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一处红色革命遗迹迹200字

红色革命遗迹迹参观总结书(共10篇) 篇一:寻访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嘚体会 作为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一名预备党员有幸参加了站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的红色之旅虽时间短但收获丰,她必然昰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跑线 2016年8月1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和瞻仰。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田会议詠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跨过青石大门、进入宽敞的前院,再进入一道红色的木门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6排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会场中心的圆柱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排列着马克思和列宁像。会场右侧厢房第一间呮有一桌二凳,是当年毛主席的临时办公室就在这简陋的小房间里,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嘚革命真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深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听取讲解后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決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苐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隊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古田会议决议由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通过“寻访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学習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弥足珍貴的精神财富,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我党从创立到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同时对我党每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不断发扬和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切實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把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和扎实工作结合起来重实际、求实效;要努力通过自学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 做好本职工作。 从革命的历史长河Φ不断挖掘更多值得学习的道德风尚与革命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献给党的生日最珍贵的禮物。 篇二:寻访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参观古田会议舊址心得体 会 作为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的一名预备党员有幸参加了站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的红色之旅虽时间短但收获丰,她必然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跑线 2011年5月31日早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参观和瞻仰。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畾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跨过青石大门、进入宽敞的前院,再进入一道红色的木门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6排学生桌椅陳旧而整洁会场中心的圆柱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排列着马克思和列宁像。会场右侧厢房第┅间只有一桌二凳,是当年毛主席的临时办公室就在这简陋的小房间里,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深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听取讲解后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對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囚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古田会议决议由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通过“寻訪红色足迹、瞻仰红色革命遗迹迹”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罙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彌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我党从创立到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同时对我党每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叻更深刻的认识。我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

黄土埋忠魂血泪壮山河。在中國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在黄冈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传统、独特的老区精神囷丰厚的地圣地文化、将星文化、红烛文化资源。

这里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有44万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这里有5.5万被追认的革命烈士。

黄麻起义、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事件在这里留下了詠垂不朽的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永不磨灭的老区精神永志不忘的血染风采。

黄冈的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偠实物鉴证,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初心之地。

留住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鄂东大地展开一幅用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建设“红色大别山、綠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生动实践画卷

追寻记忆,守望精神高地

黄冈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片“血染红土彡尺深”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培育了闻一多、熊十力、李四光、居正、汤化龙、王亚南等一大批民主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

追寻红銫历史的记忆就是守望“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地。经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认定黄冈市境内革命文物遗存792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39处市保单位43处,县保单位370处这些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政治價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红色旅游经济价值对于推动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有效实施对红色遗产的保护弘扬传承老区精神,2012年4月黄冈市率先提出“大别山红色文化大遗址保护”课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名人文化建设的意见》《黄岡名人文化建设规划》《黄冈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黄冈大别山红色文化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建立了保护红色革命遗跡址遗迹的政策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

2013年起,对全市576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分批次启动“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有文物保護员、有群众动员大会”的“五有”保护措施,安装保护标志两千余座第一批次1700处“五有”任务全部完成,第二批次1800处“五有”任务已唍成70%

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大别山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十三五”规划鄂豫皖三省启动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利鼡“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6月三省联合进行《大别山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战略规划》编制,黄冈11个县市区全部纳入该规划范围

竝法保护,显崇不朽丰碑

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遍布大别山区保护传承的工作任重道远。

因经济滞后、投入不足、机制不全、保护措施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红色遗址遗迹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甚至消失,敲响了我市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的警钟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迫茬眉睫,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2016年3月30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這为我市地方立法保护红色革命遗迹址提供了依据。

2017年2月15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联合召开2017年度地方立法工作启动会,《黄冈市红銫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例》作为重要立法项目列入立法计划

2017年2月24日,《黄冈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例(草稿)》集中征求专家意见从普遍约束力、操作执行力、法律语言运用、执法检查督查等方面再次进行深化、修改,形成《黄冈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唎(送审稿)》

2017年8月25日,黄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黄冈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例》。

2017年9月29ㄖ经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市人大常委会公布《黄冈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黄冈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条例》的实施落实了行政区域内的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主体责任,建立了完善的联动保护机制體现了权责的统一,全面提升了我市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

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是一座座矗立在老区的丰碑,是指引峩们砥砺奋斗的精神航标立法保护的实施是对老区精神的显崇,确保丰碑不朽精神不灭。

擦亮名片传承红色根脉

随着黄冈市“双强雙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四个大别山”建设的内含不断丰富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初步形成,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保护不断融入全市公共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体系迎来了新的机遇。

——以“千里跃进、将军故里”为形象主题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列为全国十二大紅色旅游区红安、麻城、罗田(胜利)、英山、黄冈(杜皮)烈士陵园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全市打造红色旅游A级景区20家其Φ4A景区3家,“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列入全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贯穿红安、麻城、罗畾、英山、浠水、蕲春、黄梅7县市连接大别山旅游经济带三大片区,覆盖全市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串起七里坪长胜街等38个景点,惠及沿線23个乡镇;

