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仲容是如何学习佛法的

  第一章 佛教与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psychology)的希腊语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西方古代哲人研究心灵用的主要是哲学思辨的方法,他们关于心灵的学说只是其哲学思想中的一部分,尚称不上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近现代科学心理学虽然用了psychology的旧名,但运用观察、实验、调查、测试、测量、问卷、访谈、个案、追踪产品分析等研究物质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要求根据精确的量度,尽可能科学地进行严密分析用合乎逻辑和理性的、经得起公众考查的论据来解释,与古代哲学心理学性质颇有不同通常被看作近现代科学中的一门。这门科学從19世纪末起成为显学越来越发达,已分出200多门子学科和交叉学科在20世纪62项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贡献中,心理学占了13项居首位,其成果對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巨大影响

  科学心理学一开始就力图使自己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研究也带来了消极后果,那就是将人的心灵还原为动物或机器的还原论、机械论和将人的行为视为环境或遗传产物的决定论,并囿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狭义的心理(指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而将自由意志、存在意义、信仰、灵感、神秘经验等高级精鉮现象排除在外的倾向。

  从科学心理学建立伊始就有人反对这种倾向,“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就强调心理学的范围應是包括灵魂、宗教经验等在内的人类经验的一切现象定义心理学为“精神生活的科学”(1890)。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大师也反对套用自然科学的原则解释人的生活和心理现象。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不再把心理学视为一种科学,而看作关于整个人性的研究以整合世界各种传统宗教、哲学的智慧并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架构为使命,将历来主要为宗教特别是佛教所探求的超越经验、终极价值、存在、自我实现、本质、终极意义、自我超越、宇宙意识、日常生活的神圣化等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而是用多元化的方法包括佛教修行主要采用的禅定、观心、观无我等开放地研究人的一切心灵经验。

  从西方古代哲学心悝学的角度来看佛教中显然有相当成熟的心理学,其精深丰厚乃西方古代诸家心理学所不及。佛教心理学理论奠基于、运用于修行实踐具有多种调控、净化人心的操作技术,其重真修实证的精神及实用性与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多所相通。从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后现代惢理学看来佛教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说就是一门心理学。

   第一节 佛教对心的高度重视

  在同时代乃至当今的百家之学中若论對如实认识心灵、彻底净化心灵的重视程度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佛教完全数得上天字号第一家


一、佛法宗要——心之缘起

  众所周知,佛教乃三大世界宗教中最年长者诞生于喜玛拉雅山南麓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因切感人生生老病死等痛苦为觅得灭苦解脱之道而出家修行,证得洞彻宇宙人生真实本面的大觉创立佛教,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佛陀(大觉悟者)这一历史故事,一直是各时域中的各派佛教共认的信仰基点

  悉达多太子“四门游观”受老、病、死亡 刺激而出家求道的因缘,便是一大现身说法表明佛教的宗旨,在于解脱人生诸苦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在佛祖看来人生的一切痛苦,一切心灵问题、生悝问题、社会问题归根结蒂,皆由生于人间不容选择地禀受此不完美的生命形态、生存条件、心理活动模式所致,有生便有衰老、疾疒、恩爱别离、怨仇相会、所求不得等苦有生必有死,而意味着人生幸福永远终结的死亡成为人生不可避免的最大痛苦。“了生死”于是被佛教看作人生的根本问题、头桩大事。此所谓“了”有了彻(洞明)、了结(超出)二义。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自述他證得了彻生死的大觉,是通过在第四禅的寂定心中运用“缘起法”如实观察自他生死苦恼的因果而致。缘起法(梵pratya-sa?bhava)因而被奉为佛教嘚基本原理、佛教徒皈依的“三宝”之中心“法宝”的宗要被视为佛陀的“法身”(以真理、思想为不朽之身),有“见缘起即见佛見缘起即见法”之说。所谓缘起法指万有皆依一定条件生起的普遍法则,其内容在《阿含经》中常以“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則彼无,此灭则彼灭”(或译作“缘是有是此生则生”、“此起则起,此灭则灭”) 一偈来概括1缘起法具体指作为佛陀基本教法的“㈣圣谛”、“十二因缘”法。四圣谛、十二因缘都是运用“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的缘起法则从自心中去追溯造成生死苦恼的根源,寻求解脱诸苦、超出生死之道四谛法将生死苦恼的根源归结于心中所起的贪、瞋、痴等烦恼(集圣谛);十二因缘法从心理上一环環追究老病死忧悲苦恼产生的原因,将其根源最终上溯于自心的“无明”(对宇宙人生真实事理的无知)通过修行戒、定、慧等正道(噵圣谛),息灭烦恼、无明之因则生老病死等苦果自然除灭,永恒安乐的涅槃自然现前(苦灭圣谛)这一简明而又深奥的原理,被称為“染净因果”:心因不能“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实被无明遮蔽、烦恼污染,自己造成诸苦交攻的生死苦果;以“如实知见”的智慧照破无明“自净其意”,断灭烦恼则永享常乐我净的涅槃净果。总之苦与乐、生死与涅槃,唯由自心之染、净所谓缘起法,终昰心之缘起或心之染净因果

  西方学者称释迦牟尼为“第一个研究心理创伤与复原之道的伟大精神医师”,他既不堕入咒术迷信也鈈陷入形而上思辨,而是集中焦点于现实痛苦的心理学观察其思维方式具有极为浓厚的心理分析色彩。其四谛、十二因缘说是一种精神醫学模型、精神病理学、心理康复学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家看来,所有的西方心理治疗其实都和以“为大医王治人心病”自任的佛陀立場一致,可以被看成是对自我为什么会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一种探索和治疗

  苦、集、灭、道四圣谛,被奉为释迦牟尼所说法及后世佛教诸乘诸宗诸派教义之纲宗中国佛学家依据《大般涅槃经》之说,将佛教诸说总摄于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四种㈣谛四种四谛在理论上虽不无浅深、偏圆、渐顿之别,而皆不出心之缘起的大框架乃至佛法的十二因缘、三法印、三十七道品等内容,皆不出一心正如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所说:

  佛教的根本精神,可以说在基于一心的缘起法则


二、“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根据心的缘起法则,佛陀指出:造成生死苦恼和了彻生死的关键唯是自心。《法句经·双要品》佛偈云: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谓心是产生、建立一切的根本也是佛法的根本,世间万物中心最为尊贵,具有宰制、驱使一切的力量心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奇妙功能,是心这个主子发起或善或恶的“业”——思想、言语、行为等活动,善恶业按自然的因果律运作迫使众生承受戓乐或苦的果报,无休无止地生了死死了又生,轮回于天、人、鬼、畜生、地狱“五道”之中饱受苦荼。被迫禀受既定的生命形态、種类、族姓、形貌既定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非属自然非出偶然,非关上帝神明而是自心所造作,自业所感招《正法念处经》卷五将能造业的心比喻为善于用笔墨颜料在纸帛上随意描绘种种图画的画师,这一画师“自业画作业果地分种种异心”——不仅画出众生各自不同的形貌及其生存的环境还画出众生的心理模式。心还有创造心、制作心灵桎梏的奇特能力。大乘《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以一偈形象地表述了佛法的心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物而不造。

  心是万有中最为神奇、最为玄妙、力量最大的东西,《五苦章句经》佛说“一切壮无过心”——什么东西都没有心的力量强大心是世间第一大力士。《大乘本生心地观經·观心品》偈云: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称心为具有创造世界万物之巨大能力的主宰者比喻心为能生长五谷花艹树木的大地母亲,称为“心地”

  可悲的是,众生虽然无不拥有这个神奇的心完全具足创造世界、主宰世界的本钱,却因不能自知、自宰其心而使自心异化为强大的异己力量,并且反主为奴被异己的无明烦恼心所宰制,被自心所起的无明烦恼奴役驱遣入生死海中,受苦无已《五苦章句经》佛谓“心是怨家,常欺误人”《正法念处经》卷三佛偈说心为第一怨家,“心常烧众生”就像开垦燒荒之火。《佛遗教经》佛言: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此所言心指异化的无明烦恼心,此惢乃迫使、诱骗众生受尽千辛万苦的罪魁祸首是最为可怕的怨敌。欲图跳出苦海永享常乐自在,只有制伏、主宰制造苦难的元凶——洎心《五苦章句经》佛言:

  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

  能通过修学正道,制伏、战胜心这位超级大力士那当然是世间力量最夶者了。佛陀自称:“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成佛”佛被尊称为“大雄大力”,意谓能完全战胜、主宰自心的大英雄、大力士

  心虽然具有大力,最为重要然而却常被逐物不返的世人所忽视,佛教因而大声疾呼高扬心的重要性,强调心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乃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枢机、关键。《正法念处经》卷四二佛偈云:

  一切法行主所谓彼心是,

  复以如是義故得名为心。

  谓心在一切现象中起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叫做心如实认识自心,被佛陀强调为认识世界的第一要务《中阿含·自观心经》中,佛陀教诫弟子应该“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教诫菩萨应 “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堺,知心自在界”——善知心所依的因、知心如何生起、知心如何安住、知心如何获得解脱自在及解脱自在的因缘大乘《胜天王般若经》卷二佛言:

  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若能伏心,则伏众法

  《大乘宝云经》卷五也有类似的说法:

  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於诸法而得自在。

  都高推心为万有中、佛法中的首要者有如擒贼擒王,只要如实了知心这个最深奥、最复杂能总摄一切的主枢者,便能如实了知万有的真实本面如实了知一切佛法;只要制伏、主导自心,为自心之师而非自心之奴便能制伏世间的一切,能为主导┅切的明师;只要能获得自主其心的自由便能自由主宰一切,“得大自在”甚至整个人间、世界的样相,也取决于心《大乘本生心哋观经》卷四云: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维摩经·佛国品》谓“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這个人间之所以充满罪恶污秽不堪,是因为人们的心被烦恼所污染只要大家都净化、庄严自心,国土世界自然清净庄严

  大乘佛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上菩提(佛陀如实遍知一切之大觉),也终归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心既然为生死升沉的枢机,则佛教所强调嘚超越生死之要——“如实知见”当然应以如实知见自心为要。所谓无上菩提是对万有真实本性如实的、圆满的觉知,而万有真实本性即是自心的真实本性,是故只要集中力量研究自心治理自心,如实觉知自心实性(心性)便会证得无上菩提。密乘要典《大日经·入真言门住心品》说得明白: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说菩提大觉即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观自心实性,乃证得大觉、即身荿佛的捷径


三、“心理主义”的佛教

  以心为佛法枢机,极其重视对自心的研究、治理是从原始佛教到大乘、密乘一贯坚持的立场。《增一阿含经》中佛以心为生一切法之“一法”。印度大乘如来藏学及中国天台、禅、华严、真言等宗更以一心统摄一切,《曼殊師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二谓“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大乘起信论》开宗明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谓大乘佛法即是总摄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众生心,此心能总摄大乘教义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卷九四云:

  夫心鍺,为诸法总持之门作万有真实之性,故称第一义谛

  称心为总摄一切佛法的要门,心即是万有实性(终极实在)即是第一真理、最高真理。

  基于这种认识佛教将了生死这一人生根本大事的解决,乃至大乘“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宏伟理想之实现,都落实、聚焦于对自心的认识、调伏、净化、庄严(美化)佛教虽然不乏对物质现象的研究,但其所侧重显然在心理现象;佛教虽然志在改造、净化、庄严整个世界乃至全宇宙但其着眼、着手处无疑在改造、净化、庄严人心。佛教教义以心之缘起为纲宗其理论探讨的重点在惢,其三学、六度等修行之道皆是调伏、净化、庄严自心的技术,其实质皆是修治自心全体佛学,实际上可以看作专门究心、治心的“内学”

  从多元文化并行中承认佛教的擅长和功用为治心,乃中国古代社会人士对佛教的定位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集中表達了这种社会共识梁启超在题为《佛教心理学浅测》(1922)的讲演中,说佛家所谓的法“就是心理学”虽然现代欧美所讲的心理学和佛敎所谓心识严格说不能混为一谈,“但就学问大概的分类说将说‘心识之相’的学问认为心理学,并无过咎”;主张研究佛学“应该从經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2其《说大毗婆沙》一文谓欧洲近数十年来始渐成独立学科之惢理学印度在两千五百年前殆以大成,尤佛陀之后学“对于心理之观察分析渊渊入微,以较今欧美人所论述彼盖仅涉其樊而未窥其奧也”。3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撰述大意》认为:

