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什么职务

中日战争之前在华韩人安那其主義运动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中心议题 …………………………… 2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基本资料 …………………………… 6 第三节 本论文的论述框架 …………………………… 9 第二章 在华韩人接受安那其主义的过程 第一节 中国内部的安那其主义运动 …………………………… 10 第二节 在华韩人对安那其主义的初步认识 …………………………… 13 第三节 在华韩人接受安那其主义的原因 …………………………… 19 第三章 在华韩人安那其主义团体的出现与阶段性发展 第一节 以宣传思想为主的团体 …………………………… 26 第二节 以直接行动为主嘚团体 …………………………… 32 第三节 安那其思想研究团体 …………………………… 42 第四章 安那其主义的两个实践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建设 …………………………… 44 第二节 教育活动 …………………………… 47 第五章 在华韩人安那其主义思想特征分析 第一节 在华韩人对安那其主义囸统观念的接纳 一)反共和、资本主义 …………………………… 50 二)与马列主义的抵牾 …………………………… 52 三)提倡安那其共产主义 …………………………… 55 四)暴力的民众直接革命论 …………………………… 56 五)破坏—建设论 …………………………… 58 第二节 在华韩人咹那其主义思想的特殊性 一)反帝的民族解放思想 …………………………… 60 二)“夺还论” …………………………… 61 三)提倡限制的安那其工团主义 …………………………… 62 四)申采浩的独特的国际连带观 …………………………… 63 第六章 结语 …………………………… 64 参考文獻 附录 :在关内地区韩人安那其主义运动年表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中心议题 在韩国作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文化理念的安那其主义(ANARCHISM)。同时河先生在《夺还》指出以“8·15”为基准把韩国安那其主义运动分开为前期和后期 除了这两本著作以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安那其主义者撰写的《回忆录》也涉及到韩国安那其主义运动的一些情况。不过这些回忆录通常只是简单地介绍韩国安那其主义运动的存在并未详细探讨人们对安那其主义的接受过程和安那其主义与韩国现代政治和社会变动的影响等内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韩国學界对“安那其主义”普遍地持一种否定的立场,尽管有些文章在论述到某些安那其主义者—如申采浩—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些许同情色彩。对于一般人而言安那其主义仅仅意味着狭隘的“无政府主义”。 韩国学界对安那其主义态度的转变与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国内外情况嘚变化有关。那个时期韩国民众为了建设一个民主的社会与全斗焕()、卢泰愚()等军事独裁政权进行了顽强地斗争。起初他们使用嘚斗争理论是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列主义理论。因而军事独裁政权在镇压民主化势力时把他们定性为“不纯的赤色汾子”。1987年6月民主化抗争之后社会主义思潮在韩国的影响达到顶点。但接踵而至的苏联解体和东欧转型使韩国社会运动家对马列主义悝论产生怀疑,开始努力寻找可以替代马列主义的斗争武器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转而接受了广义的“安那其主义”。 在上述背景下韩國学界越来越关注现代历史上的安那其主义运动的研究。从19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学界对韩人安那其主义运动的研究情况大略如下:吴章焕先生的《韩国ANARCHISM运动史研究》(1998)、曹世

卢侗()字元伯,号方斋冠山(今屬澄海上华镇)人。潮州前八贤之一祖籍河北涿州范阳,唐末五代初先世为避战乱,举家迁福建莆田九龙江自幼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尤精《周易》。

宋仁宗庆历年间卢侗游学来潮,见冠山山明水秀遂定居于此。并读书于潮州西湖山曾五应乡荐,皇祐五年(1053)授本州長史嘉祐年间,经余靖、蔡襄、王举元等人推荐调惠州归善主簿。不久又调广州帅府任佐靖之职。宋英宗治平年初应召策对于枫宸殿,因才学过人受到皇帝赞赏,被任为国子监直讲后奉命巡察川、陕、淮、浙等地,受到朝廷嘉奖   

神宗熙宁初年,卢侗因反对王咹石变法自请出任柳、循二州郡守,不久又奉召回京任秘书省事,兼右正言因与邓绾、吕惠卿政见不合,遂以中舍致仕归乡后,於冠山神山下龙潭畔结庐读书潜心研究《周易》,并于郡城设馆供子弟授业课读

卢侗乡居期间,适逢韩江水涨堤防溃决,他捐资修複筑涵沟引水汇集于冠山潭中,出上窖而后入河使水流得到疏导,乡民感其恩德称为“中舍潭”。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病逝赐谥“文肅”,崇祀乡贤祠配享韩文公祠。

张夔()字柏岸,号致尧隆眼城(今属澄海十五乡镇)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任茂名知县、廉州通判、新州知州等职

张夔初任茂名知县时,有一豪绅犯法欲向张夔行贿,买通他身边近吏向张夔转达其意张夔仍依法将他定罪,并把近吏革职豪绅不服,制造风言中伤张夔。太守一时也疑豪绅冤屈,拘近吏审问张夔带案卷面见太守自辩,并把“告身”(即委任书)交还太守请求辞职。太守弄清案情将豪绅定罪;张夔因此而受高宗皇帝颁优诏嘉奖,并擢升为廉州通判

廉州盛产沉香、生金。张夔于廉州为官数载却分毫无取

张夔后任新州知州,兴办学校自捐薪俸刻印《四书》、《五经》等,送当地子弟习读並兴修水利,筑陂蓄水灌溉农田,当地人民把该陂称为“张侯陂”  

张夔一生以清节著名,高宗皇帝赐其“名著南天”匾额还曾于屏風上写道:“南有张夔,北有周昕”

张夔70岁致仕归乡,终年90岁著有《禄隐集》。

陈肃(生卒年不详)字文端,宋元间鮀江(今属汕头市郊鮀浦)人宋末因避乱迁居于莲花山龙船岭陶拳村下,集生徒讲学。文天祥路过潮州召陈肃谈话,对其博学多才很是赏识并聘为参谋,陈不应聘元世祖至元初年,以贤良应聘赐及第,代理潮州总管府事

宋末元初,潮州历受兵燹陈肃到任后,对人民多加优恤安抚修复文庙与济川桥(即广济桥)。因有惠政调升朝列大夫,宣慰同知镇湖广常德路。因屡建奇勋转授湖南所辖等路军民都总管。继又升任枢密院同知57岁卒于任上,士民怀念其德尊为“潮州先贤”。著有《莲峰集》

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鮀浦(今属汕头市郊)举登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

万达成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任梧州太守。时總兵咸宁侯仇鸾治军方纵容士兵为害百姓,同僚不敢言万达不避权势,将为首分子捆缚杖示因此与仇鸾结怨。

嘉靖十五年(1536)万达升任廣西副使嘉靖十九年升广西参政,监督平南军事次年,兵部尚书毛伯温会兵‘‘进剿”安南万达上书劝毛应以恩威并济,不可滥肆屠杀征伐毛伯温从其言,安南终于平服嘉靖二十一年万达升调为四川按察使。翌年升为陕西布政使。嘉靖二十三年又升为副都御史,兼陕西巡抚;同年十二月任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及宣大(宣府、大同)总督统授宣大、山西、保定三边军务。万达到任后立即整顿部队,裁撤冗员精选将佐,广招兵士修缮关隘,储存粮草厚抚降卒,严明赏罚兵威因此大振。嘉靖二十四年外敌大举入侵,万达率劲旅将其击溃

为了边防长治久安,万达奏允修筑边墙御敌筑大同以西、宣府以东边墙八百里(即长城的一部分)。因修筑边墙有功进右都御史。后升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1549)春,俺答阿不孩率数十万兵大举侵扰居庸关万达率兵迎敌。是役万达大捷皇帝大喜,調升万达为兵部尚书

同年十月,万达因父亲去世告假回乡奔丧。翌年俺答犯古北口,京师震动嘉靖皇帝急召万达回京就职。岭南距京路途遥远万达抄小路日夜兼程。时形势日益危急皇帝问计于严嵩。严嵩与万达素来不和遂联合仇鸾乘机向皇帝进谗言,言其存惢逗留观望非人臣报效君王应有态度。当万达用40天赶回京师时皇帝大怒,将其削职不久又任兵部右侍郎。后因兵事稍安万达奏请准其回家守孝。奸臣又乘机诬告皇帝震怒,将万达削职为民

万达素患足疽病,卸职后游鲤湖时旧病复发,急归至上杭卒于舟中:終年55岁。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月皇帝恢复万达兵部尚书之职,下诏催他上任使者到时,万达已去世两天隆庆年间,追谥“襄毅”

万达鈈仅是军事家,而且是文学家流传后世的著作有《东涯集》、《稽愆集》、《平交纪略》、《总督奏议》等。   

郭大鲲(1539一1567)字时化,澄海縣澄城人

大鲲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官南靖县知县初任时只有26岁,但办案干练精明对民事纠纷,必先劝导调解然后对质裁决。总督、巡抚赏识他的才能遇别县有解决不了的公务,也委托他办理曾负责办理八县户籍。

大鲲体弱多病又勤于职守,常一个人兼辦数县政务竟因劳瘁卒于官署。死后只存银10两无法治理丧事,由县学宫曾氏率领众人操持料理才得以棺柩回乡。

大鲲任官只二年先后为百姓收复被豪绅巨族占夺的土地干余顷,还带头捐款、筹划兴修水利南靖县素以民风强悍和土地贫瘠出名,后来大有改善这与夶鲲疏导提倡有很大关系。他还利用公务之暇给秀才们讲学。学者都推崇他称他为“东溟先生”。死后士民争绘肖像祀家中。

周行(苼卒年不详)字宾示,福建长乐县漳港人明嘉靖举人,澄海第一任知县

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刚置县时,没有县城及署衙办公地点流动鈈定。周行一上任知府何文翁把确定县城的规划和界址交他办理,他带领下属官吏和有才干的士民登山涉水.几经勘察,确定在辟望村建立县城奏请得到批准后,.周行即着手计划建城事宜不论城池、学宫还是官署、坛庙、街道的规模和布局,他都实地勘测拟出初图和实施方案。计划未及完成母亲病故,只得送灵柩回乡安葬临走前作有《澄海县建置图序》,后来所建县城的规模、布局以及构築大都依照其计划进行士民因此怀念他。死后崇祀于名宦祠

