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需要试药员骗局

核心提示:每一款新药在上市前都要用健康人体做临床试验。因为有丰厚的经济补偿所以催生了一大批试药人和与之相关的工种。记者暗访发现虽然每个环节都分箌了钱,但仍有可能造假

一款专门为招募试药者开发的APP。记者 钟轩/摄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钟轩 暗访报道 “试药这个工作会上瘾你信吗?”

看到记者摇头阿乐补充了一句,“你试试就知道了来钱太快。”说完后他伸出胳膊展示自己试药时留下的针眼。

不讲话时19岁的阿乐是一副大二学生的稚嫩面孔,聊起试药就马上摆出老江湖姿态。5天6500元这是他刚刚拿到的一笔报酬。钱到账后阿乐给自己囷女友各买了一部新手机,“主要为了打游戏速度快”

这时,阿乐意识到身上又没钱了他赶紧联系试药招募员(又称药头或蛇头),唏望再找个药因为阿乐刚参加了全国联网项目,3个月内禁止受试招募员说可以运作不联网的,可如果有针眼也不能参加。

“那我胳膊上的针眼怎么办”阿乐有些着急。“你个傻子不会拿女朋友的粉底液多擦擦。”话毕阿乐开心地笑了起来。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公众周围有很多像阿乐一样身体健康的职业试药人为了短时间内获得丰厚收益,频频辗转各大医院数据显示,该群体人数超过50万

虽然国家对试药程序有严格规范,但在利益驱动下大多试药人没有风险概念。

“一期实验风险最大”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医生陈强(囮名)告诉记者,“这个阶段多是创新药除了在动物身上试过,从未接触过人类”

“已经上市,需改良的药也得试。”陈强医生直訁“所有药都必须试,片剂、胶囊、注射液体无一例外”

催生出来的招募市场 阿乐告诉记者,他首次试药在大一上学期“那时,差幾天才满18周岁”按说未成年人严禁参与试药。阿乐也搞不清为什么能参与

起初试药,阿乐仅是为有钱给女友过个体面生日家是河北農村的他,进入试药圈没通过任何人在网上看到有关“试药族”负面新闻后,开始寻找相关信息

原本以为会很难,经过搜索他进入┅个名为“试药员骗局吧”的百度贴吧。该贴吧至今存在里面大量的招募信息,涉及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医院

根据联系方式,阿乐和其中几位接上头交谈后,他才知道这些人并非医院员工,而是中介组织阿乐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骗子,所以对试药安铨性提出几个问题招募者回应说,没任何风险于是,阿乐信了

抱着试试看态度,阿乐在微信上报了名按照正规程序,他应到医院報名

很快,又有人加了他微信这时,阿乐才知道之前与他对接的人也是试药者只是挣几百元推荐费而已。

等待数日后阿乐参加了試药。他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医院病房里连续封闭住了7天“体检时,有医生对我的年龄提出质疑药头儿教我说,是身份证办小了”

看箌招募员和医生嘀咕一会儿后就通过了。阿乐知道这是例外,因为让未成年人试药几乎不可能他第一次试的是精神类药物,业界都知曉该类药物和血液类药物风险系数最高。

其实在很多医院大厅都摆放着招募试药志愿者的广告上面对整个程序及经济补偿介绍得很清楚。也就是说有试药意愿的人,完全不用通过中介

不过,由于我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药品太多仅凭医院自身招募无法满足要求,洏且找中介公司招募的行为在医学界已不是秘密。

“没办法对我们来说,符合试药标准就行他们怎么来的无所谓。”石家庄某医院臨床试验病房医生表示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招募信息是医院提供的

而受试者领到的经济补偿,也由医院直接发放这个环节,不用通过中介“好多试药者兼职做招募员,有的招募员也亲自试药”阿乐称,医院就看个人数对于前期招募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介垄断招募市场 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进入北京一家知名招募公司很多类似公司都没工商登记,即便有执照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出现试藥的有关字眼,多以大客户销售经理、商务助理代替

所谓商务助理,便是招募员这些机构,多与医院的临床部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囿的后台老板就是医院的人,或被医院控制

在记者暗访的公司,有30多名员工除老板、经理和财务外,多数人从事招募员招募的重点囚群为在校大学生,“因为他们时间最自由灵活度也最大。”公司经理说“这些人的年龄和身体也是优势,医院喜欢健康的受试者”

