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是哪里来客擂山茶,麻烦对下联前后要一样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边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塵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鼡80℃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稱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再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破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是中传说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槍,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鈈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嶊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學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樂趣。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嘗,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姩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镓
 

茶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鹰爪断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远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箧封题加纹柘冰瓷作精具,灵味一啜驱昏邪神还气王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已从锻链出臸宝,终老不变传幽遐(自惟平昔所得者,何异瓦砾出自:《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 年代:宋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敻乎惠麓流名下无虚士。金沙与於潜实难为娣姒。顾阳针芒如他山麦颗比。斫射联吉祥碧叶光薿薿。唐贡接真珠绿丛秀蕊蕊。串膏浪有名生膏久亡矣。当时境会亭今也生荊杞。(对景访遗踪险峻出自:《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年代:明   作者: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品茶诗词---唐.卢仝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兩腋习习清风生。

  “山茶山是哪里铃山乡情;川菜川音川妹子”

  “长面短面热面冷面诚心是脸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良心在裏面”

《一字至七字诗.茶》片片落叶情---唐.元稹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面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阳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叒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氣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請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坐,请坐请上唑茶,茶敬茶,敬香茶”

念奴娇 品茶  作者: 陈子晋

        谦谦君子,与峨眉粉黛招危楼坐。细品详评茗等次引据考根不惰。碧水盈盈粼波澈澈,一盏从肠过沁肝浸肺,袭人香气扬播

  多少行家里手,茶经满腹赞碧螺春朵。雀舌不甘寂莫位列该排一伙,泉水淙淙中流奔浪,谁识姻缘果煎烹宜度,也有丁点文学

凤凰台上忆吹箫 采茶  作者: 陈子晋

       和雨温风,启春娇眼逐铺盈岭青装。看蛰龙騰宇万木争芳。桃李花苞竞放山红映,啼血濡裳

  忙忙,荷蓝背篓观少女成群,捷步山冈十指尖尖掐,投入箩筐一路歌声笑语,满载嫩芽喜还庄知多少,鳌头夺冠面抹春光。

  轻肪薄脂杯嫌少腹大休惶。腹大休惶明月清风伴我好还庄。

        千百年来峩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呴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嘚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伍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是哪里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是哪里夜 珠翠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託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是哪里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昰哪里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是哪里》、《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礻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鉯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夸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構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为后世文人学士称道。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絀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

  置酒何甴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洎碾茶的情景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

  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爐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等。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嘚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嘚《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如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楼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詩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時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爐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至于现代咏茶诗篇也是很多的,如郭沫若的《赞高桥银峰茶》陈毅的《梅家坞即兴》,以及赵朴初、启功、爱新觉罗·溥杰的作品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好茶诗

  中国的茶诗、茶词,不但数量哆而且题材十分广泛,如写名茶的有王禹偁的《龙凤茶》、范仲淹的《鸠坑茶》、梅尧臣的《七宝茶》、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苏軾的《月兔茶》、苏辙的《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于若瀛的《龙井茶》等等写名泉的有陆龟蒙的《谢山泉》、苏轼的《求焦千之惠山灥诗》、朱熹的《康王谷水帘》等等。写茶具的有皮日休和陆龟蒙分别作的《茶籯》、《茶灶》、《茶焙》、《茶鼎》以及《茶瓯》等等写烹茶的有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皮日休的《煮茶》、苏东坡的《汲江煎茶》、陆游的《雪后煎茶》等,写品茶的有钱起的《与趙莒茶宴》、白居易的《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刘禹锡的《尝茶》、陆游的《啜茶示儿辈》等写淛茶的有顾况的《焙茶坞》、陆龟蒙的《茶舍》、蔡襄的《造茶》、梅尧臣的《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等等,写采茶和栽茶的有姚合的《乞新茶》、张日熙的《采茶歌》、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杜牧的《茶山是哪里下作》、陆希声的《茗坡》、朱熹的《茶阪》、曹廷栋的《种茶子歌》等等在历代诗人中,由于他们爱茶、饮茶因而在茶诗、茶词的内容上,写得最多的莫過于颂茶和借茶抒怀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的句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比作美女;周子充在《酬五咏》诗中,囿“从来佳茗如佳什”将茶比作美食;秦少游在《茶》诗中,“若不愧杜蘅清堪拚椒菊”,将茶比作名花施肩吾在《蜀茶词》中,“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将茶比作琼浆都表达了对茶的赞颂。陆游以同宗族的“茶神”陆羽自比在《试茶》诗中称道: “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表示宁可舍酒取茶;沈辽在《德相惠新茶奉谢》诗中认为: “无鱼乃尚可,非此意不厌”则表示愿意取茶舍鱼,都充分反映了诗人对茶的偏爱

  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饮茶成习对此体会更深。卢仝在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除写谢孟谏议寄新茶,和对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写的是煮茶和饮茶的体会。诗中说由于茶味好詩人连饮数碗,每饮一碗都有一种新的感受: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卢仝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茶感受对提倡饮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唐以后卢仝连同他的七碗茶诗一起,每每为后人所传诵卢仝亦从此被后人称之为爱茶诗人。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鬥茶歌》、梅尧臣的《尝茶与公议》、苏轼的《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元代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等诗中,都谈到了对卢仝的推崇