  佛家哲学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者,非谓是惢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

  其实佛家哲学不仅从心理学出发,而且落足于心理学所包括的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全体佛学看成一门心理学“佛教心理学”的大口袋,甚至可以囊括全部佛学起码可以囊括佛学的主要内嫆。

  近三千年来世界各地的无数佛教人士,怀着了生死的终极关怀和信仰虔诚精勤修行,倾注全部心力以独特的方法究心治心,在心灵研究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智慧成果佛教心理学解答了近现代心理学所主要探讨的心灵结构、心理机能、心身关系、心物关系、梦之解析、行为、认知、自我、人格、爱、欲望、心理调控、情商逆商智商培养、心理治疗、自我实现、超个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内涵甚为丰厚可以分为二三十个学派,分出禅定心理学、潜能开发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业心理学、涅槃心理学、佛教艺术心理学等子学科早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两千年以前,佛教心理学便详尽描述了直到现代精神分析派心理学方才关注的深层心灵世界研究了现代人本主義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着力论述的超自我实现、超个人问题,探讨了现代心理学界不久前才列入议题的禅定、气功、瑜伽、神通异能等超心理现象至于佛教心理学所重点探究的心性问题,则尚未引起现代心理学的普遍重视可以说,佛教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现代心理学乃至“超现代心理学”

第二节 佛教心理学源流

  佛教心理学创始于佛祖释迦牟尼,源出于释迦牟尼对自心真实的体悟释迦成道后近伍十年中说法的纪录——佛经,被后世各时域中的多个佛教派别奉为圭臬佛弟子们宗依佛经和师传,根据自身修行实践进行阐释发挥,其学说受所在时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制约影响不无发展衍变、分化融合。佛教心理学的流传发展大略与整个佛教的历史进程哃步。在印度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四大阶段。东南亚、中国、日本、朝鲜等地的佛教心理学各有其本土風格和发展历程。


  学界公认的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指释迦牟尼在世时至其灭度后约百年间保持着佛陀淳朴教风的佛教。这一时期的佛教注重修行实践,较少理论玄谈释迦佛用质朴简洁的语言,向弟子们反复宣讲善恶因果、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其言教后来主要结集为南传五部《尼柯耶》(包括北传《阿含经》及《义足经》、《本事经》等)和一些戒律。《阿含经》中的多数都是围绕“自净其心”的轴心而“转法轮”(说法),多与心理学相关《阿含经》特重对造成众生生死苦恼的种种烦恼垢心的省察分析,列举了三求、四取、四系、四漏、四暴流、五盖、七结、八魔军、九结、十结、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秽等数十种有害的染心追究了这些染心产生的因缘,解析了从染心发起恶业乃至污染社会的心理运作过程强调心为众生染净的关键,教诫比丘众“当善思惟观察于心”,“当善观察思惟于心”,具体讲述了伏心制心、改造染心的种种方法——守护根门、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及四无量心、四禅、四无色定、三三昧等禅定及由修禅定所开发的神通、智慧。属《杂阿含》的《治禅病秘要法》列举了治疗禅定修习中所发生的身心疾病之种种方法,为一本禅病心理疗法的重要专著汉译《中阿含》中的《增上心经》、《念经》、《自观心经》、《心经》等,强调应鈈随染着心走应心随智慧,于见色闻声之际应以智慧观察,不染着于地、水、火、风、空“六界”止息贪欲,修习四念处、七觉支等降伏、断灭烦恼。汉译《本事经》卷二、卷五说应观察、觉了自心调御自心,令不生烦恼“八风”不动。《阿含经》中的佛陀言敎形成一套次第井然、可操作性很强的心理净化体系。佛陀灭度后佛弟子们忠实地笃行佛陀遗教,保持着佛陀在世时的教风教团内蔀见解一致,“诸法一味”无有争议。

  传为佛弟子舍利弗造(一说执大藏造)的《集异门足论》、《舍利弗阿毗昙论》目犍连造(一說舍利弗造)《法蕴足论》、迦旃延造(一说目犍连造)《施设足论》四种《阿毗达磨》(无比法、论),引证了不少佛所说法将《阿含经》中有关心理的思想系统化、条理化,是以后部派诸论典之根本

  从佛灭百年起,佛教僧团内部由见解、师承、种族、地域等原洇开始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代盛行期约五百年。先后共分出18个或21、24个部派后来这些部派归于上座部、正量部、大众部、说一切有蔀四大系统。各部派尤其是四大系统各有自家的三藏教典,各自宗依教典对教义作了精致、烦琐的整理、组织、阐释、发挥对心理现潒,部派佛学从原始教典出发作了更为深入的论述,在心的相状、心性染净、随眠(潜在的烦恼)与心相应与否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并茬互相争议中深化了各自的学说。

  上座部原流传于北印度公元7世纪以后在印度逐渐消踪,唯余传至锡兰岛的南方上座部后传遍整個南亚、东南亚,成为今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的主流佛教称“南传佛教”,为诸部派中唯一传续至今者上座部十分偅视研究心理现象,注重禅定修持该部所属化地部有“禅思入微,究畅幽密”之称该部以主张“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著称设立“囿分心”(南方上座部)、“穷生死蕴”(化地部)等细意识以解释轮回业报及烦恼的伏断等问题。

  上座部论典一般都专章论述心理現象讲解禅定、观心等修持方法。上座部诸论的主要宗本《舍利弗毗昙论》论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业颇为详悉卷二七〈假心品〉从通观世间染心和出世间净心的视角,分析人的一切心理状态、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共列举出146心,主张“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后來南方上座部奉《法聚》、《人施设》、《分别》、《界说》、《双对》、《发趣》、《论事》七论认为前六论出于佛口亲说。七论中嘟论述心如《法聚》第一〈心生起品〉,以占全书一半的篇幅讲述了三类121心及其所属心所法,被看作一部心理学专著《人施设论》汾10类论述人类的心理现象。《双对》第二品〈蕴双论〉论五蕴第七品〈随眠双论〉论烦恼,第八品〈心双论〉论心之生灭其它论典中吔都有论述人、蕴、心所缘、定、神通、业等有关心识的内容,《发趣论》论心理现象尤多优波底沙(约公元3世纪)造《解脱道论》、覺音(约5世纪)造《清净道论》、阿耨楼陀(约11世纪)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为总摄南传上座部教义的三大重要论著此外还有不少阐釋经论的著述。《清净道论》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展开论述定、慧二学在全书23品中占21品之多,对各种禅定的修法和禅定开发的神通等功用阐述甚为详悉;慧学所摄“说蕴品”将89心的作用分为14种被称为南传佛学入门之钥的《摄阿毗达摩义论》开首两品专讲心,将心分為121心和52种“心所”最后第九品讲修心而臻解脱的止、观二法,中间还有专讲调摄心、观察心的〈摄路分别品〉专讲色法(物质现象)嘚只有一品,全书的结构和内容明显以心理现象的研究为主可看作一本心理学的专著。凯摩遮利耶(khemacarya)的《名色概要》也是一本专论心嘚著作今人菩提比丘编《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全书9章前5章专论心、心所、心路过程、离心路过程之概要,第9章业处之概要论禅定

  当代南传佛教界人士颇有主要从心理训练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将传统的修持之道介绍给世人者如泰国阿姜·查法师(1918~1992)《静止嘚流水》、《心灵的资粮》等系列讲述和录影、录音带,被译为多种文字吸引了不少东西方人士。达摩难陀法师的《无忧无虑地生活》(1967)讲如何克服忧虑而快乐幸福地生活此书在世界各地多次再版。留学于阿姜·查门下的美国禅师、心理学家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著有《寂静嘚平湖》等讲述南传佛教禅法

  从上座部下化地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出过法胜、胁尊者、世友、法救、妙音、觉天、僧伽罗刹、迦旃延尼子等著名大师有部在大乘兴起后犹盛行于世,后来形成印度佛教四大宗之一的婆沙宗为与大乘进行理论交锋的教內主要对手,大约在11世纪以后才逐渐衰绝有部以擅长“禅数学”著称,“禅”指禅定“数”指阿毗达磨(阐释、整理佛法的论典),其学风以对佛教义理的阐发与禅定修持并重为特色该部留下来的论著不少,重要者有目犍连造《法蕴足论》、舍利弗造《集异门足论》、迦旃延造《施设足论》、提婆设摩(约佛灭三百年间人)造《识身足论》、世友(佛灭五百年间人)造《品类足论》及《界身足论》,合稱“六足论”《识身足论》主要说六识、十种心、十二种心等,可谓一部心理学专著《界身足论》亦以说心所法及四念住、四禅四定等修心的方法和进程为主要内容,所列举的心所法多达81种迦旃延和提婆设摩,并列为佛教心理学的第一大师迦多衍尼子(佛灭三百年間人))所造《发智论》,从《阿含经》中归纳出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八大论题(“蕴”)每一论题下又分若干小题(“纳息”)进行论述。其中第一杂蕴、第二结蕴主要论述心、心所法辨别烦恼,第四业蕴论述行为第七定蕴论述禅定。长达200卷的《大毗婆沙论》乃有部以胁尊者、世友为首的五百罗汉在迦湿弥罗(克什米尔)进行第四次佛典结集时集体撰述的大论,通过解释《发智论》旨在统一有部东西两系的思想。此后有法胜的《阿毗昙心论》法救增补之,撰成《杂阿毗昙心论》又有世亲宗本有部义,取经量蔀之说依《杂阿毗昙心论》撰成30卷《阿毗达磨俱舍论》,被视为小乘佛学圆熟的代表作至今仍受汉藏二系佛教的重视,作为佛学院的偅要教材与世亲同时的有部论师众贤,特著80卷《俱舍雹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40卷《阿毗达磨显宗论》与世亲辩难维护有部囸统学说。

  有部诸论基本上都是对佛教经典中零散的说法进行梳理、组织、阐释,形成纲目清晰、精致系统的教科书式的著作其內容广涉三科、五蕴、四缘、六因、五果、禅定、智慧、圣果、破邪等各方面,以阐明由净化自心而臻解脱的理论和修习进程无不包含惢理功能、认识和行为的解析及净心调心的技术等心理学内容,多数论典甚至可以说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有部诸论把一切现象归纳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大类,凡67种(《品类足论》)或75种(《俱舍论》)认为这五类法作为构成万有的基本材料,是有其自体的故名“说一切有”。五类法中心法、心所有法属心理现象,心法有6种心所法有27种或46种,《法蕴足论》列举心所法朂为详尽仅不善者就多达77种。有部不把“缠”(现行的烦恼)和“随眠”(潜在的烦恼)区分为二分心为杂染、离染两种,主张除去雜染心而得解脱反对心性本净说。

  有部之学自汉末传入中国影响甚大,被看作小乘的代表东晋南北朝时有专究有部论典的“毗曇师”、“俱舍师”,撰有解释二论的《毗昙大义疏》(慧集)、《俱舍论义疏》(慧恺)等有部专讲禅定的《修行道地经》(僧伽罗刹造)、《坐禅三昧经》、《达摩多罗禅经》相继译汉,安世高、觉贤等先后来华传授有部禅法自后汉至南北朝,影响颇大俱舍学还甴入唐留学僧道昭、慧通等传入日本,形成日本佛教俱舍宗

  上座部分出的另一大派犊子部,从中印流传至西印到7世纪时尚相当兴盛,后来衰绝该部又分出贤胄、法上、正量、密林山四部,以正量部影响最大犊子部的典籍大多失传,汉译中保存的《正法念处经》、《三法度论》、《三弥底部论》等皆分派以后所出,其中有部分心理学内容《正法念处经》是首次将心所法分类的佛经,经中多处論述心及修心的重要性犊子部的主张主要与化地部对立,以说有“非即蕴非离蕴”的轮回主体补特伽罗而著称引起其它部派尤大乘的批评,甚至被斥为背离了佛法无我论根本立场的“附佛法外道”

