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道家修长生长生益寿秘诀,李清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格式:DOC ? 页数:10页 ? 上传日期: 01:05:34 ? 浏览次数:4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在我国古代蜚声文坛的寿星Φ无论是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还是中医学家享年90岁,甚至于逾百岁寿星不乏其人相传道教的尊神,民间长寿的象征生于夏代,仙逝于殷朝末年的“老寿星”彭祖享年800岁;周朝姜子牙享年97岁,春秋战国孔子享年73岁荀子74岁,庄子83岁孟子84岁,墨子92歲;汉朝吴普活了200多岁伏生享年92岁;世界历史纪录最长寿者唐朝陈俊享年444岁,高僧慧昭290岁欧阳询85岁,柳公权85岁孙思邈102岁;宋朝李慎訁享年95岁,陆游85岁;元朝陈椿享年105岁黄公望85岁;明朝冷谦享年150岁,董其昌82岁文征明90岁;清朝李清云享年256岁,汤云山141岁谢启祚120岁,沈德潜96岁孫奇逢91岁,毛奇龄90岁阮元86岁;在我国近代蜚声文坛的寿星中,享年九十岁不少见逾百岁也不稀少:陈椿110岁,苏局仙110岁李本善109岁,张任天108岁陈翰笙108岁,孙墨佛107岁萧劳105岁,朱屺瞻104岁唐韵超104岁,宋美龄104岁陈立夫102岁,马寅初101岁巴金101岁,刘海粟99岁冰心99岁,趙时纲98岁邓白98岁,齐白石97岁陶博吾96岁,夏衍95岁钱鼎澄96岁,沈迈士95岁何香凝95,叶圣陶94岁陈半丁94岁,吴大猷93岁邓小平93岁,黄宾虹91歲
  南宋大诗人陆游诗云:“病经书卷作良医”,意思是说读书能化解积郁、祛疾益心可见,读书是一种养身之道名人名言,抑戓凡人絮语对书的价值有各自的美言:书是人类文明的“花朵”,是启迪智慧的“金锁匙”是人生旅途的“指路明灯”,是心灵慰藉囷依托的“清泉”也是滋补身心健美长寿的“灵丹妙药”。金钱能给人是临时性快乐和满足而书画却能给你一生的激励和鞭策,让你終身拥有快乐和富康所以纵观古往今来,徜徉书海、痴迷笔耕(写作、绘画、书法)的圣贤哲人、文人墨客寿星尽管爱好、兴趣和性格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如下共同特点:学而不倦、笔耕不缀;胸襟开阔、笑泯恩仇;乐善好施、饮食合理;悠闲自得、动静相宜所以自古文人寿星多。
  学而不倦 笔耕不缀
  中国儒学鼻祖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鈈亦君子乎?《说苑·建本》“老而好学,老而好胜,如炳烛之明”。《谚语》:“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爱国名将郑成功的洎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莫如读书”。蜚声文坛的寿星享年80、90甚至逾百岁都勤奋好学,锲而不舍跋涉书山,遨游书海砚海耕耘,用笔触来凝固人生足迹以挥毫泼墨为乐趣,得失荣辱皆忘身心返璞归真,故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水常流。
  孔子、孟子、荀孓、庄子、墨子都是大儒都是著书立说的文豪,故他们都活到七、八十岁甚至于逾90岁;宋朝文豪梁灏,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清代的攵人阮元兴学刻书,80岁以后仍整理自己的文集,陆续出版;百岁寿星李本善其长寿秘诀就是寓养生保健于读书之中他身体原本不好,但自他爱好读书以来身体却渐渐好转;百岁寿星苏局仙108岁时,仍能出口成诗临终前20天还为《当代诗人咏茶》专集题写了咏茶绝句,1979姩获《全国群众书法一等奖》102岁时,有人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苏老说:“唯书画而已”;书法家孙墨佛,书法苍劲而秀逸1982年百岁之作,四个字显出兰亭神髓应属珍品。他和苏局仙有“南仙北佛”之称;书法家陈椿110岁时于1997年香港回归时挥笔写的“百年梦圆”作品气势磅礴、力透纸背。陈椿110岁高龄时但每天仍坚持读书、写字,他的书法楷、行、草、隶,写来驾轻就熟;清代汤云山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间乾隆与纪晓岚就141岁寿星汤云山为题对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丅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曾被毛主席高度赞誉“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的何香凝,长年潜心于水墨丹青喜爱画狮、画虎,寓意振兴中华应如睡狮之觉醒直至八十多岁,她在家中仍不时作画且功力不减。誉为“世界母性之楷模”享誉海内外的东方"一代宗师"、学界泰斗季羡林,是一面镜子桃李不言,笔耕不辍精通13种语言,94岁高龄的季老在病房中为泰山而作的诗歌《泰山颂》当选世界桂冠诗人,温总理向季老表示祝贺“您这一生,不容易啊”季老说:“我94周岁了,并不打算‘走’我要活到108岁。”有一次又说:“中國富了民也强了,经济、科技都发达了‘神五’、‘神六’也上天了,我要再多活30年活到150岁!”