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羽集是徐娇汉服店织羽集的产业吗 喜欢汉服将兴趣发展成自家产业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对,织羽集是徐娇的产业,但是卖的基本都是汉元素,大都挺漂亮挺日常的

身穿汉服的孩童在传统文化课堂上

时值炎夏,热浪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银幕上,刚刚开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演到开篇的第一个小高潮——月旦评盛会上,看不过杨修恃才自大羞辱自家三弟的司马懿昂然上台,与杨修展开一场精彩的激辩,初露锋芒。

电视机前,“碧落江月”频频点头:“交领右衽,讲究阴阳对称,这剧的服装造型设计还算靠谱。”今年25岁的碧落江月是一名汉服爱好者,3年前加入了淮安汉韵国学社。这个于2009年创立的以汉服文化为平台、传承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的民间社团,其微博“汉韵淮安南弦” 的粉丝数量名列“2016汉服社会团体新浪微博排行榜”之首,截止至2017年8月17日,其微博粉丝数已升至32317人。

据不完全统计,类似淮安汉韵国学社这样的民间汉服社团,在国内大大小小已有上千家,社员多为传统文化爱好者,以00后至80后的年轻人为主。庞大的汉服爱好者群体,在推动“汉服复兴”文化潮流的同时,也催生了种种与“汉服”相关的生意。

或许,在商业社会中,只有当一个概念被转化为商机的时候,才会成为主流。而今,这个名为“汉服”的巨大漩涡,其吸引力正在愈变愈强。

北京汉服协会筹办的雅宴,

图为成员们在祭酒仪式上。

2002年2月14日情人节,陕西网友“华夏血脉”在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军事历史论坛上发表了“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两年内点击量达到30多万次,引发关注。此时,一年前由APEC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引发的唐装热还没过去。

这件事被认为是“汉服复兴运动”的开端,而另一件事,则直接将汉服从概念转化为实体推至世人眼前。

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穿着自己剪裁制作的汉服,出现在郑州的闹市街头。王乐天所穿汉服由薄绒曲裾式长袍和茧绸外衣组成,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很快这身不与众人同的打扮,便惹来了行人诧异的目光,好奇者有之,嗤笑者有之,不解者有之,王乐天本人倒是对此很淡定。“我这样做是希望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推广汉服。”王乐天说道,他后来被公认为“汉服第一人”。

王乐天就像投入平静湖面中的一颗小石子,此后,短短数年时间,激起的涟漪越扩越大。西安、北京、成都、南京……民间自发而成的汉服(汉文化)团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涌现,其中高校汉文化社团占比尤重。

在汉服贴吧中,一份《全球汉文化复兴组织统计调查》显示:该报告截止至2017年2月,共收录了国内大大小小832家高校汉文化社团、各省市354家汉文化民间组织和31家海外汉文化传播组织,共计1217家汉文化复兴传播团体。汉文化类社团已广布国内一二线城市和大部分主要高校,并远播海外。

有人爱汉服形制之美,有人喜汉服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不乏有人热爱古装摄影,或是看中了汉服背后的商机……总之,不论诉求为何,这一场汉服回归热潮终究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其时被称作“汉服复兴运动”。

汉服运动最初带有网络亚文化的特点,它的发源地是网络——论坛、贴吧和QQ群。在微博公众账号“汉服资讯”所发起的调查中,有数据显示:接近七成的“同袍”主要通过网络接触到汉服。

根据“汉服资讯”的统计数字:汉服同袍的平均年龄为21.1岁。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了整个汉服同袍总数的43.02%;25岁以内的占到了总数的84.08%;36岁以上的人只占总人数的2.26%。年轻人成为了汉服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汉服复兴运动起于网络,而兴于高校,它几乎与中国互联网产业最蓬勃发展的十年同呼吸、共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服社团则成为了维系同袍们的纽带与活动阵地。当年最初的那一批活跃的汉服爱好者,而今都已成为汉服文化推广的中坚力量。

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鸿胪寺少卿是北京汉服协会(以下简称“汉服北京”)的元老,也是第12任会长,法学专业,在某体制内单位上班。“我对汉服算不得一见钟情,我是先认可汉服运动这个来自民间、具有民族文化诉求的社会运动,喜欢这群穿汉服的青年,才对服饰逐渐有兴趣的。”鸿胪寺少卿自我解嘲“生活中,是个对着装不拘小节、对时尚毫不敏感的直男”。

相对于真名和网名, 会员们更爱称鸿胪寺少卿为“老干部”。对于新会长,会员们的评价是“有责任心,觉得他会在未来一年内好好干活。”

