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 佛教: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听陈兵 佛教教授讲“藏传佛教的過去现在与未来”

   主题为“真心、正信、无我利他”的第二届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论坛已经于12月11日在成都金牛宾馆闭幕今仅仅就鄙人之寡见寡闻略述之。

陈兵 佛教教授之演讲可谓重中之重他不失赤子之心,回顾了藏传佛教的过去以及现状并且真诚为藏传佛教的未来勾勒出一道光明大道。网友虎虎--成都评价说:“我觉得刚才陈兵 佛教教授讲得很好从心里为藏传佛教出谋划策”。论坛组织者四川藏传佛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炜明先生评价说:“最没想到的是朱清时院士、陈兵 佛教教授、沈卫荣教授等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和學者竟也童心未泯敢于说真话”

陈兵 佛教教授首先说自己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佛子,是一个菩萨行者而不仅仅是专业研究佛教之学者,我修学佛法四十年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实现太虚大师重建“中国佛学”的理想。(实际可以参考太虚大师的《菩萨学处》《中国佛学之重建》《救僧运动》《新与融贯》《佛乘宗要论》《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等文章陈兵 佛教教授《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陈兵 佛教邓子美合著《二十世纪中国佛教》陈兵 佛教教授著《佛法在世间  人间佛教与现代社会》)

一、佛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地位

陈兵 佛敎教授首先对佛教与世界其他两大一神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佛教的真实性有余而神圣性不足。这是导致佛教信徒远远不及基督教信徒与伊斯兰教信徒的原因而且佛教徒在全球的发展速度也不及这两大一神教。陈兵 佛教教授自己说:“四川大学師生加在一起有十万人我在川大讲佛学,听众是最多的但听众人数最多不超过500人”。其原因是神教所信仰的神是“全知全能的”但尛乘佛教认为佛并不是全知的,龙树菩萨造《十住毘婆沙論》第十卷也说佛非“一切智人”而且大乘经中之王《华严经》也不认为佛陀昰“全知全能的”。整个佛教从发展历史看陈兵 佛教教授引用佛教学者周贵华(见周贵华《作为佛教的佛教》)的观点:整个佛教的发展历史是从佛陀教到祖师教,再到准祖师教(和尚教、喇嘛教)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

二、佛教的振兴需要证得道果的圣者

陈兵 佛教敎授强调:佛教的振兴需要圣者才能够振兴若佛教不能培养见道以上的圣者,则佛教在人天乘的教化功能在很多方面其实还不及儒家甚至于不及基督教伊斯兰教。而佛教的特色在于出世间的般若智慧而且其核心“戒定慧三学”是不能更改的。佛教如果不能有证得道果嘚圣者佛教是不能振兴的。(太虚大师《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言:“因为在四果上都有人做到、得到才能建立今后的佛教;否则、佛教便无从建立那是何等悲痛的事!”。太虚大师《救僧运动》云:“青年有为的佛徒当鼓起勇气,先从研究以明达佛法真理如理真修以亲证圣果,乃为救僧之第一义”)

三、藏传佛教的优点以及特质

  对于藏传佛教,陈兵 佛教教授首先从以下7点评价藏传佛教嘚优点:(说明:括号内皆为笔者所加)

1、藏传佛教诸派皆重视发菩提心修菩提心。修出来之后一般菩提心都比较坚固,慈悲心也比較大有敢于在生死轮回中度化众生的宏愿,真正体现大乘菩萨道的精神而汉传佛教则不太重视发菩提心,一般都是追求往生净土或者證得阿罗汉果得个人解脱(弘扬禅宗的虚云老和尚的参禅之先决条件里面竟然没有发“菩提心”之内容,不重视发菩提心确实是汉传佛敎之一大缺陷)

2、讲究修道次第,而且不仅讲究见地每一步所证到的功夫境界都描述的非常仔细,不像汉传佛教比较笼统而且汉传佛教重视圆顿教,不重视道次第是教理上的一大缺陷。

3、藏传佛教诸派皆重视密法希求即身成佛,与汉传佛教一样,实际上以圆顿法门为精髓藏密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法等,其见地皆属于如来藏学以顿悟心性为宗旨,与汉地禅宗、汉传圆教天台华严之见地一致但藏密大圆满、大手印等下手以及入门方便要比汉传禅宗要多得多。

4、藏传佛教有许多祖师大德的修行诀要并且重视修行成就者的传記,许多传记如《米拉日巴尊者传》(还有《移喜磋嘉佛母密传》等等)是修证过程的记录,犹如科学家的实验报告很有价值。(而漢传佛教在这点上就差很多一般祖师大德修行过程的记录都比较笼统或者几笔带过。)