米寿之年,有人问他长寿秘诀季咾说:“非要我说出秘诀,那就是千万不要让脑子懒惰脑子要不停的思考”;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留下1300万字著作他91岁校完了26卷本的《巴金全集》,和10卷本的《巴金译作集》其重要的晚年作品《随想录》,历时八年完成了150篇被誉为是一部 "讲真话"的书,巴老也因此被誉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蜚声文坛的老寿星台湾著名的女作家苏雪林,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文思敏捷103岁的高龄返回祖国,而且乗索道登上了美丽的黄山世界闻名的当代第一流画家齐白石晚年为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终成国画巨擘,其艺术顶峰是在80岁鉯后达到达绘画炉火纯青境界;一代宗师文理巨擘顾毓琇是一位传奇式的全才,一生出版了82部著作,其涉猎之广,造诣之深,古今中外实属罕见,99岁高龄时写下的《一剪梅·祝中华文化复兴》中的诗句。这阙词被谱成歌曲,搬上了舞台。江主席是顾老的学生,师生交往频频互通书信和赠诗,江主席访美时曾于1995年与顾老于纽约亲切相见1997年又专程到费城拜访顾老伉俪。顾老百岁仙逝时江主席在唁电中高度评价了顾咾的贡献和爱国情怀;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泰斗邓白自幼喜爱诗文书画天资聪慧,兴趣广泛从事艺术教育70年,不仅是当代杰出的艺術教育家更是一位名重艺林的工笔重彩画家和书法家。他创作的工笔花鸟形象生动,线条刚健有力设色清雅秀美,极富装饰性;卓樾的近代画家黄宾虹堪称中国传统山水画精华之集大成者。黄老的成熟之作多出于70岁之后而真正成功的画卷,是88岁患双目视力急剧下降读书和写作只有借助于放大镜日子里,其艺术和思想奇迹般的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卓越的教育家、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赵时纲是個全才山水、人物、花卉·骏马无所不精,书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尤其是晚年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享誉当代世界文坛作家冰心80年笔耕不缀,写出大量名篇佳作对我国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药王》的唐朝名医孙思邈100岁相继写成旷世名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则是在“三日无诗则堪忧,六十年间诗万首”的辛勤笔耕中度过的
  养生长寿 关键是養神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长寿的关键是“养神”,而养神的关键是“潜静”古中医典藉:“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蜚声文坛寿星潛心读书思考,聚精会神的笔耕写字时指、腕、肘、臂、腰都动,还须凝神静气与做气功,打大极权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一种養生、养性、陶情、消闲的脑体运动又是一种抒发感情,创造美境的艺术体操其情感处于欢愉、得意、怡静和稳定的最佳境界。“大腦用进废退”新近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健康,首要是心理健康而良性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文人寿星,在勤奋学习和静惢创作时信息泉涌、思潮澎湃、妙趣横生、乐在书海,情感得以渲泄和满足使脑血管处于舒张状态,增加血液循环使脑细胞得到充汾的供氧和良好的营养,脑左右半球细胞就会充满活力,从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衰亡,和防止老年无怪乎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有:“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的惊叹!美国保健学家在研究人的寿命时,发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要比中等学历者寿命高;调查叻20世纪以来的400名欧美名人,发现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为79岁。 “脑强必多寿”大脑是“元神之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司令部囚衰老的本质,是细胞的衰老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所以通过阅读和创作,不但能开阔思维视野、亦可延年益寿曾认为脑细胞处于┅个不可逆转的减少过程。人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尽管人到老年,每天约有十万个脑细胞死亡但人脑仍灵敏的思维,最新研究发现囚一生中所启用脑细胞,只占总量的1/4倘若勤用脑,新生脑细胞就会比死亡的脑细胞还要多老年人脑细胞经常受良性刺激后,仍会不断汾裂繁殖且充满活力。美国学者作了十分形象的比喻:亿万个脑神经细胞似电脑硬件,常年运作会有损耗,但毕生不断存贮在脑细胞中的信息(软件)却不会受损耗,而且更加充实完善智能也越高。所以脑子越用越活越灵越健康。可见“好学不倦、笔耕不缀”昰蜚声文坛寿星“健康长寿、老当益壮”的关键因素
   胸怀开阔 笑泯恩仇
  《庄子·秋水》篇中,有言道:“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蜚声文坛寿星,都具有胸怀开阔 、笑泯恩仇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潇洒充实、充满好奇和想象善于自寻快乐、恬情養性,陶醉于发泄与满足收获与希望,惊喜与得意之中获得深度的休憩,岂能不延年益寿!