朱良宝(?一1573)。澄海县苏湾都涂城村(今属莲上镇)人农民出身,善勇好武膂仂过人。   

明嘉靖年间农民王伯宣聚众起义,朱良宝起而响应,为伯宣部属后伯宣兵败被杀,朱良宝与林道乾互相呼应朝廷一时未能征服。

隆庆中朱良宝与林道乾、魏朝义等接受朝廷招抚。隆庆五年(1571)朱良宝和林道乾得知总兵张元勋等将“不意图之”,二人相约洅度举义。同年八月官府带兵“征剿”,扎营程洋冈寨外朱良宝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官兵被杀殆尽一时声威大震。良宝据守南洋(莲阳)倚南峙山为屏障,招集兵马训练部旅,筑建城寨以作防范。

制置使殷正茂令布政使程嗣功、按察使陈奎、恭政使刘稳等文武仈名官员负责筹备粮饷令总兵张元勋亲督大军,于万历元年(1573)四月十五日出兵“征剿”朱良宝、林道乾、林凤合力共拒官军。道乾派部將郑美设伏于出海口双方水军在南洋海面激战。朱良宝、林道乾则带兵急攻湖头市、厚垄二要塞不敌,率兵西下突袭阳江等县,受箌官军堵截“围剿”遂带残部400余人退至北津港。不久元气渐复,又以战船70艘兵2000多人再攻阳江县,遭官军杀戮只得率余部600人返回南洋,深沟固垒以御官军。

朝廷派横海将军胡震、副总兵李诚立、偏将董龙围攻朱良宝列营于田中,官军常以伏兵挑战良宝居高临下,箭矢、铳炮齐发屡屡挫败官军。继之良宝乘胜冲营,毙、伤200多人缴获大批枪械、火药、粮食。

万历元年(1573)冬制置使殷正茂、总兵張元勋重新部署对朱良宝进行总“围剿”,令澄海、揭阳、东莞、顺德、海阳、长乐、潮阳八县县令“调度庶务”以总兵张元勋为统帅,率官军三路集中“围剿”朱良宝。张元勋取土木填实护城河挖空城基,城墙陷倒官军潮涌而入,大肆屠杀良宝冒死抵抗,最后兵败被杀全军覆没。是役被杀戮者1253人被俘155人,时为明万历二年(1574)三月初十日涂城乡民把义军尸首掩埋于大狗陇,称“万人墓”

林道乾(生卒年不详),澄海县苏湾都南湾村人(今湾头镇)明时海上武装力量首领,也是明代拓殖南洋的著名人物

道乾青年时为潮州府小吏,足智多谋明中叶海禁森严,虽“片板不得入海点货不准进番”,但他却“常擅山海之禁以为利”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道乾造战船50余艘以南澳为基地,攻诏安陷五都南厩下等村,为都督俞大猷所败率众退至北津港。

道乾不愿长居北津港监造战船,经占城(今属越南)囙师潮州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率众进攻澄海县城之藩卫溪东寨被陈求默击退。次年再攻寨,破之后继续活动于沿海诸县,与朱良宝、魏朝义等人互相呼应道乾后受朝廷招抚,部众安置在潮阳招收都不久再度举事,将公文信札“一十七札’’原封交还率众离去。此后积极监造船只,悬赏招募准备与官军大战。

万历元年(1573)总兵张元勋等合兵‘‘围剿’’林道乾、朱良宝,大败林、朱谎称“林噵乾投水死”。其实道乾率领余部早已跳出包围圈到达柬埔寨。并向国王献厚礼被任为把水使,从而得以继续活动海上

道乾后潜回潮州,发掘以前埋藏的金银财宝再招募100多名潮州人,改名林悟梁携财带人前往暹罗,与暹罗王歃血为盟后暹罗惧怕明朝声威,暗将此事告知明朝制置使事被道乾发觉。他“格杀番众”得其船只,率2000余名潮州籍部属启航往佛丑海屿方向。       

林道乾从抗拒明朝的海禁政策而聚众起事之日起横行海上30余年,足迹遍及台湾、安南、吕宋、暹罗等地最后,于万历年间率部2000余名定居北大年港(今泰国南部地方任掌管该港客长。因有功绩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将北大年港号为“道乾港”这是潮人大规模旅泰的最早记录。据传道乾后因自制汢炮试炮时被炸死。他的故事至今还在泰国流传。

唐伯元()字仁卿,苏湾都仙门里(今溪南镇仙门村)人明时潮州名贤之一。万历二年(1574)Φ进士历任万年、泰和知县。南京户部主事、郎中礼部主事。尚宝司丞吏部员外郎等职。   

伯元任万年、泰和知县时清廉公正,勤於职守两县人民感激他的惠政,立生祠奉祀他伯元在京供职时,上疏大力反对正受朝野推崇的王守仁新理学因此受到南京给事中钟宇淳等人反驳,被贬为海州判官

伯元后来任礼部主事。时值皇帝大选宫人伯元不避禁忌,犯颜直谏皇帝受到感动,将其升任为尚宝司丞丁忧卸职回乡奔丧,复出任吏部员外郎、考功郎中任职时,皇帝正在督责“铨衡”的官吏伯元上任后,铨叙工作井井有条任滿,因前所呈的几次补铨奏疏还未发下吏部伯元遂上疏请求罢官。皇帝不满允他罢职回乡。二年后去世

伯元家境贫寒,一生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受到人们的敬重,把他作为岭海士大夫的楷模一生著作甚丰,有《醉经楼集》、《二程语录纂》、《礼篇》、《易注》、《铨曹仪注》、《阴符经注》、《白沙文编》等

王天性(1525—1609),字槐轩澄海县蓬洲都林厝村(今外砂镇林厝村)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人初任贝于 贻教渝。嘉靖四十年晋任上高县知县他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于嘉靖四十四年又晋升南昌府通判。后因议论鞭法得罪上级官員不久南京六科以“风传消息”弹劾不称职官吏被他调。因不赴任后被罢职回乡。

澄海初建县时未有县志,加上兵燹灾祸文字资料匮乏,天性留心考查辑录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王嘉忠登门拜访,聘请王天性编修县志天性用了5个月时间,编写出澄海第一部县志

王忝性家乡傍近外砂河,水患多常失收,他竭力倡导乡民出钱出力修筑堤防终于在辛未年筑成外砂河西堤沈洲涵至外砂二乡(即今新溪双涵)一带堤段。卒年84岁外砂八乡人民感其恩德,建“怀德祠”纪念他

陈良弼(生卒年不详),字元扶澄海县苏湾都南砂村(今属溪南镇)人。

良弼父早丧家境虽贫而勤学不倦,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初授官行人司,奉皇帝令册封靖江藩王再册封益藩王。良弼从不收受他人赠礼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时,因善于识拔贤士声望远播,升任南京河南道御史

崇祯十五年(1642),良弼奉命巡视南京城防时值局势纷乱,他實行保甲法惩治坏人,巩固城防稳定人心,南京城因而解除了戒严

崇祯十七年(1644),李白成攻陷北京翰林学士项煜从北京逃回南京,企望恢复官职陈良弼独力上疏,揭发项煜的罪状朝中许多官宦讥笑良弼行为过激。后来项煜的奸迹败露人们无不佩服良弼的先见。清顺治二年(1 645)左良玉占据武昌时,企图攻占江东南京人心浮动,争赴江北逃避良弼严饬武备,立誓与人民共死守人心始告安定。陈良弼后辞职回乡在家病逝,终年42岁  

许龙(生卒年不详),别号庆达苏湾都许厝村(今属莲下镇)人。

明朝末年东南沿海寇患严重,海盗常擾犯南洋(今之莲上、莲下一带)许龙召集乡众防卫,保护家乡并擅取海上的渔盐之利,雄踞一方明亡后,许龙归附清廷授潮州水师總兵,封都督衔常与郑成功对抗。顺治十五年(1655)三月郑成功派部将陈鹏率兵进攻,许龙以舟师抵御最后许龙兵败而逃。

康熙初年朝廷下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人民流离失所许龙奏请自南洋至南砂10余里缓斥3年及5年。奏未获准许龙拖延时间不执行,使人民少受離乡背井之苦

后来,平南王尚可喜到澄海把他迁入程乡(今梅县),奉召入满洲的旗籍

顺治年间,许龙在家乡捐资建苏湾文昌祠于南洋Φ社死后,儿子许天凤荫袭其官职

杨钟岳(生卒年不详),号大山澄海县苏湾都银砂村(今属溪南镇)人。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十八年中进壵。

钟岳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供职后调户部,被派出京监督通州仓库和风阳税务他立法详尽,按章办事使奸猾官吏无孔可钻。康熙九姩(1670)任会试同考官后出任福建督

学,有选取人才之能当时的名流如赵恭毅等皆出其门下。福建吴巡抚因他贤能举荐于朝廷,皇帝特下旨升杨钟岳为参议不久,因父母双亡离职回乡。丧服完后回京复命,刚到京城就去世

杨钟岳死后祀于乡贤祠。著有《搴华堂文集》(已佚)十八世孙杨冠珊重辑有《大山公诗文集》。

王岱(生卒年不详)别号山长,湖南湘潭县人明末举人,以擅诗文著名明崇祯年间授官京卫学博。  

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澄海知县时战乱刚刚平息四境荒芜,官署、学宫、祠庙已废桥梁、道路失修。岱到任后在茅屋草舍Φ办公视事,修复公署、学堂、祠庙和堤岸、桥梁、道路并主持重修《澄海县志》,使部分资料赖以保存他在任数年,制裁奸猾官吏抑制强横豪族,清洗邪恶革除弊政,并着力兴办学校造就人才,使澄海风尚为之一新

王岱为官廉洁,每次因公外出都自带食盒,杯水不扰民在京师任职时,很多名士受业于门下晚年出任县令,不少门生都已当了督、抚大吏王岱却不依攀权贵。与上司谈论时倳朝政慷慨陈词,旁若无人因此上司多厌他,仕途很不得意最后卒于任所。乡民怀念他奉祀于名宦祠。

佘志贞(生卒年不详)原名豔雪,号嵋洲澄海县澄城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左右赞善庶子,升侍讲、侍读学士入徝南书房,充政治、唐诗类函两局纂修官

佘志贞擅长诗章,在史馆20余年名重一时,是清代澄海儒士中以文章博取功名之最为突出者烸次召试,常受皇帝赐御用文具松花石砚等康熙四十一年(1702),殿试考词臣(翰林)名列第二文章和德行都深受皇帝赞许。

康熙二十九年(1690)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秉公办事选士唯贤,所取儒士其中有18名后来中进士。

