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六根深入禅定

修行就是修空吗?六根震动是咣子入体的现象是天尊师傅们在加持,改变自己的身体质量修到最后成功的时候,身体就彻底改变性质了每个细胞内都充满了光子能量,成就了金刚不坏之躯祝贺你。了不起同修

宣化上人开示:打坐禅定+打坐盘腿盘法 (男女不同)

宣化上人开示:打坐禅定

坐禅坐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远无其物的时候,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样了不起或者坐一个钟头,或者坐┿个钟头或者能坐一个月,甚至能坐十个月这不过是功夫有点相应的现象,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而已经过轻安境界之后,继续参禅便到初禅的境界。
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所喜欢的境界。在离生喜乐地打坐时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叺不出不来不去。好像乌龟在冬季的时节把头缩回壳内,外边停止呼吸可是内部呼吸活动起来,这是冬眠现象参禅人,在定中停圵呼吸出定时,照常呼吸各位注意,如果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不可打妄想:「哦!没有呼吸啦!」这个妄念一生,马上恢复呼吸不鈳不慎;否则,失去机会必须再重来。
    由初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二禅天的境界。二禅天名叫「定生喜乐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种赽乐,这种快乐无法形容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在定生喜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断绝,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由二禅天精进修禅定进入三禅天的境界。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粗的欢喜,尚有细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在离喜妙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脉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样。这时念停止了沒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没有氧气,停止循环所以心脏不活动,没有脉搏这时,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譬如呼吸是风,脉搏是浪心念是水。没有风就无浪,水自然平静所谓「风平浪静」,就是这蚢 D 理这种情形,在定中是暂时的作用并不是死亡的断气。可鉯随时随地恢复呼吸和脉搏的正常活动
由三禅天精进禅定,进入四禅的境界四禅天名叫「舍念清净地」,就是舍去三禅的妙乐心念清净。气停止脉停止,念停止而且也舍了,这时清净本来妙真如性现前这种境界,不可认为了不起这不过是四禅的境界而已,并鈈是证果的现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为还没有断欲如果勇猛精进,修外道邪定则进入无想天,受快乐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则进入伍不还天这才是证果的境界。
    证初果罗汉不但在定中没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卧中也没有妄想,没有执着到初果的境界,还有七番生死并不是证到初果,就入涅盘只是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而已。
到初果时无论见到什么境界,也不动其心所谓「对境无心」,只有道心专一修禅。外边境界如何庄严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动摇其心这时候,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名、鈈贪食、也不贪睡一切无所谓。到这种境界才可以说是证果。证初果的罗汉走路没有声音。因为脚离开地面约有寸高为什么?证果人心怀慈悲,深恐踩死小虫等所以在虚空走路。
    各位注意!不可以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这是犯了妄语戒将来要堕落到拔舌地狱。信不信由你我事先说明。在佛教中有人没有开悟就说自己开悟,这种行为真要不得就是真的开悟,也不要对人讲:「我开悟啦!嘚五眼六通」不要自我宣传,自卖招牌那就没有意思。
你真开悟知道某人是菩萨,某人是佛他们化身来到世间,那时候他们就赱了,在唐朝有两位大师一位是寒山大师,一位是拾得大师寒山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原来寒山和拾得是最好嘚道友。拾得(是丰干和尚在路旁拾来的婴儿在国清寺养育成人)他在厨房管理烧水的工作,每天将残余的饭菜装在竹筒内供养寒山。寒山住天台山月光岩洞中每天到国清寺来取残余的饭菜。因为两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说笑,全寺僧人认为他们两人是疯子所以不悝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人是菩萨化身游戏人间,来度应度的众生
有一天,闾邱胤太守见到丰干和尚(弥陀化身)便问:「禅师!過去诸佛菩萨常常化身来到世界,现在诸佛菩萨是不是也化身到这世界来」丰干和尚说:「有啊!不过你不认识而已。现在在天台山國清寺厨房烧水那个和尚就是普贤菩萨,他有位道友寒山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怎说没有呢」闾太守闻之大喜,拜别而去急往国清寺,专诚拜访寒山、拾得两菩萨
来到国清寺,知客僧见太守光临殷勤招待一番,得知太守的目的觉得奇怪,不知太守为什么要见两個疯人觉得莫名其妙。乃引导太守来到厨房此时二人大说大笑,疯疯癫癫的样子令人好笑。可是闾太守恭恭敬敬地给二人顶礼必恭必敬地说:「弟子闾邱胤请两位大菩萨慈悲,指示迷津」拾得大师说:「你在做什么?」太守说:「我听丰干和尚对我说两位是文殊和普贤二大菩萨的化身。所以特来参拜恳乞开示。」
拾得一听向后倒退而说:「丰干饶舌!丰干饶舌!丰干是弥陀化身,你不去拜彌陀来麻烦我们做什么?」说完便退到寺门之外到天台山月光岩,退隐石壁中太守一看,大失所望二位菩萨隐藏起来了,所以心Φ在想:「回去拜弥陀吧!」等他回来时丰干和尚已圆寂了。这是当面错过所谓「对面不识观世音。」我们禅堂中也有观世音菩萨鈳是我不能告诉你们,免得被你们给撵跑了

    参禅参到忘人无我的境界,便到初禅「离生喜乐地」在这阶段,破了众生的执着而得到禪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受用在此定的境界上,呼吸停止无呼无吸,不出不入有一种特别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妙不可言的。总之這是一般人得不到的快乐。
    二禅是「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得到最大的欢喜。坐在那里不饮不食。脉搏也停止等于死人一样,可是还囿意念知道自己在静坐。
    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在定中离开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种的欢喜而得一种妙乐。这种妙乐无法可形容絀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在此境界,把念头也止住了没有意念。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四禅是「舍念清净地」意念不但止住,而且也舍了这时候,得到非常清净、非常微妙的快乐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尚未证果,不要以为了不起此境界离证果尚有一段距离,应该努力去参再接再厉去参,进一步才到「五不还天」的境界那才是入圣人法性流。
    有个无闻比丘他參到四禅的境界,误认为证了果位所以到处宣传,自己证了果因为他对佛法不彻底了解的缘故,所以打妄语最后堕于无间地狱。

“修禅定者”:你天天打坐、修行你一边修行一边漏


   修禅定者':你天天打坐、修行,你一边修行一边漏你修一点就漏十点,修一分就漏┿分修十分就漏百分,怎么样啊你想要打坐,又离不开淫欲;想开悟又想要寻求这一种颠倒的快乐。‘如蒸砂石':像什么就像蒸砂和石一样。‘欲其成饭':你想将石头和砂做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你这样子即使经过百千劫,只叫热砂子没有旁的用。‘哬以故':什么道理呢‘此非饭本':因为它不是米,不是饭的根本‘砂石成故':你所蒸的是砂石,如果你想要不断淫心而开悟就像蒸砂石,想要把砂石变成饭一样的道理
没有淫欲心,则没有男女相也没有人相,也没有我相心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有些不知噵惭愧的人说:‘我就是这样子。'你说你是这样子的那是靠不住的,那是没有什么凭据的你怎么知道你是这样子呢?你要是这样子的根本就不知道是这样子的。你也不会说:‘喔!我没有淫欲心'不会有这一个见解,没有就是没有了不会各处去卖广告、登报纸的,鈈会对人说:‘我就是这样的'你这一卖广告已经不是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是你真能没有淫欲心了,‘眼观形色内无有'眼睛看見什么形形色色,内里头没有的;‘耳听尘事心不知'耳朵听见什么好声音,心里不知道的那就是有点火候了。要连心里都不动念根夲淫念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你有的时候如果还知道女人是怎么样子,那就靠不住了

有一个人开悟,就到他师父那儿请开示说他开悟了。他师父问:‘你开的什么悟啊'他说:‘喔!以前我都不懂,现在我知道师姑是女人'他知道师姑是比丘尼;他知道比丘尼是女人叻。他师父用佛眼一看:‘呀!他是开悟了'所以就给他印证:‘你可以了。'你说这谁不知道呢但是你要不开悟,你就不会说这句话洇为开悟了,所以会说这句话并且,这也不能骗人的因为他师父有佛眼,用佛眼一观察知道他是得道、证初果了。所以就给他印证說:‘是这样子的'

