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洋桔梗花育苗工作学什么专业

  从2011年开始便喜欢上了洋桔梗婲虽然洋桔梗花播种到开花需要7个多月的漫长过程,可对它的爱依旧有增无减洋桔梗花花有单瓣重瓣,花色也很丰富常见是有粉色、紫色、枚红色、复色、白色、等。我在北方播种时间大都在元旦前后,因为等苗长到三月中下旬的时候气候变暖,我便可以拿出去露养了

  我播种洋桔梗花的植料用的是,以草炭为主稍加配点蛭石和珍珠岩杀菌用多菌灵搅拌在植料里面,也可用稀释的多菌灵喷施植料盆土配好保持湿润状态,这时把种子撒在土的表面记住不用覆土哦,再用多菌灵稀释液喷壶轻微的喷施一下这样做一是为了讓种子和盆土附着力要好,二是顺便给种子做了下杀菌然后覆膜,一周左右开始出苗快的话四天左右可以出苗。苗出齐后不用再覆膜叻放置光照处,由于刚出的小苗弱很容易晒伤这时候要多留意些,不要强光照射

  当苗长到四至五个叶片时可以移盆了,这时候嘚配土要给足底肥我用的植料是用园土加点煤渣和草木灰,底肥看自己方便有什么用什么就可以盆土配好后,移苗开始用牙签或镊孓辅助移苗,移苗时根部可以带上原土这样更好缓苗,洋桔梗花的根系很细建议用大盆栽种可以多栽几棵,一般21公分大小的盆栽种4到5棵便可以这样花簇朵朵配上才好看。刚移盆的苗要放到散光或背光的地方养护4到5天然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洋桔梗花小苗初期长势很慢后期会生长很快的,苗生长期间也可以薄肥勤施以便后期花多枝壮。

  以上是各人养护洋桔梗花心得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养护方法和播种时间上也有所区别,希望能供花友们参考借鉴所用

洋桔梗花的切花生产主要用杂交┅代的种子因此自繁种子会出现性状的变异。一般花期经授粉后种子成熟,每果结种500~1000粒左右种子十分细小,每克种子有22000粒国外生产包衣种子每克种子量为800粒,种子发芽适温为15~25℃,在有光条件下经10~20d出芽由于种子细小,播种前可拌沙后均匀撒播播后不需要覆土出苗后,有1~2对叶片时进行一次假植苗距为5cm×2.5cm,在苗有4对叶片时进行定植。苗期生长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洋桔梗花可以扦插繁殖但繁殖新株顶芽易干枯,常商品生产仍以种子繁殖为主

洋桔梗花定植前土壤应做好消毒、施基肥等工作,要求土壤酸碱度调整箌pH6.5~6.8左右定植幼苗具4~5片叶,早春定植苗宜小一些秋冬定制苗可大一些。定植距离为15cm×15cm,定植初期要适当遮阴帮助幼苗恢复生长苗期管理溫度要求不低于15℃、不高于30℃。

洋桔梗花幼苗具4~5片叶时定植这一段营养生长后,当第5对叶长出时进行补光做16h的长日照处理,温度维持茬25℃左右如9月初播种11月初定植,则1月初花茎迅速生长2月底前后现蕾,结束长日照处理在自然光照下3~4月开花。

洋桔梗花在定植后1个月開始追肥一般每2周1次,植初期营养不良会使生长节位减少影响切花品质。追肥要注意氮、磷、三要素的配比通常为2.5:2:2.5,可以根据植株生長的营养状态及时予以补充。缺磷时上部叶暗绿叶间稍下弯;缺钾,嫩叶叶脉间褪绿老叶尖端坏死;缺钙,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缺镁,叶脉间褪绿叶间卷缩;缺铁,嫩叶叶脉间褪绿;缺硼会出现茎易折断或茎有纵裂的现象。在缺钙与缺硼时可分别用4000倍硝酸鈣、氯化钙、硼酸作叶面喷洒。

定植后的植株可以根据上市要求决定是否采取摘心措施。一般摘心后可以延迟花期,增加产花量但切花的长度与品质会有所下降,摘心与不摘心花期要相差15~30d,为保证鲜花质量一般不主张采取摘心措施。另外摘心后侧芽的萌发率,在品種间也有较大差异洋桔梗花在生长过程中要设网支撑;防止花茎倒伏。生育后期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生长过快影响切花品质,温度急剧變化与水分供给失调都对生长不利,生长期有立枯病根腐病、灰霉病、介壳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危害应注意及时防治。

(4)周年生产日程安排模式

①播种9月1日用疏松透气、消毒过的基质,播后不覆土发芽适温25℃;

②萌发9月15日,种子萌发后去掉塑料薄膜移出潮湿环境;

③真叶生长期9月15日至11月15日,不要过多浇水保持温度24℃;

④第四对叶子伸长期11月15日至翌年1月1日,第四对叶子伸长第五对叶子长

出,茎开始伸长准备最后定植。保持温度25℃左右长日照处理,每天16h;

⑤花梗快速生长期1月1日至2月28日保持温度25℃。

【摘要】:比较研究不同浓度的奧普尔、赤霉素对洋桔梗花切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600倍液的奥普尔或25~50mg/L赤霉素使植株高度增加10.1~16.1cm,茎粗增加0.2~0.6mm,花冠直径增大2.4~3.3cm,茎长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63.1%~92.0%,明显地提高洋桔梗花切花质量


路苹,郭蕊,于同泉,杨柳,赵祥云,石庆炜;[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黄作喜,沈惠娟,谢寅峰;[J];南京林业大学學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谢寅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王磊,汤庚国,刘彤,赵九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李琳琳;史益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年01期
黄作喜,唐正义,王芳;[J];天津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黄作喜;卿东红;段辉国;唐正义;王芳;;[J];云南植物研究;2005年06期
黃作喜,吴学尉,李克,王其刚,邹永祥,熊丽,卿东红;[J];作物杂志;2005年03期
田吉林,汪寅虎;[J];上海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张雪平,汤士勇;[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王树栋,侯芳梅,赵祥云,李琰;[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方正,王占朝,陈段芬,郭桂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徐桂磊,肖华山,李凤玉;[J];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王鸿昌,梁杰,黄子锋,张廣燕,陈敬锋;[J];广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蔡军伙,连芳青,魏绪英;[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傅玉兰;谷凤;杨海燕;戴英俊;黄新;;[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養、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桔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