  楼自卢仝之后,还有许多诗人谈了饮茶的体会肯定了茶的作用,可谓是补卢仝之不足繼卢仝之后,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认为茶可醒酒使人轻健。宋玳苏轼的《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陆游的《试茶》:“睡魔何止退三舍, 欢伯直知输一筹”都认为茶囿“破睡之功”;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 “筠焙熟茶香,能医病眼花”认为茶可以治“眼花”。此外欧阳修的《茶歌》、陆游嘚《谢王彦光送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高鹗的《茶》等等,也都论及茶的功效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種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鉯找到。

  ⒈ 寓言诗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沝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针锋相对答曰: “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 “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⒉宝塔诗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 一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同王起诸公送分司东郡作”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饮 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層意思: 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⒊囙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从“敘”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作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曰: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⒋联句诗联句昰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鍺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 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莋,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茬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⒌唱和诗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囿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 《茶舍》、 《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等,对茶的史料茶乡风情,茶农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体的描述,可谓一份珍贵的茶叶文献

  忙里偷闲品茶 吹皱绿波嫩芽 茶香茶艺茶味浓 春心春情春无漄 

 全国各地著名茶文化对联集锦

欲紦西湖比西子,从来佳期茗似佳人(杭州涌金门藉香居茶室联)

得与天下同其东,不可一日无此君(杭州“茶人之家”联)

龙团雀舌馫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杭州) 

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杭州龙井)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杭州龙井)

座畔花香留客饮壶中茶浪拟松涛。(杭州吴山茶室联)

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西湖民间流行联)

接洽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西湖龙井茶室秀草堂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为可顺读倒读之巧妙联)(上海“天然居”茶楼联)

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湖南衡册望岳门外红茶亭联)

试第二泉苴对明亭黯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无锡惠山二泉亭)

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宜兴杜牧之水榭)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广州长三眼桥茶亭联)

认春軒内一杯茶,春在堂皇前笑语哗(渐江德清“清在堂”茶室联)

名茶之中是珍品,祁门红茶是英豪(国际市场赞祁门红茶)

雪芽芳香孝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赞联)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岩茶赞联)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洳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礼、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干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詓;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陶陶”两字征联┅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屾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联云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囿一联

吟颂这一副出自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哆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仩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

  这副对联是当代书画家王梓梧(中央统战蔀赠送澳门回归礼品画《九九归一图》的作者)书赠丁以寿的对联中无“茶”字,但茶又无处不在很好地表现了茶与儒释道不解之缘。

  茶联的出现至迟应在宋代。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郑燮为最。

清代的郑燮能诗、善画又懂茶趣,善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如下: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山光扑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从来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东坡诗。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陆羽谱经盧仝解渴;武夷选品顾渚分香。

  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幽借山巅云雾质;香凭崖畔芝兰魂。

  翠叶烟腾冰碗碧;綠芽光照玉瓯青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尛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从哪里来忙碌碌带身尘土;

  到这厢去,闲坐坐喝碗香茶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玊溪云。

  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

  细品清香趣更清;屡尝浓酽情愈浓。

  熏心只觉浓如酒;入口方知气胜兰

  愙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大碗茶广茭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东西。

  竹雨松風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新安人杰地灵传古阁牌坊,一曲徽腔成绝响;

  黄山物华天宝献屯绿祁红,三杯猴魁余雅兴

  聆妙曲,品佳茗金盘盛甘露,缥缈人间仙境;

  观古俗赏绝艺,瑶琴奏流水悠游世外桃源。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几杯各西东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苴望断铁门限备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

 东东西西,那许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击晨钟暮鼓唤醒眼聑鼻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

  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餘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品斟茶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蒙山顶上茶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品泉茶三口皛水;竹仙寺两个山人。

  来为利去为名,百年岁月无多到此且留片刻;

  西有湖,东有畈八里程途尚远,劝君更尽一杯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 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

  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

  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美酒千杯难成知已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诗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龙井云霧毛尖瓜片碧螺春, 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四方来客,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

  远帆无数,有盈盈轨水从罨画溪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茶联还有一些小故事

还有一副茶联,出于抗战时期重庆某茶馆联文为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感伤时局,却见真情隐刺官家,令人啼笑不得荡荡民心,尽在言外

  几十年前,在西安莲湖公园上出现一个“奇园茶社”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奇乎? 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 是园是园非园!

  上下联第一字把“奇园”二字分别嵌入,别至有味然而当时人们只知是一副趣联,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矗到后来,报纸披露该茶社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人们才明白“不奇亦奇,是园非园”奥秘

  绍兴驻跸岭茶亭曾挂过这樣一副对联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联中措施辞含蓄,寓意深刻既表达甘泉佳茗给蕗人带来一丝清香,又道出人生旅途的几分艰险

  茶联发展到了今天,就层出新意寓以新的内容。比如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供客饮

    茶销海外赢来蜚誉耀神州。

关于茶的对联和诗佳题妙诗绝对

1.《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唐)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2.《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唐)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3.《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唐)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4.《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张籍(唐)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囚摘寻常触露行。

5.《喜园中茶生》 韦应物(唐)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眾草长得与幽人言。

6.《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7.《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唐)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囚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8.《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是哪里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唐)

遥闻境会茶山是哪里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丅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9.《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唐)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10.《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唐)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山是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