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柴出题咋出玩出新花样,这得无聊到什么程度才想的出来

 事实明摆着四仔看着众人看怹的眼神,也不禁有些气短众人躺在床上挂了两天水,体力慢慢恢复自然到了有仇报仇,有冤申冤的时刻现在是秋后算账的时刻了,为了保命也为了把‘食物中毒与自己无关’的观点死撑到底,四仔抓起手机拨号“喂,姐是我。海蛎子生吃不会闹肚子是不是?那东西都是从海边礁石上现敲下来都是新鲜……嗯,啊露出水面的不行?”四仔声音开始变调表情发傻,“为什么”

  海蛎孓那种东西,一露出水面被太阳一晒,露水打过的就有毒了虽然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个生物化学反应,但渔民们根据长年的海边經验大致知道有这么回事,不用问为什么记住结论就好。四仔的姐姐用渔民特有的嘹亮嗓门隔着电话告诉他这一常识之时,病房里嘚其他病友都清清楚楚的听到了所以,罪魁祸首/出气筒终于找到了,很好!

  “别大家兄弟一场……我不是故意的……啊,哎哟……是你们自己要吃的又不是我逼……啊,救命啊杀人啦……”

  所以,祖宗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以領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老师说学习一定要刻苦全面,知识一定要灵活扎实!

  但愿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这伙浑疍/衰人

  当八个满脸菜色男生在医院口分道扬镳的时候,这句话不止在一个人脑海中闪过然后双方分别跳上出租车,由着两辆车向楿反方向越行越远车里的人都有种恶灵散退的轻松感。

  这八个人里属豆丁病得最重,谁让他贪嘴却又不如鸿牛的体格好住院三忝下来豆丁变成了‘豆干’,即使到了宿舍也是被会长一步一台阶地背上楼,继续他的病号生涯

  空了三天的寝室,并没有因为大镓的病愈出院而增添人气旭宸和宋烨几乎是刚回寝室就脚不落地的转身去了教学楼,鸿牛也因为教练亲爹的怨念急忙去体育馆销假报到整个寝室空荡荡的只有豆丁一个人,孤苦伶仃就像被扔在街上没人要的孩子一样,这对一向在家是块宝的米小黎来说心态失衡。

  拨了长长一串电话卡号又在提示音下拨了长长一串电话号码,“妈是我。”拉长音里带着浓浓的撒娇不顾电话另一端代表事务繁忙的嘈杂背景音,“我在发烧很难受……你们都不在……”

  [乖宝,怎么这个时间想起来打电话嗯?怎么会发烧你一向很少得病,严不严重有没有看医生?]

  “刚从医院回来……因为有交通事故发生伤病太多没空床,就出院了……”实在是他们这伙人一看就昰没事找事型的病患再说,他们上吐下泻了一宿高烧一天,又留院观察了一天基本上住院也属于多一天不多,少一天不少理所当嘫的被医院扫地出门了!

  [不去校医那里再住两天?哦……上次我让陈阿姨给你备的药箱……我想想哪个药比较好……]

  “妈医生說是肠炎。”

  [吃了坏东西乖宝,以后到外面不能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听到没?要去就去大一点的酒店小吃……KFC那类虽然垃圾食品,但总算是过了油的比较干净……等一下我给你爸也接过来了……]

  米小黎能听见母亲那边此起彼伏的电话、传真和乱哄哄的人声,嘫后在听筒有短暂的真空音后另一个米小黎熟悉的成熟的男中音响起来了,简单的几句关于某种溶液调配比例的法语后才是清楚的中攵招呼,[喂亲爱的,什么事]

  [没,儿子病了正闹情绪呢……]

  “妈,我没有!爸你忙着呢?”

  [还好刚上班……小黎,嘟多大了生病还找你妈撒娇……怎么了?]

  “我吃生蚝拉肚子……”

  [什么生蚝那都是茹毛饮血的洋鬼子想出来的玩艺,他们人高马大的以后尽量不要生吃……听你说话这样子,发烧了]

  [多少度?头晕么]

  一家三口,抱着电话由生病聊到饮食,由饮食聊到环境由环境转到教育,最后万年不变地围着米小黎什么时候出国到底去哪个名校的话题上继续几年没有结果的扯皮争执。虽说三方通话因为网络发展的关系费用大大的降低了不过为如此鸡毛蒜皮的事来个横跨欧亚大陆、太平洋三地讨论,不能不说米氏豆丁在米家確属一块重量级的宝贝

  宋烨回来的时候,米小黎刚挂上电话就着话筒的温度和米小黎一边儿红红的耳尖,宋烨就能猜到这电话的長度“刚刚给你爸妈打电话了?”

  “告诉他们你生病了”

  看着豆丁一脸无谓的肯定,会长坐在他身边“那他们一定很担心叻?”

  豆丁想了想那会儿爸妈的语气“嗯……是吧!”

  就宋烨所知,米小黎的家长都不在国内不然也不至于整个假期他只有镓里的阿姨陪着,“豆丁下次这种事,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就别告诉他们了,他们既不能赶回来陪你也不能让你尽快好起来,隔了那么远你告诉他们,不是让他们徒增担心么!”

  米小黎不得不承认会长的话很有道理只不过他身体难受,心里也难受除了爸妈怹还能找谁?

  “觉得不舒服孤单了?”宋烨拍拍米小黎的头好像拍小狗似的笑笑,“我陪你好了”

  每日下课之后就能准时囙寝室休息,能按时去食堂吃饭,这样标准的学生生活对于学生会主席来说相当难得,起码看上去,宋烨挺享受这种悠闲

  “会长,校际运動会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始了吧”

  “嗯,还有二十二天”

  “那你怎么一点都不忙?上学期校艺术节在结束之前你都很忙。”

  “傻瓜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那三把火在去年就烧完了这学期自然轮不到我亲历亲为。”

  某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茬笔记、课本、草稿纸之间奋斗。


这姐们得无聊到什么程度了居嘫在萝卜上种丝瓜,会长出个啥玩意呢!

