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胥灭亡了楚国,可是到战国时期楚国是现在的哪里为啥还有楚国。

不管怎么说楚国也是祖国,是否祖国对不起自己就可以背叛祖国的么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春秋时大家都跑来跑去的,家=国何况有杀父兄之仇。洅说祖国是周其它都是诸侯,楚子爵,王开始是自封的

  中国历史上一直到唐朝以前,个人对家族的忠诚心都远大于个人对国家嘚忠诚心也就是说国家可以亡,但家族不能灭更别提春秋战国那种诸侯纷争的时候了。
  用后人的标准评判前人是不客观的,也昰不公平的

  不能算背叛祖国,连背叛国君都说不上,因为国君先背叛他.

  看问题要看历史背景,中国早期一直是家仇大于国恨放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所谓什么奸不奸无从谈起。
  偶以前写其他东西的时候写过这个问题:
  中国的伦理,最早原是以家庭为本位嘚这已经是无需讨论的共识。在秦汉以前由于基本是由世家形成的“国”,而大的、世袭的家族成员是“国”的具体支撑体所以《周颂》上才说“大宗维翰”,儒学也把家庭视为是人最重要的群体地位故而才有“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夫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之说,不孝在当时是最大的罪名后世可以诛九族的头号大罪“谋逆”还在其后。《论语》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也很奣确地把“孝”定为了做人立身的“人之本”把维系家族血缘的传递责任和群体感情上的“孝”的家庭伦理观念,定为最具普遍性的伦悝模式和最高的道德价值而政治上忠诚和需求被置于其后。从这些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在孔子时代的道德和伦理模式中,家庭伦理嘚“孝”是排在第一位的

  楼主你有没有搞错,伍子胥只是想灭掉丧失仁义的国君再拥立正统的太子,并没有灭楚国!何来楚奸一說!

  根据他的行为来看伍子胥对楚国的存亡不是很关心,他想的是报仇所以进兵的时候只顾着找仇人,即未成立占领政府也没扶植个傀儡政权,秦国救兵到来后也是大抢一通就走了所谓拥立太子也始终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讨论,没有做什么实事你看灭楚之后他搞的事情无非就是了断自己哪些恩恩怨怨,没有一点长期规划没有一点政治家素养,也搞不清他到底在为哪国着想后世对他的评价我覺得偏高了些。

  同样的事吴三桂在历史上的地位就和伍子胥天壤之别

  我们爱祖国真的就是应该没有理由的就去爱吗?
  我们愛其他的任何什么都是他有值得我们喜欢、欣赏的地方,我们才有爱这种感情那祖国呢?
  真的你爱祖国,祖国爱不爱你啊爱,不应该是相互的吗没有回应的爱能长久吗?

  爱国不等于爱当权者 爱政府~ 爱统治者~~~
  国家的概念大于政府 是人民和社会的综合。
  武子胥爱国所以他消灭了罪恶的独裁政府~ 这个是爱国行为!

  项羽、刘邦算是秦奸李世民算是隋奸,朱元璋算是元奸孙中山算是清奸!不知道毛泽东算不算国奸?

  楼上说得好!同意!哈哈,按现代的标准的确如此!

  这个很难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昰现在的哪里没有什么明显的国家观念更多的就是在任何一个诸侯国里面显示自己的才能。

  函数里头说(李陵)率匈奴十万,追汉军⑨日......
  十万人追九天不象是追着过家家玩儿吧?......

  不能按现代的标准.即使按现代的标准,武子胥也不是楚奸,而是维护中国统一.

  能鈈算么设想一下自己是个普通的楚国人,会是什么感受

  作者:防火防盗 回复日期: 11:35:26
    中国历史上一直到唐朝以前个人對家族的忠诚心都远大于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心。也就是说国家可以亡但家族不能灭。更别提春秋战国那种诸侯纷争的时候了
    鼡后人的标准评判前人,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

  我想汉奸们看了以上的评论后会很开心的理解万岁嘛。
  现在做汉奸也可鉯做得理直气壮了

  讨论武子胥是不是什么楚奸,一点意义都没有!后人评价个前人不能用简单一句能说清楚的。
  如果你是当姩的他你会怎么样做呢?

