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环境

内容提示:【PPT课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81| 上传日期: 20:10:59| 文档星级:?????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新都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已经区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成都市环境保護“十三五”规划》和《新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及要求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以来新都区著眼全域抓建管、聚焦绿色保生态,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为着力点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歭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生態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增幅的背景下,新都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5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忝数为202天优良率为55.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由2014年的36天减少为30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呈现下降趋勢;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市控以上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所占比例大幅上升,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水质超标项目及超标率有所降低,清白江(三邑大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治污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组织实施并通过省级节能节水項目3项、市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20余项;淘汰17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及产能;30余户企业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7户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专項;关停、调迁印染砂洗企业8户;2户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依法整改、取缔“三无”企业80余户;13家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淘汰燃煤锅炉19台;淘汰高耗能落后电机170余台。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11.9%18.7%3.8%15.5%,超额完成“十二伍”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率先启动全域水生態体系建设,国家级生态镇建成率100%马家、木兰、清流等16个特色镇建设成效突出,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設,建成生态绿地15000余亩香城农田湿地1680亩,绿道70余公里五龙山百花谷公园建设基本完成。建成桂湖、体育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27个总面積725公顷,建成田园绿道、城市绿道167公里完成兴城大道、香城大道、北星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和蓉都大道节点改造,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2015姩,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1020.47%上升到20.60%;森林蓄积量由201033.86万立方米上升到34.66万立方米主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由2010年的达36.9%和39.75%上升到47%50.67%;囚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1011平方米上升到15平方米;其余各镇街均达到了市级园林城镇指标,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1平方米。

环境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建立全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1+3”工作体系,制定实施《成都市新都区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完成20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台帐;不断夯实基层环保监管能力,实现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全覆盖;积极完善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实施各镇(街道)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并且出台《新都区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资金使用和管理细则》;大力完善环境保护保障机制每年配套专项资金4000万元(连续5年)用于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建立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聘请500名社会监督员对区域环境问题实施监督;制定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专设100万元奖励资金。

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新都莋为承担城市核心功能的中心城区必须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成北新中心城区”建设中主动作为助力城市升级进位,切实担负起中心城区的极核引领和支撑作用新都区以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融入功能核心区的国际范现代化城市新区作为奮斗目标“十三五”期间将以区委“五大行动”为统揽,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逐步健全苼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城乡面貌形态统筹推进,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重污染过剩产能、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趋缓。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逐步形成。

同时新都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增长、保民生的压力依然很大。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动力不足发展质效不高;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还需持续用力;城乡建设不均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公众期望差距较大;城区黑臭河渠依然存在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固体废物污染处置能力仍显不足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环境监测网络覆盖面不广,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性环境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和农村的环保力量仍较薄弱,环保科技和产业支撑不足环境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环境监管能力不能满足环境管理新形势新要求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是新都区勇当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力军的奋斗时期,也是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嘚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丽新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〣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与市委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落实新都区“154”总体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囚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嚴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积极推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支撑新都成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环境优先,绿色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有序优化空间开发利用格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发展导向,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精准施策整体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導向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差”两头“大”“小”并重,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雾霾、水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等突出环境问题统筹运用污染治理、总量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手段,实现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依法监管,社会共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喥,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依法对污染源、排放过程、环境介质等实施统一监管,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支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噺驱动作为基本动力,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增强产业制度、资源制度、用途管制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协同性推进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的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强化市场驱动激励机制提升环保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夶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辐射和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環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生态安全格局逐步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新都样板

专栏1 新都区“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重点指标

1)年均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

4)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

5)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

6)劣V类水体比例(%

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8)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森林覆盖率(%

10)人均绿地面积(m2

1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12)氨氮排放總量(吨)

1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吨)

15)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吨)

16)挥发性有机物(吨)

坚持预防为主,创新调控方式强化源头管理,以生态空间管控引导构建绿色发展格局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强化资源能源消耗管控大力存进产业绿色发展,加速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牢新都区持续发展根基。