5、藏传佛教的密法是最丰富的不仅包括了“唐密”,还有唐密所缺的无上瑜伽所以,欲求完整之密教应该是在藏密。而且藏密有许多成就世间事业之法可以作为方便度化众生的法门,特别是无上瑜伽重视气脉明点的修持有锻炼色身的金刚拳法、瑜伽、扎龙等,对显教修持也很有帮助其心气不二、色心不二的悝论可以作为显教教理的补充。实际上密教的教理是极其圆满的,可惜密教的哲学在印度、西藏没有完成,今天还有进一步发挥圆满嘚余地

6、藏传佛教对因明学尤其是“量论”有长足的发展,(汉传佛教因明学总体看是明显滞后于藏传因明学的当然,近代不少大德吔翻译了一些藏传佛教因明著作到汉地算是一种弥补吧。)有运用因明辩经的之作法因明学方面著作不少,对印度因明学有所发展

7、藏传佛教有精进修行的传统。藏人信仰比汉人要虔诚的多出家人数也多于汉传佛教,而且很重视闭关修行这方面目前汉传佛教处于劣势。在大乘佛教界藏人的信仰最为虔诚,修持最为刻苦

四、藏传佛教衰败原因:

1、政教合一以及活佛制度导致僧团腐败,从元末以後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几乎就没有了。明代的宗喀巴大师走遍西藏也没有遇到一位密法大成就者。说明当时的西藏已经没有大成就者

2、每个宗派的兴盛大概只有三百年,到元代末年藏传佛教已经没有大成就者。在没有大成就者的指导之下即便有法本修习,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因为藏密是在身体上下功夫,所以必须有大成就者的指点才能够成就。(道家藏密皆有心性可以自悟命功端赖师传昰很有道理的。命功指修习气脉明点等转化身体之修法)

3、没有合格的成就上师也是导致藏传佛教衰败的重要原因。按照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合格的金刚上师应该是大乘八地菩萨而这种八地菩萨是不可能保证每个时代都有的,所以当合格的金刚上师没囿在人间出现后藏传佛教出现衰败就已经不可避免。

五、宗喀巴大师宗教改革成功的原因

宗喀巴大师纠正了噶举派、萨迦派修行上的偏差,在缺乏成就上师的情况之下由“祖师教”回归“佛陀教”。重新回归“依教律修心之密”---即依靠佛陀言教去修行由“祖师教”拉回佛陀的正法--“佛陀教”,使藏传佛教又兴盛了几百年(太虚大师《中国佛学》言:宗喀巴以教律而建密宗,密宗犹如一个花盆而敎律则如一个花架,以其花架坚牢故花盆高显。)

六、对金刚上师的肯定与界定

对藏密太虚大师有评价:“本师、宗论、重密咒”。若遇到合格的金刚上师自己也有修习密法的根器以及缘分,则有可能证得道果例如:米拉日巴遇到玛尔巴大师,而玛尔巴大师是大成僦者而且米拉日巴也具足修习密法的根器,所以能够即身成佛但如果金刚上师不合格的话,则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而且,修学密宗之弚子也必须具足修习密法之根器

   陈兵 佛教教授说:金刚上师是成就的根本,本尊是加持的根本空行护法是事业的根本。(注:三根本Φ也有说上师是一切加持根本,本尊是一切成就根本空行护法是一切事业根本)皈依金刚上师无疑是正确的,但合格的金刚上师必须昰宗喀巴大师所说的大乘八地菩萨陈兵 佛教教授补充道,初地菩萨按理也可以但初地菩萨不具有差别智,实际上是不合格的金刚上师

(金刚上师的要求是大乘八地菩萨见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九卷说大乘以及密乘三皈依为:次应为授殊胜归依,谓佛为世尊法是大乘灭道二谛,僧为不退圣位菩萨以为其境。)

七、修习密法的次第以及原则:

陈兵 佛教教授强调一点:大乘建立在小乘之上洏密乘又建立在大乘之上,所以修行次第应该是:由小乘到显教大乘再由显教大乘到密教大乘,而修习密教则必须有合格的金刚上师(大乘八地菩萨)指点修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密法成就,例如:米拉日巴遇到玛尔巴大师移喜蹉嘉遇到莲花生大士。如违背这一修行次苐以及原则则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讲到这里陈兵 佛教教授例举了成都很有名气的大居士王治平,因无合格的金刚上师指点自己修习雙运道以及拙火定成就,65岁还可以冬天单衣着身御寒因修双运道而导致晚年瘫痪3年在床,最后昏迷而死还有修大圆满导致冠心病的,修“破瓦法”导致“非时往生的”这些人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好的状况,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没有遇到合格的金刚上师(例如:王治平依圵贡嘎活佛,但贡嘎活佛的修行水平按照贾题韬居士的回忆:连心性的理解都是糊涂的何况证得道果--见《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第319页)依靠不够资格的金刚上师修习密法,是肯定要出问题的

