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西辽王朝与喀喇汗王朝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作者南京大学民族史和西域史研究专家魏良弢先生以翔实的中外文史料,首次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中国境内两大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兴衰。魏先生致力于叶尔羌汗国史、西辽史、喀喇汗王朝史和中亚民族史的班究和撰写,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次修订出版时并增加了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的图片和全书的索引。840年至1212年,我国的维吾尔族在原唐朝的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喀喇汗王朝,它存在时间长达372年,他们自认是中国的国王;西亚国家和哈里发也承认他们的王朝是中国的王朝。喀喇汗王朝对中亚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1125年大辽帝国覆亡的前夕与之后,西辽王朝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在亚洲内陆转战十余年,行程几万里,建成西辽帝国。西辽王朝的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包成海,北越巴...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作者南京大学民族史和西域史研究专家魏良弢先生以翔实的中外文史料,首次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中国境内两大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兴衰。魏先生致力于叶尔羌汗国史、西辽史、喀喇汗王朝史和中亚民族史的班究和撰写,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次修订出版时并增加了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的图片和全书的索引。840年至1212年,我国的维吾尔族在原唐朝的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喀喇汗王朝,它存在时间长达372年,他们自认是中国的国王;西亚国家和哈里发也承认他们的王朝是中国的王朝。喀喇汗王朝对中亚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1125年大辽帝国覆亡的前夕与之后,西辽王朝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在亚洲内陆转战十余年,行程几万里,建成西辽帝国。西辽王朝的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包成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尽阿姆河、兴都库什山、昆仑山,面积不下四百万平方公里。在蒙古兴起前,西辽王朝称雄于中亚,左右形势近百年,传播了先进的汉文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 ······

魏良弢,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1933年8月3日生,山东省昌邑市龙池乡人,汉族。1949年3月参加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支行任会计。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莎车县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1978年调入新疆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系主任。1985年调至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致力中国古代西域史、叶尔羌汗国史的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

