他们自己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c7383acb43a3bec4aedac286d28b36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8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c7383acb43a3bec4aedac286d28b36e_r.jpg&&&/figure&&p&但是,指出是哪些人搞事并不是我这篇文章的本意。&/p&&p&尽管,我在上面一直在用“狗粉丝”这个词来形容某个群体,但那只是因为他们自称就是这个,我对这个群体本身并无恶感。&/p&&p&&b&在一件公共事件发生后,最切忌的事情就是用少数几个搞事的人,去代表整个群体。&/b&&/p&&p&如果你进入那几个狗粉丝日常活动的贴吧,你会发现里面有批评去血小板吧反串搞事的帖子,也有继续骂萌二的帖子。那么,写前者的狗粉丝和写后者的狗粉丝一样吗?&/p&&p&或者我们再举一些更浅显的例子,科里斯是一个UP主,他诱惑少女文爱。难道他就能代表其他的UP主了吗?&/p&&p&某个贼偷了钱包,警察抓捕后发现他是某个地方的人,我们就能说那个地方的人都是贼吗?&/p&&p&显然,在一件公共事件发生后,用一两个词(往往还是贬义词)去代表一批人,并且把少数几个人的犯的错加诸在一批人身上,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引起战争。&/p&&p&最喜欢干这些事情的,是一些靠着流量活着的无良自媒体。&/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d0bee340b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d0bee340bbf_r.jpg&&&/figure&&p& 比如上图这个例子,去搞事的既不是萌二,也没有实际占领。但是这些无良自媒体呢,就会故意把1分的事情说成10分,5分的事情说成100分,用一些谣言,通过挑动情绪的手段为自己获得流量。&/p&&p&他们也的确能够屡屡得手。&/p&&p&&b&这是因为: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近了,同时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退化到了部落时代。&/b&&/p&&p&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的形态,在报纸和电视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单方向的,从内容的生产者传递给内容的分发者再传递给观众。尽管我们的确有权力选择看A电视台或B电视台,但是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媒体传递出的信息总归能归类为大同小异的那么几个方向。&/p&&p&互联网则完全不同,每一个观众都有无限的选择,不管你的爱好有多么冷僻,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并且我们是观众的同时,也是内容的生产者(你的发言理论上可以让任何人看到)和分发者(你的转发)。我们不再同时接受大同小异的几个价值观方向,取而代之的是彻底多元化的内容和更直观刺激的内容。抽象工作室这种内容的创作者在报纸和电视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p&&p&喜欢动漫的人,喜欢草根文化的人各取所需,形成了一个个的部落。这些部落里不存在拥有压倒性权力的君王,有的只是稍微具有权威的部落偶像,他们正大行其道,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与惊人的凶残,生存力量坚如花岗岩,复制能力旺盛活跃,君临我们的祭坛——我们需要的,他们给予满足,他们需索的,我们献上牺牲。&/p&&p&但是,部落的价值观并不来自部落偶像,他们只是部落价值观的追随者和奴隶。在互联网的部落时代,部落的价值观来源于普通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是混沌中由部落成员一同塑造出来的。&/p&&p&哈罗德·伊罗生曾言:除了极少数的人,孤立正是所有人都最感到害怕的。在基本群体中,一个人不仅不是孤立的,只要他选择留下来并归属于它,就没有人能够否定或拒绝。那是任何人无法予以抹杀的一种身份,即便他自己想要掩饰、放弃或改变,也属徒然。 &/p&&p&这就是部落形式的自由,也是部落形式令人困惑的地方。一个人只要宣称他是狗粉丝,那么他今天就是狗粉丝,谁也改变不了。同理,如果这个人明天宣告他是二次元,那么他明天也就变成了二次元,同样谁也改变不了。&/p&&p&&b&故而,不仅“用少数几个搞事的人,去代表整个群体”是危险的,“轻易加入某个群体”也是危险的。&/b&&/p&&p&因为在你加入了某个群体,享受安全感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群体的一员,并且更加依赖“群体的意志”,而不是去费力自主思考。当有人攻击你所在的群体时,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说的现象是不是存在于你的身上,你都会下意识地想要反击,并且反击的目标也不是个人,而是你自认为的对方的群体。&/p&&p&网络上的矛盾与战争,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p&&p&我想,在现在这个略显混乱的互联网中,我们更需要的是独处,是放弃听从部落偶像的宣言,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判断对错。&/p&&p&一个人必须按照他所是的样子了解自己,而不是按照他希望的样子来了解。&/p&
谢邀,这个事情很有趣,顺手写了篇专栏文,一并发到这个答案下。从血小板到狗粉丝——互联网的部落时代 血小板,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它可以在血管破裂的时候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也会维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然而,当身体里的血小板投射进现实,带来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3cb60de5aaa184a1fc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3cb60de5aaa184a1fc9_r.jpg&&&/figure&&p&前几天,我们收到一则留言。留言者非常苦恼地说:“&i&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很难相信别人。人们都说如果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要找人倾诉;或者遇到了困难要寻求帮助等等,但我不敢向别人开口。我觉得一旦信任别人,就可能被他人伤害。而且随着年纪变大,我总觉得找个可以信任的人越来越难。我该怎么办&/i&?”&/p&&p&&br&&/p&&p&&b&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是信任让我们超越怀疑,愿意接受他人递过来的手。&/b&如果没有基本的信任,我们甚至不得不考察别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让沟通和生活变得非常困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信任,为什么信任那么难,以及如何培养对他人的信任。&/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bd386cab51bf877daaf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bd386cab51bf877daaf0_r.jpg&&&/figu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BJ40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