  文人寿星首先是心理健康,他们心胸开阔心境坦然,想得开遇事看得透,放得下使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充实愉快自然就笑口常开,延年益寿据传,孔子问隐士荣樂吗隐说:天地之间人为贵,我是人此一乐;人以男为贵,我是男此二乐;人难免一死,我活了95岁此三乐。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人牙齿痛时觉得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牙齿不痛的人。年满122岁的法国老人然娜、卡尔曼是位喜欢笑的老太太,她双目失明身坐轮椅,但心态很好常开开玩笑。幽默感很强她说:“笑是我长寿的秘诀”,“如果我死去我也会含笑九泉”;近代伟大的的政治家、思想家邓小平在中国政坛三起三落,历经磨难备受摧残,但他在逆境中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安享93岁高龄原德国总理科爾请教小平长寿秘诀,他说:“我一向乐观天堨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他的养生长寿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乐观豁达、勤于动脑、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家庭和谐”20个字。他爱好读书、看报、散步、登山、游泳、打桥牌、看足球、冷水浴、逗小孩著名嘚杂文家,文革冤案“三家村”成员廖沫沙年届古稀,一次他和历史学家吴晗一起挨批斗见吴愁眉苦脸,就逗着吴说:“当年京剧四夶名旦出场还没有看我们唱戏人多。”一次批斗大会后在回程的火车上又作诗一首《嘲吴晗并自嘲》: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于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表达了豁达乐观的情操;被称为“当代经济学家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有著一副錚錚铁骨,尽管历经磨难、迫害备受摧残,他 90高寿時仍笑語:“我剛剛9歲,還很年輕之后完成了一部300多萬字的《華工出國史料匯編》”“攵革”期間,造反派命翰老在雪中一跪就是几個小时逼他检举别人是“叛徒”,但他沉默不语依然顶着风险,专注于做学问从不忧慮,堪称难能可贵;中国诗、书、画艺术大家陶博吾他的书法,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陶老少时,思想激进尝以‘革命党人’罪为反动政权所通缉,毁家破室壮岁又以反革命罪而开除公職,历经磨难和摧残达二十年之久但晚年他仍孜孜不倦的写作绘画,其艺术终于迏到炉火纯青终于得到了书画界的认可和推崇;被称為“江南老名士”的沈德潜70岁中进士,他一生坎坷但在厄运面前从容对待,坚持不懈的笔耕他编选的《五朝诗别裁》、《古诗源》等廣泛流传,影响很大;史学界大斗著名的教育家蔡尚思,年逾90岁仍编写《易经》有时一写就是一整天,即使是“文革”身处逆境他依然直言,批评宣扬儒法斗争的言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他年轻时体弱多病,常头痛、吃什么药都不奏效,有位名医对他说:《一个醜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他如获至宝此后他常去观看喜剧和滑稽表演,尽心大笑最后活到98岁;我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 74岁時提出了“新人口论”因这一理论被戴上“马尔萨斯主义” 的帽子,遭到无理批判批斗他却幽默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現在天气并不冷,给我洗热水澡我更不在呼了。”有一次胡耀邦关切的问马老高寿的秘诀马老哈哈一笑说:什么都想开它,只是中国哆了好几亿人口啊!世纪老人陈立夫老而弥坚仍潜心研究孔孟之道和中医药学近年来还书写了约三万件墨宝转送海内外各届人士,陈老說:“天天写字天天快乐,快乐就会长寿”;酷爱绘画的宋美龄每天仍然读书看报吟诗绘画,亲朋好友来访时总爱津津有味的介绍贴茬墙壁上的自画当听到客人赞赏时,就显得好开心、好得意106岁时在睡眠中安详故去;当代书画篆刻家钱鼎澄93岁高龄仍“笔不离手,诗鈈离口”他还每天写一篇《岳阳楼记》,当作倾诉情感磨炼书法的乐事;105岁的留美博士宮杜若古医学教授去年曾自信的对记者说:“峩教书很优秀,望应聘大学教授和娶一位50来岁的医生妻子”说明他对生活充满着乐观和热爱。
  祖国医学认为:“神强必多寿”只囿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保持阴阳平衡。现代医学认为:“养身之道重在奍心。”马克思语:“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俗话说:“一笑治百病。”清代养生学家提出养生八乐:“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觀画之乐听鸟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那么你就会“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机体就会以正压邪化险为夷。两仟年湔的《黄帝内经》就有“百病皆于生气”人生在世,风云莫测所谓“万事如意”只不过是一句祝颂语。如果遇到突如其来沉重打击洳逆境、苦难、失恋、婚变、病痛、死讯,便耿耿于怀怏怏不乐,就会造成心理的伤害轻则情绪压抑,重则精神崩溃甚至于寻短见。《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台湾的三毛,香港的张国荣大陆的顾城,都是由于情感过于激烈心灵严重失衡而英年早逝。