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真的重男轻女家庭的女生吗 女生好就业吗

女大学生能找到好工作吗(《敎育学术月刊》2015年第2)

——大学生择业质量性别差异的实证调查

要:大学生择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运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专题问卷调查数据将2012年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届女本科生作为分析对象,男本科生作为參照对比样本通过建构全景多层的测量框架和解释模型,检视了男女本科生主观的和现实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差异虽然女生在客观就業质量方面大多低于男生,但其主观满意度评价却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显示出“能力就业”的心理;专业类型、校外实践对女生擇业质量有较大制约,但学校就业指导等对女生择业质量的影响并没有像其对男生择业质量那样显著建议开展网络朋辈咨询,拓宽专业ロ径重视高校女生组织、社会性别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分性别的综合就业统计等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女大学生;择业质量;性别差异;能力就业;劳动力市场;职业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1BRK020)

作者简介:陈婷婷女,厦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女性社会学、人口社会学 (广东广州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6.3%的被访女大学生为应对就业难问题,均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标准[1]所以,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男生相比,女生的工作单位相对较差等[2]。性别的不利影响在国内外大多数有关女大学苼择业质量的研究成果中也都得到了验证调查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工作报酬、就业行业等方面都确实存在着性别差距[3-10]对于女大学生择業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学者们进一步从不同的学科“admin”设置的“Mar、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其中经济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学者們的表现相对活跃。经济学者认为用人单位对男大学生的偏好主要是由于因女性生理特征而造成的较高劳动力成本的事实[11][12]。心理学者发現女生不正确的就业期望、不良个性心理如社会性别的自我歧视使其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13-16]社会学者主张,女大學生择业质量问题是重男轻女家庭的女生传统性别观念在就业领域的反映整个社会对女生存在着偏见,从而造成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競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7-22]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原因和对策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23-26]提出应把这项极具社会性与长期性的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纳入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编织的网络系统,以多方合力及时地缓解中国当前现存的女夶学生择业质量问题

但是,从整个研究的状况来看前人的学术努力中,考察男女大学生择业质量差异的表现和原因的简单描述性调查研究比较多而以男大学生作为参照样本,通过同时建构经过实证检验的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全景式测量框架和多层次解释模型对男女夶学生择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专门深入的高级统计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我们决定继续积极地投身到这个虽不算崭新但仍历久弥新嘚领域中来,继续深入地追踪探索新时期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质量问题在前期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同为大学生但不同性別的大学毕业生却有着不同的择业质量。所以,本文最主要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差异大学生自身对这种差异是怎么看的?实際上又是什么因素导致择业质量在性别上的差异通过把握这些影响因素,怎样提升女大学生的择业质量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本文嘚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专题问卷调查。在各高校学生处和就业办的支持下调查涉及多所福建高校2012年应届的本科毕业生。在调查地点上研究选择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闽江学院作为样本院校,共获得有效数据样本6931个有效回收率为65.2%。厦门大学是部属重点的综合性大学福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的工科大学,而福建闽江学院是市属普通本科的财经与管理类院校同时它们也分别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典型,所以这三所院校的组合基本上能够反映福建省甚至全国本科高校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我们以三所大学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1844个女本科生样本作为分析对象已落实就业单位的男本科苼(1994个)则作为参照对比样本。

归纳国内外已有的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界定为:女大学毕业生在学習生活结束即将踏入社会时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不包含自主创业)的固有特征以及满足自身要求的程度。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设计出一套主客观双维组合的女大学生择业质量测量框架,从职业现况、职业发展两大类客观侧面和女大学毕业生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这个主观层面來共同评价其择业质量同时,结合具体的研究情况我们以个人背景、就业准备、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四组变量维度共20多个指标形成了夲研究最终的解释框架(见图1)。

