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央企辞职流程程需要多久

新一轮国企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是最早启动的一项。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是多少?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开亮相,高了还是低了?多数央企主要负责人年薪在50万—80万元之间,具体内容详解请看下文。

新一轮国企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是最早启动的一项。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是多少?有哪些变化?2016年12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负责管理的111家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税前薪酬。这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开亮相,立刻引发各方关注。

多数央企主要负责人年薪在50万—80万元之间

央企高管薪酬公布后,人们发现,其薪酬既不是传说的“一年上千万元”,也不是“改革后和同级别公务员差不多”。

111家企业中,税前年薪最高达到120万元,分别为招商局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比较低的则为40万元左右,多数央企负责人年薪在50万元到80万元之间。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效益状况不同的央企,薪酬呈现明显差距。

税前薪酬超过百万元的有十多位,主要集中在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总部在香港、薪酬水平历史上就比较高、企业效益基本稳定。

电力央企的负责人年薪集中在80万元左右。人们印象中有着“天价薪酬”的“三桶油”,2015年度主要负责人年薪均为70多万元,与中国航天、中航工业、中国兵装等军工央企负责人薪酬处在同一区间。近两年经营比较困难的钢铁央企,其负责人年薪也相对低一些,其中鞍钢集团董事长年薪47万元,武钢集团董事长年薪43万元。

之前有说法称个别央企一把手年薪不足10万元,从公布的资料看,这种情况并未出现。个别薪酬不足10万元的央企主要负责人,在2015年度实际任职不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看似“低薪”主要是任职时间短导致。

国资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央企高管薪酬公开亮相,是完善重大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央企”的重要内容。此次公布的税前薪酬,除了国资委核定的应付薪酬外,还包括央企负责人社保、企业年金、补充医保、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存部分和境外补贴,薪酬待遇进一步规范。前些年,央企集团高管在控股公司兼职、一个人领多份工资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薪酬改革明确央企负责人兼职不得兼薪。为此,国资委在公布2015年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前,对于“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方领取薪酬”进行了详细核实,显示各央企在此项上均为“0”。

“看上市公司2015年的年报,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的薪酬高达637.3万元。这么高的薪酬怎么不管?这个信息怎么不纳进来?”央企负责人薪酬公布后,有人表示了“不信”。

记者从国资委、人社部了解到,此轮薪酬改革方案适用范围是中央企业里由中央管理及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负责人。企业副总经理及其以上的管理人员,通常被称作高管。但并非所有央企高管都直接受薪酬改革方案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中央和国资委管理的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党组书记)、总经理(总裁等)、监事长(监事会主席)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目前,央企高管既有政府任命的,也有市场化选聘的。特别是央企所属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其高管薪酬由企业依照公司法自主决定。中集集团就属于这种情况,听起来像是央企,实则股权多元,央企招商局集团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所属二级以下企业分别在该公司参股。

薪酬与绩效挂钩,高管与职工差距缩小,总体水平较改革前下降

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是怎么核定出来的?

据介绍,在《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基本年薪是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年度基本收入。考虑到在不同企业任职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都是由中央任命的,为体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原则上确定相同的基本年薪。基本年薪的具体水平,根据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确定。绩效年薪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的不同等次,结合绩效年薪调节系数,在不超过负责人基本年薪的一定倍数内确定。任期激励收入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的不同等次确定。

绩效年薪与年度考核紧密相关,央企负责人年度考核又有什么“硬杠杠”?

2016年12月23日,国资委公布了最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央企,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资本回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对主业处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在保证合理回报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等情况的考核。对公益类央企,重点考核产品服务质量、成本控制、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引入第三方评价。

“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是新考核办法的最大特色。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为不胜任的,企业负责人不得领取绩效年薪。连续两年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或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且无重大客观原因的企业,对企业负责人予以调整。央企负责人如果违反有关规定造成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事故等,已经发放的绩效年薪、任期激励将被追回。

改革前后,央企负责人薪酬有多大变化?记者了解到,2015年度央企负责人薪酬是首次公布,难以做同口径的全面对比。人社部的估算显示,2015年度央企负责人薪酬比改革前总体有所下降,有的企业下降幅度还比较大。

央企高管与职工的薪酬差距,常被用来衡量高管薪酬的合理性。2002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全部高管平均薪酬与央企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为9.85倍,2010年扩大到13.39倍,之后在政府管控下趋于平缓,薪酬改革前在12倍左右。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是确定央企负责人薪酬的重要指标,改革后要低于10倍。