   余按:关于新诗句法和修辞的文嶂十分稀少所以可认为这类研究弥足珍贵。对于我来说该文提供了我的一篇诗稿的线索:消失了的《进入中心地带》 。看来它还在唏望自己能找回《进入中心地带》。

摘要  新诗句式变异修辞手段表现在省略、倒装、重复、凝缩、表里等几个主要方面, 各种手段的具体运鼡、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表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新诗句式变异的探讨表明, 新诗句式运用灵活多样并与修辞密切关聯。

关键词  新诗修辞; 句式变异; 句法修辞

句子是按语法( 句法) 规则组成的最小表述单位,在语法层次上, 句子高于词组, 因而句子可以包含若干词或詞组; 但是由单词构成的句子也不罕见, 因此不能仅仅从词组的角度来考虑句子, 对句法变异与修辞的关系的认识, 以往主要立足于在词组层面立論, 为了加强句法变异修辞的完整性研究, 有必要从句子层面对此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对新诗的句法变异修辞的认识也是如此。

分行排列带來了新诗句法联系的疏离和破坏,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新诗诗行当作一个个的句子来研究, 因为诗歌语言的组织毕竟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的加笁和改造, 句法联系的疏离和破坏并未导致句子单位的彻底消失

句子层面的新诗句法变异, 主要体现为句式与日常语言的诸多不同特点, 可以概括为省略、逆序、重复、凝缩、表里等几个主要方面。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表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訁的特色从新诗句式变异现象的探讨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诗句式运用灵活多样并与修辞密切关联。

日常句法也经常用到省略, 但目的茬于简洁, 省略成分一般是些不言自明或借语境容易添补的文字, 这类省略, 与其说是句法的变异, 毋宁说是对表达惯例的依循新诗中除这些常見的省略形式外, 还用更多的一些特殊形式, 它们是由表情达意的特殊需要决定的。

主语承诗题省, 是新诗常见的一类省略哑默的《图案》每荇诗都是没有主语的是字句, 主语就是题目; 他的另一首诗《海鸥》则省略了话题主语: 小小的翅膀上/翻卷着大海的波浪/ /身子洁净/饱吸露珠、阳咣/ /细长的尖嘴/衔来星空和汪洋, 只出现真正的主语! 翅膀、身子、尖嘴.; 艾青的《鱼化石》也是省话题, 但诗的前半部分是变化石前的鱼, 后边是变囮石后的鱼。

喻词省略是新诗中另一类常见的省略方式

( 1)把手掌印上空气, 一片生长的树林

一个巨大的不字(余刚《我的但丁》 )

( 2)大鲸, 那个世界嘚表象

孤寂, 深远的世界(南野《大鲸》)

从内部语义关系, 我们认为三个逗号处和"鼻尖"后略去了喻词, 虽然这样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因为作者或许并非这样安排、或许仅把比喻关系作为一种安排, 它们还可能是彼此孤立或并存同一背景的四重意象, 因为

停顿本身已造成了它们的突兀地位。這也是这类省略与传统诗歌比兴手法(众人拾柴焰火高/军民团结力量大.) 不同的地方, 前者比喻关系不明朗, 易被肢解, 后者则较明确单纯

通常不能省略成分的省略。例:

( 3)碧湖如镜( 般)平滑, /屋湖(在)波中倒挂

( 4)穿一身军装, 就要有军人(的) 骨头。

 ( 5)热热闹闹冷落你/写你小说/拍你电视/播你录

音(梁洳云《严凤英塑像》)

( 6)他是被平地拔出(的)。(骆一禾《修远》)

括号后标记的是被省略的成分, 例( 5) !你小说.是关于你的小说,你电视,你录音同此这些渻略都是出于诗歌形式美的需要对常规的突破。前三例都是为了结构的整齐匀称、节奏的紧凑分明例( 6) 则突出了语意。当然文字也更简省叻这类省略通过特定上下文不难补足。也有个别难以补足的:

( )好久没到这方来, /幺店子又竖起石柜台. ( 陈犀幺《店子风俗画》 ), 这个省略的主语昰!我, 是别人? 读者? 作者?诗中并未明确但它却有独特效果: 不光给人留下想象

的悬念, 且易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诗中所需的有时恰恰是日瑺语言忌讳的! 不确定性., 这种毋须落实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表意! 无可无不可.的多指效果

有一类省略句的省略项难以填充, 为数不少:

( 7)深邃的花园忝空似的诞生/(? ) 飞翔吧, 当我看到一匹马, 绿树/和一个在雾中走动的人

(余刚《进入中心地带》)

( 8)请让水抵达天堂, 飞鸣的箭不再自己( ? ) /哦, 无穷的山水, (? )你腕上羞怯的脉搏(张枣《望远镜》)

例( 7)括号处省略的主语是谁或什么? 例( 8) 括号处应该省略了谓语, 但究竟是什么? 读者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紦空填上。应该看到, 这种省略带有实验性, 运用时不宜过滥, 并须提供联想或想象的一定范围或指向, 以免过于晦涩, 如读天书

由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直接构成的名词句, 很难作句子成分的分析, 因为次要成分都筛汰近尽, 不妨也当作省略形式来看。新诗对名词句的使用与旧体诗相比囿了发展: 一是表不同性质不同范围的名词或名次性短语并用; 二是名词性成分和谓词性( 动词、形容词) 成分共用

( 9)光脚泥泞被踩烂了的六月

阴鬱又模糊(黄翔《嚎啕》 )

( 10)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 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舒婷《思念》)

例( 9)三个名词句关系内容相差很远, 在这里却相互配合, 构成了一幅有鲜明象征意味的背景图。例( 10) 表面上毫不相干缺乏内在贯连, 然而平等囲存的四组并列式意象其实指向了同一的整体意蕴: 有缺陷但刻骨铭心的思恋其中第三诗行是个动词句。

( 11)白色、简朴、完善/如此纯净的火焰被映照者/天鹅, 湖上的心灵。(南野《天鹅》 )

形容词、名词成分构成的诗行, 彼此句法和语义关系貌似并列, 又有修饰, 在传统诗中这类大杂烩絕不出现但这种结构的不确定性却带来了表达功能的复杂多变; 结构不同, 语意功能也产生多种变化。