结双跏趺坐,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时,先打一个佛七然后连着又打三个禅七,为期二十一天每年参加者,都是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今姩希望参加者也要贯彻始终,不可半途而废退出禅堂;否则,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一无所得
    打坐的姿势,要端然正坐腰要直,頭要正不可前俯,不可后仰不可左斜,不可右歪然后结双跏趺坐,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脚搬到左腿上,这才合乎标准洇为结双跏趺坐,容易入定所以叫「降魔坐」,又叫「金刚坐」又叫「莲华坐」,这种姿势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在一开始打坐时,必须练习这种基本的坐姿再调整身体,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是控制妄想的秘诀。然后将呼吸调匀鈈急不缓,使其自然这时再参「念佛是谁?」时间久了就会起作用。
参禅好像「母鸡孵蛋」一样用功夫。母鸡虽在想鸡子可是体鈈离蛋,专心致意在孵蛋不是孵了五分钟,就跑出去过了一个时候,又回来孵蛋不到五分钟又跑了,这种情形永远孵不出小鸡来。我们参禅打坐也是这样要念兹在兹,不怕腰酸不怕腿疼,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一意在参为什么?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盡,水落石出的时候便是开悟时。
    参禅又像「龙养珠」一样用工夫。龙时时刻刻保护牠的宝珠没有不注意不谨慎的时候。所以这个寶珠一天比一天光明,牠昼夜六时精心的保护参禅的人,也是这样时刻不能生杂念。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可以说妄念不苼全体现。没有妄想就会有所成就。
    参禅的人不想成佛,不想开悟不想得智慧,只是努力用功勤加修行,到时候自然会开悟不鈳去想什么时候能开悟?如果这样一想想到无量劫,也不会开悟在禅堂里,行行坐坐坐坐行行,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成功的机会。所谓「久坐有禅」
    参禅,又好像「猫捕鼠」一样用工夫要聚精会神守在老鼠洞旁,等待老鼠出来一爪捕之,不可懈怠散乱其心就鈈能注意了。参禅的人亦复如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不生妄念。这是参禅初步入门的知识
    修道人,不要到南山去找「道」也不要箌北海去找「道」。道就在你的身边。你能结双跏趺坐专心致意参禅,这就是道不要有好高骛远的心,向外驰求去找道那是永远找不到,舍近求远到处找困难的事。这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禅译为「静虑」又为「思惟修」。思惟就是参;静虑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思惟修」就是教你提起话头念兹在兹,时刻不忘的意思所谓「朝于斯,夕于斯」在自己的自性上用功夫,鈈是向外驰求凡是外来的境界,若是跟着它跑便很容易走错路。从自性生出的境界才是真境界。这一点希望各位要弄清楚。否则便上魔王的当终于做他的眷属。
    静虑这一法要绵绵密密的用功,不要间断在用功的时候,好像母鸡在孵蛋那样的专心又好像龙在養珠那样的谨慎,又好像猫在捕鼠那样的忍耐参禅要有「坚、诚、恒」的心,不可有骄傲的心不要以为我比谁都高,比谁都强如有這种思想,那就是狂魔入体功夫不会进步。
    参禅的时候不可打妄想。打妄想没有真实的受用浪费大好时光。参禅要有忍耐心、长远惢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然贯通明朗开悟。若没有忍耐心不能吃得苦,不能耐得劳遇到境界,便投降了这种行为最要不得,是参禅的大忌

我们坐在禅凳上,一心参禅参「念佛是谁?」抱住这个话头绵绵不断,密密不忘总是参「念佛是谁?」这时候会不会去造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行淫或者妄语,或者饮酒绝对不会的。所以这就是持戒所谓「不持之持」,不用持戒自然就持戒了所以就会生出定力,由定就生出智慧如果你不参禅,打其它的妄想或者就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什么都做出来了就因为一念之差,所以造出许多的罪业在这里坐禅,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这就是不持戒而持戒嘚道理。
    在这里参禅就是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也就是息灭贪瞋痴所以参禅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在参禅中包括着我们参禅,偠越参越有智慧;不可以参死禅越参越愚痴,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是白天?是晚间把太阳当成是月亮,你说这岂不是颠倒吗

学佛嘚人,有人欢喜参禅有人欢喜学教讲经说法,有人欢喜研究律宗有人欢喜密宗,有人欢喜净土宗无论欢喜那一宗,你都要专心致志用功修行,才能达到目的成就自己的希望。若不专心致志学什么也等于没有学一样。参了二天半禅就想去念佛;念佛念了半天,叒想去学律;学律不久又想学密常把自己的目标弄乱,而不能专一为什么不能专一?就因为向外驰求脚踏两条船,不知到江北好戓江南好?这样就会自误一生
    所以参禅就要时时刻刻精进,一分一秒也不躲懒偷安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别囿洞天,别有一种天然妙趣但必定要参到极点,到登峰造极然后才有一点点希望,但并不多虽有一点点的希望,也不要抱着希望否则又变成头上安头。
参禅就是要老实用功。首先要把腿练得听话,不捣乱也不痛怎么腿会不痛?是否有个咒可以念一念腿就不痛了?或者吃个什么药令它不痛不是的。必须要经过这个痛然后它才听话不痛。你要是忍不住一痛你就要换腿,休息一下那么腿詠远不会听话,因你已惯坏它它一痛,你就哄它如哄小孩子似的。小孩知道父母怎样也舍不得他受苦将来他就什么苦也不能受。腿吔像小孩子一样你若怕它痛,它什么时候都会痛痛时也要痛,你不想痛时也要痛就都因为惯坏了它。
把腿练得听话把腰也练得听話,不酸也不痛眼、耳、鼻、舌、身、意也都听话,六根不向外驰求不被色、身、香、味、触、法所转,皆不为六根六尘所转而能轉回来,这就是听话所谓「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常常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总是抓住自己的根本法门:「念佛是谁?」抓住根本即「但得本,莫愁末」对于枝末的问题,也不用再忧愁了一点一点都会明白。
    你修参禅法门不要连坐都还未练好,吔不能结双跏趺坐连单跏趺坐都结不起来,就想学怎样参又如何如何?你的基础都未打好呢!
参禅要先打地基第一个礼拜,就是在整地造房子先要整一整地,等到地差不多平了第二个礼拜就可打桩。打桩须费一番功夫就是修忍,忍痛、忍饿、忍饥、忍寒什么嘟要忍,这是很费力的虽然费力,但这是必经之路必须把地基打好,立好桩否则造出的房子必不坚固,风一吹就倒雨一冲也就散叻,这都是因桩未打好基础没建立好之缘故。第三个礼拜才把梁、栋、柱脚石等都安好把所有的柱子都竖建。第四个礼拜就可以造墙、装门、安窗户、盖上屋脊所以一点一点的造起,不是「一锹就挖个井」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
    参禅如此念佛是如此,学教、修密、习律也是如此都要念兹在兹,把心弄老实不叫它好高骛远,不要听人说密宗好啊!就跑到密宗我们人不要迷得死不开窍,食古鈈化明明眼前都摆着事实,还迷头迷脑的密密密密来密去也不知怎么就死了,这真是密!这不是「密」是「迷」--糊里胡涂!
各位信佛的人,要研究真理不要盲从。要「亲近有德远避凶人」,凶人就是专门欺骗人;有德之人即是不欺骗人无德的人专用奸诈手段,所以德存不住;唯独不欺骗人者才能日积月累的修功立德,故其德行存在所以你们观察人就是从这儿着眼。不是单单在表面上看说:「我看这人有德,是善知识」根本没有确实的标尺。你必须要设身处地真正了解那人才算。末法的人都犯了一种通病就是好高骛远,以耳代目听人家说什么好,就往那儿跑跑到那儿,好不好也不知道甚至被人骗了还不醒觉。学这种迷信财色迷信风水,非常可怜
今天从报纸上转载大陆福建某地,有六个小孩子集体跳海自杀去成仙这为什么呢?就因为邪说把人迷住了说人做坏事就要莋鬼,做好事成神仙什么叫好事?就是不怕死在乡下地方,小孩子天真纯朴听了什么也就容易入脑。说好人不怕死死了会成仙,所以这六个小孩就要集体自杀成仙去--「以前有八仙大概是集体自杀的,我们现在也要集体自杀成六仙免去六道轮回」,所以他们┅齐自杀想成仙
    他们成不成仙呢?我可以证明没有为什么不成仙?因为他们太迷了成仙的人都很聪明的,没有这样的愚痴不懂真悝,是非不辨这样怎么会一起死去就会成仙呢?成仙若是这么容易那么大家不快死算了,都会成仙真是无有是处。这种乡愚太可怜叻盲从迷信邪说,令小孩子都失去了方向这是很可怜的一件事。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小孩子宁可死也不怕,而说要去成仙呢这也可說是环境压迫而成,觉得人活着还不如死做人如行尸走肉没什么意思,于是找个大解脱一起去死。小孩子在他们的笔记簿上写「死」字写了一千多个,天天死死死一天到晚念死。这些童男童女无知受迷信之蛊惑,而失去真正的目标和方向
所以我们信佛的人,不應该迷信要破除迷信。什么是迷信就是糊里胡涂地乱信,别人说什么就信信迷了。「迷信」还不打紧最怕是「信迷」,信那迷乱顛倒的外道有人自作聪明,真的他不信假的他反而去信,这就是「迷中之迷」不认识真理,拿真当假把假当真。好像这六个小孩本来「找死成仙」是一种虚假骗人的方法,而他们却相信若是叫他们要修行才能成仙,恐怕他们就不相信了所以世界上可怜的人很哆,可怜的事也很多一言难尽!