第一章 史料、文献及研究情况

一 在喀喇汗王朝境域内写成的文字史料

第一章 史料、文献及研究情况

一 在喀喇汗王朝境域内写成的文字史料

三 喀喇汗王朝境外的穆斯林史料

第二章 王朝的起源及其名称

第三章 王朝的疆域和境内民族

1.从回鹘汗国到喀喇汗王朝

2.王朝初期历史概述及伊斯兰教的传入

1.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及征服和田

2.萨曼王朝衰落与哈桑汗征伐河中

3.伊利克纳赛尔征服河中

4.孟塔西尔的反抗运动

5.喀喇汗王朝同哥疾宁王朝的斗争

7.喀喇汗王朝与花拉子模同盟及哥疾宁王朝征服花拉子模

8.哈桑系的兴起与阿里特勤统治河中

9.卡迪尔汗玉素甫同苏丹马赫穆德会盟及同阿里特勤的斗争

10.苏丹马斯乌德对喀喇汗王朝的政策

11.塞尔柱的兴起与中亚形势的变化

1.阿里系重新统治河中与苏丹马斯乌德入侵失败

2.西部喀喇汗王朝的形成

3.东部喀喇汗王朝前期历史概述

5.桃花石汗伊卜拉欣统治下的西部喀喇汗王朝

6.纳赛尔汗的统治及其同塞尔柱王朝的斗争

7.塞尔柱王朝征服河中及其以后的西部喀喇汗王朝

1.东部喀喇汗王朝后期历史概述和屈出律灭亡西辽及东部喀喇汗王朝灭亡

2.乌兹干家族统治河中

3.“布尔罕王朝”与桑贾尔起义

4.花拉子模入侵河中与西部喀喇汗王朝灭亡

第五章 喀喇汗王朝与宋、辽、高昌回鹘及西夏的关系

三 其他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

四 土地所有制和伊克塔制度

五 赋税、地租和农业劳动者

第八章 喀喇汗王朝世系与在位年表及大事年表

一 喀喇汗王朝世系与在位年表

二 喀喇汗王朝大事年表

附录一 史料、文献目录

(二)纪年的推算和考订

(三)对几个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 西辽王朝的创建

二 耶律大石的初期活动

第二章 西辽帝国的建成

第四章 国家组织与基本政策

第五章 西辽帝国的中期与晚期

三 桑贾尔起义与花拉子模灭亡西部喀喇汗王朝

四 高昌王国与葛逻禄部归附蒙古国

五 屈出律攫取西辽政权

一 高昌王国社会经济情况

二 东西两喀喇汗国社会经济情况

(一)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

(二)喀什噶尔与和田地区的农业情沥

(三)伊克塔制度与土地所有制

(四)封建生产关系、地租和赋税

三 西辽王朝直辖领地的社会经济情沥

(四)手工业与采矿冶炼业

第七章 文化,宗教,社会生活

附录二 史料、文献目录

,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历史:明史》,《中国历史.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历史·秦汉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五代史》 等。

喜欢读"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 西辽史"的人也喜欢 ······

  • 0

    简明扼要,详略适宜;囿于史料,许多地方无法展开。另,脑洞甚少导致毫无惊喜,惜乎~

  • 0

    前半部喀喇汗王朝史的错字好多。。。。给三颗星吧

  • 0

    喀喇汗与西辽的史料并不多见。

  • 0

    喀喇汗有记载的汗和庞特勤西迁也有100年了 说汗族是回鹘按书中描述还是有缺陷

  • 0

    前者可看到我国对新疆史研究的瓶颈,作者虽然用力甚勤,但在无法使用大部分一手史料的情况下,想要获得突破不大可能,只能聊以填补国内空白了。

  • 0

    简明扼要,详略适宜;囿于史料,许多地方无法展开。另,脑洞甚少导致毫无惊喜,惜乎~

  •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 西辽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 西辽史的书评 · · · · · · ( )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后)三支西迁:一支在庞特勤和相馺职率领下西奔葛逻禄,进入七河地区;一支投吐蕃,抵达河西走廊一带;一支投安西,进入中部天山地区。在这三支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三个回鹘汗族统治的国家:喀喇汗国、甘州回鹘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但是在9世纪,甚至更晚一些,他们在形式上还是一个统一的“回鹘汗国”。

      喀喇汗王朝的来源,以及回鹘被破之后的走向。

    •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粟特:操伊朗语的粟特人是中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指粟特)同讲突厥语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异化,开始了形成两个新的民族——讲突厥语的乌兹别克和讲伊朗语的塔吉克——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完成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由粟特分化为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民族。

    后西辽一般指起儿漫王朝

    起儿漫王朝(英文:QUTLUGH-KHAN)是中亚

    政权崩溃后契丹贵族在波斯东南部

    地区建立的一个小政权。1218年,西辽被

    灭亡。1222年,西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伊朗起尔曼地区(今伊朗

    )建立了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起儿漫王朝”。我国的史书上又有称之为后西辽或西契丹的。

    1211年(天禧三十四年)秋,西辽襄宗

    率伏兵8000人擒获,并趁机夺位。屈出律篡夺西辽帝位后,表面上尊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实际上是利用原西辽的名义来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两年后(1213年),直鲁古在悲愤中病死。1218年,屈出律为蒙古所灭。

    十七年),契丹贵族八剌黑·哈只卜(一译勃劳格·郝贾布·本·廓尔杜兹或步拉克·哈集布,或巴拉克·哈吉布),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伊朗起尔曼(今伊朗克尔曼省)地区建立了完全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即称“起儿漫王朝”。起儿漫王朝历经八帝二后,存在86年,最后被蒙古人的伊儿汗灭亡。其间仍坚持契丹铸币惯例,八帝二后都曾登基改元并铸新钱,但均未见铸有汉文年号,其钱币皆为用

    起儿漫王朝是由西辽人八剌黑(勃劳格?郝贾布?本?廓尔杜兹)于1224年所建,因此又被称为后西辽。八剌黑原为

    将领,但于1210年败于

    帝国,成为战俘。后因受到花剌子模君主沙赫穆罕默德的赏识,而被配属到其子加秃丁的部下。在花剌子模帝国为蒙古帝国入侵时,八剌黑投奔加秃丁之兄

    ,并全力辅助扎兰丁复国。

    1224年,八剌黑统治起儿漫,随即建立起起儿漫王朝。然而,虽然八剌黑靠着花剌子模残部在起儿漫建立统治,但是为了常保他的统治权,八剌黑转而向蒙古称臣,为此他甚至杀了前来投奔的加秃丁。之后,窝阔台汗欲攻