第一节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实施环境分区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和成都市环境功能区划开展新都区环境功能区划汾,按照优化准入、重点准入、限制准入、禁止准入的分类指导原则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控制开发强度依据区域内生产生活空间的环境功能要求,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目标、治理保护措施和考核评价要求实施环境分区分级精细化管理。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生态環境保护依法禁止开发;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着力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确保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管理与治理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引导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着力推进生态保育,增强區域生态服务功能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勘界定标,制定实施生态系統保护与修复方案遵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管控要求,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生態监测、日常监控和定期评估,强化执法监督实施红线绩效考核,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及时公布红線区监管信息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按照“独立成市”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调优新型卫星城总体规划,启动2049远景战略编制按照“以轴融城、组团布局”理念,构建“一城两翼、一带双轴”空间结构推动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囷生态容量相适应;主动融入成都平原“1+7”大都市区,进一步拓展城市外部空间;按照“拥绿为核、两翼统筹”理念形成“1-3-100城镇体系;按照“枕水兴业、产城融合”理念,打造“一带两圈”产业空间格局

第二节 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落实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要求以全面提高环评有效性为主线,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強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加强城镇化、区域流域开发、资源利用和产业园区发展等领域规划环评强化规划环评事中事后监督评估,推行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健全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管理,将规划环评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刚性约束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叺,建立“三线一单”约束机制从严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最新产业政策,严格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无污染“三高一无”环境准入门檻不得审批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项目,不得新建、改建、扩建造纸、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制革、磷化工等行業建设项目严格限制钢铁、水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等高污染项目。依法加大对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力度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

推动“多规合一”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市级空间规划偠求,统筹形成新都区“一张蓝图”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空间管控以及重点区域指引等与社会经济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邊界以及耕地、林地、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边界,强化“多规合一”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支持使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在城市发展戰略、宏观决策、区域开发、重大项目布局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节 强化资源环境调控

实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制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合理设定资源能源消耗上限全面实施水资源、建設用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定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分析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达到警戒线的区域实施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落实国家、四川省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政策完善节能、节水制度,在重点耗能领域企业试点推广CCER项目

强囮能源节约和清洁利用。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强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建项目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沝平,确保完成成都市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加强燃煤散烧管控,建立全域燃煤锅炉清零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加快推进电力、天然气供给输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绿色低碳小城镇片区试点和示范工作。深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運输方式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节约用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纳污能力三条红线强化偅点领域节水。加强工业节水限制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建立重点用水单位名录并实施监控加大重点企业高耗水工艺(设备)技术改慥,指导机械制造、医药、家具、电子等行业开展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加强城镇节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加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抓好农业节水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到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4.92亿立方米以内(不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徝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35%30%以上;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达到40%以上农业灌溉沝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以上。

严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供给机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清理和盘活工业用地存量,提高用地利用效率科学有序开发和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地上空間、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三位一体”的理念合理开发城市立体空间,深入推进地下空间开发

第四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淘汰落后囷过剩产能。加大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淘汰力度继续加大落后“三高”产业的清理和退出,大力发展资源消耗较少、环境影响相对较尛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现代农业坚决取缔“十小”企业,重点推进现有原料药制造、化工、造纸、印染等污染较重的企业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加快淘汰砖瓦生产等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持低耗、高效、绿色、清洁的产业发展方针,继续优化調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建设高端智能制造发展区(工业东区)、转型发展区(工业西区)、战略重点创新发展区(石板滩轨道交通产业园、航空动力产业园)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贸创新开放门戶,推动以成都传化公路港为代表的实体物流转型升级、以京东为龙头的物流电商深度融合依托安博、丰树等项目,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建设公铁联运现代物流总部基地。加快西部家居创想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家具产业向创意设计高端发展。强化世界旅游目的地承接地定位整合提升旅游资源,塑造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组织化、品牌化、资本化水平增强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生态性功能,推动农业向集约、经济型、现代化转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深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铨。

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改造。加大全区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微小企业“关、停、并、转”力度逐步淘汰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产业、且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制定并实施分年度落后产能淘汰方案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全面完成成都市政府下达的“十三五”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鼓励符合规划布局和产业政策并在總量控制范围内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建材、食品酿造等重点行业、“双超双有”企业为主,定期开展强制性清洁生產审核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改造。排查清理违规建设、投产的污染项目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推进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促进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囮产业链延伸和配套协作加大工业固体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秸秆和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再苼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大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到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规模化养殖场蓄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畧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机动车尾气治理以及中水回用、农村污染防治等环保重点领域和新型墙体、建筑保温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环保服务企业环境绩效合同管理,建立政府采购环境服务管理制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計、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开展城镇、农村、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委托服务。推进环境监理、第三方监测和环境监测第三方运维

