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定向生毕业后薪资大学毕业后的待遇怎样

作为毕业生之一,我以 2016 年清华大学毕业生为样本,告诉大家我们都去哪里了。

首先,毕业生分成三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他们的去向很不一样,得区分对待。

2016年清华本科毕业生 3181 人,除去定向生和委培生,共毕业 2910 人。

这近 3000 人中,81.6% 的选择了继续深造(读研/读博),其中在国内深造的占 54.2%,出国(境)的占 27.5%,也就是平均 4 个人里有 1 个会出国。在国内深造的人中,绝大多数留在了清华,少量人会去北大、复旦或者中科院等。而去国外的人里,去美国的占 67.5%,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 15.8 %,而通过最常见的签三方就业的人数只有 4.2%,仅有 123人,剩下的都属于“灵活就业”,还有个别创业的。

未就业的本科生约占 2.5%,所以本科生的就业率 97.5%。

2016年清华的硕士毕业生 2657 人,其中非定向委培的 2551 人。

由于清华的博士大多数是直博,不需要经历硕士毕业,而且硕士读完一年后还有转博士的机会,所以留下来的硕士生,大部分都是冲着就业去的。事实上也是如此:继续深造的仅有 9.2%,其中国内 2.4%,出国(境) 6.8%,而就业的人高达 90.2%,其中 72.0% 签三方了,是清华最大的就业大军。

清华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9.4%。

2016年清华毕业的博士生为 1346 人,其中非定向或委培的有 1238 人。

清华博士生的深造(一般是博士后)比例高达 29.1%(其中国内19.1%),毕竟已经读到博士了,再多读两三年也挺好。

剩下 70.0 % 的人选择就业,有 866 人。这部分就业的人大部分都是签三方的( 64.4%)。

清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9.0%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毕业生去什么单位了。看下图:

毫无疑问,最受毕业生欢迎的三个行业是 金融、IT 和 科研,分别站到 21.2%、17.7% 和 13.6%。虽然清华工科毕业生众多,但是毕业以后转行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且大部分去了金融和IT,毕竟这两个是永恒的热门行业。

国有企业依然是毕业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总体占了 35.6%,而去事业单位的人同样非常多,高达 35.3%,几乎和国企持平,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近几年民营企业的人也多了起来,2016年高达 23.0%,而去外资企业的人逐渐减少,2016年只有 6.0%。

2016 年哪家企业最受清华毕业生欢迎?答案是华为。

由于去年华为需要的人才数量极多,并且去年开出了很高的工资,清华毕业生去华为的数量也有了很明显的增长,高达 111 人,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国家电网(68人)。

剩下的人中,搞金融的去中信的最多(60人),搞科研的则去中国科学院和各大知名央企了。如下图所示: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于近日分别在学校网站发布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多少年来被莘莘学子期盼和向往。

那么,在经过大学教育的洗礼之后,这些备受关注和期待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又都去了哪儿?从两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分别发布的《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略窥一二。

就业率均超97% 北大博士最低

2013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共6644人,总体就业率为98.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1%,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北京大学毕业生(含医学部)共9071人,总体就业率为97.4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3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6.49%。

两所高校就业率计算方法相同,均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包含签订三方协议和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指的是不签署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

2013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6%,本科毕业生35%,均比2012届同期低10个百分点以上。清华北大在这样的一年中仍然保持着高就业率,彰显出它们作为老牌名校难以撼动的地位。

人文社科学生就业率最高超99%

从分学科就业情况来看,清华工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6%,理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7%,文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9%。

工科和文科毕业生更趋向于毕业生后直接就业,就业比例分别为47.7%和67.9%;理科毕业生则更多选择继续深造,比例为61.1%。

北大的情况与清华类似,理学类本科毕业生为96.19%,工科类本科毕业生达99.04%,人文类本科毕业生达到99.34%,社科类本科毕业生则达到99.58%。

过半本科生深造近三成留学

而从分学历和分学科情况来看,毕业生的走向又存在较大差异。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54.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27.3%,合计81.7%;北京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40.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8.9%,合计69.0%。从中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均有超过 半数的本科毕业生并不是直接工作,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其中又以理工科毕业生居多。

这样的绝对高比例,想来其实并不意外。主观来说,无论从增强自身竞争力,还是暂时躲避残酷就业现实的考虑出发,继续深造都是极佳的选择。客观来看,一方面,医学等不少学科对继续深造的确有所需求,另一方面,清华北大本科毕业证书为国内外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国内深造和海外留学都更容易成功。

相比之下,已获取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大多选择参加工作,比例均在8成左右。

北大仅2.78%去民营企业

在不少人看来,进了清华北大,就等于给就业上了一把保险锁——大企业、稳定、高收入、高地位,这些都不是梦想。那么事实上,2013年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都与哪些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呢?