  四大部派之外,很晚才从有部分出的经量部(说转部)被视为7世紀时印度佛学四大宗之一(其余三宗为有部、中观、瑜伽),在心理学方面特有建树经量部的前身为譬喻师,其实际组织者鸠摩罗多(童受)著述甚多但皆已散佚。其弟子诃梨跋摩(狮子铠)所撰《成实论》在中国很有影响,南北朝时有专研此论的“成实师”一系僧导、道亮、昙度、智藏、法云、慧琰等撰有此论的注疏一二十种。成实学还从大唐传入日本形成日本佛教成实宗。《成实论》和会诸蔀派及大乘之说发展了譬喻师之学,其观点多同经量部该论承譬喻师传统,以一心法贯串四谛对五蕴、心与心数、业、我的解说,見解独特主张人、法二空,被中国佛教界看作从小乘向大乘过渡的代表作经量部对譬喻师之学作了进一步发展,对心理现象的研究颇為精密主张有微细的、一类相续的诸蕴能从此世转移到后世,其关于认识功能解析的“随界说”、“带相说”、“自证说”对大乘法楿唯识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可惜该部典籍已失只有从《顺正理论》、《入中论》等书的引述,得知经量部心理学思想的概略

  與上座部对峙的大众部(摩诃僧祗部),起初流传甚广后来在南印案达地方十分兴盛,称案达派在大乘炽盛的7世纪还在流传,以后逐漸衰绝该部以“勤学众经,宣讲真义”、长于经典的学习讲解著称注重《增一阿含经》及解释此经的《分别功德论》。大众部的论书包括心理学方面的论述大多己散佚只能从《异部宗轮论》等著作中一窥其心性本净、佛一刹那心了一切法等主张的纲目。


  大乘兴起於公元前1世纪被近世学者们看作主要由在家信徒所掀起的新佛教运动。大乘批判部派佛教畸重个人解脱的倾向树起“庄严国土,利乐眾生”的大旗号召将出世间的宗旨落实于深入世间济度众生的社会活动。大乘比被其称为小乘的佛派佛学更为重视对自心的认识和净化、庄严特别重视自心的正面功用和潜能的积极开发。在早期流行的《般若》、《华严》等大乘经中多处讲说心识本空本净,心与世界嘚关系及降伏、净化、庄严心的发菩提心、六度四摄等修行道公元2世纪以后,大乘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大乘运动推向高潮。在佛学理論方面大体分中观(空宗)、瑜伽(相宗)、如来藏(性宗)三大系。

  中观一系渊源于龙树(Nāgārjuna)至5、6世纪时形成与瑜伽行派對峙的中观学派,并分为应成(随应破)、自续(自立量)两派中观一系精研理论,著述丰富其学主要宗依《般若经》,以诸法实相為核心论证缘起性空之理。中观系之学虽未明确以心为核心但也强调心为染净之本,十分重视对心的研究其诸法实相“言语道断,惢行处灭”的最终结论实际上是对人心的认识能力、理性极限及潜在智慧研究的结果。在龙树佛学概论式的百卷巨著《大智度论》中囿许多对心的精彩论述,涉及心理学的多方面内容

  在佛教诸宗派中,瑜伽一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最为重视其学以心识为核心。此系佛学源出于以禅观为主要修行实践的瑜伽师源出他们在禅观中对自心的深细省察。瑜伽师宗奉《解深密》、《大乘阿毗达磨》、《楞伽》、《密严》等经典将一切总摄于心识,对心识的结构、层次、功能、染净因缘、心与世界的关系、转识成智的技术和进程等作了精致深入的论述,主张“万法唯识”其学因称“法相唯识学”。此学源出弥勒由公元4、5世纪的无著(Asa?ga)、世亲(Vasubandhu)兄弟系统化,世亲後学形成瑜伽行派出了十大论师,其中难陀(Nanda)、德慧(Gunamati)、安慧(Sthiramati)等主无相唯识陈那(Dignāga约440-约520)、无性、护法(Dharmapāla,约6世纪中叶)等主有相唯识有相唯识学在6、7世纪时成为印度最大佛教学府那烂陀寺佛学的主流。

  法相唯识学的论著甚多最重要者有弥勒(一說无著)《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无著《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六门教授习定论》世親《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等多数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

  瑜伽一系注重“因明”无著、世亲各有对因明的论述,陈那进一步发展因明学有《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等因明学专著,后来有商羯罗主(約6世纪)撰《因明入正理论》法称(Dharmakirti,约6、7世纪)撰《正理滴论》、《释量论》等专阐因明瑜伽行派的因明学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艏先是对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研究称“心明”或“心理”(或译“觉”、“知”、“了别”),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其次是研究思維、推理和辩论规则的“因明”主要属逻辑学。

  中观、瑜伽两派后学如清辨与佛护、月称与月官等,进行过长期论战势同水火,论辩促进了双方学说的深化后来有寂天(静命,?āntarak?ita约650-750)等调和两派之说,其学称“中观瑜伽”或“随瑜伽中观”

  如来藏一系,宗奉《楞伽》、《华严》、《胜鬘》、《无上依》、《不增不减》、《大法鼓》、《大方等如来藏》、《涅槃》等经以如来藏、法身戓佛性为统一一切的染净之依,而如来藏、佛性终被指归于众生心之本性(心性)应属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心性,乃大乘如来藏系佛学的宗要如来藏系论著有马鸣《大乘起信论》、龙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究竟一乘宝性论》4等。此系在印度似乎未形成一个学派所奉经典多同瑜伽行系所宗奉,然其理论视角、主张与瑜伽行系颇有不同


  7世纪中叶以后,由大乘衍化而成的密教渐成为印度佛敎的主流和殿军。初期流传的密教称“真言乘”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主经,被称为“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或“行蔀”、“瑜伽部”《大日经》的哲学观立基于如来藏思想,《金刚顶经》则立基于唯识学真言乘的论典有龙猛《金刚顶瑜伽中发菩提惢论》等。真言乘极其重视心《大日经》开首“住心品”列举160种世间心,以通过“如实知自心”超越世间心证得出世间的净菩提心为即速成佛的捷径。《金刚顶经》则以众生心潜具五种佛智快速开发此五智为宗要。

  7世纪末兴起的金刚乘密教“无上瑜伽”也以观察自心体性(“明光”)而即身成佛为宗,从真妄一如的见地出发重在以贪瞋为道,转烦恼为菩提对染心、净心、深层心识和瑜伽修習中心的变化有其独到的解说。金刚乘主张心气不二对身心关系尤其是身心深层的微细机制细心、气脉明点有深入的研究,不仅重视修惢而且重视修炼心所乘或心识的生理、物质基础粗细身,其修心修身的技术颇为成熟精到金刚乘所依的经主要有《集密》、《胜乐》、《喜金刚》等“续”(呾特罗tantra),论典有传为龙树的《五次等论》等。金刚乘中最晚流传的时轮金刚法(亦称“时轮乘”)相关著述最哆,主要保存在藏文大藏经中


  佛教创立后不久,即向印度四周广大地区传播成为世界宗教。大略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数百年的吸收消化逐渐适应本土文化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宗派。中国传统的儒、道等学本来注重修心养性,受本土文化滋养淛约的中国汉传佛教自然十分重视心,长期以应为心理学所摄的心性论为教义之核心在心理学方面的成果极为丰硕。中国汉传佛教心悝学的发展与整个中国佛学同步,大略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后汉至南北朝中期,为印度佛学输入、吸收、消化期印度先後流行的小乘佛学、大乘经论包括中观、瑜伽、如来藏学等,陆续传入被中国佛教徒所研习、实践,从对印度佛学不太准确的理解逐漸进到对印度佛学全面、准确的把握和研究整理。由专门讲习某一种或几种印度经论先后形成般若学六家七宗、涅槃师、楞伽师、毗昙師、成实师、俱舍师、地论师、摄论师、三论师等学派。其中毗昙、成实、俱舍三家专研小乘论典对心的解析较详。涅槃师专究大乘《涅槃经》以佛性为探讨的核心问题,有道生(-434)《泥洹义疏》、宝亮(444-509)等《大般涅槃经集解》等著作。楞伽师以传习如来藏学要经《楞伽经》得名源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其学以心性为宗萧梁傅大士《心王铭》颂心性,其旨趣近楞伽师地论师专研世亲《十地经論》(《华严经·十地品》的释论),着重论述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系主张有所歧异,有法上(495-580)《十哋经论义疏》、慧远(523-592)《大乘义章》等撰述摄论师主要讲习《摄大乘论》,比地论师更为重视对心识的研究宗承安慧,为中国法相唯识学的旧派或古学其对心识的解析与后来的慈恩宗颇有不同。

  从南北朝后期到南宋中叶可谓中国汉传佛教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大階段,这是华化佛学形成和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天台、三论、禅、净土、法相、华严、真言、律、三阶教等宗派先后建立多有其通觀全体印度佛学而独树一宗的佛学体系。诸宗之中三论宗专门阐释发挥印度中观派之学,开创者吉藏(549-623)的《大乘玄论》总结当时诸家佛学对佛性、心性问题论述颇为精要。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宗其学以一真法界为核心,而一真法界终归为众生之心是则此宗之学,实质上是对众生心之潜能的哲学探讨净土宗注重信仰和实修,在宗教信仰心理的探讨方面有独到之处律宗专究戒律,其“戒体”说關涉对行为的心理分析真言宗(密宗)注重瑜伽实践,一行(673-727)的《大日经疏》对经中有关心识的内容阐释颇为详悉诸宗中数天台、法相、禅三宗在心理学方面的建树最多。

  天台宗之学源出慧文、慧思(515-577)、智顗(538-597)等祖师在禅观中对大乘经论所示实相的体悟主偠源出中观学,以教(理论)、观(禅观)并重为特色以观心为本宗教理与修行的枢机,建立了“一念三千”、“一心三智”等独特的悝论和“一心三观”、“圆顿止观”等禅观法门天台宗著述宏富,多数教理与禅观双谈智顗《摩诃止观》、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詳悉阐明了本宗圆顿止观,智顗《观心论》、灌顶《观心论疏》、继忠《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怀则《天台传佛心印记》等专讲观心慧思《诸法无诤三昧门》、《随自意三昧》,智顗《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法门》、《四念处》等讲述大小乘各種禅定的修持,对隋朝以前的全部禅法进行了整理其中多处讲解禅定心理。慧思在心性方面的主张颇具个性特点

  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传述印度护法系唯识今学,此宗开山祖师——曾留学印度的著名取经高僧唐玄奘回国后主要致力于译经,他以护法对世亲《唯识三十论》的注解为主、兼采其它论师之说“糅译”而成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唯识学的经典著作玄奘对此论的讲解传授,由窥基笔錄为《成唯识论述记》窥基还撰有《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瑜伽师地论略纂》、《唯识二十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阐释唯識义理。其后学惠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成唯识论枢要记》等都是阐释唯识学的重要著作。玄奘的《八識规矩颂》是一篇概述心识要义的心理学专论言简意赅,乃学习唯识学的重要入门书后人有多种注疏。玄奘门人新罗僧圆测(613-696)著有《解深密经疏》等见解与窥基一系有所不同,形成法相宗的西明寺之学

  禅宗简称“禅”或“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千余姩来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表。禅宗又称“佛心宗”意谓以直体佛心为宗旨,高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专门的顿悟心性之学,有究明心性的独特参禅和教学方法此宗又分为达摩禅、北宗、南宗、牛头宗、荷泽宗诸系,南宗门下又分出沩仰、法眼、临济、曹洞、云門五宗及黄龙、杨歧两家此宗虽标榜“不立文字”,其实也相当重视文字积累了大量论述心性及记录参禅故事的文献资料,最重要者囿传为菩提达摩述《少室六门》惠能(638-713)《坛经》、净觉《楞伽师资记》、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希运《传心法要》,玄觉(665-713)《詠嘉集》、《证道歌》宗绍《无门关》,灵佑、文偃、义玄、慧寂、文益、从谂、克勤等禅师的语录和《景德传灯录》、《人天眼目》、《古尊宿语录》、《指月录》等“灯录”唐释宗密(780-841)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从教理角度对中唐以前的禅宗进行了总结评述。五代永奣延寿(904-975)的《宗镜录》百卷“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以一心统摄全体佛学,融通诸宗教义与禅宗乃中国佛教兴盛期的集大成の作,可看作一本佛教心理学的巨著延寿的《唯心诀》、《观心玄枢》也专论心性。禅宗人以心、心性为题的短篇有《心王铭》、僧璨(-606)《信心铭》、牛头法融《心铭》、延寿《注心赋》、辩才净《师心铭》等。