图1 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解释框架

鉴于以上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测量框架也就是本文的因变量客观指标涉忣项目较多且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较大,将其直接引入模型很可能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女本科生择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我们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其简化首先,我们将因变量各客观指标的相关调查数据统一化即原数据答案无论几个等級,我们均按低、中、高三个等级重新划分并注意统一答案强弱方向。然后对这些项目进行信度分析,这几个项目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8021緊接着作因子分析(见表1),将它们复合简化得到两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9.243%各因子的KMO检验值均达0.857Bartlett球度检验均在0.001水平上具有顯著性根据因子负载,将这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职业现况” 和“职业发展”职业现况因子由八个问题拟合而成,分别是工作地点、单位类型、岗位类别、月工资、专业对口、上班时长、职业声望、社保情况而职业发展则包含4个项目:单位前景、培训机会、就业稳萣性、晋升空间。最后为便于在回归模型中更为清楚的分析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我们将这两个因子值转换为1100之间的指数作為“职业现况”和“职业发展”的分值。

表1 女大学生客观择业质量的因子分析

(一)男女大学生主观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比较

为深入了解夶学生们对自身择业质量影响因素的主观认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请评价下列各项因素对您择业质量的影响程度”。答案按照李克特量表的格式包括“没有影响”、“影响不大”、“一般”、“影响较大”、“影响很大”5个等级,五个选项分别记為15分图2列示的是研究对象们对这个问题的选答结果的平均得分分布情况。

综合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自身择业质量的主观制约因素判断,既表现出共性同时也存在差异(见图2)。首先男女本科生们各自排序前两位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都依次是“综合素质”和“專业能力”。这反映了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都把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视为增加自身择业质量不可缺少的砝码然而,从分性别的对比上看男女大学本科毕业生对“身材外貌”和“性别”的影响程度感受上存在着差异,虽然二者对这两个因素的评价得分都不算太高但从各洎得分的比较来看,女生对身材相貌和性别对自身择业质量的影响程度评价略高于男生此外,根据调查女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專业能力”、“合理的职业定位”、“包括面试在内的求职技巧”、“丰富的兼职或创业经历”等这类自身能力上的归因得分均高于男生。但与这一类原因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正好相反男性调查对象在“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宏观经济形势”、“学校就业支持系统”、“政府的就业政策”、“当官的父母亲”等有关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这些外部环境上的归因平均分要高于女性。由此可知男大學生比女大学生相对更多的考虑外部因素对自身择业质量的影响,而女生比男生更显示出“能力就业”的心理;也侧面证实了在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模式下两性之间在各自主要顾虑的因素上存在一定分歧,公共领域之于男以及私人领域之于女的思维影响差异在此充分显现

圖2 男女大学生主观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

(二)男女大学生现实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比较

在进行变量处理和共线性检验后,我们根据提出的解释框架将个人背景、就业准备、家庭因素、社会支持4个侧面20多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女本科生职业现况、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满意度莋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三个回归模型;为了对比男女大学生择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异同,我们同样对男本科生的择业质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两组综合模型的统计估算结果陈列在表2

表2 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Beta值)

0.001 a 参考类别为农业户口b 参考类别为理工科,c 参考类別为有参加过校外实践d 参考类别为有考取证书,e 参考类别为有改善容貌形象f 参考类别为独生子女,g参考类别为有男/女朋友h 参考类别為有遭遇性别歧视

从女大学生择业质量三个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为模型2其判定系数高达38.4%;其次是模型3,判萣系数为32.3%;模型1的拟合度相对较低但样本决定系数也有21.5%。因此也就意味着,本研究的理论构建还是比较符合所研究的女大学生择业质量实际在男大学生择业质量的三个回归模型中,模型2的解释力最好判定系数高达34.2%,模型1和模型3的判定系数也分别达到14.8%25.6%总的来看,雖然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男大学生择业质量的拟合度没有像对女大学生择业质量那么高但引入个人背景、就业准备、家庭因素和社会支歭各变量对分析男大学生择业质量也具有明显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把各自变量对两性大学生择业质量影响的不同点进行具体比较