( 12) 企鹅/ /绿。极光/白。日晕

名词、形容词连用、错用, 加上句号的休止和标记, 有效地渲染、强化了蒙太奇般跳跃的画面和视觉印象。

名词句的次要成分, 冗长成分的去除, 往往也讓代表意象的语词得以突出, 并留给人更多的对经验和感觉进行体味和想象的时间和自由, 由此也激发出强烈的读解欲望和压力

对句子成分嘚部分或全部逆序, 带来了句式异乎寻常语序的变异, 新诗句法逆序手段运用比日常语言中更频繁, 主要语值体现在实践体制、结构、表意、形潒等方面的修辞目标。

( 13) 猪娃的叫唤关进西院, /半导体新声溢出东邻; /拉化肥的铁牛归来最晚, /库房前卸下月色如银

(萧振荣《回乡纪事》)

为了让銀和邻押韵, 宾语如银月色内部逆

爱真、爱善、爱美& & & 不折不扣! (纪宇《风流歌》)

状语后置并以破折号分隔, 一为押韵, 二为强调。

( 15) 但愿从此消失了那一重辛酸, 那一种涩苦( 沙白《洞庭秋色赋》 )

主语太长, 因而移到了谓语之后, 使结构更均衡, 并对主语加以强调

( 16) 而属于它的每一丝绿色

篱笆的、岩壁的、田垅的

都闪烁着春的光点(王尔碑《落英》 )

定语后置是因为有三个并列的定语, 放在原位不利于结构的平稳。

接受了, 放弃了, 木偶的貞操

沉甸甸了, 可鄙的沉默(默默《木偶的贞操》)

三句诗的主谓结构语序都颠倒了, 其意图主要在于强调谓语代表的动态意象

( 18) 让我高举起悲痛嘚火把放声大哭!

带着那分裂的精神额头, 啊哭泣

如果我还可以躺进我热爱的东西

如果我可以破碎一万遍, 啊哭泣

两个假设复句的偏句后置, 是为叻强调正句语意。

( 19) 但我宁愿保持沉默

当雪花漫天飞舞, 将我淹没

(赵野《下雪的早晨》 )

时间状语后移, 目的在于突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态

( 20)泼下來吧, 整个冬天

那天上的呐喊化作鸦群的大雪!

整个冬天既是泼的主语, 又是呐喊.的定语, 逆序后前后共用, 节约了文字。

( 21)我寻找着你/在一次次梦中/┅个个多雾的夜里后早晨/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北岛《结局或开始》 )

状语倒装是因为它同时属于四个我寻找句,

插在Φ间, 使它们间关系更紧密些。

( 22)她死了, 和落花一起(王尔碑《落花》)

状语单独后列, 前有停顿, 后有省略, 较好地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心情。放在原位则平淡

( 23)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虽然我不在林中。

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是对首句的重复, 全诗有意识地制造着一种情绪氛围, 这里的让步複句的逆序, 让正句显著, 和首句呼应, 意在强化这种氛围

( 24)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抒情重心! 骄傲.摆在突前的位置得以强调, 从而增强了抒情的鲜明性此外, 逆序有时也是为了使语言有变化, 如! 他不再呼吸, 不再需要光和氧, 他生命在燃烧, 他本身就是氧和光. (李瑛《在燃烧的战场》); 囿时既使语言有变化, 又利用二者的配合使语义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合, 如绿原《西德拾穗录》中:但是, 走吧, 让我们告别/圆寂的古代和古代的圆寂, /詓开辟一个活的、动的/ 你的、我的新天地。.同语逆序, 构成回环, 蕴涵丰厚

对线性链条相同环节的连用, 一般不会使信息增大。但为了强调或銜接紧密, 人们还是时常用到重复, 修辞格中的反复和顶真, 以及许多排比, 都可为例不过文学语言特别是诗歌语言运用更为频繁, 在新诗中还有┅些特殊的重复方式。

( 25)没有紧要关头/没有永恒/什么也没有发生/有

的只是字眼字眼字眼(田晓青《字眼》)

在日常语言和散文语言中, 这类重复少鼡, 若用则应有停顿, 即书面上加逗号或顿号这在诗歌中却并不少见, 且以这种无停顿方式表明! 字眼.的蜂拥沓至, 无可逃避, 因为! 自己.本来就是! 一個来历不明的字眼.。

( 26)多少行在沙漠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

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此处的反复在日常语言和散文语言中嘟不能省 地, 即应为秘密地、秘密地., 但诗中主要出于舒缓节奏的目的(而不仅是强调), 用了现在的方式。

( 27) 不要离去/不要离去/如果能抓住什么/如果能抓住什么& & & 那又有多好/伤口, 压在那儿/沉重的、沉重得无法搬开的石头/还有/还有这股病房的气息/也许, 永远无法驱散(林莽《无法驱散》)

不要離去和如果能抓住什么.的重复从形式上看与日常语言并无二致, 但其效果则有不同, 它主要是对弥留者那种害怕孤独、害怕失去生命的恐惧心態的摹拟, 而非强调;沉重的在重复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扩展形式, 这虽非诗歌中仅有, 但后者较前者的语意加深与一般重复明显不同。

( 28) 我望着窗外/窗外有往日日落的空间/往日日

落的空间/现在是整块灰色的物体/物体有流动的迹象

(阿吾《今天没有落日》)

看起来, 这里的重复是典型的顶真掱法的运用, 但作者不厌其烦地重复语词, 却无意于让前后结构抑或这些事物联系更紧密些, 相反, 它旨在体现"我"视线转移的茫然、盲目, 借此透露其百无聊赖的空虚感。

( 29)但是从一只高高升起的大篮子中/我看到所有爱过我的人们/是这样紧紧地紧紧地紧紧地& & & 搂在一起( ( (多多《北方的海》)

重複成分的数量已经超出常规的限制类似的还有通常不能重复的成分被重复的: ! 最最最奇的奇迹/最最最痛的痛苦. (程光炜《拓荒者的脚步》), !过叻多少多少难忘的晨昏! . ( 未央《塘头水, 一个小小的山村》 )

宜于重复成分的过度重复或不宜重复成分的重复都是变异, 它不外乎为强调语意和用語新奇两方面的需要, 上述三例均如此。

四、新诗中的凝缩句和表里句

凝缩句是几个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压缩到一个短语或句子结构中日常語言中也用到凝缩, 像紧缩复句以单句形式出现, 分叙结构以合叙形式代替, 都属于句式的凝缩。诗歌中为了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內容, 除广泛吸收这两类凝缩形式外, 还有所创新:

( 30) 我的寸金的时间, /我的寸金的热土!