成立8年后,汉服北京已经有了趋于成熟的制度——吧务组每年换选一次,候选人需报名,通过监督小组审核,材料公示,发表竞选演讲,最后由实名会员在冬至活动上投票选举。对会长层还有诸如年龄、任中层年限、不许从事汉服销售、会长不得超过4年连任等限制。

“2013年前后,是全国汉服运动的一个重要时刻。第一次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活动——西塘汉服文化周和中华礼乐大会。”鸿胪寺少卿曾在一次演讲中剖析了北京汉服社团运动的发展脉络,“进入高度发展期后,社团骨干们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使得一家社团独大的局面‘破局’,由此社团多元化加速。”

在汉服运动的发展过程之中,争议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歇,前有舆论对于汉服哗众取宠的质疑,后有汉服圈内对“民族主义”与“汉服形制”的争论,以及利益诉求的“分裂”。曾经,在网络社区“汉网论坛”上,对于汉服的文化理解到底是狭义的“汉族民族主义”,还是应包容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一个针锋相对的极端之态。

汉服的回归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平坦的。

参与第二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朝代嘉年华的姑娘们。

在汉服吧的置顶帖《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宣传·汉服吧导读》中,这样解读“汉服”: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究竟汉服为何?这一问题,至今也难有定论。

“历史上对汉服的解释有两种:一为汉人的服饰,一为汉代服饰。”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华梅服饰文化研究所所长华梅说道。她为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灏所撰写的《汉服审美》一书做了序,写道:“这部书显然是抓住了汉代服饰这一主题,有写服装断代史的意味。”

《汉服审美》是从专业史学研究的角度上对汉代服装做了剖析,而在“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中,所论述的主角则为“汉民族的服饰”,这也是现今大多数汉服同袍所认可的关于汉服的“定义”。这个定义将汉服的范围从汉代拓展开去,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从衣裳之初、周代定制、秦汉因袭、魏晋融合,至大唐发展、宋明传承,强调的是汉服的汉民族属性,其中也包含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融。

“最初穿汉服走在街上,肯定会有异样的目光,大多数人会理解为我们在cosplay或在进行某种表演。”汉服北京的同袍李晓璇坦承,在汉服兴起的早期,由于身上所穿汉服的样式与细节并不严谨,由此而造成的误解也颇多。“早几年的时候,会有一些同袍不太能把握好穿衣服的尺度,顶着海碗大的绢花或者戴着武侠剧里面的面纱出现在公共场所,被人误解是很常见的事情。”随着汉服文化的逐渐普及与传播,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在减少。“我们见此情况也会对之进行规劝。”李晓璇告诉记者。

“其实汉服圈中,最大的争论,并非是不是汉服,而是它是不是传统的。没有人敢去给汉服做一个定论,它一直在发展变化。但它是不是传统的,却可以一眼辨明——我们的传统服装就摆在那儿,有迹可寻。”李晓璇认真道。

“有些人介意的,不是说你穿着什么上街,而是你指着一件并不是传统的东西说这是中国传统,这对于那些真的介意或者研究它的人来说是不太能忍的。”李晓璇为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好似你指着一个现代的赝品瓷器,说是元青花,人家做古玩鉴定的肯定就不干了。”

“但如果足够传统,却不适用现代生活的话,我们可能会把它放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中去,比如仪式复原或是服装展示。”李晓璇又指了指自己身上所穿,“像我们日常穿着的话,它肯定是要舒服,得能穿出去。”

“现在,大家会买单品,日常搭配的时候也会参考时装的搭配思路。”曾有过一张让李晓璇印象深刻的混搭街拍:暗红加黑配色的裙衫姑娘,做了偏时尚的妆发造型,还搭配了墨镜。“一般的交领窄袖单衣搭时装长裤或者短裤都很合适,长款的对襟开衫直接拿来当防晒衫穿也非常常见。”李晓璇认为汉服身上的“传统”气息与现代审美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要看场合,因时因地制宜。”

“不乏有汉服商家在兢兢业业地做工艺复原,比如明华堂、复原小组、净莲满堂等等,但复原出来的终究反映的是古时的风貌。而衣服是要穿在人身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衣服的设计和内涵也会往前发展,相应地汉服也会随时代的不同而增加新的内容。”在同袍月衣看来,于现代“重生”的汉服有其现代属性,“我觉得现在做出来的汉服都是现代的,但汉服是传统服饰,而我们现在做出来的是不是传统服饰,这不是我们能评定的,需要我们的下一辈、我们的后人去评定。”