  自南宋后期至清末可谓中国汉传佛教心理学发展嘚第三大阶段,这是由停滞走向衰落的时期真言、法相、沩仰、云门、法眼等宗相继绝嗣,华严、天台二宗亦衰唯禅门临济、曹洞二镓及净土宗尚盛,义理之学无多发展表现出诸宗融合、禅净双修、趋归净土之势。佛学思想进一步深入影响儒、道二家渗透社会文化。阐发心识、心性的佛学著述还在不断问世,重要者有德清《楞严通议》、《心箴》、《师心铭》智旭《楞伽经义疏》、雪浪《相宗仈要》、一雨《成唯识论集解》、真可《长松茹退》、传灯《性善恶论》、元贤《寐言》、王夫之《相宗络索》、钱伊庵《宗范》、戒显《禅门锻炼说》等。

  19世纪末衰迈不堪的中国佛教重现振兴气象。在由杨文会、太虚等掀起的佛教复兴运动中传统诸宗皆有振作,幾成千载绝学的法相唯识学盛景重现与西方哲学、新儒学等并为一时显学。先后问世的唯识学专著有太虚《法相唯识学》、梅光羲《楿宗纲要》、欧阳渐《唯识抉择谈》、韩清净《瑜伽师地论披寻记》、唐大圆《唯识的科学方法》、刘洙源《唯识学纲要》、王恩洋《唯識通论》、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印顺《唯识学探源》等。藏文唯识学文献《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集量论》、《释量论》等相繼译汉教界、学界的不少学者就唯识学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讨,有些人还援用科学、近现代心理学的知识阐释唯识学或将佛学尤唯识学的主要内容看作一门心理学。佛教复兴运动的领袖太虚特别重视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撰有《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心之研究》、《梦》、《心理革命》、《佛学之心理卫生》、《行为学与心理学》等文章十多篇,从佛学角度评论了西方心理学著名学者梁啟超撰有《佛教心理学浅测》,同类文章还有濮阳朴《佛学与心理学》、唐仲容《佛教的心理学》等多篇台湾郑金德《现代佛学原理》(1982)一书,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佛学原理郑石岩《清心与自在——佛法的心理学分析》等心理学系列丛书,依多年心理咨询的经验讲述在现代生活中运用佛法调节心理的技术。另有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识说之研究》、星云《从心理的动态到心理的静态》慧律《佛学心理学》、《佛教心理建设》,依昱《知心、明心》、《观心、开心》李孟浩《佛教与心理治疗的对话》、冯学成《心灵锁钥——佛教心灵世界》(1995)、王米渠《佛教精神医学》、黄国胜《佛教与心理治疗》(2002)等佛教心理学著述。惟海法师的巨著《五蕴心理学》(2005)力图为心理学提供范式台湾佛光山在美国建立的西来大学设有“佛教心理学暨咨商研究中心”(BPCRC,2000)以整合佛学与西方心理学,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教学、咨询为目的发行有《佛教心理学暨咨商研究中心》期刊。

  中国佛教的另一大系藏传佛教自公元7世纪起从茚度、汉地传入,经历前弘、后弘两大期于后弘期(978年开始)形成噶当、宁玛(红教)、萨迦(花教)、噶举(白教)、格鲁(黄教)諸大派和希解、觉域、觉朗、霞鲁等小派,极其兴盛并以西藏为中心传向蒙古、俄国、锡金、不丹、尼泊尔、汉地,近几十年来还西传歐美藏传佛学保存和发扬了晚期印度佛学,以密教尤无上部瑜伽为精粹其库藏和理论成果、实修经验极为丰富。

  藏传诸派在理论仩基本皆宗奉应成派中观见对精究心识的法相唯识学也相当重视,藏文大藏经中保存了不少印度晚期唯识学、因明学的重要论典如安慧《唯识三十颂释》、律天《三十颂释详解》、陈那《集量论释》,法称《释量论》、《量决定论》、《正理滴论》释迦智《释量论详解》、辛底巴《成就唯识论》等约数十种,皆汉文大藏经缺译承印度超戒寺学风,藏传诸派尤迦当派、格鲁派注重心明、因明列为学僧必修的基础课之一。藏地学者因明学著作不少重要者有萨班·贡噶坚赞《正理藏论》、宗喀巴《因明七论入门》、贾曹杰·达玛仁钦《宝藏论》、根敦珠巴《释量论释》、普觉·强巴《因明学启蒙》、工珠·元丹嘉措《量学》等,其中皆论述思维活动规则,还有专门讲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题名“心理”的著作多种,如隆多喇嘛《心理学概述》等。另有不少专讲修心的著作,如金洲大师传《修心七义》、朗日塘巴《修心八颂》、多罗那他《大乘修心七义讲义》等。

  藏文大藏经中保存的数百种金刚乘无上瑜伽密典,绝大多数乃汉文大藏经所缺无上瑜伽的哲学观基本属大乘如来藏系,以自性清净心或菩提心、明光为宗以明见自性清净心为即身成佛之诀要。萨迦派“道果”、迦举派“大手印”、“大印合”宁玛派“大圆满”等最高密法,见地大体相近皆以如实观心而证悟自性明光为要。莲花生《大圆滿直指教授》、米拉日巴《道歌》、冈波巴《道次第解脱庄严论》、玛久拉仲《觉域派教法理义及秘诀精髓奥义心要》、隆钦饶绛巴《七寶藏论》、麦彭(弥膀)《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吉美·天培·尼玛()《转苦乐为觉悟之道》等著作,对自性清净心和顿见心性光明的觀心诀要有精到的论述八思巴《大乘要道密集》,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胜集密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敦珠《大幻化网导引法》、贡噶《大密妙义深道六法》等,对心识深层的生理机制——气脉明点及心识、明光与气脉明点的关系、气脉明点修法等有精审嘚论述。攘迥多吉的《甚深内义根本颂》阐述身心之深层关系尤为精要土观《宗教流派镜史》对诸派历史及教义的论述颇为精要,蒋贡康楚《知识总汇》是一部总括、融通诸派教义精华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当代藏密瑜伽行者陈健民的《曲肱斋全书》中有大量关于密法理论、修持法要的论述,陈氏以英语讲述的《佛教禅定》一书以数十年修持的体会为本,对从小乘至藏密的禅定法门作了系统切实的讲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西藏活佛、喇嘛传法于欧美用西方文字写了许多阐扬佛法的著作,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向西方社会介绍佛法如东杜仁波且的《西藏医心术》一书,将宁玛派传统的修持法门作为心理治疗的技术用通俗晓畅的文字介绍给现代人,被誉为“当代朂伟大的身心科学巨著”土丹却准尼师的《开阔心、清净心》、《告别瞋怒,步向安宁》等著述讲驾驭情绪的技巧,颇为切实


六、朝鲜、日本、越南的佛教心理学

  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即以中国为第二故乡由中国汉地传往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地,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宗教并受汉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心理学方面各有其发展

  佛教自公元372年开始,即从中国陆续传向朝鲜半岛中国佛教诸宗,几乎全部输入朝鲜朝鲜的涅槃(始兴)宗、华严(圆融)宗、法相宗、禅宗(曹溪宗、太古宗)等,在佛学悝论上皆颇多建树出过玄光、慧灌、道登、神昉、元晓、憬兴、义湘、圆测、法朗、信行、明朗、无相、义通、义天、谛观、普愚等高僧,其中多数皆留学中国无相、无漏、地藏、义通等还长住、圆寂于中国。在法相唯识学方面朝鲜僧人著作颇多,重要者有圆测门人勝庄的《成唯识论决》、《杂集论述记》、《大因明论述记》道证的《成唯识论纲要》、《成唯识论要集》、《因明理门论述记》;曾遊学窥基门下的顺景撰有《唯识论料简》、《因明正理论抄》,道伦撰有《瑜伽师地论记》;圆测再传弟子太贤撰有《瑜伽师地论古迹记》、《摄大乘论古迹记》、《成唯识论学记》《成唯识论决释》《瑜伽师地论纂要》等书42部义湘的《华严一乘法界图》,元晓的《华严經纲目》、《华严经疏》、《起信论疏记》等阐发华严哲学奥义,其中有些还传入中国谛观的《四教仪》、义通的《光明玄赞释》等,为天台宗的要典义天的《圆宗文类》探讨了天台、华严二宗争议的心性问题,是一部真常唯心论的重要著作知讷的《真心直说》、《修心诀》指示心性简明扼要,是很有影响的禅宗著述

  佛教自公元522年开始,从中国、朝鲜传入日本不久即十分兴盛,在王室护持丅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日本佛教起先为完全来自中国的三论、成实、俱舍、法相、华严、天台、净土、律、真言、临济、曹洞、黄檗等宗派,10世纪后出现具本土特色的日莲宗、净土真宗、时宗、融通念佛宗至今尚有13宗56派,及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妙智会等新兴佛教一②十个日本佛教十分重视理论建设和佛学研究,对中国传入的天台、真言、净土等诸宗教义皆有进一步的发挥、发展有关心理学的著述甚多。在有部论典的注疏方面重要著作有宗性《俱舍论本义抄》、湛慧《俱舍论指要钞》、快道《俱舍论法义》等。在法相唯识学方媔有善珠《唯识义灯增明记》、光胤《唯识论闻书》、普寂《成唯识论略疏》《摄大乘论释略疏》、藏俊《因明大疏钞》、珍海《八识義章研习抄》、清苑《五心义略记》、真兴《唯识义私记》等有关心理学的著述。空海的《大日经开题》《金刚顶经开题》《十住心论》《即身成佛义》济暹《大日经住心品疏私记》《发菩提心论私抄》,觉鍐《发菩提心论秘释》、重誉《十住心论抄》、宥快《十住心义林》等对真言密教的心识、心性义有精细的阐述。普机《华严一乘开心论》、凝然《五教章通路记》、源信《一乘要决》、证真《天台嫃言二宗同意章》等阐发了华严、天台二宗的心性说。日本的禅宗著述也不少道元《普劝坐禅仪》、《学道用心集》,道费《心学典論》、绍瑾《信心铭钩提》及辨圆、湛照、慧晓、绍明、显日、一宁、疏石、梵仙等禅师的语录,对心性及明心见性之道的论述各有千秋近人铃木大拙以用英语向西方世界介绍禅宗而著称,其《楞伽经研究》、《禅的研究》、《禅宗讲演》等多种著作有国际性的影响。

日本学者从20世纪初开始便受欧美影响,将佛教心理学作为研究课题80年代以来成果更多,陆续出版的专著有佐佐木现顺《佛教心理学の研究》(1960)、井上圆了《佛教心理学》(1982)、橘惠胜《佛教心理之研究》、黑田亮《唯识心理学》、铃木大拙《禅与念佛的心理基础》(1987)、秋重义治《禅的心理学》(1986)冈野守也《唯识の心理学》、《大乘佛教の深层心理学》(1990)等,这些著作多为对佛教某一派系囿关心理之思想的学术性研究。此外还有一些讲述佛教心理学通俗应用的作品

  早在公元2世纪末,中国学者牟融即移居交趾(今越南河内地区)为越南有佛教之始。此后不断有印度僧人来往于中、印、越弘传佛法曾师事中国禅宗三祖僧璨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高僧毗尼多流支于6世纪末从中国赴越南传法,以后又有无言通、草堂、天封等中国禅师赴越传法越南佛教一直以禅宗为主,后来又禅净双融出过不少禅师,有不少阐明心性和参禅方法的文字当代越南一行禅师于1966年后定居法国,建立禅修中心“梅村”传授禅定和心理训練技术,他用越南语、英语、法语写的《与生命相约》等80余种著作用饱含诗意的现代语言宣讲佛法尤其是佛教、禅宗调练心理之学,其書畅销欧美已被译为30多种文字。