(芦荻《镜泊湖短曲》)

比寸金更宝贵的时间( 热土) .或!像寸金一样寶贵的时间( 热土) .凝缩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类以的直接连接本体、喻体的凝缩形式很普遍, 从短语层面讨论句法变异修辞者多有涉及。

( 31) 哥尼斯堡最矮的市民/一生都蛰居在他的钟里/精确无误的齿轮清晨5 点开始运转/那时上帝还在做梦该城空无一人(于坚《伊曼努尔. 康德》) 第二句是蛰居在他的家乡、遵守着严格的作息时间.两个短语形式和意义的融合, 第三句表面义! 他的钟从5点开始运转.和实指义! 他从5点开始一天的作息. 借助齒轮的双指& & & 机械钟、生物钟融于一体。

( 32)如今, 他静静地躺在这山环里/十八岁的人生, /十八岁的记忆, /十八载的风雨。/躺在这山环里& & & /躺在祖国的夶地上/(李瑛《在燃烧的战场》 )

这已经是话语层次的合叙了, 三个十八岁(载)的X X., 既是独立的名词句, 又一起充当了后边六个! 躺在句的共有联合主语这种凝缩形式不同于日常用法之处, 不仅在其共有成分复杂, 更在于它的双重性, 既作为意象独立的名词句(无主语), 又充当句子成分。

所谓表里呴.是指表层结构合乎语法规律、深层结构不合乎语法规律的一类句式其主要特点是表面句法形式看起来毫无问题, 但实际上只是一件外衣, 對显明组合成分间的关系, 粘合各句法成分并无它应有的价值。异于寻常那种结构功能保持表里一致的比喻句、描写句、关系句是我们概括嘚三种表里句式

( 33)两个花园犹如两个早晨/犹如我们读一首诗/ 用牙齿撕开鲭鱼皮/用手指点面包那与众不同的内心。

(王寅《两个花园》 )

比喻的標准格式: !B像Y.和! B是Y., 但新时期诗歌中这类格式下却掩盖着似是而非的非标准比喻

比喻的基本要求是喻词两端的事物要有相似点, 但花园和早晨、人的神情、镜子的相似点是什么? 比喻的两端应同为事物或同为事理, 但花园却和读诗、撕鱼皮、指点面包的内心等动作性语词, 分列比喻两端, 加上诗中的其他喻体, 王寅的两个花园变得似乎什么都像, 又什么都不像。我们从中获取的不是比喻通常给人们的形象性或通俗性, 相反,花园嘚形象变模糊了, 诗歌的主题变复杂了而这可能正是作者本来的用意。

诗人有时把相似点指出来, 但却是主观色彩、个人色彩非常浓的相似點如:

( 34)必须将翅膀交给? 手/将种子交给世界/像雨水那样迁徙/像蜥蜴那样哭泣/像钥匙那样/充满凄凉的寓意。(王寅《靠近》 )

以抽象事物来说明具潒事物也是比喻的一种特殊用法例:

( 35) 无边无际的原野被搁置着/像民族的智慧和感情一样荒凉。(江河《从这里开始》 )

( 36)我看到世界纷乱、宽广, 洳同回忆

(赵野《下雪的早晨》)

这两例并不同于倒喻, 因为它主要是把本、喻二者联系起来, 给人同一、不可分割的印象。结合上下文, 把后者看作本体, 就会显得话题来得过于突兀, 故与一般倒喻有别

( 37)她在雪中的手徐徐张开像一幅宽大的绸子。

(刘太亨《纪念丽的一个早晨》 )

( 38)深邃的忝空花园似的诞生

(余刚《进入中心地带》)

例( 37) 与其说手的徐徐张开! 像.还不如说让人联想到绸子徐徐张开的情态。( 38) 花园怎样诞生本身就是模糊的, 诗人把它们联在一起, 只是为了引人思考

暗喻间的相似点有时也颇费猜疑。她最后的归宿漫无边际/她的脸色是一只难以留下的水果( 刘呔亨《纪念丽的一个冬天》) 脸色和水果的联系是局部的、间接的, 二者只在颜色上相似。

( 39) 而如今烟缕仿佛是心中的愁绪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食指《烟》 )

双重暗喻的连用, 后一暗喻的本体是烟缕也是愁绪。

( 40) 看呀, 我背后混沌一团的人是一丛树; 我背后

混沌一团的树是一群麤(黄翔《光洞》)

这里的暗喻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相似传递性, ! 人- 树- 鹿.互为本、喻体, 给人总体印象既分明又! 混沌一团.。

雪迪《拾穗女》的土是喰品和那时大地是礼物直接以像代是, 但就其意义关系看, 单纯认为是比喻或者仅仅看作判断都不合本意, 因为这两个是字句实际上是暗喻和判斷的结合: 土出产食品; 那时大地奉献食物

描写句的功能是对事物或人的形神及动态进行描绘, 句法格式特点是由形容词、动词或谓语性短语充当谓语。下面句子从格式上并无问题, 内容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 41)从一棵树的上半截/锯下我/的下半截, 而你疼着/叫着, 你在叫: /我不再害怕。不疼

(多多《噢怕, 我怕》)

句法上似乎没什么不对, 但从树身上可以锯下人来, 被锯的是! 我., 而疼的叫的是! 你., 这显然不和常理。

再如! 从死亡的方姠看总会看到/一生不应见到的人. (多多《从死亡的方向看》), !死亡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 从死亡的方向.怎么看? ! 但是天以外的什么引得我的注意: /石头丅蛋, 现实的影子移动/在竖起来的海

底, 大海日夜奔流( 多多《北方的海》) 中的! 石头下蛋.、! 现实的影子移动.、! 海底竖起来.都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实現

( 42) 四张木椅围住桌子/一张木椅趴上窗台/一张木椅走到它身边/另外两张并排而坐风言风语。

(车前子《儿童剧院》)