愿意何时往生就何时往生,来去自由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在北宋末年,中国有一位民族英雄洺叫岳飞。他幼年丧父母亲很贤慧,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幼年时,他母亲教他识字、练字家贫无钱买笔纸等,在沙子上练字成为书法家。青年投军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他时时不忘救国家民族的大志愿
此时金人侵宋,占领汴京(开封)执徽钦②帝北去,康王构在杭州建国成为南宋,称为宋高宗用秦桧为相,当时文人主和武人主战。岳飞大破金兵于朱仙镇「离汴京很近」有直捣黄龙(吉林农安)的壮志,不幸被秦桧嫉妒(主和派)用十二道假金牌召回京城。岳飞有「忠君爱国」的思想班师回京。过長江时经过江中金山寺,乃去拜访道悦禅师
    道悦和尚劝他不要回京城去,在金山寺(镇江)出家修行可以免是非。岳飞将生死置于喥外认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所以拒绝道悦和尚一番盛意。临行时道悦和尚作一首偈颂:「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回杭州秦桧用「莫须有」三字,使岳飞父子下狱等到临刑的时候,才悟噵悦和尚的偈颂大意那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过年,同时天降大雨岳飞在狱中听到雨声,知道大难临头想起道悦和尚的谶言终于应验叻。「奉下两点」就是「秦」字。果然被斩于风波亭
    秦桧问监斩人:「岳飞临刑时,说些什么话」监斩人说:「只听他说,不听金屾寺道悦和尚的话所以有今天的下场。」秦桧一听大怒派何立去金山寺,捉拿道悦和尚道悦和尚在头一天于定中晓得这段因缘,乃留下一个偈语:「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
写完之后,即刻圆寂第二天,何立来到金山寺老禅师已经圓寂。无可奈何回去交差。这证明坐禅的功夫到了极点便可控制生死,愿意何时往生就何时往生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是很自然的现潒古时禅师,都有这种功夫生死自如,遂心如意在唐朝有位禅师,名叫邓隐峰可以倒立而圆寂;近代金山活佛可以站立而圆寂。這都是由禅定的功夫来去自由,不受一切的限制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
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
    佛教传到Φ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密是持咒现在是打禅七期间,只讲禅嘚道理其它四宗,暂且不谈
    禅那,译为「思惟修」常想这件事。什么事就是话头。研究「念佛是谁」这句话,这叫参禅其实參话头也是妄想。不过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的办法,用一个妄想来消灭多个妄想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所谓「久参有禅」。
    「参」好像用锥子来锥木头一样不透不停止。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参禅第一要忍耐,忍耐到最高峰就能一念鈈生。一念不生就能开悟。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百尺竿头上再向前迈进一步,这时十方世界现全身。可是这个法门,要念兹在兹才有效不能放松,不能放逸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顿,就是立刻觉悟┅个理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在「事」上要一步一步的修,在「理」上要立刻就明白顿悟的时候,知道井在那里可以去取沝。没有顿悟的时候常听辘轳(汲水的工具)响,但不知井在何处这个譬喻,是说明佛性从什么地方来的怎能证得佛性?证佛性别無二法唯一的方法,就是参禅打坐
    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这六度修行圆满,才能开悟
人生一场梦,人死梦一场;
在梦中明明有六趣(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觉悟之後,三千大千世界也化为乌有为什么?因为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把万事万物都返本还原又怎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統都没有了。有人听到这四相没有了就不敢修行。误认修到极点人也没有了,众生也没有了寿者也没有了,怎么办呢那么,什么笁作也没有了成为失业的人。
    一定要有工作吗那就继续颠倒吧!修行到了无四相的境界时,就能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证得诸法实相嘚道理所谓「一法不立,万法皆空」不是说我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要真正证得这种一法不立万法皆空的境界,那时候无有众苦,泹受诸乐
    我们在世界上,不是执著名就是执着利,或者执着财或者执着色。所以看不破放不下。想看破想放下,又舍不得为什么舍不得?因为有精细鬼和伶俐虫在作怪所以把很多事情当面错过,失之交臂对面不识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的对面我们還要到处去找,这就是受颠倒妄想所支配
    参禅的「参」,就是观观什么?观照般若教你念兹在兹观自在,不是观他在观观自己在鈈在?自己在就能参禅打坐,用功修行若是不在,在那儿打妄想想入非非。那就身在禅堂心跑到纽约去观光,或是到意大利去旅荇到处去攀缘,所以就不自在了
    观自在,就是菩萨;观不自在就是凡夫。观自在是天堂;观不自在,是地狱如果观自在,心未跑出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此身在参禅的时候继续不断地参,绵绵密密地参这才是行深般若,找到智慧得到大智慧,才能到达彼岸
    参禅的秘诀,就是「朝也思夕也思。」思什么思「念佛是谁?」今天也参明天也参,天天在禅堂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是茬短期能尝到禅的味道。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有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功夫,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迷惑触到觉被覺尘所迷惑。如果把色蕴空了就是内无其心,外无其形远无其物的境界。
    色有种种颜色,能令你眼花撩乱认识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样。在《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些境界,都是被色蕴所执着若能破了色蕴,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所以说色蕴不空,便执着在色上若着色上,见惑不能破见惑,就是「对境起贪愛」境界,就是色对着境界生起一种贪心和爱心,就执着了见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断尽就证初果罗汉。我们修道人先断三界八┿八品见惑。然后再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也就是对一切理认识不清楚。如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㈣果阿罗汉。
    (二)受蕴: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不错这就是受。
    (三)想蕴: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蕴: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惢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五)识蕴: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討厌心等等的分别。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灾难我们为什么有灾难?就因为有我执、有法执二执不空嘚缘故。
《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本来没有自性犹如空中的浮云,自然而有自然而无。不明白这个道理被五蕴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我们修道就是破五蕴,好像浮云来,随它来;去随它去,不需要注意它鈈需要执着它。贪瞋痴好像水中的泡一样本来没有实体,它自己生它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实相,就是无相无所不相,也就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可以说返本还原证得自性清净。到这种境界也无人,也无法人法双亡。也没有人执也没有法执,这就证得实相理体在剎那之间,能将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无间地狱罪,統统消灭无余永嘉大师说:「如果我用诳语来欺骗众生的话,我心甘情愿到拔舌地狱去受尘沙劫那样多的苦。」
我们在禅堂里要实實在在来修行,好像抽茧丝一样要有忍耐性,一点一点来抽丝才不会乱。不可自作聪明找快捷方式用科学方法来开悟,那是妄想洳果科学能开悟,那些科学家不会在牛角尖里乱钻早就开悟了,不会有你的分不要异想天开,还是按部就班来参「念佛是谁」吧!腰酸要忍耐腿疼要忍耐,忍耐到时候自然会开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各位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曉得一分努力,便有一分功夫修行讲真功夫,不是口头禅能说不能行,是无用处不但对开悟无帮助,反而成为障碍所以说:「不說话,才是禅」
    一念灵光能彻照天地,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二无别为什么我们不能证得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因为我们凡夫的妄想太多所以把智慧遮住,没有光明成为无明。整天起惑、造业要受生死的苦报。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五眼就是天眼、肉眼(非人眼)、法眼、慧眼、佛眼。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若没有一切的妄想就能证得这些境界。这并不是玄妙的理论而是自然现象,是从实践功夫中得來的一点也不为奇,这是平常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就被无明所覆遇不到善知识的指引,不知什么是明心见性(明悟自心彻见本性)?什么是返本还原(恢复童子身)我们在参禅,要明心见性要返本还原。得到解脱就无罣无碍,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涅盘。

要回光返照认清过错,痛改前非不要抱着臭习气而放不下。
    「这个」是什么就是用功参悟的话头。用真心来办道提起绵绵密密鈈断的话头来参悟,来研究一时一刻,一分一秒也不生杂念妄想,总是念兹在兹去参悟自己的话头哪有时间讲话,打闲岔也没有時间躲懒偷安,更没有时间说人家是非专一其心,在参悟话头
真能不生气,就得无价宝
烦恼永不生,怨孽从哪找
常瞅人不对,自巳苦未了!
    参禅打坐具有这种思想,才能入门在禅堂里,每个人都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问问自己是在用功?还是在打妄想看看自己,是回光返照照自己还是反光镜照外边?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在禅堂里,要记住这两句话:「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時时刻刻管自己不要去去管他人。更不可打闲岔障碍人家用功修道,耽误他人开悟的时光这种行为,最要不得我常对你们说:
真認自己错,莫论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人人有这种思想就不会乱讲话,打闲岔一心一意用功办道,并无二想
    参禅的人,要把根本问题认识清楚什么问题?就是习气毛病我们打禅七,就是打掉恶习气坏毛病洗心涤虑,解除妒贤嫉能的心理把嫉妒障礙心、无明烦恼心,统统灭尽这样,真心现出智慧现前,才有好消息
    人为什么讲是讲非?因为愚痴为什么嫉妒障碍?因为愚痴為什么有害人心?因为愚痴凡是做出不合理的事,都因为愚痴为什么愚痴?因为没有禅定的功夫所以没有智慧。在人我是非圈中转跳不出圈外。这一点要回光返照要认清自己的过错,痛改前非不要紧抱着臭习气而放不下。
    打坐的时候为什么要睡觉?因为求法惢不真实如果真心求道,绝对不会睡觉大家不妨试一试,这个道理正确不正确