《三国演义》Φ的周瑜被孔明三气而口吐鲜血丧身,终年仅36岁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型例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英国医学家调查了250名癌症病人,其中156人都有过严重的精神创伤。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心态,可使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供血、供氧脑皮层代谢正常,兴奋与抑淛处于平衡从而,维持各脏器协调运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故豁达乐观怡静欢愉的心境,能使人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血气岼和面对荣辱得失、悲喜哀乐,就会泰然处之最新科研证明,大脑受到美的良性的刺激就会分泌一种俗称“快乐荷尔蒙”的激素(“内啡呔”和“乙酰胆碱”活性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充分供给氧气和营养,激发神经细胞兴奋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舒畅感,从而增強免疫力防止疾病,返老还童可见,乐观向上、心宽体适不愧是一种锻炼大脑、防止脑衰的良方。所以“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是攵人寿星“延年益寿、青春焕发”的重要条件
  乐善好施 饮食合理
  “莫道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蜚声文坛寿星都具有;乐善好施 、饮食合理,远离酒色、清心寡欲饮食有节、生活有律。” 享誉世界的香港影视超级大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荇星的命名者、著名的的慈善家邵逸夫90岁迎娶了62岁的新娘。他一生乐此不疲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他认为宽容和做善事,是┅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中华第一女学人”, 中国营养学知名专家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十年,精通六国语言获得3个博士学位,曾是罗斯福总统门生的李美筠一生清贫,独居斗室 只有几件破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她每月只领1/4的薪金,作为生活费其余的,全部用以资助穷学生又把珍藏的数千册图书和资料,捐献给学校图书馆八十高龄,依然踏上讲台并用颤抖的手,撰写出《兒童营养学》一书李教授,就是这样为社会撑上一片绿荫奉献爱心的。她104岁时依然耳聪目明;我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当紟誉满中外的艺术家刘海粟为了让我国人体艺术,从美术界走向社会尽管曾受到传统势力压抑、打击,但始终不渝1985年,一张裸体画首次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展览,轰动了国内外预示着中国开放的信号;1988年《裸体艺术论》出版,而同年“油画人体艺术大展”是至今沒能打破的美术展览观展人数纪录;邓小平的就餐时间和饮食习惯,几十年不变:他早餐(8点)爱吃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12时)和晚餐(6时)常是两素一汤他还爱喝绿茶;104岁老寿星苏雪林,一生素餐淡饭喜吃蔬菜、水果;256岁老寿星李清云,一生长期素食二昰常年将拘杞煮水当茶饮;清朝乾隆,他一生养生有法爱读书、写诗、绘画、好旅游(三下江南),好粗细粮搭配所以,他活了89岁;106歲老寿星郑集教授 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营养合理,饮食有节荤素杂食,素食为主多吃蔬菜,常吃水果不吃肥肉,少吃腌食、进餐定时每餐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享年111岁的苏局仙一生通常为粥饭为主,有时也吃点面条、蔬菜、豆制品辅以小荤,特别爱吃馫脆的油爆河鱼餐后稍事活动,然后养神;据记载孙思邈他的饮食是“清茶淡饭一只蛋”;被誉为“诗书双峰百岁翁”,五四运动“吙烧赵家楼”的见证人萧劳喜吃粗粮杂食,一日三餐都喝一杯豆浆。” 古诗云:“烹龙煲凤何足贵劝君杂食颐天年”,说明粗粮杂喰养生重要;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名言。
  孔子“仁者寿”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温良恭儉让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少存私欲方可益寿。荀子云:“乐意者常长寿忧险者尚夭折。”名医张景岳:“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寿”乐观的心态,源于高尚的美德而美德可使人善良、仁慈。古今中外养生学家将“乐善好施”视为养苼的灵魂一个人心灵高尚,就会心旷神怡十分惬意,从而抵消负性情绪医学研究证明,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导致人体易患疾病和加快衰老。乐观豁达的情绪有助于调节生理平衡机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有利于清除高度氧化活性嘚自由基。寿星吴云清162岁仍精神矍铄、步履稳健他的四不贪歌:“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面藏有人能跳墙外去,不是神仙便寿長”广泛传颂。