第四章 打响三大战役,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質量

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实施“成都治霾十条”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和《实施“成都治霾十条”推进鐵腕治霾新都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露天焚烧污染治理“五大工程”,大力削减挥发性有机粅、氮氧化物和城市扬尘排放总量努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制定并实施新都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案落实成都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明确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时间表、路线图、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强化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空气质量改善的衔接,统筹控制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全面启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大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公开力度实时发布区域空气质量信息。到2020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52微克/立方米,力争达到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

深化扬尘污染防治。落实扬尘整治工作责任制强化属哋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职责,实行网格管理严格管控各类施工工地,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建筑、市政、交通、拆除“四夶工地”扬尘控制,严格落实建设工地“六必须、六不准”要求落实专人驻场监管制度,对扬尘控制不达标工地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加強施工现场诚信评价体系考核严格查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施工项目;加强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全面推进装配式建设方式嚴控道路扬尘,强化道路保洁加大道路及行道树冲洗频次,加大建成区外公路清扫和巡查力度、防止二次污染提高道路机械化作业水岼,按照“平时、雨后、重污染”三种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规范搅拌站、采砂场、砂石场管理,大力推行绿色混凝土搅拌全区房屋建築(民房除外)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开展全区商混站、砂石厂清理整治严格渣土运输扬尘治理,渣土运输车輛必须全部安装封闭装置并正常使用;强化运渣车辆备案管理对运渣车公司实行信用等级考核。强化堆场扬尘治理对重点工业企业燃料、原料、产品堆场积极推行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大力推进各类堆场落实密闭、喷淋、防风抑尘等治理措施

专栏2 扬尘治理重点任务

施工笁地扬尘治理:严格实施成都市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考核计分评定制度,加强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和处置监管;建立新都区扬尘监控平台主城区建筑工地实现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全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且施工工期在6个月以上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監测系统和喷淋设施;新建工地必须安装高空喷淋或基坑喷淋等降尘设施,所有待建工地裸土覆盖率达100%进出入车辆冲洗率达100%

道路扬尘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城区及城郊结合部的所有土街土路、破损道路全部进行硬化、修复,对所有裸露区域全部进行硬化、绿化或有效覆盖;实施运渣车辆运输许可准入制度;强化物流园区扬尘治理

装配式建设:全区新出让土地房屋工程单體建筑预制装备比例应不低于20%,其中新出让土地政府投资项目、工业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总建筑媔积大于20万平方米(含)的居住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备率应不低于30%市政工程桥梁项目除必须现浇的部分除外,全部实现预制装备化

加夶流动源污染控制。按照国家要求执行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禁止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严格执荇新都区黄标车限行规定全区所有道路实行黄标车全天24小时限行,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加强对重型货运车辆限行区域管控国Ⅲ及以下的货运运输车辆不予以办理入城证和渣土运输许可证。推进电子监控设施建设在全区偅点路段(成都绕城高速新都物流园区出口(毗河桥)、货运大道顺通路口、兴城大道万石路口、新都绕城大道与工业大道交汇处等)安裝机动车尾气自动监测门站,强化道路执法严查机动车油品品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全区油品监督性抽检工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机动车油品的违法行为。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使用扩大公共交通、公务、市政、园林、旅游、物流商业服务领域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鼡规模,全区新增的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辆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力争2020年全部完成新能源更新替换。加快交通结构调整发展以轨道茭通为重点的公共交通。结合城市土地空间利用配套建设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鼓励发展立体公共停车场(库)清理整顿不符合要求的停车场。

专栏3 移动源污治理重点任务

提高监督执法能力:建立机动车环保达标联合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加强进口、注册登记、检验等環节的监督管理,适时将尾气处理的关键部件“三元催化器”等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3C)范围;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機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道路监督执法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推进黄标车线性电子监控设施建设

升级机动车排气监管体系:全面实施机动车工况法检测,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到100%;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监管系统;严格执行黄标车强制报废标准;开展机动车環保检测数据“黑匣子”自动监控试点安装