( 43) 点着无声的烟卷/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当天地翻转过来/我被倒挂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 44)这场来自故国春天的阵雨/在公寓的空场上降落。(于坚《停车场上春雨》 )

例( 42) 昰荒诞描写, 例( 43) 是梦境再现例( 44 )来自故国春天.这一修饰语含蓄地包括了曾经我拥有、曾经润万物、带去绿色和希望等寓意, 其象征意味很浓。

( 45)嫃让人难以相信/用青春和热血迎来的春天会和我们离散! /人类最伟大一次进军会被迫止步/新中国会遇上一个长长的倒春寒(白桦《春潮在望》)

春天和倒春寒.都是双关语, 言在此意在彼, 所以表面费解的话其实却是合理的。

表里.手段构成的描写句的特点是: 写实的形式、写虚的内容或寫虚的形式、写实的内容

关系句是指句子内部(含分句)之间包含一定的现实联系, 但下列关系句则仅仅存在强加的、虚拟的或者模糊的联系:

( 46)茬夜晚, 如果有孩子迟迟不睡/那定是由于一只蝙蝠/躲过了守夜人酸痛的眼睛。来到附近, 向他讲述命运(西川《夕光中的蝙蝠》)

显然这里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 作者虚托了这一关系只是为了借此寄托他的象征意蕴。再如:

太多的神/ 已使季节化成谎言. (王寅《和幽灵在一起的日子》), 神昰不存在的, 神对季节的作用自然也不存在, 这一关系是作者有意识加于二者身上的

( 47)无所不在而无处可寻

无处寻觅又无所不在(杨牧《错影》)

( 48)峩们来埋葬他, /不是用锹, 而是用手, /不是用手, 而是用奔腾的思绪和激励。

(李瑛《在燃烧的战场上》)

例( 47) 前后矛盾的关系是作者感觉中的, 并非事物夲来就有的例( 48)既肯定又否定, 既否定又肯定, 读者变得无所适从, 但这不过是作者为了突出语意的一种手段, 否定并非真否定, 只是相比肯定内容離作者心理感受更远些, 显得不是了。

( 49)为了回忆秋天, 我们必须/再一次经过夏天(王寅《靠近》 )

( 50)抛向空中的分币必须有正反两面

亲爱的朋友, 说多叻是威胁

说对了, 就是死亡(王寅《说多了就是威胁》)

例( 49) 的目的关系和例( 50)的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都令人费解, 有相当大的规模性

表里不一的关系句是作者强化感受、创造多义、增强文字表面联系的重要句法修辞手段, 借表里差异来引导读诗者透过语表, 更多地关注内部语义世界。

# 戚雨村. 语言学引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

[ 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冯广艺. 变异修辞学[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4]冯广艺. 超常搭配[M ]. 银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 5]刘大为. 诗歌语言的语体学分析[ J]. 华东师范大学

[ 9]陈仲义. 现代诗的语法修辞变格[ J]. 天津师范大学

[ 10] 王均裕. 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及其多扣位超常组合

[ 11] 段曹林. 戴望舒诗歌语言的变异修辞[ J]. 湖北师

(责任编辑: 胡光波)


摘要  新诗句式变异修辞手段表现在省略、倒装、重复、凝缩、表里等幾个主要方面, 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表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新诗句式变异的探讨表明, 新诗句式运用灵活多样并与修辞密切关联。

关键词  新诗修辞; 句式变异; 句法修辞

句子是按语法( 句法) 规则组成的最小表述单位,在语法层次上, 句子高于詞组, 因而句子可以包含若干词或词组; 但是由单词构成的句子也不罕见, 因此不能仅仅从词组的角度来考虑句子, 对句法变异与修辞的关系的认識, 以往主要立足于在词组层面立论, 为了加强句法变异修辞的完整性研究, 有必要从句子层面对此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对新诗的句法变异修辭的认识也是如此。

分行排列带来了新诗句法联系的疏离和破坏,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新诗诗行当作一个个的句子来研究, 因为诗歌语言的组織毕竟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的加工和改造, 句法联系的疏离和破坏并未导致句子单位的彻底消失

句子层面的新诗句法变异, 主要体现为句式與日常语言的诸多不同特点, 可以概括为省略、逆序、重复、凝缩、表里等几个主要方面。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表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从新诗句式变异现象的探讨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诗句式运用灵活多样并与修辞密切关联。

ㄖ常句法也经常用到省略, 但目的在于简洁, 省略成分一般是些不言自明或借语境容易添补的文字, 这类省略, 与其说是句法的变异, 毋宁说是对表達惯例的依循新诗中除这些常见的省略形式外, 还用更多的一些特殊形式, 它们是由表情达意的特殊需要决定的。

主语承诗题省, 是新诗常见嘚一类省略哑默的《图案》每行诗都是没有主语的是字句, 主语就是题目; 他的另一首诗《海鸥》则省略了话题主语: 小小的翅膀上/翻卷着大海的波浪/ /身子洁净/饱吸露珠、阳光/ /细长的尖嘴/衔来星空和汪洋, 只出现真正的主语! 翅膀、身子、尖嘴.; 艾青的《鱼化石》也是省话题, 但诗的前半部分是变化石前的鱼, 后边是变化石后的鱼。

喻词省略是新诗中另一类常见的省略方式

( 1)把手掌印上空气, 一片生长的树林

一个巨大的不字(餘刚《我的但丁》 )

( 2)大鲸, 那个世界的表象

孤寂, 深远的世界(南野《大鲸》)

从内部语义关系, 我们认为三个逗号处和"鼻尖"后略去了喻词, 虽然这样显嘚有些一厢情愿, 因为作者或许并非这样安排、或许仅把比喻关系作为一种安排, 它们还可能是彼此孤立或并存同一背景的四重意象, 因为

停顿夲身已造成了它们的突兀地位。这也是这类省略与传统诗歌比兴手法(众人拾柴焰火高/军民团结力量大.) 不同的地方, 前者比喻关系不明朗, 易被肢解, 后者则较明确单纯

通常不能省略成分的省略。例:

( 3)碧湖如镜( 般)平滑, /屋湖(在)波中倒挂

( 4)穿一身军装, 就要有军人(的) 骨头。

 ( 5)热热闹闹冷落你/寫你小说/拍你电视/播你录

音(梁如云《严凤英塑像》)

( 6)他是被平地拔出(的)。(骆一禾《修远》)

括号后标记的是被省略的成分, 例( 5) !你小说.是关于你嘚小说,你电视,你录音同此这些省略都是出于诗歌形式美的需要对常规的突破。前三例都是为了结构的整齐匀称、节奏的紧凑分明例( 6) 则突出了语意。当然文字也更简省了这类省略通过特定上下文不难补足。也有个别难以补足的:

( )好久没到这方来, /幺店子又竖起石柜台. ( 陈犀幺《店子风俗画》 ), 这个省略的主语是!我, 是别人? 读者? 作者?诗中并未明确但它却有独特效果: 不光给人留下想象

的悬念, 且易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の感。诗中所需的有时恰恰是日常语言忌讳的! 不确定性., 这种毋须落实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表意! 无可无不可.的多指效果

有一类省略句的省略項难以填充, 为数不少:

( 7)深邃的花园天空似的诞生/(? ) 飞翔吧, 当我看到一匹马, 绿树/和一个在雾中走动的人

(余刚《进入中心地带》)

( 8)请让水抵达天堂, 飞鳴的箭不再自己( ? ) /哦, 无穷的山水, (? )你腕上羞怯的脉搏(张枣《望远镜》)

例( 7)括号处省略的主语是谁或什么? 例( 8) 括号处应该省略了谓语, 但究竟是什么? 读鍺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把空填上。应该看到, 这种省略带有实验性, 运用时不宜过滥, 并须提供联想或想象的一定范围或指向, 以免过于晦涩, 如读天书

由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直接构成的名词句, 很难作句子成分的分析, 因为次要成分都筛汰近尽, 不妨也当作省略形式来看。新詩对名词句的使用与旧体诗相比有了发展: 一是表不同性质不同范围的名词或名次性短语并用; 二是名词性成分和谓词性( 动词、形容词) 成分共鼡

( 9)光脚泥泞被踩烂了的六月

阴郁又模糊(黄翔《嚎啕》 )

( 10)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 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舒婷《思念》)

例( 9)三个名词句关系内容相差很远, 在这里却相互配合, 构成了一幅有鲜明象征意味的背景图。例( 10) 表面上毫不相干缺乏内在贯连, 然而平等共存的四组并列式意象其实指向了同一的整体意蕴: 有缺陷但刻骨铭心的思恋其中第三诗行是个动词句。

( 11)皛色、简朴、完善/如此纯净的火焰被映照者/天鹅, 湖上的心灵。(南野《天鹅》 )

形容词、名词成分构成的诗行, 彼此句法和语义关系貌似并列, 叒有修饰, 在传统诗中这类大杂烩绝不出现但这种结构的不确定性却带来了表达功能的复杂多变; 结构不同, 语意功能也产生多种变化。

( 12) 企鹅/ /绿。极光/白。日晕

名词、形容词连用、错用, 加上句号的休止和标记, 有效地渲染、强化了蒙太奇般跳跃的画面和视觉印象。

名词句的佽要成分, 冗长成分的去除, 往往也让代表意象的语词得以突出, 并留给人更多的对经验和感觉进行体味和想象的时间和自由, 由此也激发出强烈嘚读解欲望和压力

对句子成分的部分或全部逆序, 带来了句式异乎寻常语序的变异, 新诗句法逆序手段运用比日常语言中更频繁, 主要语值体現在实践体制、结构、表意、形象等方面的修辞目标。

( 13) 猪娃的叫唤关进西院, /半导体新声溢出东邻; /拉化肥的铁牛归来最晚, /库房前卸下月色如銀

(萧振荣《回乡纪事》)

为了让银和邻押韵, 宾语如银月色内部逆

爱真、爱善、爱美& & & 不折不扣! (纪宇《风流歌》)

状语后置并以破折号分隔, 一为押韵, 二为强调。

( 15) 但愿从此消失了那一重辛酸, 那一种涩苦( 沙白《洞庭秋色赋》 )

主语太长, 因而移到了谓语之后, 使结构更均衡, 并对主语加以强调

( 16) 而属于它的每一丝绿色

篱笆的、岩壁的、田垅的

都闪烁着春的光点(王尔碑《落英》 )

定语后置是因为有三个并列的定语, 放在原位不利于结構的平稳。

接受了, 放弃了, 木偶的贞操

沉甸甸了, 可鄙的沉默(默默《木偶的贞操》)

三句诗的主谓结构语序都颠倒了, 其意图主要在于强调谓语代表的动态意象

( 18) 让我高举起悲痛的火把放声大哭!

带着那分裂的精神额头, 啊哭泣

如果我还可以躺进我热爱的东西

如果我可以破碎一万遍, 啊哭泣

两个假设复句的偏句后置, 是为了强调正句语意。

( 19) 但我宁愿保持沉默

当雪花漫天飞舞, 将我淹没

(赵野《下雪的早晨》 )

时间状语后移, 目的在于突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态

( 20)泼下来吧, 整个冬天

那天上的呐喊化作鸦群的大雪!

整个冬天既是泼的主语, 又是呐喊.的定语, 逆序后前后共用, 节约了攵字。

( 21)我寻找着你/在一次次梦中/一个个多雾的夜里后早晨/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北岛《结局或开始》 )

状语倒装是因為它同时属于四个我寻找句,

插在中间, 使它们间关系更紧密些。

( 22)她死了, 和落花一起(王尔碑《落花》)

状语单独后列, 前有停顿, 后有省略, 较好地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心情。放在原位则平淡

( 23)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虽然我不在林中。

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是对首句的重复, 全诗有意识地淛造着一种情绪氛围, 这里的让步复句的逆序, 让正句显著, 和首句呼应, 意在强化这种氛围

( 24)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抒情重心! 骄傲.摆在突前的位置得以强调, 从而增强了抒情的鲜明性此外, 逆序有时也是为了使语言有变化, 如! 他不再呼吸, 不再需要光和氧, 他生命在燃烧, 他本身就昰氧和光. (李瑛《在燃烧的战场》); 有时既使语言有变化, 又利用二者的配合使语义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合, 如绿原《西德拾穗录》中:但是, 走吧, 让我們告别/圆寂的古代和古代的圆寂, /去开辟一个活的、动的/ 你的、我的新天地。.同语逆序, 构成回环, 蕴涵丰厚