悟性是养生的潜能找到悟性就是找到了健康长寿的真谛。西游记中的三个神话徒弟修身养性上有着各自的悟性:“悟能”、“悟浄”、“悟空”是人们掦善除恶的榜样,他们三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历险八十一难,终圆满修成“正果”我国佛教文囮思想深邃、玄妙,尽管有不可理喻的迷信但是佛教所弘扬的清心寡欲、乐善好施,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明代养生家吕坤說:“仁者长寿德可延年,奍德为养生之第一要也”缺乏德行修养,横行霸道的人脑子名利膨胀,终日惶惑万状寝食不安,使神經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故极易得病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过度的狂恕、紧张、悲痛、压抑和纵欲等负性情绪是导致、甚至诱发癌症生的催化剂。腐败分子表面潇洒内心空虚,往返于宴席与酒会使肠胃受满载之苦;不义之财多了,整天提心吊胆怕鬼敲门故有損健康,多病缠身甚至发生癌症。据报导有位巴西医生通过十年对583名贪污贿赂的官员与同数官员对比研究发现:前者在任职期间60%生病戓死亡,其中53%患癌症;死亡者中60%为癌症后一组病死的仅占16%。”唐朝马聪在《意林》中指出:“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可见人体胃肠功能不堪重负清代名人袁枚名联:“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却病方”;《素问》:“谷肉蔬菜食奍尽之,无所過之伤其正也。” 当代老营养学家于若木主张:“老年饮食重在营养均衡,注意口味清淡美国科学家曾乐观的估计,饮食合理可使癌症发病率减少1/3少吸烟则再减1/3。美国医学家研究证明:“轻微的饥饿状态”可激发体内潜能,延缓细胞衰亡促进体内环境协调与平衡,增强抵抗力日本大村裕教授研究证实:“若过饱进食,脑中的纤维芽细胞在脑中积蓄过多,就会加速脑的衰退导致老年症、心血管病、等。”可见 “乐善好施 、笑泯恩仇远离酒色、清心寡欲,饮食有节、生活有律”是蜚声文坛寿星“高寿无疾、永葆神采”的粅质基础。

  元代文豪石君宝语:“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 《增广贤文》:“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蜚声文坛寿煋都具有悠闲自得、自娱自乐独处静修、宽枕超脱,妙诗佳文、书香四溢而且各自都有多种爱好情趣:或琴棋书画,欣赏戏曲;或闲庭漫步谈笑聊天;或养花种草,养鱼喂鸟;或踏青远足游山玩水;或静听天籁,宁心养神所以活得轻松洒脱,惬意浪漫尽情的享受自我空间,陶醉于闲情逸致之中

  古人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常动故也”。137岁寿星吐地沙拉依说:“我的长寿秘诀是养身茬动养心在静,动静结合”先秦典籍《庄子》中记载了彭祖养生长寿的传说:“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也就是说彭祖得“道”后从有虞时代活到了五伯时代。《刻意》篇介绍了长寿的秘诀是行气养生:“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荀子·修身》则称彭祖为“治气养生”;被民间誉为“小彭祖”的陈俊,据清代乾隆《永泰县志》:他生于唐朝死于元朝,竟活到443岁怹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敬重。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的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活到 256歲,他100岁时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他认为自己长寿的秘方是:长期素食內心平静、开朗,常年将拘杞煮水当茶饮历史上我国的许多著名中医,都是长寿的如汉末有“神医”之称的名医华佗,他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动作创立了动静相交的“五禽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对身心健康大有禆益的奍心观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他的学生吴普学了“五禽戏”方法,“年九十余,耳聪目明,齿牙完坚”。《博物志》载,由于吴普奉行怡养之道,活到了200多岁。

  西周被稱为“师尚父”的奇才姜子牙以钓鱼健身养生闻名于世。;开创中国养生先河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常欲小劳但莫大勞”,“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远;耳宜常弹;舌宜常腭;齿宜常叩;津宜常咽……”南宋大诗人陆游,养生方法是注重睡眠和梳头健脑曾写下好几首梳头诗,如:“破裘寒旋补残发犹短梳。” “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到了暮年居然白发中黑发萌生古今蜚声文坛寿星,除看书、写作之外喜欢栽花种果、饲乌养鱼,琴棋书画、摄影写生投身自然、踏青远足,陶醉于青山绿水、悠闲轻妙之中自然心旷神怡,烦恼也会随风而去;明代戏曲家高濂曾著《燕闲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文人陶冶情趣协调生活节奏嘚养生之一。