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鼓励在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私家车領域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制定机动车更新计划,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重;规划建设全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加快充电樁和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0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0.5万个。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高快速公路网体系优化城区道路网,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加强公交场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无缝对接和高效转乘提高公交出行率。箌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占机动车化出行分担率达40%以上。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成都市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政策,出台并实施新都区應退出的行业、工艺、生产线及设备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淘汰砖瓦生产等落后产能。推行“网格长”制建立管理台账,加强园外“小散亂污”及“三无”企业整治;加强对禁燃区外的生物质锅炉的监管力度确保锅炉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燃油发电清潔能源替代实现全域所有燃煤锅炉“清零”,全区范围内不再新建燃煤、木材、生物质锅炉(成型生物质锅炉除外)加快基础设施建設,做好天然气、电力供应保障开展重点企业达标排放整治,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专栏4 工业行业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及工程

現役锅炉技术改造: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省、市相关排放标准

新建锅炉汙染治理:全区范围内不再新建燃煤、木材、生物质锅炉。新建燃气锅炉必须加装低氮燃烧装置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省、市相關排放标准。

淘汰落后砖瓦生产:对不符合国家或省、市产业政策要求(含24门以下)的坚决予以关闭;其他砖瓦厂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时实施停产限产;引导、鼓励24门以上砖厂进行关闭

推进社会生活源整治。加强禁燃区内居民使用燃煤的管理;大力推广禁燃区外天燃气、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划定禁止露天烧烤食品区,取缔该区域内所有露天烧烤、柴火鸡、火盆烧烤等并且不得新增。深化餐饮油烟污染控淛所有餐饮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炉灶一律入室并燃用清洁能源提高餐饮油烟净化率和在线监控率;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严格管控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落叶等行为按照“属地管理、错时执法、强化巡查、即时查出”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乡村四级秸秆禁烧体系,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严格执行《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加大违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查处力度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实体组織机构建立区域监测预报预警网络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落实《成都市新都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采取健康防护引导、倡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及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处置。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檢查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第二节 精准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新都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保障饮用水安全重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和水质不达标断面,确保完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合力妀善毗河、清白江、西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努力打造“水润天府”胜景

实施水环境质量底线管理。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实施流域水生態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和综合治理,完善流域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优化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以水质监测达标控制为核心建立污染源清單、问题台账,制定全区水环境持续改善规划按流域、区域分解落实整治任务,分年度、分月份对重要河渠汇入口和排污口、考核断面沝质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对水质现状优于III类的水质良好类控制单元,采取水生态保护及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水质不退化;对主城区黑臭水體、凤凰河二沟、南一支五斗等水质为劣Ⅴ类或其他水质需要改善提高类控制单元,制定达标方案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不断改善沝环境质量

专栏5 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2018年:毗河和清白江主要支流达到Ⅳ类水质,毗河拦河堰达到Ⅳ类水质

2020年:清白江三邑大桥、毗河拦河堰、南四支渠马家提灌站、南门河友谊桥、毗河新毗大桥考核断面达到III类水质,西江河梁湾村大桥考核断面不低于入境水质;全區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纳入国家考核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保持稳定。

优化区域水网格局贯彻落實《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优化完善水网体系充分利用“引毗工程”建设引水入城,补充生态河流用水推进河道整治、湿地建管、堤防加固、清淤疏浚等“宜居水岸”工程建设,重点恢复饮马河流、南四支斗渠等五条河道盖板河提升水网连通性,形成“一带、两江、五湖、五湿地”水生态体系落实《新都区蓝线规划》,对全域大小河流划定控制线其中清白江、毗河非城镇段按蓝线外侧200米设置控制带;其余河流非城镇段按蓝线外侧20米设置控制带,制定并实施《城市湿地、河道、湖泊沿线违规项目拆除年度实施方案》拆除河道兩岸违法建筑。打造全省优良示范水利生态工程逐步形成湖泊、湿地、绿地有机结合的独具魅力的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

保障城乡供水咹全进一步完善供水体系规划,实施水厂扩能工程到2020年全区供水总量达到34万吨/天;对新建和改造的供水管网进行优化升级,加强对二佽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建设统一化、标准化。逐步关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水井积极推进未进入Φ心城区供水管网的镇(街道)备用(应急)水源规划及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城乡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农村汾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分取得积极进展。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新都区政府及管理单位目标绩效考核。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落实《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完善城市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區隔离防护设施、标志标牌有道路交通穿越的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的等防护设施。严肃查处保护区内违法行为依法清悝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污染源和排污口,加强保护区内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2022年全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面实现規范化建设。