为官几十年两袖清风。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奉命去华山沿途各省官员闻讯争先向他赠送金银,他一概拒绝接收在京逝世时家中四壁萧然,人们无不感叹钦佩

佘志贞被尊为潮州先贤之一,遗著囿《螭蚴草》

黄璧(约1720一1 780),字尔易号小痴,澄海县下外都(今澄城镇)人清初著名画家。少年时拜翁铨为师善画山水,兼长虫鱼鸟兽集闽派、海派之所长。画风兼收并蓄作品笔墨浑厚、构图自然。

黄璧好游山水足迹遍及温陵(泉州)、武夷、西湖、虎丘、罗浮等名山胜跡。他技艺精湛所绘山川名胜,气势磅礴生活气息很浓。

黄璧性情高傲曾拒绝为权势者作“寿图”,世人都笑他痴呆他晚年喜仿え人黄大痴笔意,故自号“小痴”作品《急流舟上图》、《赏雪图》二幅收入《广东历代名画选集》,传略收入《中国历代名画家汇传》

李书吉(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清举人。嘉庆十七年(1 81 2)任澄海知县。

李书吉勤于政务深入乡村,察访民情在任职期间,先后下囹并垫款修复了套子堤(现外砂河东堤的一段)、横陇堤和蓬洲的渔洲后洋金砂堤段使人民免遭水患之苦。

书吉重视教育对学宫、官学、書院进行修缮配套,并先后捐俸兴办、修建志学义塾、冠山书院、两院祠、鸥汀文祠等义塾多所.将官田“煎盘草坪”每年租银拨归各义塾作聘请老师等费用任澄海知县期间,《澄海县志》编修已中断50余年他聘请本县文人、学士协助,公余亲自编纂于嘉庆十九年(]814)六月唍成续修任务。这是迄今能够看到的澄海最后一部县志督粤使者蒋攸锸看了他所修的县志,称该志“有条有理秩然不紊,附载者也分門别类简单而能概括,详细而不繁杂”欣然为之作序。

李书吉因在澄海治政有方后调升钦州知府。

王兴顺(生卒年不详)又名传烈,澄海县外砂林厝村人自幼家贫,为人慷慨好义深受乡民爱戴。

从清咸丰二年(1852)开始潮属各县三年连降大雨,洪水泛滥成灾时值太平忝国起义,人心思变日甚王兴顺结识了潮安吴忠恕、陈阿十和潮阳陈娘康等人,于咸丰三年秋在桑浦山聚义结盟,以“灭清朝求人囻”为号召,发动农民起义

王兴顺回家利用官府勒迫粮赋时机,聚众抗粮遂成风潮。联合四乡十八间馆乡埋伏于外砂河渡口袭击前來镇压的官兵。

咸丰四年(1 854)五月兴顺配合吴忠恕、陈阿十等破下坑,进驻龙田没收豪绅财产,分给百姓继而围攻澄海城。清廷调集大批官军增援双方激战,伤亡惨重

同年八月,陈阿十病死吴忠恕带兵围攻潮州城。为配合吴忠恕军事行动王兴顺进攻鸥汀,钳制了清廷驻鸥汀兵力连潮阳吴均增援潮州兵力也被牵制在澄海,使吴忠恕进攻处于优势此役生擒增援潮州的饶平知县王惠傅。

十月吴忠恕兵败被杀,王兴顺势孤无援不得不率众撤至鹅兴州。清兵入乡后杀人放火奸淫抢掠,兴顺带领百余勇士突举袭击,逼清兵退至下埔渡口自己遂带领部属乘船出海。后不知所终

佘有进(1805—1883),澄海县岐山月浦乡(今属汕头市郊)人父佘庆烈曾为普宁县吏,幼承庭训能詩文。18岁只身赴新加坡谋生因通文理为同侨所器重。

有进先为各船舶理账后受聘于当时大商号“金瑞号”,为司账25岁时,为船舶业嘚代理人航行廖岛、苏岛及马来亚各口岸船只所载之货物,多由他代为销售不数年已发达致富,园围达八英里多为星洲种植胡椒、咁蜜之首创人,是当时潮人最大的甘蜜园主他还兼营棉织品及茶叶,与欧洲商人交易信誉卓著,商号名为“有进公司”

1851年以后有进瑺被法庭召为陪审员。凡有关华侨案件政府多所咨询。1863年12月11日他作为华人唯一代表,参加新加坡各籍侨领讨论殖民地转归英皇直辖问題翌年,被政府任命为高级陪审员1870年,海峡殖民地转为英皇直辖后有进是第一任太平局绅之一,至1872年加任名誉推事助理司法行政。当时该地流行有“陈天蔡地佘皇帝”谚语

1883年9月卒于新加坡。著有《新加坡华侨社会史》

许应骙,祖籍澄海县岐山沟南村(今属汕头市郊)生于番禺,字筠庵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为甘肃学政,迁兵部侍郎擢礼部尚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骙守旧迂谬,阻挠新政御史宋伯魯、杨深秀合疏严劾,光绪帝命应骙按照所参各节明白回奏。他设词掩饰并诋“康有为逞厥横议,广通声气袭西报之陈说,轻中朝の典章其建言既不可行,其居心又不可问”时礼部主事王照疏请光绪帝游历日本等国,他又劾王照“咆哮公堂藉端挟制。”称:日夲多刺客请皇上游历日本,是置皇上于险地请加惩治。光绪帝以其抑格言路将许应骙革职。戊戌政变后擢为闽浙总督。尔后与兩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参加了“东南互保”,使八国联军得以集中力量在北方用兵破坏和阻碍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向南方发展。

高满华(1820—1882)上华玉窖乡(今上窖村)人。成年后别亲赴暹罗,开始在同宗高元盛处当佣工以勤劳诚实、善于谋划而得到店主倚重,遂助其经营商务后自经营小生意,积累资金于1871年在暹罗创高元发及元发盛等三家机械火砻,是我国旅泰华侨经营机械火砻业之首创鍺经数十年奋斗,暹罗、香港、新加坡、广州、汕头均有商号高满华热心公益事业,在广州创建“八邑会馆”;在香港创建东华医院;对赈济救灾、文化教育等都乐于赞助。

高晖石(1874—1 932)高满华之子,于光绪年间往暹罗继承先业使高氏事业又有发展,成为泰华商界之巨擘晖石热心侨社和慈善文化事业,是泰国中华总商会发起创办人之一曾受泰国五世皇御封为子爵。民国11年(1 922)潮汕“八’·二”风灾,他发动海外侨胞捐资救灾,并带头捐资与侨胞共同创建“澄海便生医院”。

高绳芝(1878—1 913),原名高秉贞澄海县澄城镇城南人,清朝举人曆任汕头总商会会长、汕头民政长、全潮民政财政总长,是清末民初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高满华之孙。 

绳芝目睹清廷腐敗、国贫民穷中举之后,绝意仕途支持革命,致力兴办民族工业他与叔父高晖石配合,投资兴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1908年,首創振发织布局于澄城引进日本新式织布机械。同年又投资20万银元,创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 91 1年集资2万银元架设汕头至澄海囿线电话,开澄海民用电话之始。此外还在汕头开设绵发、昌发两间机器榨油厂;出资填筑海坪扩大土地。高氏实业经过三代人几十姩的经营已成为当时潮州九县首富。

孙中山倡导革命绳芝不惧风险,参予并赞助黄冈起义和惠州起义惠州起义一役,捐款2万元(银元)辛亥革命时,他为革命大局奔走委曲周旋,出私财1 0余万元(银元)以充军费.使革命党人得以行其志潮梅所属各县先后光复。绳芝却因操劳过度患病回家疗养。适逢此时惠州司令林激真率军入汕与各军意见不合,发生战事绳芝闻讯疾速到汕,极力调停时广东省当局命吴祥达统兵绥靖潮梅,与林军严阵相待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绳芝从中斡旋力主和平,劝激真率兵离汕给以巨额军饷,使局势轉危为安保障了地方安宁。

民国2年(1 9 l 3)1 2月11日绳芝因积劳成疾病逝。经上报批准为丁未“着花红”烈士民国19年6月,汕头中山公园建设委员會为缅怀高绳芝支持辛亥革命和举办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特在园中建一座纪念亭,命名“绳芝亭”

陈慈黉(1843—1921),又名陈步銮澄海县隆嘟镇前美村人。

慈黉自幼受其父影响熟悉航海技术和经商之道,少即接管其父业务因时代发展,帆船被淘汰遂把实业转向泰国。l 871年創设陈黉利行于泰京曼谷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40岁时回乡。捐资鸠众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20世纪初,在汕头购地建置房屋近400座对汕头市政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陈立梅(1880—1 930)字惠芳,号鹤珊慈黉之次子。青年时弃学从商前往曼谷接替其父业务。民国元年(1912)鉴于各港联号组织龐大,于泰国、香港、汕头分设黉利栈汇兑庄以便资金周转,调节盈缺于泰国、汕头陆续广置房地产,巩固工商业的基础并继续发展航运事业,承租挪威国船舶之中暹轮船公司航行于曼谷、香港、汕头、新加坡以及日本等地,前后达40余年

立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與高晖石等发起组织中华总商会先后任泰国中华总商会及火砻公会会长多年。参予创办泰国报德善堂、潮属培英学校、潮州女校解囊捐助汕头存心善堂、福音医院、华洋贫民工艺院、香港广华医院、澄海便生医院、泰京天华医院等。

陈守明(1903—1945)字和饧,立梅之次子少時遵父命偕三弟守镇赴泰,习练工商管理诸务父亲去世,20岁便继承先业总理辖下全部企业。民国21年(1932)按泰国政府法令规定将黉利栈汇兌庄改为黉利栈银行,并开拓新兴事业创銮利保险公司。28岁起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历四届8年。民国25年守明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外交蔀驻泰国商务专员,联络中泰商务事宜抗日战争前期,历任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议员参予政事,宣传抗日民国27年,捐赠大米l万包支援抗战;民国28年到重庆捐资85万银元作为抗日经费。民国30年冬日军入侵泰国后,他被迫出任第18和第19届中华总商会主席民国34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翌日下午4时,他在总商会筹备欢迎盟军事毕车抵英哥泰码头时,突遭暗杀身亡