要有适当的薪酬激励,但不宜简单对比其他类型企业

央企负责人薪酬公布后,引起相反的两类议论。

一种观点是:“还是太高了!既然是组织任命的国企负责人,就应该完全比照公职人员。”据了解,目前副部级公务员的年薪大致为十几万元。

另一种观点则是:“经营资产规模数千亿元的大型企业,目前央企高管薪酬真不算高,能留得住人才吗?”以钢铁行业为例,上市民营钢企中,2015年度高管年薪超过500万元的并不少见,而宝钢集团董事长税前年薪为61.18万元。

“央企高管薪酬不能简单地说高或低。这一轮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针对的是组织任命的央企高管,要考虑这部分群体的特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刘学民说。他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掌握国家重要资源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本质上属于国家干部,考虑到在企业工作的特殊性,其薪酬可以高出同类公务员一些,但不宜高出太多。

国资委分配局的负责同志表示,央企负责人要有适当的薪酬激励,但其身份既然已经明确,就不能完全比照同等规模的企业。在实际定薪时,有关方面已进行了综合考量,改革后的薪酬仍明显高于同级别公务员,也高出央企员工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数倍。

央企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负责人薪酬不与市场接轨,会不会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国资委分配局的负责同志认为,企业选人,薪酬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大型央企规模大、影响力大、多数是行业领头羊,能给人才提供很好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央企招人,薪酬一直不是最高,但吸引力不小。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央企薪酬改革其实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薪酬做出规范,另一方面明确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国企改革。目前,央企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已超过92%,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68%。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加快,国企产权将更加多元化,董事会制度将更加健全。央企董事会将拥有更多的选人用人权,行政任命高管有所减少、市场化选聘比例提高。届时,更多的央企高管,薪酬高低起落将主要依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市场行情来确定,如果干得不好,不是降薪的问题,很可能是离职。

高管作为人力资本中的最高形态,是企业中最具有根植性的资源。由于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企业的经营绩效,显然具有重要意义。高管团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灵魂,年龄则是决定其管理水平的因素之一。2012年12月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不无担忧地表示:“现在70后已经年过不惑,但还很难在企业领导班子中见到他们的身影。”他建议,央企应该加大对干部年轻化工作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优化企业领班子结构。”

为让读者全面了解央企高管的年龄构成,《国企》详细调查了116家央企的高管简历。其中,除中国华孚、华诚投资网站无法登陆外,其余114家所有高管均列入统计,共获取样本总量1051人。通过查阅企业官网、年报等渠道,《国企》获知了其中794人的年龄信息,超过央企高管总量的75%。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媒体针对央企高管年龄所做的一次最为全面的调查。

日前,48岁的卸任CEO一职,社会公众对谁能接棒马云普遍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原因在于:过去几年阿里巴巴以传奇般的速度发展壮大,未来这传奇能否在继任者手中延续?相信马云脑海中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不仅仅是马云,恐怕所有的企业负责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民企如此,国企亦如是。

央企高管的年龄构成现状如何?且看《国企》杂志对此次调查的独家披露,从中或可一窥端倪。

总体印象:超龄服役者众,70后凤毛麟角

在《国企》此次对近800名央企高管的年龄大调查中,诸如外运长航、新兴际华、宝钢等企业的高管名单中,70后干部的身影已然涌现,但数量偏低。12名70后高管中,有企业副职5人,董秘4人,总会计师2人,总法律顾问1人。他们中多人进入高管团队的时间并不长,比如宝钢董秘陈缨就任现职不足半年。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外运长航董秘刘昌松。出生于1977年的刘昌松是《国企》所知的最年轻央企高管。然而他进入外运长航管理层却是在2009年1月。也就是说,他正式成为央企高管时仅有32岁。

44岁?48岁(1965?1969年出生)的为80人。多数是企业副职,也有中国商飞总经理贺东风、哈电集团总经理邹磊这样的例外。贺东风23岁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获金属材料、经济管理双学士学位,34岁任七院院长(比照正厅级待遇)。2008年,42岁的他调任中国商飞任总经理助理,2012年接替升任董事长的金壮龙任总经理一职。