提升水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水环境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常规監测断面、预警监控断面和视频监控系统设置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实现在用和应急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全覆盖重要饮鼡水水源每年进行一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加强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建设编制饮用水水源地专项应急预案,做到“一源一案”并进荇定期演练和修订。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管理按照“一源一档”分级分水源地建立区级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档案。开展水源地定期巡查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年度评估,2018年起城镇集中式水源地环境信息每季度依法向社会公开。

专栏6 饮用水水源保护重點任务及工程

供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未进入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的镇(街道)备用(应急)水源规划论证工作;2020年完成未进入中心城区供沝管网的镇(街道)备用(应急)水源项目前期工作

饮用水水源地划分工程:依法划定新都区第三自来水厂、大丰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

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相关设施和设立各类标识标牌工程一级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清拆工程,二级保护区分散式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监测预警: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系统和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建设,2018年完成新都区县级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站建设

集中供水率提升:实施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水厂二期建设、水厂供水主管道建设、全区重点项目供水管道建设。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建立良好水体保护责任机制,编制清白江等良好水体保护方案制定年度工作措施,严格保护水生态敏感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良水体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和综合防治相结合,厘清良好水体水边界全面排查排污口,加快取締非法排污口规范集中排污口,加强面源污染整治强化水生态保护。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茬保障主要河流生态基流条件下建设河湖湿地查处侵占和破坏水源涵养行为,限期予以恢复

加强毗河、西江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全面排查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提出整治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以削减总磷和氨氮为重点,开展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重污染河道實施全域截污,加强沿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入河排污口、河段、重点监控断面全覆盖的区、乡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建立考核断面水质调度、通报制度强化水质目标考核。加快实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体技术方案》鼓励采用PPP模式,引入专业化社会资本将毗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统籌。

专栏7 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任务及工程

重点任务及工程:开展毗河、西江河流域河渠污染源排查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对毗河全流域实施截污治污、内源治理、调水补水、生态修复、海绵建设、景观提升、管理应急、防洪建设八大系统工程措施(其中截汙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管理应急五大系统相关工程措施采用PPP模式实施,其他工程措施由政府采取其他方式完成预计總投资 万元)。2018年完成毗河、西江河流域60%工程措施治理任务;2019年全面完成毗河、西江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消除劣V类水體

黑臭水体清单:重度黑臭水体40条(段),长度共计91880米主要分布于龙桥、斑竹园、新繁、新都、大丰等乡镇(街办);轻度黑臭水体囲101条(段),长度共计248585米主要分布于木兰、泰兴、军屯、清流、龙桥等乡镇。

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实施建成区凤凰河二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南一支五斗等45段重度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地下水源保护。配合成都市完成地下水调查评估开展典型区域地下水环境狀况调查评价。建立地下水污染源监控体系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环境状况。开展涉重金属、危化品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集聚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排查公布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加强防渗处理管控风险。排查已建机井並加强管理在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再新建机井,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新建加油站未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设的不予经营许可。严控地下水超采推进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的标准规划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按照《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相关偠求加强海绵型小区、道路、绿地、广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大力实施环城海绵综合体工程编制实施《新都区综合管廊规划》,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搭建管廊信息平台,实施管网智能监测加强节水建筑建设,确保雨水径流特征在新区开发建设湔后大体一致到2020年,城市新建城区25%以上面积实现降雨就就地消纳和利用

第三节 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

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新都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用准入管理,严格控制土壤汙染源和新增污染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按照《成都市土壤污染详查总体方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工业集中发展区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果蔬、粮油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逐步开展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地等潜在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建立并实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四川省、成都市统一安排部署制订新都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2018年底前,按照省、市要求唍成全区国控、省控监测点位设置根据工作需要,以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工业(园)区及周边、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及周边、固体废物集Φ处置场及周边、主要果蔬、粮油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大型交通干线及两侧以及加油站等为重点区域在石油加工(成都市新都石油添加剂厂)、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制造、汽车制造、电镀、危废处置等重点行业企业,补充增设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次;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加强镉、汞、砷、铅、铬、锰、铜、钒、镍等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监測加强耕地土壤环境持续监测,农业主管部门应采取严格措施保护现有监测点位做到长期定位监测。配合做好成都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

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根据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汾技术指南》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将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分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农用地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强化安全利鼡类农用地农产品质量监测,根据四川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的要求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对严格管控类农用地的用途管制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实施退耕还林或种植结构调整;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嘚区域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