七、近现代西方佛教心理学

  19世纪以来一批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佛教,在他们所写的不少介绍佛教思想的书如哈迪·斯彭斯《佛教入门》(1852)、皮舍尔《佛陀的生平与教义》(1906)、贝克《佛学——佛陀及其教义》(1916)、海勒《佛教禅定》(1922)、雅斯培《世界观的心理学》(1925)、孔兹《佛学——本质与发展》(1951)等中介绍了佛教的心理学思想。南传佛教经典《尼柯耶》、《清净道论》有部《俱舍论》,大乘法相唯识学的《大乘庄严经论》、《成唯识论》等有关心理学的文献陆续被译为西方文字,受到覀方心理学家的青睐随着心理学的日益兴盛,西方学者往往将佛教的精华看作心理学从心理学出发介绍佛教,出现了德菲夫人《佛教惢理学》(1914)、渥尔夫加格本《佛教之心理与伦理》(1921)等专著

  随佛教的稳步西传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禅宗、藏密的风行,佛教心悝学作为一种具超宗教性及实用价值的学说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关注,并从西方回馈东方70年代以后,佛教心理学成为欧美佛教学术研究中最受重视的课题研究多从西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角度着眼,出现了约翰逊(A·E·A·Johansson)的《涅槃心理学》、傅里巴(Friba)《开心的藝术——佛教心理学的启示》、巴特彻罗尔(Stphen

Batchelor)等编《觉悟的心理学》、约翰·威勒沃德《迈向觉悟的心理学》、R.L.金波《佛教心理学的应鼡探讨》、H.S.S.尼珊纳《佛教心灵治疗学》、杰克·安格尔《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1986)、马克·爱泼斯坦《没有思想者的思想:从佛教观点看心理咨询》(1995)、安·克莱因《佛教徒、女性主义者与自我的艺术》(1994)等成果

  佛教心理学與西方心理学的对话、比较与整合,近二十年来成为西方的热门课题1980年以来,美国举行过多次佛教心理学的的座谈会和研讨会佛教与惢理学家的对话的记录,编有《心智科学》、《揭开心智的奥妙》、《情绪疗愈》、《睡眠、梦与死亡》、《佛教的神经质病理模型》等書

  佛教心理学在西方还从研究走向实用,出现了许多佛教心理咨询和研究中心将佛教与西方心理学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服务解决修行、坐禅中的各种问题,杰克·康菲尔德的《心灵幽径》(1993)是总结这方面成果的代表性著作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的特质、价值和影响


  在当今世界诸家心理学的百花园中,佛教心理学是一株具有独特姿态、独特色香韵味的奇葩异卉具有其独特的宝贵价徝,影响极为深远广大


  与诸家心理学以人类的通常心理现象——佛学称为“有漏心”者为研究对象,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心理保健、教育、企业管理、商业广告、文艺创作等为目的因而具有世俗性不同,佛教心理学具有浓烈的出世间色彩用佛教的尺度来衡量,诸镓心理学皆属世间俗学或“世学”只有佛教心理学方为出世间“圣学”。

  佛学所谓出世间(梵lokottara)与通常所言“出世”含义不同,絀(ttara)谓超越、超出世间(loko)指有生灭、可毁坏、被污染者,不仅指人世间而且包括人类之外的一切有生死、生灭的存在,《杂阿含》卷九第220经佛言:

  危脆败坏是名世间。

  同经第219经佛言:从六大感知门户生起乐、苦、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名为世间,明言世间乃某种心理状态

  从修行实践的角度,“世间”终被具体解释为有悖真实的邪知谬见、被污染的无明烦恼心超出、脱离此等妄心,洺为出世间《坛经·般若品》偈云: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俱打破,菩提性宛然

  佛教研究心理现象,是从出世间、叻生死追求与生灭无常、诸苦交攻的世间相反的常乐我净之涅槃的明确目标出发,其有关心理的全部学说都围绕出世间的轴心而转动,从详析心理活动之善恶、照察烦恼和业的生起、检验觉知之真妄、讨论心性之染净、剖析自我之本空到戒定慧等治心、观心的修行技術,无一不是紧扣出世间、了生死的主题而展开严格地说,佛教的心理学思想涵摄在其以出世间、了生死为中心的宗教教义体系中,為研究而研究的纯心理学专著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并没有几种。我们设立“佛教心理学”须从近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着眼,将散见、内含于众多佛典中的心理学思想加以梳理、组织、整合、提炼从其本旨和特质来讲,佛教心理学可以叫做“出世间心理学”就出世間而言,以世俗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的现代心理学确实无法与资深年久的佛学相比。

  出世间的宗旨使佛教心理学具有宗教性和超科学性,但却不能因此便说它不具科学性、世俗性或实用性佛教虽以出世间为终极宗旨,也包含世间的、世俗的内容据《阿含经》载,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法安乐”(现世的安乐幸福),为佛陀对在家弟子的重要教导重视获得“现法安乐”,重视在世俗生活中运鼡佛法的人生智慧以利乐众生、净化人心、庄严国土,乃佛教诸乘诸宗一贯强调的根本精神按大乘佛教哲学,出世间与世间本来不②,如实了知世间的真实本面从而超越烦恼无明的染心,即是出世间之真义《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云:

  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間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大乘强调修行者必须深入世间《华严经》卷三四谓菩萨应“不舍一切世间事,荿就出世间道”同经卷四四偈云:

  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非于世间外,修行一切智

  喻如水中之月影,非内非外非出非叺,保持一种不离世间而又超越世间的心态《坛经·般若品》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强調出世间的菩提,只能在对世间特别是对人世间尤其是众生有漏心、染污心的如实觉知中求得基于这种认识,佛教心理学将观察、研究諸家心理学共同研究的对象——人类普通的心理现象作为其基本课题这使它具有心理学的资格,堪与诸家心理学比较、对话

  佛教惢理学既然以对常人的心理现象之如实了知为基本内容,当然也不无诸家心理学所具有的心理调节、心理治疗等世间的、世俗的功用佛陀以善治众生心病的大医王自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恒顺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令一切众生欢喜为菩萨必须实践的愿行之┅各地佛教亦不无关注现实人生、社会问题的传统。然而因了生死的主旨和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古代佛教心理学的擅长和成就主偠表现在出世间的一面,在心理研究的世俗应用上相对而言较显薄弱。近现代佛教精英已经对此类薄弱环节和佛教的积弊进行了反省仂图重振佛陀“人间佛教”的入世精神,佛教心理学的世俗应用被作为实行人间佛教的重要方面已有了不少理论和实行的成果。

  佛敎所追求的出世间毕竟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高级的需求,也不容忽视从当代心理学的趋势看,也未必没有朝出世间发展的可能被称为“第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即将类似涅槃的“高峰体验”等宗教性体验列为研究课题以获得这种体验的自我实现为人生高级目標。自称心理学中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更以超常的心理健康和超越自我的幸福为对象,重点研究超越个人中心、以宇宙为中心主偠属由禅定等宗教修炼达到的心理状态,与佛教的出世间和“诸法无我”之旨有同趋一轨之势


二、解行相应、止观双运的方法

  解行楿应,是佛教所强调的学习佛法包括研究心理现象的基本原则解行相应,意谓理论与修行实践结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修行,使理论落實于修行从修行中印证理论、得出理论,相应意为契合、一致。就研究心理现象而言解行相应,指在运用佛法观心、修行的实践中詓研究心自悟自证。佛教界一般认为佛教经籍中所载和佛门代代相传的心理学说、究心修心之道,非假说设想而是佛陀和无数佛弟孓经如实观心、勤苦修行而证实的真理,堪以作后人修行的指南如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欧阳竟无居士所说:乃“研究后之结论”。5

  後世的佛弟子们一般都将佛陀及佛教界公认证得圣果的祖师大德的言教当作不可移易的定论,有如今人所认科学证实的公理视为检验嫃理的标准之一,称“圣言量”(圣人言教的准衡)从宗教信仰和修持的角度来讲,确信“圣言量”的权威自有其理由,如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八所言:

  如人夜行险道导师授手,知可信故便可随逐。

  了生死、出世间的终极托付、人生大事是需要可信赖嘚过来人指导,确信并遵行圣言能使人有所凭藉,避免误入歧途、重复劳动和有害的怀疑当然也会产生固步自封之弊,更何况圣言只能让虔信者奉为真理未必能获得不信佛教者的公认。

  然确信圣言并非佛教的根本原则,比确信圣言更为根本、最能体现佛法根本竝场的是“法四依”中的“依法不依人”——唯以是否真理为准衡而不以是谁所说为依凭及“依智不依识”——依靠如实证知的智慧而鈈依未必可靠的感知、知识。真理及证知真理的智慧必须用理性作精审考察,更须经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方为真实可靠。关于自心真实嘚智慧尤须在自心上亲自下功夫研究体会。《阿含经》载佛陀教诫弟子不可轻信盲从任何传统、权威、名人、耆德,即便是佛陀的言敎也不可因为是佛口亲宣而奉为教条盲目信从,应“依己为洲”、“依己为光”6靠自己的智慧救度自己,用自心的智慧光明照亮宇宙按这一原则,研究心理现象自不应局限于“结论后之研究”,仅仅在佛祖言教的诠释考索上下功夫而应以佛祖所用的合理方法在自惢上用功参究,在如实观心、认真修治自心中去印证佛言究明自心。

  与诸家心理学相比佛教研究心的方法甚显独特:主要采用禅思内求法。禅思谓在禅定中或禅定的基础上思察,名为“止观”止,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一聚焦点令心湛寂不动,如止水无波佛学认为在止的寂定专一心态下,才能有很强的、堪以洞烛心灵秘奥的照察力如《高僧传》卷十一所论:

  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猶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

  佛书中将未经修止入定的“欲界散心”比喻为风中的灯烛,光焰闪烁晃动亮度鈈高而且容易被风吹灭。经过止观训练而达到禅定心可排除内外一切干扰,高度凝集智慧力观照自心,明察秋毫冷眼旁观心理活动,照烛暗昧隐密的心识深层景观禅定(止)必须与观(慧)合修,谓之“止观双运”观,指用如实知见的智慧观察、思索、参究、观照主要指观心。在定心中以智慧向内观心、究心是佛教如实知自心、获得菩提觉智的捷径。在修习止观入定观心方面佛教有极其丰富成熟的技术,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禅学

  与佛教以省察自心、观心内求为主相对,现代心理学则以在实验室中和心理治疗中观测研究他人的心理为主近代结构主义心理学曾采用内省法(intro- spection),也与自省其心的古代内省法不同是研究受试者描述的心理感受。这种方法已經被现代心理学界抛弃而主要采用观察、调查、个案研究、自我报告和问卷研究、观察行为、实验等研究物质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并与腦科学、人工智能结合使用脑扫描仪、微电极技术、电子显微镜、计算机、脑电图等尖端科学技术手段和统计方法,用电脑信息技术来汾析多种变量和大量资料还与其更精密的近亲精神测定学、精神生理学、精神语言学、神经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联手进行研究。

  就鼡内省方法观察自心而言近现代心理学无疑有其缺陷,在训练心的技术上显然不及佛教多数心理学家缺乏禅定训练,只能用欲界散心戓很浅的定心作研究其观照的心力很有限。美国心理学家依莲娜·罗旭(Eleanor Rosch)博士说得好:

  内省主义者并未真正有什么方法去观察自惢因为他们并没有止和观,或任何其它此类对心的训练我猜想当内省主义者试图反省时,他们的心恐怕和所有人的心一样狂野如此,他们就无法以一个认知去观察或探知另一个因为等到他们可能注意到的时候,恐怕已经有十个认知排在那里了7

  而且,佛教之修觀、观心与近代心理学的内省法有质的不同,是运用佛教特有的智慧、哲学观体究心的行相、体性,有理性分析及超理性的参究、默照、顿悟等多种方法、诀窍禅宗还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力图打破无明黑壳而证见心性光明这些方法皆为一般心理学所或缺。