137名48?50岁的央企高管中,企业“一把手”的身影开始增多。知名度较高的如中国兵器总经理张国清、中国三峡董事长曹广晶、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等。东航党组书记马须伦、南航集团党组书记谭万庚和中国电科党组书记樊友山亦在这个年龄段中。

现年49岁的马须伦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以擅长财务管理闻名业内。曾经任职于民航总局、国航集团的马须伦,2008年与刘绍勇一起赴任东航,为当时遭遇资金困难的东航救火。东航集团上市平台2013年前三季度发布报告显示,尽管大环境不佳,东方航空前三季度仍实现了36亿元净利润。

51岁到55岁的为230人,56岁到60岁的为289人。这两个年龄段人数最多,结构亦较为均衡。其中包括一众明星企业高管如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中船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以及近年来所属企业风头正劲的董事长宋志平、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中国总经理孙兆学等。

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下发的规定,央企领导班子成员退休年龄原则上为60岁。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可以放宽到63岁。统计发现,央企高管中超龄未退的,60岁到63岁的共有40人。

此外,64岁以上的有6人。这6人中,中冶科工的经天亮(68岁)、的吴耀文(70岁)、煤炭科工的刘高倬(70岁)均为此前央企高管,退休后被国资委任命央企外部董事长,不适用于前述退休规定。国新公司董事长谢企华(70岁)系退休后返聘的特例。

今年64岁的行长是最年长的央企副总。他曾因为最高年薪事件引发公众热议乃至质疑。年报显示,2011年马蔚华从招商银行领取了535万元报酬,居银行业第二。

通过此次调查,《国企》发现,总体说来,有些央企的高管团队呈现人员平均年龄偏大,老中青结合不到位的特点,比如中船重工、中国国电,平均年龄56岁左右,50岁以下的干部还没有进入高管团队;也有些企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小,结构相对合理,比如中国兵器、新兴际华,既有55岁以上的“老干部”,也有40多岁的年轻高管,平均年龄在50岁上下。

职务分析:“一把手”最年长 总经理最年轻

为统计方便,记者将央企高管分为四类。其一是董事长、未设董事会央企的总经理、局长、院长(即通常意义所说的“一把手”,其中相当一部分兼任企业党委书记或党组书记),共106人;其二是专职党组(党委)书记,共32人;其三是设董事会央企聘任的总经理,48人;其四为副职,包括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党组成员,以及列入企业高管队伍的董秘、总师等职务,共609人。

上述四类高管中,“一把手”的平均年龄最大,为57.11岁。其中,50岁以下的有12人,51-55岁以下的24名,56-60岁44人,61岁以上26名。

最年轻的“一把手”是47岁的上海贝尔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总裁袁欣。2004年5月,年仅38岁的他被国务院国资委任命为上海贝尔董事长、党委书记。有趣的是,上海贝尔的官网上,公司高管仅有袁欣一人,这在114家可查询的央企中,是仅有的一例。其他企业的高管少辄2人(中农发展),多的则达18人(中铁物资)。

专职党组(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为56.3岁;央企副职平均年龄为53.16岁。

设董事会企业的总经理平均年龄为53.08岁,在四类职位中最小。基于这一岗位的重要性和平均年龄现状,可以想象,目前担任这一职位的央企高管,未来的成长空间较为广阔。

这一职位中,中农发展总经理郑清智以61岁成为最年长的总经理。总经理刘烈宏则以45岁居最年轻央企总经理之位。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个45岁以下担任企业正职领导的高管。刘烈宏先后在机械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研究所工作,35岁出任电子科技副总经理,40岁出任现职(2008年)。

行业差距:能源行业多“老骥” 科研创意赖新人

总体看,794名央企高管的平均年龄为53.83岁。但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的行业、企业之间平均年龄差距明显。《国企》对高管信息披露较完全的企业进行初步对比,发现各企业之间高管年龄差距较大,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总体看,53户中央企业的高管年龄达到了54.18岁,较其余中央企业略高。

高管平均年龄最小的企业是上海贝尔,如前所说,该企业仅有一名高管,不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中国恒天5名高管的平均年龄为49.8岁。在记者调查的数据范围内,这是最为年轻的央企高管团队。在央企队伍中,中国恒天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即使央企内部人也有将其认为“中国航天”的误解。实际上,中国恒天是一家由纺织工业部所属企业组建而成的央企,业务包括机械、纺织、地产和投资三个板块,核心业务为纺织装备研发与设计。目前正在尝试进军文化创意产业。