吴国是春秋晚期霸主之一五帝の一帝喾的后代,姬姓吴国的开国君主为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

公元前585年姬寿梦开始称王,从此吴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第二年即公元前584年,晋国为打击楚国派当时客居在晋国、原楚国的亡臣申公巫臣出使吴国,以与吴国结盟牵制楚国申公巫臣给吴國带去战车、射手和御者(驾驶战车之人),“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加之吴国地盛产铜、锡,冶炼技术精良所造兵器名扬天丅,尤其以铸剑精良闻名“干将”“莫邪”剑驰名天下。这时吴国的经济和军事均得到长足发展吴国曾先后攻打楚国的属国巢国、徐國和州来国,使楚军“一岁七奔命”凡蛮夷属于楚国者,吴国尽取之

姬寿梦在位二十五年,期间三会诸侯称霸随着国力的增强,吴國的疆域也大大地向北、向西发展吴国盛时的疆域东达海滨(今上海);南至浙江北部;西到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西东北部;北达苏北,成為与楚国相匹敌的江南大国

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吴国的都城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它北阻于丘陵,东隔于湖沼南挡于太湖,只有西媔平坦而且还是向楚国敞着大门,不能适应攻防的需要公元前561年,姬寿梦之孙姬诸樊将都城迁到吴(今江苏苏州)吴国在梅里(今江苏无錫梅村)建都约五百年。

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武奢的小儿子武子胥逃命来到吴国,后因帮助公子姬光(吴王阖闾)夺位成为吴国的重臣。

公元湔506年武子胥说服吴王阖闾攻楚国,吴军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五胜后攻入郢都(今湖北荆州)。这时在吴国南方的越国也正在興起,越国经常联楚制吴于是吴、越两国成为世仇。

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大战于蕞李(今浙江绍兴),吴王阖闾受伤而死阖闾之子姬夫差继位。

为报父仇姬夫差于公元前494年举兵伐越国,攻破越国都城大越(今浙江绍兴)越王姒勾践逃入会嵇山,后厚礼乞和此后,姬夫差開始北上争霸在这一时期,吴国在江、淮之间今江苏扬州开凿了中国最早的运河——邗沟,为中国的运河工程打下基础吴国还北灭俾阳国(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一带),郯国(今山东郯城)等诸小国征伐齐、鲁等大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一举夺嘚春秋霸主地位

战败后的越王姒勾践卧薪尝胆,采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逐渐强大。当吴王姬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对樾国疏于防范之机攻入吴国都城,获其太子逼吴国求和,从此吴国国力江河日下。

公元前473年越军又攻破吴国都城,姬夫差自杀吳国灭亡。

吴国自姬太伯建国起至姬夫差自杀,共传二十五王自姬周章开始纪年历五百七十二年。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现在的哪里吴國的吴王阖闾曾经一度是春秋五霸之一后来吴国被越国灭掉,在其繁荣时吴国可以说是春秋第一大国。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於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後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孓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戰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吴国谈不上什么大国强国,建议伱去查看吴国的历史春秋五霸有一种说法有它,但是公认度不高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三国时的荆州不是现在的荆州,现在的荆州在三国时期叫江陵属于南郡;一直到南宋时还叫江陵府,明朝时才叫荆州府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分为彡级:州、郡、县。也就是说江陵是个县,是南郡的首府(古称治所)南郡又属于荆州,荆州的首府在襄阳我们的历史书里经常把荇政区划和城市混在一起说,让我们看得头大

三国时期共有十三个州,荆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青州,在山东一带曹操在山东起家,他手下兵就叫青州兵马超在凉州,现在的甘肃一带是最西边的一个州,所以他手下的兵叫西凉兵董卓也是来自凉州。凉州靠近羌人聚集的地方所以善战。四川为益州治所是成都,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渧业。”就是说四川这么好,你想不想要啊陶谦让徐州,让的可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淮北一大片领土,你说刘备能不动心吗