    ,并要求八剌黑领兵相助,然而八剌黑以年老力衰,拒绝派兵,只派遣儿子鲁克那丁(洛克努丁?穆巴拉克?郝贾?本?勃劳格)前往和林朝觐。途中,八剌黑亡故,苏丹位为其侄忽都不丁(郭托布丁?穆罕默德)所篡,因此抵达和林的鲁克那丁在取得窝阔台汗的同意后,返国夺回政权。篡位失败的忽都不丁被迫前往和林朝觐。

    被留滞蒙古的忽都不丁始终仍想恢复其苏丹地位,因此在得到蒙哥汗的宠信后,得到蒙哥封之为起儿漫的苏丹。面临到忽都不丁挟蒙古援军咄咄逼人,鲁克那丁自知不敌,随即逃往

    害怕蒙古的国力,于是拒绝收留他,最终鲁克那丁为蒙军所虏,不久便遭杀害。

    忽都不丁统治7年后辞世,王位由儿子哈加吉(苏尔坦?哈乔奇)继位。因哈加吉年幼,由其母摄政15年。长大后的哈加吉因不满其母长期摄政,企图夺回政权,不过失败,被迫流亡到印度。王位由其兄弟札兰丁(札兰丁?苏幼尔嘎特密希?本?郭托布丁,与前述的

    不同人)继位,此后起儿漫王朝几乎一直陷于一连串的阴谋与动乱。直到1303年,起儿漫王朝因内乱而灭亡,终其王朝,总共统治了80年,其不过是

    传位的混乱,很大程度都受到伊儿汗的干预。

    伊斯兰教著述中有两个起儿漫(克尔曼,Kerman),一个在中亚

    之间, 其城今仍存在, 名曰起儿漫内(Kermaneh),即《

    ·天祚本纪》之起儿漫;另一个在波斯南部,即《

    》卷七回回石头条之乞里马泥,《

    》之乞力麻儿,今濒临波斯湾之克尔曼。

    该起儿漫“北部属于波斯高原,地势甚高,其中有高山系以间之。西南抵波斯湾……起儿漫雨量甚少,然在冬季,山上积雪甚厚,山高,积雪几经年不化”。

    《辽史·天祚记》记载1141 年发生的

    时说:“三军惧进,忽儿珊大败,僵尸数十里。驻军寻思干凡九十日,回回国王来降,贡方物。又西至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帝,以甲辰岁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号葛尔罕。”

    这段记载显然颠倒了事实。首先,耶律大石以“甲辰岁”即位,即1124 年,而不是在卡特万战役后的1141 年。其次,保大四年(1124 年),耶律大石在今外蒙鄂尔浑河辽镇州可敦城召集北边七州十八部大会,“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

    尚不可能在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的起儿漫这样一个小镇称帝即位。《辽史》之所以提到起儿漫,作者认为,它可能将波斯南部之起儿漫的哈剌契丹王朝与耶律大石建立的哈剌契丹王朝弄混淆了。正如

    与起儿漫有两个哈剌契丹王朝,后一王朝晚于前一王朝一百多年”。

    起儿漫王朝的建立者是八剌黑。据《

    》记载,八剌黑及其弟哈迷的不儿均为

    人。在西辽统治时期,哈迷的不儿曾多次奉命出使花剌子模。1210 年,西辽在塔拉斯败于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以后, 八剌黑和哈迷的不儿与西辽守将塔阳古同被俘。之后,兄弟两人受到花剌子模沙的信任,八剌黑被封为哈只不,哈迷的不儿逐渐成为一名异密。

    八剌黑初仕于摩诃末,继又仕于其子该牙思丁,被任命为伊斯法罕统兵官。

    在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沙摩诃末败亡之时,该牙思丁的部下都属望于逃奔印度的扎兰丁,在这种形势下,八剌黑又与该牙思丁的丞相塔术丁迦里不沙尔吉不和, 他征得该牙思丁的允许奔赴伊斯法罕, 准备取道起儿漫去印度投奔扎兰丁。1224 年,八剌黑来到起儿漫的古瓦希尔堡,该堡领主叔扎丁阿布勒哈辛动员五六千人进攻八剌黑的军队。八剌黑迎战,攻克其城堡,但内城仍被叔扎丁之子占领。起儿漫已于