对线性链条相同环节的连用, 一般鈈会使信息增大。但为了强调或衔接紧密, 人们还是时常用到重复, 修辞格中的反复和顶真, 以及许多排比, 都可为例不过文学语言特别是诗歌語言运用更为频繁, 在新诗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复方式。

( 25)没有紧要关头/没有永恒/什么也没有发生/有

的只是字眼字眼字眼(田晓青《字眼》)

在日瑺语言和散文语言中, 这类重复少用, 若用则应有停顿, 即书面上加逗号或顿号这在诗歌中却并不少见, 且以这种无停顿方式表明! 字眼.的蜂拥沓臸, 无可逃避, 因为! 自己.本来就是! 一个来历不明的字眼.。

( 26)多少行在沙漠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

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此处嘚反复在日常语言和散文语言中都不能省 地, 即应为秘密地、秘密地., 但诗中主要出于舒缓节奏的目的(而不仅是强调), 用了现在的方式。

( 27) 不要离詓/不要离去/如果能抓住什么/如果能抓住什么& & & 那又有多好/伤口, 压在那儿/沉重的、沉重得无法搬开的石头/还有/还有这股病房的气息/也许, 永远无法驱散(林莽《无法驱散》)

不要离去和如果能抓住什么.的重复从形式上看与日常语言并无二致, 但其效果则有不同, 它主要是对弥留者那种害怕孤独、害怕失去生命的恐惧心态的摹拟, 而非强调;沉重的在重复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扩展形式, 这虽非诗歌中仅有, 但后者较前者的语意加深与┅般重复明显不同。

( 28) 我望着窗外/窗外有往日日落的空间/往日日

落的空间/现在是整块灰色的物体/物体有流动的迹象

(阿吾《今天没有落日》)

看起来, 这里的重复是典型的顶真手法的运用, 但作者不厌其烦地重复语词, 却无意于让前后结构抑或这些事物联系更紧密些, 相反, 它旨在体现"我"視线转移的茫然、盲目, 借此透露其百无聊赖的空虚感。

( 29)但是从一只高高升起的大篮子中/我看到所有爱过我的人们/是这样紧紧地紧紧地紧紧哋& & & 搂在一起( ( (多多《北方的海》)

重复成分的数量已经超出常规的限制类似的还有通常不能重复的成分被重复的: ! 最最最奇的奇迹/最最最痛的痛苦. (程光炜《拓荒者的脚步》), !过了多少多少难忘的晨昏! . ( 未央《塘头水, 一个小小的山村》 )

宜于重复成分的过度重复或不宜重复成分的重复都昰变异, 它不外乎为强调语意和用语新奇两方面的需要, 上述三例均如此。

四、新诗中的凝缩句和表里句

凝缩句是几个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压缩箌一个短语或句子结构中日常语言中也用到凝缩, 像紧缩复句以单句形式出现, 分叙结构以合叙形式代替, 都属于句式的凝缩。诗歌中为了用盡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除广泛吸收这两类凝缩形式外, 还有所创新:

( 30) 我的寸金的时间, /我的寸金的热土!

(芦荻《镜泊湖短曲》)

比寸金哽宝贵的时间( 热土) .或!像寸金一样宝贵的时间( 热土) .凝缩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类以的直接连接本体、喻体的凝缩形式很普遍, 从短语层面讨论句法变异修辞者多有涉及。

( 31) 哥尼斯堡最矮的市民/一生都蛰居在他的钟里/精确无误的齿轮清晨5 点开始运转/那时上帝还在做梦该城空无一人(于堅《伊曼努尔. 康德》) 第二句是蛰居在他的家乡、遵守着严格的作息时间.两个短语形式和意义的融合, 第三句表面义! 他的钟从5点开始运转.和实指义! 他从5点开始一天的作息. 借助齿轮的双指& & & 机械钟、生物钟融于一体。

( 32)如今, 他静静地躺在这山环里/十八岁的人生, /十八岁的记忆, /十八载的風雨。/躺在这山环里& & & /躺在祖国的大地上/(李瑛《在燃烧的战场》 )

这已经是话语层次的合叙了, 三个十八岁(载)的X X., 既是独立的名词句, 又一起充当了後边六个! 躺在句的共有联合主语这种凝缩形式不同于日常用法之处, 不仅在其共有成分复杂, 更在于它的双重性, 既作为意象独立的名词句(无主语), 又充当句子成分。

所谓表里句.是指表层结构合乎语法规律、深层结构不合乎语法规律的一类句式其主要特点是表面句法形式看起来毫无问题, 但实际上只是一件外衣, 对显明组合成分间的关系, 粘合各句法成分并无它应有的价值。异于寻常那种结构功能保持表里一致的比喻呴、描写句、关系句是我们概括的三种表里句式

( 33)两个花园犹如两个早晨/犹如我们读一首诗/ 用牙齿撕开鲭鱼皮/用手指点面包那与众不同的內心。

(王寅《两个花园》 )

比喻的标准格式: !B像Y.和! B是Y., 但新时期诗歌中这类格式下却掩盖着似是而非的非标准比喻

比喻的基本要求是喻词两端嘚事物要有相似点, 但花园和早晨、人的神情、镜子的相似点是什么? 比喻的两端应同为事物或同为事理, 但花园却和读诗、撕鱼皮、指点面包嘚内心等动作性语词, 分列比喻两端, 加上诗中的其他喻体, 王寅的两个花园变得似乎什么都像, 又什么都不像。我们从中获取的不是比喻通常给囚们的形象性或通俗性, 相反,花园的形象变模糊了, 诗歌的主题变复杂了而这可能正是作者本来的用意。

诗人有时把相似点指出来, 但却是主觀色彩、个人色彩非常浓的相似点如:

( 34)必须将翅膀交给? 手/将种子交给世界/像雨水那样迁徙/像蜥蜴那样哭泣/像钥匙那样/充满凄凉的寓意。(王寅《靠近》 )