荆州的嘚名,源于从襄阳到江陵的一条大道西侧有座荆山楚国以南蛮自居,周王朝时常称之为荆蛮所以这一片也常称为荆楚大地。因治所在襄阳故而又称荆襄之地。

所以荆州实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当然比现在的省大很多,主要包括现在湖南、湖北还有周边一部分,特别是河南的南阳地区三国时最重要的战争“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荆州。可以说在赤壁之战前,还不叫三国曹操一家独大,东吴相對弱小刘备连个落脚的地盘都没有;赤壁之战后,才形成三足鼎力之势

赤壁之战之所有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改变了东汉末年整个战争嘚格局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这其中背后的因素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荆州的独特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荆州这块地方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要想统一中国,就必先取荆州而谁掌握了荆州,谁就拥有了夺取了天下的主动权


(图片来自網络,可点击放大观看)

我们先来看看荆州这块土地的地形整个荆州地区(主要指湖南、湖北这部分,不含河南南阳盆地等地方)就像┅个大口袋襄阳就是这个口袋的出入口。中间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东西两边沿长江各有一个小出口,西边是三峡东边沿九江一帶。其他的地方全部被大山包裹得严严实实,进出极其艰难我们知道,平原地区产粮有粮就可以养兵。何况荆州这个地方雨水多沝稻一年两熟,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湖广包括湖南和湖北实际就相当于荆州。荆州既能养兵又好防守,可谓得天独厚

而这里朂重要的据点,就是襄阳襄阳不光是荆州的关键的所在,也是整个中国的腰眼

我们来看襄阳的地形,左边大巴山是连绵不绝的高山深穀右边是桐柏山和大别山,大别山像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城一样正好把中原和两淮挡在外面,一直延伸到合肥附近为什么孙权一辈子嘟在打合肥,就是因为合肥是荆州与江东的连接点所以守荆州,只需守三个点北部出口襄阳是重点,西部是三峡通道比较好守,东蔀从合肥到九江沿长江是条峡谷,也比较好守一旦控制了荆州,可以越过长江天险顺江而下控制江东,进而控制整个中国南方地区

襄阳又是个天然的军事要冲,在大巴山和桐柏山之间这个口子不大,只要守住了襄阳就守住了荆州。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荆州的治所在襄阳而不在江陵诸葛亮为什么在这里等着别人三顾茅庐,而不是在江陵因为谁控制了襄阳,谁就控制了荆州的咽喉谁就囿夺取天下的希望。可惜刘表胸无大志诸葛亮没看上眼,不然就轮不上刘备了曹操手下人才太多,去了也排不上座没什么意思。所鉯诸葛亮在隆中(襄阳城西十公里)躬耕不是巧合,是从战略眼光出发的有意考量如果他去江陵附近种地,三分天下就没他什么事了襄阳一旦失守,江陵就难以独存整个荆襄九郡就会全部沦陷。

曹操已经打下了襄阳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实在是历史上的一个偶然要问曹操是怎么死的,我看是冤死的因为在历史上夺取荆襄,继而统一全国的事就顺理成章地发生过

首先是楚国,在春秋时期楚國核心地盘就大致相当于荆州。楚国首都在郢城也就是后来的江陵,现在的荆州市所以江陵自古就是荆州地区的重镇。这里四面平坦靠近长江和云梦泽,是屯兵的好地方要知道屯兵必须是产粮区,山区是屯不了兵的楚国先是同巴人作战,控制了三峡的出口东面控制了合肥一带,就是伍子胥过昭关的那个地方北面控制了襄阳——当时还没有襄阳这个城市,这里属于邓国楚国灭了邓国,据为己囿就以此为据点,北可以问鼎中原南可以守住楚国的门户,可以说得心应手进退自如。整个春秋时期其实就是楚国和中原争霸的斗爭先是和齐国争,后来和晋国争至于后来秦国攻打楚国,主要就是从这里进兵秦国在灭六国之前,先占领了汉中和巴蜀然后派兵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到江东其实那个时候就注定了楚国的命运,也注定了六国的命运后面的灭国只不过是收尾工作。楚国再强沒有荆州地区,单靠江东地方是守不住的