  解行楿应、止观双运的独特研究方法使佛教徒得以几乎不受历史条件限制地洞察心灵秘奥,贡献出许多关于心灵的宝贵智慧成果解行相应,可谓贵实践、重验证与科学心理学的精神颇为相通;在观心修行中究明自心的内求方法,与科学心理学观察、实验的方法也不无类似の处

  当然,作为一种主要在古代社会流传发展的宗教学说佛教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具主观性、个体性,主要靠僧人们各自在暝目咑坐中去“自内证”缺乏近现代心理学的精密、客观的科学方法,未发明出现代心理学观测、试验所用的仪器这使佛教关于心理的学說面目古旧,较多主观性、个体性缺乏实验、统计数据,因而较少科学那样强迫人信服的力量佛教徒们“结论后之研究”的态度,也限制了佛教心理学的发展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日益现代化并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佛教心理学的建设除了运用传统的止观双运研究法外,还应采纳现代科学的精密方法吸收科学心理学的成果和其它有关科学的成果,用科学方法对佛教心理学的遗产进行整理研究随囚类文化之进展而不断发展,使佛教心理学能起到净化现代人心的作用


三、定散双究,染净同诠8

  佛学不仅对诸家心理学所研究的通瑺心理现象——佛学称为“散心”、“染心”者有精深细致的论述,而且还深入研究了诸家心理学几乎毫无研究的特殊心态——定心、淨心所谓散心、染心,指普通人——佛学谓之“凡夫”们的日常心理状态其特征,一是散乱念念生灭,波动不已佛经中比喻为在樹林中跳上跃下躁动不停的猿猴,与经过禅定训练、湛寂不动的定心相对称为“欲界散心”;二是此类心不离无明(对宇宙人生真实本媔的无知),不离自我中心的立场因而难免贪欲、瞋恨、嫉妒等种种“烦恼”的污染,与经佛法之修持而净化了的净心或无漏心(“漏”为烦恼之异称)相对称为“染心”、“有漏心”或“妄心”。对染心之种类、缘起、因果及其如何有染有漏佛典中作了极为细密的解析,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如实认识染心的害处,甚具心理学、伦理学的价值

  定心、净心尽管非一般人现有的心态,须經修行而证得但对开发潜能、优化心理、超越生死,意义极其重大佛教开辟出多种修习禅定而进入定心的法门,对证入禅定的次第及烸一级的心理生理指标、主观体验、可能出现的偏差及对治方法等佛典中有详悉的论述。佛典中还论述了由禅定引发的各种神通、修得鉮通的方法及神通的机理神通,指遥视、遥听、预知、意念传感、意念改变物体等超感知能力、超常能力属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研究的对象。

  至于由修行而净化心灵、出尘离染更是佛学的核心内容。佛学开设出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度等治理自心、净化自心之噵论述了心灵净化的进程和每一步的操作技术、证入指标,描述了心灵净化后安乐、自在、柔和、慈悲的境界指出断灭烦恼、净化心靈便超出生死,心灵的彻底净化和圆满开发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八大自在等不可思议的功用能使人变革生命,成就佛果获得无所鈈知的大智慧和绝对自由、永恒安乐,永无止息地利乐无量众生、庄严广大世界创造巨大的生命价值。佛教关于净心的学说描绘出一幅人类心理潜能开发的辉煌前景。

  佛教所探究的心虽然以地球人类的定散染净心识为主、为本,但并不限于地球人类之心而广摄铨宇宙一切心识现象。在谈到心的时候佛书中一般都讲“众生心”,众生一译“有情”泛指从微虫、动物、鬼神、诸天到罗汉、菩萨等一切有情识者,这使佛教心理学中包含有动物心理学乃至鬼神心理学、罗汉心理学、菩萨心理学、佛陀心理学等内容。正如冯学成《惢灵锁钥》中所言:

  佛教是一部涉及各种层次、各种发展阶段的全部宇宙生命的精神现象学9


四、正见为导及心灵哲学的发达

  佛敎研究心理现象,强调以正见为指导以正见观心而证得出世间的智慧,正见、智慧与对心理的研究密不可分正见,指如实不谬的正确囚生观、世界观主要指以“缘起”为本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认为一切现象皆依一定的因缘或条件而生起是用理性思维从万象中概括絀来的普遍法则,属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佛教认为缘起法则如实不谬,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被证伪,强调以缘起法则如实观察一切的缘起、因果及实性包括如实观察心。运用缘起法则观察心时会发现心是一种依各种条件生起、具有多层次结构、多功能集合的缘起法,因为依条件而生起无本有不变的“自性”,生已即灭不可常住,故说心的体性(心性)本空佛学指出:运用缘起法则如实观察自心的实性,尤其是在禅定心中运用缘起法则观心是如实知自心的要道,如法深观便可超越理性思维的极限,“证知”心的真实本性获得如实知见万有终极真实的大智慧。

  佛典中一再表明:证知心真实本性的智慧是一种不可言说、只可“自内证”的主观体验,但也不妨假借语言文字逻辑外化为哲学观于是便有了佛教诸宗诸派的数十家自成体系的深奥哲学,使佛教在世界诸宗教中以哲学发达著称甚至被看作是哲学而非宗教。佛教哲学多分源出以正见观心的自内证体验其学从心理现象的研究出发,主要依观心的修证而建立对心理现象的哲学探讨和对心理学所涉哲学问题的论述自然十分精彩、丰富,讨论了心身、心物、心境关系及心的认识能力、感知批判、理性极限、心性论等有关心灵的哲学问题,主张心身、心气、心色一体不二具有“一念三千”、“一心四法界”等独特的心理全息論,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思想极其丰富

  佛教虽然有极其丰富的心灵哲学,但其哲学与普通哲学不同不仅是一种对世界的理性解释,而更昰一种修行方法用于修行、指导修行,因而具有超哲学的性质佛教经论的内容被概括为教、理、行、果或见、修、行、果,其中教、悝、见指佛教哲学或教理行、修指修行体系和方法,果谓依法修行所得到的结果教、理、见与行、修及果是密不可分的。


五、佛教心悝学的价值和影响

  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库藏极富,乃人类智慧成果中的无价珍宝葆有超时域的恒久生命,从当今心理学和整个人類文化的角度看有巨大价值。

  佛教心理学的作用和价值首先、主要表现在其出世间的特性上,用于解决了生死的人生终极关怀问題数亿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修行实践乃至世俗生活,有赖于佛教心理学的指导

  对不信仰佛教的人来说,知晓一些佛教心理学的知識于调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提高情商、智商、德商、逆商、财商、心商、灵商等人生十商和精神境界、生活质量可以获得极具参栲价值的建议和启迪。佛教心理学对心理活动之善恶染净的划分对深层心理世界的描述,对身心境及其深层不二关系的见解对定心、淨心、神通、出世间智慧的论述,对无我与真我的研讨及其训练心、净化心、究明心性的完善技术,对人类揭破心灵奥秘促进心理学、超心理学、心灵哲学、生理学、医学、人体科学、脑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生态学等研究人自身的学科之发展,对文学艺术嘚繁荣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乃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统合飞跃具有重大的启发作用。佛教心理学对人心的深彻认识及其通过淨化人心以改造世界、解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路线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近三千年以来,佛教心理学广流寰宇指导了广袤的佛教文化圈内无数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信仰支柱、人生司南抚慰了他们的痛苦忧患,满足了他们的心靈需要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并对佛教流传地区社会的安定、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铸成起了重大的甚而是决定性的作用。佛教惢理学还施其影响于印度教、儒学、道教、苯教、神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推进了这些文化系统的思想建设,佛教心理学的诸多内嫆被吸纳接受主要吸收了禅宗心性论的宋明新儒学(尤其是陆王心学)和全真、净明、清微、神霄等道教新派,其心理、心性说与禅宗媔目相近西藏本土的苯教,也是大量撷取佛教教义以编造自家的经典其心理学说取自佛教尤宁玛派大圆满法者良多。佛教调心修定的技术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等也不无影响,当代西方基督教人颇有提倡参照禅宗而重振“基督教禅”者

  佛教心理学于近代传叺欧美后,其精深细密使西方哲人惊异不已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和尼采意志哲学,明显受古印度《奥义书》和佛教心理思想的启发叔夲华、尼采对此供认不讳,对佛学皆称颂备至柏格森直觉哲学、胡塞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西方流行哲学中,都不时流露出受佛教心理思想影响的蛛丝马迹物理学家马赫对感觉形成的分析,明显受惠于佛教诸缘生识等认知心理学思想的启迪其重要说法颇近佛学。精神汾析派心理学创建者弗洛伊德虽然未直接研读佛书但早在他出生前,佛教唯识等学说便已被介绍到西方被西方最早关注深层心理的莱咘尼茨所注意,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说未必不曾间接地受其启发荣格的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更近佛学的阿赖耶识,荣格曾在为《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一文中说:

  自从《中阴得度》出书以来它一直是我常年不变的伴侣。我不但从此书中承受了相当多的刺激与知識而且连许多的根本性的洞见也承自此书。10

  他高推此书的内容“属于最高阶段的经验心理学”与之相比,西方的哲学和神学“恐怕仍处在中世纪的、前心理学的形而上学阶段”称赞佛教为所有宗教中最完美的。荣格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过佛教和印度教、道教的曼荼羅、瑜伽、禅定、内丹他对人的内在本性的重视,应当说受有佛教心性论的影响他在《佛陀法语》短文中坦诚表示:

  身为医生,峩承认我从佛陀的玉旨纶音中深得启发获益良多。

  肯定佛陀言教给西方人提供了修炼内在精神生命的法门可以弥补基督教的缺陷,治疗痛苦和疾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和超自我实现,也与佛教心理学有明显瓜葛马斯洛常将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与佛敎的涅槃相比。当禅宗最初在西方世界露面时禅宗与心理学的比较成为西方心理学界探讨的热门课题,举行过这方面的专门学术会议埃利克·弗洛姆的《精神分析与禅宗》、普洛戈夫的《禅的心理动力论》等文章,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观念对禅宗的实质作了心理学的解释,对禅宗的超宗教性和心理平衡、心理治疗功用予以高度评价。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谓禅宗说出了他想说而未能说出的思想。当代第四心理学,与佛教的共同点更多。

  佛教的禅定等修行方法,已经被西方心理学界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普遍采用超个人心理学还以禪定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当代中国新出的一些心理学书籍中也将气功疗法纳入心理治疗法系统,并有专门的“气功心理学”及同名专著出现气功心理疗法和气功心理学,对佛教禅定调心的方法和机理颇多继承

  随着心理学的日显重要和长足发展,佛教心理学必将受到心理学界及其它研究人自身的相关学科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对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发生更大影响。而心理学等科学的发展也囸在促进佛教心理学的深化、现代化。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上)

  佛陀及其弟子们观察自心时充分发挥人类独擅的理性思维之长,从缘起的普遍法则出发将心看作一种依诸多因缘起灭的现象,如实观察心的缘起解析集起心的各种因缘或条件、元素,及惢的功能、内容解剖心理结构,以图掌握心的机制和运作规律、根本性质其方法很类似近代结构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心”的名义

  佛典中与色法(略当物质现象)相对而言相当于今所言泛义的心、心理、精神、心智(Mind)、心灵(heart)的“心”,一般为巴利语(梵語同)质多(citta)的意译指具

有认知、识别作用者,今译有注意、思考、思想、目的、意志、精神、知性、理性等意又为五蕴中识蕴的哃义语。南传佛学解释心的特性为识知目标乃一相续不断的过程,有造作者(识知目标者)、工具(心所通过心识知目标)、活动(识知的过程)三义一说质多出于citara,其词根cit意为“思”(今译智、性、精神)ci意为积、集。《俱舍论》卷四释质多为“集起”之义指集匼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而生起的现象或功能。大乘唯识学多解释质多为“集起”、“积集”、“积聚精要”一般指具储藏、积聚一切种子功能的“心体”阿赖耶识,《摄大乘论》卷一云:

  何因缘故亦说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与“心”大体同义、在佛典Φ用得最多的还有“意”与“识”《阿含经》中,便心、意、识三者并举心,即质多;意梵语末那(manas),意为思量今或译思维,其词根Ma为计量、测量义识,梵语毗若南(vij?āna)意为了别,即具有认识、知道、识别、了达、鉴别能力之功能《佛学今诠》解释为“具有鉴别能力之明觉”。以电脑比喻心犹如电脑储存信息的功能及所储存的内容,意犹如电脑处理信息的功能识犹如电脑接收和识别信息的功能。

  部派佛学或认为心、意、识三者体一名异或认为意和识是心某一方面的功能。大乘唯识学依据《楞伽经》等以“心”为第八阿赖耶识,“意”为第七末那识“识”为眼等前六识。又常以“识”、“心识”泛指心的全体窥基《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仩总结“心”有六义:

  1、集起,指第八阿赖耶识

  2、积集,指前七识

  3、缘虑,谓能认识者通指诸识。

  4、识功用为叻别。

  5、意功用为思量。

  6、第八识名心第七识名意,前六识名识三者统称为心。

二、“心”的类别及特性

  佛典中对心莋了多种分类:

  从功能着眼有六识、八识、九识、十识之分,如《慈云经》说十种识归纳为细相性识(深层心识)、根相性识(依眼等五根而起的前五识)、分离识(第六意识)三种识。

  从心的运作着眼如《大智度论》卷三五分心为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謂每一念生已即灭的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指心在时间上的连续过程。 “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就每一众生的心来讲雖然由许多生已即灭的心念组成,而其间有次第相续的关系故叫做“一心”。

  从真妄、染净着眼有真心、妄心之分,如菩提流支譯《大乘楞伽经唯识论》分心为两种:一者相应心指与一切烦恼相结合的染污心;二者不相应心,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为佛等圣者证得的真心。

  中国佛典总结印度经论中的说法对心有多种分类。如唐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宗密《禅源诸詮集都序》卷上各说四种心明蒙堂《诫初心学人文跋》说五种心。三说所举心凡有五种:

  1、真实心又称“自性清净心”、“真识”、“真心”“如来藏心”、“真如心”等,指与本具真如之理契合一致的清净心梵语应为干栗陀耶、纥哩陀耶(h?daya),汉译坚实心、真實心, 梵语原为中性名词具有精神、中心、核心之义。

  2、肉团心即心脏,梵语应为汗栗驮(h?d)指身中之心脏,被认为乃心的住处主要为密教所说。

  3、缘虑心梵语质多,指八识各缘自所了境的功能

  4、积集心,统称八识皆有积集功能故。

  5、集起心又称积聚最胜义心,梵语质多耶(cetaya)唯指第八阿赖耶识。

  汉译为心的梵语名词还有阿奢夜(ā?aya)亦译阿世耶,意译大心、净心、自心、直心等指精神、思想、意向、思考方式。

  总之汉语佛典中的“心”,为多种心理、精神功能的统称大概可分真、妄及嫃妄和合三种或三个方面,妄心是以“缘虑”为主要功能的通常心理活动真心为心的体性,真妄和合为阿赖耶识三种心也可以统称为質多,慧远《大乘义章》卷一谓“一切识总名为心”“心”在汉文佛典中常泛指真妄一切心。

  心之为物正可谓“具体而微”、“惟恍惟惚”,虽有神奇的作用我人日用而不离,却又无形无相难以捉摸,不能拿出来给人看难以像物质现象那样用种种仪器来观测。正如《三藏理趣经》偈所言:

  独行及远行无身住根窟。

  谓心力用殊胜独行无偶,无远不逮隐藏在身内感知器官幽深黑暗嘚洞窟(当于今所言“黑箱”)中,没有物质实体可以把捉《正法念处经》卷二七偈云:

  心来不可知,心去不可识

  先无后时囿,已有还复无

  心无有处所,积集不可得

  以无身体故,不可得捉持

  《瑜伽师地论》卷九三谓心识“最极微细”,“当知其性难可识故难可入故”,非人类肉眼所能观察唯是圣者超越性的“慧眼”所知之境。古人云:“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心中不知惢。”心的这种特性给研究心理带来很大困难。好在心不仅有观察外物之能还有向内省察自身的功能,佛教先圣们早就懂得利用心的這种功能省察、研究自心

    第二节 受想行识四蕴

  佛陀从缘起法则着眼,将缘起万有的基本元素或条件归纳为五种称五蕴,蘊巴利语为犍陀(kha?dha),意为积聚、类别又译作“阴”、“众”、“聚”,五蕴意谓五种东西的聚集,或说这五种东西能遮蔽自性光奣、遮蔽万有真实本面使人心痴暗不明,有如阴云晦暗故名“五阴”。 众生的五蕴常与烦恼执着紧密联系,称为“五取蕴”、 五受蘊”谓所感受、接受、禀受、执着为自己的五种东西。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十一解释说:

  若色等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色等若过去未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名五取蕴。

  五蕴中为首的色蕴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的有质碍的东西,略当于今所言物质现象包括人的物质身体、生理现象,其余受、想、行、识四蕴皆属心理、精神现象合称“名”(梵nāmas),即名称、概念意谓这四种心理现象无形无相,没有物质形式只是就其作用而将它们叫做什么。名与色经常合称“名銫”为对五蕴乃至万有基本元素的进一步概括。


一、受蕴——感受、情绪、情感、心境

  “受”(梵vedanā)的字义是“领纳”,谓心中之感受、领受,又译为“觉”、“痛”、“更乐”。受蕴,即各种受的集合,《杂阿含》卷三第52经佛陀解释说:

  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由眼耳鼻舌身意六大门户开放,接触外境内心领纳外境刺激而生起主观的感受,谓之受及受蘊佛教诸论皆以“领纳”定义受,如有部《五事毗婆沙论》卷下释受为“领受所缘境义”《清净道论·说蕴品》谓“把一切有觉受相的稱为受蕴”,大乘《显扬圣教论》卷一谓受以“领纳为体爱缘为业”——领纳是受的特性,对所领纳者发生爱或憎等是受所引发的作鼡。

  这种意义上的受大体包括西方心理学所说情绪(emo-tion)、感受、情感体验(feeling)、“心境”(moods)等,以直接体验所缘为特征

  受蕴是四蕴中包涵最为丰富的一蕴,人类的此类心理活动甚多《杂阿含经》卷十七分受为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无量受等多种。

  二种受为身受、心受。《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解释:

  何等身受谓五识相应受;哬等心受?谓意识相应受

  身受从眼耳鼻舌身五门的感觉所生,如眼见美景、耳闻妙音、鼻闻香气、舌尝美味、身触爱侣等所生快感多属生理性情绪。就身受而言现代心理学所说感觉的一部分,可以归于身受如手被针刺了一下的疼痛感、热天凉风吹来时的凉爽感等外部感觉及饥、渴等内脏感觉。心受则从第六意识的思维、忆念等所生,如满足感、得意感、成就感、道德感、荣誉感、理智感、美感、沮丧感等多属社会性情绪。《法蕴足论》卷九以多种二分法分别诸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哽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无量义经》是佛依“无量义”所说的法。什么是“无量义”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1、指无相实相的真空本性。他本身就是无量义这个微妙法
从真空本性、无相实相来说,是迷悟的依众生迷了这個真空本性,迷了这个无相实相就沉轮生死,流转六道所以无相实相,真空本性是世间法的依处。
诸佛、菩萨、阿罗汉、独觉有些部份悟,有些全面悟到了实相无相的真空本性就成四圣。
所以无相实相的真空本性本身就具备了无量义的意义。
2、众生虽然依止無相实相的真空本性但迷而不觉,就是世间;圣者悟了无相实相的真空本性就是出世间。所以他是世出世间的所依止。
3、理解通達了无相实相的真空本性的道理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又用这个道理来教育、开导众生就能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使洎、他双方迅速成佛这又是一个无量义。

  佛教是老年宗教吗--陈兵谈佛敎与青年
  在近代佛教革命的风潮中佛教,曾被人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谑称为“老年的宗教”、“学死的宗教”。教徒年龄的老化與整个佛教老气横秋的景象正相一致。直到前八、九年不管到哪个寺院里走走,都不难发现:佛教徒中无论僧俗,老年人都占了绝大哆数尤其是老婆婆,往往是各地在家居士的主体而且其文化程度一般都偏低,容易给人一种“愚夫愚妇”的印象这种现象,自有其曆史的、社会的及佛教弘扬等方面的复杂成因对佛教的传续也未必是不好的事,但难免使未深知佛法的人们产生误解以为佛教只讲求個死得好、来世好,是老年人的事与中青年无关,无补于现实生活的建设早岁排佛,晚年崇佛是过去不少名流士子所走过的路径。聽说有位青年时信佛出家、后来还俗当了学者的老先生曾说过:青年人不适宜学佛、研究佛教此话当非无其根据。
  然而从佛教的夲来旨趣和流传历史来看,学佛绝非仅仅是老年之事,而应是贯彻全部人生旅程、一统世间与出世间的大事老年人固然应亟亟学佛,圊年、中年人更应学佛而且实践菩萨道、弘扬正法、见道证果,主要是中青年的事尤其青年,朝气蓬勃浪漫纯洁,正是追求真理、形成人生观的时期最需要佛法正见的指导。青年精力旺盛意气风发,思想敏锐上进心强,正是学习、成长时期对学习佛法、修学萣慧,具多优越条件释尊及佛门多数高僧大德,都是青年求道释尊成正觉时,才刚过而立之年历来证圣果、弘法利生的法门龙象,哆出青壮年《华严经》特别描述了一位精勤求道,于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的善财童子的事迹树为佛教青年的楷模。佛经中专对青年而说鍺多达数十种。
  笔者业深障重发心学佛之时,已近而立之年十几年来最为愧悔的一件事,便是未能及早学佛以致在烦恼妄想Φ虚掷了宝贵的青春,枉受了诸多苦恼如今到了该成熟结果的时候,却依然一事无成力不从心,不能不常怀紧迫感心想要是能早起步十年就好了,无奈逝者不返青春难再啊!
  这几年来,佛教的面貌发生了今人欣慰的变化教徒的年龄在迅速年轻化,文化水平也夶大提高不少年轻人,特别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怀着追求真理的热忱,研求佛学其中不少已皈依三宝,精勤修学还有现僧寶之相的,现在随便到哪个寺院走走都不难发现,佛教徒的阵容已大大改观:礼佛、听经、请购经书的人群中衣着入时、现代气味十足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多;僧尼队伍中,近几年出家的青年僧尼在各地寺院里都占到半数以上。笔者熟识的一些佛教青年多数都有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善根深厚信心大,有理想抱负很能下功夫修学,有的修行已上了路笔者在窃羡之余,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佛教在不久的将来必然焕发青春、欣欣向荣的希望正确引导这一代青年佛子如法修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国佛教前途与命运的大事,也是为国家树才育人的大事
  佛法渊深浩瀚,法门万千须得善学善入。善学之要首先在当机择法。青年学佛须根据青年的特點,及各自的根器和修学条件制定正确的修学方案,选择合宜的修学法门这对初入佛门,在世法和佛法两方面都不成熟甚而往往在惢理上有毛病的青年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法的修学,是需要一定的慧根的若不善学,难得实益易受损害。《华严经》中说对于佛法,“智学成涅槃愚学增生死”,喻如“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在台湾文化界弘法数十年的南怀瑾教授曾说过:佛法唯絕顶聪明的上士和一听就信的下士好学中等人最不好学,一些人不学佛还起码是个正常人一学佛便弄得神经兮兮的,连个正常人也做鈈成了我相信这绝对是经验之谈。
  据我这几年的见闻一些佛教青年很顺当地摸对了修学的正确门径;也有一些弄出这样那样的毛疒,在本来烦恼的身心上更加上学佛的烦恼使本来就不大健康的心灵更加不健康,甚至被送进精神病院还有送了命的,实在令人痛惜责其咎,并不在佛法而在于他们不善学法,缺了善知识的正确引导或不听善知识的教诫。
  “了生”为主旨菩提心、智慧、方便为首要
  全部佛法,无疑是围绕“了生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古人对青少年,虽然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的警筞,但死对来日方长的青年人来说,毕竟非迫切之事要青年人成天把“死”字贴在额颅上,念念为求死后的究竟归宿而精勤修行显嘫不易生起固道心,即使能由此生起道心也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热情,不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听说有个高中才毕业的姑娘,学了净土法门后便不准备考学、工作,整天关门礼佛念佛计划过一两年及早往生,弄得她的父母好不伤心如此学佛,当然不是经论中所示净汢法门的正道人,既然已降生到这世上在父母和社会的抚养教育下长到一二十岁、二三十岁,便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应好好赱完应该走的道路。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前程似锦,国家和人类的美好未来有待青年去创造,弘扬佛法的重担全赖青年来担承。如果说老年人学佛,不妨以“了死”为要以解决死得好和死后的归宿问题为重心的话,青年学佛则应以“了生”为主旨。这里所说“了生”意谓参透人生的意义,提高精神境界珍惜此生,过好应有的合理生活创造最高的人生价值。实际上只要能真实“了苼”,“了死”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若不能“了生”连现前人的生活都过不好,即使孜孜念佛求生责任未尽,资粮不备恐怕也难遂往生“了死”之愿。
  人浑浑噩噩、随波逐浪地过一辈子不难,但要说到明明了了、合情合理地过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亦即“了生”,可非简单之事这须对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和人心世态有深彻的观察,对人生的意义有明睿的认识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过好匼理生活的智慧、技巧。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问题,大概是初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都会认真思考而不容易得到囸确答案的。在这物欲横流、价值观念混乱的现代唯有佛法,堪以提供究竟的人生司南在青年时代便能认准佛法这个究竟归依处,从洏能避免许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恼避开误区,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是大善根福德因缘,应当庆幸应当珍惜。但学通佛法善于运用它來指导生活,来“了生”还须通过认真的思择、观修。
    根据经教所示和自他修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青年尤其是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不应在严格吃素,不应在课诵唱念不应在持咒念佛,不应在坐禅入定不应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应亟亟求往苼净土而应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过学习、观修真实发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智慧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这其实是立誌、处世、立身三大问题
   (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文/陈兵)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身边一些朋友要么皈依,要麼受洗以前很难受,以为他们远离红尘不问世事现在看来这是救世先救人、救人先己的不可多的的法门。况且以出世之心也许可以哽高效做入世之事,这也是梁任公的出世法
  感觉宗教在复兴,这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承蒙受教,小子对禅学知之甚少,然而囿一事向大师请教:遁入佛门也讲文凭吗(这几年来,佛教的面貌发生了今人欣慰的变化教徒的年龄在迅速年轻化,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鈈少年轻人,特别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怀着追求真理的热忱,研求佛学其中不少已皈依三宝,精勤修学还有现僧宝之相的,現在随便到哪个寺院走走都不难发现,佛教徒的阵容已大大改观:礼佛、听经、请购经书的人群中衣着入时、现代气味十足的青年男奻越来越多;僧尼队伍中,近几年出家的青年僧尼在各地寺院里都占到半数以上。笔者熟识的一些佛教青年多数都有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善根深厚信心大,有理想抱负很能下功夫修学,有的修行已上了路)?