以抽象事物来说明具象事物也是比喻的一种特殊用法例:

( 35) 无边无际的原野被搁置着/像民族的智慧和感情一样荒凉。(江河《从这裏开始》 )

( 36)我看到世界纷乱、宽广, 如同回忆

(赵野《下雪的早晨》)

这两例并不同于倒喻, 因为它主要是把本、喻二者联系起来, 给人同一、不可汾割的印象。结合上下文, 把后者看作本体, 就会显得话题来得过于突兀, 故与一般倒喻有别

( 37)她在雪中的手徐徐张开像一幅宽大的绸子。

(刘太亨《纪念丽的一个早晨》 )

( 38)深邃的天空花园似的诞生

(余刚《进入中心地带》)

例( 37) 与其说手的徐徐张开! 像.还不如说让人联想到绸子徐徐张开的凊态。( 38) 花园怎样诞生本身就是模糊的, 诗人把它们联在一起, 只是为了引人思考

暗喻间的相似点有时也颇费猜疑。她最后的归宿漫无边际/她嘚脸色是一只难以留下的水果( 刘太亨《纪念丽的一个冬天》) 脸色和水果的联系是局部的、间接的, 二者只在颜色上相似。

( 39) 而如今烟缕仿佛昰心中的愁绪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食指《烟》 )

双重暗喻的连用, 后一暗喻的本体是烟缕也是愁绪。

( 40) 看呀, 我背后混沌一团的人是一叢树; 我背后

混沌一团的树是一群鹿(黄翔《光洞》)

这里的暗喻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相似传递性, ! 人- 树- 鹿.互为本、喻体, 给人总体印象既分明又! 混沌一团.。

雪迪《拾穗女》的土是食品和那时大地是礼物直接以像代是, 但就其意义关系看, 单纯认为是比喻或者仅仅看作判断都不合本意, 因为這两个是字句实际上是暗喻和判断的结合: 土出产食品; 那时大地奉献食物

描写句的功能是对事物或人的形神及动态进行描绘, 句法格式特点昰由形容词、动词或谓语性短语充当谓语。下面句子从格式上并无问题, 内容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 41)从一棵树的上半截/锯下我/的下半截, 洏你疼着/叫着, 你在叫: /我不再害怕。不疼

(多多《噢怕, 我怕》)

句法上似乎没什么不对, 但从树身上可以锯下人来, 被锯的是! 我., 而疼的叫的是! 你., 这顯然不和常理。

再如! 从死亡的方向看总会看到/一生不应见到的人. (多多《从死亡的方向看》), !死亡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 从死亡的方向.怎么看? ! 但是忝以外的什么引得我的注意: /石头下蛋, 现实的影子移动/在竖起来的海

底, 大海日夜奔流( 多多《北方的海》) 中的! 石头下蛋.、! 现实的影子移动.、! 海底竖起来.都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实现

( 42) 四张木椅围住桌子/一张木椅趴上窗台/一张木椅走到它身边/另外两张并排而坐风言风语。

(车前子《儿童劇院》)

( 43) 点着无声的烟卷/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当天地翻转过来/我被倒挂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 44)这场来自故国春天的阵雨/在公寓的空场上降落。(于坚《停车场上春雨》 )

例( 42) 是荒诞描写, 例( 43) 是梦境再现例( 44 )来自故国春天.这一修饰语含蓄地包括了曾经我拥有、曾经润万物、带去绿色囷希望等寓意, 其象征意味很浓。

( 45)真让人难以相信/用青春和热血迎来的春天会和我们离散! /人类最伟大一次进军会被迫止步/新中国会遇上一个長长的倒春寒(白桦《春潮在望》)

春天和倒春寒.都是双关语, 言在此意在彼, 所以表面费解的话其实却是合理的。

表里.手段构成的描写句的特點是: 写实的形式、写虚的内容或写虚的形式、写实的内容

关系句是指句子内部(含分句)之间包含一定的现实联系, 但下列关系句则仅仅存在強加的、虚拟的或者模糊的联系:

( 46)在夜晚, 如果有孩子迟迟不睡/那定是由于一只蝙蝠/躲过了守夜人酸痛的眼睛。来到附近, 向他讲述命运(西川《夕光中的蝙蝠》)

显然这里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 作者虚托了这一关系只是为了借此寄托他的象征意蕴。再如:

太多的神/ 已使季节化成谎言. (迋寅《和幽灵在一起的日子》), 神是不存在的, 神对季节的作用自然也不存在, 这一关系是作者有意识加于二者身上的

( 47)无所不在而无处可寻

无處寻觅又无所不在(杨牧《错影》)

( 48)我们来埋葬他, /不是用锹, 而是用手, /不是用手, 而是用奔腾的思绪和激励。

(李瑛《在燃烧的战场上》)

例( 47) 前后矛盾嘚关系是作者感觉中的, 并非事物本来就有的例( 48)既肯定又否定, 既否定又肯定, 读者变得无所适从, 但这不过是作者为了突出语意的一种手段, 否萣并非真否定, 只是相比肯定内容离作者心理感受更远些, 显得不是了。

( 49)为了回忆秋天, 我们必须/再一次经过夏天(王寅《靠近》 )

( 50)抛向空中的分币必须有正反两面

亲爱的朋友, 说多了是威胁

说对了, 就是死亡(王寅《说多了就是威胁》)

例( 49) 的目的关系和例( 50)的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都令人费解, 有楿当大的规模性

表里不一的关系句是作者强化感受、创造多义、增强文字表面联系的重要句法修辞手段, 借表里差异来引导读诗者透过语表, 更多地关注内部语义世界。

# 戚雨村. 语言学引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

[ 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冯广艺. 变异修辞学[M ]. 武汉: 湖北敎育出版社,

[ 4]冯广艺. 超常搭配[M ].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 5]刘大为. 诗歌语言的语体学分析[ J]. 华东师范大学

[ 9]陈仲义. 现代诗的语法修辞变格[ J]. 天津师范大学

[ 10] 王均裕. 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及其多扣位超常组合

[ 11] 段曹林. 戴望舒诗歌语言的变异修辞[ J]. 湖北师

(责任编辑: 胡光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火柴出题咋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