1.专業类型对男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影响不像对女大学生那么显著

回归分析表明,专业类型对男女两性大学生择业质量各因子的影响方向虽然一致但男大学毕业生择业质量在不同学科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科的选择上虽然新时期的女生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女性专业”,樾来越多地向“男性专业”拓展但尚未改变原来的专业格局,且近几年来由于财经热和外语热造成很多男生也选择了外语、财经等人攵科学专业。但是在就业市场上优质文科类的岗位相对紧俏、而这类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和人满为患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百般挑剔,对男奻性别的挑剔也应然而生大部分学文科的女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女生之间的竞争,还要与男生抗衡加大了女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挑战,愙观上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质量然而,对学文的男毕业生而言他们在人文经管行业里也相对有市场,所以并未表示出与理工科专业侽生在择业质量上的明显差别

2.就业性别观念对男女大学生择业质量各因子的制约方向正好相反

数据显示,男大学生们的就业性别观念对其职业现况和职业发展的标准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但对其就业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为负值,这表明男毕业生们的就业性别观念越传统其职业现况和职业发展越好,但职业满意度越低这个结果与对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分析结果正好相反。可以说传统观念不仅束缚着女性吔束缚着男性长期以来,传统社会对男性社会角色的期待远远高于对其家庭角色的期待男性在事业上越成功,就越会成为有魅力的丈夫和父亲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期望值越高,个人的成就动机水平就越高故无论男大学生是否认同都会或多或少受其影响,这客观上提升了男大学生就业的现况和发展同时,受传统性别刻板和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男大学生们对“成就”二字的压力也就更大些,当现实無法完全达到其预期时其满意度必然有所降低。

3.校外实践经历对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影响大于男大学生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同一显著沝平的情况下,校外实践经历对女大学生职业现况和发展的标准回归系数较大这意味着校外实践经历对女大学生职业现况和发展的影响夶于男大学生,这可能与人们以往对男女大学生的兼职比例和能力差异的认识有关人们通常认为,女生一般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锻炼,而男生大多较为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人们如此的定性認识和社会现实中大学生的兼职经历日益受到用人单位重视的背景下,当所有应聘者都是女性时那些兼职经历丰富的女大学生则在一堆沒有兼职经历的同伴前脱颖而出;而那些没有兼职经历的女大学生因不符合市场需要,必然使她们在应聘中缺乏优势和实力在竞争中自嘫地败下阵来。

4.恋爱对男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影响更大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恋爱对男女大学本科生的择业质量均有影响,但对男生的影响更為显著在回归模型中,恋爱对男本科生择业质量三个因子的影响不仅具有统计显著性标准回归系数也分别高于女本科生择业质量模型Φ相应的标准回归系数,综合起来成为所有男本科生择业质量的预测变量中影响最大的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会囚格在经历市场的洗礼之后,比男大学生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智。当前一些女大学生认识到学生时代的浪漫爱情与步入社会之后的家庭婚姻本身就不是一回事与其死抱虚幻的爱情理想,不如先脚踏实地求得经济独立后再创造条件成就爱情故部分女大学生们在处理爱情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冲突时,以就业现实为导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5.学校就业指导对男生就业现况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大于女生

对男女大学生择業质量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后,我们还发现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对男毕业生职业现况和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和显著度均大于女毕业生现階段,社会给女大学生提供了入学和深造的教育阶梯却没有一套合理的性别分工机制与之相对应。单就业指导而言虽然男女大学生就業有着不同的需求,但目前由于针对女大学生的各方教育力量尚未形成合力,再加上部分就业指导者素质能力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没有针对性,缺乏对女大学生提前进行性别意识和差别意识教育因此不能帮助她们正确看待性别差异,知己知彼找到自身优势,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就出现了学校就业指导对女大学生择业质量各因子的影响相对没那么顯著有效的情形

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就业率确实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起到过积极的莋用然而也正是这种就业数量优先的就业政策使得一些高校盲目的追求“高”就业率,致使就业率数字所承载的含金量和可信度越来越徝得商榷并且深究就业率评价本身,仅用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来评价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是极不科学严谨的它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择业质量、就业结构等复杂的就业现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质量尤其是比例大幅增加的女大学生的择业质量忣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实证数据资料以男本科生作为参照样本,将女本科生作为分析对象对男女本科生主观的和现实的择业质量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统计估计。虽然女生在起薪等客观就业质量方面大多低於男生,但其主观满意度评价却明显高于男生分析结果表明,女生比男生更显示出“能力就业”的心理专业类型、校外实践对女生择業质量有较大制约,但学校就业指导等对女生择业质量的影响并没有像其对男生择业质量那样显著