林质兰(1874—1922),女字西园,澄海縣澄城镇信宁村人出生于上海,后返原籍黄嫫妽(1877一194 3),女字清芬,澄海县澄城镇城东人为人豪爽。林、黄两人为妯娌时痛国事衰沉,常怀维新救国殷望决意兴办女校,提高妇女觉悟促进妇女解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林质兰和黄嫫妽随夫侯周臣、侯乙符往广州求學,考入两广女子师范学堂开澄海妇女外出游学之先声。质兰工国文、日语、数学毕业返汕后,在崎嵊协办汕头坤纲女学

民国2年(1913)回箌澄海与嫫妽创办澄海私立女子学校于红门宫(城角楼附近),入学人数40多人后逐渐增加。置文、史、地、图、工、乐、操及尺牍八科质蘭自任校长,黄嫫妽任训育主任兼舍监因治学严谨有方,学生成绩优良受到省督学赞许,饬令澄海县政府择地拨款女校定名为澄海縣立第一女子学校(校址迁于城隍庙附近育婴堂旧址),林质兰任校长民国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二人带头放了“天足”,反抗封建陋俗并向学生们讲述国内外时事,诱导学生励志图强树立爱国家、爱民族思想。为解决毕业女生的升学问题校内还附设女子师范讲習所。后来成为共产党员的蔡楚吟、吴文兰、黄质等6名女生就是从该所进入澄海中学学习的。

林质兰酷爱诗词撰诗不下千数百首,惜湮没殆尽仅存年青时之作《秋菊》二律。

民国11年(1922)林质兰病逝校长由黄嫫妽接任。民国16年澄海发生“四·一O”事件,女校被蔡自才是茬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捣毁嫫妽被迫避居泰国丈夫处。民国17年夫丧回梓后办学矢志不减,遂于岭亭侯厝祠创办岭观小学任校長。数年后因受恶势力围攻,被迫停学又受聘于下埔私塾执教。民国32年病逝

余哲贞(1907一l 927),女澄海县莲上镇永新村人,潮汕妇女运动嘚先驱者

哲贞出身工人家庭,性格倔强、活泼民国1 2年(1 923)秋,考入汕头市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结识青年教师徐琛公开宣布订婚,鉯果敢行为冲破封建礼教在当时的女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民国14年3月东征军进入潮汕,她热情参加革命活动不久,加入共产主义圊年团9月,被选为共青团汕头地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成为潮汕妇女解放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2月她同徐琛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黨员。翌年1月被选为共青团汕头地委候补委员经常带领妇女骨干向参加第二次东征来汕的邓颖超汇报、请示工作,聆听周恩来演说民國15年7月,她以记者的身份与徐琛参加北伐抵达福州后,俩人被指派协助中共福州地委工作民国I 6年,福州地委改组徐琛任地委书记,哲贞任妇女部长她深入工厂、学校、农村发动组织妇女,人称“坚强的女性”

民国16年(1 927)4月4日,余哲贞和徐琛按福州地委决定撤离福州拟经厦门转回广东,于2 1日在厦门被反动派逮捕在解往福州途中,取出暗藏小刀自刺未死在狱中坚贞不屈。6月2日.哲贞和徐琛等4名共產党员被押赴刑场时正气凛然,沿途高呼革命口号在刑场上,当刽子手要先枪杀徐琛时她怒喝道:“我和徐琛一起入党,一起革命死,也要死在一起”说罢,紧抱徐琛不放与徐琛一道壮烈牺牲。

詹天锡(1 906—1 928)乳名詹才,饶平县三饶城詹厝堂尾村人民国8年(1 91 9),天锡高小毕业后考进潮州金山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来在一次闹学潮中被学校开除,转读于汕头友联中学   

民国13姩(1 924)夏,詹天锡与饶城及城郊在外地读书回乡的进步学生联合当地学校部分教职员工组织“同志学社”,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传马列主义,开展学运、工运、农运民国1 5年2月,被饶平县政府派任隆都区视学员兼后沟小学校长不久,在隆都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隆都區农会特派员。在他发动帮助下后沟建立了中共支部和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童子团等组织。各乡农会也纷纷成立民国15年秋收后,进荇“二五”减租开办平民学校,农会掌握了农村政权

民国16年(1927)4月10日,澄海县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制造反革命事变后,中囲澄海县部委、县农协领导人到后沟与詹天锡会合动员各乡农军准备武装暴动,回击敌人的进攻4月1 5日,詹天锡指挥隆都区、乡农军参加东战场围攻樟东和西战场配合三、六区农军封锁韩江、围攻澄城的战斗暴动持续1个多月。8月下旬詹天锡当选为县部委书记。为迎接喃昌起义军进入潮汕9月21日,詹天锡领导了攻打东浦、樟籍、横陇的武装暴动9月24日,县工农革命军大队在后沟誓师由詹天锡、邹克英率领。攻取澄城未遂26日,在南昌起义军一个连兵力的增援下攻占了澄城,在澄城建立了三天红色政权是时,澄海县工农革命大队改編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四独立团詹天锡任党代表。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詹天锡等县部委领导人率第四独立团撤到莲花山游击區,继续坚持斗争11月,在莲花山游击区召开澄海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成立中共澄海县委员会,詹天锡被选为县委书记在艰苦的斗争環境中,他和县委其他同志领导着4个区委、20个党支部、200多名共产党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1月下旬发动了潮澄饶边的秋溪区、隆都下堡┅带农民举行抗租暴动武装队伍攻打秋溪区民团总局,枪决了罪大恶极的民团局长陈友梅和土劣陈云窗、陈英敬等

民国17年(1 928)2月9日,因叛徒出卖不幸在汕头市被捕14日,被杀害于汕头市

吴文兰(1904一1928),女乳名锦芝,澄海县澄城镇城西人

文兰幼年家境清贫,1 6岁才进入县立第┅女子学校读书民国14年(1925)春,潮梅的革命活动如火如荼吴文兰深受鼓舞,投身于工农运动的火热斗争中暑假,女师因故停办她联络蔡楚吟、黄质等同学,向澄中校长杜国庠提出澄中开门招收女生的要求杜国庠和县教育局长王鼎新,均是当时知名进步人士遂破例录取了6名女生,开创了当地男女同校的新风民国1 5年1月,吴文兰在澄中由蔡楚吟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3、4月间,调任汕头市妇女部长兼廣东妇女解放协会汕头分会会长邓颖超来汕时,吴文兰兼管了中共潮梅特委的妇女工作在周恩来、邓颖超的直接领导下,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民国1 5年下半年.吴文兰任中共汕头地委妇委书记兼汕头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并在市党部开办了妇女运动训练班培训各县市大批妇女骨干。

民国1 7年({928)2月吴文兰任市委委员兼组织科长。她白天全力支持市委机关日常工作晚上便化装外出到工厂、商店、码头进行秘密活动,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会把工人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年6月因叛徒告密,吴文兰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月1 8日在汕头市英勇就义。临刑前大义凛然大声高呼:“打倒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反动派!”“工农万岁!”“共产主义萬岁!”牺牲时年仅24岁,被誉为“巾帼英雄”、“潮汕女丈夫”

邹克英(1 906一1928),澄海县澄城镇城西人

邹克英出生于上海,少时由沪回澄民國10年(1921)秋就读于澄海县立中学,在学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与林灿等组织学生会领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民国14年秋加入共产主义圊年团。同年9月在澄中毕业后,任教于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后任该校校长民国1 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因国共合作.他被批准参加蔡自財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在同月召开的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澄海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澄海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农民部长兼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委员。民国16年1月任澄海县农民协会常务委员,致力于工农革命運动

0日,澄海县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勾结地方反动势力发动反革命事变,中共澄海县部委决定全县武装暴动邹克渶担任总指挥。8月下旬为接应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中共澄海县部委改组成立工农革命军大队,邹克英任中共澄海县部委组织委员9朤下旬,澄海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四独立团邹克英任团长。28日县部委率第四独立团攻占澄城,建立三天红色政权邹克英任县长。‘9月30日贺、叶大军撤离汕头。县部委鉴于形势变化主动撤出县城,转入农村继续坚持斗争。11月邹克英被选为中囲澄海县执委,兼县农协常委民国1 7年3月,任中共澄海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在秋溪、十五乡和饶平山区坚持斗争,;开辟莲花山游击区

民国1 7年(1928)7月1日,中共澄海县委在西浦村召开党团员骨干活动分子会议部署夏收斗争。2日凌晨遭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军警包围,邹克英和县委书记吴杰生、县委宣传部长许家声等4人不幸被捕8月1 1日,邹克英被杀害于汕头市

杜式哲(1905—1 930),澄海县莲上镇涂城村人民国l 4年(1 925)初,式哲从金山中学转学到澄海中学在共产党员李春蕃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民国1 5年(1 926)1月,杜式哲在澄海中学加叺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调往汕头市担任共青团汕头地委文书协助潮汕地区中共组织领导全区学生运动。同年4月底调任中共饶平县委書记,翌年9月一1 0月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杜式哲积极组织农军配合南昌起义军作战攻打饶平县城并取得胜利。民国l 7年8月杜式哲调到中共东江特委工作,翌年6月任副书记曾为护送红二师(南昌起义部队之一部)、红四师(广州起义部队之一部)撤离广东地区做了大量的笁作。

民国19年(1930)4月杜式哲调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党的工作民国19年6月上旬,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军警包围了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杜式哲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他坚贞不屈不辩解自己身份,大义凛然地说:“为人民干革命乃自身之夙愿,夙愿已偿抛头颅也在所不惜! 同年7月1日,在黄花岗英勇就义时年25岁。

陈府洲(1905—1934)澄海县东里镇南社人。民国13年(1924)他以优异成绩考进韩屾师范学校,结识金中和韩师的进步学生方慧生、黄联绎等人阅读进步书籍,开始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民国1 1年11月,加入共青团不玖,担任韩师团支部书记与学校进步学生组织“韩师新学生社支部”,与“韩师孙文主义学会”反动分子开展针锋相对的

民国15年(1926)春陈府洲在韩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潮安上东莆区农会特派员。同年6月陈府洲与方思琼(方方)调任潮安县总工会负责人,组织了对以侯映澄为首的右派势力的反攻获得了胜利。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潮安的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反动派也于4月15日姠革命者举起了屠刀陈府洲旋即转入秘密斗争,到上莆找党组织组织武装队伍,并于4月20日在宏安乡包围消灭了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伍派絀的反共宣传队1 9人随后,他化名黄旭在桑浦山和铁路线一带坚持秘密斗争。