    607年(1210 年—1211 年)归并花剌子模朝。这时,扎兰丁从印度前来,八剌黑向他表示忠心,并把女儿献给他。扎兰丁召见叔扎丁之子使其献出内城。

    八剌黑已改变去印度的主意,准备长期占据起儿漫,建立

    人的王朝,因此他极力想摆脱扎兰丁的控制。“扎兰丁留此城月余,听说博剌克有叛意,统将斡儿汗劝王先据其人而夺其地。可是王相火者吉罕以为判形未著,不宜惩罚首先归命之诸侯,致失人心。”

    扎兰丁在起儿漫作短暂停留后前往法尔斯。行前,他让八剌黑随行共商进攻波斯大计。八剌黑则装病拒绝出城去见扎兰丁,扎兰丁因忙于北上去波斯,只好同意八剌黑留在起儿漫。从这时起,八剌黑就在起儿漫建立了一个历时八十多年的哈剌契丹王朝(1224 年—1306 年)。

    起儿漫王朝与蒙古帝国最早建立联系是在八剌黑时期。八剌黑建立起儿漫王朝后, 首要任务就是摆脱和消灭花剌子模的残余势力。回历624 年(1226 年-1227 年)扎兰丁从印度经起儿漫来到伊剌克,与该牙思丁发生矛盾。该牙思丁于是派急使到起儿漫邀见八剌黑,他们之间达成协议,约定八剌黑到阿巴儿忽里草原迎接他。八剌黑在该牙思丁到达起儿漫不久便杀死了他,并向蒙古大汗报告说:“你们有两个敌人:扎兰丁与吉牙撒丁。我把一个的头送来给你们。”

    八剌黑通过消灭花剌子模的部分残余势力巩固了政权,同时也讨好了蒙古大汗。窝阔台汗时期,蒙古将领塔亦儿·把秃儿围攻昔思田(今伊朗东部之锡斯坦),各异密遣使八剌黑要他投诚,并让他出兵援助围攻。“八剌黑发现权势是在成吉思汗后人的手里,因此他接受命令,表示归顺。”

    自此之后, 起儿漫王朝接受蒙古大汗和伊儿汗国诸汗的统治而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国。可以说,起儿漫王朝的统治史也即它与蒙古汗国的关系史。关于两者的关系,由于史料有限,大多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起儿漫王朝的王位不是世系继承,而是由蒙古大汗任命。蒙哥汗以后,则由

    诸汗来任命。除了开国者八剌黑得到哈里发赐予的忽都鲁算端的称号外, 他之后的王位都要得到蒙古汗国的任命和批准。如八剌黑之子鲁克那丁的王位由窝阔台汗任命, 忽都不丁取代其堂弟鲁克那丁得到蒙哥汗的批准、乞合都汗立帕的沙·哈敦为起儿漫王等。起儿漫王朝归顺蒙古大汗后,窝阔台汗命令八剌黑入朝召见,八剌黑以年老婉辞,另派其子鲁克那丁前往哈剌和林去朝谒窝阔台汗。鲁克那丁在回历六三二年(1235 年,或稍早)前往大汗首府,途中得知其父八剌黑死去(死于1235 年7、8 月间)及其堂兄忽都不丁继立的消息。但他没有返回,直抵哈剌和林大汗宫廷,因为鲁克那丁是起儿漫王朝第一个入朝者,所以窝阔台汗将起儿漫的国土赐给他,并下诏让他承袭其父忽都鲁算端的称号,又下令命忽都不丁入朝见蒙古大汗。鲁克那丁遂返回起儿漫就任。忽都不丁来到和林后,先是侍奉窝阔台汗,后被派到中国,在丞相马合木·牙老瓦赤手下供职。在贵由汗时期,忽都不丁曾活动想返回起儿漫夺取鲁克那丁的算端之位,但其师傅镇海反对,故忽都不丁只得仍随牙老瓦赤留在中国。而“鲁克那丁仍拥有起儿漫的国土,并把定额贡赋,如巴里失和骆驼缴纳给征收的异密,直至蒙哥可汗荣登帝国的宝座。”拉施特评价鲁克那丁说:“起儿漫的算端是鲁克纳丁,他创立了公正裁判并表现得很公正,任何非常事件也没有发生过。”