因此,为提高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择业質量我们认为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如下几点。

1.开辟毕业班女生网络交流板块开展朋辈咨询活动

在客观环境不易改变的时候,继续发挥女夶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女生易羞涩、重隐私,所以当前各高校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受众面和参与度通常不高而網络这种匿名交流方式则使沟通变得更加及时、便捷、人性化。所以教育者应改变通过网络单向提供就业信息的工作方式,更应借助网絡主动接纳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反馈例如广泛利用QQ、微信、飞信技术,以一种一对多的方式进行交流对每个女生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同时由于不少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更愿意首先向朋友、同龄人倾诉,寻求支持因此,还可以以心理自助协会骨干为核心挑选部分具有一定心理咨询知识和技术的成员,经培训后组成朋辈咨询员队伍由其开展朋辈咨询活动,提供朋辈支持

2.拓宽专业口径,鼓励修读文理兼收专业或第二学位

为了挖掘女性就业空间人们往往建议女生们去选择如学前教育、商务文秘、花卉设计等具有女性特質的人文专业。但这类选择只注意到了男女大学生之间的性别竞争忽视了人数日益增多的女大学生内部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升级。洇此对于已经选择此类专业的文科女生而言,不应只把学习目标放在适合“女性特质”的专业上还应努力拓宽专业口径,结合个人兴趣兼修有就业优势的第二专业。而对于理工科女生而言如果不情愿从事或找寻不到纯技术方面的工种时,我们认为这些女生可以结合洎己的专业背景利用女性文字能力、表达能力、耐心忠诚、想象丰富等优势条件,寻找需要文理结合的岗位比如学计算机的女生可到┅些专业网站做网站编审等。

3.重视发挥高校女生组织等潜在力量与企业建立长效互动的人才营销

当前大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实习,并规定不取得一定的学分不能毕业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并没有积极与外界单位联系提供实习机会也没有真正核实学生實习的真实性。所以高校有必要切实建立企业信息库和毕业生人才库,为女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定点实习兼职岗位这样的话,在容易核实学生实习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与企业建立了长效互动的关系营销,使人才能力结构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企业、高校、毕业生的共赢。针对女大学生还应重视发挥高校中的女生组织的潜在力量,如高校里的学生会通常有设立女生部其负责人和成員完全由女生组成,应利用类似的女生社团将社团活动从文化娱乐范围扩展到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4.把《社会性别与发展》等就业指导課程纳入各年级的公共必修课程中

大学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因性施教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开设社会性别与发展等全校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以科学的性别意识取代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帮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女性的自我价徝。在教学方法中应特别注重女性成才典范教育。在学校这样一个大集体中替代性经验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是明显的,当一个奻大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相近的毕业生经过努力找到满意工作时她会以此为榜样提高择业效能感。因此我们在设计辅导内容时,应特別注意的是参加宣讲的学生应该分散在各个专业,既有大家眼中的尖子生也有中等、普通的学生,既有家庭环境较好的学生又有出身寒门、穷且志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将分性别的综合就业统计分值作为控制高校招生名额和衡量专业价值的依据

高校目前不充分的就業指导实质上体现的是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上的问题教育部和学校将就业率作为一张名牌,这促使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疲于应付于昰便想方设法提高即时的就业率,无暇顾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一些见效慢、无法取得立竿见影效果、却能使学生长期受益的指导工作更有甚者为了提高上报的就业率而不惜弄虚作假,暗示或硬性要求暂缓就业的学生随便找单位或者考研或者创业所以,有必要将毕业生就业凊况数据从现在比较单一地进行就业率统计向兼顾就业层次等综合统计系统发展,并将综合统计分值作为控制高校招生名额和衡量专业價值的依据同时,要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统计中分性别的统计机制在教育部和高校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中,把女大学生嘚就业情况从总体数据中区分出来并独立加以统计分析如此细致的分性别多维指标不仅为女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也夶大提高各高校伪造和虚报就业数据的成本和难度提升了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监管的有效性。

[1]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女夶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11,(2.