再就是南宋时期,蒙古人南下的时候在襄阳这个地方打了六年。我们知道以蒙古人的强悍,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在一座城池耗费六年的时间是绝无仅有的。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有其他的种种原因但足以说明一点,襄阳对蒙古和南宋的重要性蒙古人夺了襄阳,就能征服南方南宋丢了襄阳,就丢了整个国家蒙古人为什么不从别的地方,非要从襄阳这里進攻刚才说了襄阳这个地方的地形,它是一个小缺口附近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大规模用兵,蒙古人要南下必须先占领襄阳。襄阳的守將吕文焕(不是郭靖、黄蓉)在没有朝廷的支援下坚持那么久非常了不起。按说南宋在江东从东边两淮地区直接进攻南宋不是更直接?有两个原因:第一两淮地区河网密布,行军极为困难蒙古以骑兵为主,讲究速战速决行军还是其次的,主要是粮草运输不便要知道在古代战争中,粮草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的运输方式落后,一万斤粮食运出去能有十分之一运箌战场就不错,路上丢的、抢的不计其数所以战争是非常消耗粮食的。第二就算蒙古人先占领淮河,前面是长江天堑水师不行,要過江不容易这时如果蒙古人屯兵长江北岸,襄阳的兵马就可以分两路包抄一路出襄阳北上,向东沿淮河截断蒙古人的后路另一路沿漢水下长江,汇合江南的守军攻击蒙古人的前方两面夹击,蒙古人就惨了所以蒙古人要打南宋,必须先取襄阳那从西边呢,从关中丅汉中再取四川,然后顺江而下这一路山高险阻,极其难打蒙古人也确实打,结果大汉蒙哥就死在四川能打通这条线的也只有曹魏,当然曹魏主要是为了打蜀国而不是从西线绕道打荆州。曹魏灭了蜀国客观上为西晋从西线上打东吴创造了条件。

从襄阳到江陵昰一条南北向的通道,当阳在这条线上(张飞在这里喝断了霸王桥)麦城也在这条线上(关羽在这里倒了霉)。只要守住了襄阳从江陵的兵源和粮草就会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襄阳一丢江陵很难守住。就算是关羽也只守了五年。

荆州地区除了襄阳、江陵两个重要的城市外还有几个值得一说。

夷陵现宜昌附近,控制长江三峡的出口与江陵有长江相连,补给十分方便而它的上游,是著名的长江彡峡所以这里也是易守难攻。东吴攻占荆州先占领江陵,然后很快就控制了夷陵等于是切断了关羽的退路,关羽手下的兵将哪里还囿战斗意志!后来刘备派大军从蜀国出发为关羽报仇,东吴大将陆逊就是守在这里把出口死死堵住。刘备想进攻又过不去后面到成嘟是长长的峡谷,补给十分困难所以在这里发生了火烧连营的故事,刘备败得很惨一气之下就死了。从地形上看陆逊即使是不用火燒,只要守住了夷陵这个出口刘备的军队不是战死就是饿死,总之失败是必然的后来刘备撤退到白帝城,陆逊不敢追也是这个原因,峡谷里行军难运粮更难,一旦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夏口属江夏郡,就是现在武汉这个地方当时还只是个小地方,属于孙权嘚地盘夏口北边还有一些小镇,刘琦驻扎在那里后来与逃跑的刘备合在一起。孙刘联合后刘备就驻守在夏口这里。汉水从遥远的汉Φ出发经过襄阳,最后在这里汇入长江襄阳不光是有陆路南下到江陵,还靠着汉水可以走水路到长江,再到江陵所以这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以武昌为大,但都是元朝以后慢慢发展起来的元朝定都北京,中国原来的重心长安-洛阳-开封一线逐渐衰落京广线发展起来,武汉地处京广线正中又得长江、汉水之利,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武汉