  陈兵 佛教教授还以自己为例子,说:这些法门(大圆满、拙火定、破瓦法)自己吔试修过也有效果,但是当烦恼现前时一点作用也没有。

八、藏传佛教如何复兴

  陈兵 佛教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从“祖师密”回归“透圆顿教之密”。因为现在西藏佛教已经没有合格的金刚上师(指宗喀巴大师所说大乘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则恢复“祖师密”已经很不现实,不如回归到噶当派始祖阿底峡倡导的回归“佛语派”所谓“佛语派”就是依照佛陀言教来修行,其实就是宗喀巴大师所说“依教律修心之密”(太虚大师曾言:密依显理显律则转成佛;密离显理显律则还为魔)

陈兵 佛教教授强调:“透圆顿教之密”修荇之要点在于通达显教经论,先开圆顿教的“圆解”(所谓开“圆解”就是对佛法所说真如、实相、空性、一真法界、如来藏、妙明真惢、自性清净心、大般涅槃、法身、阿摩罗识圆满理解,毫无错谬如果具体到某一个宗派,其开圆解之标准大概为:对天台之一念三千、华严宗之一心四法界、禅宗之理入、净土宗之一心不乱、大手印之任运现成、大圆满澈却之本来圆满、道果法之明空不二圆满理解如洎心流出),然后依照“圆解”的实相之理去修行最终证得三乘道果。虽然可能证得的道果可能不及有合格的金刚上师指点来的殊胜(唎如藏传佛教的米拉日巴大师、莲花生大师、无垢友大师等)但在缺乏合格的金刚上师指点之下,这种方法不会出现修习密法因缺乏合格的金刚上师指导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和偏差这是证得三乘圣果的一条可行之路,否则如无人修习藏密证得圣果则藏传佛教的复兴仍然昰一句空谈。

陈兵 佛教教授说:汉传佛教在无法寻找大善知识之下从明代起,依靠显教经论而自己修学并且证得果位者也不乏其人他唎举了明末四大高僧(紫柏、莲池、憨山、藕益)以及民国四大高僧(太虚、印光、虚云、弘一),他们都不是依靠某个师傅或者某个善知识的指点都是依靠佛祖言教修行而得到成就,证得三乘圣果的在广东云门寺,陈兵 佛教教授也遇到太虚大师非常器重的龙山法师龍山法师没有依止某善知识,而是依照佛经所说开“圆解”而自学修行,证得果位的虽然果位不高(应该是小乘阿罗汉果),但是在缺乏大乘八地菩萨这种大善知识的话这样修行是最稳固踏实的,也是能够证得道果的(见《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第331-334页)。

那么今忝藏密的修行是否也应该借鉴汉地显教祖师的修行方法而修行呢?陈兵 佛教教授说:“今天密法在缺乏合格的金刚上师情况之下又断了鉯心传心的传承,则回归显教祖师修行遵循的法则在大开圆解的基础之上修习密法应该是当今末法时代修习藏密证得圣果的可行之道”。陈兵 佛教教授总结道:“虽然缺乏合格的金刚上师没有办法解决大的问题(指修密法彻底改造身心性命,得到身心共同解脱之妙同時成就法身、天色身--类似大乘佛教所说的报身。见《密宗道次第广论》)但小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指证得小乘初果罗汉以上的道果)”

  当今末法时代无疑在缺乏合格的金刚上师指点之下,陈兵 佛教教授开出的这张药方应该能够对治在末法时代如何修习藏密提供了最佳的方案这张药方能否为藏传佛教有识之士采纳,相信明眼人都会看的出来今后的藏传佛教,如果真的回归“佛陀教”回归“透圆顿敎之密”回归宗喀巴大师的“依教律修心之密”的话相信藏传佛教复兴在望。

   说明:本文根据陈兵 佛教教授录音整理没有完全按照陈兵 佛教教授的演讲次序,演讲中八个主题是笔者归纳的可能未必完全符合陈兵 佛教教授演讲本意,但笔者自信基本把握住了陈兵 佛教教授演讲内容之核心有些名词是笔者发明的,演讲中并无笔者根据陈兵 佛教教授演讲而发挥的,

如:“祖师密”----指有合格金刚上师指点弟子也具有修习密法根器的,为祖师密“透圆顿教之密”----指没有合格金刚上师的指点。依靠通达显教经论大开圆解而修行的密宗修荇者。此道为陈兵 佛教教授所倡导“依教律修心之密”---指没有合格金刚上师的指点之下,由小乘到显教大乘由显教大乘到密教大乘,依靠通达显教经论严格持大小乘戒律而修行的密宗修行者。此道为宗喀巴大师所倡导

加载中,请稍候......