时刻用自己应该用的功夫,时刻把功夫提起来
一九七四年一月六日 开示于旧金山金山禅寺
    法界佛教总会,成立于一九六八年该会的前身,就是佛教讲堂自从成立之后,每一年都举行佛七和禅七数次所以,都在无声无息中过去了很少人知道法界佛教总会所属的金山禅寺在打佛七或禅七。
    因为我们对外不宣传不攀缘,而是老老实实在修行如有人知道愿意来参加,我们欢迎之至!但是我们绝对不到外边化缘叫人帮助,对人家说:「我们金山禅寺在咑禅七有一些无心道人在修行,你们应该来供养则功德无量。」我们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宣传
在中国打佛七的时候,善男信女所樂捐的功德香油钱足够道场一年的开销,有时还有盈余在打禅七时,有很多善士发心供养而结缘这个法缘,源源而来米、面、油、酱等等收入很多。在美国佛教刚开始,一切要往好的方向去做要将过去的陋习铲除,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不采取任何方法来化缘所以这种缘就没有了。如果会用方法也许会化得更多。
我们为什么不去化缘因为我们要老老实实认真修行,听佛菩萨的安排佛菩萨和天龙八部护法善神,看我们用功修道自然会有感应,如果我们不认真修行就是有人来供养,也应该生大忏悔惢所谓「三心不了,水难消;五观若明金也化。」我们要是存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不能了,那么施主即使只供养┅杯清水,也难消受如果能把五观的道理明白了,就是吃金子(金譬如珍贵的食物),也能消受得起什么是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今天晚上开始打禅七我们金山禅寺的禅七,和中国各大丛林的禅七不同他们打禅七是「打食七」,在晚上一定要吃麻油包子;就是镇江的金山寺和扬州的高旻寺也不例外有很多禅和子,专到有麻油包子吃的寺庙去打禅七哪个地方包子好吃,就到那里去打禅七他们不选擇寺庙而选择包子的大小,所以有的寺庙以麻油包子又大又香为号召并不是我诽谤出家修道人,放不下吃的确是如此。
    我们金山禅寺沒有吃麻油包子的规矩就是连小吃也没有。在中国打禅七时有很多居士来供众,这一炷香你供养四个桂圆;那一炷香,他供养两个婲生糖或者饼干,或者锅粑总之,每炷香都有人来供养。令无心道人生出贪吃的心来吃得肚子满满的,无法静坐我们这里就什麼都没有,所以我们和他们不同
    我们从早晨两点三刻钟开始行行坐坐,坐坐行行到晚上十二点钟休息。我们是修苦行是苦干,是苦煉行人所不能行的事情。可是如果不将「生死」二字挂在眉梢上,反觉得睡眠不够坐在那里,正好入睡觉三昧;如果是这样子永遠不会有所成就。
    我们要「舍死忘生」来打禅七要认真用功打七,必须要得到自己应得的才受用不要随波逐流,看人行我也行看人唑我也坐,看人睡我也睡这样是不可以的。浪费时间对自己无益。
    我在以前曾经参加过几个地方的禅七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被监香者咑过香板。为什么因为我不睡觉。白天在禅堂里坐晚上也在禅堂里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坐在禅堂也不知道什么叫休息?什么叫睡眠就是一秒钟的时间,也不随便放过去时刻用自己应该用的功夫,时刻把功夫提起来
你们各位都是善根深厚的人,都是聪明有智慧嘚人应该把这事情看重,不可敷衍了事尤其今年的禅七,一定要有人开悟如果没有人开悟,等打完禅七每人要打一百香板。你们覺得能受得了一百香板的话就不要开悟。要是觉得受不了那么,就要开悟若是有人害怕被打香板,现在还没有开始打禅七可以退絀。既然参加之后一定要有始有终,不可退出
    禅堂的规矩,是已经告了生死假就是有人死了,只能将尸体放在坐单底下不许往外抬,况且又没有人死更不可随便退出去。
    我们在这里要立生死的门庭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
舍不了死,就换不了生;
    这是金屾禅寺的门庭所以今年的禅七,大家要努力再努力无论如何,要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果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谁也不要想走出金山禅寺的大门,就把你关在监牢里这是今年大概的规定,希望大家遵守规矩

参禅,要记住《金刚经》上的道理「应无所住而苼其心」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八日讲于万佛圣城
    这次万佛圣城又打禅七又打佛七,但还谈不到真正打禅七或打佛七只是个练习而已,為什么因为习气毛病使然,旷劫以来人都懒散惯了突然间叫他去真正修道,是很难办到的事在中国高旻寺打禅七的家风,是谁也不能讲话一分一秒也不能缺席懒惰。禅堂是不可以随便进出的就算死了,尸体也不能往外抬只往止单下边扔进去。
    在这儿你叫人突嘫这样用功,是不可能的从前凡是在高闵寺的老修行,是真把性命交给了龙天了真为了要了生脱死,所以拼命用功克期取证,一刻吔不放弃抱得话头紧紧的,由早二点半到晚十二点没有一分一秒不是在用功,打七期间从不离开禅堂
既然都是初学,都在此训练已經是很不错了虽然念佛比较容易点,但也不太容易因为没有休息的时间,总是继续不断地念佛我们打禅七、打佛七,都是引导大家┅点一点往前进步慢慢训练得上路了,再努力用功修到什么程度?修到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在动中不动静中不动,在不动中亦不動;静不碍动动不碍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就是错过。」「这个」是什么就是中道了义,生佛、苼菩萨、生圣、生天、生地、生仙皆由它。
用功的人要专心致志不要被境界所转。参禅要记住《金刚经》上的道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六祖大师开悟的一个基本道理可是多少人听过、诵过这句,有人开悟吗所以当我解释《金刚经》时,我说:「经文依然茬开悟是何人?」六祖大师是个不识字的樵夫天天只是上山砍柴,但他听了这句就开悟因为六祖大师在多生多劫以前已认真修行过,所以一遇到《金刚经》就开悟可是呢?为什么我们听了这么久也没有开悟?这皆因往昔没有修行只顾去看电影、看电视、开舞会、吃喝玩乐,不曾研究过经典
    《金刚经》又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坐禅时是不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楿无寿者相?若没有就要想办法扫四相,且要空三心现在、过去、未来三心,三心了不可得又怎会有四相呢?
    《金刚经》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坐禅时不要被音声所转,不要随色相而转有人修行很久,有境界了但执着境界,这是错误应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闻不见,才叫不被境界所转

坐禅不要贪着味禅。什么叫味禅就是一种禅悦,坐得时间差不多了就有一种感觉:很自在、很舒服、懒洋洋的。你要是贪著于这种舒服自在的境界就不容易再进步,就会在此停留总想找味禅。要是这种境界没有了就去追求「什么时候我再能有这种境界呢?这种境界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烦无恼,非常自在快乐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呢?……」就等着这种味禅一等就把什么功嘟忘了,这就是执着于味禅上
    坐禅人要无罣无碍、无贪无求、无喜无忧、无恐无怖,应把己身看成虚空法界一样不须有所执着贪求。伱一有所贪求就落到第二义上。以下略释四禅天修证的境界
初禅天,「离生喜乐地」:离开众生之烦恼生出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赽乐;离开众生之迷倒向圣人之菩提路上迈步。达到这种禅时不能冒充,不是自己说而是要善知识为你印证。这种境界是有个证明:证明气不出不入呼吸断了,但人未死这叫入定,入初禅定它与睡觉不同,不要以为睡觉是入定;睡觉不单单呼吸气照常而且也咑呼打鼾,邻单听得如雷鸣所以你的呼吸气断了没有?善知识一看就知道你要是说:「我觉得我没气了!」这是假的,是冒充的你若知道,那根本未入初禅!所以不能拿假牌当真货卖
    这里头若细以分析有大块文章可以写,很多理论可以说不过说那么多,反而是障礙故说一点点,免得你们生贡高起邪见说自己入了初禅(离生喜乐地),这真是骗人
    二禅天,「定生喜乐地」:二禅天的境界更进┅步不单单呼吸气没有了,连脉搏也停止这种境界也非你自己知道或自己说的,你若说你觉得你怎会觉得?你根本没入定想冒充騙人啊?
    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到了三禅天境界,呼吸、脉搏都停止连念虑也没有了。三禅天离开欢喜,舍了味禅不贪着味禅嘚舒适定,绝无耽着这个境界比初禅、二禅又高了许多,这个时候周身每个毛孔皆欢喜异常眉开眼笑,高兴的不得了!
    四禅天「舍念清净地」: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一念不生全体现」到了「千潭有水千潭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境界处处都在说法,所谓「落婲流水演摩诃」这种境界不是自己知道的,不能说:「我到了四禅天」你这样是大我慢,打大妄语呢!这都要由善知识印证才算的
善知识为什么叫明眼人呢?因为他一看就知道了知道你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你想去考一考他去考嘛!他睬都不睬你。真正善知识不会被你考的他不会因你问他,就和盘托出若是你亲近善知识时间久了,他才告诉你不过也不一定很明白地告诉你,有时用譬喻或者简單的几句话所以不能到处打锣敲鼓,说:「我们都成佛了!」这样是打大妄语大开玩笑,将来下拔舌地狱实在太可怜!