如梦霓裳汉服文化十周年庆典

暨2017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同袍聚首。

“其实现在大家越来越多接触的是日常且带有传统风格的汉服。”近年来,“汉元素时装”逐渐风靡。这类服装,具有汉民族服装文化元素与当今主流西式服饰体系相融合的特点。“用不太了解汉服的人的感觉去看的话,这个应该叫古风软妹,就是适合年轻小女孩穿的,偏日常或者看上去有点二次元感觉的这种。”李晓璇对记者介绍道,“重回汉唐、如梦霓裳和汉尚华莲几个创立时间长、规模大的汉服品牌都有自己的汉元素副牌。”

数量迅猛增长的汉服爱好者群体催生了汉服设计与制作的庞大市场,品类、风格、价位、销售方式各异的汉服商家,依托淘宝、QQ、博客等电商与网络平台迅速地成长起来。更多的汉服商家,开始积极寻求文化产业的“跨领域”合作。

钟毅最近接到的媒体采访邀请愈加多了起来,他和他创立的汉服品牌“明华堂”在林志玲主持的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中一亮相,便俘获粉丝无数。林志玲身着其“9年打造”的汉服造型的宣传海报霸屏美国时代广场,让这个一直沉默做事的年轻人现身台前。

钟毅的明华堂,被粉丝称为“棉花糖”,没有多余的宣传,他的明华堂在常起争议的汉服圈内,却是公认制作最为严谨的。汉服在现代生活里,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让现代人理解汉服的价值?钟毅在苦思之后,有了自己的答案:“民族服饰和时装不同,它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文化礼仪。”

钟毅决定让汉服变成当代的礼服——汉服不是停留在古时的出土文物,而应该是延续传统的时代正装。沿袭传统的民族服饰,首要便是忠于历史。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定位之后,钟毅开始走上一条复原明代传统服饰之路。

同大部分人的创业之路一样,钟毅的汉服道路充满坎坷,除了资金,从设计、布料到剪裁、熨烫,每一个步骤都不简单,每一个花纹都有出处。2009年,钟毅携明华堂来京参加北京文博会,与《创意世界》相逢。而今8年过去,尽管外界对于明华堂赞誉有加,钟毅亦如当年开始绘下第一个花纹、剪下第一剪那样,对每一件作品小心翼翼,心存敬畏。此次,钟毅婉拒了记者的采访邀请,他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2014年,与好拍档方文山相携来到位于浙江嘉善县的西塘古镇,拍摄MV《天涯过客》。4分12秒的MV,画面古典唯美,故事中这个古镇正在举办与汉服有关的节庆活动,男主人公拿起相机穿梭捕捉精彩画面,却意外拍到一位让他动心的女主角……就在前一年,由方文山推动的汉服文化周正式于西塘古镇启动,此后每年一届,如约而至。

MV中周杰伦所穿带有汉元素的服装与展演中的大部分汉服,都来自原创汉服品牌“如梦霓裳”。8月6日,如梦霓裳文化传媒十周年庆典暨2017年汉服秋季新品发布会,在北京秀水街中心文化旅游国际体验中心举行。十年一梦,创始人月怀玉也不免感慨:“真是太不容易了!”

相比明华堂等高端定制品牌,如梦霓裳无论从形制还是价格都走的是更亲民的路线,大小礼服、日常传统汉服、汉韵时装(汉元素)几种品类都有涉及。“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当然困难重重,那时大众对于汉服的了解都非常有限,接受度低,年代隔阂感也比较大,很多人对我们的坚持都表示很不理解。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月怀玉认为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对多元化的审美和思潮都更加有包容性。

从遵循历史的礼仪性高定华服,到符合大多数人消费审美的改良成品,再到二次元萌萌哒的汉元素……汉服就像一面镜子,在新世纪之初的复兴与发展,折射出了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多层面、多角度思考。

除了演员、coser、学生以外,的另一个身份是淘宝网店织羽集的店主。从曾经的《长江7号》“小少年”到而今长发及腰的古装汉服美少女,徐娇找到了最能将其爱好与自身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方式。

织羽集于2016年9月正式经营,主营汉元素女装,模特只有一个人,就是徐娇,她是这家店铺的灵魂。织羽集所售服装的款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服,用汉服圈里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叫“汉元素时装”——带有汉族传统服饰元素的服装,在形制上可接近于现代服装。比如织羽集店中卖得很好的一款名为“回雪”的高腰连体阔腿裤,看上去与现代剪裁几无差别,但搭配上绣花上衣、腰封,就立时增添了几分古典的韵致。

徐娇认可“汉元素”这种说法,但到底何为汉元素——把裙子改短就是汉元素吗——这个一直特立独行的小妞也在探索中。目前而言,将传统元素时髦化算是徐娇对这个疑问的暂时定论。