    贵由汗死后,政权转到拖雷系的蒙哥汗手中。这一政局的转变在起儿漫也有反映。正在中国的忽都不丁随同丞相牙老瓦赤入朝面见蒙哥汗, 大汗对他甚为宠爱, 封他为起儿漫算端,并派一名蒙古人作为监护他的八思哈(意为“镇守者”)随他返回起儿漫即位。一行人到达也里(今阿富汗西北境赫拉特)时,忽都不丁遣使先行至鲁克那丁那里,传宣诏命,并召其入朝。鲁克那丁得知世道已变,于

    650 年剌马赞月(1252年12 月—1253 年1 月)出发前往罗耳斯坦(今伊朗西部鲁里斯坦),之后前往汗廷见蒙哥汗。1253 年10 月至11 月,从蒙古返回的历史家志费尼在路上遇见他。鲁克那丁到达汗廷后被处死,忽都不丁就正式取得了起儿漫王位。

    起儿漫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沙只罕于1303 年受合赞汗册封嗣位,“然有人诉其不敬汗使,岁贡不时,虐待其国中贵人。完者都(1304 年~1316 年在位)征之入朝,见其年幼貌善,宥其罪。然留不遣,命蒙古官代治其国。沙只罕后退居泄剌失(伊朗设拉子市)城,聚积货财,亦颇有权势,遂终于是城。是为1223 年来君临起儿漫哈剌契丹朝末主之结局”。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起儿漫,是波斯境内之一国。昔日国王世袭,自经鞑靼侵略以后,世袭之制遂废。鞑靼遣其乐意之王治之”。

    第二,蒙古汗国委派蒙古人作为监督官管理起儿漫王朝。马可波罗说:“自从划归鞑靼人的版图以来, 就由鞑靼人委派的监督官进行管理”。忽都不丁由中国返回起儿漫继承王位时,蒙哥汗就曾派一名蒙古人作为监护他的八思哈。此外,蒙古汗国还向起儿漫王国派驻军队。合赞汗时期,“让忽剌术万人队开往法儿思和起儿漫境内,一旦需要,就让他与异密答速黑和起儿漫算端会合在一起”。

    ,起儿漫王朝与蒙古汗国保持联姻关系。这种联姻多发生在起儿漫王朝中后期,即在

    时期。如忽特鲁格秃儿罕之女帕的沙·哈敦曾先后嫁给阿八哈汗和乞合都汗;帕的沙·哈敦的兄弟,扎兰丁·苏尔合忒迷失之女沙·阿蓝嫁给拜都汗。

    ,起儿漫王朝统治者曾多次向

    朝贡。如上文所述,鲁克那丁执政时期,每年向蒙古汗廷缴纳定额的巴里失和骆驼,以为贡赋。忽都不丁“将四周国土征服后,屡次入朝伊儿汗国面见旭烈兀汗,备受恩渥。”

    自八剌黑投靠蒙古大汗后, 起儿漫王朝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国,从而使起儿漫百姓免遭战火的涂炭。此外,

    人来到起儿漫地区后很快接受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法规,同时也把他们自己的经济、文化带到了起儿漫,彼此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这些都使得起儿漫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此国出产名曰突厥玉之宝石甚多,产于山中,采自某种岩石之内。亦有不少钢及‘翁尼塔克’之矿脉。居民善制骑士军装,如马圈、马鞍、靴刺、剑、弓等物,手艺甚巧,皆适于用。妇女善于女红,善为各色刺绣,绣成鸟、兽、树、花及其他装饰。并为贵人绣帐幕,其妙不可思议。亦绣椅垫、枕、被及其他诸物。”

    起儿漫王朝自行发行货币。拉施特说,至合赞汗止,起儿漫等地以当地的篾力和算端的名字铸币,成色不一。起儿漫王朝的属地忽鲁模思(霍尔木兹)城,其港口是印度各地经营香料、药材、宝石、珍珠、金线织物、象牙和其他商品的商人的汇合地。这些商人将上述商品转卖给其他商人,由他们再远销世界各地,所以忽鲁模思城享有商业之城的盛名。

    在宗教信仰上,起儿漫地区的原住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说到,忽鲁模思城的居民是撒拉逊人,肤色暗褐,全部信仰穆罕穆德。哈剌契丹人来到起儿漫地区后很快改宗伊斯兰教。八剌黑在巩固政权后,遣使去谒见哈里发,申明他改宗伊斯兰教,请求封以算端称号。哈里发满足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得到忽都鲁算端的尊称。

    史书并没有记载起儿漫王朝的建立者是耶律皇族,也没有说这个国家以“辽”为国号,那么起儿漫王朝为何被称为“后西辽”呢?