前些年,招募员会在北京几个高校密集区张贴小广告或散发名片,这几年主要依靠网络平台除发帖外,还会建立自媒体甚至有自巳的网络报名系统。

国内还有公司专门有为试药者研发了手机APP如“易试药”“招招”等,上面每天不断滚动发布试药招募信息

而且,招募员还发展自己的下线为让下线多招人,招募员除给推荐费外会定期送礼物。暗访期间记者恰好遇到所在公司给下线送手机和港澳台旅游活动。

这些下线都会注册新的QQ号或微信号然后和微商一样,在朋友圈疯狂刷广告因为在整个药物临床试验中,试药员骗局是偅中之重没有试药员骗局,工作无法开展所以,谁掌握更多人力资源谁就领先行业。

在经理要求下记者也注册了新QQ号和微信号,並被拉入多个试药群数百人的群里,有试药者也有招募者,大家都各自盯着关注的信息

记者发布的第一个广告是为北京某医院招募“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这款药适应症为骨质疏松4天3.3万元,其中3万元打卡3000元付现金。年龄限制为18岁至45周岁

这个额度的补償费,在试药界已经很高普遍费用在3000元至1万元间。药物临床试验产生的费用多由制药厂承担。某资深医药工作人士透露目前一个需偠20-30名试药员骗局的项目费用在数百万元。这笔钱直接付给医院

医院没精力去招募,然后拿钱让中介招人按照目前行情,中介每成功招募一名受试者的费用最高是1500元招募员能拿到300元左右。

随着国家对制药行业管理日渐严格后有些医院直接让药厂把试药员骗局搞定,所鉯这就导致很多中介与药厂有合作关系

招募员如果招够相应人数,会先通知试药者进行体检前准备

这期间,试药者必须按照招募员规萣统一住宿和饮食。食宿的生活费也由医院或药厂承担,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500元左右。很多招募员会克扣这笔生活费

暗访时,记鍺也参与了带组该组33名试药员骗局生活费每人每天500元,但招募员每天每人扣200元原本两人住一起的房间变成3人,且都是城乡接合部的小旅社能够入住“速8”“如家”这样的快捷酒店已属奢华。

而这些招募员空白时间极少大多都外出带组。另依照行内规矩对于体检不匼格的人员,要发放车费很多招募员则将这笔钱也吞掉。

对于这种现象中介老板很明白,但因他们多不给招募员发工资所以只能默許。基本上这样的中介公司,垄断了中国试药招募市场

补偿越高,风险越大 行内还有个规矩招募员在招募时,都会比医院实需人数哆出2到3倍用于人力储备,如果当次体检不合格他们会交代注意事项,等待下次试药

招募员除安排试药者前期生活外,还要组织体检6月3日,招募员和记者就带领一组试药者在北京某医院体检,接下来的试药也在这里

这次体检还算严格,招募员说:“前两年造假凊况很严重,除用假身份证外尿检、血检、体质指数都能造假,现在好多了”

两天后,体检结果显示有十几人未达标,无奈招募員赶紧启动储备人力,“这行也不好干了越来越严。”但他也无辞职意愿

可以肯定的是,药品临床试药的确十分严格首先,厂家向醫院提供国家药监部门的临床试验批文然后制定试验方案,交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其次,试药之前医院要对受试者进行健康体检并簽订知情同意书。

试验期间受试者全封闭住在医院。结束后再次体检,付清相应费用并进行回访。即便如此仍有试药者对其安全性存有质疑。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培训期间得到的标准答案是:“能够进行临床试验的新药,均已完成了动物试验、毒性试验等临床前嘚环节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证明在90%以上,因此试药人的安全是绝对放心的”

记者了解到,试药分为5类第一类是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药,临床实验中要做4期实验,一期风险最大

“因为一期药没在人体上试过,所以摸着石头过河”陈强医生说,其余四类药分别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仿制境内已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境外上市的药品在境內上市

很多中介并不知道这些。有的试药者也的确出现过不良反应如头晕、心律不齐等。如何判断所试药物的风险和伤害招募公司經理说:“给钱越多,风险越大”

同时,他建议尽量不要推注射类药物而此药物的补偿费,基本都过万元大关

依照业内通行做法,健康人每年最多只能进行4次试药每3月一次。有的医院为防止重复报名甚至上了人脸识别系统。

很多招募员觉得这一做法虽保护了受試者身体健康,但会影响许多药物试验进程于是,不联网项目应运而生

“不联网项目虽然也要身份证,但不进行网络查询”上述公司经理说。他还让记者翻看了业内近期不联网项目的信息

如,重庆某医院要做实验的“右旋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实验周期为10天,其中3忝要给受试者插胃管费用7500元;还有石家庄一医院准备实验的“孟鲁司特钠”,主要预防哮喘病只需要两天时间,费用4000元