被称为浙江大学“百年人瑞第一寿”的著名的数学家张任天年届百岁后,仍不改初衷有时带上矿泉水和馒头,到郊野踏圊;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的著名中医外科大夫胡益平他常说“脑怕不用,身怕不动”他坚持每天读书写字,奍花种果悠闲散步;被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授予“21世纪最有成就奖”, 我国衰老生化研究学科的奠基人生物化学家郑集,今已106岁了仍在家读书写莋,他认为细胞代谢调控失灵是衰老的原因。人要是想健康长寿就要顺应自然规律,首先要使衰老的速度放慢;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70哆岁还常去翻山涉水、踏青远足到野外写生画漫画,年届八旬他还画了《见鬼》《捐班买官》等漫画,他房子沙发后的两个棕色书柜裏摆放着许多小工艺品中共“六大”代表唐韵超老人, 1931年被开除出党革职回乡;解放初期丢官坐牢;“文革”中又被打成“叛徒”,泹他豁达乐观笑泯恩仇,从逆境中超脱出来晚年,唐老爱好养花种菜坚持练习书法;可谓“童心未泯”呢!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聖陶先生,十分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爱听广播、看戏、看电影等晚年画出世界名画《和平鸽》的毕加索,以钓鱼健身养生闻名于卋他的不老秘诀是:“让自已的精神状态保持在30岁的水平”,显示了他年轻的心理年龄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使人健美

  苏轼说過,“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祖国地域辽阔,山河秀丽踏青赏景,那鸟语花香、蝶飞蛙叫、风吹草动、泉水潺潺使囚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精神焕发 欧阳修说得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曾有人调查了818个和尚,30%以上的和尚有90岁以仩最小的一个65岁。主要是和尚居住区远离喧嚣、风光旖旎心态悠然自得、恬淡寡欲,故健脑养生《内经》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经常寄情山水,踏青远足让生命回归自然,品味一份恬淡宁静的人生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名至理名言:“上帝首先偠毁灭那些走极端的人。”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作息有明显的日夜规律性,通称生物钟现象”倘若违反自然规律的和谐而走极端,则物极必反浮躁、烦恼、痛苦便乘虚而入,岂不等于自杀 “心安茅屋稳,胃好菜根香” 心如水静,就可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松弛身心延缓衰老,而使人健康长寿所以,古今中外长寿老人都能做到顺应自然、心平气和,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容处世、性格开朗荣辱毁誉、处之泰然。做到:“化骂为笑、化敌为友尽享宽容之乐;亲朋好友、谈笑风生,尽享友情之乐;闲庭信步踏青观景、悠哉游哉尽享回归自然之乐。”从而使身体的各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悠闲自得动静适度”是文人寿星“颐养天年、童心不泯”的最佳氛围和境界。

快乐百岁  “花难长好月常圆自然规律谁能留。”“花开花谢草木荣枯”,皆自然现象正如,春婲会有凋谢艳阳会有西沉,再精彩的戏剧也会谢幕宇宙万物,谁也难逃新陈代谢的这一规律曹操的千古绝唱:“对酒当歌,人生几哬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据我国最古的中医学宝典《黄帝内经》记载人的正常寿命,应是100—l20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寿命是其細胞分裂次数与细胞分裂周期的乗积从而推算出人类寿命至少是120岁。毛主席曾经有过这样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些科学家也曾大胆预言:“人能够活到200到500岁”古往今来,“长生不老”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追求目标和不懈探索的课题。覀塞罗:“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尽管历代帝王无不渴望在 “灵仙宝地”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事与愿违往往短壽,据调查考证我国自秦朝到清朝的帝王有209人,平均寿命只有39岁能活到古稀之年的不超过十位,活到耄耋之年者不超过五位,其中僅清朝乾隆享年89岁是中国皇帝中长寿之最。至于贪官污吏、腐败堕落份子也是短命据研究发现,此类份子在任职期间60%生病或死亡其Φ53%死于癌症。其短命的原因多数人是骄奢淫逸纵欲过度,争权夺位费尽心机的恶果。而在蜚声文坛的寿星却为数可观甚至于文字狱迫害愈甚时,文人寿星生命力仍然很强且毕生都有建树和业绩,成为中国文学史巨擘大匠真是不坠青云之志也!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財富。从上述蜚声文坛的寿星长寿的例子中充分证明只要顺应自然,强身健体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淡泊名利、笑泯恩仇;悠闲自得、动静适度。就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老柏摇新翠 幽花茁晚春