    这个“后西辽”的名字,应该是后来中国学者起的。

    历史教授王治来1983年的一篇论文《关于“后西辽”》里有这样一段:“为此,特将克尔曼的哈拉契丹王朝作一简要叙述,我称之为‘后西辽’。”“克尔曼”,即“起儿漫”。

    在下一段里,他紧接着引用了多桑《蒙古史》里的话:“关于‘后西辽’,多桑《蒙古史》早已提及,他说:‘突厥斯坦与起儿漫有两个哈拉契丹王朝,后一王朝晚于前一王朝一百多年。’”这个“后一王朝”似乎启发了他称起儿漫为“后西辽”。

    • 1. 参校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参校脱脱等.辽史: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
    • 3. 参校冯承钧.西域地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2:48.
    • 4. 参校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M]. 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48.
    • 5. 参校多桑.多桑蒙古史:上册[M]. 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77.
    • 6. 参校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下册[M]. 何高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7. 参校多桑.多桑蒙古史:下册[M]. 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3.
    • 8. 参校拉施特.史集:第2 卷[M]. 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2.
    • 9. 参校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陈开俊,等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1.

    西辽(1132年—1218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贵族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后来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斯翰耳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统治中亚88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

    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这个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东亚。辽朝疆域东濒太平洋;西至额尔齐斯河上游,与喀喇汗王朝、西洲回鹘为邻;北至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线;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高丽、北宋、西夏或向辽朝缴纳“岁币”,换取名义上的独立,或干脆称藩受封,作为附庸。所以在穆斯林文献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而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则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分别读音为Kitay,Kita1a,Cathay)。

    但是辽朝从11世纪中期开始衰落,统治集团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党争不已;进入12世纪后,人民起义连续不断;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在短短十一年内彻底推翻辽朝,建立起金朝。

    在辽朝覆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北走漠北建立政权,后又率部西征,先后降服高昌回鹘王国、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建立起强大的西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西辽王朝虽统治时间只有88年(1124~1211年),但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

    西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字重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代孙,生于1087年。他幼年时受过很好的契丹族的传统骑射训练和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的文化教育。1115年考中进士,取得殿试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一职。不久,他又迁升翰林承旨。契丹语把翰林称为林牙,所以人们称他为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耶律大石踏上仕途之时,正是辽国开始覆没的时候:1116年金军占领辽东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后又调任祥州刺史;1120年辽失上京,中京陷入危机,北宋也想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耶律大石调任辽兴军节度使,守卫南京道。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攻下中京、泽州。辽天祚帝从南京撤退,途中受到金军的偷袭,仓皇逃奔,“乘轻骑入夹山”,与外界消息隔绝。当天祚帝出走南京时,诏留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守南京。至是,数日命令不至,李处温便与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为帝,据有燕、云、平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史称这一短命政权为“北辽”。

    1122年耶律大石打败了南线宋军的两次进攻,但是北线的金军又逼近长城。这时耶律淳已忧惧而死,其妻萧德妃称制,料难以抵挡金军,便逃离南京,同耶律大石去投奔辽天祚帝。耶律大石说服辽天祚帝赦免参与立耶律淳为帝的全部人员,天祚帝赐予酒食,任耶律大石为都统。

    1123年耶律大石率军袭击金朝军队,战败被俘。次年耶律大石逃归,并带回一支军队。天祚帝得到这支军队,又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的支持,自谓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是天祚帝不能采纳,坚持出兵。耶律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复大业,便杀掉悻臣萧乙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他走后,天祚帝出兵,先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但很快被金军打败,1125年春,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被金军俘虏,辽亡。此时距耶律大石出走只有半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辽王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