从数据来看,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达到62.7%,其中,国有企业就占据了43.8%,远超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总和。这其中,国家电网公司80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6人、中国建筑总公司41人位居就业榜前三。并且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清华大学就业榜排名前二十的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 紧随国企之外,排在清华就业去向第二位的是高校及科研等事业单位,比例为24.5%。

与此相比,北京大学的情况略有不同,签约比例最高的是高等教育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38.61%和31.76%,最低的是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比例分别为2.12%和2.78%。

清华近一成毕业生来广东

隔路相对的清华和北大,均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几年来习惯于在首都学习的清华北大学子们,毕业之后大多也都选择了留在北京,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北京就业比例更是高达65.63%!

从就业省份分布来看,除了北京,当属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居高。清华大学广东就业所占比例为9.8%,上海占比6.9%,北京大学在这两地的就业比 例则分别为3.84%和2.29%。从大区域的就业比例来看,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而只有大约15%的毕业生选择去中部和西部工作。从中 能够发现,清华北大毕业生们,内心更加青睐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偏爱美国比例在持续下降

据《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1年达到史上最大规模,人数达33.97万人。

从2013年北大、清华的就业生报告来看,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更加偏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高校。2013年清华毕业生出 国(境)深造比例为17.5%,首选地区为美国,占71.8%,其次为英国、中国香港、德国、日本、加拿大。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 前50位大学留学。北大的情况与清华基本类似,3119名本科毕业生中有901人选择出国留学,硕士4242名毕业生中有280人出国,博士1710名毕 业生中有131人出国。

据清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教授介绍,清华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中研究生下降最明显,已从2007年高峰时的15.2%降至2013年的8.35%。

备注:从就业地域来看,2013年清华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是北京、广东和上海,所占比例分别为53.7%、9.8%和6.9%。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83.5%,到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为6.2%,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10.3%。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生主要就业省份为北京 (30.7%)、广东(19.0%)和上海(10.6%);东部地区就业比例为75.1%,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为9.5%,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15.3%。

感怀母校培育恩 牢记责任赴远航

——在清华2014年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化工系博士毕业生 张如范

尊敬的各位老师、来宾,亲爱的亲友们、同学们:

  我是来自化工系的博士毕业生张如范。能够作为本届毕业生的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精心培育我们的母校,关心指导我们的老师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周前,我接到学校老师的邀请,让我在这次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对此深感荣耀,却又惶恐不安。为了准备这次发言,我历经数次挑灯夜战。

  昨夜寒蛩不住鸣。为做发言稿,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胧。

  此时此刻,回首凝望,这些年,我们一起生活过的清华园,有欢乐、有抱怨、也留下了诸多的遗憾。

  我们享受过清华餐厅的美食,领略过名家大师的风采,欣赏过新清华学堂的高水平演出,参加过激烈万分的体育比赛,感受过取得突破时的欣喜若狂,也许还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我们吐槽过各种与奖学金挂钩的考勤,抱怨过高强度的“一二?九”排练,牢骚过我们的后勤服务,体验过课题不顺时的彻夜难眠,承受过中期考核时的痛苦煎熬,也经历过论文写作时的挑灯夜战。

  然而,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在清华园里的这些年,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成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我们的视野和境界得到了扩展。

  所有的经历,转眼成为回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又怎能不难舍难分,留恋忘返?