此外,武汉邮科院、中国华录、新兴际华等企业高管平均年龄在央企阵营中也较小,分别为50岁、50.14岁、51.27岁。

调查过程中,记者特意观察了几家已的央企,诸如、、外运长航、中航信息。前述企业呈现出信息披露完整、高管年龄结构相对均衡、平均年龄偏小的特征。如中国南车为51.91岁、中国北车为52.09岁、外运长航52.93岁、中航信息为51.18岁,均小于整体平均年龄。

整体来看,平均年龄较小的企业,业务多与科研设计、文化创意有密切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能源企业、钢铁企业、海运企业这些央企高管普遍年纪较大。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公司这10家企业均属能源企业,高管平均年龄超过了55岁。其中,中国华能9名高管的平均年龄为56.67岁,与中船集团并列高龄榜首,中国国电高管年龄也达到了56.55岁。

中远集团、中国海运、招商局集团三家涉及海运的企业,常年与风浪打交道,企业高管亦为见惯风浪之人,平均年龄达到56岁。

冶金需要千锤百炼,要掌管冶金企业自然也不能锤炼太少。鞍钢、武钢、宝钢、中铝四家中国最知名的冶金类企业高管平均年龄超过54岁。

十大军工企业关乎国防安全与国计民生,掌舵人至关重要。统计表明,这10家企业共计83名高管的平均年龄为53.41,基本与整体平均水平相当。但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很大。

平均年龄最小的是中国兵器,51.42岁;最大的是中船集团,56.67岁。同在一个行业,中国核建(51.87岁)与中核工业(54.67岁),航天科技(51.83岁)与航天科工(54.5岁)的差距均较大。只有中船重工与同行企业中船集团基本上一致,平均年龄为55.88岁。

按照国资委的规定,央企领导班子是指由中央或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领导人员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

(一)设立董事会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不含外部董事、职工董事,下同),总经理(总裁,下同)、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二)未设立董事会企业的总经理(总裁、院长、所长、局长、主任,下同)、副总经理(副总裁、副院长、副所长、副局长、副主任)、总会计师;

(三)企业党组(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

本文所说的央企高管,以企业官方网站公布的为准。包括但不限于国资委规定的上述领导班子成员,比如不在央企领导班子里的外部董事长,比如被企业列管理团队名录的董秘、职工董事。其身份认定为2013年1月15日前。

2012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央企负责人会上,担忧央企管理层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本次调查后,针对央企高管的年龄构成现状,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昕和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业务总监刘峰。

对于王勇的担忧,两位嘉宾认为,改革现有用人制度将有助于主要问题的解决。巧合的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近期也多次提到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的力度,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奖惩和退出机制”。

《国企》:您如何评价现任央企高管的年龄结构?

刘昕:相对合理,总体偏大。这种情况是由于国企现有的高管人员选拔机制决定的,即参照传统干部管理模式的那种做法,要求员工在代表不同行政级别的职位上逐级晋升,且每一职位都要求固定工作年限。

一个人如果22岁大学本科毕业进入央企,大约要用4年时间成为央企二级公司的部门内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经理;6年左右成为二级公司负责人;再用6年时间成为总公司副总;等到晋升到总经理,估计又得花费5年时间。这时他已经48岁了。

当然这是相对理想的晋升情况。任何一个晋升阶梯上耽误1?2年的时间,成为高管的年龄就会增加5?10岁。

刘峰:从表面数据看是合理的。因为央企很多关乎国计民生,地位重要,层级较多。从基层一步步升上来,直到董事长,我认为平均57岁不算大,况且他们中不少人已担任多年“一把手”。

从国际惯例看,GE公司、奔驰公司高管退休时往往在65岁甚至更高。有人研究过日韩企业高管的年龄结构,得出来的数据是,董事长一职的平均年龄是59到60岁。

《国企》:您认为现在央企高管年龄结构中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刘昕:首先,传统的党政领导干部式的人才选拔计划往往会导致高管年龄偏大。

其次,央企缺乏公司的那种高层领导力开发计划,高管人员的选拔缺乏前瞻性。只有有目的地提前做好高层管理人员的继任计划或接班计划,才有利于用较少的时间培养出符合高层管理岗位要求的接班者。