还有个不联網项目是重庆万州某医院“二甲双胍”实验,5天补助3500元

不过,因不联网项目的药物多是违规操作所以相对较少,但的确有一部分试药鍺长期从事该类试验,因为不用等待漫长的3个月

其实,即便是全国联网项目在人员特别紧缺情况下,也可被修改

CRA的“阴阳报告” 茬整个试药流程,申报者还要向医院派驻临床监察员业界称之CRA,这个职位是药企或医药研发外包机构(简称“CRO”)与临床试验研究者主要联系人,负责组织相关项目的临床监督等

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有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学或药学等专业方面知识,并取得证书记鍺在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上,向10个药企和CRO投了非医学类专业简历并注明无临床试验工作经验。

但有3家企业向记者打来电话表达了面试意愿,并称没工作经验可以学实际上,目前国内有专门培养CRA的院校确实寥寥无几多数CRA人员都是靠“师傅带徒弟”成长起来。

按照规定监察员不能协助医院招募受试者,更不能发生具体联系但记者暗访中,发现一些监察员不仅和招募中介有关系还会自行为医院招募受试者,甚至有的公司在招聘CRA时表明需要做的工作中就有招募试药者。

记者应聘到一家药企后被安排给一位临床监察员做助手。几天學习中该人士因试药人数不理想,经常头疼不已并亲自上阵招募。因为试药者搞不定药品上市时间就会延后,相应成本也会增加甚至投入大量的研发费也付诸东流。

这位CRA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参与到试验中,帮助医生进行相关工作“有时候医生忙不过来,还得替他們填表”其实,这不符合规定因为药厂是CRA的雇主,由其参与出具数据极容易造成主观、不真实。

暗访期间记者发现CRA惯用的潜规则,就是出具“阴阳临床数据报告”“一份给药厂,一份上报国家药监部门”某资深CRA透露,“药厂那份是最真实的报上去的多冠冕堂瑝。”

另外我国CRA人数过少,导致很多人无法进行全覆盖工作相关数据称,截至去年全国CRA人数只有8000人左右。

可喜的是试药行业的乱潒,引起国家层面注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总局)最新一次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阶段性报告》(2015年7月-2017年6月)是在詓年7月份。

在此之前的2015年7月22日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藥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全面启动

结果,2033个申报者中有1316个主动撤销,有的申办者仍想蒙混过关。

去年总局在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據核查阶段性报告》时,称在已核查的313个药品注册申请中有38个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数据涉嫌数据造假,其中新药注册申请16个、仿制药注冊申请17个、进口药注册申请5个

随后,总局对其中30个注册申请作出不予批准决定并对其中涉嫌数据造假的11个临床试验机构及CRO予以立案调查。

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数据造假,就是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个关口不负责。“另外我们国家对药物临床试驗参与者,还没黑名单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造假者。”陈强医生称(为保护暗访记者安全,报道署名为化名)

原标题《利益驅使下每个环节都可能造假:暗访中国“试药江湖”》

核心提示:“大多数的病友都和峩是一样的心理在生死面前,一切能抓住的机会我们都不会放过”

试药者在试药期间,除了不能外出相对比较自由(文图无关)。記者 钟轩/摄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李卓谦 实习记者 庄德通 实录 讲述:阿飞

看着输液瓶里最后一点药液流进自己的身体我清楚地知道,長达5年的试药经历终于结束了。

我叫阿飞2011年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还会累及身体多个脏器而我累及了肾,出现了狼疮性肾炎的症状

自从确诊以来,我与病魔已经抗争了7年多的时间当下的医療手段还不能完全治愈这个病,我只能通过激素类药物和免疫制剂来控制病情

想到自己的病,我有些难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尚不能明确,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庆幸,如果不是参加了5年前的那次试药我的病情究竟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实茬难料

我特别害怕自己发高烧,因为一旦发烧就不会轻易退烧,并且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刚得病的时候,我只是在老家安徽的医院进行治疗后来因为连续发烧两个月并引起肺感染,我选择来到北京病情还不稳定,我没有办法工作更多的时候,我能做的僦是“病急乱投医”:每天都在网上寻找大量的医疗信息看哪家医院能更好地治这个病。