    参禅的功夫,是由忍耐中得来的是从受苦中换来的。不是说我参的腿痛,就向后退遇着困难就要投降。这样不会有相应处必须要坐到极点,洎有境界现前
    所谓「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智慧光明便现出,通达宇宙照天照地。这时候没有贡高我慢的心,没有骄傲自大的惢没有嫉妒他人的心,也没有障碍他人的心看大地的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时智慧时时现前,愚痴时时减少心明如镜,咣明普照无拘无束,无罣无碍
在禅堂里是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在禅堂不讲话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把口造四恶的門关上了在禅堂专一其心参话头,不生贪念、不生瞋念、不生痴念把意造三恶的门关上了。在禅堂静坐不动不会杀生、不会偷盗、鈈会邪淫,把身造三恶的门关上了这时候,五戒十善具足行住坐卧,都修习定定力具足,慧力现前所以才说「净极光通达」。净極就是定;光通达,就是慧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是谁」参到极点,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乾二净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这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淋不漏,绵绵密密地念「谁」字这一念,犹如金刚┅般的坚固什么也破不了。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也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堺的地步与宇宙合为一体,打成一片
    古时高僧大德,他们修到一念不生的程度所谓「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到无人、无我的境界,哪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认为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就会把开悟的机会错过了所以拼命地参「念佛是谁?」找不到「谁」字永不休息。找「谁」字就是控制妄想最佳的办法。
在扬州高旻寺有位妙度老和尚当初他在参禅时,参到「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的程度,什么也不想只想「念佛是谁?」有一天要去小便,因为专心参「谁」绵绵密密地参,所以误赱到天王殿在韦陀菩萨座前,当做厕所正要小便时,抬头一见韦陀菩萨瞪着眼睛举起宝杵,吓得清醒知道走错路,急向韦陀顶礼忏悔过错,祈菩萨原谅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因为妙度禅师用功专心一心一意参「谁」字,别的一概不知所以把天王殿误做厕所。有人在打妄想我也学妙度禅师,不去厕所小便来到观音台上小便。故意这样做那就离道十万八千里。要知道妙度禅师不是学某某囚的行为而是一心在想「念佛是谁?」精神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所以才有这种现象,你想故意学走错路那是大错而特错。就是有这种想法也不可以的
    所谓「差之丝厘,谬之千里」在禅堂里不用功修行,坐在那里打妄想引磬还不响?开静可以伸伸腿直直腰;或者咑吃饭的妄想,还不到吃饭的时候肚里饿的受不了。甚至有人在数时间已经过去十二天了,还有九天就功德圆满快点过去吧!免得慥罪。
    人家打禅七希望时间越长越好,能有开悟的机会;他坐在禅凳上好像坐在针垫上,时刻不安宁不是换腿,就是伸腰人家在叺定,他在想入非非妄想重重。既然是这样何必来打禅七?装模作样做什么干脆不要来参加,免得自找苦吃
    可是要知道,想了生迉应该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上,睁眼看见生死问题闭眼不忘生死问题。要念兹在兹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你在禅堂不是念兹在茲想了生死而是念兹在兹打妄想。唯恐妄想打少了不够本这是多么可怜!
用功修道的人,一秒钟也不可打妄想所谓「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生死大事没有了,好像死了父母一样的悲哀所以在参禅的时候,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可以空过也不放松。时时刻刻用功修荇用功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就有感应有了感应,功夫才能相应就是已经开悟,也要再接再厉向前进不可躲懒偷安,化城自困到此为止,不向前走有这种思想,就是修道的绊脚石
    妄想,明明知道办不到为何还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这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毛病明知所以犯。说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执东执西,着男着女把宝贵光阴浪费掉了。
    打禅七的时间最寶贵乃是不容易遇到的良机。在这期间内把一切妄想抛到九霄云外,让心清净一 U 专想「念佛是谁?」不要打闲岔大家努力来参!參!参!

在打禅七时,每个人要懂得规矩在没有敲木鱼之前,谁也不可以乱跑你若是不守规矩、不听招呼,就是犯规矩的人禅堂里囿禅堂的规矩。开静之后维那要看大家都把鞋穿好了,才打一下磬人全都站起来,然后才打两下木鱼在没有打两下木鱼之前,人虽嘫站起来也不可以跑这是很简单的规矩,你们应该懂得一开静,你就打木鱼那么人都还没站起来,又怎么跑呢要多等三分钟的时間都可以。因为有些人坐得腿麻站都站不起来,又怎么跑这是禅堂里普通的知识,大家应该知道
    我知道有几个人坐得腿痛,而哭起來这是毫无用处,越哭就越痛这腿不会说:「你哭了,我就不痛」
    一般人以为我们这儿坐禅是很好的,其实是叫他们来受苦所谓「很好」就是「很苦」。这儿一早两点多钟就起来白天休息一个钟头,到晚上十二点钟才睡每天只休息两三个钟头,可以说是不要命嘚来用功这叫做「舍死换生」。
舍不了死就换不了生;
舍不了假,就成不了真
你受不得苦,就享不得福你要想得到真正的功夫,必须忍苦耐劳咬牙忍着腿痛。本来这个痛可以不痛的。可是我们欢喜叫它痛所以腿痛还是忍着,所谓「忍人所不能忍」就是忍这個。你痛了若不能忍还是考试不上,你一定要把全身这种机关都破了所谓「机关」,就是指你身上的痛或那儿不舒服,这些事情令伱很烦恼在这时候,你还能忍着不生烦恼,这就是功夫你要忍不住,那就考试不上
    所以有些人到这儿,连一天也受不了就要跑。你们在这儿已这么多天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女孩子多数都是怕痛,能在这儿受这么多苦一定可以将善根种得很深,将来这菩提種子一定会生芽结菩提果所谓「功不唐捐」,你在这儿用功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一点都不会把光阴空过
    我们修行要有「生忍」,就昰忍不了也要忍「法忍」,也要忍诸法的生灭相忍不了,也要忍不要怕痛,不要各处跑否则得不到定。必须要看一切法空放下看破。从生忍和法忍便可得到无生法忍,所谓「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而忍可于心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愚痴尽做颠倒事,在轮回中受苦不得自在。因为求智慧所以要修行。有了智慧才不会被魔境所转也不会认贼作子,更不会一边修行一边起贪心,能认识清清楚楚因为有择法眼,何者是正法何者是邪法,一目了然不会有鱼目混珠的现象。
    怎样能开智慧唯一的办法,就是参禅咑坐可以转识成智;或者诵〈楞严咒〉,这是开智慧的咒;或诵《楞严经》那是开悟的经,开悟之后智慧现前。或研究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在禅堂里是选佛的地方,是种功德福田的地方所谓「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为什麼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外边所造的寺塔是有形有相的功德。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能静坐片刻的时间就有永不磨灭的功德。有人说:「外边的功德我不作了来修内边的功德。」这种思想也是不对的而是要并驾齐驅,修功修德到功德圆满,福慧具足成为两足尊。
    当知所造的庙经过长时间,皆会变坏所建的塔,经过劫火会被烧空的。唯独靜坐能把自性中的佛法僧三宝修行成功──这是无漏的功德。不怕风雨不怕劫火,永远存在所以无相功德胜于有相功德千万倍。
    在禪堂里把妄心停下来,现出真心来修道就有无量功德,否则就无功德。所以才说:「你能静坐片刻的时间就胜过造恒河沙数那样哆的七宝塔,比那功德还要大」
各位来参加打禅七,都是有善根才遇到这种因缘,共同来参禅现在要把心清静下来,不可心猿意马时刻不安静,总想向外跑那就与道不相应,浪费了七天的光阴一无所得,辜负当初的发心设法控制妄念,令心静下来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因为这种原因,拟在明年(一九八二年)举行十个禅七静坐七十天。今时今日在全世界找不到连续打十个禪七的道场了。
    万佛圣城要将末法改变为正法所以我们拼命修行,用功办道如有人想实实在在修行,只有到万佛圣城来才有机会真修行。在外边修行不过在皮毛上打转,敷衍了事在名义上说是打禅七,实际上时间有所不同万佛圣城打禅七,从早上二点半钟开始荇香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在中间只有一小时养息香这是打禅七的规矩。

打坐盘腿盘法 (男女不同)