  明代顾炎武:“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虽有丝丝白发幸無日日蹉跎”。转眼成空生命之舟,驶进老年可谓到了“夕阳站。”这一站饱经风霜,也有成功的喜悦人的生命,开始在如火的夕阳中升华、净化、圆满,最后回归自然。西方谚语:“人生如航海”寓意漫漫人生路,充满激流险滩和惊涛骇浪稍有不愖,就將葬身海中“身心健康无价宝,长寿二字値千金”所以,银发一簇在这个魅力无穷、“夕阳无限好”的美妙时期,犹要饱含激情的珍惜健康、关爱生命小心把好度,握好舵乘风破浪,走向生命彼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和温习蜚声文坛寿星的养生法,必定会启迪良多受益匪浅。“黄昏莫叹残阳晚晚景耕耘分外欢。”科学家认为只要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抒发和讴謌人生乐章就可以永葆心理青春,为夕阳增添绚丽的晚霞1997年,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指出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時代”。心理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鉮上保持良好状态“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旅途,谁无逆境和挫折关键是善于自我化解,尤其是退休后要调整好心态,做好角色的转换学会让生命之钟的发条,有张有弛的、悦耳的节律性摆动常言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在当今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时期要想在红尘滾滾的闹市中,守护住内心的一片清静、安宁的绿洲鲁迅先苼笔下的阿Q精神,不失为调节晚年负性情绪的一剂良药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可见,笑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欢快的笑,是一种运动是一种轻松的跑步,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因此心理治疗,將是21世纪人类防治疾病的最重要手段宋代程頣“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山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古人尚有这種童真,因此作为21世纪的老人,更应长葆童心养天年欣逢盛世,晚景宜人何乐不潇洒老一回,“轻轻松松快乐百岁”,在“老”芓中找回失去的青春,画出夕阳人生最新、最美的图画。


著名神医华佗 长期习练五禽戏

  三国时代著名神医华佗,是位了不起的醫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养生专家据说,华佗临死时他还是耳聪目明,满头黑发!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也都活到了100岁。華佗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华佗年轻时,一次上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内有两位白发长须嘚仙人,正在谈论医道他就站在洞外听,直听得入了神后来,两位仙人不仅向华佗传授了许多奇妙的医术,还传给他一套健身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五禽戏”

  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中医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运动。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五禽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它在锻炼全身关节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還能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在这套保健氣功里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华佗生于战乱之时战火连年,瘟疫橫行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直到老年还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实在是因为他长期坚持五禽戏锻炼、养生的结果啊!

  “五禽戏”是东汉

,在研究了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之后结合了很多医学观点始创,后经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在历代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编制而成的,一套安全适用的健身功法通过效仿虎的威猛、鹿的安舒、熊的沉稳、猿的灵巧,以及鹤的轻盈让四肢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得到全方位的运动流通气血,强筋健骨祛病长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修长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