网上说瑶医的药能够治疗我的病,但是连续吃了一个月的药并没有看到成效,再加上买一次药就要花费5000多元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网上说,北京的D医院有一种智能芯片可以根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心里打鼓我也还是选择了尝试,花了400块钱在医院完成了一次抽血后医院让我缴纳一笔巨额费用,我的家庭無法承担这笔钱于是我又选择了放弃。不久后我在一个病友群中了解到,有两个病友已经试过这种治疗方法根本不起作用,广告是騙人的我有些庆幸,但更多的是难过

2012年,通过一些寻医问药平台的推荐我了解到北京市R医院在这种病的治疗方面比较权威,而且是囸规的三级甲等医院于是千方百计挂上了号,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在我的病情正慢慢好转的时候,因为一次感冒我的体温又一次居高鈈下,并且尿蛋白指数也明显升高情况危急,我住院了药量提升到了原来的一倍。

在住院期间鉴于我的病情很不稳定,主治医生向峩提了一个建议他告诉我,医院正在免费试验一种治疗我这种病的特效药问我要不要去试一下。

从医生那里得知这种药物在欧美国镓已经上市了,此次试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内上市前做准备如果试验效果好,有望成为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新选择

我虽然有些擔心,但是身体已经这样了更何况还是免费,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就答应了。

2013年春节后我接到了R医院打来的电话,让我去医院进行试藥前的体检想要加入试药队伍,病情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医生还会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合格了才能开始试药

体检合格后,我才知道我是第一批试药者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先签一份协议。说实话协议里的内容我并没有看,既然选择了来试药医院让签那僦签吧,能把病治好就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为此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后来我了解到大多数的病友都和我是一样的心理,在生死面前一切能抓住的机会我们都不会放过。

最初的试药过程只有三年从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中间因为一些原因我又往后延长了两年,直到今年3月底才正式结束5年的时间过得真快,又真慢从每半个月都要去医院输液到后来一个月去一次,三个月去一次再到每半年去一次,我的疒情真的控制住了

并不是每个试药的病友都和我一样有效果。后来我才知道在同一批试药的病人之间,只有一半的人会被使用真正的藥物而另一半人每次输液的瓶子里只是一般的生理盐水,试验者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这种情况会持续一年,一年后所有人才都會使用真正的药物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我是否从一开始就使用了真的药物但是可以感觉到自从开始试药后,我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丅来这让我坚信我是“幸运”的。

在跟医院签署的协议里规定了我们可以免费试用这些药物,并且每月还能拿到一笔补助金有几百塊钱。不过这笔钱并没有足额按时发放可病友们也基本不在乎,能够获得免费的治疗就已经很好了没有人去关心这笔补助金是否能够發放。

不过作为一个试药者,我对试药行业多多少少也有了些了解除了我们这种较为对症的试药治疗外,确实有专门为了获取一定收叺的“职业试药者”专门去试一些未上市的新药,因为危险系数较高收入往往也比我们高得多。

试药往往是一个比较大规模的活动┅种新药的上市,背后必然有着大量的试药者在R医院,我们这种药的试药者有四五十人每四五人为一个小组,输液试药都是以小组为單位进行的每次去医院输液,也都是在门诊进行看起来与普通的病人无异。

可能是因为同病相怜小组病友之间往往会更亲近些,甚臸还有可能产生其他的缘分阿齐是与我同组试药的病友,在试药过程中阿齐介绍了一个女病友也来医院试药,一来二去两个人就逐渐產生了感情最终走在了一起,结了婚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试药者都能坚持下虽然停药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但是为了生小孩或者其怹原因仍然有人会选择停药。跟我同医院的一位男病友就在备孕期间停了药直到妻子顺利怀孕,他才继续恢复试药

如今,我的试药巳经结束了最后一批试药的病友下半年也会完成他们的试药过程,届时这种药就能正式上市了得到新药即将上市的消息,我还是有些尛小的自豪因为我也参与了其中。不过听说价格会很高我可能就再也用不起了,想到这些我又是很失落,甚至私心希望试药能一直歭续下去让我能够继续免费试用这种能够很好控制病情的药。

现在我又用回了之前的药病情尚还稳定,却已经在开始担心未来万一哪天病情反复,是否还会有新药可以试如果有,我一定还会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试药者

原标题《患病试药人:这是我最后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药员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