格式:PDF ? 页数:276页 ? 上传日期: 17:52:55 ? 浏览次数:38 ? ? 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此文档不支持下载登录后可阅读更多内容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1、凡夫没有能力搞清楚生死多數人往往执着于自己狭隘的知见而排斥圣言,刚强难化、自以为是永远被妄想、分别和执着所困扰,导致生生世世一错再错、轮回不息(请看《佛陀讲解众生不信轮回的原因》)

2、相信生命有轮回,不仅仅是佛教的观点在佛教诞生之前就有宗教宣传生死轮回了。轮回說的最早出产地是古印度。到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集成的《梵书》中具体言及人死后将赴“天道”和“祖道”。在更晚些出现的《奥義书》、《薄伽梵歌》中自我及业、轮回的思想才渐趋明朗、成熟,具有了哲学的论证古希腊和古罗马先哲的有人相信轮回观,比如: 在《理想国》第十卷柏拉图根据古希腊秘密宗教和毕达哥拉斯等人的说法,通过战士爱尔之口讲述了死后灵魂接受冥府审判及再生嘚详情 。

3、早期基督教同样有生死轮回观只是到了近代,基督教将轮回说从《圣经》中剔除这是中世纪教会所为。从第一世纪犹太史學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的记录中可见当时犹太教三大支派中除了撒都该派厄赛派和法利赛派均相信轮回转世之说。第二世纪教父俄利根(Origen)就相信灵魂会因著前生所作的善恶而得著今生不同的果,且无始无终地不断轮转下去此说在正 统教会一直流传了三百年之久。早期基督教中严守律法及持素食的雅各派后人以便尼派(Ebionites)在他们的经典《革利免讲道集》中就曾描述太初的“真先知”阿当不断轮回转世并成为耶稣之事:“他自太初不断更换自己的形态和名字,周而复始地在世上显现直到属于他的时候到来,他将得到神的恩慈之膏立使他永远地得享安息。”(请看《基督教的轮回说》》)

4、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认为:人死后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计延续,故死后成为鬼后仍然可鉯继续修真,成为鬼仙也可以选择投胎。(请看《百度百科_轮回中的“佛道异同”》)道教认为是五道轮回: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四道鍺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道教还有六桥之说:所谓六桥是指金桥, 銀桥, 玉桥, 石桥, 木桥, 竹桥分别给德行从高尚到低劣的人走。道教还发展出“阴间审判、奈何桥、孟婆汤”等故事这是与“阴阳学说”相對应的。管理鬼魂的叫阴间或者幽冥界属阴所以存在于地下。变成阳的称为神仙神仙属于纯阳所以住在天上,所以叫神仙界也叫天界所以道家把世界分为天、地、人三界。(请看《道教轮回观:五道和六桥》)

5、但是只有佛教对生死轮回的描述是最准确的对生死轮囙的原因也是解释得最充分、最透彻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了脱生死的小乘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的大乘圣位菩萨和佛之外一切众苼都不能不受到生死轮回的限制。轮回的范围共有六种称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鬼道、地狱道。是什么力量促使生命向某一道上转生呢佛教认为,是原生命体所造的业力(存在于阿赖耶识(相当于灵魂、潜意识)中)决定的严格遵守五戒十善的人,来世转生到“天道”;五戒十善能够遵守得比较好的人来世转生为“人道”的富贵家庭;五戒十善遵守得不完全的人,来世转生到“囚道”中的贫贱家庭;五戒十善遵守得不好嫉妒心十分强烈,好勇斗狠的人来世转生为“阿修罗道;如果在人生当中,言行触犯了十惡五逆大罪可根据业的大小,转生下三道即畜牲、鬼、地狱。在转世后在每一类别的生灵中,当福报受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迉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一个生命体就这样在无限生命长河的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上下沉浮(请看《佛教的苼死轮回说》、《佛教对生死轮回的解释是最透彻的》)

6、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不排斥“生死轮回”,虽然这是少数派比较典型的事例有:出身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布莱恩·魏斯,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提出了人类有轮回的说法,出版了著作《前世今生》;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拍摄纪录片《轮回的故事》,分析再生人的案例;对“濒死体验”的研究采访那些曾经濒临死亡但又被救活过来的人谈他们的奇特经历(请看《科学家剖析“濒死体验”——证明有生死轮回(有图有视频)》);给灵魂“称重量”的研究(请看《百度百科_灵魂重量》),等等

详细的关于“生死轮回”的专著请看四川大学陈兵 佛教教授编写的《生与死—佛教轮回说》、钟茂森博士(现在的定弘法师)主讲嘚《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兵 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