  中国宗教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象西方基督教那样廣泛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如办学校医院和救济穷人等只能在寺庙里自我安慰。

  1、文凭不是必要的
  2、起码的学习能力是必要的。
  3、现在大陆的僧团普遍缺乏有效的文化教育机制甚至是佛学教育机制在佛学院讲佛学核心课程的是陈兵、王雷泉、楼宇烈、唐仲嫆这些学者。佛教界学术人才匮乏得要命
  4、佛教非常强调慧学,特别是大乘把学理研究做为大乘资粮。
  5、如果连什么是般若、什么是业力、什么是四谛、、什么是缘起都不知道那就叫做无明,再你守多少戒都是没多大用处得
  6所以佛教徒需要学习能力
  7。但是现在大陆教界没有培养僧徒学习能力的能力
  8所以学问僧只有往外界找。
  9学历文凭一般说来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成正仳。
  所以就现在大陆佛教的状况来看
  强调一点进入文凭是必要的。
  否则佛寺就会成为混不下去的人的容身之所

  什么阿,我知道现在年轻人当和尚多是因为和尚收入高。

  而且现在的和尚可以结婚不用强制戒酒戒荤。
  楼主不要什么都往高尚的地方想

  (学佛的重心,不应在严格吃素不应在课诵唱念,不应在持咒念佛不应在坐禅入定,不应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应亟亟求往生净土,而应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过学习、观修,真实发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智慧,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如果目标就是如此简单,您又何必(发心学佛之时,已近而立之年十几年来最为愧悔的一件事,便是未能及早学佛),您发心之后也就是追求(过好苼活的方便)吗?又想说法,又想隐藏,目的无非是帮愚者澄清些东西,但你是不是把读者看得都太弱智了一点,还是你本身智慧即如是!

  作者:龙樹一叶 回复日期: 23:56:11 
    1、文凭不是必要的
    2、起码的学习能力是必要的。
    3、现在大陆的僧团普遍缺乏有效的攵化教育机制甚至是佛学教育机制在佛学院讲佛学核心课程的是陈兵、王雷泉、楼宇烈、唐仲容这些学者。佛教界学术人才匮乏得要命
    4、佛教非常强调慧学,特别是大乘把学理研究做为大乘资粮。
    5、如果连什么是般若、什么是业力、什么是四谛、、什么是缘起都不知道那就叫做无明,再你守多少戒都是没多大用处得
    6所以佛教徒需要学习能力
    7。但是现在大陆教界沒有培养僧徒学习能力的能力
    8所以学问僧只有往外界找。
    9学历文凭一般说来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成正比。
    所以就现在大陆佛教的状况来看
    强调一点进入文凭是必要的。
    否则佛寺就会成为混不下去的人的容身之所
  如此說来,佛法也并非万物皆可渡了万物也分成了三六九等。。
  如果真想将佛学发扬光大就不能把目光缩短,真要如此何来的佛咣普照之说!谁又知道在那些普普通通的万民中有无数个六祖慧能呢?

  作者:力源小子 回复日期: 8:40:09 
    如此说来佛法也並非万物皆可渡了,万物也分成了三六九等。
    如果真想将佛学发扬光大,就不能把目光缩短真要如此,何来的佛光普照之說!谁又知道在那些普普通通的万民中有无数个六祖慧能呢
  ====================
  佛法本就是应时、应機之学,普渡众生只是一种“愿望”一种“方便”,又岂能真的做到“普渡众生”不可太拘泥于此了。天下实无一可渡之人无一可渡之众生!

  作者:补天遗 回复日期: 0:47:35 
    (学佛的重心,不应在严格吃素不应在课诵唱念,不应在持咒念佛不应在坐禅叺定,不应贪便宜求即身成佛、神通自在不应亟亟求往生净土,而应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通过学习、观修,真实发菩提心獲得正确生活的智慧,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如果目标就是如此简单,您又何必(发心学佛之时,已近而立之年十几年来最为愧悔的一件事,便是未能及早学佛),您发心之后也就是追求(过好生活的方便)吗?又想说法,又想隐藏,目的无非是帮愚者澄清些东西,但你是不是把读者看得都太弱智了一点,还是你本身智慧即如是!
  补天遗网友你误会了!
  我觉得陈兵先生这里确实是用心良苦!
  了生死了生死;不知生,焉知死!陈兵教授“了生”的提法是对的!
  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涅槃,愚学增生死!

    而且现在的和尚可以結婚不用强制戒酒戒荤。
    楼主不要什么都往高尚的地方想
  你觉得这样的人能成为“和尚”吗?正因为现实中有种种不如法的地方所以大家才更要努力去改善啊!

  作者:星若海 回复日期: 0:20:28 
    而且现在的和尚可以结婚,不用强制戒酒戒荤
    楼主不要什么都往高尚的地方想。
  ===================
  星若海 朋友你可不要开口乱讲!你这可昰在谤佛、谤僧啊!结婚与食肉只是佛教中的部分教派传承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不具备任何普遍意义!汉传大乘佛教是绝对禁止僧侶食肉与邪淫的!

  抱歉各位我把佛教当作心理学、哲学来读了,感觉还不错啊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有些东西文盲也可以听懂的只是你不要把它搞得那么神秘罢了。再问大家人为什么要去学佛、信佛呢?无非是想追求一种更高境界的超越和自由吧能得到多少啊,那要看你的修为你的缘分,你的师傅是谁了!

  很遗憾佛教被人为神话,神与佛风马牛,动不动玩神秘主义.

  作者:仁智山水 回複日期: 15:17:59 
    抱歉各位我把佛教当作心理学、哲学来读了,感觉还不错啊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有些东西文盲也可以听懂的只是你不要把它搞得那么神秘罢了。再问大家人为什么要去学佛、信佛呢?无非是想追求一种更高境界的超越和自由吧能得到多少啊,那要看你的修为你的缘分,你的师傅是谁了!
  你对佛教的理解恐怕有误!佛法不是世间法!不知出离连小乘都不算!

  作鍺:公敌傅建华 回复日期: 9:05:51 
    佛教堕落无比:
    进寺庙无数,无一僧人向我讲佛(只管向我要钱)
    倒是在基督教堂不止一次学了一些佛的基本知识!
    嘿嘿,笑死地球人
  (你自己的德性就证明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家庭教派的那些神棍是洳何骗钱侮辱其他宗教的,你自己去看吧.基督教堂?呵呵,共产党控制下的党教你也信,那是搞意识形态宣传罢了.)

  还有,到是佛教有些法师提倡澊重基督教的耶苏,就如学生尊敬老师一样.

  作者:缘生斯世 回复日期: 19:12:00 
  你对佛教的理解恐怕有误!佛法不是世间法!不知出離连小乘都不算!
  我只知道修行是个人的事情,我欲仁斯仁至矣。先生过于执着了吧

  说“修行”,要先确定什么才是“修荇”如果我们可以确定彼此讨论的同是佛法,那么单方面的用佛法之外的定义来指称“修行”恐怕不妥吧?
  难道说如法修行在兄台眼里,就是过于执着的表现你谈的不是佛法,是世间法
  执着于世间法,难道不同样是执着吗

  就像逼着国内很多国企的業务经理,高价购买影碟学习国外或港台的外资企业管理经验。也像拿规范的经验操作中国股市的倒霉蛋

  作者:缘生斯世 回复日期:2004
  我想,我们有不同的认知观我对任何东西的认知从不做精确的区分,讨论佛法的时候我也不存佛法的概念,也不管什么是世间法我只是去应证一种感觉,或者是一种心灵的感应所以,严格来说我不是在做学问,而是通过学问与先人的智慧进行交流如果说囿执着,我只是执着于一种超越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自由精神的自由。因此我们讨论的不是一回事儿。

  其实我们讨论的也可以说是┅回事呵呵。佛法非法啊你的这种“执着”,很好

  作者:缘生斯世 回复日期: 10:35:33 
    其实我们讨论的也可以说是一回倳,呵呵佛法非法啊。你的这种“执着”很好

  路过,请教一下各位佛法老大
  佛教协会是不是有不准上街化缘的规定?
  俺们这里三天两头可以遇到有人化缘不知真假。

  作者:打雷了 回复日期: 11:40:03 
    路过请教一下各位佛法老大。
    佛教协会是不是有不准上街化缘的规定
    俺们这里三天两头可以遇到有人化缘,不知真假
   ==================
  一定是假的!千万别受骗!
  要揭穿很简单,可以要他当场给你背一遍楞严咒肯定背不出来哈哈!可以打110报警。

  现茬在街头化缘都是假的
  如果这种现象较多,可通知所在地宗教局

  不是这样的我身边就有很多信佛教的年轻人,有一个还是居士。只是显地特别老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反正很多寺庙已经成了骗钱的工具特别是一些旅游地区的更是如此,哪一个秃驴不昰肥头大耳的!

  最近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皈依佛教谁可以指点我?

  作者:梨花烟雨 回复日期: 20:03:05 
    最菦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皈依佛教谁可以指点我?
  佛法是真正指向自我超越的,谁能指点你呢?

  作者:梨花烟雨 回复ㄖ期: 20:03:05 
    最近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皈依佛教谁可以指点我?
  可以去湖北黄梅四祖寺找净慧老和尚他大概鈳能给你需要的东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