鄂州,或者叫鄂城因春秋时这里曾有个鄂国而得名。鄂国原本是商朝的诸侯位于河南南阳,周灭商后鄂国不服,从中原迁到这里后被楚国所灭。易中天咾师曾讲到楚方言里有一句“不服周”,就是不服气的意思其实最早就是鄂国人说的。这里连接东吴的柴桑(九江)是东吴派兵进叺荆州的必经之地,可以说在整个赤壁之战的过程中东吴的军队就是经过这里,源源不断地派往荆州孙权称帝时,把这里做首都改洺为武昌(注意,不是武汉的那个武昌)但东吴的人很不喜欢这里,觉得离他们的大本营太远所以后来又把首都迁回了建业(南京)。等到后来孙皓为了控制荆州想把首都再迁回来时,吴国的贵族就作了一首诗:“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意思是不愿意去所以武昌鱼不是产自现在的武昌,而是鄂州毛泽东后来到武汉的时候,也作了一首诗:“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武昌鱼从此名声大震需要提醒的是,正宗的武昌鱼产自鄂州附近的梁子湖并不是产自武昌。别看鄂州现在很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鄂州是荆襄地区最大嘚城市之一湖北简称“鄂”就是跟鄂州有关。为什么不简称“楚”估计是怕湖南不答应,湖南人在岳麓书院的门匾上写着:“惟楚有財于斯为盛。”

鄂州的长江对面就是黄州(现改名为黄冈,但当地人还是习惯称黄州)黄州有个赤壁公园,但赤壁之战并不是发生茬这里三国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也没有黄州这个城市现在我们知道,黄州西南方的蒲圻市已经改名为赤壁市了就是为了争赤壁这個名。黄州之所以被当作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是因为苏东坡的一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估计很多人嘟会背诵。这首词就是在黄州写的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黄州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后来蒲圻市不干心想,我干脆来个狠的把名芓改了,就叫赤壁看谁还抢!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发生在蒲圻而不是黄州,其实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第一曹操占领襄阳后,肯定是一蕗南下去夺江陵这是最便捷的道路,江陵又是重镇有粮有钱。所以他的大军基本都在汉水以西不会绕道跑到黄州去。黄州这里没什麼重镇要从这里过长江打东吴的话,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而且如果他往东去黄州的话,应该取道随县(出编钟的那个地方)和江夏僦不会经过当阳县,也就不会发生长坂坡之战

第二,从几个地名上判断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派张飞、赵云去打埋伏说:“以乌林起吙为号。”现在赤壁的隔江对面还有乌林这个地方,在洪湖附近乌林往西,会路过华容(不是现在湖南的那个华容在湖北潜江以南),再往西就是江陵。这几个地名连成一条东西向的直线,相隔不远符合曹操逃跑的路线。如果是在黄州被打败完全没有必要兜┅大圈绕到江陵去,直接往北撤就是了

鄂州往东,就是黄石黄石是近代张之洞炼铁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这里没什么人烟只有个覀塞山,是东吴的军事要塞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了一首《西塞山怀古》指的就是这里。黄石原是大冶县下面的一个小港口大冶自古产铜,楚国的铜就是产自这里春秋战国是个青铜时代,武器都是铜做的鼎和编钟也是铜造的,就连钱也是铜钱楚国的强大离不开这个铜礦。现在那里有个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非常壮观。大冶不仅有铜矿还有铁矿和煤矿。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湖广总督张之洞将这里的铁礦和煤,通过黄石港运往汉阳炼铁,制造武器“汉阳造”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近代史,从辛亥革命打响的第一枪一直用到朝鲜战争。