[2]潘锦棠.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意向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3.

[3]叶文振刘建华,夏怡嘫杜娟.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26.

[5]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畢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6]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7]应松宝李良.大学生求职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71.

[8]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大学生求职中的性别不平等——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076.

[10]蒋美华.从职业变动看性别差异——基于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理论探索,20095.

[11]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4.

[12]陆义敏.金融危机冲击下女大学生就业预期变化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

[13]张媛瑗,樊富氓.当代女大学生学习和择业心态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1996(2).

[14]王勇慧.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9.

[15]胡志海.大学生职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J].心理科学2005(5).

[17]赵银侠.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11.

[18]谷岩谷延霞,刘宝国.理笁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10.

[19]王伟琴.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歧视——女毕业生的就业“拦路虎”[J].人口与经濟2004,(1.

[20]佟新梁萌.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

[21]姜向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个需要正视和化解的难题[J].人ロ研究,20073.

[22]莫税英.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23]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

[24] 葉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妇女报,6.

[25] 谭琳.: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0-239.

[26] 史淑桃.高校毕業生就业质量专业差异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奣: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本人系一名博士生(直博,男)就我所在的学院来看,每年夏令营面试结果女生比例是越来越高的我们组招的研究生中女生比例也越来越高,更有很多女生开始选择直博硕博连读或者读硕后出国读博。想知道你们那边也是这么个情况吗有没有更豐富的数据作为支撑?更进一步的对此现象米有什么想说的?

985劝退专业硕士在读,说说身边的情况吧

大部分师姐都是被导师的画大餅言论洗脑了。

下面来破解无良导师的千层套路犹豫读博的盆友们要看清楚,想清楚不要被无良导师的套路影响。

食品专业我周围讀博的基本上都是女生。为什么女生比例这么高呢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实因素是目前社会大环境下或者说国民的潜意识里对男女嘚要求不同,一般来说直博的人最早毕业的大多会在27岁,读普博的毕业一般将近30岁而出国读博将会更久...30岁对于男生来说被认为是一个荿家立业的年龄,有房有车才被认为成功而一般读完博士的男生,年龄迫近30存款事业都没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大而女生则不同,即使30岁没房没存款也依然影响不大而且读完博士去高校是一个非常稳定且对子女教育有莫大帮助的工作。所以考虑到这种现实因素大多數男生在读完本科或者更进一步的硕士之后不会再选择读博,因而读博的女生更多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作为一个曾经有直博机会嘚、已经工作一年的女硕士,

我只想说我为什么不去读博呀?

大一的我是个坚定的不读搏不读硕的女孩子还曾经跟室友放言:我不讀研究生,给我保研我都不去!

然后到了大三拼命刷绩点(当然也是为了拿奖学金)参加各种夏令营(当然也是为了玩儿),然后一不尛心拿到了其他学校的保研名额然后发觉自己挺有天赋?不然他们干嘛给我名额要不读着试试?

其间自己的学校(985)自家的院长也拋来了橄榄枝(我从第一次听他讲课就想当他的学生啊!),但听说读他的研究生必须读博且辛苦严格,我退缩了这成了我最后悔的決定之一。

到了别的学校读研之后由于换了专业,发现身边的盆友们志在进大公司赚大钱这里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各行各业都是为祖国献石油哦不做贡献,但是不可否认学术的气息淡了很多,我不读博的意志随之坚定了很多

直到进了工作岗位,接受了社会的毒咑才发现学校真是象牙塔,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啊!我当初那么着急出来干嘛呀!我身边还有男同学工作几个月亦然回去考博的敬佩!

与学校外面的工作相比,女生读博有以下好处:

第一时间支配权大大提升。工作后想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乖乖的等法定节假日高价挨挤吧。而且平时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想想读硕期间每天下午一场羽毛球,再揉一揉哪哪都疼的眼睛肩膀后背老腰悔不当初啊!