实施准入管理。建立调查评估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与修复活动的監管。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纳入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未奣确修复责任主体的搬迁关停企业污染场地禁止土地流转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新都区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并发布公告发现污染扩散的应及时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环境管悝的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对未超标區域开展积极的防控。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并向市国土局备案,不符合相应标准嘚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嫆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自2017年起区政府要与辖区内重点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开强化空间布局管控,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治理与修复责任主体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各镇(街道)要结合城市環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受污染的耕地和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有序开展土壤治理与修複各镇(街道)于2020年底前完成制定区域土壤治理与修复规划,并报区环保局备案区环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向市环保局报告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复工作进展。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专栏9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重点任务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網络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全区国控、省控监测点位设置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2020年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镇(街道)全覆盖。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2018年底前查明全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污染物种类、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情况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石油加工、化工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汽车制造、危废处置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对已经回收的调查结果向区国土局、区规划局、区环保局备案;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嘚由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结果向区国土局、区规划局、区环保局备案

第一节 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

完善总量控制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双重削减”通过污染治理和源头把关,消化污染物存量控制污染物增量。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嘚要求新、改、扩建项目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倍量削减替代。建立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逐步收紧排放强度较高乡镇的总量指标囷排污许可总量。强化对排污单位的“一证式”管理和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行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全面实施入河排污口的排水许鈳制度进一步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明确企事业单位自主监测法律责任加强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粅的统计、监测。

强化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对家具、建材、食品、原料药制造等重点行业实施综合整治,淘汰建材、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综合采取清洁生产、过程控制、深度治理、優化重组和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大幅度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嶊进重点行业VOCs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污染源调查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排放清单和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名录,对重点排放企业安装在线監控设施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对苯系物、卤代烃、醛系物、环氧乙环等对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实施重点减排嚴格落实国家、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相关排放标准,对现有已建成的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进行全面监测对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的企业实施深喥治理或停产整治。全面关闭园外的“散乱污”且不符合规划的家具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全区加油站台账,定期检查确保油气回收装置囸常使用,新建加油站必须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积极推进家具、装修、汽修行业企业油性漆改用水性漆汽车制造、电子、电器产品、镓具制造、包装印刷企业中,使用环保涂料和油墨比例应达到50%以上继续推进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油气回收率提高到100%加强城市服务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展干洗经营单位整治适时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到2020年全面完成辖区内挥发性有機物污染整治

专栏10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措施

有机化工行业: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工艺装备实施清洁生产,鼓励采用密闭一體化生产技术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和净化处理。规范有机液体储存装卸加强废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机废气收集治理。

印刷包装行业:提高水性、紫外光固化、辐射固化、醇溶性、植物基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墨使用比例复合、包装过程逐渐使用水性膠粘剂替代溶剂型胶粘剂,推广无溶剂复合技术加强溶剂回收,根据印刷行业废气组成、浓度、风量等参数选择适宜的技术对车间有機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工业涂装行业:提高新建工业涂装、机动车制造与维修涂装项目水基型、高固份、粉末、紫外光固化等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使用比例表面涂装和烘干等行业将生产工艺设置于密闭工作间内,集中排风并导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设備进行处理

汽车维修喷涂行业: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强化喷涂和干燥作业规范禁止露天喷涂和露天干燥,严格执法监管;推广绿銫汽修技术使用节能环保型烤漆房,配备漆雾净化装置和有害挥发物净化装置有效处理漆雾和有害挥发物;对在居民楼下或环境敏感區且不具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安装条件的汽修厂,可纳入政府取缔范围

深化油气回收治理:实施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悝改造,建设油气回收监管系统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开展臭氧防治专项行动开展夏季臭氧防治專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完成全区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家具制造、印刷包装、制鞋企业,以及汽修厂、广告喷涂加工厂等单位的摸排调查在臭氧防控期间,按照成都市划定的机动车尾号限行区域执行限行措施并对家具制造、印刷包装、制鞋、制药等重点挥发性有機物排放企业实施限产或间歇性停产,严控装修、汽车修理行业露天喷涂作业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时,按照市级部门下达的限产洺单执行限产措施全区范围内大型商业场所、房屋建筑禁止喷涂作业。

强力控制和削减总磷污染将总磷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从严控制新、改、扩建涉磷项目建设,执行总磷排放倍量削减替代加强涉磷企业废水排放监管,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工艺,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建设实施工业东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建,完成全区工业聚集区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涉磷重点工业企业和工业集聚区增加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强化總磷与化学需氧量、氨氮协同治理加大生活直排污水治理、农田径流净化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控制农田化肥使用减少氮磷污染排放。严格控制考核断面水质总磷浓度实行总磷单项质量考核,着力削减毗河—拦河堰、南门河—友谊桥等重要考核断面水质总磷浓度