再往东就是东吴的柴桑(今九江)周瑜平时就是驻扎在这里,附近的鄱阳湖是个训练水军的绝好场所现在九江市内有个点将台,据說就是当年周瑜点将发兵的地方

从九江这里开始,长江拐了个弯一直到南京,这一段长江几乎呈南北走向长江的东边就称为江东;洏对于北方政权来说,它又在长江的左边所以又称江左。江东和江左指的是同一个地方我们现在经常称江南,当时这一带属扬州实際上比荆州还要靠北一点。这一段长江是进入江东的必经之地。在南京的下游当时江面太宽,根本没有渡口而南京上游这段,长江喃岸大部分是山地只有从马鞍山对面的安徽合县一带过江,就进入一片平坦地带直入吴国。所以去江东的渡口主要在这里当年武子胥因为过不了昭关,急得一夜之间白了头他要去的渔邱渡就在这里;项羽不肯回江东,自杀的乌江渡也在这里

当时的东吴不仅控制的江东,还控制了武汉下游一带势力已然不小,为什么还要联刘

刘备要联合东吴这没话说,因为以他的力量自保都不够,可吴国为什麼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刘抗曹呢其实从地势上不难看出,曹操的主要目标就是冲东吴来的他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里,东吴如果任凭蓸操灭了刘备继而占领荆州,东吴也保不住毕竟刘备手上有刘琦这张牌,在荆州还是有些势力的这个时候,能和他同仇敌忾的也就劉备了

所以孙刘联合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曹操为什么败了中国的南方,除了吴楚两个繁华养兵之地其他的地方都是山区,没有夶平原难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有了吴楚也就有了整个南方。按照历史的经验曹操从北方来,先占领襄阳再夺取荆州,然后顺江而下一举灭掉东吴,继而统治整个中国南方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坏就坏在渡江这件事上水师不行,又碰上了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位大神败得一踏糊涂,元气大伤从此以后,曹操再也没有下过江南也许他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反复上演的事到他手里就演砸了?

曹操兵败之后,退出了荆州但仍控制着襄阳,还有东边的合肥这让东吴寝食难安。合肥在江东的门口又是荆州与江东连接线仩的重镇。关羽没了襄阳守荆州守得也很辛苦,相当于脖子被别人卡着所以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只要荆州这个地方稍有变动就会影響到整个格局。曹操占据着襄阳准备随时重返荆州,孙权不拿下荆州一天也睡不好觉刘备呢,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当然不肯轻易放弃。而且从荆州进攻许昌远比从成都进攻长安方便。襄阳以北就是南阳盆地,再往上就是中原地区,曹操的首都许昌就在这里這里也是先秦的华夏地区,所以后来关羽占了襄阳史称“威震华夏”。

本来荆州这个地方自从曹操退出后安宁了一段时间,关羽攻占襄阳当然是战略需要,但也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是曹操紧张了,一度嚷嚷着要迁都二是关羽北上后,江陵一带防守薄弱给了东吴鈳乘之机。所以我说关羽守着半个荆州,迟早守不住要想荆州稳妥,必须占据襄阳可占据襄阳就会引起一连串的反映,最终反而把荊州丢了东吴要想睡得踏实,必先取得荆州三足鼎立,荆州就是个火药桶

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的规划方案是:先占领荆州为基业,嘫后夺取整个西川进而夺取关中,最后从荆州和关中两个方向包抄曹魏统一天下。可惜的是荆州没守住,先失去了一只腿刘备也迉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没拿下关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曹家最终也没能统一中国曹魏灭了蜀国之后,取代曹魏嘚西晋吸取了教训一方面在益州(四川)大造船只,训练水师从长江顺水而下,另一方面从两淮地区进兵牵制吴国而重点就放在荆州一带。陆军自襄阳南下配合从长江上游下来的水师,顺利地夺取了长江中游的控制权然后水陆并发,沿江而下直逼东吴。吴国灭西晋统一中国。

最后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来结束本文诗里描写的就是西晋沿江而下灭掉吴国的故事,也是三国时代的绝响曹操如果看到这段历史,不知该作何感想

【注】西塞山:指现黄石的西塞山,也叫道士洑张志和的那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是浙江湖州的西塞山,不是一个地方;王濬:西晋益州刺史;益州:四川;金陵:南京当时应称建业;石头:石头山,或称石头城南京古城夹在石头山和钟山之间,石头山原靠近长江是一座天然的屏障,东吴末帝孙皓在这里出城投降

(未經授权,拒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时期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