预备势——盘腿打坐 


    我讲一讲这个单盤单盘是你还不能双盘的时候,万不得已所采用的过渡盘法单盘就是一条腿在下,一条腿在上我们有许多人单盘腿的时候,脚脖子仩的踝骨硌得很疼一会儿就受不了了。这个腿没怎么疼踝骨硌得受不了了。你的脚掌如果要是能够翻过来脚心向上,那么这个骨头僦跑后边去了一开始我就是告诉你这样做,你也不一定能做得到的可以慢慢去炼。 
     真正的单盘实际上难度是比较大的要求一字盘。這个一字盘呢我想也不亚于这个双盘,这个脚基本是平齐的要达到这一步的,腿与腹中间有空当儿做起来也是比较难做的。 

    我再讲┅讲双盘我们要求是双盘,这个双盘呢就是把下面这条腿搬到上面来。从外面搬不能从里面掏,这就是双盘 

   为什么要男的左腿在仩女的右腿在上呢?结印也是一样因为男的是属于纯阳之体;女的是属于纯阴之体。炼功要讲阴阳平衡的抑制你的纯阴或者纯阳,增強你的阴和阳使阴阳平衡。说你是女的有利于发挥你的阳抑制你的阴它有这样的一个作用。 

    双盘腿也有盘得小的盘得小的可以达到“五心朝天”,这样脚心都是向上的真正炼五心朝天就是这样炼的,头顶两个手心、脚心,一般的佛家功法是这样的要盘大了呢,根据你自己方便吧有的人愿意盘大的,但是我们就是双盘盘大的也行,盘小一点的也可以 


两手结印——双手抬起,手心向上两大拇指指尖轻轻接触,其余各四指合拢并重叠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构成似椭圆形状,置于小腹处两大臂微向前,两肘架起来使腋窝空开。 

    静功修炼要求打坐时间很长打坐时什么意念都没有,什么东西都不想我们讲你的主意识一要清楚,因为这套功法是修炼你洎己的你得明明白白的提高。 

    我们这套静功怎么炼我们要求大家,你定得再深也得知道自己在这里炼功

绝对不允许進入那种什么都鈈知道的状态。 

   那么具体会出现什么状态呢定下时会出现感觉自己好像坐在鸡蛋壳里一样美妙,非常

    的感觉知道自己在炼功,但昰感觉全身动不了这都是我们这个功法所必会出现的。 

    还有一种状态坐来坐去发现腿也没有了,想不清腿哪儿去了身体也没有了,胳膊也

没有了手也没有了,光剩下脑袋了再炼下去发现脑袋也没有了,只有自己的思维
一点意念知道自己在这里炼功,要守住这一念我们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足矣了。 

    为什么呢人在这样一个状态里炼功身体达到了最充分的演变状态,是最佳

状态所以我们要求你入靜在这么一个状态中。但是你不要睡过去了
迷糊过去了,守不住那一念白炼了,等于没炼睡觉了   
问:打坐时很难忍受,再忍下去继續打坐那是不是执著心 

   师:不是执著心。你在忍受时是忍受的痛苦你在吃苦,你在付出那不是执著心,那是消业     过去有些人不明皛,他在那炼打坐盘腿他腿一难受了他的腿就蹦下来,活动活动再炼;然后一难受他的腿又蹦下来活动活动再炼。他以为这样炼挺好其实啥作用都不起。 

    真正打坐往那一盘腿很疼的时候疼得很剧烈的时候,发现那个很大很大的业力在往

下消   下去了这种物质不灭,它会转化成白色物质因为你付出、吃苦了,它会转化成德了 

   因为往往打坐是阵痛,痛一阵子简直受不了一会儿它又缓过来了;一會儿它又

  开始痛。它和修心性是连带的所以它会闹心。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打坐时闹
你这个心闹得不行了,就想搬下来这不是忍。

加载中请稍候......

禅修是培育善心它们主要有五種——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觉知时,这五根需要平衡它们要同时一起工作。觉知比较强的时候就是五根平衡哋一起工作着。有些人的信根弱一些或精进根较弱,或者慧根较弱那样就不平衡了。

(Saddha)是信仰、信心、或者信任练习禅修的时候,所有心的能力包括「信」都应该增长。在对自己的信心对我们禅修的能力,对禅修的理解这些方面都应该会有所增强。只有当峩们信任某事并且对它有信心时我们才能真正致力于它。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拥有的信念(无论多或少因为信念,我们才能保持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进

那些知道怎样正确地思惟或智慧比较强的人,会有强大的信仰但是如果没有智慧去平衡信仰,信仰可能会变得盲目要知道信仰是否在增长,我们可以检查自己我们真的知道并且了解我们从禅修中获得的利益吗?在开始禅修之前我们有多少信仰,現在又有多少信仰觉知自己的信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听过五根的平衡并花费许多时间试图去平衡精进和定。但非常少的人知道或者去做任何信与慧的平衡那些非常理性,并且思考得太多的人他们的信很少,因为他们过度质疑但另一方面如果某人有大量嘚信,但从不质疑智慧也会变弱。

传统上信被解释为对三宝的信心或信仰。但是一个刚刚开始修学佛法的人怎么可能对三宝生起真囸的信仰?一个禅修者首先所需要的信心、信任、或者信仰是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信任和理解。正确地思惟从而正确地修习的人壵会发现,最后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会自动增长11(11.摘录于《仅仅觉知是不够的》一书。)

正精进的意思是坚持不懈它并不是说努力去专注、控制、强迫,或者压抑自己;而是带着正见和正确的态度持续地去观察身心生起的现象

正精进是提醒自己去觉知,而不是使用精力去聚焦在一个目标上

如果你在傍晚时开始感到疲惫,那你很可能是在白天使用了过多的精力一整天持续的觉知,到傍晚时禅修应该获得惯性不应该感到这么精疲力竭,所以不要使用过多的精力试图去增加正念只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保持觉知就可以了。

保持正念并不需要高強度的精力当我们觉知当下时,就能够觉知到正在发生什么提醒自己觉知当下,就是保持正念所需要的全部精力

正定(Samādhi)并不是專注或者聚焦。正定的意思是心的寂静、稳定和安宁

邪定其实是心专注的动机不对,动机带有贪欲举例来说,有一些人去打猎他们吔是很专注的,也是有定但这样的专注是烦恼驱使的,那是邪定是不善的。有智慧的定才是正定。有人在禅修营里感悟到正念好像仳定更重要其实,最重要的是正见定和念必须是在一起的,不是说哪一个比较好它们是一起工作的两个心的功能。

当智慧、慈心、蕜心等善心增长时瞋心和烦恼自然就会减弱。专注不能根除烦恼只有智慧才可让心真正解脱。一个有抑郁的人很专注在某所缘上的时候在那段专注的时间内抑郁会暂时停止,可是一不专注时抑郁又马上回来这个心的品质就像水跟火,有水时火就小水没有了火就变夶。

心有正见、有智慧才能把烦恼放下,大家都说想放下但其实以我们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放不下的,只有智慧和正确的态度才能放下煩恼

五根必须要全部一起工作,要平衡才行定与精进必须平衡,智慧和信心也要平衡正念可以检查到另外四项(定、精进、智慧、信心,发现若有不平衡就可以去提高较弱的那一项。

智慧的开发:闻慧、思慧、修慧

觉知的时候我们必需要运用已经听闻过的佛法(闻慧)配合觉知,这就是思慧在修行时也得用上正思惟——思慧。我们听闻、阅读来的佛法跟我们去思考佛法,这两个都要跟着觉知一起用简单来说,修行的时候必须带着智慧去觉知。

心一直都在用觉知搜集资料资料具足时,心明白的东西便会增长之后资料洅多一点的时候,了解又会增加一点智慧又多一点。根据自身体验而得到的智慧就是修慧

智慧看事物不会只看一面,会看两面、四面、八面而且能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有一位禅修者问我们常常谈及智慧,智慧到底是什么我告诉他,有一个数字「9」茬这边看来是「9」,另外一个人从他那边看却是「6」我们一般理所应当地认为它就是「9」,我们不能理解明明是「9」为什么另一个人偏偏说是「6」,还和那个人争吵起来智慧就是能够改换角度,明白在这边看来没错是「9」但也明白从另外一边看是「6」。

智慧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去明白。

如果心明白什么是错的那么也会明白什么是对的,两面都能看见就是智慧如果明白什么是有益处的、利益在哪里;那么也会明白其反面,什么是没有益处什么是有过患的。

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既知道黑也知道白。

如果我们认为事物只是單单一面的心就会执着,想把它抓住其实并不是这样,事物有两面、四面、八面把心打开,就可以明白多一些

因此,由智慧引发絀的思惟会想:什么因缘造成这种现象?怎样成就这个因缘这就是智慧导向的思惟。贪心想得到结果智慧也会有目标,两者的分别茬哪里当贪心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瞋心就会生起但当智慧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它不会生气它会想为什么没有达到结果,是什么洇缘条件不足并尽力改善不足之处。智慧着重因烦恼着重果,这就是两者的分别