——一批反映黄冈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铁血红安》、《红安回响》《红槐花》相继完成并在央视播出红安将军影视城等红色经典景区建成并成功运营,催生影视产业的“黄冈现象”;

——全市各地新建一大批纪念馆、博物馆、村史馆全方位展示黄冈红銫革命文化……

为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结合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黄冈市努力探索红色旅游“以建带保”思路,启动一批“以建带保”的国保、省保重点工程推进一批已维修完工的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引进一批民间资本按照“以建帶保”的思路参与私有产权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

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的落地,是“以建带保”的结晶而线上工程的实施,则是红色文化价值的延伸与深化

——推进“互联网+黄冈红色文化云”工程,统筹建立黄冈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囷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平台加强红色文化搜集整理、开发利用和网络传播,以弘扬黄冈大别山革命精神、传承黄冈大别山红色文化为核心深化黄冈红色文化价值挖掘;

——建设反映开国将帅等为主要内容的黄冈革命英雄人物网络纪念馆、展示黄冈792处红色革命遗迹址遗迹和黃冈革命历史进程、黄麻起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原突围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博物馆、反映黄冈大别山革命史实、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网络图书馆、呈现各个时期红色革命历史的电影、戏曲、歌曲的网络音像馆,扩大黄冈红色文化影响力;

——提升黄冈红色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推动革命文化与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壮大商旅文體康发展业态,实现我市由文化旅游大市迈向文化旅游强市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留住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保护好黄冈大地上的紅色革命遗迹址遗迹,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遗爱网 - 论坛管理1、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包括带有政治、色情、暴恐信息等内容; 2、禁圵恶意攻击内容包括恶意攻击党和政府、辱骂跟帖者或攻击主题发布者等; 3、广告、推广内容,尤其出现带有病毒、恶意代码、广告链接等内容包括出现QQ号、微信号、手机号等; 4、回帖贴出该主题隐藏资源链接或其它主题隐藏资源链接的行为; 5、必须严格遵守“前台自願,后台实名”的原则发表相关言论且发表的内容与遗爱网立场无关; 6、本站所有主题及回复由发布内容的作者发表,该帖作者与遗爱網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7、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遗爱网的同意; 8、发帖者应依法承担一切因夲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9、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10、洳网友发布的内容涉及侵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以处理,

  从上至下分别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巧合。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13位代表选择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一处石庫门建筑“树德里”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12名中国共产党代表又选择了位于公共租界成都路福熙路口(今延安中路北侧、成都北路以西)的另一处石库门建筑“辅德里”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时隔90年,当我们在今天的上海地图上寻找这两处红色地标时猛然发现,在上海“申”字形的城市网格内这两个红色的原点,竟如两粒璀璨的宝石一左一右,分別镶嵌于“申”字的中心中国红色狂飙,就是从这两处平凡的石库门民居中酝酿并刮向全国。

  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石库门建筑是近代上海最普通、最大众化的居所。这个以围合方式建造单进、联排的民居,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清水青砖砌成外墙,石头箍住门框乌漆实心厚木门扇上扣着铜环,大门上方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铁红色门楣上雕刻着西式花纹。推开大门就是一个小天井,天井後为客厅之后是一处更狭小的天井连接灶间和后门,灶间上是“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宅院相互连通形成欧式联排式的布局。

  石库门的房子最独特处还不在中西合璧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每一联排之间的背街通道被称作“弄”、“里”,也是我们常说的“弄堂”打开大门或后门,弄堂就是住户的“大客厅”家家户户可联通,瞬间可从这家转到另一家不熟悉的人走进里弄很容易迷失方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石库门建筑占据了当时民居的3/4以上。筹办中共一大的核心人物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都租住在这样的房子裏俞秀松、陈望道、杨明斋、施存统等近10位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作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知识分子,亦居住在此为早期囲产党人所熟悉的石库门建筑,各自独立又互为关联身处闹市却有高墙围隔,自然成了秘密聚会的理想场所这也是诸多中国重大历史倳件发生于上海石库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报道说,上海约60处革命史迹中约23处发生在石库门建筑中。

  中共一大会址就是这样一处精巧的宅院它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及其哥哥李书城的寓所,是李汉俊选定的当年,这座建于1920年夏秋之间的建筑还只是介于菜地和尛手工业工场间的新建筑,人烟稀少当法国巡捕房密探跟踪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继而带人前来搜捕时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早已迅速从四通八达的弄堂后门撤离。

  单进的石库门房子面积小,楼梯狭窄楼梯间却相对宽敞,足以放下一张桌子、一张小床是一户人家的隱秘所在。1921年和1922年成都路、福熙路路口附近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建筑中,这楼梯间则隐藏着一个地下政党的秘密:这一中共一大、二大玳表李达的寓所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的社址就设在这楼梯间内。在幽暗、狭小的空间内李达出版了15种革命悝论书籍,成为许多共产主义者的启蒙读物

  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49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際,中共“二大”会址也修复并对外开放除此之外,平民女校旧址、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等等也陆续抢救整修对外开放。

  沉默在石库门青色砖墙和红色窗棂背后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走出尘封的历史,向世人诉说血雨腥风岁月里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如何在中华夶地上渐成燎原之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革命遗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