  我们每个人的研究生生涯都是不轻松的,甚至可以说异常煎熬的。

  你做,或者不做实验,课题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读,或者不读paper,文献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写,或者不写论文,数据就在那里,不挪不移;你赶,或者不赶进度,导师的任务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愁,或者不发愁,毕业的要求就在那里,不高不低;你听,或者不听我发言,毕业就在这里,我们终将离去。

  眼看周围同龄人的孩子已经老大,而我们很多读研的哥哥尚未娶,姐姐还待嫁,白天被论文搞得愁眉苦脸,晚上偶尔还挨顿爸妈的责骂。

  有时候真想说:哥读的不是博,是折磨;姐读的也不是研,是辛酸!

  折磨也好,辛酸也罢,哪个人的破茧成蝶不是经历了痛苦煎熬、汗泪交加?

  以我而言,2009年,我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师从魏飞教授,开始了五年的博士生涯。五年过得非常不容易!因为课题不顺,我连续两年春节都是在实验室度过。2011年,有长达半年的时间,我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却得不到任何进展。我常常在三更半夜的时候跑到东主楼前的小树林里面徘徊散步,寻找原因。那个时候,我还给自己写一首小词来鼓励自己,叫做《苏幕遮-科研小生记事》:

  读文献,做实验,夜以继日,双颊洒热汗。暂将此身献科研,学海无涯,长途路漫漫。

  常失败,淡然看,苦中有乐,悲喜何须念。磨剑尚需待十年,这才几时?继续埋头干!

  就是靠着这样的坚韧与努力,在魏飞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突破,比如做出了世界最长的碳纳米管,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宏观尺度的超润滑现象等,并因此获得了四项国际会议大奖等多种荣誉和奖励。

  回首这段往事,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清华求学的过程中,不经历这些刻骨铭心的日子,你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清华校训中“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正是在科研这条艰苦的道路上不断的坚持,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而人生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要问清华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可以说清华给了我们一流的导师,一流的科研平台,一流的学习环境,也给了我们非常优秀的校友资源。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母校给了我们自强不息这种宝贵的精神。

  当今后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自信地拍着胸口喊一声,“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

  然而,除了自强不息,清华更教育我们要“厚德载物”,没有了厚德,我们怎么可能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拥有一份厚德更能让母校对我们放心,能够让我们一辈子都肩负起“清华人”这个沉甸甸的“标签”。

  在经过五年的博士生涯训练和思考后,我选择继续从事科研。今年九月份,我将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在我即将正式将科研作为我的职业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却常常在我的心头萦绕,令我为之深思。

  当科研正在成为一种职业、甚至逐渐变得世俗化的时候,我能否永远地将兴趣和追求科学真理放在第一位,将其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不断探索,并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

  当我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我是选择一些时髦的热点还是选择虽然冷门但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的方向?

  当我研究的是一个冷门课题,虽然意义重大,但却难以申请经费、难以出成果的时候,我能够耐得住寂寞,选择坚守吗?

  假如我手握千万科研经费,我能够做到恪守国家法律和学术界的伦理,坚持不贪污、不挪用、不浪费用纳税人血汗钱得到的科研经费吗?

  假如我是一项涉及争议的重大项目的评审专家,我会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价值取向,不媚权、不媚俗、不为金钱所动,顶住压力,坚持说真话吗?……

  这些问题都很沉重,任何轻率的回答都是肤浅的,我只能用今后的行动写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何止是做科研,对于我们这些毕业生,不管我们今后从事哪个职业,我们都需要思考类似的问题。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我们是否可以做到选择坚守?坚守信念,坚守良知,坚守努力,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下面给大家分享一首《定风波》:

  莫听乱耳扰目声,何妨一笑且前行。不违良心不做假,谁怕?一身正气度平生。

  风云变幻要读懂,警醒。坚守信念不盲从。且看前方萧瑟处,管它风雨与阴晴。

  最后,我以一首《蝶恋花》结束今天的发言:

  毕业之时思绪翔。千言万语,难以诉衷肠。五年时光匆匆过,酸甜苦辣俱已尝。

  峥嵘往事皆难忘。恩师同窗,此情永珍藏。感怀母校培育恩,牢记责任赴远航。

清华大学生定向生读研是自费吗... 清华大学生定向生读研是自费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现在的研究生都是可以通过三助岗位(助教,助研,助管)来减免学费的,你可以具体去清华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去看看-启道教育提供,祝你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定向生毕业后薪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