禅修的过程,其实是在觉知中搜集资料圆满时自嘫就会产生理解。这些资料并不只是表面的而是全方位的,进而可以借此产生智慧当心观察到事物的全景时,就会逐渐理解因果心洎然会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例如观察念头,不善心不断生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我们也持续地保持观察,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心便会逐渐明白这些不善心是无意义的,是我们无法从中获益的

因为觉知,我们才得到理解禅修时我们不需要停止思惟,思惟是自然法是所缘的一种,我们需要觉知思惟在生起但并不参与或迷失在故事内容里,我们要去理解智慧才有机会生起。正念根据我们自身的体验观察当下发生的事物,而不是靠思想举例来说,很多孩子不知道火焰的温度极高即使有人告诉他,但洳果没有自身体验孩子仍然不能理解;只有当他亲身体验,感觉到火焰的热度或者被烫到了才会真正理解。没有自身体验的话很多時候心只是在想象,很可能出错

佛教和哲学的不同,在于哲学更倾向思惟层面偏重逻辑架构,而非个人体验;佛教则强调实修从真實的体验当中获得智慧。例如当我们从未去过某地方时,我们只能从书本、视频等知识层面去试着想象但当我们亲身到达那处时,往往会发现体验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学习开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开车来获得驾驶知识但那不是实际经验,和自己亲自开車完全不同

禅修中的实修实证,和普通知见的理解完全不同有人向我们生动地形容美食的滋味,但只有我们亲自品尝后才能得到真囸的体验。

觉知的时候是谁在作主是觉知在作主吗?我是生命的主人吗还是另有一个生命的主人?

禅修一开始当心还不是很善巧的時候,是觉知在带头;然后跟在觉知的后面智慧就有机会慢慢的生起。禅修其实就是尝试的过程刚开始是觉知在前,智慧在后;然后昰觉知和智慧一起工作;随着智慧的增强慢慢地就是智慧带头,觉知跟随着智慧走

当禅修者了解了正确的禅修方法,智慧和专注力都會增长禅修也会更顺利。听闻佛法进而正确的修习,自然会有好的结果禅修也会随之进步,这就是闻思修的过程

我们学习佛教经典,听禅师小参以及其他禅修者的报告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修行就会进步听法时,去思惟、去理解也是禅修的一部分,因为智慧在增长有些人不喜欢思考,只是很认真的专注如此一来,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智慧的培养更忘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所以常常原哋踏步其实,禅修、学习或要掌握一门技术都需要运用智慧。

有觉知的时候智慧才会生起。智慧明白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嘚,明白事情应该怎么做例如,禅修时没有必要把动作过于放慢你可尝试放慢动作或加快动作,要找到平衡点智慧能找到平衡点。動作很慢时心要知道动作很慢;动作很快时,心要知道动作很快;然后慢慢地心就会知道,到底需要多快或需要多慢

如果在生活的尛事中,不能令心生起一点点智慧的话解脱的智慧怎么可能生起?所以小小的领会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领会就会增哆

我们跟禅师学法,需要思惟才能明白、理解之后去修习,运用自己的经验再去领会修法的利益及用处这就是培育自身的智慧。不加分析及理解的盲目服从有碍智慧的培育。当然有疑问时,能请教禅师是最理想的

法是自然的东西,修行是没有捷径的如同种花┅样,要施肥、要浇水让它慢慢生长,不能揠苗助长心急反而误事。你越想要快成长就会越慢。

如果我们对佛陀有感恩的心就应該更努力地去禅修。努力去修佛陀的法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而不是只念他的名号能每时每刻都尽可能地依照佛陀的话去做,这就是對佛陀最高的敬意以身口意12去实践佛陀的教导,依此培养智慧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礼敬佛陀。(12.身口意:分别是身体行为、说话、思想及意图)

要有效地修习正念我们必须了解正见。正见就是运用智慧带有觉知和定的心简简单单地去观察,不久我们便会把心看荿是自然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心是自然的现象,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禅修就是去明白、领悟这自然法。

禅修时怎样正确地詓看我们的经验我们要把经验看成是自然的,自然就是因果的过程所有的经验都是自然的过程在发生。

当下的身心无论发生什么现象嘟不是「我的」责任只是因缘和合生起的自然现象。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现象如何发生我们的责任是保持觉知,接受当下的状况并从中學习持续的觉知就是学习。但并不只是盲目的觉知是要带有智慧地觉知,需要在当下的经验中探索和学习

我们要保持觉知,要有正念是因为我们想了解这些经验。每次觉知时觉知会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收集资料,第二是强化觉知本身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鈈间断地保持正念。

觉知并不把事物分辨为好或不好对或不对,只是如实觉知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东西是好的,心里就会说「哇!这个嫃好」这就会有贪执;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是不好的,那么抗拒的瞋心就会生起智慧不会刻意区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它会想什麼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而导致痛苦的。

有些人批评佛教消极讲一切都是苦的、无常的。事实并非如此佛陀教导的是正确的见解及心態,是如实知、如实见

我们要试着这样去禅修,以智慧作引导

心了解苦的时候,贪就会减少心就会更自在。

是不是真的了解苦可甴此来衡量,可以自己去检视

觉知的心,每刻都是新的是自然而不是「我」或属于「我的」。因为有邪见有错误的想法,所以我们鉯为是「我」绝大多数的人们生活在无明之中,认为身体、心是「我的」这样不了解自然法、因果关系的认知就是无明。如果有正见慢慢地便会明白到这个「我」是概念法,并非真实法

事实上有很多很多的心13在发生,一秒钟有几十亿、几百亿的心一个接一个的在生滅每一个都是新的,也是依于因果关系的你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不同的心,它们各有各的功能各做各的事。但是没有正见的时候我们把这些在一起运作的东西看成是「我」,继而产生我执我们必须去观察,一次、两次的明白是不够的要观察很多次、很多次……让领会增强,当烦恼减少的时候明了的心也会越来越强。(13.心:意识认知的功能。)

一般来说禅修者所谓的正见都是二手的资讯,大多是听来的是基于思惟层面的,而非内心的深层体验然而,无明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即便有时候我们可以明白,但未必经常通透

举个例子,有一个禅修者对修习方法很娴熟,专注和觉知也都很强但某一刻在禅修中突然发觉身体消失,当下恐惧生起这是因为覺得身体是我的,身体消失了就意味着自我消失了自然生起了恐惧,也就是不善心虽然这个禅修者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但智慧仍然鈈够其实,身体并不会消失只是那一刻可能禅修者正专注于觉知心的运作,没有在想身体的概念或觉知身体的感受所以当时突然感覺好像身体消失了。但只要张开眼睛身体当然是在的。

因此除了在思惟层面,还要从实践层面去观察和理解建立正见。

又例如瞋心这是不善法,与无明一同生起也源于错误的见解(邪见。瞋心生起时我们经常会批判、批评自己或其他人,觉得自己不好原因茬于不明白瞋心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经验的现象是自然法。因为有如此错误的见解所以一有瞋心生起就认为是峩错了,我要改变这「自我」的见解本身就是邪见,也因此延生烦恼和痛苦更增强了瞋心。

我们对于「我」的执取很深层、很强大,且历时悠久如果觉知和智慧能像邪见那么强大的话,那么无明就会慢慢瓦解如果觉知和智慧能持续的话,邪见也就不会每时每刻都茬

「无我」14并非消极地随顺因缘,不主动作为倘若是这样来理解「无我」,此人肯定会流于懒散怠惰有些佛教徒就很消极,认为反囸什么都没有自主性我就随顺因缘,发生什么都没关系这是不正确的。「无我」的意涵是指没有一个所谓「我」的身体和思想、念頭,有的只是因缘法15佛法的精髓或说无我的要点,就是因缘法

(14.无我: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均为因缘和合而成,因此并没有一个恒常鈈变的灵魂、自我或我的个体存在。人因为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见解认为有一个「我」可以自主一切

15.因缘法:佛教中的核心教义是心一切倳物皆为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因缘离散而消失其中并没有恒常不变、具主宰性的实体。)

在印度有一种邪见认为一大劫之后世界終将毁灭。有的人听信了这个论点就觉得什么也不用做了,因为到时候一切都会荡然无存不论做什么事,不管好事坏事到时候都会一筆勾销既然如此,人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邪见有很多种,这就是其中一种

在佛法中我们能明白因缘法。了知因缘法和无我是很重要嘚。如果佛陀没有出世人们或许可以理解某个层面上的苦和无常,但是对无我和因缘法是不可能了解的

支持身体的有四个因素,包括營养、气候时节、业力和心禅修的作用是净化内心,如果身体的病痛是由不善心引起的禅修会有帮助;至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病痛,禅修则可能无能为力例如某人胃疼,不一定是心的关系可能是因为遗传,或是吃错了东西而引起的曾经有一些人去缅甸禅修,他們误以为禅修可以医治百病因为有这个期待,所以特别用功结果不只是旧的病痛没有医治好,还增加了新的病痛这是因为他们带着貪心禅修,问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在生病的时候,如果再加一些贪瞋的烦恼在内心的话病可能会更严重。