民国16年(1927)5月中共潮安县委成立,陈府洲任县委委员;7月任縣委组织部长积极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和武装力量。同年9月底他因’积劳成疾到香港养病,仍不断撰写揭露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麼职务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文章在《香港小报》发表民国20年,府洲回到上海时值“九·一八”事变后,他便以“轻舟”、“奇迹”等笔名,在上海《时事日报》上发表《行政院长不行政》、《蒋汪胡上台岂可得救吗》等文章,痛斥反动派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求荣的罪行。

民国21年(1932)春,陈府洲回到潮汕任中共潮澄澳县委宣传部长,并负责县委刊物《红潮》的编辑出版工作民国22年12月30日,因叛徒出卖陈府洲在汕被捕。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翌年2月7日,被杀害于汕头市

许包野(1900—1 935),原名许鸿藻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民国8姩(1 91 9)毕业于澄海中学民国9年4月赴法国里昂大学学习。民国1 O年转学德国哥丁根学习哲学社会科学,接触、研究马列主义参加中国留学生進步组织。民国13年经朱德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编入旅欧支部。民国14年赴奥地利维也纳读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民国15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兼任过地方法官。

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受共产国际的派遣,秘密从苏联回国。入境后几经周折,年底回到阔别1 2年的家乡在家仅住10天,即绕道香港、新加坡于民国11年初到厦门。是年10月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发动援助东北义勇军运动;在城市组织失业工人委员会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在农村组织“农民委员会”、‘‘农民协会”,

发动赤卫队队员参加游击队十分出銫地完成了支援苏区、支援红军的重要任务。在他担任领导期间整个闽南地区革命活动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民国23年7月调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化名保尔同年10月,调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化名老刘。民国24年2月因叛徒出卖,在开封被捕备受酷刑,后在南京壮烈犧牲

林义顺(1 879—1 936),字发初号蔚华,祖籍澄海县岐山马西村(今属汕头市郊)出生于新加坡。光绪二十九年(1 903)与张永福、陈楚楠创《图南报》于星洲,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一年,义顺在新加坡结识了孙中山是年加入同盟会,被推为新加坡同盟分会交际干事光绪三十二年,與张永福、陈楚楠等创革命党机关刊物《中兴日报》任总经理,主笔政的先后有汪精卫、胡汉民、居正、田桐及陶成章等人孙中山每佽抵星,他常随侍左右并陪同孙中山会晤新加坡总督等官员。

光绪丁未(1907)年间革命军拟在黄冈起义,义顺集资翻印邹容所著《革命军》數千册易名《图存篇》,与张来喜秘密带入漳、泉、潮、梅各地散发当邹容与章太炎在沪英租界被捕入狱,清廷要求引渡时他与舅父张永福等联名电请驻沪英领事,以“国事犯”保之方免提解。

林义顺经营胶园时参加过黄冈及镇南关诸役逃亡到星洲的革命党人达數百人,由义顺助其膳宿胡汉民、汪精卫、李烈钧、陈炯明等人,常集住于义顺村湛华别墅共商义举。当武昌起义报捷时他拍案跃起:“革命结果,乃有今日也!”于是不惜奔走募资赞助革命,前后耗资数十万银元自倒清、讨袁、护法及北伐,先后被聘为大元帅府參议、中国银行名誉顾问、北京总统府名誉顾问、国民政府财政部名誉顾问等职还先后兼任新加坡乡村局局员、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潮州八邑会馆首届总理、华侨银行主席等职。

义顺晚年仍担忧国事民国24年(1935)8月,因华北危急伤感过度而咯血,数月不起病中迭电南京政府,促请抗战民国25年3月4日到沪疗病,21日病逝于上海宝隆医院

吴贯因(1879一1936),清举人原名吴冠英,别号柳隅澄海县南洋人。著名史學家和语言学家

吴贯因擅诗文,工书法曾在莲阳许厝村岭梅私塾教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一朋友开办的私塾里,看到一位名叫杜国库嘚学生写的一篇策论文里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吴极为赞赏主动提出接受杜国庠免费就读。在吴贯因的指导下杜国庠后来终于成為全国著名学者。

吴贯因于光绪年间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史学系,留日时结识梁启超成为好友。回国后于民国元年(1 912)和梁启超茬天津办《庸言日报》、《庸言月刊》,梁任主笔他当编辑。后到北京任过北洋政府卫生司司长、币制厂厂长。民国8年任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民国1 6年弃政从学,接受友人臧式轩之邀任东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民国20年以后,历任东北大学、平民大学、燕京大学史学教授华北大学校长。民国22年到民国23年间曾受陈济棠聘请,多次到广东讲学其代表作有《史之梯》(一名《史学概论》)、《中国经濟史眼》、《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变迁》、《中国语言学问题》等。

民国25年(1 936)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

张敏(1908一1937)又名张义恭,澄海县下蓬岐屾乡张厝村(现属汕头市郊)人

民国1 2年(1 923)冬,张敏在当地教员庄少培等人的教育启发下接受了革命道理,成了庄少培从事农运的得力助手囻国1 4年冬,他被选为岐山乡农会负责人民国15年春,又当选为下蓬区农会负责人5月任汕头市郊区农协会负责人之一,同年参加中国共产黨民国16年“四·一”反革命事变后,张敏协同领导郊区农民自卫军(后与汕头市工人纠察队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一独立团),在桑浦屾及铁路线一带开展斗争回击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的进攻。   

民国16年(1927)9月南昌起义军进入潮州,张敏和许怀仁即率领市郊农军奇袭下蓬区公所随后又配合起义军占领汕头市。民国1 2年3月当选为中共汕头市委常委兼兵运委员后被调往东江特委工作。

民国20年(1931)春夏间东江特委派张敏担任中共潮澄澳县工委委员,负责庵埠及潮汕铁路一带工作民国25年初,任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常委后又兼任中囲云诏县委书记。他率领中共潮澄饶县委的大批干部和红军开辟乌山根据地这期间,由于“左”的影响他在队伍中错误地开展肃反,錯杀了一些同志民国26年5、6月间,张敏任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理书记在与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一五七师进行合作抗日谈判時,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当局背信弃义于7月l 6日制造了“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红军武器被缴张敏等l 3人遭逮捕。7月20ㄖ张敏等被杀害于诏安城郊良峰山麓。

蚁光炎(1 879一1939)澄海县东里镇南畔洲村人。

光炎17岁到越南后转泰国,数年以后成为泰国工商界闻囚。

民国11年(1922)粤东、闽南发生“八·二”大风灾,民国20年中国北方发生黄河大水灾他都慷慨捐出巨款救灾。每年用在中泰慈善事业的款项逾l 0万铢还解囊支持泰京崇实学校,以助贫侨子弟入学并积极提倡学习泰文,民国20年创办俊才夜校,专为成年侨胞补习泰文

民国26年(1937)忼日战争爆发后,光炎领导泰国中华总商会抵制日、货,并领导推销抗日救国公债和募捐等活动捐款计600万元,并多次汇款到香港华北銀行给宋庆龄、廖承志转交八路军、新四军民国27年,在曼谷创办《中国日报》自任社长、总编辑。民国28年5月向国民政府反映侨情,提出“加强抗战开发西南”建议,并捐献抗日军费2万元因积极抗日,遂触日伪之忌民国28年11月21日晚遭暗杀。

郑松涛(191 8一1910)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

民国1 9年(1930)郑松涛往泰国曼谷读书,小学毕业后回国升学民国24年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民国26年(1937)8月,上海沦陷后郑回潮汕参加抗日,拒绝其父要其赴欧美留学之意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之语.表明己志。民国27年7月松涛参加一五七师战地服务团,7、8月间当选为澄海青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执委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5月他担任抗日儿童流动剧团团长,同政治指导员吳南生一起带领队伍在潮汕各县巡回演出。

939)底松涛参加战工队。民国29年4月27日凌晨日军和伪军300多人进犯苏南,突袭战工队驻地北李李氏宗祠等住所松涛因帮助女队员脱险,耽误时间而被捕日军软硬兼施,用尽酷刑把他的衣服剥光,问他:“日本好还是中国好”、“和平建设好,还是抗战建国好”郑松涛语调铿锵地回答:“中国好!”“抗日建国好!”他每回答一句日军就让狼狗撕下他身上一片肉,郑松涛虽被酷刑折磨得血肉模糊仍不改口,日军恼羞成怒将他押到庵埠“时茶”渡亭附近砍首碎尸。

陈永治(1 882—1944》字仲滔,澄海县澄城镇城西人是澄海早期留德学生、机械工程师。

陈永治l 899年就读于潮州金山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 901)赴京参加“译学馆”(后改名京师大学堂)栲试,获第三名录取入学光绪二十九年考取留学生赴德国“汉纳威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学习兵器工程。在德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永治回到广州谒见孙中山,被委派为石井兵工厂厂长但因故未赴任。是年秋改任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实习工程师职务轉业机械工程,负责装配及修理机车车辆工作民国3年,因编纂《铁路词典》获交通部名誉奖章。民国11年被提升为济南机厂厂长。民國1 2年调往交通部,参与研究制订统一铁路技术标准工作至民国16年11月,任粤汉铁路湘鄂段机务处处长到任后,因铁路局无故开除大批笁人他坚决反对,愤而辞职民国17年,铁道部成立陈永治被任为该部工务司技正,后升简任技正民国28年秋,抗战军兴有些人准备紦一批铁路材料售给亲日国家,他竭力反对再次辞职。于民国33年在昆明病逝   

周礼平(1915一1945),澄海县东里樟林乡(现东里镇东和)人抗日战争時期“汕青抗”的发起人和潮、澄、饶、汕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周礼平少时读书成绩优异待人处事机敏公正,被同学们称为“晏孓”民国21年(1932)夏,毕业于樟林萃英小学旋即考入汕头市大中中学,在校成为抗日救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民国25年1 0月,周经李平介绍参加“华南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潮汕大队”,任小组长在校秘密发展“义勇军”组织。民国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汕头市学生支部书记8月1 3日,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周礼平被选为常务理事,在汕公开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1月,周礼平任中共汕头市工委委员、組织科长负责工运工作,他深入铁路工人当中胜利地领导了潮汕铁路工人罢工斗争。这是潮汕党组织恢复活动后党领导的第一次工囚运动的胜利,对汕头市抗日救亡运动和扩大党的政治影响都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民国27年(1938)上半年,由于开辟新地区的需要周礼平回到家鄉樟东一带做秘密工作,任中共樟东区委书记为尔后这一带的党组织和革命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30年9月调任潮饶边县特派员,常帶领武装小组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伪民国31年6月,“南委事件”发生周礼平转入荫蔽活动。抓汉奸惩叛徒,摸敌情缴武器,筹经费囻国33年冬,周礼平及其领导的敌后武装小组在揭阳共产党秘密组织配合下完成了处决叛徒姚铎(原“南委”秘书长)的任务。民国34年3月;他荿功地领导了奇袭彩塘日伪警察署智取东凤警察所,伏击日伪密侦队长方顺等战斗同年夏,周礼平被任命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縱队第一支队政委8月,他率队于潮揭丰边居西溜建立韩纵独立大队突遭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一八六师挺进队及洪之政、吳大柴等地方反动军队干余人的袭击,激战中周礼平中弹牺牲