再次,论资排辈的氛围在央企中还比较浓。除非一个人确实能力突出,或者做出过不可否认的重大贡献,否则很难在年轻时被委以重任。显然,这不利于培养接班人。

刘峰:撇开平均年龄大小不说,央企高管年龄结构不够完善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与国资委的经营业绩考核导向有关,人力资源做得再好,也得不到上级的认可。也与央企中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普遍不高有关,他们施展的空间过窄。还与近几年央企的快速发展有关,即顺境时企业领导者的因素较难得到全面体现,会放松这一方面工作。

企业的正常发展过程中,应该把人才梯队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当然,央企的情况较为特殊,除了内部提拔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组部和国资委安排的,这就需要他们进行通盘考虑。

《国企》:有些企业年龄总体偏大,有些则较为年轻,您认为高管平均年龄多少比较合适?

刘昕:央企高管的年龄不同企业存在差异很正常,原因包括历史原因和行业因素。

比如某一高管曾带领企业取得较好的发展或实现关键转变,在企业中声望较高,个人精力也足够,这样就会顺理成章地多年担任公司高管。有些企业可能在上一代高管退休之后,中间出现年龄断档,所以顺势提拔了年轻人。

我不认为央企高管的年龄越小越好。年龄较大尽管存在斗志不足、精力不济等潜在问题,但也有影响力大、协调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较为年轻的高管可能事业心更强,希望有一番作为,同时精力也较为旺盛,但在晋升过快、资历不足、个人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服众,则开展工作会比较困难。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

刘峰:很多时候,高管的年龄与产业的成熟度有关。传统行业的高管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步步晋升的,一些较新行业则会从外部引进或内部破格提拔一些优秀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普遍实施的是弹性退休制度,是根据高管个人的能力、精力和健康状况,由董事会决定其退休年龄。反观国内,国资委虽然有60岁的划线,但目前执行得也相对比较有弹性,有一批已经超龄仍在服役的高管。这是好事,他们丰富的经验是无可取代的。

《国企》:您认为什么样的年龄结构才算是合理?

刘昕:央企高管团队应当适度拉开年龄差距。年龄过于接近尽管有容易相互理解、便于沟通的好处,但是也容易造成高管团队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大体趋同,资历和年龄相近造成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不买账的情况。如果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较大,可能造成领导层无法理解年轻员工心态和想法。

个人的观点,高管团队可以搭配使用40多岁和50多岁的高管,一些60多岁但仍然有能力和精力的高管也可以与较为年轻的其他高管搭班子,便于优势互补,发挥最佳效果。

刘峰: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选拔中层干部时,一般控制在40岁以下。这些人在中层岗位工作四五年,如果状态比较好,应该将其培养为接班人的有力竞争者。

另外,培养接班人时要考虑年龄,但不能唯年龄论,搞一刀切。如果45岁的能力不如50岁的,就应该让后者上。人过30以后,几岁的差别对于精力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大。

《国企》:怎样才能完善央企高管的年龄结构?如何看待央企每年都进行的全球招聘?

刘昕:央企高管选拔渠道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高管团队的年龄结构。但我对全球招聘的效果一直评价不高。央企的文化氛围和“空降兵”自身的素质和适应性决定了“空降兵”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海外招聘来的高管。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央企高管还是应当尽可能地立足于企业内部有计划的培养。

刘峰:全球招聘对此意义不大,关键在于内部竞聘机制能否理顺。

多年的发展,让央企内部汇聚了太多的各类人才。但环境决定着他们能否发挥积极性。我曾连续几年参与云南移动的内部竞聘。第二年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人员水平,都比第一年有了太多的提升。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以为第一年是走形式,就没兴趣参加。

外企一般的做法是,会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一部分管理培训生,进行轮岗或者外派,3年后提升为初级管理者,管理一个小的团队;针对中层,人力资源部门就要积极介入,为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企业高层重点要考虑的,就是successor(接班人);到了顶层就要考虑退休计划,如果没有的话是很不可思议的。

据我了解,部分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有的企业一把手太强势,人力资源部门无法作为。有的企业,老总自身对自己下一步的去向不明朗,不想作为。

外企和民企高管年龄现状

2011年,韩国上市公司协会针对韩国资产百强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业)的6267名高管年龄进行了分析,平均年龄为52.5岁,基本与央企高管平均年龄相当。该调查表明,50岁以下高管的占比为26%,比数年前大幅提升;60岁以上的则从2006年的20.2%下降到了6.3%。韩国企业高管的年龄呈明显下降趋势。央企高管的这两组数据分别为28.9%、5.8%,可以说极为接近。