据“汉服资讯”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仅2017年6月,进入排行榜前十名的汉服商家,共创造了11,822,762元的产值(7月略有下降,也有7,430,292元)。

当梦想照进现实,前路荆棘满布、迷雾重重,但或许唯有坚持心中所念才是最终找到出口的唯一路径。

而时间与市场,终将给出答案。

文化名人方文山发起了西塘汉服文化周,

他与周杰伦共同为汉服文化周

创作了主题曲《汉服青史》。

图为方文山在西塘汉服文化周。

2016年8月,杨娜的新书《汉服归来》出版,这部书于众筹网上2个月完成了接近15万元的众筹款,相当于近3000本的预售。在此之前,杨娜还于网络上以“兰芷芳兮”为笔名发表了《汉服运动大事记》。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一本书是介绍汉服运动的事件、人物与意义的。趁着很多老同袍还能联系上,趁着很多事情还没有被人们彻底淡忘,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今日之汉服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而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群年轻人,宁可被人骂做痴心妄想、神经异常也要推动着汉服往前走……”

前日里,杨娜刚刚参加了如梦霓裳的十周年庆典,她告诉记者,很开心,也很欣慰。“我从十年前月怀玉创办如梦霓裳的时候就认识了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网上定制的模式,告诉老板自己的身高、体重、三围,过半个月她把衣服寄出来。现在她不仅有了实体店,还办起了T台秀。”十年前的杨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汉服能发展至今日之局面,“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吧,大家携手努力,虽说道路艰辛,但终究会迎来成果。”

有趣的是,在汉服运动的推动群体中,来自海外的留学或旅居华裔也成为其中的踊跃力量。杨娜即是其中之一。“留学的时候,我记得在英国的春节,我穿着汉服走在马路上,很多外国人看见都主动说‘中国女孩,美!’或者是‘春节快乐’。那个时候,中国人的骄傲之情犹然而生!”杨娜回忆道。

因为工作的关系,李晓璇也经常有与外国友人接触的机会。汉服北京的活动,也多有外国人来参加,李晓璇在做对外交流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能够展现中国人特色的东西。“比如我们端午节吃粽子,这种不同的饮食习惯外国人可能并不感兴趣。但是跟他们说我们端午除了吃粽子外,还会把驱蚊的药草缝成香包,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李晓璇解释道,“外国朋友们来到我们的活动现场,看到大家身着汉服,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姑娘,头上扎着绢花。这跟他们的生活习俗又完全不一样。”李晓璇希望通过这些传统民俗活动,让“歪果仁”看到中国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际社会的交往中,民族标识的需求愈加迫切。这里的汉服,表达的并不是“非少数民族”的概念,而是一种“非西方”的国际概念,一种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

有人认为,国人对汉服的排斥与误解,主要表现为:一者,国人不识汉服,何为冠,何为冕,何谓笄,何为“右衽”,何为“高冠博带”,都基本不知晓了;二者,许多国人误以为马褂和旗袍是汉服,实际上那只是带有满族民族风格的服装。

“小时候,家长老师逼着我们背古诗词、文言文,当时那个年纪你会觉得很枯燥无趣。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这是你的根,文化的根脉。汉服也是一样。”在月衣看来,身着汉服,是他寻根的一种方式。

“说到底,还是因为全球化时代下,我们需要身份的认同,也需要一份文化的传承。”著名学者龚鹏程如此看待蓬勃日兴的汉服运动,“全球化时代,如何去辨识我们的不一样呢?除了形体长相,服装自然最是一目了然,由服装上产生对文化身份的辨识是非常自然的事。大国崛起,民族自信心与日俱增,汉服运动由此而生。”

汉服运动正是回归到“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衣服、穿上代表自己民族和文化的服饰’的基本状态”。“传统文化,从衣冠服饰上复兴只是其中一处,各方面都需要做。但是,如果能从服装上恢复一部分,那为什么不做呢?”龚鹏程如此说道。

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们来了》中,

“二次元少女”徐娇身着汉服亮相。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件素纱襌衣中,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襌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

(图片由汉服北京、如梦霓裳等提供)

思考 | 走向重构民俗服饰的汉服文化

姚渊访谈 | 汉服产业化,看近实远

愿为新时代的汉服文化推介者

重回汉唐:回归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莨绸/陈岸瑛/共享单车/老崔/民宿/

魔兽/陈向峰/需求采集员/柯洁/蔬食经济/

3D剪纸/著作权/非遗/设计转型/试睡/

微创意/死飞/唐家三少/咖啡/吕敬人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网购。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娇汉服店织羽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