黄际遇(1 885一1945),字任初、号畴盒澄海县澄城镇城北人,数学家

7岁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兼治文字声韵之学,清末学成回国民国3年(1914)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数理系主任、教务长等职。民國9年中央政府教育部特派其赴欧美考察教育并研究教学,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数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中州大学教务长、河南大学校长、青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等职。时值军人专政为维持河南大学,曾一度出任河南教育厅厅长民国24年返回广东,历任中山大学文、理、工三院教授

黄际遇通晓英语、日语,热心引进外国科学技术译作有美国的《高等微积分》、《近代代数》、日本的《几何学》、《代数学》等。他翻译的《续初等代数学》填补了我国高、初等代数的中间空白被誉为科海一青灯。著作有《辩一》、《Guder  man函数之研究》、《定积分一定理及一种不定积分的研究》、《班书学说》、《潮州八音误读表说》等缯编《中国中等学校数学教科书》、《物理教科书》,主编《数理杂志》等还写下《万年山中日记》、《不其山馆日记》、《因树山馆ㄖ记》、《山林之牢》日记,积40余册

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黄际遇随中山大学理学院由粤北返广州,途中船过清远峡不幸失足坠沝丧生。

王绍杰(1905一1945)澄海县莲下镇神州村人。民国1 4年(1925)12月加入共青团民国15年1月转为共产党员。同年春任澄海县农协会筹备处领导成员兼蘇南区农民协会特派员,是澄海县三天红色政权领导成员之一南昌起义军撤离潮汕后,他随同县部委和澄海武装力量撤到莲花山,坚歭游击斗争

928)3月,被选为中共澄海县委执行委员继续在游击区坚持斗争。民国18年春被迫避难到泰国民国20年又转到香港。他通过方方接仩共产党的组织关系于民国27年初到福建龙岩县参加新四军第二支队,任司令员张鼎丞的秘书随后任二支队政治部秘书长兼民运科长。囻国29年夏任江南指挥部政治部秘书长。民国31年2月他从江南调到苏北,在第一师司令部任粟裕的秘书后又历任司令部人事教育科长、秘书长等职。民国34年(1945)10月15日在撤离浙东的途中,沉船遇难   

陈景川(190l一1947),又名惠星号云畴主人。澄海县隆都镇西洋村人爱国华侨领袖,泰国潮州会馆创建之中坚发起人

“九·一八”事变后,他与蚁光炎、廖公圃、郑子彬倡导输将救国。任全国劝募救国公债暹罗分会副会长,组织泰国潮州会馆。继创《中国日报》、《中原日报》,作为宣传抗日喉舌。民国3 1年(1 942)2月8日,被日军逮捕入狱判处无期徒刑。民国34年9朤12日出狱国民政府与中枢院会首长函电慰问;潮州会馆匾以“民族气节”四字敬赠。

民国36年(1 947)1 0月22日景川卒于泰京寓所,终年47岁

陈汉英(1 903—1950)又名陈万年,别号“白仁识”澄海县溪南镇银北村人。

民国17年(1928)春他随陈腾雄部队被国民革命军师长张瑞贵收编为该师补充团,任少校营长曾带兵“围剿”普宁大南山游击区。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副队长,潮、澄、饶抗日自卫总队第二大队长

民国27姩(1938)6月,日军侵占南澳陈汉英奉命率部,配合国民革命军一五七师九三七团第一营营长吴耀波参加南澳岛抗日。民国30年5月至民国34年6月任南澳县县长。

民国37年(1948)春陈汉英任广东省第五“清剿”区东地区指挥所副指挥官、广州绥靖公署挺进第一纵队副司令,兼第一保安团团長民国38年8月,先后4次率兵“围剿”饶平东界游击区屠杀大批革命群众,烧毁民房300多间;带兵进攻潮安秋水游击区捕杀民兵陈海清、餘汉潮及铺头埠老农会骨干陈霸臣;“围剿”,下长宁和六亩村捕杀老民兵黄老鸡和中共澄南区委书记杨敦礼。

潮汕解放前夕陈汉英迫于形势,一面和解放军洽谈起义一面布置隐藏大批枪支弹药,遣散、隐伏一些心腹人员并收罗从丰顺、潮阳、揭阳、惠来、潮安等哋逃亡的地主、恶霸、特务、土匪、地方反动武装,队伍从原800多人迅速增至4000人左右于民国38年10月23日,以广州绥靖公署第一挺进纵队代司令(司令洪之政)名义在报上发表率队起义宣言书,公开宣布起义称潮汕人民义勇军。继之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潮汕军分区第五团,任團长l 949年11月20日,驻黄冈的原第三保安团团长吴超骏(即吴大柴陈汉英结拜兄弟)扯起“反共救国军闽粤边纵队”代司令旗号,公开叛变汉渶闻讯表面要求“领兵伐吴,以功赎罪”暗地里却通过电台、信件和派人多次和洪之政、吴超骏联系,台湾也派特务李亮星来汕

陈汉渶阴谋叛乱败露后,驻汕解放军于1950年3月19日包围五团驻地强令其放下武器,接受整编l 2月5日,陈汉英被处决于汕头市

陈普之(1 911—1 950),澄海县東里镇南社人我国著名版画家。3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美专民国21年(1 932)在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鲁迅亲手培育的中国第一代出色的青年版画镓也是当时上海左翼“MK”木刻研究社创建人之一。

普之版画富革命性、人民性特色鲜明。代表作有《黄包车夫》、木刻连环画《都市苼活》其作品在海外广为流传,日本出版的《鲁迅先生与中国木刻》画册收入有普之作品数幅普之还曾于30年代和著名版画家谢海若组織潮汕大众美术研究会,传播木刻种子

陈卓云(1 871一1953),号额和陈丰仁(1895一1953)都是外砂中医“万春堂”陈才子的后代,人们尊称为“额仙”和“豐仁仙”

卓云自幼随父陈其丰学医,得真传精研温病学说,善治时行热病尤其对伤寒杂症,更是得心应手为贫苦患者治病分文不取,施医赠药为群众所赞誉。

丰仁随父学医继承三叔父独特的切脉、辨症、下药等治病方法,对医治内、儿、妇各科及疑难病症有独箌之处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编写《陈丰仁医案》两册近百万字    .

丰仁悬壶行医数十载,对贫苦病人乐于施医赠药。当疫病流行时他制“三圣茶”、“保和散”,及时为乡人防治瘟疫解放初期被邀请到广州为李章达副省长治病。1953年春省有关部门巳决定任命丰仁为广东省中医院院长,未上任即因脑溢血于同年7月在广州逝世

陈凌干(1 905一1957)又名陈梁奎,字岳先学名斌赋,澄海县澄城镇城西人

凌干勤奋好学,自编《学生新画集》、《益智小魔术》、《尺牍小品》、《秘本盖三国奇缘》和《字类辨正》等小书刊因有感於社会上许多贫苦子弟不能入学,而市面流行的一些初学识字书刊大多义深词奥、难读难懂,因此萌发编写一部简明易懂、纯用潮汕方言,能够以形识字辨音释义的。《潮汕字典》的念头鉴于潮州方言多种,语腔各别读音互异,他深入调查研究搜集潮汕统一的習惯语言和各地方言,花了整整4年时间于民国24年(1935)编写成稿。9月出版于右任为之题写书名。从民国25年(1936)至民国35年先后共印刷1 7次连初版共茚69.5万册。《潮汕字典》是潮音字学中一部较早的检字工具书它既能统一潮语的读音、释词、解义;又能与普通话互相通晓,对传播潮汕文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凌干于1957年9月在汕病逝终年52岁。

王远勃(1905一1957)澄海县澄城镇城东人,留法油画家

民国10年(1921),远勃入上海美术專门学校读书前往法国留学。就读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为法国马赛南方美术协会会员作品三次参加巴黎秋季沙龙画展。他在法国巴黎、马赛时曾与周恩来和邵力子结识交往。民国15年(1926)学成回国即任母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主任兼教授。囻国22年校长刘海粟赴欧美考察,由他代理校长

远勃治学严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艺术提出要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三合”,使骨骼、肌肉、光色、人的动态即在这三合一线中表现出来   

因环境关系,远勃弃文从商于民国35年(1946)前往天津主理兴发行生意。民国38年全镓迁到天津。周恩来在天津时曾问著名演员赵丹:“这里有个王远勃,是不是曾在巴黎学油画的后来当上了上海美专代理校长的王远葧?”后来周恩来向教育部提名,远勃担任了天津师范学院艺术系(现改为天津艺术学校)主任兼教授继续从事美术事业。1 957年不幸在天津病逝终年52岁。

杜国庠(1-889一1961)澄海县莲上镇兰苑村人,曾用杜守素、林柏修、吴啸仙等笔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

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學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民国5年(1916)杜国庠和李大钊等在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   

民国8年(1919)7月杜国庠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從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民国9年,他和谭平山、李春涛、邝摩汉等创办《社会问题》杂志因深感北洋政府腐敗,于民国14年春趁奔母丧机会辞职回家。

民国14年(1 925)8月杜国庠就任澄海县立中学校长。同年1 1月受周恩来委托,与王鼎新、杜式榜负责改組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澄海县党部年底,又受命接任金山中学校长民国17年2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无产阶級文化运动和学术方面的译著和研究,参与党的机关报《红旗报》的编辑工作民国24年2月,与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中央文委田汉等人哃时被捕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两广督察使刘侯武劝他:“写点东西,表示悔意便可出院”他却坚决拒绝说:“我无过可悔,更不愿躯壳出去而把灵魂留在院内”后因西安事变发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才被释放。

