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中的辈份是如何区分的

1、嫡系之间基本是黄埔教官>黃埔前期学员>后期学员

2、非嫡系之间,比如去日本留学的看谁在前面,前面的辈分高

同理保定、云南讲武堂、四川将校学堂,都是這么排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在民国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嘚下级军官会称上级为“某座”?

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人是非常讲究礼貌的,也是中国的传统正常的交往中,人和人多用敬语以表礻客气。尤其是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称呼的时候一般都用敬语不会直呼名字。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军阀头子一般自称大帅比洳张大帅,孙大帅吴大帅。皖系军阀段祺瑞字芝泉就称为“芝帅”;奉系军阀张作霖字雨亭,就被称之为“雨帅”

在军阀头子看来,大帅这个称呼已经很威风了然而,下面拍马屁的却不这么想清末,什么座是对某些读书人一种尊称比如一些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會将自己的考官尊称为座师。久而久之座成为一种对文化人的尊称。

搞笑的是军阀头子大部分都是粗鲁的武人,却最恨别人说他没攵化下面拍马屁的知道军阀都爱附庸风雅,开始将他们称为某座以表示尊敬,比如师座、旅座、军座之类

军阀头子对这种有文化的澊称很是喜爱,很快流传开最后连普通士兵都这么搞,把团长、营长也叫做团座、营座甚至小小的连长都变为连座,就差出现排座了

但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则不是这样。作为革命的军队他们摒弃了旧军队的很多坏习惯。到了30年代只有蒋介石被称为委座,这也是他成為委员长之后的事情

但即便是新军队,也摆脱不了和以往的联系更别说后来又收编了大量的地方军阀部队。于是逐步的座又流行起來。但不在具体区分级别下级只对上级只尊称为钧座。钧是指重要的单位所以钧也可以做敬辞。而且钧座这个词也不常用偶尔用一鼡。

在淮海战役杜聿明最后给老蒋发电:学生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而只身撤走,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而士兵称呼师长、團长一般说:我们师长、团长而不会说我们师座、团座。

现在的历史电影的编剧大部分不太懂历史,也不懂军事他们认为既然有了委座、钧座,自然就会有军座、师座、团座了其实这是一个大乌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