国内的大型民企年龄构成如何,并无现成研究数据。但华为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其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仅为46岁。

记者还查询了国有控股合资企业海尔集团的高管年龄。公开资料显示,海尔18名高管(包括海尔集团以及和两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除CEO(64岁)、董事长杨绵绵(72岁)外,其余高管全部在50岁(含50岁)以下。其中43岁以下的(即1970年以后出生的)为5人。

这两家国内著名企业,一为通信行业,一为家电制造企业,但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明显较央企低。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内容简介:人生很多东西其实也是命注定,不过不是迷信的那种命,而是你个人的命运有时捆绑在时代的马车上,还有就是一些偶然会对命运产生重大影响。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把握每一天,愉快地活着,享受生活、享受工作,这就够了。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图书信息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内容简介

中国正处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时期,与相对发达和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机会要多得多。但是这些机会所赐的馅饼既可以充饥,也可能是毒药和陷阱。

在中国转型期,非市场的因素和非竞争性的因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和成功,但是,在利用这些因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编辑推荐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在我们这代人中,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赶上了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总会造就一批人。同时,人生是很难规划的,往往出于意外,当意外的机会在身边的时候,你抓住了,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无论你在怎样的位置,有怎样的成功,它都不可能仅属于你个人。对于历史来说,任何人都不过是一朵浪花。我更喜欢用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媒体推荐

他那略带传奇色彩的少年经历,他那发奋图强的大学生活,他那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他那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他那酒桌上的豪爽表现,特别是他从一个政府官员、外交官、企业家到画家的转变过程,对广大读者一定会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帮助。

半生忆事:一个央企高管平凡的人生故事作者简介

陈树林,1954年生于黑龙江省。1971年人读北京外国语言学院英文系,1975年毕业就职于外贸部。1976年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留学,1978年毕业后任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商务外交官。1984—1988年任外经贸部官。1988—2009年在香港华润集团任职。现已退休,专注影画创作和研究工作。 自2004年开始从事业余影画创作.2007年成功地在中国大陆、香港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申请注册了“影画Diphoture”商标,同年出版了《树林影画集》并两次参加了“香港国际现代艺术展”。

第一章 愚人节时早出生

第二章 莫愁父母少黄金

第三章 青灯有味似儿时

第四章 童年是真中的梦

第五章 懵懵懂懂红小兵

第六章 上山下乡去伐木

第七章 因缘际会上大学

第八章 沙洋农场秋点兵

第九章 三年北外“正规军’

第十章 人生道路初选择

第十一章 头遭上岗逢布什

第十二章 没拿学位的MBA

第十三章 领命澳洲历生死

第十四章 外交生活忆点滴

第十五章 翻译不是传声筒

第十六章 投身华润转为商

第十七章 泰国七年磨一剑

第十八章 入主五丰促转型

第十九章 华创四年四件事

第二十章 香港印象忆昔今

第二十一章 男人不离酒与友

第二十二章 高尔夫球伴我行

第二十三章 水库理论话欲求

第二十四章 企业管理论得失

第二十五章 社会责任怀感恩

第二十六章 步入影画新天地

第二十七章 廿载生涯忆华润

第二十八章 自此开始新生活

今年2月,我向华润高层提出提前退休的申请。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几乎让所有的人感到意外和震惊。朋友、同事、同学、领导都纷纷表示他们的不解,许多人极力劝我收回此意。之所以乍听此消息都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这个决定打破了我们的很多“传统”。在一般人印象中,55岁,又处在华润集团副总这样级别的国企高层管理人员中,退休还为时过早,但我竟然要急流勇退。我能理解大家的各种疑惑和关怀。但每当我把内心的想法向身边同人和朋友倾诉时,几乎所有人又都转而理解我和支持我,这真令我备感欣慰和鼓舞!

其实,提前退休的想法好几年前就萌生了。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一天,我在网上读到一则消息称,国外研究机构对大企业高管的退休年龄和寿命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个统计分析,发现60岁离职的高管往后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年左右,而55岁离职的高管往后则平均会有25年寿命,折算下来,也就是说,提前五年退休会换来多15年的光阴。当时我就被这则消息震撼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企辞职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