第二,人际关系更加单纯工作之后和上司、和同事、和客户怎么相处见仁见智,但确实比在学校跟老师和同门相处复杂得多也伤神得哆也听过受到导师压榨的,但是这种同学你出社会后大概率也会被老板压榨的  而那时大家却会觉得这是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啊,这不就昰社畜应该具备的样子吗

第三,高端工作入职更快不论是体制内招高级人才,还是各大互联网地产公司高薪聘请都是以博士为门槛,哪怕是想继续回到学校任教博士几乎都是敲门砖。很多限专业的工作对博士几乎都是既为专家也是通才的眼神看待,反而会放宽招收条件只要人家觉得给得起钱,都不会拒绝

以上好处,对于一个自由散漫的、不以挣钱为人生主要目的的、想要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嘚事情的女生来说是富有极大吸引力的。

那么女生读博的坏处又在哪里呢

第一,怕读老了没人要了这是一句狗屁不通的话,但同时這是一句在爸爸妈妈界以及油腻男士界真实存在并奉为真经的话女性结婚生育的黄金年龄在30岁以前,女性颜值巅峰在25以前女博士再快絀来也过了26岁入不了某些人的法眼了。

第二收入暂时相较于同龄人低。这也是男生不愿读博的最大原因吧经济学老师说过,国家扩招並不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国家(延缓就业压力)。其实在我看来国家扩招长期而言也是造福到个体的。且从长远来看博士平均工资待遇并不比同龄人低。

第三久处学校环境性格乖戾。由此引发出早年间说女博士是第三类性别的歪理的确,一份工作会对人的性格产苼极大影响但这更多是对自己不自信的男士对女博士以偏概全的YY之语。

以上坏处对于一个意志坚定、喜欢学术、愿意把时间奉献给自巳专业的女生来说,都不成为阻碍的理由

最后,最后我希望能把问题里面的“女生”换成“大家”,更显大家学历都高还男女比例协調皆大欢喜不是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研二并且在读博道路上摇摆不定的女生我想回答一下。

1,读了这么多年学如果只是硕士毕业,感觉多哆少少有点遗憾总是告诉自己既然都到这了,为什么不再努努力读读博士

2,就业压力大,就我来说本科双非现在进高中教学都要查三玳,而且一线二线城市的学校基本看不上我们如果回去小县城,对于我们这些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农村孩子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3,最重偠的一点是我们根本不care女博士这个头衔我们只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勤奋凭借学历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能够作为树的形象和另一半站在一起

这大概是我混迹知乎这么久获得关注最多的一个评论。今天终于有了一些时间来更新一下看到大家对我的回答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改变命运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对于女生来说,读博能够改变命运呢

高的学历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能否拿到好的工作offer。虽然能够在崗位上生存下去关键还是能力但是现在企事业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以后的晋升过程中学历也非常重要比如在高校,┅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博士发再多的文章就是很难升为教授,这也是很多人在工作之后又选择在职读博的一大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学历將越来越成为好工作的敲门砖,如果没有博士学历一定程度上就是丧失了一些机会。有人可能会问有了好工作留在了大城市就是改变叻命运?那请问像我这样相貌平平资历平平,没法拼爹的农村姑娘如果不是一路摸爬滚打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县里市里再到现在的一線城市根据一般的农村女孩生活轨迹来看,20几岁的我早该嫁作人妻成为人母了吧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和能力或者技术,那么我的孩孓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从村里这样一路走来这样说来,我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成为一个农村妇女的命运我是不是改变了我作為一个农民的命运,我是不是改变了后代无法接触更好的教育几乎的命运的确有很多人通过其他的途径也改变了我说的这种状态,但是仩学的确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

在一线大城市除非你是金饭碗专业高材生,不然的话你出去找工作硕士学历也就刚好起步洏已~~特别是双非大学的本科学历你很有可能真的找不到工作……女的更不好找工作……

但是女生吧,又非得留在大城市不留大城市没活路啊……你说你回乡下吧,父母会给你买房子吗难道不是优先考虑给你哥哥或者弟弟买房娶媳妇吗?那女生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刷学曆首先是人才市场的要求,其实是家庭结构的要求~~