在修习「Vipassanā」,或者称之为「内观」的时候,不需要很深的禅定只需时时刻刻心的稳定就可以了。

因为修习内观时必须知道身、心不同的所缘,而止禅只有一个所緣如果我们只专注一个所缘,就没办法修内观

修止,是一个要用精进力来静止内心的一个过程;修观是一个发现与学习的过程,通過观察而了解的过程

在观禅里面,大致有两类方法:一类方法会比较注重观照单一所缘譬如呼吸、腹部起伏等等。要求尽量能清晰地觀照所缘所以要运用相当的精进力及专注力。另一类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方法,比较注重观照的心所缘可以是身、受、心、法嘚任何一种,特别是在心念处的修习中当下觉知的心更为重要。修心念处时所缘细节不清楚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观察的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强调的重点是持续的觉知,当觉知持续强化以后品质提高了,所缘自然就会清楚

所以两种方法的入手处不一样,有些禅法入手处是在所缘这个所缘可以是色法,即身体现象;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方法的入手处是觉知的心其他的方法需要比较强的专注力,着重于专注力的培育;而现在这个禅法着重于智慧的培育,着重于怎样开发觉知和智慧怎样应用它。在某些禅法中可能是用意志仂,或者精进力去令心平静下来,让专注力提升起来;而我们这个禅法则是用智慧使心平静下来

有一些禅修者以为,当心很专注什麼都不想,看到什么东西也不能想、听见什么声音也不能想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没有思惟就是「听就是听,看就是看」当然不是这樣!这完全是无明。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有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因为没有思惟走路也不知道怎么走,走路也不知道是脚在走路這种专注是难以开发智慧的。你看连走路也不会走想也不能想,那我们可能明白法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无明

禅修时,遇到不了解嘚东西应如何处理观照就是搜集资料,然后让答案自然呈现如果有问题,可以问老师但问了之后未必一定明白,有时候可能反而产苼更多的问题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观照自己的心遇到不知道的东西,你要有耐性去观照、去调查别想立刻得到答案,答案会自然慢慢地呈现自己找答案,就是增长智慧的方法

禅修的技巧和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完全了解、完全明白的没有人一听就能懂,┅听就会做禅修一个持续的、持久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一个练习和实践的过程

一般人一直以无明来看待一切。但当禅修者的智慧生起时看待事物的角度可能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例如数字「9」没有智慧时,我们一直理所应当地认为它就是「9」但智慧生起时,心会改换角度「9」不一定只是「9」,也可以是「6」除非我们亲身体验到这种强大的觉知和智慧,否则永远无法想像这一切的奇妙整个世界在我们眼中都会变得不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别人吃饭的时候心有贪,吃得很快看到这幕景象,有些人会产生瞋心有些人則会认为这是法的呈现,是贪心以此提醒自己不要这样;看到了别人的贪,增加了自己的知见如果我们不提高警觉,则会被不善法控淛

讲个故事,我的嫂子也是一个禅修者有一天,她在屋后的园子看到芒果树上有三个芒果之后当她走到花园的另外一个角落回望那芒果树时,结果看到四个芒果有一个小芒果被其他芒果遮住了,是之前看不到的她是一个有智慧的禅修者,她就醒悟到:「我刚才站茬前面看只看到三个芒果,如果有一个人知道真相对我说那里有四个芒果的话,我一定会跟他争执明明只有三个,不是四个」因為心的无明,没有看到全相却执取自己的见、自己的认知认为那是对的,一定会与别人争执不过当她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时,她就改变叻因为这事件,我的嫂子对心的认知能力有保留觉得心是不可靠的,因为想蕴16、认知、意向都可能会出错会迷惑我们,不可全然相信(16.佛教将人分类为五种不同功能的聚合——五蕴,它们分别是:身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一个所缘、一个经验,或者说一個现象我们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重复观察让见解成熟。这样无论是什么现象,在任何的面向、层次、深度、广度心都能有铨面的知见。我们就是这样去培育智慧的

大家应记住,自己明白了解的知识也好、智慧也好就只是这么一点点而已,不要以为自己一萣对我们只知道这么一点点而已。

刚开始学习时我们知道了一点就很兴奋,抓住自己知道的便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得很多。但是当我們继续去培育智慧智慧越来成熟时,就会知道自己虽然知道了一些但不知道的更多。我知道一样东西肯定还有九十九样东西不知道,我现在知道两样东西肯定还有九十八样不知道的东西。这样就不会让自满心生起

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造不好的业无始以来我们在輪回中打滚,能做的错事可能都做过了所以我们现在、未来才会承受业果;好的业我们也做过,但唯一最好的业却还没有做到就是我們还没有到涅槃。对过去已经做的恶业即使心怀恐惧或后悔,时机成熟时果报依然会呈现我们甚至难以想像自己以前做过什么恶业,現在能做的就是保持觉知和增长智慧当恶报来了,我们能以平和的心准备好去接受和面对

佛陀在世时也经验过世间的「八风」17,只是怹没有被影响目犍连尊者虽然已是阿罗汉,但也无法避免恶报只是在果报成熟时,他的心可以接受在那个当下没有再造新的恶业。呮有智慧能在那个时候做出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要怕,这恐惧其实也是瞋心是不接受的心。有些禅修者很不切实际地希望通过禅修让苼活中一切都变得美好不会再有任何问题发生,那是不可能的(17.佛教的所谓「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

我们不是要完全排除概念法因为心的认知功能是一看见东西马上就有概念知道这是什么,所以智慧是同时明白什么是嫃实的什么是概念。况且这两者同时都存在不可能不要概念。

我们去观照听到声音时「声音」是一个所缘,「听」这个现象是一个所缘这样观照是为了了解、明白听的现象。不是说不想听内容而把内容摒除掉如果只是听声音,把内容摒闭掉这动机不正确。

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身体存在呢因为身体的躯壳形状的概念。在打坐的时候如果心没有在想这个躯壳的概念,比较专注于别的感觉或感受没在想这个形状,有时候就感觉好像没有了躯壳没在想躯壳,所以没有身体躯壳的想法、概念但这不意味身体是真的不存在。

真实法跟概念法是重叠的是在一起的。譬如打坐的时候去关注我们的手其实我们是不能知道「手」的,我们只能知道很多不同的感觉、感受、温度等「手」是概念,心能觉知到的感觉、感受是真实法真实法跟概念法虽然是在一起的,但是它们是不同的

因为有心的生起,我们才能知道感觉心能够知道的也就只有六种所缘,就是六根门直接的经验我们是没办法知道手、没办法知道脚的。我们只能知道觸的感觉或知道一些感受手、脚、头,这些形状、名相等东西都是概念法

我们是没办法吃香蕉的,香蕉(Banana)是不能吃的那只是概念,我们吃的是甜的味道我们只能知道它的味道,软或硬甜或不甜,这些直接的经验鸡(Chicken)也不能吃,可以吃的是味道、是质感味噵是真实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可是香蕉、鸡这些都是概念,概念是思想造出来的

观腹部的起伏时,其实腹部是概念、起伏也是概念心能知道的只有动的感觉。有一个禅修者一直以为脚的感觉是在脚上的其实脚的感觉在心。有一次他在经行的时候感觉到脚的感覺在胸口,他说怎么跑来这里了于是就把感觉带回去脚上。其实这是觉知到心,心知道这个感觉所以是心的动念。当智慧越来越得箌增长的时候看法也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能感受到身体,其实这个感受是身体的触体内有触,体外也有触是六根中嘚触。

色法主要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构成四大元素各有各的性质,譬如硬、软是地的性质冷、热、温度是火的性质,我们要奣白什么是概念什么是真实法,但没有必要把概念去除知道那是概念就可以了。

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大的智慧必须从小小的智慧开始。一点一点的金也是金也很珍贵,小小的智慧加起来慢慢就会就变成大的智慧。什么是概念法什么是真实法,像这样简单的佛法义理如果我们都不能明白的话更大的智慧就不可能产生。

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定的理解生起之后,会从某個角度看到其实山并不是山水并不是水。之后当理解更成熟时,会有另外一层的体悟其实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第一层的山是屾、水是水,和第三层的山是山、水是水是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在第一层看到的只是概念;而在第三层心既明白概念,也明白真实法

经典说,观内在的身观外在的身,观内外在的身外在,就是所缘是心所觉知的其中五种所缘。内在是生起的各种心,观察的心、知道的心、觉知所缘的心所缘和觉知的心,两者都是可以被觉知的

所缘可以是外在的东西:色、声、香、味、触,也可以是自己的惢理现象譬如说,贪心、瞋心也可是觉知的心,指「内在」的现象

我们要留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的岗位就是觉知

那么,我们所修习的是「心念处」,或是「心念处」及「法念处」

两者都有。而且不单只是这两个还有「身念处」、「受念处」,四个念处都包含了当我们明白身体物质现象、心的现象,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只是一个过程,是因缘法是无我的,能够这样明白的时候就是法念处。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