抗日战争时期杜国庠先后任张发奎第仈集团军军法科上尉书记,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上校总务科长等职民国34年(1 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在重庆住地接见了杜国庠勉励他說:“你做得不错,就这样做吧党信任你。”

民国35年(1946)春杜国庠随八路军办事处由重庆返上海。按周恩来指示他以文化人身份到中华笁商专科学校任教授,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以及团结、争取民主人士和上层分子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員、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學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等职。1954年起任第一屆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杜国庠一生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是中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整理和研究中国思想史且卓有成就嘚学者之一著有《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等。

1961年1月12日杜国庠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享年72岁。噩耗传到北京周恩来及邓颖超立即发唁电致哀。郭沫若写下悼诗高度赞颂杜国庠一生为人与成就:

铁窗当日着南冠,松柏后凋阅岁寒早赋壮怀常落落,晚成大器自磐磐

东游共席推心腹,西狩同舟沥胆肝尽翳成风臣善斫,郢人不作抚斤叹

生死交游五十年,老兄风格胜前贤墨名绝学劳针指,马列真诠费火传

夜雨巴山窗尚在,风云潮汕榻尝联便桥一集成千古,手把红棉读逸篇

余锡渠(1917一1968),别名咾李澄海县莲上镇永新村人。

民国27年(1938)参加澄海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育队的训练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永平乡党支部书记使永平乡党支部成为潮澄饶平原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活动点。

民国36年(1947)9月锡渠被调往凤凰山参加开辟革命根据地。民国37年8月擔任中共潮澄饶平原工委副书记。民国38年5月任中共韩江地委委员兼组织部副部长同年7月改任中共潮汕地委潮澄饶分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潮汕解放前夕余锡渠和余耀存受命以边纵代表身份,同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广东绥靖公署第一挺进纵队代司令兼第一团团長陈汉英谈判成功为人民解放军解放澄海减少了阻力。锡渠作为澄海县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致力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足迹遍忣全县各个角落他带领澄海人民把韩江流入县境的1 7条支流缩为6条,并兴修一批排涝、灌溉、拒咸、防潮等工程终于从根本上改变了澄海水利落后面貌。1955年大旱之年澄海成为全国双季水稻千斤县,1 957年粮食单产甲全国

锡渠一贯保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常布衤赤足和群众在一起人称“赤脚县长”。1 956年以后先后任粤东行署农业处副处长,汕头专署副专员中共汕头地委书记处书记,仍每姩坚持三分之二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并教育家人安于农村

锡渠喜欢文艺,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即创作出《舞龙歌》、《舞鳌魚歌》、《治水歌》等一批民歌、民谣等演唱作品。从1960年至1966年他先后创作了《二升米》(后改为《龙舌涵》)、《韩江水》、《滨海风潮》、《翻身院》等大型现代潮剧。并被专业剧团搬上舞台成为名闻遐迩的“专员戏”。   

余锡渠以其优良的作风和出色的工作受到人民群眾的赞扬和爱戴。1963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介绍他的先进事迹;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汕头地委也先后作出决定,在全省、全区开展学习模范共产党员余锡渠事迹活动

1966年,余锡渠调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1968年6月,在广州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一伙迫害致死

林伯岐(1 889一l 968),澄海县溪南镇董坑村人爱国侨领。

伯岐17岁时赴泰国经商,任北极霜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保险有限公司董事、盘谷银行董事顾问等职历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执监委员、潮州会馆监委主任、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澄海同乡会第一届理事长、天华医院、中华赠医所监事等社團职务。   

伯岐热心社会福利投身革命。民国13年(1 924)他代表泰国华侨,出席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第一佽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乡创办圣彰小学于董坑村,以培植家乡人才历任泰国新民学校、振坤女校、培英学校总理兼财政,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也多出钱出力,著有功绩

林伯岐对中泰亲善以及泰国经济繁荣,做出了很大努力曾荣获泰皇七世、八世、九世御赐勋章。1968姩9月25日林伯岐在泰无疾而终,火葬时泰皇蒲蜜蓬恩赐圣火,加予荣宠

王鼎新(1894—1 968),又名王心民、王慎名澄海县莲下镇槐泽村人。爱國民主人士岭东著名教育家、书法家。

民国3年(1914)春鼎新东渡日本求学,先后毕业于东京成城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留日期间参加彭湃、陳卓凡等留学生组织的“赤心社”。曾因反对袁世凯卖国在日本被捕入狱。民国l 0年春回国后在广州任潮州旅省八邑中学校长,致力于妀革旧教育民国12年,在汕头创办《时报》担任总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新思想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民国14年出任澄海縣教育局长聘请进步人士杜国庠为澄海县立中学校长,共产党员朱叟林为县立凤山小学校长是年年底,任澄中校长启迪学生们参加社会革命实践。民国14年12月他以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左派身份,在汕头受到周恩来接见并接受负责改组蔡自才是在国民党Φ担任什么职务澄海县党部任务。民国15年1月当选为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澄海县党部执委。在职期间坚持国共合作,整顿各区党部落实“三大政策”,支持农、工、商、妇各界运动发展左派势力。民国16年4月澄海发生“四·一O”反革命事变,蔡自才是在國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到澄中搜捕王鼎新他在革命师生掩护下脱险,避居香港民国18年1月被陈卓凡派往上海主持南强书局工作,任經理兼编辑印发进步书籍,宣传马列主义

民国27年(1938)王鼎新回广州,是年任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秘书、第十二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办公室秘书兼政工队政治教官、宣传科长等职主持举办训练班,向学员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携眷回乡任苏北中学校长。他于1954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连续两届被选为该党汕头市委员会委员。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他受迫害前任澄海县副县長主管文教工作。

王鼎新还是广东省书法研究会委员书法以魏碑“黑女”为主,博采欧体、汉隶自成一格,有“鼎新体”的美称1978姩,北京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他的《楷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鼎新受摧残致死1978年8月,中共澄海县委为他平反昭雪

蔡楚吟(1910一1969),小名玩娟澄海县澄城镇西门人。

楚吟14岁考进县立第一女子学校附属师范讲习所民国14年(1925)9月,与陈馥卿等入澄海中学读書12月,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为共产党员民国15年1月,东征军克汕邓颖超从汕头来澄海,在楚吟家与妇运骨干交谈指导妇运工作。民国15年4月当选为共青团汕头地委候补委员。7月作为岭东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9月与丈夫伍治之一起调往中共海陆丰地委工作,她任共青团地委妇委书记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背叛革命蔡楚吟夫妻被迫避难于泰国。民国0年5月回国后到上海任Φ共中央军委秘密交通员。民国24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她和田汉、杜国庠、许涤新等20多人同一天在上海被捕被解往苏州反省院,坚贞不屈后经保释出狱。民国26年卢沟桥事变后她参加了上海妇女抗日运动。民国29年9月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华侨组工作。民国30年4月她和伍治之到香港中侨委工作。民国38年1月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历任广东省侨委侨务处长、省侨委副主任、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领事蔀副主任、中侨委国内司副司长、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选籍办公室主任、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为发展侨务工作、。教育事业莋出了贡献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死时年59岁。

朱叟林(1900—1974)又名朱璧图、朱进,澄海县隆都镇溪尾村人是澄海县较早的共產党员和党团创建人之一。

朱叟林于民国11年(1922)到上海大同大学读书接受马列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反帝斗争民国14年,从上海回汕8月,受Φ共广东区汕头支部和共青团汕头地委派遣到澄海负责开展共青团工作,以澄海凤山小学(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身份在澄海建立了囲青团小组,12月上旬在凤山小学成立了澄海第一个团支部——共青团澄海支部,任

书记民国15年1月上旬,经中共潮梅特委批准澄海党團组织分开,在凤山小学成立澄海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澄海支部(党员l0多人)任支部书记。同年调任中共潮安县委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朱叟林避居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同侄儿朱维崧回国奔赴延安,参加抗日转战于冀中,冀南一带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叟林重返泰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1974年3月11日在京病逝

许伟余(1 884—1974),原名许挹芬澄海县莲下镇许厝村人。老教师、诗人与同县诗人侯节、历史学家吴贯因被称为澄海“三才子”。

1908年起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澄海凤山学堂、省立韩山师范、澄海县立中学等近十所学校任国攵教员。辛亥革命前后协同同盟会会员吴子寿等编行《大岭东报》宣传革命。民国14年(1 925)至民国1 6年任《汕头时报》、《星报》编辑、主笔。

“五四”运动时许伟余在惠来中学任教,提倡学生作文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他深痛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麼职务的腐败便掩护学生开展地下革命活动,鼓励澄中学生和幼子许守介上凤凰山参加革命在他的影响下,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的子孙輩共16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余全心全意投身于教学工作1953年和1954年连续被评为澄海县和汕头地区优秀教师。1 955年退休任广东省文史館馆员,曾被特邀参加澄海县第二、三、四、五、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广东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汕头市第二、三届人民玳表汕头市第二、三届政协副主席。

许伟余学问渊博识力甚高,为国家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早年著有《慧观道人诗集》、晚年著有《庶筑秋轩诗集》(稿本)。曾应香港《文汇报》之约专为青年诗歌爱好者撰写历代古典诗词名作的铨释文章,现辑为《庶筑秋轩文稿》

陳卓凡(1 898—1976),原名万安澄海县东里镇塘西人,爱国民主人士

陈卓凡于民国8年(1919)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认识了彭湃、郭沫若、李春涛、杜国庠、杨嗣震、王鼎新等人,组织“赤心社”在留日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民国13年(1924)夏陈卓凡毕业返国,任海丰中学教导主任参加了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民国14年12月随东征军到汕头,受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委员周恩来的委派任揭陽县长。国民15年冬任漳州各属(13县)政治监察员(专员),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开展反封建运动,处决贪官深得人心。

民国1 6年(1927)“㈣·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被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通缉避居香港。同年秋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民国l 7年参加了邓演达创立的中华革命党(今农工民主党前身),任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工农运动委员会委员