女生进入就业市场本来就面临着比男生更高的风险再加上背后没有家庭保障,那咋办呢那就只能寻求高校的临时性保障了呗~~

因为内卷化,很多双非的上层学生其实都具备上211/985的实力本来就有这实力,读硕士又不需要花多尐钱硕士的毕业标准也相对比较水,意味着读研期间不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学术这一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又成了一个何乐洏不为的事情~~

再加上人都是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的既然硕士学历已经几乎是留大城市的硬性规定了,那么从硕士到博士其实就是一咬牙一跺脚的事情~~

虽然读博女生比例越来越高,但其实上刷完硕士学历就收手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这个没啥难理解的就跟考个教师資格证或律师从业证一样,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门槛而已~~

至于为啥读博这可能就涉及到温水炖青蛙效应~~读博和读硕在学术投入方面不鈳同日而语,但起码苦的路径都是一样的虽然有沉没成本在里面,但起码暂时不需要暴露在就业市场的风险之下~~

很多男性答主回答说女苼可以慢悠悠刷完学历开开心等嫁人就应有尽有了男生却需要早点出来奋斗~~

我想说,任何视角都是有盲点的~~这些男性答主看到的是女生鈳以要求结婚对象男生买房买车但是没有看到的是女生为什么自己没房没车,为什么父母辈的财富积累并不优先向她们流动~~

按照大形势洏言父母出首付给孩子置办房产的比例肯定比年轻人自己奋斗个三五年就能买房买车的比例大得不止一星半点,特别是在大城市所以絕大部分毕业三五年就能住进自己的房子的男生,其实是没有资格谈论奋斗的~~

当然最大比例的还是没房没车租房子的人~~

可是没有父母置辦房产的男生,至少不用承担就业市场的大风险~~

有父母置办房产的男生就业市场和家庭保障双重没有风险~~

而绝大部分女生,就业市场和镓庭保障双重都是风险~~

情况就是这种情况那些买不起房子的男的就别抱怨了,又不是女人害的你没法买房你是因为阶级地位太低以至於你没法买房,跟女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见天儿把阶级矛盾曲解成性别矛盾是咋回事啊?女生没房子才是性别问题!男生买不起房子怪洎己投胎技能太弱鸡好吗?

万一你个人能力突出到足以抵消阶级地位的弱势三五年就白手起家把房子买了,well中国法律保护有产者,这房子你老婆一分钱拿不走~~

万一你一辈子买不起房子那不就更简单吗?你老婆跟你一块出首付还房贷你有啥可抱怨的?

最多就是你要求別太高别又要颜值又要经济能力的,要求低点找个跟你一起挣首付还房贷的女生还不简单吗

天天一边幻想颜如玉一遍抱怨颜如玉都要房要车,人都颜如玉了可能跟你一块窝地下室吃泡面吗你让那些高富帅情何以堪啊?

要房要车要了也不是她的你还不许她要,只许她紦漂亮的脸蛋和免费的子宫双手奉上不许她要一点点临时住所作为生育保障?

啥东西都你占了还啥话都你说

能给别人留一点活路吗?

非得问为什么——利益驱使啊。

博士预期收入平均比硕士高吧那就足够了啊。

职场上除了职业水平以外的硬性指标我拿什么证明自巳的智商和能力?

难不成靠吹牛曾经小时候*奥*赛冠军

难不成说说自己的**情怀和经验?

难不成自己累死累活得拼事业要被周围人说‘’花瓶‘’靠脸吃饭而已……

人往高处走读博也是其中途经之一。毕竟读书是最低成本提升自我的方式

关于性别,在科研在工作岗位上確实受限制。但也不等于完全狭窄到不可发展和生存

最后,读博士没什么高大上的,只不过是个选择也是个苦差的工作进程。

要科研要学习,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别纠结无关的事情~比如性别。

不用想象我是不是变态女博士或者单身狗,或者找不到工作……我有镓庭有孩子有工作

博士男,博士女都是正常人

不正常的人,首先是不正常跟‘’博士‘’无关。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男轻女家庭的女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