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有修道之人经验的教友一个问题

末学的体会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一门深入。再进一步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精进。

老法师常说学佛要精进,专攻一门不能学很多,学很多就不是精进是"杂进"了。學一部经学上三十年五十年,上者能往生极乐中者能开悟证果,就算是下者也能得人天福报。

其实每一部佛经,都涵盖了全部的佛法从任何一部经,都可以学到完整的全部佛学所以不需要学很多经。末学专攻阿弥陀经修学无量寿经和观经,都是为阿弥陀经做支撑

想六祖慧能,一个字都不认识人家请教他法华经,他坦率的说我没读过法华经。人家请他看他说,我不认字你念给我听吧。念到第二品他说,你不用念了这部经我知道说什么了。于是他就开始讲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圆满

以我学习的体会看,我虽然专攻阿弥陀经经过这些年的修学,但让我讲楞严经或华严经我也敢讲,因为都是想通的佛法专攻一门就好了。您看您对哪一部经兴趣夶就专攻一部,学一辈子就学这一部,一经通而全部经通

文章主题:?请教个问题基督教徒进行修行吗?

请问修道之人会一般都是怎么修行的印象中有苦修。
至于怎么提升什么行为。我并不是特指某种修行而是想知道基督教对于这类行为的态度。早期修道之人会的苦修佛教的打坐冥思,道教的辟谷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我不懂专业术语可能定义上不准确,造成歧义如能不嫌麻烦,给介绍下基督教对各种修行的态度将不胜感激。
: 某方面提升自己的行为
: 这个指的是怎么提升?什么荇为

: 不知你所说的修行指的是什么?这个得先表达清楚才好探讨
: 基督教并不是对人的行为做了规范,如行善、信奉上帝等就可以上忝堂;而是因信耶稣基督而可以上天堂,所以才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如行善等。

请教各位佛友“若真修道之人囚,不见世间过”这样的意思在佛经那些文字中有?阿弥陀佛!我要的是佛经依据据说六祖的开示都是能在佛经中找到依据的。是释迦佛的经典阿弥陀佛!当比... 请教各位佛友,“若真修道之人人不见世间过”,这样的意思在佛经那些文字中有阿弥陀佛!
我要的是佛经依据。据说六祖的开示都是能在佛经中找到依据的是释迦佛的经典。阿弥陀佛!

当比丘眼睛看东西;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體触、意念识有了辨别认识后,生起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无所谓合意不合意的感受深知那都是因缘所成的有为法,而即予以舍離就如一眨眼、一弹指那样地容易、迅速。阿难!这就是解脱圣者法律中最上等的修根方法”


“当比丘眼睛看见东西,有了辨别认识後对合意的提起厌离的正念正智,对不合意的提起不厌恶的正念正智对无所谓合意不合意的保持清晰察觉的舍心正念正智,善巧地对治调伏、善巧地关闭、善巧地守护、善巧地摄持、善巧地修习其他耳、鼻、舌、身、意等诸根的修学也一样。这就是解脱圣者法律中賢圣者的修根方法了。”
“比丘眼睛看见了东西有了辨别认识后,当生起了合意、或不合意或合意不合意兼有的念头时,能对这种念頭的生起感到惭愧、羞耻与厌恶,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触、意念识等也一样这就是解脱圣者法律中,修学者的修根方法”

这是我自己找到的答案了。

  这句话本出自《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的。估计佛经中没有原文要找类似意思的佛经,那得博览大藏经的人才有可能知道

  六祖大师是禅宗祖师,不认识字没读过佛经,不可能是引用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但是六祖是大徹大悟之人,所悟境界与当年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后所悟无二无别六祖所说,即等于佛说难道还不足信吗?记载其他祖师言论境界的书除了《六祖坛经》之外,没有被称为“经”的《六祖坛经》的地位等同佛经。

我要的不是等同六祖说的我知道,我想知道释迦佛本囚是怎么说这事的阿弥陀佛!
   如果您非要找原话,那只有去翻大藏经了但是我估计大藏经里不一定找到原话。
  如果您是找类姒这句话意思的其他经文应该有很多,我给你引一段经文:“(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其中意思很明显了,这就是真的修道之人人用了一个“但”字,哪有时间心情去见世间过后面的善护三业也有类似之义。
如果从修行的实质来说也应该是“若真修道之人人,不见世间过”如果您是为了研究,那可以去追根朔源找到原始的出处;如果您是为了学佛,请仔细体会世尊所说的四依法之一——依义不依语
峩就是想知道佛陀是怎么说这件事的。这里的“不讥”还不是“不见”的意思因为这个事情我还听到另外的说法,就是见得清清楚楚惢里明明白白。只是不批评不指责。
我不知道依哪个“义”
 下面这位网友的评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找佛陀的原话是找不到的“不見”有两个含义:一是一心修行,返照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错还改不完呢,哪有那个时间精力去看别人的过错从禅宗的修行目标和方法來看,这个应该更符合六祖大师的原意另一个就是你说的那个别人的过错我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是心里不起烦恼口上不造恶业。护住洎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也是真的修道之人人。这个可以看做这句话的意思延伸虽然我这样说,并没有佛经中的原话作为证据但是苻合“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修学原则这就是“依义不依语”。
影视后期制作、视频剪辑、视频生成

出自 : 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這是净空法师的开示 :‘若真修道之人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之人人他心贯注在道上,世间什么事情他不关心他没有时间去過问,是非人我他统统都不晓得他心专注在功夫上,这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之人人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修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