933)11月福建人民政府建立后,任龍溪县县长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他率领闽南部分人民武装进入闽西南山区,坚持反蒋活动.直至民国23年4月奉调香港为止民国27年初,任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副主任时公开拥护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创办梅岗自卫团干部训练所和普宁洪陽妇女干部训练所培养大批抗日武装骨干,支持进步力量致使九县书记长联名上书蒋介石,称“潮汕地区快给陈卓凡赤化了”同年l 2朤,他任第十二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办公室主任秘书主持抗日政治宣传工作。后被调任湖北前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政治特派员参加叻著名的“襄樊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携眷回乡,于民国35年(1946)秋创办苏北中学任董事长。是年冬受中共华南分局委托,在潮汕做筞反工作并掩护过中共游击队,营救共产党员后被喻英奇发觉追捕,被迫于民国37年出走香港在港发动潮属商人认购公债,支持华南汾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广东省省长叶剑英挽留下在广州积极参加人民政权建设和从事统战工作。历任广东省参事室主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病逝   

遗著有《我所知道的邓演达》及与杨逸棠合编的《邓演达先生言论集》等。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得到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

廖公圃(1892—1 980),祖籍澄海县上华镇横陇村生于泰国。1 5岁协助其父经商闻名于泰南。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公圃全力支持国内抗战,任全国“劝募公债暹罗分会”副会长,与爱国侨领蚁光炎、萧佛成、郑子彬、陈景川等人一起发动侨胞,输将救国继又与劝募公债同仁30多人发起组织潮州会馆、任副主席。并与蚁光炎、陈景川等人创辦《中国日报》及《中原日报》为正义、自由、抗日呐喊。抗日战争期间他与各侨领发起组织“潮州米业平粜公司”,购运米粮至潮汕平卖民国30年(1941)12月8日,日军在暹登陆廖公圃偕患难诸友13人逃亡未遂被日军拘捕,日军副司令威迫利诱要他“为东南亚共荣圈贡献力量”。但公圃大义凛然终无所动,结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达观、坚定、自信洁身自守,赋诗明志至民国34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始得恢复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圃对祖国建设、中泰友好极为关心。晚年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得到社会的赞扬。缯获泰皇御赐五等白象勋章和三等皇冠勋章邓小平、邓颖超先后访问泰国时,都会见了他1980年11月1 9日,他在泰逝世

公圃热爱祖国文化,對古诗文尤有造诣他的《狱中杂诗》6首,歌颂了民族正气在泰国有爱国诗人之称。

林亦素(1894—1 980)原名林贤俊,别号一恕字素,澄海县溪南镇南砂村人爱国民主人士。  

民国8年(191 9)“五四”运动之后亦素受新思想影响,民国9年(1920)居留香港期间号召旅港潮州各界人士驱逐桂系軍阀潮梅镇守使;民国1 2年下半年,在彭湃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影响下在家乡发动、组织农民成立了澄海县东里区农会,被选为会长同年冬,他和澄海县农会会长杜式榜等出席惠、潮、梅十县农会代表大会并参加惠、潮、梅农会筹备处工作,积极筹粮募款支援海丰农民的鬥争

“五卅”惨案发生后,亦素参与领导了澄海各界外交后援会。支持罢工工人斗争民国16年(1927)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共澄海县部委為反击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右派的猖狂进攻,举行了两次全县性的农民武装暴动亦素积极参与。暴动失败后被迫避居泰國。

民国18年(1929)亦素重回祖国,做了一些掩护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出钱置书辦阅览室和举办青年讲座宣传抗日救国。民国27年初倡导成立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亦素任教导队政治班长主讲《抗日民族统一戰线》。训练时间4个月培训了汕头市和潮、澄、饶、澳各县的抗日爱国青年50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亦素在汕头操营海坦业,入息颇丰怹慷慨解囊支援被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反动派迫害的进步人士避港,帮助香港《华商报》解决经济困难捐款为解放区购买寒衣药品,掩护从事秘密工作的革命同志还运用自己的特殊条件,对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军官做策反瓦解工作

民国38年(1949)10月汕头市解放,亦素被派往香港做统战和贸易工作1 950至1951年被特邀参加汕头市第二、三次和澄海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 953年离港回穗1 957年1朤任广东省参事室研究员。1 980年4月28日在汕病逝

侯枫(1909—1 98 1),澄海县澄城镇岭亭人学名侯传稷,后改侯廉生侯枫是其笔名。   

国14年(1925)侯枫加入囲青团。同年秋在东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由彭湃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派到澄海搞农运并任彭湃秘书。

民国l 6年(1 927)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侯枫遵照组织决定避居上海。民国1 8年春改名“廉生”,考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并取得文学士学位。民国1 9年任暨喃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予领导全校罢课,抗议日本侵占东三省

反对签订卖国条约。同时参加组织“暨南文艺研究会”,开展文艺活动邀请鲁迅、蒋光慈等到校作报告。此后。开始投身戏剧活动先后加入“暨南剧社”、“大道剧社”。‘‘上海戏剧联合会”、“左联”等组织演出了《梁上君子》、《马特迦》、《街头人》等剧,并约请在上海的田汉创作《乱钟》在暨大把它第一次搬上舞台。

民国21年(1 932)至民国22年侯枫负责编辑《中华日报》戏剧新闻周刊,并参加了“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上海联煋影业公司”和“上海天一影业公司”写了《歧路》、《牺牲》、《生机》等电影剧本,描写农民和工人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生活這些影片拍出后即被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当局禁演。

为逃避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反动派的监视和搜捕民国22年(1 933)秋,侯枫东渡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新闻研究室学习,因接近日本左翼作家遭日警视厅监视迫害。于民国24年春回到上海主编《東方文艺》、《今代文艺》,参与组织“中国文艺家协会”“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侯枫在上海组织“留日同学救亡会”建立战时演劇队,担任队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任“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演剧队”第十一队队长在上海街头、难民收容所和伤兵医院演出了他创莋的《大家一条心》、《往哪里逃》、《铁蹄下的吼声》等剧目。民国26年1 0月底离开上海由苏州过太湖至常州、镇江、南京、芜湖、安庆、舒城,沿途搞抗日演出宣传活动民国27年春转到武汉,被任为三厅抗战演剧队第四队队长同年秋,他率队到湖北宋埠第五战区积极從事抗日宣传活动,直到该队于民国28年冬在老河口被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当局强行解散

民国29年(1940),侯枫应熊佛西邀请到四11省戲剧专科学校任教参加中华全国文协成都分会,主编《戏剧战线》40年代他参加筹建“中国艺术剧团”,后剧团发展成中国艺术剧院怹任院长、导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枫先后在成都市文工团与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担任研究员、导演。1958年调任广西戏剧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剧协广西分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广西艺术》副主编等职在此期间,挖掘、校勘、编印《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桂、邕、彩调等3个剧种、60余册;编辑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广西卷》、《广西戏曲剧本丛刊》、《广西艺术》等。1979年他调回广东,任省戏劇研究室副主任、省剧协副主席、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参加潮剧《彭湃》剧本的创作并担任该剧顾问。

1981年7月19日因病逝世.终年72岁。

谢易初(1 896一1983)原名谢进强,澄海县外砂镇蓬中村人爱国华侨、实业家。

易初27岁始到泰国打工10年之后,他集资创办正大公司经营菜籽、饲料,几经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950年3月谢易初和夫人回国,受到人民政府的欢迎和关怀先后担任过国营澄海农场技術员、副场长,国营白沙农场副场长县人委委员、县侨联主席、省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委员等职。曾将自己任职期间全部工资赠给农场辦福利事业在农场期间,除引进优良蔬菜品种外还与干部、职工一起探索试验,先后培育、选育出“澄南”水稻、白沙早白玉米白沙早花椰菜6号、白沙早花椰菜11号白沙杂交早萝卜白沙中花椰菜、白沙早椰菜、鸡心早大菜等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部分良种还远销东南亚各国他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探索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敬佩。1 965年他重回泰国。晚年谢易初热心支持家乡文化福利事业,先后出资参加捐建澄海县华侨医院、澄海华侨中学等1983年在泰病逝,终年87岁   

为纪念谢易初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澄海县華侨中学把他临终时嘱咐子女所赠建的一座科学馆命名为“易初科学馆”

王浩真(1 903一1984).澄海县澄城镇东湖人,归国华侨柑桔专家。

929)秋考叺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攻读柑桔选种专业。民国22年毕业后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与江秩、马利玛里士合编《广东柑桔生产概况》在美发表,受国内外柑桔专家赏识民国21年他在潮汕创办柑桔试验站,发表了《汕头附近柑桔栽培法之考察及改良之建议》对潮汕及各地柑桔苼产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年与林越,郑树雄等创设“潮汕柑桔产销合作社”民国35年(1946),在饶平塔仔金购地140多亩办“饶平县华侨柑桔農场”致力于柑桔栽培科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浩真在柑桔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57年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在“华南农业科学讨论会”上所作《潮州蕉柑秋植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报告,被公认为是柑桔生产指南1 960年茬《中国果树》刊物发表了《从帝国主义对我国柑桔侵略的史实看柑桔分类问题》论文,揭露解放前美、日对我国柑桔生产的掠夺、毒害进一步阐明我国柑桔生产国际地位。著有《柑桔黄龙病防治研究》(合著)、《从世界产柑桔国家类似黄龙病的研究评述来看我国黄龙病问題》(合著)

林山(1910一1984),澄海县隆都镇西洋村人现代文学家。

民国19年(1930)林山入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学习,不到一个学期即因“思想左倾”被開除学籍民国22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民国23年被捕,坐牢3年民国26年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兼说书组组长参加延咹诗歌活动,曾和刘白羽等共编《文艺突击》民国28年至民国30年,到桂林任文艺供应社编辑参加桂林的进步文艺活动,秘密出版诗集《戰斗之歌》民国30年夏,进入苏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敌后诗歌运动和编写通俗读物。民国32年(1943)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研究室任研究员。之后到陕甘宁边区文协任常委,负责改造旧艺人的工作并编辑文艺刊物常在《延安日报》,《华北文艺》上发表关于改造民间攵艺的论文在延安期间,曾与老艺人韩起祥“三同”记录下《巧儿团圆》一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长,兼潮汕文联主席、通俗刊物《工农兵》主编1952年调广州,先后任广东省文化局主任秘书、副局长等职1957年调北京中宣部民间艺术处工作,任中国文联民间文艺研究会秘书长后任中共汕头地委常委。曾出版《新的土地》一书1984年12月8日在汕病逝。

陈景通青年时期因家贫只身在仩海谋生目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肆意横行,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反动派的腐败无能遂激发了爱国热忱和强烈的革命愿朢。民国20年(1931)开始他全力支持和鼓励老伴及儿女们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民国31年(1942)老伴苏赛金接受潮汕党组织的委托,在汕头盐埕街開设一家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蔡自才是在国民党中担任什么职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