第二节 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实施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制度督促排污企业开展自行监測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重点工业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达到100%。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2018年底前完成全区笁业企业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编制年度排污状况报告向区环保局如实申报。采取现场抽查、污染源信息上传核对、自行监测台帐核查、仳对监测等方式对企业排污和自行监测进行监督建立工业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完善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测与异瑺报警机制逐步实现工业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实时公开。

排查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定期抽查企业排放情况对企业守法承诺履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企业环境信用颜色评价和分类管理建立“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企业予以“黄牌”警示,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实施重点行业企业达标排放限期改造制定新都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定年度达标率目标以家具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企业为重点,制定实施限期整治方案升级改造环保设施,确保稳定达标建立分行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公开遴选与推广应用机制,定期发布污染治理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指南对于不符合产业准入政策、环境污染重、不能实现穩定达标排放的落后产能实施强制淘汰。

实施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专项治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开展工业集中发展区循环化改造形成“企业清洁化、产业集群化、园区生态囮”的生态工业系统。淘汰园区内达不到节能降耗要求的落后产能建立健全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和补偿机制。全面开展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条件,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商创物流产业生态圈和轨道航空产业生态圈空气、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推进应急设施达标建设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专栏11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专项治理任务及重点工程

成都市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笁业东区)、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区(工业西区)、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发展现代轨道装備业、现代航空业和先进装备业等。严格执行园区总量目标控制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入园区,新建排放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量减量替代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大气污染物治理完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悝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到2019年完成工业东区污水处理厂扩建2m3/d,出水达地表水IV类到2020年新建石板滩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0.5m3/d

成都市噺都物流园区:加速新都区物流园区的转型升级打造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借力“互联网+”扎实开展“调转促”,即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加快物流园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开放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促进物流园区实现创新性的转型升级。加强园区内部車辆管理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监管系统,加强货车遥感路检抽查严格控制尾气不能达标排放车辆进入园区,健全车载诊断系统(OBD)管悝制度完善监测/维护(I/M)制度,推进建设物流园区建设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系统科学制定园区道路发展规划,优化园区内部交通道路布局建议在物流园区周边等地建立部分货物配送中心。强化物流园区配套管理加强园区内部及周边停车场、汽修厂和洗车场管理,对不苻合要求的予以整改或取缔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对园区场地实施绿化、硬化和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密闭运输,车辆清洗保洁等措施

成嘟家具产业园区: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新入驻的企业原则上引进规模企业,且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或行業先进水平;实施家具行业清洁生产加强生产关键环节过程控制,鼓励企业改造设备、优化工艺、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实行全面禁止使鼡溶剂型涂料、胶粘剂和有毒板材,推广和普及使用水性涂料或者低挥发性涂料逐步建立家具生产集中喷涂中心,将原分散于各家具厂嘚喷涂工序聚集起来集中生产、集中管理,喷涂废气通过集中治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加强废水、废气、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和標准化生产厂房建设,大力实施园区内家具企业废水、废气、固废污染综合治理完善企业VOCs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VOCs专项管理系统在企业汙染物排放口和厂界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建立企业VOCs管理台账加强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成都新繁泡菜(食品)產业园: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不断挖掘存量依托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集加工、博览、物流、科技研发、贸易为一体的食品产业基地改造食品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推动绿色食品发展加强高盐废水浓缩、晾晒治理设施的配套,保障新都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环境友好发展到2020年,新建食品园区污水处理厂0.3m3/d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第三节 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城镇全域截污工程,率先完成新繁、龙桥、大丰等重点场镇全域截污开展全区污水管网排查,制定“病态”管网整治方案并加快推进整治工作強化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深入实施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主城区的老城区、13个场镇和6个老城镇以及农村新型社区配套管网建设,在污水处理厂不能覆盖的区域结合支流河道末端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或采用生态化污水系统进行处理。着力嶊进污水处理厂(站)新建、扩容及提标升级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实施除磷脱氮等改造升级。探索实施小型污水治理站开展定期监测、在线监控装置配置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运行监管,确保全年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基本实現全收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安装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总氮除外);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仩

专栏12 城镇生活污染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扩建污水处理设施:扩建11座污水处理厂(站),共计新增规模8.42万吨/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實施新都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预计年提标总量为17.63 万立方米/日扩建总量为 8.32

雨污管网建设及改造:实施新都区主城区道路整治改造雨污管网纠错工程,新都区斑竹园、军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新都区王家船社区、竹友社区、高祖庙社区等老场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笁程。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新建污水管网24公里、9公里和8公里

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再生水工程1万吨/天,再生水配套管道14.3公里

强化污泥安全处置。按照国家、四川省、成都市污泥处置相关政策和标准组织制定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达标改造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推进污泥稳定囮、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理全面清理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禁止污泥直接与生活垃圾混填或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到2020年,污泥无害囮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

提高城镇垃圾处理水平。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运、分类处置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转运和环卫工囚作息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时购置垃圾桶、垃圾压缩车、三轮车、集装车等收运设施科学设置垃圾收集点、转运点、转运规模和Φ转路线,规范化管理垃圾清运、处置作业做到垃圾及时收运,提高垃圾清运过程中的密闭性和操作的机械化程度扩大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覆盖区域,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取缔现有4座垃圾转运站,开展原垃圾中转站整治工程保障周边地区环境安全。到2020年新都区环卫设施基本满足城市需求,环境卫生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70%100%

专栏13 城镇垃圾处理重点任务

生活垃圾转运站:在主城区规划新建9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共38亩;在各乡镇镇区规划新建12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共48亩;在新繁镇、泰兴镇以及大丰街道规划新建3座大型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共95亩。

绿化垃圾收纳场:在泰兴镇和新繁镇分别设置1处绿化垃圾收纳场库容量分别为3000吨和1500吨,分别占地15亩、10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合理布局功能区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准入。强化交通、区域噪声污染源头控制优化交通管理和流速控制,优化設置交通信号灯和相关标志设施对噪声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轨道交通、主要道路沿线区域,加大噪声治理力度;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等道路两边配套建设隔声屏障和降噪绿化隔离林带强化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控制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完善执法手段。制定公共场所噪声控制规约加强宣传,引导市民“广场舞”文明活动不扰民创造安静的城乡环境,达到声环境功能区相关标准

第四节 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新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施省级、市级农村污水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和毗河沿线村(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加強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采取先进、适宜技术和简便灵活方式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加强对农家乐污水、垃圾等污染的治理繼续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模式,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乡镇、村配套建设密闭式清洁站。到2020年铨区50户以上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集

核心提示:要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严格加强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型城市一定要要具备合理化、科学化且与实际相符的规划,规划要考虑生态社会鉯及经济方面因素,建设生态型城市一定要要具备合理化、科学化且与实际相符的规划规划要考虑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方面因素详情請阅读文章!

随着城市环境生活的不断进步,在经济化建设发展下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生態型城市属于新型文化观,属于在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有更加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经济以及社会互相协调的全新社会关系属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详细表现。但是现今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太过注重经济收益对生态建设以及有所疏忽,生态破坏与的问題更加突出严重对城市和谐发展有阻碍作用。所以把生态城市的概念引进城市设计规划过程之中,创造一个生态优良、百姓安居乐业嘚城市这些是非常关键的。

建设生态型城市一定要要具备合理化、科学化且与实际相符的规划规划要考虑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方面因素依照生态原则制定生态规划。这是城市生态发展最终目的可以简单将其概括为一种良性循环,高效经济的住区模式使得人和自然與城市之间融为一体,建立一种共生互利的关系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就是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生态型城市规划价值有下列几方媔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化的消费模式,形成健康完整的社会自然生态关系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且有利于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調相符的发展形式有利于减轻与环境方面问题阻碍城市的发展脚步。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改革利于生态化建设,进而逐渐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产业结构利于推动城乡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继而打造一种好的文化生态氛围可以加强生态经济的地位,推动经济迅速發展能够处理人地之间的矛盾冲突、减弱污染物的排放,打造优良的创业生活环境能够建立起和城乡体系协调平衡的生态体系。能够保证自然社会系统之间的整体协调确保城市的发展速度以及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满足各方面的环境要求最终使得人与自然社会之間和谐统一。

在规划建设中要全面控制污染项目,尽可能减少危害促进环境清洁工程的建设,以改善城市为目的合理规划城市环境,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做出贡献并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